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30774A - 换热系统及空调热水机组 - Google Patents

换热系统及空调热水机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30774A
CN110030774A CN201910321671.0A CN201910321671A CN110030774A CN 110030774 A CN110030774 A CN 110030774A CN 201910321671 A CN201910321671 A CN 201910321671A CN 110030774 A CN110030774 A CN 1100307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line
heat exchanger
valve
heating
sh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2167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承杰
谷月明
孟红武
胡乾龙
袁占彪
黄雨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91032167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030774A/zh
Publication of CN1100307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3077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39/00Evaporators; Condens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25B41/20Disposition of valves, e.g. of on-off valves or flow control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25B41/30Expansion means; Dispositions thereof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600/00Control issues
    • F25B2600/25Control of valv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ression-Type Refrigeration Machines With Reversible Cy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换热系统及空调热水机组,该换热系统包括压缩机及节流元件;室外换热器;制冷换热器,制冷换热器、压缩机、室外换热器及节流元件连通形成供冷媒流动的制冷支路;制热换热器,室外换热器、压缩机、制热换热器及节流元件连通形成供冷媒流动的制热支路,且制冷换热器、压缩机、制热换热器及节流元件连通形成供冷媒流动的同时制冷和制热支路;及制热水换热器,室外换热器、压缩机、制热水换热器及节流元件连通形成供冷媒流动的制热水支路;其中,制冷支路、制热支路、制热水支路、同时制冷和制热支路能够单独运行;或者制冷支路或制热支路或同时制冷和制热支路能够与制热水支路同时运行。

Description

换热系统及空调热水机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换热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换热系统及空调热水机组。
背景技术
当前的多联式冷热水机组,是先由主机制取冷冻水或热水,再将其通过管道输送到末端供用户调节空气的空调。
传统的多联式冷热水机组大多使用于夏季与冬季,在冷暖负荷小的春秋两季使用率低,严重影响设备利用率,无法同时满足多种负荷需求。
发明内容
基于此,针对传统的多联式冷热水机组大多使用于夏季与冬季,在冷暖负荷小的春秋两季使用率低,严重影响设备利用率,无法同时满足多种负荷需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换热系统及空调热水机组,该换热器及空调可以实现单独制冷、单独制热,单独制热水,同时制冷和制热,同时制冷和制热水,同时制热和制热水,及同时制冷、制热及制热水,提升了机组的利用率。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申请涉及一种换热系统,包括:压缩机及节流元件;室外换热器;制冷换热器,所述制冷换热器、所述压缩机、所述室外换热器及所述节流元件连通形成供冷媒流动的制冷支路;制热换热器,所述室外换热器、所述压缩机、所述制热换热器及所述节流元件连通形成供冷媒流动的制热支路,且所述制冷换热器、所述压缩机、所述制热换热器及所述节流元件连通形成供冷媒流动的同时制冷和制热支路;及制热水换热器,所述室外换热器、所述压缩机、所述制热水换热器及所述节流元件连通形成供冷媒流动的制热水支路;其中,所述制冷支路、所述制热支路、所述制热水支路、所述同时制冷和制热支路能够单独运行;或者所述制冷支路或所述制热支路或所述同时制冷和制热支路能够与所述制热水支路同时运行。
