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30705A - 多联机系统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多联机系统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30705A
CN110030705A CN201910256787.0A CN201910256787A CN110030705A CN 110030705 A CN110030705 A CN 110030705A CN 201910256787 A CN201910256787 A CN 201910256787A CN 110030705 A CN110030705 A CN 1100307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door unit
line system
mode
temperature
outdo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5678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三国
王命仁
颜利波
黄金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HVAC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HVAC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HVAC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25678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030705A/zh
Publication of CN1100307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3070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24F11/41Defrosting; Preventing freezing
    • F24F11/43Defrosting; Preventing freezing of indoor un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5Electronic processing for selecting an operating mod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4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system states
    • F24F2140/20Heat-exchange fluid temperat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联机系统的控制方法,多联机系统包括室外机和多个室内机,室外机包括压缩机、室外换热器和主节流元件,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多联机系统的当前运行模式;当多联机系统的当前运行模式为纯制冷模式或混合运行模式时,获取室外环境温度T1,其中处于制冷状态的室内机的个数为M;当室外环境温度T1<第一预设温度时,获取处于制冷状态的M个室内机的蒸发温度T2;当M个制冷状态的室内机中的其中N个室内机的蒸发温度T2<第二预设温度时,控制N个室内机制热以使得N个室内机进入防冻模式,其中,N≤M。根据本发明的多联机系统的控制方法,进入防冻模式的室内机可以快速退出防冻模式。

Description

多联机系统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冷制热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多联机系统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物的保温性能越来越好,即使室外环境温度在0℃以下,在机房、厨房等有较大热源的位置,室内也有制冷的需求,空调系统可能运行纯制冷模式或混合模式。这种情况下很容易导致室内机蒸发温度较低,蒸发器表面结霜、结冰,使得空调系统进入防冻结保护状态(或称防冻模式)。
相关技术中,为使室内机退出防冻结保护状态,将室内机停机,即室内机的节流元件例如电子膨胀阀关闭,而后通过风机和室内环境温度来融化蒸发器表面的霜和冰。然而,这种采用对流换热的方式使得室内机退出防冻结状态的速度较慢,尤其是蒸发器表面结冰严重时,室内机长时间无法运行,同时蒸发器表面的冰可能不完全融化,从而影响空调系统的可靠性和舒适性。
此外,还可以通过增加辅助加热器以加快室内机退出防冻结状态的速度,然而,这种方法需要改变室内机的结构,而且增加了额外的电量消耗。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在于提出一种多联机系统的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使得进入防冻模式的室内机可以快速退出防冻模式。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联机系统的控制方法,所述多联机系统包括:室外机和多个室内机,所述室外机包括压缩机、室外换热器和主节流元件,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所述多联机系统的当前运行模式;当所述多联机系统的当前运行模式为纯制冷模式或混合运行模式时,获取室外环境温度T1,其中处于制冷状态的所述室内机的个数为M;当室外环境温度T1<第一预设温度时,获取处于制冷状态的M个所述室内机的蒸发温度T2;当M个所述制冷状态的所述室内机中的其中N个所述室内机的蒸发温度T2<第二预设温度时,控制所述N个室内机制热以使得所述N个室内机进入防冻模式,其中,N≤M。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联机系统的控制方法,当室内机进入防冻模式时,通过控制室内机制热以使室内机进入防冻模式,从而可以快速、有效、且更加干净地融化室内换热器表面的冰,使得进入防冻模式的室内机快速退出防冻模式,保证多联机系统的能效,同时无需改变室内机的结构,便于实现。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混合运行模式包括主制冷模式和主制热模式,在所述主制冷模式,所述室外换热器为冷凝器;在所述主制热模式,所述室外换热器为蒸发器。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当所述多联机系统的当前运行模式为纯制冷模式且N<M时,控制所述多联机系统运行主制冷模式。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当所述多联机系统的当前运行模式为主制冷模式且N<M时,控制所述多联机系统运行主制冷模式。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当所述多联机系统的当前运行模式为主制热模式且N<M时,控制所述多联机系统运行主制热模式。