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37774B - 一种一次性使用体腔引流急救套装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一次性使用体腔引流急救套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37774B
CN110037774B CN201910316631.7A CN201910316631A CN110037774B CN 110037774 B CN110037774 B CN 110037774B CN 201910316631 A CN201910316631 A CN 201910316631A CN 110037774 B CN110037774 B CN 11003777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ainage
clamping plate
tube
knife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1663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37774A (zh
Inventor
李林风
陈志强
陈爱国
陈达锦
王铮
冯土辉
杨永龙
龙成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Xianlai Medical Devi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Xianlai Medical Devi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Xianlai Medical Devi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Xianlai Medical Devi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31663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037774B/zh
Publication of CN1100377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377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377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377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32Surgical cutting instruments
    • A61B17/3209Incision instruments
    • A61B17/3211Surgical scalpels, kni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00Suction or pumping devices for medical purposes; Devices for carrying-off, for treatment of, or for carrying-over, body-liquids; Drainage systems
    • A61M1/69Drainage containers not being adapted for subjection to vacuum, e.g. bag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00Suction or pumping devices for medical purposes; Devices for carrying-off, for treatment of, or for carrying-over, body-liquids; Drainage systems
    • A61M1/80Suction pump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00Suction or pumping devices for medical purposes; Devices for carrying-off, for treatment of, or for carrying-over, body-liquids; Drainage systems
    • A61M1/84Drainage tubes; Aspiration tip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05/00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pparatus
    • A61M2205/27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pparatus preventing use
