CN110049152B - 用来识别手机与遮蔽物距离的方法与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用来识别手机与遮蔽物距离的方法与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49152B
CN110049152B CN201910159698.4A CN201910159698A CN110049152B CN 110049152 B CN110049152 B CN 110049152B CN 201910159698 A CN201910159698 A CN 201910159698A CN 110049152 B CN110049152 B CN 11004915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phone
infrared
threshold value
time
visible 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5969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49152A (zh
Inventor
陈胜军
梁圣明
谢晟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nsorteknik Technolog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nsorteknik Technolog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nsorteknik Technology Corp filed Critical Sensorteknik Technology Corp
Priority to CN20191015969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049152B/zh
Publication of CN1100491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491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491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4915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Length Measuring Devices By Optical Means (AREA)
  • Optical Radar Systems And Detail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来识别手机与遮蔽物距离的方法及系统,其中该手机包括一红外线传感器与一环境光传感器。本发明方法包括设定一红外线高门限值、一红外线低门限值以及一可见光门限值,并每隔一预定时间分别经由该红外线传感器与该环境光传感器读取一实时红外线能量数值与一实时可见光能量数值,当该实时红外线能量数值大于该红外线高门限值且该实时可见光能量数值小于该可见光门限值时,判定有一遮蔽物靠近该手机,而当该实时红外线能量数值小于该红外线低门限值或是该实时可见光能量数值大于该可见光门限值时,判定该遮蔽物远离该手机。

Description

用来识别手机与遮蔽物距离的方法与系统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5年09月30日、申请号为201510640012.5、发明名称为“用来识别手机与遮蔽物距离的方法与系统”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来识别手机与遮蔽物距离的方法与用来识别手机与遮蔽物距离的系统,特别涉及一种能有效判定遮蔽物远离的识别手机与遮蔽物距离的方法与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功能也越来越进步,包括当使用者将手机贴近脸部进行通话时,会自动关闭手机屏幕,而当结束通话将手机移开脸部时,手机屏幕会再自动开启,以节省手机用电量。然而,在现有技术中,可能会因为手机屏幕上有汗水、油污、化妆品等残留脏污而干扰手机判别人体与手机之间距离的机制,进而造成手机系统误判,使得屏幕操作异常,因此产业界仍然需要持续研发能更准确判定手机与人体距离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用来识别手机与遮蔽物距离的系统与方法,包括利用环境光传感器辅助红外线传感器,以进行判定手机与遮蔽物的距离。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来识别一手机与遮蔽物距离的方法,其中该手机包括一红外线传感器以及一环境光传感器,该方法包括:设定一红外线高门限值(high thresholdvalue)、一红外线低门限值(low threshold value)以及一可见光门限值;分别经由该红外线传感器与该环境光传感器读取一红外线能量数值与一可见光能量数值;以及当该红外线能量数值大于该红外线高门限值且该可见光能量数值小于该可见光门限值时,判定有一遮蔽物靠近该手机,而当该红外线能量数值小于该红外线低门限值或是该可见光能量数值大于该可见光门限值时,判定该遮蔽物远离该手机。
本发明另提供一种用来识别一手机与遮蔽物距离的系统,其中该系统是包含于该手机中,该系统包括一红外线传感器、一环境光传感器以及一距离判定单元。该红外线传感器用来感测红外线能量以提供值实时的(real-time)一红外线能量数值,而该环境光传感器用来感测可见光能量以提供值实时的一可见光能量数值。该距离判定单元可进行距离判定程序,包括当该红外线能量数值大于该红外线高门限值且该可见光能量数值小于该可见光门限值时,判定有一遮蔽物靠近该手机,以及当该红外线能量数值小于该红外线低门限值或是该可见光能量数值大于该可见光门限值时,判定该遮蔽物远离该手机。
