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02612A - 一种自沉式打孔曝气软管及其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沉式打孔曝气软管及其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02612A
CN110002612A CN201910156137.9A CN201910156137A CN110002612A CN 110002612 A CN110002612 A CN 110002612A CN 201910156137 A CN201910156137 A CN 201910156137A CN 110002612 A CN110002612 A CN 1100026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tective layer
flexible pipe
aeration flexible
hose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5613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关德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1015613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002612A/zh
Publication of CN1100026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0261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23/00Producing tubular articles
    • B29D23/001Pipes; Pipe joi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7/00Aeration of stretches of wat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3/00Nature of the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to be treated
    • C02F2103/007Contaminated open waterways, rivers, lakes or po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3/00Nature of the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to be treated
    • C02F2103/20Nature of the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to be treated from animal husbandr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Rigid Pipes And Flexible Pip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设计一种自沉式打孔曝气软管及其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内芯层、设在所述内芯层外表面的保护层,在所述空气通道沿着所述曝气软管长度方向设有用于与大气相通的空气通道,在所述内芯层沿着所述曝气软管径向方向设有用于将空气从内芯层空气通道流到所述保护层的内芯层孔,在所述保护层沿着所述曝气软管径向方向设有能与所述内芯层孔连通从而将内芯层空气通道中的气体导入曝气软管外部水体之中的保护层孔,该自沉式打孔曝气软管安装方便,供氧能力强,不容易堵塞毛孔,便于排水,通过微生物促进有机物质的分解速率高,节能环保。

Description

一种自沉式打孔曝气软管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曝气软管领域,其能够在水体内扩散空气泡,特别地,本发明公开涉及用于生产自沉打孔曝气软管的高分子聚合物,所述自沉打孔曝气软管将沿其依靠管内压力整个长度均匀地扩散空气。
【背景技术】
水上游泳池,鱼塘,污水池,废水处理和/或渔场通常需要曝气装置来维持溶解氧的浓度,这是水生水下生物和微生物所必需的,水质稳定和水生池的生态平衡。微生物需要从水中吸收溶解氧以分解多余的有机物质并进行硝化和降低毒性。小气泡和水的混合增加了池水中溶解氧的浓度,并通过微生物促进有机物质的分解速率。
曝气系统和管可以提供给定水体中氧浓度的主要增加。目前市场上现有的多孔曝气管采用重载荷,导致管子下沉到水池底部。还有一些缺点包括:安装困难,供氧能力弱,容易堵塞毛孔,以及随后不易排出的水。
污染和水资源的保护是全球关注的主要问题,但在一些水体中,通常很难在底部提供曝气,而繁琐且昂贵的安装方法大大降低了广泛实施的可能性。因此,鉴于这些限制,需要改进的通气系统和用于给定水体的氧化的管道。
