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91511B - 一种架空线路雷击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架空线路雷击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91511B
CN109991511B CN201811231802.8A CN201811231802A CN109991511B CN 109991511 B CN109991511 B CN 109991511B CN 201811231802 A CN201811231802 A CN 201811231802A CN 109991511 B CN109991511 B CN 10999151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fiber
overhead line
lightning stroke
polarization
p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23180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991511A (zh
Inventor
曾宪武
李生福
徐朝
王先锋
毛天奇
田地
仇国滔
吴雪冬
杨隽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izhou Power Gri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izhou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izhou Power Grid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izhou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23180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991511B/zh
Publication of CN1099915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915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9915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915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08Locating faults in cables, transmission lines, or networks
    • G01R31/081Locating faults in cables, transmission lines, or networks according to type of conductors
    • G01R31/085Locating faults in cables, transmission lines, or networks according to type of conductors in power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lines, e.g. overhead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ocating Faults (AREA)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架空线路雷击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它包括:PC机,其特征在于:脉冲激光器与掺饵光纤放大器连接,掺饵光纤放大器与偏振分光器连接,偏振分光器与架空线路中的光纤一端连接;架空线路中的光纤另一端与检偏器连接,检偏器与光纤探测器连接,光纤探测器与数据采集器连接,数据采集器与信号处理器连接,信号处理器与PC机连接;解决了现有技术对架空线路雷击监测存在的故障定位不准确,误差大等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架空线路雷击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架空线路雷击监测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架空线路雷击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电网的建设,电力传输网和通信网融合成为主要发展趋势,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对电网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输电线路经常遭受雷击且雷击点难以精确定位,出现故障点排查困难,严重影响了电力通信系统的运行。尤其对于110kV及以下架空线路,线路运维水平低,雷击后往往因为故障巡查量大而被忽视。
为了定位架空线路的雷击点,现在已经发展了诸如电磁场测量定位法、阻抗法、行波故障定位法等非光纤探测技术和基于法拉第效应的光纤探测技术,对于非光纤探测技术,多存在线路有盲区、精度低、误差大、实用性不强的问题,不方便维护。因此上述方法大多在实际应用中都面临很大的问题。此外,上述探测雷击的方法只能应用于粗略的雷击定位,定位不够准确。
目前应用较多的主要有光时域反射仪(OTDR)进行光纤的故障定位,但由于OTDR测量的局限性,主要用于判断光链路通断、故障定位,而落雷点不一定在光纤线路上,则其不能直接对雷击点进行故障定位,以致于无法完成实时监测与定位。
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非光纤检测技术:阻抗法,依据测量的电压、电流是故障距离的函数来建立方程进行求解,但该方法受线路实际参数变化的影响,测量不准确;行波法,利用输电线路行波传输的原理进行测量定位,但高频的暂态行波在传输过程中存在色散及波速不确定问题,有时对远处传来的故障信号辨别不准确,定位误差大,不准确;光时域反射仪(OTDR):主要用于判断光链路通断、故障定位,不能直接用于输电线路雷击定位。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架空线路雷击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对架空线路雷击监测存在的故障定位不准确,误差大等技术问题。
本发明技术方案:
一种架空线路雷击监测装置,它包括:PC机,脉冲激光器与掺饵光纤放大器连接,掺饵光纤放大器与偏振分光器连接,偏振分光器与架空线路中的光纤一端连接;架空线路中的光纤另一端与检偏器连接,检偏器与光纤探测器连接,光纤探测器与数据采集器连接,数据采集器与信号处理器连接,信号处理器与PC机连接。
所述偏振分光器由两组起偏器与分光器件组成。
所述架空线路中的光纤包含两条光纤线路。
所述的架空线路雷击监测装置的监测方法,它包括:
步骤1、将激光光源注入到光纤;
步骤2、获取架空线路正常运行下的光信号偏振态数据;
