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22172A - 无线通信系统中回程链路的传送和接收的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无线通信系统中回程链路的传送和接收的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22172A
CN110022172A CN201811564335.0A CN201811564335A CN110022172A CN 110022172 A CN110022172 A CN 110022172A CN 201811564335 A CN201811564335 A CN 201811564335A CN 110022172 A CN110022172 A CN 1100221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de
network node
transmission
opportunity
propagation del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56433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22172B (zh
Inventor
李名哲
郭宇轩
欧孟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sustek Computer Inc
Original Assignee
Asustek Computer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sustek Computer Inc filed Critical Asustek Computer Inc
Publication of CN1100221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221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221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221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7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for beam form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852Delay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8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 H04B7/0837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using pre-detection combining
    • H04B7/0842Weighted combining
    • H04B7/086Weighted combining using weights depending on external parameters, e.g. direction of arrival [DOA], predetermined weights or beamform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05Symbol extensions, e.g. Zero Tail, Unique Word [UW]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852Delays
    • H04L43/0864Round trip delay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1Synchronization between n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4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compensating for timing error of reception due to propagation delay
    • H04W56/004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compensating for timing error of reception due to propagation delay compensating for timing error by altering transmission tim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从由第二网络节点服务的第一网络节点的角度公开了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回程链路的传送和接收的方法和设备。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包括第一网络节点利用时机提前执行到第二网络节点的传送,其中时机提前被设置成第一网络节点与第二网络节点之间的传送延迟或被设置成具有时机减少的传送延迟。

Description

无线通信系统中回程链路的传送和接收的方法和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大体上涉及无线通信网络,且更具体地,涉及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回程链路的传送和接收的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对将大量数据传送到移动通信装置以及从移动通信装置传送大量数据的需求快速增长,传统的移动语音通信网络演变成与互联网协议 (Internet Protocol,IP)数据包通信的网络。此类IP数据包通信可以为移动通信装置的用户提供IP承载语音、多媒体、多播和点播通信服务。
示例性网络结构是演进型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Evolved Universal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E-UTRAN)。E-UTRAN系统可以提供高数据吞吐量以便实现上述IP承载语音和多媒体服务。目前,3GPP标准组织正在讨论新下一代(例如,5G)无线电技术。因此,目前正在提交和考虑对3GPP标准的当前主体的改变以演进并完成3GPP标准。
发明内容
从由第二网络节点服务的第一网络节点的角度公开了一种方法和设备。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包括第一网络节点利用时机提前执行到第二网络节点的传送,其中时机提前被设置成第一网络节点与第二网络节点之间的传送延迟或被设置成具有时机减少的传送延迟。
附图说明
图1示出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图。
图2是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传送器系统(也被称作接入网络)和接收器系统(也被称作用户设备或UE)的框图。
图3是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通信系统的功能框图。
图4是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图3的程序代码的功能框图。
图5A-5C提供三种类型的波束成形的示例性图示。
图6是3GPP R2-162709的图1的再现。
图7和8是3GPP R2-160947的图的再现。
图9示出具有单个TRP小区的示例性部署。
图10示出具有多个TRP小区的示例性部署。
图11示出包括具有多个TRP的5G节点的示例性5G小区。
图12示出LTE小区与NR小区之间的示例性比较。
图13示出波束生成的示例性组合限制。
图14是3GPP R2-162251的图3的再现。
图15是3GPP R2-162251的图4的再现。
图16是3GPP TS 36.300V14.4.0的第4-1图示的再现。
图17是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表。
图18是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表。
图19A-B是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表。
图20是3GPP R1-102421的图1的再现。
图21是3GPP RP-171880的图1的再现。
图22是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图。
图23是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图。
图24是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5是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6是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7是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8是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9是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30是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31是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32是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描述的示例性无线通信系统和装置采用支持广播服务的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系统被广泛部署以提供各种类型的通信,例如语音、数据等。这些系统可以是基于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CDMA)、时分多址(tim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TDMA)、正交频分多址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OFDMA)、3GPP长期演进 (Long Term Evolution,LTE)无线接入、3GPP长期演进高级(LongTerm Evolution Advanced,LTE-A或LTE-高级)、3GPP2超移动宽带(Ultra MobileBroadband,UMB)、WiMax、3GPP新无线电(New Radio,NR),或一些其它调制技术。
具体地,下文描述的示例性无线通信系统装置可以设计成支持一个或多个标准,例如由在本文中称为3GPP的名为“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的联盟提供的标准,包括:R2-162366,“波束成形影响(Beam Forming Impacts)”,诺基亚、阿尔卡特朗讯;R2-163716,“关于基于波束形成的高频NR术语的讨论(Discussion on terminology of beamformingbased high frequency NR)”,三星;R2-162709,“NR中的波束支持(Beam support inNR)”,英特尔;R2-162762,“NR中的主动模式移动性:SINR以更高频率下降 (Active ModeMobility in NR:SINR drops in higher frequencies)”,爱立信; R3-160947,TR38.801V0.1.0,“新无线电接入技术研究;无线电接入架构和接口(Study on New RadioAccess Technology;Radio Access Architecture and Interfaces)”;R2-164306,“电子邮件讨论摘要[93bis#23][NR]部署情形(Summary of email discussion[93bis#23][NR]Deployment scenarios)”, NTT DOCOMO公司;3GPP RAN2#94会议纪要;TS 5G.213V1.9,“KT5G 物理层程序(KT 5G Physical layer procedures)(第1版)”;TS 5G.321V1.2,“KT 5GMAC协议规范(KT 5G MAC protocol specification)(第1版)”; TS 5G.211 V2.6,“KT 5G物理信道和调制(KT 5G Physical channels and modulation)(第1版)”;TS 5G.331V1.0,“KT 5G无线电资源控制(RRC) 协议规范(KT 5G 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Protocol specification)(第 1版)”;R2-162251,“高频新RAT的RAN2方面(RAN2aspectsof high frequency New RAT)”,三星;R2-163879,HF-NR中的RAN2影响(RAN2 Impacts inHF-NR),联发科技;R2-162210,光束级管理<->单元级移动性(Beam level management<->Cell level mobility),三星;R2-163471, NR中的小区概念(Cell concept in NR),CATT;TS 36.300,V14.4.0,“E-UTRA和E-UTRAN;总体描述;第2阶(E-UTRA and E-UTRAN;Overalldescription;Stage2)”;日期为2011年10月18日的LTE升级版中继;TS 36.814 V9.2.0,“E-UTRA;E-UTRA物理层方面的进一步发展(E-UTRA; Further advancements for E-UTRAphysical layer aspects)”;TS 36.216 V14.0.0,“E-UTRA;用于中继操作的物理层(E-UTRA;Physical layer for relaying operation)”;R1-102421,“关于DL回程信道设计的考虑 (Consideration on DL backhaul channel design)”,LGE;RP-171880,“NR 集成接入和回程研究(Study on Integrated Access and Backhaul for NR)”; 3GPP TSG RANWG1#85v1.0.0项目总结报告(2016年5月23日至27日,中国南京);以及3GPP TSG RAN WG1#86bis v1.0.0项目总结报告(2016 年10月10日至14日,葡萄牙里斯本)。上文所列的标准和文档特此明确地以全文引用的方式并入。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多址无线通信系统。接入网络 100(AN)包括多个天线群组,其中一个天线群组包括104和106,另一天线群组包括108和110,并且又一天线群组包括112和114。在图1中,针对每个天线群组仅示出了两个天线,但是每个天线群组可以使用更多或更少个天线。接入终端116(AT)与天线112和114通信,其中天线112 和114经由前向链路120向接入终端116传送信息,并经由反向链路118 从接入终端116接收信息。接入终端(AT)122与天线106和108通信,其中天线106和108经由前向链路126向接入终端(AT)122传送信息,并经由反向链路124从接入终端(AT)122接收信息。在FDD系统中,通信链路118、120、124和126可使用不同频率以供通信。例如,前向链路120可使用与反向链路118所使用频率不同的频率。
