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11732B - 光纤传输系统和信号传输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光纤传输系统和信号传输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11732B
CN110011732B CN201810012298.6A CN201810012298A CN110011732B CN 110011732 B CN110011732 B CN 110011732B CN 201810012298 A CN201810012298 A CN 201810012298A CN 110011732 B CN110011732 B CN 11001173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ss
type
service board
signal
optic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01229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11732A (zh
Inventor
陈赛
谢崇进
张欢
朱占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filed Critical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01229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011732B/zh
Publication of CN1100117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117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117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117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25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fibre transmission
    • H04B10/2589Bidirectional transmission
    • H04B10/25891Transmission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27Arrangements for network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29Repeaters
    • H04B10/291Repeaters in which processing or amplification is carried out without conversion of the main signal from optical for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光纤传输系统和信号传输方法。其中,该光纤传输系统包括:第一类合分波器,用于将第一类业务板中的至少一个业务板发送的信号进行合波传输;第二类合分波器,用于将第二类业务板中的至少一个业务板发送的信号进行合波传输;波段合分波器,分别与第一类合分波器的输出端和第二类合分波器的输出端连接,用于将第一类业务板和第二类业务板发送的信号进行合波传输;管理平台,用于获取第一类合分波器和第二类合分波器的光学参数,以及获取第一类业务板和第二类业务板的终端参数。本申请解决了由于现有技术中多平台耦合使得各个厂家设备的运行参数获取困难,导致系统灵活性低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光纤传输系统和信号传输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互联网技术应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光纤传输系统和信号传输方法。
背景技术
长途或城域的光缆资源越来越珍贵,光传输系统的设计追求更高的传输容量和更低的单位比特传输成本。然而,由于现在光传输系统的封闭性,一对光纤上通常只能采用一个厂家的设备,不同厂家的设备一般不能共存于同一对光纤中。为打破厂家的锁定,现在出现了一种陌生波长(Alien Wavelegnth)的技术,即一个厂家的波长在另一个厂家的传输系统中传输。但是现有OTN传输系统是一个厂家私有的封闭性管理平台,光纤传输网络(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简称OTN)厂家的管理系统只能管理自己的设备,不能管理其他厂家的设备,即使陌生波长技术也存在不同厂家设备管理困难的问题。对于用户来说,初始建设时选择一个厂家的设备后,后续扩容一般也必须采用该厂家的设备才能有效的管理起来,用户自主技术选型的能力下降,被设备厂家的技术路线锁定,与更高传输容量和更低单位比特传输成本的目标背道而驰。
当前的OTN传输系统,如图1所示,图1是光传输系统示意图,整体上可以分为两大部分:终端系统部分和线路系统部分。终端系统部分一般对应多个业务板卡(Transponder),每个业务板卡对应一个波道;线路系统部分包含合分波器(Mux/DeMux)、光放大器(EDFA)、光监控板卡(OSC)、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Reconfigurable Optical AddDrop Multiplexer,简称ROADM)等。合分波器利用波分复用技术将多个波道合在一根光纤中传输,光放大器补偿光信号传输后的损耗,光监控单板单独利用一个波长通道(λ)传递网管监控信息。ROADM一般用于波长调度,图2a示意了一种可以向4个方向调度的ROADM节点内部结构,核心器件一般使用波长选择开关(Wavelength Selective Switch,WSS)。在图2b中,使用ROADM节点后网络具有调度业务波长的能力。从终端到线路系统,所有设备或组件都在一个管理平台下。
传统利用陌生波长的多波段共存光纤传输系统如图3所示。以两个厂家为例,厂家1为系统新建时的设备,对应管理平台1,厂家2为系统扩容时的设备,对应管理平台2,业务板3和4对于厂家1来说就是陌生波长。管理平台1下是一个完整的端到端OTN传输系统,包含终端系统部分和线路系统部分,管理平台2下只有终端系统部分。
但是多个管理平台的波段共纤传输时不能够完全解耦,管理平台之间需要协同配合。如图3所示,扩容部分新增的厂家2的设备没有端到端的统一管理。对于管理平台1,厂家2的波长属于陌生波长,只能监控通道光功率等光学指标,看不到终端误码率等性能指标;对于管理平台2,能看到误码率等性能指标,却看不到线路系统上的各项性能监测,更不能对其波长在ROADM站点进行调度,从而极大地降低了系统的灵活性。当出现故障时,这种不完全解耦对系统运维是极大的挑战。
针对上述由于现有技术中多平台耦合使得各个厂家设备的运行参数获取困难,导致系统灵活性低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纤传输系统和信号传输方法,以至少解决由于现有技术中多平台耦合使得各个厂家设备的运行参数获取困难,导致系统灵活性低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光纤传输系统,包括:第一类合分波器,与对应的第一类业务板连接,用于将第一类业务板中的至少一个业务板发送的信号进行合波传输;第二类合分波器,与对应的第二类业务板连接,用于将第二类业务板中的至少一个业务板发送的信号进行合波传输;波段合分波器,分别与第一类合分波器的输出端和第二类合分波器的输出端连接,用于将第一类业务板和第二类业务板发送的信号进行合波传输;管理平台,分别与第一类合分波器、第一类业务板、第二类合分波器和第二类业务板连接,用于获取第一类合分波器和第二类合分波器的光学参数,以及获取第一类业务板和第二类业务板的终端参数。
可选的,管理平台包括:第一类管理平台和第二类管理平台,其中,第一类管理平台,与第一类业务板和对应的第一类线路板卡连接,用于获取第一类线路板卡的光学参数和第一类业务板的终端参数;第二类管理平台,与第二类业务板和对应的第二类线路板卡连接,用于获取第二类线路板卡的光学参数和第二类业务板的终端参数。
进一步地,可选的,第一类管理平台、第一类业务板和对应的第一类线路板卡属于第一厂家;第二类管理平台、第二类业务板和对应的第二类线路板卡属于第二厂家,其中,第一厂家的通信模式与第二厂家的通信模式不同;通信模式包括:通信协议和/或通信接口。
可选的,光纤传输系统还包括:第一类线路板卡和第二类线路板卡,其中,第一类线路板卡,与第一类合分波器的输出端连接,用于将第一类业务板发送的信号以及第一类业务板所属的光监控通道的光信号进行合并;第二类线路板卡,与第二类合分波器的输出端连接,用于将第二类业务板发送的信号以及第二类业务板所属的光监控通道的光信号进行合并。
可选的,光纤传输系统还包括:第一类线路板卡和第二类线路板卡,其中,第一类线路板卡,通过第一类线路板卡中的第一类放大器与第一类合分波器的输出端连接,用于将放大器放大后的第一类业务板发送的信号和第一类光监控通道信号进行合并;第二类线路板卡,通过第二类线路板卡中的第二类放大器与第二类合分波器的输出端连接,用于将放大器放大后的第二类业务板发送的信号和第二类光监控通道信号进行合并;波段合分波器,分别与第一类线路板卡和第二类线路板卡连接,用于将合并后的第一类业务板发送的信号和第一类光监控通道信号,以及第二类业务板发送的信号和第二类光监控通道信号进行合并,并发送合并后的第一类业务板发送的信号、第一类光监控通道信号、第二类业务板发送的信号和第二类光监控通道信号。
可选的,第一类管理平台,还用于获取第一类业务板所处线路的第一类光监控通道的信息;第二类管理平台,还用于获取第二类业务板所处线路的第二类光监控通道的信息。
可选的,光纤传输系统还包括:光中继站,其中,光中继站,与前一个站点波段合分波器连接,用于对合并后的第一类业务板发送的信号、第一类光监控通道信号、第二类业务板发送的信号和第二类光监控通道信号进行波段分离,得到第一类业务板发送的信号和第一类光监控通道信号,以及第二类业务板发送的信号和第二类光监控通道信号;并将第一类业务板发送的信号和第二类业务板发送的信号放大,将放大后的第一类业务板发送的信号和第二类业务板发送的信号,与第一类光监控通道信号和第二类光监控通道信号重新进行合波,发送合并后的第一类业务板发送的信号和第一类光监控通道信号,以及第二类业务板发送的信号和第二类光监控通道信号。
进一步地,可选的,光中继站包括:波段分波器、第一类线路板卡、第二类线路板卡和波段合波器,其中,波段分波器,用于分离前一个站点波段合分波器合波后的第一类业务板发送的信号、第一类光监控通道信号、第二类业务板发送的信号和第二类光监控通道信号;第一类线路板卡,与波段分波器的输出端连接,其中,第一类线路板卡中第一类光监控板卡中的分波单元用于分离第一类业务板发送的信号和第一类光监控通道信号,分离后的第一类业务板发送的信号通过第一类线路板卡中的放大器放大,第一类光监控板卡的合波单元用于重新耦合放大后的第一类业务板发送的信号和第一类光监控通道信号;第二类线路板卡,与波段分波器的输出端连接,其中,第二类线路板卡中第二类光监控板卡中的分波单元用于分离第二类业务板发送的信号和第二类光监控通道信号,分离后的第二类业务板发送的信号通过第二类线路板卡中的放大器放大,第二类光监控板卡的合波单元用于重新耦合放大后的第二类业务板发送的信号和第二类光监控通道信号;波段合波器,分别与第一类线路板卡和第二类线路板卡连接,第一类放大器放大后的第一类业务板发送的信号和第一类光监控通道信号通过第一类光监控板卡的合波单元合并,得到的第一类波段;第二类放大器放大后的第二类业务板发送的信号和第二类光监控通道信号通过第二类光监控板卡的合波单元合并,得到的第二类波段;合波器将第一类波段和第二类波段合并。
可选的,光中继站包括:波段分波器、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和波段合波器,其中,波段分波器,用于分离前一个站点波段合分波器合并后的第一类业务板发送的信号、第一类光监控通道信号、第二类业务板发送的信号和第二类光监控通道信号,得到第一类波段和第二类波段,其中,第一类波段包括:第一类业务板发送的信号和第一类光监控通道信号;第二类波段包括:第二类业务板发送的信号和第二类光监控通道信号;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的输入端与波段分波器连接,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的输出端与波段合波器连接,用于调度信号的传输方向。
