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97737A - 一种泥鳅的繁养和病害的防治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泥鳅的繁养和病害的防治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97737A
CN109997737A CN201810043291.0A CN201810043291A CN109997737A CN 109997737 A CN109997737 A CN 109997737A CN 201810043291 A CN201810043291 A CN 201810043291A CN 109997737 A CN109997737 A CN 1099977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ach
water
pond
breeding
seedling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04329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文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1004329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997737A/zh
Publication of CN1099977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97737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CARE OF BIRDS, FISHES, INSECTS;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1/0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 A01K61/1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of fish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CARE OF BIRDS, FISHES, INSECTS;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1/0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 A01K61/1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of fish
    • A01K61/13Prevention or treatment of fish diseas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泥鳅的繁养和病害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提供一种天然泥鳅最佳生存与生长条件的原生态环境,做好泥鳅养殖池的选择,建立成鳅养殖池、产卵池、孵化池、育苗池,泥鳅池防逃围栏,进行杀菌消毒清池,在育苗池、成鳅池内种好水草,做好鳅池的水质、水草、水温的控制,创建天然育鳅池,使泥鳅的饲养回归自然;实行科学、生态养殖的方法,采用青鳅种,或沙鳅种,确定鳅苗的不同规格、鳅池合理密度与放养,科学合理投放饲料、适合泥鳅生长的生态环境和范围,排除繁养过程中使用药物和工业合成饲料的不健康方法,采用天然饲料科学养殖,做好泥鳅的病害防治,并通过本发明的实施,获得高品质的泥鳅,能满足出口,无公害食品要求。

Description

一种泥鳅的繁养和病害的防治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属于一种农业养殖的技术领域,其具体地说是一种泥鳅的繁养和病害的防治方法。
背景技术
泥鳅在淡水中长大,在二龄时,性成熟,在春季,当水温在18~20℃时,开始产卵进入繁殖期。泥鳅肉质细嫩鲜美,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含有脂肪、热量、钙、磷、铁,以及维生素B1、B2和烟酸。泥鳅有治疗疾病的作用。泥鳅性味甘、平。《医学入门》中称它能“补中、止泄”。《本草纲目》中记载鳅鱼有暖中益气之功效;对解渴醒酒、利小便、壮阳、收痔都有一定药效。它对肝炎、小儿盗汗、痔疮下坠、皮肤瘙痒、跌打损伤、手指疔疮、阳萎、腹水、乳痈等症均有良好的疗效。繁养泥鳅成本低,经济效益高,是精准扶贫奔小康的好项目。
