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01219A - 一种等间隔渐变高度印花数字喷墨印花机与印花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等间隔渐变高度印花数字喷墨印花机与印花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01219A
CN110001219A CN201910317338.2A CN201910317338A CN110001219A CN 110001219 A CN110001219 A CN 110001219A CN 201910317338 A CN201910317338 A CN 201910317338A CN 110001219 A CN110001219 A CN 1100012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rtical bar
nozzle group
jacking system
bar
attachment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1733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兆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Coas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Coas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Coas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Coas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31733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001219A/zh
Publication of CN1100012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0121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5/00Actions or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5/001Mechanisms for bodily moving print heads or carriages parallel to the paper surfa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5/00Actions or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5/304Bodily-movable mechanisms for print heads or carriages movable towards or from paper surface
    • B41J25/308Bodily-movable mechanisms for print heads or carriages movable towards or from paper surface with print gap adjustment mechanism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给出一种等间隔渐变高度印花数字喷墨印花机与印花方法,采用支撑系统支撑的前后喷头组支撑横杆,在喷头组支撑横杆的底部等间隔的设置有升降系统,喷头组支撑横杆的上平面开放且在喷头组支撑横杆的中心设置有滑道,喷头组运行横杆的前后两端分别采用连接装置滑动嵌入连接在滑道内,且在连接装置的中间设置有可伸缩的支撑竖杆,每一个印花宽度印花时,连接装置的支撑竖杆伸出且与相应的升降系统相互吸附固定,且由升降系统带动连接装置进行上升运动,从而实现每一个印花宽度印花时喷头组件与织物之间的间距的任意调节,从而实现更加多样的印花效果,丰富印花的色彩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等间隔渐变高度印花数字喷墨印花机与印花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印花新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等间隔渐变高度印花数字喷墨印花机与印花方法。
背景技术
数字喷墨印花技术是随着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而逐渐形成的一种集机械、计算机机电子信息技术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产品,最早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这项技术的出现与不断完善,给纺织印染行业带来了一个全新的概念,其先进的生产原理及手段,给纺织印染带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被誉为21世纪纺织工业革命技术,它将逐步取代传统的印花方式成为纺织品印花的主要设备。近年来,国内外数字喷墨印花技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其中平板式数字喷墨印花机因其可实现成衣等的个性化打印,技术不断完善,产品的种类和功能也不断完善。
