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83796B -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 Google Patents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983796B CN109983796B CN201780072347.9A CN201780072347A CN109983796B CN 109983796 B CN109983796 B CN 109983796B CN 201780072347 A CN201780072347 A CN 201780072347A CN 109983796 B CN109983796 B CN 10998379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ception quality
- base station
- reference signals
- downlink
- radio lin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5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50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7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0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0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1960 trigger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125000004122 cyclic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378 air conditio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91 arra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70 constitu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84 extra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GVVPGTZRZFNKDS-JXMROGBWSA-N geranyl diphosphate Chemical compound CC(C)=CCC\C(C)=C\CO[P@](O)(=O)OP(O)(O)=O GVVPGTZRZFNKDS-JXMROGBW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70 ref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52 repeti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06 was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10—Scheduling measurement reports ; Arrangements for measurement repor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83—Determination of parameters used for hand-off, e.g. generation or modification of neighbour cell lists
- H04W36/0085—Hand-off measureme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8—Re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2—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using measured or perceived qualit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24—Cell structures
- H04W16/28—Cell structures using beam steer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6—Reselecting a communication resource in the serving access poin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33—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终端装置,具备:测量部,在某个服务小区中测量基于至少一部分多个参考信号的第一无线链路质量和基于至少一部分所述多个参考信号的第二无线链路质量;以及处理部,在所述第一无线链路质量和所述第二无线链路质量满足规定的条件的情况下触发报告。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终端装置、基站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本申请对2016年12月28日在日本提出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16-255321号主张优先权,并将其内容援引于此。
背景技术
当前,作为面向第五代蜂窝系统的无线接入方式以及无线网络技术,在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The Thi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中,对LTE(Long TermEvolution:长期演进)-Advanced Pro(LTE的扩展标准即LTE-A Pro)以及NR(New Radiotechnology:新无线技术)进行了技术研究以及标准制定(非专利文献1)。
在第五代蜂窝系统中,作为服务的假定场景,请求以下三个场景:实现高速/大容量传输的eMBB(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移动宽带增强)、实现低延迟/高可靠性通信的URLLC(Ultra-Reliable and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超可靠超低时延通信)、IoT(Internet ofThings:物联网)等机器型设备大量连接的mMTC(massive Machine TypeCommunication:大规模机器类通信)。
在NR中,正在对大规模(massive)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多输入多输出)的技术进行研究,其中所述大规模MIMO使用高频率的多个天线元件通过波束成形增益来确保覆盖范围(非专利文献2、非专利文献3、非专利文献4)。
现有技术文献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RP-161214,NTT DOCOMO,“Revision ofSI:Study on New RadioAccess Technology”,2016年6月
非专利文献2:R1-162883Nokia,Alcatel-Lucent ShanghaiBell,“BasicPrinciples for the 5G New Radio Access technology”,2016年4月
非专利文献3:R1-162380,Intel Corporation,“Overview ofofantennatechnology for new radio interface”,2016年,4月
非专利文献4:R1-163215,Ericsson,“Overview of NR”,2016年,4月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的一个方案提供能高效地与基站装置进行通信的终端装置、与该终端装置进行通信的基站装置、用于该终端装置的通信方法、用于该基站装置的通信方法。例如,用于该终端装置以及该基站装置的通信方法可以包括用于高效的通信、复杂性的降低、以及降低小区间和/或终端装置间的干扰的上行链路发送方法、调制方法和/或编码方法。
技术方案
(1)本发明的实施方式采用了以下方案。即,本发明的第一方案是一种终端装置,具备:测量部,在某个服务小区中测量基于多个参考信号的至少一部分的第一无线链路质量和基于所述多个参考信号的至少一部分的第二无线链路质量;以及处理部,在所述第一无线链路质量和所述第二无线链路质量满足规定的条件的情况下触发报告。
(2)本发明的第二方案是一种基站装置,具备:发送部,在某个服务小区中发送多个参考信号;以及接收部,在基于所述多个参考信号的至少一部分的第一无线链路质量和基于所述多个参考信号的至少一部分的第二无线链路质量满足规定的条件的情况下,接收基于由所述终端装置触发的随机接入过程的随机接入前导。
(3)本发明的第三方案是一种用于终端装置的通信方法,在某个服务小区中测量基于多个参考信号的至少一部分的第一无线链路质量和基于所述多个参考信号的至少一部分的第二无线链路质量,在所述第一无线链路质量和所述第二无线链路质量满足规定的条件的情况下触发报告。
(4)本发明的第四方案是一种用于基站装置的通信方法,在某个服务小区中发送多个参考信号,在基于所述多个参考信号的至少一部分的第一无线链路质量和基于所述多个参考信号的至少一部分的第二无线链路质量满足规定的条件的情况下,接收基于由所述终端装置触发的随机接入过程的随机接入前导。
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案,终端装置以及基站装置能相互高效地通信和/或实现复杂性的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概念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下行链路时隙的概略构成的一个示例的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子帧、时隙、迷你时隙在时域上的关系的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时隙或子帧的一个示例的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波束成形的一个示例的图。
