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75567B - 化学发光检测仪的控制方法、系统及化学发光检测仪 - Google Patents

化学发光检测仪的控制方法、系统及化学发光检测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75567B
CN109975567B CN201711467196.5A CN201711467196A CN109975567B CN 109975567 B CN109975567 B CN 109975567B CN 201711467196 A CN201711467196 A CN 201711467196A CN 109975567 B CN109975567 B CN 10997556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ample
target
loading
cup
reaction contai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46719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975567A (zh
Inventor
汤俊辉
吴锦洪
邱小明
胡毅
陈淑娟
阮斯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New Industries Biomedical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New Industries Biomedic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New Industries Biomedical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New Industries Biomedic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46719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975567B/zh
Publication of CN1099755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755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9755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7556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2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using a plurality of sample containers moved by a conveyor system past one or more treatment or analysis stations
    • G01N35/04Details of the conveyor system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Chemical Reactions (AREA)
  • Automatic Analysis And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化学发光检测仪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根据缓冲盘机构上各个反应容器的实时状态信息,获取各个反应容器的目标操作,根据预设的优先级对各个反应容器的目标操作进行排序,将优先级最高的目标操作对应的反应容器标记为当前反应容器,并获得当前反应容器的目标运动位置;控制缓冲盘机构带动当前反应容器转动至所述目标运动位置;控制当前反应容器对应的目标器件运动,以完成当前反应容器的目标操作。本发明的化学发光检测仪的控制方法、系统及化学发光检测仪,能够缩短该化学发光检测仪完成单个测试项目的时间,提高该化学发光检测仪的检测通量及效率。

Description

化学发光检测仪的控制方法、系统及化学发光检测仪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学发光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化学发光检测仪的控制方法、系统及化学发光检测仪。
背景技术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是将抗原抗体免疫反应和发光反应所结合的一种体外检测分析技术,它以免疫学理论为基础,以发光标记物为示踪信号,通过收集光信号来检测多种标志物,具有灵敏度高、非特异性吸附低、准确率高的优势。随着生物医药设备的高速发展,实现化学发光检测仪的全自动化具备了一定的条件。
一般地,化学发光检测仪主要包括反应容器加载装置、加样机构、温育反应装置、清洗装置、测量装置及控制系统。但是,目前的化学发光检测仪的各段工序如装载反应容器、加样本、加试剂和混匀等工序执行时呈流水线分布,各段工序需要顺序执行,这样当该化学发光检测仪需要对多个检测流程不同的测试项目进行检测分析时,上述流水线式的检测方式将影响样本的检测效率。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现状,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化学发光检测仪的控制方法、系统及化学发光检测仪,能够提高化学发光检测仪的检测速度及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化学发光检测仪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缓冲盘机构的实时状态信息,其中,所述化学发光检测仪中的所述缓冲盘机构与反应盘机构,所述缓冲盘机构的状态信息包括所述缓冲盘机构上各个反应容器的状态信息以及所述缓冲盘机构上各个装载孔的状态信息;
根据所述缓冲盘机构的实时状态信息,获得所述缓冲盘机构的当前运动周期内所需执行的多个目标操作;其中,所述目标操作包括转移操作、加样操作及添新杯操作;
根据预设的优先级对多个所述目标操作进行排序,将优先级最高的目标操作记为当前目标操作,并获得所述当前目标操作对应的目标运动位置;其中,所述转移操作的优先级大于所述加样操作的优先级,所述加样操作的优先级大于所述添新杯操作的优先级;
控制所述缓冲盘机构上的用于完成所述当前目标操作的目标装载孔转动至所述目标运动位置;
控制所述当前目标操作对应的目标器件运动,以完成所述当前目标操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目标运动位置包括用于完成所述转移操作的转移杯位、用于完成所述加样操作的加样位以及用于完成所述添新杯操作的新杯装载位,所述转移杯位、所述加样位和所述新杯装载位均设置在所述缓冲盘机构的周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当前目标操作为所述转移操作,所述的用于完成所述当前目标操作的目标装载孔内装载有反应容器;所述控制所述当前目标操作对应的目标器件运动,以完成所述当前目标操作的步骤,包括如下步骤:
当所述缓冲盘机构上用于完成所述转移操作的目标装载孔运动至所述转移杯位时,控制样本抓杯机构将所述目标装载孔内的反应容器从所述缓冲盘机构移动至反应外盘机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根据所述缓冲盘机构的实时状态信息,获得所述缓冲盘机构上与所述加样位对应的装载孔的状态;
当所述缓冲盘机构上与所述加样位对应的装载孔内未装载反应容器时,则控制加样机构暂停动作;
当所述缓冲盘机构上与所述加样为对应的装载孔内装载有反应容器时,则根据所述加样机构的当前操作状态,控制所述加样机构的动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根据所述加样机构的当前操作状态,控制所述加样机构的动作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加样机构接收到操作任务,且所述加样机构的操作任务为吐样操作时,则判断置于所述加样位的反应容器是否处于装杯状态;
若置于所述加样位的反应容器处于装杯状态时,则控制所述加样机构不动作,若置于所述加样位的反应容器处于空置状态时,则控制所述加样机构向所述置于加样位的反应容器内吐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根据所述加样机构的当前操作状态,控制所述加样机构的动作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加样机构接收到操作任务,且所述加样机构的操作任务为从所述缓冲盘机构上的反应容器内吸取样本的操作时,则判断置于所述加样位的反应容器是否处于装杯状态;
若置于所述加样位的反应容器处于空置状态时,则控制所述加样机构不动作,若置于所述加样位的反应容器处于装杯状态时,则控制所述加样机构从所述置于加样位的反应容器内吸取样本。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根据所述缓冲盘机构的实时状态信息,获得所述缓冲盘机构上与所述新杯装载位对应的装载孔的状态;