每个天线群组和/或它们被设计成在其中通信的区域常常被称作接入网络的扇区。在实施例中,天线群组各自被设计成与接入网络100所覆盖的区域的扇区中的接入终端通信。
在通过前向链路120和126的通信中,接入网络100的传送天线可以利用波束成形以便改进不同接入终端116和122的前向链路的信噪比。并且,相比于通过单个天线传送到其所有接入终端的接入网络,使用波束成形以传送到在接入网络的整个覆盖范围中随机分散的接入终端的所述接入网络对相邻小区中的接入终端产生更少的干扰。
接入网络(access network,AN)可以是用于与终端通信的固定台或基站,并且也可以被称作接入点、Node B、基站、增强型基站、演进型Node B(evolved Node B,eNB),或某一其它术语。接入终端(access terminal,AT) 还可以被称作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无线通信装置、终端、接入终端或某一其它术语。
图2是MIMO系统200中的传送器系统210(也被称作接入网络)和接收器系统250(也被称作接入终端(AT)或用户设备(UE)的实施例的简化框图。在传送器系统210处,从数据源212将用于多个数据流的业务数据提供到传送(TX)数据处理器214。
在一个实施例中,通过相应的传送天线传送每个数据流。TX数据处理器214基于针对每一数据流而选择的特定译码方案来格式化、译码及交错所述数据流的业务数据以提供经译码数据。
可使用OFDM技术将每个数据流的译码数据与导频数据多路复用。导频数据通常为以已知方式进行处理的已知数据样式,且可在接收器系统处使用以估计信道响应。随后基于针对每个数据流选择的特定调制方案 (例如,BPSK、QPSK、M-PSK或M-QAM)来调制(即,符号映射)用于每个数据流的多路复用的导频和译码数据以提供调制符号。可以通过由处理器230执行的指令来确定用于每个数据流的数据速率、译码和调制。
接着将所有数据流的调制符号提供给TX MIMO处理器220,所述处理器可进一步处理所述调制符号(例如,用于OFDM)。TX MIMO处理器 220接着将NT个调制符号流提供给NT个传送器(TMTR)222a到222t。在某些实施例中,TX MIMO处理器220将波束成形权重应用于数据流的符号并应用于从其传送所述符号的天线。
每个传送器222接收并处理相应符号流以提供一个或多个模拟信号,并且进一步调节(例如,放大、滤波和上变频转换)所述模拟信号以提供适合于经由MIMO信道传送的调制信号。接着分别从NT个天线224a到 224t传送来自传送器222a到222t的NT个调制信号。
在接收器系统250处,由NR个天线252a到252r接收所传送的调制信号,并且将从每个天线252接收到的信号提供到相应的接收器(RCVR) 254a到254r。每个接收器254调节(例如,滤波、放大和下变频转换)相应的接收信号、将调节信号数字化以提供样本,并且进一步处理所述样本以提供对应的“接收”符号流。
RX数据处理器260接着基于特定接收器处理技术从NR个接收器254 接收并处理NR个接收符号流以提供NT个“检测”符号流。RX数据处理器 260接着对每个检测符号流进行解调、解交错和解码以恢复数据流的业务数据。由RX数据处理器260进行的处理与由传送器系统210处的TX MIMO处理器220和TX数据处理器214执行的处理互补。
处理器270周期性地确定要使用哪个预译码矩阵(下文论述)。处理器270制定包括矩阵索引部分和秩值部分的反向链路消息。
反向链路消息可包括与通信链路和/或接收数据流有关的各种类型的信息。反向链路消息接着由TX数据处理器238(其还接收来自数据源236 的多个数据流的业务数据)处理,由调制器280调制,由传送器254a到 254r调节,并且被传送回到传送器系统210。
在传送器系统210处,来自接收器系统250的调制信号由天线224接收、由接收器222调节、由解调器240解调,并由RX数据处理器242处理,以提取由接收器系统250传送的反向链路消息。接着,处理器230确定使用哪个预译码矩阵来确定波束成形权重,然后处理所提取的消息。
转向图3,此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通信装置的替代简化功能框图。如图3所示,可以利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通信装置300来实现图1中的UE(或AT)116和122或图1中的基站(或AN)100,并且无线通信系统优选地是NR系统。通信装置300可以包括输入装置302、输出装置304、控制电路306、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 308、存储器310、程序代码312以及收发器314。控制电路306通过CPU 308执行存储器310中的程序代码312,由此控制通信装置300的操作。通信装置300可以接收由用户通过输入装置302(例如,键盘或小键盘) 输入的信号,且可通过输出装置304(例如,显示器或扬声器)输出图像和声音。收发器314用于接收和传送无线信号、将接收到的信号传递到控制电路306、且无线地输出由控制电路306生成的信号。也可以利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通信装置300来实现图1中的AN 100。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图3中所示的程序代码312的简化框图。在此实施例中,程序代码312包括应用层400、层3部分402以及层2部分404,且耦合到层1部分406。层3部分402一般执行无线电资源控制。层2部分404一般执行链路控制。层1部分406一般执行物理连接。
从2015年3月开始,已经启动关于下一代(即5G)接入技术的3GPP 标准化活动。一般来说,下一代接入技术旨在支持以下三类使用情形以同时满足迫切的市场需求和ITU-RIMT-2020提出的更长期要求:
-增强型移动宽带(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eMBB)
-大规模机器类型通信(massive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mMTC)
-超可靠且低时延通信(Ultra-Reliable and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s,URLLC)。
关于新无线电接入技术的5G研究项目的目的是识别且开发新无线电系统所需的技术组件,其应当能够使用范围至少高达100GHz的任何频谱带。支持高达100GHz的载波频率带来无线电传播领域中的许多挑战。当载波频率增加时,路径损耗也增加。
基于3GPP R2-162366,在较低频带(例如,当前LTE频带<6GHz) 中,可以通过形成用于传送下行链路公共信道的宽扇区波束来提供所需小区覆盖范围。然而,在较高频率(>>6GHz)上利用宽扇区波束,通过相同天线增益减小了小区覆盖范围。因此,为了在较高频带上提供所需小区覆盖范围,需要较高天线增益来补偿增加的路径损耗。为了增加较宽扇区波束上的天线增益,使用较大天线阵列(天线元件的数目从数十到数百) 以形成高增益波束。
因为高增益波束与宽扇区波束相比是窄的,所以需要用于传送下行链路公共信道的多个波束来覆盖所需的小区区域。接入点能够形成的并行高增益波束的数目可以由所利用的收发器架构的成本和复杂性限制。实际上,在较高频率下,并行高增益波束的数目比覆盖小区区域所需的波束的总数目小得多。换句话说,接入点能够在任何给定时间通过使用波束的子集而仅覆盖小区区域的一部分。
基于3GPP R2-163716,波束成形是在天线阵列中用于定向信号传送/ 接收的信号处理技术。通过波束成形,波束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形成:组合相控天线阵列中的元件,其方式为使得特定角度处的信号经受相长干扰,而其它信号经受相消干扰。可以使用多个天线阵列来同时利用不同波束。
波束成形可以分类成三种类型的实施方案:数字波束成形、混合波束成形以及模拟波束成形。对于数字波束成形,在数字域上产生波束,即每个天线元件的加权可以受基带控制(例如连接到TXRU(收发器单元))。因此,跨越系统带宽以不同方式调谐每个子带的波束方向是非常简单的。并且,不时地改变波束方向不需要正交频分多路复用(Orthogonal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符号之间的任何切换时间。可以同时产生方向覆盖整个覆盖范围的所有波束。然而,此结构需要TXRU(收发器/RF链)与天线元件之间的(几乎)一对一映射,并且在天线元件的数目增加且系统带宽增加(还存在热量问题)时非常复杂。
对于模拟波束成形,在模拟域上产生波束,即每个天线元件的加权可以受射频(Radio Frequency,RF)电路中的振幅/移相器控制。由于加权仅受所述电路控制,所以相同波束方向将适用于整个系统带宽。此外,如果将改变波束方向,那么需要切换时间。通过模拟波束成形同时产生的波束的数目取决于TXRU的数目。应注意,对于给定大小的阵列,TXRU的增加可以减少每个波束的天线元件,使得将产生更宽波束。简单地说,模拟波束成形可以避免数字波束成形的复杂性和热量问题,同时在操作中更受限制。混合波束成形可以被视为模拟波束成形与数字波束成形之间的折中,其中波束可以来自模拟域和数字域两者。
图5A-5C提供三种类型的波束成形的示例性图示。
基于3GPP R2-162709并且如图6所示,eNB可以具有多个TRP(集中式或分布式)。每个传送/接收点(Transmission/Reception Point,TRP)可以形成多波束。波束的数目和在时间/频域中同时的波束的数目取决于天线阵列元件的数目和TRP处的射频(RadioFrequency,RF)。
可以如下列出NR的潜在迁移性类型:
●TRP内迁移性
●TRP间迁移性
●NR间eNB迁移性
基于3GPP R2-162762,仅依赖于波束成形且在较高频率中操作的系统的可靠性可具有挑战性,因为覆盖范围可能对时间和空间变化都较敏感。因此,所述狭窄链路的信号噪声干扰比(Signal to Interference Plus Noise Ratio,SINR)可下降得比在LTE情况下的快得多。
使用具有数百个数目的元件的接入节点处的天线阵列,可以产生每节点具有数十或数百个候选波束的相当规则的波束网格覆盖模式。从此阵列产生的个别波束的覆盖区域可较小,小至宽度约几十米。因此,相比于通过LTE提供的大面积覆盖范围的情况,当前服务波束区域外部的信道质量降级更快。
基于3GPP R3-160947,应考虑图7和8所示的情形以由NR无线电网络架构支持。
基于3GPP R2-164306,采集独立NR的小区布局的以下情形以供研究:
●仅宏小区部署
●异构部署
●仅小型小区部署
基于3GPP RAN2#94会议纪要,1NR eNB对应于1个或许多TRP。两级网络控制迁移性:
●“小区”层级处驱动的RRC。
●零/最少RRC参与(例如MAC/PHY处)
图9到12示出5G NR中小区概念的一些实例。图9是3GPP R2-163879 的图1的一部分的再现,且示出具有单个TRP小区的示例性不同部署情形。图10是3GPP R2-163879的图1的一部分的再现,且示出具有多个TRP 小区的示例性不同部署情形。图11是3GPP R2-162210的图3的再现,且示出包括具有多个TRP的5G节点的示例性5G小区。图12是3GPP R2-163471的图1的再现,且示出LTE小区与NR小区之间的示例性比较。
在LTE中(如3GPP TS 36.300中论述),E-UTRAN支持中继节点(relay node,RN)经由Un接口无线连接到供体eNB(donor eNB,DeNB),如图 16所示(其为3GPP TS36.300V14.4.0的第4-1图示的再现)。RN针对被配置成用于DeNB到RN传送的子帧而配置MBSFN子帧(如日期为2011 年10月18日的LTE-高级中继演示中论述)。RN不允许用于RN到DeNB 传送的子帧中的UE到RN传送。
3GPP TS 36.814指定如图17所示的中继的性质和分类。如3GPP TS 36.814中论述,由于中继传送器对其自身的接收器造成干扰,因此在同一频率资源上同时的eNodeB到中继和中继到UE传送可能是不可行的,除非提供传出和传入信号的足够隔离。
中继处的资源分割的一般原理如下:
●eNB→RN和RN→UE链路在单载波频率中进行时分多路复用(任何时候只有一个有效)
●RN→eNB和UE→RN链路在单载波频率中进行时分多路复用(任何时候只有一个有效)
如3GPP TS 36.216中论述,接入链路与回程链路之间的资源多路复用遵循半静态调度,如下所示:
●被配置成用于eNB到RN传送的下行链路子帧将由中继节点配置为 MBSFN子帧。
●对于帧结构类型1,被配置成用于eNB到RN传送的子帧是满足下式的子帧:
如果子帧n-4被配置成用于eNB到RN传送,那么子帧n被配置成用于 RN到eNB传送。
●对于帧结构类型2,可以被配置成用于eNB-RN传送的子帧在图18中的表中列出。
如3GPP TS 36.216中论述,eNB到RN传送将限于时隙中的正交频分多路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符号的子集。
●分别在子帧的第一时隙中的开始和结束OFDM符号在图19A中的表中给出。参数DL-StartSymbol由较高层配置。