[图6]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一个或多个小区中发送应用了发送波束的多个参考信号的概念的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终端装置1的无线链路监视的一个示例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终端装置1的构成的概略框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基站装置3的构成的概略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LTE(以及LTE-Advanced Pro)和NR可以定义为不同的RAT(Radio AccessTechnology:无线接入技术)。NR可以定义为LTE中所包括的技术。本实施方式可以应用于NR、LTE以及其他RAT。在以下说明中,使用与LTE关联的术语来进行说明,但也可以应用于使用其他术语的其他技术中。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概念图。在图1中,无线通信系统具备终端装置1A、终端装置1B、以及基站装置3。也将终端装置1A以及终端装置1B称为终端装置1。
终端装置1有时也被称为移动站装置、用户终端(UE:User Equipment)、通信终端、移动设备、终端、MS(Mobile Station:移动站)等。基站装置3有时也称为无线基站装置、基站、无线基站、固定站、NB(Node B:节点B)、eNB(evolved Node B:演进节点B)、NRNB(NRNode B:NR节点B)、gNB(next generation Node B:下一代节点B)、接入点、BTS(BaseTransceiver Station:基站收发站)、BS(Base Station:基站)等。基站装置3也可以包括核心网装置。此外,基站装置3可以具备一个或多个收发点4(transmission receptionpoint:TRP)。以下所说明的基站装置3的功能/处理的至少一部分可以是该基站装置3所具备的各收发点4的功能/处理。基站装置3可以将由基站装置3控制的可通信范围(通信区域)作为一个或多个小区来服务终端装置1。此外,基站装置3也可以将由一个或多个收发点4控制的可通信范围(通信区域)作为一个或多个小区来服务终端装置1。此外,可以将一个小区分为多个局部区域(Beamed area:波束范围),在各局部区域中服务终端装置1。在此,部分区域可以基于在波束成形中使用的波束的索引或者预编码的索引来识别。
基站装置3所覆盖的通信区域可以按频率为各自不同的宽度、不同的形状。此外,所覆盖的区域也可以按频率而不同。此外,将基站装置3的类别、小区半径的大小不同的小区在同一频率或不同频率下混合存在而形成一个通信系统的无线网络称为异构网络。
将从基站装置3向终端装置1的无线通信链路称为下行链路。将从终端装置1向基站装置3的无线通信链路称为上行链路。将从终端装置1向其他终端装置1的无线通信链路称为侧链路。
在图1中,在终端装置1与基站装置3之间的无线通信和/或终端装置1与其他终端装置1之间的无线通信中,可以使用:包括循环前缀(CP:Cyclic Prefix)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单载波频率复用(SC-FDM:Single-Carrier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离散傅里叶变换扩展OFDM(DFT-S-OFDM: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 Spread OFDM)、多载波码分复用(MC-CDM:Multi-Carrier Code Division Multiplexing)。
此外,在图1中,在终端装置1与基站装置3之间的无线通信和/或终端装置1与其他终端装置1之间的无线通信中,也可以使用通用滤波器多载波(UFMC:Universal-FilteredMulti-Carrier)、滤波OFDM(F-OFDM:Filtered OFDM)、加窗OFDM(Windowed OFDM)、滤波器组多载波(FBMC:Filter-Bank Multi-Carrier)。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将OFDM作为传输方式,用OFDM符号进行了说明,但使用了上述其他传输方式的情况也包括在本发明的一方案。例如,本实施方式中的OFDM符号也可以是SC-FDM符号(有时也称为SC-FDMA(Single-Carrier Frequency DivisionMultiple Access:单载波频分多址)符号)。
此外,在图1中,在终端装置1与基站装置3之间的无线通信和/或终端装置1与其他终端装置1之间的无线通信中,也可以不使用CP的或者代替CP而进行了零填充的上述传输方式。此外,CP、零填充可以附加于前方和后方双方。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终端装置1设定一个或多个服务小区。已设定的多个服务小区包括一个主小区和一个或多个辅小区。主小区是进行了初始连接建立(initialconnection establishment)过程的服务小区、开始了连接重新建立(connection re-establishment)过程的服务小区、或在切换过程中被指示为主小区的小区。可以在建立了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连接的时间点或之后设定一个或多个辅小区。
本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可以应用TDD(Time Division Duplex:时分双工)和/或FDD(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频分双工)。可以对所有的多个小区应用TDD(TimeDivision Duplex)方式或FDD(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方式。此外,也可以将应用了TDD方式的小区与应用了FDD方式的小区聚合。
在下行链路中,将与服务小区对应的载波称为下行链路分量载波(或者下行链路载波)。在上行链路中,将与服务小区对应的载波称为上行链路分量载波(或者上行链路载波)。在侧链路中,将与服务小区对应的载波称为侧链路分量载波(或者侧链路载波)。将下行链路分量载波、上行链路分量载波和/或侧链路分量载波统称为分量载波(或者载波)。
对本实施方式的物理信道以及物理信号进行说明。不过,可以将下行链路物理信道和/或下行链路物理信号统称为下行链路信号。可以将上行链路物理信道和/或上行链路物理信号统称为上行链路信号。可以将下行链路物理信道和/或上行链路物理信道统称为物理信道。可以将下行链路物理信号和/或上行链路物理信号统称为物理信号。
在图1中,在终端装置1与基站装置3的无线通信中,使用以下的物理信道。物理信道用于发送从上层输出的信息。
·PBCH(Physical Broadcast CHannel:物理广播信道)
·PCCH(Physical Control CHannel:物理控制信道)
·PSCH(Physical Shared CHannel:物理共享信道)
·PRACH(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物理随机接入信道)
PBCH用于供基站装置3广播重要信息块(Master Information Block:MIB、Essential Information Block:EIB),所述重要信息块包括终端装置1所需的重要的系统信息(Essential information:基本信息)。在此,一个或多个重要信息块也可以作为重要信息消息而被发送。例如,重要信息块中包括表示帧编号(SFN:System Frame Number)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的信息(例如,与由多个帧构成的超帧内的位置有关的信息)。例如,无线帧(10ms)由10个1ms的子帧构成,无线帧通过帧编号进行识别。帧编号在1024后返回0(Wraparound:绕回)。此外,在按小区内的区域发送不同的重要信息块的情况下,也可以包括能识别区域的信息(例如,构成区域的基站发送波束的标识符信息)。在此,基站发送波束的标识符信息也可以使用基站发送波束(预编码)的索引来表示。此外,在按小区内的区域发送不同的重要信息块(重要信息消息)的情况下,也可以包括能识别帧内的时间位置(例如,包括该重要信息块(重要信息消息)的子帧编号)的信息。即,也可以包括用于确定分别进行使用了不同的基站发送波束的索引的重要信息块(重要信息消息)的发送的各子帧编号。例如,重要信息中也可以包括用于连接到小区、移动性所需的信息。
PCCH在上行链路的无线通信(终端装置1向基站装置3的无线通信)的情况下,用于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UCI)。在此,上行链路控制信息中可以包括用于表示下行链路的信道的状态的信道状态信息(CSI:Channel StateInformation)。此外,上行链路控制信息中可以包括用于请求UL-SCH资源的调度请求(SR:Scheduling Request)。此外,上行链路控制信息中可以包括HARQ-ACK(Hybrid AutomaticRepeat request ACKnowledgement:混合自动重传请求肯定应答)。HARQ-ACK可以表示针对下行链路数据(Transport block(传输块)、Medium Access Control Protocol DataUnit:MAC PDU(媒体接入控制协议数据单元)、Downlink-Shared Channel:DL-SCH(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HARQ-ACK。
此外,PCCH在下行链路的无线通信(从基站装置3向终端装置1的无线通信)的情况下,用于发送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在此,对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发送定义一个或多个DCI(可以称为DCI格式)。即,将针对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字段定义为DCI,并映射至信息位。
例如,作为DCI,也可以定义包括表示被调度的PSCH中所包括的信号是下行链路的无线通信还是上行链路的无线通信的信息的DCI。
例如,作为DCI,也可以定义包括表示被调度的PSCH中所包括的下行链路的发送时段的信息的DCI。
例如,作为DCI,也可以定义包括表示被调度的PSCH中所包括的上行链路的发送时段的信息的DCI。
例如,作为DCI,也可以定义包括表示对被调度的PSCH发送HARQ-ACK的定时(例如,从PSCH中所包括的最后一个符号到HARQ-ACK发送为止的符号数)的信息的DCI。
例如,作为DCI,也可以定义包括表示被调度的PSCH中所包括的下行链路的发送时段、间隔、以及上行链路的发送时段的信息的DCI。
例如,作为DCI,也可以定义用于调度一个小区中的一个下行链路的无线通信PSCH(一个下行链路传输块的发送)的DCI。
例如,作为DCI,也可以定义用于调度一个小区中的一个上行链路的无线通信PSCH(一个上行链路传输块的发送)的DCI。
在此,在PSCH中包括上行链路或下行链路的情况下,DCI中包括与PSCH的调度有关的信息。在此,也将针对下行链路的DCI称为下行链路授权(downlink grant)或下行链路分配(downlink assignment)。在此,也将针对上行链路的DCI称为上行链路授权(uplinkgrant)或上行链路分配(Uplink assignment)。
PSCH用于发送来自媒体接入(MAC:Medium Access Control)的上行链路数据(UL-SCH:Uplink Shared CHannel)或下行链路数据(DL-SCH:Downlink Shared CHannel)。此外,在下行链路的情况下,也用于发送系统信息(SI:System Information)、随机接入响应(Random Access Response:RAR)等。在上行链路的情况下,也可以用于与上行链路数据同时发送HARQ-ACK和/或CSI。此外,也可以仅用于发送CSI或仅发送HARQ-ACK以及CSI。即,也可以仅用于发送UCI。
