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94867A - 一种可伸缩插头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伸缩插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94867A
CN109994867A CN201811381611.XA CN201811381611A CN109994867A CN 109994867 A CN109994867 A CN 109994867A CN 201811381611 A CN201811381611 A CN 201811381611A CN 109994867 A CN109994867 A CN 1099948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ive film
cathode conductive
gear
cavity
propulsion 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38161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汉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1138161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994867A/zh
Publication of CN1099948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9486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4Means for preventing access to live contac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0Means for supporting coupling part when not engage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H01R13/633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for disengagement only
    • H01R13/6335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for disengagement only comprising a handle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伸缩插头,包括一插头壳体,插头壳体内设有一放置插接部的第一空腔,插接部包括正极导电片和负极导电片,正极导电片和负极导电片之间设有一顶推杆,插头壳体外侧壁设有可供顶推杆伸出或缩入插头壳体内的第一通孔,顶推杆下端通过第一滑槽与第一空腔下端面滑动连接,顶推杆外侧壁通过齿轮结构滑动连接正极导电片和负极导电片。

Description

一种可伸缩插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插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伸缩插头。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插头中,插头结构大多比较简单,现有插头中正极导电片和负极导电片大多为固定连接于插头壳体内,正极导电片和负极导电片始终暴露在插头壳体外,从而使得正极导电片和负极导电片在插座不使用时,容易受到损坏或者正极导电片和负极导电片表面受到磨损;而且人们在日常使用传统插头时,时常会出现插头插接至插座中后很难拔出的现象;同时传统的插头正极导电片和负极导电片均是固定连接与插头壳体的,故当正极导电片和负极导电片刚插接至插座中时,正极导电片和负极导电片会有一大部分还暴露在空气中,此时,如果使用者不小心接触到了正极导电片或者负极导电片容易产生使用者触电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拔插容易,安全性高,防触电的重型风电轮毂夹持工装。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伸缩插头,包括一插头壳体,插头壳体内设有一放置插接部的第一空腔,插接部包括正极导电片和负极导电片,正极导电片和负极导电片之间设有一顶推杆,插头壳体外侧壁设有可供顶推杆伸出或缩入插头壳体内的第一通孔,顶推杆下端通过第一滑槽与第一空腔下端面滑动连接,顶推杆外侧壁通过齿轮结构滑动连接正极导电片和负极导电片。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发明与现有结构对比具有以下的优点:
本发明的一种可伸缩插头,将传统固定连接于插头壳体内的正极导电片和负极导电片改为滑动连接于插座壳体内,本技术方案中还设有一顶推杆,当插座不使用时,该顶推杆一端伸出插座壳体,而插座的正极导电片和负极导电片缩入插座壳体内,当需要将该插头插至插座中时,只需将该插头的顶推杆与插座的表面相抵,此时如果继续顶推插座,那么顶推杆便会在插座表面的顶推下向插座壳体内滑动,而此时顶推杆远离插座一端外侧壁左右两侧的第一锯齿结构和第三锯齿结构便会带动位于顶推杆外部左右两侧的第一齿轮做逆时针转动,第二齿轮做顺时针转动,而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逆时针转动又会配合拉动正极导电片上的第二锯齿结构和负极导电片上的第四锯齿结构,从而带动位于第一齿轮左侧的正极导电片和位于第二齿轮右侧的负极导电片向插座方向滑动,当正极导电片、负极导电片伸出插座壳体一端长度与顶推杆伸出插座壳体一端长度相同时,正极导电片、负极导电片和插座壳体表面相抵,此时只需将正极导电片、负极导电片与插座上的插孔对准,此时继续顶推插头,那么顶推杆外侧壁的第一锯齿结构和第三锯齿结构便会继续拉动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转动从而带动正极导电片和负极导电片便会在插头与插座紧密连接的情况下插入插孔,直至正极导电片和负极导电片完全插入插孔中;相反当使用者需要将插头从插座上拔出时,只需推动伸出插头壳体上端的顶推块,并使顶推块朝插座方向滑动,顶推杆便会在顶推块的作用下想插座方向滑动,顶推杆外侧壁的第一锯齿结构和第三锯齿结构会带动第一齿轮做顺时针转动,第二齿轮做逆时针转动,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便会在于第二齿轮结构、第四锯齿结构的配合滑动下,使正极导电片、负极导电片朝背离插座方向滑动,此时如果继续推动顶推块,正极导电片和负极导电片便会在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拉动下缩入插头壳体内。
由此可见,本技术方案中的插头在从插座上拔出后,插头的正极导电片和负极导电片便会缩入插头壳体内,从而起到了对正极导电片、负极导电片的保护;当需要将插头插接至插座上时,本技术方案相比于现有技术最大的有点在于,本技术方案中的插头和插座的整个插接过程中,插头表面和插座表面均为紧密配合状态,消除了传统插头插接至插座上时存在的触电安全隐患。
作为一种优选:齿轮结构包括对称设于顶推杆左右两侧的第一齿轮组和第二齿轮组,且顶推杆左侧通过第一齿轮组滑动连接正极导电片,顶推杆右侧通过第二齿轮组滑动连接负极导电片;齿轮结构的设计使得顶推杆在插头壳体内滑动时会通过齿轮结构带动正极导电片和负极导电片在插头壳体内滑动,以完成正极导电片和负极导电片在插头壳体内的伸出或收缩。
作为一种优选:第一齿轮组包括通过第一连杆转动连接于第一空腔下端面上的第一齿轮,第一连杆下端与第一空腔下端面固定连接,第一连杆上端通过一转轴与第一齿轮转动连接,顶推杆外侧壁左侧设有能配合第一齿轮滑动的第一锯齿结构,正极导电片靠近第一齿轮一侧设有能配合第一齿轮滑动的第二锯齿结构;第一齿轮组的设计使得顶推杆在第一滑槽内滑动时,顶推杆外侧壁的第一锯齿结构会带动第一齿轮进行顺时针转动或者逆时针转动,而第一齿轮的周向转动又会带动正极导电片在第一腔体内滑动,直至正极导电片完全伸出插头壳体或完全缩入插头壳体内。
作为一种优选:第二齿轮组包括通过第二连杆转动连接于第一空腔下端面上的第二齿轮,第二连杆下端与第一空腔下端面固定连接,第二连杆上端通过一转轴与第二齿轮转动连接,顶推杆外侧壁右侧设有能配合第二齿轮滑动的第三锯齿结构,负极导电片靠近第二齿轮一侧设有能配合第二齿轮滑动的第四锯齿结构;第二齿轮组的设计使得顶推杆在第一滑槽内滑动时,顶推杆外侧壁的第二锯齿结构会带动第二齿轮进行顺时针转动或者逆时针转动,而第二齿轮的周向转动又会带动负极导电片在第二腔体内滑动,直至负极导电片完全伸出插头壳体或完全缩入插头壳体内。
作为一种优选:顶推杆上端面设有一供使用者手动滑动该顶推杆的顶推块,插头壳体上端面设有可供该顶推块伸出并滑动的第二通孔;插头壳体上端第二通孔方便了顶推块伸出插头壳体,进一步方便了使用者对顶推杆进行手动操作;本技术方案中的第二通孔为方便顶推块进行滑动的长方形结构。
作为一种优选:顶推杆下端与第一滑槽之间设有一防止顶推杆从第一滑槽中滑出的第一限位机构,第一限位机构包括设于第一滑槽内侧壁左右两侧的第一限位凸起,顶推杆下端设有可供第一限位凸起嵌入并供第一限位凸起滑动的第一凹槽;第一限位机构的设计防止了顶推杆在第一滑槽中滑动时不会出现滑出第一滑槽的现象,保证的顶推杆与第一滑槽结构之间的稳定性。
