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38208A - 一种介入治疗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介入治疗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038208A CN110038208A CN201910440584.7A CN201910440584A CN110038208A CN 110038208 A CN110038208 A CN 110038208A CN 201910440584 A CN201910440584 A CN 201910440584A CN 110038208 A CN110038208 A CN 11003820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robe
- conduit
- seal wire
- interventional therapy
- therapy de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8/00—Diagnosis using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waves
- A61B8/12—Diagnosis using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waves in body cavities or body tracts, e.g. by using catheter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0021—Catheters; Hollow prob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orm of the tubing
- A61M25/0023—Catheters; Hollow prob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orm of the tubing by the form of the lumen, e.g. cross-section, variable diameter
- A61M25/0026—Multi-lumen catheters with stationary element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01—Introducing, guiding, advancing, emplacing or holding catheters
- A61M25/09—Guide wire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0021—Catheters; Hollow prob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orm of the tubing
- A61M25/0023—Catheters; Hollow prob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orm of the tubing by the form of the lumen, e.g. cross-section, variable diameter
- A61M25/0026—Multi-lumen catheters with stationary elements
- A61M2025/0036—Multi-lumen catheters with stationary elements with more than four lumina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Pathology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介入治疗装置,包括:导管(1)、探头(2)、导丝(3),所述导管(1)内设有供所述探头(2)穿过的探头腔(11),所述导管(1)还设有至少一个供所述导丝(3)穿过的导丝腔(12)。本申请提供的介入治疗装置较大程度的简化了手术步骤,并能在导丝穿通时利用探头持续提供影像支持,从而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手术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介入治疗装置。
背景技术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hronic total occlusion,CTO)手术成功率相对低,技术难度大,术中并发症多,术后再狭窄发生率高,因此被认为是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领域最大的困难和挑战。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治疗难度大的绝大多数原因在于导引导丝无法通过闭塞病变(占手术失败原因的63%-92%),而导丝能否通过CTO病变与术者的经验及介入器材的选择有很大的关系。
现有常用的开通CTO病变的技术包括前向导丝技术与逆向导丝技术。通常情况下,开通CTO病变首选前向导丝技术,而逆向导丝技术只是应用前向导丝技术失败后的次要选择,但是有些患者的造影结果显示前向技术开通难度很大,此时可直接考虑行逆行导丝技术开通CTO病变。
开通CTO病变过程中,常需要多次更换导丝,但使用传统的单腔微导管时,必须将前一根导丝完全撤出后才能插入另一根导丝,且撤出原导丝或插入新导丝过程中往往造成微导管位置改变,因而手术效率低、手术步骤繁琐。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介入治疗装置,从而提高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成功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为提供一种介入治疗装置;本申请提供的介入治疗装置较大程度的简化了手术步骤,并能在导丝穿通时利用探头持续提供影像支持,从而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手术成本。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介入治疗装置,包括:导管、探头、导丝,所述导管内设有供所述探头穿过的探头腔,所述导管还设有至少一个供所述导丝穿过的导丝腔。
优选地,所述导管设有2-5个导丝腔,多个所述导丝腔彼此分隔。
优选地,所述探头腔位于所述导管横截面的中心,多个所述导丝腔绕所述探头腔的外侧分布。