当所述缓冲盘机构上与所述新杯装载位对应的装载孔内未装载反应容器时,则控制新杯抓杯机构向所述缓冲盘机构中装载新的反应容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当前目标操作为加样操作,所述的控制所述缓冲盘机构上的用于完成所述当前目标操作的目标装载孔转动至所述目标运动位置的步骤之前,还包括如下步骤:
当加样机构接收到的操作任务为吐样操作,且缓冲盘机构上存在处于空置状态的反应容器时,则将所述缓冲盘机构上处于空置状态的反应容器所在的装载孔作为目标装载孔;
当所述加样机构接收到的操作任务为吸样操作时,则将所述缓冲盘机构上的目标反应容器所在的装载孔作为目标装载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控制所述当前目标操作对应的目标器件运动,以完成所述当前目标操作的步骤,还包括:
当所述缓冲盘机构上用于完成所述加样操作的目标装载孔运动至所述加样位时,控制加样机构向所述目标装载孔内的反应容器中添加样本;
或者,当所述缓冲盘机构上用于完成所述加样操作的目标装载孔运动至所述加样位时,控制加样机构从所述目标装载孔内的反应容器中吸取样本或试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根据所述缓冲盘机构的实时状态信息,获得所述缓冲盘机构上与所述新杯装载位对应的装载孔的状态;
当所述缓冲盘机构上与所述新杯装载位对应的装载孔未装载反应容器时,则控制新杯抓杯机构向缓冲盘机构中装载新的反应容器;
当所述缓冲盘机构上与所述新杯装载位对应的装载孔装载有反应容器时,则控制所述新杯抓杯机构不动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当前目标操作为添新杯操作,用于完成所述添新杯操作的目标装载孔内未装载反应容器;所述的控制所述当前目标操作对应的目标器件运动,以完成所述当前目标操作的步骤,还包括如下步骤:
当所述缓冲盘机构上用于完成所述添新杯操作的目标装载孔转动至所述新杯装载位时,控制新杯抓杯机构向缓冲盘机构的目标装载孔内装载新的反应容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当前样本的样本标识信息,并根据所述当前样本的标识信息获得所述当前样本的测试项目数量;
根据当前样本的测试项目数量,控制新杯抓杯机构向所述缓冲盘机构内装载新的反应容器,直至加样机构完成吸取样本的操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根据所述当前样本的标识信息,获得所述当前样本的各个测试项目所需的样本剂量;
根据所述当前样本的各个测试项目所需的样本剂量,获得所述目标样本剂量总和;
若所述目标样本剂量总和小于或等于所述加样机构的吸液头的容量,则控制加样机构安装吸液头并吸取所述当前样本,其中,所述加样机构的一次吸样量大于或等于所述目标样本剂量总和;
若所述目标样本剂量总和大于所述加样机构的吸液头的容量,则根据所述目标样本剂量总和及所述加样机构的吸液头的容量获得所述加样机构的吸样次数以及每次的目标吸样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当前样本的测试项目数量大于或等于4,所述加样机构的一次吸样量大于或等于4个测试项目所需的样本剂量之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新杯抓杯机构的运动周期、所述样本抓杯机构的运动周期以及所述加样机构的运动周期为所述缓冲盘机构的运动周期的整数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新杯抓杯机构的运动周期为3秒,所述样本抓杯机构的运动周期为6秒,所述缓冲盘机构的运动周期为3秒。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化学发光检测仪的控制系统,包括处理器以及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所述处理器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化学发光检测仪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化学发光检测仪的控制系统,包括:
状态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缓冲盘机构的实时状态信息,其中,所述化学发光检测仪中的所述缓冲盘机构与反应盘机构相对独立运行,所述缓冲盘机构的状态信息包括所述缓冲盘机构上各个反应容器的状态信息以及所述缓冲盘机构上各个装载孔的状态信息;
操作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缓冲盘机构的实时状态信息,获得所述缓冲盘机构的当前运动周期内所需执行的多个目标操作;其中,所述目标操作包括转移操作、加样操作及添新杯操作;
优先级判断模块,用于根据预设的优先级对多个所述目标操作进行排序,将优先级最高的目标操作记为当前目标操作,并获得所述当前目标操作对应的目标运动位置;其中,所述转移操作的优先级大于所述加样操作的优先级,所述加样操作的优先级大于所述添新杯操作的优先级;
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缓冲盘机构上的用于完成所述当前目标操作的目标装载孔转动至所述目标运动位置,并控制所述当前目标操作对应的目标器件运动,以完成所述当前目标操作。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化学检测发光仪,包括上述的化学发光检测仪的控制系统。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如下:
本发明的化学发光检测仪的控制方法、系统及化学发光检测仪,通过设置用以实现新杯装载及加样本等操作的缓冲盘机构,且该缓冲盘机构与用以实现加试剂、混匀及温育等操作的反应盘机构相对独立运行,能够使得缓冲盘机构与反应盘机构上的操作能够同时进行且不会存在干涉,通过在缓冲盘机构上提前完成加样操作,避免了由于在反应外盘机构上进行加样操作而导致的检测速度慢、检测效率低的问题;并进一步按照上述预设的优先级方式控制缓冲盘机构的运动,其中,反应容器的转移操作的优先级大于加样操作的优先级,加样操作的优先级大于添新杯操作的优先级,即缓冲盘机构首先带动已加样完成的反应容器转动至目标运动位置,以将已完成加样的反应容器从缓冲盘机构转移至反应外盘机构上,进一步避免了反应外盘机构的等待时间,缩短该化学发光检测仪完成单个测试项目的平均时间,提高该化学发光检测仪的检测通量及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化学发光检测仪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缓冲盘机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反应盘机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化学发光检测仪的控制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的化学发光检测仪的控制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的化学发光检测仪的控制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的化学发光检测仪的控制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8为本发明的化学发光检测仪的控制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9为本发明的化学发光检测仪的控制系统一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化学发光检测仪的控制方法、系统及化学发光检测仪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为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申请所说“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化学发光检测仪能够对样本进行处理,并对处理后的样本进行分析检测,得到相应的检测结果,满足使用需求。需要说明的是,待测的样本的具体种类不受限制,在一些实施例中,待测的样本包括固体样本或者液体样本。进一步地,液体样本包括但不限于血液样本。本实施例的化学发光检测仪根据不同样本的处理时序要求进行加试剂、混匀及温育操作。这样能够满足不同样本的处理需求,使得样本与试剂能够充分反应,提高样本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化学发光检测仪可以包括底座10、分注装置12、反应装置13以及抓杯装置16,分注装置12、反应装置13以及抓杯装置16等均设置在底座10上。其中,反应装置13用于承载反应容器20,并用以实现加样本、加试剂、混匀及温育等操作。可选地,反应容器20是指承载并能够进行样本检测分析的耗材,如反应杯、试管、样本玻片、样本管等等。分注装置12设置在反应装置13的周侧,用于吸排样本和/或试剂,分注装置12能够向反应装置13上承载的反应容器内进行添加样本和/或试剂。抓杯装置16用于实现反应容器20的转移,以实现样本的自动分析检测,提高操作效率。
