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83804B - 一种终端设备的信号状态确定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终端设备的信号状态确定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83804B
CN109983804B CN201780072324.8A CN201780072324A CN109983804B CN 109983804 B CN109983804 B CN 109983804B CN 201780072324 A CN201780072324 A CN 201780072324A CN 109983804 B CN109983804 B CN 10998380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access
level
range
data transmission
signal st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7232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983804A (zh
Inventor
薛超
罗飞
陈明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or De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or De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or Device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9838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838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9838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8380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34Reselection control
    • H04W36/36Reselection control by user or terminal equip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4Reselecting a network or an air interfa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83Determination of parameters used for hand-off, e.g. generation or modification of neighbour cell lists
    • H04W36/0085Hand-off measur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4Reselecting a network or an air interface
    • H04W36/144Reselecting a network or an air interface over a different radio air interface technology
    • H04W36/1446Reselecting a network or an air interface over a different radio air interface technology wherein at least one of the networks is unlicens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0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 H04W36/30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due to measured or perceived resources with higher communication qua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20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10Small scale networks; Flat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12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Abstract

一种终端设备的信号状态确定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终端设备进行语音业务时网络接入模式下的信号状态的级别频繁切换导致乒乓效应,影响语音业务的质量的问题。该方法为:终端设备在确定n个第一周期中采集的数据传输质量参数属于第一范围内时,确定网络接入模式下的信号状态为第一级别;然后在确定所述n个第一周期之后的m个第二周期中采集的数据传输质量参数属于第一迟滞范围内时,保持所述信号状态为所述第一级别。这样避免信号状态出现频繁切换的乒乓效应现象,进而在终端设备根据多个网络接入模式下的信号状态的级别选择网络接入模式时,避免信号状态的频繁切换导致网络接入模式的频繁切换,保证所述终端设备执行的业务的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终端设备的信号状态确定方法及装置
本申请要求2016年12月8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201611123236.X、发明名称为“一种语音业务的信号状态切换方法和设备”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文件中。仅仅是为了简洁表述,其全部内容不在本申请文件中再原文重复一遍。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终端设备的信号状态确定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终端设备可以使用多种不同的网络接入模式进行语音业务,网络接入模式可以为长期演进网络(Long Term Evolution,LTE)模式或无线保真(Wireless-Fidelity,Wi-Fi)模式。终端设备在进行语音业务的过程中,会定期监测可选的多种网络接入模式下的信号强度,并根据各自的信号强度分别确定相应网络接入模式下的信号状态的级别。不同的信号强度对应不同的信号状态的级别,通常所述信号强度高于设定阈值时,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信号状态的级别为优;所述信号强度低于所述设定阈值时,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信号状态的级别为差。
当所述终端设备使用一种网络接入模式进行语音业务时,所述终端设备确定当前网络接入模式下的信号状态的级别比另一种网络接入模式下的信号状态的级别低时,所述终端设备会将当前语音业务的网络接入模式切换为另一种网络接入模式。当切换后的网络接入模式下的信号状态的级别比切换前的网络接入模式下的信号状态的级别低时,所述终端设备再次执行两种网络接入模式的切换。即所述终端设备根据两种网络接入模式下的信号状态的级别进行两种网络接入模式之间的切换。
在终端设备进行语音业务的过程中,所述信号强度不断发生变化,所述终端设备会根据所述信号强度与所述设定阈值的比较结果,将所述信号状态的级别切换为相应的优或者差。由于所述信号强度变化的随机性,所述信号强度很可能在所述设定阈值附近不断变化,此时所述终端设备就会将所述信号状态的级别在优和差之间进行频繁切换,导致乒乓效应,从而导致当所述终端设备使用一种网络接入模式进行语音业务时频繁执行两种网络接入模式之间的切换,影响语音业务的质量,降低了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终端设备的信号状态确定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终端设备进行语音业务时,信号状态的级别频繁切换导致乒乓效应,从而影响语音业务的质量,降低了用户体验的问题。
本申请提供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的信号状态确定方法,该方法包括:
终端设备按照设定周期采集网络接入模式下的数据传输质量参数;所述终端设备在确定n个第一数据传输质量参数属于第一范围内时,确定所述网络接入模式下的信号状态为第一级别;然后在确定之后的m个第二数据传输质量参数属于第一迟滞范围内时,保持所述信号状态为所述第一级别;其中,所述数据传输质量参数用于指示采用所述网络接入模式传输的数据的质量;所述n个第一数据传输质量参数是在n个第一周期中采集的数据传输质量参数,n为正整数;所述m个第二数据传输质量参数是在m个第二周期中采集的数据传输质量参数,m为正整数;所述第二周期是在所述第一周期之后的周期;所述第一迟滞范围是以所述第一范围为基础,并以所述第一范围的端点为起点向外延伸得到的。
通过上述方法,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信号状态为所述第一级别后,通过所述第一迟滞范围判断后续的信号状态的级别。由于所述第一迟滞范围是在所述第一范围的基础上扩展得到的,因此,该方法可以延长信号状态处于所述第一级别的时间,并避免数据传输质量参数在所述第一范围端点左右频繁跳变的情况下,所述终端设备确定的所述信号状态也在两个级别之间频繁切换。通过上述方法,可以避免信号状态出现频繁切换的乒乓效应现象,进而在终端设备根据多个网络接入模式下的信号状态的级别选择网络接入模式的场景中,避免由于信号状态的频繁切换,导致网络接入模式的频繁切换,最终保证所述终端设备执行的业务的质量。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周期的时长小于300毫秒,这样可以提高所述终端设备采集数据传输质量参数的精度,进而提高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数据传输质量参数确定信号状态的级别的精度,最终提高所述终端设备执行的业务的质量。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终端设备可以持续按周期的时长小于300毫秒采集所述数据传输质量参数。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有执行业务的需求以及在执行所述业务的过程中按周期为第一时长(小于300毫秒)采集所述数据传输质量参数,而在没有执行业务的需求的其他时间,按照周期为第二时长(大于或等于300毫秒)采集所述数据传输质量参数;或者,所述终端设备在执行业务的过程中按周期的时长小于300毫秒采集所述数据传输质量参数,在不执行业务时停止采集所述数据传输质量参数。
通过上述方法,可以减少所述终端设备在采集数据传输质量参数时的功耗。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网络接入模式可以但不限于为LTE模式或者Wi-Fi模式。
通过上述方法,所述终端设备可以确定多种网络接入模式下的信号状态的级别,以便后续根据所述多种网络接入模式下的信号状态的级别选择一种网络接入模式执行业务。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n个第一周期可以是连续的n个周期;也可以是指定时间段中的n个周期;还可以是s个周期中的n个周期,其中s为大于或等于n的整数。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m个第二周期可以是所述n个第一周期之后的连续的m个周期;也可以是所述n个第一周期之后的指定时间段中的m个周期;还可以是所述n个第一周期之后的t个周期中的m个周期,其中t为大于或等于m的整数。其中,n和m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数据传输质量参数可以但不限于为信号强度、误码率、误块率等。
通过上述方法,可以通过多种方式确定采用的网络接入模式传输的数据的质量。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信号状态的级别可以分为多种,例如优、良、可、差等。当数据传输质量参数不同时,所述终端设备针对每个级别设置的数据传输质量参数的范围也不同。
例如,当所述数据传输质量参数为误码率时,所述终端设备针对每个级别设置的所述数据传输质量参数的范围分别如下:
所述终端设备针对级别优设置的所述数据传输质量参数的范围可以为[0,10%];
所述终端设备针对级别良设置的所述数据传输质量参数的范围可以为(10%,40%);
所述终端设备针对级别差设置的所述数据传输质量参数的范围可以为[40%,100%]。
通过上述方法,所述终端设备可以根据针对每个级别设置的数据传输质量参数的范围准确地确定所述信号状态的级别。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当所述m个第二数据传输质量参数属于第二范围时,所述终端设备将所述信号状态由所述第一级别切换为第二级别,其中,所述第二范围与所述第一迟滞范围之间没有交集。