在此,基站装置3和终端装置1在上层(higher layer)交换(收发)信号。例如,基站装置3和终端装置1可以在无线资源控制(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层收发RRC信令(也称为RRC message:Radio Resource Control message(无线资源控制消息)、RRCinformation:Radio Resource Controlinformation(无线资源控制信息))。此外,基站装置3和终端装置1也可以在MAC(Medium Access Control:媒体接入控制)层收发MAC控制元素。在此,也将RRC信令和/或MAC控制元素称为上层信号(higher layer signaling)。在此的上层意味着从物理层观察到的上层,因此,可以包括MAC层、RRC层、RLC层、PDCP层、NAS层等的一个或多个。例如,在MAC层的处理中上层可以包括RRC层、RLC层、PDCP层、NAS层等的一个或多个。
PSCH可以用于发送RRC信令以及MAC控制元素。在此,从基站装置3发送的RRC信令可以是对小区内的多个终端装置1的共用信令。此外,从基站装置3发送的RRC信令也可以是对某个终端装置1专用的信令(也称为dedicated signaling:专用信令)。即,也可以使用专用信令来向某个终端装置1发送终端装置特有(UE特定)的信息。PSCH也可以置于上行链路,用于发送UE的能力(UE Capability)。
需要说明的是,PCCH以及PSCH在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中使用同一称呼,但也可以在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中定义不同的信道。例如,下行链路的共享信道也可以被称为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此外,上行链路的共享信道也可以被称为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此外,下行链路的控制信道也可以被称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Physical DownlinkControl CHannel)上行链路的控制信道也可以被称为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PRACH可以用于发送随机接入前导。PRACH也可以用于表示初始连接建立(initialconnection establishment)过程、切换过程(Handover procedure)、连接重新建立(connection re-establishment)过程、相对于上行链路发送的同步(定时调整)、以及上行链路的PSCH(UL-SCH)资源的请求。
在图1中,在下行链路的无线通信中,使用以下的下行链路物理信号。在此,下行链路物理信号不用于发送从上层输出的信息,但由物理层使用。
·同步信号(Synchronization signal:SS)
·参考信号(Reference Signal:RS)
同步信号用于供终端装置1获取下行链路的频域以及时域的同步。同步信号可以包含主同步信号(PSS:Primary Synchronization Signal)和辅同步信号(SSS:SecondarySynchronization Signal)。此外,同步信号可以用于供终端装置1确定小区标识符(小区ID:Cell Identifier)。此外,同步信号也可以用于选择/识别/确定在下行链路波束成形中基站装置3所使用的基站发送波束和/或终端装置1所使用的终端接收波束。即,同步信号可以用于供终端装置1选择/识别/确定由基站装置3应用于下行链路信号的基站发送波束的索引。
下行链路的参考信号(以下,在本实施方式中也仅记载为参考信号)可以基于用途等被分类为多个参考信号。例如,参考信号可以使用以下的参考信号中的一个或多个。
·DMRS(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解调参考信号)
·CSI-RS(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
·PTRS(Phase Tracking Reference Signal:相位跟踪参考信号)
·MRS(Mobility Reference Signal:移动参考信号)
DMRS可以用于接收到的调制信号的解调时的传输路径补偿。对于DMRS,可以将PSCH的解调用、PCCH的解调用、和/或PBCH的解调用的DMRS统称为DMRS,也可以分别单独地进行定义。
CSI-RS可以用于信道状态测量。PTRS可以用于通过终端的移动等来跟踪相位。MRS可以用于测量来自多个基站装置的接收质量,所述多个基站装置用于切换。
此外,也可以在参考信号中定义用于补偿相位噪声的参考信号。
不过,上述多个参考信号中的至少一部分也可以使其他参考信号具有该功能。
此外,上述多个参考信号中的至少一个或者其他参考信号也可以定义为针对小区单独地设定的小区特定参考信号(Cell-specific reference signal;CRS)、基站装置3或者收发点4所使用的按发送波束的波束特定参考信号(Beam-specific reference signal;BRS)、和/或定义为针对终端装置1单独地设定的终端特定参考信号(UE-specificreference signal;URS)。
此外,参考信号中的至少一个可以用于细同步(Finesynchronization),所述细同步为能实现无线参数、子载波间隔等参数集、FFT的窗口同步等的程度的细同步。
此外,参考信号中的至少一个可以用于无线资源测量(RRM:Radio ResourceMeasurement)。此外,参考信号中的至少一个可以用于波束管理(beam management)。
此外,参考信号中的至少一个可以使用同步信号。
以下,对子帧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称为子帧,但也可以称为资源单元、无线帧、时间区间、时间间隔等。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下行链路时隙的概略构成的一个示例的图。各无线帧的长度为10ms。此外,各无线帧由10个子帧和X个时隙构成。就是说,一个子帧的长度为1ms。各时隙由子载波间隔来定义时间长度。例如,在OFDM符号的子载波间隔为15kHz、为NCP(Normal Cyclic Prefix:常规循环前缀)的情况下,X=7或者X=14,分别为0.5ms以及1ms。此外,在子载波间隔为60kHz的情况下,X=7或者X=14,分别为0.125ms以及0.25ms。图2将X=7的情况作为一个示例来示出。需要说明的是,在X=14的情况下也同样能进行扩展。此外,可以同样地定义上行链路时隙,也可以单独定义下行链路时隙和上行链路时隙。
在各时隙中发送的信号或物理信道可以通过资源网格来表现。通过多个子载波和多个OFDM符号来定义资源网格。构成一个时隙的子载波的个数分别取决于小区的下行链路以及上行链路的带宽。将资源网格内的各元素称为资源元素。可以使用子载波的编号和OFDM符号的编号来识别资源元素。
资源块用于表现某个物理下行链路信道(PDSCH等)或上行链路信道(PUSCH等)的资源元素的映射。资源块中定义有虚拟资源块和物理资源块。首先,某个物理上行链路信道映射至虚拟资源块。之后,虚拟资源块映射至物理资源块。在包含于时隙的OFDM符号数量X=7且为NCP的情况下,通过时域上7个连续的OFDM符号和频域上12个连续的子载波来定义一个物理资源块。就是说,一个物理资源块由(7×12)个资源元素构成。在ECP(ExtendedCP:扩展CP)的情况下,例如通过时域上6个连续的OFDM符号和频域上12个连续的子载波来定义一个物理资源块。就是说,一个物理资源块由(6×12)个资源元素构成。此时,一个物理资源块在时域上对应于一个时隙,在频域上对应于180kHz。物理资源块在频域上从0开始标注编号。
接着,对子帧、时隙、迷你时隙进行说明。图3是表示子帧、时隙、迷你时隙在时域上的关系的图。如同图所示,定义有三种时间单元。子帧为1ms,与子载波间隔无关,时隙中所包含的OFDM符号数为7或14,时隙长度因子载波间隔而不同。在此,在子载波间隔为15kHz的情况下,在一个子帧中包括14个OFDM符号。因此,对于时隙长,在将子载波间隔设为Δf(kHz)时,则构成一个时隙的OFDM符号数为7的情况下,时隙长通过0.5/(Δf/15)ms来定义。在此,Δf可以通过子载波间隔(kHz)来定义。此外,在构成一个时隙的OFDM符号数为7的情况下,时隙长可以通过1/(Δf/15)ms来定义。在此,Δf可以通过子载波间隔(kHz)来定义。而且,在将时隙中所包括的OFDM符号数设为X时,时隙长可以通过X/14/(Δf/15)ms来定义。
迷你时隙(也可以称为子时隙)是由少于时隙中所包括的OFDM符号数的OFDM符号构成的时间单元。图3将迷你时隙由2个OFDM符号构成的情况作为一个示例来示出。迷你时隙内的OFDM符号也可以与构成时隙的OFDM符号定时一致。需要说明的是,调度的最小单位可以为时隙或迷你时隙。
在图4中示出了时隙或子帧的一个示例。在此,将在子载波间隔15kHz中时隙长为0.5ms的情况作为示例来示出。在图4中,D表示下行链路,U表示上行链路。如图4所示,可以在某个时间区间内(例如,在系统中必须分配给一个UE的最小的时间区间)包括:
·下行链路部分(持续时间(Duration))
·间隔
·上行链路部分(持续时间)中的一个或多个。
图4的(a)是在某个时间区间(例如,也可以称为能分配给一个UE的时间资源的最小单位或时间单位等。此外,也可以将时间资源的最小单位集束多个称为时间单位)全部用于下行链路发送的示例,在图4的(b)是在第一个时间资源中,例如经由PCCH进行上行链路的调度,经由用于PCCH的处理延迟、从下行到上行的切换时间以及发送信号的生成的间隔来发送上行链路信号。在图4的(c)中,在第一个的时间资源中用于下行链路的PCCH和/或下行链路的PSCH的发送,经由用于处理迟延以及下行到上行的切换时间、发送信号的生成的间隔来用于发送PSCH或PCCH。在此,作为一个示例,上行链路信号可以用于HARQ-ACK和/或CSI、即UCI的发送。在图4的(d)中,在第一个的时间资源中用于下行链路的PCCH和/或下行链路的PSCH的发送,经由用于处理迟延以及从下行到上行的切换时间、发送信号的生成的间隔来发送上行链路的PSCH和/或PCCH。在此,作为一个示例,上行链路信号可以用于上行链路数据、即UL-SCH的发送。图4的(e)是所有用于上行链路发送(上行链路的PSCH或PCCH)的示例。
上述的下行链路部分、上行链路部分可以与LTE同样由多个OFDM符号构成。
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波束成形、波束管理(beam management)和/或波束扫描(beam sweeping)进行说明。
发送侧(下行链路的情况下为基站装置3,上行链路的情况下为终端装置1)的波束成形是通过对多个发射天线元件的每一个以模拟或数字的方式来控制振幅/相位,由此在任意的方向以高发射天线增益来发送信号的方法,将该场方向图(field pattern)称为发送波束。此外,接收侧(下行链路的情况下为终端装置1,上行链路的情况下为基站装置3)的波束成形是通过对多个接收天线元件的每一个以模拟或数字的方式来控制振幅/相位,由此在任意的方向以高接收天线增益来接收信号的方法,将该场方向图称为接收波束。波束管理可以是用于符合发送波束和/或接收波束的方向性而获得波束增益的基站装置3和/或终端装置1的动作。