因此,本发明是利用环境光传感器辅助红外线光传感器以识别遮蔽物与手机之间的距离,其优点在于即使红外线被手机表面的脏污反射而使得红外线传感器持续感测到较高的红外线能量,但当环境光传感器可以接受到一定能量的可见光时,系统即可判定遮蔽物已经远离手机,进而发出开启手机屏幕的指令,能有效改善现有技术中因手机表面脏污干扰距离判定的问题,避免手机屏幕操作异常。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用来辨识手机与遮蔽物距离的系统的第一实施例的组件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用来辨识手机与遮蔽物距离的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步骤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用来辨识手机与遮蔽物距离的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红外线能量以及可见光能量对时间的曲线示意图。
图4与图5为利用本发明系统与方法以辨识手机与遮蔽物距离的原理示意图,其中图4显示遮蔽物靠近手机的情形,而图5显示遮蔽物远离手机的情形。
图6为本发明用来辨识手机与遮蔽物距离的系统的第二实施例的组件示意图,而图7为本发明用来辨识手机与遮蔽物距离的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步骤流程图。
图8为本发明用来辨识手机与遮蔽物距离的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红外线能量与可见光能量对时间的判定曲线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                                        手机
2                                        遮蔽物
3                                        环境光源
4                                        脏污
11                                       玻璃盖板
12                                       电路板
100                                      距离辨识系统
102                                      红外线传感器
104                                      环境光传感器
106                                      距离判定单元
108                                      运算单元
110                                      屏幕控制单元
112                                      红外线发射器
114                                      芯片
AL                                       可见光
ALS_vl                                   可见光能量数值
ALS_THD                                  可见光门限值
IR                                       红外线
IRS_vl、IRS_vl_t1IRS_vl_t2IRS_vl_t3       红外线能量数值
IRS_THD_H                                红外线高门限值
IRS_THD_L0                               初始红外线低门限值
IRS_THD_L、IRS_THD_L1、IRS_THD_L2          红外线低门限值
T1、T2、T3、T4、t0、t1、t2、t3                  时间
ΔL                                      预定差值
Δt                                      预定时间
500~510                                 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下文特别列举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构成内容及所欲实现的功效。
请参考图1与图2,图1为本发明用来辨识手机与遮蔽物距离的系统的第一实施例的组件示意图,而图2为本发明用来辨识手机与遮蔽物距离的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步骤流程图。本发明用来辨识手机与遮蔽物距离的距离辨识系统100是设置在一手机1中,手机1举例为具有触控屏幕的智能型手机,但不以此为限。本发明距离辨识系统100包括一红外线传感器(infrared sensor,图中以IRS表示)102、一环境光传感器(ambient light sensor,图中以ALS表示)104以及一距离判定单元106,且距离辨识系统100另可选择性地包括一红外线发射器(infrared emitter,图中以IRE表示)112。其中,红外线传感器102是用来感测红外线能量以提供实时的红外线能量数值,环境光传感器104是用来感测可见光能量以提供值实时的可见光能量数值,当手机1或本发明距离辨识系统100设有红外线发射器112时,红外线传感器102可感测由红外线发射器112射出而被反射回手机1表面的红外线的能量。距离判定单元106是利用红外线传感器102与环境光传感器104传送的红外线能量数值与可见光能量数值以判定是否有遮蔽物靠近手机1,其判定方法将在后文进一步说明。在本实施例中,本发明距离辨识系统100可选择性地还包括屏幕控制单元110,以用来控制手机1的屏幕的开启与关闭,距离判定单元106可将判定结果传送到屏幕控制单元110,当距离判定单元106判定出有遮蔽物靠近手机1时,则屏幕控制单元110会依据判定结果将手机屏幕关闭,而当距离判定单元106判定出遮蔽物远离手机1时,则屏幕控制单元110可依据判定结果开启手机屏幕。在较佳实施例中,距离判定单元106是在手机1于通话模式下才进行距离判定程序,并持续进行距离判定程序直到手机1结束通话模式,但不以此为限。此外,在本实施例中,红外线传感器102与环境光传感器104是设置在同一芯片114中,但不以此为限,在变化实施例中,红外线传感器102与环境光传感器104也可设置在不同芯片上。