由于存在上述问题,有必要对其提出解决方案,本发明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作出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衍生自组合物的软管部分自沉式打孔曝气软管,该自沉式打孔曝气软管安装方便,供氧能力强,不容易堵塞毛孔,便于排水,通过微生物促进有机物质的分解速率高,节能环保。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自沉式打孔曝气软管,包括内芯层、设在所述内芯层外表面的保护层,在所述空气通道沿着所述曝气软管长度方向设有用于与大气相通的空气通道,在所述内芯层沿着所述曝气软管径向方向设有用于将空气从内芯层空气通道流到所述保护层的内芯层孔,在所述保护层沿着所述曝气软管径向方向设有能与所述内芯层孔连通从而将内芯层空气通道中的气体导入曝气软管外部水体之中的保护层孔。
如上所述的自沉式打孔曝气软管,包括:
内芯层;以重量份数计的配方包括:聚氯乙烯树脂100;普通增塑剂40,高温增塑剂30;低温增塑剂30;稳定剂1.5;润滑剂1.5;填充剂一75;填充剂二75;抗氧化剂0.3;
第一保护层,第一保护层由其中一种或其组合的三元乙丙、聚胺脂、聚苯乙烯、聚异戊二烯、乙烯的热塑性或天然橡胶组成;
围绕第一保护层部分的外径设置的第二保护层,第二保护层由其中一种或其组合三元乙丙、聚苯乙烯、聚异戊二烯、乙烯、聚胺脂的热塑性或天然橡胶组成;
在所述第一保护层上设有多个第一保护层孔,在所述第二保护层上设有多个第二保护层孔,内部第一保护层直径和外部第二保护层直径并沿第二保护层的长度间隔开层,其中第二保护层是柔性的并且具有记忆,其中第一保护层孔能够提供连通以使空气从相应的第二保护层孔流到水体,并且其中软管孔能够提供连通以使空气从内软管部分流到多个相应的第一保护层孔。
设在如上所述第一保护层及第二保护层上的所述的第一保护层孔及第二保护层孔包括每10平方厘米上连续打20至100个孔。
如上所述第一保护层孔和第二保护层孔各自独立地具有介于约0.05mm和10mm之间的微针孔直径。
当气体输送到自沉曝气软管内芯层空气通道后,气体先充塞任意软管长度,当管内形成一定压力后,气体便会均匀地由无数针孔从内芯管层输送至第一保护层最后至第二保护层,同一时间变为无数微细气泡沿任意软管长度排出管外。
其中所述内芯层、第一保护层和第二保护层通过芯棒式三层复合模具机头共挤塑化成形为一体的连续长度软管。
其中所述芯管层和第一保护层通过芯棒式二层复合模具机头共挤塑化成形为一体的连续长度软管。
所述内芯层孔内径为11mm,13mm,15mm及17mm,相应保护层外径为20mm,25mm,27mm及30mm。
曝气软管的内径范围为1~100mm,曝气软管的外径范围为10~200mm。
一种制作自沉式打孔曝气软管的方法,包含如下程序:
第一步、制作混合料;
第二步、采用高、低速粉缸、锥形双螺杆挤出机塑化制成塑料粒子;
第三步、将第二步中制成的塑料粒子使用真空抽送至80mm单螺杆挤出机中塑化后经机头上的芯棒式二或三层共挤复模具直接挤出成型外径由20mm~100mm、内径由10mm~50mm所形成的软管;
第四步、将第三步中挤出的软管送入零下15度的真空冷却箱中冷却;
第五步、将第四步中经过冷却的软管通过牵引机牵出,通过自动打孔机对软管进行每10平方厘米上进行20~100个直径由0.5~10mm孔径的打孔活动;第六步、将第五步中经过打孔的软管通过收卷机进行收卷包装。
a)上述第一步中的混合:将各种原料按照配方比例放入高速混合机进行混合,得到混合料;
b)上述第二步中的挤出成型:所述高速混合机的工作温度列为:高速温合缸60~85℃;低速冷温缸40~50℃再将所述步骤的混合粉加进锥形双螺杆剂出机进行塑化造粒:反应加热区的5个温度分别为110℃、130℃、145℃、125℃、110℃,再将上述步骤所得的塑料粒子从真空机抽送到80mm单螺杆挤出机进行挤出,挤出机的进料口到模口出管子的5个步骤:加料、输送、压缩、塑化、定型,温度分别为130℃、125℃、130℃、128℃、105℃,而定型则用芯棒式二或三层共挤复合机头,然后送到真空冷却箱,真空冷却箱温度零下15度,再经两段四米冷却水槽全程由牵引机拉动,之后到全自动打孔机在曝气软管上,曝气软管外径为20mm~100mm,内径为10~50mm,一次过排打20~100个孔,小孔直径为0.1~10mm的微孔,最后收卷机收卷。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之中提供一种自沉式打孔曝气软管,本发明公开的组合物可用于生产高度环保且柔韧的塑料软管部分通气管,其自沉,不扭结并且在展开时不保持记忆。管的自沉特性归因于本文公开的组合物,并且特别地,填料的量和类型根据管的内径和外径,水体的深度和类型而预先确定,应用场所(即养鱼场,港口和环境处理设施等),例如,在鱼或虾养殖应用场所,深度可以是水体底部约2米至3米。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选择填料的量和类型以及管的内径和外径以具有适合于在约5m深度处的地表水和/或环境处理的比重。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填料的量和类型以及管的内径和外径选择为具有适于在约15m深度处对湖泊或池塘进行除冰的比重。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填料的量和类型以及管的内径和外径选择为具有适合于水体表面水通气的比重,其具有在约20m深度处的大表面积。并且长度约为10公里或更短。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选择填料的量和类型以及管的内径和外径以具有适于搅拌的比重,以在深度为约100m的港口中形成气泡幕和/或气泡屏障。因此,随着外径增加,管的体积和壁厚都增加。因此,需要添加或多或少的填料与所公开的组合物来生产具有所需比重的管,这使得管能够在特定的施用位置下沉到适当的深度。
