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70276A - 一种循环冷却水近零排放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循环冷却水近零排放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70276A
CN109970276A CN201910277269.7A CN201910277269A CN109970276A CN 109970276 A CN109970276 A CN 109970276A CN 201910277269 A CN201910277269 A CN 201910277269A CN 109970276 A CN109970276 A CN 1099702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valve
perforation
pipe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7726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970276B (zh
Inventor
刘勇
刘彦鑫
王延辉
路志国
李艳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ner Mongolia Run Jia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ner Mongolia Run Jia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ner Mongolia Run Jia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ner Mongolia Run Jia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27726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970276B/zh
Publication of CN1099702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702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9702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702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1/00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 C02F11/12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by de-watering, drying or thickening
    • C02F11/121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by de-watering, drying or thickening by mechanical de-watering
    • C02F11/122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by de-watering, drying or thickening by mechanical de-watering using filter press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9/00Multistage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001Processes for the treatment of water whereby the filtration technique is of importanc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5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flocculation or precipitation of suspended impurities
    • C02F1/5236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flocculation or precipitation of suspended impurities using inorganic ag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5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flocculation or precipitation of suspended impurities
    • C02F1/5281Installations for water purification using chemical ag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5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flocculation or precipitation of suspended impurities
    • C02F1/54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flocculation or precipitation of suspended impurities using organic material
    • C02F1/56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66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neutralisation; pH adjustme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5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flocculation or precipitation of suspended impurities
    • C02F2001/5218Crystalliz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209/00Controlling or monitoring parameters in water treatment
    • C02F2209/005Processes using a 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PLC]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301/00General aspects of water treatment
    • C02F2301/08Multistage treatments, e.g. repetition of the same process step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5/00Softening water; Preventing scale; Adding scale preventatives or scale removers to water, e.g. adding sequestering agents
    • C02F5/08Treatment of water with complexing chemicals or other solubilising agents for softening, scale prevention or scale removal, e.g. adding sequestering ag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paration Of Suspended Particles By Flocculating Agents (AREA)
  • Treatment Of Water By Oxidation Or Red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循环冷却水近零排放系统,包括用于解决现有的电力、石油、化工等行业都离不开冷却循环水系统,由于开式冷却循环水系统连续工作时,会发生水分的大量蒸发,导致循环水系统水中的钙、镁等离子不断浓缩。如果不进行水质稳定处理,就会造成设备内部的结垢,降低换热效率,严重时还会堵塞管路,给生产上埋下严重的安全隐患的问题;包括过滤系统、软化系统、加药系统和PLC自动控制系统;该一种循环冷却水近零排放系统,压滤机产生的废液,排入压滤机清液罐进行回收利用;从而大幅减少系统排水量,甚至可实现零排放,运行稳定可靠、经济合理,具有投资小、能源消耗低、运行费用低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循环冷却水近零排放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循环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循环冷却水近零排放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力、石油、化工等行业都离不开冷却循环水系统,由于开式冷却循环水系统连续工作时,会发生水分的大量蒸发,导致循环水系统水中的钙、镁等离子不断浓缩。如果不进行水质稳定处理,就会造成设备内部的结垢,降低换热效率,严重时还会堵塞管路,给生产上埋下严重的安全隐患。循环水系统为开路循环,水中溶解氧充分,溶氧腐蚀很容易发生。同时,由于水中含有足够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当水温达到25-35℃时就会给水中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适宜的条件,水垢、腐蚀和微生物危害惯称为三大危害。当腐蚀和结垢物质达到一定浓度时,循环水系统需要进行排污处理,这样循环水系统会产生大量的排污水。