上述换热系统在使用时,室内机的水能够与制冷换热器中冷媒换热,实现制冷,室内机的水能够与制热换热器中的冷媒换热,实现制热,室内机的其中一部分风盘中的水与制冷换热器中的冷媒换热,另一部分的风盘中的水与制热换热器中的冷媒换热,如此,即可实现同时制冷和制热,制热水换热器中的冷媒与水箱中的水进行换热,进而可以实现制热水;通过控制所述制冷支路、所述制热支路、所述制热水支路、所述同时制冷和制热支路单独运行时,进而,可以实现单独制冷或单独制或单独制热水或同时制冷和制热;通过选择性地控制所述制冷支路或所述制热支路或所述同时制冷和制热支路与所述制热水支路同时运行,即可实现同时制冷和制热水或同时制热和制热水或同时制热水、制冷和制热,如此,提升了机组的利用率,同时满足多种负荷需求。
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换热系统还包括第一截止阀及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用于连通所述制热水换热器与所述压缩机,所述第一截止阀设置于所述第一管道上,所述第一截止阀、所述第一管道、所述制热水换热器、所述压缩机、所述室外换热器及所述节流元件配合形成所述制热水支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换热系统还包括第二截止阀及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用于连通所述压缩机与所述制热换热器,所述第二截止阀设置于第二管道上,所述第二截止阀、所述第二管道、所述室外换热器、所述压缩机、所述制热换热器及所述节流元件配合形成所述制热支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缩机通过第一三通阀与所述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换热系统还包括第三截止阀、第四截止阀、第三管道和第四管道,所述第三管道用于连通所述室外换热器与所述压缩机,所述第三截止阀设置于所述第三管道,第四管道用于连通所述室外换热器与所述节流元件,所述第四截止阀设置于所述第四管道,所述第三截止阀、所述第四截止阀、所述第三管道、所述第四管道、所述制冷换热器、所述压缩机、所述室外换热器及所述节流元件配合形成所述制冷支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换热系统还包括第五截止阀、第六截止阀、第五管道和第六管道,所述第五管道用于连通所述制冷换热器和所述压缩机,所述第五截止阀设置于所述第五管道,所述第六管道用于连通所述制冷换热器和所述节流元件,所述第六截止阀设置于所述第六管道,所述第五截止阀、所述第六截止阀、所述第五管道、所述第六管道、所述制冷换热器、所述压缩机、所述室外换热器及所述节流元件配合形成所述制冷支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换热系统还包括第七截止阀和第八截止阀,第七管道及第八管道,所述第七管道用于连通所述室外换热器和所述压缩机,所述第七截止阀设置于所述第七管道,所述第八管道用于连通所述室外换热器与所述节流元件,所述第八截止阀设置于所述第八管道,所述第七截止阀、所述第八截止阀、所述第七管道、所述第八管道、所述室外换热器、所述压缩机、所述制热换热器及所述节流元件配合形成所述制热支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七管道的其中一个开口和所述第三管道通过第二三通阀与所述室外换热器连通,所述第七管道的另一个开口和所述第五管道通过第三三通阀与所述压缩机连通,所述第四管道和所述第八管道的其中一个开口通过第四三通阀与所述室外换热器连通,所述第八管道的另一个开口和所述第六管道通过第四三通阀与所述节流元件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换热系统还包括第一单向阀及第九管道,第九管道用于连通所述制热水换热器与所述节流元件,所述第一单向阀设置于第九管道,所述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九管道、所述室外换热器、所述压缩机、所述制热水换热器及所述节流元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换热系统还包括第二单向阀及第十管道,所述第十管道用于连通所述制热换热器与所述节流元件,所述第二单向阀设置于所述第十管道,所述第二单向阀、所述第十管道、所述室外换热器、所述压缩机、所述制热换热器及所述节流元件配合形成所述制热支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九管道和所述第十管道通过第五三通阀与所述节流元件连通。
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涉及一种空调热水机组,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换热系统。
上述空调热水机组在使用时,室内机的水能够与制冷换热器中冷媒换热,实现制冷,室内机的水能够与制热换热器中的冷媒换热,实现制热,室内机的其中一部分风盘中的水与制冷换热器中的冷媒换热,另一部分的风盘中的水与制热换热器中的冷媒换热,如此,即可实现同时制冷和制热,制热水换热器中的冷媒与水箱中的水进行换热,进而可以实现制热水;通过控制所述制冷支路、所述制热支路、所述制热水支路、所述同时制冷和制热支路单独运行时,进而,可以实现单独制冷或单独制或单独制热水或同时制冷和制热;通过选择性地控制所述制冷支路或所述制热支路或所述同时制冷和制热支路与所述制热水支路同时运行,即可实现同时制冷和制热水或同时制热和制热水或同时制热水、制冷和制热,如此,提升了机组的利用率,同时满足多种负荷需求。
