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07841A - 一种控制方法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控制方法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07841A
CN110007841A CN201910251560.7A CN201910251560A CN110007841A CN 110007841 A CN110007841 A CN 110007841A CN 201910251560 A CN201910251560 A CN 201910251560A CN 110007841 A CN110007841 A CN 1100078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equipment
ontology
area
positional relationship
relative positio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5156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07841B (zh
Inventor
王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25156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007841B/zh
Publication of CN1100078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078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078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078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06F3/04886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by partitioning the display area of the touch-screen or the surface of the digitising tablet into independently controllable areas, e.g. virtual keyboards or menu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51Execution arrangements for user interfa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公开公开了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方法包括:获得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如果相对位置关系满足目标条件,至少基于相对位置关系控制第一电子设备的输入输出部件作为第二电子设备的输入部件。本公开能够根据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控制第一电子设备作为第二电子设备的输入设备,能够更加方便快捷的满足用户的多样性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控制方法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控制方法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电子设备需要用户的输入操作来实现大部分功能,而用户的输入操作依靠于输入装置,例如,输入装置可以为触摸屏,用户可以通过电子设备的触摸屏进行输入操作;或者,输入装置可以为键盘,用户通过电子设备的外接键盘来进行输入操作。但是,这些方式均无法满足多样性的用户需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公开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控制方法,包括:
获得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如果所述相对位置关系满足目标条件,至少基于所述相对位置关系控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输入输出部件作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输入部件。
优选地,所述目标条件包括: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本体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本体至少部分重叠接触;或者,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本体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本体非重叠接触,且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本体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本体的相对距离小于等于目标距离,所述目标距离大于0。
优选地,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本体以及第二本体,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能够位于不同的平面,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输入输出部件位于所述第一本体;如果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本体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本体至少部分重叠接触,所述至少基于所述相对位置关系控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输入输出部件作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输入部件,包括:
确定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本体位于所述第一本体上的第一区域;
根据所述第一区域的位置控制所述输入输出部件作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输入部件,以使所述输入输出部件的第二区域输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输入部件,所述第二区域不同于所述第一区域。
优选地,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输入部件至少包括虚拟键盘部件,所述方法还包括:
至少基于所述相对位置关系,确定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输入输出部件作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输入部件时虚拟键盘各子部件的布局。
优选地,所述至少基于所述相对位置关系,确定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输入输出部件作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输入部件时虚拟键盘各子部件的布局,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区域的位置确定位于所述第一本体上的所述虚拟键盘各子部件的布局。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如果检测到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相对位置关系发生改变,至少基于所述改变后的相对位置关系调整所述虚拟键盘各子部件的布局。
优选地,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本体以及第二本体,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能够位于不同的平面,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输入输出部件位于所述第一本体;如果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本体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本体非重叠接触,且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本体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本体的相对距离小于等于目标距离,所述目标距离大于0,所述方法还包括:
控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输入输出部件作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输出部件,以使所述输入输出部件的第一区域的输出内容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输出内容相同;
所述至少基于所述相对位置关系控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输入输出部件作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输入部件,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区域的位置控制所述输入输出部件作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输入部件,以使所述输入输出部件的第二区域输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输入部件,所述第二区域不同于所述第一区域。