因此,需要设计冷却循环水近零排放系统,该系统不但可以保证循环水系统在高倍率甚至是零排放的情况下运行不发生结垢、腐蚀、微生物危害,而且可以接纳反渗透浓水、混床再生水、高硬度地表水或地下水作为开式循环水的补充水。提高循环水的浓缩倍数(目前我国的冷却循环水浓缩倍数一般为三倍左右),降低补充水的用量,节约水资源,减少排污水量,降低排污处理费用,进而减少其对环境的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循环冷却水近零排放系统,用于解决现有的电力、石油、化工等行业都离不开冷却循环水系统,由于开式冷却循环水系统连续工作时,会发生水分的大量蒸发,导致循环水系统水中的钙、镁等离子不断浓缩。如果不进行水质稳定处理,就会造成设备内部的结垢,降低换热效率,严重时还会堵塞管路,给生产上埋下严重的安全隐患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循环冷却水近零排放系统,包括过滤系统、软化系统、加药系统和PLC自动控制系统;所述过滤系统包括两个多介质过滤器、多介质过滤器反洗水槽、高效絮凝沉降净水装置、压滤机和压滤机清液罐;两个多介质过滤器的顶部均通过进水管道与循环水回水管道贯通连接,进水管道上安装有第一阀门,两个多介质过滤器顶部的进水管道上通过进水支管与反冲洗管的顶端贯通连接,进水支管上安装有第二阀门,反冲洗管的底端与多介质过滤器反洗水槽贯通连接;两个多介质过滤器的底部均开设有排水管,排水管的底端贯通连接有净水水管,净水水管的一端贯通连接有冷却水池;排水管上安装有第三阀门,排水管上位于第三阀门的上方通过排水支管与循环水回水管道贯通连接;排水支管上安装有第四阀门;
所述软化系统由导向结晶软化装置和核辅助催化结晶装置构成;导向结晶软化装置的顶部通过管道与冷却水池连接,导向结晶软化装置的底部通过补充水支管与补充水管路贯通连接,补充水管路上安装有第五阀门;补充水管路与冷却水池贯通连接;核辅助催化结晶装置的顶部通过管道与与冷却水池连接,核辅助催化结晶装置的底部通过连接管与净水水管贯通连接,连接管上安装有第六阀门;
所述加药系统由缓蚀阻垢剂加药装置和pH值调节装置构成;缓蚀阻垢剂加药装置包括药品存储罐及安装在药品存储罐底部的药管,药管的底部与冷却水池贯通连接,药管上安装有第七阀门和流量计;冷却水池通过管道与冷却塔贯通连接,冷却塔与循环水回水管贯通连接;pH值调节装置包括加碱罐、加酸罐及流量输送泵和第二流量计;
所述PLC自动控制系统由数据采集模块、PLC控制器、供电电源和远程显示终端构成;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冷却循环水的硬度、浊度、PH、电导率、余氯和温度信息;PLC控制器与远程显示终端通过GSM模块通信连接。
优选的,所述高效絮凝沉降净水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顶部内部安装有内筒,内筒内安装有搅拌扇叶,搅拌扇叶焊接在搅拌轴上,搅拌轴的顶端通过联轴器与安装在罐体顶部的驱动电机传动连接;罐体的顶部开设有出水孔,罐体靠近顶部安装有导水管,罐体的内部由上至下一侧开设有冷水区、强化分离区、固液分离区、反应区和排泥区;内筒的底部开设有进孔,进孔的上方安装有布水器,进孔的一端连接有第二进水管的一端,第二进水管上由左至右依次安装有进水阀、第一管道混合器和第二管道混合器,第二进水管上位于第一管道混合器的左侧贯通连接有絮凝剂PAM进管的一端,第二进水管上位于第一管道混合器和第二管道混合器之间贯通连接有絮凝剂PAC进管的一端,罐体的底端开设有排泥口,排泥口通过排泥管与压滤机贯通连接,排泥管上安装有排泥阀;压滤机的底部通过管道贯通连接有压滤机清液罐,压滤机清液罐的底部通过管道连接有废液输送泵,废液输送泵通过管道连接有多介质过滤器反洗水槽。
优选的,所述导向结晶软化装置包括水质软化器、固液分离器和调节罐,水质软化器通过管道与固液分离器贯通连接,固液分离器通过管道与调节罐贯通连接;水质软化器通过第一晶种进管贯通连接有第一晶种料箱,水质软化器通过第一回收管贯通连接有第一回收箱,水质软化器通过碱溶液进管贯通连接有加碱罐;固液分离器通过第二晶种进管贯通连接有第二晶种料箱,固液分离器通过第二回收管贯通连接有第二回收箱;调节罐通过酸溶液进管贯通连接有加酸罐。
优选的,所述核辅助催化结晶装置包括核辅助催化结晶本体,核辅助催化结晶本体的内部填充有核辅助催化结晶催化剂,核辅助催化结晶本体的顶部贯通连接有进料管、核辅助催化结晶催化剂进料管和出水管;进料管和核辅助催化结晶催化剂进料管的底端位于核辅助催化结晶本体的内部且端口靠近底壁。
优选的,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包括水质硬度传感器、浊度传感器、PH值传感器、电导率传感器、余氯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水质硬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循环水内的钙离子和镁离子的含量;浊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循环水内水质的浑浊度;PH值传感器用于检测循环水内的PH值;余氯传感器用于检测循环水内的剩余含氯量;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循环水内的温度。
优选的,所述供电电源用于为PLC控制器、数据采集模块、流量计、第二流量计、流量输送泵、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第四阀门、第五阀门、第六阀门和第七阀门供电。