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空调热水机组还包括室内机,所述室内机的进水口能够选择性地与所述制热换热器的出水口连通或所述制冷换热器的出水口连通或同时与所述制热换热器的出水口及所述制冷换热器的出水口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空调热水机组还包括第十一管道、第十二管道、第十三管道、第十四管道、第九截止阀、第十截止阀,第十一截止阀和第十二截止阀,所述室内机包括第一风盘和第二风盘,所述第十一管道用于连通所述制热换热器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一风盘的进水口,所述第九截止阀设置于所述第十一管道,所述第十二管道用于连通所述制冷换热器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一风盘的进水口,所述第十截止阀设置于所述第十二管道,所述第十三管道用于连通所述制热换热器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二风盘的进水口,所述第十一截止阀设置于所述第十三管道,所述第十四管道用于连通所述制冷换热器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二风盘的进水口,所述第十二截止阀设置于所述第十四管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空调热水机组还包括水箱,所述水箱的进水口与所述制热水换热器的出水口连通。
附图说明
图1为空调热水机组的示意图;
图2为空调热水机组处于制热模式的示意图;
图3为空调热水机组处于制冷模式的示意图;
图4为空调热水机组处于同时制冷和制热模式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空调热水机组,100、制冷换热器,200、制热换热器,300、制热水换热器,400、室外换热器,500、水箱,610、第一风盘,620、第二风盘,701、第一截止阀,702、第二截止阀,703、第三截止阀,704、第四截止阀,705、第五截止阀,706、第六截止阀,707、第七截止阀,708、第八截止阀,709、第九截止阀,710、第十截止阀,711、第十一截止阀,712、第十二截止阀,801、第一管道,802、第二管道,803、第三管道,804、第四管道,805、第五管道,806、第六管道,807、第七管道,808、第八管道,809、第九管道,810、第十管道,811、第十一管道,812、第十二管道,813、第十三管道,814、第十四管道,815、第一中间管道,816、第二中间管道,910、第一单向阀,920、第二单向阀,1010、压缩机,1020、节流元件,1030、制热水泵,1040、制冷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有必要指出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元件时,两个元件可以是一体的,也可以是两个元件之间可拆卸连接。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地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此外,还需要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术语“下”、“上”、“前”、“后”、“左”、“右”、“内”、“外”、“顶”、“底”、“一侧”、“另一侧”、“一端”、“另一端”、等所指示的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位置关系;“第一”、“第二”等术语,是为了区分不同的结构部件。这些术语仅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图1至图4所示,一实施例中的一种换热系统,包括:压缩机1010及节流元件1020;室外换热器400;制冷换热器100,制冷换热器100、压缩机1010、室外换热器400及节流元件1020连通形成供冷媒流动的制冷支路;制热换热器200,室外换热器400、压缩机1010、制热换热器200及节流元件1020连通形成供冷媒流动的制热支路,且制冷换热器100、压缩机1010、制热换热器200及节流元件1020连通形成供冷媒流动的同时制冷和制热支路;及制热水换热器300,室外换热器400、压缩机1010、制热水换热器300及节流元件1020连通形成供冷媒流动的制热水支路;其中,制冷支路、制热支路、制热水支路、同时制冷和制热支路能够单独运行;或者制冷支路或制热支路或同时制冷和制热支路能够与制热水支路同时运行。
上述换热系统在使用时,室内机的水能够与制冷换热器100中冷媒换热,实现制冷,室内机的水能够与制热换热器200中的冷媒换热,实现制热,室内机的其中一部分风盘中的水与制冷换热器100中的冷媒换热,另一部分的风盘中的水与制热换热器200中的冷媒换热,如此,即可实现同时制冷和制热,制热水换热器300中的冷媒与水箱500中的水进行换热,进而可以实现制热水;通过控制制冷支路、制热支路、制热水支路、同时制冷和制热支路单独运行时,进而,可以实现单独制冷或单独制或单独制热水或同时制冷和制热;通过选择性地控制制冷支路或制热支路或同时制冷和制热支路与制热水支路同时运行,即可实现同时制冷和制热水或同时制热和制热水或同时制热水、制冷和制热,如此,提升了机组的利用率,同时满足多种负荷需求。