优选地,所述获得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包括:
至少通过设置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感应装置与设置在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上的第一发射装置的配合来确定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或者,至少通过设置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传感器来确定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检测装置,用于获得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存储器,用于存储应用程序与应用程序运行所产生的数据;
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应用程序,如果所述相对位置关系满足目标条件,至少基于所述相对位置关系控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输入输出部件作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输入部件。
优选地,所述目标条件包括: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本体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本体至少部分重叠接触;或者,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本体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本体非重叠接触,且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本体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本体的相对距离小于等于目标距离,所述目标距离大于0。
优选地,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本体以及第二本体,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能够位于不同的平面,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输入输出部件位于所述第一本体;如果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本体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本体至少部分重叠接触,所述处理器在执行至少基于所述相对位置关系控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输入输出部件作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输入部件时,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本体位于所述第一本体上的第一区域;
根据所述第一区域的位置控制所述输入输出部件作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输入部件,以使所述输入输出部件的第二区域输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输入部件,所述第二区域不同于所述第一区域。
优选地,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输入部件至少包括虚拟键盘部件,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至少基于所述相对位置关系,确定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输入输出部件作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输入部件时虚拟键盘各子部件的布局。
优选地,所述处理器在执行至少基于所述相对位置关系,确定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输入输出部件作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输入部件时虚拟键盘各子部件的布局时,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二区域的位置确定位于所述第一本体上的所述虚拟键盘各子部件的布局。
优选地,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如果检测到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相对位置关系发生改变,至少基于所述改变后的相对位置关系调整所述虚拟键盘各子部件的布局。
优选地,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本体以及第二本体,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能够位于不同的平面,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输入输出部件位于所述第一本体;如果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本体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本体非重叠接触,且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本体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本体的相对距离小于等于目标距离,所述目标距离大于0,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控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输入输出部件作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输出部件,以使所述输入输出部件的第一区域的输出内容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输出内容相同;
所述处理器在执行至少基于所述相对位置关系控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输入输出部件作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输入部件时,还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区域的位置控制所述输入输出部件作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输入部件,以使所述输入输出部件的第二区域输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输入部件,所述第二区域不同于所述第一区域。
优选地,所述检测装置包括:
第一感应装置,用于至少通过设置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感应装置与设置在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上的第一发射装置的配合来确定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或者,包括:
传感器,用于至少通过设置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传感器来确定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公开公开的一种控制方法,首先获得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然后,当相对位置关系满足目标条件时,能够至少基于相对位置关系控制第一电子设备的输入输出部件作为第二电子设备的输入部件。本公开能够根据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控制第一电子设备作为第二电子设备的输入设备,能够更加方便快捷的满足用户的多样性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公开公开的一种控制方法实施例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的方法流程图;
图2(a)为本公开公开的一种控制方法实施例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的方法流程图;
图2(b)为本公开公开的一种应用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公开的一种控制方法实施例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的方法流程图;
图4(a)为本公开公开的一种控制方法实施例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的方法流程图;
图4(b)为本公开公开的另一种应用示意图;
图5(a)为本公开公开的一种控制方法实施例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的方法流程图;
图5(b)为本公开公开的另一种应用示意图;
