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92168B - 具有双层电极结构的互容式触控面板 - Google Patents

具有双层电极结构的互容式触控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92168B
CN109992168B CN201810004590.3A CN201810004590A CN109992168B CN 109992168 B CN109992168 B CN 109992168B CN 201810004590 A CN201810004590 A CN 201810004590A CN 109992168 B CN109992168 B CN 10999216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electrodes
touch panel
portions
str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00459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992168A (zh
Inventor
许诚显
洪国强
郭玮伦
陈育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LI Techonolog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ILI Techonolog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LI Techonology Corp filed Critical ILI Techonology Corp
Priority to CN20181000459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992168B/zh
Publication of CN1099921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921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9921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9216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11Cross over in capacitive digitiser, i.e. details of structures for connecting electrodes of the sensing pattern where the connections cross each other, e.g. bridge structures comprising an insulating layer, or vias through substrate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互容式触控面板,包括第一导电层以及第二导电层。第一导电层包括多个排列成一阵列的电极以及多条连接线段。于阵列的每一行中,位于(N×M)‑1列的电极透过部分连接线段彼此电性连接成一第一电极串列,且位于N×M列的电极透过部分第二连接线段彼此电性连接成一第二电极串列。第二导电层包括多条电极条,分别沿着阵列的列方向延伸并分别与对应一列的电极重叠,其中各电极条包括多个遮蔽部,各遮蔽部分别与对应的连接线段中的一者重叠。