优选的,所述供电电源与PLC控制器之间安装有直流稳压电源电路;直流稳压电源电路用于对供电电源的电压和电流进行降压、整流、滤波和稳压;直流稳压电源电路包括电源变压器、整流电路、滤波电路及稳压电路。
优选的,所述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第四阀门、第五阀门、第六阀门和第七阀门均为一种电动阀门。
所述PLC控制器上安装有检测模块和报警模块;远程显示终端包括用户手机终端和用户电脑终端,检测模块用于对数据采集模块进行对比,报警模块用于声光报警。
优选的,所述GSM模块为一种TC35i模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具有以下优点:
(1)高效絮凝沉降净水装置产生的污泥,经压滤机压滤后,作为固废排出,压滤机产生的废液,排入压滤机清液罐进行回收利用;从而大幅减少系统排水量,甚至可实现零排放,运行稳定可靠、经济合理,具有投资小、能源消耗低、运行费用低的优点;
(2)加缓蚀阻垢剂加药装置投加缓蚀阻垢剂,缓蚀阻垢剂可以与金属表面发生化学反应,同时与水中的钙、镁、铁离子形成难溶的沉淀物沉积在金属表面阻止腐蚀进行,使金属表面钝化从而达到预膜效果;
(3)固液分离器出口后进入调节罐调节PH后,形成最终使用的软化水;独立运行的固液分离器,可处理冷却水池内中水体的浊度;
(4)当循环水的硬度、浊度、PH、电导率、余氯和温度超过预设值时,检测模块通过GSM模块发送报警指令至用户手机终端或用户电脑终端,从而避免突发状况造成严重危害的发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一种循环冷却水近零排放系统的系统图。
图2是本发明高效絮凝沉降净水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导向结晶软化装置的系统图。
图4是本发明核辅助催化结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直流稳压电源电路电路图。
图6是本发明一种循环冷却水近零排放系统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6所示,本发明为一种循环冷却水近零排放系统,包括过滤系统、软化系统、加药系统和PLC自动控制系统;过滤系统包括两个多介质过滤器1、多介质过滤器反洗水槽2、高效絮凝沉降净水装置3、压滤机4和压滤机清液罐5;两个多介质过滤器1的顶部均通过进水管道与循环水回水管道贯通连接,进水管道上安装有第一阀门,两个多介质过滤器顶部的进水管道上通过进水支管与反冲洗管的顶端贯通连接,进水支管上安装有第二阀门,反冲洗管的底端与多介质过滤器反洗水槽2贯通连接;两个多介质过滤器1的底部均开设有排水管,排水管的底端贯通连接有净水水管,净水水管的一端贯通连接有冷却水池7;排水管上安装有第三阀门,排水管上位于第三阀门的上方通过排水支管与循环水回水管道贯通连接;排水支管上安装有第四阀门;
软化系统由导向结晶软化装置6和核辅助催化结晶装置9构成;导向结晶软化装置6的顶部通过管道与冷却水池7连接,导向结晶软化装置6的底部通过补充水支管与补充水管路贯通连接,补充水管路上安装有第五阀门;补充水管路与冷却水池7贯通连接;核辅助催化结晶装置9的顶部通过管道与与冷却水池7连接,核辅助催化结晶装置9的底部通过连接管与净水水管贯通连接,连接管上安装有第六阀门;
加药系统由缓蚀阻垢剂加药装置10和pH值调节装置11构成;缓蚀阻垢剂加药装置包括药品存储罐101及安装在药品存储罐101底部的药管,药管的底部与冷却水池7贯通连接,药管上安装有第七阀门和流量计;冷却水池7通过管道与冷却塔8贯通连接,冷却塔8与循环水回水管贯通连接;pH值调节装置11包括加碱罐111、加酸罐112及流量输送泵113和第二流量计114;
PLC自动控制系统由数据采集模块、PLC控制器、供电电源和远程显示终端构成;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冷却循环水的硬度、浊度、PH、电导率、余氯和温度信息;PLC控制器与远程显示终端通过GSM模块通信连接;PLC控制器的供电电压为24V的直流电;数据采集模块采集冷却循环水的硬度、浊度、PH、电导率、余氯和温度信息,pH值调节装置11调节水体pH值在允许范围内,加缓蚀阻垢剂加药装置10投加缓蚀阻垢剂,缓蚀阻垢剂可以与金属表面发生化学反应,同时与水中的钙、镁、铁离子形成难溶的沉淀物沉积在金属表面阻止腐蚀进行,使金属表面钝化从而达到预膜效果;
高效絮凝沉降净水装置3包括罐体34,罐体34的顶部内部安装有内筒35,内筒35内安装有搅拌扇叶33,搅拌扇叶33焊接在搅拌轴上,搅拌轴的顶端通过联轴器与安装在罐体34顶部的驱动电机319传动连接;罐体34的顶部开设有出水孔31,罐体34靠近顶部安装有导水管32,罐体34的内部由上至下一侧开设有冷水区312、强化分离区311、固液分离区310、反应区39和排泥区38;且固液分离区310的横截面积大于反应区39的横截面积;内筒35的底部开设有进孔,进孔的上方安装有布水器318,进孔的一端连接有第二进水管316的一端,第二进水管316上由左至右依次安装有进水阀313、第一管道混合器36和第二管道混合器37,第二进水管316上位于第一管道混合器36的左侧贯通连接有絮凝剂PAM进管314的一端,第二进水管316上位于第一管道混合器36和第二管道混合器37之间贯通连接有絮凝剂PAC进管315的一端,罐体34的底端开设有排泥口,排泥口通过排泥管与压滤机4贯通连接,排泥管上安装有排泥阀;排泥阀型号为JM744X;压滤机4的底部通过管道贯通连接有压滤机清液罐5,压滤机清液罐5的底部通过管道连接有废液输送泵317,废液输送泵317通过管道连接有多介质过滤器反洗水槽2;