针对此,本发明给出一种等间隔渐变高度印花数字喷墨印花机与印花方法,采用支撑系统支撑的前后喷头组支撑横杆,在喷头组支撑横杆的底部等间隔的设置有升降系统,喷头组支撑横杆的上平面开放且在喷头组支撑横杆的中心设置有滑道,喷头组运行横杆的前后两端分别采用连接装置滑动嵌入连接在滑道内,且在连接装置的中间设置有可伸缩的支撑竖杆,每一个印花宽度印花时,连接装置的支撑竖杆伸出且与相应的升降系统相互吸附固定,且由升降系统带动连接装置进行上升运动,从而实现每一个印花宽度印花时喷头组件与织物之间的间距的任意调节,从而实现更加多样的印花效果,丰富印花的色彩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给出一种等间隔渐变高度印花数字喷墨印花机与印花方法,以实现每一个印花宽度印花时喷头组件与织物之间的间距的任意调节,从而实现更加多样的印花效果,丰富印花的色彩效果。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涉及到一种等间隔渐变高度印花数字喷墨印花机,包括打印平板和喷头组运行系统,所述打印平板包括内支撑系统,所述内支撑系统包括左内前支撑竖杆、右内前支撑竖杆、左内后支撑竖杆、右内后支撑竖杆,所述左内前支撑竖杆、右内前支撑竖杆、左内后支撑竖杆、右内后支撑竖杆为结构相同的长度固定的竖杆,在所述内支撑系统上支撑有印花平板,所述印花平板为长方体形,所述印花平板的左前角、右前角、左后角、右后角分别与左内前支撑竖杆、右内前支撑竖杆、左内后支撑竖杆、右内后支撑竖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左内前支撑竖杆、右内前支撑竖杆、左内后支撑竖杆、右内后支撑竖杆的底端固定在地面上,所述印花平板保持水平,所述喷头组运行系统包括外支撑系统,所述外支撑系统包括左外前支撑竖杆、右外前支撑竖杆、左外后支撑竖杆、右外后支撑竖杆,所述左外前支撑竖杆、右外前支撑竖杆、左外后支撑竖杆、右外后支撑竖杆为结构相同的长度固定的竖杆,所述外支撑系统位于内支撑系统的外侧,且外支撑系统的高度大于内支撑系统的高度,在所述左外前支撑竖杆、右外前支撑竖杆的顶端之间设置有前喷头组支撑横杆,在所述左外后支撑竖杆、右外后支撑竖杆的顶端之间设置有后喷头组支撑横杆,所述前喷头组支撑横杆和后喷头组支撑横杆为结构相同的空心的长方体形,所述前喷头组支撑横杆和后喷头组支撑横杆的空心的长方体形的上侧面开放,左侧面、右侧面、前侧面、后侧面、下侧面均封闭,沿着所述前喷头组支撑横杆的空心的长方体形的前侧面的上侧加装有第一前横杆,所述第一前横杆为长方体形,所述第一前横杆的下侧面的前部与前喷头组支撑横杆的空心的长方体形的前侧面的上侧固定连接,沿着所述前喷头组支撑横杆的空心的长方体形的后侧面的上侧加装有第一后横杆,所述第一后横杆为长方体形,所述第一后横杆的下侧面的后部与前喷头组支撑横杆的空心的长方体形的后侧面的上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前横杆和第一后横杆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沿着所述后喷头组支撑横杆的空心的长方体形的前侧面的上侧加装有第二前横杆,所述第二前横杆为长方体形,所述第二前横杆的下侧面的前部与后喷头组支撑横杆的空心的长方体形的前侧面的上侧固定连接,沿着所述后喷头组支撑横杆的空心的长方体形的后侧面的上侧加装有第二后横杆,所述第二后横杆为长方体形,所述第二后横杆的下侧面的后部与后喷头组支撑横杆的空心的长方体形的后侧面的上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前横杆和第二后横杆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在所述前喷头组支撑横杆的空心的长方体形的下平面上等间距的设置有前升降系统,相邻两个前升降系统之间的间隔等于喷头组件的一次的印花宽度,在所述后喷头组支撑横杆的空心的长方体形的下平面上等间距的设置有后升降系统,相邻两个后升降系统之间的间隔等于喷头组件的一次的印花宽度,一个前升降系统和相应的一个后升降系统呈前后平行排列,所述前升降系统和后升降系统为空心的圆柱形结构,所述前升降系统和后升降系统的空心圆柱的底端圆面封闭、顶端圆面开放,在所述前升降系统和后升降系统的空心圆柱内设置有升降竖杆,所述升降竖杆的底部与空心圆柱的底端圆面固定连接,在所述升降竖杆的顶端加装有磁铁,所述磁铁为具有固定磁性的磁铁,所述升降竖杆由电机带动进行步进的上升或下降运动,其中一个前升降系统和相应的一个与其呈前后平行排列的后升降系统的升降竖杆由同一电机带动进行步进的上升或下降运动,带动所有前升降系统相应的一个后升降系统的升降竖杆的电机共同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相连,当升降竖杆处于完全下降状态时升降竖杆完全缩入在前升降系统或后升降系统的空心圆柱内,当升降竖杆处于完全上升状态时升降竖杆不伸出前升降系统或后升降系