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47903A -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47903A
CN110047903A CN201910360104.6A CN201910360104A CN110047903A CN 110047903 A CN110047903 A CN 110047903A CN 201910360104 A CN201910360104 A CN 201910360104A CN 110047903 A CN110047903 A CN 1100479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emitting component
layer
pixel unit
display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6010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47903B (zh
Inventor
黄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36010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047903B/zh
Publication of CN1100479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47903A/zh
Priority to PCT/CN2020/075460 priority patent/WO2020220792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479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479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5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 H10K50/856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comprising reflective mea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3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 H10K59/38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colour filters or colour changing media [CCM]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50OLEDs integrated with light modulating elements, e.g. with electrochromic elements, photochromic elements or liquid crystal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1/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该显示面板包括像素单元。该像素单元包括第一彩色亚像素单元。该第一彩色亚像素单元包括:第一发光元件,配置为可发射第一波长范围内的主彩色光;第一光转换层,设置在该第一发光元件的出光侧,并且配置为接收该主彩色光的至少一部分以发射第一彩色光,该第一彩色光不同于该主彩色光;以及反射材料,配置为可反射至少一部分该第一波长范围内的主彩色光,并且设置在以下位置中的至少一个:该第一光转换层的出光侧以及该第一光转换层中。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显示面板以及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显示技术已成为当前主流的显示技术。市场越来越需要具有高色域、高发光效率、大尺寸的OLED显示面板。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至少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包括像素单元。该像素单元包括第一彩色亚像素单元。该第一彩色亚像素单元包括:第一发光元件,配置为可发射第一波长范围内的主彩色光;第一光转换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的出光侧,并且配置为接收所述主彩色光的至少一部分以发射第一彩色光,所述第一彩色光不同于所述主彩色光;以及反射材料,配置为可反射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一波长范围内的主彩色光,并且设置在以下位置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光转换层的出光侧以及所述第一光转换层中。
例如,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主彩色光为蓝光。并且,所述反射材料的反射波长与所述405-480nm的范围内。
例如,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主彩色光为蓝光。并且,所述反射材料为胆甾相液晶,所述胆甾相液晶反射蓝色圆偏振光。
例如,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胆甾相液晶的螺距在230-350nm的范围内,并且所述胆甾相液晶的反射各项异性在0.12-0.22的范围内。
例如,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反射材料被包裹在高分子膜囊中。
例如,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高分子膜囊的粒径在0.5-5μm的范围内。
例如,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反射材料具有左旋特性或右旋特性或左旋特性和右旋特性两者。
例如,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彩色亚像素单元还包括:第一彩色滤光层,设置在第一光转换层的出光侧并且配置为允许所述第一彩色光的至少一部分透射。
例如,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反射材料分散在第一彩色滤光层中。
例如,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彩色滤光层包括多个第一彩色滤光子层,所述反射材料至少分散在所述第一彩色滤光层中的最靠近所述第一光转换层的第一彩色滤光子层中。
例如,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光转换层包括多个第一量子点,所述多个第一量子点配置为被所述主彩色光的至少一部分激发以发射第一彩色光。
例如,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彩色亚像素单元还包括:第一透明树脂层,设置在第一光转换层的出光侧并且所述反射材料分散在第一透明树脂层中。
例如,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像素单元还包括第二彩色亚像素单元。所述第二彩色亚像素单元包括:第二发光元件,配置为可发射所述第一波长范围内的主彩色光;第二光转换层,设置在所述第二发光元件的出光侧,并且接收所述主彩色光的至少一部分以发射第二彩色光,所述第二彩色光不同于所述主彩色光;以及所述反射材料,可反射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一波长范围内的主彩色光,并且设置在以下位置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光转换层的出光侧以及所述第二光转换层中。
例如,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三彩色光为蓝光,所述第一彩色光和所述第二彩色光中的一个为绿光,所述第一彩色光和所述第二彩色光中的另一个为红光。
例如,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像素单元还包括:第三彩色亚像素单元。所述第三彩色亚像素单元包括:第三发光元件,配置为可发射第一波长范围内的主彩色光;以及第三透明树脂层,设置在第三发光元件的出光侧。
例如,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第三透明树脂层分散有多个散射粒子。
例如,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多个像素单元的每个还包括:第一无机封装层,覆盖所述第一发光元件、所述第二发光元件和所述第三发光元件,所述第一光转换层、所述第二光转换层和所述第三光转换层设置在所述第一无机封装层之上。