通过上述方法,所述终端设备可以将所述信号状态的级别进行切换,使所述终端设备准确地确定当前所述信号状态的级别。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当p个第三数据传输质量参数属于第二迟滞范围内时,所述终端设备保持所述信号状态为所述第二级别,所述p个第三数据传输质量参数是在p个第三周期中采集的数据传输质量参数,p为正整数,所述第三周期是在所述第二周期之后的周期,其中,所述第二迟滞范围是以所述第二范围为基础,并以所述第二范围的端点为起点向外延伸得到的。
通过上述方法,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信号状态为所述第二级别后,通过所述第二迟滞范围判断后续的信号状态的级别。由于所述第二迟滞范围是在所述第二范围的基础上扩展得到的,因此,该方法可以延长信号状态处于所述第二级别的时间,并避免数据传输质量参数在所述第二范围端点左右频繁跳变的情况下,所述终端设备确定的所述信号状态也在两个级别之间频繁切换。通过上述方法,可以避免信号状态出现频繁切换的乒乓效应现象,进而在终端设备根据多个网络接入模式下的信号状态的级别选择网络接入模式的场景中,避免由于信号状态的频繁切换,导致网络接入模式的频繁切换,最终保证所述终端设备执行的业务的质量。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选择网络接入模式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首先,终端设备通过以下步骤,确定第一网络接入模式下的第一信号状态的级别以及第二网络接入模式下的第二信号状态的级别:
所述终端设备按照设定周期采集目标网络接入模式下的数据传输质量参数,其中,所述数据传输质量参数用于指示采用所述目标网络接入模式传输的数据的质量;所述目标网络接入模式为所述第一网络接入模式或所述第二网络接入模式;
当n个第一数据传输质量参数属于第一范围内时,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目标网络接入模式下的信号状态为第一级别,所述n个第一数据传输质量参数是在n个第一周期中采集的数据传输质量参数,n为正整数;
当m个第二数据传输质量参数属于第一迟滞范围内时,所述终端设备保持所述信号状态为所述第一级别,所述m个第二数据传输质量参数是在m个第二周期中采集的数据传输质量参数,m为正整数,所述第二周期是在所述第一周期之后的周期,其中,所述第一迟滞范围是以所述第一范围为基础,并以所述第一范围的端点为起点向外延伸得到的;
然后,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信号状态的级别和所述第二信号状态的级别,在所述第一网络接入模式和所述第二网络接入模式中,选择所述第一网络接入模式执行业务。
通过上述方法,可以避免信号状态出现频繁切换的乒乓效应现象,进而在终端设备根据多个网络接入模式下的信号状态的级别选择网络接入模式的场景中,避免由于信号状态的频繁切换,导致网络接入模式的频繁切换,最终保证所述终端设备执行的业务的质量。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周期的时长小于300毫秒,这样可以提高所述终端设备采集数据传输质量参数的精度,进而提高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数据传输质量参数确定信号状态的级别的精度,最终提高所述终端设备执行的业务的质量。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n个第一周期可以是连续的n个周期;也可以是指定时间段中的n个周期;还可以是s个周期中的n个周期,其中s为大于或等于n的整数。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m个第二周期可以是所述n个第一周期之后的连续的m个周期;也可以是所述n个第一周期之后的指定时间段中的m个周期;还可以是所述n个第一周期之后的t个周期中的m个周期,其中t为大于或等于m的整数。其中,n和m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数据传输质量参数可以但不限于为信号强度、误码率、误块率等。
通过上述方法,可以通过多种方式确定采用的网络接入模式传输的数据的质量。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信号状态的级别可以分为多种,例如优、良、可、差等。当数据传输质量参数不同时,所述终端设备针对每个级别设置的数据传输质量参数的范围也不同。
例如,当所述数据传输质量参数为误码率时,所述终端设备针对每个级别设置的所述数据传输质量参数的范围分别如下:
所述终端设备针对级别优设置的所述数据传输质量参数的范围可以为[0,10%];
所述终端设备针对级别良设置的所述数据传输质量参数的范围可以为(10%,40%);
所述终端设备针对级别差设置的所述数据传输质量参数的范围可以为[40%,100%]。
通过上述方法,所述终端设备可以根据针对每个级别设置的数据传输质量参数的范围准确地确定所述信号状态的级别。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当所述m个第二数据传输质量参数属于第二范围时,所述终端设备将所述信号状态由所述第一级别切换为第二级别,其中,所述第二范围与所述第一迟滞范围之间没有交集。
通过上述方法,所述终端设备可以将所述信号状态的级别进行切换,使所述终端设备准确地确定当前所述信号状态的级别。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当p个第三数据传输质量参数属于第二迟滞范围内时,所述终端设备保持所述信号状态为所述第二级别,所述p个第三数据传输质量参数是在p个第三周期中采集的数据传输质量参数,p为正整数,所述第三周期是在所述第二周期之后的周期,其中,所述第二迟滞范围是以所述第二范围为基础,并以所述第二范围的端点为起点向外延伸得到的。
通过上述方法,可以避免信号状态出现频繁切换的乒乓效应现象,进而在终端设备根据多个网络接入模式下的信号状态的级别选择网络接入模式的场景中,避免由于信号状态的频繁切换,导致网络接入模式的频繁切换,最终保证所述终端设备执行的业务的质量。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网络接入模式为LTE模式和Wi-Fi模式中任一种,所述第二网络接入模式为所述LTE模式和所述Wi-Fi模式中除所述第一网络接入模式以外的另一种。例如,当所述第一网络接入模式为所述LTE模式时,所述第二网络接入模式为所述Wi-Fi模式;或者当所述第一网络接入模式为所述Wi-Fi模式时,所述第二网络接入模式为所述LTE模式。
通过上述方法,可以保证所述终端设备实现在多种网络接入模式中选择一种网络接入模式执行业务,最终保证所述业务的质量。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第一信号状态的级别高于所述第二信号状态的级别时,选择所述第一网络接入模式执行所述业务。
通过上述方法,所述终端设备可以在信号状态级别高的网络接入模式下执行所述业务,最终保证所述业务的质量。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第一信号状态的级别与所述第二信号状态的级别相同时,选择优先级高的所述第一网络接入模式执行所述业务。
通过上述方法,所述终端设备可以在优先级高的网络接入模式下执行所述业务,最终保证所述业务的质量。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第二信号状态的级别未处于设定级别范围内,且所述第一信号状态的级别高于所述第二信号状态的级别时,选择所述第一网络接入模式执行所述业务。
通过上述方法,所述终端设备可以在信号状态的级别高的网络接入模式下执行所述业务,最终保证所述业务的质量。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终端设备可以通过以下步骤选择所述第一网络接入模式执行所述业务:
所述终端设备在采用所述第一网络接入模式的多个接入点中,选择目标接入点;然后接入所述目标接入点,并通过所述目标接入点执行所述业务;其中,所述目标接入点为所述多个接入点中服务质量参数最大的接入点;任一个接入点的服务质量参数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通过所述接入点执行所述业务的质量。
通过上述方法,由于所述目标接入点的所述服务质量参数最大,因此可以使所述终端设备通过所述目标接入点执行所述业务的质量最好,从而保证所述业务的质量,提高用户体验。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终端设备判断通过所述目标接入点是否完成所述业务,并根据判断结果对所述目标接入点的服务质量参数进行更新,具体包括:
当所述终端设备确定通过所述目标接入点完成所述业务时,将所述目标接入点的服务质量参数增加一个固定值;否则,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未通过所述目标接入点完成所述业务,将所述目标接入点的服务质量参数减少一个固定值。
在上述方法中,通过对所述目标接入点的服务质量参数进行更新,所述终端设备后续可以根据所述服务质量参数选择服务质量较好的接入点,从而保证所述业务的质量,提高用户体验。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具有实现上述方法实例中终端设备行为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终端设备的结构中包括多个与上述功能对应的单元,这些单元可以执行上述方法示例中的相应功能,具体参见方法示例中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做赘述。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终端设备的结构中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支持所述终端设备执行上述方法中相应的功能。所述存储器与所述处理器耦合,其保存所述终端设备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移动通信系统,该移动通信系统包括终端设备和多个接入点,所述多个接入点为采用多种网络接入模式的多个接入点。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于使所述计算机执行上述任一种方法。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在确定n个第一周期中采集的数据传输质量参数属于第一范围内时,确定网络接入模式下的信号状态为第一级别;然后,在确定所述n个第一周期之后的m个第二周期中采集的数据传输质量参数属于第一迟滞范围内时,所述终端设备保持所述信号状态继续为所述第一级别;其中,所述第一迟滞范围是以所述第一范围为基础,并以所述第一范围的端点为起点向外延伸得到的。在该方法中,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信号状态为所述第一级别后,通过所述第一迟滞范围判断后续的信号状态的级别。由于所述第一迟滞范围是在所述第一范围的基础上扩展得到的,因此,该方法可以延长信号状态处于所述第一级别的时间,并避免数据传输质量参数在所述第一范围端点左右频繁跳变的情况下,所述终端设备确定的所述信号状态也在两个级别之间频繁切换。通过上述方法,可以避免信号状态出现频繁切换的乒乓效应现象,进而在终端设备根据多个网络接入模式下的信号状态的级别选择网络接入模式的场景中,避免由于信号状态的频繁切换,导致网络接入模式的频繁切换,最终保证所述终端设备执行的业务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通信系统的架构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信号状态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2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保持信号状态的级别的数据传输质量参数的范围的示意图;
图2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号状态的级别切换的数据传输质量参数的范围的示意图;
图2c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针对信号状态的级别预设的数据传输质量参数的范围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选择网络接入模式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的信号状态确定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终端设备进行语音业务时,信号状态的级别频繁切换导致乒乓效应,从而影响语音业务的质量,降低了用户体验的问题。其中,本申请所述方法和装置基于同一发明构思,由于方法及装置解决问题的原理相似,因此装置与方法的实施可以相互参见,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终端设备在确定n个第一周期中采集的数据传输质量参数属于第一范围内时,确定网络接入模式下的信号状态为第一级别;然后,在确定所述n个第一周期之后的m个第二周期中采集的数据传输质量参数属于第一迟滞范围内时,所述终端设备保持所述信号状态继续为所述第一级别;其中,所述第一迟滞范围是以所述第一范围为基础,并以所述第一范围的端点为起点向外延伸得到的。在该方法中,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信号状态为所述第一级别后,通过所述第一迟滞范围判断后续的信号状态的级别。由于所述第一迟滞范围是在所述第一范围的基础上扩展得到的,因此,该方法可以延长信号状态处于所述第一级别的时间,并避免数据传输质量参数在所述第一范围端点左右频繁跳变的情况下,所述终端设备确定的所述信号状态也在两个级别之间频繁切换。通过上述方法,可以避免信号状态出现频繁切换的乒乓效应现象,进而在终端设备根据多个网络接入模式下的信号状态的级别选择网络接入模式的场景中,避免由于信号状态的频繁切换,导致网络接入模式的频繁切换,最终保证所述终端设备执行的业务的质量。
