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60306A - 低压差线性稳压器 - Google Patents

低压差线性稳压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60306A
CN109960306A CN201910315786.9A CN201910315786A CN109960306A CN 109960306 A CN109960306 A CN 109960306A CN 201910315786 A CN201910315786 A CN 201910315786A CN 109960306 A CN109960306 A CN 1099603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oltage
error signal
signal
node
examin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1578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960306B (zh
Inventor
金军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igu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igu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igu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igu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31578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960306B/zh
Publication of CN1099603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603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9603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6030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FSYSTEMS FOR REGULATING ELECTRIC OR MAGNETIC VARIABLES
    • G05F1/00Automatic systems in which deviations of an electric quantity from one or more predetermined values are detected at the output of the system and fed back to a device within the system to restore the detected quantity to its predetermined value or values, i.e. retroactive systems
    • G05F1/10Regulating voltage or current
    • G05F1/625Regulating voltage or current wherein it is irrelevant whether the variable actually regulated is ac or dc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Continuous-Control Power Sources That Use Transistor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内容涉及控制单元、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电能提供电路及控制方法。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一个实施例,该控制单元包括:减法器,用于基于表示基准电压的基准电压信号和第一检测电压信号生成第一误差信号;以及加法器,用于生成表示第一误差信号和区域误差信号的和的总误差信号。本公开内容的方案至少能有助于实现如下效果之一:控制负载网络的电压分布、简化布线、减小布线干扰和提高电压控制准确度。

Description

低压差线性稳压器
技术领域
本公开内容总体上涉及电源,更具体地,涉及用于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的控制单元、包括该控制单元的低压差线性稳压器、包括该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的电能提供电路、包括该电能提供电路的电子设备以及用于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半导体芯片的发展,对电源的要求越来越高。低压差线性稳压器是常见的稳压元件。因此,低压差线性稳压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改善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的性能是期望的。
发明内容
在下文中将给出关于本公开内容的简要概述,以便提供关于本公开内容的某些方面的基本理解。应当理解,此概述并不是关于本公开内容的穷举性概述。它并不是意图确定本公开内容的关键或重要部分,也不是意图限定本公开内容的范围。其目的仅仅是以简化的形式给出某些概念,以此作为稍后论述的更详细描述的前序。