可选地,反应装置13包括缓冲盘机构131和反应盘机构,缓冲盘机构131与反应盘机构独立运行。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反应盘机构可以包括独立运行的反应内盘机构133与反应外盘机构132,反应外盘机构132套设于反应内盘机构133的外侧,更进一步地,反应外盘机构132可以与反应内盘机构133同轴设置。反应外盘机构132能够容纳反应容器20并执行加试剂与混匀操作,反应内盘机构133能够容纳反应容器20并执行温育操作。如图1所示,缓冲盘机构131设置在反应外盘机构132的周侧,且缓冲盘机构131置于反应外盘机构132和反应容器输送装置之间。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反应外盘机构132也可独立于反应内盘机构133设置。缓冲盘机构131可与反应内盘机构133、反应外盘机构132层层套设。
本实施例中,抓杯装置16可以将反应容器输送装置内的新的反应容器首先转移至缓冲盘机构131上,之后,分注装置12可以向缓冲盘机构131上的反应容器内添加样本,然后,抓杯装置16可以将缓冲盘机构131上的已添加样本的反应容器转移至反应外盘机构132上进行加试剂或混匀等操作,随后,反应外盘机构132上的反应容器20可以被转移到反应内盘机构133中进行温育,从而通过设置缓冲盘机构131,使得样本检测过程中的加样本操作与加试剂以及温育操作相分离。由于分注装置12完成一个测试项目的加样操作所需耗费的时间较长,导致该化学发光检测仪的检测通量及效率降低。因而,通过设置与反应外盘机构132相对独立运行的缓冲盘机构131,可以预先在缓冲盘机构131上实现新杯装载操作及加样操作等,之后再直接将已添加样本的反应容器从缓冲盘机构131上转移到反应外盘机构132上,从而可以保证该反应外盘的运转速度,提高该化学发光检测仪的检测通量及效率。
可选地,如图2所示,缓冲盘机构131包括可转动的缓冲承载盘1311以及与缓冲承载盘1311传动连接的缓冲驱动结构1313,缓冲驱动结构1313能够驱动缓冲承载盘1311转动。进一步地,缓冲承载盘1311呈圆盘状,当然,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中,缓冲承载盘1311也可呈椭圆形、四边形或者其他能够承载反应容器20的形状。可选地,缓冲承载盘1311上设置多个用于放置反应容器20的装载孔13111,多个装载孔13111在缓冲承载盘1311上沿径向方向成列设置,这样能够使得装载孔13111在缓冲承载盘1311上有序排列。更进一步地,多个装载孔13111成列排布后,多个等半径的装载孔13111沿周向方向上的连线呈圆形分布,且多个圆形分布的装载孔13111围绕缓冲承载盘1311的圆心呈同心圆设置,使得多个装载孔13111相对于缓冲承载盘1311的圆心呈放射状分布。再进一步地,缓冲承载盘1311上的各个装载孔13111可以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标号,这样,在向缓冲盘机构上装载新的反应容器时,可以按照各个装载孔的标号,按照顺序依次进行装载。
可选地,如图1所示,该化学发光检测仪还可以包括设置在缓冲盘机构131周侧的反应容器输送装置17,反应容器输送装置17用于传输新的反应容器。可选地,抓杯装置16可以包括新杯抓杯机构161和样本抓杯机构162,其中,新杯抓杯机构161设置在反应容器输送装置17周侧,新杯抓杯机构161能够将反应容器输送装置17内的新的反应容器转移至缓冲盘机构131上。样本抓杯机构162对应反应外盘机构132与缓冲盘机构131设置,用于将反应容器20从反应外盘机构132转移至缓冲盘机构131上,或将反应容器20从缓冲盘机构131转移至反应外盘机构132上。可选地,分注装置12可以包括设置在缓冲盘机构131周侧的加样机构121以及设置在试剂存储装置周侧的移液机构122。
相应的,缓冲盘机构131的周侧设置有新杯装载位、转移杯位以及加样位。这样,当缓冲驱动结构1313带动缓冲承载盘1311上的一个空闲的装载孔对准新杯装载位时,新杯抓杯机构161可以向缓冲盘机构131上放置新的反应容器。当缓冲驱动结构1313带动缓冲承载盘1311上的一个已装载反应容器的装载孔对准加样位时,加样机构121可以向该反应容器内吐样。当已添加有样本的反应容器对准转移杯位时,样本抓杯机构162可以将缓冲盘机构131上的反应容器转移至反应外盘机构132上。进一步地,加样位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以上,例如,加样位的数量可以为4个。更进一步地,若当前样本的测试项目数量为多个时,则该加样位的数量等于当前样本的测试项目的数量。
可选地,反应外盘机构132的周侧设置有多个反应工位,包括加杯工位、加试剂工位、混匀工位以及温育取杯工位。需要说明的是,加杯工位、加试剂工位、混匀工位以及温育取杯工位围绕反应外盘机构132设置,其中,加杯工位与缓冲盘机构131周侧设置的转移杯位对应设置。加杯工位、加试剂工位、混匀工位以及温育取杯工位不会随着反应外盘机构的转动而发生变化。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反应外盘机构132包括反应外盘承载盘1321,反应外盘承载盘1321上设置有多个容纳位13211,多个容纳位13211与多个反应工位一一对应设置,多个容纳位13211沿反应外盘机构132的周向设置。反应外盘驱动结构能够驱动反应外盘承载盘1321带动其上的反应容器20转动到相应的反应工位,并在反应工位执行相应的操作。例如,当反应外盘机构132的一个空闲的容纳位13211运动至加杯工位时,样本抓杯机构162可以将缓冲盘机构131上已添加样本的反应容器转移到反应外盘机构132。
可选地,加样机构121可以包括直线滑台、加样模块和旋转悬臂,加样模块用来进行加样。加样模块上一般会设置吸液头,以进行取样。本发明中,加样模块为ADP(air-displacement pipetting module,气动移液模块)。在其他实施例中,加样模块也可以为主要由钢针、液路和柱塞泵组成的取样模块。加样模块安装在旋转悬臂上,通过旋转悬臂来支撑住加样模块,同时带动加样模块绕旋转悬臂的转动中心转动。旋转悬臂滑动安装在直线滑台上,通过直线滑台来驱动旋转悬臂直线移动。具体的,直线滑台为滑轨滑块结构和/或同步带结构等,以带动旋转悬臂做直线运动。这样,直线滑台与旋转悬臂配合使得加样模块在吸样位置吸取样本后,并转移到缓冲盘机构131的反应容器20中。在本实施例中,吸液头为Tip头,Tip头为取样用的一次性吸头。由于加样模块上的吸液头为一次性耗材,为保证转移样本的连续性,本实施例的化学发光检测仪还包括耗材盒加载装置18,用于自动传输装载吸液头的耗材存储盒,且耗材盒加载装置18还能将耗材存储盒输送至装载位置;加样机构121在装载位置装载吸液头,并通过吸液头吸取并转移样本。
进一步地,由于该化学发光检测仪设置有独立于反应外盘机构的缓冲盘机构131,因此,在同一样本需要同时进行多个测试项目时,加样机构121可以一次性吸取多个测试项目所需的样本量,并可以向缓冲盘机构131上的多个反应容器内吐样,实现“一吸多吐”。一般地,加样机构121完成样本吸取操作所需耗费的时间远远大于缓冲盘机构131的运动周期和/或反应外盘机构132的运动周期,如加样机构121完成样本吸取操作需要耗费约12秒的时间(包括获取并安装吸液头的时间、吸取样本的时间以及吸取样本后运动至加样位的时间),这样,通过“一吸多吐”的操作,可以避免频繁更换吸液头的操作以及加样机构频繁进行吸样的操作,缩短单个测试项目的平均吸样时间,提高测试效率及速度。
可选地,该化学发光检测仪还可以包括设置在底座10上的混匀装置、清洗装置14、测量装置15以及样本输送装置19等等。混匀装置、试剂存储装置11、清洗装置14、测量装置15以及抓杯装置均设置在反应装置13的周侧,其中,试剂存储装置11用于存储试剂,清洗装置14用于去除温育后的反应容器20中的杂质,测量装置15用于对反应容器20中的待测物进行检测。可选地,抓杯装置16还包括反应抓杯机构163、清洗抓杯机构164以及测量抓杯机构165,其中,反应抓杯机构163对应反应外盘机构132与反应内盘机构133设置,用于实现反应容器20在反应外盘机构132与反应内盘机构133之间的转移。清洗抓杯机构164对应清洗装置14及反应盘机构设置,用于将反应容器20在反应盘机构与清洗装置14之间转移。测量抓杯机构165对应清洗装置14及测量装置15设置,用于将清洗装置14中清洗后的反应容器20转移到测量装置15中。
需要说明的是,新杯抓杯机构161、样本抓杯机构162、反应抓杯机构163、清洗抓杯机构164、测量抓杯机构165可以采用抓杯驱动组件、抓杯控制组件及抓杯臂组件等实现反应容器20的抓取与转移。可以理解的是,抓杯控制组件可以采用通用的控制系统如控制器等等,抓杯驱动组件可以采用驱动电机配合齿轮传动组件、带传动组件或者链传动组件等实现抓杯臂组件的运动控制,以使抓杯臂组件进行水平与竖直方向的运动,保证抓杯臂组件运动到位并抓取转移反应容器20。而且,抓杯臂组件的端部具有抓手,通过抓手抓取反应容器20。
可选地,该化学发光检测仪还可以包括控制系统,以完成上述各个机构的自动控制。在一个实施例中,在该化学发光检测仪开机后,控制系统可以首先执行初始化步骤,即控制系统可以控制样本抓杯机构162对缓冲盘机构131进行清盘处理,使得缓冲承载盘1311上不存在上次操作残留的反应容器20,这样能够避免样本污染,保证样本检测的可靠性。当缓冲盘机构131上的残留反应容器均被清空时,控制系统可以控制加样机构121获取并安装吸液头(如Tip头),并按照当前样本的测试项目的数量以及各个测试项目所需的样本量吸取当前样本。一般地,加样机构121完成单个测试项目的吸取样本操作和吐样操作所需的总时间远远大于缓冲盘机构131的运动周期和/或反应外盘机构132的运动周期,如加样机构121完成吸取样本操作需要耗费约12秒的时间(包括更换Tip头的时间以及吸取样本的时间),因此,在当前样本的测试项目为多个时,可以通过控制加样机构121的一次吸液量大于或等于多个测试项目所需的样本剂量之和,从而可以缩短单个测试项目的吸取样本操作所需的时间,进而提高该化学发光检测仪的检测速度及效率。