有必要指出的是,制冷支路、制热支路、制热水支路、同时制冷和制热支路能够单独运行;或者制冷支路或制热支路或同时制冷和制热支路能够与制热水支路同时运行的方案中可以包括七种运行模式:制冷支路单独运行,实现单独制冷模式;制热支路单独运行,实现单独制热模式;制热水支路单独运行,实现单独制热水模式;同时制冷和制热支路单独运行,实现同时制冷和制热模式;制冷支路和制热水支路同时运行,实现同时制冷和制热水模式;制热支路和制热水支路同时运行,实现同时制热和制热水模式;同时制冷和制热支路和制热水支路同时运行,实现同时制冷、制热和制热水模式。
如图1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该换热系统10还包括第一截止阀701及第一管道801,第一管道801用于连通制热水换热器300与压缩机1010,第一截止阀701设置于第一管道801上,第一截止阀701、第一管道801、制热水换热器300、压缩机1010、室外换热器400及节流元件1020配合形成供冷媒流动的制热水支路。如此,通过设置第一截止阀701控制第一管道801的导通与关闭。当然了,形成制热水支路还需要其他一些零部件,比如其他连接管道等,因为这些都可以通过现有技术实现,在此就不一一赘述。
如图1所示,在本次实施例中,该换热系统10还包括第二截止阀702及第二管道802,第二管道802用于连通压缩机1010与制热换热器200,第二截止阀702设置于第二管道802,第二截止阀702、第二管道802、室外换热器400、压缩机1010、制热换热器200及节流元件1020配合形成制热支路。如此,通过设置第二截止阀702控制第二管道802的导通与关闭。当然了,形成制热支路还需要其他一些零部件,比如其他连接管道等,因为,这些都可以通过现有技术实现,在此就不一一赘述。
在本次实施例中,压缩机1010通过第一三通阀与第一管道801和第二管道802连通;如此,制热支路和制热水支路可以共用一个压缩机1010,节约成本。
如图1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该换热系统10还包括第三截止阀703、第四截止阀704、第三管道803及第四管道804,第三管道803用于连通室外换热器400与压缩机1010,第三截止阀703设置于第三管道803,第四管道804用于连通室外换热器400与节流元件1020,第四截止阀704设置于第四管道804,第三截止阀703、第四截止阀704、第三管道803、第四管道804、制冷换热器100、压缩机1010、室外换热器400及节流元件1020配合形成制冷支路。如此,通过设置第三截止阀703控制第三管道803的导通与关闭,通过设置第四截止阀704控制第四管道804的导通与关闭。当然了,形成制冷支路还需要其他一些零部件,比如其他连接管道等,因为,这些都可以通过现有技术实现,在此就不一一赘述。
如图1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该换热系统10还包括第五截止阀705、第六截止阀706、第五管道805及第六管道806,第五管道805用于连通制冷换热器100和压缩机1010,第五截止阀705设置于第五管道805,第六管道806用于连通制冷换热器100和节流元件1020,第六截止阀706设置于第六管道806,第五截止阀705、第六截止阀706、第五管道805、第六管道806、制冷换热器100、压缩机1010、室外换热器400及节流元件1020配合形成制冷支路。如此,通过设置第五截止阀705控制第五管道805的导通与关闭,通过设置第六截止阀706控制第六管道806的导通与关闭。当然了,形成制冷支路还需要其他一些零部件,比如其他连接管道等,因为,这些都可以通过现有技术实现,在此就不一一赘述。
如图1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该换热系统10还包括第七截止阀707、第八截止阀708、第七管道807及第八管道708,第七管道807用于连通室外换热器400和压缩机1010,第七截止阀707设置于第七管道807,第八管道808用于连通室外换热器400与节流元件1020,第八截止阀708设置于第八管道808,第七截止阀707、第八截止阀708、第七管道807、第八管道708、室外换热器400、压缩机1010、制热换热器200及节流元件1020配合形成制热支路。如此,通过设置第七截止阀707控制第七管道807的导通与关闭,通过设置第八截止阀708控制第八管道808的导通与关闭。当然了,形成制热支路还需要其他一些零部件,比如其他连接管道等,因为,这些都可以通过现有技术实现,在此就不一一赘述。
具体到本次实施例中,第七管道807的其中一个开口和第三管道803通过第二三通阀与室外换热器700连通,第七管道807的另一个开口和第五管道805通过第三三通阀与压缩机1010连通,第四管道804和第八管道808的其中一个开口通过第四三通阀与室外换热器400连通,第八管道808的另一个开口和第六管道606通过第四三通阀与节流元件1020连通,如此,制热支路和制冷支路可以实现共用一个压缩机和共用一个室外换热器400,同时制冷支路和制热支路可以共用一个节流元件1020,如此,制冷支路和制热支路不需要额外设置单独的压缩机1010和节流元件1020,节约成本,当然了,第四三通阀与节流元件之间可以通过管道连通,第三三通阀与压缩机之间可以通过管道连通,在此不一一赘述。
在本次实施例中,换热系统10还包括第六三通阀及第一中间管道815,第六三通阀连通第一中间管道815的其中一个开口、第三管道803,第一三通阀连接第一中间管道815的另一个开口、第二管道802及第一管道801,如此,实现制冷支路、制热支路、同时制冷和制热支路及制热水支路共用一个压缩机1010,进一步降低成本。