随着电路(例如,芯片内部的电路)规模的增大,需要电路中设置的低压差线性稳压器提供更大的功率,其中,低压差线性稳压器与负载网络电连接,以根据基准电压向负载网络提供电能。希望负载网络中各节点处的电压都能满足设定电压要求。但是电源网络上的阻抗会导致电压下降。当局部电路内的负载功耗增大时,会使得该局部区域的供电电压明显下降,不能达到设定的值。基于此场景,发明人构思了以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的控制单元,用于基于总误差信号控制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的电源调整管阵列,控制单元包括:减法器,用于基于表示基准电压的基准电压信号和第一检测电压信号生成第一误差信号;以及加法器,用于生成表示第一误差信号和区域误差信号的和的总误差信号;其中,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用于根据基准电压向负载网络提供电能;负载网络包括至少三个受检测节点;第一误差信号表示基准电压与第一节点电压之间的电压差;第一节点电压是至少三个受检测节点中的第一受检测节点处的电压;区域误差信号表示基于至少两个误差信号所表示的至少两个电压差确定的区域电压差;至少两个电压差是基准电压与各剩余受检测节点电压之间的电压差;并且各剩余受检测节点电压是至少三个受检测节点中除第一受检测节点以外的各剩余受检测节点处的电压。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低压差线性稳压器,包括:前述控制单元;电源调整管阵列,用于基于总误差信号向负载网络提供电能;电压信号生成单元,用于生成第一检测电压信号;以及区域误差信号确定单元,用于基于至少两个误差信号确定区域误差信号。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能提供电路,包括:前述低压差线性稳压器;以及负载网络;其中,负载网络包括至少两个电压差信号生成单元;并且至少两个电压差信号生成单元用于生成至少两个误差信号。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一方面,提供了电子设备,包括前述的电能提供电路。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的控制方法,包括:生成表示基准电压与第一节点电压之间的电压差的第一误差信号;基于至少两个误差信号确定区域误差信号;以及生成表示第一误差信号和区域误差信号的和的总误差信号,以基于总误差信号控制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的电源调整管阵列;其中,低压差线性稳压器与负载网络电连接以根据基准电压向负载网络提供电能;负载网络包括至少三个受检测节点;第一误差信号表示基准电压与第一节点电压之间的电压差;第一节点电压是至少三个受检测节点中的第一受检测节点处的电压;区域误差信号表示基于至少两个误差信号所表示的至少两个电压差确定的区域电压差;至少两个电压差是基准电压与各剩余受检测节点电压之间的电压差;并且各剩余节点电压是至少三个受检测节点中除第一受检测节点以外的各剩余受检测节点处的电压。
本公开内容的用于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的控制单元、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电能提供电路、电子设备以及用于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的控制方法至少能有助于实现如下效果之一:控制负载网络的电压分布、简化布线、减小布线干扰和提高电压控制准确度。
附图说明
参照附图下面说明本公开内容的实施例,这将有助于更加容易地理解本公开内容的以上和其他目的、特点和优点。附图只是为了示出本公开内容的原理。在附图中不必依照比例绘制出单元的尺寸和相对位置。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的控制单元的示例性框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的控制单元的示例性框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一个实施例的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的示例性框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一个实施例的电能提供电路的示例性框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的控制方法的示例性流程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一个实施例的总误差变化曲线;
图7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一个实施例的电压检测器的示例性框图;以及
图8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一个实施例的电压检测器的示意性输出特性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内容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描述。为了清楚和简明起见,在说明书中并未描述实际实施例的所有特征。然而,应该了解,在开发任何这种实际实施例的过程中可以做出很多特定于实施例的决定,以便实现开发人员的具体目标,并且这些决定可能会随着实施例的不同而有所改变。
在此,还需要说明的一点是,为了避免因不必要的细节而模糊了本公开内容,在附图中仅仅示出了与根据本公开内容的方案密切相关的装置结构,而省略了与本公开内容关系不大的其他细节。
