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33154A - 资源调配方法、装置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资源调配方法、装置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33154A
CN110033154A CN201811519340.XA CN201811519340A CN110033154A CN 110033154 A CN110033154 A CN 110033154A CN 201811519340 A CN201811519340 A CN 201811519340A CN 110033154 A CN110033154 A CN 1100331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ource
provider
sequence
received
resource provi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51934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33154B (zh
Inventor
祁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dvanced New Technologies Co Ltd
Advantageous New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filed Critical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24917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391338A/zh
Priority to CN201811519340.XA priority patent/CN110033154B/zh
Publication of CN1100331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331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331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331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G06Q10/06315Needs-based resource requirements planning or analysi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6Multiprogramming arrangements
    • G06F9/50Allocation of resources, e.g. of the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
    • G06F9/5005Allocation of resources, e.g. of the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 to service a request
    • G06F9/5027Allocation of resources, e.g. of the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 to service a request the resource being a machine, e.g. CPUs, Servers, Termina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40/00Finance; Insurance; Tax strategies; Processing of corporate or income taxes
    • G06Q40/04Trading; Exchange, e.g. stocks, commodities, derivatives or currency exchang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40/00Finance; Insurance; Tax strategies; Processing of corporate or income taxes
    • G06Q40/06Asset management; Financial planning or analysi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conomics (AREA)
  • Fina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Marketing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Technology Law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一种资源调配方法、装置及设备,本说明书实施例在一笔借出资源被执行转让操作时,将出让资源提供方的排序标识赋值给受让资源提供方的排序标识,并将出让资源提供方的全局已收资源赋值给受让资源提供方的全局已收资源,因此,在将资源需求方提供的归还总资源分配给资源提供方时,依据本次归还总资源、每个资源提供方的全局已收资源以及资源份额占比进行资源分配计算,若根据计算结果判定存在尾差资源,由于排序标识用于指示资源提供方被分配尾差资源的顺序,因此,可以按该排序标识所确定的顺序确定待被分配尾差资源的资源提供方,并结合计算结果将归还总资源分配给各资源提供方,从而提高分配准确率。

Description

资源调配方法、装置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涉及信息处理领域,尤其涉及资源调配方法、装置及设备。
背景技术
资源调配是计算机应用技术领域的一种常见概念,其既可以指多台设备之间的资源调配(例如不同节点间的处理资源的调配、存储资源的调配等),也可以指多个用户之间的资源调配。在这些应用场景中,“资源”往往都是有限的,而某些方存在闲置资源,某些方对资源的需求远大于已有资源。若干个存在闲置资源的资源提供方可以提供数量不等的借出资源给资源需求方,而资源需求方会在到达一定周期后,将归还资源归还给各个资源提供方。以云计算平台为例,中央处理节点可以作为资源需求方,其他处理节点可以作为资源提供方,中央处理节点可以借用其他处理节点的计算资源,并按时间归还所借用的计算资源或支付使用计算资源的费用。
