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03952A - 配气系统及具有其的气化炉 - Google Patents

配气系统及具有其的气化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03952A
CN110003952A CN201910235922.3A CN201910235922A CN110003952A CN 110003952 A CN110003952 A CN 110003952A CN 201910235922 A CN201910235922 A CN 201910235922A CN 110003952 A CN110003952 A CN 1100039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tribution
air
gas
gasification furnace
bu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3592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庆平
成运
王剑波
刘海力
李华辉
李媛
陈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Firework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Hunan University of Humaniti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Firework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Hunan University of Humaniti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Firework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Hunan University of Humaniti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unan Firework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23592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003952A/zh
Publication of CN1100039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0395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JPRODUCTION OF PRODUCER GAS, WATER-GAS, SYNTHESIS GAS FROM SOLID CARBONACEOUS MATERIAL, OR MIXTURES CONTAINING THESE GASES; CARBURETTING AIR OR OTHER GASES
    • C10J3/00Production of combustible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rom solid carbonaceous fuels
    • C10J3/02Fixed-bed gasification of lump fuel
    • C10J3/20Apparatus; Pla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JPRODUCTION OF PRODUCER GAS, WATER-GAS, SYNTHESIS GAS FROM SOLID CARBONACEOUS MATERIAL, OR MIXTURES CONTAINING THESE GASES; CARBURETTING AIR OR OTHER GASES
    • C10J3/00Production of combustible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rom solid carbonaceous fuels
    • C10J3/02Fixed-bed gasification of lump fuel
    • C10J3/20Apparatus; Plants