图6为本公开公开的一种电子设备实施例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公开公开的一种电子设备实施例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公开公开的一种电子设备实施例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公开公开的一种电子设备实施例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公开公开的一种电子设备实施例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公开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为本公开公开的一种控制方法实施例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的方法流程图,所述方法可以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可以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所述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101、获得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其中,所述的第一电子设备具有输入输出部件,如,具有作为输入输出的触摸屏的笔记本电脑。所述的第二电子设备可以为智能手机等。
当需要控制第一电子设备的输入输出部件作为第二电子设备的输入设备时,首先得到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如,得到笔记本电脑与智能手机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S102、如果相对位置关系满足目标条件,至少基于相对位置关系控制第一电子设备的输入输出部件作为第二电子设备的输入部件。
当获得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后,进一步确定获得的相对位置关系是否满足目标条件。其中,所述的目标条件是指能够满足根据相对位置关系控制第一电子设备的输入输出部件作为第二电子设备的输入部件的条件。当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满足目标条件时,根据相对位置关系控制第一电子设备的输入输出部件作为第二电子设备的输入部件。例如,当笔记本电脑与智能手机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满足目标条件时,如,智能手机与笔记本电脑作为输入输出的触摸屏重叠接触时,将笔记本电脑作为输入输出的触摸屏作为智能手机的输入部件。即,在笔记本电脑与智能手机建立数据通信连接后,可以通过笔记本电脑的触摸屏对智能手机进行控制。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的目标条件可以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进行灵活的设定。
综上所述,在上述实施例中,当需要控制第一电子设备的输入输出部件作为第二电子设备的输入设备时,首先获得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然后,当相对位置关系满足目标条件时,能够至少基于相对位置关系控制第一电子设备的输入输出部件作为第二电子设备的输入部件。本公开能够根据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控制第一电子设备作为第二电子设备的输入设备,能够更加方便快捷的满足用户的多样性需求。
具体的,本公开公开的目标条件可以是,第二电子设备的本体与第一电子设备的本体全部重叠接触,如,将智能手机整体放置在笔记本电脑作为输入输出的触摸屏上。目标条件还可以是,第二电子设备的本体与第一电子设备的本体部分重叠接触,如,将智能手机的一部分放置在笔记本电脑作为输入输出的触摸屏上。
目标条件还可以是,第二电子设备的本体与第一电子设备的本体非重叠接触,即,在第二电子设备的本体与第一电子设备的本体接触时,第二电子设备的本体与第一电子设备的本体的相对距离等于0,第二电子设备的本体与第一电子设备的本体没有重叠的部分;或者,在第二电子设备的本体与第一电子设备的本体未接触时,第二电子设备的本体与第一电子设备的本体的相对距离小于目标距离,其中,目标距离大于0。
针对本公开公开的技术方案,下面以具体的应用场景为例,进一步做详细的说明:
如图2(a)所示,为本公开公开的一种控制方法实施例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的方法流程图,所述方法可以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如图2(b)所示,第一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本体A以及第二本体B,其中,第一本体A与第二本体B能够位于不同的平面,第一电子设备的输入输出部件位于第一本体A;所述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201、获得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当需要控制第一电子设备的输入输出部件作为第二电子设备的输入设备时,首先得到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如,得到笔记本电脑与智能手机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S202、如果第一电子设备的本体与第二电子设备的本体至少部分重叠接触,确定第二电子设备的本体位于第一本体上的第一区域;
当获得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后,根据获得的位置关系,确定第一电子设备的本体与第二电子设备的本体至少部分重叠接触时,进一步判断第二电子设备的本体是否位于第一电子设备第一本体A上。即,判断第二电子设备的本体是否与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本体A至少部分重叠接触。例如,判断智能手机是否与笔记本电脑的第一本体A部分接触或全部接触。其中,第二电子设备本体与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本体A至少部分重叠接触的区域为第一区域a。
S203、根据第一区域的位置控制输入输出部件作为第二电子设备的输入部件,以使输入输出部件的第二区域输出第二电子设备的输入部件,第二区域不同于第一区域。
当确定第二电子设备的本体位于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本体A上的第一区域a时,进一步根据第一本体A上的第一区域a所在的位置控制位于第一本体A的输入输出部件作为第二电子设备的输入部件,即,通过第一本体A的输入输出部件可以实现对第二电子设备的输入操作。
在控制第一本体A的输入输出部件作为第二电子设备的输入部件时,使第一本体A上输入输出部件的第二区域b输出第二电子设备的输入部件,即,第二区域b显示的输入部件与第二电子设备的输入部件对应。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区域a和第二区域b都位于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本体A上,第一区域a不同于第二区域b。也就是说,第二区域b可以是第一本体A上除第一区域a以外的全部区域,也可以是第一本体A上除第一区域a以外的部分区域。
在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数据通信连接后,可以通过第一电子设备第一本体A上第二区域b输出的输入部件对第一电子设备进行相应的控制。
综上所述,在上述实施例中,在第一电子设备的本体与第二电子设备的本体至少部分重叠接触,且第二电子设备的本体位于第一本体上的第一区域时,可以通过控制第一本体上第二区域输出第二电子设备的输入部件,使用户通过操作第二区域输入的输入部件即可实现对第一电子设备的输入操作,进一步提升了用户的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果第一电子设备的本体与第二电子设备的本体至少部分重叠接触,是指第二电子设备的本体与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二本体B至少部分重叠接触时,此时,可以控制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本体A上的输入输出部件作为第二电子设备的输入部件,即,可以控制第一本体A的整个区域输出第二电子设备的输入部件。
如图3所示,为本公开公开的一种控制方法实施例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的方法流程图,所述方法可以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如图2(b)所示,第一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本体A以及第二本体B,其中,第一本体A与第二本体B能够位于不同的平面,第一电子设备的输入输出部件位于第一本体A,第二电子设备的输入部件至少包括虚拟键盘部件;所述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301、获得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S302、如果第一电子设备的本体与第二电子设备的本体至少部分重叠接触,确定第二电子设备的本体位于第一本体上的第一区域;
S303、根据第一区域的位置控制输入输出部件作为第二电子设备的输入部件,以使输入输出部件的第二区域输出第二电子设备的输入部件,第二区域不同于第一区域;
上述步骤的描述参见步骤S 201至步骤S203。
S304、至少基于相对位置关系,确定第一电子设备的输入输出部件作为第二电子设备的输入部件时虚拟键盘各子部件的布局。
在根据第一区域a的位置控制输入输出部件作为第二电子设备的输入部件,以使输入输出部件的第二区域b输出第二电子设备的输入部件后,进一步确定第二区域b输出的第二电子设备输入部件的各虚拟键盘各子部件的布局,通过确定第二区域b输出的第二电子设备的输入部件的虚拟键盘各子部件的布局,能够使第二区域b输出的输入部件更加便于用户对第二电子设备进行输入操作。其中,第二区域b显示的输入部件的布局还可以与第二电子设备当前打开的应用对应的输入部件的虚拟键盘各子部件的布局对应,例如,当第二电子设备当前打开的应用为通话应用时,第二区域b显示的输入部件可以为第二电子设备的通话拨号输入部件,比如数字0-9;当第二电子设备当前打开的应用为社交应用时,第二区域b显示的输入部件可以为作为社交应用聊天输入的输入部件,比如字母a-z。