2、本发明之中提供一种自沉式打孔曝气软管,曝气系统被制造成将空气从太阳能,风力或电动曝气器输送到诸如池塘,泻湖或湖床的水体中。来自曝气系统的上升气泡为水提供赋予生命的氧气,并产生必要的循环模式。结果是鱼更健康,藻类生长减少,溶解有毒气体减少,气味减少,停滞不足。曝气软管由重的负浮力塑料材料制成,可以在不使用额外重量的情况下下降到池塘,泻湖或湖泊的底部。第一和第二保护层的孔的非堵塞性能在软管内提供均匀的气压分布。设计用于沿整个软管均匀分布任何长度的气泡。在一些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75瓦的空气泵或压缩机可以供应1000米的本文公开的通气软管。
【附图说明】
图1是通气软管100的剖视侧视图,其包括内软管直径104,外软管直径105和通气软管长度103。
图2是通气软管200的剖视图,其包括内软管部分203,外软管部分205和第二保护层外表面204。
图3A是包括多个软管孔301的通气软管300的剖视图的图示,其中第一保护层孔302和第二保护层孔303是敞开的。
图3B是包括多个软管孔301的通气软管300的剖视图的图示,其中第一保护层孔302和第二保护层孔303是封闭的。
图4是通气软管100的图示,其包括封闭端401和连接开口端407的空气泵或压缩机402。
图5是本发明制作工艺流程图之一。
图6是本发明制作工艺流程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自沉式打孔曝气软管,包括内芯层、设在所述内芯层外表面的保护层,在所述空气通道沿着所述曝气软管长度方向设有用于与大气相通的空气通道,在所述内芯层沿着所述曝气软管径向方向设有用于将空气从内芯层空气通道流到所述保护层的内芯层孔,在所述保护层沿着所述曝气软管径向方向设有能与所述内芯层孔连通从而将内芯层空气通道中的气体导入曝气软管外部水体之中的保护层孔,该自沉式打孔曝气软管安装方便,供氧能力强,不容易堵塞毛孔,便于排水,通过微生物促进有机物质的分解速率高,节能环保。
内芯层(负浮力层);以重量份数计(千克)的配方包括:
聚氯乙烯树脂100;普通增塑剂(邻苯二甲酸酯)40,高温增塑剂(偏苯三酸三辛酯)30;低温增塑剂(己二酸二辛酯)30;稳定剂(钙锌、钡锌、钡镉锌或有机锡的其中一种或其组组合)1.5;润滑剂(硬酯酸或石蜡)1.5;填充剂一为(比重4.2-4.3的抗菌防藻级二氧化钛、抗藻沉淀硫酸钡及氧化铜的其中一种或其组合)75;填充剂二为(比重2.2-3的纳米级重质碳酸钙)75;抗氧化剂(双酚)0.3。
第一保护层由以下其中一种或其组合的(三元乙丙、聚胺脂、聚苯乙烯、聚异戊二烯、乙烯)等的热塑性或天然橡胶组成。
第二保护层由以下其中一种或其组合(三元乙丙、聚苯乙烯、聚异戊二烯、乙烯、聚胺脂)等的热塑性或天然橡胶组成。
在所述第一保护层上设有多个第一保护层孔,在所述第二保护层上设有多个第二保护层孔,内部第一保护层直径和外部第二保护层直径并沿第二保护层的长度间隔开层,其中第二保护层是柔性的并且具有记忆,其中第一保护层孔能够提供连通以使空气从相应的第二保护层孔流到水体,并且其中软管孔能够提供连通以使空气从内软管部分流到多个相应的第一保护层孔。
如图1、图2、图3A、图3B、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设在所述第一保护层及第二保护层上的所述的第一保护层孔及第二保护层孔包括每10平方厘米上连续打20至100个孔。
如图1、图2、图3A、图3B、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保护层孔和第二保护层孔各自独立地具有介于约0.05mm和10mm之间的微针孔直径。
如图1、图2、图3A、图3B、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当气体输送到自沉曝气软管内芯层空气通道后,气体先充塞任意软管长度,当管内形成一定压力后,气体便会均匀地由无数针孔从内芯管层输送至第一保护层最后至第二保护层,同一时间变为无数微细气泡沿任意软管长度排出管外。
如图1、图2、图3A、图3B、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其中所述内芯层、第一保护层和第二保护层通过芯棒式三层复合模具机头共挤塑化成形为一体的连续长度软管。
如图1、图2、图3A、图3B、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其中所述芯管层和第一保护层通过芯棒式二层复合模具机头共挤塑化成形为一体的连续长度软管。
如图1、图2、图3A、图3B、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内芯层孔内径为11mm,13mm,15mm及17mm,相应保护层外径为20mm,25mm,27mm及30mm。
如图1、图2、图3A、图3B、图4所示,曝气软管的内径范围为1~100mm,曝气软管的外径范围为10~200mm。
如图5、图6所示,一种制作自沉式打孔曝气软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程序:
第一步、制作混合料;
第二步、采用高、低速粉缸、锥形双螺杆挤出机塑化制成塑料粒子;
第三步、将第二步中制成的塑料粒子使用真空抽送至80mm单螺杆挤出机中塑化后经机头上的芯棒式二或三层共挤复模具直接挤出成型外径由20mm~100mm、内径由10mm~50mm所形成的软管;
第四步、将第三步中挤出的软管送入零下15度的真空冷却箱中冷却;
第五步、将第四步中经过冷却的软管通过牵引机牵出,通过自动打孔机对软管进行每10平方厘米上进行20~100个直径由0.5~10mm孔径的打孔活动;
第六步、将第五步中经过打孔的软管通过收卷机进行收卷包装。
上述第一步中的混合:将各种原料按照配方比例放入高速混合机进行混合,得到混合料;