进一步地,可选的,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包括:第一类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和第二类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其中,第一类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的输入端与波段分波器连接,第一类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的输出端与波段合波器连接,用于调度第一类波段的传输方向;第二类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的输入端与波段分波器连接,第二类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的输出端与波段合波器连接,用于调度第二类波段的传输方向;波段合波器的输入端分别与第一类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和第二类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连接,用于将调度后的第一类波段和第二类波段进行合并发送。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另一种光纤传输系统,包括:第一类发送系统,用于对至少一个第一类业务板信号和第一类光监控通道信号进行合并,得到第一类波段,并发送第一类波段;第二类发送系统,用于对至少一个第二类业务板信号和第二类光监控通道信号进行合并,得到第二类波段,并发送第二类波段;波段合波器的输入端与第一类发送系统和第二类发送系统的输出端连接,波段合波器的输出端与下一个站点波段分波器的输入端连接,用于将第一类发送系统的第一类波段和第二类发送系统的第二类波段进行合并,并将合并后的第一类波段和第二类波段发送至下一个站点波段分波器的输入端;波段分波器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类接收系统和第二类接收系统连接,用于将上一个站点合并后的第一类波段和第二类波段进行分离,并将分离后的第一类波段发送至第一类接收系统,将分离后的第二类波段发送至第二类接收系统;第一类接收系统,用于将第一类波段进行分离,得到至少一个第一类业务板信号和第一类光监控通道信号,并将至少一个第一类业务板信号和第一类光监控通道信号分离,将第一类业务板信号发送至对应的第一类业务板;第二类接收系统,用于将第二类波段进行分离,得到至少一个第二类业务板信号和第二类光监控通道信号,并将至少一个第二类业务板信号和第二类光监控通道信号分离,将第二类业务板信号发送至对应的第二类业务板;管理平台,分为第一类管理平台和第二类管理平台,分别与第一类发送系统、第一类接收系统、第二类发送系统和第二类接收系统连接,用于获取或配置相关板卡的参数。
可选的,第一类发送系统包括:第一类业务板和第一类线路板卡,其中,第一类业务板,用于发送第一类业务板信号;第一类线路板卡中的第一类合波器,与第一类业务板连接,用于合并第一类业务板的第一类业务板信号;第一类线路板卡,用于将第一类业务板的第一类业务板信号和第一类光监控通道信号合并。
可选的,第一类发送系统包括:第一类业务板和第一类线路板卡,其中,第一类业务板,用于发送第一类业务板信号;第一类线路板卡中的第一类合波器,与第一类业务板连接,用于合并第一类业务板的第一类业务板信号;第一类线路板卡中的放大器,与第一类合波器连接,用于放大合并后的第一类业务板的第一类业务板信号;第一类线路板卡,用于将放大后的第一类业务板的第一类业务板信号和第一类光监控通道信号合并。
可选的,第二类发送系统包括:第二类业务板和第二类线路板卡,其中,第二类业务板,用于发送第二类业务板信号;第二类线路板卡中的第二类合波器,与第二类业务板连接,用于合并第二类业务板的第二类业务板信号;第二类线路板卡,用于将第二类业务板的第二类业务板信号和第二类光监控通道信号合并。
可选的,第二类发送系统包括:第二类业务板和第二类线路板卡,其中,第二类业务板,用于发送第二类业务板信号;第二类线路板卡中的第二类合波器,与第二类业务板连接,用于合并第二类业务板的第二类业务板信号;第二类线路板卡中的放大器,与第二类合波器连接,用于放大合并后的第二类业务板的第二类业务板信号;第二类线路板卡,用于将放大后的第二类业务板的第二类业务板信号和第二类光监控通道信号合并。
可选的,第一类接收系统包括:第一类线路板卡和第一类业务板,其中,第一类线路板卡,用于接收并分离第一类波段,得到第一类业务板信号和第一类光监控通道信号;第一类线路板卡中的第一类分波器,用于将第一类业务板信号分配至第一类业务板。
可选的,第一类接收系统包括:第一类线路板卡和两个第一类业务板,其中,第一类线路板卡,用于接收并分离第一类波段,得到第一类业务板信号和第一类光监控通道信号;第一类线路板卡,用于通过第一类线路板卡中的放大器对第一类业务板信号进行放大,并通过第一类线路板卡中的分波器将放大后的第一类业务板信号分配至第一类业务板。
可选的,第二类接收系统包括:第二类线路板卡和第二类业务板,其中,第二类线路板卡,用于接收并分离第二类波段,得到第二类业务板信号和第二类光监控通道信号;第二类线路板卡中的第二类分波器,用于将第二类业务板信号分配至第二类业务板。
可选的,第二类接收系统包括:第二类线路板卡和第二类业务板,其中,第二类线路板卡,用于接收并分离第二类波段,得到第二类业务板信号和第二类光监控通道信号;第二类线路板卡,用于通过第二类线路板卡中的放大器对第二类业务板信号进行放大,并通过第二类线路板卡中的分波器将放大后的第二类业务板信号分配至第二类业务板。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又一种光纤传输系统,包括:第一类发送系统,用于对至少一个第一类业务板信号和第一类光监控通道信号进行合并,得到第一类波段,并发送第一类波段;第二类发送系统,用于对至少一个第二类业务板信号和第二类光监控通道信号进行合并,得到第二类波段,并发送第二类波段;波段合波器的输入端与第一类发送系统和第二类发送系统的输出端连接,波段合波器的输出端与下一个站点的光中继站连接,用于将第一类发送系统的第一类波段和第二类发送系统的第二类波段进行合并,并将合并后的第一类波段和第二类波段发送至光中继站;光中继站的输出端与下一个站点的波段分波器的输入端连接,用于调度第一类波段和第二类波段,并将调度后的第一类波段和第二类波段发送至波段分波器;波段分波器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类接收系统和第二类接收系统连接,用于将合并后的第一类波段和第二类波段进行分离,并将分离后的第一类波段发送至第一类接收系统,将分离后的第二类波段发送至第二类接收系统;第一类接收系统,用于将第一类波段进行分离,得到至少一个第一类业务板信号和第一类光监控通道信号,并将至少一个第一类业务板信号和第一类光监控通道信号发送至对应的第一类业务板;第二类接收系统,用于将第二类波段进行分离,得到至少一个第二类业务板信号和第二类光监控通道信号,并将至少一个第二类业务板信号和第二类光监控通道信号发送至对应的第二类业务板;管理平台,分别与第一类发送系统、第一类接收系统、第二类发送系统和第二类接收系统连接,用于获取至少一个第一类业务板信号和第一类光监控通道信号,以及至少一个第二类业务板信号和第二类光监控通道信号。
可选的,光中继站包括:波段分波器、第一类线路板卡、第二类线路板卡和波段合波器,其中,波段分波器,用于分离前一个站点波段合分波器合波后的第一类业务板发送的信号、第一类光监控通道信号、第二类业务板发送的信号和第二类光监控通道信号;第一类线路板卡,与波段分波器的输出端连接,其中,第一类线路板卡中第一类光监控板卡中的分波单元用于分离第一类业务板发送的信号和第一类光监控通道信号,分离后的第一类业务板发送的信号通过第一类线路板卡中的放大器放大,第一类光监控板卡的合波单元用于重新耦合放大后的第一类业务板发送的信号和第一类光监控通道信号;第二类线路板卡,与波段分波器的输出端连接,其中,第二类线路板卡中第二类光监控板卡中的分波单元用于分离第二类业务板发送的信号和第二类光监控通道信号,分离后的第二类业务板发送的信号通过第二类线路板卡中的放大器放大,第二类光监控板卡的合波单元用于重新耦合放大后的第二类业务板发送的信号和第二类光监控通道信号;波段合波器,分别与第一类线路板卡和第二类线路板卡连接,第一类放大器放大后的第一类业务板发送的信号和第一类光监控通道信号通过第一类光监控板卡的合波单元合并,得到的第一类波段;第二类放大器放大后的第二类业务板发送的信号和第二类光监控通道信号通过第二类光监控板卡的合波单元合并,得到的第二类波段;合波器将第一类波段和第二类波段合并。
可选的,光中继站包括:波段分波器、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和波段合波器,其中,波段分波器,用于分离前一个站点波段合分波器合并后的第一类业务板发送的信号、第一类光监控通道信号、第二类业务板发送的信号和第二类光监控通道信号,得到第一类波段和第二类波段,其中,第一类波段包括:第一类业务板发送的信号和第一类光监控通道信号;第二类波段包括:第二类业务板发送的信号和第二类光监控通道信号;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的输入端与波段分波器连接,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的输出端与波段合波器连接,用于调度信号的传输方向。
进一步地,可选的,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包括:第一类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和第二类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其中,第一类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的输入端与波段分波器连接,第一类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的输出端与波段合波器连接,用于调度第一类波段的传输方向;第二类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的输入端与波段分波器连接,第二类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的输出端与波段合波器连接,用于调度第二类波段的传输方向;波段合波器的输入端分别与第一类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和第二类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连接,用于将调度后的第一类波段和第二类波段进行合并发送。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包括:将第一类业务板信号和第一类光监控通道信号通过合波器进行合并,得到第一类波段;将第二类业务板信号和第二类光监控通道信号通过合波器进行合并,得到第二类波段;将第一类波段和第二类波段通过波段合波器进行合并,并发送合并后的第一类波段和第二类波段,以使得接收系统在接收合并后的第一类波段和第二类波段之后,通过波段分波器对合并的第一类波段和第二类波段进行分离,并将分离后的第一类波段和第二类波段分发至对应的业务板。
可选的,将第一类波段和第二类波段通过波段合波器进行合并包括:配置发送第一类波段的第一类发送系统与发送第二类波段的第二类发送系统之间的主通信通道和备通信通道,其中,主通信通道,用于传输第一类发送系统发送的第一类波段;以及,传输第二类发送系统发送的第二类波段;将第一类波段通过备通信通道备份至第二类波段中,得到第一备份波段;将第二类波段通过备通信通道备份至第一类波段中,得到第二备份波段;将主通信通道传输的第一类波段和第二类波段,以及第一备份波段和第二备份波段进行合并。
进一步地,可选的,发送合并后的第一类波段和第二类波段包括:将合并后的第一类波段和第二类波段通过光中继站发送至接收系统,其中,光中继站通过对合并后的第一类波段和第二类波段进行分类,将分类后的第一类波段和第二类波段分别通过放大器放大,并将放大后的第一类波段和第二类波段合并发送。
可选的,光中继站包括: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通过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调度第一类波段和第二类波段的传输方向。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程序运行时控制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上述信号传输方法。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处理器,其特征在于,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其中,程序运行时执行上述信号传输方法。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对不同类光信号发射系统设置独立传输通道的方式,通过第一类合分波器,与对应的第一类业务板连接,用于将第一类业务板中的至少一个业务板发送的信号进行合波传输;第二类合分波器,与对应的第二类业务板连接,用于将第二类业务板中的至少一个业务板发送的信号进行合波传输;波段合分波器,分别与第一类合分波器的输出端和第二类合分波器的输出端连接,用于将第一类业务板和第二类业务板发送的信号进行合波传输;管理平台,分别与第一类合分波器、第一类业务板、第二类合分波器和第二类业务板连接,用于获取第一类合分波器和第二类合分波器的光学参数,以及获取第一类业务板和第二类业务板的终端参数,达到了各个厂家设备解耦和的目的,从而实现了提升系统灵活性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由于现有技术中多平台耦合使得各个厂家设备的运行参数获取困难,导致系统灵活性低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现有技术的一种光传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a是根据现有技术的一种向4个方向调度的ROADM节点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b是根据现有技术的一种含ROADM节点的光传输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现有技术的一种传统的多波段共存光纤传输系统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一的光纤传输系统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一的一种光纤传输系统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一的一种光纤传输系统中OSC通道之间互相保护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一的一种光纤传输系统中长距离多跨段场景下相互独立的多波段共存光纤传输系统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一的一种光纤传输系统中含ROADM网络中相互独立的多波段共存光纤传输系统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二的光纤传输系统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三的光纤传输系统的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四的信号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本申请涉及的技术名词具体如下:
OTN: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以波分复用技术为基础、在光层组织网络的传送网;
陌生波长:Alien Wavelegnth,一个厂家的波长在另一个厂家的传输系统中传输,被认为是陌生波长。
ROADM:Reconfigurable Optical Add Drop Multiplexer,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以波长为单位在光层把业务调度到不同的方向。
OSC:Optical Supervising Channel,光监控通道,把设备管理及监控信息通过一条额外的非业务波道传递到对端,与业务波道在同一根光纤中传输。
实施例1
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一的光纤传输系统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光纤传输系统,包括:
第一类合分波器41,与对应的第一类业务板42连接,用于将第一类业务板42中的至少一个业务板发送的信号进行合波传输;第二类合分波器43,与对应的第二类业务板44连接,用于将第二类业务板44中的至少一个业务板发送的信号进行合波传输;波段合分波器45,分别与第一类合分波器41的输出端和第二类合分波器43的输出端连接,用于将第一类业务板42和第二类业务板44发送的信号进行合波传输;管理平台46,分别与第一类合分波器41、第一类业务板42、第二类合分波器43和第二类业务板44连接,用于获取第一类合分波器41和第二类合分波器43的光学参数,以及获取第一类业务板42和第二类业务板44的终端参数。
具体的,本实施例提供的光纤传输系统可以适用于多波段的光纤传输系统,区别于现有技术中,特别是图3所示的现有技术中不同厂家的设备共存时,对于扩容的设备,如图3所示的厂家2,由于扩容部分新增的厂家2的设备没有端到端的统一管理,对于管理平台1,厂家2的波长属于陌生波长,只能监控通道光功率等光学指标,看不到终端误码率等性能指标;对于管理平台2,能看到误码率等性能指标,却看不到线路系统上的各项性能监测,更不能对其波长在ROADM站点进行调度,从而极大地降低了系统的灵活性。
而本申请提供的光纤传输系统不同,仍旧以扩容的设备为厂家2设备为例(即,本实施例中的第二类业务板44),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类业务板42以厂家1设备为例,图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一的一种光纤传输系统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厂家1设备包括业务板1和2(即,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类业务板42),厂家2设备包括业务板3和4(本实施例中的第二类业务板44),第一类合分波器41用于将业务板1和2发送的信号进行合并,第二类合分波器43用于将业务板3和4发送的信号进行合并,然后波段合分波器45将第一类合分波器41和第二类合分波器43中合并的业务板1和2,以及业务板3和4发送的信号进行合并,实现共纤传输,上述连接结构为信号发送系统的结构,信号接收系统的结构与信号发送系统的结构对应,区别在于,信号接收系统接收共纤传输的信号时,通过波段合分器45对共纤传输的信号进行分离得到对应厂家1设备的信号和对应厂家2的信号,其中,在将分离得到对应厂家1设备的信号和对应厂家2的信号之后,通过放大器对信号进行放大,然后对对应厂家1的信号通过第一类合分器41对信号进行分发,同理,对对应厂家2的信号通过第二类合分器43对信号进行分发,管理平台分别对应厂家1和厂家2设备进行连接,获取第一类合分波器41和第二类合分波器43的光学参数,以及获取第一类业务板42和第二类业务板44的终端参数。
除此之外,在实现端口统一和传输协议统一的情况下,管理平台可以将厂家1和厂家2的设备集中管理,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以厂家1和厂家2分别配置各自的管理平台为例进行说明,其中,针对各个厂家配置对应的管理平台可以提升设备的扩容数量,并且管理平台与管理平台之间不会因为厂家标准不同对扩容的设备进行限制。
由上述结构可知,在本实施例提供的光纤传输系统中厂家1和厂家2的光传输系统分别独立,对应厂家1和厂家2设备的各个管理平台都能对各自的波长进行灵活调度和全网分配。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光监控通道(Optical Supervising Channel,简称OSC),用于将设备管理及监控信息通过一条额外的非业务波道传递到对端,与业务波道在同一根光纤中传输。如图5所示,厂家1设备发送的信号经由第一类合分器41合并后,插入厂家1本节点所产生的光监控信号,然后接入波段合分波器45,同理,厂家2设备发送的信号经由第二类合分器43合并后,插入厂家2本节点所产生的光监控信号,然后接入波段合分波器45,在传输线路上实现厂家1和厂家2互相独立。避免了图3所示的由于厂家1和厂家2之间的系统不是相互独立的,导致厂家1的线路系统会影响厂家2的线路系统。
本实施例提供的光纤传输系统中以双向通信为例,具体如下:
在本申请中发送端为图5所示的左侧的第一类业务板42和第二类业务板44为发送端,右侧的第一类业务板42和第二类业务板44为接收端,其中,
在发送端侧,第一类业务板42所辖范围内的业务板1和业务板2发送的信号经第一类合分波器41进行合波,将合波后的业务板信号经由放大器放大,通过OSC将光信号与合波后的业务板发送的信号一起交由波段合分波器45中与第二类业务板44中的业务板3和业务板4发送的合波信号和光信号一起进行合并;其中,与第一类业务板42相同,在第二类业务板44中业务板3和业务板4发送的信号经第二类合分波器43进行合波,再通过放大器放大,光信号经由OSC将合波后的业务板3和业务板4的信号一起交由波段分波器45与第一类业务板42的光信号和业务板发送的信号一起合波;
在接收端侧,波段合分波器45将第一类业务板42和第二类业务板44的信号进行分波,将第一类业务板42的业务板信号经放大器进入第一类合分波器41进行分波,得到对应发送端业务1和业务板2的信号,第一类业务板42所处的光通信通道中的光信号在经OSC后返回对应的厂家1的管理平台,同时返回厂家1的管理平台的还可以包括接收端的业务板1和业务板2所收到的业务板信号;同理,第二类业务板44经波段合分波器45分波后,将第二类业务板44的业务板信号经放大器进入第二类合分波器43进行分波,得到对应发送端业务3和业务板4的信号,第二类业务板44所处的光通信通道中的光信号在经OSC后返回对应的厂家2的管理平台,同时返回厂家2的管理平台的还可以包括接收端的业务板3和业务板4所收到的业务板信号。
同理,如图5所示,若图5中的右侧作为发送端,左侧作为接收端时,信号传输过程如上述,此处不再赘述。
优选的,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光纤传输系统中管理平台46可以针对厂家1设备和厂家2设备的不同分别设立对应的管理平台,例如,对应厂家1设备的第一类管理平台,以及对应厂家2设备的第二类管理平台,即,第一类管理平台和第二类管理平台如图5所示分别对应管理平台1和管理平台2。
其中,管理平台46包括:第一类管理平台和第二类管理平台,其中,第一类管理平台,与第一类业务板42和对应的第一类线路板卡连接,用于获取第一类线路板卡的光学参数和第一类业务板42的终端参数;第二类管理平台,与第二类业务板44和对应的第二类线路板卡连接,用于获取第二类线路板卡的光学参数和第二类业务板44的终端参数。
进一步地,第一类管理平台、第一类业务板42和对应的第一类线路板卡属于第一厂家;第二类管理平台、第二类业务板44和对应的第二类线路板卡属于第二厂家,其中,第一厂家的通信模式与第二厂家的通信模式不同;通信模式包括:通信协议和/或通信接口。
可选的,本申请提供的光纤传输系统还包括:第一类线路板卡和第二类线路板卡,其中,
第一类线路板卡,与第一类合分波器41的输出端连接,用于将第一类业务板发送的信号以及第一类业务板所属的光监控通道的光信号进行合并;
第二类线路板卡,与第二类合分波器43的输出端连接,用于将第二类业务板发送的信号以及第二类业务板所属的光监控通道的光信号进行合并。
进一步地,可选的,本实施例提供的光纤传输系统还包括:第一类线路板卡(图5所示的OSC仅为第一类线路板卡中的一部分)和第二类线路板卡(图5所示的OSC仅为第二类线路板卡中的一部分),其中,
第一类线路板卡,通过第一类线路板卡中的第一类放大器与第一类合分波器41的输出端连接,用于将放大器放大后的第一类业务板42发送的信号和第一类光监控通道信号进行合并;第二类线路板卡,通过第二类线路板卡中的第二类放大器与第二类合分波器43的输出端连接,用于将放大器放大后的第二类业务板44发送的信号和第二类光监控通道信号进行合并;波段合分波器45,分别与第一类线路板卡和第二类线路板卡连接,用于将合并后的第一类业务板42发送的信号和第一类光监控通道信号,以及第二类业务板44发送的信号和第二类光监控通道信号进行合并,并发送合并后的第一类业务板42发送的信号、第一类光监控通道信号、第二类业务板44发送的信号和第二类光监控通道信号。
这里本申请提供的第一类线路板卡和第二类线路板卡分别集成了耦合板卡、提供光监控通道和收发光信号的功能,即,在第一类线路板卡和第二类线路板卡中的耦合板卡将光信号(即本申请上述第一类光监控通道信号和第二类光监控通道信号)与业务板的业务信号合并,向接收端发送合并后的信号。
其中,在本申请中第一类线路板卡和第二类线路板卡包括:光监控板卡,这里如图5所示,在发送端的将λ1、λ2所在板卡叫做光监控板卡,即收发监控光的板卡,并且在该光监控板卡OSC中根据收发端的不同功能,执行OSC add或OSC drop功能。
具体的,如图5所示,以两个厂家为例,厂家1和厂家2分别有各自的终端系统(即,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类业务卡42和第二类业务卡44)和线路系统(即,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类合分器41和第二类合分器43、放大器、OSC以及波段合分波器45),但业务板卡所处的波段不同,例如,厂家1在C波段,厂家2在L波段或S波段。当管理平台需要采用光监控通道时,管理平台1采用λ1作为OSC通道传递光监控通道信号(即,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类光监控通道信号),管理平台2采用λ2作为OSC通道传递光监控通道信号(即,本实施例中的第二类光监控通道信号),λ1和λ2是非业务波段以外的波长。在发射端(图5中左端所示部分,标记为1),两个厂家的波段经Waveband Mux合波后共纤传输,在接收端(图5中左端所示部分,标记为2),两个厂家的波段经Waveband DeMux分开。
此外,相互独立的多波段共存光纤传输系统有多个OSC通道,如果各厂家的OSC通道提供标准通信接口,这些OSC通道之间可以如图6所示配置实现相互保护与备份。厂家设备监控信息可以同时连接至自己的OSC通道和另一个厂家的OSC通道,在收端选择其中一路接收,当其中一个OSC通道出现故障时,可以利用另一个OSC通道传递设备监控信息。
由于Waveband Mux和DeMux可以基于无源的滤波器实现,管理平台1和管理平台2分别对各自的终端系统和线路系统有端到端的统一管理。因此,虽然共纤传输,两套传输系统和管理平台完全解耦,和两个完全独立的系统一样,图6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一的一种光纤传输系统中OSC通道之间互相保护的示意图。
可选的,第一类管理平台,还用于获取第一类业务板所处线路的第一类光监控通道的信息;第二类管理平台,还用于获取第二类业务板所处线路的第二类光监控通道的信息。
此外,在传输第一类光监控通道信号和第二类光监控通道信号的过程中除上述OSC+放大器的方案外,还包括以下方案:
方案一,只有OSC的情况下:
本实施例提供的光纤传输系统还包括:第一类线路板卡和第二类线路板卡,其中,第一类监控板卡,与第一类合分波器的输出端连接,用于将第一类业务板42发送的信号和第一类光监控通道信号进行合并;第二类监控板卡,与第二类合分波器的输出端连接,用于将第二类业务板44发送的信号和第二类光监控通道信号进行合并。
方案二,只有放大器的情况下:
本实施例提供的光纤传输系统还包括:第一放大器和第二放大器,其中,第一放大器,与第一类合分波器的输出端连接,用于放大第一类业务板42发送的信号;第二放大器,与第二类合分波器的输出端连接,用于放大第二类业务板44发送的信号。
方案三,没有OSC+放大器的情况下:
可选的,在分别获取第一类业务板所处线路的线路状态,以及获取第二类业务板所处线路的线路状态的过程中,在发送端和接收端短距离传输的情况下,本实施例提供的光纤传输系统中第一类管理平台,还用于获取第一类业务板所处线路的第一类光监控通道信号;第二类管理平台,还用于获取第二类业务板所处线路的第二类光监控通道信号。