较佳地,当前样本的测试项目可以大于或等于4个。若当前样本的测试项目大于或等于4个时,则加样机构121完成单个测试项目的吸取样本操作所需的平均时间小于或等于3秒,由于加样机构121完成一个测试项目的吐样操作所需的时间约为3秒,从而通过“一吸多吐”的控制,平均可以在6秒内完成一个测试项目的加样操作,进而可以满足仪器6秒一个周期的要求,进而可以使得该化学发光检测仪的测试速度达到600测试/小时。
当缓冲盘机构131上残留的反应容器均被清空时,控制系统可以同时控制新杯抓杯机构161向缓冲盘机构131上装载新的反应容器。进一步地,新杯抓杯机构161可以根据缓冲盘机构131上装载孔的标号按照顺序依次向缓冲盘机构131上的装载新的反应容器。其中,新杯抓杯机构161的运动周期可以小于或等于单个测试项目的吸取样本操作所需的平均时间,如该新杯抓杯机构161的运动周期约为3秒,本实施例中,新杯抓杯机构161的运动周期是指新杯抓杯机构161从预设的起始位置运动至反应容器输送装置17进行取杯,并将反应容器装载至缓冲盘机构131上,之后再运动至预设的起始位置的总时间。因此,在加样机构121进行吸取样本操作的时间内,新杯抓杯机构161可以在缓冲盘机构121上放置至少四个新的反应容器。
进一步地,加样机构121的吐样操作的优先级可以高于新杯抓杯机构161的添新杯操作的优先级。具体地,当加样机构121完成吸取样本操作时,控制系统可以控制缓冲盘机构131上的一个空载状态的反应容器转动至加样位,并控制加样机构121向该反应容器内吐样。一般地,加样机构121完成一个吐样操作所需耗费的时间大于或等于新杯抓杯机构161的运动周期,如加样机构121完成一个吐样操作所需耗费的时间约为3秒,因此,在加样机构121吐样的时间内,若缓冲盘机构131上与新杯装载位对应的位置没有装载新的反应容器,则可以同时控制新杯抓杯机构161向缓冲盘机构131上装载新的反应容器,以提高该化学发光检测仪的速度及效率。若在加样机构121吐样的时间内,缓冲盘机构131新杯装载位对应的装载孔内已装载有新的反应容器,则可以控制新杯抓杯机构161不动作,即控制新杯抓杯机构161暂停执行添加新的反应容器的操作。
更进一步地,样本抓杯机构162将缓冲盘机构131上已添加样本的反应容器转移至反应外盘机构132上的转移操作的优先级可以高于加样机构121的吐样操作的优先级。具体地,当加样机构121完成一个吐样操作时,此时,控制系统可以首先控制缓冲盘机构131转动,使得该已添加样本的反应容器转动至转移工位,同时控制样本抓杯机构162将已添加样本的反应容器从缓冲盘机构131上转移至反应外盘机构161上,以保证反应外盘机构的高速运动,提高该化学发光检测仪的检测速度及效率。一般地,样本抓杯机构162将缓冲盘机构131上的反应容器转移至反应外盘机构132所需耗费的时间小于或等于加样机构121完成一个吐样操作所需的时间,如样本抓杯机构162将缓冲盘机构131上的反应容器转移至反应外盘机构132所需耗费的时间为3秒,因此,在此期间,若缓冲盘机构131上与加样位对应的装载孔内装载有未加样的反应容器,则可以同时控制加样机构121向该加样位处的反应容器内吐样。若缓冲盘机构131上与新杯装载位对应的装载孔内没有装载新的反应容器,则可以同时控制新杯抓杯机构161向缓冲盘机构131上装载新的反应容器,以提高该化学发光检测仪的速度及效率。
又进一步地,转移操作还包括样本抓杯机构162将反应外盘机构132上的反应容器转移至缓冲盘机构131上的操作。为方便表述,可以把样本抓杯机构162将缓冲盘机构131上的反应容器转移到反应外盘机构132的操作标记为第一转移操作,把样本抓杯机构162将反应外盘机构132上的反应容器转移至缓冲盘机构131上的操作标记为第二转移操作。其中,第一转移操作和第二转移操作所需耗费的时间可以等于缓冲盘机构的运动周期,如第一转移操作和第二转移操作所需耗费的时间均约为3秒,因此,该样本抓杯机构162的运动周期可以为6秒。且第一转移操作的优先级低于第二转移操作的优先级,该运动周期可以分为上半周期和下半周期,在样本抓杯机构162的上半运动周期,可以控制样本抓杯机构162完成上述的第二转移操作;在样本抓杯机构162的下半运动周期,可以控制样本抓杯机构162完成上述的第一转移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化学发光检测仪的控制方法,用于上述的化学发光检测仪中,以实现缓冲盘机构131与其周侧设置的新杯抓杯机构161、加样机构121以及样本抓杯机构162的协同工作,提高该化学发光检测仪的检测速度及效率。具体地,上述的控制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110、获取缓冲盘机构的实时状态信息,其中,化学发光检测仪中的缓冲盘机构与反应盘机构相对独立运行,缓冲盘机构的状态信息包括缓冲盘机构上各个反应容器的状态信息以及缓冲盘机构上各个装载孔的状态信息。其中,缓冲盘机构131上各个反应容器的状态可以包括空置状态及装杯状态,当反应容器处于空置状态时,说明该反应容器内未添加任何样本或试剂。当反应容器处于装杯状态时,说明该反应容器内盛放有样本或试剂等。反应容器的状态信息可以用于标识上述空载状态及装杯状态,进一步地,反应容器的状态信息还可以包括处于装杯状态的反应容器内盛放的样本或试剂类型等信息。例如,当该反应容器的状态为空置状态时,其对应的实时状态信息可以为“空杯”。当该反应容器的状态为装杯状态时,其对应的实时状态信息可以为“已添加样本”。可选地,缓冲盘机构上各个装载孔的状态信息可以用于标识缓冲盘机构上各个装载孔内是否装载有反应容器,各个装载孔的状态可以包括已装载反应容器或未装载反应容器。进一步地,缓冲盘机构的状态信息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将缓冲盘机构上的处于装杯状态的反应容器在缓冲盘机构的第几个运动周期转移至反应外盘机构上,以及缓冲盘机构上哪些空闲的装载孔可以用于接受反应外盘机构上的反应容器。
S120、根据缓冲盘机构的实时状态信息,获得缓冲盘机构的当前运动周期内所需执行的多个目标操作;其中,目标操作包括转移操作、加样操作及添新杯操作。具体地,若缓冲盘机构上的同时存在已添加样本的反应容器、空置状态的反应容器以及空闲的装载孔时,缓冲盘机构的当前运动周期内所需执行的目标操作可以是转移操作、加样操作及添新杯操作。若缓冲盘机构上同时存在空置状态的反应容器以及空闲的装载孔时,缓冲盘机构的当前运动周期内所需执行的目标操作可以是加样操作及添新杯操作。
S130、根据预设的优先级对多个目标操作进行排序,将优先级最高的目标操作记为当前目标操作,并获得当前目标操作对应的目标运动位置;其中,转移操作的优先级大于加样操作的优先级,加样操作的优先级大于添新杯操作的优先级,即可以控制缓冲盘机构131优先完成已添加样本的反应容器的转移操作,缩短反应盘机构的等待时间,以便保证反应盘机构的高速运行。可选地,缓冲盘机构131的周侧设置有用于完成转移操作的转移杯位、用于完成加样操作的加样位以及用于完成添新杯操作的新杯装载位,其中,当前目标操作的目标运动位置可以为转移杯位、加样位以及新杯装载位。
S140、控制缓冲盘机构上的用于完成当前目标操作的目标装载孔转动至目标运动位置;具体地,当缓冲盘机构131上的目标装载孔对准转移杯位时,则可以在该转移杯位完成该反应容器的转移操作。当缓冲盘机构131上的目标装载孔对准加样位时,则可以在该加样位完成加样操作。当缓冲盘机构131上的目标装载孔对准新杯装载位时,则可以在该新杯装载位完成添新杯操作。
S150、控制当前目标操作对应的目标器件运动,以完成当前目标操作。具体地,若当前目标操作为转移操作时,则其对应的目标器件可以为样本抓杯机构162;若当前目标操作为加样操作时,则其对应的目标器件可以为加样机构121。若当前目标操作为添新杯操作时,则其对应的目标器件可以为新杯抓杯机构161。
可选地,如图5所示,若当前目标操作为转移操作,即优先级最高的目标操作为转移操作,此时说明缓冲盘机构上存在已完成加样的反应容器,上述的用于完成转移操作的装载孔可以是承载有反应容器的装载孔,且该目标装载孔内装载的反应容器为已完成加样的反应容器。该当前目标操作对应的目标运动位置可以是转移杯位。因此,在当前目标操作为转移操作时,可以执行步骤S141,控制优先级最高的当前目标操作的目标装载孔运动至转移杯位,之后,可以执行如下步骤:
S151、控制样本抓杯机构162将置于目标装载孔内的反应容器从缓冲盘机构131上移动至反应外盘机构132上。本实施例中,样本抓杯机构162对应缓冲盘机构131和反应外盘机构132设置,其可以实现反应容器在缓冲盘机构131与反应外盘机构132之间的转移。
进一步地,为提高该化学发光检测仪的检测通量及效率,当控制缓冲盘机构131完成优先级较高的当前目标操作时,其他优先级较低的目标操作也可以同时执行。更进一步地,当样本抓杯机构162对处于目标装载孔内的反应容器进行转移操作时,缓冲盘机构131周侧设置的加样机构121可以同时运动,以完成加样操作。如图5所示,上述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S160、根据缓冲盘机构的实时状态信息,获得缓冲盘机构上与加样位对应的装载孔的状态,以及缓冲盘机构上与新杯装载位对应的装载孔的状态。具体地,装载孔的状态可以是装载孔内装载有反应容器或装载孔内未装载有反应容器。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缓冲盘机构上与加样位对应的装载孔内装载有反应容器时,则可以根据加样机构的当前操作状态,控制加样机构的动作。具体地,上述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S170、获取加样机构的当前操作状态;其中,加样机构的当前操作状态可以包括加样机构的空闲状态或占用状态,加样机构的空闲状态用于表示加样机构未接收到任何操作任务,加样机构的占用状态用于表示加样机构已接收到操作任务。其中,加样机构的操作任务可以通过控制系统下发至加样机构。进一步地,加样机构的占用状态可以包括吐样操作状态和吸样操作状态。吐样操作状态是指加样机构需要向缓冲盘机构上的反应容器添加样本,吸样操作状态是指加样机构需要从缓冲盘机构上的反应容器内吸取样本,或加样机构需要从样本存储装置上的样本架上吸取样本。