例如,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像素单元还包括黑矩阵。所述黑矩阵包括矩阵条。所述矩阵条设置在所述第一无机封装层之上并且设置在所述第一彩色亚像素单元、所述第二彩色亚像素单元和所述第三彩色亚像素单元中相邻的两个之间。
例如,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基板。所述基板设置有阵列驱动电路。所述阵列驱动电路在所述像素单元中包括第一像素驱动电路、第二像素驱动电路和第三像素驱动电路,分别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发光元件、所述第二发光元件和所述第三发光元件。所述第一发光元件、所述第二发光元件和所述第三发光元件设置在所述基板上。
本公开的至少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形成第一发光元件;在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的出光侧形成第一光转换层;以及提供反射材料。所述第一发光元件配置为可发射第一波长范围内的主彩色光。所述第一光转换层配置为接收所述主彩色光的至少一部分以发射第一彩色光,所述第一彩色光不同于所述主彩色光。所述反射材料配置为可反射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一波长范围内的主彩色光,并且设置在以下位置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光转换层的出光侧以及所述第一光转换层中。
例如,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在第一基底之上形成所述第一发光元件,并且在第二基底之上形成所述第一光转换层。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将所述第一基底和所述第二基底相对并结合,使得所述第一光转换层和所述第一发光元件对准。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像素单元;
图2A示出了根据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的反射材料的折射率随温度的变化;
图2B示出了根据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的反射材料的反射蓝光的峰宽、螺距与光学各向异性;
图3A-图3F示出了根据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的包裹有反射材料的高分子膜囊;
图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的第一发光元件和基板的示例性视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像素单元;
图6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又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像素单元;
图7示出了根据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
图8A-图8B示出了处于图7所示的制造方法中的阶段的像素单元的视图;
图9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
图10A-图10C示出了处于图9所示的制造方法中的阶段的像素单元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公开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外定义,本公开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RGB型OLED显示面板具有色域高的特性,然而因为在制备工艺中需要采用FMM(FINE METAL MASK,精细金属掩模)来蒸镀有机材料,从而导致无法将OLED显示面板大尺寸化。如果OLED显示面板采用CF+WOLED(彩色滤光片+白光OLED)方案实现彩色显示,则在制备工艺中可以采用开放掩模(OPEN MASK)蒸镀有机材料,有助于实现大尺寸的OLED显示面板,但是所采用的彩色滤光片的色域高低限制了该OLED显示面板的色域范围,由此可能影响显示效果。
本公开的至少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其包括像素单元。该像素单元包括第一彩色亚像素单元。该第一彩色亚像素单元包括第一发光元件、第一光转换层以及反射材料。第一发光元件配置为可发射第一波长范围内的主彩色光。第一光转换层设置在第一发光元件的出光侧,并且配置为接收主彩色光的至少一部分以发射第一彩色光,第一彩色光不同于主彩色光。反射材料配置为可反射至少一部分第一波长范围内的主彩色光,并且设置在以下位置中的至少一个:第一光转换层的出光侧以及第一光转换层中。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第一光转换层将主彩色光转换成不同于主彩色光的第一彩色光。通过适当地在显示面板中设置第一光转换层,可使得该转换可以有助于提高显示面板所发出的第一彩色光的色纯度,进而提高第一彩色亚像素单元的色纯度。包括具有高的色纯度的该第一彩色亚像素单元的像素单元相应地具有更宽的色域,进而,该显示面板具有更宽的色域,具有更好的显示效果。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反射材料可反射至少一部分第一波长范围内的主彩色光。也就是说,该反射材料的反射波长与第一发光元件发射的主彩色光的第一波长至少部分重叠。因此,没有被第一光光转换层转换的光可以再被反射材料反射回第一光转换层,从而提高光转换效率,并且降低了没有被第一光光转换层转换的光(即可能从第一彩色亚像素单元出射的主彩色光)对于该第一彩色亚像素单元的色纯度的不利影响。
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像素单元100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显示面板包括像素阵列,该像素阵列包括排列为阵列的多个像素单元100,该像素单元100包括第一彩色亚像素单元110、第二彩色亚像素单元120和第三彩色亚像素单元130,由此该显示面板可以实现彩色显示。虽然图1中仅示出了一个像素单元100,但是可以理解其他的像素单元100的结构与之相同或相似,因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彩色亚像素单元110可以包括第一发光元件111、第一光转换层112、第一彩色滤光层113以及反射材料140。
第一发光元件111被配置为可发射第一波长范围的主彩色光,例如,第一波长范围的蓝光。例如,第一发光元件111可以为蓝光OLED;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发光元件111也可以为无机发光二极管(LED)、mini-LED、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LED)等,本公开的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在下面的描述中,以第一发光元件111以及其他发光元件为OLED为例进行说明。例如,第一波长范围的中心波长可以在405~480nm的范围内,例如,430~470nm的范围内。
第一光转换层112设置在第一发光元件111的出光侧。例如,在第一发光元件111为顶发射结构OLED的情况下,如图1所示,第一光转换层112可以设置在第一发光元件111之上。第一光转换层112配置为接收该主彩色光的至少一部分,进行光转换,将该部分主彩色光转换为不同于该主彩色光的第一彩色光,并且向出光侧发射不同于该主彩色光的第一彩色光。
例如,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光转换层112可以包括多个第一量子点(未示出),该多个第一量子点配置为被第一发光元件111所发射的主彩色光的至少一部分激发以发射第一彩色光。例如,第一光转换层112可以包括透明树脂,多个第一量子点分散在透明树脂中。该透明树脂例如可以为有机高分子材料,例如亚克力树脂、聚酰亚胺树脂、聚硅氧烷树脂、环氧树脂、芴树脂等。
量子点可以是低维半导体材料,其三个维度上的尺寸都不大于其对应的半导体材料的激子玻尔半径的两倍。
量子点可以具有斯托克斯位移。因此,激发该第一量子点的主彩色光的波长小于该第一量子点受激发所产生的第一彩色光的波长。例如,在本实施例中,主彩色光可以为蓝光,第一彩色光可以为红光。此外,量子点受激发所产生的光的波长与量子点的粒径大小有关,即纳米限定效应。通常,量子点粒径越大,第一彩色光相对于主彩色光的红移越大。
量子点可以具有宽的激发谱和窄的发射谱。因而,第一量子点可以更多地吸收光而发射具有更大色纯度的光,这有利于提高显示面板的色域。
在另外的实施例中,第一光转换层112可以包括荧光材料。例如,第一光转换层112可以包括透明树脂,该荧光材料分散在该透明树脂中。荧光材料可以吸收主彩色光,而向外发出不同波长的第一彩色光。荧光材料例如可以由金属(锌、铬)硫化物或稀土氧化物与微量活性剂配合经煅烧而成。或者,荧光材料例如为带有共轭杂环及各种生色团的有机小分子或有机高分子。
在另外的实施例中,第一光转换层112可以包括下转换发光材料。并且,例如,第一光转换层112可以包括透明树脂,该下转换发光材料分散在该透明树脂中,该下转换发光材料可以吸收主彩色光,而向外发出不同波长的第一彩色光。