    • C10J3/34Grates; Mechanical ash-removing devic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asification And Melting Of Wast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气系统及具有其的气化炉,配气系统包括:引风风机,引风风机与气化炉连通。还包括滴水器,用于盛装用作气化剂的水,并将水引入配气系统中。还包括配气斗,具有锥形外壁面,引风风机引入的空气穿过配气斗的侧壁进入至配气斗内腔,以向配气斗内腔及内腔上方均匀配气。滴水器引入的水在配气斗侧壁外受热蒸发变成水蒸汽,水蒸汽在空气的作用下穿过配气斗侧壁进入至配气斗内腔。还包括配气盘,用于使物料燃烧产生的灰渣连续通过后落入下方的储灰箱中,配气盘与引风风机连通,以使空气进入配气盘后再被配送到气化腔内。本发明的气化炉能解决大型气化炉气化反应时易出现的“气化反应速度慢、质量低及均衡性差”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配气系统及具有其的气化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化炉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配气系统。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配气系统的气化炉。
背景技术
现有大型的上吸式气化炉,一般采用配气盒对气化反应进行配气。配气盒呈盒状结构,设置于气化炉的出灰端上,配气盒上与物料接触的上表面上设有供空气进入气化炉内的配气孔。
由于大型的气化炉内能盛装的待气化处理的物料的量大,特别是物料中具有较多的含碳化物的物料时,若单纯采用配气盒进行配气,容易出现气化处理速度慢及气化处理质量低的技术问题;又由于配气盒为平面配气,而大型的气化炉直径较大,故而也容易出现气化反应均衡性差的问题,气化炉内的物料容易形成“空位”;另外,配气盒呈盒状结构,气化反应产生的灰渣清理非常不方便,连续出灰渣困难,这些均影响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且使气化炉的大型化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配气系统及具有其的气化炉,以解决现有大型气化炉气化反应速度慢、气化质量及均衡性差及连续出灰渣困难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配气系统,设置于气化炉的出灰端,配气系统包括:引风风机,引风风机与气化炉连通,用于将用作气化剂的空气引入配气系统中;滴水器,用于盛装用作气化剂的水,并将水引入配气系统中;配气斗,用于支承气化炉内的物料,配气斗具有锥形外壁面,引风风机引入的空气穿过配气斗的侧壁进入至配气斗内腔,以向配气斗内腔及内腔上方均匀配气,从而形成空间立体式配气;滴水器引入的水在配气斗侧壁外受热蒸发变成水蒸汽,水蒸汽在空气的作用下穿过配气斗侧壁进入至配气斗内腔;配气盘,用于辅助支承气化炉内的物料并使物料燃烧产生的灰渣连续通过后落入下方的储灰箱中,配气盘与引风风机连通,以使空气进入配气盘后再在配气盘的作用下被均匀、分散地配送到气化炉的气化腔内。
进一步地,配气斗呈漏斗状,配气斗的缩口端朝下且支承于气化炉出灰端的环形支板上,配气斗的扩口端朝上且与气化炉的内侧壁抵接,配气斗与气化炉的内侧壁和环形支板配合形成空间立体式的配气腔;引风风机和滴水器分别与配气腔连通;配气斗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贯穿侧壁的第一配气孔,多个第一配气孔使配气腔内的水蒸汽在空气的作用下被均匀、分散地配送到气化炉的气化腔内。
进一步地,滴水器包括用于盛装水的盛水桶、用于连通盛水桶和配气腔的引水管;引水管固定于气化炉的侧壁上,引水管的进水端与盛水桶连通,引水管的出水端穿过气化炉的侧壁后伸入配气腔中。
进一步地,引风风机连接有用于将空气引入配气腔内的引风管,引风管固定于气化炉的侧壁上,且引风管的出风端穿过气化炉的侧壁后伸入配气腔中;引风管的管路中设有用于控制引风管通断的第一开关;引水管的管路中设有用于控制引水管通断的第二开关。
进一步地,多个第一配气孔均匀布设于配气斗的侧壁上,且各第一配气孔的配气方向朝向气化炉内的物料。
进一步地,配气盘包括用于伸入环形支板内孔下方的配气管网,配气管网用于辅助支承气化炉内的物料并使物料燃烧产生的灰渣连续通过后落入储灰箱中,配气管网与引风风机连通以将空气引入配气管网内;配气管网上加工有多个贯通的第二配气孔,第二配气孔用于使引入配气管网内的空气均匀、分散地配送到气化炉的气化腔内。
进一步地,多个第二配气孔均匀布设于配气管网上,且各第二配气孔的配气方向朝向气化炉内的物料。
进一步地,配气管网包括依次间隔布设的多根配气管,各配气管分别与引风风机连通以供空气进入配气管内;各配气管上设有多个第二配气孔。
进一步地,多根配气管在竖直方向上依次高低布设;各配气管为在竖直方向上呈波浪形设置的波形管;配气管为圆形管,配气管上的第二配气孔的配气方向垂直于配气盘朝向气化炉内的物料。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气化炉,气化炉的出灰端可拆卸地设有如上述中任一项的配气系统。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配气盘工作时,一方面用于对气化炉内待气化反应的物料进行辅助支承,另一方面用于对物料的气化反应进行配气,不仅实现对气化炉内气化反应进行配气,同时保证气化的均匀性,使物料不易形成“空位”,进而提高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及气化反应的效率;同时配气盘还用于使物料燃烧产生的灰渣连续通过后落入下方的储灰箱中,从而解决气化炉气化过程中灰渣难清理的技术难题,实现气化反应过程中炉腔连续出灰渣,进而提高气化过程中系统的稳定性。本发明的配气斗工作时,一方面用作气化炉的支撑部,以对气化炉内的物料进行主支承,另一方面用于在气化炉内形成对物料的空间立体式配气,以使水蒸汽在空气的作用下被更加均匀、分散地配送到气化炉内,减少空气气化剂的量,使含碳化物中的碳还原反应更激烈,进而使燃烧产生的混合燃气中有效气体比例增加,燃气热值提高,最终提高气化反应速度及气化反应质量,同时保证气化的均匀性,使物料不易形成“空位”,解决大型气化炉气化反应时易出现的“气化反应速度慢、质量低及均衡性差”的技术问题,进一步提高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及气化反应的效率;