作为一种优选:第一空腔左侧设有用于放置正极导电片的第一腔体,第一腔体内设有用于定位正极导电片位置的第一定位机构,第一空腔右侧设有用于放置负极导电片的第二腔体,第二腔体内设有用于定位负极导电片的第二定位机构;第一定位机构和第二定位机构的设置保证了正极导电片和负极导电片在第一空腔内滑动时不会出现脱落的现象。
作为一种优选:第一定位机构包括设于第一空腔左侧上端的第一固定块和设于第一空腔左侧下端的第二固定块,第二定位机构包括设于第一空腔右侧上端的第三固定块和设于第一空腔右侧下端的第四固定块,且第一固定块外侧壁靠近第一齿轮组一侧设有用于放置正极导电片滑出第一定位机构的第二限位凸起,第三固定块外侧壁靠近第二齿轮组一侧设有用于放置负极导电片滑出第二定位机构的第三限位凸起;第二限位凸起的设置进一步的限制了正极导电片在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之间滑动范围,防止了正极导电片在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中滑动时滑出预期设计的范围,第三限位凸起的设置进一步的限制了负极导电片在第三固定块和第四固定块之间滑动范围,防止了负极导电片在第三固定块和第四固定块中滑动时滑出预期设计的范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可伸缩插头顶推杆伸出插头壳体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可伸缩插头顶推杆缩入插头壳体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可伸缩插头的剖视图。
图4是图1A处放大图。
图中,1、插头壳体,2、插接部,3、第一空腔,4、正极导电片,5、负极导电片,6、顶推杆,7、齿轮结构,101、第一通孔,102、第一滑槽,103、第二通孔,104、第一限位机构,105、第一限位凸起,301、第一腔体,302、第一定位机构,303、第二腔体,304、第二定位机构,401、第二锯齿结构,402、第四锯齿结构,601、第一锯齿结构,602、第三锯齿结构,603、顶推块,604、第一凹槽,701、第一齿轮组,702、第二齿轮组,703、第一连杆,704、第一齿轮,705、第二连杆,706、第二齿轮,3021、第一固定块,3022、第二固定块,3023、第二限位凸起,3041、第三固定块,3042、第四固定块,3043、第三限位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做出说明。
实施例1:参见图1至图4,本技术方案中的可伸缩插头,当插座不使用时,该顶推杆一端伸出插座壳体,而插座的正极导电片和负极导电片缩入插座壳体内,当需要将该插头插至插座中时,只需将该插头的顶推杆与插座的表面相抵,此时如果继续顶推插座,那么顶推杆便会在插座表面的顶推下向插座壳体内滑动,而此时顶推杆远离插座一端外侧壁左右两侧的第一锯齿结构和第三锯齿结构便会带动位于顶推杆外部左右两侧的第一齿轮做逆时针转动,第二齿轮做顺时针转动,而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逆时针转动又会配合拉动正极导电片上的第二锯齿结构和负极导电片上的第四锯齿结构,从而带动位于第一齿轮左侧的正极导电片和位于第二齿轮右侧的负极导电片向插座方向滑动,当正极导电片、负极导电片伸出插座壳体一端长度与顶推杆伸出插座壳体一端长度相同时,正极导电片、负极导电片和插座壳体表面相抵,此时只需将正极导电片、负极导电片与插座上的插孔对准,此时继续顶推插头,那么顶推杆外侧壁的第一锯齿结构和第三锯齿结构便会继续拉动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转动从而带动正极导电片和负极导电片便会在插头与插座紧密连接的情况下插入插孔,直至正极导电片和负极导电片完全插入插孔中;相反当使用者需要将插头从插座上拔出时,只需推动伸出插头壳体上端的顶推块,并使顶推块朝插座方向滑动,顶推杆便会在顶推块的作用下想插座方向滑动,顶推杆外侧壁的第一锯齿结构和第三锯齿结构会带动第一齿轮做顺时针转动,第二齿轮做逆时针转动,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便会在于第二齿轮结构、第四锯齿结构的配合滑动下,使正极导电片、负极导电片朝背离插座方向滑动,此时如果继续推动顶推块,正极导电片和负极导电片便会在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拉动下缩入插头壳体内。
