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17355A - 完整双排同种中心轮排变速器 - Google Patents

完整双排同种中心轮排变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17355A
CN110017355A CN201910273885.5A CN201910273885A CN110017355A CN 110017355 A CN110017355 A CN 110017355A CN 201910273885 A CN201910273885 A CN 201910273885A CN 110017355 A CN110017355 A CN 1100173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same race
row
complete double
plan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7388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1027388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017355A/zh
Publication of CN1100173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17355A/zh
Priority to PCT/CN2020/083136 priority patent/WO2020207338A1/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3/00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 F16H3/44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using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F16H3/62Gearings having three or more central gears
    • F16H3/64Gearings having three or more central gears composed of a number of gear trains, the drive always passing through all the trains, each train having not more than one connection for driving another trai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e Of Transmissions (AREA)

Abstract

完整双排同种中心轮排变速器,包括行星排结构、输入输出锁止连接、各制动器。采用不少于二排行星排的星连接行星排结构,其中有一个完整双排,其余单层星行星排是同种中心轮排,行星排结构有四种情况。输入输出锁止连接特征有六类。变速器通过各制动器来控制档位,有半联动及空档。本发明变速器简化结构,减少啮合的齿轮数量,减轻变速器自重、减少传动中的损耗,同时尽量缩短整个行星排结构的长度。其逆变速器也属本发明保护范围。

Description

完整双排同种中心轮排变速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行星排变速器,具体是行星排有一个完整双层星行星排、其余全是同种中心轮行星排的星连接行星排结构的通过控制各制动器来控制档位的行星排变速器。
背景技术
为了转换传递动力系统的转矩和转速,很多动力机械都配置了行星排变速器。现有行星排变速器通过控制离合器、制动离合器来换档,不同行星排变速器的行星排结构、输入输出锁止连接(其中包括离合器与制动离合器的设置组合)各有技术特征。本人已经发明了全通过控制各制动器来换档的行星排变速器。但上述各种行星排变速器结构复杂、性能不佳,机械行业需要结构简单、性能佳的行星排变速器;本发明就是通过优化行星排结构、优化输入输出锁止连接,提出这种行星排变速器。
行星排基础知识:行星排由太阳轮、内齿圈与带行星轮的行星架三种部件组成,其中太阳轮与内齿圈是两种不同的中心轮,它们的转动中心就是行星排中心轴。行星架上的行星轮有单层行星轮、双层行星轮两种,对应的行星排分为单层星行星排与双层星行星排,各有不同的运动规律及运动方程。行星排各部件尺寸等比放大缩小,其各种特性参数不变,其各个运动方程不变。多个行星排相互连接可以组成行星排结构。行星排结构中的几个部件相互连接拥有完全相同的转速,就形成一个旋转构件。本发明提出,具有太阳轮、行星架、内齿圈三种部件的行星排是完整行星排。其中行星架上设置双层行星轮的是完整双层星行星排,简称完整双排,完整双排中从行星排中心轴从内向外依次是太阳轮与内层行星轮啮合、内层行星轮与外层行星轮啮合、外层行星轮与内齿圈啮合。根据实际需要,单层星行星排可以不设置太阳轮或内齿圈这两种中心轮的其中之一,这就是非完整行星排。本发明中的行星排,有一个完整双排;其余全是非完整行星排,有两类,均称为同种中心轮排:一类是各行星排全都具有太阳轮这种中心轮,不具有内齿圈,称为同种中心轮(太阳轮)排,这类行星排中从内向外只有太阳轮与单层行星轮啮合;另一类是各行星排全都具有内齿圈这种中心轮,不具有太阳轮,称为同种中心轮(内齿圈)排,这类行星排中从内向外只有单层行星轮与内齿圈啮合。本发明的这种行星排结构,可以简化结构,减少啮合的齿轮数量,减轻变速器自重、减少传动中的损耗,同时尽量缩短整个行星排结构的长度,这就是结构简单、性能佳;本发明的输入输出锁止连接中,锁止连接全采用制动器来控制档位,这也是控制结构简单、性能佳。
发明内容
为设计制造结构简单、性能佳的行星排变速器,本发明提出行星排中有一个完整双排、其余全是同种中心轮排的星连接行星排结构的通过控制各制动器来控制档位的行星排变速器。称为完整双排同种中心轮排变速器。
本发明完整双排同种中心轮排变速器,与输入端、输出端相连接,包括行星排结构、输入输出锁止连接、各制动器。本发明以行星排结构特征、输入输出锁止连接特征为发明的特征,其中:
行星排结构特征是:行星排结构采用不少于二排行星排的星连接行星排结构,相邻行星排之间的行星排间连接全都是星连接;行星排结构有四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有一个完整双排,其余单层星行星排均具有太阳轮这种中心轮、不具有内齿圈、均是同种中心轮(太阳轮)排,完整双排的行星架、内层行星轮与各同种中心轮排的行星架、单层行星轮形成星连接;第二种情况是有一个完整双排,其余单层星行星排均具有太阳轮这种中心轮、不具有内齿圈、均是同种中心轮(太阳轮)排,完整双排的行星架、外层行星轮与各同种中心轮排的行星架、单层行星轮形成星连接;第三种情况是有一个完整双排,其余单层星行星排均具有内齿圈这种中心轮、不具有太阳轮、均是同种中心轮(内齿圈)排,完整双排的行星架、内层行星轮与各同种中心轮排的行星架、单层行星轮形成星连接;第四种情况是有一个完整双排,其余单层星行星排均具有内齿圈这种中心轮、不具有太阳轮、均是同种中心轮(内齿圈)排,完整双排的行星架、外层行星轮与各同种中心轮排的行星架、单层行星轮形成星连接。星连接即对多排行星排,使各行星排的行星轮组数目相同,调整各行星排尺寸大小,有的等比放大、有的等比缩小,直至各行星排中某一层行星轮轴心到行星排中心轴的距离都相等;把一排行星排的某一层行星轮与相邻行星排的某一层行星轮轴心对齐相连接,这样的连接使参与连接的各某一层行星轮拥有相同的转速,参与连接的各个行星架拥有另一相同的转速。这样的行星排间连接,称为行星排的星连接,多个行星排以星连接方法连接组成的行星排结构,称为星连接行星排结构。所述连接即通过机械连接使两个部件的转速等比,其中直接连接时两个部件具有完全相同的转速,其中间接连接时两个部件具有相互固定等比的转速。下文中“连接”一般是直接连接,间接连接会专门标出。
本发明行星排结构中,形成星连接的所有行星架是一个旋转构件,各同种中心轮排的各中心轮各是一个旋转构件,完整双排的太阳轮、内齿圈各是一个旋转构件。每个行星排,行星架与行星轮这两者的相互关系为:一者为轴,另一者为轴承。本发明各行星排中各部件齿轮齿数的组合根据实际需要确定,行星轮个数即轮组数目根据实际需要确定。行星排各部件齿轮的模数与其他行星排各部件齿轮的模数不必须相同。
输入输出锁止连接特征有六类,第一类特征是:行星排结构为第一种情况;以行星架连接输入端,完整双排太阳轮连接输出端,其余太阳轮及完整双排内齿圈各连接一个制动器。第二类特征是:行星排结构为第一种情况;以行星架连接输出端,完整双排内齿圈连接输入端,各太阳轮各连接一个制动器。第三类特征是:行星排结构为第二种情况;以行星架连接输出端,完整双排内齿圈连接输入端,各太阳轮各连接一个制动器。第四类特征是:行星排结构为第四种情况;以行星架连接输入端,完整双排内齿圈连接输出端,其余内齿圈及完整双排太阳轮各连接一个制动器。第五类特征是:行星排结构为第四种情况;以行星架连接输出端,完整双排太阳轮连接输入端,各内齿圈各连接一个制动器。第六类特征是:行星排结构为第三种情况;以行星架连接输出端,完整双排太阳轮连接输入端,各内齿圈各连接一个制动器。制动一个制动器就锁止与之连接的中心轮,不制动一个制动器就不锁止与之连接的中心轮。所述制动器包括制动离合器、助力制动器等。
本发明以上述行星排结构特征、输入输出锁止连接特征为发明的特征。这样使本发明变速器结构简单,各种部件间齿轮啮合数量减到最少,同时行星排结构长度较短,可以形成各相邻档位传动比近似等比的性能佳的变速器。各行星排的排列顺序,各输入端连接、输出端连接、制动器连接的排列顺序,各行星排中各部件齿轮齿数的组合改变本发明的排列性质,但都不改变本发明的特征。在本发明之前,变速器业内没有相同特征的行星排变速器。
本发明中,输入端输入转速、锁止制动一个制动器就决定了输出端转速。制动一个制动器使与之连接的中心轮转速确定为零,输入端转速与输出端转速形成一个传动比,对应一个档位。制动另一个制动器,输入端转速与输出端转速形成另一个传动比,对应另一个档位。本发明变速器通过控制各制动器来控制档位,当一个制动器处于半制动状态时,变速器在这个档位半联动,当各制动器均不制动时,变速器为空档。所述传动比即输入端转速与输出端转速的比值,传动比为正值时输入端转速与输出端转速方向相同,传动比为负值时输入端转速与输出端转速方向相反。
图1、图5、图9、图13、图17、图21所示为二排行星排结构,图2、图6、图10、图14、图18、图22所示为三排行星排结构,图3、图7、图11、图15、图19、图23所示为四排行星排结构,图4、图8、图12、图16、图20、图24所示为五排行星排结构。图1至图4中的输入输出锁止连接特征为第四类。其中图1、图3、图4中的行星架为轴,行星轮为轴承;图2中的行星架为轴承,行星轮为轴。图5至图8中的输入输出锁止连接特征为第五类。其中图5中的行星架为轴,行星轮为轴承;图6、图7、图8中的行星架为轴承,行星轮为轴。图9至图12中的输入输出锁止连接特征为第六类。其中图9中的行星架为轴,行星轮为轴承;图10、图11、图12中的行星架为轴承,行星轮为轴。图13至图16中的输入输出锁止连接特征为第一类。其中图13中的行星架为轴,行星轮为轴承;图14、图15、图16中的行星架为轴承,行星轮为轴。图17至图20中的输入输出锁止连接特征为第二类。其中图17中的行星架为轴,行星轮为轴承;图18、图19、图20中的行星架为轴承,行星轮为轴。图21至图24中的输入输出锁止连接特征为第三类。其中图21中的行星架为轴,行星轮为轴承;图22、图23、图24中的行星架为轴承,行星轮为轴。各图中的轴承只示意轴承支撑结构原理,不反映轴承的实际数量、实际尺寸。本发明变速器的结构与各行星排各部件齿轮齿数的组合共同决定本发明变速器各档位的传动比;各行星排各部件齿轮齿数的组合非常多,可以形成不同变速器的各档位传动比满足不同的实际需要,将在各实施例中举例说明;设Zq1为完整双排内齿圈齿数,Zt1为完整双排太阳轮齿数,Xn为完整双排内层行星轮齿数,Xw为完整双排外层行星轮齿数。本发明变速器中各行星排的排列顺序影响各档位传动路径的排列性能,不影响变速器的其他性能。本发明变速器多于五排行星排的行星排结构及输入输出锁止连接可依此类推,就不附图阐述了。
一个变速器,当保持其他所有结构不变,只对换其输入端与输出端,形成的新变速器就是原变速器的逆变速器。逆变速器的档位数保持不变,逆变速器新的各档位传动比为原变速器相应原档位传动比的倒数。本发明变速器的逆变速器,输入输出锁止连接特征改为以下六类,第一类特征是:行星排结构为第一种情况;以行星架连接输出端,完整双排太阳轮连接输入端,其余太阳轮及完整双排内齿圈各连接一个制动器。第二类特征是:行星排结构为第一种情况;以行星架连接输入端,完整双排内齿圈连接输出端,各太阳轮各连接一个制动器。第三类特征是:行星排结构为第二种情况;以行星架连接输入端,完整双排内齿圈连接输出端,各太阳轮各连接一个制动器。第四类特征是:行星排结构为第四种情况;以行星架连接输出端,完整双排内齿圈连接输入端,其余内齿圈及完整双排太阳轮各连接一个制动器。第五类特征是:行星排结构为第四种情况;以行星架连接输入端,完整双排太阳轮连接输出端,各内齿圈各连接一个制动器。第六类特征是:行星排结构为第三种情况;以行星架连接输入端,完整双排太阳轮连接输出端,各内齿圈各连接一个制动器。本发明变速器的逆变速器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完整双排同种中心轮排变速器的有益之处在于:提出了行星排结构特征,提出了输入输出锁止连接特征,提出了通过各制动器来控制档位。本发明变速器结构简单,行星排结构长度较小;可以形成相邻档位传动比近似等比的变速器,性能佳。作为车辆变速器,特别适于作为电动车辆变速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输入输出锁止连接特征第四类二排行星排结构变速器示意图。1为完整双排内齿圈,2为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3为完整双排太阳轮,4为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5为完整双排内层行星轮轴,6为完整双排外层行星轮轴,7为制动器(有二个),8为输入端,9为输出端。