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当所述M个制冷状态的所述室内机的蒸发温度T2<第二预设温度时,控制所述多联机系统运行纯制热模式。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主节流元件为电子膨胀阀、热力膨胀阀或毛细管。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多联机系统的控制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二的多联机系统的控制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三的多联机系统的控制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四的多联机系统的控制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五的多联机系统的控制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多联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所示的多联机系统的运行示意图,其中多联机系统处于纯制冷模式,箭头表示冷媒流向;
图8是图6中所示的多联机系统的另一个运行示意图,其中多联机系统处于主制冷模式,箭头表示冷媒流向;
图9是图6中所示的多联机系统的又一个运行示意图,其中多联机系统处于纯制热模式,箭头表示冷媒流向;
图10是图6中所示的多联机系统的再一个运行示意图,其中多联机系统处于主制热模式,箭头表示冷媒流向。
附图标记:
多联机系统100、
室外机1、压缩机11、吸气口111、排气口112、室外换热器12、主节流元件13、
第一四通阀14、第二四通阀15、低压罐16、
第一端口141、第二端口142、第三端口143、第四端口144、
第五端口151、第六端口152、第七端口153、第八端口154、
室内机2、第一室内机21、第二室内机22、第三室内机23、
第一副节流元件24、第二副节流元件25、第三副节流元件26、
冷媒分配装置3、节流元件30、过冷装置31、第一通路311、第二通路312、
第一单向阀组32、第二单向阀组33、第三单向阀组34、
第一单向阀321、第二单向阀322、
第一制冷电磁阀35、第二制冷电磁阀36、第三制冷电磁阀37、
第一制热电磁阀38、第二制热电磁阀39、第三制热电磁阀3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图5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联机系统100的控制方法。其中,多联机系统100可以为热回收多联机系统,多联机系统100可以制冷、也可以制热,但不限于此。
如图1-图5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联机系统100的控制方法,多联机系统100包括室外机1和多个室内机2,室外机1包括压缩机11、室外换热器12和主节流元件13。
多联机系统100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多联机系统100的当前运行模式;当多联机系统100的当前运行模式为纯制冷模式或混合运行模式时,获取室外环境温度T1,其中处于制冷状态的室内机2的个数为M;当室外环境温度T1<第一预设温度时,获取处于制冷状态的M个室内机2的蒸发温度T2;当M个制冷状态的室内机2中的其中N个室内机2的蒸发温度T2<第二预设温度时,控制N个室内机2制热以使得N个室内机2进入防冻模式,其中,N≤M。
例如,如图1-图5所示,多联机系统100开始运行,首先可以检测多联机系统100的当前运行模式以获取多联机系统100的当前运行模式。其次,当获取的多联机系统100的当前运行模式为纯制冷模式或混合运行模式时,即至少一个室内机2处于制冷状态,记录处于制冷状态的室内机2的个数M(M为大于0的自然数),且多联机系统100可以通过检测装置例如温度传感器等检测室外环境温度以获取室外环境温度T1;然后,检测到的室外环境温度T1与第一预设温度进行比较,如果室外环境温度T1≥第一预设温度时,则可以继续实时检测室外环境温度T1并比较室外环境温度T1与第一预设温度的大小,如果室外环境温度T1<第一预设温度,可以分别获取处于制冷状态的M个室内机2的蒸发温度T2;而后,将M个室内机2的蒸发温度T2分别与第二预设温度进行比较,如果M个制冷状态的室内机2的蒸发温度T2均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时,则可以继续实时检测M个制冷状态的室内机2的蒸发温度,如果M个制冷状态的室内机2中的其中N(N为大于0的自然数,且N≤M)个室内机2的蒸发温度T2<第二预设温度时,室内机2可以向室外机1发送信号,控制该N个室内机2由制冷状态切换至制热状态以使该N个室内机2进入防冻模式,此时该N个室内机2的室内换热器可以由蒸发器切换为冷凝器,从而避免了该N个室内机2的蒸发温度较低,且室内机2进入防冻模式后通过压缩机出来的高温冷媒快速融合处于防冻模式的室内机2的室内换热器表面的霜和冰,以快速、有效、且更加干净地化冰,使得进入防冻模式的室内机2快速退出防冻模式,有效缩短室内机2除霜时间,保证多联机系统100的舒适性,同时无需改变室内机2的结构,便于实现。
其中,第一预设温度可以为0℃,但不限于此;同样,第二预设温度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具体设置。可以理解的是,室内机2为L(L为大于1的自然数)个,当多联机系统100的当前运行模式为纯制冷模式时,处于制冷状态的室内机2的个数M与L相等,当多联机系统100的当前运行模式为混合运行模式时,处于制冷状态的室内机2的个数M<L。
此外,获取多联机系统100的当前运行模式的具体方式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具体设置,只需最后能获取多联机系统100的当前运行模式即可。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可以理解的是,当上述N个室内机满足退出防冻结的条件(例如室内机2的蒸发温度T2≥第二预设温度)后,向室外机1发送信号(例如无能需信号),控制上述N个室内机2再次切换至制冷状态以退出防冻模式。其中,上述N个室内机2退出防冻模式的速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保证多联机系统100最终重新切换至上述当前运行模式即可。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联机系统100的控制方法,当室内机进入防冻模式时,通过控制室内机制热以使室内机进入防冻模式,从而可以快速、有效、且更加干净地融化室内换热器表面的冰,使得进入防冻模式的室内机2快速退出防冻模式,保证多联机系统100的运行可靠性和舒适性,同时无需改变室内机2的结构,便于实现。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混合运行模式包括主制冷模式和主制热模式,在主制冷模式,室外换热器12为冷凝器;在主制热模式,室外换热器12为蒸发器。也就是说,当多联机系统100的运行模式为主制冷模式时,室外换热器12为冷凝器,如果处于制冷状态的室内机2的个数为M,即该M个室内机2的室内换热器为蒸发器,则其余L-M个室内机2处于制热状态,即其余L-M个室内机2的室内换热器为冷凝器;当多联机系统100的运行模式为主制热模式时,室外换热器12为蒸发器,如果处于制冷状态的室内机2的个数为M,即该M个室内机2的室内换热器为蒸发器,则其余L-M个室内机2处于制热状态,即其余L-M个室内机2的室内换热器为冷凝器。