参见参见图1至图4,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伸缩插头,包括一插头壳体1,插头壳体1内设有一放置插接部2的第一空腔3,插接部2包括正极导电片4和负极导电片5,正极导电片4和负极导电片5之间设有一顶推杆6,插头壳体1外侧壁设有可供顶推杆6伸出或缩入插头壳体1内的第一通孔101,顶推杆6下端通过第一滑槽102与第一空腔3下端面滑动连接,顶推杆6外侧壁通过齿轮结构7滑动连接正极导电片4和负极导电片5。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发明与现有结构对比具有以下的优点:
本发明的一种可伸缩插头,将传统固定连接于插头壳体内的正极导电片和负极导电片改为滑动连接于插座壳体内,本技术方案中还设有一顶推杆,当插座不使用时,该顶推杆一端伸出插座壳体,而插座的正极导电片和负极导电片缩入插座壳体内,当需要将该插头插至插座中时,只需将该插头的顶推杆与插座的表面相抵,此时如果继续顶推插座,那么顶推杆便会在插座表面的顶推下向插座壳体内滑动,而此时顶推杆远离插座一端外侧壁左右两侧的第一锯齿结构和第三锯齿结构便会带动位于顶推杆外部左右两侧的第一齿轮做逆时针转动,第二齿轮做顺时针转动,而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逆时针转动又会配合拉动正极导电片上的第二锯齿结构和负极导电片上的第四锯齿结构,从而带动位于第一齿轮左侧的正极导电片和位于第二齿轮右侧的负极导电片向插座方向滑动,当正极导电片、负极导电片伸出插座壳体一端长度与顶推杆伸出插座壳体一端长度相同时,正极导电片、负极导电片和插座壳体表面相抵,此时只需将正极导电片、负极导电片与插座上的插孔对准,此时继续顶推插头,那么顶推杆外侧壁的第一锯齿结构和第三锯齿结构便会继续拉动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转动从而带动正极导电片和负极导电片便会在插头与插座紧密连接的情况下插入插孔,直至正极导电片和负极导电片完全插入插孔中;相反当使用者需要将插头从插座上拔出时,只需推动伸出插头壳体上端的顶推块,并使顶推块朝插座方向滑动,顶推杆便会在顶推块的作用下想插座方向滑动,顶推杆外侧壁的第一锯齿结构和第三锯齿结构会带动第一齿轮做顺时针转动,第二齿轮做逆时针转动,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便会在于第二齿轮结构、第四锯齿结构的配合滑动下,使正极导电片、负极导电片朝背离插座方向滑动,此时如果继续推动顶推块,正极导电片和负极导电片便会在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拉动下缩入插头壳体内。
由此可见,本技术方案中的插头在从插座上拔出后,插头的正极导电片和负极导电片便会缩入插头壳体内,从而起到了对正极导电片、负极导电片的保护;当需要将插头插接至插座上时,本技术方案相比于现有技术最大的有点在于,本技术方案中的插头和插座的整个插接过程中,插头表面和插座表面均为紧密配合状态,消除了传统插头插接至插座上时存在的触电安全隐患。
作为一种优选:齿轮结构7包括对称设于顶推杆6左右两侧的第一齿轮组701和第二齿轮组702,且顶推杆6左侧通过第一齿轮组701滑动连接正极导电片4,顶推杆6右侧通过第二齿轮组702滑动连接负极导电片5;齿轮结构的设计使得顶推杆在插头壳体内滑动时会通过齿轮结构带动正极导电片和负极导电片在插头壳体内滑动,以完成正极导电片和负极导电片在插头壳体内的伸出或收缩。
作为一种优选:第一齿轮组701包括通过第一连杆703转动连接于第一空腔3下端面上的第一齿轮704,第一连杆703下端与第一空腔3下端面固定连接,第一连杆(703)上端通过一转轴与第一齿轮704转动连接,顶推杆6外侧壁左侧设有能配合第一齿轮704滑动的第一锯齿结构601,正极导电片4靠近第一齿轮704一侧设有能配合第一齿轮704滑动的第二锯齿结构401;第一齿轮组的设计使得顶推杆在第一滑槽内滑动时,顶推杆外侧壁的第一锯齿结构会带动第一齿轮进行顺时针转动或者逆时针转动,而第一齿轮的周向转动又会带动正极导电片在第一腔体内滑动,直至正极导电片完全伸出插头壳体或完全缩入插头壳体内。
作为一种优选:第二齿轮组702包括通过第二连杆705转动连接于第一空腔3下端面上的第二齿轮706,第二连杆705下端与第一空腔3下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杆705上端通过一转轴与第二齿轮706转动连接,顶推杆6外侧壁右侧设有能配合第二齿轮706滑动的第三锯齿结构602,负极导电片5靠近第二齿轮706一侧设有能配合第二齿轮706滑动的第四锯齿结构402;第二齿轮组的设计使得顶推杆在第一滑槽内滑动时,顶推杆外侧壁的第二锯齿结构会带动第二齿轮进行顺时针转动或者逆时针转动,而第二齿轮的周向转动又会带动负极导电片在第二腔体内滑动,直至负极导电片完全伸出插头壳体或完全缩入插头壳体内。
作为一种优选:顶推杆6上端面设有一供使用者手动滑动该顶推杆6的顶推块603,插头壳体1上端面设有可供该顶推块603伸出并滑动的第二通孔103;插头壳体上端第二通孔方便了顶推块伸出插头壳体,进一步方便了使用者对顶推杆进行手动操作;本技术方案中的第二通孔为方便顶推块进行滑动的长方形结构。