    • A61M2205/273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pparatus preventing use preventing reuse, e.g. of disposabl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Surgery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次性使用体腔引流急救套装,将手术刀、置管器、引流管、固定器、引流器和手泵组合成套装使用,用于与各种引流救治,该急救套装不依赖外部电源能源,既具备调压引流与活瓣式引流功能互补,又具备急性胸内出血时胸血回收、回输的三合一功能结构配置,适用于个体、群体,就地展开,按需搭配,模块式组合,用最简单的、最普及的功能结构应对最危机的救助对象,具有更好的现场应急性和批量性综合救护,时效性更好。

Description

一种一次性使用体腔引流急救套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次性使用体腔引流急救套装。
背景技术
现有的体腔穿刺引流急救器材功能单一,体积笨重,多需依赖电力驱动,既受到医疗条件限制,也受交通环境条件制约,很难应付现场综合性救护需要,且现有的急救器材体腔穿刺阻力很大,不能满足微创技术,穿刺造成的伤痛大,且现有的体腔穿刺引流急救器材不能在伤后第一时间开展批量化地初级生命救护,也不能在无麻醉条件下,通过微创紧急地实施现场穿刺置管体腔。综上所述,现有的体腔穿刺引流急救器材不适合现场应急性,批量性综合救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一次性使用体腔引流急救套装,该体腔穿刺引流急救套装具有更好的现场应急性。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提供一种一次性使用体腔引流急救套装,包括由置管器、引流管、固定器、引流器、手泵以及能够对人体体腔进行开皮的手术刀组合成所述体腔穿刺引流急救套装,所述置管器、引流管、固定器、引流器、手泵、手术刀的结构分别如下:
置管器,所述置管器设有一主体,主体的端部设有插槽,所述主体分为上下两半,分别为上半主体和下半主体;主体的背部向外拱,背部靠近插槽的方向拱起的程度逐渐减小,上半主体的插槽上连接子夹板的后端,下半主体分为第一段、第二段,第一段的背部为圆弧向内凹,第一段与上半主体的背部共同形成了便于手握置管器时与手紧密贴合的形状,第二段与第一段圆弧连接,且第二段的背部向外拱,与第二段背部连接的上端设有便于观察引流管插入情况的观察口,所述观察口贯穿第二段上端的两侧面,下半主体的第二段的插槽上连接母夹板,子夹板和母夹板的材质均为金属材质,子夹板和母夹板组合成的前端金属尖端为穿刺端,所述穿刺端能压扁并夹紧引流管的引流端,上半主体的内腔内延伸有锁钩,下半主体连接有一锁合开关且下半主体的第一段上设有锁孔,锁合开关位于锁孔内,且能够相对所述锁孔移动,当推动锁合开关移动时,能够使得锁合开关内的锁扣与锁钩脱离,从而能够使得上半主体和下半主体脱离,当打开置管器的锁合开关时,将置管器的上半主体和下半主体打开后,能够抽出置管器从而让引流管在体腔内进行引流;子夹板和/或母夹板的外表面上均设有用于测量的刻度标识,所述子夹板顶部的内侧向上凸伸有高于其的唇凸,母夹板的上端设有两个限位块、位于限位块上方的凸起,两个限位块位于纵向中心线的两侧,两个限位块之间为导引沟,凸起自母夹板顶部的弧形板的内侧凸伸出来,一唇孔自母夹板的外表面向内凹陷,所述唇孔的第一部分位于凸起内,第二部分连通母夹板的内外表面并与第一部分连通,当子夹板与母夹板锁紧时,子夹板的唇凸能够通过导引沟插入到位于凸起的唇孔内,子夹板的顶部抵顶凸起的底部,使得子母夹板相互咬合锁紧,形成半圆形板尖;
引流管,置管器主体前端的穿刺端放置所述引流管,所述引流管包括导管、连接座、止液夹,导管设有连接端和引流端,引流端为斜面设置,当引流管的引流端插入到置管器的主体前端的穿刺端内时,引流端位于子夹板和母夹板之间的前端,并被置管器的上、下半主体夹紧,使得引流管位于置管器内并被夹紧,且置管器的穿刺端能够带着引流管对开好皮的创口穿刺并进入体腔到合适部位;连接座设有连接部及安装部,其中连接座的安装部与导管的连接端固定连接,导管上安装有所述止液夹;
固定器,固定器用于固定所述引流管,所述固定器包括固定夹、固定支架、敷贴、垫片,导管依次穿过固定夹、敷贴、固定支架、垫片的中心,且导管、固定夹、敷贴、固定支架、垫片的中心轴线重合,敷贴压紧固定支架,垫片位于固定支架的内侧,且垫片能够贴紧患者的皮肤,敷贴、固定支架和垫片的上半部分有一长条形的缝,此缝便于固定器张开并放置引流管,从而对引流管进行固定,当调整引流管到合适的位置后能够用固定器贴紧人体的创口并固定所述引流管;
引流器,所述引流器包括袋体、转换装置、内部的积液腔体,袋体和积液腔体均固定连接转换装置,且积液腔体容置在袋体内,积液腔体材质为硬质材料,积液腔体内设置有调压延长管和单向活瓣管,调压延长管和单向活瓣管均固定于转换装置,且调压延长管延伸至积液腔体的底部,单向活瓣管连通至积液腔体的上端部;所述转换装置设置有转换结构,转换结构包括连通外围引管的入口通道、连通调压延长管的调压通道和连通单向活瓣管的活瓣通道;转换结构设置有转换阀,转换阀设置有相互连通的环孔和切换孔,环孔连通所述入口通道;转动所述转换阀,能够使切换孔连通调压通道,或使切换孔切换连通活瓣通道,或使切换孔切换至堵住状态以停止引流,所述连接座的一端连接所述引流管的连接部,另一端连接所述外围引管,用于将引流管与引流器连接在一起;
手泵,所述手泵包括引流端、输出端和舒缩段;所述引流端设置有单向阀,引流端的单向阀只可进入不可返流,引流端有可能够与外连接的连接头;输出端也设置有单向阀,输出端的单向阀只可排出不可返流,输出端有可能够与外连接的连接头,所述舒缩段包括舒缩主泵和鳞片状收缩筋;所述舒缩主泵的内腔为圆柱形腔体,舒缩主泵外侧设有鳞片状收缩筋,所述鳞片状收缩筋由纵向楞型条和横向楞型条交汇构成框架结构,通过鳞片状收缩筋控制形变回弹力度和收缩体积。