上述第二步中的挤出成型:所述高速混合机的工作温度列为:高速温合缸60~85℃;低速冷温缸40~50℃再将所述步骤的混合粉加进锥形双螺杆剂出机进行塑化造粒:反应加热区的5个温度分别为110℃、130℃、145℃、125℃、110℃,再将上述步骤所得的塑料粒子从真空机抽送到80mm单螺杆挤出机进行挤出,挤出机的进料口到模口出管子的5个步骤:加料、输送、压缩、塑化、定型,温度分别为130℃、125℃、130℃、128℃、105℃,而定型则用芯棒式二或三层共挤复合机头,然后送到真空冷却箱,真空冷却箱温度零下15度,再经两段四米冷却水槽全程由牵引机拉动,之后到全自动打孔机在曝气软管上,曝气软管外径为20mm~100mm,内径为10~50mm,一次过排打20~100个孔,小孔直径为0.1~10mm的微孔,最后收卷机收卷。
在一个方面,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够在水体内扩散空气气泡的通气软管,包括衍生自组合物的软管部分种自沉式打孔曝气软管,在一个方面,本文公开了一种能够在水体内扩散空气气泡的通气软管,包括:a),其包含高聚合度聚氯乙烯3至7型树脂;第一种聚胺酯热塑性橡胶组分;第二种三元乙丙天然橡胶组分;至少一种聚苯乙烯、聚异戊二烯、乙烯共聚物;至少一种普通邻苯二甲酸二辛酶增塑剂;至少一种己二酸二辛酯低温增塑剂;至少一种偏高温增塑剂;至少一种包含二氧化锑、碳酸钙、氧化铜及硫酸钡等的填料;至少一种钙锌等热稳定剂;至少一种硬脂酸内部润滑剂;至少一种双酚抗氧化剂;和至少一种生物水藻抑制剂,其中软管部分包括外软管部分,内软管部分和能够接收和扩散加压空气的多个软管孔,其中软管是柔性,并且其中软管孔内软管部分和外软管部分一起设置,并沿着软管部分的长度围绕外软管部分成比例地间隔开;b)围绕软管部分的外径的第一保护层部分,包括多个第一保护层孔,所述第一保护层孔穿过其设置有内保护套直径和外保护套直径并沿保护套的长度间隔开,其中第一保护层,保护层灵活;c)围绕第一保护层部分的外径的第二保护层部分,包括多个第二保护层孔,其中设置有内部第二保护层直径和外部第二保护层直径并沿第二保护层的长度间隔开保护层,其中第二保护层是柔性的,其中第二保护层孔能够提供空气从相应的第一保护层孔流到水体的连通,并且其中软管孔能够提供空气从内软管部分流到多个相应的第一保护层孔的连通。
另一方面,本文公开了一种用能够在水体内扩散空气气泡的通气软管对水体充气和/或除冰的方法,包括:a)衍生自组合物的软管部分种自沉式打孔曝气软管,在一个方面,本文公开了一种能够在水体内扩散空气气泡的通气软管,包括:a),其包含高聚合度聚氯乙烯树脂3至7型;第一种聚胺酯热塑性橡胶组分;第二种三元乙丙天然橡胶组分;至少一种聚苯乙烯、聚异戊二烯、乙烯共聚物;至少一种普通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增塑剂;至少一种己二酸二辛酯低温增塑剂;至少一种偏苯三酸三辛酯高温增塑剂;至少一种包含二氧化锑、碳酸钙、氧化铜及硫酸钡等的填料;至少一种钙锌等热稳定剂;至少一种硬脂酸内部润滑剂;至少一种双酚抗氧化剂;和至少一种生物水藻抑制剂;和至少一种生物污损剂,其中软管部分包括外软管部分,内软管部分和能够接收和扩散加压空气的多个软管孔,其中软管是柔性的,并且其中软管孔内软管部分和外软管部分一起设置,并沿着软管部分的长度围绕外软管部分成比例地间隔开;b)围绕软管部分的外径的第一保护层部分,包括多个第一保护层孔,所述第一保护层孔穿过其设置有内保护套直径和外保护套直径并沿保护套的长度间隔开,其中第一保护层灵活;c)围绕第一保护层部分的外径的第二保护层部分,包括多个第二保护层孔,其中设置有内部第二保护层直径和外部第二保护层直径并沿第二保护层的长度间隔开保护层,其中第二保护层是柔性的,其中第二保护层孔能够提供空气从相应的第一保护层孔流到水体的连通,并且其中软管孔能够提供空气从内软管部分流到多个相应的第一保护层孔的连通。
其中所述通气软管包括负浮力塑料。
生产流程:配方制成塑料粒子便从真空抽送料机→单罗杆挤出机→芯棒式二或三层共挤复合机头→真空冷却箱→两段四米冷却水槽→牵引机→打孔机→收卷机。
如图1、图2、图3A、图3B、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其中所述第一保护层沿着所述软管部分的长度结合到所述软管部分的外表面。
如图1、图2、图3A、图3B、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其中所述第二保护层沿着所述第一保护层的长度结合到所述第一保护层的外表面。
如图1、图2、图3A、图3B、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其中所述通气软管包括负浮力塑料。
在一个方面,本文公开了一种能够在水体内扩散空气气泡的通气软管,包括:a)衍生自组合物的软管部分种自沉式打孔曝气软管,在一个方面,本文公开了一种能够在水体内扩散空气气泡的通气软管,包括:a),其包含高聚合度聚氯乙烯树脂3至7型;第一种聚胺酯热塑性橡胶组分;第二种三元乙丙天然橡胶组分;至少一种聚苯乙烯、聚异戊二烯、乙烯共聚物;至少一种普通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增塑剂;至少一种己二酸二辛酯低温增塑剂;至少一种偏苯三酸三辛酯高温增塑剂;至少一种包含二氧化锑、碳酸钙、氧化铜及硫酸钡等的填料;至少一种钙锌等热稳定剂;至少一种硬脂酸内部润滑剂;至少一种双酚抗氧化剂;和至少一种生物水藻抑制剂,其中软管部分包括外软管部分,内软管部分和能够接收和扩散加压空气的多个软管孔,其中软管是柔性的,并且其中软管孔内软管部分和外软管部分一起设置,并沿着软管部分的长度围绕外软管部分成比例地间隔开;b)围绕软管部分的外径的第一保护层部分,包括多个第一保护层孔,所述第一保护层孔穿过其设置有内保护套直径和外保护套直径并沿保护套的长度间隔开,其中第一保护层,保护层灵活c)围绕第一保护层部分的外径的第二保护层部分,包括多个第二保护层孔,其中设置有内部第二保护层直径和外部第二保护层直径并沿第二保护层的长度间隔开保护层,其中第二保护层是柔性的,其中第二保护层孔能够提供空气从相应的第一保护层孔流到水体的连通,其中软管孔能够提供空气从内软管部分流到多个相应的第一保护层孔的连通,并且其中软管孔包括每10平方厘米软管部分约20至100个孔。
