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11926B - 一种调整报文发送时间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调整报文发送时间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11926B
CN110011926B CN201910170136.XA CN201910170136A CN110011926B CN 110011926 B CN110011926 B CN 110011926B CN 201910170136 A CN201910170136 A CN 201910170136A CN 110011926 B CN110011926 B CN 11001192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net
things
adjusted
time
time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7013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11926A (zh
Inventor
吕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w H3C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ew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w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ew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17013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011926B/zh
Publication of CN1100119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119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119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1192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2803Home automation networks
    • H04L12/2823Reporting information sensed by appliance or service execution status of appliance services in a home automation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28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in relation to timing consider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调整报文发送时间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统计流量高峰期包括的每个时间单位的流量分布信息;根据每个时间单位的流量分布信息,确定待调整物联网终端及其对应的调整时长;发送调整时长给待调整物联网终端,使待调整物联网终端根据调整时长调整报文发送时间。本申请依据流量高峰期内的时间单位对应的流量分布信息,确定待调整物联网终端及对应的调整时长。待调整物联网终端依据调整时长调整报文发送时间,避开出现流量冲击的时间单位,使流量高峰期内各个时间单位的流量值都趋于平均值,在不改变物联网平台资源配置的前提下减少出现突发流量冲击情况,避免因流量冲击造成物联网平台因性能压力丢包或宕机。

Description

一种调整报文发送时间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网络通讯技术,具体涉及一种调整报文发送时间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一些物联网系统中,物联网终端周期性地向物联网平台发送报文,物联网平台通过处理这些报文为物联网终端提供服务。例如,在电动车物联网系统中,电动车周期性地向物联网平台发送定位报文,物联网平台根据电动车的定位报文确定电动车的位置和运动轨迹,为电动车提供防盗服务。
但物联网系统中通常包括数量巨大的物联网终端,每个物联网终端都周期性地向物联网平台发送报文,对物联网平台的流量冲击很大。而由于概率分布,以及各个物联网终端的时钟偏差,会造成一个周期内出现多个时刻点的流量冲击远高于平均流量值,从而在这些时刻点造成物联网平台因性能压力而丢包,甚至导致物联网平台宕机。
对于上述一个周期内少量突发的流量冲击情况,相关技术中通常通过在物联网平台配备更多的服务资源来处理,但在大部分时间内多配备的资源处于闲置状态,造成浪费。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调整报文发送时间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依据流量高峰期内的时间单位对应的流量分布信息,确定待调整的物联网终端及对应的调整时长,以使待调整的物联网终端依据调整时长调整发送报文的时间,使流量高峰期内各个时间单位的流量值都趋于预设平均流量值,在不改变物联网平台资源配置的前提下减少物联网平台出现突发流量冲击情况。本申请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解决以上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调整报文发送时间的方法,应用于物联网平台,包括:
分别统计流量高峰期包括的每个时间单位对应的流量分布信息;
根据所述每个时间单位对应的流量分布信息,确定待调整的物联网终端及所述待调整的物联网终端对应的调整时长;
发送所述调整时长给所述待调整的物联网终端,以使所述待调整的物联网终端根据所述调整时长调整报文发送时间。
结合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上述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其中,所述流量分布信息包括时间单位内上传报文的物联网终端数目及每个物联网终端对应的终端标识,所述根据所述每个时间单位对应的流量分布信息,确定待调整的物联网终端,包括:
根据所述每个时间单位对应的物联网终端数目,确定流量值大于预设平均流量值的第一时间单位;
根据所述第一时间单位内上传报文的每个物联网终端对应的终端标识,确定待调整的物联网终端。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上述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其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时间单位内上传报文的每个物联网终端对应的终端标识,确定待调整的物联网终端,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时间单位对应的物联网终端数目及所述预设平均流量值,确定待调整的物联网终端的数目;
从所述第一时间单位内上传报文的每个物联网终端中,随机选择所述数目个物联网终端作为待调整的物联网终端;或者,所述流量分布信息还包括时间单位内上传报文的每个物联网终端对应的上报时间,从所述第一时间单位内上传报文的每个物联网终端中,选择上报时间最晚的所述数目个物联网终端作为待调整的物联网终端。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上述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其中,根据所述每个时间单位对应的流量分布信息,确定所述待调整的物联网终端对应的调整时长,包括:
根据所述每个时间单位对应的物联网终端数目,确定流量值小于所述预设平均流量值的第二时间单位;