如图1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该换热系统10还包括第一单向阀910及第九管道809,第九管道809用于连通制热水换热器300与节流元件1020,第一单向阀910设置于第九管道809,第一单向阀910、第九管道809、室外换热器400、压缩机1010、制热水换热器300及节流元件1020配合形成制热水支路。如此,设置第一单向阀910避免节流元件1020的冷媒倒流至制热水换热器300中。当然了,形成制热水支路还需要其他一些零部件,比如其他连接管道等,因为,这些都可以通过现有技术实现,在此就不一一赘述。
如图1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该换热系统10还包括第二单向阀920及第十管道810,第十管道810用于连通制热换热器200与节流元件1020,第二单向阀920设置于第十管道810,第二单向阀920、室外换热器400、第十管道810、压缩机1010、制热换热器200及节流元件1020配合形成制热支路。如此,通过设置第二单向阀920避免节流元件1020的冷媒倒流至制热换热器200中。当然了,形成制热支路还需要其他一些零部件,比如其他连接管道等,因为,这些都可以通过现有技术实现,在此就不一一赘述。
如图1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第九管809和第十管道810通过第五三通阀与节流元件1020连通。如此,制热水支路和制热支路或者是同时制冷和制热支路可以共用一个节流元件1020,节约成本,当然了,第五三通阀与节流元件1020之间可以通过管道连通,在此不一一赘述。
在本次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中间管道及第七三通阀,第七三通阀与第二中间管道816的其中一个开口、第四管道804及节流元件1020连通,第五三通阀与第二中间管道816的另一个开口、第九管道809及第十管道810连通,如此,实现制冷支路、制热支路,同时制冷和制热支路及制热水支路共用一个节流元件1020,进一步降低成本。当然了,第七三通阀与节流元件1020之间可以通过管道连通,在此不一一赘述。
有必要指出的是,上述实施例中,第一三通阀,第二三通阀、第三三通阀第四三通阀、第五三通阀、第六三通阀及第七三通阀可以通过三通管代替。
如图1所示,一实施例中的一种空调热水机组10,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换热系统。
上述空调热水机组10在使用时,室内机的水能够与制冷换热器100中冷媒换热,实现制冷,室内机的水能够与制热换热器200中的冷媒换热,实现制热,室内机的其中一部分风盘中的水与制冷换热器100中的冷媒换热,另一部分的风盘中的水与制热换热器200中的冷媒换热,如此,即可实现同时制冷和制热,制热水换热器300中的冷媒与水箱500中的水进行换热,进而可以实现制热水;通过控制制冷支路、制热支路、制热水支路、同时制冷和制热支路单独运行时,进而,可以实现单独制冷或单独制热或单独制热水或同时制冷和制热;通过选择性地控制制冷支路或制热支路或同时制冷和制热支路与制热水支路同时运行,即可实现同时制冷和制热水或同时制热和制热水或同时制热水、制冷和制热,如此,提升了机组的利用率,同时满足多种负荷需求。
如图1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该空调热水机组10还包括室内机,室内机的进水口能够选择性地与制热换热器200的出水口连通或制冷换热器100的出水口连通或同时与制热换热器200的出水口及制冷换热器100的出水口连通。如此,通过选择性地控制室内机的进水口与制热换热器200的出水口连通或制冷换热器100的出水口连通或同时与制热换热器200的出水口及制冷换热器100的出水口连通,实现单独制冷、单独制热、同时制冷和制热功能。
如图1所示,具体到本次实施例中,该空调热水机组10还包括第十一管道811、第十二管道812、第十三管道813、第十四管道814、第九截止阀709、第十截止阀710,第十一截止阀711和第十二截止阀712,室内机包括第一风盘610和第二风盘620,第十一管道811用于连通制热换热器200的出水口与第一风盘610的进水口,第九截止阀709设置于第十一管道811,第十二管道812用于连通制冷换热器100的出水口与第一风盘610的进水口,第十截止阀710设置于第十二管道812,第十三管道813用于连通制热换热器200的出水口与第二风盘620的进水口,第十一截止阀711设置于第十三管道813,第十四管道814用于连通制冷换热器100的出水口与第二风盘620的进水口,第十二截止阀712设置于第十四管道814。如此,当第九截止阀709和第十一截止阀711同时打开,第十截止阀710和第十二截止阀712关闭时,可以实现第一风盘610和第二风盘620制热,当第九截止阀709和第十一截止阀711同时关闭,第十截止阀710和第十二截止阀712打开时,可以实现第一风盘610和第二风盘620制冷,当第九截止阀709打开,第十截止阀710关闭,第十一截止阀711关闭,第十二截止阀712打开时,可以实现第一风盘610制热,第二风盘620制冷,即实现室内机同时制冷和制热功能。
如图1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该空调热水机组10还包括水箱500,水箱500的进水口与制热水换热器300的出水口连通。如此,水箱500中的水与制热水换热器300的冷媒换热,实现制热水功能。
下面就具体实施例阐述上述空调热水机组10的运行原理:
如图3所示,当空调热水机组10处于单独制冷模式时:
此时,第二风盘620、第一风盘610选择制冷,第三截止阀703、第四截止阀704、第五截止阀705、第六截止阀706、第十二截止阀712、第十截止阀710、制冷水泵1040开启,第一截止阀701、第二截止阀702、第七截止阀707、第八截止阀708、第十一截止阀711、第九截止阀709、制热水泵1030关闭。此时,第二风盘620、第一风盘610中的水进入制冷换热器100。高压冷媒从压缩机1010排出后,流经第三截止阀703,在室外换热器400中冷凝,降温后的液态冷媒经节流元件1020节流,进入制冷换热器100吸热,使第二风盘620、第一风盘610中进入制冷换热器100的水降温,然后冷媒回到压缩机1010吸气端,经制冷换热器100降温的水回到第二风盘620、第一风盘610给末端用户供冷。
