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06663A - 前置横驱混合动力总成的整车传动系扭振分析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前置横驱混合动力总成的整车传动系扭振分析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06663A
CN110006663A CN201910252070.9A CN201910252070A CN110006663A CN 110006663 A CN110006663 A CN 110006663A CN 201910252070 A CN201910252070 A CN 201910252070A CN 110006663 A CN110006663 A CN 1100066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train
inertia
vehicle
analysis
torsional oscil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5207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波
邓磊
段龙杨
黄晖
余显忠
金栋
孙念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ling Motor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ling Motor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ling Motor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ling Motor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25207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006663A/zh
Publication of CN1100066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0666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3/00Testing of machine parts
    • G01M13/02Gearings; Transmission mechanism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7/00Testing of vehicles
    • G01M17/007Wheeled or endless-tracked vehicl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62Hybrid vehicl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前置横驱混合动力总成的整车传动系扭振分析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整车混合动力传动系参数,并根据该传动系参数建立混合动力整车传动系扭振仿真模型;获取实际测试得到的飞轮端和电机端的转速和角加速度;通过自由振动分析获取传动系固有频率,以及通过激励响应分析获取传动系阶次切片;结合整车模态分布表,获取传动系扭振的车内噪声贡献值。本发明将有限元分析、一维混合动力传动系扭振分析建模和实验测试相结合,可有效确定传动系扭振的车内噪声贡献水平,能够评估传动系各个部件的扭振幅值,能够在项目开发前期规避传动系扭振风险,在后期指导扭振问题整改。

Description

前置横驱混合动力总成的整车传动系扭振分析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前置横驱混合动力总成的整车传动系扭振分析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汽车已经成为人们出行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之一。汽车保有量逐年增加,越来越多的人拥有了私家车。目前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升,新能源汽车,尤其是混合动力汽车得到快速发展。
目前,人们对车品质要求的不断提高,车内噪声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汽车噪声、振动及因其而引发的汽车乘坐舒适性已经成为衡量汽车好坏的重要指标。
采用前置横驱混合动力总成的汽车是混合动力汽车中的重要一类,对于这类汽车,其传动系扭振是导致车内噪声的重要来源之一,但目前缺乏有效的分析方法,无法确定混合传动系的扭振在整车车内噪声的贡献水平,为项目前期预测及后期的问题整改带来困难。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前置横驱混合动力总成的整车传动系扭振分析方法,以有效确定混合传动系的扭振在整车车内噪声的贡献水平,为项目前期预测及后期的问题提供依据。
一种前置横驱混合动力总成的整车传动系扭振分析方法,包括:
获取整车混合动力传动系参数,并根据该传动系参数建立混合动力整车传动系扭振仿真模型;
获取实际测试得到的飞轮端和电机端的转速和角加速度;
将飞轮端和电机端的转速和角加速度导入混合动力整车传动系扭振仿真模型中,通过自由振动分析获取传动系固有频率,以及通过激励响应分析获取传动系阶次切片;
