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61232A - 一种基于gis的配电网规划评审方法、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gis的配电网规划评审方法、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61232A
CN109961232A CN201910245524.XA CN201910245524A CN109961232A CN 109961232 A CN109961232 A CN 109961232A CN 201910245524 A CN201910245524 A CN 201910245524A CN 109961232 A CN109961232 A CN 1099612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ient
project
department
data
re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4552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利利
郭新志
李秋燕
李科
张俊岭
马杰
罗潘
张艺涵
关朝杰
杨卓
全少理
丁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Henan Electric Power Co Ltd
Shandong Luneng Softwar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Henan Electric Power Co Ltd
Shandong Luneng Softwa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Henan Electric Power Co Ltd, Shandong Luneng Softwar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Henan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24552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961232A/zh
Publication of CN1099612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6123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9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mployees;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operations
    • G06Q10/06393Score-carding, benchmarking or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 [KPI] analysi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10Office automation; Time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6Energy or water supply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conom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GIS的配电网规划评审方法、装置及系统,该方法包括:接收上级部门客户端导入的规划配电网项目数据,将其下发至下级部门客户端;接收下级部门客户端根据规划配电网项目数据填报该项目的需求资料数据进行智能审查;收集并保存接收下级部门客户端填报的项目预审意见,在线汇总且可导出,将汇总的项目预审意见发送至相应的上级部门客户端;采用GIS对配电网项目进行地理位置定位,将可视化GIS定位数据与配电网项目相关信息发送至相应的上级部门客户端,接收上级部门客户端根据预审意见填报该项目的评审意见和项目打分,统计得到该配电网项目的评审结果,反馈至相应的下级部门客户端。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GIS的配电网规划评审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公开属于配电网规划评审的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GIS的配电网规划评审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公开相关的背景技术信息,不必然构成在先技术。
现有的评审方式为上级部门通过电子邮件将本年度的配电网项目计划发送到下级部门,还需要通过电话通知或者邮件通知下级填报单位填报。下级单位收集所有配电网规划项目相关的材料,再通过电子邮件或纸质文档的方式发送到上级部门。
但是,发明人在研发过程中发现,目前配电网规划项目评审流程涉及省内所有市辖供电区的配电网项目,具有项目数量多,项目相关的材料数量大、多样性的特点,在评审过程中不合格的材料被退回重新填报,评审人员对项目详细地理位置不够了解,都直接或间接导致评审人员对项目实现地理环境的把控失误,同一种项目评审材料多次填报或填报不及时,项目评审沟通不流畅、评审周期较长、存在大量重复工作、工作效率普遍较低。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GIS的配电网规划评审方法、装置及系统,以可视化GIS为支撑,实现配电网项目资料填报、项目材料智能审查、各部门各专业项目预审及生成预审意见、项目打包导入导出、项目打分、项目归档、在线评审、在线定位、项目文档格式智能转换、项目资料在线浏览等功能,具有控制流程化、信息自动化、管理智能化的优点,提高了评审工作的效率。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基于GIS的配电网规划评审方法。
一种基于GIS的配电网规划评审方法,该方法包括:
接收上级部门客户端导入的规划配电网项目数据,将其下发至下级部门客户端;
接收下级部门客户端根据规划配电网项目数据填报该项目的需求资料数据进行智能审查,审查无误后,发送至下级部门客户端进行预审,审查有误时返回相应的下级部门客户端进行需求资料数据修改;
收集并保存接收下级部门客户端填报的项目预审意见,在线汇总且可导出,将汇总的项目预审意见发送至相应的上级部门客户端;
采用GIS对配电网项目进行地理位置定位,将可视化GIS定位数据与配电网项目相关信息发送至相应的上级部门客户端,接收上级部门客户端根据预审意见填报该项目的评审意见和项目打分,统计得到该配电网项目的评审结果,反馈至相应的下级部门客户端。
进一步地,在该方法中,所述需求资料数据包括项目数据、项目规划报告和项目图纸。
进一步地,在该方法中,对所述需求资料数据进行智能审查的具体步骤包括为:
根据项目的当前状态自动与存储的标准库对比;