优选地,所述导管设有3个导丝腔,相邻所述导丝腔的夹角为120°。
优选地,所述导丝腔的近端伸出所述导管,并与导管座相连通,不同所述导管座的至少部分外壳的颜色不同。
优选地,所述探头伸出所述探头腔并与所述探头腔固定连接,所述探头的远端设有导管头。
优选地,所述导管与所述导管头之间设有连接套,所述探头固定在所述连接套内。
优选地,所述探头具体为超声探头。
优选地,所述导管的近端设有至少一个定位标志。
优选地,所述导丝腔可供指引导丝或CTO导丝中的任意一种穿过。
现有技术中进行介入治疗时,通常是单独使用超声导管和CTO导丝导管,需要在超声定位后先撤出超声导管,然后送入CTO导丝导管,使用CTO导丝来进行穿通,同时还需保留之前超声定位的影像来进行对比,操作繁琐,而且需要术者根据之前的超声影像去操控CTO导丝,对术者要求高,手术效率低,并导致手术成功率下降。
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介入治疗装置,在导管内分别设置探头腔、导丝腔,使得探头和导丝可以通过本申请提供的介入治疗装置同时进入患者体内。因此在手术过程中,术者可根据探头定位病灶部位,然后利用导丝腔内的导丝伸出导丝腔,对病变处进行穿通操作。使用本申请提供的介入治疗装置,可使术者通过探头定位的同时使用导丝进行穿通。因此,相比于现有技术,本申请提供的介入治疗装置较大程度的简化了手术步骤,并能在导丝穿通时利用探头持续提供影像支持,从而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手术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介入治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介入治疗装置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1中A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介入治疗装置的导管远端的局部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介入治疗装置的导管的横截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1-导管;11-探头腔;12-导丝腔;13-导管头;2-探头;3-导丝;31-导管座;31a-标识管;4-定位标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上,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设置在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若干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须知,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申请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申请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申请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本申请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撰写。
请如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介入治疗装置,包括:导管1、探头2、导丝3,所述导管1内设有供所述探头2穿过的探头腔11,所述导管1还设有至少一个供所述导丝3穿过的导丝腔12。
现有技术中进行介入治疗时,通常是单独使用超声导管和CTO导丝导管,需要在超声定位后先撤出超声导管,然后送入CTO导丝导管,使用CTO导丝来进行穿通,同时还需保留之前超声定位的影像来进行对比,操作繁琐,而且需要术者根据之前的超声影像去操控CTO导丝,对术者要求高,手术效率低,并导致手术成功率下降。
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介入治疗装置,在导管1内分别设置探头腔11、导丝腔12,使得探头2和导丝3可以通过本申请提供的介入治疗装置同时进入患者体内。因此在手术过程中,术者可根据探头2定位病灶部位,然后利用导丝腔12内的导丝3伸出导丝腔12,对病变处进行穿通操作。使用本申请提供的介入治疗装置,可使术者通过探头2定位的同时使用导丝3进行穿通。因此,相比于现有技术,本申请提供的介入治疗装置较大程度的简化了手术步骤,并能在导丝3穿通时利用探头2持续提供影像支持,从而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手术成本。
优选地,所述导管1设有2-5个导丝腔12,多个所述导丝腔12彼此分隔。
优选导管1设有2-5、更优选3-4个导丝腔12,可以在手术中送入多根导丝3进行操作。同时,多个导丝腔12彼此分隔,可以防止导丝3缠绕或互相干扰影响操作。
优选地,所述探头腔11位于所述导管1横截面的中心,多个所述导丝腔12绕所述探头腔11的外侧分布。
本申请中,将需要容纳体积较大的探头2的探头腔11设置在导管1的中心,并将导丝腔12布置在其外围,使导丝3伸出导管1时更靠近血管管壁,便于导丝3操作。
优选地,所述导管1设有3个导丝腔12,相邻所述导丝腔12的夹角为120°。
更优选的,导管1中共设有3个导丝腔12,3个导丝腔绕探头腔11的外侧(即导管1圆心的外侧)均匀分布,相邻导丝腔12的夹角为120°。则多根导丝3伸入血管后,能沿导管径向指向3个不同方向,通过控制不同导丝腔12中的导丝3,到达血管真腔的方向,从而通过不同导丝腔12调节穿通方向。
优选地,所述导丝腔12的近端伸出所述导管1,并与导管座31相连通,不同所述导管座31的至少部分外壳的颜色不同。
为便于术者操作,将操作导丝3的导管座31的外壳颜色设置不同,则术者通过操作不同颜色的导管座31,与探头2发回的影像中哪一根导丝3有移动,可以建立对应关系,在手术过程中,需要指定导丝3移动时直接操作对应颜色的导管座31,而不用反复尝试,提高效率和手术成功率。导管座31上设置不同颜色,可以通过在导管座31上套设不同颜色的标识管实现。
作为优选,本申请使用的导管座31可以包括标识管31a组成,导管座31通常较硬,而容纳导丝的管体较软,在导管座31和容纳导丝的管体之间设置较低的标识管31a作为缓冲,同时标识管31a可以设置不同颜色,起到标识作用。
导管座31至少部分外壳的颜色不同,可以是外壳颜色全部不同,也可是设置颜色块、颜色环等标记不同导管座31。
优选地,所述探头2伸出所述探头腔11并与所述探头腔11固定连接,所述探头2的远端设有导管头13。
优选地,所述导管1与所述导管头13之间设有连接套,所述探头2固定在所述连接套内。