以下,对本申请中的部分用语进行解释说明,以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
1)、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终端设备,又称之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是一种向用户提供数据连通性的设备,例如,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他处理设备等,以及经接入网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网进行通信的移动终端。
2)、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网络接入模式,指终端设备执行业务时接入的网络的方式,所述网络接入模式可以但不限定为:LTE模式或Wi-Fi模式。例如,在所述LTE模式下,所述终端设备执行业务时通过接入采用所述LTE模式的接入点接入网络。
3)、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接入点,是为终端设备提供无线接入服务的设备,根据采用的网络接入模式的不同,接入点的类型也不同。例如,采用LTE模式的LTE接入点,采用Wi-Fi模式的Wi-Fi接入点等。其中,所述LTE接入点包括但不限于:演进型节点B(evolved NodeB,eNB)、无线网络控制器(radio network controller,RNC)、节点B(Node B,NB)、基站控制器(Base Station Controller,BSC)、基站收发台(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家庭基站(例如,Home evolved NodeB,或Home Node B,HNB)、基带单元(BaseBand Unit,BBU)、微小区接入点(Small-cell Access Point,SAP)、全球微波互联接入(Worldwide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WiMAX)BS等。又例如,所述Wi-Fi接入点包括但不限于:无线接入点(Wireless-Fidelity Access Point,Wi-Fi AP)等。此外,所述接入点还包括多种采用其它网络接入模式的其它接入点,此处不再赘述。
4)、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数据传输质量参数,为指示采用任一种网络接入模式传输的数据的质量的参数,包括但不限于信号强度、误码率、误块率等。
5)、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服务质量参数,为指示终端设备通过任一接入点执行业务的质量的参数。任一接入点的服务质量参数是根据所述终端设备通过该接入点执行所述业务的完成与否情况进行更新的;在部署该接入点后,该接入点的服务质量参数为预设的初始值;在所述终端设备通过该接入点完成所述业务时,将该接入点的服务质量参数增加一个固定值,否则减少一个固定值。终端设备通过该接入点完成所述业务,是指在完成该业务的过程中,终端设备未切换到其他接入点。
6)、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在网络接入模式下的信号状态,体现在该网络接入模式下传输数据的质量。所述信号状态分为多种不同的级别,例如按照传输的数据的质量从好到坏,所述信号状态的级别可以分为优、良、可、差等。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第一级别和第二级别均为所述信号状态的级别,所述第一级别与所述第二级别不同。当按上述规则划分时,所述第一级别与所述第二级别可以为优、良、可、差等;当按其他规则划分时所述第一级别与所述第二级别还可以为其它级别,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7)、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业务,可以但不限于是语音业务、视频业务、音频业务等,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8)、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
9)、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第一”、“第二”等词汇,仅用于区分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也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顺序。
为了更加清晰地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信号状态确定方法及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信号状态确定方法适用的一种可能的移动通信系统,所述移动通信系统可以支持终端设备使用LTE模式、Wi-Fi模式两种网络接入模式执行业务。所述移动通信系统的架构包括:终端设备和多个接入点。其中,
所述多个接入点,用于为所述终端设备提供网络接入服务,以使所述终端设备通过接入所述多个接入点执行业务。所述多个接入点包括采用多种网络接入模式的多个接入点,其中采用每种网络接入模式的接入点包括多个。例如,图1所示的所述多个接入点包括多个Wi-Fi接入点(Wi-Fi接入点1和Wi-Fi接入点2)和多个LTE接入点(LTE接入点1和LTE接入点2)。
所述终端设备在执行业务前,确定多种网络接入模式中每种网络接入模式下的信号状态的级别,并根据多种网络接入模式下的信号状态的级别,在所述多种网络接入模式中选择第一目标网络接入模式,并接入采用所述第一目标网络接入模式的多个接入点中的第一目标接入点,通过所述第一目标接入点执行所述业务;例如,当所述第一目标网络接入模式为Wi-Fi模式时,所述第一目标接入点可以为图1所示的Wi-Fi接入点1;
所述终端设备在执行所述业务的过程中,继续确定所述多种网络接入模式中每种网络接入模式下的信号状态的级别,并根据所述多种网络接入模式下的信号状态的级别,判断是否需要切换网络接入模式;若否,则在所述多种网络接入模式中继续选择所述第一目标网络接入模式,并继续通过所述第一目标接入点执行所述业务;若是,则在所述多种网络接入模式中选择第二目标网络接入模式,并接入采用所述第二目标网络接入模式的多个接入点中的第二目标接入点,通过所述第二目标接入点执行所述业务;例如当所述第二目标接入模式为LTE模式时,所述第二目标接入点可以为图1所示的LTE接入点1。
例如,当所述多种网络接入模式为所述Wi-Fi模式和所述LTE模式时,所述终端设备在执行业务前,确定所述Wi-Fi模式下的信号状态的级别和所述LTE模式下的信号状态的级别,当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Wi-Fi模式下的信号状态的级别高于所述LTE模式下的信号状态的级别时,所述终端设备选择所述Wi-Fi模式执行所述业务,并在如图1所示的所述多个Wi-Fi接入点中选择Wi-Fi接入点1,并接入所述Wi-Fi接入点1,通过所述Wi-Fi接入点1执行所述业务;
所述终端设备在执行所述业务的过程中,继续确定所述Wi-Fi模式下的信号状态的级别和所述LTE模式下的信号状态的级别,当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Wi-Fi模式下的信号状态的级别高于所述LTE模式下的信号状态的级别时,所述终端设备继续选择所述Wi-Fi模式执行所述业务,继续通过所述Wi-Fi接入点1执行所述业务;当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Wi-Fi模式下的信号状态的级别低于所述LTE模式下的信号状态的级别时,所述终端设备将所述Wi-Fi模式切换为LTE模式,即选择所述LTE模式执行所述业务,并在如图1所示的所述多个LTE接入点中选择目标LTE接入点1,并接入所述LTE接入点1,通过所述LTE接入点1执行所述业务。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移动通信系统可以支持所述终端设备使用多种网络接入模式执行业务,不限于是上述LTE模式或Wi-Fi模式,在本申请的以下实施例中仅以网络接入模式为LTE模式或Wi-Fi模式为例进行详细描述,对其它网络接入模式的相关描述本申请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信号状态确定方法,适用于如图1所示的移动通信系统。参阅图2所示,该方法的具体流程包括:
步骤201:终端设备按照设定周期采集网络接入模式下的数据传输质量参数,其中,所述数据传输质量参数用于指示采用所述网络接入模式传输的数据的质量。
其中,可选的,所述周期的时长小于300毫秒,这样可以提高所述终端设备采集数据传输质量参数的精度,进而提高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数据传输质量参数确定信号状态的级别的精度,最终提高所述终端设备执行的业务的质量。
可选的,所述终端设备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法执行步骤201:
第一种方法:所述终端设备可以持续按周期的时长小于300毫秒采集所述数据传输质量参数。
第二种方法: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有执行业务的需求以及在执行所述业务的过程中按周期为第一时长(小于300毫秒)采集所述数据传输质量参数,而在没有执行业务的需求的其他时间,按照周期为第二时长(大于或等于300毫秒)采集所述数据传输质量参数;
第三种方法:所述终端设备在执行业务的过程中按周期的时长小于300毫秒采集所述数据传输质量参数,在不执行业务时停止采集所述数据传输质量参数。
通过上述后两种方法,可以减少所述终端设备在执行步骤201时的功耗。
可选的,所述网络接入模式可以但不限于为LTE模式或者Wi-Fi模式。
可选的,所述数据传输质量参数可以但不限于为信号强度、误码率、误块率等。
其中,当所述数据传输质量参数为所述信号强度时,所述数据传输质量参数越大,表示所述终端设备采用所述网络接入模式传输的数据的质量越好,即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网络接入模式下的信号状态的级别越高,反之越低;当所述数据传输质量参数为所述误码率或所述误块率时,所述数据传输质量参数越大,表示所述终端设备采用所述网络接入模式传输的数据的质量越差,即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网络接入模式下的信号状态的级别越低,反之越高。具体的,所述信号强度可以用接收的信号强度(Received Signal StrengthIndication,RSSI)表示。
步骤202:当n个第一数据传输质量参数属于第一范围内时,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网络接入模式下的信号状态为第一级别,所述n个第一数据传输质量参数是在n个第一周期中采集的数据传输质量参数,n为正整数。
其中,所述信号状态的级别可以分为多种,例如优、良、可、差等。当数据传输质量参数不同时,所述终端设备针对每个级别设置的数据传输质量参数的范围也不同。例如,当所述数据传输质量参数为误码率时,所述终端设备针对每个级别设置的所述数据传输质量参数的范围分别如下:
所述终端设备针对级别优设置的所述数据传输质量参数的范围可以为[0,10%];
所述终端设备针对级别良设置的所述数据传输质量参数的范围可以为(10%,40%);
所述终端设备针对级别差设置的所述数据传输质量参数的范围可以为[40%,100%]。
可选的,所述n个第一周期可以是连续的n个周期;也可以是指定时间段中的n个周期;还可以是s个周期中的n个周期,其中s为大于或等于n的整数。
下面以所述数据传输质量参数为误码率为例,对所述终端设备执行步骤202,确定所述信号状态为所述第一级别进行说明:
例1,当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n个第一数据传输质量参数属于的所述第一范围为[40%,100%]时,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第一级别为差。
例2,当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n个第一数据传输质量参数属于的所述第一范围为(10%,40%)时,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第一级别为良。
例3,当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n个第一数据传输质量参数属于的所述第一范围为[0,10%]时,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第一级别为优。
