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06623A - 龙卷风、下击暴流二合一模拟装置及其模拟方法 - Google Patents

龙卷风、下击暴流二合一模拟装置及其模拟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06623A
CN110006623A CN201910435818.9A CN201910435818A CN110006623A CN 110006623 A CN110006623 A CN 110006623A CN 201910435818 A CN201910435818 A CN 201910435818A CN 110006623 A CN110006623 A CN 1100066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ir duct
blower fan
diversion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3581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06623B (zh
Inventor
李珂
杨庆山
曹曙阳
闫渤文
王先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1043581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006623B/zh
Publication of CN1100066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066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066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066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9/00Aerodynamic testing; Arrangements in or on wind tunnels
    • G01M9/06Measur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erodynamic testing
    • G01M9/065Measur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erodynamic testing dealing with flow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Ventilation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一种龙卷风、下击暴流二合一模拟装置,包括中心风道、第一导流风道和第二导流风道,中心风道内安装设有模拟风机;第一导流风道的进风端与模拟风机的出风端相连通,第一导流风道的出风端与模拟风机的进风端相连通,第一导流风道的进风端与模拟风机的出风端之间设有第一阀门;第二导流风道的进风端与模拟风机的出风端相连通,且第二导流风道的进风端与模拟风机的出风端之间设有第二阀门;中心风道上设有位于模拟风机进风端与第一导流风道的出风端之间的第二进风通道,第二进风通道上设有第三阀门;中心风道上设有位于第二进风通道与第一导流风道的出风端之间的第四阀门。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采用如上所述龙卷风、下击暴流二合一模拟装置的模拟方法。

Description

龙卷风、下击暴流二合一模拟装置及其模拟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拟器装置,具体的为一种龙卷风、下击暴流二合一模拟装置及其模拟方法。
背景技术
公开号为CN106918439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风洞的龙卷风模拟器,主要包括风洞、风塔、导流板、电机、整流罩、风扇转子、蜂窝器和升降台;其中,风塔整体为筒体结构,安装在风洞实验段上壁外侧;风塔主要包括整流装置和导流装置;整流装置包括整流罩和蜂窝器;整流罩内部安装电机和风扇转子;导流装置主要是产生涡旋风场的导流板;蜂窝器用于整流,与电机的轴线平行;升降台安装在风洞实验段上下洞壁之间。
公开号为CN107655656A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下击暴流模拟装置,包括:压缩空气罐、支撑架、缓冲机构和试验设备;所述压缩空气罐通过所述支撑架固定于地面上方;所述压缩空气罐出气口端向下并垂直于地面;所述缓冲机构的第一端与所述压缩空气罐远离出气口端的一端连接,缓冲机构的第二端与所述支撑架连接,用于减缓压缩空气罐释放气体时产生的后坐力;所述试验设备设置于所述压缩空气罐出气口端与地面之间。
即现有技术中,龙卷风模拟器和下击暴流模拟器均只能单独模拟龙卷风和下击暴流。当风洞试验中在模拟龙卷风后需要再模拟下击暴流,则需要将龙卷风模拟器拆下并更换为下击暴流模拟器,导致试验间隔加长,操作复杂;若在风洞试验装置中同时安装龙卷风模拟器和下击暴流模拟器,则又会导致投资成本增加。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龙卷风、下击暴流二合一模拟装置及其模拟方法,该模拟装置既可模拟龙卷风,也可模拟下击暴流。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首先提出了一种龙卷风、下击暴流二合一模拟装置,包括中心风道、第一导流风道和第二导流风道,所述中心风道内安装设有模拟风机;
