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07425B - 光学成像系统 - Google Patents

光学成像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07425B
CN110007425B CN201811496579.XA CN201811496579A CN110007425B CN 110007425 B CN110007425 B CN 110007425B CN 201811496579 A CN201811496579 A CN 201811496579A CN 110007425 B CN110007425 B CN 11000742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imaging system
optical imaging
refractive power
optic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49657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07425A (zh
Inventor
金学哲
赵镛主
朴桓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 Mecha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 Mecha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 Mecha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 Mecha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53838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859514A/zh
Publication of CN1100074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074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074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074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9/00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 G02B9/64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having more than six compon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1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002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made of materials engineered to provide properties not available in nature, e.g. metamaterials
    • G02B1/007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made of materials engineered to provide properties not available in nature, e.g. metamaterials made of negative effective refractive index materia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04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made of organic materials, e.g. plastics
    • G02B1/041Len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1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 G02B13/002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 G02B13/004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having five or more lens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2Bodies
    • G03B17/12Bodies with means for supporting objectives, supplementary lenses, filters, masks, or turret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30/00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integrated lens units and imaging un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eing embedded in other devices, e.g. mobile phones or vehicl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光学成像系统,所述光学成像系统包括具有负屈光力的第一透镜、具有负屈光力的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和第七透镜。所述第一透镜至所述第七透镜从物方朝向像方顺序地设置。所述第三透镜、所述第四透镜、所述第六透镜和所述第七透镜利用塑料形成,并且所述第一透镜、所述第二透镜和所述第五透镜利用玻璃形成。