图2为本发明的输入输出锁止连接特征第四类三排行星排结构变速器示意图。1为完整双排内齿圈,2为二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3为三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4为完整双排太阳轮,5为二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6为三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7为完整双排内层行星轮轴,8为完整双排外层行星轮轴,9为制动器(有三个),10为输入端,11为输出端。
图3为本发明的输入输出锁止连接特征第四类四排行星排结构变速器示意图。1为完整双排内齿圈,2为二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3为三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4为四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5为完整双排太阳轮,6为二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7为三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8为四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9为完整双排内层行星轮轴,10为完整双排外层行星轮轴,11为制动器(有四个),12为输入端,13为输出端。
图4为本发明的输入输出锁止连接特征第四类五排行星排结构变速器示意图。1为完整双排内齿圈,2为二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3为三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4为四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5为五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6为完整双排太阳轮,7为二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8为三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9为四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10为五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11为完整双排内层行星轮轴,12为完整双排外层行星轮轴,13为制动器(有五个),14为输入端,15为输出端。
图5为本发明的输入输出锁止连接特征第五类二排行星排结构变速器示意图。1为完整双排内齿圈,2为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3为完整双排太阳轮,4为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5为完整双排内层行星轮轴,6为完整双排外层行星轮轴,7为制动器(有二个),8为输入端,9为输出端。
图6为本发明的输入输出锁止连接特征第五类三排行星排结构变速器示意图。1为完整双排内齿圈,2为二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3为三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4为完整双排太阳轮,5为二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6为三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7为完整双排内层行星轮轴,8为完整双排外层行星轮轴,9为制动器(有三个),10为输入端,11为输出端。
图7为本发明的输入输出锁止连接特征第五类四排行星排结构变速器示意图。1为完整双排内齿圈,2为二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3为三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4为四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5为完整双排太阳轮,6为二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7为三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8为四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9为完整双排内层行星轮轴,10为完整双排外层行星轮轴,11为制动器(有四个),12为输入端,13为输出端。
图8为本发明的输入输出锁止连接特征第五类五排行星排结构变速器示意图。1为完整双排内齿圈,2为二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3为三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4为四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5为五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6为完整双排太阳轮,7为二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8为三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9为四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10为五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11为完整双排内层行星轮轴,12为完整双排外层行星轮轴,13为制动器(有五个),14为输入端,15为输出端。
图9为本发明的输入输出锁止连接特征第六类二排行星排结构变速器示意图。1为完整双排内齿圈,2为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3为完整双排太阳轮,4为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5为完整双排内层行星轮轴,6为完整双排外层行星轮轴,7为制动器(有二个),8为输入端,9为输出端。
图10为本发明的输入输出锁止连接特征第六类三排行星排结构变速器示意图。1为完整双排内齿圈,2为二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3为三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4为完整双排太阳轮,5为二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6为三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7为完整双排内层行星轮轴,8为完整双排外层行星轮轴,9为制动器(有三个),10为输入端,11为输出端。
图11为本发明的输入输出锁止连接特征第六类四排行星排结构变速器示意图。1为完整双排内齿圈,2为二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3为三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4为四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5为完整双排太阳轮,6为二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7为三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8为四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9为完整双排内层行星轮轴,10为完整双排外层行星轮轴,11为制动器(有四个),12为输入端,13为输出端。
图12为本发明的输入输出锁止连接特征第六类五排行星排结构变速器示意图。1为完整双排内齿圈,2为二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3为三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4为四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5为五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6为完整双排太阳轮,7为二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8为三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9为四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10为五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11为完整双排内层行星轮轴,12为完整双排外层行星轮轴,13为制动器(有五个),14为输入端,15为输出端。
图13为本发明的输入输出锁止连接特征第一类二排行星排结构变速器示意图。1为完整双排太阳轮,2为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3为完整双排内齿圈,4为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5为完整双排内层行星轮轴,6为完整双排外层行星轮轴,7为制动器(有二个),8为输入端,9为输出端。
图14为本发明的输入输出锁止连接特征第一类三排行星排结构变速器示意图。1为完整双排太阳轮,2为二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3为三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4为完整双排内齿圈,5为二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6为三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7为完整双排内层行星轮轴,8为完整双排外层行星轮轴,9为制动器(有三个),10为输入端,11为输出端。
图15为本发明的输入输出锁止连接特征第一类四排行星排结构变速器示意图。1为完整双排太阳轮,2为二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3为三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4为四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5为完整双排内齿圈,6为二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7为三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8为四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9为完整双排内层行星轮轴,10为完整双排外层行星轮轴,11为制动器(有四个),12为输入端,13为输出端。
图16为本发明的输入输出锁止连接特征第一类五排行星排结构变速器示意图。1为完整双排太阳轮,2为二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3为三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4为四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5为五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6为完整双排内齿圈,7为二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8为三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9为四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10为五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11为完整双排内层行星轮轴,12为完整双排外层行星轮轴,13为制动器(有五个),14为输入端,15为输出端。
图17为本发明的输入输出锁止连接特征第二类二排行星排结构变速器示意图。1为完整双排太阳轮,2为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3为完整双排内齿圈,4为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5为完整双排内层行星轮轴,6为完整双排外层行星轮轴,7为制动器(有二个),8为输入端,9为输出端。