所述第一导流风道的进风端与所述模拟风机的出风端相连通,所述第一导流风道的出风端与所述模拟风机的进风端相连通,且所述第一导流风道的进风端与所述模拟风机的出风端之间设有第一阀门;
所述第二导流风道的进风端与所述模拟风机的出风端相连通,且所述第二导流风道的进风端与所述模拟风机的出风端之间设有第二阀门;所述第二导流通道的出风端设置在所述中心风道背向所述模拟风机出风端的一端的四周,或所述第二导流通道的出风端设有环形出风口,所述环形出风口罩设在所述中心风道背向所述模拟风机出风端的一端外;
所述中心风道上设有位于所述模拟风机进风端与所述第一导流风道的出风端之间的第二进风通道,所述第二进风通道上设有第三阀门;
所述中心风道上设有位于所述第二进风通道与所述第一导流风道的出风端之间的第四阀门。
进一步,所述第一导流风道位于所述中心风道与所述第二导流风道之间。
进一步,所述第一导流风道的出风端设有第五阀门。
进一步,所述第一导流风道以所述中心风道的轴线为中心线环形均布设为至少两根。
进一步,所述第二导流通道的出风端环形均布设置在所述中心风道的四周,或所述环形出风口与所述中心风道同轴设置。
进一步,所述中心风道的轴线位于竖直方向,所述模拟风机的出风端位于其进风端的上方,所述中心风道的最下端设有蜂窝器。
进一步,所述第二进风风道相对于所述中心风道的轴线呈环形均布设置。
进一步,所述中心风道、第一导流风道和第二导流风道的转角处分别设有导流板。
进一步,所述模拟风机包括电机和安装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的叶轮;所述电机外还设有导流罩。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采用如上所述龙卷风、下击暴流二合一模拟装置的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龙卷风模拟方法和下击暴流模拟方法;
所述龙卷风模拟方法为:关闭所述第一阀门和第三阀门,开启第二阀门和第四阀门,启动所述模拟风机,使气流从所述中心风道背向所述模拟风机出风端的一端进入所述模拟风机,且气流经所述模拟风机后经所述第二气流风道排出,经所述第二气流风道排出的气流再经所述中心风道背向所述模拟风机出风端的一端进入所述模拟风机,形成气流循环,并在所述中心风道背向所述模拟风机出风端的一端形成模拟的龙卷风;
所述下击暴流的模拟方法为:关闭第二阀门和第四阀门,开启第一阀门和第三阀门,启动所述模拟风机,使气流从所述第二进风通道进入到所述模拟风机的进风端,气流经所述模拟风机进入到所述第一导流风道内,所述第一导流风道内的气流再次回流所述中心风道背向所述模拟风机出风端的一端,并形成模拟的下击暴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的龙卷风、下击暴流二合一模拟装置,通过设置中心风道、第一导流风道和第二导流风道,关闭第一导流风道和第二进风通道并打开第二模拟风道,即可模拟龙卷风;关闭第二导流风道,并打开第一导流风道和第二进风通道,即可模拟下击暴流;即本发明的龙卷风、下击暴流二合一模拟装置既可模拟龙卷风,也可模拟下击暴流。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发明提供如下附图进行说明:
图1为本发明龙卷风、下击暴流二合一模拟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中心风道;2-第一导流风道;3-第二导流风道;4-第一阀门;5-第二阀门;6-第二进风风道;7-第三阀门;8-第四阀门;9-第五阀门;10-蜂窝器;11-电机;12-叶轮;13-导流罩;14-导流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发明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龙卷风、下击暴流二合一模拟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龙卷风、下击暴流二合一模拟装置,包括中心风道1、第一导流风道2和第二导流风道3,中心风道1内安装设有模拟风机。具体的,本实施例的第一导流风道2位于中心风道1与第二导流风道3之间。本实施例的模拟风机包括电机11和安装在电机11的输出轴上的叶轮12;电机11外还设有导流罩13。
本实施例的第一导流风道2的进风端与模拟风机的出风端相连通,第一导流风道2的出风端与模拟风机的进风端相连通,且第一导流风道2的进风端与模拟风机的出风端之间设有第一阀门4。优选的,第一导流风道2以中心风道1的轴线为中心线环形均布设为至少两根,本实施例的第一导流风道2以中心风道1的轴线为中心线环形均布设为至少4根,能够有效分散气流减小阻力,且使气流分布更加均匀。本实施例的第一导流风道2的出风端设有第五阀门9,能够防止第一导流风道2对中心风道1内的气流造成影响。
本实施例的第二导流风道3的进风端与模拟风机的出风端相连通,且第二导流风道3的进风端与模拟风机的出风端之间设有第二阀门5;第二导流通道3的出风端设置在中心风道1背向模拟风机出风端的一端的四周,或第二导流通道3的出风端设有环形出风口,环形出风口罩设在中心风道1背向模拟风机出风端的一端外。具体的,第二导流通道3的出风端环形均布设置在中心风道1的四周,或环形出风口与中心风道1同轴设置。本实施例的第二导流通道3的出风端设有环形出风口。