参考附图。图1示出了通气软管100,其包括具有内软管直径104,外软管直径105和通气软管长度103的软管部分102。通气软管100包括第一保护层部分101和第二保护层部分108。第一保护层厚度106和第二保护层厚度107分别为: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一保护层由抗撕裂聚氨酯组成,厚度为约0.1mm至5mm。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二保护层由耐热硅橡胶构成,其厚度为约0.1mm至5mm。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二保护层由耐热硅橡胶构成,其厚度为约0.1mm至5mm。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耐热硅橡胶层可以承受-40℃的温度到160℃。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气软管长度103在约1米和6000米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软管部分的内径在约10mm和50mm之间,外径在约20mm和100mm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软管部分的内径为约10mm,13mm,15mm,17mm。在一些实施例中,软管部分的外径为20mm,25mm,27mm,30mm。
图2是通气软管200的剖视图,其包括内软管容积203,内软管表面202,外软管表面205.第二保护层108包括第二保护层外表面204和第二保护层内表面207,第一保护层101包括第一保护层外表面201和第一保护层内表面206.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保护层由二元或三元乙丙及聚乙烯聚丙烯三元混合物的热塑性橡胶或天然橡胶组成。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二保护层由聚苯乙烯、聚异戊二烯、乙烯聚氨脂、聚醚等的热塑性橡胶或天然橡胶组成。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保护层沿着软管部分的长度结合到软管部分的外表面。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软管部分,第一保护层,第二保护层通过各组合物或组分的共挤出沿着通气软管的长度粘合。
图3A和3B是曝气软管300的剖视图,其包括具有多个软管孔301的软管部分102,具有多个第一保护层孔302的第一保护层101和具有多个第二保护层孔303的第二保护层108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保护层和/或第二保护层返回其原始形状“存储器”,并且当空气不流动时第一保护层孔和/或第二保护层孔关闭软管孔。图3A描绘了处于敞开位置的第一保护层孔302和第二保护层孔303。相反,通气软管300的内部空气流305行进通过软管孔301,导致第一保护层孔302和第二保护层孔303与排出的空气流304处于打开位置。在这方面,第一保护层和第二保护层没有记忆,并且在没有气压的情况下,第一保护层孔302和第二保护层孔303能够闭合,防止碎屑进入本文公开的通气软管。这样,当空气流关闭时第一保护层孔302和第二保护层孔303关闭的能力导致由于碎屑进入本文公开的通气软管而导致的故障减少。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保护层孔包括每平方英寸第一保护层约20至500个孔。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保护层孔包括每平方英寸的第二保护层约20至500个孔。在一些实施例中,软管孔,第一保护层孔和第二保护层孔各自独立地具有介于约0.05mm和3mm之间的孔径。在一些实施例中,软管孔,第一保护层孔和第二保护层孔各自独立地具有介于约0.2mm和1.0mm之间的孔径。在一些实施例中,软管孔,第一保护层孔和第二保护层孔通过使通气软管穿过一个或多个0.1mm至4mm的针而形成。在一些实施例中,软管孔,第一保护层孔和第二保护层孔通过使通气软管穿过一个或多个0.1mm至1.5mm的针而形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气软管包括负浮力塑料,软管部分由负浮力塑料构成。并且其中通气软管在没有重量的情况下部署在水体的底部。
如图4所示,通气软管100包括封闭端401和连接开口端407的空气泵或压缩机402,在一些实施例中,本文公开的通气软管设计成沿着通气软管的长度均匀分布气泡。在一些实施例中,本文公开的通气软管能够与具有25瓦特和500瓦特之间的空气泵或压缩机402的陆地装置一起操作。在一些实施例中,本文公开的通气软管能够与75瓦空气泵或压缩机402的陆地装置一起操作,该空气泵或压缩机402能够向1000M的通气软管供应空气压力。空气泵或压缩机402经由一个或多个电源线406与电源电连通。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源选自市政电网,一个或多个发电机,路灯,电池和变压器403。在一些实施例中,充气软管的空气泵或压缩机402由一个或多个太阳能电池板405或一个或多个风力涡轮机或风车404提供的电力供电。在一些实施例中,与曝气软管一起使用的最小压力在约5psi和3bar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与通气软管一起使用的最大压力在约25psi和6bar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具有通气软管的气流在约0.01cfm/ft至80lpm/m之间。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自沉式打孔曝气软管,