繁养泥鳅通常分为泥鳅的产卵、孵化、育苗、养殖及病害防治几个阶段,各个阶段所需的饲料不同,需要的生长环境也不同,现在的人工繁养泥鳅,往往忽视繁养生态环境的科学设置、使用工业配合饲料,盲目用药,使用抗生素和激素等,造成泥鳅生态环境的破坏,致使泥鳅成活率低、成鳅胖大、早熟、品质下降,甚至养成药害泥鳅;除了需要创造适合泥鳅的原生态环境外,应当具备科学健康的繁养方法,避免采用药物和工业合成饲料,才能养出高品质的健康的泥鳅,并能满足出口创汇的好泥鳅。
发明内容:
本发明内容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天然泥鳅最佳生存与生长条件的原生态环境,做好泥鳅养殖池的选择,建立成鳅养殖池、产卵池、孵化池、育苗池,泥鳅池防逃围栏,进行杀菌消毒清池,在育苗池、成鳅池内种好水草,做好鳅池的水质、水草、水温的控制,创建天然育鳅池,使泥鳅的饲养回归自然;实行科学、生态养殖的方法,采用经按照回交提纯复壮得到的高品质的健康的中华沙鳅种,或青鳅种,或大鳞副泥鳅种,确定鳅苗的不同规格、鳅池合理密度与放养,科学合理投放饲料、适合泥鳅生长的生态环境和范围,排除繁养过程中使用药物和工业合成饲料的不健康方法,采用天然饲料科学养殖,做好泥鳅的病害防治,并通过本发明的实施,获得高品质的泥鳅,能满足出口,无公害食品要求。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通过创造泥鳅生存的原生态环境,天然泥鳅池的创建,采用经按照回交提纯复壮得到的高品质的健康的中华沙鳅种,或青鳅种,或大鳞副泥鳅种,在繁养过程中,排除使用工业配合饲料和药物,采用天然动物、生物饲料,进行科学的原生态繁养,做好泥鳅病害的防治,通过本发明的实施,获得高品质的健康泥鳅,满足国内外消费需求。
(一)、泥鳅繁养池的选择和创建:
1)、成鳅养殖池的选择和创建:选择原生态环境安静,交通方便,水、土无污染,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灌方便;池底平整,池埂坡比为1∶3,创建成鳅养殖池;成鳅养殖池的大小要求以2-3亩为宜,水深在0.30-0.80米为适,水深最深可以为0.8-1米;水质要求:pH值6.5-8.5之间,水含溶解氧大于5毫克/升,分子氨小于0.04毫克/升;能进行池水循环流动;在池底前后每隔6-8米,设置长15-20米的曝气管(供氧管)1条,每池以7-8条为宜,并在每口池面配有功率为2-3千瓦的叶轮式增氧机一台,确保池水增氧需要。
2)、建好产卵池:要求原生态环境安静、交通方便,水土无污染,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灌方便;池底平整,池埂坡比为1∶3,创建产卵池;产卵池面积以100-150平方米为宜,水深在0.30-0.80米为适,水质要求:pH值6.5-8.0之间,水含溶解氧大于5毫克/升,分子氨小于0.04毫克/升;能进行池水循环流动;在池底前后每隔2-3米,设置长8-10米曝气管(供氧管)1条,每池以4-6条为宜,确保池水供氧需要。
3)、建好孵化池:孵化池要求原生态环境安静、交通方便,水土无污染,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灌方便;池底平整,池埂坡比为1∶3,创建孵化池;孵化池面积以150-200平方米为宜,水深在0.30-0.80米为适,水质要求:pH值6.5-8.0之间,水含溶解氧大于5毫克/升,分子氨小于0.04毫克/升;能进行池水循环流动;在池底前后每隔2-3米,设置长10-12米曝气管(供氧管)1条,每池以6-8条为宜,确保池水供氧需要。
4)、建好育苗池:育苗池要求原生态环境安静、交通方便,水土无污染,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灌方便;池底平整,池埂坡比为1∶3,创建育苗池;育苗池面积以300-350平方米为宜,水深在0.30-0.80米为适,水质要求:pH值6.5-8.0之间,水含溶解氧大于5毫克/升,分子氨小于0.04毫克/升;能进行池水循环流动;在池底前后每隔2-3米,设置长12-15米曝气管(供氧管)1条,每池以8-10条为宜,确保池水供氧需要。
5)、做好防逃设施:可以采用水泥砖墙或钙塑板围栏的方法设围栏防逃。目前普遍采用钙塑板围栏,将钙塑板沿池埂四周埋入土0.2-0.3米,钙塑板二侧用土压实,每间隔1米用木桩和铁丝固定,在四周各设一门。在各排灌口,用100目的不锈钢窗纱布,封住排灌口,并用铁丝扎牢,防止泥鳅外逃。