本发明的气化炉气化反应速度快、质量及均匀性好、物料不易形成“空位”、系统运行稳定性及气化反应效率高,且物料燃烧产生的灰渣可自动掉入出灰端的储灰箱内,解决气化炉气化过程中灰渣难清理的技术难题,实现气化反应过程中炉腔连续出灰渣,进而提高气化过程中系统的稳定性。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发明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气化炉的空间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剖视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剖视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配气斗的空间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配气盘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0、气化炉;101、环形支板;102、配气腔;20、配气斗;201、第一配气孔;30、引风风机;40、配气盘;401、第二配气孔;41、配气管网;410、配气管;42、安装管;43、进风管;50、储灰箱;60、滴水器;61、盛水桶;62、引水管;63、第二开关;70、引风管;80、第一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参照图1-图3,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配气系统,设置于气化炉10的出灰端,配气系统包括:引风风机30,引风风机30与气化炉10连通,用于将用作气化剂的空气引入配气系统中。还包括滴水器60,用于盛装用作气化剂的水,并将水引入配气系统中。还包括配气斗20,用于支承气化炉10内的物料,配气斗20具有锥形外壁面,引风风机30引入的空气穿过配气斗20的侧壁进入至配气斗20内腔,以向配气斗20内腔及内腔上方均匀配气,从而形成空间立体式配气。滴水器60引入的水在配气斗20侧壁外受热蒸发变成水蒸汽,水蒸汽在空气的作用下穿过配气斗20侧壁进入至配气斗20内腔。还包括配气盘40,用于辅助支承气化炉10内的物料并使物料燃烧产生的灰渣连续通过后落入下方的储灰箱50中,配气盘40与引风风机30连通,以使空气进入配气盘40后再在配气盘40的作用下被均匀、分散地配送到气化炉10的气化腔内。
本发明的配气系统工作时,首先切断引风风机30向配气斗20侧壁外引风的通道和滴水器60向配气斗20侧壁外引水的通道,由引风风机30引入的空气全部进入配气盘40中,再在配气盘40的作用下被均匀、分散地配送到气化炉10的气化腔内;一段时间后,再逐步打开引风风机30向配气斗20外侧壁引风的通道,由引风风机30引入的空气一部分进入配气盘40中,再由配气盘40配送到气化炉10的气化腔内,另一部分空气则引入至配气斗20侧壁外,并穿过配气斗20侧壁进入至配气斗20内腔进而形成空间立体式配气,以被均匀、分散地配送到气化炉10内;再过一段时间后,打开滴水器60向配气斗20侧壁外引水的通道,滴水器60中的水被引入至配气斗20侧壁外,受热蒸发变成作为气化剂的水蒸汽,配气斗20侧壁外的水蒸汽在空气的作用下穿过配气斗20侧壁进入至配气斗20内腔并被均匀、分散地配送到气化炉10的气化腔内。
本发明的配气盘40工作时,一方面用于对气化炉10内待气化反应的物料进行辅助支承,另一方面用于对物料的气化反应进行配气,不仅实现对气化炉10内气化反应进行配气,同时保证气化的均匀性,使物料不易形成“空位”,进而提高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及气化反应的效率;同时配气盘40还用于使物料燃烧产生的灰渣连续通过后落入下方的储灰箱50中,从而解决气化炉10气化过程中灰渣难清理的技术难题,实现气化反应过程中炉腔连续出灰渣,进而提高气化过程中系统的稳定性。本发明的配气斗20工作时,一方面用作气化炉10的支撑部,以对气化炉10内的物料进行主支承,另一方面用于在气化炉10内形成对物料的空间立体式配气,以使水蒸汽在空气的作用下被更加均匀、分散地配送到气化炉10内,减少空气气化剂的量,使含碳化物中的碳还原反应更激烈,进而使燃烧产生的混合燃气中有效气体比例增加,其中,燃气中可燃气体含量从5%左右增加到10-25%,燃气热值提高,混合燃气热值由原来的1000大卡/m3增加到1300-2000大卡/m3,最终提高气化反应速度及气化反应质量,同时保证气化的均匀性,使物料不易形成“空位”,解决大型气化炉气化反应时易出现的“气化反应速度慢、质量低及均衡性差”的技术问题,进一步提高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及气化反应的效率。