其中所述第一保护层由二元或三元乙丙及聚乙烯聚丙烯三元混合物的热塑性橡胶或天然橡胶组成。
其中所述第二保护层由聚苯乙烯、聚异戊二烯、乙烯的热塑性橡胶或天然橡胶组成。
其中所述自沉式打孔曝气软管内芯管;以重量份数计(千克)的配方包括:
聚氯乙烯树脂100;普通增塑剂(邻苯二甲酸酯)40,高温增塑剂(偏苯三酸三辛酯)30;低温增塑剂(己二酸二辛酯)30;稳定剂(钙锌、钡锌、钡镉锌或有机锡的其中一种或其组组合)1.5;润滑剂(硬酯酸或石蜡)1.5;填充剂一为(比重4.2-4.3的抗菌防藻级二氧化钛、抗藻沉淀硫酸钡及氧化铜的其中一种或其组合)75;填充剂二为(比重2.2-3的纳米级重质碳酸钙)75;抗氧化剂(双酚)0.3。
实施例2
自沉式打孔曝气软管
其中所述第一保护层由二元或三元乙丙及聚乙烯聚丙烯三元混合物的热塑性橡胶或天然橡胶组成。
其中所述第二保护层由聚胺脂的热塑性橡胶或天然橡胶组成。
其中所述自沉式打孔曝气软管内芯管;以重量份数计(千克)的配方包括:
聚氯乙烯树脂(3或5型PVC树脂)100;对苯二甲酸二辛脂40,高温增塑剂(偏苯三酸三辛酯)30;低温增塑剂(己二酸二辛酯)30;稳定剂(钙锌、钡镉锌、钡锌或有机锡的其中一种及其组合)1.5;润滑剂(硬酯酸或石碏)1.5;填充剂一为(比重4.2-5.3)的(抗菌防藻级沉淀硫酸钡、抗藻沉淀硫酸钡及氧化铜的其中一种或其组合)75;填充剂二为(比重2.2-3的纳米级重质碳酸钙)75;抗氧化剂(双酚)0.3。
实施例3
自沉式打孔曝气软管,
其中所述第一保护层由聚苯乙烯、聚异戊二烯、乙烯的热塑性橡胶或天然橡胶组成。
其中所述自沉式打孔曝气软管内芯管;以重量份数计(千克)的配方包括:
聚氯乙烯树脂100;普通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了酯)40,高温增塑剂(偏苯三酸三辛酯)30;低温增塑剂(己二酸二辛酯)30;稳定剂(钙锌、钡锌、钡镉锌或有机锡的其中一种及其组后)1.5;润滑剂(硬酯酸或石腊)1.5;填充剂一为(比重4.2-5.3的(抗菌防藻级沉淀纳米硫酸钡、抗藻沉淀硫酸钡及氧化铜的其中一种或其组合)150;抗氧化剂(双酚)0.3。
实施例4
自沉式打孔曝气软管,
其中所述第一保护层由聚胺脂的热塑性橡胶或天然橡胶组成。
其中所述自沉式打孔曝气软管内芯管;以重量份数计(千克)的配方包括:
聚氯乙烯树脂100;普通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辛酯)100;稳定剂(钙锌、钡锌、钡镉锌或有机锡其中一种或其组合)1.5;润滑剂(硬酯酸或石蜡其中一种或其组合)1.5;填充剂一为(比重4.2-5.3)的(抗菌防藻级沉淀硫酸钡、抗藻沉淀硫酸钡及氧化铜的其中一种或其组合)150;抗氧化剂(双酚)0.3。
对上述实施例所得到的自沉式打孔曝气软管材料进行性能测试,结果显示上述实施例全部都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将上述优选实施例按如下方法制备自沉打孔曝气软管,步骤为:
第一步、配方采用高、低速粉缸、锥形双螺杆剂出机塑化制成塑料粒子;
第二步、将第一步中制成的塑料粒子使用真空抽送至80mm单螺杆挤出机中塑化后经机头上的芯棒式二或三层共挤复模具直接挤出成型外径由20mm~100mm、内径由10mm~50mm所形成的软管;
第三步、将第二步中挤出的软管送入零下15度的真空冷却箱中冷却;
第四步、将第三步中经过冷却的软管通过牵引机牵出,通过自动打孔机对软管进行一次过在10平方厘米上进行20~100个直径甴0.5~10mm孔径的打孔活动;
第五步、将第四步中经过打孔的软管通过收卷机进行收卷包装。
其上述混合为:将上述的各原料按照配方比例放入高速混合机进行混合,得到混合料;
其中上述挤出成型为:将上述步骤所得到的混合料加入挤出机进行挤出成型。自沉式打孔曝气软管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高速混合机的工作温度列为(高速温合缸)60-85℃;(低速冷温缸)40-50℃再将所述步骤的混合粉加进锥形双螺杆剂出机进行塑化造粒:反应加热区的5个温度分别为110℃、130℃、145℃、125℃、110℃。再将上述步骤所得的塑料粒子从真空机抽送到80mm单罗杆挤出机进行挤出。挤出机的进料口到模口出管子的5个步骤(加料、输送、压缩、塑化、定型)温度分别为130℃、125℃、130℃、128℃、105℃。而定型则用芯棒式二或三层共挤复合机头,然后真空冷却箱(温度零下15度),再经两段四米冷却水槽全程由牵引机拉动,之后到全自动打孔机在曝气软管上(外径为20mm~100mm,内径为10~50mm)一次过排打20~100个孔(小孔直径为0.1~10mm的微孔);最后收卷机收卷。
对上述方法制得的自沉打孔曝气软管材料进行性能测试,结果显示根据本发明的自沉式打孔曝气软管,该配方制成的曝气软管具有高比重、高弹性、安装维修方便、不堵塞、能使用市面上多种类的低、中、高压风泵或气泵、防藻及管面防结污(具非亲水性功能)、耐寒、耐热、耐磨、高拉伸强度及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Claims (11)

1.一种自沉式打孔曝气软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内芯层、设在所述内芯层外表面的保护层,在所述空气通道沿着所述曝气软管长度方向设有用于与大气相通的空气通道,在所述内芯层沿着所述曝气软管径向方向设有用于将空气从内芯层空气通道流到所述保护层的内芯层孔,在所述保护层沿着所述曝气软管径向方向设有能与所述内芯层孔连通从而将内芯层空气通道中的气体导入曝气软管外部水体之中的保护层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沉式打孔曝气软管,其特征在于:包括:
内芯层;以重量份数计的配方包括:聚氯乙烯树脂100;普通增塑剂40,高温增塑剂30;低温增塑剂30;稳定剂1.5;润滑剂1.5;填充剂一75;填充剂二75;抗氧化剂0.3;
第一保护层,第一保护层由其中一种或其组合的三元乙丙、聚胺脂、聚苯乙烯、聚异戊二烯、乙烯的热塑性或天然橡胶组成;
围绕第一保护层部分的外径设置的第二保护层,第二保护层由其中一种或其组合三元乙丙、聚苯乙烯、聚异戊二烯、乙烯、聚胺脂的热塑性或天然橡胶组成;
在所述第一保护层上设有多个第一保护层孔,在所述第二保护层上设有多个第二保护层孔,内部第一保护层直径和外部第二保护层直径并沿第二保护层的长度间隔开层,其中第二保护层是柔性的并且具有记忆,其中第一保护层孔能够提供连通以使空气从相应的第二保护层孔流到水体,并且其中软管孔能够提供连通以使空气从内软管部分流到多个相应的第一保护层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沉式打孔曝气软管,其特征在于:设在所述第一保护层及第二保护层上的所述的第一保护层孔及第二保护层孔包括每10平方厘米上连续打20至100个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沉式打孔曝气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护层孔和第二保护层孔各自独立地具有介于约0.05mm和10mm之间的微针孔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沉式打孔曝气软管,其特征在于:当气体输送到自沉曝气软管内芯层空气通道后,气体先充塞任意软管长度,当管内形成一定压力后,气体便会均匀地由无数针孔从内芯管层输送至第一保护层最后至第二保护层,同一时间变为无数微细气泡沿任意软管长度排出管外。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沉式打孔曝气软管,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内芯层、第一保护层和第二保护层通过芯棒式三层复合模具机头共挤塑化成形为一体的连续长度软管。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沉式打孔曝气软管,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芯管层和第一保护层通过芯棒式二层复合模具机头共挤塑化成形为一体的连续长度软管。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沉式打孔曝气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芯层孔内径为11mm,13mm,15mm及17mm,相应保护层外径为20mm,25mm,27mm及30mm。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沉式打孔曝气软管,其特征在于:曝气软管的内径范围为1~100mm,曝气软管的外径范围为10~200mm。
10.一种制作自沉式打孔曝气软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程序:
第一步、制作混合料;
第二步、采用高、低速粉缸、锥形双螺杆挤出机塑化制成塑料粒子;
第三步、将第二步中制成的塑料粒子使用真空抽送至80mm单螺杆挤出机中塑化后经机头上的芯棒式二或三层共挤复模具直接挤出成型外径由20mm~100mm、内径由10mm~50mm所形成的软管;
第四步、将第三步中挤出的软管送入零下15度的真空冷却箱中冷却;
第五步、将第四步中经过冷却的软管通过牵引机牵出,通过自动打孔机对软管进行每10平方厘米上进行20~100个直径由0.5~10mm孔径的打孔活动;
第六步、将第五步中经过打孔的软管通过收卷机进行收卷包装。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自沉式打孔曝气软管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a)上述第一步中的混合:将各种原料按照配方比例放入高速混合机进行混合,得到混合料;
b)上述第二步中的挤出成型:所述高速混合机的工作温度列为:高速温合缸60~85℃;低速冷温缸40~50℃再将所述步骤的混合粉加进锥形双螺杆剂出机进行塑化造粒:反应加热区的5个温度分别为110℃、130℃、145℃、125℃、110℃,再将上述步骤所得的塑料粒子从真空机抽送到80mm单螺杆挤出机进行挤出,挤出机的进料口到模口出管子的5个步骤:加料、输送、压缩、塑化、定型,温度分别为130℃、125℃、130℃、128℃、105℃,而定型则用芯棒式二或三层共挤复合机头,然后送到真空冷却箱,真空冷却箱温度零下15度,再经两段四米冷却水槽全程由牵引机拉动,之后到全自动打孔机在曝气软管上,曝气软管外径为20mm~100mm,内径为10~50mm,一次过排打20~100个孔,小孔直径为0.1~10mm的微孔,最后收卷机收卷。
CN201910156137.9A 2019-03-01 2019-03-01 一种自沉式打孔曝气软管及其制作方法 Pending CN11000261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56137.9A CN110002612A (zh) 2019-03-01 2019-03-01 一种自沉式打孔曝气软管及其制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56137.9A CN110002612A (zh) 2019-03-01 2019-03-01 一种自沉式打孔曝气软管及其制作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02612A true CN110002612A (zh) 2019-07-12