统的空心圆柱,在所述前喷头组支撑横杆和后喷头组支撑横杆之间设置有喷头组运行系统,所述喷头组运行系统包括喷头组运行横杆,在所述喷头组运行横杆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置有前连接装置和后连接装置,所述前连接装置和后连接装置的结构相同,所述前连接装置和后连接装置包括连接横杆,在所述连接横杆的左端设置有左连接竖杆,所述左连接竖杆的顶端与连接横杆的左端之间通过磁铁活动连接,在所述左连接竖杆的底端设置有左滚轮,所述左滚轮与左连接竖杆的底端通过轴承方式连接,在所述连接横杆的右端设置有右连接竖杆,所述右连接竖杆的顶端与连接横杆的右端之间通过磁铁活动连接,在所述右连接竖杆的底端设置有右滚轮,所述右滚轮与右连接竖杆的底端通过轴承方式连接,所述左滚轮和右滚轮的结构相同,所述前连接装置的左滚轮和右滚轮嵌入在前喷头组支撑横杆的第一前横杆和第一后横杆下面的空心圆柱内,同时左滚轮上的左连接竖杆、右滚轮上的右连接竖杆伸出前喷头组支撑横杆的第一前横杆和第一后横杆之间的缝隙,所述后连接装置的左滚轮和右滚轮嵌入在后喷头组支撑横杆的第二前横杆和第二后横杆下面的空心圆柱内,同时左滚轮上的左连接竖杆、右滚轮上的右连接竖杆伸出后喷头组支撑横杆的第二前横杆和第二后横杆之间的缝隙,所述前连接装置和后连接装置的左滚轮和右滚轮共同由第一电机带动转动,第一电机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相连,所述前连接装置的连接横杆的长度的中间部位的后侧与喷头组运行横杆的前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前连接装置的连接横杆的长度的中间部位下侧设置有前伸缩竖杆,所述后连接装置的连接横杆的长度的中间部位的前侧与喷头组运行横杆的后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后连接装置的连接横杆的长度的中间部位下侧设置有后伸缩竖杆,所述前伸缩竖杆和后伸缩竖杆的结构完全相同,所述前伸缩竖杆和后伸缩竖杆共同由第二电机带动进行伸长或缩短变化,且第二电机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连接,所述前伸缩竖杆和后伸缩竖杆为铁质材质,当前伸缩竖杆和后伸缩竖杆进行伸长时两者立即处于完全伸长状态,此时前伸缩竖杆和后伸缩竖杆分别完全伸出前连接装置和后连接装置的连接横杆,当前伸缩竖杆和后伸缩竖杆进行缩短时两者立即处于完全缩短状态,此时前伸缩竖杆和后伸缩竖杆分别完全缩入到前连接装置和后连接装置的连接横杆内,在所述喷头组运行横杆的底部滑动连接有喷头组件,所述喷头组件由单独的第三电机带动沿着喷头组运行横杆来回自由滑动,且第三电机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连接。
本发明还涉及到一种等间隔渐变高度印花数字喷墨印花方法,使用时,将喷头组件设置在喷头组运行横杆的最前端,将喷头组运行横杆设置在前喷头组支撑横杆和后喷头组支撑横杆的最左端,将所有的前升降系统和后升降系统的升降竖杆全部设置为完全下降状态,将前伸缩竖杆和后伸缩竖杆设置为完全缩短状态,而后,将所需印花的织物平铺在印花平板上,而后第一电机共同带动前连接装置和后连接装置的左滚轮和右滚轮转动,从而带动喷头组运行横杆沿着前喷头组支撑横杆和后喷头组支撑横杆由左往右滑动,当喷头组运行横杆的前连接装置的前伸缩竖杆和后连接装置的后伸缩竖杆分别滑动至最左侧的前升降系统和相应的最左侧的与其呈前后平行排列的后升降系统的正上方时,第一电机停止工作,第二电机共同带动前伸缩竖杆和后伸缩竖杆进行伸长变化,从而使得前伸缩竖杆和后伸缩竖杆分别伸入到前升降系统和后升降系统内,且此时前伸缩竖杆的底端恰好与前升降系统的升降竖杆的顶端完全接触,且此时由于升降竖杆的顶端加装有磁铁,从而使得前伸缩竖杆和前升降系统的升降竖杆相互吸附固定连接,同时后伸缩竖杆的底端恰好与后升降系统的升降竖杆的顶端完全接触,且此时由于升降竖杆的顶端加装有磁铁,从而使得后伸缩竖杆和后升降系统的升降竖杆相互吸附固定连接,而后,电机共同带动前升降系统和后升降系统的升降竖杆进行上升,从而带动喷头组运行横杆的前连接装置的前伸缩竖杆、后连接装置的后伸缩竖杆同时上升,从而带动喷头组运行横杆进行上升,从而带动喷头组件进行上升,当喷头组件上升至织物第一个印花宽度印花时所需的喷头组件与织物之间的距离时,前升降系统和后升降系统停止上升,而后第三电机带动喷头组件沿着喷头组运行横杆来回滑动一次,对位于喷头组件正下方的织物进行第一个印花宽度的印花,而后第一电机共同带动前连接装置和后连接装置的左滚轮和右滚轮转动,从而带动喷头组运行横杆沿着前喷头组支撑横杆和后喷头组支撑横杆由左往右滑动,当喷头组运行横杆的前连接装置的前伸缩竖杆和后连接装置的后伸缩竖杆分别滑动至左边第二个前升降系统和相应的左边第二个与其呈前后平行排列的后升降系统的正上方时,第一电机停止工作,第二电机共同带动前伸缩竖杆和后伸缩竖杆进行伸长变化,从而使得前伸缩竖杆和后伸缩竖杆分别伸入到相应的前升降系统和后升降系统内,且此时前伸缩竖杆的底端恰好与前升降系统的升降竖杆的顶端完全接触,且此时由于升降竖杆的顶端加装有磁铁,从而使得前伸缩竖杆和前升降系统的升降竖杆相互吸附固定连接,同时后伸缩竖杆的底端恰好与后升降系统的升降竖杆的顶端完全接触,且此时由于升降竖杆的顶端加装有磁铁,从而使得后伸缩竖杆和后升降系统的升降竖杆相互吸附固定连接,而后,相应的电机共同带动前升降系统和后升降系统的升降竖杆进行上升,从而带动喷头组运行横杆的前连接装置的前伸缩竖杆、后连接装置的后伸缩竖杆同时上升,从而带动喷头组运行横杆进行上升,从而带动喷头组件进行上升,当喷头组件上升至织物第二个印花宽度印花时所需的喷头组件与织物之间的距离时,前升降系统和后升降系统停止上升,而后第三电机带动喷头组件沿着喷头组运行横杆来回滑动一次,对位于喷头组件正下方的织物进行第二个印花宽度的印花,持续直至完成喷头组件正下方的织物的最后一个印花宽度的印花。