判断项目是否缺少数据、材料文件和GIS数据信息,或判断项目是否预审,或判断项目是否在项目储备库中;得到判断结果;
根据判断结果自动进行分发数据至相应的客户端,同时监测到数据下发至客户端的状态发送提醒消息至相应的客户端通知提醒用户。
进一步地,该方法还包括:在接收下级部门客户端填报的信息前,首先响应下级部门客户端的填报请求,根据填报请求向相应的客户端提供统一填报操作界面;并接收下级部门客户端在统一填报操作界面填报的信息。
进一步地,该方法还包括:监控项目的流转状态,当监测到数据下发至客户端的状态时,同时发送提醒消息至相应的客户端通知提醒用户。
进一步地,该方法还包括:对各个客户端进行权限控制管理。
进一步地,该方法还包括:当评审结果为问题项目时,将该项目退回至相应的下级部门客户端,接收其依据评审意见调整的项目资料数据。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存储有多条指令,所述指令适于由终端设备的处理器加载并执行所述的一种基于GIS的配电网规划评审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终端设备。
一种终端设备,其包括处理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处理器用于实现各指令;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多条指令,所述指令适于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所述的一种基于GIS的配电网规划评审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基于GIS的配电网规划评审装置。
一种基于GIS的配电网规划评审装置,基于所述的一种基于GIS的配电网规划评审方法,包括:权限控制模块、项目填报服务模块、智能审查模块、在线预审模块、在线评审模块、自动提醒模块、GIS定位模块、进度统计模块;
所述权限控制模块,被配置为对各个客户端进行权限控制管理;
所述项目填报服务模块,被配置响应下级部门客户端的填报请求,根据填报请求向相应的客户端提供统一填报操作界面;
所述智能审查模块,被配置接收下级部门客户端根据规划配电网项目数据填报该项目的需求资料数据进行智能审查,审查无误后,发送至下级部门客户端进行预审,审查有误时返回相应的下级部门客户端进行需求资料数据修改;
所述在线预审模块,被配置收集并保存接收下级部门客户端填报的项目预审意见,在线汇总且可导出,将汇总的项目预审意见发送至相应的上级部门客户端;
所述在线评审模块,被配置将可视化GIS定位数据与配电网项目相关信息发送至相应的上级部门客户端,接收上级部门客户端根据预审意见填报该项目的评审意见和项目打分,统计得到该配电网项目的评审结果,反馈至相应的下级部门客户端;
所述自动提醒模块,被配置监控项目的流转状态,当监测到数据下发至客户端的状态时,同时发送提醒消息至相应的客户端通知提醒用户;
所述GIS定位模块,被配置采用GIS对配电网项目进行地理位置定位;
所述进度统计模块,被配置统计各个客户端项目资料上报情况。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基于GIS的配电网规划评审方法。
一种基于GIS的配电网规划评审方法,该方法包括:
上级部门客户端导入规划配电网项目数据,并发送至服务器;
服务器接收上级部门客户端导入的规划配电网项目数据,将其下发至下级部门客户端;
下级部门客户端根据规划配电网项目数据填报该项目的需求资料数据,并发送至服务器;
服务器接收下级部门客户端根据规划配电网项目数据填报该项目的需求资料数据进行智能审查,审查无误后,发送至下级部门客户端进行预审,审查有误时返回相应的下级部门客户端进行需求资料数据修改;
下级部门客户端填报项目预审意见,并发送至服务器;
服务器收集并保存接收下级部门客户端填报的项目预审意见,在线汇总且可导出,将汇总的项目预审意见发送至相应的上级部门客户端;服务器采用GIS对配电网项目进行地理位置定位,将可视化GIS定位数据与配电网项目相关信息发送至相应的上级部门客户端;
上级部门客户端根据预审意见填报该项目的评审意见和项目打分,并发送至服务器;
服务器接收上级部门客户端根据预审意见填报该项目的评审意见和项目打分,统计得到该配电网项目的评审结果,反馈至相应的下级部门客户端。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基于GIS的配电网规划评审系统。
一种基于GIS的配电网规划评审系统,该系统基于所述的一种基于GIS的配电网规划评审方法,包括:服务器以及若干上级部门客户端和下级部门客户端。
本公开的有益效果:
(1)本公开提供的一种基于GIS的配电网规划评审方法、装置及系统,将线下发生的通知、填报、评审数据信息化到系统中,使填报工作井然有序,减少了大量的重复工作,缩短了整个评审周期,提高了评审的工作效率。
(2)本公开提供的一种基于GIS的配电网规划评审方法、装置及系统,提供从配电网项目数据填报任务自动提醒、项目文件审查、项目资料填报、上级部门各个专业在线评审等各个方面,为使用者提供了完整的解决方案,能够大大提高填报、评审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降低电网沟通及评审成本。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
图1是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一种基于GIS的配电网规划评审方法流程图;
图2是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系统的拓扑结构图;
图3是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支撑本系统的业务流程架构图;
图4是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系统所采用的工作流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实施例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注意的是,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方法和系统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应当注意,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各个实施例中所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备选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按照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接连地表示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或者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照相反的顺序执行,这取决于所涉及的功能。同样应当注意的是,流程图和/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框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使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使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公开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基于GIS的配电网规划评审方法。