其中,所述置管器的子夹板和置管器的母夹板沿着纵向中心心线弯折,子夹板和母夹板的横截面呈V字形,开口的角度为135°-165°,所述母夹板的长度长于子夹板,母夹板的宽度比子夹板宽,子夹板和母夹板的厚度一致,子夹板的后端表面和母夹板的后端表面上均设有多个凹槽、连接多个凹槽的凸块,凹槽、凸块均与插槽的内侧壁卡接,能够将子夹板、母夹板均固定在主体。
其中,袋体设置有容量刻度标识,且袋体设置有透视部,积液腔体设置有内刻度标识,且积液腔体是透明的,内刻度标识的位置对应所述透视部,所述转换结构设置有连接槽,入口通道、调压通道和活瓣通道均连通至所述连接槽内,所述转换阀插入所述连接槽内,且转换阀的外侧壁与连接槽的内侧壁之间密封,转换装置设置有连通袋体内的排气通道,所述排气通道设置有排气阀。
其中,所述手术刀包括刀柄、连接刀柄端部的刀尖和将刀尖包覆在其内的刀套,刀柄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刀体、第二刀体和第三刀体,第一刀体的表面设有用于测量的刻度标识,第二刀体的表面设有多个防滑纹,多个防滑纹在第二刀体的表面凸出/凹陷形成,第三刀体固接所述刀尖。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一种一次性使用体腔引流急救套装,将手术刀、置管器、引流管、固定器、引流器和手泵组合成套装使用,用于与各种引流救治,该急救套装不依赖外部电源能源,既具备调压引流与活瓣式引流功能互补,又具备急性胸内出血时胸血回收、回输的三合一功能结构配置,适用于个体、群体,就地展开,按需搭配,模块式组合,用最简单的、最普及的功能结构应对最危机的救助对象,具有更好的现场应急性和批量性综合救护,时效性更好;且该急救套装为一次性,便于携带和更换,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体腔穿刺引流急救套装的手术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体腔穿刺引流急救套装的置管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体腔穿刺引流急救套装的置管器的上半主体和子夹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体腔穿刺引流急救套装的置管器的下半主体和母夹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体腔穿刺引流急救套装的引流管与置管器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体腔穿刺引流急救套装的引流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体腔穿刺引流急救套装的固定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体腔穿刺引流急救套装的引流管与固定器连接的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体腔穿刺引流急救套装的引流管与固定器连接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体腔穿刺引流急救套装的引流器的立体图。
图11为本发明的体腔穿刺引流急救套装的引流器的分解图。
图12为本发明的体腔穿刺引流急救套装的引流器的袋盖和转换结构的立体图。
图13为本发明的体腔穿刺引流急救套装的引流器中的袋盖和转换结构的另一视觉的立体图。
图14为本发明的体腔穿刺引流急救套装的引流器中的转换阀的立体图。
图15为本发明的体腔穿刺引流急救套装的引流器的转换阀的另一视觉的立体图。
图16为本发明的体腔穿刺引流急救套装的引流器的积液腔体的立体图。
图17为本发明的体腔穿刺引流急救套装的手泵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的体腔穿刺引流急救套装的手泵的剖视图。
图1至图18中包括:
手术刀1,刀柄10,刀尖11,刀套12,第一刀体13,第二刀体14,第三刀体15,防滑纹16;
置管器2,主体20,上半主体21,下半主体22,第一段220,第二段221,观察口222,锁孔223,插槽23,子夹板24,唇凸240,母夹板25,限位块250,凸起251,导引沟252,唇孔253,锁合开关26,锁扣260,锁钩261;
引流管3,导管30,止液夹31,连接端32,引流端33,连接座34;
固定器4,敷贴40,固定夹41,固定支架42,垫片43,长条形的缝44;
引流器5,袋体50,采样通道500,排放通道501,转换装置51,排气通道510,排气阀511,悬挂位512,安装柱513,安装槽514,扣环515,挂钩516,积液腔体52,安装凸缘520,安装孔521,贯通通道522,调压延长管53,单向活瓣管54,转换结构55,入口通道550,调压通道551,活瓣通道552,连接槽553,转换阀56,环孔560,切换孔561,位置指示结构562,固定板57,插接条570,悬挂条571,挂靠孔572,挂孔573,引管58;