如图2所示,当空调热水机组10处于单独制热模式时;
此时,第二风盘620、第一风盘610选择制热,第二截止阀702、第七截止阀707、第八截止阀708、第十一截止阀711、第九截止阀709、制热水泵1030开启,第一截止阀701、第三截止阀703、第四截止阀704、第五截止阀705、第六截止阀706、第十二截止阀712、第十截止阀710,制冷水泵1040关闭,此时,第二风盘620、第一风盘610中的水进入制热换热器200,高压冷媒从压缩机1010排出后,流经第二截止阀702,进入制热换热器200,与第二风盘620、第一风盘610中进入制热换热器200中的水进行换热升温,降温后的液态冷媒经节流元件1020节流,经第八截止阀708进入室外换热器400吸热,然后冷媒经第七截止阀707回到压缩机1010吸气端。经制热换热器200加热的水回到第二风盘620、第一风盘610给末端用户供热。
如图4所示,当空调热水机组10处于同时制冷和制热模式时:
此时,第二风盘620选择制冷,第一风盘610选择制热。
第二截止阀702、第五截止阀705、第六截止阀706、第十二截止阀712、第九截止阀709、制冷水泵1040、制热水泵1030开启,第一截止阀701、第三截止阀703、第七截止阀707、第四截止阀704、第八截止阀708、第十一截止阀711、第十截止阀710关闭。此时,第二风盘620中的水进入制冷换热器100,第一风盘610中的水进入制热换热器200,高压冷媒从压缩机1010排出后,流经第二截止阀702,进入制热换热器200,加热第一风盘610中进入制热换热器200中的水,降温后的液态冷媒经节流元件1020节流,经第六截止阀706进入制冷换热器100,冷却第二风盘620进入制冷换热器100中的水,然后冷媒经第五截止阀705回到压缩机1010吸气端。经制冷换热器100降温的水回到第二风盘620给末端用户供冷,经制热换热器200加热的水回到第一风盘610给末端用户供热,实现同时制冷和制热模式。
当空调热水机组10处于制热水模式:
热水系统为独立系统,在制冷模式、制热模式、同时制冷和制热模式下开启第一截止阀701即可实现制热水功能。当然了,单独制热水模式与单独制热模式原理类似,再此不再赘述。
用户根据实际需求,可选择不同的运行策略,实现7中模式的运行,运行模式包括单独制冷、同时制冷热水、单独制热、同时制热和热水、同时制冷和制热、同时制冷、制热和制热水及单独制热水。多种模式可适用于全年可靠运行,大大提高设备利用率,满足末端多种需求。
本发明还对末端水路系统的运行给出方案,通过阀门调节,在主机可同时提供冷水及热水时,每个风盘可独立选择制冷或制热,满足同一地方有不同需求的场所要求。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5)

1.一种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压缩机及节流元件;
室外换热器;
制冷换热器,所述制冷换热器、所述压缩机、所述室外换热器及所述节流元件连通形成供冷媒流动的制冷支路;
制热换热器,所述室外换热器、所述压缩机、所述制热换热器及所述节流元件连通形成供冷媒流动的制热支路,且所述制冷换热器、所述压缩机、所述制热换热器及所述节流元件连通形成供冷媒流动的同时制冷和制热支路;及
制热水换热器,所述室外换热器、所述压缩机、所述制热水换热器及所述节流元件连通形成供冷媒流动的制热水支路;
其中,所述制冷支路、所述制热支路、所述制热水支路、所述同时制冷和制热支路能够单独运行;或者所述制冷支路或所述制热支路或所述同时制冷和制热支路能够与所述制热水支路同时运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截止阀及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用于连通所述制热水换热器与所述压缩机,所述第一截止阀设置于所述第一管道上,所述第一截止阀、所述第一管道、所述制热水换热器、所述压缩机、所述室外换热器及所述节流元件配合形成所述制热水支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截止阀及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用于连通所述压缩机与所述制热换热器,所述第二截止阀设置于第二管道上,所述第二截止阀、所述第二管道、所述室外换热器、所述压缩机、所述制热换热器及所述节流元件配合形成所述制热支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通过第一三通阀与所述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截止阀、第四截止阀、第三管道和第四管道,所述第三管道用于连通所述室外换热器与所述压缩机,所述第三截止阀设置于所述第三管道,第四管道用于连通所述室外换热器与所述节流元件,所述第四截止阀设置于所述第四管道,所述第三截止阀、所述第四截止阀、所述第三管道、所述第四管道、所述制冷换热器、所述压缩机、所述室外换热器及所述节流元件配合形成所述制冷支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五截止阀、第六截止阀、第五管道和第六管道,所述第五管道用于连通所述制冷换热器和所述压缩机,所述第五截止阀设置于所述第五管道,所述第六管道用于连通所述制冷换热器和所述节流元件,所述第六截止阀设置于