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GIS的配电网规划评审方法,该方法包括:
S101:接收上级部门客户端导入的规划配电网项目数据,将其下发至下级部门客户端;
S102:接收下级部门客户端根据规划配电网项目数据填报该项目的需求资料数据进行智能审查,审查无误后,发送至下级部门客户端进行预审,审查有误时返回相应的下级部门客户端进行需求资料数据修改;
S103:收集并保存接收下级部门客户端填报的项目预审意见,在线汇总且可导出,将汇总的项目预审意见发送至相应的上级部门客户端;
S104:采用GIS对配电网项目进行地理位置定位,将可视化GIS定位数据与配电网项目相关信息发送至相应的上级部门客户端,接收上级部门客户端根据预审意见填报该项目的评审意见和项目打分,统计得到该配电网项目的评审结果,反馈至相应的下级部门客户端。
在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作为进一步地方案,在该方法中,所述需求资料数据包括项目数据、项目规划报告和项目图纸。
在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作为进一步地方案,在该方法中,对所述需求资料数据进行智能审查的具体步骤包括为:
根据项目的当前状态自动与存储的标准库对比;
判断项目是否缺少数据、材料文件和GIS数据信息,或判断项目是否预审,或判断项目是否在项目储备库中;得到判断结果;
根据判断结果自动进行分发数据至相应的客户端,同时监测到数据下发至客户端的状态发送提醒消息至相应的客户端通知提醒用户。
在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作为进一步地方案,该方法还包括:在接收下级部门客户端填报的信息前,首先响应下级部门客户端的填报请求,根据填报请求向相应的客户端提供统一填报操作界面;并接收下级部门客户端在统一填报操作界面填报的信息。
在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作为进一步地方案,该方法还包括:监控项目的流转状态,当监测到数据下发至客户端的状态时,同时发送提醒消息至相应的客户端通知提醒用户。
在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作为进一步地方案,该方法还包括:对各个客户端进行权限控制管理。
在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作为进一步地方案,该方法还包括:当评审结果为问题项目时,将该项目退回至相应的下级部门客户端,接收其依据评审意见调整的项目资料数据,归档。
实施例二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存储有多条指令,所述指令适于由终端设备的处理器加载并执行所述的一种基于GIS的配电网规划评审方法。
实施例三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终端设备。
一种终端设备,其包括处理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处理器用于实现各指令;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多条指令,所述指令适于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所述的一种基于GIS的配电网规划评审方法。
这些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设备中运行时使得该设备执行根据本公开中的各个实施例所描述的方法或过程。
在本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包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载有用于执行本公开的各个方面的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可以保持和存储由指令执行设备使用的指令的有形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存储设备、磁存储设备、光存储设备、电磁存储设备、半导体存储设备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便携式计算机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便携式压缩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盘(DVD)、记忆棒、软盘、机械编码设备、例如其上存储有指令的打孔卡或凹槽内凸起结构、以及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这里所使用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不被解释为瞬时信号本身,诸如无线电波或者其他自由传播的电磁波、通过波导或其他传输媒介传播的电磁波(例如,通过光纤电缆的光脉冲)、或者通过电线传输的电信号。
本文所描述的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可以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下载到各个计算/处理设备,或者通过网络、例如因特网、局域网、广域网和/或无线网下载到外部计算机或外部存储设备。网络可以包括铜传输电缆、光纤传输、无线传输、路由器、防火墙、交换机、网关计算机和/或边缘服务器。每个计算/处理设备中的网络适配卡或者网络接口从网络接收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并转发该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以供存储在各个计算/处理设备中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