可以理解的是,当多联机系统100处于混合运行模式时,多个室内机2中的至少一个处于制冷状态、且多个室内机2中的至少一个处于制热状态。
具体地,当多联机系统100的当前运行模式为纯制冷模式且N<M时,控制多联机系统100运行主制冷模式。由此,可以简化多联机系统100的控制逻辑。例如,如图2所示,当多联机系统100的当前运行模式为纯制冷模式时,室外换热器12为冷凝器,所有室内机2的室内换热器为蒸发器,此时M=L;如果N<M,也就是说,M个制冷状态的室内机2中的其中N个室内机2的蒸发温度T2<第二预设温度、且M个制冷状态的室内机2中的其余M-N个室内机2的蒸发温度T2≥第二预设温度,则将该N个室内机2由制冷状态切换至制热状态,其余室内机2的状态可以保持不变,此时多联机系统100运行主制冷模式,从而可以简化多联机系统100的控制逻辑,简化多联机系统100的控制操作过程。
例如,在图2的示例中,多联机系统100开始运行,首先可以检测多联机系统100的当前运行模式以获取多联机系统100的当前运行模式。其次,当获取的多联机系统100的当前运行模式为纯制冷模式时,即所有室内机2均处于制冷状态,记录处于制冷状态的室内机2的个数M(M=L),且多联机系统100可以通过检测装置检测室外环境温度以获取室外环境温度T1;然后,检测到的室外环境温度T1与第一预设温度进行比较,如果室外环境温度T1<第一预设温度,可以分别获取处于制冷状态的M个室内机2的蒸发温度T2;而后,将M个室内机2的蒸发温度T2分别与第二预设温度进行比较,如果M个制冷状态的室内机2中的其中N(N<M)个室内机2的蒸发温度T2<第二预设温度时,控制该N个室内机2由制冷状态切换至制热状态以使该N个室内机2进入防冻模式,此时多联机系统100由纯制冷模式切换至主制冷模式。
具体地,当多联机系统100的当前运行模式为主制冷模式且N<M时,控制多联机系统100运行主制冷模式。由此,可以简化多联机系统100的控制逻辑。例如,如图3所示,当多联机系统100的当前运行模式为主制冷模式时,室外换热器12为冷凝器,多个室内机2中的至少一个室内机2的室内换热器为蒸发器、且多个室内机2中的至少一个室内机2的室内换热器为冷凝器,此时处于制冷状态的室内机2的个数M<L;如果N<M,也就是说,M个制冷状态的室内机2中的其中N个室内机2的蒸发温度T2<第二预设温度、且M个制冷状态的室内机2中的其余M-N个室内机2的蒸发温度T2≥第二预设温度,则将该N个室内机2由制冷状态切换至制热状态,其余室内机2的状态可以保持不变,此时多联机系统100运行主制冷模式。
例如,在图3的示例中,多联机系统100开始运行,首先可以检测多联机系统100的当前运行模式以获取多联机系统100的当前运行模式。其次,当获取的多联机系统100的当前运行模式为主制冷模式时,记录处于制冷状态的室内机2的个数M(M<L),且多联机系统100可以通过检测装置检测室外环境温度以获取室外环境温度T1;然后,检测到的室外环境温度T1与第一预设温度进行比较,如果室外环境温度T1<第一预设温度,可以分别获取处于制冷状态的M个室内机2的蒸发温度T2;而后,将M个室内机2的蒸发温度T2分别与第二预设温度进行比较,如果M个制冷状态的室内机2中的其中N(N<M)个室内机2的蒸发温度T2<第二预设温度时,控制该N个室内机2由制冷状态切换至制热状态以使该N个室内机2进入防冻模式,其余室内机2的状态可以保持不变,此时多联机系统100运行主制冷模式,从而可以简化多联机系统100的控制逻辑,简化多联机系统100的控制操作过程。
具体地,当多联机系统100的当前运行模式为主制热模式且N<M时,控制多联机系统100运行主制热模式。由此,可以简化多联机系统100的控制逻辑。例如,如图4所示,当多联机系统100的当前运行模式为主制热模式时,室外换热器12为蒸发器,多个室内机2中的至少一个室内机2的室内换热器为蒸发器、且多个室内机2中的至少一个室内机2的室内换热器为冷凝器,此时处于制冷状态的室内机2的个数M<L;如果N<M,也就是说,M个制冷状态的室内机2中的其中N个室内机2的蒸发温度T2<第二预设温度、且M个制冷状态的室内机2中的其余M-N个室内机2的蒸发温度T2≥第二预设温度,则将该N个室内机2由制冷状态切换至制热状态,其余室内机2的状态可以保持不变,此时多联机系统100运行主制热模式。
例如,在图4的示例中,多联机系统100开始运行,首先可以检测多联机系统100的当前运行模式以获取多联机系统100的当前运行模式。其次,当获取的多联机系统100的当前运行模式为主制热模式时,记录处于制冷状态的室内机2的个数M(M<L),且多联机系统100可以通过检测装置检测室外环境温度以获取室外环境温度T1;然后,检测到的室外环境温度T1与第一预设温度进行比较,如果室外环境温度T1<第一预设温度,可以分别获取处于制冷状态的M个室内机2的蒸发温度T2;而后,将M个室内机2的蒸发温度T2分别与第二预设温度进行比较,如果M个制冷状态的室内机2中的其中N(N<M)个室内机2的蒸发温度T2<第二预设温度时,控制该N个室内机2由制冷状态切换至制热状态以使该N个室内机2进入防冻模式,其余室内机2的状态可以保持不变,此时多联机系统100运行主制热模式,从而可以简化多联机系统100的控制逻辑,简化多联机系统100的控制操作过程。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当M个制冷状态的室内机2的蒸发温度T2<第二预设温度时,即N=M,控制多联机系统100运行纯制热模式,此时所有室内机2均处于制热状态,即所有室内机2的室内换热器为冷凝器,室外机1的室外换热器12为蒸发器。
换言之,只要M个制冷状态的室内机2的蒸发温度T2<第二预设温度时,不论多联机系统100当前处于什么运行模式,均控制多联机系统100运行纯制热模式,同样可以简化多联机系统100的控制逻辑,简化多联机系统100的控制操作过程,降低设计成本;简言之,当处于制冷状态的所有室内机2的蒸发温度T2<第二预设温度时,处于制冷状态的所有室内机2均进入防冻模式,多联机系统100运行纯制热模式。例如,当多联机系统100的当前运行模式为纯制冷模式时,如果室外环境温度T1<第一预设温度,且M个制冷状态的室内机2的蒸发温度T2<第二预设温度,则控制多联机系统100切换至纯制热模式,其中N=M=L;当多联机系统100的当前运行模式为混合运行模式(例如主制冷模式、主制热模式)时,如果室外环境温度T1<第一预设温度,且M个制冷状态的室内机2的蒸发温度T2<第二预设温度,则控制多联机系统100切换至纯制热模式,其中N=M<L。
可选地,主节流元件13为电子膨胀阀、热力膨胀阀或毛细管等,其中电子膨胀阀可按预设程序进入制冷装置的制冷剂流量,可以用于负荷变化剧烈或运行工况范围较宽的场合;热力膨胀阀可以通过感温包感受蒸发器出口制冷剂温度的变化来调节制冷剂流量;毛细管可以实现制冷剂的预定压降,以控制制冷剂的流量和维持冷凝器、蒸发器之间的压差,且毛细管结构简单、故障率低。由此,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取合适的主节流元件13,以更好地满足实际应用。
下面参考图1-图10以五个具体的实施例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联机系统100的控制方法。值得理解的是,下述描述仅是示例性说明,而不是对发明的具体限制。
