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46386A - 一种基于cfd技术电气元件热辐射的分析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cfd技术电气元件热辐射的分析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46386A
CN110046386A CN201910189690.2A CN201910189690A CN110046386A CN 110046386 A CN110046386 A CN 110046386A CN 201910189690 A CN201910189690 A CN 201910189690A CN 110046386 A CN110046386 A CN 1100463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fd
electrical component
heat radiation
analysis method
sphe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8969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46386B (zh
Inventor
陈璟
邓宁
陈文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u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riginal Assignee
Liu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u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filed Critical Liu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Priority to CN20191018969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046386B/zh
Publication of CN1100463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463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463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463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9/00Details relating to the type or aim of the analysis or the optimisation
    • G06F2119/06Power analysis or power optimis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omet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Using Therm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CFD技术电气元件热辐射的分析方法,包括:a、基于待处理的电气元件,进行CFD前处理;b、基于CFD前处理的结果,进行CFD求解;c、基于CFD求解的结果,进行CFD后处理。基于CFD技术的基本思路即使用其CFD模块进行前处理(结构简化、网格划分)、求解器计算、后处理(温度场及均匀性分析),设计出一套特定的模型、参数设计以及求解目标等专属于电气元件的热辐射分析方法,很好模拟了电气元件的辐射传热情况,预测辐射传热的好坏,为车用胶粘剂热辐射固化分析提供有力的参考。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CFD技术电气元件热辐射的分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计算流体力学技术领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CFD技术电气元件热辐射的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传热情况是验证及优化产品和系统设计的关键,开发反应器及电子类器件时,需要考察其中的热及机械属性,传导、对流及辐射传热都可能造成温度场的变化。车用胶粘剂固化时需要使用热辐射技术,即将胶粘剂的溶液置于挡板上,通过发热元件的热辐射和与挡板之间的距离来控制温度,从而达到固化胶粘剂的目的。其热辐射情况如何预测?设计是否合理?各元器件之间的距离如何排列?将直接影响到整个机器的运算效率和使用寿命。传统做法需要靠经验及物理实验来安排发热元件的距离,误差较大,后期调整耗时。
对于传热的模拟,我们查到申请号201610730050.4,发明名称:一种基于CFD技术的碳化硅合成炉模拟分析方法;该发明通过对Acheson碳化硅合成炉内传热传质过程进行模拟,可以确定适合于合成过程的最佳供电参数,最适合生产的配合料的孔隙率。从而可以有效降低能耗、避免喷炉事故的发生。申请号201810719374.7,发明名称:一种基于CFD的阀门传热模拟方法;该发明将流体流动与阀门内件的对流换热、实体零件的导热、零部件与空气的对流换热充分考虑,与实际的工况条件基本一致,体现其准确性。但上述两个专利申请需要单独建立流体三维模型,相对复杂且耗时;且201610730050.4仅是针对合成炉的模拟和201810719374.7是针对阀门内件的对流,并非针对热辐射固化车用胶粘剂的领域。