导向结晶软化装置6包括水质软化器61、固液分离器62和调节罐63,水质软化器61通过管道与固液分离器62贯通连接,固液分离器62通过管道与调节罐63贯通连接;水质软化器61通过第一晶种进管贯通连接有第一晶种料箱611,水质软化器61通过第一回收管贯通连接有第一回收箱612,水质软化器61通过碱溶液进管贯通连接有加碱罐111;固液分离器62通过第二晶种进管贯通连接有第二晶种料箱621,固液分离器62通过第二回收管贯通连接有第二回收箱622;调节罐63通过酸溶液进管贯通连接有加酸罐112;如图3,向水质软化器61内的水中投加氢氧化钠化学药剂和晶种,使的水中的Ca2+、Mg2+离子发生化学反应生成CaCO3/Mg(OH)2晶体,投加的晶种是一种带有负电荷的特殊材料,可以有效吸附水中的碳酸钙晶体而形成晶核,从而改变晶体颗粒随机成长模式,使碳酸钙晶体能够快速的结晶在晶核上,实现了碳酸钙的导向性结晶,进而将水中硬度降低,不产生副产物,产生的CaCO3颗粒可以作为脱硫原料回收,处理后的初步软化水会携带大量的Mg(OH)2絮状物进入固液分离器62。固液分离装置通过改变絮体颗粒随机成长模式,增大絮体颗粒粒径的同时,其密度能基本保持恒定或略有降低,形成致密性絮凝体;固液分离器62出口后进入调节罐63调节PH后,形成最终使用的软化水;独立运行的固液分离器62,可处理冷却水池7内中水体的浊度;
核辅助催化结晶装置9包括核辅助催化结晶本体91,核辅助催化结晶本体91的内部填充有核辅助催化结晶催化剂92,核辅助催化结晶本体91的顶部贯通连接有进料管93、核辅助催化结晶催化剂进料管94和出水管95;进料管93和核辅助催化结晶催化剂进料管94的底端位于核辅助催化结晶本体91的内部且端口靠近底壁;核辅助催化结晶是一种固态非均相催化剂和水或汽溶液反应;核辅助催化结晶装置9的工作原理:高温状态下,水中的碳酸氢根会失氢变为碳酸根,并与钙、镁离子相结合,生成不溶于水的碳酸钙、碳酸镁,从而形成水垢,Ca(HCO3)2→CaCO3+CO2+H2O;Mg(HCO3)2→MgCO3+CO2+H2O;钙和镁的碳酸氢盐进入核辅助催化结晶装置9内经过核辅助催化结晶催化剂92被转化为碳酸盐亚微米晶体;碳酸盐亚微米晶体在处理后的水中但不会在输水管道中形成水垢,因为晶体使电中性的,在其表面不会形成任何强烈的化学键结合,亚微米晶体使非常稳定的,采用核辅助催化结晶技术,核辅助催化结晶催化剂92不需要再生,只需要在过滤器中与水充分接触就可以把碳酸氢钙机碳酸氢镁转化为碳酸钙与碳酸镁晶体,不产生废水与水反应时间短,不需要维护保养;
数据采集模块包括水质硬度传感器、浊度传感器、PH值传感器、电导率传感器、余氯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水质硬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循环水内的钙离子和镁离子的含量;水质硬度传感器型号为KM-ISA-CA;浊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循环水内水质的浑浊度;浊度传感器型号为VisoTurb700IQ;PH值传感器用于检测循环水内的PH值;PH值传感器型号为PH-BTA;余氯传感器用于检测循环水内的剩余含氯量;余氯传感器型号为CCS140/141;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循环水内的温度;温度传感器型号为pt100;
供电电源用于为PLC控制器、数据采集模块、流量计、第二流量计113、流量输送泵114、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第四阀门、第五阀门、第六阀门和第七阀门供电;流量计和第二流量计113的型号均为FGR200。
供电电源与PLC控制器之间安装有直流稳压电源电路;直流稳压电源电路用于对供电电源的电压和电流进行降压、整流、滤波和稳压;直流稳压电源电路包括电源变压器、整流电路、滤波电路及稳压电路;(如图5)220V交流电经变压器T降压后,得到24V交流电;再经VD1~VD4组成的全桥整流、C1滤波后得到24V左右的直流电压;供电电源与PLC控制器之间安装有直流稳压电源电路,确保系统供电电源的稳定性;
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第四阀门、第五阀门、第六阀门和第七阀门均为一种电动阀门;电动阀门的型号D943W-16P;
PLC控制器上安装有检测模块和报警模块;远程显示终端包括用户手机终端和用户电脑终端,检测模块用于对数据采集模块进行对比,报警模块用于声光报警;检测模块具体对比过程如下:
a:设定数据采集模块采集的硬度、浊度、PH、电导率、余氯和温度信息分别为Ai、Bi、Ci、Di、Ei、Fi;设定硬度、浊度、PH、电导率、余氯和温度的临界报警值记为Ab、Bb、Cb、Db、Eb、Fb;
b:当Ai>Ab,则检测模块通过GSM模块发送报警指令至远程显示终端;同理,当Bi>Bb、Ci>Cb、Di>Db、Ei>Eb、Fi>Fb;则检测模块通过GSM模块发送报警指令至远程显示终端;循环水的硬度、浊度、PH、电导率、余氯和温度超过预设值时,检测模块通过GSM模块发送报警指令至用户手机终端或用户电脑终端,从而避免突发状况造成严重危害的发生;