用于执行本公开内容操作的计算机程序指令可以是汇编指令、指令集架构(ISA)指令、机器指令、机器相关指令、微代码、固件指令、状态设置数据、或者以一种或多种编程语言的任意组合编写的源代码或目标代码,所述编程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诸如C++等,以及常规的过程式编程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编程语言。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利用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的状态信息来个性化定制电子电路,例如可编程逻辑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可编程逻辑阵列(PLA),该电子电路可以执行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从而实现本公开内容的各个方面。
实施例四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基于GIS的配电网规划评审装置。
一种基于GIS的配电网规划评审装置,基于所述的一种基于GIS的配电网规划评审方法,包括:权限控制模块、项目填报服务模块、智能审查模块、在线预审模块、在线评审模块、自动提醒模块、GIS定位模块、进度统计模块;
所述权限控制模块,被配置为对各个客户端进行权限控制管理;所述权限控制模块处理客户服务操作响应与权限控制管理,与底层数据库数据交换,处理各类权限数据,提供统一用户操作界面,进行权限维护、数据处理、访问控制。
所述项目填报服务模块,被配置响应下级部门客户端的填报请求,根据填报请求向相应的客户端提供统一填报操作界面;所述项目填报服务模块由填报报表服务器支撑,用于处理客户填报请求,统一提供用户填报操作界面,与数据库持久层进行数据交换,持久化填报数据。
所述智能审查模块,被配置接收下级部门客户端根据规划配电网项目数据填报该项目的需求资料数据进行智能审查,审查无误后,发送至下级部门客户端进行预审,审查有误时返回相应的下级部门客户端进行需求资料数据修改;所述智能审查模块根据项目的当前状态自动与标准库对比,判断项目是否缺少数据、材料文件、GIS数据信息,判断项目是否预审、是否在项目储备库中等,并自动进行分发数据给相应的部门,同时调用自动提醒模块进行用户提醒。
所述在线预审模块,被配置收集并保存接收下级部门客户端填报的项目预审意见,在线汇总且可导出,将汇总的项目预审意见发送至相应的上级部门客户端;所述在线预审模块收集并保存项目的预审意见,在线汇总提供导出预审意见功能。
所述在线评审模块,被配置将可视化GIS定位数据与配电网项目相关信息发送至相应的上级部门客户端,接收上级部门客户端根据预审意见填报该项目的评审意见和项目打分,统计得到该配电网项目的评审结果,反馈至相应的下级部门客户端;所述在线评审模块展示配电网项目的基本信息及相关文件资料,结合项目定位模块功能向各部门各专业评审人员提供对每个项目的资料进行评审的功能,并收集项目相关的评审意见、项目打分等数据,提供对问题项目进行退回功能,并要求依据评审意见对项目资料进行调整。
所述自动提醒模块,被配置监控项目的流转状态,当监测到数据下发至客户端的状态时,同时发送提醒消息至相应的客户端通知提醒用户;所述自动提醒模块监控当前项目流转状态,发送相应消息通知提醒用户。
所述GIS定位模块,被配置采用GIS对配电网项目进行地理位置定位;所述GIS定位模块对配电网项目进行地理位置定位,提供项目实际的地理位置及环境信息。
所述进度统计模块,被配置统计各个客户端项目资料上报情况。所述进度统计模块收集各单位或部门项目资料上报的情况,并以折线图、柱状图、走势图等图表的形式展示上报数量、完成率等信息。
应当注意,尽管在上文的详细描述中提及了设备的若干模块或子模块,但是这种划分仅仅是示例性而非强制性的。实际上,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文描述的两个或更多模块的特征和功能可以在一个模块中具体化。反之,上文描述的一个模块的特征和功能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由多个模块来具体化。
实施例五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基于GIS的配电网规划评审方法。
一种基于GIS的配电网规划评审方法,该方法包括:
上级部门客户端导入规划配电网项目数据,并发送至服务器;
服务器接收上级部门客户端导入的规划配电网项目数据,将其下发至下级部门客户端;
下级部门客户端根据规划配电网项目数据填报该项目的需求资料数据,并发送至服务器;
服务器接收下级部门客户端根据规划配电网项目数据填报该项目的需求资料数据进行智能审查,审查无误后,发送至下级部门客户端进行预审,审查有误时返回相应的下级部门客户端进行需求资料数据修改;
下级部门客户端填报项目预审意见,并发送至服务器;
服务器收集并保存接收下级部门客户端填报的项目预审意见,在线汇总且可导出,将汇总的项目预审意见发送至相应的上级部门客户端;服务器采用GIS对配电网项目进行地理位置定位,将可视化GIS定位数据与配电网项目相关信息发送至相应的上级部门客户端;
上级部门客户端根据预审意见填报该项目的评审意见和项目打分,并发送至服务器;
服务器接收上级部门客户端根据预审意见填报该项目的评审意见和项目打分,统计得到该配电网项目的评审结果,反馈至相应的下级部门客户端。
在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作为进一步地方案,在该方法中,所述需求资料数据包括项目数据、项目规划报告和项目图纸。
在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作为进一步地方案,在该方法中,对所述需求资料数据进行智能审查的具体步骤包括为:
根据项目的当前状态自动与存储的标准库对比;
判断项目是否缺少数据、材料文件和GIS数据信息,或判断项目是否预审,或判断项目是否在项目储备库中;得到判断结果;
根据判断结果自动进行分发数据至相应的客户端,同时监测到数据下发至客户端的状态发送提醒消息至相应的客户端通知提醒用户。
在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作为进一步地方案,该方法还包括:在接收下级部门客户端填报的信息前,首先响应下级部门客户端的填报请求,根据填报请求向相应的客户端提供统一填报操作界面;并接收下级部门客户端在统一填报操作界面填报的信息。
在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作为进一步地方案,该方法还包括:监控项目的流转状态,当监测到数据下发至客户端的状态时,同时发送提醒消息至相应的客户端通知提醒用户。
在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作为进一步地方案,该方法还包括:对各个客户端进行权限控制管理。
在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作为进一步地方案,该方法还包括:当评审结果为问题项目时,将该项目退回至相应的下级部门客户端,接收其依据评审意见调整的项目资料数据。
实施例六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基于GIS的配电网规划评审系统。
一种基于GIS的配电网规划评审系统,该系统基于所述的一种基于GIS的配电网规划评审方法,包括:服务器以及若干上级部门客户端和下级部门客户端。
一种基于上述系统的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上级部门导入规划项目数据,并分发给下级部门,下级部门接收填报醒;