可选地,如图2和图4所示,配气斗20呈漏斗状,配气斗20的缩口端朝下且支承于气化炉10出灰端的环形支板101上,配气斗20的扩口端朝上且与气化炉10的内侧壁抵接,配气斗20与气化炉10的内侧壁和环形支板101配合形成空间立体式的配气腔102。引风风机30和滴水器60分别与配气腔102连通。配气斗20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贯穿侧壁的第一配气孔201,多个第一配气孔201用于使配气腔102内的水蒸汽在空气的作用下被均匀、分散地配送到气化炉10的气化腔内。配气斗20呈漏斗状,且配气斗20的缩口端朝下且支承于环形支板101上,配气斗20的扩口端朝上且与气化炉10的内侧壁抵接,故而配气斗20的外侧壁、气化炉10的内侧壁及环形支板101三者可形成空间立体式的配气腔102,而配气斗20的侧壁上又加工有多个第一配气孔201,故而配气腔102中的空气或空气和水蒸汽可通过第一配气孔201形成空间立体式的配气方式,以使空气或空气和水蒸汽在空气的作用下被更加均匀、分散地配送到气化炉10的内腔中,从而解决大型气化炉气化反应时易出现的“气化反应速度慢、质量低及均衡性差”的技术问题。
可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滴水器60包括用于盛装水的盛水桶61、用于连通盛水桶61和配气腔102的引水管62。引水管62用于固定于气化炉10的侧壁上,引水管62的进水端与盛水桶61连通,引水管62的出水端穿过气化炉10的侧壁后伸入配气腔102中。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引风风机30连接有用于将空气引入配气腔102内的引风管70,引风管70用于固定于气化炉10的侧壁上,且引风管70的出风端穿过气化炉10的侧壁后伸入配气腔102中。优选地,如图1所示,引风管70的管路中设有用于控制引风管70通断的第一开关80。引水管62的管路中设有用于控制引水管62通断的第二开关63。本发明的配气系统实际工作时,可根据气化炉10内具体的物料类型,选择仅打开第一开关80或同时打开第一开关80和第二开关63,满足实际的气化反应对气化剂的需求。
可选地,如图4所示,多个第一配气孔201均匀布设于配气斗20的侧壁上,且各第一配气孔201的配气方向朝向气化炉10内的物料,进一步保证气化的均匀性,使物料不易形成“空位”,进而提高气化反应的稳定性及气化反应的效率;又各第一配气孔201的配气方向朝向气化炉10内的物料,进一步提高配气效率及对物料的配气效果。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多个第一配气孔201在配气斗20的径向上呈同心圆布设,且相邻两个同心圆的第一配气孔201在周向上一一错位布设,更进一步保证气化的均匀性,使物料不易形成“空位”,进而更进一步提高气化反应的稳定性及气化反应的效率。
可选地,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图未示)中,配气斗20呈漏斗状,配气斗20的缩口端朝下且支承于气化炉10出灰端的环形支板101上,配气斗20的扩口端朝上且与气化炉10的内侧壁抵接,以与气化炉10的内侧壁和环形支板101配合形成空间立体式的配气腔102。引风风机30和滴水器60分别与配气腔102连通。配气斗20的侧壁上开设有多条贯穿侧壁的配气缝,多条配气缝用于将配气腔102内的水蒸汽和空气均匀、分散地配送到气化炉10内。配气斗20呈漏斗状,且配气斗20的缩口端朝下且支承于环形支板101上,配气斗20的扩口端朝上且与气化炉10的内侧壁抵接,故而配气斗20的外侧壁、气化炉10的内侧壁及环形支板101三者可形成空间立体式的配气腔102,故而配气腔102中的空气或空气和水蒸汽可通过配气缝形成空间立体式的配气方式,以使空气或空气和水蒸汽在空气的作用下被更加均匀、分散地配送到气化炉10的内腔中,从而解决大型气化炉气化反应时易出现的“气化反应速度慢、质量低及均衡性差”的技术问题。
进一步地,多条配气缝沿配气斗20的周向依次间隔设置,且各配气缝沿配气斗20的径线延伸,进一步保证气化的均匀性,使物料不易形成“空位”,进而提高气化反应的稳定性及气化反应的效率。优选地,配气缝相比第一配气孔201,可增大配气量,满足大型气化炉气化反应过程中对空气的需求,进而提高气化反应的效率及气化反应的质量;各配气缝处设有可耐高温的格栅网,以防物料燃烧产生的灰渣落入配气腔102中而影响配气斗20的配气质量。
优选地,本发明中,配气斗20的内壁面设有多个凸起,更易形成对物料的“架空式”支撑,便于空气更快速、更充分和更均匀地分散在物料中,同时也可防止物料支承在配气斗20内壁面上时堵塞第一配气孔201的情形出现,提高配气的稳定性和均匀性。优选地,配气斗20的侧壁与环形支板101之间具有30°~60°的夹角,配气斗20与环形支板101之间的夹角小于30°时,形成的空间立体式配气效果不明显;配气斗20与环形支板101之间的夹角大于60°时,会减少气化炉10内盛装物料的量,降低气化效率。
可选地,如图2和图3所示,配气盘40包括用于伸入环形支板101内孔下方的配气管网41,配气管网41用于辅助支承气化炉10内的物料并使物料燃烧产生的灰渣连续通过后落入储灰箱50中,配气管网41与引风风机30连通以将空气引入配气管网41内。配气管网41上加工有多个贯通的第二配气孔401,第二配气孔401用于使引入配气管网41内的空气均匀、分散地配送到气化炉10的气化腔内。配气管网41不仅用于对气化炉10内的物料进行辅助支承,同时还用于对物料的气化反应进行配气,使空气由第二配气孔401均匀、分散地被配送到气化炉10内,保证气化的均匀性,且配气管网41还用于供物料燃烧产生的灰渣连续通过以落入位于配气盘40下方的储灰箱50中,解决气化炉10气化过程中灰渣难清理的技术难题,实现气化反应过程中炉腔连续出灰渣,进而提高气化过程中系统的稳定性。
