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74685A - 一种环境敏感环圈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环境敏感环圈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74685A
CN109974685A CN201910292907.2A CN201910292907A CN109974685A CN 109974685 A CN109974685 A CN 109974685A CN 201910292907 A CN201910292907 A CN 201910292907A CN 109974685 A CN109974685 A CN 1099746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ng
preparation
sensitive ring
skeleton
coi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9290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974685B (zh
Inventor
谢良平
杨东锟
胡绪杰
刘凯
崔志超
孔军
寇亮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vic Jierui Xi'an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Hu Xujie
Liu Kai
Original Assignee
General Aviation (beijing)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eneral Aviation (beijing)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eneral Aviation (beijing)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29290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974685B/zh
Publication of CN1099746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746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9746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7468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19/00Gyroscopes; Turn-sensitive devices using vibrating masses; Turn-sensitive devices without moving masses; Measuring angular rate using gyroscopic effects
    • G01C19/58Turn-sensitive devices without moving masses
    • G01C19/64Gyrometers using the Sagnac effect, i.e. rotation-induced shifts between counter-rotating electromagnetic beams
    • G01C19/72Gyrometers using the Sagnac effect, i.e. rotation-induced shifts between counter-rotating electromagnetic beams with counter-rotating light beams in a passive ring, e.g. fibre laser gyrometers
    • G01C19/721Detai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 Gyroscop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提升环境应用性能的环境敏感环圈的制备方法,属于光纤陀螺、光纤传感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敏感环圈在严苛环境应用条件下、大变温条件下不正交角变化大,难以应用于大振动量级的问题。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对骨架进行表面处理、清洗和干燥;形成改性膜层和隔热缓冲层;在步骨架上绕制环圈组件,绕制完成后实时上胶、固化;对固化后的敏感环圈进行环境应力筛选;对环境应力筛选合格的环圈与骨架之间的界面清理,采用密封胶进行密封固。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可用于制备环境敏感环圈。

Description

一种环境敏感环圈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纤陀螺、光纤传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提升环境应用性能的环境敏感环圈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光纤陀螺(Fiber OpTic Gyroscope,简称FOG)是利用光学萨格奈克效应(sagnac)测量载体空间角速率的全固态惯性仪表。敏感环圈是光纤陀螺的核心传感器件,是敏感萨格奈克效应作用的实际主体,由几百乃至几千米光纤使用特殊的四极或其他对称方式绕制而成,其质量(例如,环境适应性)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光纤陀螺的性能。