Description

具有双层电极结构的互容式触控面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互容式触控面板,尤指一种具有双层电极结构的互容式触控面板。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由显示器及触控面板所组成的触控显示装置由于能同时实现触控及显示功能,而具有人机互动的特性,已广泛地应用于智能手机(smart phone)、卫星导航系统(GPS navigator system)、平板电脑(tablet PC)以及笔记型电脑(laptop PC)等电子产品上。其中,互容式触控面板由于具有高准确率、多点触控、高耐用性、以及高触控解析度等优点,已成为目前业界所使用的主流触控技术。
互容式触控技术主要透过检测触摸物与触控面板上的触控单元邻近或接触时,因触摸物上的静电与触控单元产生耦合电容变化,进而判断触控事件。互容式触控技术在结构设计上主要可区分为单层电极结构与双层电极结构两个类型。由于双层电极结构在结构设计与控制演算法上均较单层电极结构简单与容易,双层电极结构的设计普遍应用于中高阶的消费性电子产品中。在传统双层电极结构的设计中,感应串列与驱动串列分别沿着相互垂直的水平方向与垂直方向延伸,因此连接感应串列的导线势必要从感应串列的两侧连接感应串列,以致于触控面板水平两侧的周边区的范围受限于导线的数量而无法缩减。为此,目前发展出将同一行的驱动串列区分为两驱动串列,并将两相邻的感应串列彼此电连接,以缩减连接感应串列的导线的数量,进而有效降低边框宽度的触控面板。
为了将同一行的驱动串列区分为两驱动串列,需透过连接线来达到电连接同一行且奇数列的驱动电极以及电连接同一行且偶数列的驱动电极。如此一来,当触控物沿着Y轴方向进行直线移动时,会有从感应串列所量测到的移动轨迹并非直线的状况。如图1所示,当触控物沿着Y轴方向进行直线移动,其量测轨迹在X轴方向上左右波动,也就是触控面板所检测的移动轨迹不符合触控物的实际移动轨迹,而有检测不精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的一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双层电极结构的互容式触控面板,在具有少量导线的情况下提升检测精准度。
为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互容式触控面板,具有一触控区以及一周边区。互容式触控面板包括一第一导电层、一第二导电层以及一绝缘层。第一导电层包括多个电极以及多条连接线段。电极排列成一阵列,并位于触控区内,其中于阵列的每一行中,位于(N×M)-1列的电极彼此电性连接成一第一电极串列,且位于N×M列的电极彼此电性连接成一第二电极串列,N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M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连接线段包括多条第一连接线段与多条第二连接线段,且各第一连接线段分别连接对应的第一电极串列中的一者中的两相邻电极,各第二连接线段分别连接对应的第二电极串列中的一者中的两相邻电极。第二导电层设置于第一导电层上,第二导电层包括M个彼此绝缘的电极条组,沿着阵列的行方向依序排列于触控区内,各电极条组包括N条电极条,各电极条分别沿着阵列的列方向延伸并分别与对应一列的电极于一垂直投影方向上重叠,其中各电极条包括多个第一条状部以及多个遮蔽部,各第一条状部与各遮蔽部沿着阵列的列方向交替串联,各第一条状部分别对应电极中的一者设置,各遮蔽部分别与对应的连接线段中的一者于垂直投影方向上重叠,且各遮蔽部在阵列的行方向上的宽度大于各第一条状部在阵列的行方向上的宽度。绝缘层设置于第一导电层与第二导电层之间。
附图说明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其中:
图1绘示传统触控面板在触控物沿着Y轴方向进行直线移动时所检测到的移动轨迹。
图2绘示了本发明互容式触控面板的侧视示意图。
图3绘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互容式触控面板的俯视示意图。
图4绘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第一导电层的俯视示意图。
图5A绘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第二导电层的俯视示意图。
图5B绘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一变化实施例的第二导电层的俯视示意图。
图6绘示连接线段在没有遮蔽部屏蔽时对对应的电极条的电力线示意图。
图7绘示连接线段上设置有虚置电极时对对应的电极条的电力线示意图。
图8绘示本发明连接线段受到对应的遮蔽部屏蔽的电力线示意图。
图9绘示对照实施例的不具有遮蔽部的互容式触控面板的俯视图以及对应的座标位置示意图。
图10绘示对照实施例的互容式触控面板检测触控物沿着Y轴进行直线移动时X轴位置偏移量与Y轴位置对应时间的示意图。
图11绘示当触控物沿着阵列的不同行画线时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互容式触控面板与对照实施例的互容式触控面板所量测到的画线轨迹的示意图。
图12绘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互容式触控面板的俯视示意图。
图13绘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互容式触控面板的俯视示意图。
图14绘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互容式触控面板的俯视示意图。
图15绘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另一变化实施例的互容式触控面板的俯视示意图。
