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45929A - 一种挂载点管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挂载点管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45929A
CN110045929A CN201910319573.3A CN201910319573A CN110045929A CN 110045929 A CN110045929 A CN 110045929A CN 201910319573 A CN201910319573 A CN 201910319573A CN 110045929 A CN110045929 A CN 1100459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nt point
data structure
kernel
kernel data
memory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1957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45929B (zh
Inventor
梁明远
安祥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Wav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Wav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Wav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Wav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31957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045929B/zh
Publication of CN1100459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459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459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459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02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0604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storage management
    • G06F3/0607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storage management by facilitating the process of upgrading existing storage systems, e.g. for improving compatibility between host and storage devi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2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making use of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0638Organizing or formatting or addressing of data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6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adopting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067Distributed or networked storage systems, e.g. storage area networks [SAN], network attached storage [NA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挂载点管理方法,在接收到挂载点添加指令后,先确定该挂载点对应的全局数据,并为该挂载点创建内核数据结构,将全局数据并入到内核数据结构中,使这些全局数据不再作用于整个操作系统,而是只对应当前的挂载点,从而当有多个挂载点时,也不会出现全局数据冲突的问题,因此即可在同一操作系统中创建一个分布式存储系统的多个挂载点,从而可以避免对一个分布式存储系统的所有操作都只利用一个挂载点进行,提高了分布式存储系统的读写性能。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挂载点管理系统、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同样可以实现上述技术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挂载点管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布式存储技术,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挂载点管理方法、系统、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分布式存储系统,是将数据分散存储在多台独立的设备上。采用可扩展的系统结构,利用多台存储服务器分担存储负荷,利用位置服务器定位存储信息,它不但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可用性和存取效率,还易于扩展。
目前,如ceph(分布式文件系统)的分布式存储系统,通常需要将分布式存储系统的POSIX(Portable Operating System Interface of UNIX,可移植操作系统接口)接口挂载到前端的操作系统中,使前端通过操作挂载点来操作分布式存储系统。
但是目前只能将一个分布式存储系统挂载到前端系统的一个目录下,使前端操作系统对后端分布存储系统的所有读写操作都共用一套与挂载点相关数据结构,影响了分布式存储系统的读写性能。
因此,如何提高分布式存储系统的读写性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挂载点管理方法、系统、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解决如何提高分布式存储系统的读写性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挂载点管理方法,包括:
接收分布式存储系统挂载点添加指令;
确定所述分布式存储系统挂载点对应的全局数据;
为所述分布式存储系统挂载点在内核中创建内核数据结构,并将所述全局数据添加至所述内核数据结构,以使所述全局数据作为所述分布式存储系统挂载点的局部数据。
其中,所述为所述分布式存储系统挂载点在内核中创建内核数据结构,并将所述全局数据添加至所述内核数据结构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内核数据结构添加至内核数据结构列表;其中,所述内核数据结构列表用于保存所有所述内核数据结构。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遍历所述内核数据结构列表,获取每个所述分布式存储系统挂载点的内核数据结构。
其中,所述为所述分布式存储系统挂载点在内核中创建内核数据结构,并将所述全局数据添加至所述内核数据结构之后,还包括:
为所述内核数据结构确定标识;
将所述标识与所述内核数据结构添加至内核数据结构列表;其中,所述内核数据结构列表用于保存所有所述内核数据结构。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遍历所述内核数据结构列表,获取每个所述分布式存储系统挂载点的内核数据结构与对应的标识;
利用所述标识获取所述分布式存储系统挂载点的内核数据结构。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挂载点管理系统,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分布式存储系统挂载点添加指令;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分布式存储系统挂载点对应的全局数据;
第一添加模块,用于为所述分布式存储系统挂载点在内核中创建内核数据结构,并将所述全局数据添加至所述内核数据结构,以使所述全局数据作为所述分布式存储系统挂载点的局部数据。
其中,所述系统还包括:
第二添加模块,用于在所述为所述分布式存储系统挂载点在内核中创建内核数据结构,并将所述全局数据添加至所述内核数据结构之后,将所述内核数据结构添加至内核数据结构列表;其中,所述内核数据结构列表用于保存所有所述内核数据结构。
其中,所述系统还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遍历所述内核数据结构列表,获取每个所述分布式存储系统挂载点的内核数据结构。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挂载点管理装置,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所述挂载点管理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所述挂载点管理方法的步骤。
通过以上方案可知,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挂载点管理方法,包括:接收分布式存储系统挂载点添加指令;确定所述分布式存储系统挂载点对应的全局数据;为所述分布式存储系统挂载点在内核中创建内核数据结构,并将所述全局数据添加至所述内核数据结构,以使所述全局数据作为所述分布式存储系统挂载点的局部数据。
由此可见,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挂载点管理方法,在接收到挂载点添加指令后,先确定该挂载点对应的全局数据,并为该挂载点创建内核数据结构,将全局数据并入到内核数据结构中,使这些全局数据不再作用于整个操作系统,而是只对应当前的挂载点,从而当有多个挂载点时,也不会出现全局数据冲突的问题,因此即可在同一操作系统中创建一个分布式存储系统的多个挂载点,从而可以避免对一个分布式存储系统的所有操作都只利用一个挂载点进行,提高了分布式存储系统的读写性能。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挂载点管理系统、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同样可以实现上述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挂载点管理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具体的挂载点管理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具体的挂载点管理方法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挂载点管理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挂载点管理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挂载点管理方法、系统、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解决如何提高分布式存储系统的读写性能的问题。
在现有技术中,由于对分布式存储系统的读写频繁,且读写数据量大等原因,通常采用基于内核的挂载点设置方法,而基于内核的挂载点设置方法中,一个挂载点对应一个fsc(分布式存储系统挂载点在内核中对应的数据结构),一个fsc就会有一套全局数据,这些数据均为与挂载点相关的变量、结构和方法等数据,而不同的挂载点对应的这些变量、结构和方法等数据是不同的。如果需要在操作系统中设置多个基于内核的挂载点时,就需要有多个fsc,每个fsc都要有唯一的全局数据,而实际情况是,全局数据在全局只能有一个,当第一个fsc设置了全局数据后,第二个fsc的全局数据只能改写上一个fsc的全局数据,则此时全局数据就不再与第一个fsc对应了,就会存在全局数据的冲突问题,所以现有技术中,基于内核的挂载点设置,通常只设置一个挂载点,而只有一个挂载点时,对分布式存储系统的所有操作就只能利用一个挂载点来完成,这将严重影响分布式存储系统的读写性能。
参见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挂载点管理方法,具体包括:
S101,接收分布式存储系统挂载点添加指令。
首先接收分布式存储系统挂载点添加指令。需要说明的是,该挂载点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确定,例如,一个挂载点对应分布式存储系统的一个节点,对应这个节点的所有操作均利用一个挂载点完成。
S102,确定所述分布式存储系统挂载点对应的全局数据。
具体地,在接收到上述挂载点的添加指令后,确定该挂载点对应的全局数据。其中,全局数据包括与挂载点相关的变量、结构、方法等,这些数据当前均是全局形式的,也就是说,其作用范围是整个操作系统,如果操作系统中有其他的挂载点信息,则这些数据将会对应整个操作系统中所有的挂载点。
S103,为所述分布式存储系统挂载点在内核中创建内核数据结构,并将所述全局数据添加至所述内核数据结构,以使所述全局数据作为所述分布式存储系统挂载点的局部数据。