本发明采用支撑系统支撑的前后喷头组支撑横杆,在喷头组支撑横杆的底部等间隔的设置有升降系统,喷头组支撑横杆的上平面开放且在喷头组支撑横杆的中心设置有滑道,喷头组运行横杆的前后两端分别采用连接装置滑动嵌入连接在滑道内,且在连接装置的中间设置有可伸缩的支撑竖杆,每一个印花宽度印花时,连接装置的支撑竖杆伸出且与相应的升降系统相互吸附固定,且由升降系统带动连接装置进行上升运动,从而实现每一个印花宽度印花时喷头组件与织物之间的间距的任意调节,从而实现更加多样的印花效果,丰富印花的色彩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等间隔渐变高度印花数字喷墨印花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所示,一种等间隔渐变高度印花数字喷墨印花机,包括打印平板和喷头组运行系统,打印平板包括内支撑系统,内支撑系统包括左内前支撑竖杆1、右内前支撑竖杆2、左内后支撑竖杆3、右内后支撑竖杆4,左内前支撑竖杆、右内前支撑竖杆、左内后支撑竖杆、右内后支撑竖杆为结构相同的长度固定的竖杆,在内支撑系统上支撑有印花平板5,印花平板为长方体形,印花平板的左前角、右前角、左后角、右后角分别与左内前支撑竖杆、右内前支撑竖杆、左内后支撑竖杆、右内后支撑竖杆的顶端固定连接,左内前支撑竖杆、右内前支撑竖杆、左内后支撑竖杆、右内后支撑竖杆的底端固定在地面上,印花平板保持水平,喷头组运行系统包括外支撑系统,外支撑系统包括左外前支撑竖杆6、右外前支撑竖杆7、左外后支撑竖杆8、右外后支撑竖杆9,左外前支撑竖杆、右外前支撑竖杆、左外后支撑竖杆、右外后支撑竖杆为结构相同的长度固定的竖杆,外支撑系统位于内支撑系统的外侧,且外支撑系统的高度大于内支撑系统的高度,在左外前支撑竖杆、右外前支撑竖杆的顶端之间设置有前喷头组支撑横杆10,在左外后支撑竖杆、右外后支撑竖杆的顶端之间设置有后喷头组支撑横杆11,前喷头组支撑横杆和后喷头组支撑横杆为结构相同的空心的长方体形,前喷头组支撑横杆和后喷头组支撑横杆的空心的长方体形的上侧面开放,左侧面、右侧面、前侧面、后侧面、下侧面均封闭,沿着前喷头组支撑横杆的空心的长方体形的前侧面的上侧加装有第一前横杆,第一前横杆为长方体形,第一前横杆的下侧面的前部与前喷头组支撑横杆的空心的长方体形的前侧面的上侧固定连接,沿着前喷头组支撑横杆的空心的长方体形的后侧面的上侧加装有第一后横杆,第一后横杆为长方体形,第一后横杆的下侧面的后部与前喷头组支撑横杆的空心的长方体形的后侧面的上侧固定连接,第一前横杆和第一后横杆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沿着后喷头组支撑横杆的空心的长方体形的前侧面的上侧加装有第二前横杆,第二前横杆为长方体形,第二前横杆的下侧面的前部与后喷头组支撑横杆的空心的长方体形的前侧面的上侧固定连接,沿着后喷头组支撑横杆的空心的长方体形的后侧面的上侧加装有第二后横杆,第二后横杆为长方体形,第二后横杆的下侧面的后部与后喷头组支撑横杆的空心的长方体形的后侧面的上侧固定连接,第二前横杆和第二后横杆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在前喷头组支撑横杆的空心的长方体形的下平面上等间距的设置有前升降系统12,相邻两个前升降系统之间的间隔等于喷头组件的一次的印花宽度,在后喷头组支撑横杆的空心的长方体形的下平面上等间距的设置有后升降系统13,相邻两个后升降系统之间的间隔等于喷头组件的一次的印花宽度,一个前升降系统和相应的一个后升降系统呈前后平行排列,前升降系统和后升降系统为空心的圆柱形结构,前升降系统和后升降系统的空心圆柱的底端圆面封闭、顶端圆面开放,在前升降系统和后升降系统的空心圆柱内设置有升降竖杆,升降竖杆的底部与空心圆柱的底端圆面固定连接,在升降竖杆的顶端加装有磁铁,磁铁为具有固定磁性的磁铁,升降竖杆由电机带动进行步进的上升或下降运动,其中一个前升降系统和相应的一个与其呈前后平行排列的后升降系统的升降竖杆由同一电机带动进行步进的上升或下降运动,带动所有前升降系统相应的一个后升降系统的升降竖杆的电机共同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相连,当升降竖杆处于完全下降状态时升降竖杆完全缩入在前升降系统或后升降系统的空心圆柱内,当升降竖杆处于完全上升状态时升降竖杆不伸出前升降系统或后升降系统的空心圆柱,在前喷头组支撑横杆和后喷头组支撑横杆之间设置有喷头组运行系统,喷头组运行系统包括喷头组运行横杆14,在喷头组运行横杆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置有前连接装置15和后连接装置16,前连接装置和后连接装置的结构相同,前连接装置和后连接装置包括连接横杆17,在连接横杆的左端设置有左连接竖杆,左连接竖杆的顶端与连接横杆的左端之间通过磁铁活动连接,在左连接竖杆的底端设置有左滚轮18,左滚轮与左连接竖杆的底端通过轴承方式连接,在连接横杆的右端设置有右连接竖杆,