图中元件标号说明如下:
10、100、100’、200、300、400 互容式触控面板
102 基板 102a 触控区
102b 周边区 C1、C1’ 第一导电层
C2、C2’ 第二导电层 IN 绝缘层
E、DEL、DEM、DER、E4 电极
ES1 第一电极串列 ES2 第二电极串列
E1 第一电极 E2 第二电极
CD 行方向 CS 连接线段
CS1 第一连接线段 CS2 第二连接线段
EP 延伸部 CP1 第一连接部
ELM、ELM1、ELM1’、ELM2、ELM3 电极条组
EL、EL7、EL8、EL9 电极条 RD 列方向
ELA1、ELA2 电极部 ELB1、ELB3 遮蔽部
SP1 第一条状部 G 间隙
EL1 第一电极条 EL2 第二电极条
EL3 第三电极条 ES3 第三电极串列
CS3 第三连接线段 P 量测点
BP 分支部 FE 浮接电极
CL1 第一导线 CL2 第二导线
CP2 第二连接部 P1 第一接垫
P2 第二接垫 TO 触控物
SP2 第二条状部 CP3 第三连接部
SL 狭缝 Z 垂直投影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以下特列举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构成内容及所欲达成的功效。须注意的是,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因此,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元件与组合关系,以对本发明的基本架构提供更清楚的描述,而实际的元件与布局可能更为复杂。另外,为了方便说明,本发明的各附图中所示的元件并非以实际实施的数目、形状、尺寸做等比例绘制,其详细的比例可依照设计的需求进行调整。
请参考图2,其绘示了本发明互容式触控面板的侧视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互容式触控面板100具有一触控区102a以及一周边区102b,其中触控区102a用以设置驱动电极与感应电极,周边区102b用以设置连接导线。于本实施例中,周边区102b可围绕触控区102a,但不以此为限。互容式触控面板100包括第一导电层C1、第二导电层C2与绝缘层IN,其中绝缘层IN设置于第一导电层C1与第二导电层C2之间,第一导电层C1以及第二导电层C2可透过设置于其间的绝缘层IN彼此电性绝缘,且第二导电层C2较第一导电层C1邻近用以进行输入指令的触控物。触控物可例如为手指或触控笔。于本实施例中,互容式触控面板100可另包括基板102,且第二导电层C2、绝缘层IN与第一导电层C1依序形成于基板102的同一第一侧上,而基板102相对于第一侧的第二侧则为接近触控物的一侧。本发明的互容式触控面板的堆叠结构不以此为限。于另一实施例中,第一导电层C1与第二导电层C2也可分别形成于薄膜上,并透过两粘着层将基板102与设置有第二导电层C2的薄膜贴合以及将设置有第一导电层C1的薄膜与设置有第二导电层C2的薄膜贴合,以形成互容式触控面板100,在此实施例中,位于第一导电层C1与第二导电层C2之间的薄膜可作为绝缘层IN。于又一实施例中,第一导电层C1、绝缘层IN与第二导电层C2也可以依序直接形成于显示面板的显示面上,例如液晶显示面板的彩色滤光基板或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封装盖板上,并于第一导电层C1上覆盖基板102。此外,基板102可包括硬质基板或软性基板,例如玻璃基板、强化玻璃基板、石英基板、蓝宝石基板、硬质覆盖板(cover lens)、塑胶基板、软性覆盖板、软性塑胶基底或薄玻璃基板。
请参考图3至图5A。图3绘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互容式触控面板的俯视示意图,图4绘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第一导电层的俯视示意图,图5A绘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第二导电层的俯视示意图。如图3与图4所示,第一导电层C1包括多个电极E,排列成一阵列,位于触控区102a内。于阵列的每一行中,至少包含位于(N×M)-1列的电极E彼此电性连接成的第一电极串列ES1,以及位于N×M列的电极E彼此电性连接成的第二电极串列ES2,N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M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具体来说,电极E至少包括M个第一电极E1以及M个第二电极E2。第一电极E1位于(N×M)-1列,第二电极E2位于N×M列,同一行的第一电极E1彼此电性连接成第一电极串列ES1,同一行的第二电极E2彼此电性连接成第二电极串列ES2。也就是说,当定义彼此电性连接的第一电极E1为一种类型的电极E,而彼此电性连接的第二电极E2为另一种类型的电极E,每一行的电极E排列可以被理解为:以N个不同类型的电极E为一组,依序重复M次排列。于本实施例中,N等于2,因此第一电极E1位于奇数列(即2M-1列),且第二电极E2位于偶数列(即2M列)。也就是说,于阵列的每一行中,各第一电极E1与各第二电极E2沿着阵列的行方向CD依序交替排列。于图15所示的另一实施例中,N等于3,则第一电极E1位于3M-1列,第二电极E2位于3M列,并且额外包含第三电极E3位于3M-2列。其具体结构详述于后。于N等于2的本实施例中,为电性连接同一行的第一电极E1与电性连接同一行的第二电极E2,第一导电层C1另包括多条连接线段CS,包括第一连接线段CS1与多条第二连接线段CS2,各第一连接线段CS1分别连接对应的第一电极串列ES1中的两相邻第一电极E1(也就是位于同一行且不同奇数列中的两相邻第一电极E1),以形成第一电极串列ES1,各第二连接线段CS2连接对应的第二电极串列ES2中的两相邻第二电极E2(也就是位于同一行且不同偶数列中的两相邻第二电极E2),以形成第二电极串列ES2。