应理解的是,本公开内容并不会由于如下参照附图的描述而只限于所描述的实施形式。在本文中,在可行的情况下,实施例可以相互组合、不同实施例之间的特征替换或借用、在一个实施例中省略一个或多个特征。
本公开内容的一个方面涉及低压差线性稳压器,尤其涉及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的控制单元。该控制单元能够基于总误差信号控制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的电源调整管阵列。
下面参考图1描述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一个实施例的控制单元。
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一个实施例的控制单元100的示例性框图。控制单元100包括:减法器101和加法器102。控制单元100用于基于总误差信号Set控制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的电源调整管阵列。减法器101用于基于表示基准电压的基准电压信号Svr和第一检测电压信号Sv1生成第一误差信号Se1。加法器102用于生成表示第一误差信号Se1和区域误差信号Sem的和的总误差信号Set。在本实施例中,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用于根据基准电压向负载网络提供电能。负载网络包括至少三个受检测节点。第一误差信号Se1表示基准电压与第一节点电压之间的电压差,即,E0=Vr-V1,其中,E0为电压差,Vr为基准电压,V1为第一节点电压。第一节点电压是至少三个受检测节点中的第一受检测节点处的电压。区域误差信号Sem表示基于至少两个误差信号所表示的至少两个电压差确定的区域电压差。即,Em=f(E1,E2……),f()为变换函数,E1、E2……表示至少两个电压差。至少两个电压差是基准电压与各剩余受检测节点电压之间的电压差。各剩余节点电压是至少三个受检测节点中除第一受检测节点以外的各剩余受检测节点处的电压。例如,E1=Vr-Ve1,Ve1为第一剩余受检测节点处的电压。控制单元100输出控制信号Sc以用于控制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的电源调整管阵列。控制信号Sc与总误差信号Set相关。
可选的,基准电压信号Svr、第一检测电压信号Sv1及区域误差信号Sem为数字信号。从而控制单元可以用于数字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相对于模拟低压差线性稳压器,数字低压差线性稳压器更适合应用在低压片上系统(SOC)。
可选的,可以将总误差信号作为控制信号以控制电源调整管阵列。也可以对总误差信号进行进一步处理,以生成优选的控制信号。图2示出了具有这样的处理的控制单元。
示例性的,区域误差信号可以被设置为表示至少两个误差信号所表示的至少两个电压差中的最大电压差、至少两个电压差的算术平均值或至少两个电压差的加权和。计算加权和时,各节点的权重可以根据经验或预定控制效果来确定。区域误差信号能够表示一个电压差,该电压差可以反映针对剩余受检测节点所对应的区域而言,总体上,所加的电压偏离基准电压的情况。
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的控制单元200的示例性框图。控制单元200包括:减法器101、加法器102和后处理单元213。控制单元200用于基于总误差信号Set控制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的电源调整管阵列。减法器101和加法器102的细节可以参见对图1的描述。后处理单元213能够对总误差信号Set进行处理,以生成控制信号Sc。从而控制单元210能够基于控制信号Sc控制电源调整管阵列。后处理单元213可以为比例控制单元、积分控制单元、微分控制单元或其组合。例如,后处理单元213以比例积分微分控制方式或比例微分方式基于总误差信号Set生成控制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的电源调整管阵列控制信号Sc。可选的,控制信号Sc为数字信号。
可以使用根据本公开内容的控制单元构造低压差线性稳压器。下面参照图3对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低压差线性稳压器进行描述。
图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一个实施例的低压差线性稳压器300的示例性框图。
低压差线性稳压器300包括:控制单元310、电源调整管阵列320、电压信号生成单元330以及区域误差信号确定单元340。控制单元310可以为图1中的控制单元100、图2中的控制单元210或其变形。控制单元310能够基于总误差信号Set控制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的电源调整管阵列320。控制信号Sc将被用于控制电源调整管阵列320。控制信号Sc与总误差信号Set相关。电源调整管阵列320用于基于总误差信号向负载网络350提供电能。电源调整管阵列320可以包括多个相同的开关元件。图3中开关元件被示例性示出为P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晶体管(即,PMOS晶体管)。开关元件也可以为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晶体管(即,NMOS晶体管)。电源调整管阵列320能够通过电能接收端E与电源连接以接收输入电压Vin。电源调整管阵列320接收控制信号Sc,以在导通和断开之间切换各开关元件的连接状态。电源调整管阵列320的输出端处的输出电压记为Vout。电压信号生成单元330用于生成第一检测电压信号Sv1。电源调整管阵列320的输入端与负载网络350的第一受检测节点连接表示,以感测第一受检测节点处的电压V1,第一检测电压信号Sv1能够表示电压V1。区域误差信号确定单元340用于基于至少两个误差信号确定区域误差信号,例如确定表示最大电压差的最大误差信号。图3中示例性示出了误差信号Se1至Sej,即,可以有j个误差信号。区域误差信号确定单元340的输入端接收误差信号Se1至Sej。低压差线性稳压器300可以为数字低压差线性稳压器。