其中,区别于上述通过OSC和放大器的方案,由于短距离传输,信号衰减处于预设范围内,第一类管理平台和第二类管理平台可以直接获取第一类业务板所处线路的线路状态,以及第二类业务板所处线路的线路状态,即,不通过放大器和/或第一类线路板卡、第二类线路板卡,第一类管理平台和第二类管理平台获取第一类光监控通道信号和第二类光监控通道信号。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对不同类光信号发射系统设置独立传输通道的方式,通过第一类合分波器,与对应的第一类业务板连接,用于将第一类业务板中的至少一个业务板发送的信号进行合波传输;第二类合分波器,与对应的第二类业务板连接,用于将第二类业务板中的至少一个业务板发送的信号进行合波传输;波段合分波器,分别与第一类合分波器的输出端和第二类合分波器的输出端连接,用于将第一类业务板和第二类业务板发送的信号进行合波传输;管理平台,分别与第一类合分波器、第一类业务板、第二类合分波器和第二类业务板连接,用于获取第一类合分波器和第二类合分波器的光学参数,以及获取第一类业务板和第二类业务板的终端参数,达到了各个厂家设备解耦和的目的,从而实现了提升系统灵活性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由于现有技术中多平台耦合使得各个厂家设备的运行参数获取困难,导致系统灵活性低的技术问题。
在本申请提供的光纤传输系统中,包括两种长距离传输的情景,具体如下:
情景一:长距离多跨段场景下相互独立的多波段共存光纤传输系统,如图7所示,图7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一的一种光纤传输系统中长距离多跨段场景下相互独立的多波段共存光纤传输系统的示意图。
可选的,本实施例提供的光纤传输系统还包括:光中继站,其中,
光中继站,与前一个站点波段合分波器45连接,用于对合并后的第一类业务板42发送的信号、第一类光监控通道信号、第二类业务板44发送的信号和第二类光监控通道信号进行波段分离,得到第一类业务板42发送的信号和第一类光监控通道信号,以及第二类业务板44发送的信号和第二类光监控通道信号;并将第一类业务板42发送的信号和第二类业务板44发送的信号放大,将放大后的第一类业务板42发送的信号和第二类业务板44发送的信号,与第一类光监控通道信号和第二类光监控通道信号重新进行合波,发送合并后的第一类业务板42发送的信号和第一类光监控通道信号,以及第二类业务板44发送的信号和第二类光监控通道信号。
这里,光信号(即,本申请上述第一类光监控通道信号和第二类光监控通道信号)先通过OSC进行droop,然后对业务波段(即,第一类业务板22发送的信号和第二类业务板24发送的信号)通过放大器放大,再由osc对drop后的光信号进行add,最后由合分波器合波发送至接收端,同理,当接收端向发送端发送信号时,在光中继站中的过程如上述,此处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可选的,光中继站包括:
波段分波器47、第一类线路板卡48、第二类线路板卡49和波段合波器51,其中,波段分波器47,用于分离前一个站点波段合分波器合波后的第一类业务板42发送的信号、第一类光监控通道信号、第二类业务板44发送的信号和第二类光监控通道信号;第一类线路板卡48,与波段分波器47的输出端连接,其中,第一类线路板卡47中第一类光监控板卡中的分波单元用于分离第一类业务板42发送的信号和第一类光监控通道信号,分离后的第一类业务板42发送的信号通过第一类线路板卡48中的放大器放大,第一类光监控板卡的合波单元用于重新耦合放大后的第一类业务板42发送的信号和第一类光监控通道信号;第二类线路板卡49,与波段分波器47的输出端连接,其中,第二类线路板卡49中第二类光监控板卡中的分波单元用于分离第二类业务板44发送的信号和第二类光监控通道信号,分离后的第二类业务板44发送的信号通过第二类线路板卡49中的放大器放大,第二类光监控板卡的合波单元用于重新耦合放大后的第二类业务板44发送的信号和第二类光监控通道信号;波段合波器51,分别与第一类线路板卡48和第二类线路板卡49连接,第一类放大器放大后的第一类业务板42发送的信号和第一类光监控通道信号通过第一类光监控板卡的合波单元合并,得到的第一类波段;第二类放大器放大后的第二类业务板44发送的信号和第二类光监控通道信号通过第二类光监控板卡的合波单元合并,得到的第二类波段;合波器将第一类波段和第二类波段合并。
具体的,长距离多跨段场景下,相互独立的多波段共存光纤传输系统如图7所示。以两个厂家为例,在每个中继站点(即,本实施例中的光中继站)的接收端,先使用WavebandDeMux(即,本实施例中的波段分波器47)把两个厂家的波段分开,再利用OSC板卡(即,第一类线路板卡48和第二类线路板卡49)分开各自的业务波道和OSC波道,两个厂家的业务波段分别经过各自的光放大器以后,使用OSC板卡把业务波段以及各自的OSC监控通道合起来,最后使用Waveband Mux(即,本实施例中的波段合波器51)把两个厂家的波段合起来重新进入光纤传输。
本申请上述示例仅以一个光中继站为例进行说明,在长距离多跨段场景传输过程中,每个光中继站的结构相同,均包括:波段分波器47、第一类线路板卡48、第二类线路板卡49、放大器50和波段合波器51,如果存在光中继站A、B、C,A内部通过波段分波器47将厂家1和厂家2的信号波分离后经过厂家各自的放大器和OSC,再由波段合波器51对OSC处理后的波合并发送至光中继站B,B中执行相同操作,进而经由光中继站C将厂家1和厂家2的信号通过一对光纤传输至接收端。
情景二:含ROADM网络中相互独立的多波段共存光纤传输系统,如图8所示,图8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一的一种光纤传输系统中含ROADM网络中相互独立的多波段共存光纤传输系统的示意图。
可选的,光中继站包括:
波段分波器52、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53和波段合波器54,其中,波段分波器52,用于分离前一个站点波段合分波器合并后的第一类业务板42发送的信号、第一类光监控通道信号、第二类业务板44发送的信号和第二类光监控通道信号,得到第一类波段和第二类波段,其中,第一类波段包括:第一类业务板42发送的信号和第一类光监控通道信号;第二类波段包括:第二类业务板44发送的信号和第二类光监控通道信号;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53的输入端与波段分波器52连接,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53的输出端与波段合波器54连接,用于调度信号的传输方向。
进一步地,可选的,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53包括:第一类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531和第二类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532,其中,第一类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531的输入端与波段分波器52连接,第一类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531的输出端与波段合波器54连接,用于调度第一类波段的传输方向;第二类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532的输入端与波段分波器52连接,第二类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532的输出端与波段合波器54连接,用于调度第二类波段的传输方向;波段合波器54的输入端分别与第一类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531和第二类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532连接,用于将调度后的第一类波段和第二类波段进行合并发送。
具体的,区别于图7所示的长距离传输,在含ROADM的网络场景下(即,本实施例中的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相互独立的多波段共存光纤传输系统如图8所示。以两个厂家为例,在每个ROADM站点,先使用Waveband DeMux(即,本实施例中的波段分波器52)把两个厂家的波段分开,两个厂家的波段分别经过各自的ROADM节点进行调度,在每个新调度的方向再使用Waveband Mux(即,本实施例中的波段合波器54)把两个厂家的波段合起来重新进入光纤传输。因此,每个厂家都有端到端波长灵活调度的能力。
需要说明的是,图7所示的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方案,除上述可实现方式外,本申请中还包括如下方案:在一个节点两个厂家的设备不一定同时都是ROADM,当一个厂家是ROADM时,另一个厂家可以适用固定光分插复用器(Fixed Optical Add/DropMultiplexer,简称FOADM)或增强波光分插复用器CDC ROADM。
综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纤传输系统中对于传统陌生波长技术,多个管理平台之间并不是完全独立的,所有管理平台共用一套线路系统,该厂家的线路系统不受其他管理平台管理,却会影响到其他管理平台的性能指标,对于系统运维的挑战很大;而本申请中,通过利用无源波段合分波技术,允许在一对光纤上使用多个线路系统,这样每个管理平台都有自己的线路系统,多个管理平台之间是完全独立的。
并且,当网络需要对波长进行调度时,陌生波长由于没有自己的线路系统,无法控制使用ROADM进行调度;而本申请方案不再存在陌生波长,每个管理平台都有自己的线路系统,可以利用ROADM进行波长调度。
区别于传统系统只有一个OSC通道,本申请中每个厂家提供一个OSC通道,多个OSC通道之间可以相互保护、备份,提高监控网络的可靠性。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纤传输系统中多个管理平台的波段共纤传输时可以完全解耦,管理平台之间相互独立,各个管理平台都能对各自的波长进行灵活调度和全网分配。如图5所示,管理平台1和管理平台2完全解耦,两个厂家的设备均能够独立地、互不影响地管理。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纤传输系统中多个厂家的设备与管理平台需要共存于基于一对光纤的传输系统时,每个厂家占有一个波段,如C、L或S波段,通过无源波段合分波器实现不同厂家管理系统的隔离,每个厂家都有终端系统和线路系统,实现端到端管理,全网范围内端到端的波长灵活调度;当需要采用光监控通道(OSC通道)时,每个管理平台均分配一个业务波段外的监控波长,通过无源滤波器实现与业务波道的合分波。并且多个波段的OSC信道互为备份,提高OSC信道的可靠性。
实施例2
图9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二的光纤传输系统的示意图,如图9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光纤传输系统,包括:
第一类发送系统91,用于对至少一个第一类业务板信号和第一类光监控通道信号进行合并,得到第一类波段,并发送第一类波段;第二类发送系统92,用于对至少一个第二类业务板信号和第二类光监控通道信号进行合并,得到第二类波段,并发送第二类波段;波段合波器93的输入端与第一类发送系统91和第二类发送系统92的输出端连接,波段合波器93的输出端与下一个站点波段分波器94的输入端连接,用于将第一类发送系统91的第一类波段和第二类发送系统92的第二类波段进行合并,并将合并后的第一类波段和第二类波段发送至下一个站点波段分波器94的输入端;波段分波器94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类接收系统95和第二类接收系统96连接,用于将上一个站点合并后的第一类波段和第二类波段进行分离,并将分离后的第一类波段发送至第一类接收系统95,将分离后的第二类波段发送至第二类接收系统96;第一类接收系统95,用于将第一类波段进行分离,得到至少一个第一类业务板信号和第一类光监控通道信号,并将至少一个第一类业务板信号和第一类光监控通道信号分离,将第一类业务板信号发送至对应的第一类业务板;第二类接收系统96,用于将第二类波段进行分离,得到至少一个第二类业务板信号和第二类光监控通道信号,并将至少一个第二类业务板信号和第二类光监控通道信号分离,将第二类业务板信号发送至对应的第二类业务板;管理平台97,分为第一类管理平台和第二类管理平台,分别与第一类发送系统、第一类接收系统、第二类发送系统和第二类接收系统连接,用于获取或配置相关板卡的参数。
具体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纤传输系统中管理平台97包括第一类管理平台和第二类管理平台,其中,第一类管理平台与第一类发送系统91和第一类接收系统95连接,用于获取第一类发送系统91和第一类接收系统95中的终端信息和线路状态信息;同理,第二类管理平台与第二类发送系统92和第二类接收系统96连接,用于获取第二类发送系统92和第二类接收系统96中的终端信息和线路状态信息。
在发送第一类光监控通道信号的过程中,本申请包括两种实现方式:
方式一,没有放大器的情况下:
可选的,第一类发送系统91包括:第一类业务板和第一类线路板卡,其中,第一类业务板,用于发送第一类业务板信号;第一类线路板卡中的第一类合波器,与第一类业务板连接,用于合并第一类业务板的第一类业务板信号;第一类线路板卡,用于将第一类业务板的第一类业务板信号和第一类光监控通道信号合并。
具体的,在信号衰减在预设范围内时,不需要放大器对第一类发送系统91中第一类业务板发送的信号进行放大,所以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纤传输系统中可以不设计放大器与第一类发送系统91中的其他器件连接。
方式二,放大器+OSC结构的情况下:
可选的,第一类发送系统91包括:第一类业务板和第一类线路板卡,其中,第一类业务板,用于发送第一类业务板信号;第一类线路板卡中的第一类合波器,与第一类业务板连接,用于合并第一类业务板的第一类业务板信号;第一类线路板卡中的放大器,与第一类合波器连接,用于放大合并后的第一类业务板的第一类业务板信号;第一类线路板卡,用于将放大后的第一类业务板的第一类业务板信号和第一类光监控通道信号合并。
具体的,在长距离传输信号时,需要放大器对第一类业务板信号进行放大,以保障信号传输的过程中信号衰减在可控范围内,添加第一类线路板卡用于通过不同波段的信号采集第一类发送系统91中线路系统的状态,进而通过第一类线路板卡将第一类光监控通道信号和第一类业务板信号合并发送。
在发送第二类光监控通道信号的过程中,本申请包括两种实现方式:
方式一,没有放大器的情况下:
可选的,第二类发送系统92包括:第二类业务板和第二类线路板卡,其中,第二类业务板,用于发送第二类业务板信号;第二类线路板卡中的第二类合波器,与第二类业务板连接,用于合并第二类业务板的第二类业务板信号;第二类线路板卡,用于将第二类业务板的第二类业务板信号和第二类光监控通道信号合并。
具体的,在信号衰减在预设范围内时,不需要放大器对第二类发送系统中第二类业务板发送的信号进行放大,所以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纤传输系统中可以不设计放大器与第二类发送系统92中的其他器件连接。
方式二,放大器+OSC结构的情况下:
可选的,第二类发送系统92包括:第二类业务板和第二类线路板卡,其中,第二类业务板,用于发送第二类业务板信号;第二类线路板卡中的第二类合波器,与第二类业务板连接,用于合并第二类业务板的第二类业务板信号;第二类线路板卡中的放大器,与第二类合波器连接,用于放大合并后的第二类业务板的第二类业务板信号;第二类线路板卡,用于将放大后的第二类业务板的第二类业务板信号和第二类光监控通道信号合并。
具体的,在长距离传输信号时,需要放大器对第二类业务板信号进行放大,以保障信号传输的过程中信号衰减在可控范围内,添加第二类线路板卡用于通过不同波段的信号采集第二类发送系统92中线路系统的状态,进而通过第二类线路板卡将第二类光监控通道信号和第二类业务板信号合并发送。
在接收第一类光监控通道信号的过程中,本申请包括两种实现方式:
方式一,没有放大器的情况下:
可选的,第一类接收系统95包括:第一类线路板卡和第一类业务板,其中,第一类线路板卡,用于接收并分离第一类波段,得到第一类业务板信号和第一类光监控通道信号;第一类线路板卡,用于将第一类业务板信号分配至第一类业务板。
具体的,在信号衰减在预设范围内时,不需要放大器对第一类接收系统95中第一类业务板接收的信号进行放大,所以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纤传输系统中可以不设计放大器与第一类接收系统95中的其他器件连接。
方式二,放大器+OSC结构的情况下:
可选的,第一类接收系统95包括:第一类线路板卡和两个第一类业务板,其中,第一类线路板卡,用于接收并分离第一类波段,得到第一类业务板信号和第一类光监控通道信号;第一类线路板卡,用于通过第一类线路板卡中的放大器对第一类业务板信号进行放大,并通过第一类线路板卡中的分波器将放大后的第一类业务板信号分配至第一类业务板。
具体的,在长距离传输信号时,需要放大器对第一类业务板信号进行放大,以保障信号传输的过程中信号衰减在可控范围内,添加第一类线路板卡用于通过不同波段的信号采集第一类接收系统95中线路系统的状态,进而通过第一类线路板卡将第一类光监控通道信号发送至第一类管理平台。
在接收第二类光监控通道信号的过程中,本申请包括两种实现方式:
方式一,没有放大器的情况下:
可选的,第二类接收系统96包括:第二类线路板卡和第二类业务板,其中,第二类线路板卡,用于接收并分离第二类波段,得到第二类业务板信号和第二类光监控通道信号;第二类线路板卡中的第二类分波器,用于将第二类业务板信号分配至第二类业务板。
具体的,在信号衰减在预设范围内时,不需要放大器对第二类接收系统96中第二类业务板接收的信号进行放大,所以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纤传输系统中可以不设计放大器与第二类接收系统96中的其他器件连接。
方式二,放大器+OSC结构的情况下:
可选的,第二类接收系统96包括:第二类线路板卡和第二类业务板,其中,第二类线路板卡,用于接收并分离第二类波段,得到第二类业务板信号和第二类光监控通道信号;第二类线路板卡,用于通过第二类线路板卡中的放大器对第二类业务板信号进行放大,并通过第二类线路板卡中的分波器将放大后的第二类业务板信号分配至第二类业务板。
具体的,在长距离传输信号时,需要放大器对第二类业务板信号进行放大,以保障信号传输的过程中信号衰减在可控范围内,添加第二类线路板卡用于通过不同波段的信号采集第二类接收系统96中线路系统的状态,进而通过第二类线路板卡将第二类光监控通道信号发送至第二类管理平台。
综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纤传输系统对应实施例1中的图5,该光纤传输系统由三部分组成,发送系统、接收系统和管理平台,其中,针对不同厂家的设备型号不同,发送系统分为第一类发送系统91和第二类发送系统92;接收系统分为第一类接收系统95和第二类接收系统96;通过发送系统侧的波段合波器93对第一类发送系统91和第二类发送系统92发送的信号的合并,得到第一类波段和第二类波段的合并信号,对应的在接收系统侧,波段分波器94对第一类波段和第二类波段进行分离,并分配至对应的第一类接收系统95和第二类接收系统96,管理平台97依据厂家1和厂家2的发送系统和接收系统获取光监控通道信号和误码率等信息。在本申请中仅以厂家1和厂家2为例进行说明,如需扩展增加厂家3、厂家4、……、厂家N,根据不同厂家设备的不同将扩展同样的发送系统和接收系统,此处不再赘述,以实现本实施例提供的光纤传输系统为准,具体不做限定。
实施例3
图10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三的光纤传输系统的示意图,如图10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光纤传输系统,包括:
第一类发送系统1001,用于对至少一个第一类业务板信号和第一类光监控通道信号进行合并,得到第一类波段,并发送第一类波段;第二类发送系统1002,用于对至少一个第二类业务板信号和第二类光监控通道信号进行合并,得到第二类波段,并发送第二类波段;波段合波器1003的输入端与第一类发送系统1001和第二类发送系统1002的输出端连接,波段合波器1003的输出端与下一个站点的光中继站1004连接,用于将第一类发送系统1001的第一类波段和第二类发送系统的第二类波段进行合并,并将合并后的第一类波段和第二类波段发送至光中继站1004;光中继站1004的输出端与下一个站点的波段分波器1005的输入端连接,用于调度第一类波段和第二类波段,并将调度后的第一类波段和第二类波段发送至波段分波器1005;波段分波器1005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类接收系统1006和第二类接收系统1007连接,用于将合并后的第一类波段和第二类波段进行分离,并将分离后的第一类波段发送至第一类接收系统1006,将分离后的第二类波段发送至第二类接收系统1007;第一类接收系统1006,用于将第一类波段进行分离,得到至少一个第一类业务板信号和第一类光监控通道信号,并将至少一个第一类业务板信号和第一类光监控通道信号发送至对应的第一类业务板;第二类接收系统1007,用于将第二类波段进行分离,得到至少一个第二类业务板信号和第二类光监控通道信号,并将至少一个第二类业务板信号和第二类光监控通道信号发送至对应的第二类业务板;管理平台1008,分别与第一类发送系统1001、第一类接收系统1006、第二类发送系统1002和第二类接收系统1007连接,用于获取至少一个第一类业务板信号和第一类光监控通道信号,以及至少一个第二类业务板信号和第二类光监控通道信号。
可选的,光中继站1004包括:波段分波器、第一类线路板卡、第二类线路板卡和波段合波器,其中,波段分波器,用于分离前一个站点波段合分波器合波后的第一类业务板发送的信号、第一类光监控通道信号、第二类业务板发送的信号和第二类光监控通道信号;第一类线路板卡,与波段分波器的输出端连接,其中,第一类线路板卡中第一类光监控板卡中的分波单元用于分离第一类业务板发送的信号和第一类光监控通道信号,分离后的第一类业务板发送的信号通过第一类线路板卡中的放大器放大,第一类光监控板卡的合波单元用于重新耦合放大后的第一类业务板发送的信号和第一类光监控通道信号;第二类线路板卡,与波段分波器的输出端连接,其中,第二类线路板卡中第二类光监控板卡中的分波单元用于分离第二类业务板发送的信号和第二类光监控通道信号,分离后的第二类业务板发送的信号通过第二类线路板卡中的放大器放大,第二类光监控板卡的合波单元用于重新耦合放大后的第二类业务板发送的信号和第二类光监控通道信号;波段合波器,分别与第一类线路板卡和第二类线路板卡连接,第一类放大器放大后的第一类业务板发送的信号和第一类光监控通道信号通过第一类光监控板卡的合波单元合并,得到的第一类波段;第二类放大器放大后的第二类业务板发送的信号和第二类光监控通道信号通过第二类光监控板卡的合波单元合并,得到的第二类波段;合波器将第一类波段和第二类波段合并。
可选的,光中继站1004包括:波段分波器、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和波段合波器,其中,波段分波器,用于分离前一个站点波段合分波器合并后的第一类业务板发送的信号、第一类光监控通道信号、第二类业务板发送的信号和第二类光监控通道信号,得到第一类波段和第二类波段,其中,第一类波段包括:第一类业务板发送的信号和第一类光监控通道信号;第二类波段包括:第二类业务板发送的信号和第二类光监控通道信号;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的输入端与波段分波器连接,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的输出端与波段合波器连接,用于调度信号的传输方向。
进一步地,可选的,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包括:第一类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和第二类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其中,第一类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的输入端与波段分波器连接,第一类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的输出端与波段合波器连接,用于调度第一类波段的传输方向;第二类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的输入端与波段分波器连接,第二类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的输出端与波段合波器连接,用于调度第二类波段的传输方向;波段合波器的输入端分别与第一类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和第二类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连接,用于将调度后的第一类波段和第二类波段进行合并发送。
具体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纤传输系统对应实施例1中的图7和图8两种光纤传输系统。
实施例4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在上述运行环境下,本申请提供了如图11所示的信号传输方法。图1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四的信号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步骤S1102,将第一类业务板信号和第一类光监控通道信号通过合波器进行合并,得到第一类波段;
步骤S1104,将第二类业务板信号和第二类光监控通道信号通过合波器进行合并,得到第二类波段;
步骤S1106,将第一类波段和第二类波段通过波段合波器进行合并,并发送合并后的第一类波段和第二类波段,以使得接收系统在接收合并后的第一类波段和第二类波段之后,通过波段分波器对合并的第一类波段和第二类波段进行分离,并将分离后的第一类波段和第二类波段分发至对应的业务板。
具体的,本实施例提供的步骤S1102至步骤S1106对应实施例1中的图4至图5所示的光纤传输系统,基于图4至图5所示的光纤传输系统,第一类业务板将第一类光信号中的至少一个光信号通过第一类波段合波器进行合并,得到第一类波段;第二类业务板将第二类光信号中的至少一个光信号通过第二类波段合波器进行合并,得到第二类波段;通过波段合波器合并第一类波段和第二类波段,并将合并后的第一类波段和第二类波段发送至接收系统,以使得接收系统在接收合并后的第一类波段和第二类波段之后,通过波段分波器对合并的第一类波段和第二类波段进行分离,并将分离后的第一类波段和第二类波段分发至对应的业务板。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对不同类光信号发射系统设置独立传输通道的方式,通过将第一类业务板信号和第一类光监控通道信号通过合波器进行合并,得到第一类波段;将第二类业务板信号和第二类光监控通道信号通过合波器进行合并,得到第二类波段;将第一类波段和第二类波段通过波段合波器进行合并,并发送合并后的第一类波段和第二类波段,以使得接收系统在接收合并后的第一类波段和第二类波段之后,通过波段分波器对合并的第一类波段和第二类波段进行分离,并将分离后的第一类波段和第二类波段分发至对应的业务板。达到了各个厂家设备解耦和的目的,从而实现了提升系统灵活性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由于现有技术中多平台耦合使得各个厂家设备的运行参数获取困难,导致系统灵活性低的技术问题。
可选的,步骤S1106中将第一类波段和第二类波段通过波段合波器进行合并包括:
Step1,配置发送第一类波段的第一类发送系统与发送第二类波段的第二类发送系统之间的主通信通道和备通信通道,其中,主通信通道,用于传输第一类发送系统发送的第一类波段;以及,传输第二类发送系统发送的第二类波段;
Step2,将第一类波段通过备通信通道备份至第二类波段中,得到第一备份波段;
Step3,将第二类波段通过备通信通道备份至第一类波段中,得到第二备份波段;
Step4,将主通信通道传输的第一类波段和第二类波段,以及第一备份波段和第二备份波段进行合并。
具体的,参照图6所示,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号传输方法中每个厂家提供一个OSC通道,多个OSC通道之间可以相互保护、备份,提高监控网络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可选的,步骤S1106中发送合并后的第一类波段和第二类波段包括:
Step1,将合并后的第一类波段和第二类波段通过光中继站发送至接收系统,其中,光中继站通过对合并后的第一类波段和第二类波段进行分类,将分类后的第一类波段和第二类波段分别通过放大器放大,并将放大后的第一类波段和第二类波段合并发送。
具体的,对应实施例1的图7和图8,以及实施例2和实施例3,在长距离传输过程中,通过光中继站将合并后的第一类波段和第二类波段进行中转发送。
可选的,光中继站包括: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通过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调度第一类波段和第二类波段的传输方向。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申请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申请,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申请所必须的。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根据上述实施例的信号传输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实施例5
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存储介质可以用于保存上述实施例一所提供的信号传输方法所执行的程序代码。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存储介质可以位于计算机网络中计算机终端群中的任意一个计算机终端中,或者位于移动终端群中的任意一个移动终端中。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存储介质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将第一类业务板信号和第一类光监控通道信号通过合波器进行合并,得到第一类波段;将第二类业务板信号和第二类光监控通道信号通过合波器进行合并,得到第二类波段;将第一类波段和第二类波段通过波段合波器进行合并,并发送合并后的第一类波段和第二类波段,以使得接收系统在接收合并后的第一类波段和第二类波段之后,通过波段分波器对合并的第一类波段和第二类波段进行分离,并将分离后的第一类波段和第二类波段分发至对应的业务板。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存储介质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将第一类波段和第二类波段通过波段合波器进行合并包括:配置发送第一类波段的第一类发送系统与发送第二类波段的第二类发送系统之间的主通信通道和备通信通道,其中,主通信通道,用于传输第一类发送系统发送的第一类波段;以及,传输第二类发送系统发送的第二类波段;将第一类波段通过备通信通道备份至第二类波段中,得到第一备份波段;将第二类波段通过备通信通道备份至第一类波段中,得到第二备份波段;将主通信通道传输的第一类波段和第二类波段,以及第一备份波段和第二备份波段进行合并。
进一步地,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存储介质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发送合并后的第一类波段和第二类波段包括:将合并后的第一类波段和第二类波段通过光中继站发送至接收系统,其中,光中继站通过对合并后的第一类波段和第二类波段进行分类,将分类后的第一类波段和第二类波段分别通过放大器放大,并将放大后的第一类波段和第二类波段合并发送。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存储介质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光中继站包括: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通过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调度第一类波段和第二类波段的传输方向。
实施例6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程序运行时控制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上述实施例4中的信号传输方法。
实施例7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处理器,其特征在于,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其中,程序运行时执行上述实施例4中的信号传输方法。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在本申请的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技术内容,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其中,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单元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28)

1.一种光纤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类合分波器,与对应的第一类业务板连接,用于将所述第一类业务板中的至少一个业务板发送的信号进行合波传输;
第二类合分波器,与对应的第二类业务板连接,用于将所述第二类业务板中的至少一个业务板发送的信号进行合波传输;
波段合分波器,分别与所述第一类合分波器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二类合分波器的输出端连接,用于将所述第一类业务板和所述第二类业务板发送的信号进行合波传输;
管理平台,分别与所述第一类合分波器、所述第一类业务板、所述第二类合分波器和所述第二类业务板连接,用于获取所述第一类合分波器和所述第二类合分波器的光学参数,以及获取所述第一类业务板和所述第二类业务板的终端参数;
其中,所述管理平台包括:第一类管理平台和第二类管理平台,其中,
所述第一类管理平台,与所述第一类业务板和对应的第一类线路板卡连接,用于获取所述第一类线路板卡的光学参数和所述第一类业务板的终端参数;
所述第二类管理平台,与所述第二类业务板和对应的第二类线路板卡连接,用于获取所述第二类线路板卡的光学参数和所述第二类业务板的终端参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类管理平台、所述第一类业务板和对应的第一类线路板卡属于第一厂家;所述第二类管理平台、所述第二类业务板和对应的第二类线路板卡属于第二厂家,其中,所述第一厂家的通信模式与所述第二厂家的通信模式不同;所述通信模式包括:通信协议和/或通信接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传输系统还包括:所述第一类线路板卡和所述第二类线路板卡,其中,
所述第一类线路板卡,与所述第一类合分波器的输出端连接,用于将所述第一类业务板发送的信号以及所述第一类业务板所属的光监控通道的光信号进行合并;
所述第二类线路板卡,与所述第二类合分波器的输出端连接,用于将所述第二类业务板发送的信号以及所述第二类业务板所属的光监控通道的光信号进行合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传输系统还包括:所述第一类线路板卡和所述第二类线路板卡,其中,
所述第一类线路板卡,通过所述第一类线路板卡中的第一类放大器与所述第一类合分波器的输出端连接,用于将所述放大器放大后的所述第一类业务板发送的信号和第一类光监控通道信号进行合并;
所述第二类线路板卡,通过所述第二类线路板卡中的第二类放大器与所述第二类合分波器的输出端连接,用于将所述放大器放大后的所述第二类业务板发送的信号和第二类光监控通道信号进行合并;
所述波段合分波器,分别与所述第一类线路板卡和所述第二类线路板卡连接,用于将合并后的所述第一类业务板发送的信号和所述第一类光监控通道信号,以及所述第二类业务板发送的信号和所述第二类光监控通道信号进行合并,并发送合并后的所述第一类业务板发送的信号、所述第一类光监控通道信号、所述第二类业务板发送的信号和所述第二类光监控通道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类管理平台,还用于获取所述第一类业务板所处线路的第一类光监控通道的信息;所述第二类管理平台,还用于获取所述第二类业务板所处线路的第二类光监控通道的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纤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传输系统还包括:光中继站,其中,
所述光中继站,与前一个站点所述波段合分波器连接,用于对合并后的所述第一类业务板发送的信号、所述第一类光监控通道信号、所述第二类业务板发送的信号和所述第二类光监控通道信号进行波段分离,得到所述第一类业务板发送的信号和所述第一类光监控通道信号,以及所述第二类业务板发送的信号和所述第二类光监控通道信号;并将所述第一类业务板发送的信号和所述第二类业务板发送的信号放大,将放大后的所述第一类业务板发送的信号和所述第二类业务板发送的信号,与所述第一类光监控通道信号和所述第二类光监控通道信号重新进行合波,发送合并后的所述第一类业务板发送的信号和所述第一类光监控通道信号,以及所述第二类业务板发送的信号和所述第二类光监控通道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纤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中继站包括:波段分波器、所述第一类线路板卡、所述第二类线路板卡和波段合波器,其中,
所述波段分波器,用于分离前一个站点所述波段合分波器合波后的所述第一类业务板发送的信号、所述第一类光监控通道信号、所述第二类业务板发送的信号和所述第二类光监控通道信号;
所述第一类线路板卡,与所述波段分波器的输出端连接,其中,所述第一类线路板卡中第一类光监控板卡中的分波单元用于分离所述第一类业务板发送的信号和所述第一类光监控通道信号,分离后的所述第一类业务板发送的信号通过所述第一类线路板卡中的放大器放大,所述第一类光监控板卡的合波单元用于重新耦合所述放大后的第一类业务板发送的信号和所述第一类光监控通道信号;
所述第二类线路板卡,与所述波段分波器的输出端连接,其中,所述第二类线路板卡中第二类光监控板卡中的分波单元用于分离所述第二类业务板发送的信号和所述第二类光监控通道信号,分离后的所述第二类业务板发送的信号通过所述第二类线路板卡中的放大器放大,所述第二类光监控板卡的合波单元用于重新耦合所述放大后的第二类业务板发送的信号和所述第二类光监控通道信号;
所述波段合波器,分别与所述第一类线路板卡和所述第二类线路板卡连接,所述第一类放大器放大后的所述第一类业务板发送的信号和所述第一类光监控通道信号通过所述第一类光监控板卡的合波单元合并,得到的第一类波段;所述第二类放大器放大后的所述第二类业务板发送的信号和所述第二类光监控通道信号通过所述第二类光监控板卡的合波单元合并,得到的第二类波段;所述合波器将所述第一类波段和所述第二类波段合并。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纤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中继站包括:波段分波器、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和波段合波器,其中,
所述波段分波器,用于分离前一个站点所述波段合分波器合并后的所述第一类业务板发送的信号、所述第一类光监控通道信号、所述第二类业务板发送的信号和所述第二类光监控通道信号,得到第一类波段和第二类波段,其中,所述第一类波段包括:所述第一类业务板发送的信号和所述第一类光监控通道信号;所述第二类波段包括:所述第二类业务板发送的信号和所述第二类光监控通道信号;
所述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的输入端与所述波段分波器连接,所述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波段合波器连接,用于调度信号的传输方向。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纤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包括:第一类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和第二类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其中,