以下进一步介绍距离判定单元106的距离判定程序的方法与步骤。请同时参考图3,图3为本发明用来辨识手机与遮蔽物距离的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红外线能量与可见光能量对时间的曲线示意图,其中上图为红外线传感器102所感测的实时红外线能量数值对时间的曲线图,而下图为环境光传感器104所感测的实时可见光能量数值对时间的曲线图。本发明距离判定单元106内储存有一红外线高门限值IRS_THD_H、一红外线低门限值IRS_THD_L以及一可见光门限值ALS_THD,其中红外线高门限值IRS_THD_H是高于红外线低门限值IRS_THD_L。根据本实施例,距离判定单元106可进行一距离判定程序,用来判定手机1与外部遮蔽物的距离远近。该距离判定程序进行判定遮蔽物靠近手机1的原则是:当红外线传感器102所感测到的实时红外线能量数值IRS_vl大于红外线高门限值IRS_THD_H,并且环境光传感器104所感测到的可见光能量数值ALS_vl小于可见光门限值ALS_THD时,那么判定有遮蔽物靠近手机1。另一方面,在距离判定单元106的距离判定程序中,判定遮蔽物是否远离手机1的方法则是:当红外线能量数值IRS_vl小于红外线低门限值IRS_THD_L时,或是当可见光能量数值ALS_vl大于可见光门限值ALS_THD时,则判定遮蔽物远离该手机1。
如图3所示,当手机1在通话模式时,用户一般会将手机1贴近耳朵与脸部,此时人体可视为手机屏幕表面的遮蔽物,会遮蔽入射到环境光传感器104的环境光线,使得可见光能量数值ALS_vl大幅降低,而由红外线发射器112射出的红外线则会被人体反射而增加红外线传感器102的感测数值,因此在通话期间红外线能量数值会高于未通话时的数值。在图3中,在时间T1时,环境光传感器104所感测的实时可见光能量数值ALS_vl小于可见光门限值ALS_THD,但当时的实时红外线能量数值IRS_vl并没有大于红外线高门限值IRS_THD_H,因此仍然判定遮蔽物没有靠近手机1,但在时间T2时,实时红外线能量数值IRS_vl已大于红外线高门限值IRS_THD_H,此时距离判定单元106即可判定有遮蔽物靠近手机1,将此判定结果传到屏幕控制单元110,则屏幕控制单元110可关闭手机屏幕。当使用者结束通话将手机1移开脸部时,环境光入射到手机1的能量会慢慢增高,因此在时间T3的实时可见光能量数值ALS_vl已高于可见光门限值ALS_THD,此时虽然实时红外线能量数值IRS_vl还没有低于红外线低门限值IRS_THD_L,但距离判定单元106仍会根据可见光能量数值ALS_vl并依据本发明的识别方法而判定手机1远离人体,也就是遮蔽物远离手机,将此结果传送到屏幕控制单元110以开启手机屏幕。在图3中,红外线能量数值IRS_vl是在时间T4时才低于红外线低门限值IRS_THD_L,其中时间T4晚于时间T3,而距离判定单元106已在时间T3判定遮蔽物远离手机1。在其他实施例中,若红外线能量数值IRS_vl小于红外线低门限值IRS_THD_L的时间点早于可见光能量数值ALS_vl高于可见光门限值ALS_THD的时间点,那么便以红外线能量数值IRS_vl小于红外线低门限值IRS_THD_L的时间点先判定遮蔽物远离手机1,不再赘述。
请再参考图2,根据本实施例用来辨识手机与遮蔽物距离的方法,其识别方法是在距离判定单元106中预先储存设定一红外线高门限值、一红外线低门限值以及一可见光门限值,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500:当手机1开始通话而进入通话模式时,开始进行遮蔽物远近的识别;
步骤502:分别经由红外线传感器102与环境光传感器104读取实时的红外线能量数值与实时的可见光能量数值;
步骤504:由距离判定单元106进行遮蔽物与手机的距离判定程序,当红外线能量数值大于红外线高门限值且可见光能量数值小于可见光门限值时,判定遮蔽物靠近手机1,而当红外线能量数值小于红外线低门限值时,或是当可见光能量数值大于可见光门限值时,判定遮蔽物远离手机1;
步骤506:可选择性地将判定结果传送到屏幕控制单元110,若判定遮蔽物靠近手机1,则关闭手机屏幕,若判定遮蔽物远离手机1,则开启手机屏幕;以及
步骤508:在手机1于通话模式中,可选择性地重复步骤502到步骤504,或可选择性地重复步骤502到步骤506,直到手机1结束通话模式才停止重复执行步骤502到步骤504或步骤506,也就是每间隔一预定的时间即测量并读取红外线能量数值与可见光能量数值,并进行距离判定程序。
请参考图4与图5,图4与图5为利用本发明距离辨识系统与方法以辨识手机与遮蔽物距离的原理示意图,其中图4显示遮蔽物靠近手机的情形,而图5显示遮蔽物远离手机的情形。如图4所示,手机1可包括触控屏幕、玻璃盖板11(在不同实施例中玻璃盖板11为触控屏幕的一部分)、电路板12以及设置在电路板12上的红外线发射器112、红外线传感器102及环境光传感器104,其中红外线传感器102及环境光传感器104可设置在同一芯片114中。图4另绘示了有一遮蔽物2(例如为人体)靠近手机1并遮蔽了手机1的部分玻璃盖板11,而手机1附近有环境光源3。由于遮蔽物2遮盖了手机1的部分表面,因此由红外线发射器112射出的红外线IR会被反射回手机1内而被红外线传感器102感测到,使得感测到的红外线能量数值升高,而遮蔽物2也阻挡了环境光源3所产生的可见光AL入射到手机1内,因此环境光传感器104可以感测到的可见光AL非常低。如图5所示,当使用者结束通话,将手机1移开脸部时,也就是遮蔽物2移开手机1表面时,即使手机1表面的玻璃盖板11残留有汗水、化妆品、油污或其他残留物等脏污4,造成红外线IR仍然被反射回手机1,并且使得外线传感器102仍能测得一定数值的红外线能量,但因为此时环境光源3所产生的可见光AL可以入射到手机1内而被环境光传感器104测得较高数值的可见光能量,因此,根据本发明的识别方法,当环境光传感器104所测得的实时可见光能量数值高于前述的可见光门限值时,即可判定遮蔽物2已远离手机1,并通知屏幕控制单元110开启手机屏幕。