本公开内容还涉及电能提供电路。下面将参照图4描述根据本公开内容的电能提供电路。
图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一个实施例的电能提供电路400的示例性框图。电路提供电路400包括:低压差线性稳压器430、负载网络450。低压差线性稳压器430可以为图3中的低压差线性稳压器300或其变形。负载网络450包括多个节点。多个节点包括连接负载的节点、受检测节点。受检测节点包括节点处的电压被检测的节点。低压差线性稳压器430从电能接收端E接收输入电压Vin。低压差线性稳压器430与第一受检测节点n1连接以感测第一节点电压V1。能够理解,第一受检测节点n1的位置不限于图中的示例性位置。第一受检测节点n1可以是负载网络450中的任意感兴趣节点。低压差线性稳压器430接收至少两个误差信号。图4中示例性示出了j个误差信号Se1至Sej。负载网络450包括布线、与布线上的至少部分节点连接的负载、与布线上的至少部分节点连接的至少两个电压差信号生成单元。布线具有线电阻,随着布线的延伸,线电阻导致压降,各节点处的电压不同,各节点处的电压低于输出电压Vout,各节点的电压可能会低于预定值。为了强调线电阻,图4中示出了多个电阻器以指示线电阻。图4中还示例性示出了负载:第一负载L1、第二负载L2和第三负载L3。实际产品中,负载可能更少或更多。负载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来确定。电源可以通过电能接收端E与低压差线性稳压器430连接,从而可以经由低压差线性稳压器430基于基准电压向各负载提供电能。图4中还示例性示出了与第一剩余受检测节点ne1连接的第一电压差信号生成单元DIF1以及和第j剩余受检测节点nej连接的第j电压差信号生成单元DIFj。第一电压差信号生成单元DIF1生成误差信号Se1。第j电压差信号生成单元DIFj生成误差信号Sej。在不作区分的情况下,各电压差信号生成单元可以记为电压差信号生成单元DIF,能够理解,图4中各电压差信号生成单元的连接位置仅是示例性的,在本公开内容的教导下,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根据感兴趣的节点确定连接电压差信号生成单元的位置。负载网络中的负载的数量可以比电压差信号生成单元的数量多至少1。图3中的负载网络350可以与图4中负载网络450相同。
可选的,第一受检测节点n1比各剩余受检测节点ne1至nej更靠近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的电源调整管阵列。
诸如DIF1和DIFj的电压差信号生成单元可以包括电压检测器和减法器,其中,电压检测器与负载网络的相应受检测节点连接,以生成表示该相应受检测节点处的电压的电压信号,减法器用于生成表示基准电压与相应受检测节点电压之间的电压差的误差信号。基准电压的值可以存储在寄存器中。需要指出的是,针对第一受检测节点、剩余受检测节点的基准电压是相同的,例如,5V。
可以将本公开内容的电能提供电路设计为半导体芯片,其中,该半导体芯片包括根据本公开内容的电能提供电路。
本公开内容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本公开内容的电能提供电路。该电子设备可以是:便携式计算机、移动电话、摄像机、路由器、机顶盒及台式计算机等。
本公开内容还提供一种用于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的控制方法。下面将参照图5对该控制方法进行描述。
图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的控制方法500的示例性流程图。低压差线性稳压器与负载网络电连接以根据基准电压向负载网络提供电能。负载网络包括至少三个受检测节点。
在步骤511处,生成第一误差信号,其中,第一误差信号表示基准电压与第一节点电压之间的电压差。第一节点电压是至少三个受检测节点中的第一受检测节点处的电压。
在步骤512处,确定区域误差信号,其中,区域误差信号表示基于至少两个误差信号所表示的至少两个电压差确定的区域电压差。至少两个电压差是基准电压与各剩余受检测节点电压之间的电压差;各剩余受检测节点电压是至少三个受检测节点中除第一受检测节点以外的各剩余受检测节点处的电压。
在步骤513处,生成总误差信号,其中,总误差信号表示第一误差信号和区域误差信号的和。总误差信号用于控制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的电源调整管阵列。能够理解的是,当区域误差信号为最大误差信号时,由于第一误差信号能够表示基准电压与第一节点电压之间的电压差E0,最大误差信号能够表示至少两个误差信号所表示的至少两个电压差中的最大电压差Emax,所以总误差信号能够表示电压差E0与Emax的和。
图6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一个实施例的通过模拟方式获得的总误差Et变化曲线,其中,区域误差信号被设置为最大误差信号,并且为了简化起见,设定具有三个受检测节点。总误差Et是第一受检测节点的电压差E0与最大电压差Emax的和Et=E0+Emax,其中,E0=Vr-V1,Emax=max(Vr-Ve1,Vr-Ve2),Ve1、Ve2是三个受检测节点中除第一受检测节点以外的两个剩余节点处的电压。参考图4,Ve1、Ve2可以分别是受检测节点ne1、nej处的电压,其中j=2。图6中横轴t表示时间。在初始阶段,总误差Et在零值两侧振荡,但绝对值逐渐减小,并趋向于零。可见随着时间的发展,总误差会趋向于零,各受检测节点的电压总体上会向基准电压靠近,从而满足预定电压要求,控制负载网络的电压分布。需要说明的是:总误差信号Set能够表示或指示总误差Et。