实施例一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多联机系统100包括室外机1和多个室内机2;多联机系统100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多联机系统100开始运行,首先可以获取多联机系统100的当前运行模式;其次,当获取的多联机系统100的当前运行模式为纯制冷模式或混合运行模式时,即至少一个室内机2处于制冷状态,记录处于制冷状态的室内机2的个数M(M为大于0的自然数),且多联机系统100可以通过检测装置例如温度传感器等检测室外环境温度以获取室外环境温度T1;然后,检测到的室外环境温度T1与第一预设温度进行比较,如果室外环境温度T1≥第一预设温度时,则可以继续实时检测室外环境温度T1并比较室外环境温度T1与第一预设温度的大小,如果室外环境温度T1<第一预设温度,可以分别获取处于制冷状态的M个室内机2的蒸发温度T2;而后,将M个室内机2的蒸发温度T2分别与第二预设温度进行比较,如果M个制冷状态的室内机2的蒸发温度T2均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时,则可以继续实时检测M个制冷状态的室内机2的蒸发温度,如果M个制冷状态的室内机2中的其中N(N为大于0的自然数,且N≤M)个室内机2的蒸发温度T2<第二预设温度时,控制该N个室内机2由制冷状态切换至制热状态以使该N个室内机2进入防冻模式,此时该N个室内机2的室内换热器可以由蒸发器切换为冷凝器。
下面结合图6-图10中所示的一个多联机系统100来详细描述本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多联机系统100的具体结构不限于此。
如图6所示,多联机系统100包括一个室外机1和三个室内机2,室外机1和三个室内机2之间通过冷媒分配装置3相连。
室外机1包括压缩机11、室外换热器12、主节流元件13、第一四通阀14、第二四通阀15和低压罐16,压缩机11具有吸气口111和排气口112,第一四通阀14具有第一端口141、第二端口142、第三端口143和第四端口144,第四端口144与排气口112相连,第四端口144与第一端口141和第三端口143中的其中一个连通,第二端口142与第一端口141和第三端口143中的另一个连通,低压罐16连接在第一端口141与吸气口111之间,且低压罐16的进口与第一端口141之间设有毛细管,可以使得低压罐16与第一端口141之间没有冷媒流动,第二端口142与低压罐16的进口相连;第二四通阀15具有第五端口151、第六端口152、第七端口153和第八端口154,第五端口151与排气口112相连,第五端口151与第六端口152和第八端口154中的其中一个连通,第七端口153与第六端口152和第八端口154中的另一个连通,第六端口152与低压罐16的进口相连,且低压罐16的进口与第六端口152之间设有毛细管,可以使得低压罐16与第六端口152之间没有冷媒流动,第七端口153与低压罐16的进口相连,第八端口154与室外换热器12的第一端相连。
三个室内机2为第一室内机21、第二室内机22和第三室内机23,每个室内机2均对应有一个副节流元件。冷媒分配装置3包括节流元件、过冷装置31、三个单向阀组、三个制冷电磁阀和三个制热电磁阀,三个单向阀组可以与三个室内机2一一对应设置、三个制冷电磁阀可以与三个室内机2一一对应设置、三个制热电磁阀可以与三个室内机2一一对应设置,三个室内机2分别为第一室内机21、第二室内机22和第三室内机23,三个副节流元件分别为第一副节流元件24、第二副节流元件25和第三副节流元件26,三个单向阀组分别为第一单向阀组32、第二单向阀组33和第三单向阀组34,三个制冷电磁阀分别为第一制冷电磁阀35、第二制冷电磁阀36和第三制冷电磁阀37,三个制热电磁阀分别为第一制热电磁阀38、第二制热电磁阀39和第三制热电磁阀310。过冷装置31包括第一通路311和第二通路312,节流元件30设在第二通路312的上游以对流向第二通路312的冷媒节流降压,从而第二通路312内的冷媒与第一通路311内的冷媒换热以使第一通路311内的冷媒转变为过冷状态;三个单向阀组均包括第一单向阀321和第二单向阀322,每个第一单向阀321的第一端均与第一通路311的下游相连,每个第二单向阀322的第一端均通过主节流元件13与室外换热器12相连,每个第一单向阀321的第二端与对应第二单向阀322的第二端相连且均通过对应副节流元件与对应室内机2的第一端相连;三个制冷电磁阀的第一端均与第二端口142和低压罐16的进口相连,即每个制冷电磁阀的第一端与第二端口142和低压罐16均相连,三个制热电磁阀的第一端均与第三端口143相连,每个制冷电磁阀的第二端与对应制热电磁阀的第二端相连且均与对应室内机2的第二端相连。其中,过冷装置31可以为板式换热器;第一单向阀321允许冷媒自第一单向阀321的第一端流向第一单向阀321的第二端,第二单向阀322允许冷媒自第二单向阀322的第二端流向第二单向阀322的第一端。可以理解的是,上述提到的单向阀、电磁阀等还可以用其他类型的阀代替。
多联机系统100开始运行,首先获取多联机系统100的当前运行模式;当获取的多联机系统100的当前运行模式为纯制冷模式(如图7所示)时,即三个室内机2均处于制冷状态,此时第一四通阀14通电、且第二四通阀15断电,压缩机11排出的高温冷媒经过第二四通阀15被室外换热器12冷凝成液态冷媒,而后被主节流元件13节流进入冷媒分配装置3,液态冷媒被过冷装置31进一步过冷,通过三个第一单向阀321,被对应副节流元件节流后进入对应室内机2蒸发,低压气态冷媒经过制冷电磁阀和低压罐16后回到压缩机11。记录处于制冷状态的室内机2的个数M,例如M=3,且多联机系统100可以通过检测装置例如温度传感器等检测室外环境温度以获取室外环境温度T1;然后,检测到的室外环境温度T1与第一预设温度进行比较,如果室外环境温度T1≥第一预设温度时,则可以继续实时检测室外环境温度T1并比较室外环境温度T1与第一预设温度的大小,如果室外环境温度T1<第一预设温度,可以分别获取处于制冷状态的三个室内机2的蒸发温度T2;而后,将三个室内机2的蒸发温度T2分别与第二预设温度进行比较,如果三个制冷状态的室内机2的蒸发温度T2均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时,则可以继续实时检测三个制冷状态的室内机2的蒸发温度,如果三个制冷状态的室内机2中的其中一个室内机2例如第一室内机21的蒸发温度T2<第二预设温度时,室内机2可以向室外机1发送防冻结信号,控制第一室内机21由制冷状态切换至制热状态以使第一室内机21进入防冻模式,此时第一室内机21的室内换热器由蒸发器切换为冷凝器。
其中,可以通过控制第一四通阀14断电,使得第四端口144切换至与第三端口143连通、第二端口142切换至与第一端口141连通,压缩机11出来的高温冷媒一部分经过第二四通阀15,被室外换热器12冷凝成液态冷媒。还有少部分高温冷媒经过第一四通阀14,由于第一制热电磁阀38打开,第一副节流元件24打开一定的开度A,高温冷媒进入防冻结的第一室内机21,融化第一室内机21的室内换热器表面的霜和冰。然后经过第一单向阀组32的第二单向阀322与室外换热器12冷凝的冷媒合在一起,进入过冷装置31进一步过冷,通过第二单向阀组33和第三单向阀组34的第一单向阀321,然后被第二副节流元件25和第三副节流元件26节流,进入第二室内机22和第三室内机23的室内换热器蒸发,低压气态冷媒经过低压罐16,最后回到压缩机11。
当第一室内机21满足退出防冻结的条件(例如第一室内机21的蒸发温度T2≥第二预设温度)后,向室外机1发送信号,关闭第一制热电磁阀38,第一室内机21重新转换为制冷状态,按照制冷模式正常调节,多联机系统100继续运行纯制冷模式。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副节流元件24打开的开度A可以为固定开度,A值可以根据室内机2的匹数大小设置不同的开度,例如0.8匹室内机2设置开度为54P,140内机设置开度为120P。