图5中示出了波束成形的一个示例。多个天线元件连接于一个发送单元(TXRU:Transceiver unit)50,通过每个天线元件的移相器51来控制相位,能通过从天线元件52来发送由此能将波束引导至相对于发送信号的任意方向。典型的是,可以将TXRU50定义为天线端口,可以在终端装置1中仅定义天线端口。由于能通过控制移相器51将方向性引导至任意的方向,因此,基站装置3能使用增益高的波束与终端装置1进行通信。
波束成形也可以称为虚拟化(virtualization)、预编码、权重乘法等。此外,也可以将仅使用波束成形进行发送的信号称为发送波束。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终端装置1在上行链路发送的波束成形中所使用的发送波束称为上行链路发送波束(UL Tx beam),将基站装置3在上行链路接收的波束成形中所使用的接收波束称为上行链路接收波束(UL Rx beam)。此外,将基站装置3在下行链路发送的波束成形中所使用的发送波束称为下行链路发送波束(DL Tx beam),将终端装置1在下行链路接收的波束成形中所使用的接收波束称为下行链路接收波束(DL Rx beam)。不过,可以将上行链路发送波束和上行链路接收波束总称为上行链路波束,并将下行链路发送波束和下行链路接收波束总称为下行链路波束。不过,可以将终端装置1为了上行链路波束成形而进行的处理称为上行链路发送波束处理,或称为上行链路预编码,并将基站装置3为了上行链路波束成形而进行的处理称为上行链路接收波束处理。不过,也可以将终端装置1为了下行链路波束成形而进行的处理称为下行链路接收波束处理,并将基站装置3为了下行链路波束成形而进行的处理称为下行链路发送波束处理或下行链路预编码。
不过,基站装置3可以通过一个OFDM符号使用多个下行链路发送波束发送信号。例如,可以将基站装置3的天线元件分割为子阵列(subarray)并在各子阵列中进行不同的下行链路波束成形。也可以使用偏振波天线通过各偏振波进行不同的下行链路波束成形。同样地,可以通过一个OFDM符号使用多个上行链路发送波束从终端装置1发送信号。
不过,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在基站装置3和/或收发点4所构成的小区内该基站装置3切换多个下行链路发送波束来使用的情况,但也可以按下行链路发送波束构成单独的小区。
在波束管理中,可以包含下述的动作。
·波束选择(Beam selection)
·波束细化(Beam refinement)
·波束恢复(Beam recovery)
例如,波束选择可以是在基站装置3与终端装置1之间的通信中选择波束的动作。此外,波束细化可以是进一步选择增益高的波束、或者通过终端装置1的移动来变更最优的基站装置3与终端装置1之间的波束的动作。波束恢复可以是在基站装置3与终端装置1之间的通信中,由于遮蔽物、人的通过等产生的堵塞而导致通信链路的质量降低时重选波束的动作。
例如,在终端装置1中的选择基站装置3的发送波束时可以使用参考信号(例如CSI-RS),也可以使用准共址(QCL:Quasi Co-Location)假定。
如果可以根据输送另一方的天线端口中的某个符号的信道推测出输送某个天线端口中的某个符号的信道的长区间特性(Long Term Property),则认为两个天线端口为QCL。信道的长区间特性包括:延迟扩展(delay spread)、多普勒扩展(Doppler spread)、多普勒频移(Doppler shift)、平均增益以及平均延迟中的一个或多个。例如,在天线端口1和天线端口2为与平均迟延相关的QCL的情况下,意味着可以根据天线端口1的接收定时推测出天线端口2的接收定时。
该QCL也可以扩展至波束管理。因此,扩展至空间的QCL也可以重新进行定义。例如,作为空间的QCL假定中的信道的长区间特性(Long term property),可以是无线链路或者信道中的到来角(AoA(Angle of Arrival:到达角)、ZoA(Zenith angle ofArrival:到达天顶角)等)和/或角度扩展(Angle Spread,例如ASA(Angle Spread of Arrival:到达角度扩展)、ZSA(Zenith angle Spread ofArrival:到达天顶角扩展))、送出角(AoD(离开角)、ZoD等)或其角度扩展(Angle Spread,例如ASD(Angle Spread ofDeparture:偏离角扩展)、ZSS(Zenith angle Spread ofDeparture:偏离天顶角扩展))、空间相关性(SpatialCorrelation)。
根据该方法,可以根据空间的QCL假定和无线资源(时间和/或频率)来定义与波束管理等价的基站装置3、终端装置1的动作来做为波束管理。
不过,也可以分别对每个预编码或者发送波束分配天线端口。例如,本实施方式的使用不同的预编码进行发送的信号或者使用不同的发送波束进行发送的信号可以定义为在不同的一个或多个天线端口进行发送的信号。不过,天线端口定义为:能根据通过同一天线端口发送其他符号的信道来估计发送作为某个天线端口的符号的信道。同一天线端口可以是指:天线端口的编号(用于识别天线端口的编号)相同。也可以由多个天线端口构成天线端口集合。同一天线端口集合是指:天线端口集合的编号(用于识别天线端口集合的编号)可以相同。应用不同的终端发送波束来发送信号是指:可以通过不同的天线端口或通过由多个天线端口构成的不同的天线端口集合来发送信号。波束索引可以分别是:OFDM符号编号、天线端口编号或天线端口集合编号。
向转换预编码输入由层映射生成的、针对一层或多层的复数调制符号。转换预编码可以是将复数符号的块分割给与一个OFDM符号对应的每层的集合的处理。在使用OFDM的情况下,可能不需要通过转换预编码进行的DFT(DiscreteFourier Transform:离散傅里叶变换)处理。预编码可以是:将从转换预编码器获得的向量块作为输入来生成映射至资源元素的向量块。在空间复用的情况下,可以在生成映射至资源元素的向量块时应用预编码矩阵之一。也可以将该处理称为数字波束成形。此外,预编码也可以定义为包括模拟波束成形和数字波束成形,也可以定义为数字波束成形。可以设为对进行了预编码的信号应用波束成形,也可以设为对应用了波束成形的信号应用预编码。波束成形可以包括模拟波束成形而不包括数字波束成形,也可以包括数字波束成形和模拟波束成形双方。也可以将进行了波束成形的信号、进行了预编码的信号或进行了波束成形以及预编码的信号称为波束。波束的索引可以是预编码矩阵的索引。也可以分别定义波束的索引和预编码矩阵的索引。可以对波束的索引所示的波束应用预编码矩阵的索引所示的预编码矩阵来生成信号。也可以对应用了预编码矩阵的索引所示的预编码矩阵的信号应用波束的索引所示的波束成形来生成信号。数字波束成形也可以应用于与频率方向的资源(例如子载波的集合)不同的预编码矩阵。
不过,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使用规定的发送波束和/或规定的接收波束而构成的无线链路称为一个无线链路。例如,在下行链路中,使用不同的下行链路发送波束和/或不同的下行链路接收波束而构成的无线链路可以作为不同的下行链路无线链路。例如,在上行链路中,使用不同的上行链路发送波束和/或不同的上行链路接收波束而构成的无线链路可以作为不同的上行链路无线链路。例如,也可以将终端装置1在某个小区中使用多个下行链路发送波束和/或多个下行链路接收波束来接收下行链路信号的状态称为具有多个下行链路无线链路的状态。例如,也可以将终端装置1在某个小区中能够使用多个上行链路发送波束和/或多个上行链路接收波束来发送上行链路信号的状态称为具有多个上行链路无线链路的状态。
对本实施方式的下行链路无线链路的概念进行说明。
图6示出了终端装置1和基站装置3在小区100中构成多个下行链路无线链路的情况。终端装置1使用下行链路接收波束r1接收下行链路信号作为第一下行链路无线链路,所述下行链路信号从基站装置3使用下行链路发送波束t1进行发送。终端装置1使用下行链路接收波束r2接收下行链路信号作为第二下行链路无线链路,所述下行链路信号从基站装置3使用下行链路发送波束t2进行发送。终端装置1使用下行链路接收波束r3接收下行链路信号作为第三下行链路无线链路,所述下行链路信号从基站装置3使用下行链路发送波束t3进行发送。在该情况下,在终端装置1与基站装置3之间构成三个下行链路无线链路,通过三个下行链路无线链路的全部或者一部分进行下行链路的收发。例如,终端装置1在各下行链路无线链路中进行参考信号的接受功率和/或接收质量的测量。
不过,对于一个下行链路发送波束,可以使用多个下行链路接收波束来构成多个下行链路无线链路。不过,对于一个下行链路接收波束,可以使用多个下行链路发送波束来构成多个下行链路无线链路。
不过,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终端装置1和基站装置3在一个小区中使用多个下行链路发送波束和/或多个下行链路接收波束的情况下,对通过各下行链路发送波束和/或各下行链路接收波束来构成下行链路无线链路的情况进行说明,但在某个小区中构成的下行链路无线链路也可以仅为一个。例如,终端装置1可以在一个下行链路无线链路中进行多个参考信号的多个接受功率和/或接收质量的测量。
以下,对由终端装置1实现的无线链路监视进行说明。图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终端装置1的无线链路监视的一个示例的流程图。
在图7的步骤S1001中,终端装置1接收某个小区(例如,PCell、PSCell或服务小区)的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不过,不同的参考信号可以与不同的下行链路无线链路对应。例如,终端装置1可以接收与某个小区的多个下行链路无线链路对应的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
在图7的步骤S1002中,终端装置1对基于接收到的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的多个下行链路的接收质量(也可以称为链路质量)进行监测。例如,终端装置1在某个小区中接收到使用了多个下行链路发送波束和/或多个下行链路接收波束的多个参考信号的情况下,可以对每个该下行链路发送波束和/或下行链路接收波束的下行链路的接收质量(例如,也可以称为下行链路波束质量)进行监测。或者,终端装置1在某个小区中接收到使用了多个下行链路发送波束和/或多个下行链路接收波束的多个参考信号的情况下,可以对基于该多个参考信号的至少一个的下行链路的接收质量进行监测。
不过,终端装置1也可以仅对多个下行链路的接收质量中的一部分进行监测,所述下行链路的接收质量基于在某个小区中接收到的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例如,终端装置1也可以仅对多个下行链路的接收质量中的、由MAC层指示的部分进行监测,所述下行链路的接收质量基于在某个小区中接收到的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
在图7的步骤S1003中,终端装置1为了监测某个小区的下行链路无线链路质量,对该小区的下行链路无线链路质量进行评估(estimate),并将其结果与第一阈值(Qout)和/或第二阈值(Qin)进行比较。例如,终端装置1也可以对在某个小区中RRC所建立(establish)的一个下行链路无线链路的链路质量进行评估,将其结果与第一阈值(Qout)和/或第二阈值(Qin)进行比较。例如,终端装置1也可以对基于某个小区的多个参考信号的多个下行链路的接收质量(例如下行链路波束质量)的每一个进行评估,并将各个结果与阈值Qout和/或Qin进行比较。