(2)下级部门根据提醒为每个配电网项目填报需要资料,包括项目数据、项目规划报告、项目图纸等;
(3)项目资料审查无误后,下级部门对项目进行预审,填写预审意见,并发送给上级部门;
(4)上级部门接收配电网项目资料,并参考预审意见对项目资料进行评审,填写并汇总各专业的评审意见,反馈给相应的下级部门用户;
(5)下级部门查收每个项目的评审意见,并根据评审意见对项目资料进行修改,修改完毕后归档。
如图2所示,部署系统数据库服务器、系统应用服务器、报表服务器3个服务器的拓扑结构。数据库服务器和应用服务器独立,最大化提高了系统性能,提供给用户最优的体验。
如图3所示,基于GIS的配电网规划评审系统业务流程主要分为填报和评审两级。显示了支撑该系统的业务流程架构,主要包括项目计划导入,并自动分发到各下级部门,下级部门接收到项目计划信息后,根据项目信息填报各个项目的规划资料:数据、报告、地图等,并进行预审;上级部门接收到规划资料以后对各个项目的规划资料进行评审,形成评审意见,并形成评审文件。
系统技术体系架构:
(1)系统采用B/S结构
B/S结构(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模式),是WEB兴起后的一种网络结构模式,WEB浏览器是客户端最主要的应用软件。这种模式统一了客户端,将系统功能实现的核心部分集中到服务器上,简化了系统的开发、维护和使用。客户机上只要安装一个浏览器,如Google Chrome或Internet Explorer,服务器安装SQL Server、Oracle、MYSQL等数据库。浏览器通过Web Server与数据库进行数据交互。
B/S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在任何地方进行操作而不用安装任何专门的软件,只要有一台能上网的电脑就能使用,客户端零安装、零维护,相比于传统的专门软件成本更低,选择更多,系统的扩展非常容易。目前B/S结构的使用越来越多,特别是由需求推动了AJAX技术的发展,它的程序也能在客户端电脑上进行部分处理,从而大大的减轻了服务器的负担,并增加了交互性,可以进行局部实时刷新。
随着电子商务时代的推进,将来所有的应用系统几乎都在互联网上运行,企业发展电子商务也是不可避免的,而B/S架构的软件则代表了将来的技术,只要连上互联网或内部广域网就可以与全球的客户相连,与各地的分支机构相连,从而进行数据信息交换,实现业务交流。
(2)MVC三层架构
MVC是一种使用MVC(Model View Controller模型-视图-控制器)设计创建Web应用程序的模式,同时提供了对HTML、CSS和JavaScript的完全控制。M是指业务模型,V是指用户界面,C则是控制器,使用MVC的目的是将业务模型M和用户界面V的实现代码分离,从而使同一个程序可以使用不同的表现形式。比如一批统计数据可以分别用柱状图、饼图来表示。C存在的目的则是确保M和V的同步,一旦M改变,V应该同步更新。模型-视图-控制器(MVC)是Xerox PARC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为编程语言Smalltalk-80发明的一种软件设计模式,已被广泛使用。后来被推荐为Oracle旗下Sun公司Java EE平台的设计模式,受到越来越多的开发者欢迎。
Model(模型)表示应用程序核心(比如数据库记录列表),是应用程序中用于处理应用程序数据逻辑的部分,通常负责在数据库中存取数据。模型表示企业数据和业务规则。在MVC的三个部件中,模型拥有最多的处理任务。例如它可能用像EJBs和ColdFusionComponents这样的构件对象来处理数据库,被模型返回的数据是中立的,就是说模型与数据格式无关,这样一个模型能为多个视图提供数据,由于应用于模型的代码只需写一次就可以被多个视图重用,所以减少了代码的重复性。
View(视图)显示数据(数据库记录),是应用程序中处理数据显示的部分,通常负责依据模型数据创建用户交互视图。视图是用户看到并与之交互的界面。对老式的Web应用程序来说,视图就是由HTML元素组成的界面,在新式的Web应用程序中,HTML依旧在视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一些新的技术已层出不穷,它们包括Adobe Flash和像XHTML,XML/XSL,WML等一些标识语言和Web services。MVC好处是它能为应用程序处理很多不同的视图。在视图中其实没有真正的处理发生,不管这些数据是联机存储的还是一个雇员列表,作为视图来讲,它只是作为一种输出数据并允许用户操纵的方式。
Controller(控制器)处理输入(写入数据库记录),是应用程序中处理用户交互的部分,通常负责从视图读取数据,控制用户输入,并向模型发送数据。控制器接受用户的输入并调用模型和视图去完成用户的需求,所以当单击Web页面中的超链接和发送HTML表单时,控制器本身不输出任何东西不做任何业务上的处理,它只是接收请求并决定调用哪个模型构件去处理请求,然后再确定用哪个视图来显示返回的数据。
MVC三层架构具有以下优点:
耦合性低。
视图层和业务层分离,这样就允许更改视图层代码而不用重新编译模型和控制器代码,同样,一个应用的业务流程或者业务规则的改变只需要改动MVC的模型层即可。因为模型与控制器和视图相分离,所以很容易改变应用程序的数据层和业务规则。
模型是自包含的,并且与控制器和视图相分离,所以很容易改变应用程序的数据层和业务规则。如果把数据库从MySQL移植到Oracle,或者改变基于RDBMS数据源到LDAP,只需改变模型即可。一旦正确的实现了模型,不管数据来自数据库或是LDAP服务器,视图将会正确的显示它们。由于运用MVC的应用程序的三个部件相互独立,改变其中一个不会影响其它两个,所以依据这种设计思想能构造良好的松耦合的构件。
重用性高。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需要用越来越多的方式来访问应用程序。MVC模式允许使用各种不同样式的视图来访问同一个服务器端的代码,比如用户可以通过电脑也可通过手机来订购某样产品,虽然订购的方式不一样,但处理订购产品的方式是一样的。由于模型返回的数据没有进行格式化,所以同样的构件能被不同的界面使用。例如,很多数据可能用HTML来表示,但是也有可能用WAP来表示,而这些表示所需要的命令是改变视图层的实现方式,而控制层和模型层无需做任何改变。由于已经将数据和业务规则从表示层分开,所以可以最大化的重用代码了。模型也有状态管理和数据持久性处理的功能,例如,基于会话的购物车和电子商务过程也能被Flash网站或者无线联网的应用程序所重用。
生命周期成本低。
MVC使开发和维护用户接口的技术含量降低。
部署快。
使用MVC模式使开发时间得到相当大的缩减,它使程序员(Java开发人员)集中精力于业务逻辑,界面程序员(HTML和JSP开发人员)集中精力于表现形式上。
可维护性高。
分离视图层和业务逻辑层也使得WEB应用更易于维护和修改。
有利软件工程化管理。
由于不同的层各司其职,每一层不同的应用具有某些相同的特征,有利于通过工程化、工具化管理程序代码。控制器也提供了一个好处,就是可以使用控制器来联接不同的模型和视图去完成用户的需求,这样控制器可以为构造应用程序提供强有力的手段。给定一些可重用的模型和视图,控制器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选择模型进行处理,然后选择视图将处理结果显示给用户。
系统选用J2EE架构,J2EE允许公司把一些通用的、很繁琐的服务端任务交给中间件供应商去完成。这样开发人员可以集中精力在如何创建商业逻辑上,相应地缩短了开发时间。
