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44816A - 风力发电机叶片结冰粘结力模拟测试系统及模拟测试方法 - Google Patents

风力发电机叶片结冰粘结力模拟测试系统及模拟测试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44816A
CN110044816A CN201910358531.0A CN201910358531A CN110044816A CN 110044816 A CN110044816 A CN 110044816A CN 201910358531 A CN201910358531 A CN 201910358531A CN 110044816 A CN110044816 A CN 1100448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n blade
wind
blade
attached ice
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5853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石磊
李岩
孙策
王绍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1035853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044816A/zh
Publication of CN1100448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4481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9/00Investigating materials by mechanical methods
    • G01N19/04Measuring adhesive force between materials, e.g. of sealing tape, of coat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Aerodynamic Tests, Hydrodynamic Tests, Wind Tunnels, And Water Tan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对叶片附冰的附着力进行测试时,由于测试件的测试环境与实际叶片的使用环境相差比较大,使得测试结果与实际结果有比较大的差异的不足,提供一种风力发电机叶片结冰粘结力模拟测试系统及模拟测试方法,此系统包括控制系统,风机叶片模拟装置、风机工作环境模拟系统和附冰脱落检测装置,由风机叶片模拟装置模拟风机叶片的转动,由风机工作环境模拟系统制造风机工作的气候条件并对模拟的工作环境进行检测,由附冰脱落检测装置检测附冰是否脱落并在附并脱落时向控制系统发送附冰脱落信号,采用本发明方法及系统对风机叶扯的附着力进行测试,可以比较接近风机叶片的实际工作环境,使测试结果更接近实际,另外,比较方便和容易。

Description

风力发电机叶片结冰粘结力模拟测试系统及模拟测试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模拟测试系统及模拟测试方法,特别是风力发电机叶片结冰粘结力的模拟测试系统及模拟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可再生风能源利用越来越受到青睐,在高原、寒冷地区以及山脊山顶等地方,风能源丰富,具有很大的开发价值,但由于这些地方温度低,湿度大,因此易引起叶片结冰,对风力发电机叶片气动性能产生不良影响,比如,会造成叶片过载,叶片载荷不均匀,或在叶片转动过程中造成附冰脱落,带来运营事故,因此需要对附着在叶片表面的冰进行即时清除。目前去除附冰主要包括热能除冰和机械除冰,机械除冰就是用机械方法把冰破碎,然后靠气流将破碎的冰去除,或者利用离心力,震动的方法将冰去除,热能除冰的方法是利用热能将附着在叶片上的冰加热使其与叶片结合之处融化,从而将冰去除。但是由于现阶段对于不同气候条件下或不同的湿度条件下附冰的机理研究并不全面,不能得知不同气候条件下冰的附着力,因此为保证系统运行安全,防除冰系统会按大功率进行防冰除冰作业,给能源带来了巨大浪费。