右连接竖杆的顶端与连接横杆的右端之间通过磁铁活动连接,在右连接竖杆的底端设置有右滚轮19,右滚轮与右连接竖杆的底端通过轴承方式连接,左滚轮和右滚轮的结构相同,前连接装置的左滚轮和右滚轮嵌入在前喷头组支撑横杆的第一前横杆和第一后横杆下面的空心圆柱内,同时左滚轮上的左连接竖杆、右滚轮上的右连接竖杆伸出前喷头组支撑横杆的第一前横杆和第一后横杆之间的缝隙,后连接装置的左滚轮和右滚轮嵌入在后喷头组支撑横杆的第二前横杆和第二后横杆下面的空心圆柱内,同时左滚轮上的左连接竖杆、右滚轮上的右连接竖杆伸出后喷头组支撑横杆的第二前横杆和第二后横杆之间的缝隙,前连接装置和后连接装置的左滚轮和右滚轮共同由第一电机带动转动,第一电机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相连,前连接装置的连接横杆的长度的中间部位的后侧与喷头组运行横杆的前端固定连接,在前连接装置的连接横杆的长度的中间部位下侧设置有前伸缩竖杆22,后连接装置的连接横杆的长度的中间部位的前侧与喷头组运行横杆的后端固定连接,在后连接装置的连接横杆的长度的中间部位下侧设置有后伸缩竖杆20,前伸缩竖杆和后伸缩竖杆的结构完全相同,前伸缩竖杆和后伸缩竖杆共同由第二电机带动进行伸长或缩短变化,且第二电机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连接,前伸缩竖杆和后伸缩竖杆为铁质材质,当前伸缩竖杆和后伸缩竖杆进行伸长时两者立即处于完全伸长状态,此时前伸缩竖杆和后伸缩竖杆分别完全伸出前连接装置和后连接装置的连接横杆,当前伸缩竖杆和后伸缩竖杆进行缩短时两者立即处于完全缩短状态,此时前伸缩竖杆和后伸缩竖杆分别完全缩入到前连接装置和后连接装置的连接横杆内,在喷头组运行横杆的底部滑动连接有喷头组件21,喷头组件由单独的第三电机带动沿着喷头组运行横杆来回自由滑动,且第三电机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连接。
使用时,将喷头组件21设置在喷头组运行横杆14的最前端,将喷头组运行横杆设置在前喷头组支撑横杆10和后喷头组支撑横杆11的最左端,将所有的前升降系统12和后升降系统13的升降竖杆全部设置为完全下降状态,将前伸缩竖杆和后伸缩竖杆设置为完全缩短状态,而后,将所需印花的织物平铺在印花平板5上,而后第一电机共同带动前连接装置15和后连接装置16的左滚轮18和右滚轮19转动,从而带动喷头组运行横杆14沿着前喷头组支撑横杆10和后喷头组支撑横杆11由左往右滑动,当喷头组运行横杆14的前连接装置的前伸缩竖杆22和后连接装置的后伸缩竖杆20分别滑动至最左侧的前升降系统和相应的最左侧的与其呈前后平行排列的后升降系统的正上方时,第一电机停止工作,第二电机共同带动前伸缩竖杆和后伸缩竖杆进行伸长变化,从而使得前伸缩竖杆和后伸缩竖杆分别伸入到前升降系统和后升降系统内,且此时前伸缩竖杆的底端恰好与前升降系统的升降竖杆的顶端完全接触,且此时由于升降竖杆的顶端加装有磁铁,从而使得前伸缩竖杆和前升降系统的升降竖杆相互吸附固定连接,同时后伸缩竖杆的底端恰好与后升降系统的升降竖杆的顶端完全接触,且此时由于升降竖杆的顶端加装有磁铁,从而使得后伸缩竖杆和后升降系统的升降竖杆相互吸附固定连接,而后,电机共同带动前升降系统和后升降系统的升降竖杆进行上升,从而带动喷头组运行横杆的前连接装置的前伸缩竖杆、后连接装置的后伸缩竖杆同时上升,从而带动喷头组运行横杆14进行上升,从而带动喷头组件21进行上升,当喷头组件上升至织物第一个印花宽度印花时所需的喷头组件与织物之间的距离时,前升降系统和后升降系统停止上升,而后第三电机带动喷头组件21沿着喷头组运行横杆14来回滑动一次,对位于喷头组件正下方的织物进行第一个印花宽度的印花,而后第一电机共同带动前连接装置15和后连接装置16的左滚轮18和右滚轮19转动,从而带动喷头组运行横杆14沿着前喷头组支撑横杆10和后喷头组支撑横杆11由左往右滑动,当喷头组运行横杆14的前连接装置的前伸缩竖杆和后连接装置的后伸缩竖杆分别滑动至左边第二个前升降系统和相应的左边第二个与其呈前后平行排列的后升降系统的正上方时,第一电机停止工作,第二电机共同带动前伸缩竖杆和后伸缩竖杆进行伸长变化,从而使得前伸缩竖杆和后伸缩竖杆分别伸入到相应的前升降系统和后升降系统内,且此时前伸缩竖杆的底端恰好与前升降系统的升降竖杆的顶端完全接触,且此时由于升降竖杆的顶端加装有磁铁,从而使得前伸缩竖杆和前升降系统的升降竖杆相互吸附固定连接,同时后伸缩竖杆的底端恰好与后升降系统的升降竖杆的顶端完全接触,且此时由于升降竖杆的顶端加装有磁铁,从而使得后伸缩竖杆和后升降系统的升降竖杆相互吸附固定连接,而后,相应的电机共同带动前升降系统和后升降系统的升降竖杆进行上升,从而带动喷头组运行横杆14的前连接装置15的前伸缩竖杆、后连接装置16的后伸缩竖杆同时上升,从而带动喷头组运行横杆进行上升,从而带动喷头组件进行上升,当喷头组件上升至织物第二个印花宽度印花时所需的喷头组件与织物之间的距离时,前升降系统和后升降系统停止上升,而后第三电机带动喷头组件21沿着喷头组运行横杆14来回滑动一次,对位于喷头组件21正下方的织物进行第二个印花宽度的印花,持续直至完成喷头组件正下方的织物的最后一个印花宽度的印花。

Claims (2)