其优点包括以下几点:
1、可伸缩性:企业必须要选择一种服务器端平台,这种平台应能提供极佳的可伸缩性去满足那些在他们系统上进行商业运作的大批新客户。基于J2EE平台的应用程序可被部署到各种操作系统上。例如可被部署到高端UNIX与大型机系统,这种系统单机可支持64至256个处理器。J2EE领域的供应商提供了更为广泛的负载平衡策略。能消除系统中的瓶颈,允许多台服务器集成部署。这种部署可达数千个处理器,实现可高度伸缩的系统,满足未来商业应用的需要。
2、支持异构环境:J2EE能够开发部署在异构环境中的可移植程序。基于J2EE的应用程序不依赖任何特定操作系统、中间件、硬件。因此设计合理的基于J2EE的程序只需开发一次就可部署到各种平台。这在典型的异构企业计算环境中是十分关键的。J2EE标准也允许客户订购与J2EE兼容的第三方的现成的组件,把他们部署到异构环境中,节省了由自己制订整个方案所需的费用。
3、状态管理:让开发人员写更少的代码,不用关心如何管理状态,这样能够更快地完成程序开发。
4、可持续性:让开发人员不用对数据访问逻辑进行编码就能编写应用程序,能生成更轻巧,与数据库无关的应用程序,这种应用程序更易于开发与维护。
5、分布式缓存:让开发人员编制高性能的系统,极大提高整体部署的伸缩性。
如图4所示,系统采用工作流来控制系统数据流转的关键节点,工作流就是“业务过程的部分或整体在计算机应用环境下的自动化”,它主要解决的是“使在多个参与者之间按照某种预定义的规则传递文档、信息或任务的过程自动进行,从而实现某个预期的业务目标,或者促使此目标的实现”。
本系统工作流技术:
本管理软件所依据的主要技术原理,是工作流技术原理,工作流管理系统(Workflow Management System)是一个软件系统,它完成工作量的定义和管理,并按照在系统中预先定义好的工作流逻辑进行工作流实例的执行。工作流管理系统不是企业的业务系统,而是为企业的业务系统的运行提供了一个软件的支撑环境。工作流技术原理如图4。
近年来,工作流技术得到长足的发展。1993年成立了工作流管理联盟(WorkflowManagement Coalition)。此后,该组织颁布了一系列工作流产品标准,包括工作流参考模型、工作流术语表、工作流管理系统各部分间接口规格、工作流产品的互操作性标准等。这些举措加速了工作流技术的商品化。
工作流管理系统按其流程定义的方式可分析结构化定义与即席化定义。
结构化工作流指的是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会反复重复、严格按照某个固定的步骤进行的业务过程。定义此种工作流所需要的各种类型的信息可以通过对业务过程进行详细的分析而得到,从而得到完整的过程定义并在以后的应用过程中反复使用。大量的办公程序,如公文处理、审批等都属此类。即席工作流则是针对那些重复性不是很强或没有重复性的工作流程的,关于这类流程执行所需的有关参数(如参加者等)事先无法确定,而必须推迟到过程实例运行时才能确定,同时在执行过程中间还可能会发生一些意外的情况。这种动态多变的特点在提供更高灵活性的同时,也为过程的建模与执行带来更多的复杂性。
本管理软件集结构化定义和即席定义两种形式并存。针对相对固定的模板则采用结构化的形式,在项目实例中,可根据不同项目类型套用不同的模板来进行流转,但实际项目流程中,同时支持针对具体项目的即席化再定义,完美结合结构化与即席化定义流程的两种方式。
工作流管理系统按流程对象可分为面向过程工作流和面向文档的工作流两种方式。
第一种方式是面向过程。在面向过程的工作流管理系统中,工作流被描述成一序列执行环节。与各环节相应都有待处理的数据对象。各环节的数据对象可以按不同的方式分发到其他环节中去,如可以将数据对象的值作为控制条件、或者依此数据对象组装成其他的数据对象等。高端的工作流管理系统一般都属此类系统。
本管理软件中的生产流程技术就采用了上述面向过程的流程原理。将项目设计过程中,进行项目任务分解,以图形化的流程定义方式,实时反映项目各关键节点的进展(包括人员、时间、工时、分值等属性)。
第二种方式是面向文档。面向文档的侧着点在于将电子形式的文档、图像等在有关的人员之间进行分发,以便能够得到多用户的处理与审阅。现有的文档管理与映像管理系统均属此类。这类技术常应用于企业办公自动化(OA)类产品,
本管理软件中的质量管理部分采用了此种面向文档的工作流程管理系统。在设计单位进行质量管理过程中,核心的功能是确保过程记录留有痕迹,一切过程皆可追溯。未借助于信息管理时,通常采用的是手工填写各类表单的方式,实际上执行情况往往不如人意,甚至于设计过程根本不进行填写质量表单,应付检查才加班加点补表单,造成ISO质量管理流于形式。电子流程中,具体是将ISO表单进行自定义,再针对表单中各单元格具体所需填写的内容及填写人角色,与实际表单流程对应起来,在实际项目设计过程中进行填写流转,如项目要求评审表、合同评审表、设计评审表、设计各专业互提资料表、设计变更表等,电子表单流转也很方便于后期归档查询及管理。各类表单均支持自定义,这种原理非常适合应用于设计单位质量管理。
工作流的优点:企业实施工作流管理所带来的好处是非常明显的,这包括提高企业运营效率、改善企业资源。提高企业运作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提高工作效率、集中精力处理核心业务、跟踪业务处理过程、量化考核业务处理的效率、减少浪费、增加利润、充分发挥现有计算机网络资源的作用。实施工作流将达到缩短企业运营周期、改善企业内(外)部流程、优化并合理利用资源、减少人为差错和延误,提高劳动生产率等目的。
本公开的有益效果:
(1)本公开提供的一种基于GIS的配电网规划评审方法、装置及系统,将线下发生的通知、填报、评审数据信息化到系统中,使填报工作井然有序,减少了大量的重复工作,缩短了整个评审周期,提高了评审的工作效率。
(2)本公开提供的一种基于GIS的配电网规划评审方法、装置及系统,提供从配电网项目数据填报任务自动提醒、项目文件审查、项目资料填报、上级部门各个专业在线评审等各个方面,为使用者提供了完整的解决方案,能够大大提高填报、评审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降低电网沟通及评审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基于GIS的配电网规划评审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接收上级部门客户端导入的规划配电网项目数据,将其下发至下级部门客户端;
接收下级部门客户端根据规划配电网项目数据填报该项目的需求资料数据进行智能审查,审查无误后,发送至下级部门客户端进行预审,审查有误时返回相应的下级部门客户端进行需求资料数据修改;
收集并保存接收下级部门客户端填报的项目预审意见,在线汇总且可导出,将汇总的项目预审意见发送至相应的上级部门客户端;
采用GIS对配电网项目进行地理位置定位,将可视化GIS定位数据与配电网项目相关信息发送至相应的上级部门客户端,接收上级部门客户端根据预审意见填报该项目的评审意见和项目打分,统计得到该配电网项目的评审结果,反馈至相应的下级部门客户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GIS的配电网规划评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该方法中,所述需求资料数据包括项目数据、项目规划报告和项目图纸。