●分别在子帧的第二时隙中的开始和结束OFDM符号在图19B中的表中给出。
如3GPP TS 36.216论述,对于RN到eNB数据传送,中继节点不应期望在物理混合ARQ指示符信道(Physical Hybrid-ARQ Indicator Channel, PHICH)上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 反馈。将针对在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 PUSCH)上传送的每个传送块将确认(Acknowledgement,ACK)递送到较高层。用于HARQ-ACK和调度请求(Scheduling Request,SR)的(无 R-PCFICH,无R-PHICH)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Channel,PUCCH)资源由较高层配置。
中继节点将针对含有下行链路指派的中继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 (Relay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R-PDCCH)监视第一时隙中的配置的虚拟资源块(Virtual Resource Block,VRB)的集合。中继节点将针对含有上行链路授予的R-PDCCH监视第二时隙中的配置的VRB的集合。 R-PDSCH可以在第一时隙和/或第二时隙中。图20(其为3GPP R1-102421 的图1的再现)示出eNB到RN传送的示例性例子。
3GPP RP-171880状态:
旨在实现未来蜂窝网络部署方案和应用的潜在技术之一是支持无线回程和中继链路,从而能够灵活且非常密集地部署NR小区,而无需按比例增加传输网络的密集度。
由于与LTE(例如,毫米波频谱)相比,NR可用的预期更大带宽以及 NR中的大规模MIMO或多波束系统的原生部署创造了开发和部署集成接入和回程链路的机会。这可以允许通过建立为了提供对UE的接入而定义的许多控制和数据信道/程序而以更集成方式来更容易地部署自回程NR小区的密集网络。具有此集成式接入和回程链路的网络的实例图示在图1中示出,其中中继节点(rTRP)可在时间、频率或空间上多路复用接入和回程链路(例如,基于波束的操作)。
[标题为“集成式接入和回程链路”的3GPP RP-171880的图1作为图21再现]
不同链路的操作可以在相同或不同频率上(又称为“带内”和“带外”中继)。虽然对带外中继的高效支持对于一些NR部署情形是重要的,但关键重要的是理解带内操作的要求,其暗示与在相同频率上运行的接入链路更紧密地互通以适应双工约束且避免/减轻干扰。
另外,在毫米波频谱中操作NR系统带来一些独特挑战,包括经历严重的短期阻挡,由于与短期阻挡相比,完成程序所需的时间尺度更大,目前基于RRC的切换机制可能无法轻易减轻这种阻挡。克服毫米波系统中的短期阻挡可能需要用于在rTRP之间切换的基于RAN的快速机制,其不一定需要涉及核心网络。上述减轻用于毫米波频谱中的NR操作的短期阻挡的需要连同自回程NR小区的更容易部署的期望产生了对允许接入和回程链路的快速切换的集成式框架的开发的需要。也可考虑rTRP之间的空中(Over-the-air, OTA)协调以减轻干扰且支持端到端路由选择和优化。
如在3GPP TSG RAN WG1#85v1.0.0项目总结报告(2016年5月23 日至27日,中国南京)中所描述的,RAN1#85会议中有关于波束管理的一些协议如下:
协议:
●以下是NR中将研究的波束成形的三个实施方案
○模拟波束成形
○数字波束成形
○混合波束成形
○注意:用于NR的物理层程序设计相对于在TRP/UE处采用的波束成形实施方案可能对UE/TRP不可知,但其可采取波束成形实施方案特定的优化以便不损失效率
●RAN1针对这些信道/信号/测量/反馈研究基于多波束的方法以及基于单波束的方法
○初始接入信号(同步信号和随机接入信道)
○系统信息传递
○RRM测量/反馈
○L1控制信道
○其它有待进一步研究
○注意:用于NR的物理层程序设计可尽可能地统一,无论在单独初始接入程序中至少为了同步信号检测而在TRP处采用基于多波束还是单波束的方法
○注意:单波束方法可以是多波束方法的特殊情况
○注意:单波束方法和多波束方法的个别优化是可能的
●基于多波束的方法
○在基于多波束的方法中,使用多个波束用于覆盖TRP/UE的DL覆盖区域和/或UL覆盖距离
○基于多波束的方法的一个实例是波束扫掠:
■当波束扫掠应用于信号(或信道)时,所述信号(信道)在多个波束上传送/接收,所述多个波束是在有限持续时间中的多个时间实例上
●单/多波束可在单个时间实例中传送/接收
○其它有待进一步研究
●基于单波束的方法
○在基于单波束的方法中,可使用单个波束用于覆盖TRP/UE的DL覆盖区域和/或UL覆盖距离,对于LTE小区特定的信道/RS是类似的
协议:
●RAN1至少针对基于多波束的方法研究波束成形程序及其系统影响
○基于多波束和单波束的方法中用于波束成形优化例如开销和等待时间等不同度量的物理层程序
○基于多波束的方法中需要波束训练的物理层程序,即传送器和/或接收器波束的导向
■例如,周期性/非周期性的下行链路/上行链路TX/RX波束扫掠信号,其中周期性信号可半静态地或动态地配置(有待进一步研究)
■例如,UL声探信号
■不排除其它实例
协议:
●考虑帧内TRP和帧间TRP波束成形程序。
●根据以下潜在使用情况,考虑具有/不具有TRP波束成形/波束扫掠以及具有/不具有UE波束成形/波束扫掠的波束成形程序:
○UE移动、UE旋转、波束成块:
■在TRP处的波束改变,在UE处的相同波束
■在TRP处的相同波束,在UE处的波束改变
■在TRP处的波束改变,在UE处的波束改变
○不排除其它情况
协议:研究NR中的天线端口的QCL和测量假设的必要性
如3GPP TSG RAN WG1#86bis v1.0.0项目总结报告(2016年10月 10日至14日,葡萄牙里斯本)中所述,在RAN1#86会议中有关于波束管理的一些协议:
工作假设:
○以下定义为在TRP和UE处的Tx/Rx波束对应:
○如果满足以下项中的至少一项,则在TRP处的Tx/Rx波束对应成立:
■TRP能够基于UE对TRP的一个或多个Tx波束的下行链路测量而确定用于上行链路接收的TRP Rx波束。
■TRP能够基于TRP对TRP的一个或多个Rx波束的上行链路测量而确定用于下行链路传送的TRP Tx波束
○如果满足以下项中的至少一项,则在UE处的Tx/Rx波束对应成立:
■UE能够基于UE对UE的一个或多个Rx波束的下行链路测量而确定用于上行链路传送的UE Tx波束。
■UE能够基于对UE的一个或多个Tx波束的上行链路测量基于TRP的指示而确定用于下行链路接收的UE Rx波束。
○仍可以讨论更精确的定义
下文可以使用一个或多个以下术语:
BS:用于控制一个或多个与一个或多个小区相关联的TRP的NR中的网络中央单元或网络节点。BS和TRP之间的通信经由去程。BS可被称作中央单元(central unit,CU)、eNB、gNB或NodeB。
TRP:传送和接收点提供网络覆盖且与UE直接通信。TRP还可被称作分布式单元(distributed unit,DU)或网络节点。
小区:小区由一个或多个相关联TRP组成,即,小区的覆盖范围由所有相关联TRP的覆盖范围组成。一个小区受一个BS控制。小区还可被称作 TRP群组(TRP group,TRPG)。
波束扫掠:为了覆盖所有可能的传送和/或接收方向,需要多个波束。因为不可能同时产生所有这些波束,所以波束扫掠是指在一个时间间隔中产生这些波束的子集,并在其它时间间隔中改变所产生的波束,即在时域中改变波束。如此,可在若干时间间隔之后覆盖所有可能方向。
波束扫掠数目:为了传送和/或接收,用以一次在所有可能方向中扫掠波束的必需的时间间隔数目。换句话说,将在一个时间段内施加波束扫掠的信令传送“波束扫掠数目”次,例如,在所述时间段的不同时间在(至少部分) 不同的波束中传送信令。
服务波束:用于UE的服务波束是由例如TRP等网络节点生成的波束,所述网络节点当前用于与UE通信,例如进行传送和/或接收。
候选波束:UE的候选波束是服务波束的候选者。服务波束可以是也可以不是候选波束。
检核波束:检核波束是基于测量波束上的信号具有优于阈值的无线电质量的波束。
最佳服务波束:具有最佳质量(例如,最高BRSRP值)的服务波束。
最差服务波束:具有最差质量的服务波束(例如,最低BRSRP值)。
下文可以使用一个或多个以下对于网络侧的假设:
●使用波束成形的NR可为独立的,即UE可直接预占NR或连接到NR。
■使用波束成形的NR和不使用波束成形的NR可例如在不同小区中共存。
●TRP可将波束成形施加到数据和控制信令传送和接收两者(如果可能且有益的话)。
■由TRP同时产生的波束的数目取决于TRP能力,例如,由不同TRP 同时产生的波束的最大数目可能是不同的。
■例如对于待提供于每一方向中的控制信令,波束扫掠是必需的。
■(对于混合波束成形)TRP可能不支持所有波束组合,例如一些波束可能不同时产生。图18示出了波束生成的组合限制的实例。
●相同小区中的TRP的下行链路时机同步。
●网络侧的RRC层在BS中。
●TRP应该同时支持具有UE波束成形的UE和不具有UE波束成形的 UE两者,例如,由于不同的UE能力或UE版本。
下文可以使用一个或多个以下对于UE侧的假设:
●如果可能且有益,那么UE可执行波束成形以供接收和/或传送。
■由UE同时产生的波束的数目取决于UE能力,例如,有可能产生超过一个波束。
■由UE产生的波束比由TRP、gNB或eNB产生的波束宽。
■波束扫掠以供传送和/或接收对于用户数据来说一般不是必要的,但是对于其它信令来说可能是必要的,例如,以用于执行测量。
■(对于混合波束成形)UE可能不支持所有波束组合,例如一些波束可能无法同时产生。图13示出了波束产生的组合限制的实例。
●不是每一个UE都支持UE波束成形,例如,由于UE能力或NR第一个(少数)版本中不支持UE波束成形。
●一个UE有可能同时产生多个UE波束,并且由来自相同小区的一个或多个TRP的多个服务波束服务。
■相同或不同的(DL或UL)数据可经由不同波束在相同的无线资源上传送以用于分集或处理量增益。
●存在至少两种UE(RRC)状态:连接状态(或称为作用中状态)和非连接状态(或称为非作用中状态或空闲状态)。非作用状态可以是额外状态或属于连接状态或非连接状态。
基于3GPP R2-162251,为使用eNB和UE侧两者中的波束成形,实际上,eNB中的波束成形产生的天线增益考虑为约15到30dBi,且UE 的天线增益考虑为约3到20dBi。图14(3GPPR2-162251的图3的再现) 示出波束成形产生的增益补偿。
从SINR角度来看,急剧的波束成形降低来自相邻干扰源(即,下行链路情况中的相邻eNB或连接到相邻eNB的其它UE)的干扰功率。在 TX波束成形情况中,仅来自当前波束指向到RX的相同方向的其它TX的干扰将是“有效”干扰。“有效”干扰意味着干扰力高于有效噪声功率。在RX 波束成形情况中,仅来自其波束方向与UE的当前RX波束方向相同的其它TX的干扰为有效干扰。图15(其为3GPP R2-162251的图4的再现) 示出了通过波束成形弱化的干扰。
如3GPP RP-171880中所描述,考虑集成式接入和回程链路以支持无线回程和中继链路,从而能够灵活且非常密集地部署NR小区。与LTE相比预期NR中的较大带宽(例如,毫米波频谱)和大规模MIMO或多波束系统。
支持带内中继以使得回程链路和接入链路在同一频率上是相当重要的部署情形。中继节点可在时间、频率或空间上多路复用接入和回程链路 (例如,基于波束的操作)。
由于中继节点(RN)的传送器可能对其自身的接收器造成干扰,类似于一种自干扰,因此在中继节点处在同一频率资源上的同时接收和传送可能不可行,除非提供传出和传入信号的足够隔离。以一个可能方式,在中继节点处的接收和传送可以在不同波束或不同天线面板上执行。如果传送波束和接收波束是经由至少一个相同天线或天线元件波束成形,则对于传送波束和接收波束可能发生自干扰。另一方面,可以采用时分多路复用 (TDM)用于在中继节点处的传送和接收。
在LTE/LTE-A(3GPP TS 36.216中论述)中,TDM是用来避免自干扰的方法。如图22中展示,对于下行链路子帧中的DeNB到RN传送, DeNB(供体eNB)利用子帧的一部分向RN传输下行链路控制信令和/或下行链路数据传送。取决于中继配置,子帧的所述部分的开始符号是第2 个、第3个和第4个符号中的一个。如果通过供体DeNB和中继节点以时间对齐的子帧边界传送下行链路子帧,那么子帧的所述部分的结束符号是倒数第二个符号;否则是最后一个符号。在下行链路子帧中,RN可在从 DeNB接收传送之前向由RN服务的UE(标注为UERN)进行传送。当RN 从DeNB接收传送时,RN无法同时向由RN服务的UE进行传送。换句话说,DeNB到RN传送和RN到UE传送在TDM中多路复用。此外,RN 无法从UE接收传送,因为子帧是下行链路子帧。
根据LTE/LTE-A中的RN到DeNB传送,RN遵循由DeNB服务的UE (UEDeNB)的行为来传送控制信令和/或数据传送。因此,RN将采用时机提前(timing advance,TA)来执行在上行链路子帧中向DeNB进行RN到 DeNB传送,如图22所示。更具体地,TA考虑RN与DeNB之间的往返延迟(Round Trip Delay,RTD)以便补偿RN与DeNB之间的传送/传播延迟。TA可以设置为与RTD相同。当RN传送到DeNB的传送时,RN 无法同时从由RN服务的UE进行接收。换句话说,RN到DeNB传送和 UE到RN传送在TDM中多路复用。此外,由于子帧是上行链路子帧,因此RN无法传送到UE的传送。
在NR中,网络可以提供时隙格式相关信息(slot format related information,SFI)以向UE指示符号或时隙结构。所述时隙格式相关信息告知UE时隙的数目和那些时隙的时隙格式相关信息。符号或时隙可以被设置成DL、UL、未知或保留。“未知”资源可以是“灵活的”且可以至少通过DCI指示来覆写。“保留”资源可以是“不传送”和“不接收”,但无法通过DCI/SFI指示来覆写。
网络经由经由半静态DL或UL指派、动态SFI和调度UE特定传送的DCI中的任一个来提供时隙格式相关信息(SFI)。半静态DL或UL指派可以指示包括DL、UL、未知或保留的状态。网络经由小区特定RRC 配置(例如,SIB)和/或另外经由UE特定RRC配置提供半静态DL或 UL指派。UE特定RRC配置可以覆写小区特定RRC配置的“未知”状态。
此外,动态SFI可以指示包括DL、UL或未知的状态。UE可以监视/ 接收承载动态SFI的GC-PDCCH。半静态DL或UL指派中的“未知”可以由动态SFI覆写。半静态DL或UL指派中的“DL”或“UL”无法通过动态SFI 覆写到“未知”或另一方向(DL到UL或UL到DL)。
此外,调度UE特定传送的DCI可以指示包括DL或UL的状态。UE 可以监视或接收下行链路控制信令或信道以获取调度UE特定传送的DCI,例如UE特定DCI触发的下行链路数据传送、上行链路数据传送、参考信号触发、波束报告、CSI报告以及用于下行链路数据传送的A/N。动态SFI和半静态DL或UL指派中的“UL”或“DL”无法通过调度UE特定传送的DCI覆写。动态SFI中的“未知”可以通过调度UE特定传送的DCI 覆写(对DL或UL的改变)。UE将遵循DCI进行UE特定传送和接收。