在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数据通信连接后,可以通过第一电子设备第一本体A上第二区域b输出的输入部件对第一电子设备进行相应的控制。
综上所述,在上述实施例中,在第一电子设备的本体与第二电子设备的本体至少部分重叠接触,且第二电子设备的本体位于第一本体上的第一区域时,可以通过控制第一本体上第二区域输出第二电子设备的输入部件,同时,可以确定第二区域输出的第二电子设备输入部件各虚拟键盘各子部件的布局。使用户通过操作第二区域输入的输入部件即可实现对第一电子设备的输入操作,进一步提升了用户的体验。
具体的,上述实施例步骤S304至少基于相对位置关系,确定第一电子设备的输入输出部件作为第二电子设备的输入部件时虚拟键盘各子部件的布局的其中一种实现方式可以是:
根据第二区域的位置确定位于第一本体上的虚拟键盘各子部件的布局。
即,通过第一电子设备第一本体A上的第二区域b所在的位置,调整第二区域b输出的第二电子设备的输出部件的虚拟键盘各子部件的布局,以使第二区域b输出的第二电子设备的输出部件的虚拟键盘各子部件能够适用于用户对第二电子设备进行输入操作。
如图4(a)所示,为本公开公开的一种控制方法实施例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的方法流程图,所述方法可以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如图4(b)所示,第一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本体A以及第二本体B,其中,第一本体A与第二本体B能够位于不同的平面,第一电子设备的输入输出部件位于第一本体A,第二电子设备的输入部件至少包括虚拟键盘部件;所述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401、获得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S402、如果第一电子设备的本体与第二电子设备的本体至少部分重叠接触,确定第二电子设备的本体位于第一本体上的第一区域;
S403、根据第一区域的位置控制输入输出部件作为第二电子设备的输入部件,以使输入输出部件的第二区域输出第二电子设备的输入部件,第二区域不同于第一区域;
上述步骤的描述参见步骤S 201至步骤S203。
S404、至少基于相对位置关系,确定第一电子设备的输入输出部件作为第二电子设备的输入部件时虚拟键盘各子部件的布局;
在根据第一区域a的位置控制输入输出部件作为第二电子设备的输入部件,以使输入输出部件的第二区域b输出第二电子设备的输入部件后,进一步确定第二区域b输出的第一电子设备输入部件的各虚拟键盘各子部件的布局,通过确定第二区域b输出的第二电子设备的输入部件的虚拟键盘各子部件的布局,能够使第二区域b输出的输入部件更加便于用户对第二电子设备进行输入操作。
S405、如果检测到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的相对位置关系发生改变,至少基于改变后的相对位置关系调整虚拟键盘各子部件的布局。
在第一电子设备的控制过程中,在第一电子设备的本体与第二电子设备的本体至少部分重叠接触时,如果检测到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的相对位置关系发生改变,例如,第二电子设备的本体由位于第一电子设备第一本体上A的第一区域a移动至第一电子设备第一本体上A的第三区域a'时,此时,第一电子设备第一本体A上的第二区域可以为第一本体A上除第三区域a'以外的全部区域或者部分区域,此时,根据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相对位置关系发生改变后得到的新的第二区域,调整第二区域输出的第二电子设备输入部件虚拟键盘各子部件的布局,以使用户通过新的第二区域输出的输出部件能够对第二电子设备进行输入控制。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了当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的相对位置关系发生改变时,能够及时的调整第一电子设备第一本体A上第二区域输出的第二电子设备输出部件虚拟键盘各子部件的布局,进一步提升了用户体验。
如图5(a)所示,为本公开公开的一种控制方法实施例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的方法流程图,所述方法可以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如图5(b)所示,第一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本体A以及第二本体B,其中,第一本体A与第二本体B能够位于不同的平面,第一电子设备的输入输出部件位于第一本体A;所述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501、获得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当需要控制第一电子设备的输入输出部件作为第二电子设备的输入设备时,首先得到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如,得到笔记本电脑与智能手机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S502、如果第二电子设备的本体与第一电子设备的本体非重叠接触,且第二电子设备的本体与第一电子设备本体的相对距离小于等于目标距离,其中,目标距离大于0,控制第一电子设备的输入输出部件作为第二电子设备的输出部件,以使输入输出部件的第一区域的输出内容与第二电子设备的输出内容相同;
当获得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后,根据获得的位置关系,确定第二电子设备的本体与第一电子设备的本体非重叠接触,且第二电子设备的本体与第一电子设备本体的相对距离小于等于目标距离,其中,目标距离大于0时,即,第二电子设备的本体与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本体A或第二本体B均非重叠接触,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一电子设备的位置关系,可以是第二电子设备的本体边框与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本体A或第二本体B的边框相接触;也可以是第二电子设备的本体与第一电子设备的本体未接触,且第二电子设备的本体与第一电子设备本体的相对距离小于等于目标距离,这种情况的实际应用场景可以是,第二电子设备的本体在与第一电子设备的本体非接触的情况下,位于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本体A或第二本体B的上方,还可以是,第二电子设备的本体位于第一电子设备的本体的旁边区域。
此时,控制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本体A上的输入输出部件作为第二电子设备的输出部件,使得在第一本体A的第一区域a输出的内容与第二电子设备的输出内容相同,即,此时用户可以在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本体A的第一区域a上同步看到第二电子设备输出的内容。例如,第二电子设备为智能手机,当前智能手机的显示界面输出的内容为社交应用的聊天界面,此时,用户可以在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本体A的第一区域a同步看到社交应用的聊天界面。此种应用场景使用户在不方便观察或使用第二电子设备的情况下,能够通过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本体A的第一区域a输出的内容,得知第二电子设备的输出内容。
S503、根据第一区域的位置控制输入输出部件作为第二电子设备的输入部件,以使输入输出部件的第二区域输出第二电子设备的输入部件,第二区域不同于第一区域。
通过控制第一电子设备的输入输出部件作为第二电子设备的输出部件,以使输入输出部件的第一区域a的输出内容与第二电子设备的输出内容相同时,还可以根据第一区域a在第一本体A上所处的位置,控制第一本体A上的输入输出部件作为第二电子设备的输入部件,在第一本体A的第二区域b输出第二电子设备的输入部件,用户可以通过第二区域b输出的输入部件对第二电子设备进行输入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区域a和第二区域b均位于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本体A上,第一区域a不同于第二区域b。也就是说,第二区域b可以是第一本体A上除第一区域a以外的全部区域,也可以是第一本体A上除第一区域a以外的部分区域。
在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数据通信连接后,可以通过第一电子设备第一本体A上第二区域b输出的输入部件对第一电子设备进行相应的控制,同时通过第一电子设备第一本体A上的第一区域a观察到第二电子设备输出的内容。
综上所述,在上述实施例中,在第二电子设备的本体与第一电子设备的本体非重叠接触,且第二电子设备的本体与第一电子设备本体的相对距离小于等于目标距离,其中,目标距离大于0时,可以通过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本体A的第一区域a输出第二电子设备输出的内容,还可以通过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本体A的第二区域b输出第二电子设备的输入部件,通过第二区域b输出的输入部件,用户可以通过第一电子设备呈现第二电子设备的显示内容并实现对第二电子设备输入控制,极大的提高了用户的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二电子设备的本体与第一电子设备的本体非重叠接触,且第二电子设备的本体与第一电子设备本体的相对距离小于等于目标距离,其中,目标距离大于0时的另一种方式还可以是,控制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本体A上的输入输出部件作为第二电子设备的输入部件,即此时,第二电子设备输出的内容仍在第二电子设备上进行输出。
具体的,在上述实施例中,获得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的其中一种实现方式,可以是:
通过设置在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感应装置与设置在第二电子设备上的第一发射装置的配合来确定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例如,通过第二电子设备上的第一发射装置发射信号,根据第一电子设备上的第一感应装置接收到的信号的强弱,确定出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具体的,在上述实施例中,获得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的另一种实现方式,可以是:
通过设置在第一电子设备的传感器来确定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例如,在第二电子设备靠近第一电子设备时,通过第一电子设备中的传感器进行感应,并根据感应到的信号强弱确定出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如图6所示,为本公开公开的一种电子设备实施例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电子设备可以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所述电子设备可以包括:
检测装置601,用于获得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其中,所述的第一电子设备具有输入输出部件,如,具有作为输入输出的触摸屏的笔记本电脑。所述的第二电子设备可以为智能手机等。
当需要控制第一电子设备的输入输出部件作为第二电子设备的输入设备时,首先得到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如,得到笔记本电脑与智能手机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存储器602,用于存储应用程序与应用程序运行所产生的数据;
处理器603,用于运行所述应用程序,如果相对位置关系满足目标条件,至少基于相对位置关系控制第一电子设备的输入输出部件作为第二电子设备的输入部件。
当获得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后,进一步确定获得的相对位置关系是否满足目标条件。其中,所述的目标条件是指能够满足根据相对位置关系控制第一电子设备的输入输出部件作为第二电子设备的输入部件的条件。当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满足目标条件时,根据相对位置关系控制第一电子设备的输入输出部件作为第二电子设备的输入部件。例如,当笔记本电脑与智能手机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满足目标条件时,如,智能手机与笔记本电脑作为输入输出的触摸屏重叠接触时,将笔记本电脑作为输入输出的触摸屏作为智能手机的输入部件。即,在笔记本电脑与智能手机建立数据通信连接后,可以通过笔记本电脑的触摸屏对智能手机进行控制。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的目标条件可以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进行灵活的设定。
综上所述,在上述实施例中,当需要控制第一电子设备的输入输出部件作为第二电子设备的输入设备时,首先获得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然后,当相对位置关系满足目标条件时,能够至少基于相对位置关系控制第一电子设备的输入输出部件作为第二电子设备的输入部件。本公开能够根据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控制第一电子设备作为第二电子设备的输入设备,能够更加方便快捷的满足用户的多样性需求。
具体的,本公开公开的目标条件可以是,第二电子设备的本体与第一电子设备的本体全部重叠接触,如,将智能手机整体放置在笔记本电脑作为输入输出的触摸屏上。目标条件还可以是,第二电子设备的本体与第一电子设备的本体部分重叠接触,如,将智能手机的一部分放置在笔记本电脑作为输入输出的触摸屏上。
目标条件还可以是,第二电子设备的本体与第一电子设备的本体非重叠接触,即,在第二电子设备的本体与第一电子设备的本体接触时,第二电子设备的本体与第一电子设备的本体的相对距离等于0,第二电子设备的本体与第一电子设备的本体没有重叠的部分;或者,在第二电子设备的本体与第一电子设备的本体未接触时,第二电子设备的本体与第一电子设备的本体的相对距离小于目标距离,其中,目标距离大于0。
针对本公开公开的技术方案,下面以具体的应用场景为例,进一步做详细的说明:
如图7所示,为本公开公开的一种电子设备实施例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b)所示,第一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本体A以及第二本体B,其中,第一本体A与第二本体B能够位于不同的平面,第一电子设备的输入输出部件位于第一本体A;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可以包括:
检测装置701,用于获得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当需要控制第一电子设备的输入输出部件作为第二电子设备的输入设备时,首先得到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如,得到笔记本电脑与智能手机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存储器702,用于存储应用程序与应用程序运行所产生的数据;
处理器703,用于运行所述应用程序,如果第一电子设备的本体与第二电子设备的本体至少部分重叠接触,确定第二电子设备的本体位于第一本体上的第一区域;
当获得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后,根据获得的位置关系,确定第一电子设备的本体与第二电子设备的本体至少部分重叠接触时,进一步判断第二电子设备的本体是否位于第一电子设备第一本体A上。即,判断第二电子设备的本体是否与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本体A至少部分重叠接触。例如,判断智能手机是否与笔记本电脑的第一本体A部分接触或全部接触。其中,第二电子设备本体与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本体A至少部分重叠接触的区域为第一区域a。
处理器703,还用于根据第一区域的位置控制输入输出部件作为第二电子设备的输入部件,以使输入输出部件的第二区域输出第二电子设备的输入部件,第二区域不同于第一区域。
当确定第二电子设备的本体位于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本体A上的第一区域a时,进一步根据第一本体A上的第一区域a所在的位置控制位于第一本体A的输入输出部件作为第二电子设备的输入部件,即,通过第一本体A的输入输出部件可以实现对第二电子设备的输入操作。
在控制第一本体A的输入输出部件作为第二电子设备的输入部件时,使第一本体A上输入输出部件的第二区域b输出第二电子设备的输入部件,即,第二区域b显示的输入部件与第二电子设备的输入部件对应。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区域a和第二区域b都位于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本体A上,第一区域a不同于第二区域b。也就是说,第二区域b可以是第一本体A上除第一区域a以外的全部区域,也可以是第一本体A上除第一区域a以外的部分区域。
在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数据通信连接后,可以通过第一电子设备第一本体A上第二区域b输出的输入部件对第一电子设备进行相应的控制。
综上所述,在上述实施例中,在第一电子设备的本体与第二电子设备的本体至少部分重叠接触,且第二电子设备的本体位于第一本体上的第一区域时,可以通过控制第一本体上第二区域输出第二电子设备的输入部件,使用户通过操作第二区域输入的输入部件即可实现对第一电子设备的输入操作,进一步提升了用户的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果第一电子设备的本体与第二电子设备的本体至少部分重叠接触,是指第二电子设备的本体与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二本体B至少部分重叠接触时,此时,可以控制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本体A上的输入输出部件作为第二电子设备的输入部件,即,可以控制第一本体A的整个区域输出第二电子设备的输入部件。
如图8所示,为本公开公开的一种电子设备实施例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b)所示,第一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本体A以及第二本体B,其中,第一本体A与第二本体B能够位于不同的平面,第一电子设备的输入输出部件位于第一本体A,第二电子设备的输入部件至少包括虚拟键盘部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可以包括:
检测装置801,用于获得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存储器802,用于存储应用程序与应用程序运行所产生的数据;
处理器803,用于运行所述应用程序,如果第一电子设备的本体与第二电子设备的本体至少部分重叠接触,确定第二电子设备的本体位于第一本体上的第一区域;
处理器803,还用于根据第一区域的位置控制输入输出部件作为第二电子设备的输入部件,以使输入输出部件的第二区域输出第二电子设备的输入部件,第二区域不同于第一区域;
处理器803,还用于至少基于相对位置关系,确定第一电子设备的输入输出部件作为第二电子设备的输入部件时虚拟键盘各子部件的布局。
在根据第一区域a的位置控制输入输出部件作为第二电子设备的输入部件,以使输入输出部件的第二区域b输出第二电子设备的输入部件后,进一步确定第二区域b输出的第二电子设备输入部件的各虚拟键盘各子部件的布局,通过确定第二区域b输出的第二电子设备的输入部件的虚拟键盘各子部件的布局,能够使第二区域b输出的输入部件更加便于用户对第二电子设备进行输入操作。其中,第二区域b显示的输入部件的布局还可以与第二电子设备当前打开的应用对应的输入部件的虚拟键盘各子部件的布局对应,例如,当第二电子设备当前打开的应用为通话应用时,第二区域b显示的输入部件可以为第二电子设备的通话拨号输入部件,比如数字0-9;当第二电子设备当前打开的应用为社交应用时,第二区域b显示的输入部件可以为作为社交应用聊天输入的输入部件,比如字母a-z。