步骤3、利用雷击突变量到达探测主机的时间定位雷击点。
步骤3所述利用雷击突变量到达探测主机的时间定位雷击点的方法为:
雷击点距尾端延时光纤中点的距离L1为:
L1=v(t2−t1)/2
式中t1为雷击监测装置在t1时第1次接收到A点的偏振突变信息;t2为在t2时第2次接收到B点的偏振突变信息;v为光纤中的光速。
本发明有益效果:
本发明采用POTDR实现架空线路雷击的实时在线监测,利用雷击引起的光信号偏振态突变量信息进行雷击监测;和OTDR技术相比,本发明可测量传输光的偏振态,且可使散射光与入射光偏振方向一致,其对偏振态突变量监测与雷击定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发明为了提高雷击点定位的准确性,装置集成两组偏振参数不同的偏振器件,分别对线路的两组光纤线路进行监测,获取多组数据进行对比/求均值,实现更高精度的雷击点定位和诊断。
解决了现有技术对架空线路雷击监测存在的故障定位不准确,误差大等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架空线路雷击监测装置,它包括:PC机,脉冲激光器与掺饵光纤放大器连接,掺饵光纤放大器与偏振分光器连接,偏振分光器与架空线路中的光纤一端连接;架空线路中的光纤另一端与检偏器连接,检偏器与光纤探测器连接,光纤探测器与数据采集器连接,数据采集器与信号处理器连接,信号处理器与PC机连接。
所述偏振分光器由两组起偏器与分光器件组成。
所述架空线路中的光纤包含两条光纤线路。
所述的架空线路雷击监测装置的监测方法,它包括:
步骤1、将激光光源注入到光纤;
步骤2、获取架空线路正常运行下的光信号偏振态数据;
步骤3、利用雷击突变量到达探测主机的时间定位雷击点。
步骤3所述利用雷击突变量到达探测主机的时间定位雷击点的方法为:
雷击点距尾端延时光纤中点的距离L1为:
L1=v(t2−t1)/2
式中t1为偏振解调设备在t1时第1次接收到A点的偏振突变信息;t2为在t2时第2次接收到B点的偏振突变信息;v为光纤中的光速。
本发明采用偏振态光时域反射技术(POTDR),将POTDR系统与架空线路中的光纤进行连接,激光器发射脉冲激光经偏振器注入到光纤中,脉冲光在光纤中会发生散射,包含瑞利散射、拉曼散射和布里渊散射,系统仅收集光纤中的背向瑞利散射偏振光信号,以获取架空线路正常运行下的光纤沿线每一点的时域数据。POTDR系统对时域数据进行频谱变换,并进行分析处理,以获取该架空线路的偏振光信号曲线。由于磁场、电场能够对光纤中光的偏振态进行调制,因此该技术可用于实现雷击产生的磁场测量。一旦发生雷击,光纤中光信号偏振态将发生突变,经小波降噪分析处理后,提取偏振态突变量信息,经系统诊断识别并定位雷击点,实现实时在线监测。
怎样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实现雷击点的精准定位是本装置的关键技术。该装置集成了偏振器,使入射光与散射光的偏振态一致,其可使装置在光纤输出端得到单一的偏振光。激光光源经过起偏器后进入线路的一根光纤,经过几十公里后通过尾端一定长度的延时光纤进入线路中的另一根光纤传输回来,通过计算雷击点处的偏振态突变量传到装置中的时刻来进行雷击点定位。为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及定位可靠性,该装置集成两组起偏器与分光器件组成偏振分光器,选择两条光纤线路,通过同时采集和计算多组数据的方法提高定位精度和监测的可靠性。
本发明技术特点:
(1)采用背向瑞利散射技术(POTDR),将POTDR系统与架空线路中的光纤进行连接,将POTDR的激光光源注入到光纤,光在光纤中会发生散射,包含瑞利散射、拉曼散射和布里渊散射,本系统仅收集光纤中的背向瑞利散射偏振光信号,以获取大量架空线路正常运行下的光信号偏振态数据。
(2)POTDR系统分析光的偏振态数据,通过检测偏振态的变化以监测架空线路线路状态;雷击时,在介质中沿光的传播方向会产生磁场,此时偏振态发生变化,此现象即为法拉第效应,用公式表示为θ=VBl。
式中:θ为偏振光的偏转角度,其变化方向与介质和磁场方向有关;V为费尔德常数,与光纤性质及光波长、温度等有关;B为平行于光传播方向的磁感应强度;l为偏振光在磁场中的穿越长度。
并利用雷击突变量到达探测主机的时间定位雷击点。
(3)所述的EDFA(掺饵光纤放大器)对瑞利散射信号进行放大,由于产生的信号强度较弱,经EDFA放大的信号便于检测与分析处理。
(4)所述偏振分光器包含分光器及两个或多个起偏器,偏振分光器是构成以偏振或者相位为主要检测特征的光纤系统的重要光无源器件之一,其重量轻,体积小,与光纤系统的兼容性强且高消光比,其可使光纤输出端得到单一的偏振光。
(5)所述的光探测器,主要特点是噪声低,灵敏度高,带宽较窄,放大倍数高。用于获取可靠的偏振态数据。

Claims (2)

1.一种架空线路雷击监测装置的监测方法,所述架空线路雷击监测装置包括:PC机,脉冲激光器与掺饵光纤放大器连接,掺饵光纤放大器与偏振分光器连接,偏振分光器与架空线路中的光纤一端连接;架空线路中的光纤另一端与检偏器连接,检偏器与光纤探测器连接,光纤探测器与数据采集器连接,数据采集器与信号处理器连接,信号处理器与PC机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偏振分光器由两组起偏器与分光器件组成;偏振器使入射光与散射光的偏振态一致,使装置在光纤输出端得到单一的偏振光;所述监测方法,它包括:
步骤1、将激光光源注入到光纤;
步骤2、获取架空线路正常运行下的光信号偏振态数据;
步骤3、利用雷击突变量到达探测主机的时间定位雷击点;
步骤3所述利用雷击突变量到达探测主机的时间定位雷击点的方法为:
雷击点距尾端延时光纤中点的距离L1为:
L1=v(t2−t1)/2,式中t1为雷击监测装置在t1时第1次接收到A点的偏振突变信息;t2为在t2时第2次接收到B点的偏振突变信息;v为光纤中的光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架空线路雷击监测装置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架空线路中的光纤包含两条光纤线路。
CN201811231802.8A 2018-10-22 2018-10-22 一种架空线路雷击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 Active CN10999151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31802.8A CN109991511B (zh) 2018-10-22 2018-10-22 一种架空线路雷击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31802.8A CN109991511B (zh) 2018-10-22 2018-10-22 一种架空线路雷击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91511A CN109991511A (zh) 2019-07-09
CN109991511B true CN109991511B (zh) 2021-10-01

Family