手泵6,引流端60,流入管道600,流道活瓣601,圆锥体602,双向环扣603,输出端61,流出管道610,副泵611,舒缩段62,舒缩主泵620,鳞片状舒缩筋621。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本发明的一种一次性使用体腔引流急救套装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图5、图6、图10和图17所示,由手术刀1、置管器2、引流管3、固定器4、引流器5和手泵6组成该体腔穿刺引流急救套装,其中引流器5能够与引流管3配套作为穿刺容器使用,引流管3用于置入人体内使用部位,对体腔内的积液、积气等进行引流。引流管3能够与置管器2组合进行体腔穿刺(如图9所示),引流管3能够与固定器4组合将与引流管3连接的器材固定在人体上(如图7所示)。手术刀1用于对人体体腔进行开皮,手术刀1开好皮后,将置管器2夹紧引流管3,对开好皮的创口穿刺进入体腔到合适部位后,打开置管器2的锁合开关26(如图3所示),将置管器2的上半主体21和下半主体22打开后,抽出置管器2让引流管3在体腔内引流,引流管3与固定器4连接,调整引流管3到合适的位置后用固定器4贴紧创口进行固定引流管3,引流管3连接引流器5,当连接好后,打开引流管3中的止液夹31,旋转引流器5的调压阀进行调压,手泵6的使用是跟据情况供而定,当需要用手泵6泵血液输时或手动吸引时则加入手泵6进行急救作业。将手术刀1、置管器2、引流管3、固定器4、引流器5和手泵6组合成套装使用,用于与各种引流救治,该急救套装不依赖外部电源能源,既具备调压引流与活瓣式引流功能互补,又具备急性胸内出血时胸血回收、回输的三合一功能结构配置,适用于个体群体,大小批量,就地展开,按需搭配,模块式组合,用最简单的、最普及的功能结构应对最危机的救助对象,具有更好的现场应急性和批量性综合救护,时效性更好;且该急救套装为一次性,便于携带和更换,使用方便。
如图1所示,手术刀1包括刀柄10、连接刀柄10端部的刀尖11和将刀尖11包覆在其内的刀套12,刀柄1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刀体13、第二刀体14和第三刀体15,第一刀体13的表面设有用于测量的刻度标识,第二刀体14的表面设有多个防滑纹16,多个防滑纹16在第二刀体14的表面凸出/凹陷形成,第三刀体15固接刀尖11,第一刀体13上设有的刻度标识,便于人们更好的手术刀1的移动距离;防滑纹16设有多个,且均为凸出/凹陷设置,使得救助人员在手握手术刀1的时候不会由于手术刀1滑到导致脱落,增大人手与手术刀1的摩擦力,以使得救助人员能将手术刀1抓的更稳。
如图2-图4所示,置管器2设一主体20,主体20分为上下两半,分别为上半主体21和下半主体22,上半主体21的背部均向外拱,主体20的端部设有插槽23,背部靠近插槽23的方向拱起的程度逐渐减小,上半主体21的插槽23上连接子夹板24的后端,下半主体22分为第一段220、第二段221,第一段220的背部为圆弧向内凹,第一段220与上半主体21的背部共同形成了便于手握置管器时与手紧密贴合的形状,第二段221与第一段220圆弧连接,且第二段221的背部向外拱,与第二段221背部连接的上端设有便于观察引流管插入情况的观察口222,观察口222贯穿第二段221上端的两侧面,下半主体22的第二段221的插槽23上连接母夹板25,子夹板和母夹板的材质均为金属材质,上半主体21的内腔内延伸有锁钩231,下半主体22连接有一锁合开关26且下半主体22的第一段220上设有锁孔223,锁合开关26位于锁孔223内,且能够相对锁孔223移动,当推动锁合开关26移动时,能够使得锁合开关26内的锁扣260与锁钩261脱离,从而能够使得上半主体21和下半主体22脱离,主体下端为主体入口。
下半主体22的插槽23上连接母夹板25,如图3和图4所示,子夹板24和/或母夹板25的外表面上均设有用于测量的刻度标识,子夹板24顶部的内侧向上凸伸有高于其的唇凸240,母夹板25的上端设有两个限位块250、位于限位块250上方的凸起251,两个限位块250位于纵向中心线的两侧,两个限位块250之间为导引沟252,凸起251自母夹板25顶部的弧形板的内侧凸伸出来,一唇孔253自母夹板25的外表面向内凹陷,唇孔253的第一部分位于凸起251内,第二部分连通母夹板25的内外表面并与第一部分连通,当子夹板24与母夹板25锁紧时,子夹板24的唇凸240能够通过导引沟252沿着唇孔253的第二部分插入到位于凸起251的唇孔253的第一部分内,子夹板24的顶部抵顶凸起251的底部,使得子母夹板25相互咬合锁紧,形成半圆形板尖,如图3所示,上半主体21的内腔内和下半主体22的内腔内均延伸有锁钩261,一锁合开关26的锁扣260能够插入到锁钩261内,当推动锁合开关26朝向一侧移动时,能够使得锁钩261和锁扣260脱离,从而能够使得上半主体21和下半主体22脱离,当锁推动锁合开关26朝向另一侧移动时,锁钩261和锁扣260锁合,此时子夹板24和母夹板25锁紧,上半主体21和下半主体22扣合后,形成有中空内腔,主体20下端为主体20入口,主体20入口连接引流管3,如图9所示,引流管3通过中空空腔内插入到子夹板24和母夹板25之间,子夹板24和母夹板25组合成的前端金属尖端为穿刺端,该穿刺端能压扁并夹紧引流管3的引流端33。
如图3和图4所示,子夹板24和/或母夹板25的外表面上均设有刻度标识,方便救助人员控制穿刺深度,便于查看;两个限位块250之间为导引沟252起到引导的作用,子夹板24与母夹板25锁紧时,子夹板24的唇凸240沿着导引沟252移动并最终与母夹板25锁紧;子夹板24的唇凸240插入唇孔253内,使得子夹板24的唇凸240与母夹板25上的唇孔253卡接,子夹板24的顶部抵顶凸起251的底部,能够防止子夹板24的唇凸240过度朝向母夹板25的唇孔253中移动,起到限位的作用;设置锁合开关26,当锁合开关26锁紧子夹板24和母夹板25时,置管器2带动位于其内的引流器5插入到人体内,当插入到位后,打开置管器2的锁合开关26,将置管器2的上半主体21和下半主体22打开后,抽出置管器2让引流管3在体腔内引流。置管器2适用于临床引流时置管,与传统的圆形引导器相比,可大大减少术后创伤面积,减轻穿刺的阻力和疼痛,明显减少对组织内脏的损坏,降低危险的几率和风险。设置上半主体21和下半主体22的背部均向外拱,使得置管器2主体20体积变大,便于人们手握置管器2,置管器2主体20的内部的中空内腔变大,便于引流管3的插入,且背部靠近插槽23的方向拱起的程度逐渐减小,使得主体20能够更顺畅的与子夹板24和母夹板25连接,整体结构美观大方,结构布置合理。