于本实施例中,对应同一行第一电极E1与第二电极E2的第一连接线段CS1与第二连接线段CS2分别设置于同一行第一电极E1与第二电极E2的两侧,例如分别设置于左侧与右侧或相反,借此可错开第一连接线段CS1与第二连接线段CS2,以在同一第一导电层C1中形成电性连接同一行第一电极E1的第一连接线段CS1与电性连接同一行第二电极E2的第二连接线段CS2,且第一导电层C1所形成的第一电极串列ES1与第二电极串列ES2可彼此绝缘。各连接线段CS还可细分为沿阵列的行方向CD延伸的延伸部EP以及不平行于延伸部EP的两第一连接部CP1,且各第一连接部CP1将延伸部EP连接至对应的电极E。于本实施例中,每一行的第一电极E1与第二电极E2在阵列的行方向CD上彼此重叠并对齐。并且,第一连接线段CS1于阵列的行方向CD上不与对应的第一电极串列ES1的第一电极E1重叠,且第二连接线段CS2于阵列的行方向CD上不与对应的第二电极串列ES2的第二电极E2重叠。此外,位于同一列但不同行的任两相邻电极E或彼此分隔且绝缘,使得不同行的第一电极串列ES1彼此绝缘且不同行的第二电极串列ES2彼此绝缘。
如图3与图5A所示,第二导电层C2包括多个彼此绝缘的电极条组ELM1,沿着阵列的行方向CD依序排列于触控区102a内,各电极条组ELM1包括N条电极条EL,分别沿着阵列的列方向RD延伸并分别与对应一列的电极于垂直投影方向Z上重叠。并且,各电极条EL包括多个电极部ELA1以及多个遮蔽部ELB1,且各电极部ELA1与各遮蔽部ELB1沿着阵列的列方向RD依序交替串联。更具体地,在每一电极条EL中,各电极部ELA1可分别对应电极E中的一者设置,也就是于各电极部ELA1垂直投影方向Z上与对应电极E中的一者重叠,且各遮蔽部ELB1分别与位于第一导电层C1的连接线段CS中的一者于垂直投影方向Z上重叠。于本实施例中,各电极部ELA1分别用于与对应的电极E产生电容耦合并形成一触控单元,用以检测触控物的位置。各遮蔽部ELB1是用于遮蔽连接线段CS的信号对各电极部ELA1与对应的电极E所产生的耦合电容的影响。进一步来说,各电极部ELA1可包括一第一条状部SP1,连接同一电极条EL中两相邻的遮蔽部ELB1。并且,各遮蔽部ELB1在阵列的行方向CD上的宽度大于各第一条状部SP1在阵列的行方向CD上的宽度,以使各遮蔽部ELB1可有效地遮蔽位于第一导电层C1的连接线段CS。并且,各遮蔽部ELB1可覆盖对应的连接线段CS的延伸部EP的至少一部分。举例来说,各遮蔽部ELB1于阵列的行方向CD上的宽度分别大于或等于各电极E于阵列的行方向CD上的宽度的百分之十。更佳地,各遮蔽部ELB1于阵列的行方向CD上的宽度分别大于或等于各电极E于阵列的行方向CD上的宽度的百分之五十。此外,位于两相邻行的电极E之间的两个相邻遮蔽部ELB1彼此分隔开,且两者之间具有一间隙G,并且在此情况下,位于两相邻行电极E之间的两相邻遮蔽部ELB1可尽可能的接近,以有效地屏蔽对应的连接线段CS。举例来说,以黄光制程而言,将两相邻遮蔽部ELB1分隔开的最小极限约0.05毫米,因此位于两相邻行电极E之间的两相邻遮蔽部ELB1之间的间隙G可大于或等于约0.05毫米,但不以此为限。以网版印刷制程而言,将两相邻遮蔽部ELB1分隔开的最小极限约0.3毫米,因此位于两相邻行电极E之间的两相邻遮蔽部ELB1之间的间隙G可大于或等于约0.3毫米,但不以此为限。由此可知,随着不同制程的条件或制程的演进,两相邻遮蔽部ELB1之间的间隙G也可缩小或不同。值得说明的是,位于两相邻行的电极E之间的两个相邻遮蔽部ELB1之间不具有浮接电极,以避免连接线段CS透过浮接电极对电极条EL的感应产生影响。本实施例的第一电极串列ES1与第二电极串列ES2分别为驱动电极,用以传送驱动信号,且各电极条组ELM1为感应电极,用以依据对应的驱动信号产生感应信号,但不限于此。于另一实施例中,第一电极串列ES1与第二电极串列ES2也可分别为感应电极,且各电极条组ELM1为驱动电极。
进一步而言,本实施例的各电极部ELA1可分别另包括多个分支部BP,从各第一条状部SP1的两侧突出,使各电极部ELA1的第一条状部SP1与分支部BP构成栅状电极,借此可提升各触控单元在有触控物触碰与没有触控物触碰的电容变化量。本发明的各电极部的形状并不限于此,也可为其他形状。
于本实施例中,N等于2,各电极条组ELM1可包括两条电极条EL,也就是第一电极条EL1与第二电极条EL2,且各电极条组ELM1中的第一电极条EL1与第二电极条EL2彼此电性连接(连接处绘示于图3中,说明于后)。由于同一电极条组ELM1的第一电极条EL1与第二电极条EL2彼此相邻,因此可分别与两相邻列的第一电极E1与第二电极E2重叠,也就是可分别与第一电极串列ES1与第二电极串列ES2电容耦合,借此同一电极条组ELM1可与同一行的第一电极串列ES1以及第二电极串列ES2形成两不同的触控单元。本实施例的各电极E于阵列的行方向CD上的宽度可大于各电极条EL的第一条状部SP1于阵列的行方向CD上的宽度,因此电极E可有效地屏蔽并阻隔显示器对电极条EL的影响,借此提升互容式触控面板100的触控准确度。进一步来说,由于各第一电极条EL1横跨对应一列的第一电极E1,因此各第一电极条EL1的各遮蔽部ELB1是分别与从第一电极E1之间穿越的一第二连接线段CS2重叠。同样地,由于各第二电极条EL2横跨对应一列的第二电极E2,因此各第二电极条EL2的各遮蔽部ELB1是分别与从第二电极E2之间穿越的一第一连接线段CS1重叠。于本实施例中,各遮蔽部ELB1于方向CD上的宽度可接近电极E的宽度,因此第一电极条EL1中的一者的遮蔽部ELB1中的一者与连接于第一电极E1中的一者的两条相邻第一连接线段CS1均重叠,且第二电极条EL2中的一者的遮蔽部ELB1中的一者与连接于第二电极E2中的一者的两条相邻第二连接线段CS2均重叠。具体地,各第一电极条EL1的各遮蔽部ELB1可覆盖相邻于对应的第二连接线段CS2的两条第一连接线段CS1的第一连接部CP1,且各第二电极条EL2的各遮蔽部ELB1可覆盖相邻于对应的第一连接线段CS1的两条第二连接线段CS2的第一连接部CP1,借此可提升遮蔽连接线段CS的效果。于另一实施例中,各遮蔽部ELB1于方向RD上的两侧可延伸至位于其两侧的电极E的正上方,使各遮蔽部ELB1可与两侧的电极E部分重叠。