在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数据通信连接后,可以通过第一电子设备第一本体A上第二区域b输出的输入部件对第一电子设备进行相应的控制。
综上所述,在上述实施例中,在第一电子设备的本体与第二电子设备的本体至少部分重叠接触,且第二电子设备的本体位于第一本体上的第一区域时,可以通过控制第一本体上第二区域输出第二电子设备的输入部件,同时,可以确定第二区域输出的第二电子设备输入部件各虚拟键盘各子部件的布局。使用户通过操作第二区域输入的输入部件即可实现对第一电子设备的输入操作,进一步提升了用户的体验。
具体的,上述实施例中处理器至少基于相对位置关系,确定第一电子设备的输入输出部件作为第二电子设备的输入部件时虚拟键盘各子部件的布局的其中一种实现方式可以是:
根据第二区域的位置确定位于第一本体上的虚拟键盘各子部件的布局。
即,通过第一电子设备第一本体A上的第二区域b所在的位置,调整第二区域b输出的第二电子设备的输出部件的虚拟键盘各子部件的布局,以使第二区域b输出的第二电子设备的输出部件的虚拟键盘各子部件能够适用于用户对第二电子设备进行输入操作。
如图9所示,为本公开公开的一种电子设备实施例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b)所示,第一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本体A以及第二本体B,其中,第一本体A与第二本体B能够位于不同的平面,第一电子设备的输入输出部件位于第一本体A,第二电子设备的输入部件至少包括虚拟键盘部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可以包括:
检测装置901,用于获得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存储器902,用于存储应用程序与应用程序运行所产生的数据;
处理器903,用于运行所述应用程序,如果第一电子设备的本体与第二电子设备的本体至少部分重叠接触,确定第二电子设备的本体位于第一本体上的第一区域;
处理器904,还用于根据第一区域的位置控制输入输出部件作为第二电子设备的输入部件,以使输入输出部件的第二区域输出第二电子设备的输入部件,第二区域不同于第一区域;
处理器904,还用于至少基于相对位置关系,确定第一电子设备的输入输出部件作为第二电子设备的输入部件时虚拟键盘各子部件的布局;
处理器904,还用于如果检测到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的相对位置关系发生改变,至少基于改变后的相对位置关系调整虚拟键盘各子部件的布局。
在第一电子设备的控制过程中,在第一电子设备的本体与第二电子设备的本体至少部分重叠接触时,如果检测到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的相对位置关系发生改变,例如,第二电子设备的本体由位于第一电子设备第一本体上A的第一区域a移动至第一电子设备第一本体上A的第三区域a’时,此时,第一电子设备第一本体A上的第二区域可以为第一本体A上除第三区域a’以外的全部区域或者部分区域,此时,根据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相对位置关系发生改变后得到的新的第二区域,调整第二区域输出的第二电子设备输入部件虚拟键盘各子部件的布局,以使用户通过新的第二区域输出的输出部件能够对第二电子设备进行输入控制。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了当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的相对位置关系发生改变时,能够及时的调整第一电子设备第一本体A上第二区域输出的第二电子设备输出部件虚拟键盘各子部件的布局,进一步提升了用户体验。
如图10所示,为本公开公开的一种电子设备实施例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b)所示,第一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本体A以及第二本体B,其中,第一本体A与第二本体B能够位于不同的平面,第一电子设备的输入输出部件位于第一本体A;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可以包括:
检测装置1001,用于获得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当需要控制第一电子设备的输入输出部件作为第二电子设备的输入设备时,首先得到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如,得到笔记本电脑与智能手机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存储器1002,用于存储应用程序与应用程序运行所产生的数据;
处理器1003,用于运行所述应用程序,如果第二电子设备的本体与第一电子设备的本体非重叠接触,且第二电子设备的本体与第一电子设备本体的相对距离小于等于目标距离,其中,目标距离大于0,控制第一电子设备的输入输出部件作为第二电子设备的输出部件,以使输入输出部件的第一区域的输出内容与第二电子设备的输出内容相同;
当获得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后,根据获得的位置关系,确定第二电子设备的本体与第一电子设备的本体非重叠接触,且第二电子设备的本体与第一电子设备本体的相对距离小于等于目标距离,其中,目标距离大于0时,即,第二电子设备的本体与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本体A或第二本体B均非重叠接触,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一电子设备的位置关系,可以是第二电子设备的本体边框与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本体A或第二本体B的边框相接触;也可以是第二电子设备的本体与第一电子设备的本体未接触,且第二电子设备的本体与第一电子设备本体的相对距离小于等于目标距离,这种情况的实际应用场景可以是,第二电子设备的本体在与第一电子设备的本体非接触的情况下,位于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本体A或第二本体B的上方,还可以是,第二电子设备的本体位于第一电子设备的本体的旁边区域。
此时,控制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本体A上的输入输出部件作为第二电子设备的输出部件,使得在第一本体A的第一区域a输出的内容与第二电子设备的输出内容相同,即,此时用户可以在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本体A的第一区域a上同步看到第二电子设备输出的内容。例如,第二电子设备为智能手机,当前智能手机的显示界面输出的内容为社交应用的聊天界面,此时,用户可以在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本体A的第一区域a同步看到社交应用的聊天界面。此种应用场景使用户在不方便观察或使用第二电子设备的情况下,能够通过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本体A的第一区域a输出的内容,得知第二电子设备的输出内容。
处理器1003,还用于根据第一区域的位置控制输入输出部件作为第二电子设备的输入部件,以使输入输出部件的第二区域输出第二电子设备的输入部件,第二区域不同于第一区域。
通过控制第一电子设备的输入输出部件作为第二电子设备的输出部件,以使输入输出部件的第一区域a的输出内容与第二电子设备的输出内容相同时,还可以根据第一区域a在第一本体A上所处的位置,控制第一本体A上的输入输出部件作为第二电子设备的输入部件,在第一本体A的第二区域b输出第二电子设备的输入部件,用户可以通过第二区域b输出的输入部件对第二电子设备进行输入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区域a和第二区域b均位于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本体A上,第一区域a不同于第二区域b。也就是说,第二区域b可以是第一本体A上除第一区域a以外的全部区域,也可以是第一本体A上除第一区域a以外的部分区域。
在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数据通信连接后,可以通过第一电子设备第一本体A上第二区域b输出的输入部件对第一电子设备进行相应的控制,同时通过第一电子设备第一本体A上的第一区域a观察到第二电子设备输出的内容。
综上所述,在上述实施例中,在第二电子设备的本体与第一电子设备的本体非重叠接触,且第二电子设备的本体与第一电子设备本体的相对距离小于等于目标距离,其中,目标距离大于0时,可以通过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本体A的第一区域a输出第二电子设备输出的内容,还可以通过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本体A的第二区域b输出第二电子设备的输入部件,通过第二区域b输出的输入部件,用户可以通过第一电子设备呈现第二电子设备的显示内容并实现对第二电子设备输入控制,极大的提高了用户的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二电子设备的本体与第一电子设备的本体非重叠接触,且第二电子设备的本体与第一电子设备本体的相对距离小于等于目标距离,其中,目标距离大于0时的另一种方式还可以是,控制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本体A上的输入输出部件作为第二电子设备的输入部件,即此时,第二电子设备输出的内容仍在第二电子设备上进行输出。
具体的,在上述实施例中,检测装置获得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的其中一种实现方式,可以是:
通过设置在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感应装置与设置在第二电子设备上的第一发射装置的配合来确定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例如,通过第二电子设备上的第一发射装置发射信号,根据第一电子设备上的第一感应装置接收到的信号的强弱,确定出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具体的,在上述实施例中,获得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的另一种实现方式,可以是:
通过设置在第一电子设备的传感器来确定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例如,在第二电子设备靠近第一电子设备时,通过第一电子设备中的传感器进行感应,并根据感应到的信号强弱确定出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控制方法,包括:获得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如果所述相对位置关系满足目标条件,至少基于所述相对位置关系控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输入输出部件作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输入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目标条件包括: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本体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本体至少部分重叠接触;或者,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本体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本体非重叠接触,且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本体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本体的相对距离小于等于目标距离,所述目标距离大于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本体以及第二本体,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能够位于不同的平面,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输入输出部件位于所述第一本体;如果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本体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本体至少部分重叠接触,所述至少基于所述相对位置关系控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输入输出部件作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输入部件,包括:
确定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本体位于所述第一本体上的第一区域;
根据所述第一区域的位置控制所述输入输出部件作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输入部件,以使所述输入输出部件的第二区域输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输入部件,所述第二区域不同于所述第一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输入部件至少包括虚拟键盘部件,所述方法还包括:
至少基于所述相对位置关系,确定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输入输出部件作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输入部件时虚拟键盘各子部件的布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所述至少基于所述相对位置关系,确定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输入输出部件作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输入部件时虚拟键盘各子部件的布局,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区域的位置确定位于所述第一本体上的所述虚拟键盘各子部件的布局。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
如果检测到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相对位置关系发生改变,至少基于所述改变后的相对位置关系调整所述虚拟键盘各子部件的布局。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本体以及第二本体,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能够位于不同的平面,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输入输出部件位于所述第一本体;如果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本体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本体非重叠接触,且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本体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本体的相对距离小于等于目标距离,所述目标距离大于0,所述方法还包括:
控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输入输出部件作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输出部件,以使所述输入输出部件的第一区域的输出内容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输出内容相同;
所述至少基于所述相对位置关系控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输入输出部件作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输入部件,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区域的位置控制所述输入输出部件作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输入部件,以使所述输入输出部件的第二区域输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输入部件,所述第二区域不同于所述第一区域。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获得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包括:
至少通过设置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感应装置与设置在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上的第一发射装置的配合来确定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或者,至少通过设置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传感器来确定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9.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检测装置,用于获得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存储器,用于存储应用程序与应用程序运行所产生的数据;
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应用程序,如果所述相对位置关系满足目标条件,至少基于所述相对位置关系控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输入输出部件作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输入部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目标条件包括: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本体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本体至少部分重叠接触;或者,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本体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本体非重叠接触,且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本体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本体的相对距离小于等于目标距离,所述目标距离大于0。
CN201910251560.7A 2019-03-29 2019-03-29 一种控制方法和电子设备 Active CN11000784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51560.7A CN110007841B (zh) 2019-03-29 2019-03-29 一种控制方法和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51560.7A CN110007841B (zh) 2019-03-29 2019-03-29 一种控制方法和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07841A true CN110007841A (zh) 2019-07-12