实际应用中,可能存在资源提供方的资源提供截止时间与资源需求方的资源需求截止时间不一致,为了不影响资源需求方在资源需求期间所需的需求总资源,针对资源提供截止时间早于资源需求截止时间的资源提供方所提供资源,可以由其他资源提供方将由于资源提供方退出提供资源而导致资源需求方所欠缺的资源补上,可以理解为出让资产提供方将租借权利转让给受让资产提供方。而受限于资源有最小单位的限制,因此,在将需求资源方提供的归还总资源分配给资源提供方时,可能由于归还总资源除不尽而产生尾差资源,在向受让资源提供方以及其他资源提供方分配尾差资源时,可能出现尾差资源分配不合理的情况,因此,如何合理的将归还总资源分配给资源提供方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说明书提供了资源调配方法、装置及设备。
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资源调配方法,资源需求方的需求总资源由资源提供方所提供的借出资源构成,针对首次构成所述需求总资源的每个资源提供方分别配置唯一的排序标识,所述排序标识用于指示资源提供方被分配尾差资源的顺序,所述方法包括:
在资源需求方占用的资源需求截止时间到达前,若一笔借出资源被执行转让操作,将出让资源提供方的排序标识赋值给受让资源提供方的排序标识,并将出让资源提供方的全局已收资源赋值给受让资源提供方的全局已收资源,出让资源提供方的全局已收资源为:与出让资源提供方具有转让关系的资源投资方的全局已收资源、同出让资源提供方的当前已收资源的总和;
在预设的归还资源条件满足时,依据本次归还总资源、每个资源提供方的全局已收资源以及资源份额占比进行资源分配计算,若根据计算结果判定存在尾差资源,按所述排序标识所确定的顺序确定待被分配所述尾差资源的资源提供方,并结合计算结果确定待分配给每个资源提供方的归还资源,所述资源份额占比为借出资源与需求总资源的比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排序标识基于资源提供方的资源份额占比以及资源标识生成,所述资源标识基于资源提供方的资源提供时间而确定、且用于标识资源提供方所提供的借出资源。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借出资源和所述归还资源属于同类型资源,针对同一资源提供方,资源提供方收到的归还资源的总和大于提供给资源需求方的借出资源。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资源需求方至少分两次向资源提供方归还资源。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排序标识和全局已收资源信息记录在资源提供方的资源记录中,所述资源记录还包括:资源提供方的资源标识和当前已收资源已收,所述当前已收资源在接收到资源查询指令时被展示,所述资源标识基于资源提供方的资源提供时间而确定、且用于标识资源提供方所提供的借出资源。
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资源调配装置,资源需求方的需求总资源由资源提供方所提供的借出资源构成,针对首次构成所述需求总资源的每个资源提供方分别配置唯一的排序标识,所述排序标识用于指示资源提供方被分配尾差资源的顺序,所述装置包括:
数据赋值模块,用于:在资源需求方占用的资源需求截止时间到达前,若一笔借出资源被执行转让操作,将出让资源提供方的排序标识赋值给受让资源提供方的排序标识,并将出让资源提供方的全局已收资源赋值给受让资源提供方的全局已收资源,出让资源提供方的全局已收资源为:与出让资源提供方具有转让关系的资源投资方的全局已收资源、同出让资源提供方的当前已收资源的总和;
调配处理模块,用于:在预设的归还资源条件满足时,依据本次归还总资源、每个资源提供方的全局已收资源以及资源份额占比进行资源分配计算,若根据计算结果判定存在尾差资源,按所述排序标识所确定的顺序确定待被分配所述尾差资源的资源提供方,并结合计算结果确定待分配给每个资源提供方的归还资源,所述资源份额占比为借出资源与需求总资源的比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排序标识基于资源提供方的资源份额占比以及资源标识生成,所述资源标识基于资源提供方的资源提供时间而确定、且用于标识资源提供方所提供的借出资源。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借出资源和所述归还资源属于同类型资源,针对同一资源提供方,资源提供方收到的归还资源的总和大于提供给资源需求方的借出资源。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资源需求方至少分两次向资源提供方归还资源。
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所述任一项资源调配方法。
本说明书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说明书实施例,在一笔借出资源被执行转让操作时,将出让资源提供方的排序标识赋值给受让资源提供方的排序标识,并将出让资源提供方的全局已收资源赋值给受让资源提供方的全局已收资源,因此,在将资源需求方提供的归还总资源分配给资源提供方时,依据本次归还总资源、每个资源提供方的全局已收资源以及资源份额占比进行资源分配计算,若根据计算结果判定存在尾差资源,由于排序标识用于指示资源提供方被分配尾差资源的顺序,因此,可以按该排序标识所确定的顺序确定待被分配尾差资源的资源提供方,并结合计算结果将归还总资源分配给各资源提供方,从而提高分配准确率。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说明书。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说明书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说明书的原理。
图1A是本说明书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资源调配方法的流程图。
图1B是本说明书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资源转让示意图。
图2是本说明书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资产记录示意图。
图3是本说明书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资产分配方法的时序图。
图4是本说明书资源调配装置所在计算机设备的一种硬件结构图。
图5是本说明书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资源调配装置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说明书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说明书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说明书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说明书。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说明书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说明书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在本说明书中将提供资源的一方定义为资源提供方,将需求资源的一方定义为资源需求方,将资源提供方提供的资源定义为借出资源,将资源需求方所需资源定义为需求总资源,将资源需求方归还给资源提供方的资源定义为归还资源,每次归还给资源提供方的资源的总和定义为归还总资源。