由上述可知,本发明以环境光传感器辅助红外线传感器进行遮蔽物与手机的距离判定,其能在一般室内有正常环境光源或在白天室外的情况下提供更准确的遮蔽物与手机的距离识别结果,能避免现有技术中因脏污残留于手机表面而造成红外线被反射回手机使得手机误判遮蔽物靠近手机,因而发生屏幕操作不当的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红外线高门限值、红外线低门限值以及可见光门限值都是固定且可预先设定储存于距离判定单元中,上述门限值可在手机出厂前进行整机效能测试而进行设定,此外,距离判定程序的重复间隔时间也可依据效能测试而决定。
本发明的用来识别一手机与遮蔽物距离的方法与系统并不以上述实施例为限。下文将继续介绍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或变化形,为了简化说明并突显各实施例或变化形之间的差异,下文中使用相同标号标注相同组件,并且不再对重复部分作赘述。
请参考图6与图7,图6为本发明用来辨识手机与遮蔽物距离的系统的第二实施例的组件示意图,而图7为本发明用来辨识手机与遮蔽物距离的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步骤流程图。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主要不同处在于本发明距离辨识系统100还包括一运算单元108,当距离判定单元106在距离判定程序中判定出遮蔽物是靠近手机1时,运算单元108会持续执行动态更新红外线低门限值的步骤,或者,在其他实施例中,当手机1在通话模式下,运算单元108便会执行持续动态更新红外线低门限值的步骤。根据本实施例,运算单元108动态更新红外线低门限值的步骤包括每隔一预定时间便读取实时的红外线能量数值,并且将实时的红外线能量数值减去一预定差值后设定为更新的红外线低门限值,而每次距离判定单元106在进行距离判定程序时,都根据前一次更新的红外线低门限值来进行判定。
以下进一步解释运算单元108动态更新红外线低门限值的方法。请参考图8,图8为本发明用来辨识手机与遮蔽物距离的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红外线能量与可见光能量对时间的判定曲线示意图。本发明距离辨识系统100的距离判定单元106内存有初始红外线低门限值IRS_THD_L0,假设距离判定单元106在时间t0时判定遮蔽物靠近手机1,那么在时间t0之后运算单元108每隔一预定时间Δt便从红外线传感器102读取实时的红外线能量数值IRS_vl。例如在时间t1时,读取到实时的红外线能量数值IRS_vl_t1,当时的可见光能量数值ALS_vl也低于可见光门限值ALS_THD,因此仍判定遮蔽物靠近手机1,便将红外线能量数值IRS_vl_t1减去一预定差值ΔL后设定为更新的红外线低门限值IRS_THD_L1。接着,在预定时间Δt之后,再次利用红外线传感器102感测并读取实时红外线能量数值IRS_vl_t2,同时以前一次更新的红外线低门限值IRS_THD_L1来比较两者的高低,由于红外线能量数值IRS_vl_t2仍高于前一次更新的红外线低门限值IRS_THD_L1,且时间t2的可见光能量数值ALS_vl也低于可见光门限值ALS_THD,因此判定遮蔽物仍靠近手机1,并且再次将时间t2的红外线能量数值IRS_vl_t2减去预定差值ΔL而设定为更新的红外线低门限值为IRS_THD_L2。再经过预定时间Δt之后,在时间t3时所测得的红外线能量数值IRS_vl_t3小于前次更新的红外线低门限值为IRS_THD_L2,因此判定遮蔽物远离手机1,并将此结果传送到屏幕控制单元110以开启手机屏幕。其中,每次动态更新的时间差都相同,即图8中所示的预定时间Δt,而每次动态更新时将实时红外线能量数值减去的预定差值ΔL也为固定的默认值。本实施例动态更新红外线低门限值的优点在于可以实时发现红外线能量数值在预定时间Δt内骤降,也就是可准确找出在预定时间Δt内红外线能量数值对时间的曲线有较大的斜率绝对值,表示遮蔽物离开了手机1表面,使得红外线能量数值在短时间内发生了较大变化,借此以快速侦测出遮蔽物远离手机1而开启手机屏幕。
此外,本实施例与前一实施例的另一差别在于屏幕控制单元110可不被距离辨识系统100所包括,例如屏幕控制单元110是与距离辨识系统100平行的系统,设置在手机1内,但不以此为限,在变化实施例中,距离辨识系统100也可包括屏幕控制单元110。相反的,在第一实施例的变化实施例中,屏幕控制单元110也可不包括于距离辨识系统100,不再赘述。
因此,请再参考图7,根据本实施例用来辨识手机与遮蔽物距离的方法,其识别方法是在距离判定单元106中预先储存设定一红外线高门限值、一初始的红外线低门限值以及一可见光门限值,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500:当手机1开始通话而进入通话模式时,开始进行遮蔽物远近的识别;
步骤502:分别经由红外线传感器102与环境光传感器104读取实时的红外线能量数值与实时的可见光能量数值;
步骤504:由距离判定单元106进行遮蔽物与手机的距离判定程序,当红外线能量数值大于红外线高门限值且可见光能量数值小于可见光门限值时,判定遮蔽物靠近手机1,而当红外线能量数值小于红外线低门限值时,或是当可见光能量数值大于可见光门限值时,判定遮蔽物远离手机1;
步骤506:可选择性地将判定结果传送到屏幕控制单元110,若判定遮蔽物靠近手机1,则关闭手机屏幕,若判定遮蔽物远离手机1,则开启手机屏幕;
