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12226A - 一种电子设备及其图像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子设备及其图像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12226A
CN110012226A CN201910240034.0A CN201910240034A CN110012226A CN 110012226 A CN110012226 A CN 110012226A CN 201910240034 A CN201910240034 A CN 201910240034A CN 110012226 A CN110012226 A CN 1100122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target object
location parameter
pixel
electronic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4003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翟富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24003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012226A/zh
Publication of CN1100122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1222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1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ased on recognised objects
    • H04N23/611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ased on recognised objects where the recognised objects include parts of the human bod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 H04N23/631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rolling image capture or setting capture parameters
    • H04N23/632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rolling image capture or setting capture parameters for displaying or modifying preview images prior to image capturing, e.g. variety of image resolutions or capturing parame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Image Analysi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对象的位置参数;确定所述目标对象的位置参数满足第一条件时,获得至少两张图像,所述至少两张图像包括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为同时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拍摄所得到的图像;基于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的像素信息,获取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中特定对象的位置参数,其中,所述特定对象至少包括所述目标对象。本发明还同时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

Description

一种电子设备及其图像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处理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及其图像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当用户使用移动终端的摄像头进行人物拍照时,由于人与移动终端的距离不同,导致拍出的照片效果也不同,并且在借助图像处理软件对拍到的图像进行后期处理后,效果也不是很理想。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对象的位置参数;
确定所述目标对象的位置参数满足第一条件时,获得至少两张图像,所述至少两张图像包括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为同时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拍摄所得到的图像;
基于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的像素信息,获取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中特定对象的位置参数,其中,所述特定对象至少包括所述目标对象。
上述方案中,在所述获取目标对象的位置参数之前,所述方法包括:
在图像显示区域显示待采集图像,所述待采集图像包括所述目标对象;
相应地,所述获取目标对象的位置参数,包括:
识别所述目标对象在所述待采集图像中的第一尺寸,确定所述第一尺寸与所述待采集图像的第二尺寸的比例关系;
基于所述比例关系获得所述目标对象的位置参数,所述目标对象的位置参数表征所述目标对象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
上述方案中,识别所述目标对象在所述待采集图像中的第一尺寸,包括:
识别所述待采集图像中的人脸特征信息;
将所述人脸特征信息对应的图像区域确定为所述目标对象的脸部区域;
识别所述目标对象的脸部区域在所述待采集图像中的第一尺寸;
相应地,在识别所述目标对象的脸部区域在所述待采集图像中的第一尺寸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图像显示区域中使用标记符号标记所述脸部区域。
上述方案中,所述基于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的像素信息,获取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中特定对象的位置参数,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图像中的第一像素信息,以及获取所述第二图像中的第二像素信息;
基于所述第一像素信息中各像素点的坐标信息和所述第二像素信息中各像素点的坐标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之间的像素位移;
基于所述像素位移获取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中特定对象的位置参数。
上述方案中,在基于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的像素信息,获取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中特定对象的位置参数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特定对象的位置参数,提取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中满足图像分离条件的目标区域;