第一彩色滤光层113可以设置在第一光转换层112的出光侧,并且可以配置为允许将第一光转换层112产生的第一彩色光的至少一部分透射,由此改善从第一彩色亚像素单元110发射的第一彩色光的色纯度。例如,第一彩色光可以为红光,第一彩色滤光层113允许第一光转换层112产生的红光的至少一部分透射,由此改善从第一彩色亚像素单元110发射的第一彩色光的色纯度。
例如,第一彩色滤光层113可以是彩色树脂,包括透明树脂材料以及分散在该透明树脂材料中的多个第一彩色粒子。第一彩色粒子可以为红色颜料或染料。如上所述,通过采用第一彩色滤光层113有利于提高第一彩色亚像素单元110发出的第一彩色光的色纯度。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如果第一光转换层112产生的第一彩色光的色纯度已经很高,则可以省略该第一彩色滤光层113。
例如,第一光转换层112可能只接收主彩色光的一部分,从而发射不同于主彩色光的第一彩色光。没有被第一光转换层112接收并转换的主彩色光的另一部分可以透射通过该第一光转换层112。因此,不是所有的主彩色光都被第一光转换层112利用。此外,虽然在提供上述第一彩色滤光层113的情形下,第一彩色滤光层113也会过滤或阻挡部分被第一光转换层112利用的主彩色光,但是,如果没有被第一光转换层112接收并转换的主彩色光仍然透射到显示面板的外部,则该部分的主彩色光可能会降低第一彩色亚像素单元110的色纯度。
因此,为了提高主彩色光被第一光转换层转换的效率,避免没有被第一光转换层112转换的主彩色光降低第一彩色亚像素单元110的色纯度,在第一彩色亚像素单元110中设置反射材料140。
反射材料140配置为可反射第一波长范围内的至少一部分主彩色光,并且可以设置在第一光转换层112的出光侧或者第一光转换层112中。
反射材料140可以选择性地将没有被第一光转换层112转换的主彩色光朝向第一光转换层112反射,使得没有被第一光转换层112转换的主彩色光可以再次被第一光转换层112接收,从而提高主彩色光被第一光转换层112转换的效率。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的一个示例中,主彩色光为蓝光,并且反射材料140分散在第一彩色滤光层113中。例如,反射材料140的反射波长在405-480nm的范围内。第一波长范围和反射波长范围应至少部分地重叠,例如,二者之间的重叠范围超过第一波长范围的80%,或者,二者完全重叠。进一步地,第一波长范围和反射波长范围的重叠范围越大,反射材料的反射效率越高,主彩色光的转换效率提高的越多。
例如,反射材料140可以具有左旋特性或右旋特性,或者具有左旋特性和右旋特性两者。例如,当反射材料140具有左旋特性时,反射材料140可以反射左旋的圆偏振光。例如,当反射材料140具有右旋特性时,反射材料140可以反射右旋的圆偏振光。当反射材料140具有左旋特性和右旋特性两者时,反射材料140可以反射左旋的圆偏振光和右旋的圆偏振光。
例如,反射材料140可以包括胆甾相液晶,该胆甾相液晶可反射蓝色圆偏振光。
该胆甾相液晶可以为天然胆甾相物质。或者,该胆甾相液晶也可以为向列相液晶添加手性物质形成的手性向列相物质。
该胆甾相液晶的螺距可以在230-350nm的范围内,并且该胆甾相液晶的光学各项异性例如在0.12-0.22的范围内,例如,在0.15-0.2的范围内,或者,例如在大于0.15的范围内。该胆甾相液晶的清亮点可以大于100℃。
图2A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实施例的一种胆甾相液晶的对436nm的光的折射率随温度的变化。在图2A中,最上面的线表示该胆甾相液晶的e光折射率Ne,最下面的线表示该胆甾相液晶的o光折射率No,中间的线表示该胆甾相液晶的光学各向异性△n。
例如,反射材料140(例如,胆甾相液晶)的反射波长正比于折射率并且正比于螺距。
图2B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实施例的胆甾相液晶的反射波长的峰宽、螺距与光学各向异性△n。在图2B中,从上到下的五条线分别表示光学各向异性△n为0.22、0.2、0.18、0.15以及0.12的胆甾相液晶的半峰宽-螺距曲线。由图2B可以看出,胆甾相液晶的螺距越大、光学各向异性越大,半峰宽约大。半峰宽越大表示胆甾相液晶的反射波长的范围越宽。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中,反射材料140可以被包裹在高分子膜囊中,而这些高分子膜囊被分散在第一彩色滤光层113中或被涂敷以形成单独的一层。高分子膜囊的粒径可以在0.5-5μm的范围内,例如1-3μm。或者,反射材料140(例如)可以直接涂覆以形成反射层。
在反射材料140包括胆甾相液晶的情况下,作为示例,包裹有胆甾相液晶的高分子膜囊的制作方法例如文献“Fabrication of cholesteric liquid crystalmicrocapsulates by interfacial polymerization and potential as photonicmaterials”(Jinbao Guo等,RSC Advances,1013,3,21620)中所述。
首先,将胆甾相液晶、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sophorone diisocyanate,IPDI)和二氯甲烷(CH2Cl2)以适当重量比混合以得到混合相,然后,将混合相倒入具有去离子水和PVA1788(8wt%)的连续水相,以形成油/水乳状液。之后,利用搅拌器以一定的乳化速率进行乳化10分钟(min)。再之后,加入一定体积的二月桂酸二丁基锡(Dibutyltin dilaurate,DBTDL)到上述得到乳化液系统中,并且在40℃下搅拌6小时(h)以进行聚合作用,以生成包裹有胆甾相液晶的高分子膜囊。在进行聚合作用之后,将包裹有胆甾相液晶的高分子膜囊通过真空过滤以及去离子水洗涤进行分离。
可以制备包裹具有不同性质的反射材料的高分子膜囊。例如,图3A-图3F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包裹有反射材料的高分子膜囊。图3A示出了第一高分子反射膜囊,其包裹有左旋的具有第一螺距的反射材料(例如,胆甾相液晶);图3B示出了第二高分子反射膜囊,其包裹有左旋的具有第二螺距的反射材料(例如,胆甾相液晶),该第二螺距小于第一螺距;图3C示出了第三高分子反射膜囊,其包裹有左旋的具有第三螺距的反射材料(例如,胆甾相液晶),该第三螺距小于第二螺距;图3D示出了第四高分子反射膜囊,其包裹有右旋的具有第一螺距的反射材料(例如,胆甾相液晶);图3E示出了第五高分子反射膜囊,其包裹有右旋的具有第二螺距的反射材料(例如,胆甾相液晶);图3F示出了第六高分子反射膜囊,其包裹有右旋的具有第三螺距的反射材料(例如,胆甾相液晶)。
具有不同螺距的反射材料具有不同的反射波长的峰值和反射波长的半峰宽。例如,可以将图3A-图3C所示的高分子膜囊分散在第一彩色滤光层113中。相比于仅图3A-图3C中的一种高分子膜囊,包括图3A-图3C所示的高分子膜囊的多种高分子膜囊对左旋光的反射波长范围更大。例如,可以将图3A和图3E所示的高分子膜囊分散在第一彩色滤光层113中。相比于仅图3A-图3E中的一种高分子膜囊,包括图3A-图3E所示的高分子膜囊的多种高分子膜囊可以反射左旋光和右旋光,而不是仅仅是左旋光和右旋光中的一个。
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将不同的高分子膜囊分散到第一彩色滤光层113中。例如,当需要更加发散的对于左旋光的反射波长时,可以分散图3A-3C所示的高分子膜囊。例如,当需要更加收敛的对于左旋光的反射波长时,可以仅分散图3A所示的高分子膜囊。例如,当需要更加发散的对于左旋光和右旋光的反射波长时,可以分散图3A-3F所示的高分子膜囊。
在其他实施例中,例如,第一彩色亚像素单元110可以包括至少两层(多层)第一彩色滤光层113,即第一彩色滤光层113可以包括多个第一彩色滤光子层。多层构造的第一彩色滤光层113有利于相比单层构造可以进一步提高第一彩色亚像素单元110所发射的第一彩色光的色纯度。例如,反射材料140可以分散在第一彩色滤光层113的多个第一彩色滤光子层中,也可以分散在第一彩色滤光层113的某一第一彩色滤光子层中,例如分散在最靠近第一光转换层112的第一彩色滤光层113的第一彩色滤光子层中。更靠近第一光转换层112设置反射材料140有利于提高能量转换效率。当然,例如,反射材料140可以分散在第一彩色滤光层113中的每一个第一彩色滤光子层中。
在其他实施例中,例如,反射材料140可以分散在第一光转换层112中。或者,反射材料140可以分散在附加的另一透明树脂层中,该透明树脂层设置在图1所示的第一光转换层112的上方(即出光侧)。
如图1所示,显示面板的每个像素单元100还包括第二彩色亚像素单元120。
与第一彩色亚像素单元110类似地,第二彩色亚像素单元120可以包括第二发光元件121、第二光转换层122、第二滤光层以及反射材料140,前述的说明同样适用。
第二发光元件121也被配置为可发射第一波长范围的主彩色光,例如,第一波长范围的蓝光。例如,第二发光元件121也可以为蓝光OLED,以下也以此为例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彩色亚像素单元120可以包括第二发光元件121、第二光转换层122、第一彩色滤光层123以及反射材料140。
第二光转换层122设置在第二发光元件121的出光侧,同样,例如,在第二发光元件121为顶发射结构OLED的情况下,如图1所示,第二光转换层122可以设置在第二发光元件121之上。第二光转换层122配置为接收该主彩色光的一部分,进行光转换,将该部分主彩色光转换为不同于该主彩色光的第二彩色光,并且向出光侧发射不同于该主彩色光的第二彩色光。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彩色光为绿光。