ID=671283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31802.8A Active CN109991511B (zh) 2018-10-22 2018-10-22 一种架空线路雷击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99151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41651B (zh) * 2019-07-25 2021-07-30 武汉钜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opgw的输电线路状态检测方法和系统
CN111077408B (zh) * 2019-12-26 2021-11-12 芯华创(武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纤偏振传感雷电定位系统及方法
CN111121873A (zh) * 2019-12-30 2020-05-08 武汉奥旭正源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分布式光纤传感装置
CN113776777B (zh) * 2021-09-16 2024-03-01 安徽工业大学 一种光纤复合架空地线雷击告警装置及雷击事件识别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55163A (zh) * 2011-08-25 2013-03-06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提高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定位精度的方法及系统
CN107328462A (zh) * 2017-07-04 2017-11-07 昆山金鸣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偏振态光纤振动传感时域检测系统
CN107612709A (zh) * 2017-08-10 2018-01-19 姜月娟 宽带用户分类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87526A (zh) * 2006-12-19 2007-06-27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实时雷击定位系统及定位方法
CN200993675Y (zh) * 2006-12-19 2007-12-19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基于光纤复合架空地线的实时雷击定位系统
JP2011010449A (ja) * 2009-06-25 2011-01-13 Chugoku Electric Power Co Inc:The 落雷事故監視制御システム
CN104655987B (zh) * 2015-02-28 2017-08-11 武汉大学 一种基于opgw光偏振态的输电线路雷击点定位新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55163A (zh) * 2011-08-25 2013-03-06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提高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定位精度的方法及系统
CN107328462A (zh) * 2017-07-04 2017-11-07 昆山金鸣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偏振态光纤振动传感时域检测系统
CN107612709A (zh) * 2017-08-10 2018-01-19 姜月娟 宽带用户分类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的智能电网输电线路在线监测";张旭苹;《光电子技术》;20171231;图4,正文第1节 *
"基于瑞利散射的光纤分布式雷击和闪络监测方法研究";陈宪林;《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20180831;正文第1-4节,图2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91511A (zh) 2019-07-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91511B (zh) 一种架空线路雷击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
CN105806465B (zh) 一种基于固定反射点的新型φ-otdr探测装置及其探测方法
CN102425995B (zh) 同时测量静态/动态应变、温度的光纤传感器系统及方法
CN107990970B (zh) 消除分布式光纤声波系统中衰落噪声的方法
CN103575504A (zh) 基于超导纳米线单光子探测器的光时域反射计
CN104964699A (zh) 基于φ-OTDR光纤分布式扰动传感器的扰动判断方法和装置
US8390797B2 (en) Enhanced optical time-domain reflectometer resolution using depolarization of light source
CN204439100U (zh) 动态分布式布里渊光纤传感装置
CN103900680A (zh) 一种利用光源抑制偏振串音测量噪声的装置及检测方法
CN103869224A (zh) 一种基于光纤电流传感器的容性设备局部放电检测方法
CN113092879B (zh) 输电线路雷击监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801305B (zh) 基于阶梯脉冲自放大的布里渊光时域反射仪的方法及装置
CN111412947A (zh) 一种全分布式opgw光缆覆冰在线监测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10595599B (zh) 减少光纤振动系统偏振衰落的方法及应用其的探测系统
CN105651373A (zh) 一种基于偏振光时域反射技术中测量两点同频振动的方法
CN106932083B (zh) 一种基于强磁场背景的光纤无线振动传感器装置
CN205594118U (zh) 一种输电线路接地闪络故障定位系统
CN203572631U (zh) 基于超导纳米线单光子探测器的光时域反射计
US8301416B2 (en) Optical noise index calculation method, optical noise index calculation apparatus, and optical sampling oscilloscope
CN110071759B (zh) 一种基于偏振白光干涉的光缆故障定位装置及方法
CN110635841B (zh) 一种提高混沌光时域反射仪回波信号的方法及装置
CN102539113B (zh) 一种基于布里渊光时域分析仪botda的曲线分析方法
CN113624363B (zh) 一种光纤温度监测装置
CN107631814B (zh) 光自相干传感光路结构、频移变化检测方法和传感装置
CN108132094B (zh) 一种基于脉冲光的分布式光纤振动传感装置和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