基于所述目标区域生成第三图像,所述第三图像用于生成包含有所述目标对象的第四图像。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条件包括:
所述目标对象的当前距离处于预设距离的范围内;
或者,所述目标对象的当前距离与预设距离的距离差处于预设距离范围内。
上述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确定所述目标对象的位置参数不满足所述第一条件时,发出用于提示所述目标对象进行位置调整的提醒信息,所述提醒信息用于调整所述目标对象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目标对象的位置参数;
采集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目标对象的位置参数满足第一条件时,获得至少两张图像,所述至少两张图像包括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为同时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拍摄所得到的图像;
获取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的像素信息,获取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中特定对象的位置参数,其中,所述特定对象至少包括所述目标对象。
上述方案中,所述获取单元,具体用于获取所述第一图像中的第一像素信息,以及获取所述第二图像中的第二像素信息;基于所述第一像素信息中各像素点的坐标信息和所述第二像素信息中各像素点的坐标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之间的像素位移;基于所述像素位移获取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中特定对象的位置参数。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被处理器运动的可响应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可响应程序时响应如上述方法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及其图像处理方法,通过获取目标对象的位置参数;确定所述目标对象的位置参数满足第一条件时,获得至少两张图像,所述至少两张图像包括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为同时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拍摄所得到的图像;基于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的像素信息,获取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中特定对象的位置参数,其中,所述特定对象至少包括所述目标对象。如此,在被拍摄的人与移动终端处于合适的距离时,再进行图像拍摄,能够使得拍摄出人物和背景的比例关系比较标准,从而提高了后期进行图像合成或图像分离时的成像精准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图像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确定目标对象的拍照位置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对图2中采集的图像进行背景更换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结构组成示意图一;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结构组成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发明的特点与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图像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01,获取目标对象的位置参数;
本申请中,该方法主要应用于电子设备,例如该电子设备可以是手机、摄像机、平板电脑等带有图像采集装置的设备。
当用户使用该电子设备采集目标区域的图像时,待采集图像能够显示在该电子设备的图像显示区域,也就是说,该电子设备在获取目标对象的位置参数之前,还可以在图像显示区域显示待采集图像,其中,该待采集图像中包含有该目标对象。
例如,该目标对象可以是待采集的人物图像、或者待采集的固体图像、或者待采集的动物图像、或者待采集的花草图像等等。
当待采集图像显示在该电子设备的图像显示区域时,该电子设备还可以识别该目标对象在待采集图像中的第一尺寸,并且获取该电子设备的图像显示区域的第二尺寸,从而根据第一尺寸和第二尺寸确定第一尺寸和第二尺寸之间的比例关系。这里,图像显示区域的第二尺寸也可以理解成是待采集图像的第二尺寸。
当电子设备确定第一尺寸和第二尺寸之间的比例关系之后,还可以基于该比例关系获得目标对象的位置参数。这里,该目标对象的位置参数主要表征目标对象与该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
例如,目标对象的第一尺寸是2乘以2等于4平方厘米,待采集图像的第二尺寸是6乘以4等于24平方厘米,那么第一尺寸与第二尺寸之间的比例就是4:24=1:6。
本申请中,在该电子设备的数据库中存储有多组预设比例关系和对应目标对象的位置参数的映射关系,从而在该电子设备确定出目标对象和待采集图像之间的比例关系后,就可以根据数据库中存储的映射关系获取到该比例关系对应的目标对象的位置参数。
本申请中,电子设备在识别目标对象在待采集图像中的第一尺寸时,具体可以通过生物识别技术对待采集图像中的脸部特征进行识别,根据识别结果获取待采集图像中的脸部特征信息,然后将该脸部特征信息对应的图像区域确定为该目标对象对应的脸部区域,识别该目标对象对应的脸部区域在待采集图像中的第一尺寸。
这里,该脸部特征信息至少包括:眉毛区域的眉毛特征信息、鼻子区域的鼻子特征信息、嘴巴区域的嘴巴特征信息和/或耳朵区域的耳朵特征信息。
本申请中,在该电子设备识别到目标对象的脸部区域在所述待采集图像中的第一尺寸之后,该电子设备还可以在该图像显示区域中使用标记符号标记该脸部区域。
例如,用矩形框或圆形框对脸部区域进行标记,如此根据标记的矩形框和圆形框可以实现对脸部区域进行对焦,从而能够拍摄到清晰的图像。
步骤102,确定所述目标对象的位置参数满足第一条件时,获得至少两张图像,所述至少两张图像包括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为同时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拍摄所得到的图像;
本申请中,第一条件包括:目标对象的当前距离处于预设距离的范围内;或者,目标对象的当前距离与预设距离的距离差处于预设距离范围内。
也就是说,当电子设备获取到目标对象的位置参数后,将该目标对象的位置参数与预设位置参数进行比较,并得到比较结果,当该比较结果表征该目标对象的位置参数处于预设位置参数的范围内时,确定该目标对象的位置参数满足第一条件,反之,则确定该目标对象的位置参数不满足第一条件。这里,该目标对象的位置参数可以理解为该目标对象的当前距离,该预设位置参数可以理解为该预设距离。
或者,当电子设备获取到目标对象的位置参数后,计算该目标对象的位置参数与预设位置参数之间的位置差,然后,将该位置差与预设位置参数进行比较,并得到比较结果,当该比较结果表征该位置差处于预设位置参数的范围内时,确定该目标对象的位置参数满足第一条件,反之,则确定目标对象的位置参数不满足第一条件。这里,该位置差表征该目标对象的当前距离与预设距离之间的距离差。