可选的,当所述数据传输质量参数为信号强度时,所述终端设备根据针对每个级别预设的所述数据传输质量参数的范围,确定所述第一范围与所述第一级别的对应关系的方法,与上述当所述数据传输质量参数为误码率时的方法原理相似,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203:当m个第二数据传输质量参数属于第一迟滞范围内时,所述终端设备保持所述信号状态为所述第一级别,所述m个第二数据传输质量参数是在m个第二周期中采集的数据传输质量参数,m为正整数,所述第二周期是在所述第一周期之后的周期,其中,所述第一迟滞范围是以所述第一范围为基础,并以所述第一范围的端点为起点向外延伸得到的。
可选的,所述终端设备在根据所述第一范围得到所述第一迟滞范围时,当所述第一范围只有唯一端点时,只根据所述第一范围的唯一端点向外延伸得到所述第一迟滞范围;当所述第一范围有两个端点时,根据所述第一范围的两个端点中的至少一个端点向外延伸得到所述第一迟滞范围。其中根据所述第一范围的端点向外延伸的具体范围,可以为预先设置好的,也可以为所述终端设备根据实际场景进行设置的。
可选的,所述m个第二周期可以是所述n个第一周期之后的连续的m个周期;也可以是所述n个第一周期之后的指定时间段中的m个周期;还可以是所述n个第一周期之后的t个周期中的m个周期,其中t为大于或等于m的整数。其中,n和m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
其中,在上述步骤202中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信号状态为第一级别后,执行步骤203时,延用例3,仅以所述第一级别为优为例进行详细说明:
所述第一级别为优时,对应的所述第一范围为[0,10%],以所述第一范围为基础,并以端点10%为起点向外延伸得到所述第一迟滞范围[0,20%],所述第一范围和所述第一迟滞范围如图2a所示。当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m个第二数据传输质量参数属于所述第一迟滞范围内(即为图2a中的[0,20%])时,所述终端设备保持所述信号状态为所述第一级别,即保持为优。
通过上述方法,当所述m个数据传输质量参数在10%左右频繁跳变时,由于所述第一迟滞范围包含了10%左右的值,因此避免了所述信号状态的级别在优和良之间频繁切换,进而在所述终端设备根据多个网络接入模式下的信号状态的级别选择网络接入模式的场景中,避免由于信号状态的频繁切换,导致网络接入模式的频繁切换,最终保证所述终端设备执行的业务的质量。
可选的,当所述第一级别为差,对应的所述第一范围为[40%,100%]时,通过上述方法可以得到所述第一迟滞范围为[30%,100%];当所述第一级别为良,对应的所述第一范围为(10%,40%)时,通过上述方法可以得到所述第一迟滞范围为(5%,40%),或者(10%,50%),或者(5%,50%)。
可选的,在上述步骤202中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信号状态为第一级别后,当所述m个第二数据传输质量参数属于第二范围时,所述终端设备将所述信号状态由所述第一级别切换为第二级别,其中,所述第二范围与所述第一迟滞范围之间没有交集。
延用上例,仅以所述第一级别为良,对应的所述第一迟滞范围为(5%,50%)为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2b所示的第二范围1[0,5%]和第二范围2[50%,100%)均与所述第一迟滞范围(5%,50%)之间没有交集,因此所述第二范围1和所述第二范围2均可以看作所述第二范围。当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m个第二数据传输质量参数属于图2b中所示的所述第二范围1时,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信号状态的级别为优(即所述第二级别),此时,所述终端设备将所述信号状态的级别由所述第一级别切换为所述第二级别,即由良切换为优;当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m个第二数据传输质量参数属于图2b中所示的所述第二范围2时,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信号状态的级别为差(即所述第二级别),此时,所述终端设备将所述信号状态的级别由所述第一级别切换为所述第二级别,即由良切换为差。
可选的,当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m个第二数据传输质量参数中的u个第二数据传输质量参数属于图2b中所示的所述第二范围1,其它m-u个第二数据传输质量参数属于图2b中所示的所述第二范围2时,所述终端设备继续保持所述信号状态为所述第一级别(即继续保持良)。其中u为小于m的正整数。
可选的,当所述第一级别为优,对应的所述第一迟滞范围为[0,20%]时,对应的所述第二范围可以为(20%,40%)或者[40%,100%],相应的,所述终端设备将所述信号状态的级别由优切换为良或者差(即由所述第一级别切换为所述第二级别);当所述第一级别为差,对应的所述第一迟滞范围为[30%,100%]时,对应的所述第二范围可以为(10%,30%)或者[0,10%],相应的,所述终端设备将所述信号状态的级别由差切换为良或者优(即由所述第一级别切换为所述第二级别)。
可选的,在所述终端设备将所述信号状态的级别由所述第一级别切换为所述第二级别后,当所述终端设备在之后的p个第三周期中采集的p个第三数据传输质量参数属于第二迟滞范围内时,所述终端设备保持所述信号状态为所述第二级别。其中,所述p个第三数据传输质量参数是在p个第三周期中采集的数据传输质量参数,p为正整数,所述第三周期是在所述第二周期之后的周期,其中,所述第二迟滞范围是以所述第二范围为基础,并以所述第二范围的端点为起点向外延伸得到的。
其中,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二范围确定所述第二迟滞范围,进而根据所述第二迟滞范围保持所述信号状态为所述第二级别的方法,与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范围确定所述第一迟滞范围,进而根据所述第一迟滞范围保持所述信号状态为所述第一级别的方法相同,详细之处此处不再赘述。
通过上述对所述第一级别与所述第二级别的具体分析可知,所述第一级别与所述第二级别均可以为优、良、差中的任一种级别,但是所述第一级别与所述第二级别为不同的级别,即不能同时为同一种级别。其中所述第一级别与所述第二级别还可以为除上述三种级别以外的多种级别,此处不再赘述。
采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信号状态确定方法,终端设备在确定n个第一周期中采集的数据传输质量参数属于第一范围内时,确定网络接入模式下的信号状态为第一级别;然后,在确定所述n个第一周期之后的m个第二周期中采集的数据传输质量参数属于第一迟滞范围内时,所述终端设备保持所述信号状态继续为所述第一级别;其中,所述第一迟滞范围是以所述第一范围为基础,并以所述第一范围的端点为起点向外延伸得到的。在该方法中,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信号状态为所述第一级别后,通过所述第一迟滞范围判断后续的信号状态的级别。由于所述第一迟滞范围是在所述第一范围的基础上扩展得到的,因此,该方法可以延长信号状态处于所述第一级别的时间,并避免数据传输质量参数在所述第一范围端点左右频繁跳变的情况下,所述终端设备确定的所述信号状态也在两个级别之间频繁切换。通过上述方法,可以避免信号状态出现频繁切换的乒乓效应现象,进而在终端设备根据多个网络接入模式下的信号状态的级别选择网络接入模式的场景中,避免由于信号状态的频繁切换,导致网络接入模式的频繁切换,最终保证所述终端设备执行的业务的质量。
可选的,所述终端设备可以通过上述方法,确定多个信号状态的级别中每个信号状态的级别;或者确定所述多个信号状态的级别中指定的部分信号状态的级别。
例如,在所述终端设备确定Wi-Fi模式下的信号状态的级别的场景中,当所述数据传输质量参数为误码率时,所述终端设备针对所述Wi-Fi模式下的信号状态的级别中每个级别设置的数据传输质量参数的范围分别如图2c所示:
所述终端设备针对级别优设置的所述数据传输质量参数的范围可以为[0,10%];
所述终端设备针对级别良设置的所述数据传输质量参数的范围可以为(10%,40%);
所述终端设备针对级别差设置的所述数据传输质量参数的范围可以为[40%,100%]。
在上述场景中,当所述终端设备采用传统的方法确定所述Wi-Fi模式下的信号状态的级别时,当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数据传输质量参数属于图2c中的[0,10%]时,所述终端设备在确定所述Wi-Fi模式下的信号状态的级别为优,之后当所述数据传输质量参数在8%-12%之间频繁变化时,所述终端设备会将所述Wi-Fi模式下的信号状态的级别在优和良之间频繁切换。
显然传统的方法会造成所述终端设备将所述Wi-Fi模式下的信号状态频繁切换,导致乒乓效应,从而导致所述终端设备通过多个网络接入模式下的信号状态的级别选择网络接入模式的场景中,由于信号状态的频繁切换,导致网络接入模式的频繁切换。从而影响语音业务的质量,降低了用户体验。
但是同样在上述场景中,采用本申请图2所示的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信号状态确定方法,可以解决采用上述传统方法造成的信号状态的频繁切换的问题。例如,当所述终端设备在5个第一周期中采集的数据传输质量参数属于图2c中的[0,10%]时,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Wi-Fi模式下的信号状态的级别为优;当在所述5个第一周期之后的5个第二周期中采集的数据传输质量参数属于图2c中的[0,20%]时,所述终端设备保持所述Wi-Fi模式下的信号状态的级别为优。
显然,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当所述数据传输质量参数在8%-12%之间频繁变化时,虽然超出了设置的级别优的范围,但是由于对设置的范围进行了扩展,使所述数据传输质量参数的变化在扩展的范围内,所述终端设备设备依然保持所述Wi-Fi模式下的信号状态的级别为优,避免了所述Wi-Fi模式下的信号状态的级别在优和良之间的频繁切换。
综上所述,通过本申请实施利提供的终端设备的信号状态确定方法,可以避免数据传输质量参数在预设范围的端点左右频繁跳变的情况下,所述终端设备确定的信号状态也在两个级别之间频繁切换。显然,通过上述方法,可以避免信号状态出现频繁切换的乒乓效应现象,进而在终端设备根据多个网络接入模式下的信号状态的级别选择网络接入模式的场景中,避免由于信号状态的频繁切换,导致网络接入模式的频繁切换,最终保证所述终端设备执行的业务的质量。
基于以上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选择网络接入模式的方法,适用于如图1所示的移动通信系统。参阅图3所示,该方法的具体流程包括:
步骤301:终端设备确定第一网络接入模式下的第一信号状态的级别以及第二网络接入模式下的第二信号状态的级别。
其中,所述终端设备通过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的信号状态确定方法实现步骤301,具体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按照设定周期采集目标网络接入模式下的数据传输质量参数,其中,所述数据传输质量参数用于指示采用所述目标网络接入模式传输的数据的质量;所述目标网络接入模式为所述第一网络接入模式或所述第二网络接入模式;
当n个第一数据传输质量参数属于第一范围内时,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目标网络接入模式下的信号状态为第一级别,所述n个第一数据传输质量参数是在n个第一周期中采集的数据传输质量参数,n为正整数;
当m个第二数据传输质量参数属于第一迟滞范围内时,所述终端设备保持所述信号状态为所述第一级别,所述m个第二数据传输质量参数是在m个第二周期中采集的数据传输质量参数,m为正整数,所述第二周期是在所述第一周期之后的周期,其中,所述第一迟滞范围是以所述第一范围为基础,并以所述第一范围的端点为起点向外延伸得到的。
可选的,在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信号状态为第一级别后,当所述m个第二数据传输质量参数属于第二范围时,所述终端设备将所述信号状态由所述第一级别切换为第二级别,其中,所述第二范围与所述第一迟滞范围之间没有交集。
可选的,在所述终端设备将所述信号状态的级别由所述第一级别切换为所述第二级别后,当所述终端设备在之后的p个第三周期中采集的p个第三数据传输质量参数属于第二迟滞范围内时,所述终端设备保持所述信号状态为所述第二级别。其中,所述p个第三数据传输质量参数是在p个第三周期中采集的数据传输质量参数,p为正整数,所述第三周期是在所述第二周期之后的周期,其中,所述第二迟滞范围是以所述第二范围为基础,并以所述第二范围的端点为起点向外延伸得到的。
在所述终端设备通过上述步骤确定所述第一信号状态的级别以及所述第二信号状态的级别的过程中,即确定所述目标网络接入模式下的信号状态的级别的过程中,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范围确定所述第一级别,以及根据所述第一迟滞范围保持所述第一级别,或者根据所述第二范围将所述信号状态由所述第一级别切换为所述第二级别的方法和具体示例与图2中步骤201至步骤203所述描述的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的,在上述步骤中,所述周期的时长小于300毫秒,这样所述终端设备可以提高采集数据传输质量参数的精度,进而提高根据所述数据传输质量参数确定信号状态的级别的精度,从而提高所述终端设备执行的业务的质量。