实际应用中,很多资源都有最小单位,从而可能在将归还总资源分配给各个资源提供方时出现数据除不尽的情况,如,可能出现1个最小单位的资源被期望划分到多个资源提供方,鉴于最小单位无法分割,该最小单位的资源可以作为尾差资源。尾差资源可以依据资源标识轮流分配给资源提供方,然而申请人发现,资源标识是随着业务进行而递增产生的用于唯一标识资源提供方的借出资源,在出现转让操作时,会给受让资源提供方配置新的资源标识,而该新配置的资源标识必然在出让资源提供方的资源标识之后,因此,该资源标识会导致受让资源提供方与出让资源提供方被分配尾差资源的顺序不一致,从而出现尾差资源分配不合理的情况,进而导致资源调配不准确。
鉴于此,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一种能合理分配尾差资源的方案,实现期间无论发生多次转让操作,各阶段资源提供方所得归还资源与未发生转让操作的情况一致,保证资源分配的公平性以及准确性。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说明书资源调配方案进行示例说明。
如图1A所示,是本说明书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资源调配方法的流程图,资源需求方的需求总资源由资源提供方所提供的借出资源构成,针对首次构成所述需求总资源的每个资源提供方分别配置唯一的排序标识,所述排序标识用于指示资源提供方被分配尾差资源的顺序,所述方法包括:
在步骤102中,在资源需求方占用的资源需求截止时间到达前,若一笔借出资源被执行转让操作,将出让资源提供方的排序标识赋值给受让资源提供方的排序标识,并将出让资源提供方的全局已收资源赋值给受让资源提供方的全局已收资源,出让资源提供方的全局已收资源为:与出让资源提供方具有转让关系的资源投资方的全局已收资源、同出让资源提供方的当前已收资源的总和;
在步骤104中,在预设的归还资源条件满足时,依据本次归还总资源、每个资源提供方的全局已收资源以及资源份额占比进行资源分配计算,若根据计算结果判定存在尾差资源,按所述排序标识所确定的顺序确定待被分配所述尾差资源的资源提供方,并结合计算结果确定待分配给每个资源提供方的归还资源,所述资源份额占比为借出资源与需求总资源的比值。
在该实施例中,针对首次构成所述需求总资源的每个资源提供方分别配置唯一的排序标识。为了方便理解,可以将首次构成需求总资源的每笔资源称为初始资源,初始资源所对应的资源提供方可以称为初始资源提供方。针对每个初始资源提供方分别配置唯一排序标识。所述排序标识用于指示资源提供方被分配尾差资源的顺序。排序标识可以基于资源提供方的指定属性的属性值而确定,指定属性可以根据业务需求而定。资源提供方被分配尾差资源的顺序也可以侧面反映资源提供方被分配到尾差资源的可能性,排序越靠前的资源提供方被分配到尾差资源的可能性越大。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将资源份额占比以及资源标识作为评判资源提供方被分配尾差资源的顺序的指标。相应的,所述排序标识基于资源提供方的资源份额占比以及资源标识生成,所述资源标识基于资源提供方的资源提供时间而确定、且用于标识资源提供方所提供的借出资源。资源标识能唯一标识资源提供方所提供的借出资源,可以是该笔业务(将资源提供方提供借出资源作为一笔业务)的标识,因此,不同资源提供方所对应的资源标识不同,同一资源提供方在不同时间提供的借出资源所对应的资源标识也不相同。资源提供时间也可以理解为资源提供方提供借出资源这项业务的生成时间。而本实施例的排序标识基于资源提供方的资源份额占比以及资源标识生成,既能通过排序标识体现资源份额占比,又能通过排序标识体现资源标识,以使资源份额占比大的资源提供方排列在资源份额占比小的资源提供方之前,实现资源份额占比大的资源提供方被分配尾差资源的顺序,排列在资源份额占比小的资源提供方被分配尾差资源的顺序之前,即,资源份额占比大的资源提供方被分配尾差资源的概率,大于资源份额占比小的资源提供方被分配尾差资源的概率。而针对资源份额占比相同的资源提供方,其被分配尾差资源的顺序由资源标识而确定,如,资源提供时间早的资源提供方被分配尾差资源的顺序,排列在资源提供时间晚的资源提供方被分配尾差资源的顺序之前,从而实现从两个维度对资源提供方被分配尾差资源的顺序进行排序,提高尾差资源分配的合理性。
实际应用中,可能存在资源提供方的资源提供截止时间与资源需求方的资源需求截止时间不一致,为了不影响资源需求方在资源需求期间所需的需求总资源,资源提供截止时间到期的资源提供方当前所提供的资源需要由其他资源提供方补上。为了方便理解,可以将资源提供截止时间到期的资源提供方定义为出让资源提供方,将接手的其他资源提供方定义为受让资产提供方。而受让资产提供方的数量可能是一个,也可能是多个。如图1B所示,是本说明书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资源转让示意图。在该示意图中,假设资源需求方为需R,初始资源提供方为供Pa、供Pb、供Pc,同时,假设在资源需求方的需求周期内,供Pa将租借权利转让给供Pa1,供Pb将租借权利转让给供Pb1,供Pb1在某个时间又将租借权利转让给供Pb2.1和供Pb2.2。可见,于供Pb1而言,其在第一次转让操作中作为受让资源提供方,在第二次转让操作中作为出让资源提供方。作为资源需求方而言,其可能分一次归还资源,也可能分多次归还资源,因此,出让资源提供方也可能在转让之前获得了归还资源,也可能没有获得归还资源,如果归还资源与借出资源的类型相同、且归还资源包含部分借出资源,则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资源需求方对资源的需求量会减少,因此,该例子中,受让资源提供方所需提供的借出资源小于出让资源提供方首次向资源需求方提供的资源。相应的,不管是出让资源提供方是否为初始资源提供方,受让资源提供方提供的借出资源都可以理解为初始资源的子资源。出让资源提供方为初始资源提供方时,出让资源提供方提供的借出资源为初始资源;出让资源提供方不为初始资源提供方时,出让资源提供方提供的借出资源可以理解为初始资源的子资源。如图1B所示,供Pb1提供的借出资源可以是供Pb提供的借出资源(可以称为初始资源Resources-b)的子资源。供Pb2.1和供Pb2.2提供的借出资源也可以理解为该初始资源的子资源。即,可以认为供Pb1提供的借出资源、Pb2.1提供的借出资源供和Pb2.2提供的借出资源归属于初始资源Resources-b。