6)、杀菌消毒清池:清除过多淤泥,只留8-10厘米,用生石灰对各创建的池全池完整泼洒,每亩用量160-180千克,达到彻底的清池消毒;除掉杂草野草,杀灭病菌,改善池底质量,泼洒生石灰7天后,放过水一次,让排除污物,然后晒池塘4-6天后加水深至0.4-0.8米。
7)、在育苗池和成鳅池中要种好水草:养好一池泥鳅,首先要种好一池好草,创造养泥鳅的原生态环境;水草是泥鳅喜爱吃的天然饵料之一,又能起到良好的净化水的作用,而且是泥鳅栖息、躲避敌害的场所。种水草的面积应占水池的三分之一,不宜过多,主要品种有伊乐藻、轮叶黑藻、苦草等,轮叶黑藻、伊乐藻以移栽为主,苦草以播种方式种植。
(二)、泥鳅的繁养方法:
泥鳅的繁养方法是在自然的原生态环境条件下,让泥鳅自行产卵,自行孵化,育苗,获泥鳅苗后进行人工养殖。
1)、泥鳅的繁殖习性:泥鳅生活在淤泥底的静止或缓流水体内,适应性较强,可以在含腐殖质很丰富的环境内生活,多在晚上出来捕食浮游生物、水生昆虫、甲壳动物、水生高等植物碎屑以及藻类等,有时亦摄取水底腐植质或泥渣。二龄泥鳅性已发育成熟,每年4月,在水温18℃时开始繁殖,产卵在水深25-35厘米的浅水草丛中,产出的受精卵粒粘附在水草上面,孵出的鳅仔鱼,常分散生活,并不结成群体。
2)、泥鳅的产卵方法:泥鳅产卵可以安排在产卵池中进行,水深0.4-0.5米,最好能保持水的微微流水;在产卵池中放上水草、树根须、编织袋、棕榈等做鱼巢,供受精卵附着。每平方米放亲鳅8-10组,一雌两雄为1组。
产卵时间:春天,水温在18~20℃时,雌亲鳅在晴天的清晨或上午10点前产卵,雌亲鳅产卵时,雄亲鳅尾追雌亲鳅施精,使卵受精后黏附在鱼巢上,当水温在20~28℃时,多在雨后或半夜产卵;1尾雌亲鳅1次可以产卵200-300粒,经多次产卵才能产完,共产3000-5000粒;受精卵黏附在鱼巢上,黏着力较差,很易脱落,在移池受精卵孵化时操作要小心。
产卵管理:当水池水温升至18℃,亲鳅在池中有追逐现象时,需放入鱼巢,并使池中保持水微微流水,以改善水质,刺激亲鳅繁殖;产卵期内,每天下午将鱼巢捞出观察,发现鱼巢上受精卵黏附较多时,应及时移至孵化池内孵化,并重新放入新鱼巢,让鱼巢吸附新的受精卵;有受精卵黏附的鱼巢要及时收取,否则受精卵会被亲鳅吃掉,收取有受精卵黏附的鱼巢,要及时进行孵化。
3)、泥鳅的孵化方法:
泥鳅受精卵安排在孵化池内孵化,在鱼巢放入前10-15天,孵化池水深为50-60厘米,要清除杂草和整平池底,对孵化池进行清洗、消毒处理;为提高孵化率,可以在孵化池水下20厘米处搭好网架,把黏附泥鳅受精卵的鱼巢平铺在上面;每平方米约放泥鳅受精卵6000-8000粒,通常受精卵的出苗率为40-45%,据此,计算好放泥鳅受精卵总数。
孵化池管理:在孵化池中的泥鳅受精卵鱼巢上方要遮阴,避免阳光直射,同时防止青蛙、野杂鱼入池危害泥鳅受精卵、鳅苗;在整个孵化过程中,要勤于观察,并及时将鳅卵、污物等捞出池外;在水温19-22℃时,受精卵经48-52小时,可以孵出鳅苗。
孵化水温与受精率、孵化率密切相关,水温低于18℃或高于30℃,受精率、孵化率都较低,因此孵化最好在水温19~22℃之间进行。
当受精卵全部破膜后,应迅速及时捞出鱼巢、卵膜及污物,以免腐败造成水质恶化,影响鳅苗成活率。
刚孵出的鳅苗长至3~4厘米,头部弯向腹部,具有较大的卵黄囊,并具外鳃;侧卧水底或附于鱼巢上,很少活动,完全依靠卵黄囊提供营养;鳅苗孵出2天后,体色加深,卵黄囊缩小;孵出3天后,鳅苗体色变黑,卵黄囊消失,鳔出现,胸鳍变大,能够短距离平行游动,并开始摄食;此时,要投喂煮熟的蛋黄或豆浆,每天早上7-8点,下午4-5点钟各投喂一次,投食量以所喂鳅苗1.5-2小时吃完为宜。
4)、鳅苗育苗方法:
鳅苗孵出2周后,可以安排在育苗池育苗,育苗池水深为50-65厘米,每平方米可以放养鳅苗2000-3000条。
鳅苗培育期间,要定时开启增氧机或曝气管增氧或加注新水,鳅苗在行肠呼吸、皮肤呼吸之前,完全靠鳃在水中吸受溶氧进行呼吸,这与成鳅不一样,以免因水中缺氧造成浮头大批死亡;要保持育苗池水含溶解氧大于5毫克/升;分子氨小于0.04毫克/升,水质无污染;鳅苗下塘后15天左右,肠呼吸器官才能初步形成,一定要控制水质指标。
鳅苗经四周培育后,可以投放到成鳅养殖池养殖,鳅苗投放成鳅养殖池养殖时,最好把成鳅养殖池水温与育苗池水温调节一致后再投放,避免因温差过大养殖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合理密度放养:鳅苗长到4-5厘米后,应进行分池,每亩投放10-13万尾,当鳅苗长到5-7厘米时,应进行再分池,每亩投放8-10万尾,当鳅苗尾长到7-8厘米时,每亩投放5-7万尾。
鳅苗培育过程中最常见的鱼病为气泡病、烂鳃病,气泡病在鳅苗投下成鳅养殖池的当天就有可能出现,发现病情应及时加注新水,同时,每亩用食盐12-16千克化水全池泼洒;烂鳃病多发生在鳅苗下塘后12天左右,因此在鳅苗下塘8-10天,用二氧化氯进行水体消毒,提前预防。
5)、成鳅的饲养管理:
泥鳅属杂食性鱼类,除在水池施肥外,还应投喂蝇蛆、蚕蛹、蚯蚓、螺蚌肉及豆渣、麦麸、米糠、豆饼等动、植物性饲料。投喂饲料要做到“四定四看”四定是:定时、定点、定质、定量;投喂饲料后要做到四看是:看泥鳅摄食是否正常,看池水水质是否变化,看泥鳅活动是否良好,有无缺氧,看泥鳅是否健康,有无病害。投喂饲料原则是:水温低时,多投植物性饲料,少投动物性饲料,水温高时,多投动物性饲料,少投植物性饲料。水温在20℃以下,投动物饲料占20-30%,植物性饲料占70-80%;当水温在20-25℃时,动、植物饲料各占一半;当水温在25-30℃时,动物性饲料应占60-70%,植物饲料占30-40%。泥鳅放养后,第一个月应投喂蚕蛹和炒米糠各半的混合饲料,每天下午5时左右一次性投入,每次投饲料量约占总鳅重的3-5%,投饲料量以次日早晨食完为宜,水温高时,可以相应增加投饲料量;水温低时可以相应减少投饲料量。放养一个月后,每隔2周追施腐熟畜粪100-130千克/亩,同时投喂动、植物饲料;后期,最好在成鳅养殖池池角边施肥投饲料,以有利于集中起捕。
当年5月份繁育的泥鳅苗,经精心养殖,其生长快、无病害,经过5-6个月的养殖即可达到商品泥鳅规格45~55尾/千克,可以捕捉销售。
6)、泥鳅常见疾病的防治方法:
泥鳅患病的因素有两大因素:一是外因,包括养殖用水的理化性状、生物性状及人为作用等;二是内因,即泥鳅本身免疫功能降低,抗病力的下降,便易受病原体侵袭而发病。这二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起决定作用的还在于泥鳅本身的内在因素。
泥鳅气泡病的防治方法::
泥鳅气泡病的发病原因:由氧气或其他气体过多所致。其症状是肠中充气而浮于水面。
防治方法:可用0.7毫克/升的硫酸铜化水全池泼洒。
泥鳅肠炎病的防治方法:
泥鳅肠炎病的发病原因:泥鳅肠炎病亦叫烂肠瘟、乌头瘟。患病表现为:行动缓慢,停止摄食,鳅体发乌变青,头部显得特别,腹部出现红斑,肠管充血发炎,肛门红肿,轻者腹部有血和黄色黏液流出,重者发紫,很快死亡。
治疗方法:①、每50千克泥鳅用磺胺咪5克,加抗坏血酸盐0.5克拌饲料投喂,连喂3天。②、每50千克泥鳅用15克大蒜拌料投喂。2-6天后减半继续投喂。另处还可以用呋喃西林代替,每50千克泥鳞用2克拌料投喂。
泥鳅赤鳍病的防治方法:
泥鳅赤鳍病发病原因:由于池水恶化、营养不当及鱼体受伤引起。症状为病鳅的鳍、腹部皮肤及肛门周围有充血现象。
防治方法:①、避免鱼体受伤,鱼苗放池前应用5毫克/升的孔雀石绿溶液浸泡15分钟。②、病鳅用3%食盐水溶液浸泡10分钟。③、用10毫克/升的四环素浸泡一昼夜,或在饲料中混合氯霉素投喂。
泥鳅水霉病的防治方法:
泥鳅水霉病的发病原因:该病多发生于气温较低时期,尤其是冬季蓄水期。症状为鱼体表面附着白色棉毛状水霉病。
防治方法:①将病鳅浸于10毫升/升的孔雀石绿溶液中20分钟,或用3%的食盐溶液浸洗5-10分钟。②在孵化过程中,鱼卵易发生此病,可用1毫升/升孔雀石绿溶液浸泡30分钟。
泥鳅发烧病的防治方法:
泥鳅发烧病的发病原因:由于放养密度过大,泥鳅体内分泌出的黏液在池内聚积发酵,释放热量使水温聚升,溶氧量减少,泥鳅焦燥不安,互相纠缠而造成大量死亡。
防治方法:①减少放养密度,发现发病立即更换或补充新鲜凉水。②发病后可用0.5毫克/升的硫酸铜化水全池泼洒。
泥鳅寄生虫病的防治方法:
泥鳅寄生虫病的发病原因:泥鳅在苗种培育阶段常见有车轮虫、舌杯虫、三代虫寄生而引起死亡。泥鳅患寄生虫病时,体表黏液增多,食欲减退,离群独游,漂浮水面。
防治方法:①、车轮虫、舌杯虫可用0.7毫克/升硫酸铜化水全池泼洒治疗。②、三代虫可以用0.5毫克/升敌百虫化水全池泼洒。
泥鳅白身红环病的防治方法:
泥鳅白身红环病的发病原因:此病系因捕捉后长地间流水蓄养所致。病泥鳅身体呈灰白色,同时出现红色环纹。
防治方法:①、发生此病,立即将病泥鳅换到另外池中放养。②、放养前用5毫升/升的孔雀石绿溶液浸泡15分钟。③、放养后用0.2-0.3毫升/升孔雀石绿全池泼洒消毒。
7)、泥鳅敌害的防治方法:
泥鳅苗种培育期间,主要敌害动物是水蜈蚣,它严重影响泥鳅的成活率。消灭敌害时可将泥鳅移池,用0.02毫升/升鱼虫灵对水全池泼洒。
8)、泥鳅的捕捞出售:当年5月份繁育的泥鳅苗,经精心养殖,其生长快、无病害,经过5-6个月的养殖,达到商品泥鳅规格45~55尾/千克,可以捕捉销售。其每年控制亩产捕捞量为900-1000千克,收益为36000-40000元,是精准扶贫的一个好项目。
附图说明:附图1:青鳅种,
附图2:优质水花青鳅苗。
具体实施方式:
选择经按照回交提纯复壮得到的高品质的健康的青鳅种,在繁养过程中,排除使用工业配合饲料和药物,采用天然动物、生物饲料,进行科学的原生态繁养。
特别是在泥鳅产卵、孵化、育苗、成鳅养殖的各阶段,创造了原生态的产卵池、孵化池、育苗池、成鳅池,使水质、水温、养殖密度、科学投用饲料、水草覆盖率等均设定了适合泥鳅生长的原生态环境和范围。