所述GSM模块为一种TC35i模块;TC35i模块集成了射频电路和基带,同时为用户提供标准的AT命令接口,可稳定、安全、快速的传输数据、语音、短消息信号;GSM模块的供电电压为12V的直流电。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循环水经过循环水回水管道和进水管道进入多介质过滤器1内,经过过滤后进入冷却水池7,对多介质过滤器1反清洗时,循环水经过多介质过滤器1的底部然后通过反冲洗管进入多介质过滤器反洗水槽2内,然后通过絮凝剂PAM进管314和絮凝剂PAC进管315投入适量的絮凝剂和助凝剂,絮凝剂和助凝剂可以有效的捕捉水中的悬浮物形成絮体,然后进入高效絮凝沉降净水装置3内,通过搅拌扇叶33搅拌形成的絮体在高效絮凝沉降净水装置3内不断碰撞粘合,密度越来越大,从而在反应区39形成了高密度的生物粘泥过滤层;高密度的生物粘泥在水流的冲击作用下向上运动进入固液分离区310,由于固液分离区310的横截面积大于反应区39的横截面积,所以此时水流的速度大幅降低,冲击力减小,质量较大的生物粘泥颗粒就会在重力的作用下与水流自然分离出来进入排泥区38,小颗粒的絮体在水流的作用下会继续向上运动进入强化分离区311,水流进入强化分离区311,在导水管32内流动,小的颗粒会再次发生碰撞粘合而变成大的颗粒,随着颗粒越来越大质量也变的越来越大,随着质量的增大而再次从水中分离出来,下降进入排泥区38;高效絮凝沉降净水装置3产生的污泥,经压滤机4压滤后,作为固废排出,压滤机4产生的废液,排入压滤机清液罐5进行回收利用;从而大幅减少系统排水量,甚至可实现零排放。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循环冷却水近零排放系统,包括过滤系统、软化系统、加药系统和PLC自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系统包括两个多介质过滤器(1)、多介质过滤器反洗水槽(2)、高效絮凝沉降净水装置(3)、压滤机(4)和压滤机清液罐(5);两个多介质过滤器(1)的顶部均通过进水管道与循环水回水管道贯通连接,进水管道上安装有第一阀门,两个多介质过滤器顶部的进水管道上通过进水支管与反冲洗管的顶端贯通连接,进水支管上安装有第二阀门,反冲洗管的底端与多介质过滤器反洗水槽(2)贯通连接;两个多介质过滤器(1)的底部均开设有排水管,排水管的底端贯通连接有净水水管,净水水管的一端贯通连接有冷却水池(7);排水管上安装有第三阀门,排水管上位于第三阀门的上方通过排水支管与循环水回水管道贯通连接;排水支管上安装有第四阀门;
所述软化系统由导向结晶软化装置(6)和核辅助催化结晶装置(9)构成;导向结晶软化装置(6)的顶部通过管道与冷却水池(7)连接,导向结晶软化装置(6)的底部通过补充水支管与补充水管路贯通连接,补充水管路上安装有第五阀门;补充水管路与冷却水池(7)贯通连接;核辅助催化结晶装置(9)的顶部通过管道与与冷却水池(7)连接,核辅助催化结晶装置(9)的底部通过连接管与净水水管贯通连接,连接管上安装有第六阀门;
所述加药系统由缓蚀阻垢剂加药装置(10)和pH值调节装置(11)构成;缓蚀阻垢剂加药装置包括药品存储罐(101)及安装在药品存储罐(101)底部的药管,药管的底部与冷却水池(7)贯通连接,药管上安装有第七阀门和流量计;冷却水池(7)通过管道与冷却塔(8)贯通连接,冷却塔(8)与循环水回水管贯通连接;pH值调节装置(11)包括加碱罐(111)、加酸罐(112)及流量输送泵(113)和第二流量计(114);
所述PLC自动控制系统由数据采集模块、PLC控制器、供电电源和远程显示终端构成;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冷却循环水的硬度、浊度、PH、电导率、余氯和温度信息;PLC控制器与远程显示终端通过GSM模块通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冷却水近零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效絮凝沉降净水装置(3)包括罐体(34),所述罐体(34)的顶部内部安装有内筒(35),内筒(35)内安装有搅拌扇叶(33),搅拌扇叶(33)焊接在搅拌轴上,搅拌轴的顶端通过联轴器与安装在罐体(34)顶部的驱动电机(319)传动连接;罐体(34)的顶部开设有出水孔(31),罐体(34)靠近顶部安装有导水管(32),罐体(34)的内部由上至下一侧开设有冷水区(312)、强化分离区(311)、固液分离区(310)、反应区(39)和排泥区(38);内筒(35)的底部开设有进孔,进孔的上方安装有布水器(318),进孔的一端连接有第二进水管(316)的一端,第二进水管(316)上由左至右依次安装有进水阀(313)、第一管道混合器(36)和第二管道混合器(37),第二进水管(316)上位于第一管道混合器(36)的左侧贯通连接有絮凝剂PAM进管(314)的一端,第二进水管(316)上位于第一管道混合器(36)和第二管道混合器(37)之间贯通连接有絮凝剂PAC进管(315)的一端,罐体(34)的底端开设有排泥口,排泥口通过排泥管与压滤机(4)贯通连接,排泥管上安装有排泥阀;压滤机(4)的底部通过管道贯通连接有压滤机清液罐(5),压滤机清液罐(5)的底部通过管道连接有废液输送泵(317),废液输送泵(317)通过管道连接有多介质过滤器反洗水槽(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冷却水近零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结晶软化装置(6)包括水质软化器(61)、固液分离器(62)和调节罐(63),水质软化器(61)通过管道与固液分离器(62)贯通连接,固液分离器(62)通过管道与调节罐(63)贯通连接;