车用胶粘剂的固化,尤其是高档车的胶粘剂固化过程,要求非常精密,通常距离相当几mm,温度差别虽不大,但固化效果非常不同。本发明涉及的加热电气元件,对于溶剂型胶粘剂,通过热辐射控制温度来影响溶剂挥发,即影响固化速度;类似的,对非溶剂型胶粘剂,热辐射控制温度来影响反应时间,从而影响胶粘剂的固化速度。所以基于CFD技术电气元件热辐射的分析方法为固化车用胶粘剂提供了极大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实现操作过程简单、适用范围广和可靠性高的基于CFD技术电气元件热辐射的分析方法。
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基于CFD技术电气元件热辐射的分析方法,包括:
a、基于待处理的电气元件,进行CFD前处理;
b、基于CFD前处理的结果,进行CFD求解;
c、基于CFD求解的结果,进行CFD后处理。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以上所述步骤a,具体包括:
(1)确定电气元件的简化模型;
(2)初始设置及边界条件设置;
(3)对简化模型进行网格划分。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以上所述步骤(1),具体包括:使用SolidWorks软件CAD模块,对发热的电气元件建立三维结构,并根据求解CFD前处理需要,对三维结构进行简化:①对表面的小圆角进行了去除处理、小尖角进行平滑处理;②对三维结构内入口和出口进行封闭处理;③对没有空液体经过的部位进行封闭处理;然后将简化模型的各部件进行辐射设置。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以上所述电气元件的简化模型包括受热球体、半球状的反射镜、半球状的玻璃罩和挡板四个部件,所述半球状的反射镜和半球状的玻璃罩组合成为一个大球体,所述大球体将受热球体罩于大球体的内部中心,所述半球状的反射镜位于受热球体的上方,所述半球状的玻璃罩位于受热球体的下方,所述挡板位于大球体下方。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以上所述受热球体直径为75mm,被2Kw的热源加热;半球状的反射镜和半球状的玻璃罩的内径都是256mm;所述挡板距离大球体的球心为1m;所述挡板为直径3m的圆板。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以上所述受热球体、半球状的反射镜和挡板都是不锈钢材质。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以上所述辐射设置,是将受热球体和挡板的部位设为黑体壁面或者白体壁面,将半球状的反射镜设为黑体壁面或者白体壁面或者不存在。黑体壁面,是理想辐射体,可发射和吸收最大数量的任何波长和温度的辐射;白体壁面,即反射所有的入射辐射。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以上所述步骤(2),具体包括:使用SolidWorks软件CFD模块Flow Simulation插件,根据所需模拟的实际情况,打开“固体内热传导”选项中的“仅固体内热传导”,同时设定初始环境温度、简化模型的材质、热源定义和热功耗,定义求解目标、设置收敛因子;所述求解目标包括表面目标和体积目标。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以上所述步骤(3),具体包括:按所述电气元件的简化模型内部结构具体情况划分,将狭小通道、间隙及要观察位置的网格细化,在整个电气元件的简化模型分布空间划分结构化网格。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以上所述CFD求解,具体包括:经过CFD前处理后,可开始迭代运算,系统会根据当定义的求解目标值的稳定性判断收敛情况,当本步计算与上一步计算值相差小于一个微小值时,认为求解达到收敛,所述微小值为10-5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以上所述CFD后处理,具体包括:对结果进行分析,应用后处理观察电气元件的简化模型内的温度场,各部件的温度均匀性、温度分布云图来综合预测电气元件的热辐射效率,从而预测辐射传热的好坏,为可车用胶粘剂热辐射固化分析提供参考。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以上所述电气元件为可用于固化车用胶粘剂的电气元件。
更具体地步骤如下:
S1:建立电气元件三维模型;
S2:初始设置及边界条件设置;
S3:确定网格划分设置;
S4:网格划分;
S5:求解;
S6:后处理,根据s1-s5的设置求解收敛后,测电气元件分布受热情况来判断电气元件分布总体设计的合理性,利用分析、比较和评价,选出最优方式,可改善设计,指导现场受热情况的设置,对设计不当的地方提出修改意见。
S7:综合判断所有指标是否合理,若是,则可确定受热情况的设计方案;
S8:若否,则根据预测情况对电气元件分布三维模型进行修改调整,重新设计电气元件分布结构和受热情况,并返回步骤S1进行重新建模。
S9:对比从多个设计方案,选出最佳,确定并输出电气元件分布受热情况的最终方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仅需要使用一款软件——SolidWorks,首先使用其CAD模块进行三维建模,再基于CFD技术的基本思路即使用其CFD模块进行前处理(结构简化、网格划分)、求解器计算、后处理(温度场及均匀性分析),设计出一套特定的模型、参数设计以及求解目标等专属于电气元件的热辐射分析方法,很好模拟了电气元件的辐射传热情况,预测辐射传热的好坏,为车用胶粘剂热辐射固化分析提供有力的参考。本发明针对性地用于热辐射固化车用胶粘剂作用领域,车用胶粘剂的固化,尤其是高档车的胶粘剂固化过程,要求非常精密,通常距离相当几mm,温度差别虽不大,但固化效果非常不同。在没有热辐射模拟技术之前,需要靠经验及物理实验来安排发热元件的距离,误差较大,后期调整耗时,使用热辐射模拟技术后,可以较精确地区别各种发热或传热材质的温度分布,可更合适快捷的配置各元件。所以基于CFD技术电气元件热辐射的分析方法为固化车用胶粘剂提供了极大方便。