根据所述第二时间单位及所述待调整的物联网终端所属的第一时间单位确定所述待调整的物联网终端对应的调整时长。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上述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其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二时间单位及所述待调整的物联网终端所属的第一时间单位确定所述待调整的物联网终端对应的调整时长,包括:
从第二时间单位中随机选择一个第二时间单位;或者,所述流量分布信息还包括时间单位内上传报文的每个物联网终端对应的上报时间,从第二时间单位中选择与所述待调整的物联网终端对应的上报时间最近的第二时间单位;
根据选择的所述第二时间单位和所述待调整的物联网终端所属的第一时间单位,计算所述待调整的物联网终端对应的调整时长。
结合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上述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其中,所述分别统计流量高峰期包括的每个时间单位对应的流量分布信息之前,还包括:
分别统计预设时长包括的每个统计周期内上传报文的物联网终端数目;
根据所述每个统计周期对应的物联网终端数目,从所述预设时长中确定流量值大于预设阈值的流量高峰期;
根据所述流量高峰期对应的物联网终端数目及物联网终端发送报文的上报周期,设置所述流量高峰期对应的预设平均流量值。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调整报文发送时间的方法,应用于物联网终端,包括:
接收物联网平台发送的调整时长;
根据所述调整时长,调整当前待上传报文的发送时间;
在调整后的所述发送时间到达时,发送所述当前待上传报文给所述物联网平台。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调整报文发送时间的装置,应用于物联网平台,包括:
统计模块,用于分别统计流量高峰期包括的每个时间单位对应的流量分布信息;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每个时间单位对应的流量分布信息,确定待调整的物联网终端及所述待调整的物联网终端对应的调整时长;
发送模块,用于发送所述调整时长给所述待调整的物联网终端,以使所述待调整的物联网终端根据所述调整时长调整报文发送时间。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调整报文发送时间的装置,应用于物联网终端,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物联网平台发送的调整时长;
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调整时长,调整当前待上传报文的发送时间;
发送模块,用于在调整后的所述发送时间到达时,发送所述当前待上传报文给所述物联网平台。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调整报文发送时间的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
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可执行程序,所述可执行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上述第一方面、第二方面或第一方面中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的方法。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第二方面或第一方面中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本申请统计流量高峰期包括的每个时间单位的流量分布信息;根据每个时间单位的流量分布信息,确定待调整的物联网终端及其对应的调整时长;发送调整时长给待调整的物联网终端,使待调整的物联网终端根据调整时长调整报文发送时间。使得待调整的物联网终端能够避开出现流量冲击的时间单位,使流量高峰期内各个时间单位的流量值都趋于预设平均流量值,在不改变物联网平台资源配置的前提下减少物联网平台出现突发流量冲击情况,避免因流量冲击造成物联网平台因性能压力丢包或宕机。
本申请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的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申请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调整报文发送时间的方法所基于的物联网系统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调整报文发送时间的方法的信令交互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调整报文发送时间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调整报文发送时间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调整报文发送时间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调整报文发送时间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申请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申请,并且能够将本申请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调整报文发送时间的方法,该方法基于如图1所示的物联网系统,该物联网系统包括物联网平台和多个物联网终端,物联网平台与多个物联网终端之间通过网络通信连接。在物联网系统中,物联网终端周期性地获取自身位置或状态等信息,或者周期性地探测周围环境中的温度、湿度等环境参数信息,将这些信息组成数据报文并上传给物联网平台。
例如,在用于电动车防盗的物联网系统中,电动车即为物联网终端,电动车周期性地获取自身的位置信息,将位置信息组成数据报文上传给物联网平台,物联网平台依据电动车上传的数据报文,确定电动车的位置和运动轨迹,为电动车提供防盗服务。
再如,在家居物联网系统中,空调、加湿器等家电设备即为物联网终端,这些家电设备周期性地获取自身的工作参数信息以及探测周围环境中的环境参数信息,将获取的工作参数信息和环境参数信息组成数据报文并上传给家居物联网平台,家居物联网平台依据这些数据报文为这些家电设备提供远程控制服务,进而为用户提供更加适宜的居住环境。
在上述物联网系统中,每个物联网终端均周期性地向物联网平台发送报文,每个物联网终端发送报文的上报周期相同,如上报周期可以为5分钟或10分钟等。
上述多个物联网终端发送报文的时间在概率分布及物联网终端时钟偏差的影响下,导致在一些很短的时间段内向物联网平台发送报文的物联网终端数目过多,给物联网平台造成很大的性能压力,导致物联网平台丢包或宕机等。本申请实施例通过一个退避机制,动态调整物联网终端发送报文的时间,使得物联网终端发送报文的时间能尽量平均分布到各个时间点,避免物联网平台出现瞬间流量并发的情况。
在物联网系统中,每个物联网终端均周期性地发送报文给物联网平台。在预设时长内物联网平台会不断接收到多个物联网终端发送的报文,该预设时长可以为一天、一周或一个月等。本申请实施例将预设时长划分为多个统计周期,该统计周期小于上述预设时长,统计周期可以为30分钟、1小时或一天等。在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调整物联网终端发送报文的时间之前,首先在物联网平台上配置上述预设时长及统计周期,并通过如下操作在物联网平台进行预置处理,包括:
物联网平台分别统计预设时长包括的每个统计周期内上传报文的物联网终端数目;根据每个统计周期对应的物联网终端数目,从预设时长中确定流量值大于预设阈值的流量高峰期;根据流量高峰期对应的物联网终端数目及物联网终端发送报文的上报周期,设置流量高峰期对应的预设平均流量值。
上述预设阈值可以为100万、200万或400万等。