所述第一类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的输入端与所述波段分波器连接,所述第一类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波段合波器连接,用于调度所述第一类波段的传输方向;
所述第二类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的输入端与所述波段分波器连接,所述第二类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波段合波器连接,用于调度所述第二类波段的传输方向;
所述波段合波器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类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和第二类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连接,用于将调度后的所述第一类波段和所述第二类波段进行合并发送。
10.一种光纤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类发送系统,用于对至少一个第一类业务板信号和第一类光监控通道信号进行合并,得到第一类波段,并发送所述第一类波段;
第二类发送系统,用于对至少一个第二类业务板信号和第二类光监控通道信号进行合并,得到第二类波段,并发送所述第二类波段;
波段合波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类发送系统和所述第二类发送系统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波段合波器的输出端与下一个站点波段分波器的输入端连接,用于将所述第一类发送系统的所述第一类波段和所述第二类发送系统的所述第二类波段进行合并,并将合并后的所述第一类波段和所述第二类波段发送至所述下一个站点波段分波器的输入端;
所述波段分波器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类接收系统和第二类接收系统连接,用于将上一个站点合并后的第一类波段和所述第二类波段进行分离,并将分离后的所述第一类波段发送至所述第一类接收系统,将分离后的第二类波段发送至所述第二类接收系统;
所述第一类接收系统,用于将所述第一类波段进行分离,得到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类业务板信号和所述第一类光监控通道信号,并将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类业务板信号和所述第一类光监控通道信号分离,将第一类业务板信号发送至对应的第一类业务板;
所述第二类接收系统,用于将所述第二类波段进行分离,得到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类业务板信号和所述第二类光监控通道信号,并将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类业务板信号和所述第二类光监控通道信号分离,将第二类业务板信号发送至对应的第二类业务板;
管理平台,分为第一类管理平台和第二类管理平台,分别与所述第一类发送系统、所述第一类接收系统、所述第二类发送系统和所述第二类接收系统连接,用于获取或配置相关板卡的参数。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纤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类发送系统包括:第一类业务板和第一类线路板卡,其中,
所述第一类业务板,用于发送第一类业务板信号;
所述第一类线路板卡中的第一类合波器,与所述第一类业务板连接,用于合并所述第一类业务板的第一类业务板信号;
所述第一类线路板卡,用于将所述第一类业务板的第一类业务板信号和第一类光监控通道信号合并。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纤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类发送系统包括:第一类业务板和第一类线路板卡,其中,
所述第一类业务板,用于发送第一类业务板信号;
所述第一类线路板卡中的第一类合波器,与所述第一类业务板连接,用于合并所述第一类业务板的第一类业务板信号;
所述第一类线路板卡中的放大器,与所述第一类合波器连接,用于放大合并后的所述第一类业务板的第一类业务板信号;
所述第一类线路板卡,用于将所述放大后的所述第一类业务板的第一类业务板信号和第一类光监控通道信号合并。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纤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类发送系统包括:第二类业务板和第二类线路板卡,其中,
所述第二类业务板,用于发送第二类业务板信号;
所述第二类线路板卡中的第二类合波器,与所述第二类业务板连接,用于合并所述第二类业务板的第二类业务板信号;
所述第二类线路板卡,用于将所述第二类业务板的第二类业务板信号和第二类光监控通道信号合并。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纤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类发送系统包括:第二类业务板和第二类线路板卡,其中,
所述第二类业务板,用于发送第二类业务板信号;
所述第二类线路板卡中的第二类合波器,与所述第二类业务板连接,用于合并所述第二类业务板的第二类业务板信号;
所述第二类线路板卡中的放大器,与所述第二类合波器连接,用于放大合并后的所述第二类业务板的第二类业务板信号;
所述第二类线路板卡,用于将所述放大后的所述第二类业务板的第二类业务板信号和第二类光监控通道信号合并。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纤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类接收系统包括:第一类线路板卡和第一类业务板,其中,
所述第一类线路板卡,用于接收并分离所述第一类波段,得到第一类业务板信号和第一类光监控通道信号;
所述第一类线路板卡中的第一类分波器,用于将所述第一类业务板信号分配至所述第一类业务板。
1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纤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类接收系统包括:第一类线路板卡和两个第一类业务板,其中,
所述第一类线路板卡,用于接收并分离所述第一类波段,得到第一类业务板信号和第一类光监控通道信号;
所述第一类线路板卡,用于通过所述第一类线路板卡中的放大器对所述第一类业务板信号进行放大,并通过所述第一类线路板卡中的分波器将放大后的所述第一类业务板信号分配至所述第一类业务板。
17.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纤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类接收系统包括:第二类线路板卡和第二类业务板,其中,
所述第二类线路板卡,用于接收并分离所述第二类波段,得到第二类业务板信号和第二类光监控通道信号;
所述第二类线路板卡中的第二类分波器,用于将所述第二类业务板信号分配至所述第二类业务板。
18.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纤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类接收系统包括:第二类线路板卡和第二类业务板,其中,
所述第二类线路板卡,用于接收并分离所述第二类波段,得到第二类业务板信号和第二类光监控通道信号;
所述第二类线路板卡,用于通过所述第二类线路板卡中的放大器对所述第二类业务板信号进行放大,并通过所述第二类线路板卡中的分波器将放大后的所述第二类业务板信号分配至所述第二类业务板。
19.一种光纤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类发送系统,用于对至少一个第一类业务板信号和第一类光监控通道信号进行合并,得到第一类波段,并发送所述第一类波段;
第二类发送系统,用于对至少一个第二类业务板信号和第二类光监控通道信号进行合并,得到第二类波段,并发送所述第二类波段;
波段合波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类发送系统和所述第二类发送系统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波段合波器的输出端与下一个站点的光中继站连接,用于将所述第一类发送系统的所述第一类波段和所述第二类发送系统的所述第二类波段进行合并,并将合并后的所述第一类波段和所述第二类波段发送至光中继站;
所述光中继站的输出端与下一个站点的波段分波器的输入端连接,用于调度所述第一类波段和所述第二类波段,并将调度后的所述第一类波段和所述第二类波段发送至波段分波器;
所述波段分波器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类接收系统和第二类接收系统连接,用于将合并后的第一类波段和所述第二类波段进行分离,并将分离后的所述第一类波段发送至第一类接收系统,将分离后的第二类波段发送至第二类接收系统;
所述第一类接收系统,用于将所述第一类波段进行分离,得到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类业务板信号和所述第一类光监控通道信号,并将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类业务板信号和所述第一类光监控通道信号发送至对应的第一类业务板;
所述第二类接收系统,用于将所述第二类波段进行分离,得到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类业务板信号和所述第二类光监控通道信号,并将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类业务板信号和所述第二类光监控通道信号发送至对应的第二类业务板;
管理平台,分别与所述第一类发送系统、所述第一类接收系统、所述第二类发送系统和所述第二类接收系统连接,用于获取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类业务板信号和所述第一类光监控通道信号,以及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类业务板信号和所述第二类光监控通道信号。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光纤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中继站包括:波段分波器、第一类线路板卡、第二类线路板卡和波段合波器,其中,
波段分波器,用于分离前一个站点波段合分波器合波后的所述第一类业务板发送的信号、所述第一类光监控通道信号、所述第二类业务板发送的信号和所述第二类光监控通道信号;
第一类线路板卡,与所述波段分波器的输出端连接,其中,所述第一类线路板卡中第一类光监控板卡中的分波单元用于分离所述第一类业务板发送的信号和所述第一类光监控通道信号,分离后的所述第一类业务板发送的信号通过所述第一类线路板卡中的放大器放大,所述第一类光监控板卡的合波单元用于重新耦合所述放大后的第一类业务板发送的信号和所述第一类光监控通道信号;
第二类线路板卡,与所述波段分波器的输出端连接,其中,所述第二类线路板卡中第二类光监控板卡中的分波单元用于分离所述第二类业务板发送的信号和所述第二类光监控通道信号,分离后的所述第二类业务板发送的信号通过所述第二类线路板卡中的放大器放大,所述第二类光监控板卡的合波单元用于重新耦合所述放大后的第二类业务板发送的信号和所述第二类光监控通道信号;
所述波段合波器,分别与所述第一类线路板卡和所述第二类线路板卡连接,第一类放大器放大后的所述第一类业务板发送的信号和所述第一类光监控通道信号通过所述第一类光监控板卡的合波单元合并,得到的第一类波段;第二类放大器放大后的所述第二类业务板发送的信号和所述第二类光监控通道信号通过所述第二类光监控板卡的合波单元合并,得到的第二类波段;所述合波器将所述第一类波段和所述第二类波段合并。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光纤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中继站包括:波段分波器、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和波段合波器,其中,
所述波段分波器,用于分离前一个站点所述波段合分波器合并后的所述第一类业务板发送的信号、所述第一类光监控通道信号、所述第二类业务板发送的信号和所述第二类光监控通道信号,得到第一类波段和第二类波段,其中,所述第一类波段包括:所述第一类业务板发送的信号和所述第一类光监控通道信号;所述第二类波段包括:所述第二类业务板发送的信号和所述第二类光监控通道信号;
所述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的输入端与所述波段分波器连接,所述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波段合波器连接,用于调度信号的传输方向。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光纤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包括:第一类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和第二类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其中,