例如,第二光转换层122可以包括多个第二量子点(未示出),该多个第二量子点配置为被第二发光元件121所发射的主彩色光的至少一部分激发以发射第二彩色光。例如,第二光转换层122可以包括透明树脂,多个第二量子点分散在透明树脂中。同样,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光转换层122可以包括荧光材料或下转换材料等。
例如,第一量子点和第二量子点可以为InP或CdSe等半导体纳米晶材料。
如上所述,量子点受激发所产生的光的波长与量子点的粒径大小有关。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量子点的粒径可以在7-9nm的范围内,例如用于发射红光,第二量子点的粒径可以在5-7nm的范围内,例如用于发射绿光。
第二彩色滤光层123可以设置在第二光转换层122的出光侧,并且可以配置为允许将第二光转换层122产生的第二彩色光的至少一部分透射,由此改善从第二彩色亚像素单元120发射的第二彩色光的色纯度。例如,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彩色滤光层123允许第二光转换层122产生的绿光的至少一部分透射,由此改善从第二彩色亚像素单元120发射的第二彩色光的色纯度。
例如,第二彩色滤光层123可以是彩色树脂,包括透明树脂材料以及分散在该透明树脂材料中的多个第二彩色粒子。第二彩色粒子可以为绿色颜料或染料。第二彩色滤光层123有利于提高第二彩色亚像素单元120发出的第二彩色光的色纯度。同样,在其他实施例中,如果第二光转换层122产生的第二彩色光的色纯度已经很高,则可以省略该第二彩色滤光层123。
例如,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彩色亚像素单元120的反射材料140与第一彩色亚像素单元110的反射材料140相同,并且分散在第二彩色滤光层123中。与第一彩色亚像素单元110相同地,反射材料140被包裹在高分子膜囊中。
在其他实施例中,例如,第二彩色亚像素单元120可以包括至少两层(多层)第二彩色滤光层123,即第二彩色滤光层123可以包括多个第二彩色滤光子层。例如,反射材料140可以分散在第二彩色滤光层123的多个第二彩色滤光子层中,也可以分散在第一彩色滤光层113的某一第二彩色滤光子层中,例如分散在最靠近第二光转换层122的第二彩色滤光层123的第二彩色滤光子层中。当然,例如,反射材料140可以分散在第二彩色滤光层123中的每一个第二彩色滤光子层中。
在其他实施例中,例如,反射材料140可以分散在第二光转换层122中。或者,反射材料140可以分散在附加的另一透明树脂层中,该透明树脂层设置在图1所示的第二光转换层122的上方(即出光侧)。该第二彩色亚像素单元120的透明树脂层和如上所述的分散有反射材料140的第一彩色亚像素单元110的透明树脂层可以形成为一个完整的树脂层。因此,可以同时形成该第二彩色亚像素单元120的透明树脂层和第一彩色亚像素单元110的透明树脂层,从而节省工艺步骤。
如图1所示,显示面板的每个像素单元100还包括第三彩色亚像素单元130。
第三彩色亚像素单元130包括第三发光元件131和第三透明树脂层132。
第三发光元件131被配置为可发射第一波长范围的主彩色光,例如,第一波长范围的蓝光。例如,第三发光元件131可以为蓝光OLED,以下也以此为例进行说明。
第三透明树脂层132设置在第三发光元件131的出光侧。在本实施例中,第三透明树脂层132设置在第三发光元件131的之上。
由第三发光元件131所发射的主彩色光的至少一部分可以透射通过该第三透明树脂层132,由此第三彩色亚像素单元130发射主彩色光作为第三彩色光。
此外,在至少一个示例中,第三透明树脂层132中还可以分散有散射粒子(未示出)。散射粒子可以为无机纳米颗粒,例如纳米级的二氧化钛、二氧化锆等。散射粒子打散第三发光元件131所发射的主彩色光的至少一部分,这可以增加第三彩色亚像素单元130的视角(也即显示面板的视角)。散射粒子的粒径可以在60~300nm的范围内,例如,80~120nm。
第一彩色亚像素单元110的第一彩色滤光层113和第二彩色亚像素单元120的第二彩色滤光层123中的反射材料140(例如,包裹在高分子膜囊中的胆甾相液晶)也可以具有散射效果,由此增加第一彩色亚像素单元110和第二彩色亚像素单元120的视角。此外,在至少一个示例中,第一彩色滤光层113和第二彩色滤光层123中也可以分散有散射粒子,由此增加第一彩色亚像素单元110和第二彩色亚像素单元120的视角,并且这些散射粒子可以与第三彩色亚像素单元130的采用的散射粒子相同。
第三透明树脂层132可以为透明的有机高分子材料,例如亚克力树脂、聚酰亚胺树脂、聚硅氧烷树脂、环氧树脂、芴树脂等。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三彩色亚像素单元130还可以包括第三彩色滤光层。该第三彩色滤光层可以设置在第三透明树脂层132的出光侧或者替代第三透明树脂层130。第三彩色滤光层可以配置为允许将第三发光元件131产生的主彩色光的至少一部分透射,由此改善从第三彩色亚像素单元130发射的主彩色光的色纯度。例如,在本实施例中,第三彩色滤光层可以允许第三发光元件131产生的蓝光的至少一部分透射,由此改善从第三彩色亚像素单元130发射的蓝光的色纯度。
例如,第三彩色滤光层可以是彩色树脂,包括透明树脂材料以及分散在该透明树脂材料中的多个第三彩色粒子。第三彩色粒子可以为蓝色颜料或染料。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彩色亚像素单元110、第二彩色亚像素单元120和第三彩色亚像素单元130分别发射第一彩色光、第二彩色光和主彩色光,即红光、绿光和蓝光,由此分别得到RGB亚像素单元,以用于实现彩色显示。
由于设置了第一光转换层112和第一彩色滤光层113,第一彩色光具有高的色纯度。由于设置了第二光转换层122和第二彩色滤光层123,第二彩色光具有高的色纯度。因此,包括第一彩色亚像素单元110、第二彩色亚像素单元120和第三彩色亚像素单元130具有广的色域。
由于设置了反射材料140,因此,第一彩色亚像素单元110和第二彩色亚像素单元120具有高的光转换效率。
此外,第一发光元件111、第二发光元件121和第三发光元件131可以使用OPENMASK进行真空蒸镀或者使用毯式涂布(blanket coating)进行整面涂覆或打印以制备,而不必需采用FMM进行制备。因此,上述实施例的显示面板有利于被制造为具有大尺寸。
如图1所示,显示面板还可以包括基板150、像素限定层160、第一无机封装层170、黑矩阵以及第二无机封装层190。
基板设置有阵列驱动电路。阵列驱动电路在像素单元中包括第一像素驱动电路、第二像素驱动电路和第三像素驱动电路,分别用于驱动第一发光元件111、第二发光元件121和所述第三发光元件131。对于OLED显示面板、QLED显示面板,基板150可以为有源TFT基板,例如,可以为氧化物半导体TFT氧化基板、低温多晶硅(LTPS)TFT基板、非晶硅(a-Si)TFT基板等。对于无机LED显示面板或mini-LED显示面板,基板150可以为硅基板,该硅基板中形成有驱动电路。
第一发光元件111、第二发光元件121以及第三发光元件131和像素限定层160设置在基板150上,第一发光元件111、第二发光元件121以及第三发光元件131例如彼此并排设置。该像素限定层160设置在第一发光元件111、第二发光元件121和第三发光元件131的相邻的两个之间,包括分别限定第一彩色亚像素单元110、第二彩色亚像素单元120和第三彩色亚像素单元130的开口。
图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发光元件111和基板150的示例性示意图。但是应该理解是,图4所示的结构仅仅为一种示例,而不构成对本公开实施例的限制。
如图4所示,基板150可以包括基底151、缓冲层152、在缓冲层152上的驱动电路层(包括薄膜晶体管、电容等)和平坦化层159。
对于每个亚像素单元,例如,驱动电路层可以包括像素驱动电路,有源矩阵OLED(AMOLED)显示面板中使用的基础像素电路通常为2T1C像素电路,即利用两个TFT(Thin-film transistor,薄膜晶体管)和一个存储电容Cs来实现驱动OLED发光的基本功能。在OLED显示面板中,各个像素电路中的驱动晶体管的阈值电压由于制备工艺可能存在差异,而且由于例如温度变化的影响,驱动晶体管的阈值电压可能会产生漂移现象。因此,各个驱动晶体管的阈值电压的不同可能会导致显示不良(例如显示不均匀),所以就需要对阈值电压进行补偿。因此,在上述2T1C的基本像素电路的基础上提供了其他具有补偿功能的像素电路,补偿功能可以通过电压补偿、电流补偿或混合补偿来实现,具有补偿功能的像素电路例如可以为4T1C或4T2C等,这里不再详述。
如图4所示的薄膜晶体管可以包括有源层153、栅极绝缘层154、栅极155、层间绝缘层156、源漏电极(包括源极157和漏极158),其漏极与第一发光元件111电连接,以将驱动电路提供给第一发光元件111。该薄膜晶体管可以为驱动晶体管,或者可以为发光控制晶体管等。
该基底151例如可以为玻璃基底或塑料基底。
第一发光元件111例如为蓝色OLED。如图4所示,第一发光元件111可以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一电极1111、有机发光层1112和第二电极1113,该有机发光层1113配置为在被第一电极1111和第二电极1112施加电压时,发射第一波长范围内的蓝光。有机发光层1113根据需要还可以包括多个子层,例如,电子注入层、电子传输层、发光层、空穴传输层以及空穴注入层等,发光层的材料可以选择荧光发光材料或磷光发光材料等,这里不再赘述。