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专利申请号为201810017469.4名称为一种材料表面动态成冰粘附力测定方法及其装置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其公开日为2018年6月19日,公布号为108181233A,公开了一种动态冰粘附力测定方法及其装置,该装置和方法可测试出动态成冰的附冰的粘附力,但由于其测试系统仅采用了将待测试件旋转在旋转臂上通过电机带动旋转臂转动从而使附冰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脱离测试件的方法,在测试当中,其均是在室温条件下对测试件进行附冰脱离测试,而现实中,风机的使用环境是相当复杂的,其与室温条件相差很远,使得测试结果不是很准确,尤其是在测试过程中测试件所受到的压力和风力都没有考虑,因此,测试结果不准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对叶片附冰的附着力进行测试时,由于测试件的测试环境与实际叶片的使用环境相差比较大,使得测试结果与实际结果有比较大的差异的不足,提供一种风力发电机叶片结冰粘结力模拟测试系统及模拟测试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风力发电机叶片结冰粘结力模拟测试方法,在模拟结冰室内在设定的气候条件下使风机叶片结冰并记录结冰的质量,将风机叶片设置在模拟测试系统中的密封腔内,并使密封腔内的环境与设定的气候条件一致或相当,通过旋转风机叶片并不断提升其旋转速度,使附冰脱落,记录附冰脱落时模拟的风机叶片的旋转速度,计算出附冰脱落时的离心力,该离心力即为风机叶片在不同气候条件下附冰的附着力;
气候条件为温度、压力和风速。
风力发电机叶片结冰粘结力模拟测试系统,包括控制系统、风机叶片模拟装置、风机工作环境模拟系统和附冰脱落检测装置,由风机叶片模拟装置模拟风机叶片的转动,所述风机工作环境模拟系统包括风机工作环境模拟装置和工作环境检测装置,由风机工作环境模拟装置制造风机工作的气候条件由工作环境检测装置对模拟的工作环境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反馈给所述的控制系统,由附冰脱落检测装置检测附冰是否脱落并在附并脱落时向控制系统发送附冰脱落信号;
风机叶片模拟装置包括风机叶片、驱动风机叶片旋转的风机叶片旋转装置和风机叶片转速传感器,风机叶片转速传感器与控制系统电信号连接,风机叶片传感器检测风机叶片的转速并向控制系统反馈,由风机叶片旋转装置驱动风机叶片做升速旋转;
控制系统为可编程控制系统,它包括:
参数设定模块,由参数设定模块设定并存储设定的模拟环境参数;
检测信号接收和处理模块,接收工作环境检测装置反馈的检测数据和/或信号,并处理接收到的检测数据和/或信号;接收附冰脱落检测装置检测到的附冰脱落信号,接收风机叶片转速传感器检测到的转速并存储;
控制模块,工作环境检测装置反馈的检测数据符合模拟的工作环境时,控制模块控制风机叶片驱动装置升速转动,当检测信号接收和处理模块接收到附冰脱落信号时,控制模块控制驱动装置停止转动;
显示模块,至少显示附冰脱落时模拟风机叶片的转速;
当附冰脱落时,由控制系统记录附冰脱落时的模拟环境参数和转速;
所述的风机叶片旋转装置为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旋转臂风机叶片固定设置在旋转臂的自由端;
所述的风机工作环境模拟装置包括有密封腔的箱体、风模拟装置、温度调节装置;由所述的风模拟装置向密封腔内送风,由温度调节装置对所送的风的温度进行加热或冷却;
所述的风机叶片及旋转臂均设置在密封腔内,伺服电机的输出端竖直设置并位于密封腔内与旋转臂固定连接,旋转臂水平设置;
所述的工作环境检测装置包括检测所述密封腔内温度的温度检测装置、检测密封腔内压力的压力检测装置及检测压缩空气管道内空气流量的流量检测装置;
所述的风模拟装置包括空气压缩机,空气压缩机通过进风管与所述密封腔连通,进风管的在进风管上设置有阀门二;所述温度调节装置包括冷却装置、加热装置和加热继电器,进风管上设置有支管一和支管二,支管一和支管二的首尾相汇合在进风管上,冷却装置的冷却器设置在进风管的支管一上,加热装置设置在进风管的支管二上,冷却装置、加热装置及空气压缩机均与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空气压缩机的出气口与所述模拟风机叶片位置相对应;
脱落检测装置包括多个脱落检测传感器,以冰块的旋转半径为半径,在冰块的旋转平面内,均匀分布所述脱落检测传感器;
阀门二为电磁阀与控制系统电信号连接,所述温度检测装置、压力检测装置、空气流量检测装置分别与控制系统电信号连接;
设置真空泵,真空泵与密封腔通过真空管道连通,在密封腔上设置检测腔体内真空压力的真空压力检测装置,真空压力检测装置与控制系统电信号连接。
采用本发明方法及系统对风机叶扯的附着力进行测试,可以比较接近风机叶片的实际工作环境,使测试结果更接近实际,另外,比较方便和容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风力发电机叶片结冰粘结力模拟测试系统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冷却装置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3为加热装置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风力发电机叶片结冰粘结力模拟测试系统实施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的俯视图;