作为一种优选:顶推杆6下端与第一滑槽102之间设有一防止顶推杆6从第一滑槽102中滑出的第一限位机构104,第一限位机构104包括设于第一滑槽102内侧壁左右两侧的第一限位凸起105,顶推杆6下端设有可供第一限位凸起105嵌入并供第一限位凸起105滑动的第一凹槽604;第一限位机构的设计防止了顶推杆在第一滑槽中滑动时不会出现滑出第一滑槽的现象,保证的顶推杆与第一滑槽结构之间的稳定性。
作为一种优选:第一空腔3左侧设有用于放置正极导电片4的第一腔体301,第一腔体301内设有用于定位正极导电片4位置的第一定位机构302,第一空腔3右侧设有用于放置负极导电片5的第二腔体303,第二腔体303内设有用于定位负极导电片5的第二定位机构304;第一定位机构和第二定位机构的设置保证了正极导电片和负极导电片在第一空腔内滑动时不会出现脱落的现象。
作为一种优选:第一定位机构302包括设于第一空腔3左侧上端的第一固定块3021和设于第一空腔3左侧下端的第二固定块3022,第二定位机构304包括设于第一空腔3右侧上端的第三固定块3041和设于第一空腔3右侧下端的第四固定块3042,且第一固定块3021外侧壁靠近第一齿轮组701一侧设有用于放置正极导电片4滑出第一定位机构302的第二限位凸起3023,第三固定块3041外侧壁靠近第二齿轮组702一侧设有用于放置负极导电片5滑出第二定位机构304的第三限位凸起3043;第二限位凸起的设置进一步的限制了正极导电片在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之间滑动范围,防止了正极导电片在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中滑动时滑出预期设计的范围,第三限位凸起的设置进一步的限制了负极导电片在第三固定块和第四固定块之间滑动范围,防止了负极导电片在第三固定块和第四固定块中滑动时滑出预期设计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可伸缩插头,包括一插头壳体(1),所述插头壳体(1)内设有一放置插接部(2)的第一空腔(3),所述插接部(2)包括正极导电片(4)和负极导电片(5),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导电片(4)和负极导电片(5)之间设有一顶推杆(6),所述插头壳体(1)外侧壁设有可供顶推杆(6)伸出或缩入插头壳体(1)内的第一通孔(101),所述顶推杆(6)下端通过第一滑槽(102)与第一空腔(3)下端面滑动连接,所述顶推杆(6)外侧壁通过齿轮结构(7)滑动连接正极导电片(4)和负极导电片(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伸缩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结构(7)包括对称设于顶推杆(6)左右两侧的第一齿轮组(701)和第二齿轮组(702),且所述顶推杆(6)左侧通过第一齿轮组(701)滑动连接正极导电片(4),所述顶推杆(6)右侧通过第二齿轮组(702)滑动连接负极导电片(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伸缩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组(701)包括通过第一连杆(703)转动连接于第一空腔(3)下端面上的第一齿轮(704),所述第一连杆(703)下端与第一空腔(3)下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杆(703)上端通过一转轴与第一齿轮(704)转动连接,所述顶推杆(6)外侧壁左侧设有能配合第一齿轮(704)滑动的第一锯齿结构(601),所述正极导电片(4)靠近第一齿轮(704)一侧设有能配合第一齿轮(704)滑动的第二锯齿结构(40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伸缩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齿轮组(702)包括通过第二连杆(705)转动连接于第一空腔(3)下端面上的第二齿轮(706),所述第二连杆(705)下端与第一空腔(3)下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杆(705)上端通过一转轴与第二齿轮(706)转动连接,所述顶推杆(6)外侧壁右侧设有能配合第二齿轮(706)滑动的第三锯齿结构(602),所述负极导电片(5)靠近第二齿轮(706)一侧设有能配合第二齿轮(706)滑动的第四锯齿结构(40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