该第一电极1111可以为第一发光元件111的阳极,例如可以为金属、导电金属氧化物(如ITO、AZO)或者金属与导电金属氧化物的叠层结构。在像素限定层160上形成开口从而限定第一发光元件111。
该第二电极1113可以为第一发光元件111的阴极。并且,该第二电极1112为可以透明电极,例如金属电极或透明导电氧化物电极等,以允许有有机发光层1112发射的蓝光透射。
返回图1,第一无机封装层170可以覆盖第一发光元件111、第二发光元件121和第三发光元件131。第一光转换层112、第二光转换层122、第三透明树脂层132和黑矩阵180设置在第一无机封装层170之上。第一无机封装层170有利于减少光学串扰或混色。此外,该第一无机封装层170可以保护第一发光元件111、第二发光元件121和第三发光元件131,有利于提高第一发光元件111、第二发光元件121和第三发光元件131的寿命。
例如,第一无机封装层770可以包括氮化硅、氮化铝、氮化锆、氮化钛,、氮化铪、氮化钽、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钛、氧化锡、氧化铈或氮化硅氧化物中的至少一个。
在其他实施例中,替代地,可以设置包括无机封装层、有机层以及附加的无机封装层的叠层(即复合封装层),而不是单独的第一无机封装层170。
黑矩阵180可以包括多个矩阵条,矩阵条设置在第一无机封装层170之上并且设置在第一彩色亚像素单元110、第二彩色亚像素单元120和第三彩色亚像素单元130中相邻的两个之间。矩阵条黑矩阵180可以由黑色树脂或金属氧化物制备,该黑色树脂对丙二醇甲醚醋酸酯(PGMEA)溶剂的接触角大于40°。黑矩阵的厚度可以为2~12μm,例如为4~10μm。
第二无机封装层190覆盖在第一彩色滤光层113、第二彩色滤光层123、第三透明树脂层132和黑矩阵180之上。
图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像素单元200。如图5所示,该显示面板包括像素单元200,该像素单元200包括第一彩色亚像素单元210、第二彩色亚像素单元220和第三彩色亚像素单元230。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彩色亚像素单元210可以包括第一发光元件211、第一光转换层212、第一彩色滤光层213以及反射材料240,该反射材料240设置在第一彩色滤光层213中。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彩色亚像素单元220可以包括第二发光元件221、第二光转换层222、第二彩色滤光层223以及反射材料240,该反射材料240设置在第二彩色滤光层223中。
在本实施例中,第三彩色亚像素单元230包括第三发光元件231和第三透明树脂层。
与图1所示的像素单元200不同的是,像素单元200的第一彩色亚像素单元210还包括第一透明树脂层,像素单元200的第二彩色亚像素单元220还包括第二透明树脂层。第一透明树脂层、第二透明树脂层以及第三透明树脂层可以形成为一个整体的透明树脂层201,因此,可以减少图形化工作量。
该透明树脂层201可以分散有散射粒子,以对通过其的光进行散射。
图6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又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像素单元300。如图6所示,该显示面板包括像素单元300,该像素单元300包括第一彩色亚像素单元310、第二彩色亚像素单元320和第三彩色亚像素单元330。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彩色亚像素单元310可以包括第一发光元件311、第一光转换层312、第一彩色滤光层313以及反射材料340。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彩色亚像素单元320可以包括第二发光元件321、第二光转换层322、第二彩色滤光层323以及反射材料340。
在本实施例中,第三彩色亚像素单元330包括第三发光元件331和第三透明树脂。
与图1所示的像素单元300不同的是,像素单元300的第一彩色亚像素单元310还包括第一透明树脂层,像素单元300的第二彩色亚像素单元320还包括第二透明树脂层。第一透明树脂层、第二透明树脂层以及第三透明树脂层可以形成为一个整体的透明树脂层301,因此,可以减少图形化工作量。
该透明树脂层301可以分散有散射粒子,以对通过其的光进行散射。
此外,与图1所示的像素单元300不同的是,反射材料340分散在整体的透明树脂层301中,而不是第一彩色滤光层313和第二彩色滤光层323中。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彩色滤光层313、第二彩色滤光层323可以被制作成薄的,以允许被反射材料340反射的主彩色光的一部分通过以到达第一光转换层212和第二光转换层222中的相应的一个。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透明树脂层、第二透明树脂层以及第三透明树脂层也可以彼此独立地形成。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透明树脂层可以设置在第一光转换层312和第一彩色滤光层313之间,并且第二透明树脂层可以设置在第二光转换层322和第二彩色滤光层323之间。此外,在该实施例中,反射材料340可以至少分散在第一透明树脂层和第二透明树脂层中。
本公开的至少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形成第一发光元件;在该第一发光元件的出光侧形成第一光转换层;以及提供反射材料。该第一发光元件配置为可发射第一波长范围内的主彩色光。该第一光转换层配置为接收该主彩色光的至少一部分以发射不同于所述主彩色光的第一彩色光。该反射材料配置为可反射至少一部分该第一波长范围内的主彩色光,并且设置在以下位置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光转换层的出光侧以及所述第一光转换层中。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第一光转换层将主彩色光转换成不同于主彩色光的第一彩色光。通过适当地在显示面板中设置第一光转换层,可使得该转换可以有助于提高显示面板所发出的第一彩色光的色纯度,进而提高第一彩色亚像素单元的色纯度。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反射材料可反射至少一部分第一波长范围内的主彩色光。没有被第一光光转换层转换的光可以再被反射材料反射回第一光转换层,从而提高光转换效率,并且降低了没有被第一光光转换层转换的光(即可能从第一彩色亚像素单元出射的主彩色光)对于该第一彩色亚像素单元的色纯度的不利影响。
在至少一实施例中,可以依次在一基底上形成第一发光元件以及第一光转换层。在至少一实施例中,还可以在第一光转换层上形成第一彩色滤光层,并且将反射材料设置在第一彩色滤光层中。
在另外的实施例中,可以采用对盒工艺制备显示面板。例如,可以在第一基底之上形成第一发光元件,在第二基底之上形成第一光转换层。并且,在另外的实施例中,制备方法还可以包括:将该第一基底和该第二基底相对并结合,使得该第一光转换层和该第一发光元件对准。通过分别在第一基底和第二基底上形成第一发光元件和第一光转换层,然后再将第一发光元件和第一光转换层直接或间接地结合在一起,可以防止在形成第一光转换层期间损坏第一发光元件。
图7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例如,用于制造如上所述的包括像素单元100、200、300的显示面板。如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可以包括步骤S620到步骤S680,具体说明如下:
步骤S620,在基板450上形成第一发光元件411、第二发光元件421和第三发光元件431,该基板450包括第一基底。
例如,步骤S620可以包括,利用蒸镀工艺在基板450上形成第一电极、利用蒸镀工艺在第一电极上形成有机发光层,以及利用蒸镀工艺在有机发光层上形成第二电极。在另外的示例中,可以采用打印工艺形成有机发光层。该第一电极或第二电极可以为金属、导电金属氧化物(如ITO、AZO)或者金属与导电金属氧化物的叠层结构。基板450例如为有源TFT基板。
步骤S630,形成覆盖第一发光元件411、第二发光元件421和第三发光元件431的第一无机封装层470,如图8A所示。
例如,步骤S630可以包括利用低温固化或光固化工艺形成第一无机封装层470。例如,第一无机封装层470可以包括氮化硅、氮化铝、氮化锆、氮化钛,、氮化铪、氮化钽、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钛、氧化锡、氧化铈或氮化硅氧化物中的至少一个。
步骤S650,在第一无机封装层470上形成第一光转换层412和第二光转换层422。
步骤S650可以包括形成第一光转换层412和形成第二光转换层422。在一示例中,形成第一光转换层412可以包括:将第一量子点分散到第一光转换层412的树脂材料中;涂覆分散有第一量子点的第一光转换层412的树脂材料;以及利用掩模和光来图案化该树脂材料。在另一示例中,形成第一光转换层412可以包括:将第一量子点分散到第一光转换层412的树脂材料中;打印反三有第一量子点的第一光转换层412的树脂材料;以及低温固化该树脂材料。该第二光转换层422可以以与第一光转换层412类似的工艺形成。步骤S660,分别在第一光转换层412和第二光转换层422上形成第一彩色滤光层413和第二彩色滤光层423。