图6为本发明风力发电机叶片结冰粘结力模拟测试系统控制原理结构示意图片;
图7为发明风力发电机叶片结冰粘结力模拟测试系统实施例工作流程图。
图8为本发明风力发电机叶片结冰粘结力模拟测试系统真空泵、压缩机和加热器电控原理实施例图;
图9为本发明风力发电机叶片结冰粘结力模拟测试系统空气流量传感器、空气压力传感器电控原理实施例图;
图10为本发明风力发电机叶片结冰粘结力模拟测试系统电控原理实施例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真空泵;2-空气压缩机;3-冷却装置;4-冷却器;5-加热器;6-进风管;7-密封腔;8-压力传感器;9-脱落检测传感器;10-风机叶片旋转装置;11-触摸屏;12-伺服电机;13-抽真空管道;14-温度传感器;15-空气流量传感器;16-风机叶片 ;17-附冰;18-旋转臂;19-阀门二;20-支管一;21-支管二;
401-冷却管;402-冷却腔室;403-冷腔进风口;404-冷腔出风口
501-加热管;502-加热腔;503-热腔进风口;504-热腔出风口;505-流量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描述:
本发明的风力发电机叶片结冰粘结力模拟测试系统,包括风机叶片模拟装置、风机工作环境模拟系统和附冰脱落检测装置,由风机叶片模拟装置模拟风机叶片的转动,由风机工作环境模拟系统制造风机工作的气候条件,如风力、压力、温度等从而模拟风机的工作环境。
风机叶片模拟装置包括风机叶片、驱动风机叶片旋转的风机叶片旋转装置10,风机叶片可以是模拟的也可以采用真实的风机叶片。风机叶片旋转装置可以模拟风机叶片的旋转动作,比较好的一个实施例是,风机叶片旋转装置包括伺服电机和连接电机和风机叶片的旋转臂18,旋转臂可以是单臂,也可以是双臂或多臂,旋转臂一端与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另一端连接模拟的风机叶片16,旋转臂与伺服电机12的输出端垂直设置,由伺服电机驱动旋转臂转动,从而带动风机叶片水平转动,给位于风机叶片表面的附冰17一个离心力F,当附冰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从风机叶片脱落时,由附冰脱落检测装置9检测附冰的脱落并发出附冰脱落信号,由伺服电机转速测定装置(在图中没示出)测定伺服电机的转速,当附冰脱落时记录附冰脱落时电机的转速。
风机工作环境模拟系统包括风机工作环境模拟装置、工作环境检测装置。工作环境模拟装置包括设置有密封腔7的箱体、风模拟装置、温度调节装置,风机叶片16及旋转臂18均设置在密封腔7内,旋转臂水平设置,工作环境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密封腔温度的温度检测装置、检测密封腔内压力的压力检测装置及检测压缩空气管道风流量的空气流量检测装置15、压缩空气出口与模拟风机叶片的位置对应,最好设置在叶片旋转轨迹的下方;检测空气压缩机出口空气流动速度的风速检测装置,由风模拟装置向密封腔内吹送不同风速、不同压力、不同流量的风,由温度调节装置为模拟的风加温或降温,使密封腔内的温度达到需模拟的环境温度。由工作环境检测装置检测密封腔内的温度、风速和压力,温度调节装置据检测到的密封腔内的温度进行加温或降温,据检测到的风速和压力调整风模拟装置的送风量和送风压力,使风速和压力及温度达到预定的工作环境值。本发明中,比较好的实施方式中,风模拟装置包括空气压缩机2,空气压缩机2通过其进风管6与密封腔连通,在进风管上设置有阀门二19,控制空气压缩机与密封腔的通断并可调整空气压缩机的流量,可通过调整空气压缩机的流量及压力来调整密封腔内的压力和风速;温度调节装置包括冷却装置3、加热装置5和加热继电器,进风管上设置有支管一20和支管二21,支管一和支管二的首尾相汇合在进风管上,冷却装置的冷却器4设置在进风管6的支管一20上,加热装置设置在进风管6的支管二21上,通过加热装置加热进入密封腔的空气,通过冷却装置冷却进入密封腔的空气,冷却装置和加热装置相结合调控密封腔内腔的温度。由温度检测装置检测密封腔内的温度,检测装置可以是温度计,温度传感器,温度计或温度传感器的探测端设置在密封腔内也可以设置在进风管与密封腔之间,冷却装置可以是风冷却器、油冷却器。在支管一和支管二上分别设置有流量控制器505,也可通过调整进入到密封腔内冷空气和热空气的比例来调整密封腔内的温度,还可通过调整加热器的加热温度及冷却器的冷却温度来调整密封腔的温度;温度检测装置和压力检测装置、空气流量检测装置、风速检测装置均可以与控制系统电信号连接,并在控制系统的显示屏上进行显示。在密封腔内设置多个脱落检测传感器9,密布在密封腔内,其位置设置需满足下列要求,应当在附冰从模拟的风机叶片上脱落时,可以检测到附冰离开了风机叶片,其传感器的种类和安装位置决定了检测的精度,采用同一种传感器,当传感器排列紧密时,由于能及时检测到附冰脱离了风机叶片,因此检测精度相对较高。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以冰块附着位置为准,以冰块的旋转半径为半径,在冰块的旋转平面内,每隔弦长100mm设置一对光纤式对射传感器,当冰块从风机叶片脱离时,附冰阻断飞出位置的传感器的对射信号,传感器得知附冰脱落,脱落检测传感器发送脱落信号给CPU的输入端,控制装置记录附冰脱离的时间及该时间点的温度、压力、风力等参数值。