伸缩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推杆(6)上端面设有一供使用者手动滑动该顶推杆(6)的顶推块(603),所述插头壳体(1)上端面设有可供该顶推块(603)伸出并滑动的第二通孔(10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伸缩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推杆(6)下端与第一滑槽(102)之间设有一防止顶推杆(6)从第一滑槽(102)中滑出的第一限位机构(104),所述第一限位机构(104)包括设于第一滑槽(102)内侧壁左右两侧的第一限位凸起(105),所述顶推杆(6)下端设有可供第一限位凸起(105)嵌入并供第一限位凸起(105)滑动的第一凹槽(604)。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伸缩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腔(3)左侧设有用于放置正极导电片(4)的第一腔体(301),所述第一腔体(301)内设有用于定位正极导电片(4)位置的第一定位机构(302),所述第一空腔(3)右侧设有用于放置负极导电片(5)的第二腔体(303),所述第二腔体(303)内设有用于定位负极导电片(5)的第二定位机构(304)。
8.根据权利要求书7所述的一种可伸缩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机构(302)包括设于第一空腔(3)左侧上端的第一固定块(3021)和设于第一空腔(3)左侧下端的第二固定块(3022),所述第二定位机构(304)包括设于第一空腔(3)右侧上端的第三固定块(3041)和设于第一空腔(3)右侧下端的第四固定块(3042),且所述第一固定块(3021)外侧壁靠近第一齿轮组(701)一侧设有用于放置正极导电片(4)滑出第一定位机构(302)的第二限位凸起(3023),所述第三固定块(3041)外侧壁靠近第二齿轮组(702)一侧设有用于放置负极导电片(5)滑出第二定位机构(304)的第三限位凸起(3043)。
CN201811381611.XA 2018-11-20 2018-11-20 一种可伸缩插头 Pending CN10999486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81611.XA CN109994867A (zh) 2018-11-20 2018-11-20 一种可伸缩插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81611.XA CN109994867A (zh) 2018-11-20 2018-11-20 一种可伸缩插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94867A true CN109994867A (zh) 2019-07-09

Family

ID=671285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381611.XA Pending CN109994867A (zh) 2018-11-20 2018-11-20 一种可伸缩插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994867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62071A (zh) * 2020-03-24 2020-06-09 杭州轩霸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齿轮传动的便拔式电力插头
CN114138065A (zh) * 2021-11-01 2022-03-04 宿州市泰华仪表有限公司 智能数据采集器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86543Y (zh) * 1999-02-10 2000-07-05 张立斌 电源插头
US20050153588A1 (en) * 2004-01-09 2005-07-14 Liao Sheng H. Electrical plug changer
CN101103498A (zh) * 2004-12-09 2008-01-09 汤姆森特许公司 Usb连接器
CN201490460U (zh) * 2009-08-28 2010-05-26 柒向阳 按式电源线插头
CN103996922A (zh) * 2014-06-03 2014-08-20 常州汇森电子有限公司 磁性插头