步骤510:调整红外线低门限值,其方式为将实时的红外线能量数值减去一预定差值而设定为更新的红外线低门限值;以及
步骤508:在手机1于通话模式中,可选择性地重复步骤502到步骤504,或可选择性地重复步骤502到步骤506,直到手机1结束通话模式才停止重复执行步骤502到步骤504或步骤506,也就是每间隔一预定的时间即测量并读取红外线能量数值与可见光能量数值,并进行距离判定程序,其中每次进行距离判定时,是以前一次更新的红外线低门限值来进行判定。
由上述可知,本实施例动态更新的红外线低门限值的方法是通过能量变化趋势来判断遮蔽物与手机之间的距离,能更有效地及早判断出遮蔽物远离手机的时间点,进而改善现有技术中因手机1表面脏污而使得测得的红外线维持一定能量而无法有效判定出遮蔽物远离的问题。值得注意的是,上述预定差值ΔL以及预定时间Δt也可在手机出厂前经由整机效能测试而进行设定储存于本发明距离辨识系统100中。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主要利用环境光传感器辅助红外线传感器以识别手机与外部遮蔽物的距离,可以改善因手机表面残留而造成红外线传感器持续感测到较高能量红外线并误判遮蔽物距离的问题。进一步地,本发明另提出可选择性地动态更新红外线低门限值,借以实时发现反射回手机的红外线能量骤变的时间点,当发现红外线能量在短时间内变化较大时,可依此判定遮蔽物远离手机。因此,根据本发明提供的辨识手机与遮蔽物的距离的方法与系统,可以有效准确地辨识出手机与遮蔽物的距离,特别是实时辨识出遮蔽物远离手机的情形,改善因辨识不良而影响屏幕开启与操作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用来识别一手机与遮蔽物距离的方法,其中该手机包括一红外线传感器以及一环境光传感器,该方法包括:
(a)设定一红外线高门限值、一红外线低门限值以及一可见光门限值;
(b)每隔一预定时间,分别经由该红外线传感器与该环境光传感器读取一实时红外线能量数值与一实时可见光能量数值,该步骤(b)到(c)是在该手机于通话模式中持续重复执行,直到该手机结束通话模式才停止执行该步骤(b)到(c);以及
(c)当该实时红外线能量数值大于该红外线高门限值并且该实时可见光能量数值小于该可见光门限值时,判定有一遮蔽物靠近该手机并执行一动态更新该红外线低门限值的步骤,而当该实时红外线能量数值小于该红外线低门限值或是该实时可见光能量数值大于该可见光门限值时,判定该遮蔽物远离该手机,其中该动态更新该红外线低门限值的步骤包括将该实时红外线能量数值减去一预定差值后设定为更新的该红外线低门限值,进行该步骤(c)时,是根据前一次更新的该红外线低门限值来进行判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来识别一手机与遮蔽物距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该步骤(c)的判定结果传送到该手机的一屏幕控制单元,当判定该遮蔽物为靠近该手机时,使该手机的屏幕关闭,而当该遮蔽物为远离该手机时,使该手机的屏幕开启。
3.一种用来识别一手机与遮蔽物距离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系统是包含于该手机中,该系统包括:
一红外线传感器,用来感测红外线能量以提供一实时红外线能量数值;一环境光传感器,用来感测可见光能量以提供一实时可见光能量数值;以及
一距离判定单元,其中一红外线高门限值、一红外线低门限值以及一可见光门限值是预先储存于该距离判定单元中,该距离判定单元可进行以下距离判定程序,在该手机于通话模式中,该距离判定单元会每隔一预定时间持续重复进行该距离判定程序,直到该手机结束通话模式才停止执行该距离判定程序:
当该实时红外线能量数值大于该红外线高门限值且该实时可见光能量数值小于该可见光门限值时,判定有一遮蔽物靠近该手机并执行一动态更新该红外线低门限值的步骤;以及
当该实时红外线能量数值小于该红外线低门限值或是该实时可见光能量数值大于该可见光门限值时,判定该遮蔽物远离该手机,其中该动态更新该红外线低门限值的步骤包括将该实时红外线能量数值减去一预定差值后设定为更新的该红外线低门限值,进行该距离判定程序时,是根据前一次更新的该红外线低门限值来进行判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来识别一手机与遮蔽物距离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屏幕控制单元,其中该距离判定单元会将该距离判定程序的判定结果传送给该屏幕控制单元,当判定该遮蔽物为靠近该手机时,使该手机的屏幕关闭,而当该遮蔽物为远离该手机时,使该手机的屏幕开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来识别一手机与遮蔽物距离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红外线发射器,而该红外线传感器是用来感测由该红外线发射器射出而被反射回该手机的红外线的能量。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来识别一手机与遮蔽物距离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红外线传感器与该环境光传感器设置在同一芯片上。
CN201910159698.4A 2014-12-10 2015-09-30 用来识别手机与遮蔽物距离的方法与系统 Active CN11004915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59698.4A CN110049152B (zh) 2014-12-10 2015-09-30 用来识别手机与遮蔽物距离的方法与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462089855P 2014-12-10 2014-12-10
US62/089,855 2014-12-10