当密封腔内的温度、风速和压力均达到所需的值或范围时,对附冰的附着力进行测试。
本发明中的测试系统可以采用手动调节使密封腔的温度、压力和风速达到风机工作时的气候条件,也可以通过自动控制调节密封腔的温度、压力,并对附冰脱落时电机的转速进行记录,更好地,自动计算出使附冰脱落时的离心力,也就是附冰的附着力。
当对密封腔内的气候参数进行手动调节时,阀门二、流量控制器均采用手动阀,可实现手动调节,加热器和冷却器均采用功率可调节式,便于操作,选定合适的功率,风速检测装置可以是风速仪,压力检测装置可以是压力表。设置转速传感器检测伺服电机的转速,转速传感器与控制系统电信号连接,伺服电机与控制系统电信号连接,控制系统控制电机作升速转动,控制系统采用可编程控制器,可以是CPU,也可以是PLC。
当采用控制系统对密封腔气候进行调节和控制时,控制系统采用如下结构,
包括控制装置和检测装置,控制装置包括CPU、显示屏、操作面板,可以采用可编程控制器作为控制装置,检测装置包括前面已述的检测附冰从风机叶片上脱落的脱落检测传感器9、检测电机转速也就是风机叶片转速的转速传感器、检测密封腔内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检测密封腔内空气压力的压力检测装置、检测密封腔内空气流速也就是风速的空气流量检测装置。压力检测装置可以是压力传感器,空气流量检测装置可以是空气流量传感器。脱落检测传感器9、转速传感器(伺服电机内置)、温度传感器14、压力传感器8的探测端均设置在密封腔内,空气流量传感器15连接在压缩空气管道内侧;输出端均与CPU的输入端电信号连接,冷却装置、加热装置、空气压缩机、伺服电机均与CPU电信号连接,阀门二采用电磁阀,流量控制器采用流量控制阀,电磁阀、加热继电器和空气流量控制阀均与CPU电信号连接。通过触摸屏11输入参数并进行参数调整。
CPU中设置有检测信号接收和处理模块、控制模块、参数设置模块,由检测信号接收和处理模块接收转速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真空压力传感器及空气流量传感器检测到的数据,并进行时时存储记录,接收脱落检测传感器检测到的脱落信号并记录存储脱落的时间,由检测信号接收和处理模块甄别出附冰脱落时所对应的转速、密封腔温度、空气压力、真空压力及空气流量,并在存储器内进行存储记录;通过参数设置模块输入或选择需要的模拟气侯条件,即温度、风速和压力,检测信号接收和处理模块将接收到的检测数据与设定的气候条件进行比较,当各检测装置检测到的各参数均达到设定的气候条件时控制模块控制伺服电机做升速转动,转速传感器对伺服电机的转速进行时时检测,并将电机的转速时时传送到检测信号接收和处理模块,控制模块控制风模拟装置、温度调节装置保持现有的风速和温度,当脱落传感器检测到附冰脱落时向检测信号接收和处理模块发出信号,由检测信号接收和处理模块记录附冰脱落时的转速密封腔体内的温度和风速,更进而可以计算出附冰脱落时的离心力;由控制模块据比较结果控制冷却装置和加热装置的启闭,控制电磁阀、流量控制阀的流量,比如,当密封腔内的温度高于设定的环境温度时,控制模块向冷却装置的开关发出信号,冷却装置开启,当温度达到设定的环境温度时,控制模块向冷却装置的开关发出电信号,冷却装置关闭;当风速小于设定的风速值时,控制模块控制流量控制阀使其增加流量,当风速大于设定的风速值时,控制模块控制流量控制阀例其减少流量。
优选的,设置真空泵1,真空泵1通过抽真空管道13与密封腔7密封连通,在真空管道上设置有阀门一,对密封腔与真空泵的通断进行控制也可调整真空泵的流量,在密封腔上设置真空压力检测装置,真空压力检测装置的探测端位于密封腔内,真空压力检测装置与控制系统电信号连接,真空泵与控制系统电连接。设置真空泵可避免由于风机叶片旋转时腔内气体对冰体产生的气流压力,影响测试结果。当密封腔的温度达到指定温度、风速和压力后,通过真空泵抽走密封腔内气体,再启动伺服电机,最好密封腔内的真空度达到-90Kpa再启动伺服电机对模拟风机叶片进行升速转动,直到附冰从旋转臂上脱落,记录下此时伺服电机的转动速度,则可以据离心力计算公式计算出使附冰从风叶上脱离所需的力,记录此力,则得到该环境温度下所结的冰所需的去除力。真空压力检测装置可以是真空表或真空计。
在对密封腔的温度、风速和压力进行调控时,最好采用如下方法进行:调整风速和压力时,设定空气压缩机的排气量和流量是一定的,通过调节真空泵的抽真空速度和空气压缩机的气体压力使风速和压力达到设定值,真空系统也可单独工作,使腔体内部处于部分真空状态;调整温度时,提升温度时,加热器工作,降低温度时冷却器工作。