图3中的电压信号生成单元330、图4中的电压差信号生成单元DIF的电压检测器可以由图7中的电压检测器来实现。
图7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一个实施例的电压检测器700的示例性框图。电压检测器700包括:压控振荡器701、计数器702、相位检测器703和数字运算单元704。计数器702、相位检测器703和数字运算704受时钟信号CLK的控制。压控振荡器701用于生成其频率与电压V相关联的数字振荡信号Sf,其中,数字振荡信号Sf的频率随电压V的增大而增大,电压V为模拟信号。计数器702用于提供预定时间内数字振荡信号Sf的振荡次数。相位检测器703用于提供振荡信号Sf的相位。数字运算单元704用于基于振荡次数和相位生成电压信号Sv,电压信号Sv为数字信号。电压信号Sv指示的值与电压V成正比。例如,当图3中的电压信号生成单元330由图7中的电压检测器来实现时,图7中的电压V对应第一节点电压V1,图7中的电压信号Sv对应第一检测电压信号Sv1。
图8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一个实施例的电压检测器的示意性输出特性曲线。横坐标代表电压V(即采样电压),纵坐标代表电压信号Sv所指示的数值D。图中示例性的给出了3个环境温度tn、t1和t0下的输出特性曲线。参见图8中的A点,在环境温度t1下,对关注电压Vi,电压检测器输出的电压信号Sv表示的相应的数值为Di。可见,对不同的环境温度,相同的采样电压V,电压信号Sv会不同,相应的数值D也不同。因此,可以基于环境温度来确定电压信号,以改善电压差信号的准确度。基于此,低压差线性稳压器可以还包括温度检测器和基准信号生成器。温度检测器用于输出指示环境温度的温度信号。基准信号生成器用于基于温度信号生成基准电压信号。电压差信号生成单元也可以还包括温度检测器和基准信号生成器,其中,温度检测器用于输出指示环境温度的温度信号,标签基准信号生成器用于基于温度信号生成基准电压信号。可以将环境温度、电压V、电压信号Sv的对应关系存储在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的存储器中,以供工作时使用。或者,在量产测试时,测量电压检测器多个电压/温度点的输出信号,根据测量数据拟合出曲线函数,以供工作时使用。
根据上面对本公开内容的具体实施例的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公开内容的技术方案能够实现负载网络内的节点电压满足预定目标;相对于使用多个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的情况,本公开内容的负载网络多个节点的电压受一个低压差线性稳压器控制,从而可以简化布线,使布线容易实现;将电压差信号生成单元设置在负载网络内而不是低压差线性稳压器内,有利于缩短布线长度,简化布线,避免因为模拟采样电压走线太长而受到数字电路布线的干扰,从而提高电压控制准确度。
根据上面对本公开内容的具体实施例的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公开内容方案至少能有助于实现如下效果之一:控制负载网络的电压分布、简化布线、减小布线干扰和提高电压控制准确度。
应该理解,术语“包括”在本文使用时指特征、整件、步骤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件、步骤或组件的存在或附加。
应该理解,在不偏离本公开内容的精神的情况下,针对一个实施例描述和/或示出的特征可以以相同或类似的方式在一个或多个其他实施例中使用,与其他实施例中的特征相组合,或替代其他实施例中的特征。
此外,本公开内容的方法不限于按照说明书中描述的时间顺序来执行,如果从原理上说可行,也可以按照其他的时间顺序地、并行地或独立地执行。因此,本说明书中描述的方法的执行顺序不对本公开内容的范围构成限制。
以上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公开内容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这些描述都是示例性的,并不是对本公开内容的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公开内容的精神和原理对本公开内容做出各种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也在本公开内容的范围内。

Claims (13)

1.一种用于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的控制单元,用于基于总误差信号控制所述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的电源调整管阵列,所述控制单元包括:
减法器,用于基于表示基准电压的基准电压信号和第一检测电压信号生成第一误差信号;以及
加法器,用于生成表示所述第一误差信号和区域误差信号的和的所述总误差信号;
其中,所述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用于根据所述基准电压向负载网络提供电能;
所述负载网络包括至少三个受检测节点;
所述第一误差信号表示所述基准电压与第一节点电压之间的电压差;
所述第一节点电压是所述至少三个受检测节点中的第一受检测节点处的电压;
所述区域误差信号表示基于至少两个误差信号所表示的至少两个电压差确定的区域电压差;
所述至少两个电压差是所述基准电压与各剩余受检测节点电压之间的电压差;并且
各剩余受检测节点电压是所述至少三个受检测节点中除所述第一受检测节点以外的各剩余受检测节点处的电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单元,还包括后处理单元;