根据传动系固有频率以及传动系阶次切片,结合整车模态分布表,获取传动系扭振的车内噪声贡献值。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前置横驱混合动力总成的整车传动系扭振分析方法,将离合器惯量分为两部分(飞轮端和电机端),根据混动传动结构建立整车传动系扭振模型,结合测试得到的飞轮端及电机端的转速和角加速度,能够分析出不同混动模式下传动系的固有频率和不同模式下的传动系阶次切片,结合整车模态分布表,进而能够得到传动系扭振的车内噪声贡献水平。该方法将有限元分析、一维混合动力传动系扭振分析建模和实验测试相结合,可得到不同混动模式下传动系的固有频率和不同模式下的传动系阶次切片,从而有效确定传动系扭振的车内噪声贡献水平,能够评估传动系各个部件的扭振幅值,能够在项目开发前期规避传动系扭振风险,在后期指导扭振问题整改。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的前置横驱混合动力总成的整车传动系扭振分析方法,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进一步地,所述获取整车混合动力传动系参数,并根据该传动系参数建立混合动力整车传动系扭振仿真模型的步骤包括:
获取发动机曲轴飞轮惯量、离合器刚度及从动盘和压盘惯量、变速箱和电机内部结构各部分旋转件惯量及轴的扭转刚度、差壳差齿惯量、左右半轴惯量及扭转刚度、轮胎惯量及扭转刚度、整车惯量;
采用集中质量方法和当量原则将各部件等效为一系列只有转动惯量、没有惯性变形的集中质量,以及一系列只有弹性变形而没有惯量的弹性件;
采用多自由度的离散化建模方法建立混合动力整车传动系扭振仿真模型。
进一步地,所述采用集中质量方法和当量原则将各部件等效为一系列只有转动惯量、没有惯性变形的集中质量,以及一系列只有弹性变形而没有惯量的弹性件的步骤中,对离合器压盘的惯量全部等效到飞轮端,从动盘惯量等到变速箱端;
所述采用多自由度的离散化建模方法建立混合动力整车传动系扭振仿真模型的步骤中,对变速箱内部旋转件进行详细建模,包含各档位驱动齿轮、输入输出轴、同步器、电机旋转轴及相关齿轮的建模,对变速箱各同步器的控制策略分别进行独立控制。
进一步地,所述通过自由振动分析获取传动系固有频率,以及通过激励响应分析获取传动系阶次切片的步骤包括:
根据实际测试得到的飞轮端和电机端的转速和角加速度,将所述角加速度作为所述混合动力整车传动系扭振仿真模型的激励,计算混合动力总成的不同档位模式下整车传动系的固有频率及不同档位模式时域下的传动系各部件角加速度波动,进而得到实时传动系相关部件的阶次切片。
进一步地,所述得到实时传动系相关部件的阶次切片的步骤具体包括:
将飞轮角加速度乘以飞轮转动惯量,以得到发动机的扭矩T1;
将电机角加速度乘以电机轴转动惯量,以得到电机的扭矩T2;
将得到的扭矩T1和T2作为激励响应分析模型的输入,并根据实际测试得到的飞轮端的速度及电机端的速度,通过建立混合动力整车传动系扭振仿真模型,以得到实时传动系相关部件的阶次切片。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前置横驱混合动力总成的整车传动系扭振分析系统,以有效确定混合传动系的扭振在整车车内噪声的贡献水平,为项目前期预测及后期的问题提供依据。
一种前置横驱混合动力总成的整车传动系扭振分析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整车混合动力传动系参数,并根据该传动系参数建立混合动力整车传动系扭振仿真模型;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实际测试得到的飞轮端和电机端的转速和角加速度;
分析模块,用于将飞轮端和电机端的转速和角加速度导入混合动力整车传动系扭振仿真模型中,通过自由振动分析获取传动系固有频率,以及通过激励响应分析获取传动系阶次切片;
第三获取模块,用于根据传动系固有频率以及传动系阶次切片,结合整车模态分布表,获取传动系扭振的车内噪声贡献值。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前置横驱混合动力总成的整车传动系扭振分析系统,将离合器惯量分为两部分(飞轮端和电机端),根据混动传动结构建立整车传动系扭振模型,结合测试得到的飞轮端及电机端的转速和角加速度,能够分析出不同混动模式下传动系的固有频率和不同模式下的传动系阶次切片,结合整车模态分布表,进而能够得到传动系扭振的车内噪声贡献水平。该方法将有限元分析、一维混合动力传动系扭振分析建模和实验测试相结合,可得到不同混动模式下传动系的固有频率和不同模式下的传动系阶次切片,从而有效确定传动系扭振的车内噪声贡献水平,能够评估传动系各个部件的扭振幅值,能够在项目开发前期规避传动系扭振风险,在后期指导扭振问题整改。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的前置横驱混合动力总成的整车传动系扭振分析系统,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获取模块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发动机曲轴飞轮惯量、离合器刚度及从动盘和压盘惯量、变速箱和电机内部结构各部分旋转件惯量及轴的扭转刚度、差壳差齿惯量、左右半轴惯量及扭转刚度、轮胎惯量及扭转刚度、整车惯量;
等效单元,用于采用集中质量方法和当量原则将各部件等效为一系列只有转动惯量、没有惯性变形的集中质量,以及一系列只有弹性变形而没有惯量的弹性件;
建模单元,用于采用多自由度的离散化建模方法建立混合动力整车传动系扭振仿真模型。
进一步地,所述等效单元对离合器压盘的惯量全部等效到飞轮端,从动盘惯量等到变速箱端;
所述建模单元对变速箱内部旋转件进行详细建模,包含各档位驱动齿轮、输入输出轴、同步器、电机旋转轴及相关齿轮的建模,对变速箱各同步器的控制策略分别进行独立控制。