Family

ID=671662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56137.9A Pending CN110002612A (zh) 2019-03-01 2019-03-01 一种自沉式打孔曝气软管及其制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002612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518574Y (zh) * 2001-11-06 2002-10-30 玉环县净水设备厂 可变微孔曝气管
DE202006004514U1 (de) * 2006-03-22 2006-06-01 Atb Umwelttechnologien Gmbh Rohrbelüfter
CN101880428A (zh) * 2010-06-30 2010-11-10 江阴江达机械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自沉式微孔曝气管
CN102190366A (zh) * 2010-03-17 2011-09-21 许恩泽 双孔管管状曝气器
CN104961999A (zh) * 2015-06-18 2015-10-07 江阴市正美机械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自沉式纳米曝气软管及其制造方法
CN105482292A (zh) * 2015-12-10 2016-04-13 南京大学 一种抗菌抗氧化曝气软管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518574Y (zh) * 2001-11-06 2002-10-30 玉环县净水设备厂 可变微孔曝气管
DE202006004514U1 (de) * 2006-03-22 2006-06-01 Atb Umwelttechnologien Gmbh Rohrbelüfter
CN102190366A (zh) * 2010-03-17 2011-09-21 许恩泽 双孔管管状曝气器
CN101880428A (zh) * 2010-06-30 2010-11-10 江阴江达机械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自沉式微孔曝气管
CN104961999A (zh) * 2015-06-18 2015-10-07 江阴市正美机械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自沉式纳米曝气软管及其制造方法
CN105482292A (zh) * 2015-12-10 2016-04-13 南京大学 一种抗菌抗氧化曝气软管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广成等: "《塑料成型加工技术》", 31 January 2006, 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850976B2 (ja) タイヤを用いた汚廃水処理用顆粒担体とその製造方法及びこの顆粒担体を用いた汚廃水処理装置
CN101754799B (zh) 单元组合式曝气单元及具备该单元的曝气装置和曝气方法
CN101880428B (zh) 一种自沉式微孔曝气管
CA2631787C (en) Fine bubble delivery for potable water, wastewater, and clean water treatment
CN102317215A (zh) 用于从水性介质中去除不想要的物质的水下系统及方法
CN102316966A (zh) 超微细气泡发生装置
CN111779325A (zh) 耐化学性的蒸发控制结构
US9764972B2 (en) Self-sinking aeration hose
CN106674700A (zh) 一种钢带增强抗菌pe供水管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06035A (zh) 一种基于网孔结构的微孔生物膜载体填料
CN110002612A (zh) 一种自沉式打孔曝气软管及其制作方法
CN205204909U (zh) 一种河道水体修复装置
US20170121195A1 (en) Self-sinking aeration hose
CN107792941A (zh) 具有生物反应器的生态浮岛
CN107840458A (zh) 一种混合充氧‑微生物固定化的生物强化型人工浮岛
CN201901615U (zh) 约束型弹性纤维生物填料
CN206590967U (zh) 自然水体与水生养殖水体充氧、搅拌用软管微孔曝气器
CN211005024U (zh) 一种水体净化设备
CN102649599B (zh) 微泡型自闭式曝气器
CN104961999B (zh) 一种自沉式纳米曝气软管及其制造方法
CN107381789A (zh) 基于网状网筒纳米炭纤维固着基水处理填料
CN202808491U (zh) 一种气浮除藻曝气增氧喷头
CN103503821A (zh) 一种水下增氧方法和系统
CN203968965U (zh) 一种气雾分散器
CN106587402A (zh) 一种自然水体与水生养殖水体充氧、搅拌用软管微孔曝气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