1.一种等间隔渐变高度印花数字喷墨印花机,包括打印平板和喷头组运行系统,所述打印平板包括内支撑系统,所述内支撑系统包括左内前支撑竖杆、右内前支撑竖杆、左内后支撑竖杆、右内后支撑竖杆,所述左内前支撑竖杆、右内前支撑竖杆、左内后支撑竖杆、右内后支撑竖杆为结构相同的长度固定的竖杆,在所述内支撑系统上支撑有印花平板,所述印花平板为长方体形,所述印花平板的左前角、右前角、左后角、右后角分别与左内前支撑竖杆、右内前支撑竖杆、左内后支撑竖杆、右内后支撑竖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左内前支撑竖杆、右内前支撑竖杆、左内后支撑竖杆、右内后支撑竖杆的底端固定在地面上,所述印花平板保持水平,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组运行系统包括外支撑系统,所述外支撑系统包括左外前支撑竖杆、右外前支撑竖杆、左外后支撑竖杆、右外后支撑竖杆,所述左外前支撑竖杆、右外前支撑竖杆、左外后支撑竖杆、右外后支撑竖杆为结构相同的长度固定的竖杆,所述外支撑系统位于内支撑系统的外侧,且外支撑系统的高度大于内支撑系统的高度,在所述左外前支撑竖杆、右外前支撑竖杆的顶端之间设置有前喷头组支撑横杆,在所述左外后支撑竖杆、右外后支撑竖杆的顶端之间设置有后喷头组支撑横杆,所述前喷头组支撑横杆和后喷头组支撑横杆为结构相同的空心的长方体形,所述前喷头组支撑横杆和后喷头组支撑横杆的空心的长方体形的上侧面开放,左侧面、右侧面、前侧面、后侧面、下侧面均封闭,沿着所述前喷头组支撑横杆的空心的长方体形的前侧面的上侧加装有第一前横杆,所述第一前横杆为长方体形,所述第一前横杆的下侧面的前部与前喷头组支撑横杆的空心的长方体形的前侧面的上侧固定连接,沿着所述前喷头组支撑横杆的空心的长方体形的后侧面的上侧加装有第一后横杆,所述第一后横杆为长方体形,所述第一后横杆的下侧面的后部与前喷头组支撑横杆的空心的长方体形的后侧面的上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前横杆和第一后横杆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沿着所述后喷头组支撑横杆的空心的长方体形的前侧面的上侧加装有第二前横杆,所述第二前横杆为长方体形,所述第二前横杆的下侧面的前部与后喷头组支撑横杆的空心的长方体形的前侧面的上侧固定连接,沿着所述后喷头组支撑横杆的空心的长方体形的后侧面的上侧加装有第二后横杆,所述第二后横杆为长方体形,所述第二后横杆的下侧面的后部与后喷头组支撑横杆的空心的长方体形的后侧面的上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前横杆和第二后横杆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在所述前喷头组支撑横杆的空心的长方体形的下平面上等间距的设置有前升降系统,相邻两个前升降系统之间的间隔等于喷头组件的一次的印花宽度,在所述后喷头组支撑横杆的空心的长方体形的下平面上等间距的设置有后升降系统,相邻两个后升降系统之间的间隔等于喷头组件的一次的印花宽度,一个前升降系统和相应的一个后升降系统呈前后平行排列,所述前升降系统和后升降系统为空心的圆柱形结构,所述前升降系统和后升降系统的空心圆柱的底端圆面封闭、顶端圆面开放,在所述前升降系统和后升降系统的空心圆柱内设置有升降竖杆,所述升降竖杆的底部与空心圆柱的底端圆面固定连接,在所述升降竖杆的顶端加装有磁铁,所述磁铁为具有固定磁性的磁铁,所述升降竖杆由电机带动进行步进的上升或下降运动,其中一个前升降系统和相应的一个与其呈前后平行排列的后升降系统的升降竖杆由同一电机带动进行步进的上升或下降运动,带动所有前升降系统相应的一个后升降系统的升降竖杆的电机共同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相连,当升降竖杆处于完全下降状态时升降竖杆完全缩入在前升降系统或后升降系统的空心圆柱内,当升降竖杆处于完全上升状态时升降竖杆不伸出前升降系统或后升降系统的空心圆柱,在所述前喷头组支撑横杆和后喷头组支撑横杆之间设置有喷头组运行系统,所述喷头组运行系统包括喷头组运行横杆,在所述喷头组运行横杆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置有前连接装置和后连接装置,所述前连接装置和后连接装置的结构相同,所述前连接装置和后连接装置包括连接横杆,在所述连接横杆的左端设置有左连接竖杆,所述左连接竖杆的顶端与连接横杆的左端之间通过磁铁活动连接,在所述左连接竖杆的底端设置有左滚轮,所述左滚轮与左连接竖杆的底端通过轴承方式连接,在所述连接横杆的右端设置有右连接竖杆,所述右连接竖杆的顶端与连接横杆的右端之间通过磁铁活动连接,在所述右连接竖杆的底端设置有右滚轮,所述右滚轮与右连接竖杆的底端通过轴承方式连接,所述左滚轮和右滚轮的结构相同,所述前连接装置的左滚轮和右滚轮嵌入在前喷头组支撑横杆的第一前横杆和第一后横杆下面的空心圆柱内,同时左滚轮上的左连接竖杆、右滚轮上的右连接竖杆伸出前喷头组支撑横杆的第一前横杆和第一后横杆之间的缝隙,所述后连接装置的左滚轮和右滚轮嵌入在后喷头组支撑横杆的第二前横杆和第二后横杆下面的空心圆柱内,同时左滚轮上的左连接竖杆、右滚轮上的右连接竖杆伸出后喷头组支撑横杆的第二前横杆和第二后横杆之间的缝隙,所述前连接装置和后连接装置的左滚轮和右滚轮共同由第一电机带动转动,第一电机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相连,所述前连接装置的连接横杆的长度的中间部位的后侧与喷头组运行横杆的前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