NR中的设计允许网络调整传送方向。考虑用于小区的多个中继节点 (rTRP)部署,如果每个中继节点能够至少针对一些符号或TTI调整传送方向而无需全小区对齐,则基于每个中继节点的覆盖范围的真实业务,它将更具资源效率和适应性。换句话说,即使同一小区的完整覆盖范围包括多个中继节点的覆盖范围,至少针对一些符号或TTI,传送方向对于单独的中继节点也可以不同。这与LTE/LTE-A完全不同。因此,将图22中的传送方法再用于回程链路将会限制中继节点之间的传送方向设置,因为 LTE/LTE-A中用于DeNB与中继节点之间的回程链路的TTI在DeNB和中继节点两者处被设置成DL,或在DeNB和中继节点两者处被设置成UL。换句话说,经由再使用图22中的传送方法,DeNB在传送方向设置成DL 的TTI中传送DeNB到RN传送,且RN在传送方向设定成DL的TTI中接收DeNB到RN传送。虽然RN执行针对DeNB到RN传送的接收,但由RN服务的UE仍将TTI视为DL(MBSFN子帧是DL子帧)。经由再使用图22中的传送方法,RN在传送方向设置成UL的TTI中传送RN到 DeNB传送,且DeNB在传送方向设置成UL的TTI中接收RN到DeNB 传送。虽然RN执行针对RN到DeNB传送的传送,但由RN服务的UE 仍将TTI视为UL。
此外,将图22中的传送方法再用于回程链路,当回程链路中存在传送时,将禁止接入链路中的传送。更具体地,这可能意味着RN在传送方向设置成DL的TTI中接收DeNB到RN传送,RN在用于UE的接入链路中无法同时执行传送或接收。这可能意味着RN在传送方向设置成UL的 TTI中传送RN到DeNB传送,RN在用于UE的接入链路中无法同时执行传送或接收。虽然接入链路和回程链路中的传送可以在NR中的不同波束中多路复用,但自干扰仍然可能限制某些波束的相同传送方向。这意味着中继节点无法同时在一些波束的一部分中进行传送且在一些波束的其它部分中进行接收。因此,考虑将图22中的传送方法再用于NR回程链路,当回程链路中的一些波束的一部分中存在传送时,它将禁止一些波束的其它部分中的接入链路中的传送。
为了基于每个中继节点的覆盖范围的真实业务获取资源效率和可调适性,可以应用一些替代方案。一个替代方案是支持回程链路中的节点到节点传送,而不限制每个节点的传送方向设置。无论第一网络节点和第二网络节点的传送方向设置如何,都可以执行从第一网络节点到第二网络节点的回程链路中的传送。例如,当第一网络节点的传送方向设置不同于第二网络节点的传送方向设置时,可以执行从第一网络节点到第二网络节点的回程链路中的传送。因此,每个网络节点(例如,第一网络节点、第二网络节点)可以至少针对一些符号或TTI基于真实业务调度或调整用于服务UE的传送方向而无需全小区对齐。此外,每个中继节点可能不及时知道其它中继节点的传送方向。因此,无论传送节点是否将传送方向设置为上行链路或下行链路,回程链路中的传送应该应用相同的传送时机。此外,无论接收节点是否将传送方向设置为上行链路或下行链路,回程链路中的接收应该应用相同的接收时机。
在第一实施例中,对于由第二网络节点服务的第一网络节点,第一网络节点以第二时机提前执行到第二网络节点的第二传送。第二时机提前是从第一网络节点与第二网络节点之间的传送延迟导出的。图23(b)和(c)示出了实例。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网络节点与第二网络节点之间的传送延迟包括从第一网络节点到第二网络节点的传送或传播延迟。第一网络节点与第二网络节点之间的传送延迟可以包括从第二网络节点到第一网络节点的传送或传播延迟,或者从第二网络节点到第一网络节点的传送或传播延迟和从第一网络节点到第二网络节点的传送或传播延迟的平均值。第一网络节点与第二网络节点之间的传送延迟可以被设置成第一网络节点与第二网络节点之间的往返延迟的一半。可以利用时机减少将时机提前设置成第一网络节点与第二网络节点之间的传送延迟。
图23(d)和(e)示出了实例。如果传送延迟的时长是2.6个符号长度,则第二时机提前可以被设置成2.6个符号长度。在一个实施例中,时机减少减小了传送延迟的值,以引起第二网络节点对传送的接收在循环前缀 (Cyclic Prefix,CP)区域内开始。第二时机提前包括至少一个符号和一个不完整符号。对于图24(a)所示的实例,如果传送延迟的时长是2.6个符号长度,则第二时机提前可以被设置成2.2(即2.6-0.4)个符号长度。在一个实施例中,时机减少可以减小传送延迟值,使得第二时机提前值是符号长度的整数倍,或者是符号长度和CP长度两者的整数倍。第二时机提前值可以小于或等于第一网络节点与第二网络节点之间的传送延迟。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时机提前值可以是符号长度的整数倍或者是符号长度和CP长度两者的整数倍。符号长度和CP长度可以表示第二网络节点中的符号长度和CP长度,或第一网络节点中的符号长度和CP长度。第一网络节点可以是中继节点或中继TRP。第二网络节点可以是锚节点或供体gNB或中继节点或TRP。第二网络节点也可以是跳跃级别高于第一网络节点的中继节点或TRP。
在第二实施例中,对于由第二网络节点服务的第一节点,第一节点可以从第二网络节点接收信令以指示第一时机提前。第一节点可以基于第一时机提前执行到第二网络节点的第一传送,其中在第一节点充当中继节点之前执行所述第一传送。第一节点还可以基于第二时机提前执行到第二网络节点的第二传送,其中在第一节点充当中继节点之后执行所述第二传送。
对于服务第一节点的第二网络节点,第二网络节点可以向第一节点传送信令以指示第一时机提前。第二网络节点可以基于第一接收时间接收来自第一节点的第一传送,其中在第一节点充当中继节点之前执行所述第一传送。第二网络节点还可以基于第二接收时间接收来自第一节点的第二传送,其中在第一节点充当中继节点之后执行所述第二传送。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时机提前可以由第二网络节点指示。可以设置第二时机提前,以将第二传送的(开始)传送时机与TTI级中的第一节点中传送方向被设置成下行链路的TTI的TTI(开始)边界对齐。可以设置第二时机提前,使得第二传送的(开始)传送时机与第一节点中传送方向被设置成下行链路的TTI的TTI(开始)边界的时间差为TTI长度的整数倍。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时机提前可以被设置成第一时机提前的一半。更具体地,第二时机提前可以被设置成第一时机提前和时机提前调整值的一半,其中第一节点从第二网络节点接收时机提前调整值。替代地,第二时机提前被设置成第一节点与第二网络节点之间的往返延迟的一半。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时机提前可以被设置成第一节点与第二网络节点之间的传送延迟。第一节点与第二网络节点之间的传送延迟可以包括从第一节点到第二网络节点的传送或传播延迟,或者从第二网络节点到第一节点的传送或传播延迟。替代地,第一节点与第二网络节点之间的传送延迟可以包括从第二网络节点到第一节点的传送或传播延迟和从第一节点到第二网络节点的传送或传播延迟的平均值。举例来说,如果传送延迟的时长是2.6个符号长度,则第一时机提前可以被设置成5.2(即2×2.6)个符号长度,并且第二时机提前可以被设置成2.6个符号长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时机提前可以被设置成具有时机减少的第一节点与第二网络节点之间的传送延迟。第二时机提前还可以被设置成具有时机减少的第一时机提前的一半。时机减少可以引起第二网络节点对第二传送的接收在CP区域内开始。第二时机提前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符号和一个不完整符号。举例来说,如果传送延迟的时长是2.6个符号长度或第一时机提前被设置成2.6个符号长度,则第二时机提前可以被设置成2.2(即 2.6-0.4)个符号长度,如图24(a)所示。
在一个实施例中,时机减少可以使第二时机提前值为符号长度的整数倍。时机减少可以使第二时机提前值为符号长度和CP长度两者的整数倍。第二时机提前值可以小于或等于第一节点与第二网络节点之间的传送延迟。第二时机提前值还可以小于或等于第一时机提前的一半。此外,第二时机提前值可以是符号长度的整数倍或者是符号长度和CP长度两者的整数倍。符号长度和CP长度可以表示第二网络节点中的符号长度和CP长度,或第一节点中的符号长度和CP长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接收时间可以是第二网络节点中的TTI(开始) 边界。第二接收时间具有到第二网络节点中的TTI(开始)边界的接收间隙。接收间隙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符号,并且可以被设置成第一时机提前的一半。更具体地,接收间隙可以被设置成第一时机提前与第二时机提前的差值,或者被设置成具有时机补充的第一时机提前的一半。
在一个实施例中,时机补充可以引起第二网络节点对第二传送的接收在CP区域内开始,或者使接收间隙值为符号长度的整数倍。另外,时机补充可以使接收间隙值为符号长度和CP长度两者的整数倍。接收间隙值可以大于或等于第一时机提前的一半。接收间隙可以是符号长度整数倍或符号长度和CP长度两者的整数倍。符号长度和CP长度可以表示第二网络节点中的符号长度和CP长度,或第一节点中的符号长度和CP长度。
图23(a)示出在第一节点充当中继节点之前的第一传送的实例。图 23(b)和(c)示出在第一节点充当中继节点之后的第二传送的实例。第二时机提前被设置成传送延迟或被设置成第一时机提前的一半。图23(d)和(e)示出在第一节点充当中继节点之后的第二传送的实例,其中第二时机提前被设置成具有时机减少的传送延迟,或被设置成具有时机减少的第一时机提前的一半。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节点可以在其中传送方向被设置成第一节点中的下行链路的符号或TTI中执行到第二网络节点的第二传送。第一节点还可以在其中传送方向被设置成第一节点中的上行链路的符号或TTI中执行到第二网络节点的第二传送。另外,第一节点可以在其中传送方向被设置成第二网络节点中的上行链路的符号或TTI中执行到第二网络节点的第一传送。此外,第一节点可以在其中传送方向被设置成第二网络节点中的下行链路的符号或TTI中执行到第二网络节点的第一传送。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网络节点可以在其中传送方向被设置成第一节点中的上行链路的符号或TTI中接收来自第一节点的第二传送。替代地,第二网络节点可以在其中传送方向被设置成第一节点中的下行链路的符号或TTI中接收来自第一节点的第二传送。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网络节点可以在其中传送方向被设置成第二网络节点中的上行链路的符号或TTI 中接收来自第一节点的第一传送。替代地,第二网络节点可以在其中传送方向被设置成第二网络节点中的下行链路的符号或TTI中接收来自第一节点的第一传送。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节点可以是中继节点或中继TRP。第二网络节点可以是锚节点或供体gNB或中继节点或TRP。第二网络节点可以是跳跃级别高于第一节点的中继节点或TRP。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节点可以充当中继节点意味着第一节点可以接收中继相关配置,可以接收和激活中继相关配置,或者可以激活中继相关功能。可以由第二网络节点指示或配置中继相关配置。中继相关配置或功能可以包括回程链路中的第二传送的调度或配置,或来自第一节点的系统信息传送。在一个实施例中,在第一节点充当中继节点之前,第一节点可以充当UE,并且第一传送可以在接入链路中。
在第三实施例中,第一网络节点可以在其中传送方向被设置为第一网络节点中的上行链路的TTI中执行到第二网络节点的第三传送,并且第一网络节点可以在其中传送方向被设置为第一网络节点中的下行链路的TTI 中执行到第二网络节点的第四传送,其中针对第三传送的传送方向被设置为第一网络节点中的上行链路的TTI与针对第四传送的传送方向被设置为第一网络节点中的下行链路的TTI进行TTI级对齐。传送方向被设置为第一网络节点中的上行链路的TTI可以与传送方向被设置为第一网络节点中的下行链路的TTI进行TTI级对齐。相比于针对到第二网络节点的第四传送的传送方向被设置为下行链路的TTI,对于针对第三传送的传送方向被设置为上行链路的TTI不应用额外的时机提前。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三传送的开始传送时机到TTI(开始)边界的传送间隙可以与第四传送的开始传送时机到TTI(开始)边界的传送间隙相同。传送间隙可以是零或零符号。时机间隙可以使第二网络节点对第三或第四传送的接收在CP区域内开始。传送间隙可以短于一个符号。时机间隙可以包括用于接入链路中的传送的区域,并且传送间隙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符号。传送间隙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符号和一个不完整符号。图24(b) 示出实例。传送延迟的时长可以是2.6个符号长度。第一网络节点补偿传送延迟以使TTI边界与第二网络节点对齐。传送间隙的时长可以被设置成1.4个符号长度,使得第二网络节点可以从第四个符号开始接收第三/ 第四传送。
此外,第一网络节点可以在其中传送方向被设置为第一网络节点中的上行链路的TTI中接收来自第二网络节点的第五传送,并且第一网络节点可以在其中传送方向被设置为第一网络节点中的下行链路的TTI中接收来自第二网络节点的第六传送,其中针对接收第五传送的传送方向被设置为第一网络节点中的上行链路的TTI与针对接收第六传送的传送方向被设置为第一网络节点中的下行链路的TTI进行TTI级对齐。
在一个实施例中,传送方向被设置为第一网络节点中的上行链路的 TTI可以与传送方向被设置为第一网络节点中的下行链路的TTI进行TTI 级对齐。相比于针对接收第六传送的传送方向被设置为下行链路的TTI,对于针对接收第五传送的传送方向被设置为上行链路的TTI不应用额外的时机提前。第五传送的开始接收时机到TTI(开始)边界的接收间隙可以与第六传送的开始接收时机到TTI(开始)边界的接收间隙相同。接收间隙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符号。优选地,接收间隙被设置成第一时机提前的一半,其中由第二网络节点指示第一时机提前。接收间隙值可以是符号长度的整数倍,或是符号长度和CP长度两者的整数倍。接收间隙值可以大于或等于第一时机提前的一半。符号长度和CP长度可以表示第二网络节点中的符号长度和CP长度,或第一网络节点中的符号长度和CP长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传送方向被设置成第一网络节点中的上行链路的 TTI与传送方向被设置成第一网络节点中的下行链路的TTI之间的TTI级对齐可以意味着其中传送方向被设置成上行链路的TTI与其中传送方向被设置成下行链路的TTI的TTI(开始)边界时间差是TTI长度的整数倍。回程链路可以是没有端点是UE的链路、中继节点与锚节点之间的链路、中继节点与另一中继节点之间的链路、一个端点是UE的链路、UE与中继节点之间的链路,或UE与锚节点之间的链路。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网络节点可以是中继节点、中继TRP、锚节点、供体gNB、基站或网络节点。第二网络节点可以是中继节点、中继TRP、锚节点、供体gNB、基站或网络节点。