在本方案中,首先为分布式存储系统挂载点在内核中创建内核数据结构,也是就是创建fsc,并将S102确定的全局数据并入fsc中,使上述全局数据不再作用与整个操作系统,而是只对应当前fsc对应的挂载点。
由此可见,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挂载点管理方法,在接收到挂载点添加指令后,先确定该挂载点对应的全局数据,并为该挂载点创建内核数据结构,将全局数据并入到内核数据结构中,使这些全局数据不再作用于整个操作系统,而是只对应当前的挂载点,从而当有多个挂载点时,也不会出现全局数据冲突的问题,因此即可在同一操作系统中创建一个分布式存储系统的多个挂载点,从而可以避免对一个分布式存储系统的所有操作都只利用一个挂载点进行,提高了分布式存储系统的读写性能。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体的挂载点管理方法进行介绍,下文描述的一种具体的挂载点管理方法与上述实施例可以相互参照。
参见图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体的挂载点管理方法,具体包括:
S201,接收分布式存储系统挂载点添加指令。
S202,确定所述分布式存储系统挂载点对应的全局数据。
S203,为所述分布式存储系统挂载点在内核中创建内核数据结构,并将所述全局数据添加至所述内核数据结构,以使所述全局数据作为所述分布式存储系统挂载点的局部数据。
其中S201,S202,S203的具体内容可以参见上述实施例S101,S102,S103,此处将不再进行赘述。
S204,将所述内核数据结构添加至内核数据结构列表;其中,所述内核数据结构列表用于保存所有所述内核数据结构。
在本方案中,由于在一个操作系统中,基于内核的挂载点不再只有一个,而是可以有多个,因此,为了便于管理所有的挂载点,本方案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还需要将上述挂载点对应的内核数据结构添加至内核数据结构列表,以列表的形式管理所有挂载点的数据结构。
本申请提供一种具体的挂载点管理方法,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还包括:
遍历所述内核数据结构列表,获取每个所述分布式存储系统挂载点的内核数据结构。
当以列表的形式管理所有挂载点的内核数据结构后,想要查看挂载点的内核数据结构时,即可遍历内核数据结构列表,获取到所有的挂载点的内核数据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内核数据结构中除了上述全局数据,还可以包括挂载时间、挂载目录等挂载点的基本信息,以及预读数据量、写入窗口大小、数据块大小等的详细信息。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体的挂载点管理方法进行介绍,下文描述的一种具体的挂载点管理方法与上述实施例可以相互参照。
参见图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体的挂载点管理方法,具体包括:
S301,接收分布式存储系统挂载点添加指令。
S302,确定所述分布式存储系统挂载点对应的全局数据。
S303,为所述分布式存储系统挂载点在内核中创建内核数据结构,并将所述全局数据添加至所述内核数据结构,以使所述全局数据作为所述分布式存储系统挂载点的局部数据。
S304,为所述内核数据结构确定标识。
在本方案中,为了更便于管理每个挂载点的内核数据结构,在将内核数据结构添加至列表之前,还需要为当前的内核数据结构添加唯一标识,例如编号。
S305,将所述标识与所述内核数据结构添加至内核数据结构列表;其中,所述内核数据结构列表用于保存所有所述内核数据结构。
具体地,将上述标识与内核数据结构对应的保存在内核数据结构列表中。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方便统计挂载点与内核数据结构的数量,内核数据结构列表还可以对应有内核数据结构数,每当添加一个内核数据结构时,该内核数据结构数均会加一。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具体的挂载点管理方法,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还包括:
遍历所述内核数据结构列表,获取每个所述分布式存储系统挂载点的内核数据结构与对应的标识;利用所述标识获取所述分布式存储系统挂载点的内核数据结构。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即可根据标识来获取相应的挂载点的内核数据结构了。首先遍历内核数据结构列表,获取到列表中所有的数据结构和对应的标识,然后在根据标识获取到对应的一个挂载点的内核数据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当列表中保存的内核数据结构对应有标识,也可以直接利用标识查找到对应的内核数据结构,然后修改其中的数据。也就是说,可以实现针对不同挂载点单独设置内核数据结构中的对应分布式存储系统的参数,使分布式存储系统的使用更加方便。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挂载点管理系统进行介绍,下文描述的一种挂载点管理系统与上述任一实施例可以相互参照。
参见图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挂载点管理系统,具体包括:
接收模块401,用于接收分布式存储系统挂载点添加指令。
确定模块402,用于确定所述分布式存储系统挂载点对应的全局数据。
第一添加模块403,用于为所述分布式存储系统挂载点在内核中创建内核数据结构,并将所述全局数据添加至所述内核数据结构,以使所述全局数据作为所述分布式存储系统挂载点的局部数据。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系统还包括:
第二添加模块,用于在所述为所述分布式存储系统挂载点在内核中创建内核数据结构,并将所述全局数据添加至所述内核数据结构之后,将所述内核数据结构添加至内核数据结构列表;其中,所述内核数据结构列表用于保存所有所述内核数据结构。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系统还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遍历所述内核数据结构列表,获取每个所述分布式存储系统挂载点的内核数据结构。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系统还包括:
标识确定模块,用于为所述内核数据结构确定标识;
第三添加模块,用于将所述标识与所述内核数据结构添加至内核数据结构列表;其中,所述内核数据结构列表用于保存所有所述内核数据结构。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系统还包括:
遍历模块,用于遍历所述内核数据结构列表,获取每个所述分布式存储系统挂载点的内核数据结构与对应的标识;
挂载点内核数据结构获取模块,用于利用所述标识获取所述分布式存储系统挂载点的内核数据结构。