泥鳅的产卵方法:泥鳅产卵安排在产卵池中进行,水深0.4-0.5米,最好能保持水的微微流水;在产卵池中放上水草、树根须、编织袋、棕榈等做鱼巢,供受精卵附着。每平方米放亲鳅8-10组,一雌两雄为1组。
产卵时间:春天,水温在18~20℃时,雌亲鳅在晴天的清晨或上午10点前产卵,雌亲鳅产卵时,雄亲鳅尾追雌亲鳅施精,使卵受精后黏附在鱼巢上,当水温在20~28℃时,多在雨后或半夜产卵;1尾雌亲鳅1次可以产卵200-300粒,经多次产卵才能产完,共产3000-5000粒;受精卵黏附在鱼巢上,黏着力较差,很易脱落,在移池受精卵孵化时操作要小心。
产卵管理:当水池水温升至18℃,亲鳅在池中有追逐现象时,需放入鱼巢,并使池中保持水微微流水,以改善水质,刺激亲鳅繁殖;产卵期内,每天下午将鱼巢捞出观察,发现鱼巢上受精卵黏附较多时,应及时移至孵化池内孵化,并重新放入新鱼巢,让鱼巢吸附受精卵;有受精卵黏附的鱼巢要及时收取,否则受精卵会被亲鳅吃掉,收取有受精卵黏附的鱼巢,要及时进行孵化。
泥鳅的孵化方法:
泥鳅受精卵安排在孵化池内孵化,在鱼巢放入前10-15天,孵化池水深为50-60厘米,要清除杂草和整平池底,对孵化池进行清洗、消毒处理;为提高孵化率,可以在孵化池水下20厘米处搭好网架,把黏附泥鳅受精卵的鱼巢平铺在上面;每平方米约放泥鳅受精卵6000-8000粒,通常受精卵的出苗率为40-45%,据此,计算好放泥鳅受精卵总数。
孵化池管理:在孵化池中的泥鳅受精卵鱼巢上方要遮阴,避免阳光直射,同时防止青蛙、野杂鱼入池危害泥鳅受精卵、鳅苗;在整个孵化过程中,要勤于观察,并及时将鳅卵、污物等捞出池外;在水温19-22℃时,受精卵经48-52小时,可以孵出鳅苗。
孵化水温与受精率、孵化率密切相关,水温低于18℃或高于30℃,受精率、孵化率都较低,因此孵化最好在水温19~22℃之间进行。
当受精卵全部破膜后,应迅速及时捞出鱼巢、卵膜及污物,以免腐败造成水质恶化,影响鳅苗成活率。
刚孵出的鳅苗长至3~4厘米,头部弯向腹部,具有较大的卵黄囊,并具外鳃;侧卧水底或附于鱼巢上,很少活动,完全依靠卵黄囊提供营养;鳅苗孵出2天后,体色加深,卵黄囊缩小;孵出3天后,鳅苗体色变黑,卵黄囊消失,鳔出现,胸鳍变大,能够短距离平行游动,并开始摄食;此时,要投喂煮熟的蛋黄或豆浆,每天早上7-8点,下午4-5点钟各投喂一次,投食量以所喂鳅苗1.5-2小时吃完为宜。
泥鳅的育苗方法:
鳅苗孵出2周后,安排在育苗池育苗,育苗池水深为50-65厘米,每平方米可以放养鳅苗2000-3000条。
鳅苗培育期间,定时开启增氧机或曝气管增氧或加注新水,鳅苗在行肠呼吸、皮肤呼吸之前,完全靠鳃在水中吸受溶氧进行呼吸,这与成鳅不一样,以免因水中缺氧造成浮头大批死亡;要保持育苗池水含溶解氧大于5毫克/升;分子氨小于0.04毫克/升,水质无污染;鳅苗下塘后15天左右,肠呼吸器官才能初步形成,一定要控制水质指标。
鳅苗育苗密度:鳅苗长到4-5厘米后,应进行分池,每亩投放10-13万尾,当鳅苗长到5-7厘米时,应进行再分池,每亩投放8-10万尾,当鳅苗尾长到7-8厘米时,每亩投放5-7万尾。
鳅苗经四周培育后,可以投放到成鳅养殖池养殖,鳅苗投放成鳅养殖池养殖时,最好把成鳅养殖池水温与育苗池水温调节一致后再投放,避免因温差过大养殖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鳅苗培育过程中最常见的鱼病为气泡病、烂鳃病,气泡病在鳅苗投下成鳅养殖池的当天就有可能出现,发现病情应及时加注新水,同时,每亩用食盐12-16千克化水全池泼洒;烂鳃病多发生在鳅苗下塘后12天左右,因此在鳅苗下塘8-10天,用二氧化氯进行水体消毒,提前预防。
成鳅的饲养管理:
泥鳅属杂食性鱼类,除在水池施肥外,还应投喂蝇蛆、蚕蛹、蚯蚓、螺蚌肉及豆渣、麦麸、米糠、豆饼等动、植物性饲料。投喂饲料要做到“四定四看”四定是:投喂饲料时要做到:定时、定点、定质、定量;四看是:投喂饲料后要做到四看是:看泥鳅摄食是否正常,看池水水质是否变化,看泥鳅活动是否良好,有无缺氧,看泥鳅是否健康,有无害。投喂饲料原则是:水温低时,多投植物性饲料,少投动物性饲料,水温高时,多投动物性饲料,少投植物性饲料。水温在20℃以下,投动物饲料占20-30%,植物性饲料占70-80%;当水温在20-25℃时,动、植物饲料各占一半;当水温在25-30℃时,动物性饲料应占60-70%,植物饲料占30-40%。泥鳅放养后,第一个月应投喂蚕蛹和炒米糠各半的混合饲料,每天下午5时左右一次性投入,每次投饲料量约占总鳅重的3-5%,投饲料量以次日早晨食完为宜,水温高时,可以相应增加投饲料量;水温低时可以相应减少投饲料量。放养一个月后,每隔2周追施腐熟畜粪100-130千克/亩,同时投喂动、植物饲料;后期,最好在成鳅养殖池池角边施肥投饲料,以有利于集中起捕。
在泥鳅繁养过程中要做好对泥鳅气泡病、泥鳅肠炎病、泥鳅赤鳍病、泥鳅水霉病、泥鳅寄生虫病等常见疾病的防治和泥鳅敌害的防治方法:
当年5月份繁育的泥鳅苗,经精心养殖,其生长快、无病害,经过5-6个月的养殖达到商品泥鳅规格45~55尾/千克,可以捕捉销售。

Claims (1)

1.一种泥鳅的繁养和病害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提供一种天然泥鳅最佳生存与条件的原生态环境,做好泥鳅养殖池的选择,建立成鳅养殖池、产卵池、孵化池、育苗池,泥鳅池防逃围栏;进行杀菌消毒清池,在育苗池、成鳅池内种好水草,做好鳅池的水质、水草、水温的控制,创建天然育鳅池,使泥鳅的饲养回归自然;实行科学、生态养殖的方法,采用经按照回交提纯复壮得到的高品质的健康的中华沙鳅种,或青鳅种,或大鳞副泥鳅种,进行产卵、孵化、育苗,确定鳅苗的不同规格、鳅池合理密度与放养,科学合理投放饲料、适合泥鳅生长的生态环境和范围,排除繁养过程中使用药物和工业合成饲料的不健康方法,采用天然饲料科学养殖,做好泥鳅的病害防治,并通过本发明的实施,获得高品质的泥鳅,能满足出口,无公害食品要求;
(一)、泥鳅繁养池的选择和创建:
1)、成鳅养殖池的选择和创建:选择原生态环境安静,交通方便,水、土无污染,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灌方便;池底平整,池埂坡比为1∶3,创建成鳅养殖池;成鳅养殖池的大小要求以2-3亩为宜,水深在0.30-0.80米为适,水深最深可以为0.8-1米;水质要求:pH值6.5-8.5之间,水含溶解氧大于5毫克/升,分子氨小于0.04毫克/升;能进行池水循环流动;在池底前后每隔6-8米,设置长15-20米的曝气管1条,每池以7-8条为宜,并在每口池面配有功率为2-3千瓦的叶轮式增氧机一台,确保池水增氧需要;
2)、建好产卵池:要求原生态环境安静、交通方便,水土无污染,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灌方便;池底平整,池埂坡比为1∶3,创建产卵池;产卵池面积以100-150平方米为宜,水深在0.30-0.80米为适,水质要求:pH值6.5-8.0之间,水含溶解氧大于5毫克/升,分子氨小于0.04毫克/升;能进行池水循环流动;在池底前后每隔2-3米,设置长8-10米曝气管1条,每池以4-6条为宜,确保池水供氧需要;
3)、建好孵化池:孵化池要求原生态环境安静、交通方便,水土无污染,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灌方便;池底平整,池埂坡比为1∶3,创建孵化池;孵化池面积以150-200平方米为宜,水深在0.30-0.80米为适,水质要求:pH值6.5-8.0之间,水含溶解氧大于5毫克/升,分子氨小于0.04毫克/升;能进行池水循环流动;在池底前后每隔2-3米,设置长10-12米曝气管1条,每池以6-8条为宜,确保池水供氧需要;
4)、建好育苗池:育苗池要求原生态环境安静、交通方便,水土无污染,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灌方便;池底平整,池埂坡比为1∶3,创建育苗池;育苗池面积以300-350平方米为宜,水深在0.30-0.80米为适,水质要求:pH值6.5-8.0之间,水含溶解氧大于5毫克/升,分子氨小于0.04毫克/升;能进行池水循环流动;在池底前后每隔2-3米,设置长12-15米曝气管1条,每池以8-10条为宜,确保池水供氧需要;
5)、做好防逃设施:可以采用水泥砖墙或钙塑板围栏的方法设围栏防逃;目前普遍采用钙塑板围栏,将钙塑板沿池埂四周埋入土0.2-0.3米,钙塑板二侧用土压实,每间隔1米用木桩和铁丝固定,在四周各设一门,在各排灌口,用100目的不锈钢窗纱布,封住排灌口,并用铁丝扎牢,防止泥鳅外逃;
6)、杀菌消毒清池:清除过多淤泥,只留8-10厘米,用生石灰对各创建的池全池完整泼洒,每亩用量160-180千克,达到彻底的清池消毒;除掉杂草野草,杀灭病菌,改善池底质量,泼洒生石灰7天后,放过水一次,让排除污物,然后晒池塘4-6天后加水深至0.4-0.8米;
7)、在育苗池和成鳅池中要种好水草:养好一池泥鳅,首先要种好一池好草,创造养泥鳅的原生态环境;水草是泥鳅喜爱吃的天然饵料之一,又能起到良好的净化水的作用,而且是泥鳅栖息、躲避敌害的场所;种水草的面积应占水池的三分之一,不宜过多,主要品种有伊乐藻、轮叶黑藻、苦草等,轮叶黑藻、伊乐藻以移栽为主,苦草以播种方式种植;
(二)、泥鳅的繁养方法:
泥鳅的繁养方法是在自然的原生态环境条件下,让泥鳅自行产卵,自行孵化,育苗,获泥鳅苗后进行人工养殖;
1)、泥鳅的繁殖习性:泥鳅生活在淤泥底的静止或缓流水体内,适应性较强,可以在含腐殖质很丰富的环境内生活,多在晚上出来捕食浮游生物、水生昆虫、甲壳动物、水生高等植物碎屑以及藻类,有时亦摄取水底腐植质或泥渣;二龄泥鳅性已发育成熟,每年4月,在水温18℃时开始繁殖,产卵在水深25-35厘米的浅水草丛中,产出的受精卵粒粘附在水草上面,孵出的鳅仔鱼,常分散生活,并不结成群体;