优选探头2伸出探头腔11并与探头腔11固定连接,探头2的远端设有导管头13。如此设置,可以使探头2伸出导管1,而不是被包裹在导管1内,从而提高探头2的信息采集准确性。而探头2伸出导管1时,为了防止探头2对血管造成损伤,在探头2的远端设置导管头13,导管头由柔软的材料制成。同时,导管头13可以塑形成圆锥体或其他具有尖端的结构,便于介入治疗装置在血管内移动。本申请中,远端,是指装置进入患者体内而远离操作者的一端。
除了将探头2与探头腔11固定连接,并在探头2上固定导管头13的结构,还可以在导管1与导管头13之间设有连接套,并将探头2固定在连接套内。即,导管1、导管头13和连接套为一体化结构,探头2伸出导管1固定在连接套中。可以设置连接套的材质不同或厚薄不同,便于探头2的正常工作。
优选地,所述探头具体为超声探头。
优选地,所述导管1的近端设有至少一个定位标志4。
在导管1的近端设置定位标志4,术者通过观察定位标志4的位置可以判断导管1进入的深度并进行控制。可以在不同深度设置不同的定位标志4以辅助判断。
优选地,所述导丝腔12可供指引导丝或CTO导丝中的任意一种穿过。
本申请中,导丝腔12可以供指引导丝或CTO导丝穿过,分别实现指引和穿通的功能。本申请中,还可以进行导丝交换,即,抽出某一导丝腔12中的导丝2,然后由该导丝腔12送入另一根导丝2。导丝交换不仅可以实现导引导丝(导引介入治疗装置进入病变部位)和CTO导丝(chronic total occlusion,CTO,CTO导丝是指穿通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部位所用导丝)的导丝的交换,还可以实现不同CTO导丝的交换,根据病变部分处理的需要进行更换。
例如,导丝腔能通过φ0.014"的指引导丝,长180-330cm;也能通过φ0.014",长度也为180cm-330cm,头端硬度比指引导丝大的CTO导丝。
本申请提供的介入治疗装置,可以按照以下步骤使用:首先将指引导丝送入病变部位,然后将本申请提供的介入治疗装置由导丝腔12穿入指引导丝中,沿指引导丝的导向进入到病变部位,然后撤回指引导丝将CTO导丝由导丝腔12送入病变部位,或从另一导丝腔12送入CTO导丝。在探头2传回的信息(通常是影像)的指导下,术者操作CTO导丝穿通病变部位进行治疗。根据需要,可以在多个导丝腔12中分别送入指引导丝或CTO导丝,从不同方向实现穿通,或进行导丝交换,以适应穿通的需求。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介入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管(1)、探头(2)、导丝(3),所述导管(1)内设有供所述探头(2)穿过的探头腔(11),所述导管(1)还设有至少一个供所述导丝(3)穿过的导丝腔(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入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1)设有2-5个导丝腔(12),多个所述导丝腔(12)彼此分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介入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探头腔(11)位于所述导管(1)横截面的中心,多个所述导丝腔(12)绕所述探头腔(11)的外侧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介入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1)设有3个导丝腔(12),相邻所述导丝腔(12)的夹角为120°。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介入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丝腔(12)的近端伸出所述导管(1),并与导管座(31)相连通,不同所述导管座(31)的至少部分外壳的颜色不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入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探头(2)伸出所述探头腔(11)并与所述探头腔(11)固定连接,所述探头(2)的远端设有导管头(1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介入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1)与所述导管头(13)之间设有连接套,所述探头(2)固定在所述连接套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入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探头(2)具体为超声探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入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1)的近端设有至少一个定位标志(4)。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入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丝腔(12)可供指引导丝或CTO导丝中的任意一种穿过。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440584.7A CN110038208A (zh) | 2019-05-24 | 2019-05-24 | 一种介入治疗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440584.7A CN110038208A (zh) | 2019-05-24 | 2019-05-24 | 一种介入治疗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038208A true CN110038208A (zh) | 2019-07-23 |
Family
ID=672836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440584.7A Pending CN110038208A (zh) | 2019-05-24 | 2019-05-24 | 一种介入治疗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038208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4173814A1 (en) * | 2023-02-17 | 2024-08-22 | Merit Medical Systems, Inc. | Fenestrated vascular aortic repair stent deployment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1363540B1 (en) * | 2001-03-02 | 2006-09-06 | Boston Scientific Scimed, Inc. | Imaging catheter for use inside a guiding catheter |