由于排序标识可以用于指示向资源提供方分配尾差资源的顺序,因此,针对发生转让的双方资源提供方,可以将出让资源提供方的排序标识赋值给(同步至)受让资源提供方的排序标识,即将出让资源提供方的排序标识作为受让资源提供方的排序标识,以实现归属于同一初始资源的各个资源提供方具有相同的排序标识,该排序标识可以理解为全局排序标识,并且用于指示向资源提供方分配尾差资源的顺序,从而可以实现归属于同一初始资源的各个资源提供方能享受相同的尾差分配顺序,进而实现合理分配尾差。仍以图1B为例,供Pa和Pa1具有相同的排序标识,供Pb、供Pb1、Pb2.1和供Pb2.2具有相同的排序标识。可见,通过将归属于同一初始资源的各个资源提供方限定为具有相同的排序标识,可以避免受让资源提供方被分配尾差资源的顺序出错,进而提高尾差资源分配的准确性。
在进行转让操作后,于受让资源提供方而言,其当前已收资源为零,但为了保证受让资源提供方能与出让资源提供方享受相同的待遇,因此,还增加了全局已收资源字段,利用全局已收资源字段来记录具有转让关系的各资源投资方的已收资源的总和,以便在将资源需求方提供的归还总资源分配给各资源提供方时,依据所述归还总资源、每个资源提供方的全局已收资源以及资源份额占比计算向资源提供方归还的归还资源。因此,本说明书实施例还将出让资源提供方的全局已收资源赋值给(同步至)受让资源提供方的全局已收资源,即将让资源提供方的全局已收资源作为受让资源提供方的全局已收资源。出让资源提供方的全局已收资源为:与出让资源提供方具有转让关系的资源投资方的全局已收资源、以及出让资源提供方的当前已收资源的总和,所述当前已收资源是资源需求方向该出让资源提供方归还资源的总和。可以理解的是,若出让资源提供方在此转让操作之前没有进行转让(如图1B中的供Pa或供Pb),则全局已收资源等于当前已收资源。若出让资源提供方在此转让操作之前有进行转让(如图1B中的供Pb1),则全局已收资源等于供Pb的当前已收资源与供Pb1的当前已收资源之和。供Pb在将权利转让给供Pb1时,将自己的全局已收资源同步至供Pb1。供Pb1的全局已收资源会随着自己的当前已收资源进行更新。
在一个实施例中,资源需求方可以一次性将归还资源归还给各个资源提供方。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资源需求方至少分两次向资源提供方归还资源,进一步的,还可以按约定的时间周期进行归还。
关于预设的归还资源条件,可以是预设的归还时间达到,也可以是接收到资源需求方发起的归还请求。例如,某些资源需求方当前不需要资源时,可以申请提前归还资源,如通过发送归还请求实现提前归还资源。可以理解的是,预设的归还资源条件还可以是其他条件,根据业务需求进行配置,只要是执行步骤104的触发条件即可。
在预设的归还资源条件满足后,可以进行资源分配计算,具体的,可以依据本次归还总资源、每个资源提供方的全局已收资源以及资源份额占比进行资源分配计算,如果计算过程中判定存在尾差资源,如存在一个最小单位需要分配给多个资源提供方的情况时,可以进行尾差资源的分配。
其中,本次归还总资源,可以是资源需求方本次向各资源提供方归还资源的总和。资源提供方是给该资源需求方提供资源的一方。资源提供方的全局已收资源为:与资源提供方具有转让关系的资源投资方的全局已收资源、同资源提供方的当前已收资源的总和。资源份额占比为借出资源与需求总资源的比值。本实施例不通过资源提供方的当前已收资源进行资源分配计算,而是通过全局已收资源进行资源分配计算,将受让资源提供方和出让资源提供方作为一个整体,从而提高资源分配准确性。在发现存在尾差资源后,可以直接按排序标识所确定的顺序决定如何分配尾差资源。例如,依据排序标识所确定的顺序确定待分配尾差资源的资源提供方,并结合计算结果确定待分配给每个资源提供方的归还资源,进一步,还可以执行向各资源提供方分配归还资源的操作。
由上述实施例可见,针对该路初始资源而言,无论其发生过多少次转让操作,在每次资源需求方向资源提供方归还资源时都以全局顺序标识作为拆分上下文参考信息进行计算逻辑处理,可以提高资源分配的公平性和准确率。
将归还给资源提供方的资源定义为归还资源。关于借出资源和归还资源,可以属于不同类型的资源,例如,借出资源为计算资源,归还资源为租借费用。在另一个例子中,所述借出资源和所述归还资源属于同类型资源。例如,借出资源为存储资源,归还资源仍然为存储资源,所谓归还可以理解为释放。又如借出资源为资产,归还资源为资产。进一步的,针对同一资源提供方,资源提供方收到的归还资源的总和大于提供给资源需求方的借出资源。归还资源中除了借出资源(可能是部分,也可能是全部,具体根据资源需求方的归还次数决定),还可以有附加资源(如孳息资源),因此,资源提供方收到的归还资源的总和大于提供给资源需求方的借出资源。
实际应用中,用户可能具有查看资源提供方已收资源的需求,鉴于此,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排序标识和全局已收资源信息记录在资源提供方的资源记录中,所述资源记录还包括:资源提供方的资源标识和当前已收资源已收,所述当前已收资源在接收到资源查询指令时被展示,所述资源标识基于资源提供方的资源提供时间而确定、且用于标识资源提供方所提供的借出资源。该实施例通过记录资源提供方的资源标识和当前已收资源,可以便于用户查询已收资源。
以上实施方式中的各种技术特征可以任意进行组合,只要特征之间的组合不存在冲突或矛盾,但是限于篇幅,未进行一一描述,因此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各种技术特征的任意进行组合也属于本说明书公开的范围。
本说明书实施例可以应用中多种应用场景中,下面结合一些具体的应用场景,对本申请方案进行说明。
实施例1
以云计算平台为例,中央处理节点可以作为资源需求方,其他处理节点可以作为资源提供方,中央处理节点可以借用其他处理节点的计算资源,并按时间归还所借用的计算资源,甚至还可以支付使用计算资源的费用。
实施例2
以云存储平台为例,中央存储节点可以作为资源需求方,其他存储节点可以作为资源提供方,中央存储节点可以借用其他存储节点的存储资源,并按时间归还所借用的存储资源,甚至还可以支付使用存储资源的费用。
实施例3:
本说明书资源调配方案还可以应用在金融资产调配中,以提高资产分配准确性。资源可以是资产,资源提供方可以是资产提供方,资源需求方可以是资产需求方。例如,以P2P网贷平台为例,P2P是一种将小额资金聚集起来借贷给有资金需求人群的一种模型,由具有资质的网络信贷公司作为中介平台,借助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技术提供信息发布和交易实现的网络平台,把借、贷双方对接起来实现各自的借贷需求。在将归还总资产(待拆分总资产)分配给各资产提供方过程中,需要使用资产的最小单位(人民币:分,黄金:毫克),但是在按资产份额占比拆分的场景中,不同资产提供方在一个资产分配方案中所占份额比例存在小数的情况,所以收益乘以拆分目标占比的结果可能存在小数,拆分计算相乘所得结果需要采取向下取整的精度方案,待拆分总资产与各资产提供方的计算结果加总存在差值,该差值即拆分尾差。债券转让,针对资产提供方投资到期时,将所投资的未到期债权进行定价后可以转让给其他资产提供方,从而获得等价的债权剩余本金和应收利息,获得到期流动性资金结束当前债权债务关系。
基于短期拆借、随借随还的业务特点,可能会遇到大量的提前还款,但资产投资方往往投入的是固定期限利率、固定本息还款的标准理财产品。资产提供方在理财期内收到的部分或全部本息还款需要尽快在当日完成重新投资,投向一笔或多笔对应当日的借款资产,才能在后续继续每日起息,即自动复投。由于自动复投的存在会导致资产提供方理财产品和资产需求方融资产品的期限错配,从而资产提供方理财产品到期时对应投入的融资产品并未实际到期,因此资产提供方在到期日需要其他资产提供方优先垫付资产剩余本金和本期应收利息获得本息退出,同时将存续的债权转让给垫付方。