(2)本发明集前处理、求解、后处理于一体,避免了之前用三种软件分开处理的繁琐流程,不再像原来那么复杂繁琐,大大节约时间。
(3)本发明的网格处理可直接根据计算域内的热辐射所存在空间生成,无可省略流体,仅需要计算热辐射(具体运用“固体内热传导”命令),以节省CPU计算时间。而专利201810719374.7和201610730050.4仍需要单独建立流体三维模型,相对复杂且耗时。
(4)本发明的后处理比已公开的方法更直观,后处理的展示,温度场可直接在实物结构模型上展示,无需逆向思维观察,方便无CFD经验的人理解,通俗易懂。
(5)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基于先进CFD技术对电子元件分布流场预测和验证,再通过样机进行实验检测,最终定型,实现了减少物理样机的制作次数和成本,缩短了产品开发的周期,还提高了产品的综合性能与质量,充分体现了运用CFD技术分析优势,在电气元件行业,具有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基于CFD技术电气元件热辐射的分析方法中电气元件的简化模型图;
图2为图1中大球体的放大剖视图;
图3为受热球体横截面温度云图;(a)项目1;(b)项目2;(c)项目3;
图4为挡板横截面温度云图;(a)项目1;(b)项目2;(c)项目3。
附图标记:1-半球状的反射镜,2-半球状的玻璃罩,3-挡板,4-受热球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局限于实施例表示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基于CFD技术电气元件热辐射的分析方法,具体是针对车用胶粘剂热辐射固化的分析方法。包括:
a、基于被热辐射的电气元件,进行CFD前处理;
b、基于CFD前处理的结果,进行CFD求解;
c、基于CFD求解的结果,进行CFD后处理。
1.CFD前处理
1.1确定电气元件的简化模型
如图1-2所示,使用SolidWorks软件CAD模块,对发热的电气元件建立三维结构,并根据求解CFD前处理需要,对三维结构进行简化:①对表面的小圆角进行了去除处理、小尖角进行平滑处理;②对三维结构内入口和出口进行封闭处理;③对没有空液体经过的部位进行封闭处理。电气元件的三维结构简化后,包括受热球体4、半球状的反射镜1、半球状的玻璃罩2和挡板3,半球状的反射镜1和半球状的玻璃罩2组合成为一个大球体,受热球体4位于大球体的中心,半球状的反射镜1位于受热球体4的上方,半球状的玻璃罩2位于受热球体4的下方,挡板3位于大球体下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需要先对电气元件进行三维建模,在本分析项目中,受热球体4,直径为75mm,被2Kw的热源加热。在受热球体4的上方,是一个半球状的反射镜1,下方是一个半球状的玻璃罩2,半球状的反射镜1和半球状的玻璃罩2的内径都是256mm,距离受热球体4、半球状的反射镜1和半球状的玻璃罩2的球心下方1m处有一块直径为3m的挡板3。除了半球状的玻璃罩2的材质是玻璃,受热球体4、半球状的反射镜1和挡板3都是不锈钢。受热球体4的表面、挡板3的上面(即面向受热球体4的一面)设为黑体壁面,挡板3的下面(即不面向受热球体4的一面)设为非辐射壁面。
本实施例设计了三个分析项目(详见表1):1.半球状的反射镜1内表面为白体,2.半球状的反射镜1所有表面都为黑体,3.没有半球状的反射镜1。黑体壁面,是理想辐射体,可发射和吸收最大数量的任何波长和温度的辐射;白体壁面,即反射所有的入射辐射。以此来分析半球状的反射镜1其及反射率对受热球体4温度的影响。
表1各部件辐射设置
1.2初始设置及边界条件设置(使用SolidWorks软件CFD模块Flow Simulation插件)
a由于本发明没有流体,仅是计算热辐射,需要打开“固体内热传导”选项中的“仅固体内热传导”,以节省CPU计算时间。
b初始环境温度设为:293.2K。
c辐射模型设为:离散传热。
d半球状的玻璃罩设为透明的玻璃材质,受热球体4、半球状的反射镜1和挡板3设为不透钢材质。
e受热球体4的表面、挡板3的左面(即面向受热球体4的一面)设为黑体壁面,挡板3的右面(即不面向受热球体4的一面)设为非辐射壁面。其中:黑体壁面,是理想辐射体,可发射和吸收最大数量的任何波长和温度的辐射;白体壁面,即反射所有的入射辐射。
出口设为:环境压力,热动参数和湍流参数为默认。
f受热球体4定义为热源:其外表面的热功耗为2000W。
g收敛目标设定:
表面目标:受热球体4的外表面的最低温度、平均温度和最高温度,挡板3的左表面的最低温度、平均温度和最高温度;
体积目标:受热球体4的体积平均温度。
1.3对简化模型进行网格划分
按电气元件的简化模型内部结构具体情况划分,将狭小通道、间隙及要观察位置的网格细化,在整个电气元件的简化模型分布空间划分结构化网格。
整体的“全局网格设置”设为3级,其他都可以设为默认。局部初始网格设置:对半球状的反射镜1、半球状的玻璃罩2区域内进行网格细化,精度可设为5级。因本发明没有流体,因此,仅对固体进行了风格划分。运算后,总网络达到5543个。
2.CFD求解
经过CFD前处理后,可开始迭代运算,系统会根据当定义的求解目标值的稳定性判断收敛情况,一般认识本步计算与上一步计算值相差小于一个微小值(通常是10-5)时,可认为求解达到收敛。
3.CFD后处理
即结果分析,应用后处理观察电气元件的简化模型分布空液体动场,以流体在电气元件的简化模型分布的各部件的温度均匀性、温度分布云图来综合预测电气元件的简化模型的净化效率。
根据CFD求解收敛后,测电气元件分布受热情况来判断电气元件分布总体设计的合理性,利用分析、比较和评价,选出最优方式,可改善设计,指导现场受热情况的设置,对设计不当的地方提出修改意见。
3.1查看目标值
从三个项目导出球体1和挡板3的温度,如下表格:
表2分析结果表
