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79112A - 基于智能回收装置回收可循环使用餐饮用具的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基于智能回收装置回收可循环使用餐饮用具的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79112A
CN109979112A CN201910243646.5A CN201910243646A CN109979112A CN 109979112 A CN109979112 A CN 109979112A CN 201910243646 A CN201910243646 A CN 201910243646A CN 109979112 A CN109979112 A CN 1099791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target
table ware
recycling
intellige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4364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979112B (zh
Inventor
李军棉
周胡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Gri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Gri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Gri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Gri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24364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979112B/zh
Publication of CN1099791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791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9791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791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FCOIN-FREED OR LIKE APPARATUS
    • G07F17/00Coin-freed apparatus for hiring articles; Coin-freed facilities or services
    • G07F17/0042Coin-freed apparatus for hiring articles; Coin-freed facilities or services for hiring of objec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智能回收装置回收可循环使用餐饮用具的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用户终端向智能回收控制终端发送信息校验请求;智能回收控制终端接收并根据该信息校验请求校验该信息校验请求包括的信息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当满足时,向智能回收装置发送第一回收提示信息,该第一回收提示信息至少包括目标身份信息,智能回收装置接收并根据该第一回收提示信息控制第一柜门打开,以使目标身份信息对应的用户归还目标餐饮用具。实施本发明能够通过将智能控制技术应用于可回收循环使用的餐饮用具中,不仅能够降低因使用一次性餐盒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还能够减少因使用一次性餐盒而危害人体健康的情况发生以及降低资源过度消耗、浪费的可能性。

Description

基于智能回收装置回收可循环使用餐饮用具的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智能回收装置回收可循环使用餐饮用具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外卖行业的兴起,越来越多人不愿下厨或者没有时间下厨,而选择订购外卖或者到店打包的方式解决饮食问题。虽然外卖给人们生活、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但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的问题,据国内主要外卖平台公布的数据显示,外卖日订单量总和在4000万单左右,餐盒需求数量为2.26个/单,日均消耗至少20430.4万个外卖餐盒,按照一年365天来算,年外卖餐盒需求数量达到745.7亿个餐盒,一个餐盒的平均重量约为125g,每年产生的一次性餐盒垃圾达到了932万吨。并且随着外卖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外卖的需求量仍处于增长趋势,因此,一次性外卖餐盒的使用量仍然处于增长趋势,以及在实践中发现,就餐结束之后,一次性餐盒往往被丢弃在垃圾桶或随手即扔,这都会给环境造成巨大的污染,破坏生态环境。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智能回收装置回收可循环使用餐饮用具的方法及系统,通过将智能控制技术应用于可回收循环使用的餐饮用具中,能够降低因使用、丢弃一次性餐盒对环境造成巨大的污染,有利于环境的保护。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公开了一种基于智能回收装置回收可循环使用餐饮用具的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基于智能回收装置回收可循环使用餐饮用具的系统中,所述系统包括用户终端、智能回收控制终端以及智能回收装置,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用户终端向所述智能回收控制终端发送信息校验请求,所述信息校验请求至少包括所述智能回收装置唯一对应的目标标识信息以及所述用户终端对应的目标身份信息;
所述智能回收控制终端接收所述信息校验请求,并根据所述信息校验请求校验所述信息校验请求包括的信息是否满足预设条件;
当满足所述预设条件时,所述智能回收控制终端向所述智能回收装置发送第一回收提示信息,所述第一回收提示信息至少包括所述目标身份信息,所述第一回收提示信息用于提示所述目标身份信息对应的用户需要归还目标餐饮用具,所述目标餐饮用具为可回收循环使用的餐饮用具;
所述智能回收装置接收所述第一回收提示信息,并控制第一柜门打开,以使所述目标身份信息对应的用户归还所述目标餐饮用具。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中,所述智能回收控制终端校验所述信息校验请求包括的信息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包括:
所述智能回收控制终端判断其数据库中存储的所有标识信息是否包括所述目标标识信息;
当判断出所述数据库中存储的所有标识信息包括所述目标标识信息时,所述智能回收控制终端确定所述信息校验请求包括的信息满足所述预设条件。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中,所述信息校验请求还包括所述用户终端对应的第一地理位置信息;
以及,所述智能回收控制终端判断出所述数据库中存储的所有标识信息包括所述目标标识信息之后,以及所述智能回收控制终端确定所述信息校验请求包括的信息满足所述预设条件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智能回收控制终端判断所述第一地理位置信息与预先确定出的所述智能回收装置对应的第二地理位置信息之间的距离是否小于等于预设距离;
当判断出所述第一地理位置信息与所述第二地理位置信息之间的距离小于等于所述预设距离时,所述智能回收控制终端触发执行所述的确定所述信息校验请求包括的信息满足所述预设条件的操作。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中,所述智能回收装置接收所述第一回收提示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智能回收装置根据所述第一回收提示信息识别所述目标餐饮用具的餐具标识信息,并发送所述餐具标识信息至所述智能回收控制终端,所述餐具标识信息用于向所述智能回收控制终端确定所述目标餐饮用具的当前状态;
所述智能回收控制终端接收所述餐具标识信息,并根据所述餐具标识信息校验所述目标餐饮用具的当前状态;
当校验出所述目标餐饮用具的当前状态为待回收状态时,所述智能回收控制终端向所述智能回收装置发送第二回收提示信息,所述第二回收提示信息用于提示回收所述目标餐饮用具;
所述智能回收装置接收所述第二回收提示信息,并触发执行所述的控制第一柜门打开,以使所述目标身份信息对应的用户归还所述目标餐饮用具的操作。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中,所述第二回收提示信息包括所述目标餐饮用具的第一目标餐具信息,所述第一目标餐具信息包括所述目标餐饮用具的尺寸信息、类型信息、数量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以及,所述智能回收装置控制第一柜门打开,以使所述目标身份信息对应的用户归还所述目标餐饮用具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智能回收装置根据所述第二回收提示信息确定与所述目标餐饮用具匹配的柜门,作为第一柜门,并触发执行所述的控制第一柜门打开,以使所述目标身份信息对应的用户归还所述目标餐饮用具的操作。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智能回收装置判断预设时长内所述目标餐饮用具是否被归还,所述预设时长的起始时刻为所述智能回收装置控制所述第一柜门打开的时刻;
当判断出所述目标餐饮用具未被归还时,所述智能回收装置基于其安装的监控装置采集针对所述第一柜门的第一影像数据,并基于所述第一影像数据分析所述目标餐饮用具未被归还的原因;
当所述原因为所述目标身份信息对应的用户的身高与所述第一柜门所处的位置不匹配时,所述智能回收装置分析所述第一影像数据,得到所述目标身份信息对应的用户的身高信息,并确定与所述身高信息相匹配的第二柜门,以及控制所述第二柜门打开,以使所述目标身份信息对应的用户归还所述目标餐饮用具。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中,所述智能回收装置控制第一柜门打开,以使所述目标身份信息对应的用户归还所述目标餐饮用具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检测到已回收所述目标餐饮用具之后,所述智能回收装置向所述智能回收控制终端发送所述目标餐饮用具的目标提示信息,所述目标提示信息用于表示已回收所述目标餐饮用具,并且所述目标提示信息包括所述目标餐饮用具的第二目标餐具信息,所述第二目标餐具信息包括所述目标餐饮用具的完整度信息、卫生信息、归还时刻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智能回收控制终端接收所述目标提示信息,并根据所述目标提示信息向所述用户终端对应的用户退回所述目标餐饮用具的目标押金。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中,所述智能回收控制终端接收所述目标提示信息之后,以及所述智能回收控制终端根据所述目标提示信息向所述用户终端对应的用户退回所述目标餐饮用具的目标押金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智能回收控制终端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所述目标提示信息;