同样,当获取的多联机系统100的当前运行模式为混合运行模式(如图8和图10所示)时,即三个室内机2中至少一个室内机2处于制冷状态、且三个室内机2中至少一个室内机2处于制热状态,如果三个室内机2中的至少一个室内机2需要进入防冻模式时,可以打开对应的制热电磁阀,以使对应室内机2由制冷状态切换至制热状态。当上述至少一个室内机2满足退出防冻结的条件时,可以关闭对应制热电磁阀,使得对应室内机2重新转换为制冷状态。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当多联机系统100的当前运行模式为纯制冷模式且N<M时,将该N个室内机2由制冷状态切换至制热状态,其余室内机2的状态可以保持不变,以控制多联机系统100运行主制冷模式。
下面结合图7中所示的一个多联机系统100来详细描述本实施例。
多联机系统100开始运行,首先获取多联机系统100的当前运行模式;当获取的多联机系统100的当前运行模式为纯制冷模式(如图7所示)时,记录处于制冷状态的室内机2的个数M,例如M=3,且多联机系统100可以通过检测装置例如温度传感器等检测室外环境温度以获取室外环境温度T1;然后,检测到的室外环境温度T1与第一预设温度进行比较,如果室外环境温度T1≥第一预设温度时,则可以继续实时检测室外环境温度T1并比较室外环境温度T1与第一预设温度的大小,如果室外环境温度T1<第一预设温度,可以分别获取处于制冷状态的三个室内机2的蒸发温度T2;而后,将三个室内机2的蒸发温度T2分别与第二预设温度进行比较,如果三个制冷状态的室内机2的蒸发温度T2均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时,则可以继续实时检测三个制冷状态的室内机2的蒸发温度,如果三个制冷状态的室内机2中的其中一个室内机2例如第一室内机21的蒸发温度T2<第二预设温度时,室内机2可以向室外机1发送防冻结信号,控制第一室内机21由制冷状态切换至制热状态以使第一室内机21进入防冻模式,此时第一室内机21的室内换热器由蒸发器切换为冷凝器,第二室内机22和第三室内机23仍处于制冷状态,即多联机系统100运行主制冷模式。
其中,可以通过控制第一四通阀14断电,使得第四端口144切换至与第三端口143连通、第二端口142切换至与第一端口141连通,压缩机11出来的高温冷媒一部分经过第二四通阀15,被室外换热器12冷凝成液态冷媒。还有少部分高温冷媒经过第一四通阀14,由于第一制热电磁阀38打开,第一副节流元件24打开一定的开度A,高温冷媒进入防冻结的第一室内机21,融化第一室内机21的室内换热器表面的霜和冰。然后经过第一单向阀组32的第二单向阀322与室外换热器12冷凝的冷媒合在一起,进入过冷装置31进一步过冷,通过第二单向阀组33和第三单向阀组34的第一单向阀321,然后被第二副节流元件25和第三副节流元件26节流,进入第二室内机22和第三室内机23的室内换热器蒸发,低压气态冷媒经过低压罐16,最后回到压缩机11。
当第一室内机21满足退出防冻结的条件(例如第一室内机21的蒸发温度T2≥第二预设温度)后,向室外机1发送信号,关闭第一制热电磁阀38,第一室内机21重新转换为制冷状态,按照制冷模式正常调节,多联机系统100继续运行纯制冷模式。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副节流元件24打开的开度A可以为固定开度,A值可以根据室内机2的匹数大小设置不同的开度,例如0.8匹室内机2设置开度为54P,140内机设置开度为120P。
实施例三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当多联机系统100的当前运行模式为主制冷模式且N<M时,将该N个室内机2由制冷状态切换至制热状态,其余室内机2的状态可以保持不变,控制多联机系统100运行主制冷模式。
下面结合图8中所示的一个多联机系统100来详细描述本实施例。
多联机系统100开始运行,首先获取多联机系统100的当前运行模式;当获取的多联机系统100的当前运行模式为主制冷模式(如图8所示)时,记录处于制冷状态的室内机2的个数M,例如M=2,第二室内机22和第三室内机23制冷、第一室内机21制热,且多联机系统100可以通过检测装置例如温度传感器等检测室外环境温度以获取室外环境温度T1;然后,检测到的室外环境温度T1与第一预设温度进行比较,如果室外环境温度T1≥第一预设温度时,则可以继续实时检测室外环境温度T1并比较室外环境温度T1与第一预设温度的大小,如果室外环境温度T1<第一预设温度,可以分别获取处于制冷状态的两个室内机2的蒸发温度T2;而后,将两个室内机2的蒸发温度T2分别与第二预设温度进行比较,如果两个制冷状态的室内机2的蒸发温度T2均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时,则可以继续实时检测两个制冷状态的室内机2的蒸发温度,如果两个制冷状态的室内机2中的其中一个室内机2例如第二室内机22的蒸发温度T2<第二预设温度时,室内机2可以向室外机1发送防冻结信号,控制第二室内机22由制冷状态切换至制热状态以使第二室内机22进入防冻模式,此时第二室内机22的室内换热器由蒸发器切换为冷凝器,第三室内机23仍处于制冷状态、第一室内机21仍处于制热状态,即多联机系统100运行主制冷模式。
其中,可以通过控制第二制热电磁阀39打开,使得少部分高温冷媒经过第一四通阀14后,流入第二室内机22的室内换热器换热,第二副节流元件25打开一定的开度A,高温冷媒进入防冻结的第二室内机22,融化第二室内机22的室内换热器表面的霜和冰。然后经过第二单向阀组33的第二单向阀322与室外换热器12冷凝的冷媒合在一起,进入过冷装置31进一步过冷,通过第一单向阀组32和第三单向阀组34的第一单向阀321,然后被第一副节流元件24和第三副节流元件26节流,进入第一室内机21和第三室内机23的室内换热器蒸发,低压气态冷媒经过低压罐16,最后回到压缩机11。
当第二室内机22满足退出防冻结的条件(例如第二室内机22的蒸发温度T2≥第二预设温度)后,向室外机1发送信号,关闭第二制热电磁阀39,第二室内机22重新转换为制冷状态,按照制冷模式正常调节,多联机系统100继续运行主制冷模式。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副节流元件25打开的开度A可以为固定开度,A值可以根据室内机2的匹数大小设置不同的开度。
实施例四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当多联机系统100的当前运行模式为主制热模式且N<M时,将该N个室内机2由制冷状态切换至制热状态,其余室内机2的状态可以保持不变,控制多联机系统100运行主制热模式。
下面结合图10中所示的一个多联机系统100来详细描述本实施例。
多联机系统100开始运行,首先获取多联机系统100的当前运行模式;当获取的多联机系统100的当前运行模式为主制热模式(如图10所示)时,记录处于制冷状态的室内机2的个数M,例如M=2,第二室内机22和第三室内机23制冷、第一室内机21制热,且多联机系统100可以通过检测装置例如温度传感器等检测室外环境温度以获取室外环境温度T1;然后,检测到的室外环境温度T1与第一预设温度进行比较,如果室外环境温度T1≥第一预设温度时,则可以继续实时检测室外环境温度T1并比较室外环境温度T1与第一预设温度的大小,如果室外环境温度T1<第一预设温度,可以分别获取处于制冷状态的两个室内机2的蒸发温度T2;而后,将两个室内机2的蒸发温度T2分别与第二预设温度进行比较,如果两个制冷状态的室内机2的蒸发温度T2均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时,则可以继续实时检测两个制冷状态的室内机2的蒸发温度,如果两个制冷状态的室内机2中的其中一个室内机2例如第二室内机22的蒸发温度T2<第二预设温度时,室内机2可以向室外机1发送防冻结信号,控制第二室内机22由制冷状态切换至制热状态以使第二室内机22进入防冻模式,此时第二室内机22的室内换热器由蒸发器切换为冷凝器,第三室内机23仍处于制冷状态、第一室内机21仍处于制热状态,即多联机系统100运行主制热模式。