可选的,所述终端设备在上述步骤中,可以持续按周期的时长小于300毫秒采集所述数据传输质量参数;或者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有执行业务的需求以及在执行所述业务的过程中按周期的时长小于300毫秒采集所述数据传输质量参数。
可选的,所述数据传输质量参数可以但不限于为信号强度、误码率、误块率等。所述数据传输质量参数的取值与采用所述目标网络接入模式传输的数据的质量的关系参见上述实施例对数据传输质量参数的具体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的,所述第一网络接入模式为LTE模式和Wi-Fi模式中任一种,所述第二网络接入模式为所述LTE模式和所述Wi-Fi模式中除所述第一网络接入模式以外的另一种。例如,当所述第一网络接入模式为所述LTE模式时,所述第二网络接入模式为所述Wi-Fi模式;或者当所述第一网络接入模式为所述Wi-Fi模式时,所述第二网络接入模式为所述LTE模式。
步骤302: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信号状态的级别和所述第二信号状态的级别,在所述第一网络接入模式和所述第二网络接入模式中,选择所述第一网络接入模式执行业务。
可选的,所述终端设备选择所述第一网络接入模式执行所述业务,具体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第一信号状态的级别高于所述第二信号状态的级别时,选择所述第一网络接入模式执行所述业务。
例如,当所述第一信号状态的级别为优,所述第二信号状态的级别为差时,所述终端设备选择所述第一网络接入模式执行所述业务;或者,当所述第一信号状态的级别为优,所述第二信号状态的级别为良时,所述终端设备选择所述第一网络接入模式执行所述业务。
第二种情况: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第一信号状态的级别与所述第二信号状态的级别相同时,选择优先级高的所述第一网络接入模式执行所述业务。
例如,当所述第一网络接入模式为Wi-Fi模式,所述第二网络接入模式为LTE模式,且所述Wi-Fi模式比所述LTE模式优先级高时,确定所述第一信号状态的级别与所述第二信号状态的级别同为优后,所述终端设备选择所述Wi-Fi模式执行所述业务。
第三种情况: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第二信号状态的级别未处于设定级别范围内,且所述第一信号状态的级别高于所述第二信号状态的级别时,选择所述第一网络接入模式执行所述业务。
其中,所述设定级别范围可以为优、良,还可以为根据其他规则将级别划分后级别相对较高的级别。
可选的,所述终端设备在执行所述业务之前或在执行所述业务的过程中,均可以通过上述三种情况中的方法选择所述第一网络接入模式执行所述业务。
例如,所述终端设备在通过上述第一种情况或第二种情况中的方法选择LTE模式执行所述业务后,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LTE模式下的信号状态的级别为差,未在设定级别范围(优、良)内,且所述终端设备确定Wi-Fi模式下的信号状态的级别为优,即高于所述LTE模式下的信号状态的级别。此时,所述终端设备将网络接入模式由所述LTE模式切换为所述Wi-Fi模式,即选择所述Wi-Fi模式执行所述业务。
可选的,当所述终端设备正在所述第二网络接入模式下执行所述业务时,当所述第二信号状态的级别为良(即处于所述设定级别范围内)时,即使所述第一信号状态的级别为优,所述终端设备依然保持网络接入模式不变,继续选择所述第二网络接入模式执行所述业务。
可选的,所述终端设备选择所述第一网络接入模式执行所述业务,具体过程可以分为以下两个步骤:
A、所述终端设备在采用所述第一网络接入模式的多个接入点中,选择目标接入点;其中,所述目标接入点为所述多个接入点中服务质量参数最大的接入点;其中,任一个接入点的服务质量参数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通过所述接入点执行所述业务的质量。
B、所述终端设备接入所述目标接入点,并通过所述目标接入点执行所述业务。
可选的,在所述终端设备执行所述步骤B之后,所述终端设备判断通过所述目标接入点是否完成所述业务,并根据判断结果对所述目标接入点的服务质量参数进行更新,具体包括:
当所述终端设备确定通过所述目标接入点完成所述业务时,将所述目标接入点的服务质量参数增加一个固定值;
否则,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未通过所述目标接入点完成所述业务,将所述目标接入点的服务质量参数减少一个固定值。
例如,当所述目标接入点为采用所述Wi-Fi模式的多个接入点中服务质量参数最大的接入点时,在所述终端设备接入所述目标接入点,并通过所述目标接入点执行语音业务后,当所述终端设备确定通过所述目标接入点完成所述语音业务,即通话成功后,所述终端设备将所述目标接入点的服务质量参数增加10;或者当所述终端设备确定通过所述目标接入点执行所述语音业务过程中通话失败,无法继续进行所述语音业务后,所述终端设备将所述目标接入点的服务质量参数减少10;或者当所述终端设备确定通过所述目标接入点执行所述语音业务过程中,所述终端设备将所述Wi-Fi模式切换为所述LTE模式,且后续通过采用所述LTE模式的多个接入点中服务质量参数最大的接入点继续执行所述语音业务后,所述终端设备将所述目标接入点的服务质量参数减少10。
在上述方法中,通过对所述目标接入点的服务质量参数进行更新,所述终端设备后续可以根据所述服务质量参数选择服务质量较好的接入点,从而保证所述业务的质量,提高用户体验。
采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选择网络接入模式的方法,终端设备在确定n个第一周期中采集的数据传输质量参数属于第一范围内时,确定目标网络接入模式下的信号状态为第一级别,所述目标网络接入模式为第一网络接入模式或第二网络接入模式;然后,在确定所述n个第一周期之后的m个第二周期中采集的数据传输质量参数属于第一迟滞范围内时,所述终端设备保持所述信号状态继续为所述第一级别;其中,所述第一迟滞范围是以所述第一范围为基础,并以所述第一范围的端点为起点向外延伸得到的;所述终端设备通过上述方法确定第一网络接入模式下的第一信号状态的级别以及第二网络接入模式下的第二信号状态的级别后,在所述第一网络接入模式和所述第二网络接入模式中,选择所述第一网络接入模式执行业务。在该方法中,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信号状态为所述第一级别后,通过所述第一迟滞范围判断后续的信号状态的级别。由于所述第一迟滞范围是在所述第一范围的基础上扩展得到的,因此,该方法可以延长信号状态处于所述第一级别的时间,并避免数据传输质量参数在所述第一范围端点左右频繁跳变的情况下,所述终端设备确定的所述信号状态也在两个级别之间频繁切换。通过上述方法,可以避免信号状态出现频繁切换的乒乓效应现象,进而在终端设备根据多个网络接入模式下的信号状态的级别选择网络接入模式的场景中,避免由于信号状态的频繁切换,导致网络接入模式的频繁切换,最终保证所述终端设备执行的业务的质量。
基于以上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移动通信系统,用于实现如图2所示的终端设备的信号状态确定方法。参阅图4所示,该终端设备400包括:采集单元401和处理单元402,其中,
所述采集单元401,用于按照设定周期采集网络接入模式下的数据传输质量参数,其中,所述数据传输质量参数用于指示采用所述网络接入模式传输的数据的质量;
所述处理单元402,用于当n个第一数据传输质量参数属于第一范围内时,确定所述网络接入模式下的信号状态为第一级别,所述n个第一数据传输质量参数是在n个第一周期中采集的数据传输质量参数,n为正整数;以及
当m个第二数据传输质量参数属于第一迟滞范围内时,保持所述信号状态为所述第一级别,所述m个第二数据传输质量参数是在m个第二周期中采集的数据传输质量参数,m为正整数,所述第二周期是在所述第一周期之后的周期,其中,所述第一迟滞范围是以所述第一范围为基础,并以所述第一范围的端点为起点向外延伸得到的。
可选的,所述处理单元402,还用于:
当所述m个第二数据传输质量参数属于第二范围时,将所述信号状态由所述第一级别切换为第二级别,其中,所述第二范围与所述第一迟滞范围之间没有交集。
可选的,所述处理单元402,还用于:
当p个第三数据传输质量参数属于第二迟滞范围内时,保持所述信号状态为所述第二级别,所述p个第三数据传输质量参数是在p个第三周期中采集的数据传输质量参数,p为正整数,所述第三周期是在所述第二周期之后的周期,其中,所述第二迟滞范围是以所述第二范围为基础,并以所述第二范围的端点为起点向外延伸得到的。
可选的,所述周期的时长小于300毫秒。
可选的,所述网络接入模式为长期演进网络LTE模式或者无线保真Wi-Fi模式。
可选的,所述数据传输质量参数为信号强度或者误码率。
采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在确定n个第一周期中采集的数据传输质量参数属于第一范围内时,确定网络接入模式下的信号状态为第一级别;然后,在确定所述n个第一周期之后的m个第二周期中采集的数据传输质量参数属于第一迟滞范围内时,所述终端设备保持所述信号状态继续为所述第一级别;其中,所述第一迟滞范围是以所述第一范围为基础,并以所述第一范围的端点为起点向外延伸得到的。在该方法中,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信号状态为所述第一级别后,通过所述第一迟滞范围判断后续的信号状态的级别。由于所述第一迟滞范围是在所述第一范围的基础上扩展得到的,因此,该方法可以延长信号状态处于所述第一级别的时间,并避免数据传输质量参数在所述第一范围端点左右频繁跳变的情况下,所述终端设备确定的所述信号状态也在两个级别之间频繁切换。通过上述方法,可以避免信号状态出现频繁切换的乒乓效应现象,进而在终端设备根据多个网络接入模式下的信号状态的级别选择网络接入模式的场景中,避免由于信号状态的频繁切换,导致网络接入模式的频繁切换,最终保证所述终端设备执行的业务的质量。
基于以上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移动通信系统,用于实现如图3所示的终端设备选择网络接入模式的方法。参阅图5所示,该终端设备500包括:处理单元501和选择单元502,其中,
所述处理单元501,用于确定第一网络接入模式下的第一信号状态的级别以及第二网络接入模式下的第二信号状态的级别,其中,具体用于:
按照设定周期采集目标网络接入模式下的数据传输质量参数,其中,所述数据传输质量参数用于指示采用所述目标网络接入模式传输的数据的质量,所述目标网络接入模式为所述第一网络接入模式或所述第二网络接入模式;
当n个第一数据传输质量参数属于第一范围内时,确定所述目标网络接入模式下的信号状态为第一级别,所述n个第一数据传输质量参数是在n个第一周期中采集的数据传输质量参数,n为正整数;
当m个第二数据传输质量参数属于第一迟滞范围内时,保持所述信号状态为所述第一级别,所述m个第二数据传输质量参数是在m个第二周期中采集的数据传输质量参数,m为正整数,所述第二周期是在所述第一周期之后的周期,其中,所述第一迟滞范围是以所述第一范围为基础,并以所述第一范围的端点为起点向外延伸得到的;
所述选择单元502,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信号状态的级别和所述第二信号状态的级别,在所述第一网络接入模式和所述第二网络接入模式中,选择所述第一网络接入模式执行业务。
可选的,所述处理单元501,还用于:
当所述m个第二数据传输质量参数属于第二范围时,将所述信号状态由所述第一级别切换为第二级别,其中,所述第二范围与所述第一迟滞范围之间没有交集。
可选的,所述处理单元501,还用于:
当p个第三数据传输质量参数属于第二迟滞范围内时,保持所述信号状态为所述第二级别,所述p个第三数据传输质量参数是在p个第三周期中采集的数据传输质量参数,p为正整数,所述第三周期是在所述第二周期之后的周期,其中,所述第二迟滞范围是以所述第二范围为基础,并以所述第二范围的端点为起点向外延伸得到的。
可选的,所述周期的时长小于300毫秒。
可选的,所述第一网络接入模式为长期演进网络LTE模式和无线保真Wi-Fi模式中任一种,所述第二网络接入模式为所述LTE模式和所述Wi-Fi模式中除所述第一网络接入模式以外的另一种。
可选的,所述数据传输质量参数为信号强度或者误码率。
可选的,所述选择单元502,在选择所述第一网络接入模式执行所述业务时,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第一信号状态的级别高于所述第二信号状态的级别;
选择所述第一网络接入模式执行所述业务。
可选的,所述选择单元502,在选择所述第一网络接入模式执行所述业务时,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第一信号状态的级别与所述第二信号状态的级别相同;
选择优先级高的所述第一网络接入模式执行所述业务。
可选的,所述选择单元502,在选择所述第一网络接入模式执行所述业务时,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第二信号状态的级别未处于设定级别范围内,且所述第一信号状态的级别高于所述第二信号状态的级别;
选择所述第一网络接入模式执行所述业务。
可选的,所述选择单元502,在选择所述第一网络接入模式执行所述业务时,具体用于:
在采用所述第一网络接入模式的多个接入点中,选择目标接入点;其中,所述目标接入点为所述多个接入点中服务质量参数最大的接入点;其中,任一个接入点的服务质量参数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通过所述接入点执行所述业务的质量;
接入所述目标接入点,并通过所述目标接入点执行所述业务。
可选的,所述处理单元501,还用于:
确定所述选择单元502通过所述目标接入点完成所述业务,将所述目标接入点的服务质量参数增加一个固定值;或者
确定所述选择单元502未通过所述目标接入点完成所述业务,将所述目标接入点的服务质量参数减少一个固定值。
采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在确定n个第一周期中采集的数据传输质量参数属于第一范围内时,确定目标网络接入模式下的信号状态为第一级别,所述目标网络接入模式为第一网络接入模式或第二网络接入模式;然后,在确定所述n个第一周期之后的m个第二周期中采集的数据传输质量参数属于第一迟滞范围内时,所述终端设备保持所述信号状态继续为所述第一级别;其中,所述第一迟滞范围是以所述第一范围为基础,并以所述第一范围的端点为起点向外延伸得到的;所述终端设备通过上述方法确定第一网络接入模式下的第一信号状态的级别以及第二网络接入模式下的第二信号状态的级别后,在所述第一网络接入模式和所述第二网络接入模式中,选择所述第一网络接入模式执行业务。在该方法中,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信号状态为所述第一级别后,通过所述第一迟滞范围判断后续的信号状态的级别。由于所述第一迟滞范围是在所述第一范围的基础上扩展得到的,因此,该方法可以延长信号状态处于所述第一级别的时间,并避免数据传输质量参数在所述第一范围端点左右频繁跳变的情况下,所述终端设备确定的所述信号状态也在两个级别之间频繁切换。通过上述方法,可以避免信号状态出现频繁切换的乒乓效应现象,进而在终端设备根据多个网络接入模式下的信号状态的级别选择网络接入模式的场景中,避免由于信号状态的频繁切换,导致网络接入模式的频繁切换,最终保证所述终端设备执行的业务的质量。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单元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基于以上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移动通信系统,用于实现如图2所示的终端设备的信号状态确定方法。参阅图6所示,所述终端设备600包括:处理器602和存储器604,其中,
所述处理器602,用于实现如图2所示的终端设备的信号状态确定方法,包括:
按照设定周期采集网络接入模式下的数据传输质量参数,其中,所述数据传输质量参数用于指示采用所述网络接入模式传输的数据的质量;
当n个第一数据传输质量参数属于第一范围内时,确定所述网络接入模式下的信号状态为第一级别,所述n个第一数据传输质量参数是在n个第一周期中采集的数据传输质量参数,n为正整数;
当m个第二数据传输质量参数属于第一迟滞范围内时,保持所述信号状态为所述第一级别,所述m个第二数据传输质量参数是在m个第二周期中采集的数据传输质量参数,m为正整数,所述第二周期是在所述第一周期之后的周期,其中,所述第一迟滞范围是以所述第一范围为基础,并以所述第一范围的端点为起点向外延伸得到的。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602,还用于:
当所述m个第二数据传输质量参数属于第二范围时,将所述信号状态由所述第一级别切换为第二级别,其中,所述第二范围与所述第一迟滞范围之间没有交集。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602,还用于:
当p个第三数据传输质量参数属于第二迟滞范围内时,保持所述信号状态为所述第二级别,所述p个第三数据传输质量参数是在p个第三周期中采集的数据传输质量参数,p为正整数,所述第三周期是在所述第二周期之后的周期,其中,所述第二迟滞范围是以所述第二范围为基础,并以所述第二范围的端点为起点向外延伸得到的。
可选的,所述周期的时长小于300毫秒。
可选的,所述网络接入模式为长期演进网络LTE模式或者无线保真Wi-Fi模式。
可选的,所述数据传输质量参数为信号强度或者误码率。
所述存储器604,用于存放程序等。具体地,程序可以包括程序代码,该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操作指令。所述存储器604可能包含RAM,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所述处理器602执行所述存储器604所存放的应用程序,实现上述功能,从而实现如图2所示的终端设备的信号状态确定方法。
所述处理器602和所述存储器604相互连接。可选的,所述处理器602和所述存储器604可以通过图6中所示的总线603相互连接;所述总线603可以是外设部件互连标准(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xtended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所述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6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可选的,所述终端设备600还可以包括收发器601,与所述处理器602以及所述存储器604通过所述总线603相互连接。所述收发器601,用于与所述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其他设备进行通信交互。
采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在确定n个第一周期中采集的数据传输质量参数属于第一范围内时,确定网络接入模式下的信号状态为第一级别;然后,在确定所述n个第一周期之后的m个第二周期中采集的数据传输质量参数属于第一迟滞范围内时,所述终端设备保持所述信号状态继续为所述第一级别;其中,所述第一迟滞范围是以所述第一范围为基础,并以所述第一范围的端点为起点向外延伸得到的。在该方法中,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信号状态为所述第一级别后,通过所述第一迟滞范围判断后续的信号状态的级别。由于所述第一迟滞范围是在所述第一范围的基础上扩展得到的,因此,该方法可以延长信号状态处于所述第一级别的时间,并避免数据传输质量参数在所述第一范围端点左右频繁跳变的情况下,所述终端设备确定的所述信号状态也在两个级别之间频繁切换。通过上述方法,可以避免信号状态出现频繁切换的乒乓效应现象,进而在终端设备根据多个网络接入模式下的信号状态的级别选择网络接入模式的场景中,避免由于信号状态的频繁切换,导致网络接入模式的频繁切换,最终保证所述终端设备执行的业务的质量。
基于以上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移动通信系统,用于实现如图3所示的终端设备选择网络接入模式的方法。参阅图7所示,所述终端设备700包括:处理器702和存储器704,其中,
所述处理器702,用于实现如图3所示的终端设备选择网络接入模式的方法,包括:
确定第一网络接入模式下的第一信号状态的级别以及第二网络接入模式下的第二信号状态的级别,其中:
按照设定周期采集目标网络接入模式下的数据传输质量参数,其中,所述数据传输质量参数用于指示采用所述目标网络接入模式传输的数据的质量,所述目标网络接入模式为所述第一网络接入模式或所述第二网络接入模式;
当n个第一数据传输质量参数属于第一范围内时,确定所述目标网络接入模式下的信号状态为第一级别,所述n个第一数据传输质量参数是在n个第一周期中采集的数据传输质量参数,n为正整数;
当m个第二数据传输质量参数属于第一迟滞范围内时,保持所述信号状态为所述第一级别,所述m个第二数据传输质量参数是在m个第二周期中采集的数据传输质量参数,m为正整数,所述第二周期是在所述第一周期之后的周期,其中,所述第一迟滞范围是以所述第一范围为基础,并以所述第一范围的端点为起点向外延伸得到的;
根据所述第一信号状态的级别和所述第二信号状态的级别,在所述第一网络接入模式和所述第二网络接入模式中,选择所述第一网络接入模式执行业务。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702,还用于:
当所述m个第二数据传输质量参数属于第二范围时,将所述信号状态由所述第一级别切换为第二级别,其中,所述第二范围与所述第一迟滞范围之间没有交集。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702,还用于:
当p个第三数据传输质量参数属于第二迟滞范围内时,保持所述信号状态为所述第二级别,所述p个第三数据传输质量参数是在p个第三周期中采集的数据传输质量参数,p为正整数,所述第三周期是在所述第二周期之后的周期,其中,所述第二迟滞范围是以所述第二范围为基础,并以所述第二范围的端点为起点向外延伸得到的。
可选的,所述周期的时长小于300毫秒。
可选的,所述第一网络接入模式为长期演进网络LTE模式和无线保真Wi-Fi模式中任一种,所述第二网络接入模式为所述LTE模式和所述Wi-Fi模式中除所述第一网络接入模式以外的另一种。
可选的,所述数据传输质量参数为信号强度或者误码率。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702,在选择所述第一网络接入模式执行所述业务时,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第一信号状态的级别高于所述第二信号状态的级别;
选择所述第一网络接入模式执行所述业务。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702,在选择所述第一网络接入模式执行所述业务时,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第一信号状态的级别与所述第二信号状态的级别相同;
选择优先级高的所述第一网络接入模式执行所述业务。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702,在选择所述第一网络接入模式执行所述业务时,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第二信号状态的级别未处于设定级别范围内,且所述第一信号状态的级别高于所述第二信号状态的级别;
选择所述第一网络接入模式执行所述业务。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702,在选择所述第一网络接入模式执行所述业务时,具体用于:
在采用所述第一网络接入模式的多个接入点中,选择目标接入点;其中,所述目标接入点为所述多个接入点中服务质量参数最大的接入点;其中,任一个接入点的服务质量参数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通过所述接入点执行所述业务的质量;
接入所述目标接入点,并通过所述目标接入点执行所述业务。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702,还用于:
确定通过所述目标接入点完成所述业务,将所述目标接入点的服务质量参数增加一个固定值;或者
确定未通过所述目标接入点完成所述业务,将所述目标接入点的服务质量参数减少一个固定值。
所述存储器704,用于存放程序等。具体地,程序可以包括程序代码,该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操作指令。所述存储器704可能包含RAM,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所述处理器702执行所述存储器704所存放的应用程序,实现上述功能,从而实现如图3所示的终端设备选择网络接入模式的方法。
所述处理器702和所述存储器704相互连接。可选的,所述处理器702和所述存储器704可以通过图7中所示的总线703相互连接;所述总线703可以是外设部件互连标准(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xtended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所述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7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可选的,所述终端设备700还可以包括收发器701,与所述处理器702以及所述存储器704通过所述总线703相互连接。所述收发器701,用于与所述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其他设备进行通信交互。
采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在确定n个第一周期中采集的数据传输质量参数属于第一范围内时,确定目标网络接入模式下的信号状态为第一级别,所述目标网络接入模式为第一网络接入模式或第二网络接入模式;然后,在确定所述n个第一周期之后的m个第二周期中采集的数据传输质量参数属于第一迟滞范围内时,所述终端设备保持所述信号状态继续为所述第一级别;其中,所述第一迟滞范围是以所述第一范围为基础,并以所述第一范围的端点为起点向外延伸得到的;所述终端设备通过上述方法确定第一网络接入模式下的第一信号状态的级别以及第二网络接入模式下的第二信号状态的级别后,在所述第一网络接入模式和所述第二网络接入模式中,选择所述第一网络接入模式执行业务。在该方法中,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信号状态为所述第一级别后,通过所述第一迟滞范围判断后续的信号状态的级别。由于所述第一迟滞范围是在所述第一范围的基础上扩展得到的,因此,该方法可以延长信号状态处于所述第一级别的时间,并避免数据传输质量参数在所述第一范围端点左右频繁跳变的情况下,所述终端设备确定的所述信号状态也在两个级别之间频繁切换。通过上述方法,可以避免信号状态出现频繁切换的乒乓效应现象,进而在终端设备根据多个网络接入模式下的信号状态的级别选择网络接入模式的场景中,避免由于信号状态的频繁切换,导致网络接入模式的频繁切换,最终保证所述终端设备执行的业务的质量。