2)、泥鳅的产卵方法:泥鳅产卵可以安排在产卵池中进行,水深0.4-0.5米,最好能保持水的微微流水;在产卵池中放上水草、树根须、编织袋、棕榈等做鱼巢,供受精卵附着;每平方米放亲鳅8-10组,一雌两雄为1组;
产卵时间:春天,水温在18~20℃时,雌亲鳅在晴天的清晨或上午10点前产卵,雌亲鳅产卵时,雄亲鳅尾追雌亲鳅施精,使卵受精后黏附在鱼巢上,当水温在20~28℃时,多在雨后或半夜产卵;1尾雌亲鳅1次可以产卵200-300粒,经多次产卵才能产完,共产3000-5000粒;受精卵黏附在鱼巢上,黏着力较差,很易脱落,在移池受精卵孵化时操作要小心;
产卵管理:当水池水温升至18℃,亲鳅在池中有追逐现象时,需放入鱼巢,并使池中保持水微微流水,以改善水质,刺激亲鳅繁殖;产卵期内,每天下午将鱼巢捞出观察,发现鱼巢上受精卵黏附较多时,应及时移至孵化池内孵化,并重新放入新鱼巢,让鱼巢吸附新的受精卵;有受精卵黏附的鱼巢要及时收取,否则受精卵会被亲鳅吃掉,收取有受精卵黏附的鱼巢,要及时进行孵化;
3)、泥鳅的孵化方法:
泥鳅受精卵安排在孵化池内孵化,在鱼巢放入前10-15天,孵化池水深为50-60厘米,要清除杂草和整平池底,对孵化池进行清洗、消毒处理;为提高孵化率,可以在孵化池水下20厘米处搭好网架,把黏附泥鳅受精卵的鱼巢平铺在上面;每平方米约放泥鳅受精卵6000-8000粒,通常受精卵的出苗率为40-45%,据此,计算好放泥鳅受精卵总数;
孵化池管理:在孵化池中的泥鳅受精卵鱼巢上方要遮阴,避免阳光直射,同时防止青蛙、野杂鱼入池危害泥鳅受精卵、鳅苗;在整个孵化过程中,要勤于观察,并及时将鳅卵、污物等捞出池外;在水温19-22℃时,受精卵经48-52小时,可以孵出鳅苗;
孵化水温与受精率、孵化率密切相关,水温低于18℃或高于30℃,受精率、孵化率都较低,因此孵化最好在水温19~22℃之间进行;
当受精卵全部破膜后,应迅速及时捞出鱼巢、卵膜及污物,以免腐败造成水质恶化,影响鳅苗成活率;
刚孵出的鳅苗长至3~4厘米,头部弯向腹部,具有较大的卵黄囊,并具外鳃;侧卧水底或附于鱼巢上,很少活动,完全依靠卵黄囊提供营养;鳅苗孵出2天后,体色加深,卵黄囊缩小;孵出3天后,鳅苗体色变黑,卵黄囊消失,鳔出现,胸鳍变大,能够短距离平行游动,并开始摄食;此时,要投喂煮熟的蛋黄或豆浆,每天早上7-8点,下午4-5点钟各投喂一次,投食量以所喂鳅苗1.5-2小时吃完;
4)、鳅苗育苗方法:
鳅苗孵出2周后,可以安排在育苗池育苗,育苗池水深为50-65厘米,每平方米可以放养鳅苗2000-3000条;
鳅苗培育期间,要定时开启增氧机或曝气管增氧或加注新水,鳅苗在行肠呼吸、皮肤呼吸之前,完全靠鳃在水中吸受溶氧进行呼吸,这与成鳅不一样,以免因水中缺氧造成浮头大批死亡;要保持育苗池水含溶解氧大于5毫克/升;分子氨小于0.04毫克/升,水质无污染;鳅苗下塘后15天左右,肠呼吸器官才能初步形成,一定要控制水质指标;
鳅苗经四周培育后,可以投放到成鳅养殖池养殖,鳅苗投放成鳅养殖池养殖时,最好把成鳅养殖池水温与育苗池水温调节一致后再投放,避免因温差过大养殖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合理密度放养:鳅苗长到4-5厘米后,应进行分池,每亩投放10-13万尾,当鳅苗长到5-7厘米时,应进行再分池,每亩投放8-10万尾,当鳅苗尾长到7-8厘米时,每亩投放5-7万尾;
鳅苗培育过程中最常见的鱼病为气泡病、烂鳃病,气泡病在鳅苗投下成鳅养殖池的当天就有可能出现,发现病情应及时加注新水,同时,每亩用食盐12-16千克化水全池泼洒;烂鳃病多发生在鳅苗下塘后12天左右,因此在鳅苗下塘8-10天,用二氧化氯进行水体消毒,提前预防;
5)、成鳅的饲养管理:
泥鳅属杂食性鱼类,除在水池施肥外,还应投喂蝇蛆、蚕蛹、蚯蚓、螺蚌肉及豆渣、麦麸、米糠、豆饼等动、植物性饲料;投喂饲料要做到“四定四看”四定是:定时、定点、定质、定量;四看是:看泥鳅摄食是否正常,看池水水质是否变化,看泥鳅活动是否良好,有无缺氧,看泥鳅是否健康,有无病害;投喂饲料原则是:水温低时,多投植物性饲料,少投动物性饲料,水温高时,多投动物性饲料,少投植物性饲料;水温在20℃以下,投动物饲料占20-30%,植物性饲料占70-80%;当水温在20-25℃时,动、植物饲料各占一半;当水温在25-30℃时,动物性饲料应占60-70%,植物饲料占30-40%;泥鳅放养后,第一个月应投喂蚕蛹和炒米糠各半的混合饲料,每天下午5时左右一次性投入,每次投饲料量约占总鳅重的3-5%,投饲料量以次日早晨食完为宜,水温高时,可以相应增加投饲料量;水温低时可以相应减少投饲料量;放养一个月后,每隔2周追施腐熟畜粪100-130千克/亩,同时投喂动、植物饲料;后期,最好在成鳅养殖池池角边施肥投饲料,以有利于集中起捕;