现有技术中,敏感环圈采用胶液填充、固化形成稳态结构,稳态结构需要与金属或硬质非金属形成整体以应用于陀螺。但是,由于材料均匀性、材料间的匹配、材料自身的特性差异以及材料的长期蠕变等因素,造成敏感环圈在严苛环境应用条件下、大变温条件下不正交角变化大,难以应用于大振动量级等问题,限制了光纤陀螺的实际应用。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的分析,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恶劣环境应用的环境敏感环圈的制备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敏感环圈在严苛环境应用条件下、大变温条件下不正交角变化大,难以应用于大振动量级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环境敏感环圈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对骨架进行表面处理,形成处理层;
步骤2:依次采用汽油、丙酮和酒精的超声波清洁组合技术对步骤1中得到的骨架进行清洗,然后采用大于85℃的去离子风对清洗后的骨架喷吹干燥;
步骤3:在处理层表面形成改性膜层和隔热缓冲层;
步骤4:在步骤3得到的骨架上绕制环圈组件,绕制完成后实时上胶,得到待固化敏感环圈;
步骤5:对待固化敏感环圈进行固化;
步骤6:对固化后的敏感环圈进行环境应力筛选;
步骤7:对环境应力筛选合格的敏感环圈进行密封固化,形成密封层,得到环境敏感环圈。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骨架为硬铝合金敏感环圈骨架,环圈组件采用丙烯酸树脂型绕环填充胶材料绕制而成。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改性膜层由硅烷偶联剂制成。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隔热缓冲层的材料与环圈组件的材料相同。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步骤1中,表面处理采用如下方法:选用铬酸阳极氧化工艺和白刚玉喷砂对骨架进行表面处理。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密封层采用硅橡胶固化制成。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步骤4包括如下步骤:采用四极对称螺旋正交绕制、八极对称螺旋正交绕制或交叉绕法的绕制工艺绕制环圈组件,每两个绕制周期垫一张棉纸。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对步骤4得到的环境敏感环圈和步骤6得到的环境敏感环圈均采用BOTDA测试分布式应变进行评估。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步骤5包括如下步骤:将待固化敏感环圈加热至80~90℃下保温1~4h后进行紫外固化,紫外固化过程中待固化敏感环圈以5~20rpm的速率旋转。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步骤6包括如下步骤:以-55℃~+90℃的温度范围,4~6℃/min的变温速率进行3~6轮环境应力筛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至少可实现如下有益效果之一:
a)本发明提供的环境敏感环圈的制备方法通过针对性的材料处理技术、材料匹配组合应用技术、环境增强适应技术及评估技术制备出适用于不同应用条件敏感环圈,提高光纤陀螺的工程化应用水平,使其能够应用于大振动大变温中精度的光纤陀螺。
b)本发明提供的环境敏感环圈的制备方法中,铬酸阳极氧化工艺可以增大其表面能,使得胶液与其浸润性提升、接触角减小,从而可以增强胶液与之粘接强度,需要说明的是,使用铬酸阳极氧化工艺是针对该型绕环胶液匹配粘接试验的验证结果;此外,喷砂使用何种粒径、何种材质的砂粒进行喷砂是需要验证的,采用45目白刚玉喷砂,对于表面张力过大、粘度过大的胶液,不合适的喷砂反而会劣化粘接效果。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仅用于示出具体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整个附图中,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环境敏感环圈的制备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不脱骨架类工字骨架型敏感环圈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脱骨架类径向粘接型敏感环圈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脱骨架类端面粘接型敏感环圈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
1-骨架;2-处理层;3-改性膜层;4-隔热缓冲层;5-环圈组件;6-密封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具体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其中,附图构成本申请一部分,并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阐释本发明的原理。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环境敏感环圈的制备方法,参见图1至图4,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对骨架1进行表面处理,形成处理层2;
步骤2:对步骤1得到的骨架1进行清洗和干燥;
步骤3:在处理层2表面形成改性膜层3和隔热缓冲层4;
步骤4:在步骤3得到的骨架1上绕制环圈组件5,绕制完成后在50~60℃条件下实时上胶,得到待固化敏感环圈;
步骤5:对待固化敏感环圈进行固化;
步骤6:对固化后的敏感环圈进行环境应力筛选,环境应力筛选在界面密封前进行可以有效的释放应力,避免应力蠕变对密封层6的破坏;
步骤7:对环境应力筛选合格的环圈与骨架1之间的界面清理,采用密封胶进行密封固化60~82h(例如72h),形成密封层6。