由此可知,一笔投资资产的生命周期,期间可能发生多次债权转让,直到该笔融资需求到期结束。当收益分配存在尾差的情况下会优先考虑当前各笔投资资产的已收收益,如果已收收益相同则根据投资份额由大到小分配,极端场景下两笔资产已收收益和投资份额都相同的情况下,则根据资产标识顺序进行分配。但是在发生债权转让的情况下,新生成的资产标识,从而出现受让资产提供方与出让资产提供方的资产标识不一致,受让资产提供方的已收资产为0。无法保证债转后尾差分配的公平性和连续性,从而债转资产的收益与未发生债转的情况下收益无法完全等价。
而应用本说明书所提供的资源调配方案,可以与未发生债权转让的场景下资产收益完全等价的债权转让资产转换生成和尾差分配方法,无论期间发生多少次债权转让操作,让各阶段投资人所得收益总和与未发生债转的情况下一致,保证每个投资人的收益分配公平性。
首先,在资产记录中增加全局已收资产字段以及排序标识字段(也可以称为全局排序标识字段)。资产需求方的需求总资产由资产提供方所提供的借出资产构成,针对首次构成所述需求总资产的每个资产提供方分别配置唯一的排序标识,所述排序标识用于指示资产提供方被分配尾差资产的顺序,所述方法包括:
在资产需求方占用的资产需求截止时间到达前,若一笔借出资产被执行转让操作,将出让资产提供方的排序标识赋值给受让资产提供方的排序标识,并将出让资产提供方的全局已收资产赋值给受让资产提供方的全局已收资产,出让资产提供方的全局已收资产为:与出让资产提供方具有转让关系的资产投资方的全局已收资产、同出让资产提供方的当前已收资产的总和;
在预设的归还资产条件满足时,依据本次归还总资产、每个资产提供方的全局已收资产以及资产份额占比进行资产分配计算,若根据计算结果判定存在尾差资产,按所述排序标识所确定的顺序确定待被分配所述尾差资源的资产提供方,并结合计算结果确定待分配给每个资产提供方的归还资产,所述资产份额占比为借出资产与需求总资产的比值。
其中,全局已收资产字段可以包括全局已收原资产(如本金)以及全局已收孳息资产(如利息)。如图2所示,是本说明书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资产记录示意图,在该资产记录中,可以包括资产标识(ID)、资产账户、已收本金_当前、已收利息_当前、已收本金_全局、已收利息_全局、资产全局顺序标识。融资需求首次撮合募集成功生成借出资产时,根据当前资产提供方的资产份额占比和资产标识两个维度进行排序,获得排序标记(ORDER),并持久化到资产记录上,在进行债权转让,根据出让资产提供方已收资产确定受让资产提供方所需提供资产,并生成受让资产提供方的资产记录时,将该出让资产提供方的排序标识(也可以称为资产全局顺序标识)同步至受让资产提供方的资产记录中。考虑到债权转让后新生成的资产对于受让资产提供方而言,该笔资产的已收收益(ACT_INT)和已收本金(ACT_PRIN)等字段为零,若根据已收收益和已收本金进行尾差分配,在全局的收益分配过程中就会导致尾差分配不公平的现象。因此,本实施例除了满足展示方面的需求在资产记录中包括当前已收本金以及当前已收利息等之外,在资产记录中新增资产全局已收利息(UNI_ACT_INT)和全局已收本金(UNI_ACT_PRIN)等字段,用于记录发生债权转让的资产在整个生命周期的连续性状态,新增的全局性字段在生成债转新资产时从已有资产记录进行原样拷贝,资产记录做业务的过程中也需要同时对当前资产的相关收益金额字段和全局的相关收益金额字段进行相同操作。
如图3所示,是本说明书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资产分配方法的时序图。该资产分配方法可以作为一个资产分配计算组件应用在服务端。在某个服务需要进行资产分配时,可以向资产分配计算组件发送资产分配请求,资产分配计算组件对资产分配请求携带的参数进行校验,校验通过后,从资产数据源中获取与该请求对应的资产记录集合,资产记录集合包括与资产需求方对应的各资产提供方的资产记录。资产分配计算组件可以依据资产全局已收利息、本次待拆分利息以及资产份额占比进行利息分配计算,可以依据资产全局已收本金、本次待拆分本金以及资产份额占比进行本金分配计算。在根据计算结果判定存在尾差资产(可能是本金尾差资产,也可能是利息尾差资产)时,可以按该排序标识所确定的顺序确定待分配尾差资产的资产提供方,并结合计算结果获得每个资产提供方待分配资产,反馈结果。
举一个例子进行说明,一笔1000元的借款需求,四个投资人A、B、C、D分别投入100元,300元,300元,300元,对应持有资产标识同样为A、B、C、D,根据借款人偿还利息的操作,假设A、B、C、D均未进行债券转让操作,则全局已收收益与当前已收收益相同。各投资人已收收益情况如下表所示:
假设投资人B投资到期,将所投资的未到期债券转让给投资人B1,则将投资人B的排序标识、全局已收利息和全局已收本金同步至投资人B1的资产记录中,以便在下次进行资产分配时,能结合排序标识、全局已收利息和全局已收本金进行分配。例如,依据本次归还本金、每个资产提供方的全局已收本金以及资产份额占比进行本金分配计算,若根据计算结果判定存在尾差资产,假设如果投资人B还存在时,该尾差资产应该分配给投资人B,现在投资人B退出了,则依据排序标识将尾差资源分配给B1,而不是投资人C。
可见,在一笔信贷业务完成生命周期内,针对单笔投资人资产而言,无论其发生过多少次债权转让操作,在每次借款人还款进行收益分配时都以资产全局属性和资产全局顺序标识作为拆分上下文参考信息进行计算逻辑处理。由此可以同时满足债转资产的收益展示需求,还能保证债转资产生命周期内的收益分配公平性。
与前述资源调配方法的实施例相对应,本说明书还提供了资源调配装置及其所应用的电子设备的实施例。
本说明书资源调配装置的实施例可以应用在计算机设备。装置实施例可以通过软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或者软硬件结合的方式实现。以软件实现为例,作为一个逻辑意义上的装置,是通过其所在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将非易失性存储器中对应的计算机程序指令读取到内存中运行形成的。从硬件层面而言,如图4所示,为本说明书资源调配装置所在计算机设备的一种硬件结构图,除了图4所示的处理器410、网络接口420、内存430、以及非易失性存储器440之外,实施例中资源调配装置431所在的计算机设备通常根据该设备的实际功能,还可以包括其他硬件,对此不再赘述。
如图5所示,是本说明书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资源调配装置的框图,资源需求方的需求总资源由资源提供方所提供的借出资源构成,针对首次构成所述需求总资源的每个资源提供方分别配置唯一的排序标识,所述排序标识用于指示资源提供方被分配尾差资源的顺序,所述装置包括:
数据赋值模块52,用于:在资源需求方占用的资源需求截止时间到达前,若一笔借出资源被执行转让操作,将出让资源提供方的排序标识赋值给受让资源提供方的排序标识,并将出让资源提供方的全局已收资源赋值给受让资源提供方的全局已收资源,出让资源提供方的全局已收资源为:与出让资源提供方具有转让关系的资源投资方的全局已收资源、同出让资源提供方的当前已收资源的总和;