可选地,如图5所示,多个第二配气孔401均匀布设于配气管网41上,且各第二配气孔401的配气方向朝向气化炉10内的物料,进一步保证气化的均匀性,使物料不易形成“空位”,进而提高气化反应的稳定性及气化反应的效率;又各第二配气孔401的配气方向朝向气化炉10内的物料,进一步提高配气效率及对物料的配气效果。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多个第二配气孔401呈同心圆布设,且相邻两个同心圆的第二配气孔401在周向上一一错位布设,更进一步保证气化的均匀性,使物料不易形成“空位”,进而更进一步提高气化反应的稳定性及气化反应的效率。
可选地,如图5所示,配气管网41包括依次间隔布设的多根配气管410,各配气管410分别与引风风机30连通以供空气进入配气管410内。各配气管410上设有多个第二配气孔401。相比配气盒对物料的“板式”支撑,本发明中,配气管网41包括依次间隔布设的多根配气管410,从而形成对物料的“架空式”支撑,便于空气更快速、更充分和更均匀地分散在物料中,进而提高气化炉10内气化反应的效率和质量,同时更保证气化的均匀性,使物料不易形成“空位”,更重要的是,便于物料燃烧产生的灰渣由相邻配气管410之间的间隙通过以掉入下方的储灰箱50中,从而解决气化炉10气化过程中灰渣难清理的技术难题,实现气化反应过程中炉腔连续出灰渣,进而提高气化过程中系统的稳定性;另外,配气管410相比配气盒,可减轻配气盘的重量,便于提高操作的便捷性。
优选地,多根配气管410在竖直方向上依次高低布设,更易形成对物料的“架空式”支撑,便于空气更快速、更充分和更均匀地分散在物料中,同时也可防止物料支承在配气管410上进而堵塞第二配气孔401的情形出现,提高配气的稳定性和均匀性。优选地,各配气管410为在竖直方向上呈波浪形设置的波形管,更易形成对物料的“架空式”支撑,便于空气更快速、更充分和更均匀地分散在物料中,同时也可防止物料支承在配气管410上进而堵塞第二配气孔401的情形出现,提高配气的稳定性和均匀性。优选地,配气管410为圆形管,配气管410上的第二配气孔401的配气方向垂直于配气盘40朝向气化炉10内的物料。相比配气盒对物料的“板式”支撑,配气管410为圆形管时,可减少与物料的接触面积,进而更易形成对物料的“架空式”支撑,便于空气更快速、更充分和更均匀地分散在物料中;另外,由于气化炉10内反应温度非常高,相比配气盒上的配气板,配气管410由于减少了与物料的接触面积,故而更不易氧化和变形,进而可延长配气盘的使用寿命。
可选地,如图5所示,配气盘40还包括用于安装多根配气管410的安装管42,安装管42与引风风机30连通。多根配气管410的连接端分别与安装管42连通,多根配气管410自由端的长度不一以与气化炉10的圆形内腔结构相适应。通过安装管42,可使由引风风机30引入的空气均匀的分散进入各配气管410内,进而提高各配气管410配气的均匀性。
优选地,多根配气管410的自由端连接有与多根配气管410分别连通的通气管,通气管为与气化炉10的圆形内腔相匹配的弧形管,通过通气管的设置,使各配气管410的出气端相互连通,进而提高空气在配气管410中沿长度方向分散的均匀性,进一步提高配气管配气的均匀性。
可选地,如图5所示,配气盘40还包括用于将空气引入安装管42内的进风管43,进风管43向外延伸出气化炉10。进风管43的进风端与引风风机30相连,进风管43的出风端与安装管42相连。
参照图1-图3,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气化炉,气化炉10的出灰端可拆卸地设有如上述中任一项的配气系统。由于本发明的气化炉的出灰端可拆卸地设有如上述中任一项所述的配气系统,从而本发明的气化炉气化反应速度快、质量及均匀性好、物料不易形成“空位”、系统运行稳定性及气化反应效率高,且物料燃烧产生的灰渣可自动掉入出灰端的储灰箱50内,解决气化炉10气化过程中灰渣难清理的技术难题,实现气化反应过程中炉腔连续出灰渣,进而提高气化过程中系统的稳定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配气系统,设置于气化炉(10)的出灰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气系统包括:
引风风机(30),所述引风风机(30)与气化炉(10)连通,用于将用作气化剂的空气引入所述配气系统中;
滴水器(60),用于盛装用作气化剂的水,并将水引入所述配气系统中;
配气斗(20),用于支承所述气化炉(10)内的物料,所述配气斗(20)具有锥形外壁面,所述引风风机(30)引入的空气穿过所述配气斗(20)的侧壁进入至所述配气斗(20)内腔,以向所述配气斗(20)内腔及内腔上方均匀配气,从而形成空间立体式配气;所述滴水器(60)引入的水在所述配气斗(20)侧壁外受热蒸发变成水蒸汽,水蒸汽在空气的作用下穿过所述配气斗(20)侧壁进入至所述配气斗(20)内腔;