前连接装置的连接横杆的长度的中间部位下侧设置有前伸缩竖杆,所述后连接装置的连接横杆的长度的中间部位的前侧与喷头组运行横杆的后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后连接装置的连接横杆的长度的中间部位下侧设置有后伸缩竖杆,所述前伸缩竖杆和后伸缩竖杆的结构完全相同,所述前伸缩竖杆和后伸缩竖杆共同由第二电机带动进行伸长或缩短变化,且第二电机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连接,所述前伸缩竖杆和后伸缩竖杆为铁质材质,当前伸缩竖杆和后伸缩竖杆进行伸长时两者立即处于完全伸长状态,此时前伸缩竖杆和后伸缩竖杆分别完全伸出前连接装置和后连接装置的连接横杆,当前伸缩竖杆和后伸缩竖杆进行缩短时两者立即处于完全缩短状态,此时前伸缩竖杆和后伸缩竖杆分别完全缩入到前连接装置和后连接装置的连接横杆内,在所述喷头组运行横杆的底部滑动连接有喷头组件,所述喷头组件由单独的第三电机带动沿着喷头组运行横杆来回自由滑动,且第三电机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连接。
2.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等间隔渐变高度印花数字喷墨印花机的数字喷墨印花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时,将喷头组件设置在喷头组运行横杆的最前端,将喷头组运行横杆设置在前喷头组支撑横杆和后喷头组支撑横杆的最左端,将所有的前升降系统和后升降系统的升降竖杆全部设置为完全下降状态,将前伸缩竖杆和后伸缩竖杆设置为完全缩短状态,而后,将所需印花的织物平铺在印花平板上,而后第一电机共同带动前连接装置和后连接装置的左滚轮和右滚轮转动,从而带动喷头组运行横杆沿着前喷头组支撑横杆和后喷头组支撑横杆由左往右滑动,当喷头组运行横杆的前连接装置的前伸缩竖杆和后连接装置的后伸缩竖杆分别滑动至最左侧的前升降系统和相应的最左侧的与其呈前后平行排列的后升降系统的正上方时,第一电机停止工作,第二电机共同带动前伸缩竖杆和后伸缩竖杆进行伸长变化,从而使得前伸缩竖杆和后伸缩竖杆分别伸入到前升降系统和后升降系统内,且此时前伸缩竖杆的底端恰好与前升降系统的升降竖杆的顶端完全接触,且此时由于升降竖杆的顶端加装有磁铁,从而使得前伸缩竖杆和前升降系统的升降竖杆相互吸附固定连接,同时后伸缩竖杆的底端恰好与后升降系统的升降竖杆的顶端完全接触,且此时由于升降竖杆的顶端加装有磁铁,从而使得后伸缩竖杆和后升降系统的升降竖杆相互吸附固定连接,而后,电机共同带动前升降系统和后升降系统的升降竖杆进行上升,从而带动喷头组运行横杆的前连接装置的前伸缩竖杆、后连接装置的后伸缩竖杆同时上升,从而带动喷头组运行横杆进行上升,从而带动喷头组件进行上升,当喷头组件上升至织物第一个印花宽度印花时所需的喷头组件与织物之间的距离时,前升降系统和后升降系统停止上升,而后第三电机带动喷头组件沿着喷头组运行横杆来回滑动一次,对位于喷头组件正下方的织物进行第一个印花宽度的印花,而后第一电机共同带动前连接装置和后连接装置的左滚轮和右滚轮转动,从而带动喷头组运行横杆沿着前喷头组支撑横杆和后喷头组支撑横杆由左往右滑动,当喷头组运行横杆的前连接装置的前伸缩竖杆和后连接装置的后伸缩竖杆分别滑动至左边第二个前升降系统和相应的左边第二个与其呈前后平行排列的后升降系统的正上方时,第一电机停止工作,第二电机共同带动前伸缩竖杆和后伸缩竖杆进行伸长变化,从而使得前伸缩竖杆和后伸缩竖杆分别伸入到相应的前升降系统和后升降系统内,且此时前伸缩竖杆的底端恰好与前升降系统的升降竖杆的顶端完全接触,且此时由于升降竖杆的顶端加装有磁铁,从而使得前伸缩竖杆和前升降系统的升降竖杆相互吸附固定连接,同时后伸缩竖杆的底端恰好与后升降系统的升降竖杆的顶端完全接触,且此时由于升降竖杆的顶端加装有磁铁,从而使得后伸缩竖杆和后升降系统的升降竖杆相互吸附固定连接,而后,相应的电机共同带动前升降系统和后升降系统的升降竖杆进行上升,从而带动喷头组运行横杆的前连接装置的前伸缩竖杆、后连接装置的后伸缩竖杆同时上升,从而带动喷头组运行横杆进行上升,从而带动喷头组件进行上升,当喷头组件上升至织物第二个印花宽度印花时所需的喷头组件与织物之间的距离时,前升降系统和后升降系统停止上升,而后第三电机带动喷头组件沿着喷头组运行横杆来回滑动一次,对位于喷头组件正下方的织物进行第二个印花宽度的印花,持续直至完成喷头组件正下方的织物的最后一个印花宽度的印花。
CN201910317338.2A 2019-04-19 2019-04-19 一种等间隔渐变高度印花数字喷墨印花机与印花方法 Pending CN11000121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17338.2A CN110001219A (zh) 2019-04-19 2019-04-19 一种等间隔渐变高度印花数字喷墨印花机与印花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17338.2A CN110001219A (zh) 2019-04-19 2019-04-19 一种等间隔渐变高度印花数字喷墨印花机与印花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01219A true CN110001219A (zh) 2019-07-12