进一步地,所述分析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实际测试得到的飞轮端和电机端的转速和角加速度,将所述角加速度作为所述混合动力整车传动系扭振仿真模型的激励,计算混合动力总成的不同档位模式下整车传动系的固有频率及不同档位模式时域下的传动系各部件角加速度波动,进而得到实时传动系相关部件的阶次切片。
进一步地,所述分析模块具体用于:
将飞轮角加速度乘以飞轮转动惯量,以得到发动机的扭矩T1;
将电机角加速度乘以电机轴转动惯量,以得到电机的扭矩T2;
将得到的扭矩T1和T2作为激励响应分析模型的输入,并根据实际测试得到的飞轮端的速度及电机端的速度,通过建立混合动力整车传动系扭振仿真模型,以得到实时传动系相关部件的阶次切片。
附图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前置横驱混合动力总成的整车传动系扭振分析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图1中步骤S101的详细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前置横驱混合动力总成的整车传动系扭振分析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出的前置横驱混合动力总成的整车传动系扭振分析方法,包括步骤S101~S104:
S101,获取整车混合动力传动系参数,并根据该传动系参数建立混合动力整车传动系扭振仿真模型;
其中,需要收集混合动力传动系相关数模,测得相关传动系转动惯量,然后建立传动轴、主减输入轴、左右半轴等的有限元模型,计算得到相关的扭转刚度,根据得到的整车混合动力传动系的相关部件的转动惯量和扭转刚度,然后依据离散化建模方法建立混合动力整车传动系扭振仿真模型。
具体的,请参阅图2,该步骤具体包括S1011~S1013:
S1011,获取发动机曲轴飞轮惯量、离合器刚度及从动盘和压盘惯量、变速箱和电机内部结构各部分旋转件惯量及轴的扭转刚度、差壳差齿惯量、左右半轴惯量及扭转刚度、轮胎惯量及扭转刚度、整车惯量;
其中,发动机曲轴飞轮惯量包含活塞、连杆,电机内部结构各部分旋转件惯量及轴的扭转刚度包含各档位驱动齿轮、输入输出轴、同步器、电机旋转轴及相关齿轮。
S1012,采用集中质量方法和当量原则将各部件等效为一系列只有转动惯量、没有惯性变形的集中质量,以及一系列只有弹性变形而没有惯量的弹性件;
其中,将离合器惯量分为两部分,对离合器压盘的惯量全部等效到飞轮端,从动盘惯量等到变速箱端。
S1013,采用多自由度的离散化建模方法建立混合动力整车传动系扭振仿真模型。
其中,可以运用多自由度“质量-弹簧-阻尼”离散化建模方法建立混合动力整车传动系扭振仿真模型,还需对变速箱内部旋转件进行详细建模,具体包含各档位驱动齿轮、输入输出轴、同步器、电机旋转轴及相关齿轮的建模,对变速箱各同步器的控制策略分别进行独立控制。
S102,获取实际测试得到的飞轮端和电机端的转速和角加速度;
S103,将飞轮端和电机端的转速和角加速度导入混合动力整车传动系扭振仿真模型中,通过自由振动分析获取传动系固有频率,以及通过激励响应分析获取传动系阶次切片;
其中,该步骤具体包括:
根据实际测试得到的飞轮端和电机端的转速和角加速度,将所述角加速度作为所述混合动力整车传动系扭振仿真模型的激励,计算混合动力总成的不同档位模式下整车传动系的固有频率及不同档位模式时域下的传动系各部件角加速度波动,进而得到实时传动系相关部件的阶次切片。
具体的,将飞轮角加速度乘以飞轮转动惯量,以得到发动机的扭矩T1;
将电机角加速度乘以电机轴转动惯量,以得到电机的扭矩T2;
即T(T1、T2)=J×δ,式中,J为转动惯量(飞轮端含曲轴飞轮等,电机端含电机轴及轴上相关转动齿轮等);δ为实际测试得到的角加速度。
将得到的扭矩T1和T2作为激励响应分析模型的输入,并根据实际测试得到的飞轮端的速度及电机端的速度,通过建立混合动力整车传动系扭振仿真模型,以得到实时传动系相关部件(包括变速箱输出端、传动轴、后桥输入端等)的阶次切片。根据传动系固有频率和传动系阶次切片能够得到传动系各个部件的时域下实时扭振峰值水平。
S104,根据传动系固有频率以及传动系阶次切片,结合整车模态分布表,获取传动系扭振的车内噪声贡献值。
其中,结合整车模态分布表,就能够获取到传动系扭振的车内噪声贡献值,对项目前期预测及后期的问题整改,具有重要的意义。
综上,根据本实施例提供的前置横驱混合动力总成的整车传动系扭振分析方法,将离合器惯量分为两部分(飞轮端和电机端),根据混动传动结构建立整车传动系扭振模型,结合测试得到的飞轮端及电机端的转速和角加速度,能够分析出不同混动模式下传动系的固有频率和不同模式下的传动系阶次切片,结合整车模态分布表,进而能够得到传动系扭振的车内噪声贡献水平。该方法将有限元分析、一维混合动力传动系扭振分析建模和实验测试相结合,可得到不同混动模式下传动系的固有频率和不同模式下的传动系阶次切片,从而有效确定传动系扭振的车内噪声贡献水平,能够评估传动系各个部件的扭振幅值,能够在项目开发前期规避传动系扭振风险,在后期指导扭振问题整改。
请参阅图3,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出的前置横驱混合动力总成的整车传动系扭振分析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10,用于获取整车混合动力传动系参数,并根据该传动系参数建立混合动力整车传动系扭振仿真模型;
第二获取模块20,用于获取实际测试得到的飞轮端和电机端的转速和角加速度;
分析模块30,用于将飞轮端和电机端的转速和角加速度导入混合动力整车传动系扭振仿真模型中,通过自由振动分析获取传动系固有频率,以及通过激励响应分析获取传动系阶次切片;
第三获取模块40,用于根据传动系固有频率以及传动系阶次切片,结合整车模态分布表,获取传动系扭振的车内噪声贡献值。
其中,所述第一获取模块10包括:
获取单元11,用于获取发动机曲轴飞轮惯量、离合器刚度及从动盘和压盘惯量、变速箱和电机内部结构各部分旋转件惯量及轴的扭转刚度、差壳差齿惯量、左右半轴惯量及扭转刚度、轮胎惯量及扭转刚度、整车惯量;
等效单元12,用于采用集中质量方法和当量原则将各部件等效为一系列只有转动惯量、没有惯性变形的集中质量,以及一系列只有弹性变形而没有惯量的弹性件;
建模单元13,用于采用多自由度的离散化建模方法建立混合动力整车传动系扭振仿真模型。
其中,所述等效单元12对离合器压盘的惯量全部等效到飞轮端,从动盘惯量等到变速箱端;
所述建模单元13对变速箱内部旋转件进行详细建模,包含各档位驱动齿轮、输入输出轴、同步器、电机旋转轴及相关齿轮的建模,对变速箱各同步器的控制策略分别进行独立控制。
其中,所述分析模块30具体用于:
根据实际测试得到的飞轮端和电机端的转速和角加速度,将所述角加速度作为所述混合动力整车传动系扭振仿真模型的激励,计算混合动力总成的不同档位模式下整车传动系的固有频率及不同档位模式时域下的传动系各部件角加速度波动,进而得到实时传动系相关部件的阶次切片。
其中,所述分析模块30具体用于:
将飞轮角加速度乘以飞轮转动惯量,以得到发动机的扭矩T1;
将电机角加速度乘以电机轴转动惯量,以得到电机的扭矩T2;
将得到的扭矩T1和T2作为激励响应分析模型的输入,并根据实际测试得到的飞轮端的速度及电机端的速度,通过建立混合动力整车传动系扭振仿真模型,以得到实时传动系相关部件的阶次切片。
根据本实施例提供的前置横驱混合动力总成的整车传动系扭振分析系统,将离合器惯量分为两部分(飞轮端和电机端),根据混动传动结构建立整车传动系扭振模型,结合测试得到的飞轮端及电机端的转速和角加速度,能够分析出不同混动模式下传动系的固有频率和不同模式下的传动系阶次切片,结合整车模态分布表,进而能够得到传动系扭振的车内噪声贡献水平。该方法将有限元分析、一维混合动力传动系扭振分析建模和实验测试相结合,可得到不同混动模式下传动系的固有频率和不同模式下的传动系阶次切片,从而有效确定传动系扭振的车内噪声贡献水平,能够评估传动系各个部件的扭振幅值,能够在项目开发前期规避传动系扭振风险,在后期指导扭振问题整改。
在流程图中表示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逻辑和/或步骤,例如,可以被认为是用于实现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的定序列表,可以具体实现在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中,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如基于计算机的系统、包括处理器的系统或其他可以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取指令并执行指令的系统)使用,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就本说明书而言,“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任何可以包含、存储、通信、传播或传输程序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的装置。
计算机可读介质的更具体的示例(非穷尽性列表)包括以下:具有一个或多个布线的电连接部(电子装置),便携式计算机盘盒(磁装置),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辑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速存储器),光纤装置,以及便携式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另外,计算机可读介质甚至可以是可在其上打印所述程序的纸或其他合适的介质,因为可以例如通过对纸或其他介质进行光学扫描,接着进行编辑、解译或必要时以其他合适方式进行处理来以电子方式获得所述程序,然后将其存储在计算机存储器中。
应当理解,本发明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步骤或方法可以用存储在存储器中且由合适的指令执行系统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来实现。例如,如果用硬件来实现,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样,可用本领域公知的下列技术中的任一项或他们的组合来实现:具体用于对数据信号实现逻辑功能的逻辑门电路的离散逻辑电路,具有合适的组合逻辑门电路的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门阵列(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前置横驱混合动力总成的整车传动系扭振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整车混合动力传动系参数,并根据该传动系参数建立混合动力整车传动系扭振仿真模型;
获取实际测试得到的飞轮端和电机端的转速和角加速度;
将飞轮端和电机端的转速和角加速度导入混合动力整车传动系扭振仿真模型中,通过自由振动分析获取传动系固有频率,以及通过激励响应分析获取传动系阶次切片;
根据传动系固有频率以及传动系阶次切片,结合整车模态分布表,获取传动系扭振的车内噪声贡献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置横驱混合动力总成的整车传动系扭振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整车混合动力传动系参数,并根据该传动系参数建立混合动力整车传动系扭振仿真模型的步骤包括:
获取发动机曲轴飞轮惯量、离合器刚度及从动盘和压盘惯量、变速箱和电机内部结构各部分旋转件惯量及轴的扭转刚度、差壳差齿惯量、左右半轴惯量及扭转刚度、轮胎惯量及扭转刚度、整车惯量;
采用集中质量方法和当量原则将各部件等效为一系列只有转动惯量、没有惯性变形的集中质量,以及一系列只有弹性变形而没有惯量的弹性件;
采用多自由度的离散化建模方法建立混合动力整车传动系扭振仿真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置横驱混合动力总成的整车传动系扭振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集中质量方法和当量原则将各部件等效为一系列只有转动惯量、没有惯性变形的集中质量,以及一系列只有弹性变形而没有惯量的弹性件的步骤中,对离合器压盘的惯量全部等效到飞轮端,从动盘惯量等到变速箱端;
所述采用多自由度的离散化建模方法建立混合动力整车传动系扭振仿真模型的步骤中,对变速箱内部旋转件进行详细建模,包含各档位驱动齿轮、输入输出轴、同步器、电机旋转轴及相关齿轮的建模,对变速箱各同步器的控制策略分别进行独立控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置横驱混合动力总成的整车传动系扭振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自由振动分析获取传动系固有频率,以及通过激励响应分析获取传动系阶次切片的步骤包括:
根据实际测试得到的飞轮端和电机端的转速和角加速度,将所述角加速度作为所述混合动力整车传动系扭振仿真模型的激励,计算混合动力总成的不同档位模式下整车传动系的固有频率及不同档位模式时域下的传动系各部件角加速度波动,进而得到实时传动系相关部件的阶次切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前置横驱混合动力总成的整车传动系扭振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得到实时传动系相关部件的阶次切片的步骤具体包括:
将飞轮角加速度乘以飞轮转动惯量,以得到发动机的扭矩T1;
将电机角加速度乘以电机轴转动惯量,以得到电机的扭矩T2;
将得到的扭矩T1和T2作为激励响应分析模型的输入,并根据实际测试得到的飞轮端的速度及电机端的速度,通过建立混合动力整车传动系扭振仿真模型,以得到实时传动系相关部件的阶次切片。
6.一种前置横驱混合动力总成的整车传动系扭振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整车混合动力传动系参数,并根据该传动系参数建立混合动力整车传动系扭振仿真模型;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实际测试得到的飞轮端和电机端的转速和角加速度;
分析模块,用于将飞轮端和电机端的转速和角加速度导入混合动力整车传动系扭振仿真模型中,通过自由振动分析获取传动系固有频率,以及通过激励响应分析获取传动系阶次切片;
第三获取模块,用于根据传动系固有频率以及传动系阶次切片,结合整车模态分布表,获取传动系扭振的车内噪声贡献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前置横驱混合动力总成的整车传动系扭振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获取模块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发动机曲轴飞轮惯量、离合器刚度及从动盘和压盘惯量、变速箱和电机内部结构各部分旋转件惯量及轴的扭转刚度、差壳差齿惯量、左右半轴惯量及扭转刚度、轮胎惯量及扭转刚度、整车惯量;
等效单元,用于采用集中质量方法和当量原则将各部件等效为一系列只有转动惯量、没有惯性变形的集中质量,以及一系列只有弹性变形而没有惯量的弹性件;
建模单元,用于采用多自由度的离散化建模方法建立混合动力整车传动系扭振仿真模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前置横驱混合动力总成的整车传动系扭振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等效单元对离合器压盘的惯量全部等效到飞轮端,从动盘惯量等到变速箱端;
所述建模单元对变速箱内部旋转件进行详细建模,包含各档位驱动齿轮、输入输出轴、同步器、电机旋转轴及相关齿轮的建模,对变速箱各同步器的控制策略分别进行独立控制。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前置横驱混合动力总成的整车传动系扭振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实际测试得到的飞轮端和电机端的转速和角加速度,将所述角加速度作为所述混合动力整车传动系扭振仿真模型的激励,计算混合动力总成的不同档位模式下整车传动系的固有频率及不同档位模式时域下的传动系各部件角加速度波动,进而得到实时传动系相关部件的阶次切片。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前置横驱混合动力总成的整车传动系扭振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模块具体用于:
将飞轮角加速度乘以飞轮转动惯量,以得到发动机的扭矩T1;
将电机角加速度乘以电机轴转动惯量,以得到电机的扭矩T2;
将得到的扭矩T1和T2作为激励响应分析模型的输入,并根据实际测试得到的飞轮端的速度及电机端的速度,通过建立混合动力整车传动系扭振仿真模型,以得到实时传动系相关部件的阶次切片。