所述用户终端接收所述目标提示信息,并输出所述目标提示信息供所述用户终端对应的用户确认;
当确认所述目标提示信息正确时,所述用户终端向所述智能回收控制终端发送确认信息;
所述智能回收控制终端接收所述确认信息,并触发执行所述的根据所述目标提示信息向所述用户终端对应的用户退回所述目标餐饮用具的目标押金的操作。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智能回收装置基于其安装的监控装置监控所述智能回收装置的预设区域,得到所述预设区域的第二影像数据,所述第二影像数据包括出现在所述预设区域中的用户的行为影像数据和/或出现在所述预设区域中的至少一个柜门的状态影像数据;
所述智能回收装置基于预先确定出的数据分析模型分析所述第二影像数据,得到所述第二影像数据的特征数据,并判断所述特征数据是否为异常特征数据;
当判断出所述特征数据为所述异常特征数据时,所述智能回收装置输出警报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公开了一种基于智能回收装置回收可循环使用餐饮用具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用户终端、智能回收控制终端以及智能回收装置,所述用户终端包括第一发送模块,所述智能回收控制终端包括第一接收模块、第一校验模块以及第二发送模块,所述智能回收装置包括第二接收模块以及第一控制模块,其中:
所述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智能回收控制终端发送信息校验请求,所述信息校验请求至少包括所述智能回收装置唯一对应的目标标识信息以及所述用户终端对应的目标身份信息;
所述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的所述信息校验请求;
所述第一校验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信息校验请求校验所述信息校验请求包括的信息是否满足预设条件;
所述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当满足所述预设条件时,向所述智能回收装置发送第一回收提示信息,所述第一回收提示信息至少包括所述目标身份信息,所述第一回收提示信息用于提示所述目标身份信息对应的用户需要归还目标餐饮用具,所述目标餐饮用具为可回收循环使用的餐饮用具;
所述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智能回收控制终端发送的所述第一回收提示信息;
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二接收模块接收到所述第一回收提示信息后,控制第一柜门打开,以使所述目标身份信息对应的用户归还所述目标餐饮用具。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中,所述第一校验模块包括判断子模块以及确定子模块,其中:
所述判断子模块,用于判断所述智能回收控制终端的数据库中存储的所有标识信息是否包括所述目标标识信息;
所述确定子模块,用于当所述判断子模块判断出所述数据库中存储的所有标识信息包括所述目标标识信息时,确定所述信息校验请求包括的信息满足所述预设条件。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中,所述信息校验请求还包括所述用户终端对应的第一地理位置信息;
所述判断子模块,还用于在判断出所述数据库中存储的所有标识信息包括所述目标标识信息之后,以及在所述确定子模块确定所述信息校验请求包括的信息满足所述预设条件之前,判断所述第一地理位置信息与预先确定出的所述智能回收装置对应的第二地理位置信息之间的距离是否小于等于预设距离;
所述确定子模块,具体用于:
当所述判断子模块判断出所述数据库中存储的所有标识信息包括所述目标标识信息以及判断出所述第一地理位置信息与所述第二地理位置信息之间的距离小于等于所述预设距离时,确定所述信息校验请求包括的信息满足所述预设条件。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中,所述智能回收装置还包括识别模块以及第三发送模块,所述智能回收控制终端还包括第二校验模块,其中:
所述识别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二接收模块接收所述第一回收提示信息之后,根据所述第一回收提示信息识别所述目标餐饮用具的餐具标识信息,所述餐具标识信息用于向所述智能回收控制终端确定所述目标餐饮用具的当前状态;
所述第三发送模块,用于发送所述餐具标识信息至所述智能回收控制终端;
所述第一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智能回收装置发送的所述餐具标识信息;
所述第二校验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餐具标识信息校验所述目标餐饮用具的当前状态;
所述第二发送模块,还用于当所述第二校验模块校验出所述目标餐饮用具的当前状态为待回收状态时,向所述智能回收装置发送第二回收提示信息,所述第二回收提示信息用于提示回收所述目标餐饮用具;
所述第二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智能回收控制终端发送的所述第二回收提示信息;
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具体用于:
当所述第二接收模块接收到所述第一回收提示信息以及接收到所述第二回收提示信息后,控制第一柜门打开,以使所述目标身份信息对应的用户归还所述目标餐饮用具。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中,所述第二回收提示信息包括所述目标餐饮用具的第一目标餐具信息,所述第一目标餐具信息包括所述目标餐饮用具的尺寸信息、类型信息、数量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以及,所述智能回收装置还包括第一确定模块,其中:
所述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控制模块控制第一柜门打开,以使所述目标身份信息对应的用户归还所述目标餐饮用具之前,根据所述第二回收提示信息包括的信息确定与所述目标餐饮用具匹配的柜门,作为第一柜门,并触发所述第一控制模块执行所述的控制第一柜门打开,以使所述目标身份信息对应的用户归还所述目标餐饮用具的操作。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中,所述智能回收装置还包括第一判断模块、采集模块、第一分析模块、第二确定模块以及第二控制模块,其中:
所述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判断预设时长内所述目标餐饮用具是否被归还,所述预设时长的起始时刻为所述智能回收装置控制所述第一柜门打开的时刻;
所述采集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判断模块判断出所述目标餐饮用具未被归还时,基于所述智能回收装置安装的监控装置采集针对所述第一柜门的第一影像数据;
所述第一分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影像数据分析所述目标餐饮用具未被归还的原因;
所述第一分析模块,还用于当所述原因为所述目标身份信息对应的用户的身高与所述第一柜门所处的位置不匹配时,分析所述第一影像数据,得到所述目标身份信息对应的用户的身高信息;
所述第二确定模块,用于确定与所述身高信息相匹配的第二柜门;
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二确定模块确定出与所述身高信息相匹配的第二柜门后,控制所述第二柜门打开,以使所述目标身份信息对应的用户归还所述目标餐饮用具。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中,所述智能回收装置还包括第四发送模块,所述智能回收控制终端还包括退回模块,其中:
所述第四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控制模块控制第一柜门打开,以使所述目标身份信息对应的用户归还所述目标餐饮用具,以及在检测到已回收所述目标餐饮用具之后,向所述智能回收控制终端发送所述目标餐饮用具的目标提示信息,所述目标提示信息用于表示已回收所述目标餐饮用具,并且所述目标提示信息包括所述目标餐饮用具的第二目标餐具信息,所述第二目标餐具信息包括所述目标餐饮用具的完整度信息、卫生信息、归还时刻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第一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智能回收装置发送的所述目标提示信息;
所述退回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提示信息向所述用户终端对应的用户退回所述目标餐饮用具的目标押金。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中,所述用户终端还包括第三接收模块以及第一输出模块,其中:
所述第二发送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第一接收模块接收到所述目标提示信息之后,以及在所述退回模块根据所述目标提示信息向所述用户终端对应的用户退回所述目标餐饮用具的目标押金之前,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所述目标提示信息;
所述第三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智能回收控制终端发送的所述目标提示信息;
所述第一输出模块,用于输出所述目标提示信息供所述用户终端对应的用户确认;
所述第一发送模块,还用于当确认所述目标提示信息正确时,向所述智能回收控制终端发送确认信息;
所述第一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的所述确认信息;
所述退回模块,具体用于:
在所述第一接收模块接收到所述目标提示信息以及接收到所述确认信息后,根据所述目标提示信息向所述用户终端对应的用户退回所述目标餐饮用具的目标押金。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中,所述智能回收装置还包括监控模块、第二分析模块、第二判断模块以及第二输出模块,其中:
所述监控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智能回收装置安装的监控装置监控所述智能回收装置的预设区域,得到所述预设区域的第二影像数据,所述第二影像数据包括出现在所述预设区域中的用户的行为影像数据和/或出现在所述预设区域中的至少一个柜门的状态影像数据;
所述第二分析模块,用于基于预先确定出的数据分析模型分析所述第二影像数据,得到所述第二影像数据的特征数据;
所述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特征数据是否为异常特征数据;