其中,可以通过控制第二制热电磁阀39打开,使得少部分高温冷媒经过第一四通阀14后,流入第二室内机22的室内换热器换热,第二副节流元件25打开一定的开度A,高温冷媒进入防冻结的第二室内机22,融化第二室内机22的室内换热器表面的霜和冰。然后经过第二单向阀组33的第二单向阀322与室外换热器12冷凝的冷媒合在一起,进入过冷装置31进一步过冷,通过第一单向阀组32和第三单向阀组34的第一单向阀321,然后被第一副节流元件24和第三副节流元件26节流,进入第一室内机21和第三室内机23的室内换热器蒸发,低压气态冷媒经过低压罐16,最后回到压缩机11。
当第二室内机22满足退出防冻结的条件(例如第二室内机22的蒸发温度T2≥第二预设温度)后,向室外机1发送信号,关闭第二制热电磁阀39,第二室内机22重新转换为制冷状态,按照制冷模式正常调节,多联机系统100继续运行主制热模式。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副节流元件25打开的开度A可以为固定开度,A值可以根据室内机2的匹数大小设置不同的开度。
实施例五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当M个制冷状态的室内机2的蒸发温度T2<第二预设温度时,即N=M,控制多联机系统100运行纯制热模式(如图9所示)。也就是说,不论多联机系统100当前处于什么运行模式,只要M个制冷状态的室内机2的蒸发温度T2<第二预设温度时,均控制多联机系统100运行纯制热模式。
下面结合图6-图10中所示的一个多联机系统100来详细描述本实施例。
例如,多联机系统100运行且获取当前处于纯制冷模式,第一四通阀14通电、第二四通阀15断电,三个室内机2均处于制冷状态,记录处于制冷状态的室内机2的个数M=3,且多联机系统100获取室外环境温度T1;然后,检测到的室外环境温度T1与第一预设温度进行比较,如果室外环境温度T1≥第一预设温度时,则可以继续实时检测室外环境温度T1并比较室外环境温度T1与第一预设温度的大小,如果室外环境温度T1<第一预设温度,可以分别获取处于制冷状态的M个室内机2的蒸发温度T2;而后,将M个室内机2的蒸发温度T2分别与第二预设温度进行比较,如果M个制冷状态的室内机2的蒸发温度T2均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时,则可以继续实时检测M个制冷状态的室内机2的蒸发温度,如果M个制冷状态的室内机2的蒸发温度T2<第二预设温度时,控制多联机系统100运行纯制热模式,即控制上述M个制冷状态的室内机2均切换至制热状态,此时三个室内机2处于制热状态。
其中,可以通过控制三个制热电磁阀打开、三个制冷电磁阀关闭、第一四通阀14断电、第二四通阀15通电,使得第四端口144切换至与第三端口143连通、第二端口142切换至与第一端口141连通,且第八端口154切换至与第七端口153连通、第六端口152与第五端口151连通,压缩机11出来的高温冷媒经过第一四通阀14和三个制热电磁阀流入三个室内机2进行制热,换热后的冷媒经三个副节流元件节流并通过三个第二单向阀322流向室外机1,低压气态冷媒经过低压罐16,最后回到压缩机11。
当上述M个室内机2均满足退出防冻结的条件(例如M个室内机2的蒸发温度T2均≥第二预设温度)后,向室外机1发送信号,第一四通阀14通电、第二四通阀15断电,关闭三个制热电磁阀、打开三个制冷电磁阀,三个室内机2重新转换为制冷状态,按照制冷模式正常调节,多联机系统100继续运行纯制冷模式。可以理解的是,M个室内机2退出防冻模式的速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保证多联机系统100最终重新切换至主纯制冷模式即可。
又例如,多联机系统100运行且获取当前处于主制冷模式,第一四通阀14和第二四通阀15均断电,第一室内机21和第二室内机22均处于制冷状态、第三室内机23处于制热状态,记录处于制冷状态的室内机2的个数M=2,且多联机系统100获取室外环境温度T1;然后,检测到的室外环境温度T1与第一预设温度进行比较,如果室外环境温度T1≥第一预设温度时,则可以继续实时检测室外环境温度T1并比较室外环境温度T1与第一预设温度的大小,如果室外环境温度T1<第一预设温度,可以分别获取处于制冷状态的M个室内机2的蒸发温度T2;而后,将M个室内机2的蒸发温度T2分别与第二预设温度进行比较,如果M个制冷状态的室内机2的蒸发温度T2均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时,则可以继续实时检测M个制冷状态的室内机2的蒸发温度,如果M个制冷状态的室内机2的蒸发温度T2<第二预设温度时,控制多联机系统100运行纯制热模式,即控制第一室内机21和第二室内机22均由制冷状态切换至制热状态、第三室内机23仍保持制热状态。
其中,可以通过控制第一制热电磁阀38和第二制热电磁阀39打开、第一制冷电磁阀35和第二制冷电磁阀36关闭、第二四通阀15通电,使得第八端口154切换至与第七端口153连通、第六端口152与第五端口151连通,压缩机11出来的高温冷媒经过第一四通阀14和三个制热电磁阀流入三个室内机2进行制热,换热后的冷媒经三个副节流元件节流并通过三个第二单向阀322流向室外机1,低压气态冷媒经过低压罐16,最后回到压缩机11。
当上述M个室内机2均满足退出防冻结的条件(例如M个室内机2的蒸发温度T2均≥第二预设温度)后,向室外机1发送信号,第二四通阀15断电,关闭第一制热电磁阀38和第二制热电磁阀39、打开第一制冷电磁阀35和第二制冷电磁阀36,使得第一室内机21和第二室内机22重新转换为制冷状态,按照制冷模式正常调节,多联机系统100继续运行主制冷模式。可以理解的是,M个室内机2退出防冻模式的速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保证多联机系统100最终重新切换至主制冷模式即可。
再例如,多联机系统100运行且获取当前处于主制热模式,第一四通阀14断电、第二四通阀15通电,第一室内机21和第二室内机22均处于制冷状态、第三室内机23处于制热状态,记录处于制冷状态的室内机2的个数M=2,且多联机系统100获取室外环境温度T1;然后,检测到的室外环境温度T1与第一预设温度进行比较,如果室外环境温度T1≥第一预设温度时,则可以继续实时检测室外环境温度T1并比较室外环境温度T1与第一预设温度的大小,如果室外环境温度T1<第一预设温度,可以分别获取处于制冷状态的M个室内机2的蒸发温度T2;而后,将M个室内机2的蒸发温度T2分别与第二预设温度进行比较,如果M个制冷状态的室内机2的蒸发温度T2均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时,则可以继续实时检测M个制冷状态的室内机2的蒸发温度,如果M个制冷状态的室内机2的蒸发温度T2<第二预设温度时,控制多联机系统100运行纯制热模式,即控制第一室内机21和第二室内机22均由制冷状态切换至制热状态、第三室内机23仍保持制热状态。