阈值Qout可以被定义为:下行链路的无线链路无法可靠(reliably)地进行接收,进一步,基于既定的参数的假定(hypothetical)的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发送(若终端装置1为确定的类型的终端装置(例如第二类型或第三类型)的情况下,为包含(考虑了)在终端装置1设定的重复发送(捆绑大小)的发送)的块错误率(Block error rate)等级为10%。
阈值Qin可以被定义为:下行链路的无线链路质量(或者也可以是基于某个参考信号的下行链路的接收质量)与Qout的状态相比能更充分(significantly more:更显著)可靠地进行接收,进一步,基于既定的参数的假定的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发送(若终端装置1为确定的类型的终端(例如第二类型或第三类型)的情况下,为包含(考虑了)在终端装置1设定的重复发送(捆绑大小)的发送)的块错误率(Block error rate)等级为2%。
终端装置1在评估(estimate)出在某个小区中监测的所有的下行链路的接收质量(也可以是下行链路无线链路质量)超过最近的规定时段(1ast certain period)TEvaluate_Qout(例如200ms)为阈值Qout以下时,终端装置1的物理层向上层发送“不同步(out-of-sync)”的通知。
在图7的步骤S1003中,终端装置1在评估出某个小区的某个下行链路无线链路(例如,也可以是RRC所确立的无线链路)的无线链路质量超过最近的规定时段(时段A)为阈值Qout以下时(S1003-Yes(是)),发送基于在该小区中监测的多个下行链路的接收质量的任一个的调度请求(S1004)。不过,基于多个下行链路的接收质量的任一个的调度请求是指,可以使用与在某个小区中接收到的多个参考信号的每一个建立关联的无线资源的任一个来发送调度请求。例如,终端装置1也可以通过与对应于在该小区中监测的多个下行链路的接收质量中的、质量最好的接收质量的参考信号建立关联的无线资源来发送调度请求。例如,终端装置1在某个小区中至少监测第一下行链路接收质量和第二下行链路接收质量,该终端装置1在该小区中通过基于第一下行链路接收质量的无线链路进行通信,在第一下行链路接收质量超过最近的规定时段(时段A)为阈值Qout以下,且第二下行链路接收质量超过最近的规定时段(时段B)而为阈值Qin以上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与对应于第二下行链路接收质量的参考信号建立关联的无线资源来发送调度请求。
不过,本实施方式的调度请求也可以是PDSCH和/或PDCCH的发送请求。例如,与对应于某个下行链路接收质量的参考信号建立关联的资源是指,可以是使用了与该参考信号对应的下行链路发送波束的PDSCH和/或PDCCH的发送请求。
不过,本实施方式的调度请求也可以根据随机接入过程进行发送。例如,与对应于某个下行链路接收质量的参考信号建立关联的资源可以是用于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的随机接入资源。
发送与一个或多个下行链路接收质量之一对应的调度请求可以激活与一个或多个下行链路接收质量之一对应的上行链路物理信道和/或信号,并通过激活后的上行链路物理控制信道或物理随机接入信道来发送调度请求。
也可以不直接触发发送调度请求,而是触发基于无线链路质量的监测(通过MAC控制元素发送)的某个报告,由此触发上行链路的调度请求。也可以通过触发基于无线链路质量的监测(通过MAC控制元素发送)的某个报告,由此激活上行链路物理信道和/或信号。
不过,在发送所发送的调度请求之后无法检测到对应于规定时段(时段C)内的下行链路信号的情况下,终端装置1的物理层可以向上层发送“不同步(out-of-sync)”的通知。
不过,在发送所发送的调度请求之后无法检测到对应于规定时段(时段C)内的下行链路信号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与对应于在该小区中监测的其他下行链路接收质量的参考信号建立关联的资源来发送调度请求。不过,在评估出某个小区的某个下行链路无线链路的无线链路质量超过最近的规定时段(时段A)为阈值Qout以下之后,发送规定的次数的调度请求,且无法接收到与各调度请求对应的下行链路信号的情况下,终端装置1的物理层可以向上层发送“不同步(out-of-sync)”的通知。
此外,在评估出在某个小区中监测的多个下行链路的接收质量中的至少一个下行链路的接收质量超过最近的规定时段(last certain period)TEvaluate_Qin(例如,100ms)为阈值Qin以上时,终端装置1的物理层可以向上层发送“同步(in-sync)”的通知。需要说明的是,希望终端装置1的物理层在空出特定的间隔TReport_sync(例如10ms)以上之后再向上层发送不同步或者同步的通知。
终端装置1的上层在既定次数(N310)连续地接收到不同步的情况下,开始(Start)或者重新开始(Restart)计时器(T310)的计时。此外,终端装置1的上层在既定次数(N311)连续地接收到同步的情况下,停止(Stop)计时器(T310)的计时。然后,终端装置1的上层也可以在计时器(T310)的计时不停止而期满(Expire)的情况下,实施向空闲状态的转变或者RRC连接的重新配置过程。
计时器(T310)期满的终端装置1维持RRC的连接状态,为了避免向空闲状态的转变,可以针对同一小区、相同基地局3所构成的其他小区、或者其他基站装置3所构成的小区而在该小区中进行随机接入过程。
上述是在终端装置1未设定DRX(Discontinuous Reception:非连续接收)的情况的示例,但在终端装置1设定DRX的情况下,终端装置的上层可以将测量下行链路无线链路质量的时段、从物理层向上层的通知间隔设定为与未设定DRX的情况不同的值。需要说明的是,即使是设定DRX的情况,在进行上述计时器(T310)的计时时,也可以将测量用于推定同步的下行链路无线链路质量的时段、向上层的通知间隔设为未设定DRX的情况下的值。
此外,计时器(T310)、阈值(Qin、Qout)、次数(N310、N311)、时段(TEvaluate_Qout、TEvaluate_Qin)或者间隔(TReport_sync)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可以是既定的值,例如可以通过广播信息等从基站装置3广播面向某种类型的终端装置的系统信息,也可以通过RRC消息等单独地对终端装置1进行设定,也可以将它们组合。
此外,对于计时器或阈值、次数等参数,在某种类型的终端装置和除此之外的终端装置中,可以对同一参数设定不同的值。此时,在某种类型的终端装置和除此之外的终端装置中,可以从不同的选项选择值。例如,在面向某种类型的终端装置中可以选择0ms至2000ms,在面向除此之外的终端装置中可以选择0ms至Tms(T>2000)来做为T310等计时器的可取的值的宽度。由此,能减轻对现有过程的影响,并且能导入不同的类型的终端装置。
以下,对本实施方式的装置的构成进行说明。
图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终端装置1的构成的概略框图。如图8所示,终端装置1构成为包括无线收发部10以及上层处理部14。无线收发部10构成为包括天线部11、RF(RadioFrequency:射频)部12、以及基带部13。也将无线收发部10称为发送部、接收部或物理层处理部。也将上层处理部14称为测量部或控制部。
上层处理部14将通过用户的操作等而生成的上行链路数据(也称为传输块)输出至无线收发部10。上层处理部14进行媒体接入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MAC)层、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层、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Control:RLC)层、以及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层的一部分或全部的处理。
上层处理部14基于各种设定信息/参数,进行调度请求(scheduling request)的传输的控制。
上层处理部14进行装置自身的各种设定信息/参数的管理。上层处理部14基于从基站装置3接收到的上层信号来设定各种设定信息/参数。即,上层处理部14基于从基站装置3接收到的表示各种设定信息/参数的信息来设定各种设定信息/参数。上层处理部14可以具有检测基于通过无线收发部10接收到的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的多个下行链路的接收质量的功能。
无线收发部10进行调制、解调、编码、解码等物理层的处理。无线收发部10对从基站装置3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分离、解调、解码,并将解码后的信息输出至上层处理部14。无线收发部10通过对数据进行调制、编码来生成发送信号,并发送至基站装置3。无线收发部10还可以具有接收用于对某个小区中的多个参考信号的设定进行确定的信息的功能。无线收发部10可以具有接收多个参考信号的功能。无线收发部10还可以具有发送基于多个下行链路的接收链路质量的任一个的调度请求的功能。
RF部12通过正交解调将经由天线部11接收到的信号转换(下变频:down covert)为基带信号,并去除不需要的频率分量。RF部12将进行处理后的模拟信号输出至基带部。
基带部13将从RF部12输入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基带部13从转换后的数字信号中去除相当于CP(Cyclic Prefix:循环前缀)的部分,对去除CP后的信号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FFT),并提取频域的信号。
基带部13对数据进行快速傅里叶逆变换(I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IFFT),生成OFDM符号,并对生成的OFDM符号附加CP来生成基带的数字信号,并将基带的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基带部13将转换后的模拟信号输出至RF部12。
RF部12使用低通滤波器来将多余的频率分量从由基带部13输入的模拟信号中去除,将模拟信号上变频(up convert)为载波频率,并经由天线部11发送。此外,RF部12将功率放大。此外,RF部12也可以具备确定在区内小区中发送的上行链路信号和/或上行链路信道的发送功率的功能。也将RF部12称为发送功率控制部。
图9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基站装置3的构成的概略框图。如图9所示,基站装置3构成为包括无线收发部30以及上层处理部34。无线收发部30构成为包括天线部31、RF部32、以及基带部33。也将无线收发部30称为发送部、接收部或物理层处理部。此外,还另外具备基于各种条件对各部的动作进行控制的控制部。
上层处理部34进行媒体接入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MAC)层、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层、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Control:RLC)层、以及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层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的处理。
上层处理部34基于被管理的各种设定信息/参数来进行与调度请求有关的处理。