CN201006083Y (zh) * | 2007-03-05 | 2008-01-16 | 何奔 | 单轨式微导管腔内注射装置 |
CN201481558U (zh) * | 2009-08-31 | 2010-05-26 | 李潮 | 导丝分配器 |
CN201578737U (zh) * | 2010-01-08 | 2010-09-15 | 张杰峰 | 一种双导丝导管 |
CN104068897A (zh) * | 2014-06-17 | 2014-10-01 | 汝磊生 | 血管内超声双腔微导管 |
CN104161548A (zh) * | 2014-08-27 | 2014-11-26 | 马永红 | 一种治疗动脉闭塞病变的器具及其应用 |
CN203988135U (zh) * | 2014-06-17 | 2014-12-10 | 汝磊生 | 血管内超声双腔微导管 |
CN204049865U (zh) * | 2014-09-06 | 2014-12-31 | 李文元 | 经桡动脉入路冠脉介入操作装置 |
CN105617512A (zh) * | 2015-12-24 | 2016-06-01 | 北京奇伦天佑创业投资有限公司 | 导丝导引装置和导丝导引组件 |
-
2019
- 2019-05-24 CN CN201910440584.7A patent/CN110038208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1363540B1 (en) * | 2001-03-02 | 2006-09-06 | Boston Scientific Scimed, Inc. | Imaging catheter for use inside a guiding catheter |
CN201006083Y (zh) * | 2007-03-05 | 2008-01-16 | 何奔 | 单轨式微导管腔内注射装置 |
CN201481558U (zh) * | 2009-08-31 | 2010-05-26 | 李潮 | 导丝分配器 |
CN201578737U (zh) * | 2010-01-08 | 2010-09-15 | 张杰峰 | 一种双导丝导管 |
CN104068897A (zh) * | 2014-06-17 | 2014-10-01 | 汝磊生 | 血管内超声双腔微导管 |
CN203988135U (zh) * | 2014-06-17 | 2014-12-10 | 汝磊生 | 血管内超声双腔微导管 |
CN104161548A (zh) * | 2014-08-27 | 2014-11-26 | 马永红 | 一种治疗动脉闭塞病变的器具及其应用 |
CN204049865U (zh) * | 2014-09-06 | 2014-12-31 | 李文元 | 经桡动脉入路冠脉介入操作装置 |
CN105617512A (zh) * | 2015-12-24 | 2016-06-01 | 北京奇伦天佑创业投资有限公司 | 导丝导引装置和导丝导引组件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4173814A1 (en) * | 2023-02-17 | 2024-08-22 | Merit Medical Systems, Inc. | Fenestrated vascular aortic repair stent deployment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3248530B1 (en) | Percutaneous puncture and dilation visible irrigation- suction system and method of using the same | |
EP3367932B1 (en) | System for navigation of surgical instruments | |
US10463232B2 (en) | Anchored guidewire | |
US20190282203A1 (en) | Intravascular ultrasound needle guide | |
US20170311792A1 (en) | Anchored Working Channel | |
JP2016501622A (ja) | 固定式ワーキングチャンネル | |
AU2019338014B2 (en) | Calculus removing mesh basket and double-cavity end cap for calculus removing mesh basket | |
Lange et al. | Percutaneous removal of caliceal and other “inaccessible” stones: instruments and techniques | |
JP2023522884A (ja) | 湾曲バルーンカテーテルリトラクタ | |
CN110038208A (zh) | 一种介入治疗装置 | |
US10512773B2 (en) | Elongated guide sheath | |
CN219184171U (zh) | 可视装置 | |
CN216394293U (zh) | 可转向结构和可转向灌洗引流装置 | |
US20170245841A1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mproved tissue sampling | |
CN107343814B (zh) | 一种切开刀 | |
CN213606754U (zh) | 鞘管调节机构及可调弯鞘管 | |
CN212489910U (zh) | 标测导管 | |
CN209751905U (zh) | 一种双腔微导管结构 | |
CN212234669U (zh) | 一种扩张切开装置 | |
CN111617367A (zh) | 一种药物输送用微创导入头 | |
CN212016416U (zh) | 一种医用导引导管 | |
CN213190057U (zh) | 一种用于内膜开窗的装置 | |
US20230329542A1 (en) | Percutaneous renal access system | |
CN217593004U (zh) | 一种穿刺设备 | |
CN211934225U (zh) | 穿刺导杆及穿刺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723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