所述第二输出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二判断模块判断出所述特征数据为所述异常特征数据时,输出警报信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基于智能回收装置回收可循环使用餐饮用具的系统的方法,该系统包括用户终端、智能回收控制终端以及智能回收装置,该方法包括用户终端向智能回收控制终端发送信息校验请求,该信息校验请求至少包括智能回收装置唯一对应的目标标识信息以及用户终端对应的目标身份信息;智能回收控制终端接收信息校验请求,并根据该信息校验请求校验该信息校验请求包括的信息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当满足预设条件时,智能回收控制终端向智能回收装置发送第一回收提示信息,该第一回收提示信息至少包括目标身份信息,该第一回收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目标身份信息对应的用户需要归还目标餐饮用具,该目标餐饮用具为可回收循环使用的餐饮用具;智能回收装置接收第一回收提示信息,并控制第一柜门打开,以使目标身份信息对应的用户归还目标餐饮用具。可见,实施本发明能够通过将智能控制技术应用于可回收循环使用的餐饮用具中,这样不仅能够降低因使用、丢弃一次性餐盒对环境造成巨大的污染,有利于环境的保护,还能够减少因使用一次性餐盒而危害人体健康的情况发生,以及降低资源过度消耗、浪费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基于智能回收装置回收可循环使用餐饮用具的应用场景的场景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基于智能回收装置回收可循环使用餐饮用具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基于智能回收装置回收可循环使用餐饮用具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又一种基于智能回收装置回收可循环使用餐饮用具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基于智能回收装置回收可循环使用餐饮用具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基于智能回收装置回收可循环使用餐饮用具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用户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智能回收控制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智能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模块/ 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已列出的步骤或模块/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模块/单元。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智能回收装置回收可循环使用餐饮用具的方法及系统,能够通过将智能控制技术应用于可回收循环使用的餐饮用具中,这样不仅能够降低因使用、丢弃一次性餐盒对环境造成巨大的污染,有利于环境的保护,还能够减少因使用一次性餐盒而危害人体健康的情况发生,以及降低资源过度消耗、浪费的可能性。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所描述的基于智能回收装置回收可循环使用餐饮用具的方法及系统,首先对可回收循环使用的餐饮用具的应用场景加以描述,具体的,可回收循环使用的餐饮用具的应用场景可以如图1所示,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基于智能回收装置回收可循环使用餐饮用具的应用场景的场景示意图。如图1所示:
餐饮用具使用主体(又称“餐饮业主体”、“餐饮用具租赁主体”)向运营服务平台发起用于请求租赁可循环使用的餐饮用具的请求;运营服务平台根据餐饮用具使用主体发送的请求,向清洁消毒点发出指令,以指示清洁消毒点配送满足餐饮用具使用主体的请求的可循环使用的餐饮用具;运营服务平台响应餐饮用具使用主体的请求,以告知餐饮用具使用主体后续由相应的清洁消毒点配送可循环使用的餐饮用具;
清洁消毒点在完成可循环使用的餐饮用具的配送之后,向运营服务平台反馈配送信息,且还能够将清洁消毒点的实时出库情况、入库情况以及库存情况反馈给运营服务平台;
消费者(又称“消费主体”、“餐饮用具使用主体”)通过向餐饮用具使用主体租赁可循环使用的餐饮用具或购买通过可循环使用的餐饮用具盛装的餐食的方式获得可循环使用的餐饮用具;以及,在使用完毕之后,消费者可以直接将可回收循环使用的餐饮用具归还至就近的回收点,也可通过回收专员上门回收的方式将可回收循环使用的餐饮用具归还至就近的回收点;
回收点在接收到消费者归还的可回收循环使用的餐饮用具之后,对可回收循环使用餐饮用具中的厨余进行回收并对可回收循环使用的餐饮用具进行回收整理,并定时或不定时的将其回收的可回收循环使用的餐饮用具运送至清洁消毒点;
清洁消毒点对回收点运送的可回收循环使用的餐饮用具进行消毒,并将消毒情况反馈给运营服务平台。
在图1所示的应用场景中,餐饮用具使用主体可以为将其租赁的可回收循环使用的餐饮用具进一步租赁给消费者的第一类使用主体,也可以是通过其租赁的可回收循环使用的餐饮用具盛装餐食(包括吃的食物和/或喝的食物)并卖给消费者的第二类使用主体,其中,该第二类使用主体可以包括具有外卖+售卖性质的使用主体(如私营餐厅、小饭馆等)、具有售卖性质的使用主体(如公司食堂、企业食堂、单位食堂、校园食堂、服务区食堂、自助售卖机、高铁的便利店、机场的便利店等)以及具有外卖性质的使用主体。需要说明的是,对于第二类使用主体来说,消费者可以通过具有外卖功能的平台(如外卖平台、运营服务平台等)和/或电话订购的方式选择餐食,也可以通过到店购买的方式选择餐食;对于第一类使用主体来说,消费者可以到店租赁,也可以向运营服务平台发起租赁请求,并由运营服务平台为消费者推荐距离消费者最近的第一类使用主体。
在图1所示的应用场景中,可回收循环使用的餐饮用具可以按照餐饮用具的大类名称分为餐盒类、椅子类、桌子类、罐子类、杯子类、瓶子类、烹饪厨具类等类别,还可以按照餐饮用具的场合分为婚庆类、迁居类、满月类、做寿类、升学类等类型,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进一步的,每一类餐饮用具根据材质质量和/或图案文字设计又可以分为普通档次、中档档次、高档档次,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通过设置不同类型的餐饮用具,能够满足不同人群、不同场合的需求,有利于可回收重复使用的餐饮用具的推广,从而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进一步的,可回收循环使用的餐饮用具的材质包括木材、不锈钢、硬塑料材质、玻璃材质、陶瓷材质等环保材质,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进一步的,该餐饮用具的内部还可以设置有保鲜层、保温层以及柔性防撞层。通过采用不同环保材质的餐饮用具有利于进一步保护环境,并且餐饮用具内部设置有保鲜层、保温层以及柔性防撞层能够保鲜保温的同时降低因碰撞或颠簸而使饭菜洒出来的可能性。
又进一步的,可回收循环使用的餐饮用具可以是独立的,也可以是成套的,在可回收循环使用的餐饮用具是独立的情况下,每个可回收循环使用的餐饮用具上均设置有唯一的识别码;在可回收循环使用的餐饮用具是成套的情况下,每套可回收循环使用的餐饮用具均设置有唯一的主识别码,进一步的,该套可回收循环使用的餐饮用具所包括的每个可回收循环使用的餐饮用具均设置有与唯一的主识别码对应的唯一的子识别码,这样既能够根据主识别码确定对应的子识别码,也能够根据子识别码确定对应的主识别码。运营服务平台可以根据可回收循环使用的餐饮用具对应的识别码监控可回收循环使用的餐饮用具的流通过程以及在流程过程中的相关信息,以便于形成可回收循环使用的餐饮用具的溯源信息供查询。其中,可回收循环使用的餐饮用具对应的识别码可以通过以下机制生成:
对可回收循环使用的餐饮用具的序列号进行加密,得到加密编码;
在加密编码中植入三种随机码中的至少一种随机码,得到可回收循环使用的餐饮用具对应的餐具识别码,其中,三种随机码可以包括位置随机码、数量随机码以及字符随机码。
可选的,清洁消毒点也可以将清洁消毒后的可回收循环使用的餐饮用具配送至餐饮用具取还点(图1中未示出)处,以便于有需求的消费者和/或餐饮用具使用主体直接到相应的餐饮用具取还点(图1中未示出)获取可回收循环使用的餐饮用具。
可选的,消费者在使用完毕可回收循环使用的餐饮用具之后,也可以将可回收循环使用的餐饮用具退还至餐饮用具取还点(图1中未示出),以便于回收专员将餐饮用具取还点处需要回收的可回收循环使用的餐饮用具配送至回收点。
需要说明的是,可回收循环使用的餐饮用具在清洁消毒点进行清洁消毒之后,清洁消毒点也可以将消毒后的可回收循环使用的餐饮用具配送至仓储中心进行仓储,并由仓储中心将可回收循环使用的餐饮用具配送至有需求的餐饮用具使用主体处或餐饮用具取还点(图1中未示出)处。
以上对可回收循环使用的餐饮用具的应用场景做了描述,下面针对基于智能回收装置回收可循环使用餐饮用具的方法及系统进行详细的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用户终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Android手机、iOS手机等)、智能电话手表、平板电脑、掌上电脑、车载电脑、台式电脑、上网本、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智能导航仪、移动互联网设备(Mobile Internet Devices,MID)以及自主研发的餐饮用具回收专用设备等能够供用户发起餐饮用具归还之前的信息校验请求的终端设备中的任意一种,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智能回收控制终端为能够对智能回收装置的相关信息、餐饮用具的标识信息进行校验的运营管理平台、运营服务平台或智能回收控制平台,以及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智能回收装置为能够供用户放置可回收循环使用的餐饮用具的移动/固定设置的智能回收设备,以下实施例中不再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2,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基于智能回收装置回收可循环使用餐饮用具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基于智能回收装置回收可循环使用餐饮用具的系统中,并且该系统可以包括用户终端、智能回收控制终端以及智能回收装置,该基于智能回收装置回收可循环使用餐饮用具的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操作:
201、用户终端向智能回收控制终端发送信息校验请求,该信息校验请求至少包括智能回收装置唯一对应的目标标识信息以及用户终端对应的目标身份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该信息校验请求可以是用户通过用户终端上安装的餐饮用具回收应用触发的,也可以是通过餐饮用具回收小程序/公众号触发的,还可以是通过餐饮用具回收应用授权的第三方应用触发的,还可以是通过用户终端上的餐饮用具专用回收物理按键/图标触发的,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