如图2-图4所示,子夹板24和母夹板25均为平板,子夹板24和母夹板25沿着纵向中心心线弯折,两者的横截面呈V字形,开口的角度为135°-165°,子母夹板25长度为20-50毫米,宽度为3-14毫米,厚度为0.2-0.5毫米,唇孔253直径2-3毫米,其中母夹板25的长度长于子夹板24,母夹板25的宽度比子夹板24宽,子夹板24和母夹板25的厚度一致。子夹板24的后端和母夹板25的后端上均设有多个凹槽、连接多个凹槽的凸块,凹槽、凸块均与插槽23的内侧壁卡接,能够将子夹板24、母夹板25均固定在主体20。设置母夹板25的长度长于子夹板24,母夹板25的宽度比子夹板24宽,使得当子夹板24与母夹板25锁合时,母夹板25能够更好的与子夹板24配合,子夹板24能够充分与母夹板25贴合,使得置管器2与人体接触的面积减少,便于更好的穿刺;设置有凹槽和凸块与插槽23内侧壁卡接,进一步将子夹板24和母夹板25固定在主体20上,防止在穿刺的过程中子夹板24和母夹板25从置管器2中脱离。
如图6、图8和图9所示,引流管3,置管器2的穿刺端放置该引流管3,引流管3包括导管30、止液夹31和连接座34,导管30设有连接端32、引流端33,连接端32的直径大于或等于引流端33的直径,连接端32的一端与引流端33连接,另一端上套设有该连接座34,引流端33的出口为倾斜设置,当引流管3插入到置管器2的主体20的穿刺端时(如图5所示),引流端33位于子夹板24和母夹板25的金属穿刺端之间,并被置管器2的上半主体21和下半主体22夹紧,连接端32上安装有止液夹31,引流管3的导管30的引流端33上带有X线检测到的显影线,插入病人体内的引流端33由硅胶材料制造而成,柔顺性好,对人体组织无刺激,具有耐受性,与人体组织生物相容良好。连接座34设有连接部及安装部,其中连接座的安装部与导管30的连接端32固定连接,导管30上安装有该止液夹31。
如图7-图9所示,固定器4用于固定引流管3,固定器4包括固定支架42、敷贴40、固定夹41、垫片43,导管30依次穿过固定夹41、固定支架42、敷贴40和垫片43的中心,导管30能够插入固定支架42内,固定夹41连接在固定支架42的一侧,敷贴40位于固定夹41和固定支架42之间或者敷贴40位于固定支架42和垫片43之间。导管30能够插入固定支架42的中心及固定支架42的中心轴线,且导管30、固定支架42、敷贴40和垫片43的中心轴线重合,敷贴40压紧固定支架42,垫片43位于固定支架42的内侧,垫片43能够用于贴紧患者的皮肤,一长条形的缝44分别将敷贴40、固定支架42和垫片43的上半部分一分为二,设置固定器4,在穿刺时能够将引流管3固定在人体创口上,起到稳固作用。
如图10所示,引流器5包括透明的软质的袋体50、转换装置51和硬质且透明的内部的积液腔体52,转换装置51的材质为硬质的材料。积液腔体52容置在袋体50内,积液腔体52内设置有调压延长管53和单向活瓣管54,调压延长管53和单向活瓣管54均固定于转换装置51的底部,且调压延长管53的下端延伸至积液腔体52的底部,单向活瓣管54连通至积液腔体52的上端部,单向活瓣管54为现有的医疗器件,其原理类似单向阀,液体只能单向流入积液腔体52内,不能逆向回流。转换装置51设置有连通袋体50内的排气通道510,如图12和图13所示,排气通道510设置有排气阀511。转换装置51的两侧部分别设置有悬挂位512,便于根据实际医疗需要,通过绳子把整个引流器5吊起。袋体50的底部设置有采样通道500和排放通道501,采样通道500设置有采样塞,排放通道501设置有排放阀。打开采样塞,可以收集少量的样品进行检测。当需要排掉袋体50内的液体时,操控排放阀即可实现排放。如图11和图13所示,转换装置51的底部设置有安装柱513,积液腔体52的上部两侧设置有安装凸缘520,如图16所示,安装凸缘520开有与安装柱513相适配的安装孔521,安装柱513穿过安装孔521固定。转换装置51的底部设置有环状的安装槽514,安装槽514设置有扣环515,袋体50的开口周缘被扣环515嵌紧在安装槽514内。袋体50设置有容量刻度标识,袋体50的有容量刻度标识之处设置有透视部,用于观察袋体50上的容量。如图16所示,积液腔体52的上端部设置有连通袋体50的贯通通道522,在积液腔体52内的液体达到一定高度后,经过贯通通道522流到袋体50中。积液腔体52设置有内刻度标识(图中未示出),且积液腔体52是透明的,内刻度标识的位置对应袋体50的透视部,易于观察积液腔体52内的积液量。
本实施例中,如图11、图12、图14和图15所示,转换装置51一体注塑成型有转换结构55,转换结构55包括连通外围引管58的入口通道550、连通调压延长管53的调压通道551和连通单向活瓣管54的活瓣通道552。转换结构55设置有连接槽553,入口通道550、调压通道551和活瓣通道552均连通至连接槽553内。转换结构55设置有圆柱状的转换阀56,且转换阀56的外侧壁与连接槽553的内侧壁之间密封。转换阀56设置有相互连通的环孔560和切换孔561,切换孔561是一个较小的孔,环孔560是一个较大的孔,转动转换阀56时,环孔560始终连通入口通道550,切换孔561有四种状态,第一种状态:是切换孔561完全对齐调压通道551,即切换孔561连通调压通道551实现最大的引流。第二种状态:切换孔561与调压通道551连通,但非完全对齐调压通道551,通过转动转换阀56使切换孔561与调压通道551之间不同程度的对接,从而实现调压大小。第三种状态:转动切换孔561对齐活瓣通道552,使切换孔561切换连通活瓣通道552。第四种状态:转动转换阀56,使切换孔561对齐转换结构55的内壁面,使切换孔561切换至堵住状态以停止引流。