上层处理部34生成或从上位节点获取配置于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下行链路数据(传输块)、系统信息、RRC消息、MAC CE(Control Element)等,并输出至无线收发部30。此外,上层处理部34进行各终端装置1的各种设定信息的管理。上层处理部34可以经由上层信号对各终端装置1设定各种设定信息/参数。即,上层处理部34发送/广播表示各种设定信息/参数的信息。上层处理部34发送/广播用于确定某个小区中的多个参考信号的设定的信息。
无线收发部30具有发送多个参考信号的功能。此外,也可以具有从终端装置接收调度请求的功能,所述调度请求使用在上层处理部34设定的多个调度请求资源的任一个来发送。此外,无线收发部30也可以具有发送用于确定某个小区中的多个参考信号的设定的信息的功能。此外,由于无线收发部30的一部分的功能与无线收发部10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基站装置3与一个或多个收发点4连接的情况下,无线收发部30的功能的一部分或全部也可以包括于各收发点4。
此外,上层处理部34进行基站装置3之间或者上层的网络装置(MME、SGW(Serving-GW))与基站装置3之间的控制消息、或用户数据的发送(转发)或接收。在图9中,省略了其他基站装置3的构成要素、构成要素间的数据(控制信息)的传输路径,但是显而易见是具备多个具有作为基站装置3进行工作所需的其他功能的块来做为构成要素。例如,在上层处理部34中存在无线资源管理(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层处理部、应用层处理部。此外,上层处理部34还可以具有设定对应于从无线收发部30发送的多个参考信号的每一个的多个调度请求资源的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图中的“部”是指通过部件、电路、构成装置、设备、单元等术语来表达的实现终端装置1以及基站装置3的功能以及各过程的要素。
终端装置1所具备的标注有符号10至符号16的各部分也可以构成为电路。基站装置3所具备的标注有符号30至符号36的各部分也可以构成为电路。
以下,对本发明的一方案中的终端装置1以及基站装置3的方案进行说明。
(1)本发明的第一方案是终端装置1,具备:接收部10,从基站装置3接收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测量部14,基于接收到的所述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来检测一个或多个下行链路接收质量;以及发送部10,在基于所述一个或多个下行链路接收质量之一的第一下行链路无线链路质量低于规定的时段第一阈值的情况下,发送对应于所述一个或多个下行链路接收质量之一的调度请求。
(2)在本发明的第一方案中,可以使用随机接入过程的随机接入前导来发送所述调度请求。
(3)在本发明的第一方案中,也可以使用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资源来发送所述调度请求。
(4)本发明的第二方案是终端装置1,具备:接收部10,从基站装置3接收对应于某个小区的多个下行链路无线链路的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测量部14,基于接收到的所述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来监测与所述多个下行链路无线链路相关的多个无线链路质量;以及发送部10,在作为所述多个下行链路无线链路之一的第一下行链路无线链路的无线链路质量低于规定的时段第一阈值的情况下,发送对应于作为所述多个下行链路无线链路之一的第二下行链路无线链路的调度请求。
(5)在本发明的第二方案中,与所述第二下行链路无线链路相关的无线链路质量可以高于规定时段第二阈值。
(6)本发明的第三方案是基站装置3,具备:发送部30,向终端装置1发送多个参考信号;设定部34,对所述终端装置1设定对应于所述多个参考信号的每一个的多个调度请求资源;以及接收部30,从所述终端装置1接收使用所述多个调度请求资源的任一个进行发送的调度请求。
(7)在本发明的第三方案中,所述多个调度请求资源的每一个可以是用于接收随机接入过程的随机接入前导的资源。
(8)在本发明的第三方案中,所述多个调度请求资源的每一个可以是所述多个调度请求资源的每一个可以是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资源。
(A1)本发明的一个方案是一种终端装置,具备:测量部,在某个服务小区中测量基于多个参考信号的至少一部分的第一无线链路质量和基于所述多个参考信号的至少一部分的第二无线链路质量;以及处理部,在所述第一无线链路质量和所述第二无线链路质量满足规定的条件的情况下触发报告。
(A2)在本发明的一个方案中,所述规定的条件是所述第一无线链路质量低于第一阈值,且所述第二无线链路质量高于第二阈值。
(A3)在本发明的一个方案中,还具备:接收部,判定能否在规定时段内检测出与对应于所述第二无线链路质量的参考信号建立关联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
(A4)本发明的一个方案是一种基站装置,具备:发送部,在某个服务小区中发送多个参考信号;以及接收部,在基于所述多个参考信号的至少一部分的第一无线链路质量和基于所述多个参考信号的至少一部分的第二无线链路质量满足规定的条件的情况下,接收基于由所述终端装置触发的随机接入过程的随机接入前导。
(A5)在本发明的一个方案中,所述规定的条件是所述第一无线链路质量低于第一阈值,且所述第二无线链路质量高于第二阈值。
(A6)本发明的一个方案是一种用于终端装置的通信方法,在某个服务小区中测量基于多个参考信号的至少一部分的第一无线链路质量和基于所述多个参考信号的至少一部分的第二无线链路质量,在所述第一无线链路质量和所述第二无线链路质量满足规定的条件的情况下触发报告。
(A7)本发明的一个方案是一种用于基站装置的通信方法,在某个服务小区中发送多个参考信号,在基于所述多个参考信号的至少一部分的第一无线链路质量和基于所述多个参考信号的至少一部分的第二无线链路质量满足规定的条件的情况下,接收基于由终端装置触发的随机接入过程的随机接入前导。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案的装置中工作的程序可以是以实现本发明的一方案的实施方式的功能的方式控制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中央处理单元)等来使计算机发挥功能的程序。程序或者由程序处理的信息被临时储存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等易失性存储器或者闪存等非易失性存储器、Hard Disk Drive(HDD:硬盘驱动器)、或者其他存储装置系统中。
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将用于实现本发明的一个方案的实施方式的功能的程序记录在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中。可以通过将该记录介质中记录的程序读取到计算机系统并执行来实现。这里所说的“计算机系统”是指,内置在装置中的计算机系统,并且包括操作系统、外设等硬件的计算机系统。此外,“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可以是半导体记录介质、光记录介质、磁记录介质、短时间动态保存程序的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的其他记录介质。
此外,上述实施方式中使用的装置的各功能块或者各特征可以通过电子电路、例如集成电路或者多个集成电路来安装或执行。以执行本说明书所述的功能的方式设计的电路可以包括:通用用途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面向特定用途的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元件、离散门或者晶体管逻辑、离散硬件零件、或者它们的组合。通用用途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也可以是以往类型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者状态机。上述电子电路可以由数字电路构成,也可以由模拟电路构成。此外,在随着通过半导体技术的进步而出现代替当前的集成电路的集成电路化技术的情况下,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方案也可以使用基于该技术的新的集成电路。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实施方式中,记载了装置的一个示例,但本申请的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可以被应用于设置在室内外的固定式或非可动式电子设备,例如AV设备、厨房设备、扫除/洗涤设备、空调设备、办公设备、自动售卖机、以及其他生活设备等终端装置或通信装置。
以上,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说明,但具体构成并不限于本实施方式,也包括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的设计变更等。此外,本发明的一方案能在技术方案所示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将分别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中公开的技术方案适当地组合而得到的实施方式也包括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此外,还包括将作为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记载的要素的、起到同样效果的要素彼此替换而得到的构成。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一方案例如能用于通信系统、通信设备(例如便携电话装置、基站装置、无线LAN装置或传感器设备)、集成电路(例如通信芯片)或程序等。
符号说明
1 (1A、1B)终端装置
3 基站装置
4 收发点(TRP)
10 无线收发部
11 天线部
12 RF部
13 基带部
14 上层处理部
30 无线收发部
31 天线部
32 RF部
33 基带部
34 上层处理部
50 发送单元(TXRU)
51 移相器
52 天线元件
Claims (6)
1.一种终端装置,与基站装置进行通信,所述终端装置具备:
测量部,测量包含服务小区的第一接收质量和第二接收质量的多个接收质量,其中,所述第一接收质量基于多个参考信号的第一部分并且所述第二接收质量基于所述多个参考信号的第二部分,所述多个参考信号来自所述基站装置,并且其中,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是分别对应于由所述基站装置发送的第一下行链路无线链路和第二下行链路无线链路的不同参考信号;以及
发送部,在检测到所述第一接收质量超过第一时段为阈值Qout以下时,经由随机接入过程来发起请求,并且基于所述第二接收质量,使用与所述多个参考信号中对应于所述第二下行链路无线链路的所述第二部分相关联的无线资源来执行正在进行的随机接入过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装置,其中,