将上述预设时长划分为多个统计周期,在每个统计周期内都存在多个物联网终端发送报文给物联网平台。物联网平台统计每个统计周期内上传报文的物联网终端数目,统计周期内上传报文的物联网终端数目即为该统计周期对应的流量值。物联网平台根据预设时长包括的各个统计周期对应的物联网终端数目,确定流量值大于预设阈值的统计周期为流量高峰期。对于每个流量高峰期,计算该流量高峰期对应的物联网终端数目与物联网终端发送报文的上报周期包括的时间单位总数之间的比值,将该比值直接设置为该流量高峰期对应的预设平均流量值。或者,计算该比值与预设倍数的乘积,将该乘积设置为该流量高峰期对应的预设平均流量值。预设倍数为大于1的数值,可以为1.2或1.5等,通过在该比值的基础上乘以预设倍数,比该比值多出的部分能够用于容错。上述时间单位可以为1秒或2秒等。
物联网平台通过上述方式确定出流量高峰期以及每个流量高峰期对应的预设平均流量值之后,即可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来调整物联网终端发送报文的时间,参见图2,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物联网平台分别统计流量高峰期包括的每个时间单位对应的流量分布信息。
对于每个流量高峰期,物联网平台将该流量高峰期划分为多个时间单位,时间单位可以为1秒或2秒等。对于流量高峰期包括的每个时间单位,都存在多个物联网终端发送报文给物联网平台,物联网平台接收各个物联网终端发送的报文,并统计该时间单位对应的流量分布信息,该流量分布信息包括在该时间单位内上传报文的物联网终端数目及上传报文的每个物联网终端的终端标识。
步骤102:物联网平台根据每个时间单位对应的流量分布信息,确定待调整的物联网终端及待调整的物联网终端对应的调整时长。
对于每个流量高峰期,物联网平台分别通过如下步骤A1和A2的操作来确定每个流量高峰期内需要调整报文发送时间的物联网终端,包括:
A1:物联网平台根据流量高峰期包括的每个时间单位对应的物联网终端数目,确定流量值大于预设平均流量值的第一时间单位。
时间单位对应的物联网终端数目即为该时间单位内的流量值。物联网平台分别将流量高峰期包括的每个时间单位对应的物联网终端数目与预设平均流量值进行比较,确定出物联网终端数目大于预设平均流量值的时间单位,将确定出的一个或多个时间单位作为第一时间单位。
A2:物联网平台根据第一时间单位内上传报文的每个物联网终端对应的终端标识,确定待调整的物联网终端。
对于确定出的每个第一时间单位,物联网平台根据第一时间单位对应的物联网终端数目及预设平均流量值,确定待调整的物联网终端的数目。即物联网平台计算第一时间单位对应的物联网终端数目与预设平均流量值之间的差值,将该差值确定为需调整报文发送时间的物联网终端的数目。
物联网平台从第一时间单位内上传报文的每个物联网终端中,随机选择上述数目个物联网终端作为待调整的物联网终端。即物联网平台从第一时间单位对应的流量分布信息中包括的每个物联网终端的终端标识中,随机选择上述数目个终端标识,将选择的终端标识对应的物联网终端作为待调整的物联网终端。
或者,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物联网平台还记录每个时间单位内上传报文的物联网终端对应的上报时间,该上报时间为物联网平台接收到物联网终端发送的报文的时间。即上述时间单位对应的流量分布信息还包括该时间单位内上传报文的每个物联网终端对应的上报时间。在确定第一时间单位内的待调整的物联网终端时,物联网平台从第一时间单位内上传报文的每个物联网终端中,选择上报时间最晚的上述数目个物联网终端作为待调整的物联网终端。即物联网平台根据第一时间单位对应的流量分布信息中包括的每个物联网终端的终端标识及每个物联网终端对应的上报时间,从每个物联网终端的终端标识中选择上报时间最晚的上述数目个终端标识,将选择的终端标识对应的物联网终端作为待调整的物联网终端。
服务器确定出待调整的物联网终端后,存储待调整的物联网终端的终端标识,并为待调整的物联网终端的终端标识设置对应的标记符,该标记符用于标识该终端标识对应的物联网终端为待调整的物联网终端。该标记符可以为0或1等。
对于流量值大于预设平均流量值的每个第一时间单位,都按照上述方式确定出每个第一时间单位内需调整报文发送时间的物联网终端。然后物联网平台通过如下B1和B2的操作确定出每个待调整的物联网终端对应的调整时长,包括:
B1:物联网平台根据每个时间单位对应的物联网终端数目,确定流量值小于预设平均流量值的第二时间单位。
物联网平台分别将流量高峰期包括的每个时间单位对应的物联网终端数目与预设平均流量值进行比较,确定出物联网终端数目小于预设平均流量值的时间单位,将确定出的一个或多个时间单位作为第二时间单位。
B2:物联网平台根据第二时间单位及待调整的物联网终端所属的第一时间单位确定待调整的物联网终端对应的调整时长。
本申请实施例确定出流量值大于预设平均流量值的第一时间单位以及流量值小于预设平均流量值的第二时间单位,并将第一时间单位内待调整的物联网终端发送报文的时间调整到第二时间单位,从而降低第一时间单位内的流量值,使得流量高峰期内各个时间单位内的流量值趋于平均,避免流量高峰期内出现短期爆发的流量冲击。
具体地,物联网平台从确定出的第二时间单位中随机选择一个第二时间单位。或者,上述流量分布信息还包括时间单位内上传报文的每个物联网终端对应的上报时间,物联网平台从第二时间单位中选择与待调整的物联网终端对应的上报时间最近的第二时间单位。之后物联网平台根据选择的第二时间单位和待调整的物联网终端所属的第一时间单位,计算待调整的物联网终端对应的调整时长。
物联网平台计算选择的第二时间单位与待调整的物联网终端所属的第一时间单位之间的差值,该差值可能为正值,也可能为负值。若为正值,则表明待调整的物联网终端发送报文的时间需延长其对应的调整时长。若该差值为负值,则表明待调整的物联网终端发送报文的时间需提前该差值的绝对值。物联网平台将上述计算的该差值作为待调整的物联网终端对应的调整时长。
例如,若选择的第二时间单位为第4秒,而待调整的物联网终端对应的第一时间单位为第2秒,则该第二时间单位与该第一时间单位之间的差值为2,则表明待调整的物联网终端发送报文的时间需延后2秒。
再如,若选择的第二时间单位为第3秒,而待调整的物联网终端对应的第一时间单位为第5秒,则该第二时间单位与该第一时间单位之间的差值为-2,则表明待调整的物联网终端发送报文的时间需提前2秒。
本申请实施例将第一时间单位内待调整的物联网终端发送报文的时间调整到第二时间单位,则第二时间单位对应的物联网终端数目会增加,为了使流量高峰期内各个时间单位内的流量值趋于平均,因此不能因为调整物联网终端发送报文的时间使得第二时间单位的流量值大于预设平均流量值。所以本申请实施例中,根据选择的第二时间单位和待调整的物联网终端所属的第一时间单位,计算待调整的物联网终端对应的调整时长之后,还将选择的该第二时间单位对应的物联网终端数目加一,判断加一操作后第二时间单位对应的物联网终端数目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平均流量值,如果是,则从步骤B1确定的流量值小于预设平均流量值的第二时间单位中剔除选择的该第二时间单位,然后根据剩余的第二时间单位及下一个待调整的物联网终端所属的第一时间单位确定该待调整的物联网终端对应的调整时长。如果加一操作后第二时间单位对应的物联网终端数目仍小于预设平均流量值,则再根据上述步骤B1确定的第二时间单位及下一个待调整的物联网终端所属的第一时间单位确定该待调整的物联网终端对应的调整时长。按照上述方式直到确定出每个待调整的物联网终端对应的调整时长。
通过上述方式确定出每个第一时间单位内的每个待调整的物联网终端的终端标识及每个待调整的物联网终端对应的调整时长后,通过如下步骤103-105的操作来调整待调整的物联网终端发送报文的时间。
步骤103:物联网平台发送待调整的物联网终端对应的调整时长给待调整的物联网终端。
物联网平台确定出待调整的物联网终端对应的调整时长后,可以根据待调整的物联网终端的终端标识,立即将该调整时长发送给待调整的物联网终端。也可以当再次接收到物联网终端发送的报文时,确定该物联网终端的终端标识,查询前述存储的待调整的物联网终端的终端标识中是否包含当前上传报文的物联网终端的终端标识,如果是,则确定该物联网终端为待调整的物联网终端,则发送该待调整的物联网终端对应的调整时长给该待调整的物联网终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物联网平台可以发送退避报文给该待调整的物联网终端,该退避报文携带该待调整的物联网终端对应的调整时长。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物联网平台将调整时长发送给待调整的物联网终端后,还消除存储的该待调整的物联网终端的终端标识对应的标记符。