本申请中,当电子设备在确定目标对象的位置参数满足第一条件时,可以通过该电子设备上的双摄像头同时对目标对象进行拍摄,从而获得焦距不同的至少两个图像,例如该至少两个图像包括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利用同时拍摄的图像能够得到影像的景深信息,再利用景深信息对拍摄的图像背景进行背景虚化,凸显出主体,从而方便后绪进行图像抠图或更换背景。
另一方面,当电子设备在确定目标对象的位置参数不满足第一条件时,还可以发出用于提示目标对象进行位置调整的提醒信息,该提醒信息用于调整目标对象与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
例如,当目标对象当前距离电子设备太近时,提醒信息为“太近”;当目标对象当前距离电子设备太远时,提醒信息为“太远”。
如此,通过电子设备发出提醒信息能够使得目标对象及时调整与电子设备的距离,从而达到合适位置,并在合适位置对目标对象进行拍照,能够提高图像的成像质量。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确定目标对象的拍照位置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
当用户使用手机对人物A进行人物拍照时,在手机的图像显示区域201会显示有待采集图像,该待采集图像中包含有人物A的人物图像203和人物A所在环境的背景图像204。此时,该手机可以利用人脸识别技术对待采集图像中的人物A进行人脸识别,以得到人物A在待采集图像中的人脸区域,并在识别到人物A的人脸区域后,使用矩形框202对该人脸区域进行标记。
然后,根据该矩形框202的边长参数计算该矩形框202的面积,并将该矩形框202的面积作为人物A的人脸区域的第一尺寸,以及从手机的数据库中获取图像显示区域201的第二尺寸,利用该第一尺寸和第二尺寸之间的比例关系确定出人物A和手机之间的距离。
例如,该人脸区域的第一尺寸是4平方厘米,图像显示区域201的第二尺寸是24平方厘米,那么第一尺寸与第二尺寸之间的比例关系就是4:24=1:6。
然后,将第一尺寸与第二尺寸之间的比例关系:1:6与数据库中存储的映射关系进行匹配,得到与该比例关系:1:6对应的位置参数。例如,该位置参数是3米,则表示人物A与手机的距离为3米。
然后,将得到的位置参数3与预设位置参数2进行比较,得到的比较结果是3大于2,则表示人物A距离手机较远,不满足拍照距离,则通过手机发出用于提示人物A“当前距离过远”的提醒信息,人物A根据该提醒信息从当前位置调整到距离手机为2米的位置后,再完成拍照操作。
另一方面,如果在将得到的位置参数与预设位置参数进行比较后,得到的比较结果表征该位置参数小于预设位置参数时,则表示人物A距离手机较近,不满足拍照距离,则通过手机发出用于提示人物A“当前距离过近”的提醒信息,使得人物A根据该提醒信息从当前位置调整到距离手机在预设位置参数的位置后,再完成拍照操作。
如此,通过人脸识别技术对待采集的图像进行人脸识别,并根据识别到的人脸区域和图像显示区域的比例关系调整目标对象与手机之间的距离,能够使用户在满足拍照要求的情况下再进行拍照操作,从而能够照片的拍摄质量。
步骤103,基于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的像素信息,获取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中特定对象的位置参数,其中,所述特定对象至少包括所述目标对象。
本申请中,电子设备在获取到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之后,分别获取第一图像中的第一像素信息,以及获取第二图像中的第二像素信息,然后,基于第一像素信息中各像素点的坐标信息和第二像素信息中各像素点的坐标信息,确定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的像素位移,从而基于该像素位移获取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中特定对象的位置参数。
这里,该特定对象包含目标对象和非目标对象,也就是说,该特定对象可以是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中各像素点对应的目标物。
本申请中,该电子设备在基于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的像素信息,获取到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中特定对象的位置参数之后,还可以基于该特定对象的位置参数,提取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中满足图像分离条件的目标区域;然后,基于该目标区域生成第三图像,该第三图像用于生成包含有该目标对象的第四图像。
具体地,当电子设备基于该像素位移获取到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中特定对象的位置参数后,可以将该特定对象的位置参数与预设位置参数进行比较,获取比较结果;并将比较结果中小于或等于该预设位置参数的特定对象对应的区域确定为满足图像分离条件的目标区域,而该目标区域对应的目标物即为该目标对象。
这里,该目标区域可以是前景图像中的目标对象,也可以是背景图像中的目标对象。
本申请中,当电子设备确定出满足图像分离条件的目标区域后,将该目标区域对应的图像从采集的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中分离出来,得到第三图像。然后,在后续的图像处理过程中,可以将该第三图像生成包含有目标对象的第四图像。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对图2中采集的图像进行背景更换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通过手机上的双摄像头同时对人物A进行拍摄得到焦距不同的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然后,根据第一图像中各像素点的坐标信息和第二图像中各像素点的坐标信息,计算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的像素位移,从而根据该像素位移得到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中各像素点对应的目标物到手机的距离。
然后,将各像素点对应的目标物到手机的距离与预设距离进行比较,得到比较结果;例如,该预设矩离是2米,则将比较结果中小于或等于2米的像素点作为人物图像203从采集的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中分离出来,该人物图像即为第三图像。
然后,从手机的背景数据库中选取目标背景图像作为该人物图像的新背景图像204,以将图2中的背景图像204更换为图3中的新背景图像204,实现背景更换,得到包含有新背景图像204和人物图像203的合成图像,该合成图像即为第四图像。
本申请提供的图像处理方法,由于利用双摄像头在用户与电子设备处于最优的合适位置同时对待采集图像进行的图像采集,因此,在后期对拍摄的图像进行人像和背景分离时,能够提高图像的抠图精确度,得到高质量的合成图像。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结构组成示意图一,如图4所示,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获取单元401,用于获取目标对象的位置参数;
采集单元402,用于确定所述目标对象的位置参数满足第一条件时,采集至少两张图像,所述至少两张图像包括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为同时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拍摄所得到的图像;