对于上述所有实施例,其中传送方向被设置成第一网络节点中的下行链路的TTI的TTI边界可以与其中传送方向被设置成第二网络节点中的下行链路的TTI的TTI边界对齐。可以基于来自第二网络节点的信号的接收时机和第三时机提前来引起其中传送方向被设置成第一网络节点中的下行链路的TTI的TTI(开始)边界。其中传送方向被设置成第一网络节点中的上行链路的TTI的TTI边界可以与其中传送方向被设置成第二网络节点中的下行链路的TTI的TTI边界对齐。可以基于来自第二网络节点的信号的接收时机和第三时机提前来引起其中传送方向被设置成第一网络节点中的上行链路的TTI的TTI(开始)边界。信号可以是同步信号。信号可以是CSI参考信号。第三时机提前可以是第一时机提前的一半。
第一网络节点与第二网络节点之间的传送可以是节点到节点传送。第一网络节点与第二网络节点之间的传送可以在回程链路中传送。
TTI可以为时隙、微时隙、子时隙、子帧或传送的一个时间单位。TTI 可以包括多个符号。TTI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符号。
可以配置传送间隙并且可以通过信令指示传送间隙。可以配置接收间隙并且可以通过信令指示接收间隙。
由第二网络节点服务的第一网络节点可以意味着第一网络节点基于由第二网络节点指示的调度或配置向第二网络节点进行传送或从第二网络节点接收传送。
跳跃级别可以表示中继节点或中继TRP与锚节点或供体gNB之间在回程链路中的跳跃时间。具有更高跳跃级别的中继节点或中继TRP可以表示到锚节点或供体gNB的更小或更接近的跳跃时间。具有更低跳跃级别的中继节点或中继TRP表示到锚节点或供体gNB的更大或更远的跳跃时间。
图25是从由第二网络节点服务的第一网络节点的角度来看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流程图2500。在步骤2505,第一网络节点利用时机提前执行到第二网络节点的传送,其中时机提前被设置成第一网络节点与第二网络节点之间的传送延迟或被设置成具有时机减少的传送延迟。
在一个实施例中,时机减少可以减小传送延迟的值,以使第二网络节点对传送的接收在CP区域内开始。第一网络节点与第二网络节点之间的传送延迟可以为第一网络节点与第二网络节点之间的往返延迟的一半。传送延迟还可以表示从第一网络节点到第二网络节点的传送或传播延迟、从第二网络节点到第一网络节点的传送或传播延迟、或从第二网络节点到第一网络节点的传送或传播延迟和从第一网络节点到第二网络节点的传送或传播延迟的平均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网络节点可以是中继节点,并且第二网络节点可以是第一网络节点的供体节点或父节点。
在一个实施例中,传送延迟的长度可以包括一个或超过一个完整符号的长度和一个不完整符号的长度,并且时机减少的长度是一个完整符号的长度减去不完整符号的长度。
返回参考图3和4,在由第二网络节点服务的第一网络节点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装置300包括存储在存储器310中的程序代码312。CPU 308 可以执行程序代码312以使第一网络节点能够利用时机提前执行到第二网络节点的传送,其中所述时机提前被设置成第一网络节点与第二网络节点之间的传送延迟或被设置成具有时机减少的传送延迟。此外,CPU 308可以执行程序代码312以执行所有上述动作和步骤或本文中描述的其它动作和步骤。
图26是从由第二网络节点服务的第一节点的角度来看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流程图2600。在步骤2605,第一节点基于第一时机提前执行到第二网络节点的第一传送,其中在第一节点充当中继节点之前执行所述第一传送。在步骤2610,第一节点基于第二时机提前执行到第二网络节点的第二传送,其中在第一节点充当中继节点之后执行所述第二传送,其中第二时机提前被设置成第一节点与第二网络节点之间的传送延迟或被设置成具有时机减少的传送延迟。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节点与第二网络节点之间的传送延迟可以为第一时机提前的一半。替代地,第一节点与第二网络节点之间的传送延迟可以为第一节点与第二网络节点之间的往返延迟的一半。
在一个实施例中,传送延迟可以表示从第一节点到第二网络节点的传送或传播延迟,或从第二网络节点到第一节点的传送或传播延迟,或者从第二网络节点到第一节点的传送或传播延迟和从第一节点到第二网络节点的传送或传播延迟的平均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时机减少可以减小传送延迟的值,以使第二网络节点对传送的接收在CP区域内开始。第一节点可以是中继节点。例如当第一节点充当中继节点时,第二网络节点可以是第一节点的供体节点或父节点。
在一个实施例中,传送延迟的长度可以包括一个或超过一个完整符号的长度和一个不完整符号的长度,并且时机减少的长度可以是一个完整符号的长度减去不完整符号的长度。第一节点充当中继节点可以意味着第一节点接收和/或激活中继相关配置或意味着第一节点激活中继相关功能。
返回参考图3和4,在由第二网络节点服务的第一节点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装置300包括存储在存储器310中的程序代码312。CPU 308 可以执行程序代码312以使第一网络节点能够(i)基于第一时机提前执行到第二网络节点的第一传送,其中在第一节点充当中继节点之前执行所述第一传送,以及(ii)基于第二时机提前执行到第二网络节点的第二传送,其中在第一节点充当中继节点之后执行所述第二传送,其中第二时机提前被设置成第一节点与第二网络节点之间的传送延迟或被设置成具有时机减少的传送延迟。此外,CPU308可以执行程序代码312以执行所有上述动作和步骤或本文中描述的其它动作和步骤。
图27是从服务第一节点的第二网络节点的角度来看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流程图2700。在步骤2705,第二网络节点向第一节点指示在第一节点充当中继节点之前第一节点要使用的第一时机提前。在步骤2710,第二网络节点向第一节点指示在第一节点充当中继节点之后第一节点要使用的第二时机提前,其中所述第二时机提前被设置成第一节点与第二网络节点之间的传送延迟或被设置成具有时机减少的传送延迟。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节点与第二网络节点之间的传送延迟可以为第一时机提前的一半。替代地,第一节点与第二网络节点之间的传送延迟可以为第一节点与第二网络节点之间的往返延迟的一半。
在一个实施例中,传送延迟可以表示从第一节点到第二网络节点的传送或传播延迟,或从第二网络节点到第一节点的传送或传播延迟,或者从第二网络节点到第一节点的传送或传播延迟和从第一节点到第二网络节点的传送或传播延迟的平均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节点可以是中继节点。例如当第一节点充当中继节点时,第二网络节点可以是第一节点的供体节点或父节点。传送延迟的长度可以包括一个或超过一个完整符号的长度和一个不完整符号的长度,并且时机减少的长度可以是一个完整符号的长度减去不完整符号的长度。
返回参考图3和4,在服务第一节点的第二网络节点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装置300包括存储在存储器310中的程序代码312。CPU 308可以执行程序代码312以使第二网络节点能(i)向第一节点指示在第一节点充当中继节点之前由第一节点使用的第一时机提前,以及(ii)向第一节点指示在第一节点充当中继节点之后由第一节点使用的第二时机提前,其中第二时机提前被设置成第一节点与第二网络节点之间的传送延迟或被设置成具有时机减少的传送延迟。此外,CPU 308可以执行程序代码312 以执行所有上述动作和步骤或本文中描述的其它动作和步骤。
图28是从由第二网络节点服务的第一网络节点的角度来看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流程图2800。在步骤2805,第一网络节点利用第二时机提前执行到第二网络节点的第二传送,其中所述第二时机提前是从第一网络节点与第二网络节点之间的传送延迟导出的。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网络节点与第二网络节点之间的传送延迟可以包括从第一网络节点到第二网络节点的传送或传播延迟、从第二网络节点到第一网络节点的传送或传播延迟、或从第二网络节点到第一网络节点的传送或传播延迟和从第一网络节点到第二网络节点的传送或传播延迟的平均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时机提前可以被设置成第一网络节点与第二网络节点之间的往返延迟的一半。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时机提前可以被设置成具有时机减少的第一网络节点与第二网络节点之间的传送延迟。时机减少可以减小传送延迟的值,以使第二网络节点对传送的接收在CP区域内开始。第二时机提前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符号和一个不完整符号。此外,时机减少可以减小传送延迟值,以使第二时机提前值为符号长度的整数倍,或使第二时机提前值为符号长度和CP长度两者的整数倍。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时机提前值可以小于或等于第一网络节点与第二网络节点之间的传送延迟。替代地,第二时机提前值可以是符号长度的整数倍或者符号长度和CP长度两者的整数倍。
在一个实施例中,符号长度和CP长度可以表示第二网络节点中的符号长度和CP长度,或第一网络节点中的符号长度和CP长度。第一网络节点可以是中继节点或中继TRP。第二网络节点可以是锚节点或供体gNB 或者中继节点或TRP(具有高于第一网络节点的跳跃级别)。
返回参考图3和4,在由第二网络节点服务的第一网络节点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装置300包括存储在存储器310中的程序代码312。CPU 308 可以执行程序代码312以使第一网络节点能够利用第二时机提前执行到第二网络节点的第二传送,其中第二时机提前是从第一网络节点与第二网络节点之间的传送延迟导出的。此外,CPU 308可以执行程序代码312以执行所有上述动作和步骤或本文中描述的其它动作和步骤。
图29是从由第二网络节点服务的第一节点的角度来看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流程图2900。在步骤2905,第一节点从第二网络节点接收信令以指示第一时机提前。在步骤2910,第一节点基于第一时机提前执行到第二网络节点的第一传送,其中在第一节点充当中继节点之前执行所述第一传送。在步骤2915,第一节点基于第二时机提前执行到第二网络节点的第二传送,其中在第一节点充当中继节点之后执行所述第二传送。
返回参考图3和4,在由第二网络节点服务的第一节点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装置300包括存储在存储器310中的程序代码312。CPU 308 可以执行程序代码312以使第一网络节点能够(i)从第二网络节点接收信令以指示第一时机提前,(ii)基于第一时机提前执行到第二网络节点的第一传送,其中在第一节点充当中继节点之前执行所述第一传送,以及(iii) 基于第二时机提前执行到第二网络节点的第二传送,其中在第一节点充当中继节点之后执行所述第二传送。此外,CPU 308可以执行程序代码312 以执行所有上述动作和步骤或本文中描述的其它动作和步骤。
图30是从服务第一节点的第二网络节点的角度来看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流程图3000。在步骤3005,第二网络节点向第一节点传送信令以指示第一时机提前。在步骤3010,第二网络节点基于第一接收时间接收来自第一节点的第一传送,其中在第一节点充当中继节点之前执行所述第一传送。在步骤3015,第二网络节点基于第二接收时间接收来自第一节点的第二传送,其中在第一节点充当中继节点之后执行所述第二传送。
返回参考图3和4,在服务第一节点的第二网络节点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装置300包括存储在存储器310中的程序代码312。CPU 308可以执行程序代码312以使第二网络节点能够(i)向第一节点传送信令以指示第一时机提前,(ii)基于第一接收时间接收来自第一节点的第一传送,其中在第一节点充当中继节点之前执行所述第一传送,以及(iii)基于第二接收时间接收来自第一节点的第二传送,其中在第一节点充当中继节点之后执行所述第二传送。此外,CPU 308可以执行程序代码312以执行所有上述动作和步骤或本文中描述的其它动作和步骤。
在图29和30中所示并且在上文所论述的实施例的上下文中,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时机提前可以由第二网络节点指示。可以设置第二时机提前,以将第二传送的(开始)传送时机与TTI级中的第一节点中传送方向被设置成下行链路的TTI的TTI(开始)边界对齐。可以设置第二时机提前,使得第二传送的(开始)传送时机与第一节点中传送方向被设置成下行链路的TTI的TTI(开始)边界的时间差为TTI长度的整数倍。第二时机提前可以被设置成第一时机提前的一半;被设置成具有时机提前调整值的第一时机提前的一半,其中第一节点从第二网络节点接收时机提前调整值;或被设置成第一节点与第二网络节点之间的往返延迟的一半。此外,第二时机提前可以被设置成第一节点与第二网络节点之间的传送延迟。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节点与第二网络节点之间的传送延迟可以包括从第一节点到第二网络节点的传送或传播延迟,从第二网络节点到第一节点的传送或传播延迟,或从第二网络节点到第一节点的传送或传播延迟和从第一节点到第二网络节点的传送或传播延迟的平均值。第二时机提前可以被设置成具有时机减少的第一节点与第二网络节点之间的传送延迟,或被设置成具有时机减少的第一时机提前的一半。时机减少可以引起第二网络节点对第二传送的接收在CP区域内开始。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时机提前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符号和一个不完整符号。时机减少可以使第二时机提前值为符号长度的整数倍,或符号长度和CP长度两者的整数倍。第二时机提前值可以小于或等于第一节点与第二网络节点之间的传送延迟,或小于或等于第一时机提前的一半。第二时机提前值还可以是符号长度的整数倍或者是符号长度和CP长度两者的整数倍。符号长度和CP长度可以表示第二网络节点中的符号长度和CP长度,或第一节点中的符号长度和CP长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接收时间可以是第二网络节点中的TTI(开始) 边界。第二接收时间可以具有到第二网络节点中的TTI(开始)边界的接收间隙。接收间隙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符号。接收间隙可以被设置成第一时机提前的一半、被设置成第一时机提前与第二时机提前的差值,或者被设置成具有时机补充的第一时机提前的一半。时机补充可以引起第二网络节点对第二传送的接收在CP区域内开始、使接收间隙值为符号长度的整数倍,或者使接收间隙值为符号长度和CP长度两者的整数倍。