中心风道1上设有位于模拟风机进风端与第一导流风道2的出风端之间的第二进风通道6,第二进风通道6上设有第三阀门7。优选的,第二进风风道6相对于中心风道1的轴线呈环形均布设置,使进气气流分布更加均匀。
中心风道1上设有位于第二进风通道6与第一导流风道2的出风端之间的第四阀门8。本实施例的中心风道1的轴线位于竖直方向,模拟风机的出风端位于其进风端的上方,中心风道1的最下端设有蜂窝器10。优选的,中心风道1、第一导流风道2和第二导流风道3的转角处分别设有导流板14,用于气流导流。
下面对采用本实施例龙卷风、下击暴流二合一模拟装置的模拟方法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的龙卷风、下击暴流二合一模拟装置的模拟方法,包括龙卷风模拟方法和下击暴流模拟方法。
具体的,龙卷风模拟方法为:关闭第一阀门4和第三阀门7,开启第二阀门5和第四阀门8,启动模拟风机,使气流从中心风道1背向模拟风机出风端的一端进入模拟风机,且气流经模拟风机后经第二气流风道3排出,经第二气流风道3排出的气流再经中心风道1背向模拟风机出风端的一端进入模拟风机,形成气流循环,并在中心风道1背向模拟风机出风端的一端形成模拟的龙卷风;
下击暴流的模拟方法为:关闭第二阀门5和第四阀门8,开启第一阀门4和第三阀门7,启动模拟风机,使气流从第二进风通道6进入到模拟风机的进风端,气流经模拟风机进入到第一导流风道2内,第一导流风道2内的气流再次回流中心风道1背向模拟风机出风端的一端,并形成模拟的下击暴流。
本实施例的龙卷风、下击暴流二合一模拟装置,通过设置中心风道、第一导流风道和第二导流风道,关闭第一导流风道和第二进风通道并打开第二模拟风道,即可模拟龙卷风;关闭第二导流风道,并打开第一导流风道和第二进风通道,即可模拟下击暴流;即本发明的龙卷风、下击暴流二合一模拟装置既可模拟龙卷风,也可模拟下击暴流。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发明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龙卷风、下击暴流二合一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风道(1)、第一导流风道(2)和第二导流风道(3),所述中心风道(1)内安装设有模拟风机;
所述第一导流风道(2)的进风端与所述模拟风机的出风端相连通,所述第一导流风道(2)的出风端与所述模拟风机的进风端相连通,且所述第一导流风道(2)的进风端与所述模拟风机的出风端之间设有第一阀门(4);
所述第二导流风道(3)的进风端与所述模拟风机的出风端相连通,且所述第二导流风道(3)的进风端与所述模拟风机的出风端之间设有第二阀门(5);所述第二导流通道(3)的出风端设置在所述中心风道(1)背向所述模拟风机出风端的一端的四周,或所述第二导流通道(3)的出风端设有环形出风口,所述环形出风口罩设在所述中心风道(1)背向所述模拟风机出风端的一端外;
所述中心风道(1)上设有位于所述模拟风机进风端与所述第一导流风道(2)的出风端之间的第二进风通道(6),所述第二进风通道(6)上设有第三阀门(7);
所述中心风道(1)上设有位于所述第二进风通道(6)与所述第一导流风道(2)的出风端之间的第四阀门(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龙卷风、下击暴流二合一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风道(2)位于所述中心风道(1)与所述第二导流风道(3)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龙卷风、下击暴流二合一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风道(2)的出风端设有第五阀门(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龙卷风、下击暴流二合一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风道(2)以所述中心风道(1)的轴线为中心线环形均布设为至少两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龙卷风、下击暴流二合一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流通道(3)的出风端环形均布设置在所述中心风道(1)的四周,或所述环形出风口与所述中心风道(1)同轴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龙卷风、下击暴流二合一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风道(1)的轴线位于竖直方向,所述模拟风机的出风端位于其进风端的上方,所述中心风道(1)的最下端设有蜂窝器(1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龙卷风、下击暴流二合一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进风风道(6)相对于所述中心风道(1)的轴线呈环形均布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龙卷风、下击暴流二合一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风道(1)、第一导流风道(2)和第二导流风道(3)的转角处分别设有导流板(14)。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龙卷风、下击暴流二合一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拟风机包括电机(11)和安装在所述电机(11)的输出轴上的叶轮(12);所述电机(11)外还设有导流罩(13)。