调配处理模块54,用于:在预设的归还资源条件满足时,依据本次归还总资源、每个资源提供方的全局已收资源以及资源份额占比进行资源分配计算,若根据计算结果判定存在尾差资源,按所述排序标识所确定的顺序确定待被分配所述尾差资源的资源提供方,并结合计算结果确定待分配给每个资源提供方的归还资源,所述资源份额占比为借出资源与需求总资源的比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排序标识基于资源提供方的资源份额占比以及资源标识生成,所述资源标识基于资源提供方的资源提供时间而确定、且用于标识资源提供方所提供的借出资源。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借出资源和所述归还资源属于同类型资源,针对同一资源提供方,资源提供方收到的归还资源的总和大于提供给资源需求方的借出资源。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资源需求方至少分两次向资源提供方归还资源。
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对应于方法实施例,所以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模块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模块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模块,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模块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说明书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相应的,本说明书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中,资源需求方的需求总资源由资源提供方所提供的借出资源构成,针对首次构成所述需求总资源的每个资源提供方分别配置唯一的排序标识,所述排序标识用于指示资源提供方被分配尾差资源的顺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下方法:
在资源需求方占用的资源需求截止时间到达前,若一笔借出资源被执行转让操作,将出让资源提供方的排序标识赋值给受让资源提供方的排序标识,并将出让资源提供方的全局已收资源赋值给受让资源提供方的全局已收资源,出让资源提供方的全局已收资源为:与出让资源提供方具有转让关系的资源投资方的全局已收资源、同出让资源提供方的当前已收资源的总和;
在预设的归还资源条件满足时,依据本次归还总资源、每个资源提供方的全局已收资源以及资源份额占比进行资源分配计算,若根据计算结果判定存在尾差资源,按所述排序标识所确定的顺序确定待被分配所述尾差资源的资源提供方,并结合计算结果确定待分配给每个资源提供方的归还资源,所述资源份额占比为借出资源与需求总资源的比值。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设备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相应的,本说明书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程序指令,资源需求方的需求总资源由资源提供方所提供的借出资源构成,针对首次构成所述需求总资源的每个资源提供方分别配置唯一的排序标识,所述排序标识用于指示资源提供方被分配尾差资源的顺序,所述程序指令包括:
在资源需求方占用的资源需求截止时间到达前,若一笔借出资源被执行转让操作,将出让资源提供方的排序标识赋值给受让资源提供方的排序标识,并将出让资源提供方的全局已收资源赋值给受让资源提供方的全局已收资源,出让资源提供方的全局已收资源为:与出让资源提供方具有转让关系的资源投资方的全局已收资源、同出让资源提供方的当前已收资源的总和;
在预设的归还资源条件满足时,依据本次归还总资源、每个资源提供方的全局已收资源以及资源份额占比进行资源分配计算,若根据计算结果判定存在尾差资源,按所述排序标识所确定的顺序确定待被分配所述尾差资源的资源提供方,并结合计算结果确定待分配给每个资源提供方的归还资源,所述资源份额占比为借出资源与需求总资源的比值。
本说明书实施例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程序代码的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申请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说明书的其它实施方案。本说明书旨在涵盖本说明书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说明书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说明书未申请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说明书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说明书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说明书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说明书,凡在本说明书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说明书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资源调配方法,资源需求方的需求总资源由资源提供方所提供的借出资源构成,针对首次构成所述需求总资源的每个资源提供方分别配置唯一的排序标识,所述排序标识用于指示资源提供方被分配尾差资源的顺序,所述方法包括:
在资源需求方占用的资源需求截止时间到达前,若一笔借出资源被执行转让操作,将出让资源提供方的排序标识赋值给受让资源提供方的排序标识,并将出让资源提供方的全局已收资源赋值给受让资源提供方的全局已收资源,出让资源提供方的全局已收资源为:与出让资源提供方具有转让关系的资源投资方的全局已收资源、同出让资源提供方的当前已收资源的总和;
