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31250A - 一种水冷测试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冷测试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31250A
CN110031250A CN201910429702.4A CN201910429702A CN110031250A CN 110031250 A CN110031250 A CN 110031250A CN 201910429702 A CN201910429702 A CN 201910429702A CN 110031250 A CN110031250 A CN 1100312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latory system
water
pipeline
side circulatory
water coo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2970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桑小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tong Yangguang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tong Yangguang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tong Yangguang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tong Yangguang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42970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031250A/zh
Publication of CN1100312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3125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99/00Subject matter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G01M99/002Thermal test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uel Cel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冷测试系统,涉及水冷技术领域。包括一次侧循环系统和二次侧循环系统,一次侧循环系统和二次侧循环系统之间通过板式热交换器进行热量交换,一次侧循环系统的进水管路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一三通阀,第一三通阀的一个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板式热交换器相连,板式热交换器对应一次侧循环系统进水管路的出水口与二次侧循环系统的进水冷管连接,二次侧循环系统的进水冷管出口部连接有第二三通阀。通过一次侧循环系统和二次侧循环系统与板式热交换器之间进行热量交换,一次侧循环系统提供冷水,对燃料电池系统进行降温之后,水从热水管经过板式热交换器从一次侧循环系统的排水管排出。

Description

一种水冷测试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冷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从水冷散热原理来看,可以分为主动式水冷和被动式水冷两大类,主动式水冷除了在具备水冷散热器全部配件外,另外还需要安装散热风扇来辅助散热,这样能够使散热效果得到不小的提升;被动式水冷则不安装任何散热风扇,只靠水冷散热器本身来进行散热,最多是增加一些散热片来辅助散热,该水冷方式比主动式水冷效果差一些,但可以做到完全静音效果。
目前汽车使用的燃料电池一般都需要对其进行降温,目前常用的降温技术就是水冷,但是随着水冷技术的不断发展,选择一个合适的水冷方案就比较难选择,所以配合燃料电池,需设计一种水冷测试系统。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冷测试系统,具备测试灵活并且方案简单等优点,解决了目前水冷方案难选择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测试灵活并且方案简单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冷测试系统,包括一次侧循环系统和二次侧循环系统,所述一次侧循环系统和二次侧循环系统之间通过板式热交换器进行热量交换,所述一次侧循环系统的进水管路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一三通阀,所述第一三通阀的一个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板式热交换器相连,所述板式热交换器对应一次侧循环系统进水管路的出水口与二次侧循环系统的进水冷管连接,所述二次侧循环系统的进水冷管出口部连接有第二三通阀,所述第二三通阀的一个出水口通过管道与燃料电池系统连接,且管道穿出燃料电池系统连接有多级离心泵,所述多级离心泵的出口部连接有热水管,且多级离心泵与热水管的连接部通过管道与第二三通阀的另一个出水口连接,所述热水管的管路上安装有精密过滤罐,所述热水管的出口部连接于板式热交换器对应二次侧循环系统的进水口,所述板式热交换器对应二次侧循环系统的进水口与一次侧循环系统的排水管路连接,且排水管路通过管道与第一三通阀的另一个出水口连接。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一次侧循环系统的进水管路、二次侧循环系统的进水冷管和热水管上均安装有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一次侧循环系统的进水管路和二次侧循环系统的进水冷管上均安装有流量计。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热水管的管路上连接有接外水管。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热水管的管路上安装有压力表和稳压罐。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热水管的管路上安装有管道增压泵。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冷测试系统,具备以下有益效果:通过一次侧循环系统和二次侧循环系统与板式热交换器之间进行热量交换,一次侧循环系统提供冷水,对燃料电池系统进行降温之后,水从热水管经过板式热交换器从一次侧循环系统的排水管排出,通过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方便直观的观察数据变化,测试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系统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一种水冷测试系统,包括一次侧循环系统和二次侧循环系统,一次侧循环系统和二次侧循环系统之间通过板式热交换器进行热量交换,一次侧循环系统的进水管路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一三通阀,第一三通阀的一个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板式热交换器相连,板式热交换器对应一次侧循环系统进水管路的出水口与二次侧循环系统的进水冷管连接,二次侧循环系统的进水冷管出口部连接有第二三通阀,第二三通阀的一个出水口通过管道与燃料电池系统连接,且管道穿出燃料电池系统连接有多级离心泵,多级离心泵的出口部连接有热水管,且多级离心泵与热水管的连接部通过管道与第二三通阀的另一个出水口连接,热水管的管路上安装有精密过滤罐,热水管的出口部连接于板式热交换器对应二次侧循环系统的进水口,板式热交换器对应二次侧循环系统的进水口与一次侧循环系统的排水管路连接,且排水管路通过管道与第一三通阀的另一个出水口连接。
具体的,一次侧循环系统的进水管路、二次侧循环系统的进水冷管和热水管上均安装有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方便观察数据变化。
具体的,一次侧循环系统的进水管路和二次侧循环系统的进水冷管上均安装有流量计,方便观察流量。
具体的,热水管的管路上连接有接外水管,方便进行补水。
具体的,热水管的管路上安装有压力表和稳压罐,方便对热水管的管路进行稳压。
具体的,热水管的管路上安装有管道增压泵,方便在压力小时进行增压。
该文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均与外界的主控器及220V市电电连接,并且主控器可为计算机等起到控制作用的常规已知设备。
在使用时,一次侧水循环系统冷源取至外部水箱,水质为普通水,压力要求不低于1.5bar,流量要求不小于7.2立方每小时,二次侧循环系统压力为0.5bar≤P≤3bar,流量在7.5立方每小时到9立方每小时之间,冷水经过二次侧循环系统的进水冷管对燃料电池系统进行降温,升温后的水经过板式热交换器后从一次侧循环系统的排水管排出,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可以观察数据变化。
综上所述,该水冷测试系统,通过一次侧循环系统和二次侧循环系统与板式热交换器之间进行热量交换,一次侧循环系统提供冷水,对燃料电池系统进行降温之后,水从热水管经过板式热交换器从一次侧循环系统的排水管排出,通过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方便直观的观察数据变化,测试便捷。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水冷测试系统,包括一次侧循环系统和二次侧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侧循环系统和二次侧循环系统之间通过板式热交换器进行热量交换,所述一次侧循环系统的进水管路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一三通阀,所述第一三通阀的一个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板式热交换器相连,所述板式热交换器对应一次侧循环系统进水管路的出水口与二次侧循环系统的进水冷管连接,所述二次侧循环系统的进水冷管出口部连接有第二三通阀,所述第二三通阀的一个出水口通过管道与燃料电池系统连接,且管道穿出燃料电池系统连接有多级离心泵,所述多级离心泵的出口部连接有热水管,且多级离心泵与热水管的连接部通过管道与第二三通阀的另一个出水口连接,所述热水管的管路上安装有精密过滤罐,所述热水管的出口部连接于板式热交换器对应二次侧循环系统的进水口,所述板式热交换器对应二次侧循环系统的进水口与一次侧循环系统的排水管路连接,且排水管路通过管道与第一三通阀的另一个出水口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冷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侧循环系统的进水管路、二次侧循环系统的进水冷管和热水管上均安装有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冷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侧循环系统的进水管路和二次侧循环系统的进水冷管上均安装有流量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冷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水管的管路上连接有接外水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冷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水管的管路上安装有压力表和稳压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冷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水管的管路上安装有管道增压泵。
CN201910429702.4A 2019-05-22 2019-05-22 一种水冷测试系统 Pending CN11003125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29702.4A CN110031250A (zh) 2019-05-22 2019-05-22 一种水冷测试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29702.4A CN110031250A (zh) 2019-05-22 2019-05-22 一种水冷测试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31250A true CN110031250A (zh) 2019-07-19