比如密封腔的空间为长,宽高各为600x600x500mm,选用2x-15型旋片真空泵,FJ50型号的无油空气压缩机,6KW 的U型加热管,和K3AF型风冷式反应釜冷水机组,风机叶片采用实际的NACA0012翼型风机叶片,采用PLC作为控制系统,将风机叶片在温度为零下10-15°С、风速为12m/s的风洞中结冰,此结冰的气候条件即是风机的模拟工作环境,则在密封腔中所要模拟的风机的工作环境参数为:温度为零下10-15°С,风速为12m/s,通过PLC调整送入气体的温度,温度传感器与PLC的输入端电信号连接,此时,可以手动调整空气压缩机的排出空气压力为0.8MPa;空气压缩机的送风流量为100L/min,制冷机的制冷功率为8KW,使向密封腔内送入的空气的温度达到零下10-15°С,当腔体温度低于设定温度,启动加热器,通过U型加热管进行调温,;压缩空气出口流速达到12m/s,达到风机的额定工作条件,启动伺服电机,使电机转动,逐步提高伺服电机的转动速度,直到附冰从旋转臂上脱落,记录下此时伺服电机的转动速度,则可以据离心力计算公式计算出使附冰从风叶上脱离所需的力,记录此力,则得到该环境温度下所结的冰所需的去除力。
F=4*m*(π*n)2r
F为离心力的大小;
m为冰块的有效质量,m=叶片结冰质量-冰掉落后叶片质量;
n为转子转速,其单位为r/s;
r为离心半径(m),即转子中心轴到冰块之间的距离。
也可以,采用自动化的方法测定该环境条件下冰的附着力。
如上,已知风叶结冰的环境条件为温度为零下10-15°С、风速为6-7级、压力为一个大气压,在控制装置的参数设置模块中设置或选择模拟的温度和风速,由检测信号接收和处理模块接收转速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及空气流量传感器检测到的数据,并进行时时存储记录,并将此检测到的数据与风机模拟工作环境参数进行比较,据比较结果控制空气压缩机的流量阀的开启角度、冷却装置和加热装置的开启与关闭动作,当所有参数达到工作环境参数时,也就是密封腔内的温度达到零下10-15°С、风速为6-7级、压力为一个大气压时,控制模块向伺服电机发出工作信号,伺服电机工作,并逐渐提高伺服电机的转速,直到附冰从风叶上脱落,脱落检测传感器检测到附冰脱落后将信号发送给信号接收模块,当控制装置接收到该附冰脱落的信号时记录此时伺服电机的转动速度,并可在显示屏上显示。显示的内容可以仅是伺服电机的转速,也可以一同显示模拟环境参数值,当控制装置中设置附冰去除力计算模块时,由附冰力去除模块据伺服电机的转速与附冰的旋转半径和质量计算出附冰去除力,并在显示屏上直接显示附冰去除所需的力。
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采用如图2所示结构的冷却装置,它包括冷却管401,冷却腔室402,冷却管401设置在冷却腔室内,在冷却腔室的室壁上设置有冷腔进风口403和冷腔出风口404,在冷却管中设置有冷凝介质,通过冷腔进风口403和冷腔出风口404与支管一20连接。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采用如图3结构所示的加热装置,其包括密封的U型管状的箱体,在U型管管翼内设置有加热管501,在一管翼上设置有热腔进风口503,在另一管翼上设置热腔出风口504,通过热腔进风口和热腔出风口与支管二21相连接,空气压缩机送出的风经由热腔进风口503进入到管翼内,经由加热管加热后,经由加热腔502流向热腔出风口,再次经加热管加热,再由热腔出风口进入到支管二内。

Claims (9)

1.一种风力发电机叶片结冰粘结力模拟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模拟结冰室内在设定的气候条件下使风机叶片结冰并记录结冰的质量,将风机叶片设置在模拟测试系统中的密封腔内,并使密封腔内的环境与设定的气候条件一致或相当,通过旋转风机叶片并不断提升其旋转速度,使附冰脱落,记录附冰脱落时模拟的风机叶片的旋转速度,计算出附冰脱落时的离心力,该离心力即为风机叶片在不同气候条件下附冰的附着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力发电机叶片结冰粘结力模拟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候条件为温度、压力和风速。
3.风力发电机叶片结冰粘结力模拟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系统、风机叶片模拟装置、风机工作环境模拟系统和附冰脱落检测装置,由风机叶片模拟装置模拟风机叶片的转动,所述风机工作环境模拟系统包括风机工作环境模拟装置和工作环境检测装置,由风机工作环境模拟装置制造风机工作的气候条件由工作环境检测装置对模拟的工作环境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反馈给所述的控制系统,由附冰脱落检测装置检测附冰是否脱落并在附并脱落时向控制系统发送附冰脱落信号;