步骤S660可以包括形成第一彩色滤光层413和形成第二彩色滤光层423。在一示例中,形成第一彩色滤光层413可以包括:将彩色颜料或染料分散到第一彩色滤光层413的树脂材料中;涂覆分散有彩色颜料或染料的第一彩色滤光层413的树脂材料;以及利用掩模和光来图案化该树脂材料。在另一示例中,形成第一彩色滤光层413可以包括:将彩色颜料或染料分散到第一彩色滤光层413的树脂材料中;打印分散有彩色颜料或染料的第一彩色滤光层413的树脂材料;以及低温固化该树脂材料。该第二彩色滤光层423可以以与第一彩色滤光层413类似的工艺形成。
步骤S670,在第一无机封装层470上形成第三透明树脂层432,如图8B所示。
例如,步骤S670可以包括利用低温固化或光固化工艺形成第三透明树脂层432。例如,形成第三透明树脂层432可以包括:涂覆第三透明树脂层432的材料;以及利用掩模和光来图案化该第三透明树脂层432的材料。例如,形成第三透明树脂层432可以包括:打印第三透明树脂层432的材料;以及利用低温固化该第三透明树脂层432的材料。
步骤S680,在第一彩色滤光层413、第二彩色滤光层423和第三透明树脂层432上形成第二无机封装层。
该第二无机封装层可以与该第一无机封装层470类似地形成。
例如,第一彩色滤光层413和第二彩色滤光层423分散有反射材料440。
例如,在一个示例中,步骤S660可以包括如下的步骤S661到步骤S664:
步骤S661,提供包裹有反射材料440的高分子膜囊;
步骤S662,将包裹有反射材料440的高分子膜囊分散到第一彩色滤光层413的彩色树脂,形成第一稳定体系,例如通过搅拌等方式;
步骤S663,将包裹有反射材料440的高分子膜囊分散到第二彩色滤光层423的彩色树脂,形成第二稳定体系,例如通过搅拌等方式;
步骤S664,利用所形成的第一稳定体系和第二稳定体系分别形成分散有反射材料440的第一彩色滤光层413和第二彩色滤光层423。
此外,该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还可以包括步骤S610,在基板450上形成像素限定层460,该像素限定层460用于限定第一发光元件411、第二发光元件421和第三发光元件431。例如,可以形成具有开口的像素限定层460,然后在像素限定层460的各个开口中分别形成第一发光元件411、第二发光元件421和第三发光元件431。
此外,该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还可以包括步骤S640,在第一无机封装层470上形成黑矩阵480,该黑矩阵480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多个矩阵条以及沿第二方向延伸的多个矩阵条,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彼此交叉,这些交叉矩阵条形成了多个开口,这些开口用于限定第一光转换层412、第二光转换层422、第一彩色滤光层413、第二彩色滤光层423以及第三透明树脂层432。
此外,在其他实施例中,替代地,步骤S670可以包括在第一无机封装层470上形成第三透明树脂层、在第一彩色滤光层上形成第一透明树脂层以及在第二彩色滤光层上形成第二透明树脂层。该第一透明树脂层、第二透明树脂层以及第三透明树脂层形成为一个整体的透明树脂层。
可以以低温工艺制造第一彩色滤光层413、第二彩色滤光层423、第一光转换层412、第二光转换层422和第三透明树脂层432中的一个或多个,例如通过低固化或光固化。低温工艺可以为光刻蚀工艺或者打印工艺,但不限于此。在这里,低温可以是小于100℃。低温工艺可以防止损坏已经形成的第一发光元件411、第二发光元件421和第三发光元件431。
上述步骤不限于以指定的顺序执行,其也可以并行或以其他顺序执行。
图9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例如,用于制造如上所述包括像素单元100、200、300的显示面板。
如图9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采用对盒工艺,例如,可以包括:
步骤S720,在基板550上形成第一发光元件511、第二发光元件521和第三发光元件531,该基板550包括第一基底;
步骤S730,形成覆盖第一发光元件511、第二发光元件521和第三发光元件531的第一无机封装层570,如图10A所示;
步骤S750,在第二基底551上形成第一彩色滤光层513、第二彩色滤光层523;
步骤S760,分别在第一彩色滤光层513和第二彩色滤光层523上形成第一光转换层512和第二光转换层522;
步骤S770,在第二基底551上形成第三透明树脂层532,如图10B所示;
步骤S780,将基板550和第二基底551相对,使得第一光转换层512与第一发光元件511、第二光转换层522与第二发光元件521以及第三透明树脂层532与第三发光元件531对准,并且使得第一光转换层512与第一发光元件511之间、第二光转换层522与第二发光元件521之间以及第三透明树脂层532与第三发光元件531夹置有机干燥层552,如图10C所示;以及
步骤S790,移除第二基底551。
例如,第一彩色滤光层513和第二彩色滤光层523分散有反射材料540。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根据需要,也可以保留第二基底,以作为显示面板位于显示侧的盖板。
此外,与图7所示的方法类似地,该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还可以包括步骤S710,在基板550上形成像素限定层560。
此外,与图7所示的方法类似地,该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还可以包括步骤S740,在第二基底551上形成黑矩阵580的矩阵条。
此外,该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还可以包括步骤S300(未示出),在第一彩色滤光层513、第二彩色滤光层523和第三透明树脂层532上覆盖第二无机封装层。
上述步骤不限于以指定的顺序执行,其也可以并行或以其他顺序执行。
本公开的至少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可以包括显示面板。例如,该显示面板包括像素单元。该像素单元包括第一彩色亚像素单元。该第一彩色亚像素单元包括第一发光元件、第一光转换层以及反射材料。第一发光元件配置为可发射第一波长范围内的主彩色光。第一光转换层设置在第一发光元件的出光侧,并且配置为接收主彩色光的至少一部分以发射第一彩色光,第一彩色光不同于主彩色光。反射材料配置为可反射至少一部分第一波长范围内的主彩色光,并且设置在以下位置中的至少一个:该第一光转换层的出光侧以及该第一光转换层中。
例如,该显示面板为如上所述的显示面板中的任一个。
该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背光模组,该显示面板可以邻近于该背光模组设置。
该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控制电路,用于控制各个像素单元的发光。例如,该控制电路可以连接到该显示装置的基板的驱动电路。
此外,该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按压传感器,用于感测外部对象对显示面板的按压。
本公开的范围并非由上述描述的实施方式来限定,而是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范围来限定。

Claims (20)

1.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像素单元,包括:
第一彩色亚像素单元,其中,所述第一彩色亚像素单元包括:
第一发光元件,配置为可发射第一波长范围内的主彩色光;
第一光转换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的出光侧,并且配置为接收所述主彩色光的至少一部分以发射第一彩色光,所述第一彩色光不同于所述主彩色光;以及
反射材料,配置为可反射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一波长范围内的主彩色光,并且设置在以下位置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光转换层的出光侧以及所述第一光转换层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
所述主彩色光为蓝光,
所述反射材料的反射波长在405-480nm的范围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
所述主彩色光为蓝光,
所述反射材料为胆甾相液晶,所述胆甾相液晶反射蓝色圆偏振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
所述胆甾相液晶的螺距在230-350nm的范围内,并且所述胆甾相液晶的反射各项异性在0.12-0.22的范围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
所述反射材料被包裹在高分子膜囊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
所述高分子膜囊的粒径在0.5-5μm的范围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
所述反射材料具有左旋特性或右旋特性或左旋特性和右旋特性两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
所述第一彩色亚像素单元还包括:
第一彩色滤光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光转换层的出光侧并且配置为允许所述第一彩色光的至少一部分透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
所述反射材料分散在所述第一彩色滤光层中。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
所述第一彩色滤光层包括多个第一彩色滤光子层,所述反射材料至少分散在所述第一彩色滤光层中的最靠近所述第一光转换层的第一彩色滤光子层中。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
所述第一光转换层包括多个第一量子点,所述多个第一量子点配置为被所述主彩色光的至少一部分激发以发射所述第一彩色光。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
所述第一彩色亚像素单元还包括:
第一透明树脂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光转换层的出光侧并且所述反射材料分散在所述第一透明树脂层中。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
所述像素单元还包括:
第二彩色亚像素单元,其中,所述第二彩色亚像素单元包括:
第二发光元件,配置为可发射所述第一波长范围内的主彩色光;
第二光转换层,设置在所述第二发光元件的出光侧,并且接收所述主彩色光的至少一部分以发射第二彩色光,所述第二彩色光不同于所述主彩色光;以及
所述反射材料,配置为可反射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一波长范围内的主彩色光,并且设置在以下位置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光转换层的出光侧以及所述第二光转换层中。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
所述主彩色光为蓝光,所述第一彩色光和所述第二彩色光中的一个为绿光,所述第一彩色光和所述第二彩色光中的另一个为红光。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
所述像素单元还包括:
第三彩色亚像素单元,其中,所述第三彩色亚像素单元包括:
第三发光元件,配置为可发射所述第一波长范围内的主彩色光;以及
第三透明树脂层,设置在所述第三发光元件的出光侧。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
所述第三透明树脂层分散有多个散射粒子。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
所述多个像素单元的每个还包括:
第一无机封装层,覆盖所述第一发光元件、所述第二发光元件和所述第三发光元件,所述第一光转换层、所述第二光转换层和所述第三光转换层设置在所述第一无机封装层之上。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示面板,还包括,
基板,设置有阵列驱动电路,其中,所述阵列驱动电路在所述像素单元中包括第一像素驱动电路、第二像素驱动电路和第三像素驱动电路,分别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发光元件、所述第二发光元件和所述第三发光元件,
所述第一发光元件、所述第二发光元件和所述第三发光元件设置在所述基板上。
19.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包括:
形成第一发光元件,其中,所述第一发光元件配置为可发射第一波长范围内的主彩色光;以及
在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的出光侧形成第一光转换层,其中,所述第一光转换层配置为接收所述主彩色光的至少一部分以发射第一彩色光,所述第一彩色光不同于所述主彩色光,
提供反射材料,其中,所述反射材料配置为可反射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一波长范围内的主彩色光,并且设置在以下位置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光转换层的出光侧以及所述第一光转换层中。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在第一基底之上形成所述第一发光元件,在第二基底之上形成所述第一光转换层,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第一基底和所述第二基底相对并结合,使得所述第一光转换层和所述第一发光元件对准。
CN201910360104.6A 2019-04-30 2019-04-30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 Active CN11004790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60104.6A CN110047903B (zh) 2019-04-30 2019-04-30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
PCT/CN2020/075460 WO2020220792A1 (zh) 2019-04-30 2020-02-17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60104.6A CN110047903B (zh) 2019-04-30 2019-04-30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47903A true CN110047903A (zh) 2019-07-23
CN110047903B CN110047903B (zh) 2022-04-15

Family

ID=672804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60104.6A Active CN110047903B (zh) 2019-04-30 2019-04-30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0047903B (zh)
WO (1) WO2020220792A1 (zh)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56410A (zh) * 2019-09-19 2019-12-10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0854167A (zh) * 2019-10-28 2020-02-28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11308785A (zh) * 2020-03-27 2020-06-19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色转换显示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11723771A (zh) * 2020-06-30 2020-09-2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WO2020220792A1 (zh) * 2019-04-30 2020-11-0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
WO2021012343A1 (zh) * 2019-07-25 2021-01-28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器件和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WO2021147759A1 (zh) * 2020-01-20 2021-07-29 北京芯海视界三维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单元和显示器
CN114503021A (zh) * 2019-10-04 2022-05-13 东友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色彩转换面板
CN115524891A (zh) * 2021-06-24 2022-12-2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全反射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WO2023103084A1 (zh) * 2021-12-08 2023-06-15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WO2024011675A1 (zh) * 2022-07-11 2024-01-18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量子点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65293A (zh) * 2017-06-28 2017-08-1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分光结构、显示面板及分光结构的制备方法