步骤104:物联网终端接收物联网平台发送的调整时长,根据该调整时长,调整当前待上传报文的发送时间。
待调整的物联网终端接收物联网平台发送的调整时长,通过如下第一或第二所述的方式来调整当前待上传报文的发送时间,包括:
第一,待调整的物联网终端的定时器按照累加方式计时,即按照0、1、2……数值递增的方式计时。
待调整的物联网终端接收到物联网平台发送的调整时长后,将定时器的当前数值减去该调整时长,然后通过定时器继续计时,直到定时器计时的数值达到物联网终端发送报文的上报周期。
例如,在定时器采用累积计时方式时,假设调整时长为2,定时器的当前数值为5秒,则将定时器的当前数值调整为3秒,如此使得当前待上传报文的发送时间延后2秒。再如,假设调整时长为-2,定时器的当前数值为5秒,则减去调整时长后定时器的当前数值被调整为7秒,如此使得当前待上传报文的发送时间提前2秒。
第二,待调整的物联网终端的计时器按照倒计时的方式进行计时,即从物联网终端发送报文的上报周期开始进行倒计时,直至倒计时为0。
待调整的物联网终端接收到物联网平台发送的调整时长后,将定时器的当前数值加上该调整时长,之后通过定时器继续计时,直到定时器计时的数值达到物联网终端发送报文的上报周期。
例如,在定时器采用倒计时方式时,假设调整时长为2,定时器的当前数值为5秒,则将定时器的当前数值调整为7秒,如此使得当前待上传报文的发送时间延后2秒。再如,假设调整时长为-2,定时器的当前数值为5秒,则加上该调整时长后定时器的当前数值被调整为3秒,如此使得当前待上传报文的发送时间提前2秒。
在调整时长为正值时,除通过上述第一或第二的方式来调整发送报文的时间外,还可以将定时器暂停该调整时长,待时间经过该调整时长后再从定时器计时的当前数值开始继续计时,直到定时器计时的数值达到物联网终端发送报文的上报周期。
本申请实施例中,物联网终端通过修改定时器的方式,保障调整报文发送时间的实时性和有效性。
步骤105:物联网终端在调整后的发送时间到达时,发送当前待上传报文给物联网平台。
通过上述步骤104的方式调整当前待上传报文的发送时间后,当调整后的发送时间到达时,发送当前待上传报文给物联网平台。调整后的发送时间即为调整后定时器计时的数值达到上报周期的时间,或者调整后定时器倒计时为0的时间。
待调整的物联网终端根据调整时长对当前待上传报文的发送时间进行调整,并发送当前待上传报文给物联网平台后,后续该待调整的物联网终端仍按照原来的上报周期发送报文给物联网平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将流量高峰期划分为多个时间段,每个时间段的时长可以与物联网终端上传报文的上报周期相等。对于划分出的每个时间段都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确定出每个时间段内的第一时间单位及第二时间单位,并确定每个第一时间单位内待调整的物联网终端及其对应的调整时长,以及对每个待调整的物联网终端发送报文的时间进行调整,从而使得流量高峰期内各个时刻点的流量值趋于平均,避免出现瞬间突发的流量冲击情况。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改变统计流量分布的统计周期、用于判定流量高峰期的预设阈值、上述流量高峰期划分为的时间段数目等参数,以便进一步提升物联网终端发送报文时间的优化效果。
对流量高峰期内出现的流量值大于预设平均流量值的时间单位进行上述操作,对这些时间单位内待调整的物联网终端发送报文的时间进行调整后,使得流量高峰期内各个时间点的流量值趋于平均。但后续在流量高峰期内可能会出现新上线的物联网终端,也可能存在一些丢包等优化不彻底的情况。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每隔预设时间段重新按照上述步骤101-105的操作对流量高峰期中待调整的物联网终端进行报文发送时间的优化,以便对新上线的物联网终端发送报文的时间进行优化,以及对上一次优化中可能出现的丢包、优化不彻底等情况进行完善。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下面结合具体实例进行详细说明。例如,某电动车防盗系统包括物联网平台及500万辆安装物联网终端的电动车,电动车以5分钟(300秒)为上报周期,周期性地向物联网平台发送定位报文。物联网平台以30分钟为统计周期,统计一天内各个统计周期内的流量分布,发现17:00—19:00之间的4个统计周期内上传报文的电动车数目最多,依次为200万、250万、300万、250万。假设用于判定流量高峰期的预设阈值为280万,则确定上传报文的电动车数目为300万的时间段18:00—18:30为流量高峰期。假设时间单位为1秒,则计算该流量高峰期对应的电动车数目300万与电动车的上报周期300秒之间的比值为10000,设置该流量高峰期对应的平均预设流量值为10000。
之后物联网平台对流量高峰期18:00—18:30中每个时间单位内的流量分布进行统计,如下表所示为18:00—18:05之间的统计结果:
Figure BDA0001987614420000131
将上表中每秒对应的电动车数目与预设平均流量值10000进行比较,确定出流量值大于预设平均流量值的第一时间单位第2秒、第5秒、…、第297秒及第300秒,以及确定出流量值小于预设平均流量值的第二时间单位第4秒、…、第296秒、第298秒及第299秒。假设确定的第2秒内待调整的电动车为a和b,从确定的第二时间单位中选择一个第二时间单位,如选择的第二时间单位为第4秒,则将待调整的电动车a发送报文的时间调整到第4秒,即待调整的电动车a对应的调整时长为2。将待调整的电动车a调整至第4秒后,第4秒对应的电动车数目加一达到了预设平均流量值10000,将第4秒从确定的第二时间单位内剔除。对于待调整的电动车b,从剩余的第二时间单位中选择一个第二时间单位,如选择的第二时间单位为第296秒,则将待调整的电动车b发送报文的时间调整到第296秒,即待调整的电动车b对应的调整时长为294。将待调整的电动车b调整至第296秒后,第296秒对应的电动车数目加一达到了预设平均流量值10000,将第296秒从确定的第二时间单位内剔除。然后再根据剩余的第二时间单位来确定其他待调整的电动车对应的调整时长,直至确定出每个待调整的电动车对应的调整时长。
当再次接收到电动车a上送的报文时,物联网平台发送退避报文给电动车a,该退避报文携带调整时长2。电动车a接收到退避报文后,假设电动车a的定时器采用倒计时方式计时,对5分钟的上报周期进行倒计时,且定时器的当前数值为290,则将定时器的当前数值修改为292,然后从292开始继续倒计时,直至倒计时为0时发送报文给物联网平台。或者,电动车a将定时器暂停2秒,然后继续从290开始倒计时,直至倒计时为0后发送报文给物联网平台。同理,电动车b延迟294秒后继续上送报文。
对于流量高峰期18:00—18:30内的其他时间段,同样可以按照上述方式来确定待调整的电动车及其对应的调整时长,并进行调整。如对18:15—18:20进行一次上述处理,可以对在该时间段内新上线的电动车发送报文的时间进行优化,也可以对上一次优化中可能出现的丢包、优化不彻底等情况进行完善。
除了物联网系统外,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还适用于一些网络系统,这些网络系统是由服务端和多个终端组成,且多个终端周期性地向服务端发送报文。该服务端可以为公有云、私有云或服务器等。这些网络系统所具有的共同特点为,多个终端按照相同的周期向服务端发送报文,受概率分布及终端时钟偏差的影响,容易出现在短时间内向服务端发送报文的终端数目过多,导致服务端出现瞬时流量峰值,给服务端造成很大的性能压力,进而导致服务端出现丢包或宕机等。在具有上述特点的网络系统中都可以采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由服务端确定流量高峰期内待调整的终端及其对应的调整时长,待调整的终端依据该调整时长调节自身发送报文的时间,从而使得待调整的终端能够避开出现流量冲击的时间,使流量高峰期内各个时间点的流量值都趋于平均值,在不改变物服务端资源配置的前提下减少服务端出现突发流量冲击情况,避免因流量冲击造成服务端因性能压力丢包或宕机。
本申请实施例中,物联网平台统计流量高峰期包括的每个时间单位的流量分布信息;根据每个时间单位的流量分布信息,确定待调整的物联网终端及其对应的调整时长;发送调整时长给待调整的物联网终端,待调整的物联网终端根据调整时长调整报文发送时间。使得待调整的物联网终端能够避开出现流量冲击的时间单位,使流量高峰期内各个时间单位的流量值都趋于预设平均流量值,基本平均的把物联网终端分配到上报周期内的不同时间点,避免出现流量爆点而导致系统丢包或其他性能问题。在不改变物联网平台资源配置的前提下减少物联网平台出现突发流量冲击情况,避免因流量冲击造成物联网平台因性能压力丢包或宕机。