Description

光学成像系统
本申请要求于2017年12月7日在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第10-2017-0167715号韩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和权益,该韩国专利申请的全部公开内容出于所有目的通过引用包含于此。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光学成像系统。
背景技术
通常,相机模块安装在移动通信终端、计算机、车辆等中,使得捕获图像成为可能。
根据更纤薄的移动通信终端的趋势,已经需要这种相机模块具有小尺寸和高图像质量。
同时,用于车辆的相机模块也已经需要具有小尺寸和高图像质量,以不妨碍驾驶员的视野并且不破坏车辆外观。
特别地,在车辆的后视镜中使用的相机应能够捕获清晰的图像以在车辆的驾驶期间确保后方视野,并且因此需要具有高图像质量。
另外,即使在夜间照度低时,车辆中使用的相机也应该能够清楚地捕获物体的图像,并且因此需要具有小尺寸且可在可见光波长区域和近红外区域二者中捕获图像的镜头系统。
以上信息仅作为背景信息呈现,以帮助理解本公开。关于上述信息中的任意信息是否可适用于关于本公开的现有技术,没有做出任何确定,并且没有做出任何声明。
发明内容
提供本发明内容以按照简化的形式对所选择的构思进行介绍,并在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中进一步描述所述构思。本发明内容既不意在限定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关键特征或必要特征,也不意在用于帮助确定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范围。
在一个总的方面,一种光学成像系统包括:具有负屈光力的第一透镜;具有负屈光力的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以及第七透镜。所述第一透镜至所述第七透镜从物方朝向像方顺序地设置,所述第三透镜、所述第四透镜、所述第六透镜和所述第七透镜利用塑料形成,所述第一透镜、所述第二透镜和所述第五透镜利用玻璃形成。
所述第一透镜和所述第二透镜中的每个的物方表面和像方表面可以是球面表面,并且所述第三透镜、所述第四透镜、所述第五透镜、所述第六透镜和所述第七透镜中的每个的物方表面和像方表面可以是非球面表面。
所述第三透镜、所述第四透镜和所述第七透镜可利用具有相同的光学特性的塑料形成。
所述第六透镜和所述第七透镜可设置成彼此比任何其他相邻的透镜彼此更接近。
所述第六透镜和所述第七透镜可利用具有彼此不同的光学特性的塑料形成。
所述光学成像系统还可包括设置在所述第四透镜和所述第五透镜之间的光阑。
在所述光学成像系统中,TTL是沿光轴从第一透镜的物方表面到图像传感器的成像面的距离,IMGH是所述图像传感器的成像面的对角线长度的一半,并且TTL/(2×IMGH)可小于3.0。
在所述光学成像系统中,f3是所述第三透镜的焦距,f是包括所述第一透镜至所述第七透镜的光学成像系统的总焦距,并且f/f3可大于0.25且小于0.65。
在所述光学成像系统中,f4是所述第四透镜的焦距,并且f/f4可大于-0.5且小于-0.1。
在所述光学成像系统中,f6是所述第六透镜的焦距,并且f/f6可大于0.25且小于0.65。
在所述光学成像系统中,f7是所述第七透镜的焦距,并且f/f7可大于-0.5且小于-0.1。
所述第三透镜的折射率可小于1.64。所述第四透镜的折射率可小于1.64。所述第六透镜的折射率可小于1.535,所述第七透镜的折射率可小于1.64。
在另一总的方面,一种光学成像系统包括:第一透镜,具有负屈光力并且具有弯月形状,所述第一透镜的物方表面是凸出的;第二透镜,具有负屈光力并且包括两个凹入的表面;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以及第七透镜。所述第一透镜至所述第七透镜从物方朝向像方顺序地设置,所述第三透镜、所述第四透镜、所述第六透镜和所述第七透镜利用塑料形成,所述第一透镜、所述第二透镜和所述第五透镜利用玻璃形成,所述第六透镜和所述第七透镜之间沿光轴的距离比任何其他相邻的透镜之间沿光轴的距离短,并且所述第六透镜和所述第七透镜利用具有彼此不同的光学特性的塑料形成。
所述第三透镜、所述第四透镜和所述第七透镜可利用具有相同的光学特性的塑料形成,所述第三透镜可具有正屈光力,所述第四透镜可具有负屈光力,并且所述第七透镜可具有负屈光力。
所述第三透镜的两个表面可以是凸出的,所述第四透镜的两个表面可以是凹入的。
所述第一透镜的物方表面和像方表面可以是球面表面。
所述第二透镜的物方表面和像方表面可以是球面表面,并且所述第三透镜和所述第五透镜中的每个的物方表面和像方表面可以是非球面表面。
通过以下具体实施方式、附图和权利要求,其他特征和方面将是显而易见的。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光学成像系统的第一示例的示图。
图2示出了表示图1中所示的光学成像系统的像差特性的曲线的示例。
图3是示出光学成像系统的第二示例的示图。
图4示出了表示图3中所示的光学成像系统的像差特性的曲线的示例。
在所有的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中,相同的标号指示相同的元件。附图可不按照比例绘制,为了清楚、说明及便利起见,可夸大附图中的元件的相对尺寸、比例和描绘。