水质软化器(61)通过第一晶种进管贯通连接有第一晶种料箱(611),水质软化器(61)通过第一回收管贯通连接有第一回收箱(612),水质软化器(61)通过碱溶液进管贯通连接有加碱罐(111);固液分离器(62)通过第二晶种进管贯通连接有第二晶种料箱(621),固液分离器(62)通过第二回收管贯通连接有第二回收箱(622);调节罐(63)通过酸溶液进管贯通连接有加酸罐(1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冷却水近零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核辅助催化结晶装置(9)包括核辅助催化结晶本体(91),核辅助催化结晶本体(91)的内部填充有核辅助催化结晶催化剂(92),核辅助催化结晶本体(91)的顶部贯通连接有进料管(93)、核辅助催化结晶催化剂进料管(94)和出水管(95);进料管(93)和核辅助催化结晶催化剂进料管(94)的底端位于核辅助催化结晶本体(91)的内部且端口靠近底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冷却水近零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包括水质硬度传感器、浊度传感器、PH值传感器、电导率传感器、余氯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水质硬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循环水内的钙离子和镁离子的含量;浊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循环水内水质的浑浊度;PH值传感器用于检测循环水内的PH值;余氯传感器用于检测循环水内的剩余含氯量;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循环水内的温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冷却水近零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电源用于为PLC控制器、数据采集模块、流量计、第二流量计(113)、流量输送泵(114)、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第四阀门、第五阀门、第六阀门和第七阀门供电。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冷却水近零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电源与PLC控制器之间安装有直流稳压电源电路;直流稳压电源电路用于对供电电源的电压和电流进行降压、整流、滤波和稳压;直流稳压电源电路包括电源变压器、整流电路、滤波电路及稳压电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冷却水近零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第四阀门、第五阀门、第六阀门和第七阀门均为一种电动阀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冷却水近零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PLC控制器上安装有检测模块和报警模块;远程显示终端包括用户手机终端和用户电脑终端,检测模块用于对数据采集模块进行对比,报警模块用于声光报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冷却水近零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GSM模块为一种TC35i模块。
CN201910277269.7A 2019-04-08 2019-04-08 一种循环冷却水近零排放系统 Active CN10997027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77269.7A CN109970276B (zh) 2019-04-08 2019-04-08 一种循环冷却水近零排放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77269.7A CN109970276B (zh) 2019-04-08 2019-04-08 一种循环冷却水近零排放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70276A true CN109970276A (zh) 2019-07-05
CN109970276B CN109970276B (zh) 2020-06-23

Family

ID=670834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77269.7A Active CN109970276B (zh) 2019-04-08 2019-04-08 一种循环冷却水近零排放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970276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48173A (zh) * 2021-10-27 2021-12-28 洛阳强龙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无磷阻垢缓蚀剂循环水动态模拟试验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78344A (zh) * 2005-11-29 2007-06-13 谢列兵 水处理工艺及管式水处理装置