10.一种采用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龙卷风、下击暴流二合一模拟装置的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龙卷风模拟方法和下击暴流模拟方法;
所述龙卷风模拟方法为:关闭所述第一阀门(4)和第三阀门(7),开启第二阀门(5)和第四阀门(8),启动所述模拟风机,使气流从所述中心风道(1)背向所述模拟风机出风端的一端进入所述模拟风机,且气流经所述模拟风机后经所述第二气流风道(3)排出,经所述第二气流风道(3)排出的气流再经所述中心风道(1)背向所述模拟风机出风端的一端进入所述模拟风机,形成气流循环,并在所述中心风道(1)背向所述模拟风机出风端的一端形成模拟的龙卷风;
所述下击暴流的模拟方法为:关闭第二阀门(5)和第四阀门(8),开启第一阀门(4)和第三阀门(7),启动所述模拟风机,使气流从所述第二进风通道(6)进入到所述模拟风机的进风端,气流经所述模拟风机进入到所述第一导流风道(2)内,所述第一导流风道(2)内的气流再次回流所述中心风道(1)背向所述模拟风机出风端的一端,并形成模拟的下击暴流。
CN201910435818.9A 2019-05-23 2019-05-23 龙卷风、下击暴流二合一模拟装置及其模拟方法 Active CN11000662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35818.9A CN110006623B (zh) 2019-05-23 2019-05-23 龙卷风、下击暴流二合一模拟装置及其模拟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35818.9A CN110006623B (zh) 2019-05-23 2019-05-23 龙卷风、下击暴流二合一模拟装置及其模拟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06623A true CN110006623A (zh) 2019-07-12
CN110006623B CN110006623B (zh) 2024-02-02

Family

ID=671777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35818.9A Active CN110006623B (zh) 2019-05-23 2019-05-23 龙卷风、下击暴流二合一模拟装置及其模拟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006623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31178A (zh) * 2019-05-23 2019-07-19 重庆大学 一种模拟龙卷风和下击暴流的一体化风洞
CN111855137A (zh) * 2019-11-13 2020-10-30 东南大学 一种核心半径可调的多涡龙卷风发生装置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180727A (ja) * 1991-12-27 1993-07-23 Nikken Sekkei Ltd 供試体の動風圧試験装置
CN101598628A (zh) * 2009-06-08 2009-12-09 浙江大学 雷暴冲击风多功能试验模拟装置
CN105387991A (zh) * 2015-12-02 2016-03-09 同济大学 一种风洞紊流场模拟方法及装置
CN106225033A (zh) * 2016-07-22 2016-12-14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可形成人造龙卷风的风机结构及吸油烟机
CN106918439A (zh) * 2017-03-14 2017-07-04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基于风洞的龙卷风模拟器、其运行方法及其所得龙卷风模型
CN107013495A (zh) * 2017-05-26 2017-08-04 郑州市卧龙游乐设备有限公司 具备双风道切换的风机集成系统及其风道切换方法
CN107782522A (zh) * 2017-09-08 2018-03-09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多涡流比龙卷风模拟装置
CN109029901A (zh) * 2018-07-13 2018-12-18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低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一种下击暴流模拟方法
CN209878263U (zh) * 2019-05-23 2019-12-31 重庆大学 龙卷风、下击暴流二合一模拟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180727A (ja) * 1991-12-27 1993-07-23 Nikken Sekkei Ltd 供試体の動風圧試験装置
CN101598628A (zh) * 2009-06-08 2009-12-09 浙江大学 雷暴冲击风多功能试验模拟装置