所述的风机叶片模拟装置包括风机叶片、驱动风机叶片旋转的风机叶片旋转装置和风机叶片转速传感器,风机叶片转速传感器与控制系统电信号连接,风机叶片传感器检测风机叶片的转速并向控制系统反馈,由风机叶片旋转装置驱动风机叶片做升速旋转;
所述的控制系统为可编程控制系统,它包括:
参数设定模块,由参数设定模块设定并存储设定的模拟环境参数;
检测信号接收和处理模块,接收工作环境检测装置反馈的检测数据和/或信号,并处理接收到的检测数据和/或信号;接收附冰脱落检测装置检测到的附冰脱落信号,接收风机叶片转速传感器检测到的转速并存储;
控制模块,工作环境检测装置反馈的检测数据符合模拟的工作环境时,控制模块控制风机叶片驱动装置升速转动,当检测信号接收和处理模块接收到附冰脱落信号时,控制模块控制驱动装置停止转动;
显示模块,至少显示附冰脱落时模拟风机叶片的转速。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力发电机叶片结冰粘结力模拟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当附冰脱落时,由控制系统记录附冰脱落时的模拟环境参数和转速。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力发电机叶片结冰粘结力模拟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风机叶片旋转装置为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旋转臂(18)风机叶片固定设置在旋转臂的自由端;
所述的风机工作环境模拟装置包括有密封腔(7)的箱体、风模拟装置、温度调节装置;由所述的风模拟装置向密封腔内送风,由温度调节装置对所送的风的温度进行加热或冷却;
所述的风机叶片(16)及旋转臂(18)均设置在所述的密封腔(7)内,伺服电机的输出端竖直设置并位于密封腔内与旋转臂固定连接,旋转臂水平设置;
所述的工作环境检测装置包括检测所述密封腔内温度的温度检测装置、检测密封腔内压力的压力检测装置及检测压缩空气管道内空气流量的流量检测装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力发电机叶片结冰粘结力模拟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模拟装置包括空气压缩机,空气压缩机通过进风管与所述密封腔连通,进风管的在进风管上设置有阀门二;所述温度调节装置包括冷却装置(3)、加热装置(5)和加热继电器,进风管上设置有支管一(20)和支管二(21),支管一和支管二的首尾相汇合在进风管上,冷却装置的冷却器设置在进风管(6)的支管一(20)上,加热装置设置在进风管(6)的支管二(21)上,冷却装置、加热装置及空气压缩机均与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空气压缩机的出气口与所述模拟风机叶片位置相对应。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力发电机叶片结冰粘结力模拟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脱落检测装置包括多个脱落检测传感器,以冰块的旋转半径为半径,在冰块的旋转平面内,均匀分布所述脱落检测传感器。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力发电机叶片结冰粘结力模拟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二为电磁阀与控制系统电信号连接,所述温度检测装置、压力检测装置、空气流量检测装置分别与控制系统电信号连接。
9.如权利要求6或8所述的风力发电机叶片结冰粘结力模拟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设置真空泵,真空泵与密封腔通过真空管道连通,在密封腔上设置检测腔体内真空压力的真空压力检测装置,真空压力检测装置与控制系统电信号连接。
CN201910358531.0A 2019-04-30 2019-04-30 风力发电机叶片结冰粘结力模拟测试系统及模拟测试方法 Pending CN11004481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58531.0A CN110044816A (zh) 2019-04-30 2019-04-30 风力发电机叶片结冰粘结力模拟测试系统及模拟测试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58531.0A CN110044816A (zh) 2019-04-30 2019-04-30 风力发电机叶片结冰粘结力模拟测试系统及模拟测试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44816A true CN110044816A (zh) 2019-07-23