CN105174587A (zh) * 2015-10-03 2015-12-23 中国轻工业长沙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制浆尾水回用零排放处理方法
CN106115942A (zh) * 2016-07-22 2016-11-16 河北省电力建设调整试验所 一种反渗透浓水诱导结晶软化处理系统
CN107311350A (zh) * 2017-08-17 2017-11-03 长兴上拓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火力发电厂脱硫废水的资源化处理工艺
CN108129164A (zh) * 2017-12-28 2018-06-08 德安源(天津)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质软化滤料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78344A (zh) * 2005-11-29 2007-06-13 谢列兵 水处理工艺及管式水处理装置
CN105174587A (zh) * 2015-10-03 2015-12-23 中国轻工业长沙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制浆尾水回用零排放处理方法
CN106115942A (zh) * 2016-07-22 2016-11-16 河北省电力建设调整试验所 一种反渗透浓水诱导结晶软化处理系统
CN107311350A (zh) * 2017-08-17 2017-11-03 长兴上拓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火力发电厂脱硫废水的资源化处理工艺
CN108129164A (zh) * 2017-12-28 2018-06-08 德安源(天津)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质软化滤料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高毕生: "工业循环冷却水旁流软化-净化处理工艺设计", 《水处理技术》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48173A (zh) * 2021-10-27 2021-12-28 洛阳强龙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无磷阻垢缓蚀剂循环水动态模拟试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70276B (zh) 2020-06-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26686B (zh) 钢铁工业废水双膜处理方法
CN101648759B (zh) 加工不锈钢产生废水的回收回用处理方法
CN102010086B (zh) 一种三段连续工艺处理含汞废水的方法
CN201746400U (zh) 中水回用深度处理系统
CN107381881A (zh) 脱硫废水零排放的废水处理方法及处理装置
CN112142233A (zh) 一种火电厂循环水排污水全膜法零排放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02701352B (zh) 回用于电厂循环冷却水的中水的处理方法
CN111777220A (zh) 一种新型高含盐量、高永硬度废水软化处理方法
CN103011462B (zh) 重复利用电厂中水石灰软化法处理循环补充水的废渣的装置及方法
CN208345907U (zh) 一种垃圾渗滤液软化处理系统
CN109970276A (zh) 一种循环冷却水近零排放系统
CN103663893B (zh) 臭氧与纯氧曝气结合实现石化废水污泥减量的方法
CN109422383A (zh) 一种中水回用处理工艺
CN207175661U (zh) 一种脱硫废水处理系统
CN207121501U (zh) 一种适用于高镁硬废水的除硬装置
CN110002676A (zh) 一种基于分质利用的污水厂和热电厂水循环利用工艺
CN213950844U (zh) 一种连铸浊环水处理系统
CN214880466U (zh) 一种中和水硬度自动控制装置
CN212102493U (zh) 一种城市中水作为电厂循环水补水的深度处理系统
CN213537527U (zh) 一种适用于垃圾焚烧电厂循环冷却水排污水的处理回用系统
CN211644723U (zh) 一种脱硫废水零排放的废水处理系统
CN202390271U (zh) 电子絮凝电控一体化净水器装置
CN206437969U (zh) 一种反渗透浓水处理系统
CN202849191U (zh) 海水淡化装置
CN206624679U (zh) 反渗透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