所述发送部在所述第一接收质量超过所述第一时段为所述阈值Qout以下并且所述第二接收质量超过第二时段为阈值Qin以上时,基于与所述第二接收质量所对应的参考信号相关联的资源,执行所述随机接入过程。
3.一种基站装置,与终端装置进行通信,所述基站装置具备:
发送部,在服务小区中发送多个参考信号,其中,包含所述服务小区的第一接收质量和第二接收质量的多个接收质量被所述终端装置进行测量,其中,所述第一接收质量基于所述多个参考信号的第一部分并且所述第二接收质量基于所述多个参考信号的第二部分,并且其中,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是分别对应于第一下行链路无线链路和第二下行链路无线链路的不同参考信号;以及
接收部,在以下情况中接收基于所述第二接收质量的随机接入前导:所述终端装置确定所述第一接收质量超过第一时段为阈值Qout以下,以基于所述第二接收质量向所述基站装置发送所述随机接入前导,以及基于所述第二接收质量,使用与所述多个参考信号中对应于所述第二下行链路无线链路的所述第二部分相关联的无线资源来执行正在进行的随机接入过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站装置,其中,
所述接收部在以下情况中接收基于与所述第二接收质量所对应的参考信号相关联的资源的所述随机接入前导:所述终端装置确定所述第一接收质量超过所述第一时段为所述阈值Qout以下并且所述第二接收质量超过第二时段为阈值Qin以上,以基于所述第二接收质量向所述基站装置发送所述随机接入前导。
5.一种终端装置的通信方法,所述终端装置与基站装置进行通信,所述通信方法具备:
测量包含服务小区的第一接收质量和第二接收质量的多个接收质量,其中,所述第一接收质量基于多个参考信号的第一部分并且所述第二接收质量基于所述多个参考信号的第二部分,所述多个参考信号来自所述基站装置,并且其中,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是分别对应于由所述基站装置发送的第一下行链路无线链路和第二下行链路无线链路的不同参考信号;以及
在检测到所述第一接收质量超过第一时段为阈值Qout以下时执行随机接入过程,并且基于所述第二接收质量,使用与所述多个参考信号中对应于所述第二下行链路无线链路的所述第二部分相关联的无线资源来执行正在进行的随机接入过程。
6.一种基站装置的通信方法,所述基站装置与终端装置进行通信,所述通信方法具备:
在服务小区中发送多个参考信号,其中,包含所述服务小区的第一接收质量和第二接收质量的多个接收质量被所述终端装置进行测量,其中,所述第一接收质量基于所述多个参考信号的第一部分并且所述第二接收质量基于所述多个参考信号的第二部分,并且其中,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是分别对应于由所述基站装置发送的第一下行链路无线链路和第二下行链路无线链路的不同参考信号;以及
在以下情况中接收基于所述第二接收质量的随机接入前导:所述终端装置确定所述第一接收质量超过第一时段为阈值Qout以下,以基于所述第二接收质量向所述基站装置发送随机接入前导,以及基于所述第二接收质量,使用与所述多个参考信号中对应于所述第二下行链路无线链路的所述第二部分相关联的无线资源来执行正在进行的随机接入过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6-255321 | 2016-12-28 | ||
JP2016255321 | 2016-12-28 | ||
PCT/JP2017/043844 WO2018123483A1 (ja) | 2016-12-28 | 2017-12-06 |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983796A CN109983796A (zh) | 2019-07-05 |
CN109983796B true CN109983796B (zh) | 2022-03-08 |
Family
ID=627109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80072347.9A Active CN109983796B (zh) | 2016-12-28 | 2017-12-06 |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622386B2 (zh) |
EP (1) | EP3565296A4 (zh) |
JP (1) | JP6937324B2 (zh) |
CN (1) | CN109983796B (zh) |
BR (1) | BR112019013179A2 (zh) |
WO (1) | WO2018123483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9894681B2 (en) | 2015-06-12 | 2018-02-13 | Ofinno Technologies, Llc | Uplink scheduling in a wireless device and wireless network |
US10200177B2 (en) | 2015-06-12 | 2019-02-05 |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 Scheduling request on a secondary cell of a wireless device |
US9948487B2 (en) | 2015-06-15 | 2018-04-17 | Ofinno Technologies, Llc | Uplink resource allocation in a wireless network |
CN115622674A (zh) * | 2017-02-07 | 2023-01-17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相位噪声导频的配置、确定方法及装置 |
KR102373474B1 (ko) * | 2017-03-23 | 2022-03-11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를 전송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
JP7052795B2 (ja) * | 2017-07-25 | 2022-04-12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無線通信装置、方法、プログラム、コンピュータに読み取り可能な非一時的記録媒体、及びシステム |
WO2020046275A1 (en) * | 2018-08-28 | 2020-03-05 |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for allocating mini-slots |
CN110264063A (zh) * | 2019-06-20 | 2019-09-20 | 北京凌壹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 一体化实战指挥方法及系统 |
CN112436875B (zh) * | 2019-08-26 | 2022-08-05 |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
JPWO2022004694A1 (zh) * | 2020-06-30 | 2022-01-06 | ||
JP7366947B2 (ja) * | 2021-01-07 | 2023-10-23 | アンリツ株式会社 | 測定装置、及び測定方法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8135231A1 (en) * | 2007-05-02 | 2008-11-13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Method and arrangement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
CN104488211A (zh) * | 2012-05-11 | 2015-04-0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触发信道状态信息非周期反馈的方法、ue、基站及系统 |
CN104488306A (zh) * | 2012-07-25 | 2015-04-01 |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 通信系统、基站装置、终端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
WO2015166840A1 (ja) * | 2014-04-30 | 2015-11-05 |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 ユーザ装置、基地局、通信アクセス方法、及び通信方法 |
EP3048853A1 (en) * | 2015-01-26 | 2016-07-27 | ASUSTek Computer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ndling transmiss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064401B2 (en) * | 2006-07-14 | 2011-11-22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Expedited handoff |
JP5588594B2 (ja) | 2007-12-26 | 2014-09-10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通信方法並びに無線端末及び無線基地局 |
JP4384700B1 (ja) * | 2008-06-23 | 2009-12-16 |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 移動通信方法、移動局及び無線基地局 |
EP3726878B1 (en) * | 2008-12-26 | 2022-09-21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Measurement configuration of a mobile station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carrier aggregation |
CN101998496A (zh) * | 2009-08-18 | 2011-03-3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部分载波存在无线链路问题的处理方法及系统 |
CN102111791B (zh) * | 2009-12-28 | 2014-11-1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获取最小化路测配置信息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JP2014017744A (ja) * | 2012-07-11 | 2014-01-30 | Sharp Corp | 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装置、移動局装置、測定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