具体实施方式
提供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以帮助读者获得对这里所描述的方法、设备和/或系统的全面理解。然而,在理解本申请的公开内容后,这里所描述的方法、设备和/或系统的各种变换、修改及等同物将是显而易见的。例如,这里所描述的操作顺序仅仅是示例,其并不局限于这里所阐述的示例,而是除了必须以特定顺序发生的操作之外,在理解本申请的公开内容后可做出将是显而易见的改变。此外,为了提高清楚性和简洁性,可省略对于本领域已知的特征的描述。
这里所描述的特征可按照不同的形式实现,并且将不被解释为局限于这里所描述的示例。更确切的说,已经提供这里所描述的示例仅仅为示出在理解本申请的公开内容后将是显而易见的实现这里所描述的方法、设备和/或系统的很多可行的方式中的一些可行方式。
在附图中,为了便于说明,已经略微夸大了透镜的厚度、尺寸和形状。特别地,通过示例的方式示出了附图中所示的球面表面或非球面表面的形状。也就是说,球面表面或非球面表面的形状不局限于附图中所示的形状。
在本申请中,第一透镜指的是最接近物体的透镜,而第七透镜指的是最接近图像传感器的透镜。
另外,每个透镜的第一表面指的是其最接近物方的表面(或物方表面),并且每个透镜的第二表面指的是其最接近像方的表面(或者像方表面)。此外,透镜的曲率半径和厚度、图像高度(IMGH,图像传感器的成像面的对角线长度的一半)等的所有数值由毫米(mm)表示,并且光学成像系统的视场角(FOV)由度表示。
此外,在对透镜中每个的形状的描述中,“透镜的一个表面是凸出的”的含义是相应的表面的近轴区域部是凸出的,并且“透镜的一个表面是凹入的”的含义是相应的表面的近轴区域部是凹入的。因此,尽管描述了透镜的一个表面是凸出的,但是透镜的所述一个表面的边缘部可以是凹入的。同样地,尽管描述了透镜的一个表面是凹入的,但是透镜的所述一个表面的边缘部可以是凸出的。
近轴区域是指在光轴的附近的非常窄的区域。
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光学成像系统,其中,可提高像差改善效果,可实现高水平的分辨率,即使在照度低的环境中也可执行成像,并且即使温度有很大的变化,也可抑制分辨率的偏差。
在此描述的示例中的光学成像系统可包括七个透镜。
例如,光学成像系统可包括从物方起顺序设置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和第七透镜。
然而,光学成像系统不限于仅包括七个透镜,而是如果需要,还可包括其他组件。
例如,光学成像系统还可包括图像传感器,该图像传感器被构造为将物体的入射在图像传感器上的图像转换为电信号。图像传感器可被构造为在近红外区域以及可见光区域中捕获物体的图像。
另外,光学成像系统还可包括被构造为控制光量的光阑。例如,光阑可设置在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之间。
在这里描述的示例中的光学成像系统中,第一透镜至第七透镜中的一些可利用塑料形成,并且第一透镜至第七透镜中的其他透镜可利用玻璃形成。另外,利用玻璃形成的透镜可具有与利用塑料形成的透镜的光学特性不同的光学特性。
例如,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和第五透镜可利用玻璃形成,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六透镜和第七透镜可利用塑料形成。
另外,在这里描述的示例中的光学成像系统中,第一透镜至第七透镜中的一些可以是非球面透镜,并且第一透镜至第七透镜中的其他透镜可以是球面透镜。
作为示例,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中的至少一个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可以是球面表面。第三透镜至第七透镜中的至少一个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可以是非球面表面。例如,第三透镜至第七透镜中的每个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可以是非球面表面。或者,第三透镜和第五透镜中的每个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可以是非球面表面。
也就是说,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可利用玻璃形成并且具有球面表面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五透镜可利用玻璃形成并且可具有非球面表面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
另外,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六透镜和第七透镜可利用塑料形成,并且可分别具有非球面表面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
透镜中的每个的非球面表面可通过下面的式1表示:
Figure BDA0001897032600000051
在式1中,c是透镜的曲率(曲率半径的倒数),K是圆锥曲线常数,并且Y是从透镜的非球面表面上的某一点在垂直于光轴的方向上到光轴的距离。另外,常数A至常数D是非球面系数。另外,Z是透镜的非球面表面上的距光轴的距离为Y处的某一点与切平面之间的距离,所述切平面与透镜的非球面表面的顶点相交。
从物方起顺序地包括在光学成像系统中的第一透镜至第七透镜可分别具有负屈光力、负屈光力、正屈光力、负屈光力、正屈光力、正屈光力和负屈光力。
在此描述的示例中的光学成像系统可满足以下条件表达式2至条件表达式10:
TTL/(2×IMGH)<3.0 (条件表达式2)