作为一个可选的实施例,在执行步骤201之前,该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操作:
用户终端确定信息校验请求包括的信息,并触发执行步骤201。
其中,用户终端确定信息校验请求包括的信息,可以包括:
用户终端识别与智能回收装置唯一对应的目标标识信息;
用户终端读取用户终端对应的目标身份信息,并根据目标标识信息、目标身份信息确定信息校验请求包括的信息。
该可选的实施例中,用户终端通过智能回收装置的装置标识识别与智能回收装置唯一对应的目标标识信息。其中,该装置标识可以包括码图标识(例如:二维码、三维码、条形码等)、电子标签标识(例如:RFID电子标签)、字符串标识中的任意一种,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其中,码图标识可以是粘贴在智能回收装置上的实体码图标识,也可以是智能回收装置显示屏中的电子码图标识,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
该可选的实施例中,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当装置标识为码图标识时,用户终端通过智能回收装置的装置标识识别与智能回收装置唯一对应的目标标识信息可以包括:
用户终端通过其安装的扫描装置扫描智能回收装置的码图标识,并解析该码图标识得到该智能回收装置的目标标识信息。
该可选的实施例中,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当装置标识为电子标签标识时,用户终端通过智能回收装置的装置标识识别与智能回收装置唯一对应的目标标识信息可以包括:
用户终端通过其安装的读写装置感应智能回收装置的电子标签标识,并解析该电子标签标识得到该智能回收装置的目标标识信息。
该可选的实施例中,作为又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当装置标识为字符串标识时,用户终端通过智能回收装置的装置标识识别与智能回收装置唯一对应的目标标识信息可以包括:
用户终端通过其安装的扫描装置扫描智能回收装置的字符串标识,并将扫描到的字符串标识作为该智能回收装置的目标标识信息。
可见,该可选的实施例通过预先确定信息校验请求包括的信息,能够提高用户终端与智能回收控制装置交互效率,从而提高餐饮用具的回收效率。
作为另一个可选的实施例,在识别到与智能回收装置唯一对应的目标标识信息之后,该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操作:
用户终端判断目标标识信息是否符合预设标识生成规则,当判断结果为是时,则触发执行步骤201;当判断结果为否时,则输出识别错误提示信息,该识别错误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终端对应的用户识别到的智能回收装置为不合法回收装置。其中,该预设标识生成规则可以具体包括标识类型、标识中总字符个数、标识中的组合字符总数、标识中的组合字符顺序、标识中的组合字符所表示的含义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这样通过在用户终端识别到目标标识信息之后对目标标识信息进行规则校验,能够减少用户终端与智能回收控制终端之间不必要的交互操作,还能够进一步减少智能回收控制终端不必要的校验操作,且通过设置预设标识生成规则,能够增加智能回收装置被非法复制的难度,从而提高餐饮用具的回收安全性。
202、智能回收控制终端接收上述信息校验请求,并根据该信息校验请求校验该信息校验请求包括的信息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当满足预设条件时,触发执行步骤203;当不满足预设条件时,可以结束本次流程。
本发明实施例中,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智能回收控制终端根据信息校验请求校验该信息校验请求包括的信息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可以包括:
智能回收控制终端判断其数据库中存储的所有标识信息是否包括目标标识信息;
当判断出该数据库中存储的所有标识信息包括该目标标识信息时,智能回收控制终端确定信息校验请求包括的信息满足预设条件。这样通过在判断出智能回收控制终端的数据库中的所有标识信息存在智能回收装置唯一对应的目标标识信息时,才确定满足预设条件,能够降低用户将餐饮用具放错回收位置的可能性,从而降低餐饮用具丢失的可能性。
进一步可选的,上述信息校验请求还可以包括用户终端对应的第一地理位置信息,并且在判断出数据库中存储的所有标识信息包括目标标识信息之后,以及在确定信息校验请求包括的信息满足预设条件之前,智能回收控制终端还可以执行以下操作:
智能回收控制终端判断第一地理位置信息与预先确定出的智能回收装置对应的第二地理位置信息之间的距离是否小于等于预设距离;
当判断出第一地理位置信息与第二地理位置信息之间的距离小于等于预设距离时,智能回收控制终端触发执行上述的确定信息校验请求包括的信息满足预设条件的操作。
该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智能回收装置对应的地理位置信息可以为智能回收控制终端通过解析智能回收装置唯一对应的目标标识信息得到的地理位置信息,也可以为智能回收控制终端自动从智能回收控制终端的数据库中的所有智能回收装置对应的地理位置信息中匹配出的与智能回收装置唯一对应的目标标识信息对应的地理位置信息,还可以为智能回收装置向智能回收控制终端发送的,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其中,该预设距离为智能回收控制终端统一规定的距离,例如:50米。这样通过在用户终端对应的地理位置信息与预先确定出的智能回收装置的地理位置信息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之后,才确定信息校验请求包括的信息满足预设条件,能够降低用户因临时改变主意不想归还餐饮用具又离开智能回收装置所在地但智能回收装置的柜门却处于打开状态导致回收柜资源浪费的可能性,以及当距离大于预设距离时,能够停止后续的交互,从而降低系统的功耗,进而提高系统的使用寿命。
作为又一个可选的实施例,当步骤202校验不满足预设条件,并且上述信息校验请求包括智能回收装置唯一对应的目标标识信息时,该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操作:
智能回收控制终端获取用户终端对应的第三地理位置信息,并根据该第三地理位置信息确定与该第三地理位置信息最近的智能回收装置的第四地理位置信息,以及向用户终端发送该第四地理位置信息。
该可选的实施例中,该第三地理位置信息的确定方式和上述第一地理位置信息的一样,该第四地理位置信息的确定方式和上述智能回收装置的地理位置信息的一样,在此不再赘述。
可见,该可选的实施例通过在判断出当前智能回收装置唯一对应的目标标识信息不满足条件时,向用户终端发送与该用户终端当前地理位置信息最近的智能回收装置的地理位置信息,而无需用户亲自查找附近的智能回收装置,能够节省用户获知附近的智能回收装置的时间,从而快速归还餐饮用具,进一步用户的体验感。
203、智能回收控制终端向智能回收装置发送第一回收提示信息,该第一回收提示信息至少包括上述目标身份信息,并且该第一回收提示信息用于提示该目标身份信息对应的用户需要归还上述目标餐饮用具。
本发明实施例中,该目标餐饮用具为可回收循环使用的餐饮用具,并且该目标餐饮用具可以包括目标身份信息对应的用户自己租赁的餐饮用具、目标身份信息对应的用户替别
人归还的餐饮用具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
204、智能回收装置接收上述第一回收提示信息。
205、在接收到上述第一回收提示信息之后,智能回收装置控制第一柜门打开,以使上述目标身份信息对应的用户归还上述目标餐饮用具。
作为又一个可选的实施例,执行完步骤205之后,该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操作;
智能回收装置判断预设时长内目标餐饮用具是否被归还,该预设时长的起始时刻为智能回收装置控制第一柜门打开的时刻;
当判断出目标餐饮用具未被归还时,智能回收装置基于其安装的监控装置采集针对第一柜门的第一影像数据,并基于该第一影像数据分析目标餐饮用具未被归还的原因;
当原因为目标身份信息对应的用户的身高与第一柜门所处的位置不匹配时,智能回收装置分析第一影像数据,得到目标身份信息对应的用户的身高信息,并确定与该身高信息相匹配的第二柜门,以及控制该第二柜门打开,以使目标身份信息对应的用户归还目标餐饮用具。
该可选的实施例中,该预设时长可以为根据用户需要归还的餐饮用具的数量估算出来的,例如:5分钟,并且用户归还的餐饮用具数量越多,相应的预设时长就越长。
可见,该可选的实施例在判断出预设时长内用户没有归还餐饮用具之后,通过监控装置采集柜门的影像数据,并从该影像数据分析餐饮用具没有被归还的原因为用户的身高与柜门不匹配时,控制与用户身高匹配的另一柜门打开,以使得用户归还餐饮用具,能够进一步提高餐饮用具的回收效率以及用户的体验感。
作为又一个可选的实施例,该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操作;
智能回收装置基于其安装的监控装置监控智能回收装置的预设区域,得到该预设区域的第二影像数据,该第二影像数据包括出现在预设区域中的用户的行为影像数据和/或出现在预设区域中的至少一个柜门的状态影像数据;
智能回收装置基于预先确定出的数据分析模型分析第二影像数据,得到该第二影像数据的特征数据,并判断该特征数据是否为异常特征数据;
当判断出特征数据为异常特征数据时,智能回收装置输出警报信息。
该可选的实施例中,该预设区域可以为以智能回收装置为中心向外延伸若干米(例如:10米)的区域,也可以为智能回收装置的柜门一面对应的若干米 (例如:5米)的区域,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
该可选的实施例中,当异常特征数据为用户的行为异常特征数据时,智能回收装置直接通过语音播报向行为异常的用户发出警报信息。其中,用户的行为异常特征数据为任何损坏智能回收装置的行为数据(例如:捶打智能回收装置等) 和/或在智能回收装置的预设区域逗留时间过长(例如:超过30分钟)行为数据,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
该可选的实施例中,当异常特征数据为柜门的状态异常特征数据,并且当该状态异常特征数据为柜门处于打开状态数据时,智能回收装置可以直接通过语音播报向行为异常的用户发出请求该智能回收装置预设区域内的用户关闭处于打开状态的柜门的警报信息;当该状态异常特征数据为柜门处于损坏状态数据时,智能回收装置向负责该智能回收装置维修任务的维修人员发送维修警报信息,或者智能回收装置向智能回收控制终端发送该损坏状态数据,以使得智能回收控制终端记录该损坏状态数据,并向负责该智能回收装置维修任务的维修人员发送维修警报信息。
可见,该可选的实施例通过监控智能回收装置的预设区域,并输出针对预设区域的用户的行为异常特征数据的警报信息,能够降低智能回收装置被破坏的可能性,以及输出针对预设区域的柜门的状态异常特征数据的维修警报信息,能够使得相关维修人员快速维修柜门,从而提高智能回收装置的使用率。
可见,实施图1所描述的一种基于智能回收装置回收可循环使用餐饮用具的方法能够通过将智能控制技术应用于可回收循环使用的餐饮用具中,这样不仅能够降低因使用、丢弃一次性餐盒对环境造成巨大的污染,有利于环境的保护,还能够减少因使用一次性餐盒而危害人体健康的情况发生,以及降低资源过度消耗、浪费的可能性。此外,还能够提高用户终端与智能回收控制装置交互效率;还能够增加智能回收装置被非法复制的难度;还能够降低系统的功耗,提高系统的使用寿命;还能够降低智能回收装置被破坏的可能性;还能够提高智能回收装置的使用率,从而提高餐饮用具的回收效率、回收安全性,以及进一步提升用户的体验感。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3,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基于智能回收装置回收可循环使用餐饮用具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基于智能回收装置回收可循环使用餐饮用具的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操作:
301、用户终端向智能回收控制终端发送信息校验请求,该信息校验请求至少包括智能回收装置唯一对应的目标标识信息以及用户终端对应的目标身份信息。
302、智能回收控制终端接收上述信息校验请求,并根据该信息校验请求校验该信息校验请求包括的信息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当满足预设条件时,触发执行步骤303;当不满足预设条件时,可以结束本次流程。
303、智能回收控制终端向智能回收装置发送第一回收提示信息,该第一回收提示信息至少包括上述目标身份信息,并且该第一回收提示信息用于提示该目标身份信息对应的用户需要归还上述目标餐饮用具。
304、智能回收装置接收上述第一回收提示信息。
305、智能回收装置根据上述第一回收提示信息识别上述目标餐饮用具的餐具标识信息,并发送该餐具标识信息至智能回收控制终端,该餐具标识信息用于向该智能回收控制终端确定该目标餐饮用具的当前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中,该餐具标识信息可以包括目标餐饮用具的标识码以及餐饮用具的流通溯源信息,以及该餐具标识信息的确定方法请参阅实施例一中智能回收装置的目标标识信息的方法,本发明实施例不再赘述。
306、智能回收控制终端接收上述餐具标识信息,并根据该餐具标识信息校验上述目标餐饮用具的当前状态。
307、当校验出上述目标餐饮用具的当前状态为待回收状态时,智能回收控制终端向智能回收装置发送第二回收提示信息,该第二回收提示信息用于提示回收该目标餐饮用具。
作为一个可选的实施例,当上述目标餐饮用具为餐饮商家租赁的餐饮用具时,并且在校验出上述目标餐饮用具的当前状态为待回收状态之后,以及在向智能回收装置发送第二回收提示信息之前,该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操作:
智能回收控制终端根据上述餐具标识信息查询目标餐饮用具的溯源信息,并基于该溯源信息判断目标餐饮用具是否为餐饮商家售出的盛装有餐食的餐饮用具;
当判断出目标餐饮用具为餐饮商家售出的盛装有餐食的餐饮用具时,智能回收控制终端触发执行上述的向智能回收装置发送第二回收提示信息的操作;
当判断出目标餐饮用具不为餐饮商家售出的盛装有餐食的餐饮用具时,智能回收控制终端可以结束本次流程。
该可选的实施例中,该溯源信息用于表示目标餐饮用具的所有流通过程信息,例如:租赁者信息、售出/未售出信息等,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
可见,该可选的实施例通过在判断出用户归还的餐饮用具为已售出的餐饮用具后,才执行后续操作,能够降低用户归还假冒餐饮用具的可能性,从而降低餐饮用具提供商经济损失的可能性。
本发明实施例中,该第二回收提示信息可以包括目标餐饮用具的第一目标餐具信息,该第一目标餐具信息包括目标餐饮用具的尺寸信息、类型信息、数量信息、级别信息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
308、智能回收装置接收上述第二回收提示信息。
作为另一个可选的实施例,执行完步骤308之后,以及执行步骤309之前,该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操作:
智能回收装置根据上述第二回收提示信息包括的信息确定与上述目标餐饮用具匹配的柜门,作为第一柜门,并触发执行步骤309。这样通过第二回收提示信息包括的信息匹配出与该餐饮用具匹配的柜门,能够降低因餐饮用具所需的空间小于柜门的空间而导致柜门资源浪费的可能性,从而提高柜门的使用率。
309、在接收到上述第一回收提示信息以及上述第二回收提示信息之后,智能回收装置控制第一柜门打开,以使上述目标身份信息对应的用户归还上述目标餐饮用具。
作为又一个可选的实施例,在执行完步骤309之后,该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操作:
智能回收装置判断预设时长内目标餐饮用具是否被归还,该预设时长的起始时刻为智能回收装置控制第一柜门打开的时刻;
当判断出目标餐饮用具未被归还时,智能回收装置基于其安装的监控装置采集针对第一柜门的第一影像数据,并基于该第一影像数据分析目标餐饮用具未被归还的原因;
当原因为目标身份信息对应的用户的身高与第一柜门所处的位置不匹配时,智能回收装置分析第一影像数据,得到目标身份信息对应的用户的身高信息,并确定与该身高信息相匹配的第二柜门,以及控制该第二柜门打开,以使目标身份信息对应的用户归还目标餐饮用具。
可见,该可选的实施例在判断出预设时长内用户没有归还餐饮用具之后,通过监控装置采集柜门的影像数据,并从该影像数据分析餐饮用具没有被归还的原因为用户的身高与柜门不匹配时,控制与用户身高匹配的另一柜门打开,以使得用户归还餐饮用具,能够提高餐饮用具的回收效率以及用户的体验感。
作为又一个可选的实施例,该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操作:
在检测到已回收上述目标餐饮用具之后,智能回收装置向智能回收控制终端发送该目标餐饮用具的目标提示信息,该目标提示信息用于表示已回收该目标餐饮用具;
智能回收控制终端接收上述目标提示信息,并根据该目标提示信息向用户终端对应的用户退回上述目标餐饮用具的目标押金。
该可选的实施例中,该目标提示信息可以包括该目标餐饮用具的第二目标餐具信息,该第二目标餐具信息包括该目标餐饮用具的完整度信息、卫生信息、归还时刻信息中的至少一种。其中,该完整度信息可以包括目标餐饮用具没有破损和/或目标餐饮用具整套归还。举例来说,当用户使用的目标餐饮用具包含一套餐具(如餐盒、筷子、勺子)时,那么归还的目标餐饮用具也应为一套餐具(如餐盒、筷子、勺子)。该目标押金小于等于租赁目标餐饮用具所需支付的租赁押金。这样通过在回收餐饮用具后退还押金,能够提高餐饮用具的推广度,从而进一步利于环境的保护以及降低资源浪费的可能性。
该可选的实施例,进一步的,在接收上述目标提示信息之后,以及在根据该目标提示信息向用户终端对应的用户退回上述目标餐饮用具的目标押金之前,该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操作:
智能回收控制终端向用户终端发送上述目标提示信息;
用户终端接收上述目标提示信息,并输出该目标提示信息供用户终端对应的用户确认;
当确认上述目标提示信息正确时,用户终端向智能回收控制终端发送确认信息;
智能回收控制终端接收上述确认信息,并触发执行上述的根据上述目标提示信息向用户终端对应的用户退回上述目标餐饮用具的目标押金的操作。
该可选的实施例中,当确认上述目标提示信息错误时,用户终端接收用户终端对应的用户在用户终端显示装置修正的目标提示信息,用户终端把修正后的目标提示信息发送至智能回收控制终端;智能回收控制终端接收到该修正后的目标提示信息,并触发执行上述的根据上述目标提示信息向用户终端对应的用户退回上述目标餐饮用具的目标押金的操作。
可见,该可选的实施例通过在接收到用户确认餐饮用具的目标提示信息的确认信息后,才执行退还押金的操作,能够降低因系统的原因导致少退押金的可能性,进一步提升用户的体验感。
本发明实施例中,步骤301-步骤304、步骤309的相关详细描述请参照实施例一针对步骤201-步骤205的相关详细描述,本发明实施例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中,以餐饮用具归还者为用户(该用户为用户终端对应的用户)、智能回收控制终端为来个碗系统、智能回收装置为回收柜系统为例对基于智能回收装置回收可循环使用餐饮用具的方法的详细流程可以如图4所示,针对图4的详细描述请参照实施例1-实施例2中的相应描述以及可回收循环使用餐饮用具的应用场景图(如图1)的相应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可见,实施图3所描述的一种基于智能回收装置回收可循环使用餐饮用具的方法通过将智能控制技术应用于可回收循环使用的餐饮用具中,这样不仅能够降低因使用、丢弃一次性餐盒对环境造成巨大的污染,有利于环境的保护,还能够减少因使用一次性餐盒而危害人体健康的情况发生,以及降低资源过度消耗、浪费的可能性。此外,还能够减少归还假冒餐饮用具的概率,从而降低餐饮用具提供商经济损失的可能性;还能够降低因餐饮用具所需的空间小于柜门的空间而导致柜门资源浪费的可能性,从而提高柜门的使用率;还能够提高餐饮用具的归还效率;还能够提高餐饮用具的推广度,从而进一步利于环境的保护以及降低资源浪费的可能性;还能够降低因系统的原因导致少退押金的可能性,进一步提升用户的体验感。
实施例三
请参阅图5,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基于智能回收装置回收可循环使用餐饮用具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系统可以包括用户终端50、智能回收控制终端60以及智能回收装置70,用户终端50可以包括第一发送模块501,智能回收控制终端60可以包括第一接收模块601、第一校验模块602以及第二发送模块603,智能回收装置70可以包括第二接收模块701以及第一控制模块702,其中:
第一发送模块501,用于向智能回收控制终端60发送信息校验请求,该信息校验请求至少包括智能回收装置70唯一对应的目标标识信息以及用户终端50 对应的目标身份信息。
第一接收模块601,用于接收用户终端50发送的信息校验请求。
第一校验模块602,用于根据信息校验请求校验该信息校验请求包括的信息是否满足预设条件。
第二发送模块603,用于当第一校验模块602校验出满足预设条件时,向智能回收装置70发送第一回收提示信息,该第一回收提示信息至少包括上述目标身份信息,该第一回收提示信息用于提示该目标身份信息对应的用户需要归还目标餐饮用具,该目标餐饮用具为可回收循环使用的餐饮用具。
第二接收模块701,用于接收智能回收控制终端60发送的第一回收提示信息。
第一控制模块702,用于在第二接收模块701接收到上述第一回收提示信息后,控制第一柜门打开,以使上述目标身份信息对应的用户归还上述目标餐饮用具。
可见,实施图5所描述的一种基于智能回收装置回收可循环使用餐饮用具的系统能够通过将智能控制技术应用于可回收循环使用的餐饮用具中,这样不仅能够降低因使用、丢弃一次性餐盒对环境造成巨大的污染,有利于环境的保护,还能够减少因使用一次性餐盒而危害人体健康的情况发生,以及降低资源过度消耗、浪费的可能性。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第一校验模块602可以包括判断子模块6021以及确定子模块6022,其中:
判断子模块6021,用于判断智能回收控制终端60的数据库中存储的所有标识信息是否包括目标标识信息。
确定子模块6022,用于当判断子模块6021判断出数据库中存储的所有标识信息包括目标标识信息时,确定信息校验请求包括的信息满足预设条件。
该可选的实施例中,信息校验请求还可以包括用户终端50对应的第一地理位置信息,以及判断子模块6021,还用于在判断出数据库中存储的所有标识信息包括目标标识信息之后,以及在确定子模块6022确定信息校验请求包括的信息满足预设条件之前,判断第一地理位置信息与预先确定出的智能回收装置70 对应的第二地理位置信息之间的距离是否小于等于预设距离。
确定子模块6022,具体用于:
当判断子模块6021判断出数据库中存储的所有标识信息包括目标标识信息以及判断出第一地理位置信息与所述第二地理位置信息之间的距离小于等于预设距离时,确定信息校验请求包括的信息满足预设条件。
可见,实施图6所示的基于智能回收装置回收可循环使用餐饮用具的系统还能够通过在判断出智能回收控制终端的数据库中的所有标识信息存在智能回收装置唯一对应的目标标识信息时,才确定满足预设条件,能够降低用户将餐饮用具放错回收位置的可能性,以及能够降低用户因临时改变主意不想归还餐饮用具又离开智能回收装置所在地但智能回收装置的柜门却处于打开状态导致回收柜资源浪费的可能性以及降低系统的功耗,提高系统的使用寿命。