S171、根据加样机构的当前操作状态,判断加样机构是否接收到操作任务;若加样机构未接收到操作任务,则执行步骤S179,控制加样机构不动作,即控制加样机构暂停吐样操作或吸样操作。若加样机构接收到操作任务,则可以获得加样机构的操作任务类型。具体地,若加样机构接收到操作任务,则可以执行步骤S172,判断加样机构接收到的操作任务是否为吐样操作,即判断加样机构的当前操作状态是否为吐样操作状态。若加样机构的当前操作状态为吐样操作状态,则可以继续执行步骤S173,判断缓冲盘机构上与加样位对应的装载孔内是否有反应容器。若加样机构的当前操作状态为吐样操作状态,且缓冲盘机构上与加样位对应的装载孔内装载有反应容器,则可以执行步骤S175,控制加样机构向缓冲盘机构上的反应容器内吐样一次。若加样机构的当前操作状态为吐样操作状态,且缓冲盘机构上与加样为对应的装载孔内未装载反应容器,则可以执行步骤S179,控制加样机构不动作。
进一步地,在执行步骤S175之前,还包括如下步骤:
S174、判断置于加样位的反应容器是否处于装杯状态;若该置于加样位的反应容器处于装杯状态时,则可以执行步骤S179,控制加样机构不动作,即控制加样机构暂停吐样。若该置于加样位的反应器处于空置状态,则可以执行步骤S175,控制加样机构向该反应容器内添加样本。
若加样机构的当前操作状态不是吐样操作状态,即加样机构接收到的操作任务不是吐样操作时,则可以执行步骤S176,判断加样机构的操作任务是否为从缓冲盘机构上的反应容器内吸取样本的吸样操作。若加样机构的当前操作状态为吸样操作状态,且加样机构的操作任务是否为从缓冲盘机构上的反应容器内吸取样本的吸样操作,则可以继续执行步骤S173,判断缓冲盘机构上与加样位对应的装载孔内是否有反应容器。若加样机构的当前操作状态为吸样操作状态,且缓冲盘机构上与加样位对应的装载孔内装载有反应容器,则可以执行步骤S177,控制加样机构从缓冲盘机构上的反应容器内吸取样本。若加样机构的当前操作状态为吸样操作状态,且缓冲盘机构上与加样位对应的装载孔内未装载反应容器时,则可以执行步骤S179,控制加样机构不动作。进一步地,若加样机构接收到的操作任务不是从缓冲盘机构上的反应容器内吸取样本的操作时,可以执行步骤S178,控制加样机构从样本输送装置上吸取样本。
更进一步地,在执行上述步骤S177之前,也包括上述步骤S174,判断置于加样位的反应容器是否处于装杯状态。若该置于加样位的反应容器处于装杯状态时,则可以执行步骤S177,控制加样机构从缓冲盘机构上的反应容器内吸取样本。若置于加样位的反应容器处于空置状态时,则可以执行步骤S179,控制加样机构暂停吸样。
可选地,当样本抓杯机构162对处于目标装载孔内的反应容器进行转移操作时,缓冲盘机构131周侧设置的新杯抓杯机构161可以同时运动,以完成添新杯操作。具体地,如图5所示,上述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S180、判断缓冲盘机构131上与新杯装载位对应的装载孔是否装载有反应容器。当缓冲盘机构131上与新杯装载位对应的装载孔13111内未装载反应容器时,则可以执行步骤S181,控制新杯抓杯机构161向缓冲盘机构131中装载新的反应容器,此时可以同时完成添新杯操作和转移操作。当缓冲机构上与新杯装载位对应的装载孔13111内已装载有反应容器时,则可以执行步骤S182,控制新杯抓杯机构161不动作。
应当清楚的是,上述步骤S170~S179与上述步骤S180~S182可以同时执行,上述标号及描述顺序仅用于清楚的表述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而并不用于限定其执行顺序。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加样位的数量为多个,例如,加样位的数量可以为4个。此时,上述步骤S170进一步地包括如下步骤:
分别判断缓冲盘机构上与各个加样为对应的装载孔内是否有反应容器;
若与多个加样位对应的多个装载孔内均未装载反应容器,则控制加样机构121暂停吐样操作;
若一个以上的加样位处装载有反应容器,则可以根据加样机构的当前操作状态,控制加样机构的动作。即若一个以上的加样位对应的装载孔内装载有反应容器,则可以执行上述步骤S172~步骤S179,直至样本抓杯机构完成转移操作。
可选地,上述的转移操作还可以包括将反应外盘机构上的反应容器转移至缓冲盘机构的转移操作。为方便表述,可以把样本抓杯机构162将缓冲盘机构131上的反应容器转移到反应外盘机构132的操作标记为第一转移操作,把样本抓杯机构162将反应外盘机构132上的反应容器转移至缓冲盘机构131上的操作标记为第二转移操作,其中,第二转移操作的优先级大于上述第一转移操作的优先级。因此,上述方法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根据反应外盘机构上各个反应容器的当前状态,判断是否需要将反应外盘机构上的反应容器转移至缓冲盘机构。若反应外盘机构上存在需要转移至缓冲盘机构的反应容器,则可以控制缓冲盘机构首先将一个空闲的装载孔转动至加杯工位,此时,样本抓杯机构可以将反应外盘机构上的反应容器转移至缓冲盘机构上。之后,可以按照上述步骤S110~S150控制缓冲盘机构的转动以及其他各个器件的动作。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当前目标操作为加样操作,即加样操作的优先级最高,此时说明缓冲盘机构上没有需要转移至反应外盘机构上的反应容器。控制系统可以首先根据加样机构的当前操作状态,获得加样操作对应的目标装载孔,之后控制系统可以控制优先级最高的加样操作对应的目标装载孔运动至加样位,之后控制加样机构动作,以完成加样操作(如吸样操作或吐样操作)。具体地,若当前目标操作为加样操作时,则可以如下步骤:
S190,获取加样机构的当前操作状态。其中,加样机构的当前操作状态可以包括加样机构的空闲状态或占用状态,加样机构的空闲状态用于表示加样机构未接收到任何操作任务,加样机构的占用状态用于表示加样机构已接收到操作任务。其中,加样机构的操作任务可以通过控制系统下发至加样机构。进一步地,加样机构的占用状态可以包括吐样操作状态和吸样操作状态。吐样操作状态是指加样机构需要向缓冲盘机构上的反应容器添加样本,吸样操作状态是指加样机构需要从缓冲盘机构上的反应容器内吸取样本,或加样机构需要从样本存储装置上的样本架上吸取样本。
S200、判断加样机构接收到的操作任务是否为吐样操作,若加样机构接收到的操作任务为吐样操作,则执行步骤S210,判断缓冲盘机构上是否有处于空置状态的反应容器。若加样机构接收到的操作任务为吐样操作且缓冲盘机构上存在处于空置状态的反应容器时,则执行步骤S220,将缓冲盘机构上处于空置状态的反应容器所在的装载孔作为目标装载孔。
S142,控制缓冲盘机构带动其上的目标装载孔转动至加样位;
S152,控制加样机构向缓冲盘机构上的目标装载孔中的反应容器内吐样。
若加样机构接收到的操作任务为吐样操作且缓冲盘机构上不存在处于空置状态的反应容器时,则控制加样机构不动作。
进一步地,若加样机构接收到的操作任务不是吐样操作,则执行步骤S230,判断加样机构的操作任务是否为在缓冲盘机构上进行吸样操作。若是,则执行步骤S232,将缓冲盘机构上的目标反应容器所在的装载孔作为目标装载孔。具体地,该目标反应容器内盛放有加样机构当前需要吸取的样本或试剂。
S143、控制缓冲盘机构带动其上的目标装载孔转动至加样位。
S153、控制加样机构从缓冲盘机构上的目标反应容器内吸取样本或试剂。
更进一步地,当加样机构的操作任务不是在缓冲盘机构上的反应容器内吸取样本或试剂的操作时,则执行上述步骤S231,可以控制加样机构从样本输送装置上吸取样本。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当控制缓冲盘机构131首先完成优先级较高的目标操作时,其他优先级较低的操作也可以同时执行。由于添新杯操作的优先级低于加样操作的优先级,因此,当控制加样机构121向缓冲盘上的当前反应容器内吐样时,还可以同时控制新杯抓杯机构161的运动。具体地,上述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S180、判断缓冲盘机构131上与新杯装载位对应的位置是否装载有反应容器;当缓冲盘机构131上与新杯装载位对应的装载孔13111内未装载反应容器时,则可以执行步骤S181,控制新杯抓杯机构161向缓冲盘机构131中装载新的反应容器,此时可同时完成加样操作和添新杯操作。若此时缓冲盘机构131上与新杯装载位对应的装载孔13111内已装载有反应容器时,则可以执行步骤S182,控制新杯抓杯机构161不动作。
应当清楚的是,由于缓冲盘机构131上的多个装载孔13111按照一定的规则有序排列,且新杯抓杯机构161按照装载孔13111的顺序依次进行新杯装载操作,因此,当缓冲盘机构131转动一定的角度后,可以通过缓冲盘机构131转动的角度等获知缓冲盘机构131上各个装载孔13111的实时位置信息,并根据新杯抓杯机构161的装载记录可以获知哪些装载孔13111内已装载有反应容器,哪些装载孔13111内还未装载反应容器。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在转移杯位、加样位以及新杯装载位设置用于检测反应容器的检测装置,如传感器等,以分别检测缓冲盘机构131上的相应位置是否装载有反应容器。
可选地,如图7所示,当前目标操作为添新杯操作,即添新杯操作的优先级最高,此时加样机构无需从缓冲盘机构上的反应容器内吸样,或向缓冲盘机构上的反应容器内吐样,缓冲盘机构上也不存在需要转移至反应外盘机构上的反应容器。控制系统可以控制优先级最高的添新杯操作对应的目标装载孔运动至新杯装载位,之后控制新杯抓杯机构161动作,以完成添新杯操作。具体地,若当前目标操作为添新杯操作时,则可以如下步骤:
S240、判断缓冲盘机构上是否有空闲的装载孔;具体地,可以根据缓冲盘机构的实时状态信息,判断缓冲盘机构上的各个装载孔内是否均装载有反应容器。