图18为本发明的输入输出锁止连接特征第二类三排行星排结构变速器示意图。1为完整双排太阳轮,2为二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3为三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4为完整双排内齿圈,5为二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6为三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7为完整双排内层行星轮轴,8为完整双排外层行星轮轴,9为制动器(有三个),10为输入端,11为输出端。
图19为本发明的输入输出锁止连接特征第二类四排行星排结构变速器示意图。1为完整双排太阳轮,2为二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3为三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4为四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5为完整双排内齿圈,6为二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7为三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8为四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9为完整双排内层行星轮轴,10为完整双排外层行星轮轴,11为制动器(有四个),12为输入端,13为输出端。
图20为本发明的输入输出锁止连接特征第二类五排行星排结构变速器示意图。1为完整双排太阳轮,2为二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3为三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4为四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5为五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6为完整双排内齿圈,7为二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8为三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9为四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10为五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11为完整双排内层行星轮轴,12为完整双排外层行星轮轴,13为制动器(有五个),14为输入端,15为输出端。
图21为本发明的输入输出锁止连接特征第三类二排行星排结构变速器示意图。1为完整双排太阳轮,2为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3为完整双排内齿圈,4为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5为完整双排内层行星轮轴,6为完整双排外层行星轮轴,7为制动器(有二个),8为输入端,9为输出端。
图22为本发明的输入输出锁止连接特征第三类三排行星排结构变速器示意图。1为完整双排太阳轮,2为二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3为三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4为完整双排内齿圈,5为二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6为三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7为完整双排内层行星轮轴,8为完整双排外层行星轮轴,9为制动器(有三个),10为输入端,11为输出端。
图23为本发明的输入输出锁止连接特征第三类四排行星排结构变速器示意图。1为完整双排太阳轮,2为二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3为三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4为四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5为完整双排内齿圈,6为二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7为三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8为四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9为完整双排内层行星轮轴,10为完整双排外层行星轮轴,11为制动器(有四个),12为输入端,13为输出端。
图24为本发明的输入输出锁止连接特征第三类五排行星排结构变速器示意图。1为完整双排太阳轮,2为二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3为三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4为四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5为五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6为完整双排内齿圈,7为二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8为三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9为四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10为五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11为完整双排内层行星轮轴,12为完整双排外层行星轮轴,13为制动器(有五个),14为输入端,15为输出端。
各图中行星排均按业内惯例以半幅结构简图示意。输入端以输入箭头示意,输出端以输出箭头示意,制动器以接地离合器符号示意。各图中部件只示意结构关系,未反映真实尺寸。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输入输出锁止连接特征第四类二排行星排结构的本发明完整双排同种中心轮排变速器的一例,包括行星排结构、输入输出锁止连接、二个制动器。行星排结构为第四种情况,含二排行星排,行星排间连接是星连接;有一个完整双排、一个同种中心轮(内齿圈)排,完整双排的行星架、外层行星轮与同种中心轮排的行星架、单层行星轮形成星连接。形成星连接的所有行星架是一个旋转构件,同种中心轮排的内齿圈是一个旋转构件,完整双排的太阳轮、内齿圈各是一个旋转构件;行星架为轴,行星轮为轴承。设Zq2为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齿数,X2为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齿数。本实施例中各部件齿轮齿数的组合确定为:Zq1=80,Zq2=82,Zt1=30,Xn=17,Xw=17,X2=23。各行星排的行星轮个数即轮组数目均为2。
输入输出锁止连接特征是第四类:以行星架连接输入端(8),完整双排内齿圈(1)连接输出端(9),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2)、完整双排太阳轮(3)各连接一个制动器(7)。参见图1。二个制动器(7)均是制动离合器。
当连接完整双排太阳轮(3)的制动器(7)制动时传动比为1.60,该传动比及其对应的传动路径作为二档档位。当连接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2)的制动器(7)制动时传动比为4.13,该传动比及其对应的传动路径作为一档档位。当二个制动器(7)均不制动时,变速器为空档。该变速器通过二个制动器(7)来控制档位,二个档位的输入端转速方向与输出端转速方向相同。本实施例变速器结构简单,性能佳。
实施例2:输入输出锁止连接特征第四类三排行星排结构的本发明完整双排同种中心轮排变速器的一例,包括行星排结构、输入输出锁止连接、三个制动器。行星排结构为第四种情况,含三排行星排,行星排间连接全都是星连接;有一个完整双排、二个同种中心轮(内齿圈)排,完整双排的行星架、外层行星轮与二个同种中心轮排的行星架、单层行星轮形成星连接。形成星连接的所有行星架是一个旋转构件,各同种中心轮排的内齿圈各是一个旋转构件,完整双排的太阳轮、内齿圈各是一个旋转构件;行星轮为轴,行星架为轴承。设Zq2为二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齿数,Zq3为三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齿数,X2为二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齿数,X3为三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齿数。本实施例中各部件齿轮齿数的组合确定为:Zq1=80,Zq2=100,Zq3=100,Zt1=30,Xn=17,Xw=17,X2=26,X3=18。各行星排的行星轮个数即轮组数目均为2。
输入输出锁止连接特征是第四类:以行星架连接输入端(10),完整双排内齿圈(1)连接输出端(11),二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2)、三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3)、完整双排太阳轮(4)各连接一个制动器(9)。参见图2。三个制动器(9)均是制动离合器。
当连接完整双排太阳轮(4)的制动器(9)制动时传动比为1.60,该传动比及其对应的传动路径作为正二档档位。当连接二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2)的制动器(9)制动时传动比为5.47,该传动比及其对应的传动路径作为正一档档位。当连接三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3)的制动器(9)制动时传动比为-5.54,该传动比及其对应的传动路径作为倒档档位。当三个制动器(9)均不制动时,变速器为空档。该变速器通过三个制动器(9)来控制档位,二个正档位的输入端转速方向与输出端转速方向相同,一个倒档位的输入端转速方向与输出端转速方向相反。本实施例变速器结构简单,性能佳。
实施例3:输入输出锁止连接特征第四类四排行星排结构的本发明完整双排同种中心轮排变速器的一例,包括行星排结构、输入输出锁止连接、四个制动器。行星排结构为第四种情况,含四排行星排,行星排间连接全都是星连接;有一个完整双排、三个同种中心轮(内齿圈)排,完整双排的行星架、外层行星轮与三个同种中心轮排的行星架、单层行星轮形成星连接。形成星连接的所有行星架是一个旋转构件,各同种中心轮排的内齿圈各是一个旋转构件,完整双排的太阳轮、内齿圈各是一个旋转构件;行星架为轴,行星轮为轴承。设Zq2为二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齿数,Zq3为三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齿数,Zq4为四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齿数,X2为二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齿数,X3为三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齿数,X4为四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齿数。本实施例中各部件齿轮齿数的组合确定为:Zq1=80,Zq2=68,Zq3=80,Zq4=88,Zt1=36,Xn=17,Xw=17,X2=19,X3=19,X4=17。各行星排的行星轮个数即轮组数目均为2。
输入输出锁止连接特征是第四类:以行星架连接输入端(12),完整双排内齿圈(1)连接输出端(13),二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2)、三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3)、四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4)、完整双排太阳轮(5)各连接一个制动器(11)。参见图3。四个制动器(11)均是制动离合器。
当连接完整双排太阳轮(5)的制动器(11)制动时传动比为1.82,该传动比及其对应的传动路径作为正三档档位。当连接二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2)的制动器(11)制动时传动比为4.18,该传动比及其对应的传动路径作为正二档档位。当连接三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3)的制动器(11)制动时传动比为9.50,该传动比及其对应的传动路径作为正一档档位。当连接四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4)的制动器(11)制动时传动比为-10.0,该传动比及其对应的传动路径作为倒档档位。当四个制动器(11)均不制动时,变速器为空档。该变速器通过四个制动器(11)来控制档位,三个正档位的输入端转速方向与输出端转速方向相同,一个倒档位的输入端转速方向与输出端转速方向相反。本实施例变速器结构简单,相邻档位传动比之间的比值近似等比,理想等比值2.289,性能佳。