所述第六管道,所述第五截止阀、所述第六截止阀、所述第五管道、所述第六管道、所述制冷换热器、所述压缩机、所述室外换热器及所述节流元件配合形成所述制冷支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七截止阀和第八截止阀,第七管道及第八管道,所述第七管道用于连通所述室外换热器和所述压缩机,所述第七截止阀设置于所述第七管道,所述第八管道用于连通所述室外换热器与所述节流元件,所述第八截止阀设置于所述第八管道,所述第七截止阀、所述第八截止阀、所述第七管道、所述第八管道、所述室外换热器、所述压缩机、所述制热换热器及所述节流元件配合形成所述制热支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七管道的其中一个开口和所述第三管道通过第二三通阀与所述室外换热器连通,所述第七管道的另一个开口和所述第五管道通过第三三通阀与所述压缩机连通,所述第四管道和所述第八管道的其中一个开口通过第四三通阀与所述室外换热器连通,所述第八管道的另一个开口和所述第六管道通过第四三通阀与所述节流元件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单向阀及第九管道,第九管道用于连通所述制热水换热器与所述节流元件,所述第一单向阀设置于第九管道,所述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九管道、所述室外换热器、所述压缩机、所述制热水换热器及所述节流元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单向阀及第十管道,所述第十管道用于连通所述制热换热器与所述节流元件,所述第二单向阀设置于所述第十管道,所述第二单向阀、所述第十管道、所述室外换热器、所述压缩机、所述制热换热器及所述节流元件配合形成所述制热支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九管道和所述第十管道通过第五三通阀与所述节流元件连通。
12.一种空调热水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换热系统。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空调热水机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室内机,所述室内机的进水口能够选择性地与所述制热换热器的出水口连通或所述制冷换热器的出水口连通或同时与所述制热换热器的出水口及所述制冷换热器的出水口连通。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空调热水机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十一管道、第十二管道、第十三管道、第十四管道、第九截止阀、第十截止阀,第十一截止阀和第十二截止阀,所述室内机包括第一风盘和第二风盘,所述第十一管道用于连通所述制热换热器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一风盘的进水口,所述第九截止阀设置于所述第十一管道,所述第十二管道用于连通所述制冷换热器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一风盘的进水口,所述第十截止阀设置于所述第十二管道,所述第十三管道用于连通所述制热换热器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二风盘的进水口,所述第十一截止阀设置于所述第十三管道,所述第十四管道用于连通所述制冷换热器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二风盘的进水口,所述第十二截止阀设置于所述第十四管道。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空调热水机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箱,所述水箱的进水口与所述制热水换热器的出水口连通。
CN201910321671.0A 2019-04-22 2019-04-22 换热系统及空调热水机组 Pending CN11003077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21671.0A CN110030774A (zh) 2019-04-22 2019-04-22 换热系统及空调热水机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21671.0A CN110030774A (zh) 2019-04-22 2019-04-22 换热系统及空调热水机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30774A true CN110030774A (zh) 2019-07-19

Family

ID=672395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21671.0A Pending CN110030774A (zh) 2019-04-22 2019-04-22 换热系统及空调热水机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03077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34239A (zh) * 2021-10-14 2021-12-24 烟台德瑞福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制冷和制热自动循环方法及其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69580A (zh) * 2009-01-06 2010-07-0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热泵热水机组及其工作方法