本实施例的挂载点管理系统用于实现前述的挂载点管理方法,因此挂载点管理系统中的具体实施方式可见前文中的挂载点管理方法的实施例部分,例如,接收模块401,确定模块402,第一添加模块403,分别用于实现上述挂载点管理方法中步骤S101,S102,S103,所以,其具体实施方式可以参照相应的各个部分实施例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挂载点管理装置,参见图5,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挂载点管理装置的结构图,如图5所示,包括:
存储器100,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200,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可以实现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步骤。
具体的,存储器100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和计算机可读指令,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可读指令的运行提供环境。处理器200为挂载点管理装置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可以实现上述任一挂载点管理方法实施例所提供的步骤。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作为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挂载点管理装置还包括:
输入接口300,用于获取外部导入的计算机程序、参数和指令,经处理器控制保存至存储器中。该输入接口300可以与输入装置相连,接收用户手动输入的参数或指令。该输入装置可以是显示屏上覆盖的触摸层,也可以是终端外壳上设置的按键、轨迹球或触控板,也可以是键盘、触控板或鼠标等。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用户可以通过输入接口300输入挂载点添加指令、全局数据等。
显示单元400,用于显示处理器发送的数据。该显示单元400可以为PC机上的显示屏、液晶显示屏或者电子墨水显示屏等。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显示单元400可以显示挂载点管理装置对挂载点添加指令的处理结果。
网络端口500,用于与外部各终端设备进行通信连接。该通信连接所采用的通信技术可以为有线通信技术或无线通信技术,如移动高清链接技术(MHL)、通用串行总线(USB)、高清多媒体接口(HDMI)、无线保真技术(WiFi)、蓝牙通信技术、低功耗蓝牙通信技术、基于IEEE802.11s的通信技术等。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该网络端口500可以用于与后端分布式存储系统传输数据。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可以实现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步骤。该存储介质可以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挂载点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分布式存储系统挂载点添加指令;
确定所述分布式存储系统挂载点对应的全局数据;
为所述分布式存储系统挂载点在内核中创建内核数据结构,并将所述全局数据添加至所述内核数据结构,以使所述全局数据作为所述分布式存储系统挂载点的局部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为所述分布式存储系统挂载点在内核中创建内核数据结构,并将所述全局数据添加至所述内核数据结构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内核数据结构添加至内核数据结构列表;其中,所述内核数据结构列表用于保存所有所述内核数据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遍历所述内核数据结构列表,获取每个所述分布式存储系统挂载点的内核数据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为所述分布式存储系统挂载点在内核中创建内核数据结构,并将所述全局数据添加至所述内核数据结构之后,还包括:
为所述内核数据结构确定标识;
将所述标识与所述内核数据结构添加至内核数据结构列表;其中,所述内核数据结构列表用于保存所有所述内核数据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遍历所述内核数据结构列表,获取每个所述分布式存储系统挂载点的内核数据结构与对应的标识;
利用所述标识获取所述分布式存储系统挂载点的内核数据结构。
6.一种挂载点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分布式存储系统挂载点添加指令;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分布式存储系统挂载点对应的全局数据;
第一添加模块,用于为所述分布式存储系统挂载点在内核中创建内核数据结构,并将所述全局数据添加至所述内核数据结构,以使所述全局数据作为所述分布式存储系统挂载点的局部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第二添加模块,用于在所述为所述分布式存储系统挂载点在内核中创建内核数据结构,并将所述全局数据添加至所述内核数据结构之后,将所述内核数据结构添加至内核数据结构列表;其中,所述内核数据结构列表用于保存所有所述内核数据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遍历所述内核数据结构列表,获取每个所述分布式存储系统挂载点的内核数据结构。
9.一种挂载点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挂载点管理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挂载点管理方法的步骤。
CN201910319573.3A 2019-04-19 2019-04-19 一种挂载点管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Active CN11004592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19573.3A CN110045929B (zh) 2019-04-19 2019-04-19 一种挂载点管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19573.3A CN110045929B (zh) 2019-04-19 2019-04-19 一种挂载点管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45929A true CN110045929A (zh) 2019-07-23