其中,所述后处理单元以比例积分微分控制方式基于所述总误差信号生成控制所述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的电源调整管阵列的控制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单元,其中,所述区域误差信号表示至少两个误差信号所表示的至少两个电压差中的最大电压差、所述至少两个电压差的算术平均值或所述至少两个电压差的加权和。
4.一种低压差线性稳压器,包括:
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单元;
电源调整管阵列,用于基于所述总误差信号向所述负载网络提供电能;
电压信号生成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节点电压生成所述第一检测电压信号;以及
区域误差信号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至少两个误差信号确定所述区域误差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低压差线性稳压器,还包括:
温度检测器,用于输出指示环境温度的温度信号;以及
基准信号生成器,用于基于所述温度信号生成所述基准电压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低压差线性稳压器,其中,所述电压信号生成单元包括:
压控振荡器,用于生成其频率与所述第一节点电压相关联的振荡信号;
计数器,用于提供预定时间内所述振荡信号的振荡次数;
相位检测器,用于提供所述振荡信号的相位;以及
数字运算单元,用于基于所述振荡次数和所述相位生成所述第一检测电压信号。
7.一种电能提供电路,包括:
权利要求4至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低压差线性稳压器;以及
所述负载网络;
其中,所述负载网络包括至少两个电压差信号生成单元;并且
所述至少两个电压差信号生成单元用于生成所述至少两个误差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能提供电路,其中,所述第一受检测节点比所述各剩余受检测节点更靠近所述电源调整管阵列。
9.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电能提供电路。
10.一种用于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的控制方法,包括:
生成表示基准电压与第一节点电压之间的电压差的第一误差信号;
基于至少两个误差信号确定区域误差信号;以及
生成表示所述第一误差信号和所述区域误差信号的和的总误差信号,以基于总误差信号控制所述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的电源调整管阵列;
其中,所述低压差线性稳压器与负载网络电连接以根据基准电压向所述负载网络提供电能;
所述负载网络包括至少三个受检测节点;
所述第一误差信号表示所述基准电压与第一节点电压之间的电压差;
所述第一节点电压是所述至少三个受检测节点中的第一受检测节点处的电压;
所述区域误差信号表示基于至少两个误差信号所表示的至少两个电压差确定的区域电压差;
所述至少两个电压差是所述基准电压与各剩余受检测节点电压之间的电压差;并且
各剩余节点电压是所述至少三个受检测节点中除所述第一受检测节点以外的各剩余受检测节点处的电压。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以比例积分微分控制方式基于所述总误差信号生成控制所述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的电源调整管阵列的控制信号。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生成指示环境温度的温度信号;以及
基于所述温度信号生成所述基准电压信号。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控制方法,其中,所述区域误差信号表示至少两个误差信号所表示的至少两个电压差中的最大电压差、所述至少两个电压差的算术平均值或所述至少两个电压差的加权和。
CN201910315786.9A 2019-04-19 2019-04-19 低压差线性稳压器 Active CN10996030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15786.9A CN109960306B (zh) 2019-04-19 2019-04-19 低压差线性稳压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15786.9A CN109960306B (zh) 2019-04-19 2019-04-19 低压差线性稳压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60306A true CN109960306A (zh) 2019-07-02
CN109960306B CN109960306B (zh) 2020-08-18

Family

ID=670261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15786.9A Active CN109960306B (zh) 2019-04-19 2019-04-19 低压差线性稳压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960306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73682A (zh) * 2019-11-13 2020-01-10 海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数字低压差线性稳压器及其控制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08123B1 (en) * 1998-02-04 2001-03-27 Seiko Instruments Inc. Voltage regulator with clamp circuit