0.25<f/f3<0.65 (条件表达式3)
-0.5<f/f4<-0.1 (条件表达式4)
0.25<f/f6<0.65 (条件表达式5)
-0.5<f/f7<-0.1 (条件表达式6)
n3<1.64 (条件表达式7)
n4<1.64 (条件表达式8)
n6<1.535 (条件表达式9)
n7<1.64 (条件表达式10)
在上述条件表达式2至条件表达式10中,TTL是沿光轴从第一透镜的物方表面到图像传感器的成像面的距离,IMGH是图像传感器的成像面的对角线长度的一半,f是光学成像系统的总焦距,f3是第三透镜的焦距,f4是第四透镜的焦距,f6是第六透镜的焦距,f7是第七透镜的焦距,n3是第三透镜的折射率,n4是第四透镜的折射率,n6是第六透镜的折射率,以及n7是第七透镜的折射率。
在这里描述的一些示例中的光学成像系统中,多个透镜可执行像差校正功能,从而提高像差改善性能。
另外,光学成像系统可具有2.1或更小的f数(Fno)(指示光学成像系统的亮度的常数),从而即使在照度低的环境中也能够清楚地捕获物体的图像。
另外,光学成像系统可在可见光区域和近红外区域两者中清楚地捕获物体的图像。
此外,在这里描述的一些示例中的光学成像系统中,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中的至少一个可被构造为球面透镜,从而降低制造光学成像系统的成本。
另外,在这里描述的一些示例中的光学成像系统中,由于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和第五透镜利用具有相对小的热膨胀系数的玻璃形成,并且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六透镜和第七透镜利用塑料形成,因此即使在约-40℃至约80℃的温度范围,也可保持恒定的分辨率。因此,在此描述的一些示例中的光学成像系统即使在温度在宽的范围变化的环境中,也可实现高水平的分辨率。
设置有第一透镜至第七透镜的壳体可利用塑料形成,并且壳体可根据周围环境的温度变化而收缩或膨胀。因此,第七透镜和图像传感器之间的距离可通过壳体根据温度的变化的变形而改变,这可能导致焦点不能适当地会聚的问题。
然而,在这里描述的一些示例中的光学成像系统中,由于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六透镜和第七透镜利用塑料形成,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六透镜和第七透镜可根据周围环境的温度变化而收缩或膨胀。
因此,通过考虑壳体根据温度的变化的形状变形量来设计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六透镜和第七透镜的变形量,即使在温度改变的情况下,焦点位置也不会改变。
也就是说,在此描述的一些示例中的光学成像系统可被构造为使得第七透镜和图像传感器之间的距离根据温度变化的变化与焦点位置根据温度变化的变化相对应。
将参照图1和图2描述根据在此公开的第一示例的光学成像系统。
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系统可包括光学系统,该光学系统包括第一透镜110、第二透镜120、第三透镜130、第四透镜140、第五透镜150、第六透镜160和第七透镜170,并且还可包括光阑ST、滤光器180和图像传感器190。
表1中示出了每个透镜的透镜特性(透镜的曲率半径、厚度、透镜之间的距离、折射率和阿贝数)。
图像高度可以是约3.3mm至约3.4mm。
表1
Figure BDA0001897032600000081
在表1的表面编号中,符号*表示非球面表面。
在第一示例中,第一透镜110可具有负屈光力,并且具有弯月形状,其物方表面是凸出的。例如,第一透镜110的第一表面在近轴区域可以是凸出的,并且其第二表面在近轴区域可以是凹入的。
第二透镜120可具有负屈光力,并且其两个表面可以是凹入的。例如,第二透镜120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在近轴区域可以是凹入的。
第三透镜130可具有正屈光力,并且其两个表面可以是凸出的。例如,第三透镜130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在近轴区域可以是凸出的。
第四透镜140可具有负屈光力,并且其两个表面可以是凹入的。例如,第四透镜140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在近轴区域可以是凹入的。
第五透镜150可具有正屈光力,并且其两个表面可以是凸出的。例如,第五透镜150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在近轴区域可以是凸出的。
第六透镜160可具有正屈光力,并且其两个表面可以是凸出的。例如,第六透镜160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在近轴区域可以是凸出的。
第七透镜170可具有负屈光力,并且具有其像方表面是凸出的的弯月形状。例如,第七透镜170的第一表面在近轴区域可以是凹入的,并且其第二表面在近轴区域可以是凸出的。
第三透镜130至第七透镜170中的每个透镜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可具有表2中示出的非球面系数。
表2
5 6 7 8 10 11 12 13 14 15
K 0.440136 6.848888 6.135658 1.33456 15 -2.49737 -4.74098 0.30031 0.763848 18.52056
A 0.005715 0.02412 0.010521 0.002348 0.006184 -0.00795 0.003907 -0.02091 -0.00098 0.017304