所述获取单元401,还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的像素信息,获取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中特定对象的位置参数,其中,所述特定对象至少包括所述目标对象。
本申请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显示单元403,用于在图像显示区域显示待采集图像,所述待采集图像包括所述目标对象;
所述获取单元401,具体用于识别所述目标对象在所述待采集图像中的第一尺寸,确定所述第一尺寸与所述待采集图像的第二尺寸的比例关系;基于所述比例关系获得所述目标对象的位置参数,所述目标对象的位置参数表征所述目标对象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
本申请中,所述获取单元401,具体还用于获取所述待采集图像中的脸部特征信息;将所述脸部特征信息对应的图像区域确定为所述目标对象的脸部区域;识别所述目标对象的脸部区域在所述待采集图像中的第一尺寸。
本申请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标记单元404,用于在识别所述目标对象的脸部区域在所述待采集图像中的第一尺寸之后,在所述图像显示区域中使用标记符号标记所述脸部区域。
本申请中,所述获取单元401,具体用于获取所述第一图像中的第一像素信息,以及获取所述第二图像中的第二像素信息;基于所述第一像素信息中各像素点的坐标信息和所述第二像素信息中各像素点的坐标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之间的像素位移;基于所述像素位移获取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中特定对象的位置参数。
本申请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提取单元405,用于在获取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中特定对象的位置参数之后,基于所述特定对象的位置参数,提取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中满足图像分离条件的目标区域;
生成单元406,用于基于所述目标区域生成第三图像,所述第三图像用于生成包含有所述目标对象的第四图像。
本申请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提醒单元407,用于在确定所述目标对象的位置参数不满足所述第一条件时,发出用于提示所述目标对象进行位置调整的提醒信息,所述提醒信息用于调整所述目标对象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
本申请中,通过在目标对象和电子设备处于合适位置时,对目标对象进行拍摄,利用同时拍摄的两张不同的图片信息获得影像的景深信息;利用景深信息进行背景虚化,凸显出主体,以提高后绪进行图像抠图或更换背景的精准度,得到高质量的目标图像。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在进行图像处理时,仅以上述各程序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处理分配由不同的程序模块完成,即将电子设备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程序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处理。另外,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与图像处理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结构组成示意图二,如图5所示,所述电子设备500可以是移动电话、计算机、数字广播终端、信息收发设备、游戏控制台、平板设备、个人数字助理、信息推送服务器、内容服务器、身份认证服务器等带有图像采集装置的设备。图5所示的电子设备50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501、存储器502、至少一个网络接口504和用户接口503。电子设备500中的各个组件通过总线系统505耦合在一起。可理解,总线系统505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总线系统505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5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线系统505。
其中,用户接口503可以包括显示器、键盘、鼠标、轨迹球、点击轮、按键、按钮、触感板或者触摸屏等。
可以理解,存储器502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也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磁性随机存取存储器(FRAM,ferromagnetic random access memory)、快闪存储器(Flash Memory)、磁表面存储器、光盘、或只读光盘(CD-ROM,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磁表面存储器可以是磁盘存储器或磁带存储器。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Memory),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同步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SRAM,Synchronous 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DRAM,Synchronous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DRSDRAM,Double Data Rate 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SDRAM,Enhanced 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LDRAM,SyncLink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RRAM,Direct Rambus Random Access Memory)。本发明实施例描述的存储器502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存储器502用于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电子设备500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电子设备500上操作的任何计算机程序,如操作系统5021和应用程序5022;其中,操作系统5021包含各种系统程序,例如框架层、核心库层、驱动层等,用于实现各种基础业务以及处理基于硬件的任务。应用程序5022可以包含各种应用程序,例如媒体播放器(Media Player)、浏览器(Browser)等,用于实现各种应用业务。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方法的程序可以包含在应用程序5022中。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揭示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处理器501中,或者由处理器501实现。