实施例4:输入输出锁止连接特征第四类五排行星排结构的本发明完整双排同种中心轮排变速器的一例,包括行星排结构、输入输出锁止连接、五个制动器。行星排结构为第四种情况,含五排行星排,行星排间连接全都是星连接;有一个完整双排、四个同种中心轮(内齿圈)排,完整双排的行星架、外层行星轮与四个同种中心轮排的行星架、单层行星轮形成星连接。形成星连接的所有行星架是一个旋转构件,各同种中心轮排的内齿圈各是一个旋转构件,完整双排的太阳轮、内齿圈各是一个旋转构件;行星架为轴,行星轮为轴承。设Zq2为二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齿数,Zq3为三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齿数,Zq4为四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齿数,Zq5为五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齿数,X2为二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齿数,X3为三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齿数,X4为四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齿数,X5为五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齿数。本实施例中各行星排中各部件齿轮齿数的组合确定为:Zq1=80,Zq2=78,Zq3=72,Zq4=66,Zq5=86,Zt1=36,Xn=17,Xw=17,X2=29,X3=23,X4=19,X5=23。各行星排的行星轮个数即轮组数目均为2。
输入输出锁止连接特征是第四类:以行星架连接输入端(14),完整双排内齿圈(1)连接输出端(15),二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2)、三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3)、四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4)、五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5)、完整双排太阳轮(6)各连接一个制动器(13)。参见图4。五个制动器(13)均是制动离合器。
当连接完整双排太阳轮(6)的制动器(13)制动时传动比为1.82,该传动比及其对应的传动路径作为五档档位。当连接二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2)的制动器(13)制动时传动比为2.33,该传动比及其对应的传动路径作为四档档位。当连接三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3)的制动器(13)制动时传动比为2.99,该传动比及其对应的传动路径作为三档档位。当连接四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4)的制动器(13)制动时传动比为3.82,该传动比及其对应的传动路径作为二档档位。当连接五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5)的制动器(13)制动时传动比为4.87,该传动比及其对应的传动路径作为一档档位。当五个制动器(13)均不制动时,变速器为空档。该变速器通过五个制动器(13)来控制档位,五个档位的输入端转速方向与输出端转速方向相同。本实施例变速器结构简单,相邻档位传动比之间的比值近似等比,理想等比值1.28,性能佳。
实施例5:输入输出锁止连接特征第五类二排行星排结构的本发明完整双排同种中心轮排变速器的一例,包括行星排结构、输入输出锁止连接、二个制动器。行星排结构为第四种情况,含二排行星排,行星排间连接是星连接;有一个完整双排、一个同种中心轮(内齿圈)排,完整双排的行星架、外层行星轮与同种中心轮排的行星架、单层行星轮形成星连接。形成星连接的所有行星架是一个旋转构件,同种中心轮排的内齿圈是一个旋转构件,完整双排的太阳轮、内齿圈各是一个旋转构件;行星轮为轴承,行星架为轴。设Zq2为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齿数,X2为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齿数。本实施例中各部件齿轮齿数的组合确定为:Zq1=90,Zq2=90,Zt1=20,Xn=20,Xw=20,X2=24。各行星排的行星轮个数即轮组数目均为2。
输入输出锁止连接特征是第五类:以行星架连接输出端(9),完整双排太阳轮(3)连接输入端(8),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2)、完整双排内齿圈(1)各连接一个制动器(7)。参见图5。二个制动器(7)均是制动离合器。
当连接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2)的制动器(7)制动时传动比为-2.75,该传动比及其对应的传动路径作为二档档位。当连接完整双排内齿圈(1)的制动器(7)制动时传动比为-3.50,该传动比及其对应的传动路径作为一档档位。当二个制动器(7)均不制动时,变速器为空档。该变速器通过二个制动器(7)来控制档位,二个档位的输入端转速方向与输出端转速方向相反。本实施例变速器结构简单,性能佳。
实施例6:输入输出锁止连接特征第五类三排行星排结构的本发明完整双排同种中心轮排变速器的一例,包括行星排结构、输入输出锁止连接、三个制动器。行星排结构为第四种情况,含三排行星排,行星排间连接全都是星连接;有一个完整双排、二个同种中心轮(内齿圈)排,完整双排的行星架、外层行星轮与二个同种中心轮排的行星架、单层行星轮形成星连接。形成星连接的所有行星架是一个旋转构件,各同种中心轮排的内齿圈各是一个旋转构件,完整双排的太阳轮、内齿圈各是一个旋转构件;行星轮为轴,行星架为轴承。设Zq2为二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齿数,Zq3为三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齿数,X2为二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齿数,X3为三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齿数。本实施例中各部件齿轮齿数的组合确定为:Zq1=90,Zq2=90,Zq3=72,Zt1=20,Xn=20,Xw=20,X2=24,X3=23。各行星排的行星轮个数即轮组数目均为2。
输入输出锁止连接特征是第五类:以行星架连接输出端(11),完整双排太阳轮(4)连接输入端(10),二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2)、三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3)、完整双排内齿圈(1)各连接一个制动器(9)。参见图6。三个制动器(9)均是制动离合器。
当连接完整双排内齿圈(1)的制动器(9)制动时传动比为-3.50,该传动比及其对应的传动路径作为一档档位。当连接二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2)的制动器(9)制动时传动比为-2.75,该传动比及其对应的传动路径作为二档档位。当连接三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3)的制动器(9)制动时传动比为-2.13,该传动比及其对应的传动路径作为三档档位。当三个制动器(9)均不制动时,变速器为空档。该变速器通过三个制动器(9)来控制档位,三个档位的输入端转速方向与输出端转速方向相反。本实施例变速器结构简单,相邻档位传动比之间的比值近似等比,理想等比值1.28,性能佳。
实施例7:输入输出锁止连接特征第五类四排行星排结构的本发明完整双排同种中心轮排变速器的一例,包括行星排结构、输入输出锁止连接、四个制动器。行星排结构为第四种情况,含四排行星排,行星排间连接全都是星连接;有一个完整双排、三个同种中心轮(内齿圈)排,完整双排的行星架、外层行星轮与各同种中心轮排的行星架、单层行星轮形成星连接。形成星连接的所有行星架是一个旋转构件,各同种中心轮排的内齿圈各是一个旋转构件,完整双排的太阳轮、内齿圈各是一个旋转构件;行星轮为轴,行星架为轴承。设Zq2为二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齿数,Zq3为三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齿数,Zq4为四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齿数,X2为二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齿数,X3为三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齿数,X4为四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齿数。本实施例中各部件齿轮齿数的组合确定为:Zq1=90,Zq2=90,Zq3=72,Zq4=64,Zt1=20,Xn=20,Xw=20,X2=24,X3=23,X4=24。各行星排的行星轮个数即轮组数目均为2。
输入输出锁止连接特征是第五类:以行星架连接输出端(13),完整双排太阳轮(5)连接输入端(12),二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2)、三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3)、四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4)、完整双排内齿圈(1)各连接一个制动器(11)。参见图7。四个制动器(11)均是制动离合器。
当连接完整双排内齿圈(1)的制动器(11)制动时传动比为-3.50,该传动比及其对应的传动路径作为一档档位。当连接二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2)的制动器(11)制动时传动比为-2.75,该传动比及其对应的传动路径作为二档档位。当连接三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3)的制动器(11)制动时传动比为-2.13,该传动比及其对应的传动路径作为三档档位。当连接四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4)的制动器(11)制动时传动比为-1.67,该传动比及其对应的传动路径作为四档档位。当四个制动器(11)均不制动时,变速器为空档。该变速器通过四个制动器(11)来控制档位,四个档位的输入端转速方向与输出端转速方向相反。本实施例变速器结构简单,相邻档位传动比之间的比值近似等比,理想等比值1.28,性能佳。
实施例8:输入输出锁止连接特征第五类五排行星排结构的本发明完整双排同种中心轮排变速器的一例,包括行星排结构、输入输出锁止连接、五个制动器。行星排结构为第四种情况,含五排行星排,行星排间连接全都是星连接;有一个完整双排、四个同种中心轮(内齿圈)排,完整双排的行星架、外层行星轮与四个同种中心轮排的行星架、单层行星轮形成星连接。形成星连接的所有行星架是一个旋转构件,各同种中心轮排的内齿圈各是一个旋转构件,完整双排的太阳轮、内齿圈各是一个旋转构件;行星轮为轴,行星架为轴承。设Zq2为二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齿数,Zq3为三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齿数,Zq4为四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齿数,Zq5为五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齿数,X2为二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齿数,X3为三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齿数,X4为四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齿数,X5为五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齿数。本实施例中各部件齿轮齿数的组合确定为:Zq1=90,Zq2=90,Zq3=72,Zq4=64,Zq5=98,Zt1=20,Xn=20,Xw=20,X2=24,X3=23,X4=24,X5=18。各行星排的行星轮个数即轮组数目均为2。
输入输出锁止连接特征是第五类:以行星架连接输出端(15),完整双排太阳轮(6)连接输入端(14),二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2)、三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3)、四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4)、五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5)、完整双排内齿圈(1)各连接一个制动器(13)。参见图8。五个制动器(13)均是制动离合器。