其中,可以通过控制第一制热电磁阀38和第二制热电磁阀39打开、第一制冷电磁阀35和第二制冷电磁阀36关闭,第一副节流元件24、第二副节流元件25和第三副节流元件26打开一定的开度,压缩机11出来的高温冷媒经过第一四通阀14和三个制热电磁阀流入三个室内机2进行制热,换热后的冷媒经三个副节流元件节流并通过三个第二单向阀322流向室外机1,低压气态冷媒经过低压罐16,最后回到压缩机11。
当上述M个室内机2均满足退出防冻结的条件(例如M个室内机2的蒸发温度T2均≥第二预设温度)后,向室外机1发送信号,关闭第一制热电磁阀38和第二制热电磁阀39、打开第一制冷电磁阀35和第二制冷电磁阀36,使得第一室内机21和第二室内机22重新转换为制冷状态,按照制冷模式正常调节,多联机系统100继续运行主制热模式。可以理解的是,M个室内机2退出防冻模式的速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保证多联机系统100最终重新切换至主制热模式即可。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副节流元件24、第二副节流元件25和第三副节流元件26打开的开度可以分别为固定开度,具体开度至可以根据对应室内机2的匹数大小设置。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多联机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联机系统包括:室外机和多个室内机,所述室外机包括压缩机、室外换热器和主节流元件,
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所述多联机系统的当前运行模式;
当所述多联机系统的当前运行模式为纯制冷模式或混合运行模式时,获取室外环境温度T1,其中处于制冷状态的所述室内机的个数为M;
当室外环境温度T1<第一预设温度时,获取处于制冷状态的M个所述室内机的蒸发温度T2;
当M个所述制冷状态的所述室内机中的其中N个所述室内机的蒸发温度T2<第二预设温度时,控制所述N个室内机制热以使得所述N个室内机进入防冻模式,其中,N≤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联机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运行模式包括主制冷模式和主制热模式,
在所述主制冷模式,所述室外换热器为冷凝器;在所述主制热模式,所述室外换热器为蒸发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联机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多联机系统的当前运行模式为纯制冷模式且N<M时,控制所述多联机系统运行主制冷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联机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多联机系统的当前运行模式为主制冷模式且N<M时,控制所述多联机系统运行主制冷模式。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联机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多联机系统的当前运行模式为主制热模式且N<M时,控制所述多联机系统运行主制热模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联机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M个制冷状态的所述室内机的蒸发温度T2<第二预设温度时,控制所述多联机系统运行纯制热模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联机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节流元件为电子膨胀阀、热力膨胀阀或毛细管。
CN201910256787.0A 2019-04-01 2019-04-01 多联机系统的控制方法 Pending CN11003070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56787.0A CN110030705A (zh) 2019-04-01 2019-04-01 多联机系统的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56787.0A CN110030705A (zh) 2019-04-01 2019-04-01 多联机系统的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30705A true CN110030705A (zh) 2019-07-19

Family

ID=672371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56787.0A Pending CN110030705A (zh) 2019-04-01 2019-04-01 多联机系统的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030705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62740A (zh) * 2019-10-12 2020-02-07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多联式空调控制方法及装置、多联式空调控制系统
CN111442510A (zh) * 2020-04-08 2020-07-24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多联机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2050349A (zh) * 2020-08-24 2020-12-0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冻结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空调
CN112378045A (zh) * 2020-10-29 2021-02-19 四川虹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低温防冻保护方法及多联式空调设备
CN112963934A (zh) * 2021-03-17 2021-06-15 广东Tcl智能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291957A (ja) * 1995-04-20 1996-11-05 Fujitsu General Ltd 空気調和機
KR100349714B1 (ko) * 1999-11-29 2002-08-22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의 저온제어 운전방법
EP2341296A1 (en) * 2008-10-29 2011-07-0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Air conditioner