CN105387991A (zh) * 2015-12-02 2016-03-09 同济大学 一种风洞紊流场模拟方法及装置
CN106225033A (zh) * 2016-07-22 2016-12-14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可形成人造龙卷风的风机结构及吸油烟机
CN106918439A (zh) * 2017-03-14 2017-07-04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基于风洞的龙卷风模拟器、其运行方法及其所得龙卷风模型
CN107013495A (zh) * 2017-05-26 2017-08-04 郑州市卧龙游乐设备有限公司 具备双风道切换的风机集成系统及其风道切换方法
CN107782522A (zh) * 2017-09-08 2018-03-09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多涡流比龙卷风模拟装置
CN109029901A (zh) * 2018-07-13 2018-12-18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低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一种下击暴流模拟方法
CN209878263U (zh) * 2019-05-23 2019-12-31 重庆大学 龙卷风、下击暴流二合一模拟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WANG JIN等: "Physical study on tornado-like flow based on tornado vortex simulator", JOURNAL OF TONGJI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vol. 42, no. 11, pages 1654 - 9 *
严剑锋;黄汉杰;刘鸿;: "下击暴流的物理模拟及其在建筑抗风试验研究中的应用",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no. 03, pages 62 - 67 *
柳广义;吉柏锋;瞿伟廉;杨庆山;: "下击暴流下立方体建筑物表面风压数值模拟",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no. 05, pages 42 - 46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31178A (zh) * 2019-05-23 2019-07-19 重庆大学 一种模拟龙卷风和下击暴流的一体化风洞
CN110031178B (zh) * 2019-05-23 2023-11-24 重庆大学 一种模拟龙卷风和下击暴流的一体化风洞
CN111855137A (zh) * 2019-11-13 2020-10-30 东南大学 一种核心半径可调的多涡龙卷风发生装置
CN111855137B (zh) * 2019-11-13 2022-04-05 东南大学 一种核心半径可调的多涡龙卷风发生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06623B (zh) 2024-0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24309B (zh) 一种单/双涵道模式转换过程气流动态响应试验台
CN110006623A (zh) 龙卷风、下击暴流二合一模拟装置及其模拟方法
US7926339B2 (en) Vertical wind tunnel with viewing facility
CN107436220A (zh) 一种回流式变频调速多风扇阵列风洞及其试验方法
CN109429840B (zh) 一种垂直建筑植物挡风装置
CN108254151A (zh) 一种多风扇主动控制龙卷风风洞
CN107370027A (zh) 一种防风沙户外电力柜
CN113155400A (zh) 一种低速风洞装置
CN110031178A (zh) 一种模拟龙卷风和下击暴流的一体化风洞
CN209878259U (zh) 一种模拟龙卷风和下击暴流的一体化风洞
CN209878263U (zh) 龙卷风、下击暴流二合一模拟装置
CN102562683B (zh) 一种无叶片电风扇
CN107420265A (zh) 集成式狭管聚风发电系统
CN109060293A (zh) 一种提高引射式短舱进气流量的方法
CN114577027B (zh) 消白除雾节能型冷却塔
CN106640364B (zh) 柴油发电机组结构
CN206329445U (zh) 涡能风力发电机组
CN207365744U (zh) 一种横流式玻璃钢免电冷却塔
CN206974857U (zh) 一种雾霾环境下光源的透过性实验研究装置
CN206206070U (zh) 一种聚风式风力发电机组的聚风塔和一种风力发电机组
CN207849661U (zh) 一种带有通风装置的一体化预制泵站
CN106481511A (zh) 涡能风力发电机组
CN205052715U (zh) 一种循环式谷米粒烘干冷却装置
CN107941040A (zh) 具有三重混流功能的混流装置
CN209372354U (zh) 一种带有排流段的直流吸式阵风风洞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