CN201510640012.5A CN105704265A (zh) 2014-12-10 2015-09-30 用来识别手机与遮蔽物距离的方法与系统
CN201910159698.4A CN110049152B (zh) 2014-12-10 2015-09-30 用来识别手机与遮蔽物距离的方法与系统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640012.5A Division CN105704265A (zh) 2014-12-10 2015-09-30 用来识别手机与遮蔽物距离的方法与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49152A CN110049152A (zh) 2019-07-23
CN110049152B true CN110049152B (zh) 2023-04-18

Family

ID=56227840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640012.5A Pending CN105704265A (zh) 2014-12-10 2015-09-30 用来识别手机与遮蔽物距离的方法与系统
CN201910159698.4A Active CN110049152B (zh) 2014-12-10 2015-09-30 用来识别手机与遮蔽物距离的方法与系统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640012.5A Pending CN105704265A (zh) 2014-12-10 2015-09-30 用来识别手机与遮蔽物距离的方法与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2) CN105704265A (zh)
TW (1) TWI58463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39427B (zh) * 2016-07-06 2019-08-0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红外接近传感器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KR20180088099A (ko) * 2017-01-26 2018-08-0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에 있어서 광 검출 장치 및 방법
CN107507380A (zh) * 2017-09-13 2017-12-22 深圳传音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智能设备的监控方法及监控装置
US11419198B2 (en) * 2019-09-19 2022-08-16 Sensortek Technology Corp. Light sensor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14531542A (zh) * 2022-01-18 2022-05-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镜头脏污检测的方法和电子设备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92923A (zh) * 2009-06-30 2009-12-02 上海科勒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自动感应系统及方法
CN102665008A (zh) * 2012-05-08 2012-09-1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触屏手机红外接近传感器的检测算法
CN103581443A (zh) * 2013-11-14 2014-02-12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传感器的智能终端自动唤醒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608820B1 (ko) * 2004-07-22 2006-08-0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통신 단말기의 볼륨 조절 방법
US8068925B2 (en) * 2007-06-28 2011-11-29 Apple Inc. Dynamic routing of audio among multiple audio devices
TW201015955A (en) * 2008-10-14 2010-04-16 Inventec Appliances Corp Mobile apparatus and operating method thereof
CN201369757Y (zh) * 2008-11-26 2009-12-23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的音量自动调节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1854425A (zh) * 2009-04-02 2010-10-06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移动装置及其声音模式切换方法
CN101729654A (zh) * 2009-10-31 2010-06-09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调整移动终端通话语音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1800790B (zh) * 2009-12-28 2017-04-12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解决触摸屏手机通话时误操作的方法和手机