配气盘(40),用于辅助支承所述气化炉(10)内的物料并使物料燃烧产生的灰渣连续通过后落入下方的储灰箱(50)中,所述配气盘(40)与所述引风风机(30)连通,以使空气进入所述配气盘(40)后再在所述配气盘(40)的作用下被均匀、分散地配送到所述气化炉(10)的气化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气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配气斗(20)呈漏斗状,所述配气斗(20)的缩口端朝下且支承于所述气化炉(10)出灰端的环形支板(101)上,所述配气斗(20)的扩口端朝上且与所述气化炉(10)的内侧壁抵接,所述配气斗(20)与所述气化炉(10)的内侧壁和所述环形支板(101)配合形成空间立体式的配气腔(102);
所述引风风机(30)和所述滴水器(60)分别与所述配气腔(102)连通;
所述配气斗(20)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贯穿侧壁的第一配气孔(201),多个所述第一配气孔(201)使所述配气腔(102)内的水蒸汽在空气的作用下被均匀、分散地配送到所述气化炉(10)的气化腔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气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滴水器(60)包括用于盛装水的盛水桶(61)、用于连通所述盛水桶(61)和所述配气腔(102)的引水管(62);
所述引水管(62)固定于所述气化炉(10)的侧壁上,所述引水管(62)的进水端与所述盛水桶(61)连通,所述引水管(62)的出水端穿过所述气化炉(10)的侧壁后伸入所述配气腔(102)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配气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风风机(30)连接有用于将空气引入所述配气腔(102)内的引风管(70),所述引风管(70)固定于所述气化炉(10)的侧壁上,且所述引风管(70)的出风端穿过所述气化炉(10)的侧壁后伸入所述配气腔(102)中;
所述引风管(70)的管路中设有用于控制所述引风管(70)通断的第一开关(80);
所述引水管(62)的管路中设有用于控制所述引水管(62)通断的第二开关(63)。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气系统,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第一配气孔(201)均匀布设于所述配气斗(20)的侧壁上,且各所述第一配气孔(201)的配气方向朝向所述气化炉(10)内的物料。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气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配气盘(40)包括用于伸入所述环形支板(101)内孔下方的配气管网(41),所述配气管网(41)用于辅助支承所述气化炉(10)内的物料并使物料燃烧产生的灰渣连续通过后落入所述储灰箱(50)中,所述配气管网(41)与所述引风风机(30)连通以将空气引入所述配气管网(41)内;
所述配气管网(41)上加工有多个贯通的第二配气孔(401),所述第二配气孔(401)用于使引入所述配气管网(41)内的空气均匀、分散地配送到所述气化炉(10)的气化腔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配气系统,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第二配气孔(401)均匀布设于所述配气管网(41)上,且各所述第二配气孔(401)的配气方向朝向所述气化炉(10)内的物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配气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配气管网(41)包括依次间隔布设的多根配气管(410),各所述配气管(410)分别与所述引风风机(30)连通以供空气进入所述配气管(410)内;
各所述配气管(410)上设有多个所述第二配气孔(40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配气系统,其特征在于,
多根所述配气管(410)在竖直方向上依次高低布设;
各所述配气管(410)为在竖直方向上呈波浪形设置的波形管;
所述配气管(410)为圆形管,所述配气管(410)上的所述第二配气孔(401)的配气方向垂直于所述配气盘(40)朝向所述气化炉(10)内的物料。
10.一种气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化炉(10)的出灰端可拆卸地设有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配气系统。
CN201910235922.3A 2019-03-27 2019-03-27 配气系统及具有其的气化炉 Pending CN11000395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35922.3A CN110003952A (zh) 2019-03-27 2019-03-27 配气系统及具有其的气化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35922.3A CN110003952A (zh) 2019-03-27 2019-03-27 配气系统及具有其的气化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03952A true CN110003952A (zh) 2019-07-12