综上所述,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的信号状态确定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在确定n个第一周期中采集的数据传输质量参数属于第一范围内时,确定网络接入模式下的信号状态为第一级别;然后,在确定所述n个第一周期之后的m个第二周期中采集的数据传输质量参数属于第一迟滞范围内时,所述终端设备保持所述信号状态继续为所述第一级别;其中,所述第一迟滞范围是以所述第一范围为基础,并以所述第一范围的端点为起点向外延伸得到的。在该方法中,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信号状态为所述第一级别后,通过所述第一迟滞范围判断后续的信号状态的级别。由于所述第一迟滞范围是在所述第一范围的基础上扩展得到的,因此,该方法可以延长信号状态处于所述第一级别的时间,并避免数据传输质量参数在所述第一范围端点左右频繁跳变的情况下,所述终端设备确定的所述信号状态也在两个级别之间频繁切换。通过上述方法,可以避免信号状态出现频繁切换的乒乓效应现象,进而在终端设备根据多个网络接入模式下的信号状态的级别选择网络接入模式的场景中,避免由于信号状态的频繁切换,导致网络接入模式的频繁切换,最终保证所述终端设备执行的业务的质量。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实施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26)

1.一种终端设备的信号状态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设备按照设定周期采集网络接入模式下的数据传输质量参数,其中,所述数据传输质量参数用于指示采用所述网络接入模式传输的数据的质量;
当n个第一数据传输质量参数属于第一范围内时,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网络接入模式下的信号状态为第一级别,所述n个第一数据传输质量参数是在n个第一周期中采集的数据传输质量参数,n为正整数;
当m个第二数据传输质量参数属于第一迟滞范围内时,所述终端设备保持所述信号状态为所述第一级别,所述m个第二数据传输质量参数是在m个第二周期中采集的数据传输质量参数,m为正整数,所述第二周期是在所述第一周期之后的周期,其中,所述第一迟滞范围是以所述第一范围为基础,并以所述第一范围的端点为起点向外延伸得到的;
其中,当所述第一范围有唯一端点时,所述第一迟滞范围为根据所述第一范围的唯一端点向外延伸得到的;当所述第一范围有两个端点时,所述第一迟滞范围为根据所述第一范围的两个端点中的至少一个端点向外延伸得到的;
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所述m个第二数据传输质量参数属于第二范围时,所述终端设备将所述信号状态由所述第一级别切换为第二级别,其中,所述第二范围与所述第一迟滞范围之间没有交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周期的时长小于300毫秒。
3.如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接入模式为长期演进网络LTE模式或者无线保真Wi-Fi模式。
4.如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传输质量参数为信号强度或者误码率。
5.一种终端设备选择网络接入模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设备确定第一网络接入模式下的第一信号状态的级别以及第二网络接入模式下的第二信号状态的级别,其中:
所述终端设备按照设定周期采集目标网络接入模式下的数据传输质量参数,其中,所述数据传输质量参数用于指示采用所述目标网络接入模式传输的数据的质量,所述目标网络接入模式为所述第一网络接入模式或所述第二网络接入模式;
当n个第一数据传输质量参数属于第一范围内时,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目标网络接入模式下的信号状态为第一级别,所述n个第一数据传输质量参数是在n个第一周期中采集的数据传输质量参数,n为正整数;
当m个第二数据传输质量参数属于第一迟滞范围内时,所述终端设备保持所述信号状态为所述第一级别,所述m个第二数据传输质量参数是在m个第二周期中采集的数据传输质量参数,m为正整数,所述第二周期是在所述第一周期之后的周期,其中,所述第一迟滞范围是以所述第一范围为基础,并以所述第一范围的端点为起点向外延伸得到的;其中,当所述第一范围有唯一端点时,所述第一迟滞范围为根据所述第一范围的唯一端点向外延伸得到的;当所述第一范围有两个端点时,所述第一迟滞范围为根据所述第一范围的两个端点中的至少一个端点向外延伸得到的;
当所述m个第二数据传输质量参数属于第二范围时,所述终端设备将所述信号状态由所述第一级别切换为第二级别,其中,所述第二范围与所述第一迟滞范围之间没有交集;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信号状态的级别和所述第二信号状态的级别,在所述第一网络接入模式和所述第二网络接入模式中,选择所述第一网络接入模式执行业务。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周期的时长小于300毫秒。
7.如权利要求5-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接入模式为长期演进网络LTE模式和无线保真Wi-Fi模式中任一种,所述第二网络接入模式为所述LTE模式和所述Wi-Fi模式中除所述第一网络接入模式以外的另一种。
8.如权利要求5-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传输质量参数为信号强度或者误码率。
9.如权利要求5-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选择所述第一网络接入模式执行所述业务,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第一信号状态的级别高于所述第二信号状态的级别;
所述终端设备选择所述第一网络接入模式执行所述业务。
10.如权利要求5-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选择所述第一网络接入模式执行所述业务,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第一信号状态的级别与所述第二信号状态的级别相同;
所述终端设备选择优先级高的所述第一网络接入模式执行所述业务。
11.如权利要求5-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选择所述第一网络接入模式执行所述业务,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第二信号状态的级别未处于设定级别范围内,且所述第一信号状态的级别高于所述第二信号状态的级别;
所述终端设备选择所述第一网络接入模式执行所述业务。
12.如权利要求5-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选择所述第一网络接入模式执行所述业务,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在采用所述第一网络接入模式的多个接入点中,选择目标接入点;其中,所述目标接入点为所述多个接入点中服务质量参数最大的接入点;其中,任一个接入点的服务质量参数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通过所述接入点执行所述业务的质量;
所述终端设备接入所述目标接入点,并通过所述目标接入点执行所述业务。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确定通过所述目标接入点完成所述业务,将所述目标接入点的服务质量参数增加一个固定值;或者
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未通过所述目标接入点完成所述业务,将所述目标接入点的服务质量参数减少一个固定值。
14.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
处理器,用于调用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程序指令执行:按照设定周期采集网络接入模式下的数据传输质量参数,其中,所述数据传输质量参数用于指示采用所述网络接入模式传输的数据的质量;
当n个第一数据传输质量参数属于第一范围内时,确定所述网络接入模式下的信号状态为第一级别,所述n个第一数据传输质量参数是在n个第一周期中采集的数据传输质量参数,n为正整数;
当m个第二数据传输质量参数属于第一迟滞范围内时,保持所述信号状态为所述第一级别,所述m个第二数据传输质量参数是在m个第二周期中采集的数据传输质量参数,m为正整数,所述第二周期是在所述第一周期之后的周期,其中,所述第一迟滞范围是以所述第一范围为基础,并以所述第一范围的端点为起点向外延伸得到的;
其中,当所述第一范围有唯一端点时,所述第一迟滞范围为根据所述第一范围的唯一端点向外延伸得到的;当所述第一范围有两个端点时,所述第一迟滞范围为根据所述第一范围的两个端点中的至少一个端点向外延伸得到的;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当所述m个第二数据传输质量参数属于第二范围时,将所述信号状态由所述第一级别切换为第二级别,其中,所述第二范围与所述第一迟滞范围之间没有交集。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周期的时长小于300毫秒。
16.如权利要求14-15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接入模式为长期演进网络LTE模式或者无线保真Wi-Fi模式。
17.如权利要求14-15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传输质量参数为信号强度或者误码率。
18.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
处理器,用于调用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程序指令执行:确定第一网络接入模式下的第一信号状态的级别以及第二网络接入模式下的第二信号状态的级别,其中:
按照设定周期采集目标网络接入模式下的数据传输质量参数,其中,所述数据传输质量参数用于指示采用所述目标网络接入模式传输的数据的质量,所述目标网络接入模式为所述第一网络接入模式或所述第二网络接入模式;
当n个第一数据传输质量参数属于第一范围内时,确定所述目标网络接入模式下的信号状态为第一级别,所述n个第一数据传输质量参数是在n个第一周期中采集的数据传输质量参数,n为正整数;
当m个第二数据传输质量参数属于第一迟滞范围内时,保持所述信号状态为所述第一级别,所述m个第二数据传输质量参数是在m个第二周期中采集的数据传输质量参数,m为正整数,所述第二周期是在所述第一周期之后的周期,其中,所述第一迟滞范围是以所述第一范围为基础,并以所述第一范围的端点为起点向外延伸得到的;其中,当所述第一范围有唯一端点时,所述第一迟滞范围为根据所述第一范围的唯一端点向外延伸得到的;当所述第一范围有两个端点时,所述第一迟滞范围为根据所述第一范围的两个端点中的至少一个端点向外延伸得到的;
根据所述第一信号状态的级别和所述第二信号状态的级别,在所述第一网络接入模式和所述第二网络接入模式中,选择所述第一网络接入模式执行业务;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当所述m个第二数据传输质量参数属于第二范围时,将所述信号状态由所述第一级别切换为第二级别,其中,所述第二范围与所述第一迟滞范围之间没有交集。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周期的时长小于300毫秒。
20.如权利要求18-19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接入模式为长期演进网络LTE模式和无线保真Wi-Fi模式中任一种,所述第二网络接入模式为所述LTE模式和所述Wi-Fi模式中除所述第一网络接入模式以外的另一种。
21.如权利要求18-19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传输质量参数为信号强度或者误码率。
22.如权利要求18-19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在选择所述第一网络接入模式执行所述业务时,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第一信号状态的级别高于所述第二信号状态的级别;
选择所述第一网络接入模式执行所述业务。