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调整报文发送时间的方法,该方法应用于上述实施例中的物联网平台。在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调整物联网终端发送报文的时间之前,先通过如下操作在物联网平台进行预置,包括:
分别统计预设时长包括的每个统计周期内上传报文的物联网终端数目;根据每个统计周期对应的物联网终端数目,从预设时长中确定流量值大于预设阈值的流量高峰期;根据流量高峰期对应的物联网终端数目及物联网终端发送报文的上报周期,设置流量高峰期对应的预设平均流量值。
物联网平台通过上述方式确定出流量高峰期以及每个流量高峰期对应的预设平均流量值之后,即可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来调整物联网终端发送报文的时间,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201:分别统计流量高峰期包括的每个时间单位对应的流量分布信息。
对于每个流量高峰期,物联网平台将该流量高峰期划分为多个时间单位,时间单位可以为1秒或2秒等。对于流量高峰期包括的每个时间单位,物联网平台统计该时间单位对应的流量分布信息,该流量分布信息包括在该时间单位内上传报文的物联网终端数目及上传报文的每个物联网终端的终端标识。
步骤202:根据每个时间单位对应的流量分布信息,确定待调整的物联网终端及待调整的物联网终端对应的调整时长。
根据每个时间单位对应的物联网终端数目,确定流量值大于预设平均流量值的第一时间单位;根据第一时间单位内上传报文的每个物联网终端对应的终端标识,确定待调整的物联网终端。
物联网平台分别将流量高峰期包括的每个时间单位对应的物联网终端数目与预设平均流量值进行比较,确定出物联网终端数目大于预设平均流量值的时间单位,将确定出的一个或多个时间单位作为第一时间单位。然后根据第一时间单位对应的物联网终端数目及预设平均流量值,确定待调整物联网终端的数目;从第一时间单位内上传报文的每个物联网终端中,随机选择数目个物联网终端作为待调整物联网终端;或者,流量分布信息还包括时间单位内上传报文的每个物联网终端对应的上报时间,从第一时间单位内上传报文的每个物联网终端中,选择上报时间最晚的数目个物联网终端作为待调整的物联网终端。
物联网平台根据每个时间单位对应的物联网终端数目,确定流量值小于预设平均流量值的第二时间单位;根据第二时间单位及待调整的物联网终端所属的第一时间单位确定待调整的物联网终端对应的调整时长。具体地,从第二时间单位中随机选择一个第二时间单位;或者,流量分布信息还包括时间单位内上传报文的每个物联网终端对应的上报时间,从第二时间单位中选择与待调整的物联网终端对应的上报时间最近的第二时间单位;根据选择的第二时间单位和待调整的物联网终端所属的第一时间单位,计算待调整的物联网终端对应的调整时长。
将上述选择的第二时间单位对应的物联网终端数目加一;若加一操作后选择的第二时间单位对应的物联网终端数目大于或等于预设平均流量值,则从流量值小于预设平均流量值的第二时间单位中剔除选择的第二时间单位,返回根据第二时间单位及待调整的物联网终端所属的第一时间单位确定待调整的物联网终端对应的调整时长,直到确定出每个待调整的物联网终端对应的调整时长。
步骤203:发送调整时长给待调整的物联网终端,以使待调整的物联网终端根据调整时长调整报文发送时间。
当再次接收到待调整的物联网终端上传的报文时,发送调整时长给待调整的物联网终端。
本申请实施例中物联网平台的操作细节均可参考上述实施例中物联网平台的操作细节,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物联网平台统计流量高峰期包括的每个时间单位的流量分布信息;根据每个时间单位的流量分布信息,确定待调整的物联网终端及其对应的调整时长;发送调整时长给待调整的物联网终端,使待调整的物联网终端根据调整时长调整报文发送时间。使得待调整的物联网终端能够避开出现流量冲击的时间单位,使流量高峰期内各个时间单位的流量值都趋于预设平均流量值,基本平均的把物联网终端分配到上报周期内的不同时间点,避免出现流量爆点而导致系统丢包或其他性能问题。在不改变物联网平台资源配置的前提下减少物联网平台出现突发流量冲击情况,避免因流量冲击造成物联网平台因性能压力丢包或宕机。
本申请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调整报文发送时间的方法,应用于上述实施例中的物联网终端,如图4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301:接收物联网平台发送的调整时长。
步骤302:根据调整时长,调整当前待上传报文的发送时间。
物联网终端根据调整时长及自身定时器的计时方式,调整定时器的当前数值;通过定时器从调整后的当前数值继续进行计时。具体地,若定时器的计时方式为累加计时,则将定时器的当前数值减去调整时长;若定时器的计时方式为倒计时,则将定时器的当前数值加上调整时长。
在调整时长为正值时,还可以将定时器暂停该调整时长,待时间经过该调整时长后再从定时器计时的当前数值开始继续计时,直到定时器计时的数值达到物联网终端发送报文的上报周期。
步骤303:在调整后的发送时间到达时,发送当前待上传报文给物联网平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物联网终端的操作细节均可参考上述实施例中物联网终端的操作细节,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物联网平台统计流量高峰期包括的每个时间单位的流量分布信息;根据每个时间单位的流量分布信息,确定待调整的物联网终端及其对应的调整时长;发送调整时长给待调整的物联网终端,使待调整的物联网终端根据调整时长调整报文发送时间。使得待调整的物联网终端能够避开出现流量冲击的时间单位,使流量高峰期内各个时间单位的流量值都趋于预设平均流量值,基本平均的把物联网终端分配到上报周期内的不同时间点,避免出现流量爆点而导致系统丢包或其他性能问题。在不改变物联网平台资源配置的前提下减少物联网平台出现突发流量冲击情况,避免因流量冲击造成物联网平台因性能压力丢包或宕机。
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调整报文发送时间的装置,该装置应用于上述各个实施例中的物联网平台,如图5所示,包括:
统计模块40,用于分别统计流量高峰期包括的每个时间单位对应的流量分布信息;
确定模块41,用于根据每个时间单位对应的流量分布信息,确定待调整的物联网终端及待调整的物联网终端对应的调整时长;
发送模块42,用于发送调整时长给待调整的物联网终端,以使待调整的物联网终端根据调整时长调整报文发送时间。
上述流量分布信息包括时间单位内上传报文的物联网终端数目及每个物联网终端对应的终端标识,确定模块41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每个时间单位对应的物联网终端数目,确定流量值大于预设平均流量值的第一时间单位;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第一时间单位内上传报文的每个物联网终端对应的终端标识,确定待调整的物联网终端。
上述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第一时间单位对应的物联网终端数目及预设平均流量值,确定待调整的物联网终端的数目;从第一时间单位内上传报文的每个物联网终端中,随机选择数目个物联网终端作为待调整的物联网终端;或者,流量分布信息还包括时间单位内上传报文的每个物联网终端对应的上报时间,从第一时间单位内上传报文的每个物联网终端中,选择上报时间最晚的数目个物联网终端作为待调整的物联网终端。
确定模块41还包括:
第三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每个时间单位对应的物联网终端数目,确定流量值小于预设平均流量值的第二时间单位;
第四确定单元,用于根据第二时间单位及待调整的物联网终端所属的第一时间单位确定待调整的物联网终端对应的调整时长。
上述第四确定单元,用于从第二时间单位中随机选择一个第二时间单位;或者,流量分布信息还包括时间单位内上传报文的每个物联网终端对应的上报时间,从第二时间单位中选择与待调整的物联网终端对应的上报时间最近的第二时间单位;根据选择的第二时间单位和待调整的物联网终端所属的第一时间单位,计算待调整的物联网终端对应的调整时长。