实际上,转换阀56还可以是一个呈折弯状的弯管,弯管一端始终连通入口通道550,以弯管的连接入口通道550的那段的轴为转动轴,轴向转动弯管时,弯管另一端切换连通调压通道551或活瓣通道552,或者抵住连接槽553的内壁封住堵孔以停止引流。为方便控制转换阀56,转换结构55上设置有指示标识(图中未示出),指示标识包括活瓣标识、止流标识和调压大小标识,转换阀56设置有适配的位置指示结构562,使用时,只需要转动转换阀56,使位置指示结构562对齐对应的标识,即可实现改变切换孔561的所在位置,使用者可以直观地知悉切换孔561的位置,能够准确地控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方案中的引流器5由于设置了硬质的转换装置51和硬质的积液腔体52,积液腔体52能够对袋体50起到支撑作用,因此袋体50不易变形,从而保障了袋体50的积液容量,且硬质的转换装置51容易挂靠。由于设置了转换结构55和转换阀56,操作转动转换阀56,即可使连接外界引管58的入口通道550通过切换孔561连通调压通道551,或切换连通活瓣通道552,或使切换孔561堵住从而停止引流。确保各个通道之间的切换正确率100%,避免失误操作。在病人需要移动时可切换到活瓣通道552,由于活瓣通道552是单向的,此状态不要求引流袋体50的方向性,从而提高产品的使用安全性能。不同通道之间的切换只需操作转动转换阀56即可,操作便捷。
如图11和图13所示,转换装置51设置有挂钩516,该引流器5还包括固定板57,固定板57包括相互铰接的插接条570和悬挂条571,悬挂条571设置有供挂钩516钩住的三个挂靠孔572。插接条570和悬挂条571之间可以打开相互呈90度,插接条570插入病人床下,转换装置51的挂钩516钩住任一个挂靠孔572,可以快速地固定引流器5。插接条570和悬挂条571之间也可呈“一”字状,插接条570开有挂孔573,可以挂在有钩的地方。
如图17和图18所示,手泵6用于引流,并与引流管3配套,供吸引、引流废液、废弃用,手泵6包括引流端60、输出端61和舒缩段62;引流端60包括流入管道600、流道活瓣601、圆锥体602和双向环扣603,该引流端60有能够与外连接的连接头,引流端60设置有单向阀(未图示),液体只能单向流入而不能逆向回流;输出端61包括流出管道610、流道活瓣601、圆锥体602和副泵611,输出端61有能够与外连接的连接头,输出端61也设置有单向阀(未图示),液体只能单向流入而不能逆向回流;舒缩段62包括舒缩主泵620和鳞片状舒缩筋621。舒缩主泵620的内腔为圆柱形腔体,舒缩主泵620外侧设有鳞片状舒缩筋621。引流端60和输出端61长度25-45mm,流入管道600和流出管道610的管腔外径10mm、管腔内径8mm,流入管道600和流出管道610上设有流道活瓣601,流道活瓣601的半径为4-5㎜;舒缩段62的长度6.5-9.5㎝、外径38-42㎜、内径32-35㎜。引流端60、输出端61和舒缩段62总长15.5-18cm。
引流端60的流道活瓣601提供负压相,最大负压为30千帕,最小负压为2千帕;输出端61的流道活瓣601提供正压相,最大正压为30千帕,最小正压为2千帕。引流端60和输出端61上设有喇叭口,喇叭口上设有圆锥体602,圆锥体602分别与双向环扣603和副泵611连接,圆锥体602、双向环扣603和副泵611上分别设有空腔,上述空腔形成容量性功能残腔;引流端60、输出端61和舒缩段62的内腔总容量为85ml±3ml。
引流端60的流道活瓣601提供舒张期负压相:每搏最大负压=30千帕、最大负压每搏周期≤2″,最小负压≤2千帕、最小负压每搏周期≤1″;输出端61的流道活瓣601提供舒缩期正压相:每搏最大正压=30千帕、最大正压每搏周期≤2″,最小正压≤2千帕、最小正压每搏周期≤1″。鳞片状舒缩筋621由纵向楞型条和横向楞型条交汇构成框架结构,纵向楞型条18-24条,横向横向楞型条9-15条。引流端60、输出端61和舒缩段62的总容量为85ml±3ml,最大吸入排出量/分钟=1325ml±35ml/min,每搏最大吸入排出量=35ml±3ml,整体重量≤300克。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Claims (2)

1.一种一次性使用体腔引流急救套装,其特征在于:包括由置管器、引流管、固定器、引流器、手泵以及能够对人体体腔进行开皮的手术刀组合成所述体腔穿刺引流急救套装,所述置管器、引流管、固定器、引流器、手泵结构分别如下:
置管器,所述置管器设有一主体,主体的端部设有插槽,所述主体分为上下两半,分别为上半主体和下半主体;主体的背部向外拱,背部靠近插槽的方向拱起的程度逐渐减小,上半主体的插槽上连接子夹板的后端,下半主体分为第一段、第二段,第一段的背部为圆弧向内凹,第一段与上半主体的背部共同形成了便于手握置管器时与手紧密贴合的形状,第二段与第一段圆弧连接,且第二段的背部向外拱,与第二段背部连接的上端设有便于观察引流管插入情况的观察口,所述观察口贯穿第二段上端的两侧面,下半主体的第二段的插槽上连接母夹板,子夹板和母夹板的材质均为金属材质,子夹板和母夹板组合成的前端金属尖端为穿刺端,所述穿刺端能压扁并夹紧引流管的引流端,上半主体的内腔内延伸有锁钩,下半主体连接有一锁合开关且下半主体的第一段上设有锁孔,锁合开关位于锁孔内,且能够相对所述锁孔移动,当推动锁合开关移动时,能够使得锁合开关内的锁扣与锁钩脱离,从而能够使得上半主体和下半主体脱离,当打开置管器的锁合开关时,将置管器的上半主体和下半主体打开后,能够抽出置管器从而让引流管在体腔内进行引流;子夹板和/或母夹板的外表面上均设有用于测量的刻度标识,所述子夹板顶部的内侧向上凸伸有高于其的唇凸,母夹板的上端设有两个限位块、位于限位块上方的凸起,两个限位块位于纵向中心线的两侧,两个限位块之间为导引沟,凸起自母夹板顶部的弧形板的内侧凸伸出来,一唇孔自母夹板的外表面向内凹陷,所述唇孔的第一部分位于凸起内,第二部分连通母夹板的内外表面并与第一部分连通,当子夹板与母夹板锁紧时,子夹板的唇凸能够通过导引沟插入到位于凸起的唇孔内,子夹板的顶部抵顶凸起的底部,使得子母夹板相互咬合锁紧,形成半圆形板尖;