CN105652945A (zh) * 2016-04-01 2016-06-08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低压差线性稳压器
CN205665539U (zh) * 2016-05-16 2016-10-26 珠海艾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适应压电驱动装置
CN107544606A (zh) * 2017-10-17 2018-01-05 清华大学 一种高psrr低压差线性稳压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08123B1 (en) * 1998-02-04 2001-03-27 Seiko Instruments Inc. Voltage regulator with clamp circuit
CN105652945A (zh) * 2016-04-01 2016-06-08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低压差线性稳压器
CN205665539U (zh) * 2016-05-16 2016-10-26 珠海艾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适应压电驱动装置
CN107544606A (zh) * 2017-10-17 2018-01-05 清华大学 一种高psrr低压差线性稳压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73682A (zh) * 2019-11-13 2020-01-10 海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数字低压差线性稳压器及其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60306B (zh) 2020-08-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48256A (zh) 具有电流和电压感测的接线管理器
US20200233017A1 (en) Ungrounded control of low energy analog (lea) voltage measurements
CN102375106A (zh) 一种电子式互感器谐波影响测试装置
CN112557987A (zh) 一种电流测量校准系统及方法
CN111323741A (zh) 一种间接接入式直流电能表检定装置及方法
CN112098916A (zh) 直流电能检定装置中直流电流回路叠加纹波的系统及方法
CN109960306A (zh) 低压差线性稳压器
CN108196217A (zh) 一种用于非车载充电机现校仪的直流计量方法及系统
CN105300269B (zh) 一种无线精密应变测量装置和一种无线精密应变测量方法
US7330044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miconductor testing
US20140320161A1 (en) Test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dc-to-dc buck converter circuit
CN114894344B (zh) 温度传感器校准电路、装置及系统
CN105277292A (zh) 一种温度测量装置
CN111948445A (zh) 功率测量电路、方法及装置
Bucci et al. Development of a low cost power meter based on a digital signal controller
CN202285032U (zh) 一种电子式互感器谐波影响测试装置
CN107782982A (zh) 一种自动测试多相电流均衡的方法及系统
CN109061524B (zh) 电源测试电路及方法
CN113009223B (zh) 阻抗量测方法
JP2023539422A (ja) 電気信号を生成及び測定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CN209992882U (zh) 一种输出电压可调式电源控制电路
CN103869149B (zh) 交流小电流高精度检测模块
CN108983859B (zh) 程控电源
CN116153385B (zh) 功耗测量方法
CN110412485A (zh) 一种输出电流检测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300450 Tianjin Binhai New Area Huayuan Industrial Zone Haitai West Road 18 North 2-204 Industrial Incubation-3-8

Patentee after: Haigu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300450 Tianjin Binhai New Area Huayuan Industrial Zone Haitai West Road 18 North 2-204 Industrial Incubation-3-8

Patentee before: HAIGU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