若缓冲盘机构上不存在空闲的装载孔,即缓冲盘机构上的各个装载孔内均装载有反应容器,则控制新杯抓杯机构161不动作。若缓冲盘机构上存在空闲的装载孔,即缓冲盘机构上一个以上的装载孔内未装载反应容器时,则执行步骤S241,将缓冲盘机构上的空闲的装载孔作为目标装载孔。
S144、控制缓冲盘机构带动其上的目标装载孔转动至新杯装载位。
S154、控制新杯抓杯机构161向缓冲盘机构的目标装载孔内装载新的反应容器。
可选地,如图8所示,在上述步骤S110之前,上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250、获取当前样本的样本标识信息,并根据当前样本的标识信息获得当前样本的测试项目数量。其中,当前样本的样本标识信息可以通过扫描当前样本的标识码获得,例如,可以扫描承载有当前样本的试管等容器上粘贴的条形码等RFID标签获得当前样本的样本标识信息。该当前样本的样本标识信息可以包括当前样本所需进行测试项目数量、各个测试项目的测试类型以及各个测试项目所需的样本剂量等等。
S260、根据当前样本的各个测试项目所需的样本剂量,获得目标样本剂量总和。具体地,由于各个测试项目的不同,不同的测试项目所需的样本剂量不同,且每个测试项目所需的样本剂量可以是预先设置的,并可以直接通过扫描样本标识信息获得。该目标样本剂量总和可以等于各个测试项目所需的样本剂量之和。
S270、判断目标样本剂量总和是否小于或等于加样机构的吸液头的容量。
若目标样本剂量总和小于或等于加样机构的吸液头的容量,则说明加样机构可以通过一次吸样获得目标样本剂量总和,此时可以执行步骤S271,控制加样机构121安装吸液头并吸取当前样本;其中,加样机构121的一次吸样量大于或等于各个测试项目所需的样本剂量之和。这样,加样机构121可以一次性吸取多个测试项目所需的样本剂量,避免加样机构121进行频繁的吸取样本操作带来的时间损耗,可以提高化学发光检测仪的检测通量及效率。
若目标样本剂量总和大于加样机构的吸液头的容量,则说明加样机构需要进行多次吸样操作。此时可以执行步骤S272,根据目标样本剂量总和及加样机构的吸液头的容量获得加样机构的吸样次数以及每次的目标吸样量,从而可以分批次完成当前样本的吸样操作。
具体地,为避免不同样本之间的交叉感染,当完成当前样本的吸取样本操作时,需要更换吸液头。本实施例中,加样机构121的吸液头可以采用Tip头,每个样本需要更换一次Tip头。一般地,若当前样本只需进行单个测试项目,加样机构121完成吸取样本操作和吐样操作所需的总时间远远大于缓冲盘机构131的运动周期和/或反应外盘机构132的运动周期,如加样机构121吸取样本操作(包括更换Tip头的时间以及吸取样本的时间)所需耗费的时间约为12秒,加样机构121进行吐样操作所需耗费的时间约为3秒,因此,完成一个测试项目所需耗费的时间较长,其会降低该化学发光检测仪的检测通量及效率。但由于一个样本的测试项目数量往往为多个,因此,本实施例中,通过控制加样机构121的一次吸样量大于或等于各个测试项目所需的样本剂量之和,从而通过加样机构121“一吸多吐”的控制,可以缩短单个测试项目的平均吸样时间,从而达到提高化学发光检测仪的检测通量及效率的目的。
可选地,当前样本的测试项目数量大于或等于4,加样机构121的一次吸样量大于或等于4个测试项目所需的样本剂量之和。若当前样本的测试项目的数量大于或等于4时,单个测试项目的吸取样本操作的平均耗时将小于或等于3秒,从而单个测试项目的加样操作所需的平均总时长(包括吸取样本操作的耗时以及吐样操作的耗时)将小于或等于6秒,从而达到提高化学发光检测仪的检测通量及效率的目的。
进一步地,如图8所示,在上述步骤S110之前,还包括如下步骤:
判断缓冲盘机构上是否需要新的反应容器;具体地,可以根据缓冲盘机构的实时状态信息以及当前样本的测试项目数量进行判断。例如,完成的当前样本的各个测试项目需要4个反应容器,缓冲盘机构上只有2个处于空置状态的反应容器,则说明缓冲盘机构上需要新的反应容器。
若缓冲盘机构上需要新的反应容器,则可以执行步骤S281,根据当前样本的测试项目数量,控制新杯抓杯机构161向缓冲盘机构内装载新的反应容器。具体地,可以根据当前样本的测试项目数量以及缓冲盘机构上剩余的处于空置状态的反应容器的数量,获得需要新添加的反应容器的数量,并控制新杯抓杯机构161向缓冲盘机构内装载新的反应容器。若缓冲盘机构上不需要添加新的反应容器,则可以执行上述步骤S270~步骤S272。
更进一步地,在新杯抓杯机构161进行新的反应容器的装载的过程中,还可以执行如下步骤:
S290、判断加样机构是否完成当前样本的吸取操作。若加样机构未完成当前样本的吸取操作,则返回步骤S281。
若加样机构已完成当前样本的吸取操作,则执行步骤S291,控制缓冲盘机构上处于空置状态的反应容器转移至加样位。具体地,若当加样机构121完成当前样本的吸取样本操作,由于添新杯操作的优先级小于加样操作的优先级,则可以首先控制缓冲盘机构131将处于空置状态的反应容器转动至加样位,并控制加样机构121进行吐样操作。
可选地,新杯抓杯机构161的运动周期、样本抓杯机构162的运动周期以及加样机构121的运动周期为缓冲盘机构131的运动周期的整数倍。其中,新杯抓杯机构161的运动周期是指新杯抓杯机构161从预设的起始位置运动至反应容器输送装置获取新的反应容器,再运动至添新杯位将反应容器放置在缓冲盘机构131上,之后返回预设的起始位置所耗费的总时长。加样机构121的运动周期是指加样机构121完成更换吸液头、吸取样本操作以及吐样操作的总时长。样本抓杯机构162的运动周期包括上半周期和下半周期,其中,上半周期是指样本抓杯机构162从预设的起始位置运动至反应外盘机构132处,将反应外盘机构132上的反应容器转移到缓冲盘机构131上,之后再返回预设的起始位置所耗费的总时长。下半周期是指样本抓杯机构162从预设的起始位置运动至缓冲盘机构131处,将缓冲盘机构131上的反应容器转移到反应外盘机构132上,之后再返回预设的起始位置所耗费的总时长。缓冲盘机构131的运动周期是指缓冲盘机构131上的一个装载孔13111从当前位置运动至目标运动位置所耗费的总时长,该目标运动位置可以为新杯装载位、加样位或转移杯位。
可选地,新杯抓杯机构161的运动周期和反应盘缓冲机构的运动周期可以为3秒,样本抓杯机构162的运动周期的运动周期为6秒。若当前样本的测试项目数量大于或等于4个时,则加样机构121完成单个测试项目的加样操作所耗费的时间为6秒。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或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或者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以多种形式可得,诸如静态RAM(S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数据率SDRAM(DDRSDRAM)、增强型SDRAM(ESDRAM)、同步链路(Synchlink)DRAM(SLDRAM)、存储器总线(Rambus)直接RAM(RDRAM)、直接存储器总线动态RAM(DRDRAM)、以及存储器总线动态RAM(RDRAM)等。
同时,本发明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化学发光检测仪的控制系统,包括处理器以及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处理器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执行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化学发光检测仪的控制方法。具体地,当处理器在执行上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如下步骤:
获取缓冲盘机构的实时状态信息,其中,化学发光检测仪中的缓冲盘机构与反应盘机构相对独立运行,缓冲盘机构的状态信息包括缓冲盘机构上各个反应容器的状态信息以及缓冲盘机构上各个装载孔的状态信息;
根据缓冲盘机构的实时状态信息,获得缓冲盘机构的当前运动周期内所需执行的多个目标操作;其中,目标操作包括转移操作、加样操作及添新杯操作;
根据预设的优先级对多个目标操作进行排序,将优先级最高的目标操作记为当前目标操作,并获得当前目标操作对应的目标运动位置;其中,转移操作的优先级大于加样操作的优先级,加样操作的优先级大于添新杯操作的优先级;
控制缓冲盘机构上的用于完成当前目标操作的目标装载孔转动至目标运动位置;
控制当前目标操作对应的目标器件运动,以完成当前目标操作。
应当清楚的是,本实施例中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与上述方法中各个步骤的执行过程基本一致,具体可参见上文中的描述。
另外,如图9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化学发光检测仪的控制系统900,包括状态获取模块910、操作获取模块920、优先级判断模块930以及控制模块940。其中,状态获取模块910用于获取缓冲盘机构的实时状态信息,其中,化学发光检测仪中的缓冲盘机构与反应盘机构相对独立运行,缓冲盘机构的状态信息包括缓冲盘机构上各个反应容器的状态信息以及缓冲盘机构上各个装载孔的状态信息。操作获取模块920用于根据缓冲盘机构的实时状态信息,获得缓冲盘机构的当前运动周期内所需执行的多个目标操作;其中,目标操作包括转移操作、加样操作及添新杯操作。
优先级判断模块930用于根据预设的优先级对多个目标操作进行排序,将优先级最高的目标操作记为当前目标操作,并获得当前目标操作对应的目标运动位置;其中,转移操作的优先级大于加样操作的优先级,加样操作的优先级大于添新杯操作的优先级。控制模块940用于控制缓冲盘机构上的用于完成当前目标操作的目标装载孔转动至目标运动位置,并控制当前目标操作对应的目标器件运动,以完成当前目标操作。