CN109298564A (zh) * 2018-11-09 2019-02-0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09524442A (zh) * 2018-11-29 2019-03-2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09581733A (zh) * 2019-01-30 2019-04-0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6757181U (zh) * 2017-06-09 2017-12-1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反射器件及显示装置
CN206892500U (zh) * 2017-06-16 2018-01-1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反射式液晶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KR102423677B1 (ko) * 2017-07-07 2022-07-2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CN109192882B (zh) * 2018-10-31 2021-02-19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047903B (zh) * 2019-04-30 2022-04-1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65293A (zh) * 2017-06-28 2017-08-1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分光结构、显示面板及分光结构的制备方法
CN109298564A (zh) * 2018-11-09 2019-02-0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09524442A (zh) * 2018-11-29 2019-03-2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09581733A (zh) * 2019-01-30 2019-04-0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220792A1 (zh) * 2019-04-30 2020-11-0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
WO2021012343A1 (zh) * 2019-07-25 2021-01-28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器件和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CN110556410A (zh) * 2019-09-19 2019-12-10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4503021B (zh) * 2019-10-04 2024-04-23 东友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色彩转换面板
CN114503021A (zh) * 2019-10-04 2022-05-13 东友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色彩转换面板
CN110854167A (zh) * 2019-10-28 2020-02-28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WO2021147759A1 (zh) * 2020-01-20 2021-07-29 北京芯海视界三维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单元和显示器
CN111308785A (zh) * 2020-03-27 2020-06-19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色转换显示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11723771A (zh) * 2020-06-30 2020-09-2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CN111723771B (zh) * 2020-06-30 2024-05-2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CN115524891A (zh) * 2021-06-24 2022-12-2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全反射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WO2023103084A1 (zh) * 2021-12-08 2023-06-15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WO2024011675A1 (zh) * 2022-07-11 2024-01-18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量子点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220792A1 (zh) 2020-11-05
CN110047903B (zh) 2022-04-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47903A (zh)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
KR100638308B1 (ko) 발광 소자, 발광형 표시 장치 및 조명 장치
US20220037417A1 (en) Display apparatus
TWI603508B (zh) 具有波長轉換層之微發光二極體
KR102059215B1 (ko) 광 변조기, 촬상 소자 및 표시 장치
CN107579147B (zh)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装置的操作方法
US11397347B2 (en) Color filter substrate,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US10371999B2 (en) Array substrat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09545832A (zh)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KR20200030147A (ko) 색 변환 소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CN1725521B (zh) 光电子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EP3660908B1 (en) Display device
KR101684838B1 (ko) 발광을 이용한 단일층 반사형 디스플레이
CN108931864A (zh) 显示装置
CN109524442A (zh)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US20210223435A1 (en) Color filter substrate,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display device
CN104538427A (zh)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Oh et al. Highly efficient full-color display based on blue LED backlight and electrochromic light-valve coupled with front-emitting phosphors
GB2577392A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device
CN110752238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7768526B (zh) 量子点电致发光器件
CN220326171U (zh) 显示装置
CN114967210B (zh) 一种反射显示模组及其制备方法
Lee et al. 10.3: Invited Paper: Microcavity‐Based Quantum Dot Device with High Color Purity and Wide Color Gamut
CN115528065A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