EP2275757A1 (en) * 2008-03-31 2011-01-1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Air-conditioning and hot water complex system
CN104350340A (zh) * 2012-05-14 2015-02-1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多室型空气调节装置
CN107560216A (zh) * 2017-08-29 2018-01-09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用于空调冷热水机组的水力换热装置和空调冷热水机组
CN108775728A (zh) * 2018-07-20 2018-11-0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联机冷热水机组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275757A1 (en) * 2008-03-31 2011-01-1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Air-conditioning and hot water complex system
CN101769580A (zh) * 2009-01-06 2010-07-0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热泵热水机组及其工作方法
CN104350340A (zh) * 2012-05-14 2015-02-1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多室型空气调节装置
CN107560216A (zh) * 2017-08-29 2018-01-09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用于空调冷热水机组的水力换热装置和空调冷热水机组
CN108775728A (zh) * 2018-07-20 2018-11-0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联机冷热水机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34239A (zh) * 2021-10-14 2021-12-24 烟台德瑞福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制冷和制热自动循环方法及其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306902Y (zh) 一种带热回收型热泵空调与冰箱一体机
CN104180442B (zh) 空调系统
CN102645060A (zh) 多联机空调系统
CN105180304B (zh) 空调室外机、多功能空调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09774418B (zh) 一种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汽车
CN204063308U (zh) 空调系统
CN102192616B (zh) 一种空调热水装置
CN103388922A (zh) 一种双压缩机多功能空气源热泵空调系统
CN110160171A (zh) 一种多模式水环多联机空调系统
CN204254925U (zh) 换热系统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10030774A (zh) 换热系统及空调热水机组
CN203323455U (zh) 全热回收多循环多用空调机组
CN206514563U (zh) 空调系统单元及空调系统
CN210154128U (zh) 可供冷风、热风、热水、冷水的系统
CN210220276U (zh) 可供冷风、热风、热水、冷水的系统
CN210220278U (zh) 可供冷风、热风、热水、冷水的系统
CN201583048U (zh) 一种热泵热水器
CN103225930A (zh) 全热回收多循环多用空调机组
CN110657604B (zh) 热泵系统及控制方法
CN208547138U (zh) 空调系统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02734373U (zh) 一种带除霜功能的热泵空调
CN108007010B (zh) 一种热泵系统
CN207407471U (zh) 一种带冷凝热回收装置的分散式功能模块空调系统
CN203258775U (zh) 全热回收水循环中央空调机组
CN107238236B (zh) 补气增焓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719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