由于光纤本身是一种高敏感传感器,可以敏感多种物理量的微小变化并随长度累积增强,在变温、振动等实际环境应用条件下非萨格奈克效应的非互易误差严重干扰了敏感环圈的性能,例如,变温不正交角变化大、振动误差大及长期性能漂移劣化等等。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环境敏感环圈的制备方法通过针对性的材料处理技术、材料匹配组合应用技术、环境增强适应技术及评估技术制备出适用于不同应用条件敏感环圈,减小了敏感环圈在严苛环境应用条件下、大变温条件下不正交角的变大幅度,提高光纤陀螺的工程化应用水平,使其能够应用于大振动大变温中精度的光纤陀螺。
为了进一步提高上述环境敏感环圈的整体性能,针对大振动大变温的中精度应用,示例性地,骨架1可以为不脱骨架类工字型硬铝合金敏感环圈骨架,环圈可以采用丙烯酸树脂型绕环填充胶材料绕制而成。
从材料粘接特性匹配的角度考虑,改性膜层3由匹配的硅烷偶联剂制成。硅烷偶联剂对金属基底和胶液都具备更强的粘接力,从而使胶液可以更强的粘接与金属材料上,提高粘接强度。最佳稀释比例在3%~5%之间。
为了减缓经粘接途径导入的热、振动应力等,隔热缓冲层4的材料可以与环圈组件5的材料相同。这是因为,隔热缓冲层4与环圈组件5选择相同的材料能够有效减缓骨架1热膨胀系数差带来的应力释放和热导率差导致的温度梯度传递,减缓经粘接途径导入的热、振动应力等,从而能够确保环境扰动导入不存在材料界面,不存在突变,抑制因突变引起的非互易误差。
为了提高环圈组件5与骨架1之间的粘结强度,当骨架1可以为不脱骨架类工字型硬铝合金敏感环圈骨架,环圈可以采用丙烯酸树脂型绕环填充胶材料绕制而成时,步骤1中的表面处理可以采用如下方法:选用能够匹配增强丙烯酸树脂粘接强度的、具备长有效期的铬酸阳极氧化工艺、35~50目(例如,45目)白刚玉喷砂来进行硬铝合金敏感环圈骨架的表面处理,这是因为,铬酸阳极氧化工艺可以增大其表面能,使得胶液与其浸润性提升、接触角减小,从而可以增强胶液与之粘接强度,需要说明的是,使用铬酸阳极氧化工艺是针对该型绕环胶液匹配粘接试验的验证结果;此外,喷砂使用何种粒径、何种材质的砂粒进行喷砂是需要验证的,采用45目白刚玉喷砂,对于表面张力过大、粘度过大的胶液,不合适的喷砂反而会劣化粘接效果。需要说明的是,不同的胶液匹配的阳极氧化工艺是不一样的,需要同时考虑匹配的金属材料特性,而且根据实际的适应期不同也要综合考虑。
对于密封层6的位置,其可以在粘接界面,也可整体包裹环圈。密封层6采用硅橡胶固化制成,硅橡胶可以有效阻挡水汽侵蚀,保证长期可靠性。对于整体密封好的情况,可以使用吸湿固化的硫化硅橡胶防护粘接边界;对于整体密封不好的情况,可以使用有机硅密封剂进行整体密封。
为了保证使用前骨架1的洁净度,步骤2中,依次采用汽油(例如,高标汽油)、丙酮和酒精的超声波清洁组合技术对步骤1中得到的骨架1进行清洗,同时采用大于85℃的高温和去离子风喷吹干燥可以有效保证使用前骨架1的洁净度。具体来说,汽油可以清洗熔接有机污染物,丙酮用于除去残留的汽油等杂物,酒精用于去除丙酮,通过上述清洗能够有效地去除骨架1上残留的多种有机物,还能够去除清洗过程中引进的有机物(汽油和丙酮),最后,酒精可以挥发至空气中,从而保证骨架1表面基本上不会存留有机物。对于干燥温度选取大于85℃,这是因为,85℃是光纤环在陀螺/组合工作下的一般最高温度,也是各种测试、储存、试验的最高温度,在此温度及以上范围可以最大限度的模拟工作条件释放可能的有害污染物,而去离子风能够有效去除可能的污染物并去除运输、接触、使用过程中可能的静电,有利于粘接。
步骤3中,可以采用浸胶无尘纸、热熔胶层、同直径光纤层等方式制备隔热缓冲层4,优选为同直径光纤层。该功能层包括但不限于在环圈组件5内层制备、外层制备和组合制备。为保证环境扰动下对于光纤环非互易误差的抑制,一般在正式的环圈组件5的内侧和外侧根据整体需要制备缓冲功能层,三者形成同轴的同心圆三明治结构。对于带骨架1光纤环为避免/缓和内层金属体的热膨胀应力进行内层缓冲功能层制备,也可在整体密封热、振动防护好的条件下仅进行外层缓冲功能层的制备,也可在陀螺/组合整体防护弱的情况下同时制备内、外缓冲功能层。
具体来说,上述步骤4包括如下步骤:采用四极对称螺旋/正交绕制、八极对称螺旋/正交绕制或交叉绕法等绕制工艺绕制环圈,每两个绕制周期(也就是说,两圈)垫一张棉纸。
对步骤4得到的环境敏感环圈、步骤6得到的环境敏感环圈以及步骤7得到的环境敏感环圈均采用BOTDA测试分布式应变进行评估。采用BOTDA设备评估上胶、固化和筛选后敏感环圈应变分布一致性及对称性可以有效评价工艺偏差与波动,保证产品的性能一致性,经过全流程测评后归纳出的风险控制点,可以有效截断问题产品的后续流转,并及时发现工艺实施存在的问题和偏离。通过评估的光纤环可直接应用,避免后续器件筛选、环境应力筛选等等大量的工时投入。
示例性地,步骤4中上胶的方式可以为涂胶、喷胶、刷胶或真空灌胶。
示例性地,步骤5包括如下步骤:将待固化敏感环圈加热至80~90℃下保温1~4h后进行紫外固化,紫外固化过程中待固化敏感环圈以5~20rpm的速率旋转。
步骤6包括如下步骤:以-55℃~+90℃的温度范围,4~6℃/min的变温速率进行3~6轮环境应力筛选。
实施例一
针对凸字型硬铝合金(2A12T4)骨架,采用铬酸阳极氧化处理层作为处理层,采用南京能得公司的KH792型硅烷偶联剂作为改性膜层,采用与敏感光纤同源的两层单模非偏振光纤作为隔热缓冲层4,采用包层直径80微米/涂层直径165微米的熊猫型保偏光纤作为敏感环圈用光纤,采用自制丙烯酸树脂类紫外绕环胶,采用四极对称方法绕制,采用晨光GD414作为密封层。
相对于原来的硫酸阳极氧化处理层,无改性膜层,同敏感光纤作为隔热缓冲层4,采用包层直径80微米/涂层直径165微米的熊猫型保偏光纤作为敏感环圈用光纤,采用自制丙烯酸树脂类紫外绕环胶,采用四极对称方法绕制,无密封层。
性能对比
敏感轴向的非正交角在-45~+70℃的全温变化,由大于15角分改善至小于1.5角分;自制丙烯酸树脂类紫外绕环胶与硬铝合金(2A12T4)骨架的破坏性脱离方式由粘接力弱的界面分离型转变为内聚破坏型,达到了材料的粘接力极限;-50~+80℃温冲加速可靠性试验,敏感轴向的非正交角由逐渐离散趋势变为收敛趋势;13g振动性能故障率由15%降低为0。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环境敏感环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对骨架进行表面处理,形成处理层;