当连接五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5)的制动器(13)制动时传动比为-4.44,该传动比及其对应的传动路径作为一档档位。当连接完整双排内齿圈(1)的制动器(13)制动时传动比为-3.50,该传动比及其对应的传动路径作为二档档位。当连接二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2)的制动器(13)制动时传动比为-2.75,该传动比及其对应的传动路径作为三档档位。当连接三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3)的制动器(13)制动时传动比为-2.13,该传动比及其对应的传动路径作为四档档位。当连接四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4)的制动器(13)制动时传动比为-1.67,该传动比及其对应的传动路径作为五档档位。当五个制动器(13)均不制动时,变速器为空档。该变速器通过五个制动器(13)来控制档位,五个档位的输入端转速方向与输出端转速方向相反。本实施例变速器结构简单,相邻档位传动比之间的比值近似等比,理想等比值1.28,性能佳。
实施例9:输入输出锁止连接特征第六类二排行星排结构的本发明完整双排同种中心轮排变速器的一例,包括行星排结构、输入输出锁止连接、二个制动器。行星排结构为第三种情况,含二排行星排,行星排间连接是星连接;有一个完整双排、一个同种中心轮(内齿圈)排;完整双排的行星架、内层行星轮与同种中心轮排的行星架、单层行星轮形成星连接。形成星连接的所有行星架是一个旋转构件,同种中心轮排的内齿圈是一个旋转构件,完整双排的太阳轮、内齿圈各是一个旋转构件;行星轮为轴承,行星架为轴。设Zq2为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齿数,X2为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齿数。本实施例中各部件齿轮齿数的组合确定为:Zq1=128,Zq2=108,Zt1=16,Xn=16,Xw=40,X2=18。各行星排的行星轮个数即轮组数目均为2。
输入输出锁止连接特征是第六类:以行星架连接输出端(9),完整双排太阳轮(3)连接输入端(8),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2)、完整双排内齿圈(1)各连接一个制动器(7)。参见图9。二个制动器(7)均是制动离合器。
当连接完整双排内齿圈(1)的制动器(7)制动时传动比为-7.0,该传动比及其对应的传动路径作为倒档档位。当连接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2)的制动器(7)制动时传动比为7.0,该传动比及其对应的传动路径作为正档档位。当二个制动器(7)均不制动时,变速器为空档。该变速器通过二个制动器(7)来控制档位,正档位的输入端转速方向与输出端转速方向相同,倒档位的输入端转速方向与输出端转速方向相反。本实施例变速器结构简单,性能佳。
实施例10:输入输出锁止连接特征第六类三排行星排结构的本发明完整双排同种中心轮排变速器的一例,包括行星排结构、输入输出锁止连接、三个制动器。行星排结构为第三种情况,含三排行星排,行星排间连接全都是星连接;有一个完整双排、二个同种中心轮(内齿圈)排,完整双排的行星架、内层行星轮与二个同种中心轮排的行星架、单层行星轮形成星连接。形成星连接的所有行星架是一个旋转构件,各同种中心轮排的内齿圈各是一个旋转构件,完整双排的太阳轮、内齿圈各是一个旋转构件;行星轮为轴,行星架为轴承。设Zq2为二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齿数,Zq3为三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齿数,X2为二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齿数,X3为三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齿数。本实施例中各部件齿轮齿数的组合确定为:Zq1=128,Zq2=108,Zq3=80,Zt1=16,Xn=16,Xw=40,X2=18,X3=18。各行星排的行星轮个数即轮组数目均为2。
输入输出锁止连接特征是第六类:以行星架连接输出端(11),完整双排太阳轮(4)连接输入端(10),二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2)、三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3)、完整双排内齿圈(1)各连接一个制动器(9)。参见图10。三个制动器(9)均是制动离合器。
当连接完整双排内齿圈(1)的制动器(9)制动时传动比为-7.0,该传动比及其对应的传动路径作为倒档档位。当连接二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2)的制动器(9)制动时传动比为7.0,该传动比及其对应的传动路径作为正一档档位。当连接三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3)的制动器(9)制动时传动比为5.44,该传动比及其对应的传动路径作为正二档档位。当三个制动器(9)均不制动时,变速器为空档。该变速器通过三个制动器(9)来控制档位,二个正档位的输入端转速方向与输出端转速方向相同,一个倒档位的输入端转速方向与输出端转速方向相反。本实施例变速器结构简单,相邻档位传动比之间的比值近似等比,理想等比值1.28,性能佳。
实施例11:输入输出锁止连接特征第六类四排行星排结构的本发明完整双排同种中心轮排变速器的一例,包括行星排结构、输入输出锁止连接、四个制动器。行星排结构为第三种情况,含四排行星排,行星排间连接全都是星连接;有一个完整双排、三个同种中心轮(内齿圈)排;完整双排的行星架、内层行星轮与三个同种中心轮排的行星架、单层行星轮形成星连接。形成星连接的所有行星架是一个旋转构件,各同种中心轮排的内齿圈各是一个旋转构件,完整双排的太阳轮、内齿圈各是一个旋转构件;行星轮为轴,行星架为轴承。设Zq2为二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齿数,Zq3为三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齿数,Zq4为四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齿数,X2为二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齿数,X3为三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齿数,X4为四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齿数。本实施例中各部件齿轮齿数的组合确定为:Zq1=128,Zq2=108,Zq3=80,Zq4=72,Zt1=16,Xn=16,Xw=40,X2=18,X3=18,X4=22。各行星排的行星轮个数即轮组数目均为2。
输入输出锁止连接特征是第六类:以行星架连接输出端(13),完整双排太阳轮(5)连接输入端(12),二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2)、三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3)、四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4)、完整双排内齿圈(1)各连接一个制动器(11)。参见图11。四个制动器(11)均是制动离合器。
当连接完整双排内齿圈(1)的制动器(11)制动时传动比为-7.0,该传动比及其对应的传动路径作为倒档档位。当连接二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2)的制动器(11)制动时传动比为7.0,该传动比及其对应的传动路径作为正一档档位。当连接三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3)的制动器(11)制动时传动比为5.44,该传动比及其对应的传动路径作为正二档档位。当连接四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4)的制动器(11)制动时传动比为4.27,该传动比及其对应的传动路径作为正三档档位。当四个制动器(11)均不制动时,变速器为空档。该变速器通过四个制动器(11)来控制档位,三个正档位的输入端转速方向与输出端转速方向相同,一个倒档位的输入端转速方向与输出端转速方向相反。本实施例变速器结构简单,相邻档位传动比之间的比值近似等比,理想等比值1.28,性能佳。
实施例12:输入输出锁止连接特征第六类五排行星排结构的本发明完整双排同种中心轮排变速器的一例,包括行星排结构、输入输出锁止连接、五个制动器。行星排结构为第三种情况,含五排行星排,行星排间连接全都是星连接;有一个完整双排、四个同种中心轮(内齿圈)排;完整双排的行星架、内层行星轮与四个同种中心轮排的行星架、单层行星轮形成星连接。形成星连接的所有行星架是一个旋转构件,各同种中心轮排的内齿圈各是一个旋转构件,完整双排的太阳轮、内齿圈各是一个旋转构件;行星轮为轴,行星架为轴承。设Zq2为二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齿数,Zq3为三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齿数,Zq4为四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齿数,Zq5为五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齿数,X2为二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齿数,X3为三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齿数,X4为四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齿数,X5为五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齿数。本实施例中各部件齿轮齿数的组合确定为:Zq1=128,Zq2=108,Zq3=80,Zq4=72,Zq5=70,Zt1=16,Xn=16,Xw=40,X2=18,X3=18,X4=22,X5=30。各行星排的行星轮个数即轮组数目均为2。
输入输出锁止连接特征是第六类:以行星架连接输出端(15),完整双排太阳轮(6)连接输入端(14),二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2)、三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3)、四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4)、五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5)、完整双排内齿圈(1)各连接一个制动器(13)。参见图12。五个制动器(13)均是制动离合器。
当连接完整双排内齿圈(1)的制动器(13)制动时传动比为-7.0,该传动比及其对应的传动路径作为倒档档位。当连接二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2)的制动器(13)制动时传动比为7.0,该传动比及其对应的传动路径作为正一档档位。当连接三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3)的制动器(13)制动时传动比为5.44,该传动比及其对应的传动路径作为正二档档位。当连接四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4)的制动器(13)制动时传动比为4.27,该传动比及其对应的传动路径作为正三档档位。当连接五号同种中心轮排内齿圈(5)的制动器(13)制动时传动比为3.33,该传动比及其对应的传动路径作为正四档档位。当五个制动器(13)均不制动时,变速器为空档。该变速器通过五个制动器(13)来控制档位,四个正档位的输入端转速方向与输出端转速方向相同,一个倒档位的输入端转速方向与输出端转速方向相反。本实施例变速器结构简单,相邻档位传动比之间的比值近似等比,理想等比值1.28,性能佳。
实施例13:输入输出锁止连接特征第一类二排行星排结构的本发明完整双排同种中心轮排变速器的一例,包括行星排结构、输入输出锁止连接、二个制动器。行星排结构为第一种情况,含二排行星排,行星排间连接是星连接;有一个完整双排、一个同种中心轮(太阳轮)排;完整双排的行星架、内层行星轮与同种中心轮排的行星架、单层行星轮形成星连接。形成星连接的所有行星架是一个旋转构件,同种中心轮排的太阳轮是一个旋转构件,完整双排的太阳轮、内齿圈各是一个旋转构件;行星轮为轴承,行星架为轴。设Zt2为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齿数,X2为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齿数。本实施例中各部件齿轮齿数的组合确定为:Zt1=48,Zt2=68,Zq1=92,Xn=17,Xw=17,X2=17。各行星排的行星轮个数即轮组数目均为2。
输入输出锁止连接特征是第一类:以行星架连接输入端(8),完整双排太阳轮(1)连接输出端(9),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2)、完整双排内齿圈(3)各连接一个制动器(7)。参见图13。二个制动器(7)均是制动离合器。