上述确定模块41,还用于将选择的第二时间单位对应的物联网终端数目加一;若加一操作后选择的第二时间单位对应的物联网终端数目大于或等于预设平均流量值,则从流量值小于预设平均流量值的第二时间单位中剔除选择的第二时间单位,返回根据第二时间单位及待调整的物联网终端所属的第一时间单位确定待调整的物联网终端对应的调整时长,直到确定出每个待调整的物联网终端对应的调整时长。
发送模块42,用于当再次接收到待调整的物联网终端上传的报文时,发送调整时长给待调整的物联网终端。
该装置还包括:预置模块,用于分别统计预设时长包括的每个统计周期内上传报文的物联网终端数目;根据每个统计周期对应的物联网终端数目,从预设时长中确定流量值大于预设阈值的流量高峰期;根据流量高峰期对应的物联网终端数目及物联网终端发送报文的上报周期,设置流量高峰期对应的预设平均流量值。
本申请实施例中,物联网平台统计流量高峰期包括的每个时间单位的流量分布信息;根据每个时间单位的流量分布信息,确定待调整的物联网终端及其对应的调整时长;发送调整时长给待调整的物联网终端,使待调整的物联网终端根据调整时长调整报文发送时间。使得待调整的物联网终端能够避开出现流量冲击的时间单位,使流量高峰期内各个时间单位的流量值都趋于预设平均流量值,基本平均的把物联网终端分配到上报周期内的不同时间点,避免出现流量爆点而导致系统丢包或其他性能问题。在不改变物联网平台资源配置的前提下减少物联网平台出现突发流量冲击情况,避免因流量冲击造成物联网平台因性能压力丢包或宕机。
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也提供一种调整报文发送时间的装置,该装置应用于上述各个实施例中的物联网终端,如图6所示,包括:
接收模块50,用于接收物联网平台发送的调整时长;
调整模块51,用于根据所述调整时长,调整当前待上传报文的发送时间;
发送模块52,用于在调整后的所述发送时间到达时,发送所述当前待上传报文给所述物联网平台。
上述调整模块51包括:
调整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调整时长及自身定时器的计时方式,调整所述定时器的当前数值;
计时单元,用于通过所述定时器从调整后的所述当前数值继续进行计时。
上述调整单元,用于若所述定时器的计时方式为累加计时,则将所述定时器的当前数值减去所述调整时长;若所述定时器的计时方式为倒计时,则将所述定时器的当前数值加上所述调整时长。
本申请实施例中,物联网平台统计流量高峰期包括的每个时间单位的流量分布信息;根据每个时间单位的流量分布信息,确定待调整的物联网终端及其对应的调整时长;发送调整时长给待调整的物联网终端,使待调整的物联网终端根据调整时长调整报文发送时间。使得待调整的物联网终端能够避开出现流量冲击的时间单位,使流量高峰期内各个时间单位的流量值都趋于预设平均流量值,基本平均的把物联网终端分配到上报周期内的不同时间点,避免出现流量爆点而导致系统丢包或其他性能问题。在不改变物联网平台资源配置的前提下减少物联网平台出现突发流量冲击情况,避免因流量冲击造成物联网平台因性能压力丢包或宕机。
为了实现上述各实施例,本申请一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调整报文发送时间的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存储器上存储有可执行程序;处理器读取存储器中存储的可执行程序代码,运行与该可执行程序代码对应的程序,用于实现如上述任一实施例的调整报文发送时间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申请另一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度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实施例的调整报文发送时间的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
在此提供的算法和显示不与任何特定计算机、虚拟装置或者其它设备有固有相关。各种通用装置也可以与基于在此的示教一起使用。根据上面的描述,构造这类装置所要求的结构是显而易见的。此外,本申请也不针对任何特定编程语言。应当明白,可以利用各种编程语言实现在此描述的本申请的内容,并且上面对特定语言所做的描述是为了披露本申请的最佳实施方式。
在此处所提供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类似地,应当理解,为了精简本申请并帮助理解各个发明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在上面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本申请的各个特征有时被一起分组到单个实施例、图、或者对其的描述中。然而,并不应将该公开的方法解释成反映如下意图:即所要求保护的本申请要求比在每个权利要求中所明确记载的特征更多的特征。更确切地说,如下面的权利要求书所反映的那样,发明方面在于少于前面公开的单个实施例的所有特征。因此,遵循具体实施方式的权利要求书由此明确地并入该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每个权利要求本身都作为本申请的单独实施例。
本领域那些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可以对实施例中的设备中的模块进行自适应性地改变并且把它们设置在与该实施例不同的一个或多个设备中。可以把实施例中的模块或单元或组件组合成一个模块或单元或组件,以及此外可以把它们分成多个子模块或子单元或子组件。除了这样的特征和/或过程或者单元中的至少一些是相互排斥之外,可以采用任何组合对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所有特征以及如此公开的任何方法或者设备的所有过程或单元进行组合。除非另外明确陈述,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每个特征可以由提供相同、等同或相似目的的替代特征来代替。
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所述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申请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下面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
本申请的各个部件实施例可以以硬件实现,或者以在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上运行的软件模块实现,或者以它们的组合实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实践中使用微处理器或者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来实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虚拟机的创建装置中的一些或者全部部件的一些或者全部功能。本申请还可以实现为用于执行这里所描述的方法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的设备或者装置程序(例如,计算机程序和计算机程序产品)。这样的实现本申请的程序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或者可以具有一个或者多个信号的形式。这样的信号可以从因特网网站上下载得到,或者在载体信号上提供,或者以任何其他形式提供。
应该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说明而不是对本申请进行限制,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可设计出替换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元件或步骤。位于元件之前的单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存在多个这样的元件。本申请可以借助于包括有若干不同元件的硬件以及借助于适当编程的计算机来实现。在列举了若干装置的单元权利要求中,这些装置中的若干个可以是通过同一个硬件项来具体体现。单词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可将这些单词解释为名称。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1)