和/或,在该方法中,对所述需求资料数据进行智能审查的具体步骤包括为:
根据项目的当前状态自动与存储的标准库对比;
判断项目是否缺少数据、材料文件和GIS数据信息,或判断项目是否预审,或判断项目是否在项目储备库中;得到判断结果;
根据判断结果自动进行分发数据至相应的客户端,同时监测到数据下发至客户端的状态发送提醒消息至相应的客户端通知提醒用户。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GIS的配电网规划评审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在接收下级部门客户端填报的信息前,首先响应下级部门客户端的填报请求,根据填报请求向相应的客户端提供统一填报操作界面;并接收下级部门客户端在统一填报操作界面填报的信息。
和/或,该方法还包括:监控项目的流转状态,当监测到数据下发至客户端的状态时,同时发送提醒消息至相应的客户端通知提醒用户。
和/或,该方法还包括:对各个客户端进行权限控制管理。
和/或,该方法还包括:当评审结果为问题项目时,将该项目退回至相应的下级部门客户端,接收其依据评审意见调整的项目资料数据。
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存储有多条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指令适于由终端设备的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基于GIS的配电网规划评审方法。
5.一种终端设备,其包括处理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处理器用于实现各指令;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多条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指令适于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基于GIS的配电网规划评审方法。
6.一种基于GIS的配电网规划评审装置,其特征在于,基于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基于GIS的配电网规划评审方法,包括:
权限控制模块、项目填报服务模块、智能审查模块、在线预审模块、在线评审模块、自动提醒模块、GIS定位模块、进度统计模块;
所述权限控制模块,被配置为对各个客户端进行权限控制管理;
所述项目填报服务模块,被配置响应下级部门客户端的填报请求,根据填报请求向相应的客户端提供统一填报操作界面;
所述智能审查模块,被配置接收下级部门客户端根据规划配电网项目数据填报该项目的需求资料数据进行智能审查,审查无误后,发送至下级部门客户端进行预审,审查有误时返回相应的下级部门客户端进行需求资料数据修改;
所述在线预审模块,被配置收集并保存接收下级部门客户端填报的项目预审意见,在线汇总且可导出,将汇总的项目预审意见发送至相应的上级部门客户端;
所述在线评审模块,被配置将可视化GIS定位数据与配电网项目相关信息发送至相应的上级部门客户端,接收上级部门客户端根据预审意见填报该项目的评审意见和项目打分,统计得到该配电网项目的评审结果,反馈至相应的下级部门客户端;
所述自动提醒模块,被配置监控项目的流转状态,当监测到数据下发至客户端的状态时,同时发送提醒消息至相应的客户端通知提醒用户;
所述GIS定位模块,被配置采用GIS对配电网项目进行地理位置定位;
所述进度统计模块,被配置统计各个客户端项目资料上报情况。
7.一种基于GIS的配电网规划评审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上级部门客户端导入规划配电网项目数据,并发送至服务器;
服务器接收上级部门客户端导入的规划配电网项目数据,将其下发至下级部门客户端;
下级部门客户端根据规划配电网项目数据填报该项目的需求资料数据,并发送至服务器;
服务器接收下级部门客户端根据规划配电网项目数据填报该项目的需求资料数据进行智能审查,审查无误后,发送至下级部门客户端进行预审,审查有误时返回相应的下级部门客户端进行需求资料数据修改;
下级部门客户端填报项目预审意见,并发送至服务器;
服务器收集并保存接收下级部门客户端填报的项目预审意见,在线汇总且可导出,将汇总的项目预审意见发送至相应的上级部门客户端;服务器采用GIS对配电网项目进行地理位置定位,将可视化GIS定位数据与配电网项目相关信息发送至相应的上级部门客户端;
上级部门客户端根据预审意见填报该项目的评审意见和项目打分,并发送至服务器;
服务器接收上级部门客户端根据预审意见填报该项目的评审意见和项目打分,统计得到该配电网项目的评审结果,反馈至相应的下级部门客户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GIS的配电网规划评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该方法中,所述需求资料数据包括项目数据、项目规划报告和项目图纸。
和/或,在该方法中,服务器对所述需求资料数据进行智能审查的具体步骤包括为:
根据项目的当前状态自动与存储的标准库对比;
判断项目是否缺少数据、材料文件和GIS数据信息,或判断项目是否预审,或判断项目是否在项目储备库中;得到判断结果;
根据判断结果自动进行分发数据至相应的客户端,同时监测到数据下发至客户端的状态发送提醒消息至相应的客户端通知提醒用户。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GIS的配电网规划评审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服务器在接收下级部门客户端填报的信息前,首先响应下级部门客户端的填报请求,根据填报请求向相应的客户端提供统一填报操作界面;并接收下级部门客户端在统一填报操作界面填报的信息。
和/或,该方法还包括:服务器监控项目的流转状态,当监测到数据下发至客户端的状态时,同时发送提醒消息至相应的客户端通知提醒用户。
和/或,该方法还包括:服务器对各个客户端进行权限控制管理。
和/或,该方法还包括:服务器当评审结果为问题项目时,将该项目退回至相应的下级部门客户端,接收其依据评审意见调整的项目资料数据。
10.一种基于GIS的配电网规划评审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基于如权利要求7-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基于GIS的配电网规划评审方法,包括:服务器以及若干上级部门客户端和下级部门客户端。
CN201910245524.XA 2019-03-28 2019-03-28 一种基于gis的配电网规划评审方法、装置及系统 Pending CN10996123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45524.XA CN109961232A (zh) 2019-03-28 2019-03-28 一种基于gis的配电网规划评审方法、装置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45524.XA CN109961232A (zh) 2019-03-28 2019-03-28 一种基于gis的配电网规划评审方法、装置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61232A true CN109961232A (zh) 2019-07-02