CN110007841B CN110007841B (zh) 2021-05-18

Family

ID=671690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51560.7A Active CN110007841B (zh) 2019-03-29 2019-03-29 一种控制方法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00784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206786A1 (zh) * 2021-03-31 2022-10-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第二电子设备控制窗口的方法及第一电子设备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38247A (zh) * 2014-06-03 2015-12-09 联想(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检测到第二设备接近第一设备而在第一设备呈现用户界面
CN105573605A (zh) * 2014-10-10 2016-05-11 广州杰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与电脑互动游戏方法
CN105700751A (zh) * 2016-01-14 2016-06-2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界面操作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6293404A (zh) * 2015-05-22 2017-01-04 联发科技(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多屏幕共享显示画面的方法及通信终端
CN106648505A (zh) * 2016-11-29 2017-05-10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操控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6686430A (zh) * 2016-07-14 2017-05-17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移动状态识别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7589848A (zh) * 2017-09-25 2018-01-1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交互显示方法、终端及交互显示系统
US20180088698A1 (en) * 2015-06-25 2018-03-29 Fujitsu Limited Electronic device and drive controlling method
CN108255446A (zh) * 2016-12-28 2018-07-06 中科创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多屏幕拼接显示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9408171A (zh) * 2018-09-27 2019-03-0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控制方法及终端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38247A (zh) * 2014-06-03 2015-12-09 联想(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检测到第二设备接近第一设备而在第一设备呈现用户界面
CN105573605A (zh) * 2014-10-10 2016-05-11 广州杰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与电脑互动游戏方法
CN106293404A (zh) * 2015-05-22 2017-01-04 联发科技(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多屏幕共享显示画面的方法及通信终端
US20180088698A1 (en) * 2015-06-25 2018-03-29 Fujitsu Limited Electronic device and drive controlling method
CN105700751A (zh) * 2016-01-14 2016-06-2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界面操作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6686430A (zh) * 2016-07-14 2017-05-17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移动状态识别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6648505A (zh) * 2016-11-29 2017-05-10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操控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8255446A (zh) * 2016-12-28 2018-07-06 中科创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多屏幕拼接显示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7589848A (zh) * 2017-09-25 2018-01-1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交互显示方法、终端及交互显示系统
CN109408171A (zh) * 2018-09-27 2019-03-0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控制方法及终端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206786A1 (zh) * 2021-03-31 2022-10-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第二电子设备控制窗口的方法及第一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07841B (zh) 2021-05-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632153C2 (ru) Способ,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терминал для отображения виртуальной клавиатуры
KR20200112933A (ko) 다운링크 채널의 수신 방법, 송신 방법, 단말 및 기지국
CN110831041B (zh) 小区波束失败处理方法、移动通信终端和网络侧设备
WO2020019979A1 (zh) 显示控制方法及终端
KR20230154104A (ko) 빔 실패에 대한 구성 방법 및 단말
CN108897486B (zh) 一种显示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5117020A (zh) 一种处理边缘交互操作的方法和移动终端
CN104076988B (zh) 一种显示方法、显示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EP3813414A1 (en) Method for configuring resource, mobile terminal, network-side device, and medium
CN111106821B (zh) 一种触摸控制方法及穿戴设备
CN104049981A (zh) 一种开启相机应用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7728923B (zh) 一种操作的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10049486B (zh) 一种sim卡选择方法及终端设备
US11653227B2 (en) Method of controlling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 measurement of neighboring cell,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nd network side device
CN110502287A (zh) 一种应用程序控制方法及终端
CN109165033B (zh) 一种应用更新方法及移动终端
KR20220145383A (ko) 회로 제어 장치 및 방법
KR20200090260A (ko) 서비스 처리 방법 및 이동 통신 단말
CN109683764B (zh) 一种图标管理方法及终端
CN111367444A (zh) 应用功能执行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5224074B (zh) 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2799373B (zh) 电子设备、生成输入区域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CN110007841A (zh) 一种控制方法和电子设备
WO2015070718A1 (en) Communication number notif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11596793B (zh) 防误操作的方法及系统、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