此外,本发明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化学发光检测仪,包括上述的化学发光检测仪的控制系统。并且,该化学发光检测仪还包括化学发光检测仪可以包括底座10、试剂存储装置11、分注装置12、反应装置13、清洗装置14、测量装置15、抓杯装置16、反应容器输送装置17、耗材盒加载装置18、样本输送装置19以及混匀装置等结构,上述各个装置的结构及位置关系可参见上文中的描述。该控制系统可以用于控制上述各个装置的运动,以实现该化学发光检测仪的自动控制,提高该化学发光检测仪的检测速度及效率。
本发明的化学发光检测仪的控制方法、系统及化学发光检测仪,通过设置用以实现新杯装载及加样本等操作的缓冲盘机构,且该缓冲盘机构与用以实现加试剂、混匀及温育等操作的反应盘机构相对独立运行,能够使得缓冲盘机构与反应盘机构上的操作能够同时进行且不会存在干涉,通过在缓冲盘机构上提前完成加样操作,避免了由于在反应外盘机构上进行加样操作而导致的检测速度慢、检测效率低的问题;并进一步按照上述预设的优先级方式控制缓冲盘机构的运动,其中,反应容器的转移操作的优先级大于加样操作的优先级,加样操作的优先级大于添新杯操作的优先级,即缓冲盘机构首先带动已加样完成的反应容器转动至目标运动位置,以将已完成加样的反应容器从缓冲盘机构转移至反应外盘机构上,进一步避免了反应外盘机构的等待时间,缩短该化学发光检测仪完成单个测试项目的平均吸样时间,提高该化学发光检测仪的检测通量及效率。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9)

1.一种化学发光检测仪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缓冲盘机构的实时状态信息,其中,所述化学发光检测仪包括所述缓冲盘机构与反应盘机构,所述缓冲盘机构的状态信息包括所述缓冲盘机构上各个反应容器的状态信息以及所述缓冲盘机构上各个装载孔的状态信息;
根据所述缓冲盘机构的实时状态信息,获得所述缓冲盘机构的当前运动周期内所需执行的多个目标操作;其中,所述目标操作包括转移操作、加样操作及添新杯操作;
根据预设的优先级对多个所述目标操作进行排序,将优先级最高的目标操作记为当前目标操作,并获得所述当前目标操作对应的目标运动位置;其中,所述转移操作的优先级大于所述加样操作的优先级,所述加样操作的优先级大于所述添新杯操作的优先级;
控制所述缓冲盘机构上的用于完成所述当前目标操作的目标装载孔转动至所述目标运动位置;
控制所述当前目标操作对应的目标器件运动,以完成所述当前目标操作;
所述缓冲盘机构相对所述反应盘机构独立运行,所述缓冲盘机构用于容纳反应容器以执行加样本操作,所述反应盘机构用于容纳反应容器以执行加试剂、混匀和温育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运动位置包括用于完成所述转移操作的转移杯位、用于完成所述加样操作的加样位以及用于完成所述添新杯操作的新杯装载位,所述转移杯位、所述加样位和所述新杯装载位均设置在所述缓冲盘机构的周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前目标操作为所述转移操作,所述的用于完成所述当前目标操作的目标装载孔内装载有反应容器;所述控制所述当前目标操作对应的目标器件运动,以完成所述当前目标操作的步骤,包括如下步骤:
当所述缓冲盘机构上用于完成所述转移操作的目标装载孔运动至所述转移杯位时,控制样本抓杯机构将所述目标装载孔内的反应容器从所述缓冲盘机构移动至反应外盘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3的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根据所述缓冲盘机构的实时状态信息,获得所述缓冲盘机构上与所述加样位对应的装载孔的状态;
当所述缓冲盘机构上与所述加样位对应的装载孔内未装载反应容器时,则控制加样机构暂停动作;
当所述缓冲盘机构上与所述加样位对应的装载孔内装载有反应容器时,则根据所述加样机构的当前操作状态,控制所述加样机构的动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加样机构的当前操作状态,控制所述加样机构的动作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加样机构接收到操作任务,且所述加样机构的操作任务为吐样操作时,则判断置于所述加样位的反应容器是否处于装杯状态;
若置于所述加样位的反应容器处于装杯状态时,则控制所述加样机构不动作,若置于所述加样位的反应容器处于空置状态时,则控制所述加样机构向所述置于加样位的反应容器内吐样。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加样机构的当前操作状态,控制所述加样机构的动作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加样机构接收到操作任务,且所述加样机构的操作任务为从所述缓冲盘机构上的反应容器内吸取样本的操作时,则判断置于所述加样位的反应容器是否处于装杯状态;
若置于所述加样位的反应容器处于空置状态时,则控制所述加样机构不动作,若置于所述加样位的反应容器处于装杯状态时,则控制所述加样机构从所述置于加样位的反应容器内吸取样本。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根据所述缓冲盘机构的实时状态信息,获得所述缓冲盘机构上与所述新杯装载位对应的装载孔的状态;
当所述缓冲盘机构上与所述新杯装载位对应的装载孔内未装载反应容器时,则控制新杯抓杯机构向所述缓冲盘机构中装载新的反应容器。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前目标操作为加样操作,所述的控制所述缓冲盘机构上的用于完成所述当前目标操作的目标装载孔转动至所述目标运动位置的步骤之前,还包括如下步骤:
当加样机构接收到的操作任务为吐样操作,且缓冲盘机构上存在处于空置状态的反应容器时,则将所述缓冲盘机构上处于空置状态的反应容器所在的装载孔作为目标装载孔;
当所述加样机构接收到的操作任务为吸样操作时,则将所述缓冲盘机构上的目标反应容器所在的装载孔作为目标装载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所述当前目标操作对应的目标器件运动,以完成所述当前目标操作的步骤,还包括:
当所述缓冲盘机构上用于完成所述加样操作的目标装载孔运动至所述加样位时,控制加样机构向所述目标装载孔内的反应容器中添加样本;
或者,当所述缓冲盘机构上用于完成所述加样操作的目标装载孔运动至所述加样位时,控制加样机构从所述目标装载孔内的反应容器中吸取样本或试剂。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根据所述缓冲盘机构的实时状态信息,获得所述缓冲盘机构上与所述新杯装载位对应的装载孔的状态;
当所述缓冲盘机构上与所述新杯装载位对应的装载孔未装载反应容器时,则控制新杯抓杯机构向缓冲盘机构中装载新的反应容器;
当所述缓冲盘机构上与所述新杯装载位对应的装载孔装载有反应容器时,则控制所述新杯抓杯机构不动作。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前目标操作为添新杯操作,用于完成所述添新杯操作的目标装载孔内未装载反应容器;所述的控制所述当前目标操作对应的目标器件运动,以完成所述当前目标操作的步骤,还包括如下步骤:
当所述缓冲盘机构上用于完成所述添新杯操作的目标装载孔转动至所述新杯装载位时,控制新杯抓杯机构向缓冲盘机构的目标装载孔内装载新的反应容器。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当前样本的样本标识信息,并根据所述当前样本的标识信息获得所述当前样本的测试项目数量;
根据当前样本的测试项目数量,控制新杯抓杯机构向所述缓冲盘机构内装载新的反应容器,直至加样机构完成吸取样本的操作。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根据所述当前样本的标识信息,获得所述当前样本的各个测试项目所需的样本剂量;
根据所述当前样本的各个测试项目所需的样本剂量,获得目标样本剂量总和;
若所述目标样本剂量总和小于或等于所述加样机构的吸液头的容量,则控制加样机构安装吸液头并吸取所述当前样本,其中,所述加样机构的一次吸样量大于或等于所述目标样本剂量总和;
若所述目标样本剂量总和大于所述加样机构的吸液头的容量,则根据所述目标样本剂量总和及所述加样机构的吸液头的容量获得所述加样机构的吸样次数以及每次的目标吸样量。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前样本的测试项目数量大于或等于4,所述加样机构的一次吸样量大于或等于4个测试项目所需的样本剂量之和。
15.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新杯抓杯机构的运动周期、所述样本抓杯机构的运动周期以及加样机构的运动周期为所述缓冲盘机构的运动周期的整数倍。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新杯抓杯机构的运动周期为3秒,所述样本抓杯机构的运动周期为6秒,所述缓冲盘机构的运动周期为3秒。
17.一种化学发光检测仪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以及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所述处理器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权利要求1-16任一项所述的化学发光检测仪的控制方法。