从表2可看到,项目1的挡板3温度最高(最大值334.1K),项目2其次(最大值323.8K),项目3最低(最大值312.84K)。追溯原因,三个项目的区别,主要是半球状的反射镜1的表面辐射设置:项目1的半球状的反射镜内表面为白体,即反射所有的入射辐射;项目2的半球状的反射镜所有表面都为黑体,吸收所有的入射辐射;项目3没有半球状的反射镜。
3.2受热球体横截面温度云图
图3是受热球体横截面温度分布云图,可明显观察到,项目1的受热球体温度最高,其次是项目2,最后是项目3。这与表2的分析结果一致。图中温度条最高温度为1220K,最低温度为1200K。
3.3观察挡板表面温度云图
图4是挡板表面的温度分布云图,可明显观察到,项目1的表面温度最高,其次是项目2,最后是项目3。这与表2的分析结果一致。图中温度条最高温度为1220K,最低温度为1200K。挡板中心的温度高,向周边逐渐降低。
4结论
受热球体4的表面是本分析项目中唯一的热源,其热功耗为2000W,受热球体4的上边是半球状的反射镜1,下边是半球状的玻璃罩2,再往下边是一块大大的挡板3。
(1)在项目1中,由于半球状的反射镜1是白体,于是将辐射热全部反射,朝向半球状的反射镜1的受热球体4表面是比朝向挡板的受热球体4表面温度高。因此,项目1中的挡板,其中心的温度高于项目2和项目3。
(2)在项目2中,半球状的反射镜1是黑体,能吸收来自受热球体4的辐射热了,因此受热球体4的热量减少了,受热球体4的温度较项目1低,同理总的辐射热也有减少,挡板3温度也低于项目1。
(3)在项目3中,半球状的反射镜1被移除,因此没有半球状的反射镜1将热辐射反射回受热球体。受热球体的温度低于项目2。同理,在没有半球状的反射镜1的作用,挡板3仅暴露离受热球体4较远的下方,因此挡板3温度是三个项目中最低。
(4)通过本实验还获得,在对胶粘剂固化的操作中,先利用本CFD技术预测电气元件发热,其温度可能影响范围,因此可提前模拟得出各元器件之间的大致距离及排列,再通过物理实验修正,以减少全凭经验来排列元件的误差,调整省时省力。
SolidWorks Flow Simulation可以很好模拟电气元件的辐射传热情况。通过后处理可以直观获得挡板3的温度分布云图、所有电子元件的表面温度分布,预测辐射传热的好坏,为车用胶粘剂热辐射固化分析提供有力的参考。本发明涉及的加热电气元件,对于溶剂型胶粘剂,通过热辐射控制温度来影响溶剂挥发,即影响固化速度;类似的,对非溶剂型胶粘剂,热辐射控制温度来影响反应时间,从而影响胶粘剂的固化速度。
上述实施例,仅为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一步详细说明的具体个例,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凡在本发明公开的范围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基于CFD技术电气元件热辐射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a、基于待处理的电气元件,进行CFD前处理;
b、基于CFD前处理的结果,进行CFD求解;
c、基于CFD求解的结果,进行CFD后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CFD技术电气元件热辐射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具体包括:
(1)确定电气元件的简化模型;
(2)初始设置及边界条件设置;
(3)对简化模型进行网格划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CFD技术电气元件热辐射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具体包括:使用SolidWorks软件CAD模块,对发热的电气元件建立三维结构,并根据求解CFD前处理需要,对三维结构进行简化:①对表面的小圆角进行了去除处理、小尖角进行平滑处理;②对三维结构内入口和出口进行封闭处理;③对没有空液体经过的部位进行封闭处理;然后将简化模型的各部件进行辐射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CFD技术电气元件热辐射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元件的简化模型包括受热球体、半球状的反射镜、半球状的玻璃罩和挡板四个部件,所述半球状的反射镜和半球状的玻璃罩组合成为一个大球体,所述大球体将受热球体罩于大球体的内部中心,所述半球状的反射镜位于受热球体的上方,所述半球状的玻璃罩位于受热球体的下方,所述挡板位于大球体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CFD技术电气元件热辐射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设置,是将受热球体和挡板的部位设为黑体壁面或者白体壁面,将半球状的反射镜设为黑体壁面或者白体壁面或者不存在。
6.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CFD技术电气元件热辐射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具体包括:使用SolidWorks软件CFD模块Flow Simulation插件,根据所需模拟的实际情况,打开 “固体内热传导”选项中的“仅固体内热传导”,同时设定初始环境温度、简化模型的材质、热源定义和热功耗,定义求解目标、设置收敛因子;所述求解目标包括表面目标和体积目标。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CFD技术电气元件热辐射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具体包括:按所述电气元件的简化模型内部结构具体情况划分,将狭小通道、间隙及要观察位置的网格细化,在整个电气元件的简化模型分布空间划分结构化网格。