CN110045929B CN110045929B (zh) 2020-06-19

Family

ID=672780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19573.3A Active CN110045929B (zh) 2019-04-19 2019-04-19 一种挂载点管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04592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56208A (zh) * 2021-08-17 2021-11-16 北京神州新桥科技有限公司 分布式存储系统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887751A2 (en) * 1997-06-27 1998-12-30 Sun Microsystem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intaining a global name space
CN106484322A (zh) * 2016-09-12 2017-03-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挂载文件系统的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9189487A (zh) * 2018-08-14 2019-01-11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Ceph分布式存储系统的重启方法、系统及相关组件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887751A2 (en) * 1997-06-27 1998-12-30 Sun Microsystem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intaining a global name space
CN106484322A (zh) * 2016-09-12 2017-03-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挂载文件系统的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9189487A (zh) * 2018-08-14 2019-01-11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Ceph分布式存储系统的重启方法、系统及相关组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56208A (zh) * 2021-08-17 2021-11-16 北京神州新桥科技有限公司 分布式存储系统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45929B (zh) 2020-06-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62512A (zh) 一种分布式存储集群、数据读写方法、系统及相关装置
CN110187832B (zh) 一种数据操作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8845877B (zh) 管理内存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1657801A (zh) 对固态存储的统一支持
US11138034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llecting information,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leasing memory
US20110197019A1 (en) Method of accelerating access to primary storage and storage system adopting the method
CN109491606B (zh) 一种全闪存储空间管理方法、系统、设备及计算机介质
US10642493B2 (en) Mobile device and data management method of the same
CN109451098A (zh) Fpga加速卡mac地址配置方法、装置及加速卡
US11237761B2 (en) Management of multiple physical function nonvolatile memory devices
JP2016533588A (ja) 記憶処理方法、装置及び端末
US10146623B2 (en) Indicating rebuild state of storage devices
CN110045929A (zh) 一种挂载点管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06155910B (zh) 一种实现内存访问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5653539A (zh) 索引分布式存储的实现方法和装置
CN110008003A (zh) 一种命令行有效性检测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09739738A (zh) 基于html5的事件日志管理方法、系统及相关装置
KR20150069311A (ko) 차량 데이터 제어 시스템 및 제어 방법
CN102567081A (zh) 基于多进程的全局设置方法及系统
CN109492005A (zh) 一种b+树读缓存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09002258A (zh) 固态硬盘内命名空间分配方法、系统及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408192A (zh) 一种Linux服务器管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3272785A (zh) 一种挂载文件系统的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383255A (zh) 管理对物理设备的客户分区访问
CN110008176A (zh) 一种文件创建方法及相关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