Family

ID=672431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29702.4A Pending CN110031250A (zh) 2019-05-22 2019-05-22 一种水冷测试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031250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23245A (ja) * 1997-02-04 1998-08-21 Tokyo Gas Co Ltd 燃料電池発電装置
CN204720509U (zh) * 2015-05-08 2015-10-21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燃料电池散热系统及使用该系统的车辆
CN106711477A (zh) * 2016-07-18 2017-05-24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一种用于燃料电池的冷却循环工艺
CN207441866U (zh) * 2017-08-31 2018-06-01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燃料电池系统和车辆
CN109728325A (zh) * 2019-02-26 2019-05-07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及方法
CN209727485U (zh) * 2019-05-22 2019-12-03 南通市阳光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冷测试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23245A (ja) * 1997-02-04 1998-08-21 Tokyo Gas Co Ltd 燃料電池発電装置
CN204720509U (zh) * 2015-05-08 2015-10-21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燃料电池散热系统及使用该系统的车辆
CN106711477A (zh) * 2016-07-18 2017-05-24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一种用于燃料电池的冷却循环工艺
CN207441866U (zh) * 2017-08-31 2018-06-01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燃料电池系统和车辆
CN109728325A (zh) * 2019-02-26 2019-05-07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及方法
CN209727485U (zh) * 2019-05-22 2019-12-03 南通市阳光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冷测试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38536B (zh) 变流器冷却装置
CN107525430A (zh) 一种冷却塔变频风机控制系统及方法
CN209727485U (zh) 一种水冷测试系统
CN104102310B (zh) 用于服务器整机柜的冷却系统
CN108800982A (zh) 双效冷却的铸焊冷却水冷却装置
CN110031250A (zh) 一种水冷测试系统
CN205910663U (zh) 一种高效的计算机cpu散热器
CN201294450Y (zh) 变流器用新型冷却装置
CN210035955U (zh) 一种基于半导体生产的温控用冷凝器
CN205986591U (zh) 双重冷却变频器
CN208174521U (zh) 一种变频器自动冷却系统
CN208998587U (zh) 一种空气换热器用水冷降温装置
CN209263317U (zh) 一种模块化表冷器
CN208400997U (zh) 一种电池包结构
CN209147761U (zh) 一种并联可分拆式防冻翅片加热器
CN217655121U (zh) 一种具备余热回收高效节能的航空燃油测试装置
CN206291350U (zh) 一体式空调机
CN207702694U (zh) 一种蒸发器用接水盘防结冰装置
CN211823269U (zh) 一种新型热风余热回收装置
CN217080897U (zh) 一种离心式压缩机冷却系统
CN110260410A (zh) 室内机和空调
CN205106720U (zh) 一体化热回收洗头床
CN109141058A (zh) 一种空气换热器用水冷降温装置
CN215804923U (zh) 一种智能节约型空气冷却器
CN217292784U (zh) 一种换热系统及加气混凝土生产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