23.如权利要求18-19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在选择所述第一网络接入模式执行所述业务时,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第一信号状态的级别与所述第二信号状态的级别相同;
选择优先级高的所述第一网络接入模式执行所述业务。
24.如权利要求18-19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在选择所述第一网络接入模式执行所述业务时,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第二信号状态的级别未处于设定级别范围内,且所述第一信号状态的级别高于所述第二信号状态的级别;
选择所述第一网络接入模式执行所述业务。
25.如权利要求18-19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在选择所述第一网络接入模式执行所述业务时,具体用于:
在采用所述第一网络接入模式的多个接入点中,选择目标接入点;其中,所述目标接入点为所述多个接入点中服务质量参数最大的接入点;其中,任一个接入点的服务质量参数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通过所述接入点执行所述业务的质量;
接入所述目标接入点,并通过所述目标接入点执行所述业务。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确定通过所述目标接入点完成所述业务,将所述目标接入点的服务质量参数增加一个固定值;或者
确定未通过所述目标接入点完成所述业务,将所述目标接入点的服务质量参数减少一个固定值。
CN201780072324.8A 2016-12-08 2017-03-24 一种终端设备的信号状态确定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998380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123236 2016-12-08
CN201611123236X 2016-12-08
PCT/CN2017/078155 WO2018103234A1 (zh) 2016-12-08 2017-03-24 一种终端设备的信号状态确定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83804A CN109983804A (zh) 2019-07-05
CN109983804B true CN109983804B (zh) 2021-12-24

Family

ID=624914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72324.8A Active CN109983804B (zh) 2016-12-08 2017-03-24 一种终端设备的信号状态确定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109294B2 (zh)
CN (1) CN109983804B (zh)
WO (1) WO201810323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13615B (zh) * 2021-09-27 2023-08-04 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 陆空两栖设备及其模式切换系统、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5041612A1 (en) * 2003-10-24 2005-05-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Handoff between a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and a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2595544A (zh) * 2012-03-21 2012-07-18 厦门市凌拓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wifi与4g网络在移动设备上自动切换的方法
CN103582060A (zh) * 2012-07-31 2014-02-12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切换方法、网络切换装置和移动终端
CN105792301A (zh) * 2014-12-16 2016-07-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切换网络的终端、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94681A (zh) * 2005-12-29 2006-06-28 上海贝豪通讯电子有限公司 基于定位信息的在3g网络和wifi网络间的切换方法
US8630637B2 (en) 2008-05-15 2014-01-14 Microsoft Corporation Inter-controller roam management and prediction for voice communications
US8295184B2 (en) * 2010-04-01 2012-10-23 Apple Inc. Wireless connection control
US9148833B1 (en) * 2012-11-05 2015-09-29 Sprint Spectrum L.P.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using reverse-link measurement parameters for making handoff decisions
US9049650B2 (en) * 2012-12-07 2015-06-02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electing an inter-radio access technology for an electronic device
KR102278510B1 (ko) 2014-03-26 2021-07-1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네트워크에서의 음성 서비스 장치 및 방법
US9867098B2 (en) 2014-05-29 2018-01-09 T-Mobile Usa, Inc. Wi-Fi calling using SIP-IMS handset and evolved packet data gateway
US20170251401A1 (en) * 2014-09-26 2017-08-31 Kyocera Corporation Traffic steering between cellular networks and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wlans) using user equipment (ue) throughput estimate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5041612A1 (en) * 2003-10-24 2005-05-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Handoff between a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and a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2595544A (zh) * 2012-03-21 2012-07-18 厦门市凌拓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wifi与4g网络在移动设备上自动切换的方法
CN103582060A (zh) * 2012-07-31 2014-02-12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切换方法、网络切换装置和移动终端
CN105792301A (zh) * 2014-12-16 2016-07-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切换网络的终端、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8103234A1 (zh) 2018-06-14
US20190364477A1 (en) 2019-11-28
CN109983804A (zh) 2019-07-05
US11109294B2 (en) 2021-08-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603958B2 (ja) 滞留セルの選択方法及び装置
CN109511156B (zh) 一种选择prach资源的方法及装置
CN105309019B (zh) 一种寻呼方法、装置及系统
EP3592053B1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common signal and apparatus thereof
CA2853704C (en) Method for receiving and sending control channel,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CA2917019C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ffloading traffic from cellular to wlan using assistance information
CN110621047A (zh) 一种运营商网络切换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20150350993A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Opportunistic Roaming
EP2926585B1 (en) Selecting among spectrums within cells of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13473555A (zh) 一种测量方法及设备
CN111988820B (zh) 小区重选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2996111B (zh) Bwp的切换方法及设备
CN103561436A (zh) 一种网络重定向方法及装置
CN114190114A (zh) 一种小区重选方法及相关通信设备
CN109041255B (zh) 一种接入方法和ue
US9030997B2 (en) Load-adjustment factor notification method, data rate control (DRC)-pointing determination method, handover determination method and devices thereof
CN104396308A (zh) 一种小区测量的方法、用户设备和无线通信节点
JP2020014237A (ja) 滞留セルの選択方法及び装置
CN109983804B (zh) 一种终端设备的信号状态确定方法及装置
US10440612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traffic steering and communications system
WO2014191015A1 (en) Controlling communication devices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0557795B (zh) 双卡终端语音业务域选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4885394A (zh) 切换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3873584A (zh) 一种小区切换方法及通信装置
TW201815184A (zh) 用於切換的方法和裝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429

Address after: Unit 3401, unit a, building 6, Shenye Zhongcheng, No. 8089, Hongli West Road, Donghai community, Xiangmihu street, Futi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40

Applicant after: Honor Device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29 Bantian HUAWEI headquarters office building, Longgang District, Guangdong, Shenzhen

Applicant before: 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