CN201910252070.9A 2019-03-29 2019-03-29 前置横驱混合动力总成的整车传动系扭振分析方法及系统 Pending CN11000666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52070.9A CN110006663A (zh) 2019-03-29 2019-03-29 前置横驱混合动力总成的整车传动系扭振分析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52070.9A CN110006663A (zh) 2019-03-29 2019-03-29 前置横驱混合动力总成的整车传动系扭振分析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06663A true CN110006663A (zh) 2019-07-12

Family

ID=671689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52070.9A Pending CN110006663A (zh) 2019-03-29 2019-03-29 前置横驱混合动力总成的整车传动系扭振分析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006663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07192A (zh) * 2019-11-18 2020-03-24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一种降低整车通过噪声的方法
CN111780866A (zh) * 2020-06-29 2020-10-16 河南柴油机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柴油机试验底座安装状态固有频率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12395709A (zh) * 2020-11-30 2021-02-23 中船动力研究院有限公司 间接轴系扭振动态特性的修改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3829865A (zh) * 2020-06-24 2021-12-24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动力总成传动系统及动力总成传动系统匹配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793576U (zh) * 2012-08-24 2013-03-13 国电联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风力机传动系统扭振测量装置
CN107133421A (zh) * 2017-05-31 2017-09-05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湿式双离合器自动变速箱齿轮敲击仿真方法及系统
CN108549735A (zh) * 2018-02-27 2018-09-18 华南理工大学 乘用车不同挡位传动系统扭振固有特性分析的建模方法
CN109115433A (zh) * 2017-06-23 2019-01-01 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动力传动系统的扭振与扭转工作变形测试分析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793576U (zh) * 2012-08-24 2013-03-13 国电联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风力机传动系统扭振测量装置
CN107133421A (zh) * 2017-05-31 2017-09-05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湿式双离合器自动变速箱齿轮敲击仿真方法及系统
CN109115433A (zh) * 2017-06-23 2019-01-01 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动力传动系统的扭振与扭转工作变形测试分析法
CN108549735A (zh) * 2018-02-27 2018-09-18 华南理工大学 乘用车不同挡位传动系统扭振固有特性分析的建模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余汉红 等: ""离合器对某皮卡车动力传动系扭振影响研究"", 《噪声与振动控制》 *
刘国政 等: ""某客车车内轰鸣与传动系扭振试验研究"", 《汽车工程》 *
张志飞 等: ""混合动力传动系扭转转动特性分析"", 《汽车工程》 *
王昆 等: ""传动系扭振对MPV车内轰鸣声影响的控制研究"", 《噪声与振动控制》 *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07192A (zh) * 2019-11-18 2020-03-24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一种降低整车通过噪声的方法
CN113829865A (zh) * 2020-06-24 2021-12-24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动力总成传动系统及动力总成传动系统匹配方法
CN113829865B (zh) * 2020-06-24 2024-03-26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动力总成传动系统及动力总成传动系统匹配方法