Family

ID=670252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45524.XA Pending CN109961232A (zh) 2019-03-28 2019-03-28 一种基于gis的配电网规划评审方法、装置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96123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56326A (zh) * 2019-11-29 2020-04-03 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一种高新技术企业中期审查信息管理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931260B1 (ja) * 2015-08-25 2016-06-08 株式会社日立パワーソリューションズ 土地利用支援システム、及び、土地利用支援方法
CN105976124A (zh) * 2016-05-18 2016-09-28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基于gis的电网规划项目全过程闭环管控方法及系统
CN106897862A (zh) * 2017-02-24 2017-06-27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一种电网规划项目前期工作进度及成果管控系统
CN107292578A (zh) * 2016-04-10 2017-10-24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高压配电网项目可研在线评审系统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931260B1 (ja) * 2015-08-25 2016-06-08 株式会社日立パワーソリューションズ 土地利用支援システム、及び、土地利用支援方法
CN107292578A (zh) * 2016-04-10 2017-10-24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高压配电网项目可研在线评审系统及方法
CN105976124A (zh) * 2016-05-18 2016-09-28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基于gis的电网规划项目全过程闭环管控方法及系统
CN106897862A (zh) * 2017-02-24 2017-06-27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一种电网规划项目前期工作进度及成果管控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56326A (zh) * 2019-11-29 2020-04-03 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一种高新技术企业中期审查信息管理系统
CN110956326B (zh) * 2019-11-29 2023-08-29 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一种高新技术企业中期审查信息管理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Lu et al. Moving from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s to digital twins for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Weber et al. M2DDM–a maturity model for data-driven manufacturing
CN111614775B (zh) 工业互联网云平台
Saenz de Ugarte et al. 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a literature review
Papazoglou et al. A reference architecture and knowledge-based structures for smart manufacturing networks
CN105303306B (zh) 电力物资调度平台系统
CN104615617B (zh) 一种变电站设备调度监控信息处理系统
CN110796339A (zh) 一种基于工业互联网的智能化纤生产运营平台
CN103888287A (zh) 信息系统一体化运维监控服务预警平台及其实现方法
CN101873334A (zh) 一种状态驱动的可执行业务流程执行方法
Ou-Yang et al. BPMN-based business process model feasibility analysis: a petri net approach
Backman et al. IoT-based interoperability framework for asset and fleet management
CN104778551A (zh) 一种可视化电网设计与分析方法
CN117454278A (zh) 一种标准企业数字化规则引擎的实现方法和系统
CN107292473A (zh) 基于流程优化的规划可研业务在线评审系统及方法
CN108681888B (zh) 一种面向再制造全工艺流程的制造执行系统
CN109961232A (zh) 一种基于gis的配电网规划评审方法、装置及系统
Xie* et al. A reconfigurable platform in support of one-of-a-kind product development
CN103188085B (zh) 基于企业应用集成技术的智能维护方法与系统
CN111784192A (zh) 一种基于动态演化的工业园区应急预案可执行化系统
CN109960231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生产管理系统及其方法
CN115456380A (zh) 一种基于企业的智能制造数字化集成分析系统
KR102298777B1 (ko) 사용자 인터페이스를 구비하는 통합 시스템
Chan et al. Knowledge-based simulation and analysis of supply chain performance
Wang et al. The perspective of B2MML based on implement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702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