WO2015076730A1 (en) * 2013-11-20 2015-05-28 Eazyplug Ab Electric plug
CN105337102A (zh) * 2015-12-16 2016-02-17 李维栋 一种设有助拔装置的插头
CN108110475A (zh) * 2018-02-13 2018-06-01 中山市陈信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防触电的电源插头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86543Y (zh) * 1999-02-10 2000-07-05 张立斌 电源插头
US20050153588A1 (en) * 2004-01-09 2005-07-14 Liao Sheng H. Electrical plug changer
CN101103498A (zh) * 2004-12-09 2008-01-09 汤姆森特许公司 Usb连接器
CN201490460U (zh) * 2009-08-28 2010-05-26 柒向阳 按式电源线插头
WO2015076730A1 (en) * 2013-11-20 2015-05-28 Eazyplug Ab Electric plug
CN103996922A (zh) * 2014-06-03 2014-08-20 常州汇森电子有限公司 磁性插头
CN105337102A (zh) * 2015-12-16 2016-02-17 李维栋 一种设有助拔装置的插头
CN108110475A (zh) * 2018-02-13 2018-06-01 中山市陈信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防触电的电源插头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62071A (zh) * 2020-03-24 2020-06-09 杭州轩霸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齿轮传动的便拔式电力插头
CN111262071B (zh) * 2020-03-24 2020-11-13 乐清泰起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齿轮传动的便拔式电力插头
CN114138065A (zh) * 2021-11-01 2022-03-04 宿州市泰华仪表有限公司 智能数据采集器
CN114138065B (zh) * 2021-11-01 2024-03-22 安徽泰华仪表有限公司 智能数据采集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11050B (zh) 一种插接牢固且防触电的电力供电装置
CN107364346A (zh) 一种新能源的汽车充电设备
CN109994867A (zh) 一种可伸缩插头
CN109524817A (zh) 一种可伸缩插头
CN106945554B (zh) 一种手动控制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
CN107364345A (zh) 一种控制方便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
CN109638525B (zh) 具有安全防护功能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枪及新能源汽车
CN107611669A (zh) 一种水杯
CN204450367U (zh) 内置批头的电动螺丝批
CN204432185U (zh) 一种自动削铅笔刀
CN204845275U (zh) 修正带专用传动机构
CN204835383U (zh) 电线并头工具
CN108682976B (zh) 便捷式高压接地线操作装置
CN203064888U (zh) 多功能修正带
CN108199187A (zh) 一种新型具有防触电功能的插座
CN109149383A (zh) 一种制造高导电率气层主动防雷避雷装置
CN208456967U (zh) 一种便于装卸的c型卸扣
CN207781975U (zh) 一种新型具有防触电功能的插座
CN209709309U (zh) 一种三插插头
CN203781810U (zh) 一种陶瓷外壳红酒开瓶器
CN203806404U (zh) 一种铅笔芯盒
CN203604414U (zh) 真空吸附式吸盘
CN105914525A (zh) 便携式充电器
CN207273106U (zh) 一种更换刀头方便的螺丝刀
CN202564617U (zh) 一种新型插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