当连接完整双排内齿圈(3)的制动器(7)制动时传动比为-1.09,该传动比及其对应的传动路径作为二档档位。当连接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2)的制动器(7)制动时传动比为-2.40,该传动比及其对应的传动路径作为一档档位。当二个制动器(7)均不制动时,变速器为空档。该变速器通过二个制动器(7)来控制档位,二个档位的输入端转速方向与输出端转速方向相反。本实施例变速器结构简单,性能佳。
实施例14:输入输出锁止连接特征第一类三排行星排结构的本发明完整双排同种中心轮排变速器的一例,包括行星排结构、输入输出锁止连接、三个制动器。行星排结构为第一种情况,含三排行星排,行星排间连接全都是星连接;有一个完整双排、二个同种中心轮(太阳轮)排;完整双排的行星架、内层行星轮与二个同种中心轮排的行星架、单层行星轮形成星连接。形成星连接的所有行星架是一个旋转构件,各同种中心轮排的太阳轮各是一个旋转构件,完整双排的太阳轮、内齿圈各是一个旋转构件;行星架为轴承,行星轮为轴。设Zt2为二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齿数,Zt3为三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齿数,X2为二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齿数,X3为三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齿数。本实施例中各部件齿轮齿数的组合确定为:Zt1=48,Zt2=82,Zt3=74,Zq1=92,Xn=17,Xw=17,X2=17,X3=17。各行星排的行星轮个数即轮组数目均为2。
输入输出锁止连接特征是第一类:以行星架连接输入端(10),完整双排太阳轮(1)连接输出端(11),二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2)、三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3)、完整双排内齿圈(4)各连接一个制动器(9)。参见图14。三个制动器(9)均是制动离合器。
当连接完整双排内齿圈(4)的制动器(9)制动时传动比为-1.09,该传动比及其对应的传动路径作为三档档位。当连接二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2)的制动器(9)制动时传动比为-1.41,该传动比及其对应的传动路径作为二档档位。当连接三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3)的制动器(9)制动时传动比为-1.85,该传动比及其对应的传动路径作为一档档位。当三个制动器(9)均不制动时,变速器为空档。该变速器通过三个制动器(9)来控制档位,三个档位的输入端转速方向与输出端转速方向相反。本实施例变速器结构简单,性能佳。
实施例15:输入输出锁止连接特征第一类四排行星排结构的本发明完整双排同种中心轮排变速器的一例,包括行星排结构、输入输出锁止连接、四个制动器。行星排结构为第一种情况,含四排行星排,行星排间连接全都是星连接;有一个完整双排、三个同种中心轮(太阳轮)排,完整双排的行星架、内层行星轮与三个同种中心轮排的行星架、单层行星轮形成星连接。形成星连接的所有行星架是一个旋转构件,各同种中心轮排的太阳轮各是一个旋转构件,完整双排的太阳轮、内齿圈各是一个旋转构件;行星架为轴承,行星轮为轴。设Zt2为二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齿数,Zt3为三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齿数,Zt4为四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齿数,X2为二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齿数,X3为三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齿数,X4为四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齿数。本实施例中各部件齿轮齿数的组合确定为:Zt1=48,Zt2=82,Zt3=74,Zt4=22,Zq1=92,Xn=17,Xw=17,X2=17,X3=17,X4=17。各行星排的行星轮个数即轮组数目均为2。
输入输出锁止连接特征是第一类:以行星架连接输入端(12),完整双排太阳轮(1)连接输出端(13),二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2)、三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3)、四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4)、完整双排内齿圈(5)各连接一个制动器(11)。参见图15。四个制动器(11)均是制动离合器。
当连接完整双排内齿圈(5)的制动器(11)制动时传动比为-1.09,该传动比及其对应的传动路径作为正三档档位。当连接二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的制动器(11)制动时传动比为-1.41,该传动比及其对应的传动路径作为正二档档位。当连接三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3)的制动器(11)制动时传动比为-1.85,该传动比及其对应的传动路径作为正一档档位。当连接四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4)的制动器(11)制动时传动比为1.85,该传动比及其对应的传动路径作为倒档档位。当四个制动器(11)均不制动时,变速器为空档。该变速器通过四个制动器(11)来控制档位,三个正档位的输入端转速方向与输出端转速方向相反,一个倒档位的输入端转速方向与输出端转速方向相同。本实施例变速器结构简单,相邻档位传动比之间的比值近似等比,理想等比值1.30,性能佳。
实施例16:输入输出锁止连接特征第一类五排行星排结构的本发明完整双排同种中心轮排变速器的一例,包括行星排结构、输入输出锁止连接、五个制动器。行星排结构为第一种情况,含五排行星排,行星排间连接全都是星连接;有一个完整双排、四个同种中心轮(太阳轮)排;完整双排的行星架、内层行星轮与四个同种中心轮排的行星架、单层行星轮形成星连接。形成星连接的所有行星架是一个旋转构件,各同种中心轮排的太阳轮各是一个旋转构件,完整双排的太阳轮、内齿圈各是一个旋转构件;行星架为轴承,行星轮为轴。设Zt2为二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齿数,Zt3为三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齿数,Zt4为四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齿数,Zt5为五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齿数,X2为二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齿数,X3为三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齿数,X4为四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齿数,X5为五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齿数。本实施例中各行星排中各部件齿轮齿数的组合确定为:Zt1=48,Zt2=82,Zt3=74,Zt4=68,Zt5=28,Zq1=92,Xn=17,Xw=17,X2=17,X3=17,X4=17,X5=17。各行星排的行星轮个数即轮组数目均为2。
输入输出锁止连接特征是第一类:以行星架连接输入端(14),完整双排太阳轮(1)连接输出端(15),二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2)、三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3)、四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4)、五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5)、完整双排内齿圈(6)各连接一个制动器(13)。参见图16。五个制动器(13)均是制动离合器。
当连接完整双排内齿圈(6)的制动器(13)制动时传动比为-1.09,该传动比及其对应的传动路径作为正四档档位。当连接二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2)的制动器(13)制动时传动比为-1.41,该传动比及其对应的传动路径作为正三档档位。当连接三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3)的制动器(13)制动时传动比为-1.85,该传动比及其对应的传动路径作为正二档档位。当连接四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4)的制动器(13)制动时传动比为-2.40,该传动比及其对应的传动路径作为正一档档位。当连接五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5)的制动器(13)制动时传动比为2.40,该传动比及其对应的传动路径作为倒档档位。当五个制动器(13)均不制动时,变速器为空档。该变速器通过五个制动器(13)来控制档位,四个正档位的输入端转速方向与输出端转速方向相反,一个倒档位的输入端转速方向与输出端转速方向相同。本实施例变速器结构简单,相邻档位传动比之间的比值近似等比,理想等比值1.30,性能佳。
实施例17:输入输出锁止连接特征第二类二排行星排结构的本发明完整双排同种中心轮排变速器的一例,包括行星排结构、输入输出锁止连接、二个制动器。行星排结构为第一种情况,含二排行星排,行星排间连接是星连接;有一个完整双排、一个同种中心轮(太阳轮)排,完整双排的行星架、内层行星轮与同种中心轮排的行星架、单层行星轮形成星连接。形成星连接的所有行星架是一个旋转构件,同种中心轮排的太阳轮是一个旋转构件,完整双排的太阳轮、内齿圈各是一个旋转构件;行星轮为轴承,行星架为轴。设Zt2为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齿数,X2为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齿数。本实施例中各部件齿轮齿数的组合确定为:Zt1=16,Zt2=44,Zq1=112,Xn=31,Xw=17,X2=41。各行星排的行星轮个数即轮组数目均为2。
输入输出锁止连接特征是第二类:以行星架连接输出端(9),完整双排内齿圈(3)连接输入端(8),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2)、完整双排太阳轮(1)各连接一个制动器(7)。参见图17。二个制动器(7)均是制动离合器。
当连接完整双排太阳轮(1)的制动器(7)制动时传动比为0.857,该传动比及其对应的传动路径作为一档档位。当连接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2)的制动器(7)制动时传动比为0.703,该传动比及其对应的传动路径作为二档档位。当二个制动器(7)均不制动时,变速器为空档。该变速器通过二个制动器(7)来控制档位,二个档位的输入端转速方向与输出端转速方向相同。本实施例变速器结构简单,性能佳。
实施例18:输入输出锁止连接特征第二类三排行星排结构的本发明完整双排同种中心轮排变速器的一例,包括行星排结构、输入输出锁止连接、三个制动器。行星排结构为第一种情况,含三排行星排,行星排间连接全都是星连接;有一个完整双排、二个同种中心轮(太阳轮)排;完整双排的行星架、内层行星轮与二个同种中心轮排的行星架、单层行星轮形成星连接。形成星连接的所有行星架是一个旋转构件,各同种中心轮排的太阳轮各是一个旋转构件,完整双排的太阳轮、内齿圈各是一个旋转构件;行星轮为轴,行星架为轴承。设Zt2为二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齿数,Zt3为三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齿数,X2为二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齿数,X3为三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齿数。本实施例中各部件齿轮齿数的组合确定为:Zt1=16,Zt2=44,Zt3=40,Zq1=112,Xn=31,Xw=17,X2=41,X3=26。各行星排的行星轮个数即轮组数目均为2。
输入输出锁止连接特征是第二类:以行星架连接输出端(11),完整双排内齿圈(4)连接输入端(10),二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2)、三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3)、完整双排太阳轮(1)各连接一个制动器(9)。参见图18。三个制动器(9)均是制动离合器。