Family

ID=672803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58531.0A Pending CN110044816A (zh) 2019-04-30 2019-04-30 风力发电机叶片结冰粘结力模拟测试系统及模拟测试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044816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98167A (zh) * 2020-04-24 2020-07-10 山东大学 一种表面结冰粘附力无线测量装置及方法
CN113074903A (zh) * 2021-03-25 2021-07-06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 一种基于叶片结冰实验的压力测试系统及方法
CN114812476A (zh) * 2021-01-28 2022-07-29 中国人民解放军63833部队 一种叶尖间隙传感器的低温快速温变试验装置及方法
CN116136484A (zh) * 2023-03-28 2023-05-19 东北农业大学 翼型叶片结冰粘结强度测量机构、装置及试验方法
CN117451620A (zh) * 2023-12-25 2024-01-26 华能科尔沁右翼前旗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风力发电叶片结冰附着强度测试装置
CN117782973A (zh) * 2024-02-23 2024-03-29 易事特智能化系统集成有限公司 一种风力机叶片表面冰粘附强度测量装置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638056U (zh) * 2010-01-29 2010-11-17 深圳市兄弟制冰系统有限公司 可远程监控的制冰系统
CN102679491A (zh) * 2012-01-11 2012-09-19 河南科技大学 一种空气处理方法与系统
CN103743181A (zh) * 2013-12-09 2014-04-23 常熟市雪科电器有限公司 制冰机的脱冰装置
CN103776763A (zh) * 2014-01-13 2014-05-0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旋转圆柱结冰与冰层粘附力测量的实验装置及测量方法
CN204035070U (zh) * 2014-04-30 2014-12-24 周银东 太阳能极板积雪智能清除系统
CN204389366U (zh) * 2014-12-18 2015-06-10 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风机叶片涂层覆冰附着力测试的试验装置
CN105403588A (zh) * 2015-12-28 2016-03-16 国电联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评估风电叶片涂料抗冰冻性能的测试系统及方法
CN108956452A (zh) * 2018-07-05 2018-12-07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测试电力设备介质表面与覆冰/雪粘接强度的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638056U (zh) * 2010-01-29 2010-11-17 深圳市兄弟制冰系统有限公司 可远程监控的制冰系统
CN102679491A (zh) * 2012-01-11 2012-09-19 河南科技大学 一种空气处理方法与系统
CN103743181A (zh) * 2013-12-09 2014-04-23 常熟市雪科电器有限公司 制冰机的脱冰装置
CN103776763A (zh) * 2014-01-13 2014-05-0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旋转圆柱结冰与冰层粘附力测量的实验装置及测量方法
CN204035070U (zh) * 2014-04-30 2014-12-24 周银东 太阳能极板积雪智能清除系统
CN204389366U (zh) * 2014-12-18 2015-06-10 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风机叶片涂层覆冰附着力测试的试验装置
CN105403588A (zh) * 2015-12-28 2016-03-16 国电联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评估风电叶片涂料抗冰冻性能的测试系统及方法