18.一种化学发光检测仪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状态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缓冲盘机构的实时状态信息,其中,所述化学发光检测仪中的所述缓冲盘机构与反应盘机构相对独立运行,所述缓冲盘机构的状态信息包括所述缓冲盘机构上各个反应容器的状态信息以及所述缓冲盘机构上各个装载孔的状态信息;所述缓冲盘机构用于容纳反应容器以执行加样本操作,所述反应盘机构用于容纳反应容器以执行加试剂、混匀和温育操作;
操作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缓冲盘机构的实时状态信息,获得所述缓冲盘机构的当前运动周期内所需执行的多个目标操作;其中,所述目标操作包括转移操作、加样操作及添新杯操作;
优先级判断模块,用于根据预设的优先级对多个所述目标操作进行排序,将优先级最高的目标操作记为当前目标操作,并获得所述当前目标操作对应的目标运动位置;其中,所述转移操作的优先级大于所述加样操作的优先级,所述加样操作的优先级大于所述添新杯操作的优先级;
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缓冲盘机构上的用于完成所述当前目标操作的目标装载孔转动至所述目标运动位置,并控制所述当前目标操作对应的目标器件运动,以完成所述当前目标操作。
19.一种化学检测发光仪,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化学发光检测仪的控制系统。
CN201711467196.5A 2017-12-28 2017-12-28 化学发光检测仪的控制方法、系统及化学发光检测仪 Active CN10997556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67196.5A CN109975567B (zh) 2017-12-28 2017-12-28 化学发光检测仪的控制方法、系统及化学发光检测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67196.5A CN109975567B (zh) 2017-12-28 2017-12-28 化学发光检测仪的控制方法、系统及化学发光检测仪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75567A CN109975567A (zh) 2019-07-05
CN109975567B true CN109975567B (zh) 2022-10-14

Family

ID=670755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467196.5A Active CN109975567B (zh) 2017-12-28 2017-12-28 化学发光检测仪的控制方法、系统及化学发光检测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97556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57750B (zh) * 2019-12-31 2024-03-15 深圳开立生物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进样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3793659A (zh) * 2021-09-13 2021-12-14 广州蓝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样本检测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69450A (zh) * 2006-10-27 2008-04-30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全自动生化分析方法及装置
CN102265164A (zh) * 2008-12-26 2011-11-30 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 自动分析装置
CN104345158A (zh) * 2013-07-30 2015-02-11 苏州浩欧博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自动分析装置及自动分析方法
CN104714042A (zh) * 2013-12-16 2015-06-17 深圳市亚辉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及其使用方法
CN106199025A (zh) * 2016-01-18 2016-12-07 深圳雷杜生命科学股份有限公司 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
CN106918714A (zh) * 2017-04-27 2017-07-04 南京诺尔曼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化学发光诊断的样本循环利用测量系统及方法
CN107290560A (zh) * 2016-04-05 2017-10-24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多瓶试剂的试剂吸取方法、装置和样本分析仪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69450A (zh) * 2006-10-27 2008-04-30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全自动生化分析方法及装置
CN102265164A (zh) * 2008-12-26 2011-11-30 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 自动分析装置
CN104345158A (zh) * 2013-07-30 2015-02-11 苏州浩欧博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自动分析装置及自动分析方法
CN104714042A (zh) * 2013-12-16 2015-06-17 深圳市亚辉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及其使用方法
CN106199025A (zh) * 2016-01-18 2016-12-07 深圳雷杜生命科学股份有限公司 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
CN107290560A (zh) * 2016-04-05 2017-10-24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多瓶试剂的试剂吸取方法、装置和样本分析仪
CN106918714A (zh) * 2017-04-27 2017-07-04 南京诺尔曼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化学发光诊断的样本循环利用测量系统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75567A (zh) 2019-07-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125766B2 (en) Automated diagnostic analyzers having rear accessible track systems and related methods
US11536739B2 (en) Automated diagnostic analyzers having vertically arranged carousels and related methods
EP2546655B1 (en) Instrument and process for the automated processing of liquid samples
US10613106B2 (en) Reaction vessel handling apparatus, tes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s using same
CN111033263A (zh) 一种自动分析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EP2672271A1 (en) Automatic analysis system
CN109975567B (zh) 化学发光检测仪的控制方法、系统及化学发光检测仪
CN109975569B (zh) 化学发光检测仪的控制方法、系统及化学发光检测仪
CN109975276B (zh) 化学发光检测仪的控制方法、系统及化学发光检测仪
US20210239724A1 (en) Autosampler, automatic analysis device, sampling method, and automatic inspection method
JPWO2020085271A1 (ja) オートサンプラ、自動分析装置、サンプリング方法、及び、自動検査方法
JP2012189404A (ja) 臨床検査用分析装置
JP5321324B2 (ja) 反応容器の供給手段を切り替え可能な自動分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