在预设的归还资源条件满足时,依据本次归还总资源、每个资源提供方的全局已收资源以及资源份额占比进行资源分配计算,若根据计算结果判定存在尾差资源,按所述排序标识所确定的顺序确定待被分配所述尾差资源的资源提供方,并结合计算结果确定待分配给每个资源提供方的归还资源,所述资源份额占比为借出资源与需求总资源的比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排序标识基于资源提供方的资源份额占比以及资源标识生成,所述资源标识基于资源提供方的资源提供时间而确定、且用于标识资源提供方所提供的借出资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借出资源和所述归还资源属于同类型资源,针对同一资源提供方,资源提供方收到的归还资源的总和大于提供给资源需求方的借出资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资源需求方至少分两次向资源提供方归还资源。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排序标识和全局已收资源信息记录在资源提供方的资源记录中,所述资源记录还包括:资源提供方的资源标识和当前已收资源已收,所述当前已收资源在接收到资源查询指令时被展示,所述资源标识基于资源提供方的资源提供时间而确定、且用于标识资源提供方所提供的借出资源。
6.一种资源调配装置,资源需求方的需求总资源由资源提供方所提供的借出资源构成,针对首次构成所述需求总资源的每个资源提供方分别配置唯一的排序标识,所述排序标识用于指示资源提供方被分配尾差资源的顺序,所述装置包括:
数据赋值模块,用于:在资源需求方占用的资源需求截止时间到达前,若一笔借出资源被执行转让操作,将出让资源提供方的排序标识赋值给受让资源提供方的排序标识,并将出让资源提供方的全局已收资源赋值给受让资源提供方的全局已收资源,出让资源提供方的全局已收资源为:与出让资源提供方具有转让关系的资源投资方的全局已收资源、同出让资源提供方的当前已收资源的总和;
调配处理模块,用于:在预设的归还资源条件满足时,依据本次归还总资源、每个资源提供方的全局已收资源以及资源份额占比进行资源分配计算,若根据计算结果判定存在尾差资源,按所述排序标识所确定的顺序确定待被分配所述尾差资源的资源提供方,并结合计算结果确定待分配给每个资源提供方的归还资源,所述资源份额占比为借出资源与需求总资源的比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所述排序标识基于资源提供方的资源份额占比以及资源标识生成,所述资源标识基于资源提供方的资源提供时间而确定、且用于标识资源提供方所提供的借出资源。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所述借出资源和所述归还资源属于同类型资源,针对同一资源提供方,资源提供方收到的归还资源的总和大于提供给资源需求方的借出资源。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所述资源需求方至少分两次向资源提供方归还资源。
10.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所述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方法。
CN201811519340.XA 2018-12-12 2018-12-12 资源调配方法、装置及设备 Active CN11003315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49170.9A CN117391338A (zh) 2018-12-12 2018-12-12 资源调配方法、装置及设备
CN201811519340.XA CN110033154B (zh) 2018-12-12 2018-12-12 资源调配方法、装置及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19340.XA CN110033154B (zh) 2018-12-12 2018-12-12 资源调配方法、装置及设备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249170.9A Division CN117391338A (zh) 2018-12-12 2018-12-12 资源调配方法、装置及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33154A true CN110033154A (zh) 2019-07-19
CN110033154B CN110033154B (zh) 2023-10-20

Family

ID=67235321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249170.9A Pending CN117391338A (zh) 2018-12-12 2018-12-12 资源调配方法、装置及设备
CN201811519340.XA Active CN110033154B (zh) 2018-12-12 2018-12-12 资源调配方法、装置及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249170.9A Pending CN117391338A (zh) 2018-12-12 2018-12-12 资源调配方法、装置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17391338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33294A (zh) * 2019-09-20 2019-12-31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2581245A (zh) * 2020-12-15 2021-03-30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资源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7372166A (zh) * 2023-10-26 2024-01-09 北京开科唯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的尾差分配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71550A (zh) * 2008-05-09 2008-09-24 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系统中的数据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07123051A (zh) * 2016-02-25 2017-09-01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的同步方法和装置
CN107239865A (zh) * 2016-03-28 2017-10-10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互联网信息资源的调度方法、装置与系统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71550A (zh) * 2008-05-09 2008-09-24 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系统中的数据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07123051A (zh) * 2016-02-25 2017-09-01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的同步方法和装置