在一个实施例中,接收间隙值可以大于或等于第一时机提前的一半。接收间隙值可以是符号长度的整数倍,或是符号长度和CP长度两者的整数倍。符号长度和CP长度可以表示第二网络节点中的符号长度和CP长度,或第一节点中的符号长度和CP长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节点可以在其中传送方向被设置成第一节点中的下行链路的符号或TTI中执行到第二网络节点的第二传送。替代地,第一节点可以在其中传送方向被设置成第一节点中的上行链路的符号或TTI 中执行到第二网络节点的第二传送。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节点可以在其中传送方向被设置成第二网络节点中的上行链路的符号或TTI中执行到第二网络节点的第一传送。替代地,第一节点可以在其中传送方向被设置成第二网络节点中的下行链路的符号或TTI中执行到第二网络节点的第一传送。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网络节点可以在其中传送方向被设置成第一节点中的上行链路的符号或TTI中接收来自第一节点的第二传送。替代地,第二网络节点可以在其中传送方向被设置成第一节点中的下行链路的符号或TTI中接收来自第一节点的第二传送。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网络节点可以在其中传送方向被设置成第二网络节点中的上行链路的符号或TTI中接收来自第一节点的第一传送。替代地,第二网络节点可以在其中传送方向被设置成第二网络节点中的下行链路的符号或TTI中接收来自第一节点的第一传送。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节点可以是中继节点或中继TRP,并且第二网络节点可以是锚节点或供体gNB或中继节点或TRP(其中跳跃级别高于第一节点)。第一节点充当中继节点可以意味着第一节点接收中继相关配置,意味着第一节点接收和激活中继相关配置,或意味着第一节点激活中继相关功能。可以由第二网络节点指示或配置中继相关配置。中继相关配置或功能可以包括回程链路中的第二传送的调度或配置,或来自第一节点的系统信息传送。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第一节点充当中继节点之前,第一节点可以充当 UE,并且第一传送可以在接入链路中。
图31是从第一网络节点的角度来看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流程图 3100。在步骤3105,第一网络节点在其中传送方向被设置为第一网络节点中的上行链路的TTI中执行到第二网络节点的第三传送。在步骤3110,第一网络节点在其中传送方向被设置为第一网络节点中的下行链路的TTI中执行到第二网络节点的第四传送,其中针对第三传送的传送方向被设置为第一网络节点中的上行链路的TTI与针对第四传送的传送方向被设置为第一网络节点中的下行链路的TTI进行TTI级对齐。
在一个实施例中,传送方向被设置为第一网络节点中的上行链路的 TTI可以与传送方向被设置为第一网络节点中的下行链路的TTI进行TTI 级对齐。相比于针对到第二网络节点的第四传送的传送方向被设置为下行链路的TTI,对于针对第三传送的传送方向被设置为上行链路的TTI不应用额外的时机提前。第三传送的开始传送时机到TTI(开始)边界的传送间隙可以与第四传送的开始传送时机到TTI(开始)边界的传送间隙相同。
在一个实施例中,传送间隙可以是零或零符号。时机间隙可以使第二网络节点对第三或第四传送的接收在CP区域内开始。传送间隙可以短于一个符号。时机间隙可以包括用于接入链路中的传送的区域。传送间隙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符号或至少一个符号和一个不完整符号。
返回参考图3和4,在第一网络节点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装置300 包括存储在存储器310中的程序代码312。CPU 308可以执行程序代码312 以使第一网络节点能够(i)在其中传送方向被设置为第一网络节点中的上行链路的TTI中执行到第二网络节点的第三传送,以及(ii)在其中传送方向被设置为第一网络节点中的下行链路的TTI中执行到第二网络节点的第四传送,其中针对第三传送的传送方向被设置为第一网络节点中的上行链路的TTI与针对第四传送的传送方向被设置为第一网络节点中的下行链路的TTI进行TTI级对齐。此外,CPU 308可以执行程序代码312以执行所有上述动作和步骤或本文中描述的其它动作和步骤。
图32是从第一网络节点的角度来看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流程图 3200。在步骤3205,第一网络节点在其中传送方向被设置为第一网络节点中的上行链路的TTI中接收来自第二网络节点的第五传送。在步骤3210,第一网络节点在其中传送方向被设置为第一网络节点中的下行链路的TTI 中接收来自第二网络节点的第六传送,其中针对接收第五传送的传送方向被设置为第一网络节点中的上行链路的TTI与针对接收第六传送的传送方向被设置为第一网络节点中的下行链路的TTI进行TTI级对齐。
在一个实施例中,传送方向被设置为第一网络节点中的上行链路的 TTI可以与传送方向被设置为第一网络节点中的下行链路的TTI进行TTI 级对齐。相比于针对接收第六传送的传送方向被设置为下行链路的TTI,对于针对接收第五传送的传送方向被设置为上行链路的TTI不应用额外的时机提前。第五传送的开始接收时机到TTI(开始)边界的接收间隙可以与第六传送的开始接收时机到TTI(开始)边界的接收间隙相同。
在一个实施例中,接收间隙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符号。接收间隙可以被设置成第一时机提前的一半,其中由第二网络节点指示第一时机提前。接收间隙值可以是符号长度的整数倍,或是符号长度和CP长度两者的整数倍。接收间隙值可以大于或等于第一时机提前的一半。符号长度和CP长度可以表示第二网络节点中的符号长度和CP长度,或第一网络节点中的符号长度和CP长度。
返回参考图3和4,在第一网络节点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装置300 包括存储在存储器310中的程序代码312。CPU 308可以执行程序代码312 以使第一网络节点能够(i)在其中传送方向被设置为第一网络节点中的上行链路的TTI中接收来自第二网络节点的第五传送,以及(ii)在其中传送方向被设置为第一网络节点中的下行链路的TTI中接收来自第二网络节点的第六传送,其中针对接收第五传送的传送方向被设置为第一网络节点中的上行链路的TTI与针对接收第六传送的传送方向被设置为第一网络节点中的下行链路的TTI进行TTI级对齐。此外,CPU 308可以执行程序代码312以执行所有上述动作和步骤或本文中描述的其它动作和步骤。
在图31-32中所示并且在上文所论述的实施例的上下文中,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网络节点可以是中继节点、中继TRP、锚节点、供体gNB 或网络节点。第二网络节点可以是中继节点、中继TRP、锚节点、供体gNB 或网络节点。
在图25-32中所示并且在上文所论述的实施例的上下文中,在一个实施例中,其中传送方向被设置成第一网络节点中的上行链路的TTI与其中传送方向被设置成第一网络节点中的下行链路的TTI之间的TTI级对齐可以意味着其中传送方向被设置成上行链路的TTI与其中传送方向被设置成下行链路的TTI的TTI(开始)边界时间差是TTI长度的整数倍。其中传送方向被设置成第一网络节点中的下行链路的TTI的TTI边界可以与其中传送方向被设置成第二网络节点中的下行链路的TTI的TTI边界对齐。可以基于来自第二网络节点的信号的接收时机和第三时机提前来引起其中传送方向被设置成第一网络节点中的下行链路的TTI的TTI(开始)边界。其中传送方向被设置成第一网络节点中的上行链路的TTI的TTI边界可以与其中传送方向被设置成第二网络节点中的下行链路的TTI的TTI边界对齐。可以基于来自第二网络节点的信号的接收时机和第三时机提前来引起其中传送方向被设置成第一网络节点中的上行链路的TTI的TTI(开始) 边界。
在一个实施例中,信号可以是同步信号或CSI参考信号。第三时机提前可以是第一时机提前的一半。第一网络节点与第二网络节点之间的传送可以是节点到节点的传送,或可以在回程链路中传送。
在一个实施例中,TTI可以意味着时隙、微时隙、子时隙、子帧或传送的一个时间单位。TTI可以包括多个符号或至少一个符号。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配置传送间隙或可以通过信令指示传送间隙。可以配置接收间隙或可以通过信令指示接收间隙。
在一个实施例中,由第二网络节点服务的第一网络节点可以意味着第一网络节点基于由第二网络节点指示的调度或配置向第二网络节点进行传送或从第二网络节点接收传送。
在一个实施例中,跳跃级别可以表示中继节点或中继TRP与回程链路中的锚节点或供体gNB之间的跳跃时间。具有更高跳跃级别的中继节点或中继TRP可以表示到锚节点或供体gNB的更小或更接近的跳跃时间。具有更低跳跃级别的中继节点或中继TRP可以表示到锚节点或供体gNB 的更大或更远的跳跃时间。
上文已经描述了本发明的各种方面。应了解,本文中的教示可以通过广泛多种形式实施,且本文中所公开的任何具体结构、功能或这两者仅是代表性的。基于本文中的教示,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了解,本文公开的方面可以独立于任何其它方面而实施,且可以各种方式组合这些方面中的两个或更多个方面。例如,可以使用本文中所阐述的任何数目个方面来实施设备或实践方法。另外,通过使用除了本文所阐述的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之外或不同于本文所阐述的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的其它结构、功能性或结构与功能性,可实施此设备或可实践此方法。作为上述概念中的一些的实例,在一些方面中,可以基于脉冲重复频率建立并行信道。在一些方面中,可以基于脉冲位置或偏移建立并行信道。在一些方面中,可以基于时间跳频序列建立并行信道。在一些方面中,可基于脉冲重复频率、脉冲位置或偏移以及时间跳频序列而建立并行信道。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理解,可使用多种不同技术及技艺中的任一者来表示信息及信号。例如,可以通过电压、电流、电磁波、磁场或磁粒子、光场或光粒子或其任何组合来表示在整个上文描述中可能参考的数据、指令、命令、信息、信号、位、符号和码片。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进一步了解,结合本文公开的方面而描述的各种说明性逻辑块、模块、处理器、装置、电路和算法步骤可以实施为电子硬件(例如,数字实施方案、模拟实施方案,或两者的组合,可以使用源编码或一些其它技术设计),包括指令的各种形式的程序或设计代码(为方便起见,这里可以称为“软件”或“软件模块”),或两者的组合。为清晰地说明硬件与软件的此可互换性,上文已大体就各种说明性组件、块、模块、电路和步骤的功能性加以描述。此类功能性是实施为硬件还是软件取决于特定应用及强加于整个系统的设计约束。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针对每个具体应用以不同方式来实施所描述的功能性,但这样的实施决策不应被解释为会引起脱离本发明的范围。
另外,结合本文公开的方面描述的各种说明性逻辑块、模块和电路可以实施于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IC”)、接入终端或接入点内或者由集成电路、接入终端或接入点执行。IC可以包括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 FPGA)或其它可编程逻辑装置、离散门或晶体管逻辑、离散硬件组件、电气组件、光学组件、机械组件,或其经设计以执行本文中所描述的功能的任何组合,且可以执行驻留在IC内、在IC外或这两种情况下的代码或指令。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但在替代方案中,处理器可以是任何的常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状态机。处理器还可以实施为计算装置的组合,例如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多个微处理器、与DSP内核结合的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或任何其它此类配置。
应理解,在任何所公开过程中的步骤的任何特定次序或层级都是示例方法的实例。应理解,基于设计偏好,过程中的步骤的特定次序或层级可以重新布置,同时保持在本公开的范围内。所附方法权利要求项以示例次序呈现各个步骤的要素,且并非意在限于所呈现的具体次序或层次。