处理器501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501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501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处理器501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图像处理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502,处理器501读取存储器502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前述方法的步骤。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电子设备50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DSP、可编程逻辑器件(PLD,ProgrammableLogic Device)、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通用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MCU,Micro Controller Unit)、微处理器(Microprocessor)、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前述方法。
具体所述处理器501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获取目标对象的位置参数;确定所述目标对象的位置参数满足第一条件时,获得至少两张图像,所述至少两张图像包括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为同时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拍摄所得到的图像;基于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的像素信息,获取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中特定对象的位置参数,其中,所述特定对象至少包括所述目标对象。
在所述获取目标对象的位置参数之前,所述处理器501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还执行:在图像显示区域显示待采集图像,所述待采集图像包括所述目标对象;相应地,所述获取目标对象的位置参数,包括:识别所述目标对象在所述待采集图像中的第一尺寸,确定所述第一尺寸与所述待采集图像的第二尺寸的比例关系;基于所述比例关系获得所述目标对象的位置参数,所述目标对象的位置参数表征所述目标对象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
所述处理器501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还执行:获取所述待采集图像中的脸部特征信息;将所述脸部特征信息对应的图像区域确定为所述目标对象的脸部区域;识别所述目标对象的脸部区域在所述待采集图像中的第一尺寸;
相应地,在识别所述目标对象的脸部区域在所述待采集图像中的第一尺寸之后,所述处理器501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还执行:在所述图像显示区域中使用标记符号标记所述脸部区域。
所述处理器501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还执行:获取所述第一图像中的第一像素信息,以及获取所述第二图像中的第二像素信息;基于所述第一像素信息中各像素点的坐标信息和所述第二像素信息中各像素点的坐标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之间的像素位移;基于所述像素位移获取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中特定对象的位置参数。
在基于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的像素信息,获取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中特定对象的位置参数之后,所述处理器501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还执行:基于所述特定对象的位置参数,提取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中满足图像分离条件的目标区域;基于所述目标区域生成第三图像,所述第三图像用于生成包含有所述目标对象的第四图像。
所述第一条件包括:
所述目标对象的当前距离处于预设距离的范围内;
或者,所述目标对象的当前距离与预设距离的距离差处于预设距离范围内。
所述处理器501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还执行:在确定所述目标对象的位置参数不满足所述第一条件时,发出用于提示所述目标对象进行位置调整的提醒信息,所述提醒信息用于调整所述目标对象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其上存储有可执行程序,例如包括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502,上述计算机程序可由电子设备500的处理器501执行,以完成前述方法所述步骤。电子设备可以是FRAM、ROM、PROM、EPROM、EEPROM、FlashMemory、磁表面存储器、光盘、或CD-ROM等存储器;也可以是包括上述存储器之一或任意组合的各种设备,如移动电话、计算机、平板设备、个人数字助理等。
一种电子设备,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获取目标对象的位置参数;确定所述目标对象的位置参数满足第一条件时,获得至少两张图像,所述至少两张图像包括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为同时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拍摄所得到的图像;基于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的像素信息,获取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中特定对象的位置参数,其中,所述特定对象至少包括所述目标对象。
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还执行:在图像显示区域显示待采集图像,所述待采集图像包括所述目标对象;识别所述目标对象在所述待采集图像中的第一尺寸,确定所述第一尺寸与所述待采集图像的第二尺寸的比例关系;基于所述比例关系获得所述目标对象的位置参数,所述目标对象的位置参数表征所述目标对象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
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还执行:获取所述待采集图像中的脸部特征信息;将所述脸部特征信息对应的图像区域确定为所述目标对象的脸部区域;识别所述目标对象的脸部区域在所述待采集图像中的第一尺寸;
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还执行:在所述图像显示区域中使用标记符号标记所述脸部区域。
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还执行:获取所述第一图像中的第一像素信息,以及获取所述第二图像中的第二像素信息;基于所述第一像素信息中各像素点的坐标信息和所述第二像素信息中各像素点的坐标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之间的像素位移;基于所述像素位移获取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中特定对象的位置参数。