此外,第二导电层C2可选择性另包括多个浮接电极FE,其中浮接电极FE彼此分隔,且与电极条EL分隔开,因此浮接电极FE并未电连接电极条EL,且亦未电连接至其他信号端,使得浮接电极FE处于浮接状态。于本实施例中,浮接电极FE可分别设置于两相邻的分支部BP之间或设置于分支部BP与遮蔽部ELB1之间。透过浮接电极FE的设置,可尽可能地填满电极条EL之间的空间,使电极条EL的图案在视觉上不易被人眼辨识出,进而降低互容式触控面板100的可视度。值得注意的是,浮接电极FE需分别设置在每一行电极E的正上方,以使浮接电极FE不会与连接线段CS在垂直投影方向Z上重叠并产生电容耦合。具体来说,以同一行电极E来说,各电极E在列方向RD上具有两相对侧,且对应此行电极E的浮接电极FE需设置在此两相对侧之间。于一变化实施例中,如图5B所示,第二导电层C2’可不包括浮接电极,而仅包括电极条组ELM1。
以下说明各电极条组ELM1间电极条EL的连接方式。于本实施例中,互容式触控面板100可另包括多条第一导线CL1与多条第二导线CL2,设置于周边区102b内的基板102上。各第一导线CL1分别电性连接各第一电极串列ES1以及各第二电极串列ES2,且各第二导线CL2分别电性连接各电极条组ELM1的电极条EL。具体而言,第一导线CL1与第二导线CL2可例如包括银或透明导电材料。第一导线CL1可从周边区102b延伸至触控区102a与对应的第一连接线段CS1或第二连接线段CS2连接。各第一导线CL1与电极E可由相同的第一导电层C1所形成或由不同导电层所形成。各第二导线CL2可包括两第二连接部CP2,分别连接同一电极条组ELM1的电极条EL,且各第二导线CL2可与电极条EL由相同的第二导电层C2所形成或由不同导电层所形成。此外,互容式触控面板100又可包括多个第一接垫P1与多个第二接垫P2,设置于触控区102a同一侧的周边区102b内的基板102上。各第一接垫P1分别电性连接各第一导线CL1,各第二接垫P2分别电性连接各第二导线CL2。
于图15所示的另一变化实施例中,当N等于3,阵列的每一行除了包含第一电极串列ES1以及第二电极串列ES2,更包含第三电极串列ES3。于本变化实施例的第一导电层C1’中,电极E至少包括M个第一电极E1、M个第二电极E2与M个第三电极E3。位于3M-1列的第一电极E1彼此电性连接成第一电极串列,位于3M列的第二电极E2彼此电性连接成第二电极串列ES2,且位于3M-2列的第三电极E3彼此电性连接成的第三电极串列ES3,其中第一电极串列ES1、第二电极串列ES2与第三电极串列ES3彼此绝缘。并且,除了第一连接线段CS1与第二连接线段CS2之外,连接线段CS还可包括多条第三连接线段CS3,分别连接于位于同一行与3M-2列的两相邻第三电极E3之间。相对应地,各电极条组ELM1’可包括三条彼此电性连接的电极条EL,分别为第一电极条EL1、第二电极条EL2与第三电极条EL3,且对应同一列电极E的电极条EL可与每一个电极E产生电容耦合并形成触控单元。各第二导线CL2分别电性连接各电极条组ELM1’的第一电极条EL1、第二电极条EL2与第三电极条EL3。在相同的触控单元数量下,本变化实施例用于电连接电极条EL的第二导线CL2数量可少于第一实施例中用于电连接电极条EL的第二导线CL2数量,因此更可有效地缩减互容式触控面板100’用于设置第二导线CL2的周边区102b宽度。以此类推,本发明的N也可为4以上的正整数,以缩减周边区宽度。
下文将具体说明遮蔽部屏蔽连接线段的效果。请参考图6至图8,图6绘示连接线段在没有遮蔽部屏蔽时对对应的电极条的电力线示意图,图7绘示连接线段上设置有虚置电极时对对应的电极条的电力线示意图,图8绘示本发明连接线段受到对应的遮蔽部屏蔽的电力线示意图。如图6所示,当连接线段CS没有遮蔽部设置于其正上方时,传送至连接线段CS中的电压信号会产生电力线延伸至电极条EL的上表面。如此一来,当触控物设置于电极条EL上时,位于电极条EL上的电力线会明显受到触控物的影响而产生变化,使得互容式触控面板会检测到连接线段CS与电极条EL的耦合电容变化,造成检测不准确。如图7所示,当连接线段CS的正上方设置有虚置电极DE时,由于虚置电极DE是未电连接电极条EL,亦未电连接至其他信号端,而为处于浮接(floating)状态的电极,因此在连接线段CS传送有电压信号时,虚置电极DE会因电容耦合而与连接线段CS处于等电位状态,也就是说虚置电极DE也会有与连接线段CS相同的电压,如此一来,虚置电极DE会产生电力线延伸至电极条EL的上表面。因此,互容式触控面板也会检测到连接线段CS透过虚置电极DE与电极条EL的耦合电容变化,造成检测不准确。如图8所示,由于本发明的遮蔽部ELB1(为电极条EL的一部分)屏蔽连接线段CS,因此连接线段CS的电压信号所产生的电力线仅会延伸至电极条EL的下表面,而不会延伸至电极条EL的上表面,因此当触控物设置于电极条EL上时,电力线并不会受到影响,也就是说连接线段CS的电压信号不会对触控物的检测造成影响,借此可提升触控的精准度。
下文将进一步比较具有遮蔽部与不具有遮蔽部的互容式触控面板的差异。请参考图9与图10,图9绘示对照实施例的不具有遮蔽部的互容式触控面板的俯视图以及对应的座标位置示意图,图10绘示对照实施例的互容式触控面板检测触控物沿着Y轴进行直线移动时X轴位置偏移量与Y轴位置对应时间的示意图。如图9与图10所示,当触控物TO沿着Y轴进行直线移动(如图9的箭头A所示)时,从电极条EL所量测到的移动并非为直线,如图9的量测点P所示。由于触控物TO的面积大于单一电极的面积,检测到的X轴位置会以电极条EL分别对应电极DEL、DEM、DER的感应量来做计算,也就是说电极条EL从电极DEL所量测到的感应量依据所对应的X轴座标2来做计算,同样地电极条EL从电极DEM与电极DER所量测到的感应量分别依据所对应的X轴座标3与4来做计算。其中,位于Y轴座标8的电极条EL8与位于Y轴座标9的电极条EL9是位于同一电极条组ELM,且彼此电性连接。以触控物TO在X轴座标为3与4之间的位置沿着Y轴方向进行直线移动为例,当电极条EL7检测到的最大的高斯感应量时,则判断触控物TO的中心点的Y轴位置仍在7,而当电极条EL8检测到的最大的高斯感应量时,则判断触控物TO的中心点的Y轴位置在8。因此,在触控物TO的中心点从Y轴座标为7直线移动到Y轴座标为8的过程中,当触控物TO的中心点约位于Y轴座标为7与8的正中间时,电极条EL7从电极DER所量测到的感应量为109,但电极条EL8从电极DER所量测到的感应量为131,因此所计算出的X轴位置距离X轴座标3的高斯偏移量分别为0.2744与0.4578,也就是说触控物TO在接近同一点的位置时,对照实施例的互容式触控面板10所检测到对应的X轴位置有不小的差异,使得高斯偏移量的突然改变,进而造成检测不准确。同理,高斯偏移量的突然改变亦会存在于当触控物TO的中心点从Y轴座标为9直线移动到Y轴座标为10的过程中。也就是说,当触控物TO横跨不同的电极条组ELM时,会受到连接线段CS的影响造成X轴位置的左右波动。