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方面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以直接用硬件、用由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或用这两者的组合实施。软件模块(例如,包含可执行指令和相关数据)和其它数据可以驻留在数据存储器中,例如 RAM存储器、快闪存储器、ROM存储器、EPROM存储器、EEPROM存储器、寄存器、硬盘、可移除式磁盘、CD-ROM或本领域中已知的任何其它形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样本存储介质可以耦合到例如计算机/处理器等机器(为方便起见,所述机器在本文中可以称为“处理器”),使得所述处理器可以从存储介质读取信息(例如,代码)且将信息写入到存储介质。或者,示例存储介质可以与处理器形成一体。处理器及存储介质可驻留在ASIC中。ASIC可驻留在用户设备中。在替代方案中,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作为离散组件而驻留在用户设备中。此外,在一些方面中,任何合适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与本发明的各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相关的代码。在一些方面中,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包括封装材料。
虽然已结合各种方面描述本发明,但应理解本发明能够进行进一步修改。本申请意图涵盖对本发明的任何改变、使用或调适,这通常遵循本发明的原理且包括对本公开的此类偏离,所述偏离处于在本发明所属的技术领域内的已知及惯常实践的范围内。

Claims (20)

1.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由第二网络节点服务的第一网络节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利用时机提前执行到所述第二网络节点的传送,其中所述时机提前被设置成所述第一网络节点与所述第二网络节点之间的传送延迟或被设置成具有时机减少的所述传送延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时机减少减小了所述传送延迟的值,以使所述第二网络节点对所述传送的接收在循环前缀区域内开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节点与所述第二网络节点之间的所述传送延迟为所述第一网络节点与所述第二网络节点之间的往返延迟的一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延迟表示从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到所述第二网络节点的传送或传播延迟,或从所述第二网络节点到所述第一网络节点的传送或传播延迟,或者从所述第二网络节点到所述第一网络节点的所述传送或传播延迟和从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到所述第二网络节点的所述传送或传播延迟的平均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节点是中继节点,且所述第二网络节点是所述第一网络节点的供体节点或父节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延迟的长度包括一个或超过一个完整符号的长度和一个不完整符号的长度,并且所述时机减少的长度是一个完整符号的长度减去所述不完整符号的所述长度。
7.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由第二网络节点服务的第一节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节点基于第一时机提前执行到所述第二网络节点的第一传送,其中,在所述第一节点充当中继节点之前执行所述第一传送;以及
所述第一节点基于第二时机提前执行到所述第二网络节点的第二传送,其中,在所述第一节点充当所述中继节点之后执行所述第二传送,其中,所述第二时机提前被设置成所述第一节点与所述第二网络节点之间的传送延迟或被设置成具有时机减少的所述传送延迟。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节点与所述第二网络节点之间的所述传送延迟为所述第一时机提前的一半。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节点与所述第二网络节点之间的所述传送延迟为所述第一节点与所述第二网络节点之间的往返延迟的一半。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延迟表示从所述第一节点到所述第二网络节点的传送或传播延迟,或从所述第二网络节点到所述第一节点的传送或传播延迟,或者从所述第二网络节点到所述第一节点的所述传送或传播延迟和从所述第一节点到所述第二网络节点的所述传送或传播延迟的平均值。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时机减少减小了所述传送延迟的值,以使所述第二网络节点对所述传送的接收在循环前缀区域内开始。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充当中继节点时,所述第二网络节点是所述第一节点的供体节点或父节点。
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延迟的长度包括一个或超过一个完整符号的长度和一个不完整符号的长度,并且所述时机减少的长度是一个完整符号的长度减去所述不完整符号的所述长度。
14.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节点充当所述中继节点意味着所述第一节点接收和/或激活中继相关配置,或意味着所述第一节点激活中继相关功能。
15.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服务第一节点的第二网络节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二网络节点向所述第一节点指示在所述第一节点充当中继节点之前所述第一节点要使用的第一时机提前;以及
所述第二网络节点向所述第一节点指示在所述第一节点充当所述中继节点之后所述第一节点要使用的第二时机提前,其中,所述第二时机提前被设置成所述第一节点与所述第二网络节点之间的传送延迟或被设置成具有时机减少的所述传送延迟。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节点与所述第二网络节点之间的所述传送延迟为所述第一时机提前的一半。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节点与所述第二网络节点之间的所述传送延迟为所述第一节点与所述第二网络节点之间的往返延迟的一半。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延迟表示从所述第一节点到所述第二网络节点的传送或传播延迟,或从所述第二网络节点到所述第一节点的传送或传播延迟,或者从所述第二网络节点到所述第一节点的所述传送或传播延迟和从所述第一节点到所述第二网络节点的所述传送或传播延迟的平均值。
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节点是中继节点,且所述第二网络节点是所述第一节点的供体节点或父节点。
20.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延迟的长度包括一个或超过一个完整符号的长度和一个不完整符号的长度,并且所述时机减少的长度是一个完整符号的长度减去所述不完整符号的所述长度。
CN201811564335.0A 2017-12-21 2018-12-20 无线通信系统中回程链路的传送和接收的方法和设备 Active CN11002217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762609191P 2017-12-21 2017-12-21
US62/609,191 2017-12-2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22172A true CN110022172A (zh) 2019-07-16
CN110022172B CN110022172B (zh) 2022-04-12

Family

ID=647463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564335.0A Active CN110022172B (zh) 2017-12-21 2018-12-20 无线通信系统中回程链路的传送和接收的方法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581939B2 (zh)
EP (2) EP4120655A1 (zh)
CN (1) CN11002217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138079A1 (en) * 2018-01-12 2019-07-1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Configured grants in time division duplex communications
CN110351781A (zh) * 2018-04-03 2019-10-1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中继资源的请求方法、调度方法及设备
CN110351836B (zh) * 2018-04-03 2022-12-1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中继资源的配置方法和设备
US20190349871A1 (en) * 2018-05-11 2019-11-14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Over the air synchronization for integrated access backhaul relay nodes
US10623067B2 (en) * 2018-05-11 2020-04-14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Enhanced timing advance scheme to support MU-MIMO in integrated access and backhaul
CN114928880B (zh) * 2019-02-14 2024-01-12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定时提前量的方法及设备
US12101147B2 (en) * 2021-11-15 2024-09-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Heterogenous beamforming capability with mixed beamforming architecture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170436A1 (en) * 2010-01-11 2011-07-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lay transition time
US20120039239A1 (en) * 2009-02-18 2012-02-16 Lg Electronics Inc. Signal transmitting/receiving method for a relay node and relay node using the method
EP2498556A1 (en) * 2011-03-08 2012-09-12 Panasonic Corporation Timing advance configuration for multiple uplink component carriers
US20120269113A1 (en) * 2009-10-09 2012-10-25 Lg Electronics Inc.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uplink backhaul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thereof
US20140010143A1 (en) * 2011-03-24 2014-01-09 Nvidia Corporation Cooperative relay in mbms transmission
US20140254468A1 (en) * 2010-01-08 2014-09-11 Bernhard Raaf Downlink Control Signaling for a Backhaul Link

Family Cites Families (3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41979A (en) 1994-03-08 1996-07-30 Allen Telecom Group, Inc. Cell extender with timing alignment for use in tim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 and similar cellular telephone systems
JP2004357015A (ja) * 2003-05-29 2004-12-1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通信装置及び同期方法
US20070155315A1 (en) 2006-01-03 2007-07-0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parent relaying in a multi-hop relay cellular network
US20080084856A1 (en) 2006-10-06 2008-04-10 Motorola, Inc. System and method to facilitate path selection in a multihop network
USRE47721E1 (en) * 2007-02-05 2019-11-05 Nec Corpor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its base station and mobile station, communication synchronization management method and timer control program therefor