CN101964844A (zh) * 2010-09-26 2011-02-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手持通话设备中自动调节放音的方法和装置
TW201237713A (en) * 2011-03-15 2012-09-16 Yao-Jen Tsai Light sensing device for both visible light and distance sensing
WO2011150891A2 (zh) * 2011-06-24 2011-12-08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确定物体接近的方法及装置
CN102265252B (zh) * 2011-06-24 2013-04-24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调整红外接近传感器的感知阈值的方法和装置
TW201335744A (zh) * 2012-02-21 2013-09-01 Quanta Comp Inc 可攜式電子裝置及其控制方法
TWI503701B (zh) * 2012-07-20 2015-10-11 接近感測方法
CN102833419B (zh) * 2012-08-31 2014-11-05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控制屏幕状态的方法及终端
CN102883061A (zh) * 2012-09-26 2013-01-16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控制触摸屏工作状态的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92923A (zh) * 2009-06-30 2009-12-02 上海科勒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自动感应系统及方法
CN102665008A (zh) * 2012-05-08 2012-09-1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触屏手机红外接近传感器的检测算法
CN103581443A (zh) * 2013-11-14 2014-02-12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传感器的智能终端自动唤醒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04265A (zh) 2016-06-22
TWI584630B (zh) 2017-05-21
TW201622396A (zh) 2016-06-16
CN110049152A (zh) 2019-07-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49152B (zh) 用来识别手机与遮蔽物距离的方法与系统
CN105939427B (zh) 一种红外接近传感器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2665008B (zh) 一种触屏手机红外接近传感器的检测算法
TWI512313B (zh) 接近感測器及其運作方法
KR20180048445A (ko) 지문 수집 장치 및 방법, 단말 기기, 그리고 스크린 온 오프 제어 방법
CN105404463A (zh) 一种触屏移动终端及其防误触方法
CN104750421A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触屏操作方法及装置
CN105304064A (zh) 调节电子设备屏幕亮度的方法和系统
CN103257777A (zh) 触摸屏状态的控制方法及触摸屏、便携式触摸终端
CN103024197A (zh) 可防止通话时误操作的触摸屏手机及其使用方法
US20160259462A1 (en) Mobile device and proximity detection method
CN105959492A (zh) 一种红外接近传感器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3309572A (zh) 一种状态切换方法和装置
CN104468953A (zh) 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和电子设备
TWI503701B (zh) 接近感測方法
CN101369204A (zh) 增加光学式触控面板辨识率之方法
CN106131334B (zh) 控制移动终端屏幕状态的方法及装置
CN104202480B (zh) 自适应型校准的测距方法和手持通话型通讯设备
CN105204052A (zh) 一种用户终端的定位模式切换方法及用户终端
US20190107918A1 (en) Display device, management device, management system, and control program
CN105446473A (zh) 屏幕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13017591B (zh) 可穿戴设备的佩戴状态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5022530A (zh) 接近传感器的校准方法和系统
CN104423544A (zh) 防止电子装置误操作系统及方法
CN106095078B (zh) 一种传感器的阀值设置方法及移动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