引流管,置管器主体前端的穿刺端放置所述引流管,所述引流管包括导管、连接座、止液夹,导管设有连接端和引流端,引流端为斜面设置,当引流管的引流端插入到置管器的穿刺端内时,引流端位于子夹板和母夹板之间的前端,并被置管器的上、下半主体夹紧,使得引流管位于置管器内并被夹紧,且置管器的穿刺端能够带着引流管对开好皮的创口穿刺并进入体腔到合适部位;连接座设有连接部及安装部,其中连接座的安装部与导管的连接端固定连接,导管上安装有所述止液夹;
固定器,固定器用于固定所述引流管,所述固定器包括固定夹、敷贴、固定支架、垫片,导管依次穿过固定夹、敷贴、固定支架、垫片的中心,且导管、敷贴、固定支架、垫片的中心轴线重合,敷贴压紧固定支架,垫片位于固定支架的内侧,且垫片能够贴紧患者的皮肤,敷贴、固定支架和垫片的上半部分有一长条形的缝,此缝便于固定器张开并放置引流管,从而对引流管进行固定,当调整引流管到合适的位置后能够用固定器贴紧人体的创口并固定所述引流管;
引流器,所述引流器包括袋体、转换装置、内部的积液腔体,袋体和积液腔体均固定连接转换装置,且积液腔体容置在袋体内,积液腔体材质为硬质材料,积液腔体内设置有调压延长管和单向活瓣管,调压延长管和单向活瓣管均固定于转换装置,且调压延长管延伸至积液腔体的底部,单向活瓣管连通至积液腔体的上端部;所述转换装置设置有转换结构,转换结构包括连通外围引管的入口通道、连通调压延长管的调压通道和连通单向活瓣管的活瓣通道;转换结构设置有转换阀,转换阀设置有相互连通的环孔和切换孔,环孔连通所述入口通道;转动所述转换阀,能够使切换孔连通调压通道,或使切换孔切换连通活瓣通道,或使切换孔切换至堵住状态以停止引流,所述连接座的一端连接所述引流管的连接部,另一端连接所述外围引管,用于将引流管与引流器连接在一起;
手泵,所述手泵包括引流端、输出端和舒缩段;所述引流端设置有单向阀,引流端的单向阀只可进入不可返流,引流端有可能够与外连接的连接头;输出端也设置有单向阀,输出端的单向阀只可排出不可返流,输出端有可能够与外连接的连接头,所述舒缩段包括舒缩主泵和鳞片状收缩筋;所述舒缩主泵的内腔为圆柱形腔体,舒缩主泵外侧设有鳞片状收缩筋,所述鳞片状收缩筋由纵向楞型条和横向楞型条交汇构成框架结构,通过鳞片状收缩筋控制形变回弹力度和收缩体积;
所述置管器的子夹板和置管器的母夹板沿着纵向中心心线弯折,子夹板和母夹板的横截面呈V字形,开口的角度为135°-165°,所述母夹板的长度长于子夹板,母夹板的宽度比子夹板宽,子夹板和母夹板的厚度一致,子夹板的后端表面和母夹板的后端表面上均设有多个凹槽、连接多个凹槽的凸块,凹槽、凸块均与插槽的内侧壁卡接,能够将子夹板、母夹板均固定在主体;
所述手术刀包括刀柄、连接刀柄端部的刀尖和将刀尖包覆在其内的刀套,刀柄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刀体、第二刀体和第三刀体,第一刀体的表面设有用于测量的刻度标识,第二刀体的表面设有多个防滑纹,多个防滑纹在第二刀体的表面凸出/凹陷形成,第三刀体固接所述刀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次性使用体腔引流急救套装,其特征在于:袋体设置有容量刻度标识,且袋体设置有透视部,积液腔体设置有内刻度标识,且积液腔体是透明的,内刻度标识的位置对应所述透视部,所述转换结构设置有连接槽,入口通道、调压通道和活瓣通道均连通至所述连接槽内,所述转换阀插入所述连接槽内,且转换阀的外侧壁与连接槽的内侧壁之间密封,转换装置设置有连通袋体内的排气通道,所述排气通道设置有排气阀。
CN201910316631.7A 2019-04-19 2019-04-19 一种一次性使用体腔引流急救套装 Active CN11003777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16631.7A CN110037774B (zh) 2019-04-19 2019-04-19 一种一次性使用体腔引流急救套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16631.7A CN110037774B (zh) 2019-04-19 2019-04-19 一种一次性使用体腔引流急救套装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37774A CN110037774A (zh) 2019-07-23
CN110037774B true CN110037774B (zh) 2024-05-03

Family

ID=672779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16631.7A Active CN110037774B (zh) 2019-04-19 2019-04-19 一种一次性使用体腔引流急救套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037774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772514Y (zh) * 2005-03-29 2006-04-19 王秀娟 胸腔血气胸引流器
CN201235104Y (zh) * 2008-08-12 2009-05-13 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疗养院 一种胸腹腔引流装置