在另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智能回收装置70还可以包括识别模块703以及第三发送模块704,智能回收控制终端60还可以包括第二校验模块604,其中:
识别模块703,用于在第二接收模块701接收第一回收提示信息之后,根据第一回收提示信息识别目标餐饮用具的餐具标识信息,该餐具标识信息用于向智能回收控制终端60确定目标餐饮用具的当前状态。
第三发送模块704,用于发送餐具标识信息至智能回收控制终端60。
第一接收模块601,还用于接收智能回收装置70发送的餐具标识信息。
第二校验模块604,用于根据餐具标识信息校验目标餐饮用具的当前状态。
第二发送模块603,还用于当第二校验模块604校验出目标餐饮用具的当前状态为待回收状态时,向智能回收装置70发送第二回收提示信息,该第二回收提示信息用于提示回收目标餐饮用具。
第二接收模块701,还用于接收智能回收控制终端60发送的第二回收提示信息。
第一控制模块702,具体用于:
当第二接收模块701接收到第一回收提示信息以及接收到第二回收提示信息后,控制第一柜门打开,以使目标身份信息对应的用户归还目标餐饮用具。
可见,实施图6所示的基于智能回收装置回收可循环使用餐饮用具的系统还能够通过在确定出餐饮用具的当前状态为待回收状态后,才控制柜门打开,减少归还假冒餐饮用具的概率,从而降低餐饮用具提供商经济损失的可能性。
在又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二回收提示信息可以包括目标餐饮用具的第一目标餐具信息,该第一目标餐具信息包括目标餐饮用具的尺寸信息、类型信息、数量信息、级别信息中的至少一种。以及,如图6所示,智能回收装置70还可以包括第一确定模块705,其中:
第一确定模块705,用于在第一控制模块702控制第一柜门打开,以使目标身份信息对应的用户归还目标餐饮用具之前,根据第二回收提示信息包括的信息确定与目标餐饮用具匹配的柜门,作为第一柜门,并触发第一控制模块702执行上述的控制第一柜门打开,以使目标身份信息对应的用户归还目标餐饮用具的操作。
可见,实施图6所示的基于智能回收装置回收可循环使用餐饮用具的系统还能够通过根据第二回收提示信息包括的信息匹配出与该餐饮用具匹配的柜门,降低因餐饮用具所需的空间小于柜门的空间而导致柜门资源浪费的可能性,从而提高柜门的使用率。
作为又一个可选的实施例,如图6所示,智能回收装置70还可以包括第一判断模块706、采集模块707、第一分析模块708、第二确定模块709以及第二控制模块710,其中:
第一判断模块706,用于判断预设时长内目标餐饮用具是否被归还,该预设时长的起始时刻为智能回收装置70控制第一柜门打开的时刻。
该可选的实施例中,当第一控制模块702执行完上述的控制第一柜门打开的操作之后,可以触发第一判断模块706执行上述的判断预设时长内目标餐饮用具是否被归还的操作。
采集模块707,用于当第一判断模块706判断出目标餐饮用具未被归还时,基于智能回收装置70安装的监控装置采集针对第一柜门的第一影像数据。
第一分析模块708,用于基于第一影像数据分析目标餐饮用具未被归还的原因。
第一分析模块708,还用于当原因为目标身份信息对应的用户的身高与第一柜门所处的位置不匹配时,分析第一影像数据,得到目标身份信息对应的用户的身高信息。
第二确定模块709,用于确定与身高信息相匹配的第二柜门。
第二控制模块710,用于在第二确定模块709确定出与身高信息相匹配的第二柜门后,控制第二柜门打开,以使目标身份信息对应的用户归还目标餐饮用具。
可见,实施图6所示的基于智能回收装置回收可循环使用餐饮用具的系统还能够通过监控装置采集柜门的影像数据,并从该影像数据分析餐饮用具没有被归还的原因为用户的身高与柜门不匹配时,控制与用户身高匹配的另一柜门打开,以使得用户归还餐饮用具,能够提高餐饮用具的归还效率以及用户的体验感。
在又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智能回收装置70还可以包括第四发送模块711,智能回收控制终端60还可以包括退回模块605,其中:
第四发送模块711,用于在第一控制模块702控制第一柜门打开,以使目标身份信息对应的用户归还目标餐饮用具,以及在检测到已回收目标餐饮用具之后,向智能回收控制终端60发送目标餐饮用具的目标提示信息,该目标提示信息用于表示已回收目标餐饮用具,并且目标提示信息包括目标餐饮用具的第二目标餐具信息,该第二目标餐具信息包括目标餐饮用具的完整度信息、卫生信息、归还时刻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该可选的实施例中,当第一控制模块702执行完上述的控制第一柜门打开,以使目标身份信息对应的用户归还目标餐饮用具的操作之后,可以触发第四发送模块711执行上述的向智能回收控制终端60发送目标餐饮用具的目标提示信息的操作。
第一接收模块601,还用于接收智能回收装置70发送的目标提示信息。
退回模块605,用于根据目标提示信息向用户终端50对应的用户退回目标餐饮用具的目标押金。
可见,实施图6所示的基于智能回收装置回收可循环使用餐饮用具的系统还能够在回收餐饮用具后退还押金,提高餐饮用具的推广度,从而进一步利于环境的保护以及降低资源浪费的可能性。
在又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用户终端50还可以包括第三接收模块502以及第一输出模块503,其中:
第二发送模块603,还用于在第一接收模块601接收到目标提示信息之后,以及在退回模块605根据目标提示信息向用户终端50对应的用户退回目标餐饮用具的目标押金之前,向用户终端50发送目标提示信息。
第三接收模块502,用于接收智能回收控制终端60发送的目标提示信息。
第一输出模块503,用于输出目标提示信息供用户终端50对应的用户确认。
第一发送模块501,还用于当确认目标提示信息正确时,向智能回收控制终端60发送确认信息。
第一接收模块601,还用于接收用户终端50发送的确认信息。
退回模块605,具体用于:
在第一接收模块601接收到目标提示信息以及接收到确认信息后,根据目标提示信息向用户终端50对应的用户退回目标餐饮用具的目标押金。
可见,实施图6所示的基于智能回收装置回收可循环使用餐饮用具的系统还能够通过在接收到用户确认餐饮用具的目标提示信息的确认信息后,才执行退还押金的操作,能够降低因系统的原因导致少退押金的可能性,进一步提升用户的体验感。
在又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智能回收装置70还可以包括监控模块712、第二分析模块713、第二判断模块714以及第二输出模块715,其中:
监控模块712,用于基于智能回收装置70安装的监控装置监控智能回收装置70的预设区域,得到预设区域的第二影像数据,该第二影像数据包括出现在预设区域中的用户的行为影像数据和/或出现在预设区域中的至少一个柜门的状态影像数据。
该可选的实施例中,当第一控制模块703执行完上述的控制第一柜门打开,以使目标身份信息对应的用户归还目标餐饮用具的操作之后,可以触发监控模块712执行上述的基于智能回收装置70安装的监控装置监控智能回收装置70 的预设区域,得到预设区域的第二影像数据操作。
第二分析模块713,用于基于预先确定出的数据分析模型分析第二影像数据,得到第二影像数据的特征数据。
第二判断模块714,用于判断特征数据是否为异常特征数据。
第二输出模块715,用于当第二判断模块714判断出特征数据为异常特征数据时,输出警报信息。
可见,实施图6所示的基于智能回收装置回收可循环使用餐饮用具的系统还能够通过监控智能回收装置的预设区域,并输出针对预设区域的用户的行为异常特征数据的警报信息,能够降低智能回收装置被破坏的可能性,以及输出针对预设区域的柜门的状态异常特征数据的维修警报信息,能够使得相关维修人员快速维修柜门,从而提高智能回收装置的使用率。
实施例四
请参阅图7,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用户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 7所示,该用户终端可以包括:
存储有可执行程序代码的存储器701;
与存储器701耦合的处理器702;
处理器702调用存储器701中存储的可执行程序代码,执行实施例一~实施例二中任意一个实施例所描述的基于智能回收装置回收可循环使用餐饮用具的方法中用户终端所执行的操作。
请参阅图8,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智能回收控制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该智能回收控制终端可以包括:
存储有可执行程序代码的存储器801;
与存储器801耦合的处理器802;
处理器802调用存储器801中存储的可执行程序代码,执行实施例一~实施例二中任意一个实施例所描述的基于智能回收装置回收可循环使用餐饮用具的方法中智能回收控制终端所执行的操作。
请参阅图9,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智能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该智能回收控制终端可以包括:
存储有可执行程序代码的存储器901;
与存储器901耦合的处理器902;
处理器902调用存储器901中存储的可执行程序代码,执行实施例一~实施例二中任意一个实施例所描述的基于智能回收装置回收可循环使用餐饮用具的方法中智能回收装置所执行的操作。
实施例五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用于电子数据交换的计算机程序,其中,该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实施例一~实施例二中任意一个实施例所描述的基于智能回收装置回收可循环使用餐饮用具的方法中用户终端所执行的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用于电子数据交换的计算机程序,其中,该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实施例一~实施例二中任意一个实施例所描述的基于智能回收装置回收可循环使用餐饮用具的方法中智能回收控制终端所执行的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用于电子数据交换的计算机程序,其中,该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实施例一~实施例二中任意一个实施例所描述的基于智能回收装置回收可循环使用餐饮用具的方法中智能回收装置所执行的操作。