Family

ID=671683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35922.3A Pending CN110003952A (zh) 2019-03-27 2019-03-27 配气系统及具有其的气化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00395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37835A (zh) * 2022-01-25 2022-05-06 星君鼎科技有限公司 催化炉的导气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165512Y (zh) * 2007-10-15 2008-12-17 张庆柳 自动控制气化剂混合燃煤煤气炉
CN102220173A (zh) * 2011-05-16 2011-10-19 徐州燃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固定床生物质气化炉及其配风工艺
CN103952186A (zh) * 2014-04-30 2014-07-30 浙江大学 具有焦油降解功能的下吸式气化炉
CN204006130U (zh) * 2014-07-15 2014-12-10 辽宁合百意生物质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可发生水煤气的家用燃煤炉
CN210065678U (zh) * 2019-03-27 2020-02-14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配气系统及具有其的气化炉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165512Y (zh) * 2007-10-15 2008-12-17 张庆柳 自动控制气化剂混合燃煤煤气炉
CN102220173A (zh) * 2011-05-16 2011-10-19 徐州燃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固定床生物质气化炉及其配风工艺
CN103952186A (zh) * 2014-04-30 2014-07-30 浙江大学 具有焦油降解功能的下吸式气化炉
CN204006130U (zh) * 2014-07-15 2014-12-10 辽宁合百意生物质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可发生水煤气的家用燃煤炉
CN210065678U (zh) * 2019-03-27 2020-02-14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配气系统及具有其的气化炉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37835A (zh) * 2022-01-25 2022-05-06 星君鼎科技有限公司 催化炉的导气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057021A (en) Combustion of pulverized coal
CN101707893B (zh) 热风炉
CN101381786B (zh) 采用环形气流上喷预混燃烧回流加热的顶燃式热风炉
CN101475814A (zh) 一种多布风固定床生物质气化炉
CN110003952A (zh) 配气系统及具有其的气化炉
CN104312634A (zh) 一种复合式热氧喷嘴及其应用
CN105378381A (zh) 用于多燃料多喷枪燃烧器系统的中央燃烧器
CN109402314B (zh) 一种顶燃式热风炉燃烧器
CN210065678U (zh) 配气系统及具有其的气化炉
CN201343523Y (zh) 一种多布风固定床生物质气化炉
CN110003953A (zh) 配气装置及具有其的气化炉
CN210532380U (zh) 一体式气化炉
CN205048441U (zh) 底装式低NOx排放圆火焰燃气燃烧器
CN210085382U (zh) 配气装置及具有其的气化炉
CN110296412A (zh) 气化炉配套热水锅炉成套设备
CN110081441A (zh) 气化炉配套燃气灶成套装备
CN205535800U (zh) 高强预混式低氮氧化物气体燃烧器
CN210267248U (zh) 带向上喷火燃烧灶的垃圾气化子母炉设备
CN210085381U (zh) 配气盘及具有其的气化炉
CN204174180U (zh) 一种复合式热氧喷嘴
CN201268709Y (zh) 一种采用环形气流上喷预混燃烧回流加热的顶燃式热风炉
CN114437835A (zh) 催化炉的导气装置
CN205398557U (zh) 一种气流床气化炉用喷嘴及气流床气化炉
CN201706494U (zh) 燃气燃烧器
CN204534591U (zh) 生活垃圾焚烧炉油气两用型燃烧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