CN201312839Y (zh) * 2008-12-01 2009-09-23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多发创伤病人用多功能急救套件
CN102526814A (zh) * 2012-01-20 2012-07-04 张世范 一种便携式穿刺置管引流综合救护系列
CN202637126U (zh) * 2012-06-15 2013-01-02 张世范 一种夹板式体腔穿刺置管固定系列
CN204637258U (zh) * 2015-05-13 2015-09-16 泰州市众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引流管固定器
CN105412999A (zh) * 2015-11-03 2016-03-23 张世范 一种梭形鳞片状正负压双相手泵
CN206534978U (zh) * 2016-11-09 2017-10-03 广东百合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腹腔引流管的导管固定翼
CN210727833U (zh) * 2019-04-19 2020-06-12 广东先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一次性使用体腔引流急救套装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772514Y (zh) * 2005-03-29 2006-04-19 王秀娟 胸腔血气胸引流器
CN201235104Y (zh) * 2008-08-12 2009-05-13 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疗养院 一种胸腹腔引流装置
CN201312839Y (zh) * 2008-12-01 2009-09-23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多发创伤病人用多功能急救套件
CN102526814A (zh) * 2012-01-20 2012-07-04 张世范 一种便携式穿刺置管引流综合救护系列
CN202637126U (zh) * 2012-06-15 2013-01-02 张世范 一种夹板式体腔穿刺置管固定系列
CN204637258U (zh) * 2015-05-13 2015-09-16 泰州市众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引流管固定器
CN105412999A (zh) * 2015-11-03 2016-03-23 张世范 一种梭形鳞片状正负压双相手泵
CN206534978U (zh) * 2016-11-09 2017-10-03 广东百合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腹腔引流管的导管固定翼
CN210727833U (zh) * 2019-04-19 2020-06-12 广东先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一次性使用体腔引流急救套装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37774A (zh) 2019-07-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946123B2 (en) Corporeal drainage system
EP2470237B1 (en) An irrigation device and method of using the device
BRPI0709406A2 (pt) unidade de bomba de aspiração e reservatório de coleta de fluìdo
EP2004275A1 (en) A device for connection to a tubular element
CN202336141U (zh) 一种可分离双腔套管留置引流导管
CN201283154Y (zh) 胸腔闭式引流管
CN210727833U (zh) 一种一次性使用体腔引流急救套装
CN110037774B (zh) 一种一次性使用体腔引流急救套装
CN211434381U (zh) 一种快速穿刺插管防堵塞式胸腔引流管
CN208176728U (zh) 一种球囊筋膜扩张装置
CN215386906U (zh) 一种医用多功能胸腹三腔引流管
CN215023246U (zh) 一种防止漏液的腹水引流装置
CN215426836U (zh) 一种防逆流胸腔引流管
CN218187412U (zh) 一种连接胸腔引流管的带有肝素帽的引流袋
CN211024357U (zh) 一种无创可冲洗腔内置管引流装置
CN209696049U (zh) 双腔单囊膀胱冲洗导尿管
CN202590031U (zh) 持续低负压气胸闭式引流装置
CN220125347U (zh) 一种管路密闭夹装置
CN215349497U (zh) 便捷式腹透患者换液换药盒
CN219983538U (zh) 胸腔引流管组件
CN210750511U (zh) 一种新型胸腔闭式引流装置
CN216417284U (zh) 一种便于使用的胸腹腔穿刺装置
CN212817363U (zh) 一种医用胶管引流装置
CN215024973U (zh) 一种手术室护理用引流装置
CN217014838U (zh) 一种医用腔体多式引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