请参考图11以及表1,图11绘示当触控物沿着阵列的不同行画线时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互容式触控面板与对照实施例的互容式触控面板所量测到的画线轨迹的示意图。如图11与表1所示,第一实施例与对照实施例由左至右的曲线分别对应第1行至第5行的电极,以同一列两相邻电极的中心点之间的间距(即电极在X轴方向上的节距(pitch))为约4.5毫米为例,对照实施例的互容式触控面板10所检测到的X轴位置误差平均为约0.4969毫米,且X轴位置误差占电极在X轴方向上的节距的百分比平均为约11.04%,而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互容式触控面板100所检测到的X轴位置误差平均为约0.19712毫米,且X轴位置误差占电极在X轴方向上的节距的百分比平均为约4.379%。由此可知,相较于对照实施例来说,由于本实施例的互容式触控面板100具有遮蔽部ELB1,因此所检测到的轨迹可较符合触控物所移动的直线,也就是可有效地降低X轴位置的误差,进而提升X轴位置的检测精准度。
表1
Figure GDA0003762419350000121
本发明的双层互容式触控面板并不以上述实施例为限。为了便于比较第一实施例与其他实施例之间的相异处并简化说明,在下文的其他实施例中使用相同的符号标注相同的元件,且主要针对第一实施例与其他实施例之间的相异处进行说明,而不再对重复部分进行赘述。
请参考图12,其绘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互容式触控面板的俯视示意图。如图12所示,相较于第一实施例,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互容式触控面板200的各电极部ELA2为网格状。除了第一条状部CP1之外,各电极条组ELM2的各电极条EL分别另包括多条第二条状部SP2、多个第三连接部CP3与多个分支部BP,且第一条状部CP1中的一者、第二条状部SP2中的一者、第三连接部CP3中的两者与分支部BP中的四者构成一网格状电极。举例来说,各电极部ELA2除了包括第一条状部SP1之外,还包括一个第二条状部SP2、两个第三连接部CP3与四个分支部BP。第二条状部SP2平行第一条状部SP1,并连接两相邻遮蔽部ELB1。各第三连接部CP3分别连接于第一条状部SP1与第二条状部SP2之间,且一部分的分支部BP分别从第一条状部SP1相对于第三连接部CP3的一侧延伸出,另一部分的分支部BP从第二条状部SP2相对于第三连接部CP3的一侧延伸出,使得各电极部ELA2可为网格状。于另一实施例中,第二导电层可不包括浮接电极。
请参考图13,其绘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互容式触控面板的俯视示意图。如图13所示,相较于第一实施例,在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互容式触控面板300的电极条组ELM3中的一者中,位于两相邻行的电极E之间的两个相邻遮蔽部彼此相连接,以构成单一个遮蔽部ELB3。换句话说,本实施例的同一电极条组ELM3可包括多个遮蔽部ELB3,且各遮蔽部ELB3与第一电极条EL1的电极部ELA1以及第二电极条EL2的电极部ELA1连接,借此本实施例的遮蔽部ELB3可遮蔽较多部分的连接线段CS。本实施例的第二导电层可不包括浮接电极。于另一实施例中,第二导电层可包括浮接电极。
请参考图14,其绘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互容式触控面板的俯视示意图。如图14所示,相较于第一实施例,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互容式触控面板400的各电极E4可包括一狭缝SL,与对应的第一条状部SP1中的一者重叠。具体来说,各狭缝SL可与各电极部ELA1至少部分重叠。于本实施例中,各狭缝SL也可具有栅状,以与各电极部ELA1的分支部BP以及第一条状部SP1重叠。相较于第一实施例的各电极E与对应的电极部ELA1之间的耦合电容,由于本实施例的各电极E4具有与电极部ELA1重叠的狭缝SL,因此各电极E4与电极部ELA1之间的耦合电容可降低。举例来说,当各第一电极串列ES1与各第二电极串列ES2可分别为感应电极,且各电极条组ELM1分别为驱动电极时,从各电极条组ELM1产生的电力线会有较多部分延伸至未被各电极条组ELM1遮蔽的电极E4上,使得在触控物触摸时会有较多的电力线的变化,因此透过狭缝SL可提升电极E4所检测到的电容变化量。并且,在此情况下,第二导电层C2并不具有浮接电极,以避免遮蔽各第一电极串列ES1与各第二电极串列ES2的电极E4感应。
综上所述,于本发明的互容式触控面板中,各电极条中设置有与连接线段重叠的遮蔽部,且遮蔽部的宽度可大于第一条状部的宽度,因此遮蔽部可遮蔽连接线段所产生的电力线,借此互容式触控面板的检测精准度可有效地提升。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修改和完善,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以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为准。