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CFD技术电气元件热辐射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FD求解,具体包括:经过CFD前处理后,可开始迭代运算,系统会根据当定义的求解目标值的稳定性判断收敛情况,当本步计算与上一步计算值相差小于一个微小值时,认为求解达到收敛,所述微小值为10-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CFD技术电气元件热辐射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FD后处理,具体包括:对结果进行分析,应用后处理观察电气元件的简化模型内的温度场,各部件的温度均匀性、温度分布云图来综合预测电气元件的热辐射效率,从而预测辐射传热的好坏,为可车用胶粘剂热辐射固化分析提供参考。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CFD技术电气元件热辐射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元件为可用于固化车用胶粘剂的电气元件。
CN201910189690.2A 2019-03-13 2019-03-13 一种基于cfd技术电气元件热辐射的分析方法 Active CN11004638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89690.2A CN110046386B (zh) 2019-03-13 2019-03-13 一种基于cfd技术电气元件热辐射的分析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89690.2A CN110046386B (zh) 2019-03-13 2019-03-13 一种基于cfd技术电气元件热辐射的分析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46386A true CN110046386A (zh) 2019-07-23
CN110046386B CN110046386B (zh) 2022-09-23

Family

ID=672748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89690.2A Active CN110046386B (zh) 2019-03-13 2019-03-13 一种基于cfd技术电气元件热辐射的分析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046386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00074A (zh) * 2019-08-15 2019-12-20 复旦大学 一种针对热传导和热辐射的热扩展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365184A1 (en) * 2013-06-10 2014-12-11 Fujitsu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eparation of a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model
CN104732015A (zh) * 2015-02-27 2015-06-24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基于cfd技术分析三元催化转化器的模拟分析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365184A1 (en) * 2013-06-10 2014-12-11 Fujitsu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eparation of a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model
CN104732015A (zh) * 2015-02-27 2015-06-24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基于cfd技术分析三元催化转化器的模拟分析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王宁洁等: "数值仿真在新能源汽车发动机舱热保护开发中应用", 《工业技术创新》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00074A (zh) * 2019-08-15 2019-12-20 复旦大学 一种针对热传导和热辐射的热扩展装置
CN110600074B (zh) * 2019-08-15 2021-06-04 复旦大学 一种针对热传导和热辐射的热扩展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46386B (zh) 2022-09-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onner et al. CFD methodology and validation for single-phase flow in PWR fuel assemblies
Sahoo et al. Analysis of heat losses from a trapezoidal cavity used for Linear Fresnel Reflector system
Zima et al. Modelling of liquid flat-plate solar collector operation in transient states