CN106091296A (zh) * 2016-08-02 2016-11-0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快速退出防冻结保护的控制装置、空调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7559955A (zh) * 2017-08-18 2018-01-09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多联机系统及其低温控制方法
CN109269020A (zh) * 2018-10-15 2019-01-2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空调
CN109458697A (zh) * 2018-10-31 2019-03-1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换热设备化霜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291957A (ja) * 1995-04-20 1996-11-05 Fujitsu General Ltd 空気調和機
KR100349714B1 (ko) * 1999-11-29 2002-08-22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의 저온제어 운전방법
EP2341296A1 (en) * 2008-10-29 2011-07-0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Air conditioner
CN106091296A (zh) * 2016-08-02 2016-11-0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快速退出防冻结保护的控制装置、空调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7559955A (zh) * 2017-08-18 2018-01-09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多联机系统及其低温控制方法
CN109269020A (zh) * 2018-10-15 2019-01-2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空调
CN109458697A (zh) * 2018-10-31 2019-03-1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换热设备化霜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祉祐: "《制冷空调设备使用维修手册》", 31 January 1996, 机械工业出版社 *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62740A (zh) * 2019-10-12 2020-02-07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多联式空调控制方法及装置、多联式空调控制系统
CN111442510A (zh) * 2020-04-08 2020-07-24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多联机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1442510B (zh) * 2020-04-08 2022-08-23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多联机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2050349A (zh) * 2020-08-24 2020-12-0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冻结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空调
CN112378045A (zh) * 2020-10-29 2021-02-19 四川虹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低温防冻保护方法及多联式空调设备
CN112378045B (zh) * 2020-10-29 2021-11-19 四川虹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低温防冻保护方法及多联式空调设备
CN112963934A (zh) * 2021-03-17 2021-06-15 广东Tcl智能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30705A (zh) 多联机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02272534B (zh) 空气调节装置
CN101382366B (zh) 空气调节装置
CN104832989B (zh) 空调器及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JP5213817B2 (ja) 空気調和機
CN107559955B (zh) 多联机系统及其低温控制方法
KR100821728B1 (ko) 공기 조화 시스템
WO2016113850A1 (ja) 空気調和装置
WO2009076628A2 (en) Hvac&r system valving
CN110068086A (zh) 热泵空调系统及其除霜控制方法
CA2985964A1 (en) Hybrid residential ground-coupled heat pump
CN108700349A (zh) 包括多个储存室的制冷装置
US6276158B1 (en) Heat exchange equipment
CN108151350A (zh) 三管制多联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JP6650618B2 (ja) 空気調和装置および空気調和装置の制御方法
WO2009023756A2 (en) Vapor compression system and frost control
CN108700346A (zh) 包括多个储存室的制冷装置
CN102331121A (zh) 一种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13864925B (zh) 空调器
CN108007016A (zh) 热泵系统以及热泵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05841292B (zh) 多联机系统及其补液控制方法
CN105650822A (zh) 热泵空调器及其化霜方法
WO2019078774A1 (en) FLOW CONTROL ARRANGEMENT FOR AIR VENTILATION SYSTEM
CN107504708A (zh) 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8679716A (zh) 换热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