Claims (16)

1.一种互容式触控面板,具有一触控区以及一周边区,且该互容式触控面板包括:
一第一导电层,包括:
多个电极,排列成一阵列,并位于该触控区内,其中于该阵列的每一行中,位于(N×M)-1列的电极彼此电性连接成一第一电极串列,且位于N×M列的电极彼此电性连接成一第二电极串列,N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M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以及
多条连接线段,包括多条第一连接线段与多条第二连接线段,且各该第一连接线段分别连接对应的第一电极串列中的一者中的两相邻电极,各该第二连接线段分别连接对应的第二电极串列中的一者中的两相邻电极;
一第二导电层,设置于该第一导电层上方,该第二导电层包括M个彼此绝缘的电极条组,沿着该阵列的行方向依序排列于该触控区内,各该电极条组包括N条电极条,各该电极条分别沿着该阵列的列方向延伸并分别与对应一列的电极于一垂直投影方向上重叠,其中各该电极条包括多个第一条状部以及多个遮蔽部,各该第一条状部与各该遮蔽部沿着该阵列的列方向交替串联,各该第一条状部分别对应电极中的一者设置,各该遮蔽部分别与对应的该多个连接线段中的一者于该垂直投影方向上重叠,且各该遮蔽部在该阵列的行方向上的宽度大于各该第一条状部在该阵列的行方向上的宽度;以及
一绝缘层,设置于该第一导电层与该第二导电层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互容式触控面板,另包括多条导线,设置于该周边区内,且各该导线分别电性连接各该电极条组的电极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互容式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多个电极包括M个第一电极以及M个第二电极,该M个第一电极位于(N×M)-1列,该M个第二电极位于N×M列,各该电极条组的电极条包括一第一电极条与一第二电极条,且多个第一电极条中的一者的多个遮蔽部中的一者与多个第二连接线段中的一者重叠。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互容式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多个第一电极条中的该者的该多个遮蔽部中的该者与连接于该多个第一电极中的一者的两条相邻该多个第一连接线段重叠。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互容式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多个第二电极条中的一者的该多个遮蔽部中的一者与该多个第一连接线段中的一者重叠。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互容式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多个第二电极条中的该者的该多个遮蔽部中的该者与连接于该多个第二电极中的一者的两条相邻该多个第二连接线段重叠。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互容式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各该遮蔽部于该阵列的行方向上的宽度分别大于或等于各该电极于该阵列的行方向上的宽度的百分之十。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互容式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各该遮蔽部于该阵列的行方向上的宽度分别大于或等于各该电极于该阵列的行方向上的宽度的百分之五十。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互容式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位于两相邻行的电极之间的两个相邻遮蔽部之间不具有浮接电极。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互容式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于该M个电极条组中的一者中,位于两相邻行的电极之间的两个相邻遮蔽部彼此分隔开。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互容式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于该M个电极条组中的一者中,位于两相邻行的电极之间的两个相邻遮蔽部彼此相连接。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互容式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各该电极条分别另包括多个分支部,从各该第一条状部的两侧延伸出,使各该第一条状部与该多个分支部的一部分构成一栅状电极。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互容式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各该电极条分别另包括多条第二条状部、多个连接部与多个分支部,且该多个第一条状部中的一者、该多个第二条状部中的一者、该多个连接部中的两者与该多个分支部中的四者构成一网格状电极。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互容式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各该电极包括一狭缝,与对应的该多个第一条状部中的一者重叠。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互容式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各该第一电极串列与各该第二电极串列分别为一驱动电极,且各该电极条组为一感应电极。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互容式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各该第一电极串列与各该第二电极串列分别为一感应电极,且各该电极条组为一驱动电极。
CN201810004590.3A 2018-01-03 2018-01-03 具有双层电极结构的互容式触控面板 Active CN10999216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04590.3A CN109992168B (zh) 2018-01-03 2018-01-03 具有双层电极结构的互容式触控面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04590.3A CN109992168B (zh) 2018-01-03 2018-01-03 具有双层电极结构的互容式触控面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92168A CN109992168A (zh) 2019-07-09
CN109992168B true CN109992168B (zh) 2022-10-04