CN111780866A (zh) * 2020-06-29 2020-10-16 河南柴油机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柴油机试验底座安装状态固有频率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12395709A (zh) * 2020-11-30 2021-02-23 中船动力研究院有限公司 间接轴系扭振动态特性的修改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2395709B (zh) * 2020-11-30 2024-03-29 中船动力研究院有限公司 间接轴系扭振动态特性的修改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06663A (zh) 前置横驱混合动力总成的整车传动系扭振分析方法及系统
CN107133421B (zh) 一种湿式双离合器自动变速箱齿轮敲击仿真方法及系统
Klein et al. Engine in the loop: closed loop test bench control with real-time simulation
EP2264422B1 (de) Prüfstandsanordnung
JP3918435B2 (ja) 自動車部品の試験装置
CN101923002B (zh) 具有试样的试验台装置
AT508909B1 (de) Verfahren und einrichtung zur regelung einer prüfstandsanordnung
DE202013012661U1 (de) Antriebssystemmodellierer
Hwang Minimizing seat track vibration that is caused by the automatic start/stop of an engine in a power-split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Babbitt et al. Implementation details and test results for a transient engine dynamometer and hardware in the loop vehicle model
Foulard et al. Automotive drivetrain model for transmission damage prediction
Parmar et al. Multi-physics simulation model for noise and vibration effects in hybrid vehicle powertrain
JP7303112B2 (ja) 実体変速機を備えるパワートレインテストベンチを制御するための、特に閉ループ制御するための方法
Campbell et al. Gear noise reduction of an automatic transmission through finite element dynamic simulation
KR101616644B1 (ko) 차량용 구동축의 동특성 예측을 통한 구동축 설계 방법
Cocconcelli et al. Numerical and experimental dynamic analysis of IC engine test beds equipped with highly flexible couplings
Galvagno et al. Model-based calibration of transmission test bench controls for hardware-in-the-loop applications
Findeisen et al. NVH Optimization of Driveline with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Methods
Shih et al. Drivetrain noise and vibration troubleshooting
Li et al. Modelling and measurement of transient torque converter characteristics
Bier et al. Development and Optimization of Hybrid Powertrains at the X-in-th e-Loop Engine Testbed
Reddy Control oriented modeling of an automotive drivetrain for anti-jerk control
Gosain et al. Refinement of cabin booming noise in a small passenger car using hybrid numerical-experimental methodology
Vadamalu Estimation and control methods for active reduction of engine-induced torsional vibration in hybrid powertrains
Guabello Application of a P2 mild hybrid functional model with dual clutch transmission on a complete vehicle model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