1.一种调整报文发送时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物联网平台,包括:
分别统计流量高峰期包括的每个时间单位对应的流量分布信息;
根据所述每个时间单位对应的流量分布信息,确定待调整的物联网终端及所述待调整的物联网终端对应的调整时长;
发送所述调整时长给所述待调整的物联网终端,以使所述待调整的物联网终端根据所述调整时长调整报文发送时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分布信息包括时间单位内上传报文的物联网终端数目及每个物联网终端对应的终端标识,所述根据所述每个时间单位对应的流量分布信息,确定待调整的物联网终端,包括:
根据所述每个时间单位对应的物联网终端数目,确定流量值大于预设平均流量值的第一时间单位;
根据所述第一时间单位内上传报文的每个物联网终端对应的终端标识,确定待调整的物联网终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时间单位内上传报文的每个物联网终端对应的终端标识,确定待调整的物联网终端,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时间单位对应的物联网终端数目及所述预设平均流量值,确定待调整的物联网终端的数目;
从所述第一时间单位内上传报文的每个物联网终端中,随机选择所述数目个物联网终端作为待调整的物联网终端;或者,所述流量分布信息还包括时间单位内上传报文的每个物联网终端对应的上报时间,从所述第一时间单位内上传报文的每个物联网终端中,选择上报时间最晚的所述数目个物联网终端作为待调整的物联网终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每个时间单位对应的流量分布信息,确定所述待调整的物联网终端对应的调整时长,包括:
根据所述每个时间单位对应的物联网终端数目,确定流量值小于所述预设平均流量值的第二时间单位;
根据所述第二时间单位及所述待调整的物联网终端所属的第一时间单位确定所述待调整的物联网终端对应的调整时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二时间单位及所述待调整的物联网终端所属的第一时间单位确定所述待调整的物联网终端对应的调整时长,包括:
从第二时间单位中随机选择一个第二时间单位;或者,所述流量分布信息还包括时间单位内上传报文的每个物联网终端对应的上报时间,从第二时间单位中选择与所述待调整的物联网终端对应的上报时间最近的第二时间单位;
根据选择的所述第二时间单位和所述待调整的物联网终端所属的第一时间单位,计算所述待调整的物联网终端对应的调整时长。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别统计流量高峰期包括的每个时间单位对应的流量分布信息之前,还包括:
分别统计预设时长包括的每个统计周期内上传报文的物联网终端数目;
根据所述每个统计周期对应的物联网终端数目,从所述预设时长中确定流量值大于预设阈值的流量高峰期;
根据所述流量高峰期对应的物联网终端数目及物联网终端发送报文的上报周期,设置所述流量高峰期对应的预设平均流量值。
7.一种调整报文发送时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物联网终端,包括:
接收物联网平台发送的调整时长;所述调整时长是所述物联网平台通过如下方式确定的:分别统计流量高峰期包括的每个时间单位对应的流量分布信息;根据所述每个时间单位对应的流量分布信息,确定待调整的物联网终端及所述待调整的物联网终端对应的调整时长;
根据所述调整时长,调整当前待上传报文的发送时间;
在调整后的所述发送时间到达时,发送所述当前待上传报文给所述物联网平台。
8.一种调整报文发送时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物联网平台,包括:
统计模块,用于分别统计流量高峰期包括的每个时间单位对应的流量分布信息;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每个时间单位对应的流量分布信息,确定待调整的物联网终端及所述待调整的物联网终端对应的调整时长;
发送模块,用于发送所述调整时长给所述待调整的物联网终端,以使所述待调整的物联网终端根据所述调整时长调整报文发送时间。
9.一种调整报文发送时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物联网终端,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物联网平台发送的调整时长;所述调整时长是所述物联网平台通过如下方式确定的:分别统计流量高峰期包括的每个时间单位对应的流量分布信息;根据所述每个时间单位对应的流量分布信息,确定待调整的物联网终端及所述待调整的物联网终端对应的调整时长;
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调整时长,调整当前待上传报文的发送时间;
发送模块,用于在调整后的所述发送时间到达时,发送所述当前待上传报文给所述物联网平台。
10.一种调整报文发送时间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
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可执行程序,所述可执行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1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CN201910170136.XA 2019-03-07 2019-03-07 一种调整报文发送时间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001192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70136.XA CN110011926B (zh) 2019-03-07 2019-03-07 一种调整报文发送时间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70136.XA CN110011926B (zh) 2019-03-07 2019-03-07 一种调整报文发送时间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11926A CN110011926A (zh) 2019-07-12
CN110011926B true CN110011926B (zh) 2022-08-23

Family

ID=671665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70136.XA Active CN110011926B (zh) 2019-03-07 2019-03-07 一种调整报文发送时间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01192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01253B (zh) * 2020-07-28 2022-06-14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用于存储系统的流量控制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2383942B (zh) * 2020-11-17 2022-08-12 杭州粒合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讯模块上线效率测试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14553792A (zh) * 2020-11-25 2022-05-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调度参数的调整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492615B (zh) * 2020-12-02 2023-01-17 杭州粒合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远程通讯的方法、系统、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3572696A (zh) * 2021-06-11 2021-10-29 济南浪潮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集群数据上报的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295516B1 (en) * 2001-11-13 2007-11-13 Verizon Services Corp. Early traffic regulation techniques to protect against network flooding