Family

ID=671284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004590.3A Active CN109992168B (zh) 2018-01-03 2018-01-03 具有双层电极结构的互容式触控面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992168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262666B2 (ja) * 2008-12-12 2013-08-14 Smk株式会社 静電容量式タッチパネル
TWI408451B (zh) * 2010-01-21 2013-09-11 Wintek Corp 觸控顯示面板
TWM467950U (zh) * 2013-07-29 2013-12-11 Wintek Corp 觸控面板以及觸控顯示面板
CN104866146B (zh) * 2014-02-25 2018-10-26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电容式触控面板
CN104216584B (zh) * 2014-06-24 2017-08-2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206470732U (zh) * 2017-02-27 2017-09-05 晨星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双层互容式触控面板
CN207833482U (zh) * 2018-01-03 2018-09-07 晨星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双层电极结构的互容式触控面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92168A (zh) 2019-07-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318035B2 (en) Touch sensor integrated type display device having dummy pixel eletrodes in a bezel region
KR101657393B1 (ko) 정전 용량형 센서를 구비한 표시 장치 및 그 구동 방법
TWI631503B (zh) 具有雙層電極結構的互容式觸控面板
US10620733B2 (en) Touch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with the same
TWI605375B (zh) 雙層互容式觸控面板
US20140347319A1 (en) Touch panel
US20120133613A1 (en) Capacitive touch panel
EP2879027B1 (en) Display device with integrated touch sensor
KR101679622B1 (ko) 터치 입력 장치
TWI655571B (zh) 互容式觸控面板
KR20120109191A (ko) 터치센서 내장형 액정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US10175836B2 (en) Conductive sheet, touch panel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KR20100070964A (ko) 정전용량방식 터치패널의 전극패턴구조
KR101618653B1 (ko) 터치 입력 장치 및 터치 검출 방법
JP2017097558A (ja) タッチ検出装置及びタッチ検出機能付き表示装置
JP2012043652A (ja) タッチスイッチ
JP2013167953A (ja) タッチパネル及び表示装置
US20160132180A1 (en) Capacitive Touch Circuit and Touch Sensor and Capacitive Touch System Using The Same
CN109992168B (zh) 具有双层电极结构的互容式触控面板
JP2014194697A (ja) 静電容量式タッチパネル
JP6612123B2 (ja) 静電容量式入力装置
CN207833482U (zh) 具有双层电极结构的互容式触控面板
JP6534807B2 (ja) タッチセンサ用電極、タッチパネル、及び、表示装置
CN108509092B (zh) 双层互容式触控面板
KR20100126140A (ko) 정전용량방식 터치패널의 전극패턴구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218

Address after: P.O. Box, Hong court, Furong Road, 802 Sai Wan Road, Grand Cayman Islands

Applicant after: Yili Technology (Cayman) Co.,Ltd.

Address before: 1, 10th floor, No.1, Taiyuan 2nd Street, Zhubei City, Xinzhu County, Taiwan, China

Applicant before: ILI TECHNOLOGY Corp.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425

Address after: Taiwan Hsinchu County China jhubei City, Taiwan two yuan Street No. 1 10 floor 1

Applicant after: ILI TECHNOLOGY Corp.

Address before: P.O. Box, Hong court, Furong Road, 802 Sai Wan Road, Grand Cayman Islands

Applicant before: Yili Technology (Cayman)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