当连接完整双排太阳轮(1)的制动器(11)制动时传动比为0.857,该传动比及其对应的传动路径作为一档档位。当连接二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2)的制动器(11)制动时传动比为0.703,该传动比及其对应的传动路径作为二档档位。当连接三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3)的制动器(11)制动时传动比为0.574,该传动比及其对应的传动路径作为三档档位。当三个制动器(11)均不制动时,变速器为空档。该变速器通过三个制动器(11)来控制档位,三个档位的输入端转速方向与输出端转速方向相同。本实施例变速器结构简单,相邻档位传动比之间的比值近似等比,理想等比值1.22,性能佳。
实施例19:输入输出锁止连接特征第二类四排行星排结构的本发明完整双排同种中心轮排变速器的一例,包括行星排结构、输入输出锁止连接、四个制动器。行星排结构为第一种情况,含四排行星排,行星排间连接全都是星连接;有一个完整双排、三个同种中心轮(太阳轮)排;完整双排的行星架、内层行星轮与三个同种中心轮排的行星架、单层行星轮形成星连接。形成星连接的所有行星架是一个旋转构件,各同种中心轮排的太阳轮各是一个旋转构件,完整双排的太阳轮、内齿圈各是一个旋转构件;行星轮为轴,行星架为轴承。设Zt2为二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齿数,Zt3为三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齿数,Zt4为四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齿数,X2为二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齿数,X3为三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齿数,X4为四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齿数。本实施例中各部件齿轮齿数的组合确定为:Zt1=16,Zt2=44,Zt3=40,Zt4=42,Zq1=112,Xn=31,Xw=17,X2=41,X3=26,X4=22。各行星排的行星轮个数即轮组数目均为2。
输入输出锁止连接特征是第二类:以行星架连接输出端(13),完整双排内齿圈(5)连接输入端(12),二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2)、三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3)、四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4)、完整双排太阳轮(1)各连接一个制动器(11)。参见图19。四个制动器(11)均是制动离合器。
当连接完整双排太阳轮(1)的制动器(13)制动时传动比为0.857,该传动比及其对应的传动路径作为一档档位。当连接二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2)的制动器(13)制动时传动比为0.703,该传动比及其对应的传动路径作为二档档位。当连接三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3)的制动器(13)制动时传动比为0.574,该传动比及其对应的传动路径作为三档档位。当连接四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4)的制动器(13)制动时传动比为0.472,该传动比及其对应的传动路径作为四档档位。当四个制动器(13)均不制动时,变速器为空档。该变速器通过四个制动器(13)来控制档位,四个档位的输入端转速方向与输出端转速方向相同。本实施例变速器结构简单,相邻档位传动比之间的比值近似等比,理想等比值1.22,性能佳。
实施例20:输入输出锁止连接特征第二类五排行星排结构的本发明完整双排同种中心轮排变速器的一例,包括行星排结构、输入输出锁止连接、五个制动器。行星排结构为第一种情况,含五排行星排,行星排间连接全都是星连接;有一个完整双排、四个同种中心轮(太阳轮)排;完整双排的行星架、内层行星轮与四个同种中心轮排的行星架、单层行星轮形成星连接。形成星连接的所有行星架是一个旋转构件,各同种中心轮排的太阳轮各是一个旋转构件,完整双排的太阳轮、内齿圈各是一个旋转构件;行星轮为轴,行星架为轴承。设Zt2为二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齿数,Zt3为三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齿数,Zt4为四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齿数,Zt5为五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齿数,X2为二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齿数,X3为三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齿数,X4为四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齿数,X5为五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齿数。本实施例中各部件齿轮齿数的组合确定为:Zt1=16,Zt2=44,Zt3=40,Zt4=42,Zt5=42,Zq1=112,Xn=31,Xw=17,X2=41,X3=26,X4=22,X5=19。各行星排的行星轮个数即轮组数目均为2。
输入输出锁止连接特征是第二类:以行星架连接输出端(15),完整双排内齿圈(6)连接输入端(14),二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2)、三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3)、四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4)、五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5)、完整双排太阳轮(1)各连接一个制动器(13)。参见图20。五个制动器(13)均是制动离合器。
当连接完整双排太阳轮(1)的制动器(13)制动时传动比为0.857,该传动比及其对应的传动路径作为一档档位。当连接二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2)的制动器(13)制动时传动比为0.703,该传动比及其对应的传动路径作为二档档位。当连接三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3)的制动器(13)制动时传动比为0.574,该传动比及其对应的传动路径作为三档档位。当连接四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4)的制动器(13)制动时传动比为0.472,该传动比及其对应的传动路径作为四档档位。当连接五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5)的制动器(13)制动时传动比为0.388,该传动比及其对应的传动路径作为五档档位。当五个制动器(13)均不制动时,变速器为空档。该变速器通过五个制动器(13)来控制档位,五个档位的输入端转速方向与输出端转速方向相同。本实施例变速器结构简单,相邻档位传动比之间的比值近似等比,理想等比值1.22,性能佳。
实施例21:输入输出锁止连接特征第三类二排行星排结构的本发明完整双排同种中心轮排变速器的一例,包括行星排结构、输入输出锁止连接、二个制动器。行星排结构为第二种情况,含二排行星排,行星排间连接是星连接;有一个完整双排、一个同种中心轮(太阳轮)排;完整双排的行星架、外层行星轮与同种中心轮排的行星架、单层行星轮形成星连接。形成星连接的所有行星架是一个旋转构件,同种中心轮排的太阳轮各是一个旋转构件,完整双排的太阳轮、内齿圈各是一个旋转构件;行星轮为轴承,行星架为轴。设Zt2为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齿数,X2为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齿数。本实施例中各部件齿轮齿数的组合确定为:Zt1=20,Zt2=70,Zq1=80,Xn=20,Xw=20,X2=19。各行星排的行星轮个数即轮组数目均为2。
输入输出锁止连接特征是第三类:以行星架连接输出端(9),完整双排内齿圈(3)连接输入端(8),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2)、完整双排太阳轮(1)各连接一个制动器(7)。参见图21。二个制动器(7)均是制动离合器。
当连接完整双排太阳轮(1)的制动器(7)制动时传动比为0.75,该传动比及其对应的传动路径作为二档档位。当连接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2)的制动器(7)制动时传动比为1.92,该传动比及其对应的传动路径作为一档档位。当二个制动器(7)均不制动时,变速器为空档。该变速器通过二个制动器(7)来控制档位,二个档位的输入端转速方向与输出端转速方向相同。本实施例变速器结构简单,性能佳。
实施例22:输入输出锁止连接特征第三类三排行星排结构的本发明完整双排同种中心轮排变速器的一例,包括行星排结构、输入输出锁止连接、三个制动器。行星排结构为第二种情况,含三排行星排,行星排间连接全都是星连接;有一个完整双排、二个同种中心轮(太阳轮)排;完整双排的行星架、外层行星轮与二个同种中心轮排的行星架、单层行星轮形成星连接。形成星连接的所有行星架是一个旋转构件,各同种中心轮排的太阳轮各是一个旋转构件,完整双排的太阳轮、内齿圈各是一个旋转构件;行星轮为轴,行星架为轴承。设Zt2为二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齿数,Zt3为三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齿数,X2为二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齿数,X3为三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齿数。本实施例中各部件齿轮齿数的组合确定为:Zt1=20,Zt2=20,Zt3=70,Zq1=80,Xn=20,Xw=20,X2=25,X3=19。各行星排的行星轮个数即轮组数目均为2。
输入输出锁止连接特征是第三类:以行星架连接输出端(11),完整双排内齿圈(4)连接输入端(10),二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2)、三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3)、完整双排太阳轮(1)各连接一个制动器(9)。参见图22。三个制动器(9)均是制动离合器。
当连接完整双排太阳轮(1)的制动器(9)制动时传动比为0.75,该传动比及其对应的传动路径作为三档档位。当连接二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2)的制动器(9)制动时传动比为1.20,该传动比及其对应的传动路径作为二档档位。当连接三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3)的制动器(9)制动时传动比为1.92,该传动比及其对应的传动路径作为一档档位。当三个制动器(9)均不制动时,变速器为空档。该变速器通过三个制动器(9)来控制档位,三个档位的输入端转速方向与输出端转速方向相同。本实施例变速器结构简单,相邻档位传动比之间的比值近似等比,理想等比值1.60,性能佳。
实施例23:输入输出锁止连接特征第三类四排行星排结构的本发明完整双排同种中心轮排变速器的一例,包括行星排结构、输入输出锁止连接、四个制动器。行星排结构为第二种情况,含四排行星排,行星排间连接全都是星连接;有一个完整双排、三个同种中心轮(太阳轮)排;完整双排的行星架、外层行星轮与三个同种中心轮排的行星架、单层行星轮形成星连接。形成星连接的所有行星架是一个旋转构件,各同种中心轮排的太阳轮各是一个旋转构件,完整双排的太阳轮、内齿圈各是一个旋转构件;行星轮为轴,行星架为轴承。设Zt2为二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齿数,Zt3为三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齿数,Zt4为四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齿数,X2为二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齿数,X3为三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齿数,X4为四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齿数。本实施例中各部件齿轮齿数的组合确定为:Zt1=20,Zt2=20,Zt3=70,Zt4=116,Zq1=80,Xn=20,Xw=20,X2=25,X3=19,X4=14。各行星排的行星轮个数即轮组数目均为2。
输入输出锁止连接特征是第三类:以行星架连接输出端(13),完整双排内齿圈(5)连接输入端(12),二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2)、三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3)、四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4)、完整双排太阳轮(1)各连接一个制动器(11)。参见图23。四个制动器(11)均是制动离合器。