(三)、做好泥鳅病害的防治:
在泥鳅繁养过程中要做好对泥鳅气泡病、泥鳅肠炎病、泥鳅赤鳍病、泥鳅水霉病、泥鳅寄生虫病的常见疾病的防治和泥鳅敌害的防治;
(四)、泥鳅的捕捉:
当年5月份繁育的泥鳅苗,经精心养殖,其生长快、无病害,经过5-6个月的养殖,达到商品泥鳅规格45~55尾/千克,可以捕捉销售。
CN201810043291.0A 2018-01-04 2018-01-04 一种泥鳅的繁养和病害的防治方法 Withdrawn CN10999773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43291.0A CN109997737A (zh) 2018-01-04 2018-01-04 一种泥鳅的繁养和病害的防治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43291.0A CN109997737A (zh) 2018-01-04 2018-01-04 一种泥鳅的繁养和病害的防治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97737A true CN109997737A (zh) 2019-07-12

Family

ID=671646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043291.0A Withdrawn CN109997737A (zh) 2018-01-04 2018-01-04 一种泥鳅的繁养和病害的防治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99773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35580A (zh) * 2020-09-27 2021-02-09 天津蕴华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高成活率的泥鳅生态繁育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35580A (zh) * 2020-09-27 2021-02-09 天津蕴华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高成活率的泥鳅生态繁育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31530B (zh) 稻田生态养殖泥鳅的方法
CN101595851B (zh) 螃蟹的养殖和病害的防治方法
CN104719222B (zh) 一种瓣结鱼、草鱼、鲢鱼、青虾混合养殖方法
KR101037876B1 (ko) 짱뚱어 인공종묘 생산 및 양성방법
CN100584201C (zh) 中纬度地区一种鳜鱼综合养殖方法
CN104381213A (zh) 青蛙的高密度养殖方法
CN101675729B (zh) 高原盐碱水域白斑狗鱼养殖及人工繁育方法
CN104542407B (zh) 一种泥鳅苗种二级培育的方法
KR20180047631A (ko) 어미 해삼 육상관리를 통한 해삼 인공종묘 생산시기 조절방법
CN104396829A (zh) 一种鱼苗的培育方法
CN104304103B (zh) 一种提早繁育、培育大规格唇*苗种繁育方法
CN109089799A (zh) 一种稻虾共育的养殖方法
CN106508750A (zh) 虹鳟鱼的养殖方法
CN105265262A (zh) 有机鸭的养殖方法
KR102134555B1 (ko) 어미 해삼 육상관리를 통한 해삼 인공종묘의 조기생산방법
CN105325329A (zh) 草鱼的高产养殖方法
CN105941230A (zh) 草鱼繁殖及培育技术
CN1195405C (zh) 鳢科鱼类的人工育种与养殖方法
CN112616739A (zh) 一种盐田虾养殖有效防治桃拉综合征方法
CN110839569A (zh) 一种黄鳝春季野生苗的培育方法
CN106259065A (zh) 一种淡水虾的养殖方法
CN109997737A (zh) 一种泥鳅的繁养和病害的防治方法
CN105123583A (zh) 稻田甲鱼与鲫鱼混合生态养殖的方法
CN107751049A (zh) 一种草鱼的养殖方法
CN110506678B (zh) 基于集成饲养技术的异育银鲫饲养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712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