B -3.23E-05 -0.00466 -0.00776 -0.00388 -0.00117 0.000652 -0.00026 0.004831 0.000503 -0.00311
C 0.000163 0.000627 0.000145 0.001091 0 0 -5.16E-06 -0.00049 1.71E-06 0.000286
D -2.86E-05 -0.00046 -0.00032 -0.00022 0 0 1.85E-07 2.37E-05 5.83E-06 -1.10E-05
另外,第一透镜110和第二透镜120可以是球面透镜,并且可利用玻璃形成。第五透镜150可以是非球面透镜,并且可利用玻璃形成。第三透镜130、第四透镜140、第六透镜160和第七透镜170可以是非球面透镜,并且可利用塑料形成。
另外,第三透镜130、第四透镜140和第七透镜170可利用具有相同的光学特性的塑料形成。
第六透镜160和第七透镜170可设置为彼此接近。例如,在各个相邻透镜之间沿光轴的距离中,第六透镜160和第七透镜170之间沿光轴的距离可最短。另外,第六透镜160和第七透镜170可利用具有不同的光学特性的塑料形成。
利用具有不同的光学特性的塑料形成的第六透镜160和第七透镜170可设置为彼此比任何其他相邻的透镜彼此更接近,以改善像差校正性能。
另外,光阑ST可设置在第四透镜140和第五透镜150之间。
另外,如上所述构造的光学成像系统可具有图2中示出的像差特性。
将参照图3和图4描述根据在此公开的第二示例的光学成像系统。
根据第二示例的光学成像系统可包括光学系统,该光学系统包括第一透镜210、第二透镜220、第三透镜230、第四透镜240、第五透镜250、第六透镜260和第七透镜270,并且还可包括光阑ST、滤光器280和图像传感器290。
表3中示出了每个透镜的透镜特性(透镜的曲率半径、厚度、透镜之间的距离、折射率和阿贝数)。
图像高度可以是约3.3mm至约3.4mm。
表3
Figure BDA0001897032600000101
在表3的表面编号中,符号*表示非球面表面。
在第二示例中,第一透镜210可具有负屈光力,并且具有弯月形状,其物方表面是凸出的。例如,第一透镜210的第一表面在近轴区域可以是凸出的,并且其第二表面在近轴区域可以是凹入的。
第二透镜220可具有负屈光力,并且其两个表面可以是凹入的。例如,第二透镜220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在近轴区域可以是凹入的。
第三透镜230可具有正屈光力,并且其两个表面可以是凸出的。例如,第三透镜230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在近轴区域可以是凸出的。
第四透镜240可具有负屈光力,并且其两个表面可以是凹入的。例如,第四透镜240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在近轴区域可以是凹入的。
第五透镜250可具有正屈光力,并且其两个表面可以是凸出的。例如,第五透镜250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在近轴区域可以是凸出的。
第六透镜260可具有正屈光力,并且其两个表面可以是凸出的。例如,第六透镜260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在近轴区域可以是凸出的。
第七透镜270可具有负屈光力,并且具有像方表面是凸出的的弯月形状。例如,第七透镜270的第一表面在近轴区域可以是凹入的,并且其第二表面在近轴区域可以是凸出的。
第三透镜230至第七透镜270中的每个透镜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可具有如表4中示出的非球面系数。
表4
5 6 7 8 10 11 12 13 14 15
K 0.157622 0 0 0 15 -1.44397 -4.84012 0.225957 0.905192 61.64189
A 0.006202 0.0127 -0.00517 0.000124 0.009688 -0.00285 0.003132 -0.01954 0.00075 0.018517
B -0.00026 0.000346 0 0 -0.00138 0.000269 -0.00027 0.004597 0.00019 -0.00326
C 0.000211 0 0 0 0 0 -2.13E-05 -0.00049 3.60E-05 0.000293
D -3.78E-05 0 0 0 0 0 -9.81E-07 2.33E-05 5.70E-06 -1.15E-05
另外,第一透镜210和第二透镜220可以是球面透镜,并且可利用玻璃形成。第五透镜250可以是非球面透镜,并且可利用玻璃形成。第三透镜230、第四透镜240、第六透镜260和第七透镜270可以是非球面透镜,并且可利用塑料形成。
另外,第三透镜230、第四透镜240和第七透镜270可利用具有相同的光学特性的塑料形成。
第六透镜260和第七透镜270可设置为彼此接近。例如,在各个相邻透镜之间沿光轴的距离中,第六透镜260和第七透镜270之间沿光轴的距离可以是最短的。另外,第六透镜260和第七透镜270可利用具有不同的光学特性的塑料形成。
利用具有不同的光学特性的塑料形成的第六透镜260和第七透镜270可设置为彼此比任何其他相邻的透镜彼此更接近,从而改善像差校正性能。
另外,光阑ST可设置在第四透镜240和第五透镜250之间。
另外,如上所述构造的光学成像系统可具有图4中示出的像差特性。
如以上所阐述的,在这里公开的示例中的光学成像系统中,可提高像差改善效果,可实现高水平的分辨率,即使在照度低的环境中也可执行成像,并且即使温度有很大的变化,也可抑制分辨率的偏差。