实施例六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了计算机程序的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且该计算机程序可操作来使计算机执行实施例一~实施例二中任意一个实施例所描述的基于智能回收装置回收可循环使用餐饮用具的方法中所用户终端执行的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了计算机程序的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且该计算机程序可操作来使计算机执行实施例一~实施例二中任意一个实施例所描述的基于智能回收装置回收可循环使用餐饮用具的方法中所用户终端执行的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了计算机程序的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且该计算机程序可操作来使计算机执行实施例一~实施例二中任意一个实施例所描述的基于智能回收装置回收可循环使用餐饮用具的方法中所用户终端执行的操作。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模块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模块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模块,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模块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通过以上的实施例的具体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各实施方式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基于这样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介质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储器 (Random Access Memory,RA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EPROM)、一次可编程只读存储器(One-time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OTPROM)、电子抹除式可复写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Disc Read- 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器、磁盘存储器、磁带存储器、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数据的计算机可读的任何其他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基于智能回收装置回收可循环使用餐饮用具的方法及系统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仅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项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的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项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基于智能回收装置回收可循环使用餐饮用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基于智能回收装置回收可循环使用餐饮用具的系统中,所述系统包括用户终端、智能回收控制终端以及智能回收装置,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用户终端向所述智能回收控制终端发送信息校验请求,所述信息校验请求至少包括所述智能回收装置唯一对应的目标标识信息以及所述用户终端对应的目标身份信息;
所述智能回收控制终端接收所述信息校验请求,并根据所述信息校验请求校验所述信息校验请求包括的信息是否满足预设条件;
当满足所述预设条件时,所述智能回收控制终端向所述智能回收装置发送第一回收提示信息,所述第一回收提示信息至少包括所述目标身份信息,所述第一回收提示信息用于提示所述目标身份信息对应的用户需要归还目标餐饮用具,所述目标餐饮用具为可回收循环使用的餐饮用具;
所述智能回收装置接收所述第一回收提示信息,并控制第一柜门打开,以使所述目标身份信息对应的用户归还所述目标餐饮用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智能回收装置回收可循环使用餐饮用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回收控制终端校验所述信息校验请求包括的信息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包括:
所述智能回收控制终端判断其数据库中存储的所有标识信息是否包括所述目标标识信息;
当判断出所述数据库中存储的所有标识信息包括所述目标标识信息时,所述智能回收控制终端确定所述信息校验请求包括的信息满足所述预设条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智能回收装置回收可循环使用餐饮用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校验请求还包括所述用户终端对应的第一地理位置信息;
以及,所述智能回收控制终端判断出所述数据库中存储的所有标识信息包括所述目标标识信息之后,以及所述智能回收控制终端确定所述信息校验请求包括的信息满足所述预设条件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智能回收控制终端判断所述第一地理位置信息与预先确定出的所述智能回收装置对应的第二地理位置信息之间的距离是否小于等于预设距离;
当判断出所述第一地理位置信息与所述第二地理位置信息之间的距离小于等于所述预设距离时,所述智能回收控制终端触发执行所述的确定所述信息校验请求包括的信息满足所述预设条件的操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智能回收装置回收可循环使用餐饮用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回收装置接收所述第一回收提示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智能回收装置根据所述第一回收提示信息识别所述目标餐饮用具的餐具标识信息,并发送所述餐具标识信息至所述智能回收控制终端,所述餐具标识信息用于向所述智能回收控制终端确定所述目标餐饮用具的当前状态;
所述智能回收控制终端接收所述餐具标识信息,并根据所述餐具标识信息校验所述目标餐饮用具的当前状态;
当校验出所述目标餐饮用具的当前状态为待回收状态时,所述智能回收控制终端向所述智能回收装置发送第二回收提示信息,所述第二回收提示信息用于提示回收所述目标餐饮用具;
所述智能回收装置接收所述第二回收提示信息,并触发执行所述的控制第一柜门打开,以使所述目标身份信息对应的用户归还所述目标餐饮用具的操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智能回收装置回收可循环使用餐饮用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回收提示信息包括所述目标餐饮用具的第一目标餐具信息,所述第一目标餐具信息包括所述目标餐饮用具的尺寸信息、类型信息、数量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以及,所述智能回收装置控制第一柜门打开,以使所述目标身份信息对应的用户归还所述目标餐饮用具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智能回收装置根据所述第二回收提示信息包括的信息确定与所述目标餐饮用具匹配的柜门,作为第一柜门,并触发执行所述的控制第一柜门打开,以使所述目标身份信息对应的用户归还所述目标餐饮用具的操作。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基于智能回收装置回收可循环使用餐饮用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智能回收装置判断预设时长内所述目标餐饮用具是否被归还,所述预设时长的起始时刻为所述智能回收装置控制所述第一柜门打开的时刻;
当判断出所述目标餐饮用具未被归还时,所述智能回收装置基于其安装的监控装置采集针对所述第一柜门的第一影像数据,并基于所述第一影像数据分析所述目标餐饮用具未被归还的原因;
当所述原因为所述目标身份信息对应的用户的身高与所述第一柜门所处的位置不匹配时,所述智能回收装置分析所述第一影像数据,得到所述目标身份信息对应的用户的身高信息,并确定与所述身高信息相匹配的第二柜门,以及控制所述第二柜门打开,以使所述目标身份信息对应的用户归还所述目标餐饮用具。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基于智能回收装置回收可循环使用餐饮用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回收装置控制第一柜门打开,以使所述目标身份信息对应的用户归还所述目标餐饮用具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检测到已回收所述目标餐饮用具之后,所述智能回收装置向所述智能回收控制终端发送所述目标餐饮用具的目标提示信息,所述目标提示信息用于表示已回收所述目标餐饮用具,并且所述目标提示信息包括所述目标餐饮用具的第二目标餐具信息,所述第二目标餐具信息包括所述目标餐饮用具的完整度信息、卫生信息、归还时刻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智能回收控制终端接收所述目标提示信息,并根据所述目标提示信息向所述用户终端对应的用户退回所述目标餐饮用具的目标押金。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智能回收装置回收可循环使用餐饮用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回收控制终端接收所述目标提示信息之后,以及所述智能回收控制终端根据所述目标提示信息向所述用户终端对应的用户退回所述目标餐饮用具的目标押金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智能回收控制终端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所述目标提示信息;
所述用户终端接收所述目标提示信息,并输出所述目标提示信息供所述用户终端对应的用户确认;
当确认所述目标提示信息正确时,所述用户终端向所述智能回收控制终端发送确认信息;
所述智能回收控制终端接收所述确认信息,并触发执行所述的根据所述目标提示信息向所述用户终端对应的用户退回所述目标餐饮用具的目标押金的操作。
9.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基于智能回收装置回收可循环使用餐饮用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智能回收装置基于其安装的监控装置监控所述智能回收装置的预设区域,得到所述预设区域的第二影像数据,所述第二影像数据包括出现在所述预设区域中的用户的行为影像数据和/或出现在所述预设区域中的至少一个柜门的状态影像数据;
所述智能回收装置基于预先确定出的数据分析模型分析所述第二影像数据,得到所述第二影像数据的特征数据,并判断所述特征数据是否为异常特征数据;
当判断出所述特征数据为所述异常特征数据时,所述智能回收装置输出警报信息。
10.一种基于智能回收装置回收可循环使用餐饮用具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用户终端、智能回收控制终端以及智能回收装置,所述用户终端包括第一发送模块,所述智能回收控制终端包括第一接收模块、第一校验模块以及第二发送模块,所述智能回收装置包括第二接收模块以及第一控制模块,其中:
所述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智能回收控制终端发送信息校验请求,所述信息校验请求至少包括所述智能回收装置唯一对应的目标标识信息以及所述用户终端对应的目标身份信息;