所述第一类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的输入端与所述波段分波器连接,所述第一类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波段合波器连接,用于调度所述第一类波段的传输方向;
所述第二类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的输入端与所述波段分波器连接,所述第二类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波段合波器连接,用于调度所述第二类波段的传输方向;
所述波段合波器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类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和第二类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连接,用于将调度后的所述第一类波段和所述第二类波段进行合并发送。
23.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第一类业务板信号和第一类光监控通道信号通过合波器进行合并,得到第一类波段;
将第二类业务板信号和第二类光监控通道信号通过合波器进行合并,得到第二类波段;
将所述第一类波段和所述第二类波段通过波段合波器进行合并,并发送合并后的所述第一类波段和所述第二类波段,以使得接收系统在接收合并后的所述第一类波段和所述第二类波段之后,通过波段分波器对合并的所述第一类波段和所述第二类波段进行分离,并将分离后的所述第一类波段和所述第二类波段分发至对应的业务板。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信号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一类波段和所述第二类波段通过波段合波器进行合并包括:
配置发送所述第一类波段的第一类发送系统与发送所述第二类波段的第二类发送系统之间的主通信通道和备通信通道,其中,所述主通信通道,用于传输所述第一类发送系统发送的所述第一类波段;以及,传输所述第二类发送系统发送的所述第二类波段;
将所述第一类波段通过所述备通信通道备份至第二类波段中,得到第一备份波段;
将所述第二类波段通过所述备通信通道备份至第一类波段中,得到第二备份波段;
将所述主通信通道传输的所述第一类波段和所述第二类波段,以及所述第一备份波段和所述第二备份波段进行合并。
25.根据权利要求23或24所述的信号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合并后的所述第一类波段和所述第二类波段包括:
将合并后的所述第一类波段和所述第二类波段通过光中继站发送至所述接收系统,其中,所述光中继站通过对所述合并后的所述第一类波段和所述第二类波段进行分类,将分类后的所述第一类波段和所述第二类波段分别通过放大器放大,并将放大后的所述第一类波段和所述第二类波段合并发送。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信号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中继站包括: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通过所述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调度所述第一类波段和所述第二类波段的传输方向。
27.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所述程序运行时控制所述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权利要求23至2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信号传输方法。
28.一种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其中,所述程序运行时执行权利要求23至2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信号传输方法。
CN201810012298.6A 2018-01-05 2018-01-05 光纤传输系统和信号传输方法 Active CN1100117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12298.6A CN110011732B (zh) 2018-01-05 2018-01-05 光纤传输系统和信号传输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12298.6A CN110011732B (zh) 2018-01-05 2018-01-05 光纤传输系统和信号传输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11732A CN110011732A (zh) 2019-07-12
CN110011732B true CN110011732B (zh) 2022-04-15

Family

ID=671646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012298.6A Active CN110011732B (zh) 2018-01-05 2018-01-05 光纤传输系统和信号传输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01173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37822B (zh) * 2021-12-16 2024-04-09 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 光传输系统以及数据通信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41346A (zh) * 2007-05-23 2008-03-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波分复用无源光网络装置
CN101192889A (zh) * 2006-11-29 2008-06-04 日立通讯技术株式会社 具有光放大器的光传输装置
CN101466053A (zh) * 2009-01-13 2009-06-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光网络节点的装置和方法
CN102572621A (zh) * 2012-02-02 2012-07-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模块及波分复用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375595A1 (en) * 2002-06-11 2011-10-12 The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 Soliton purifier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92889A (zh) * 2006-11-29 2008-06-04 日立通讯技术株式会社 具有光放大器的光传输装置
CN101141346A (zh) * 2007-05-23 2008-03-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波分复用无源光网络装置
CN101466053A (zh) * 2009-01-13 2009-06-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光网络节点的装置和方法
CN102572621A (zh) * 2012-02-02 2012-07-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模块及波分复用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11732A (zh) 2019-07-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003425B2 (en) Branching configuration including separate branching unit and predetermined wavelength filter unit and system and method including the same
CN102823173B (zh) 灵活分支单元以及包括灵活分支单元的系统
US8995832B2 (en) Transponder Aggregator-based optical loopback in a MD-ROADM
JP2888272B2 (ja) 光ネットワークおよび中継ノード
US20110200324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optical connection validation
US20130259055A1 (en) Reconfigurable branching unit for submarine optical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P1662685A2 (en) Ring type optical transmission system and optical apparatus connected to same
US9414134B2 (en) Secure wavelength selective switch-based reconfigurable branching unit for submarine network
JP2013532395A (ja) Roadm装置と動作方法
US9654246B2 (en) Low cost secure submarine ROADM branching unit using bidirectional wavelength-selective switch
US20150043920A1 (en) Submarine reconfigurable optical add/drop multiplexer with passive branching unit
US6934473B2 (en) Optical systems including add drop devices and methods
US20040184809A1 (en) Optical transmission apparatus and an optical wavelength multiplex network therewith
CN112929123A (zh) 光传输系统、方法以及光通信系统
CN110011732B (zh) 光纤传输系统和信号传输方法
US994199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ptical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redundancy within a directionless optical node
EP3952149A1 (en) Submarine optical branching device, submarine optical cable system, switching method,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CN103597767A (zh) 对称光复用节点
US20050100271A1 (en) Reconfigurable optical node with distributed spectral filtering
US11582539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ement of a spectral capacity of a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 system
US10700805B2 (en) Method and network node for communication over a bidirectional communication link
US11233564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migrating data traffic from an existing optical WDM transmission system to a new optical WDM transmission system
CN1643833A (zh) 用于光通信网的分插节点
EP1496635A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nagement of directly connected optical components
US20050095001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increasing network capacity in an optical network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