虽然本公开包括具体示例,但在理解本申请的公开内容之后将显而易见的是,在不脱离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的精神及范围的情况下,可对这些示例做出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改变。这里所描述的示例将仅被认为是描述性意义,而非出于限制的目的。在每个示例中的特征或方面的描述将被理解为可适用于其他示例中的类似的特征或方面。如果按照不同的顺序执行描述的技术,和/或如果按照不同的形式组合和/或通过其他组件或它们的等同物替换或增添描述的系统、架构、装置或电路中的组件,则可实现合适的结果。因此,本公开的范围并不通过具体实施方式限定而是通过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在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的范围之内的全部变型将被理解为包括在本公开中。

Claims (19)

1.一种光学成像系统,包括:
第一透镜,具有负屈光力;
第二透镜,具有负屈光力;
第三透镜,具有正屈光力;
第四透镜,具有负屈光力;
第五透镜,具有正屈光力;
第六透镜,具有正屈光力;以及
第七透镜,具有负屈光力,
其中,所述第一透镜至所述第七透镜从物方朝向像方顺序地设置并且所述光学成像系统总共包括七片具有屈光力的透镜,
其中,所述第三透镜、所述第四透镜、所述第六透镜和所述第七透镜利用塑料形成,
其中,所述第一透镜、所述第二透镜和所述第五透镜利用玻璃形成,并且
其中,f4是所述第四透镜的焦距,f是包括所述第一透镜至所述第七透镜的光学成像系统的总焦距,并且-0.5<f/f4<-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中,所述第一透镜和所述第二透镜中的每个的物方表面和像方表面是球面表面,并且
所述第三透镜、所述第四透镜、所述第五透镜、所述第六透镜和所述第七透镜中的每个的物方表面和像方表面是非球面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中,所述第三透镜、所述第四透镜和所述第七透镜利用具有相同的光学特性的塑料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中,所述第六透镜和所述第七透镜设置为彼此比任何其他相邻的透镜彼此更接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中,所述第六透镜和所述第七透镜利用具有彼此不同的光学特性的塑料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所述光学成像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四透镜和所述第五透镜之间的光阑。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中,TTL是沿光轴从所述第一透镜的物方表面到图像传感器的成像面的距离,IMGH是所述图像传感器的成像面的对角线长度的一半,并且TTL/(2×IMGH)<3.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中,f3是所述第三透镜的焦距,并且0.25<f/f3<0.6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中,f6是所述第六透镜的焦距,并且0.25<f/f6<0.65。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中,f7是所述第七透镜的焦距,并且-0.5<f/f7<-0.1。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中,n3是所述第三透镜的折射率,并且n3<1.64。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中,n4是所述第四透镜的折射率,并且n4<1.64。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中,n6是所述第六透镜的折射率,并且n6<1.535。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中,n7是所述第七透镜的折射率,并且n7<1.64。
15.一种光学成像系统,包括:
第一透镜,具有负屈光力并且具有弯月形状,所述第一透镜的物方表面是凸出的;
第二透镜,具有负屈光力并且包括两个凹入的表面;
第三透镜,具有正屈光力;
第四透镜,具有负屈光力;
第五透镜,具有正屈光力;
第六透镜,具有正屈光力;以及
第七透镜,具有负屈光力,
其中,所述第一透镜至所述第七透镜从物方朝向像方顺序地设置并且所述光学成像系统总共包括七片具有屈光力的透镜,
其中,所述第三透镜、所述第四透镜、所述第六透镜和所述第七透镜利用塑料形成,所述第一透镜、所述第二透镜和所述第五透镜利用玻璃形成,
其中,所述第六透镜和所述第七透镜之间沿光轴的距离比任何其他相邻的透镜之间沿光轴的距离短,
其中,所述第六透镜和所述第七透镜利用具有彼此不同的光学特性的塑料形成,并且
其中,f4是所述第四透镜的焦距,f是包括所述第一透镜至所述第七透镜的光学成像系统的总焦距,并且-0.5<f/f4<-0.1。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中,所述第三透镜、所述第四透镜和所述第七透镜利用具有相同的光学特性的塑料形成,
其中,所述第三透镜具有正屈光力,
其中,所述第四透镜具有负屈光力,并且
其中,所述第七透镜具有负屈光力。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中,所述第三透镜的两个表面是凸出的,所述第四透镜的两个表面是凹入的。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中,所述第一透镜的物方表面和像方表面是球面表面。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中,所述第二透镜的物方表面和像方表面是球面表面,并且