CN103546335A (zh) * 2013-09-16 2014-01-29 紫光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流量的预测方法及其装置
CN103581036B (zh) * 2013-10-31 2017-05-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虚拟机网络流量的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
US9577937B2 (en) * 2014-07-23 2017-02-21 Cisco Technology, Inc. Ensuring dynamic traffic shaping fairness
CN104092619B (zh) * 2014-07-25 2017-07-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流量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5791144A (zh) * 2014-12-19 2016-07-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链路流量分担的方法和装置
CN106059942A (zh) * 2016-08-02 2016-10-26 浪潮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sdn网络中基于负载预测的流量控制方法
CN106789700B (zh) * 2016-12-23 2020-11-03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流量整形方法及网络设备
CN107508815B (zh) * 2017-08-30 2020-09-11 杭州安恒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网站流量分析预警方法及装置
CN109429255B (zh) * 2017-09-01 2022-01-2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陕西有限公司 流量调整方法、装置、服务器、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7846614B (zh) * 2017-10-19 2020-09-11 北京奇艺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流量调度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8429802B (zh) * 2018-03-07 2021-01-26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物联网设备信息获取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11926A (zh) 2019-07-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11926B (zh) 一种调整报文发送时间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EP3451614B1 (en) Dispatching method and device in content delivery network
US9220111B2 (en) Communication scheduling
CN110351198B (zh) 一种流量调节方法、数据传输系统、存储介质及设备
CN103986715A (zh) 一种网络流量控制的方法及装置
US10674390B2 (en) Monitoring report gene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user equipment
CN105095055B (zh) 用户活跃度统计方法及系统
CN109005228B (zh) 一种停车场设备与云端多路通讯的方法与系统
CN104851308A (zh) 一种交通状态信息的处理方法及设备
CN109698797A (zh) 一种tcp拥塞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9995668B (zh) 流量控制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CN109257335B (zh) 保持回源链路的方法、回源方法、相关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3630616A (zh) 直播边缘节点资源管控方法及系统
CN111815059B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953655B (zh) 一种通信系统中服务器响应请求消息的方法及设备
CN103955846A (zh) 信息处理系统中控制多个终端智能反馈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6489019B (zh) 一种智能视觉信令通道管理方法、系统及介质
CN108156086B (zh) 一种策略规则下发方法及装置
CN102685130A (zh) 一种云会议的调度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3556573A (zh) 推流链路选择方法及系统
US20170127356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longing lasting time of inactive mode
CN107493347B (zh) 一种远程通知方法及装置
CN106911749B (zh) 通知用户上下线的方法和装置
CN112218273B (zh) 终端上行数据分流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7820264B (zh) 一种确定退避时间的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630

Address after: 310052 11th Floor, 466 Changhe Road, Binjia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3C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10052 Changhe Road, Binjiang District, Hangzhou, Zhejiang Province, No. 466

Patentee before: NEW H3C TECHNOLOGIES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