Omri et al. Numerical analysis of turbulent buoyant flows in enclosures: Influence of grid and boundary conditions
Sahoo et al.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and computational validation of heat losses from the cavity receiver used in linear Fresnel reflector solar thermal system
Czarnota et al. Turbulent convection and thermal radiation in a cuboidal Rayleigh–Bénard cell with conductive plates
Kirollos et al. Laboratory infrared thermal assessment of laser-sintered high-pressure nozzle guide vanes to derisk engine design programs
CN110046386A (zh) 一种基于cfd技术电气元件热辐射的分析方法
Minovski et al.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of natural convection in a simplified engine bay
CN110287554A (zh) 非线性气固耦合换热问题的有限元计算方法
Liu et al. Surrogate-based optimization and experiment validation of a fan-shaped film cooling hole with a large lateral space
Wu et al. Investigating the origins of cyclic variability i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using wall-resolved large eddy simulations
Baskan et al. Experimental and computational study of scalar modes in a periodic laminar flow
Singh et al. Effect of dynamic vents on the thermal comfort of a passenger car
Mukutmoni et al. Role of Accurate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brake cooldown in brake design process
Franchetta et al. Investigation into natural convection in an underhood model under heat soak condition
CN109657368A (zh) 一种空调散热器的优化方法
Bauer et al. Assimilation and extension of 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 data of turbulent Rayleigh–Bénard convection using direct numerical simulations
Grena Thermal simulation of a single particle in a falling-particle solar receiver
CN209859138U (zh) 一种用于数值模拟中的热辐射模型
Chauchat et al. Cooling of a heating cylinder by confined impacting air jets
Villanueva et al. Augmented state estimation of urban settings using intrusive sequential Data Assimilation
Cheng et al. Research with CFX software on frame mould temperature field simulation in autoclave process
Pellerin et al. An interpolation-based lattice Boltzmann method for non-conforming orthogonal meshes
CN103065001A (zh) 一种基于非稳态cfd模拟的烘房工艺设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723

Assignee: ADANA FOOD TECH (LIUZHOU) Co.,Ltd.

Assignor: LIUZHOU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Contract record no.: X2023980053965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A Method for Analyzing Thermal Radiation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Based on CFD Technology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923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231225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