Family

ID=671731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17338.2A Pending CN110001219A (zh) 2019-04-19 2019-04-19 一种等间隔渐变高度印花数字喷墨印花机与印花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001219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90480A (zh) * 2011-12-06 2012-06-13 江南大学 一种可抽拉式平板组合滑道
CN107175926A (zh) * 2017-05-23 2017-09-19 江南大学 一种双喷头组交替印花数字喷墨印花机与印花方法
CN107187218A (zh) * 2017-06-09 2017-09-22 江南大学 一种弧形轨迹印花数字喷墨印花机与印花方法
CN107364241A (zh) * 2017-08-24 2017-11-21 合肥岸鲁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喷头组上下循环印花数字喷墨印花机与印花方法
CN107521230A (zh) * 2017-10-09 2017-12-29 合肥岸鲁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循序渐变印花数字喷墨印花方法
CN107599630A (zh) * 2017-10-09 2018-01-19 合肥岸鲁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渐变印花数字喷墨印花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90480A (zh) * 2011-12-06 2012-06-13 江南大学 一种可抽拉式平板组合滑道
CN107175926A (zh) * 2017-05-23 2017-09-19 江南大学 一种双喷头组交替印花数字喷墨印花机与印花方法
CN107187218A (zh) * 2017-06-09 2017-09-22 江南大学 一种弧形轨迹印花数字喷墨印花机与印花方法
CN107364241A (zh) * 2017-08-24 2017-11-21 合肥岸鲁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喷头组上下循环印花数字喷墨印花机与印花方法
CN107521230A (zh) * 2017-10-09 2017-12-29 合肥岸鲁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循序渐变印花数字喷墨印花方法
CN107599630A (zh) * 2017-10-09 2018-01-19 合肥岸鲁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渐变印花数字喷墨印花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20040B (zh) 一种平板式数字喷墨印花机
CN105599460B (zh) 一种双层数字喷墨印花机
CN107364241A (zh) 一种喷头组上下循环印花数字喷墨印花机与印花方法
CN106079920A (zh) 一种可切换印花数字喷墨印花机和印花方法
CN107521230B (zh) 一种用于循序渐变印花的数字喷墨印花方法
CN107175926A (zh) 一种双喷头组交替印花数字喷墨印花机与印花方法
CN105522825B (zh) 一种空间旋转式喷头组件
CN105584216B (zh) 一种平板式四喷头组同时印花数字喷墨印花机
CN110001219A (zh) 一种等间隔渐变高度印花数字喷墨印花机与印花方法
CN208471200U (zh) 一种纺织机压布装置
CN107310270A (zh) 一种双平板双织物同时印花数字喷墨印花机与印花方法
CN107891667A (zh) 一种双织物叠合印花数字喷墨印花机与印花方法
CN107351543A (zh) 一种圆形轨道印花数值喷墨印花机与印花方法
CN105966090A (zh) 一种升降打印平板与印花方法
CN107175915B (zh) 一种三循环分步印花数字喷墨印花机与印花方法
CN107512082A (zh) 一种双平板上下同时分步印花数字喷墨印花机与印花方法
CN205953211U (zh) 一种自动化纱线缠绕装置
CN110001218A (zh) 一种间隔渐变印花数字喷墨印花机与印花方法
CN107160858B (zh) 一种交替印花数字喷墨印花机和印花方法
CN205668443U (zh) 一种同时印花数字喷墨印花机
CN108528013A (zh) 一种数码热转移双面印花数字喷墨印花机与印花方法
CN107175928B (zh) 一种双织物同时分布印花数字喷墨印花机的印花方法
CN107009760A (zh) 一种可旋转式辊筒数字喷墨印花机
CN109914059A (zh) 一种基于牛仔类服装面料加工的染色导布机构
CN205523042U (zh) 一种改进的圆网印花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