CN107239865A (zh) * 2016-03-28 2017-10-10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互联网信息资源的调度方法、装置与系统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33294A (zh) * 2019-09-20 2019-12-31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2581245A (zh) * 2020-12-15 2021-03-30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资源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7372166A (zh) * 2023-10-26 2024-01-09 北京开科唯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的尾差分配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7372166B (zh) * 2023-10-26 2024-03-08 北京开科唯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的尾差分配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391338A (zh) 2024-01-12
CN110033154B (zh) 2023-10-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188977B2 (en) Method for creating commodity assets from unrefined commodity reserves utilizing blockchain and distributed ledger technology
US20190012660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an architecture for an internet-based marketplace
Grandmont Temporary general equilibrium theory
TW202105276A (zh) 基於區塊鏈的虛擬資源分配方法及裝置、電子設備
CN110009498A (zh) 基于区块链的资源分配方法和装置
CN105409171B (zh) 突发模式控制
CN110033154A (zh) 资源调配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9933593B (zh) 资产数据记载方法、装置及设备
US20200211109A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margin lending and trading on a decentralized exchange
US20190130507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onetizi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CN112200568B (zh) 基于区块链的账户创建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TW202008231A (zh) 外匯交易量預測方法和裝置
US20190073244A1 (en) Computer network-based event management
CN112015576A (zh) 一种智能合约的调用方法和装置
CN109886676A (zh) 用于区块链网络的支付方法、计算设备、存储介质
US20080235126A1 (en) Shared online auction provisioning
CN112884575A (zh) 合约交易系统
Ramos et al. A review of decentralized finance as an application of increasing importance of blockchain technology
KR102092850B1 (ko) 블록체인 기반 암호화폐의 수익 분배 시스템 및 방법
KR20210113405A (ko) 블록체인을 이용한 미디어유통시스템 및 이의 동작방법
CN110458676A (zh) 基于区块链的权益转移方法及装置和电子设备
US20230073883A1 (en) Multi-blockchain token rebalancer
CN112015577B (zh) 一种智能合约的调用方法和装置
CN111967994B (zh) 一种智能合约的创建方法和装置
CN108629674A (zh) 拍卖收益的分配方法及终端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925

Address after: Cayman Enterprise Centre, 27 Hospital Road, George Town, Grand Cayman Islands

Applicant after: Innovative advanced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Cayman Enterprise Centre, 27 Hospital Road, George Town, Grand Cayman Islands

Applicant before: Advanced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Ltd.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925

Address after: Cayman Enterprise Centre, 27 Hospital Road, George Town, Grand Cayman Islands

Applicant after: Advanced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A four-storey 847 mailbox in Grand Cayman Capital Building, British Cayman Islands

Applicant before: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