US8897380B2 (en) * 2007-06-15 2014-11-25 Nokia Corporation Coping with distortion caused by wideband noise
WO2008155744A2 (en) 2007-06-21 2008-12-24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s,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and apparatus providing improved use of relay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JP5136085B2 (ja) * 2008-01-25 2013-02-06 富士通株式会社 受信装置及び移動端末装置並びに同期タイミング検出方法
US20090247087A1 (en) * 2008-03-26 2009-10-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round-trip delay at a mobile station
KR101595131B1 (ko) * 2009-02-16 2016-02-1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중계국의 신호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JP5238883B2 (ja) * 2008-09-19 2013-07-17 ノキア シーメンス ネットワークス オサケユキチュア ネットワーク要素及びネットワーク要素の動作方法
US8050246B2 (en) * 2009-03-03 2011-11-01 Adc Telecommunications, Inc. Range extension for time division duplex systems
EP2660995A1 (en) * 2009-03-17 2013-11-06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involving relay
KR101584820B1 (ko) * 2009-04-15 2016-01-1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중계국에 의해 수행되는 신호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JP5285628B2 (ja) 2010-01-08 2013-09-11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移動通信方法、移動局及びリレーノード
CN102088763B (zh) * 2010-08-11 2014-04-02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中继定时调整方法、系统和设备
EP2555567B1 (en) * 2011-08-02 2014-03-26 Vodafone Holding GmbH Method for reduced resource usage in system synchronization, data delivery and asynchronous real-time access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systems with mulitple low complexity terminals
CN103124199B (zh) * 2011-11-21 2015-01-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感知频谱的方法、设备和数据帧
JP5863831B2 (ja) * 2012-01-19 2016-02-17 京セラ株式会社 基地局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US10588107B2 (en) * 2012-10-26 2020-03-1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s of positioning in a system comprising measuring nodes with multiple receiving points
KR101519719B1 (ko) * 2013-08-14 2015-05-12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게이트웨이의 메시지 처리 방법
KR102156798B1 (ko) * 2014-01-16 2020-09-1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의 타이밍을 제어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그 전자 장치
EP3105976B1 (en) 2014-02-10 2019-01-0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Transmit configuration adaptation for device to device communications based on timing measurements
US10477563B2 (en) * 2014-04-10 2019-11-1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cheduling for multiple reception point radio networks
US20160174177A1 (en) * 2014-12-12 2016-06-16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Timing advance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EP3241399B1 (en) * 2014-12-31 2019-06-0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Timing a random access of ue to relay ap
AU2015380194B2 (en) * 2015-01-30 2018-11-1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network node for transmission coordination on wireless backhaul path
US10425973B2 (en) * 2015-11-25 2019-09-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Random access channel signaling on a shared communication medium
US11239972B2 (en) * 2016-11-17 2022-02-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Large cell support for narrowband random access
CN110809904A (zh) * 2017-07-01 2020-02-18 英特尔公司 用于运载工具无线电通信的方法和设备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039239A1 (en) * 2009-02-18 2012-02-16 Lg Electronics Inc. Signal transmitting/receiving method for a relay node and relay node using the method
US20120269113A1 (en) * 2009-10-09 2012-10-25 Lg Electronics Inc.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uplink backhaul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thereof
US20140254468A1 (en) * 2010-01-08 2014-09-11 Bernhard Raaf Downlink Control Signaling for a Backhaul Link
US20110170436A1 (en) * 2010-01-11 2011-07-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lay transition time
EP2498556A1 (en) * 2011-03-08 2012-09-12 Panasonic Corporation Timing advance configuration for multiple uplink component carriers
US20140010143A1 (en) * 2011-03-24 2014-01-09 Nvidia Corporation Cooperative relay in mbms transmission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LCATEL-LUCENT等: "R1-094627 "Type 1 Relay Timing and Node Synchronization"", 《3GPP TSG_RAN\WG1_RL1》 *
CMCC: "R1-100557 "Discussion on timing offset scheme on backhaul for Relay"", 《3GPP TSG_RAN\WG1_RL1》 *
LG ELECTRONICS: "R1-093242 "DL/UL TX/RX timing relationship considering Relay Node"", 《3GPP TSG_RAN\WG1_RL1》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90199424A1 (en) 2019-06-27
EP3503637A3 (en) 2019-09-04
US11581939B2 (en) 2023-02-14
CN110022172B (zh) 2022-04-12
EP4120655A1 (en) 2023-01-18
EP3503637A2 (en) 2019-06-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11774B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回程链路传送和接收的方法和设备
CN111556558B (zh) 在集成接入回程(iab)网络中的时序和帧结构
JP6994009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ビームフォーミングを使用した送信又は受信の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CN110022172A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回程链路的传送和接收的方法和设备
CN112823552B (zh) 无线通信中的定时调整技术
CN109474313A (zh) 非许可频谱中考虑波束成形传送的信道使用的方法和设备
CN109803297A (zh) 用于波束恢复的用户设备监听行为的方法和设备
US9088337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 in a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US9066365B2 (en) Relay statio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CN110062397A (zh) 无线通信中在多小区配置下波束故障报告的方法和设备
US20140254468A1 (en) Downlink Control Signaling for a Backhaul Link
CN109891814A (zh) 同步栅和信道栅的解耦
EP3556132B1 (en) Radio access network control unit and dynamic small cell
CN110291753A (zh) 在支持窄带物联网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终端和基站之间的信号发送/接收方法和支持该方法的设备
CN109391382A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混合自动重复请求反馈处理的方法和设备
CN109246808A (zh) 用于在广播载波信息时的功率节省的方法和装置
CN110291832A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在终端和基站之间发送和接收上行链路信号的方法和支持该方法的设备
KR20140141443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스몰 셀 향상들을 위한 TTI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 번들링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JP2022539808A (ja) サイドリンクマルチユーザ多入力多出力
KR101735847B1 (ko) 기지국 장치, 중계국 장치, 송신 방법, 수신 방법 및 집적 회로
US9635666B2 (en) Method for report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quiring sequential transmiss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sam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