步骤2:依次采用汽油、丙酮和酒精的超声波清洁组合技术对步骤1中得到的骨架进行清洗,然后采用大于85℃的去离子风对清洗后的骨架喷吹干燥;
步骤3:在处理层表面形成改性膜层和隔热缓冲层;
步骤4:在步骤3得到的骨架上绕制环圈组件,绕制完成后实时上胶,得到待固化敏感环圈;
步骤5:对待固化敏感环圈进行固化;
步骤6:对固化后的敏感环圈进行环境应力筛选;
步骤7:对环境应力筛选合格的敏感环圈进行密封固化,形成密封层,得到环境敏感环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境敏感环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为硬铝合金敏感环圈骨架,所述环圈组件采用丙烯酸树脂型绕环填充胶材料绕制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环境敏感环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膜层由硅烷偶联剂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环境敏感环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缓冲层的材料与环圈组件的材料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环境敏感环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所述表面处理采用如下方法:选用铬酸阳极氧化工艺和白刚玉喷砂对骨架进行表面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环境敏感环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层采用硅橡胶固化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环境敏感环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包括如下步骤:采用四极对称螺旋正交绕制、八极对称螺旋正交绕制或交叉绕法的绕制工艺绕制环圈组件,每两个绕制周期垫一张棉纸。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环境敏感环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步骤4得到的环境敏感环圈和步骤6得到的环境敏感环圈均采用BOTDA测试分布式应变进行评估。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环境敏感环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包括如下步骤:将待固化敏感环圈加热至80~90℃下保温1~4h后进行紫外固化,紫外固化过程中待固化敏感环圈以5~20rpm的速率旋转。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6所述的环境敏感环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包括如下步骤:以-55℃~+90℃的温度范围,4~6℃/min的变温速率进行3~6轮环境应力筛选。
CN201910292907.2A 2019-04-12 2019-04-12 一种环境敏感环圈的制备方法 Active CN10997468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92907.2A CN109974685B (zh) 2019-04-12 2019-04-12 一种环境敏感环圈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92907.2A CN109974685B (zh) 2019-04-12 2019-04-12 一种环境敏感环圈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74685A true CN109974685A (zh) 2019-07-05
CN109974685B CN109974685B (zh) 2022-09-16

Family

ID=670842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92907.2A Active CN109974685B (zh) 2019-04-12 2019-04-12 一种环境敏感环圈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974685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66922A (zh) * 2022-09-06 2022-10-11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七研究所 一种方便拆装光纤环圈及其制造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00612A (zh) * 2014-03-28 2014-07-02 中航捷锐(北京)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针对光纤陀螺敏感光纤环的冷光一体固化装置和方法
CN104251710A (zh) * 2013-06-28 2014-12-31 北京自动化控制设备研究所 一种抑制光纤陀螺温度漂移的传感环圈制备方法
CN104251709A (zh) * 2013-06-28 2014-12-31 北京自动化控制设备研究所 一种可释放内部缠绕应力的光纤传感环圈制备方法
CN106441263A (zh) * 2016-08-31 2017-02-22 武汉长盈通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减小光纤陀螺偏振误差的光纤环骨架及其绕制光纤环圈的方法