其中,所述第三透镜和所述第五透镜中的每个的物方表面和像方表面是非球面表面。
CN201811496579.XA 2017-12-07 2018-12-07 光学成像系统 Active CN11000742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38380.9A CN114859514A (zh) 2017-12-07 2018-12-07 光学成像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70167715A KR102570600B1 (ko) 2017-12-07 2017-12-07 촬상 광학계
KR10-2017-0167715 2017-12-07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38380.9A Division CN114859514A (zh) 2017-12-07 2018-12-07 光学成像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07425A CN110007425A (zh) 2019-07-12
CN110007425B true CN110007425B (zh) 2022-06-03

Family

ID=66696646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38380.9A Pending CN114859514A (zh) 2017-12-07 2018-12-07 光学成像系统
CN201811496579.XA Active CN110007425B (zh) 2017-12-07 2018-12-07 光学成像系统
CN201822057949.1U Active CN209356740U (zh) 2017-12-07 2018-12-07 光学成像系统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38380.9A Pending CN114859514A (zh) 2017-12-07 2018-12-07 光学成像系统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057949.1U Active CN209356740U (zh) 2017-12-07 2018-12-07 光学成像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4) US10845575B2 (zh)
KR (2) KR102570600B1 (zh)
CN (3) CN114859514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570600B1 (ko) 2017-12-07 2023-08-24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촬상 광학계
TWI657282B (zh) * 2018-09-05 2019-04-2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取像透鏡系統、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KR102399235B1 (ko) * 2020-04-17 2022-05-19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촬상 광학계
JP6894037B1 (ja) * 2020-09-18 2021-06-23 エーエーシー オプティックス ソリューションズ ピーティーイー リミテッド 撮像レンズ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99922A (zh) * 2016-07-13 2016-12-07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七片式广角镜头
CN106772946A (zh) * 2017-01-22 2017-05-31 东莞市宇瞳光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小型玻塑混合无热化定焦镜头
US20170192200A1 (en) * 2015-12-31 2017-07-06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Image capturing optical lens assembly, image capturing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JP2017125887A (ja) * 2016-01-12 2017-07-20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582855C (zh) * 2007-08-23 2010-01-20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内视镜头及内视镜装置
KR101089938B1 (ko) 2009-12-21 2011-12-05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초광각 광학계
JP5463265B2 (ja) * 2010-11-17 2014-04-09 株式会社タムロン 広角レンズ
CN104220916B (zh) * 2012-04-09 2016-06-22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摄像透镜和摄像装置