CN108956452A (zh) * 2018-07-05 2018-12-07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测试电力设备介质表面与覆冰/雪粘接强度的装置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98167A (zh) * 2020-04-24 2020-07-10 山东大学 一种表面结冰粘附力无线测量装置及方法
CN111398167B (zh) * 2020-04-24 2021-07-27 山东大学 一种表面结冰粘附力无线测量装置及方法
CN114812476A (zh) * 2021-01-28 2022-07-29 中国人民解放军63833部队 一种叶尖间隙传感器的低温快速温变试验装置及方法
CN113074903A (zh) * 2021-03-25 2021-07-06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 一种基于叶片结冰实验的压力测试系统及方法
CN113074903B (zh) * 2021-03-25 2022-04-22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 一种基于叶片结冰实验的压力测试系统及方法
CN116136484A (zh) * 2023-03-28 2023-05-19 东北农业大学 翼型叶片结冰粘结强度测量机构、装置及试验方法
CN116136484B (zh) * 2023-03-28 2023-10-24 东北农业大学 翼型叶片结冰粘结强度测量机构、装置及试验方法
CN117451620A (zh) * 2023-12-25 2024-01-26 华能科尔沁右翼前旗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风力发电叶片结冰附着强度测试装置
CN117451620B (zh) * 2023-12-25 2024-03-12 华能科尔沁右翼前旗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风力发电叶片结冰附着强度测试装置
CN117782973A (zh) * 2024-02-23 2024-03-29 易事特智能化系统集成有限公司 一种风力机叶片表面冰粘附强度测量装置
CN117782973B (zh) * 2024-02-23 2024-05-28 易事特智能化系统集成有限公司 一种风力机叶片表面冰粘附强度测量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44816A (zh) 风力发电机叶片结冰粘结力模拟测试系统及模拟测试方法
CN101947810B (zh) 混凝土试件养护室
CN104913898B (zh) 利用自然低温气流水平轴风力机冰风洞实验系统及方法
CN103994652B (zh) 薄层干燥实验设备及其干燥工艺
US9494624B2 (en) Method of monitoring a wind turbine
CN101349499B (zh) 除湿速率控制方法以及实现除湿速率控制的热泵干燥机
CN200968904Y (zh) 用于测试空调的设备
CN110260909A (zh) 基于二氧化碳示踪气体法的房间换气次数测试系统及方法
CN210427317U (zh) 风力发电机叶片结冰粘结力模拟测试设备
CN112827514A (zh) 一种高低温试验箱
CN109490352A (zh) 多因素低温冻雨结冰环境模拟测试系统
CN108051181A (zh) 一种模拟烧蚀中液滴流动环境的流动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102589921B (zh) 可旋转式低温高湿气-气换热器实验装置
CN110031197A (zh) 一种船用空气螺旋桨结冰过程观察试验装置
CN105107555B (zh) 一种使植物叶片表面结霜的装置与方法
CN206496958U (zh) 用于材料低温静态力学性能连续应变与图像记录测试系统
CN109238340A (zh) 火星探测器产品的综合环境试验系统
CN205317705U (zh) 一种评估风电叶片涂料抗冰冻性能的测试系统
CN209543728U (zh) 具有风控结构的气候仿真实验室
CN106839339B (zh) 一种空调器实时送风量的检测方法及装置、空调器
CN203587568U (zh) 一种voc和甲醛释放量的检测装置
CN2766232Y (zh) 一种综合型空调器试验室结构
CN112729147A (zh) 一种复杂环境下桨叶应变测量试验系统及试验方法
CN209148576U (zh) 建筑门窗保温性能检测设备
CN106248526A (zh) 一种冶金材料高温粘度的测定装置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