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还执行:基于所述特定对象的位置参数,提取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中满足图像分离条件的目标区域;基于所述目标区域生成第三图像,所述第三图像用于生成包含有所述目标对象的第四图像。
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还执行:在确定所述目标对象的位置参数不满足所述第一条件时,发出用于提示所述目标对象进行位置调整的提醒信息,所述提醒信息用于调整所述目标对象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
所述第一条件包括:所述目标对象的当前距离处于预设距离的范围内;
或者,所述目标对象的当前距离与预设距离的距离差处于预设距离范围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对象的位置参数;
确定所述目标对象的位置参数满足第一条件时,获得至少两张图像,所述至少两张图像包括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为同时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拍摄所得到的图像;
基于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的像素信息,获取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中特定对象的位置参数,其中,所述特定对象至少包括所述目标对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在所述获取目标对象的位置参数之前,所述方法包括:
在图像显示区域显示待采集图像,所述待采集图像包括所述目标对象;
相应地,所述获取目标对象的位置参数,包括:
识别所述目标对象在所述待采集图像中的第一尺寸,确定所述第一尺寸与所述待采集图像的第二尺寸的比例关系;
基于所述比例关系获得所述目标对象的位置参数,所述目标对象的位置参数表征所述目标对象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识别所述目标对象在所述待采集图像中的第一尺寸,包括:
获取所述待采集图像中的脸部特征信息;
将所述脸部特征信息对应的图像区域确定为所述目标对象的脸部区域;
识别所述目标对象的脸部区域在所述待采集图像中的第一尺寸;
相应地,在识别所述目标对象的脸部区域在所述待采集图像中的第一尺寸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图像显示区域中使用标记符号标记所述脸部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所述基于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的像素信息,获取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中特定对象的位置参数,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图像中的第一像素信息,以及获取所述第二图像中的第二像素信息;
基于所述第一像素信息中各像素点的坐标信息和所述第二像素信息中各像素点的坐标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之间的像素位移;
基于所述像素位移获取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中特定对象的位置参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在基于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的像素信息,获取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中特定对象的位置参数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特定对象的位置参数,提取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中满足图像分离条件的目标区域;
基于所述目标区域生成第三图像,所述第三图像用于生成包含有所述目标对象的第四图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第一条件包括:
所述目标对象的当前距离处于预设距离的范围内;
或者,所述目标对象的当前距离与预设距离的距离差处于预设距离范围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确定所述目标对象的位置参数不满足所述第一条件时,发出用于提示所述目标对象进行位置调整的提醒信息,所述提醒信息用于调整所述目标对象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
8.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目标对象的位置参数;
采集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目标对象的位置参数满足第一条件时,采集至少两张图像,所述至少两张图像包括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为同时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拍摄所得到的图像;
获取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的像素信息,获取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中特定对象的位置参数,其中,所述特定对象至少包括所述目标对象。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获取单元,具体用于获取所述第一图像中的第一像素信息,以及获取所述第二图像中的第二像素信息;基于所述第一像素信息中各像素点的坐标信息和所述第二像素信息中各像素点的坐标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之间的像素位移;基于所述像素位移获取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中特定对象的位置参数。
10.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被处理器运动的可响应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可响应程序时响应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的步骤。
CN201910240034.0A 2019-03-27 2019-03-27 一种电子设备及其图像处理方法 Pending CN11001222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40034.0A CN110012226A (zh) 2019-03-27 2019-03-27 一种电子设备及其图像处理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40034.0A CN110012226A (zh) 2019-03-27 2019-03-27 一种电子设备及其图像处理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12226A true CN110012226A (zh) 2019-07-12