JP6090650B2 (ja) * 2012-11-19 2017-03-08 株式会社リコー 結像レンズ、撮像装置および情報装置
JP5909563B2 (ja) * 2012-12-04 2016-04-26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広角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DE112014006777B4 (de) * 2014-09-10 2019-01-31 Han's Laser Technology Industry Group Co., Ltd. Fotografisches Objektiv
JP2016062020A (ja) * 2014-09-19 2016-04-25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TWI574037B (zh) * 2015-01-30 2017-03-1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取像系統、取像裝置以及電子裝置
JP2016194653A (ja) 2015-04-01 2016-11-17 日精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撮像光学系及びそれを有する撮像装置
TWI614517B (zh) * 2017-01-04 2018-02-1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影像擷取系統、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CN111999856A (zh) * 2017-09-29 2020-11-27 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光学成像镜头
JP6362193B1 (ja) * 2017-10-19 2018-07-25 エーエーシー テクノロジーズ ピーティーイー リミテッドAac Technologies Pte.Ltd. 撮像光学レンズ
KR102570600B1 (ko) 2017-12-07 2023-08-24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촬상 광학계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70192200A1 (en) * 2015-12-31 2017-07-06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Image capturing optical lens assembly, image capturing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JP2017125887A (ja) * 2016-01-12 2017-07-20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CN106199922A (zh) * 2016-07-13 2016-12-07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七片式广角镜头
CN106772946A (zh) * 2017-01-22 2017-05-31 东莞市宇瞳光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小型玻塑混合无热化定焦镜头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845575B2 (en) 2020-11-24
US20210033827A1 (en) 2021-02-04
US11531192B2 (en) 2022-12-20
KR20190067607A (ko) 2019-06-17
CN110007425A (zh) 2019-07-12
US20240176112A1 (en) 2024-05-30
CN209356740U (zh) 2019-09-06
CN114859514A (zh) 2022-08-05
US11927730B2 (en) 2024-03-12
KR102570600B1 (ko) 2023-08-24
US20190179117A1 (en) 2019-06-13
KR20230124880A (ko) 2023-08-28
US20230092924A1 (en) 2023-03-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14229B (zh) 光学成像系统
CN108254855B (zh) 光学成像系统
CN109425967B (zh) 光学成像系统
CN109725403B (zh) 光学成像系统
CN110007425B (zh) 光学成像系统
CN211206933U (zh) 光学成像系统
CN110471162B (zh) 图像捕捉镜头系统
CN112882194B (zh) 光学成像系统
CN109765675B (zh) 光学成像系统及多模块光学成像系统
CN109116512B (zh) 六片式广角镜片组
CN112987249B (zh) 光学成像系统
CN109814230B (zh) 光学成像系统
CN108241201B (zh) 光学成像系统
CN214097944U (zh) 成像透镜系统
CN218158520U (zh) 光学成像系统
CN219302748U (zh) 光学成像系统
CN115421281A (zh) 光学成像系统
CN116165776A (zh) 光学成像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