RU2606398C1 (ru) * | 2012-11-13 | 2017-01-10 | Телефонактиеболагет Л М Эрикссон (Пабл) |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запуска особого режима работы для терминалов, работающих на увеличенной большой дальности |
US9655083B2 (en) * | 2013-03-27 | 2017-05-16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Terminal device, base station device,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integrated circuit |
EP2833669B1 (en) * | 2013-07-31 | 2022-06-22 |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 Handoff procedure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
JP2015041818A (ja) * | 2013-08-20 | 2015-03-02 |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 同期信号受信方法及び移動局装置 |
EP3039916B1 (en) * | 2013-09-11 | 2019-12-18 | Sony Corporation | Communications system, infrastructure equipment,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nd method |
WO2016073661A1 (en) * | 2014-11-07 | 2016-05-12 | Cisco Technology, Inc. | Improving transmit node detection by a receiver in a shared access lte environment |
US9900196B2 (en) * | 2014-11-26 | 2018-02-20 | Avago Technologies General Ip (Singapore) Pte. Ltd. | Switching diversity in scalable radio frequency communication system |
JP2018032886A (ja) * | 2015-01-08 | 2018-03-01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無線通信方法及び集積回路 |
EP3328151B1 (en) * | 2015-01-26 | 2023-10-18 | ASUS Technology Licensing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eam detec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CN107210826B (zh) * | 2015-01-30 | 2021-06-29 | Lg 电子株式会社 |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无线电链路监测方法及其设备 |
CN107005858B (zh) * | 2015-02-13 | 2020-09-29 | 联发科技(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 波束追踪以及恢复的方法以及用户设备 |
WO2016195450A1 (ko) * | 2015-06-05 | 2016-12-08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고속 상향 링크를 지원하는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이 데이터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
US11088747B2 (en) * | 2016-04-13 | 2021-08-10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beam management |
CN109952724B (zh) * | 2016-08-24 | 2021-10-19 | 诺基亚技术有限公司 | 用于无线设备的无线电链路监测测试过程的方法和装置 |
-
2017
- 2017-12-06 CN CN201780072347.9A patent/CN109983796B/zh active Active
- 2017-12-06 EP EP17888711.3A patent/EP3565296A4/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7-12-06 US US16/474,270 patent/US11622386B2/en active Active
- 2017-12-06 JP JP2018558968A patent/JP6937324B2/ja active Active
- 2017-12-06 BR BR112019013179A patent/BR112019013179A2/pt unknown
- 2017-12-06 WO PCT/JP2017/043844 patent/WO2018123483A1/ja unknown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8135231A1 (en) * | 2007-05-02 | 2008-11-13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Method and arrangement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
CN104488211A (zh) * | 2012-05-11 | 2015-04-0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触发信道状态信息非周期反馈的方法、ue、基站及系统 |
CN104488306A (zh) * | 2012-07-25 | 2015-04-01 |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 通信系统、基站装置、终端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
WO2015166840A1 (ja) * | 2014-04-30 | 2015-11-05 |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 ユーザ装置、基地局、通信アクセス方法、及び通信方法 |
EP3048853A1 (en) * | 2015-01-26 | 2016-07-27 | ASUSTek Computer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ndling transmiss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Non-Patent Citations (5)
Title |
---|
Beam Recovery in NR;Nokia等;《3GPP TSG-RAN WG1#87 R1-1612865》;20161218;全文 * |
Beam Recovery In NR;Nokia等;《3GPP TSG-RAN WG2 Meeting #96 R2-167713》;20161118;全文 * |
Beam-based aspects for New Radio;InterDigital Communications;《3GPP TSG-RAN WG2 #95-BIS R2-167137》;20161214;全文 * |
Nokia等.Downlink Mobility Measurements in Connected Mode.《3GPP TSG-RAN WG2 Meeting #96 R2-167711》.2016,全文. * |
RLM and RLF in HF NR;MediaTek Inc;《3GPP TSG-RAN WG2 Meeting #96 R2-168130》;20161118;全文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200128586A1 (en) | 2020-04-23 |
JPWO2018123483A1 (ja) | 2019-10-31 |
CN109983796A (zh) | 2019-07-05 |
US11622386B2 (en) | 2023-04-04 |
WO2018123483A1 (ja) | 2018-07-05 |
EP3565296A1 (en) | 2019-11-06 |
BR112019013179A2 (pt) | 2019-12-10 |
EP3565296A4 (en) | 2020-08-19 |
JP6937324B2 (ja) | 2021-09-2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463265B (zh) | 终端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 |
CN109983796B (zh) |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 |
CN110431901B (zh) |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 |
CN109997389B (zh) |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 |
CN111345106A (zh) |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 |
CN110741716A (zh) |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 |
CN110178400B (zh) | 基站装置、终端装置和通信方法 | |
CN110754134A (zh) |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 |
JP2019033420A (ja) | 端末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 |
KR102711790B1 (ko) | 단말 장치, 기지국 장치, 통신 방법, 및, 집적 회로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