当连接完整双排太阳轮(1)的制动器(11)制动时传动比为0.75,该传动比及其对应的传动路径作为四档档位。当连接二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2)的制动器(11)制动时传动比为1.20,该传动比及其对应的传动路径作为三档档位。当连接三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3)的制动器(11)制动时传动比为1.92,该传动比及其对应的传动路径作为二档档位。当连接四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4)的制动器(11)制动时传动比为3.07,该传动比及其对应的传动路径作为一档档位。当四个制动器(11)均不制动时,变速器为空档。该变速器通过四个制动器(11)来控制档位,四个档位的输入端转速方向与输出端转速方向相同。本实施例变速器结构简单,相邻档位传动比之间的比值近似等比,理想等比值1.60,性能佳。
实施例24:输入输出锁止连接特征第三类五排行星排结构的本发明完整双排同种中心轮排变速器的一例,包括行星排结构、输入输出锁止连接、五个制动器。行星排结构为第二种情况,含五排行星排,行星排间连接全都是星连接;有一个完整双排、四个同种中心轮(太阳轮)排;完整双排的行星架、外层行星轮与四个同种中心轮排的行星架、单层行星轮形成星连接。形成星连接的所有行星架是一个旋转构件,各同种中心轮排的太阳轮各是一个旋转构件,完整双排的太阳轮、内齿圈各是一个旋转构件;行星轮为轴,行星架为轴承。设Zt2为二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齿数,Zt3为三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齿数,Zt4为四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齿数,Zt5为五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齿数,X2为二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齿数,X3为三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齿数,X4为四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齿数,X5为五号同种中心轮排行星轮齿数。本实施例中各部件齿轮齿数的组合确定为:Zt1=20,Zt2=16,Zt3=52,Zt4=66,Zt5=94,Zq1=80,Xn=17,Xw=25,X2=25,X3=29,X4=20,X5=18。各行星排的行星轮个数即轮组数目均为2。
输入输出锁止连接特征是第三类:以行星架连接输出端(15),完整双排内齿圈(6)连接输入端(14),二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2)、三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3)、四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4)、五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5)、完整双排太阳轮(1)各连接一个制动器(13)。参见图24。五个制动器(13)均是制动离合器。
当连接完整双排太阳轮(1)的制动器(13)制动时传动比为0.75,该传动比及其对应的传动路径作为五档档位。当连接二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2)的制动器(13)制动时传动比为1.20,该传动比及其对应的传动路径作为四档档位。当连接三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3)的制动器(13)制动时传动比为1.56,该传动比及其对应的传动路径作为三档档位。当连接四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4)的制动器(13)制动时传动比为2.03,该传动比及其对应的传动路径作为二档档位。当连接五号同种中心轮排太阳轮(5)的制动器(13)制动时传动比为2.63,该传动比及其对应的传动路径作为一档档位。当五个制动器(13)均不制动时,变速器为空档。该变速器通过五个制动器(13)来控制档位,五个档位的输入端转速方向与输出端转速方向相同。本实施例变速器结构简单,性能佳。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与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及同等物界定。

Claims (3)

1.完整双排同种中心轮排变速器,与输入端、输出端相连接,包括行星排结构、输入输出锁止连接、各制动器,行星排结构特征是:行星排结构采用不少于二排行星排的星连接行星排结构,行星排间连接全都是星连接,行星排结构有四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有一个完整双排,其余单层星行星排均是同种中心轮(太阳轮)排,完整双排的行星架、内层行星轮与各同种中心轮排的行星架、单层行星轮形成星连接,第二种情况是有一个完整双排,其余单层星行星排均是同种中心轮(太阳轮)排,完整双排的行星架、外层行星轮与各同种中心轮排的行星架、单层行星轮形成星连接,第三种情况是有一个完整双排,其余单层星行星排均是同种中心轮(内齿圈)排,完整双排的行星架、内层行星轮与各同种中心轮排的行星架、单层行星轮形成星连接,第四种情况是有一个完整双排,其余单层星行星排均是同种中心轮(内齿圈)排,完整双排的行星架、外层行星轮与各同种中心轮排的行星架、单层行星轮形成星连接;输入输出锁止连接特征有六类,第一类特征是:行星排结构为第一种情况,以行星架连接输入端,完整双排太阳轮连接输出端,其余太阳轮及完整双排内齿圈各连接一个制动器,第二类特征是:行星排结构为第一种情况,以行星架连接输出端,完整双排内齿圈连接输入端,各太阳轮各连接一个制动器,第三类特征是:行星排结构为第二种情况,以行星架连接输出端,完整双排内齿圈连接输入端,各太阳轮各连接一个制动器,第四类特征是:行星排结构为第四种情况,以行星架连接输入端,完整双排内齿圈连接输出端,其余内齿圈及完整双排太阳轮各连接一个制动器,第五类特征是:行星排结构为第四种情况,以行星架连接输出端,完整双排太阳轮连接输入端,各内齿圈各连接一个制动器,第六类特征是:行星排结构为第三种情况,以行星架连接输出端,完整双排太阳轮连接输入端,各内齿圈各连接一个制动器;制动一个制动器就锁止与之连接的中心轮,不制动一个制动器就不锁止与之连接的中心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完整双排同种中心轮排变速器,其运作特征在于:制动一个制动器使与之连接的中心轮转速确定为零,输入端转速与输出端转速形成一个传动比,对应一个档位;制动另一个制动器,输入端转速与输出端转速形成另一个传动比,对应另一个档位;本发明变速器通过控制各制动器来控制档位,当一个制动器处于半制动状态时,变速器在这个档位半联动,当各制动器均不制动时,变速器为空档。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完整双排同种中心轮排变速器,其特征还在于:一个变速器,当保持其他所有结构不变,只对换其输入端与输出端,形成的新变速器就是原变速器的逆变速器;逆变速器的档位数保持不变,逆变速器新的各档位传动比为原变速器相应原档位传动比的倒数;本发明变速器的逆变速器,行星排结构特征不变,输入输出锁止连接特征改为以下六类,第一类特征是:行星排结构为第一种情况,以行星架连接输出端,完整双排太阳轮连接输入端,其余太阳轮及完整双排内齿圈各连接一个制动器,第二类特征是:行星排结构为第一种情况,以行星架连接输入端,完整双排内齿圈连接输出端,各太阳轮各连接一个制动器,第三类特征是:行星排结构为第二种情况,以行星架连接输入端,完整双排内齿圈连接输出端,各太阳轮各连接一个制动器,第四类特征是:行星排结构为第四种情况,以行星架连接输出端,完整双排内齿圈连接输入端,其余内齿圈及完整双排太阳轮各连接一个制动器,第五类特征是:行星排结构为第四种情况,以行星架连接输入端,完整双排太阳轮连接输出端,各内齿圈各连接一个制动器,第六类特征是:行星排结构为第三种情况,以行星架连接输入端,完整双排太阳轮连接输出端,各内齿圈各连接一个制动器;本发明变速器的逆变速器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N201910273885.5A 2019-04-07 2019-04-07 完整双排同种中心轮排变速器 Pending CN11001735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73885.5A CN110017355A (zh) 2019-04-07 2019-04-07 完整双排同种中心轮排变速器
PCT/CN2020/083136 WO2020207338A1 (zh) 2019-04-07 2020-04-03 完整双排同种中心轮排变速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73885.5A CN110017355A (zh) 2019-04-07 2019-04-07 完整双排同种中心轮排变速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17355A true CN110017355A (zh) 2019-07-16

Family

ID=671906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73885.5A Pending CN110017355A (zh) 2019-04-07 2019-04-07 完整双排同种中心轮排变速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0017355A (zh)
WO (1) WO2020207338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207338A1 (zh) * 2019-04-07 2020-10-15 罗灿 完整双排同种中心轮排变速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198795B1 (ko) * 2010-07-23 2012-11-07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용 무단변속기
DE102010045350A1 (de) * 2010-09-14 2012-03-15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Gmbh & Co. Kg Schaltbares Planetenradgetriebe, Antriebssystem und Fahrzeug
DE102016221177A1 (de) * 2016-10-27 2018-05-03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Planetenradgetriebe
CN110017355A (zh) * 2019-04-07 2019-07-16 罗灿 完整双排同种中心轮排变速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207338A1 (zh) * 2019-04-07 2020-10-15 罗灿 完整双排同种中心轮排变速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207338A1 (zh) 2020-10-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96038B (zh) 多挡变速器及其行星齿轮系
CN101280827A (zh) 八速自动变速器
CN106523628B (zh) 一种八挡行星自动变速器
CN104595436A (zh) 一种用于自动变速箱的七挡行星变速器
CN106402293A (zh) 一种八档行星自动变速器
CN106838153B (zh) 一种七前一倒四自由度行星变速器
CN110030335A (zh) 完整单排同种中心轮排变速器
CN110017355A (zh) 完整双排同种中心轮排变速器
CN104896041B (zh) 自动变速器
CN105485271A (zh) 一种自动变速器及其行星齿轮系
US5277673A (en) Clutch-separable planetary gear transmission
CN101446332B (zh) 一种多挡位动力换挡行星变速箱
CN109249797A (zh) 宽节点驱动系统
CN108150619A (zh) 一种七挡行星自动变速器
CN110030338A (zh) 同种中心轮行星排变速器
CN106763566A (zh) 自动变速器及具有该自动变速器的车辆
CN107477155B (zh) 四行星排自动变速器及车辆
CN102808918B (zh) 一种平行轴式自动变速器、动力总成及车辆
CN108131428A (zh) 一种六挡行星自动变速器
CN109874317B (zh) 星连接多排制动变速器
CN211059307U (zh) 一种液力自动变速器
CN104006120A (zh) 一种多挡自动变速器
CN207261588U (zh) 一种用于自动变速箱的七档电控机械式行星自动变速器
CN101446331A (zh) 多挡位动力换挡行星变速箱
CN206571916U (zh) 自动变速器及具有该自动变速器的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