CN106595627A (zh) * 2016-12-19 2017-04-26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六研究所 一种光纤环圈骨架及其浸胶固化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51710A (zh) * 2013-06-28 2014-12-31 北京自动化控制设备研究所 一种抑制光纤陀螺温度漂移的传感环圈制备方法
CN104251709A (zh) * 2013-06-28 2014-12-31 北京自动化控制设备研究所 一种可释放内部缠绕应力的光纤传感环圈制备方法
CN103900612A (zh) * 2014-03-28 2014-07-02 中航捷锐(北京)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针对光纤陀螺敏感光纤环的冷光一体固化装置和方法
CN106441263A (zh) * 2016-08-31 2017-02-22 武汉长盈通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减小光纤陀螺偏振误差的光纤环骨架及其绕制光纤环圈的方法
CN106595627A (zh) * 2016-12-19 2017-04-26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六研究所 一种光纤环圈骨架及其浸胶固化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66922A (zh) * 2022-09-06 2022-10-11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七研究所 一种方便拆装光纤环圈及其制造方法
CN115166922B (zh) * 2022-09-06 2022-11-18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七研究所 一种方便拆装光纤环圈及其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74685B (zh) 2022-09-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595627A (zh) 一种光纤环圈骨架及其浸胶固化方法
RU2012112926A (ru) D1451 способы составления отверждаемых облучением суперпокрытий для оптического волокна
CN109974685A (zh) 一种环境敏感环圈的制备方法
CN106226866B (zh) 一种光纤熔接的保护方法
WO2010057352A1 (zh) 高可靠光纤耦合器制备方法
CN104297849B (zh) 一种光子晶体光纤的熔接方法
CN103777269B (zh) 一种耐高温光纤
CN105157695A (zh) 一种光纤陀螺全脱骨环圈的粘接结构及方法
WO2013136972A1 (ja) 接合レンズ、及び接合レンズの製造方法
CN109752034B (zh) 基于侧抛光纤马赫曾德干涉仪的折射率与温度传感器
CN109651812A (zh) 含硅的耐原子氧聚酰亚胺薄膜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0736564A (zh) 一种本征型f-p温度和压力传感探头的改进方法
CN103724030B (zh) 一种碳纤维增强多孔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US9182230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the gas conversion in a fiber-optic gyroscope
CN112665773A (zh) 一种基于高纯石英压力敏感元的光纤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CN105759073B (zh) 全密闭式片式光阱传感控制单元及其制作方法
CN105333239B (zh) 一种融结环氧纤维复合钢管及其加工方法
CN203849453U (zh) 一种碳涂覆密封抗氢光纤
JP2019164360A (ja) 光ファイ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09605978U (zh) 一种荧光测温光纤探头
CN108169845A (zh) 类矩形熊猫型保偏光纤
CN107389096B (zh) 一种消除光纤陀螺热应力的全脱骨环圈的粘接方法
CN107131946B (zh) 反射信号增强片及热噪声环境下的振动响应测量试验方法
CN103777272A (zh) 一种适用于高应力环境的长寿命光纤
US7369245B2 (en) Sensing coil assembly and method for attaching a sensing coil in a fiber optic gyroscop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710086 No. 3360 Xizhou Avenue, Fengdong New City, Xi'an City, Shaanx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AVIC Jierui (Xi'an)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after: Hu Xujie

Patentee after: Liu Kai

Address before: 100089 room 803, Baiyan building, 238 beisihuanzhong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AVIATION GYRO (BEIJING) PHOTOELECTRICITY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before: Hu Xujie

Patentee before: Liu K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