所述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信息校验请求;
所述第一校验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信息校验请求校验所述信息校验请求包括的信息是否满足预设条件;
所述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当满足所述预设条件时,向所述智能回收装置发送第一回收提示信息,所述第一回收提示信息至少包括所述目标身份信息,所述第一回收提示信息用于提示所述目标身份信息对应的用户需要归还目标餐饮用具,所述目标餐饮用具为可回收循环使用的餐饮用具;
所述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回收提示信息;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二接收模块接收到所述第一回收提示信息后,控制第一柜门打开,以使所述目标身份信息对应的用户归还所述目标餐饮用具。
CN201910243646.5A 2019-03-28 2019-03-28 基于智能回收装置回收可循环使用餐饮用具的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0997911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43646.5A CN109979112B (zh) 2019-03-28 2019-03-28 基于智能回收装置回收可循环使用餐饮用具的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43646.5A CN109979112B (zh) 2019-03-28 2019-03-28 基于智能回收装置回收可循环使用餐饮用具的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79112A true CN109979112A (zh) 2019-07-05
CN109979112B CN109979112B (zh) 2022-12-30

Family

ID=670811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43646.5A Active CN109979112B (zh) 2019-03-28 2019-03-28 基于智能回收装置回收可循环使用餐饮用具的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979112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60008A (zh) * 2019-09-12 2020-01-07 海南来个碗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可重复使用的容器的回收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0689006A (zh) * 2019-09-16 2020-01-14 海南来个碗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可重复使用的餐具的回收方法及装置
CN111696254A (zh) * 2020-05-20 2020-09-22 广州市格利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物品的回收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3112052A (zh) * 2021-03-12 2021-07-13 广东来个碗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餐具用户流失的预警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982494U (zh) * 2014-07-25 2014-12-03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 一种人性化智能储物柜
CN105575009A (zh) * 2015-12-16 2016-05-11 方正宽带网络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柜的柜门打开方法及装置
CN107886647A (zh) * 2017-12-21 2018-04-06 郑州云启工业设备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互联网共享手机充电宝的收发柜及其使用方法
CN108876660A (zh) * 2018-05-31 2018-11-23 唐红波 餐具信息的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9118643A (zh) * 2018-08-07 2019-01-01 广州市格利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餐具回收方法、电子设备以及餐具回收装置
CN109242059A (zh) * 2018-08-09 2019-01-18 深圳市丰巢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智能快递柜的取件方法及其系统
CN109359753A (zh) * 2018-11-16 2019-02-19 广州市格利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可重复使用的餐饮用具的回收控制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982494U (zh) * 2014-07-25 2014-12-03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 一种人性化智能储物柜
CN105575009A (zh) * 2015-12-16 2016-05-11 方正宽带网络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柜的柜门打开方法及装置
CN107886647A (zh) * 2017-12-21 2018-04-06 郑州云启工业设备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互联网共享手机充电宝的收发柜及其使用方法
CN108876660A (zh) * 2018-05-31 2018-11-23 唐红波 餐具信息的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9118643A (zh) * 2018-08-07 2019-01-01 广州市格利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餐具回收方法、电子设备以及餐具回收装置
CN109242059A (zh) * 2018-08-09 2019-01-18 深圳市丰巢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智能快递柜的取件方法及其系统
CN109359753A (zh) * 2018-11-16 2019-02-19 广州市格利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可重复使用的餐饮用具的回收控制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60008A (zh) * 2019-09-12 2020-01-07 海南来个碗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可重复使用的容器的回收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0689006A (zh) * 2019-09-16 2020-01-14 海南来个碗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可重复使用的餐具的回收方法及装置
CN110689006B (zh) * 2019-09-16 2023-12-29 广东来个碗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可重复使用的餐具的回收方法及装置
CN111696254A (zh) * 2020-05-20 2020-09-22 广州市格利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物品的回收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3112052A (zh) * 2021-03-12 2021-07-13 广东来个碗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餐具用户流失的预警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79112B (zh) 2022-12-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79112A (zh) 基于智能回收装置回收可循环使用餐饮用具的方法及系统
CN109685973B (zh) 一种可复用餐饮用具的回收方法及装置
US11288940B2 (en) Tag configured for interaction with security gate
CN102609826B (zh) 一种物流配送系统及方法
CN109359753A (zh) 可重复使用的餐饮用具的回收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9887154A (zh) 餐饮容器的回收防欺诈方法及系统
CN104700229A (zh) 基于二维码的产品召回警示系统及产品召回警示方法
CN105260868A (zh) 一种自助提取物品的电子商务系统及实现方法
WO2020151203A1 (zh) 可回收循环使用的餐饮用具的租赁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9615034B (zh) 可重复使用的餐饮用具的信息溯源方法及装置
CN109597327B (zh) 可重复使用的餐饮用具的使用控制方法及装置
CN205068484U (zh) 一种自助提取物品的电子商务系统
CN207216689U (zh) 排序图书交易系统
CN110163635A (zh) 主动追溯食品安全信息的智能冰箱及其食品安全监控方法
CN108256874A (zh) 基于农产品质量安全多边平台的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
CN109752974B (zh) 控制可重复使用的餐饮用具流通的方法及控制平台
CN110111034A (zh) 一种厨房库存管理系统和方法
CN114255046A (zh) 一种注塑芯片与雕刻二维码结合的饮水桶防伪溯源系统
CN114255045A (zh) 一种雕刻二维码的饮水桶防伪溯源系统
KR20230081277A (ko) Rfid 기반 저장 용기의 대여회수 시스템
CN111739218A (zh) 基于区块链的可溯源网络共享自助货柜系统及使用方法
CN114841640A (zh) 外卖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08898342A (zh) 一种新型产品防窜货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