Family

ID=671684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40034.0A Pending CN110012226A (zh) 2019-03-27 2019-03-27 一种电子设备及其图像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012226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81993A (zh) * 2020-06-28 2020-10-1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3151510A1 (zh) * 2022-02-08 2023-08-1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拍摄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11275A (zh) * 2014-11-24 2016-05-25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执行电子装置的多照相机捕捉控制的方法及其设备
JP2017228873A (ja) * 2016-06-21 2017-12-2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撮像装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7680128A (zh) * 2017-10-31 2018-02-0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682656A (zh) * 2017-09-11 2018-02-0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背景图像处理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832675A (zh) * 2017-10-16 2018-03-2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拍照处理方法及相关产品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11275A (zh) * 2014-11-24 2016-05-25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执行电子装置的多照相机捕捉控制的方法及其设备
JP2017228873A (ja) * 2016-06-21 2017-12-2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撮像装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7682656A (zh) * 2017-09-11 2018-02-0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背景图像处理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832675A (zh) * 2017-10-16 2018-03-2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拍照处理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7680128A (zh) * 2017-10-31 2018-02-0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81993A (zh) * 2020-06-28 2020-10-1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3151510A1 (zh) * 2022-02-08 2023-08-1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拍摄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54825B2 (en) Method,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special effect based on fa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0612533B (zh) 用于根据表情对图像进行识别、排序和呈现的方法
CN108377334B (zh) 短视频拍摄方法、装置及电子终端
CN105791692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US20190080457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automatic human segmentation in image
CN107343081A (zh) 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CN109325933A (zh) 一种翻拍图像识别方法及装置
US10467498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capturing images using image templates
TWI255141B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al-time interactive video
CN103688273B (zh) 辅助弱视用户进行图像拍摄和图像回顾
WO2019011091A1 (zh) 拍照提醒方法、装置、终端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WO2019237745A1 (zh) 人脸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829863A (zh) 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7578459A (zh) 表情嵌入输入法候选项的方法及装置
CN108600633A (zh) 一种拍摄角度确定方法、装置、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9274891A (zh)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及其存储介质
WO2023174223A1 (zh) 视频录制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0012226A (zh) 一种电子设备及其图像处理方法
CN105512658B (zh) 矩形物体的图像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10969120B (zh) 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可读存储介质
US20100289912A1 (en) Camera arrangement with image modification
JP2005136841A (ja) 画像出力装置、画像出力方法、画像出力処理プログラム、および画像配信サーバ、画像配信処理プログラム
CN111290659A (zh) 书写板信息记录方法、系统和书写板
CN107368775A (zh) 一种虹膜识别过程中的预览方法及装置
CN114741559A (zh) 确定视频封面的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