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56012B - 一种河湖传输救生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河湖传输救生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956012B CN109956012B CN201811612635.1A CN201811612635A CN109956012B CN 109956012 B CN109956012 B CN 109956012B CN 201811612635 A CN201811612635 A CN 201811612635A CN 109956012 B CN109956012 B CN 10995601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late
- track plate
- track
- gear
- bevel gea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C—LAUNCHING, HAULING-OUT, OR DRY-DOCKING OF VESSELS; LIFE-SAVING IN WATER; EQUIPMENT FOR DWELLING OR WORKING UNDER WATER; MEANS FOR SALVAGING OR SEARCHING FOR UNDERWATER OBJECTS
- B63C9/00—Life-saving in wate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40—Circui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Emergency Lowering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河湖传输救生装置,包括设置在近海海面以下的第一轨道板和第二轨道板,第一轨道板的一端和第二轨道板的一端连接,第一轨道板的下端通过支撑机构设置在近海水底,第一轨道板上端设置有救生车,救生车下端通过车轮设置在第一轨道板两侧和第二轨道板两侧开设的开口槽内,第一轨道板和第二轨道板同侧的开口槽对相互接;救生车的两端与断裂状态下的皮带两端连接,皮带通过所述第一轨道板和第二轨道板端部的带轮与设置在岸边上的电机连接;还包括无线通讯模块。本发明提供的河湖传输救生装置,使夏季游泳者在湖内或河内游泳时遇到劳累、呛水等危险时,能及时的通过救生装置到达岸边而避免发生溺水事故。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救生装置,具体说是涉及一种河湖传输救生装置。
背景技术
现阶段,由于夏季高温天气的影响,人们在游泳往往会到河边游泳,以此避暑降温,然而由于不稳定因素,在水中时间过长可能导致身体不适,如劳累或者体力不支,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溺水事故,溺水者如果不会主动自救只能等待他人施救,因为长时间被动等待,往往会造成溺水者溺水身亡。现有的溺水救生装置有救生圈、充气气囊等,但是他们都存在体积大、携带使用不方便等问题,且在河中使用不方便,因此人们不会随时使用他们,因此当发生危险时,这些救生装置就无法及时使用,此外,溺水者能够接触到救生圈,但是由于还需要在河水里面游泳一段时间,还需要耗费更多的体力,可能会造成情况的恶化。
申请公布号为CN 107859257 A的专利文件公布了一种救生护栏,本发明在洪水来临时,利用浮力带动浮力板上升触动开关,使得救生圈充气,漂流在洪水之上供灾民自救使用;本发明只在洪水来临时作为一种公共救生设施应急使用,正常状态下可发挥一般交通护栏的功能,本专利方案并不能将溺水者带到岸边;申请公布号为“CN 10427 4278 A”的专利文件公布了海上救生漂浮担架,通过设置翼板,使得整个担架成十字形漂浮在海面上,稳定性很强,不容易侧翻,然而水面环境复杂,游泳者碰到的几率很小,且河水中通常不会用到救生漂浮担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河湖传输救生装置,解决了夏季游泳者在湖内或者河内游泳时遇到劳累、呛水等危险时,不能及时的到达岸边而发生溺水事故的问题,使得游泳者游泳的安全度得到提升。
一种河湖传输救生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近海海面以下的第一轨道板和第二轨道板,所述第一轨道板的一端和所述第二轨道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轨道板的下端通过支撑机构设置在近海水底,所述第一轨道板上端设置有救生车,所述救生车下端通过车轮设置在所述第一轨道板两侧和所述第二轨道板两侧开设的开口槽内,所述第一轨道板和所述第二轨道板同侧的开口槽对相互接;
所述第一轨道板的另一端朝向岸边,所述第二轨道板的另一端背向所述岸边,所述救生车的两端与断裂状态下的皮带两端连接,所述皮带通过所述第一轨道板和所述第二轨道板端部的带轮与设置在所述岸边上的电机连接;
所述救生车上设置有无线通讯发射模块和压电陶瓷片,并内置在防水材料或防水袋中,所述压电陶瓷片输出对所述无线通讯模块发射模块输入,岸边所述第一轨道板端部设置有常闭电路,所述常闭电路包括无线通讯接收模块、三极管、电磁继电器、限位开关和所述电机。
救生车在第一轨道板和第二轨道板上滑动,人坐在救生车内,将在湖内或河内处游泳的人带到岸边,避免了人在水中游泳时因为遇到意外事而不能及时返回到岸边;所述第一轨道板和所述第二轨道板同侧的开口槽对相互接,第二轨道板下端不设置有支撑机构,是防止湖底或河底突然出现陡坡,从而导致在较深的水底设置支撑机构,导致提升成本;设置有无线通讯模块,当游泳者登上救生车后,防水袋内的压电陶瓷片感知到压力信号,通过接口传递到无线通讯发射模块,无线通讯发射模块发射信号,岸边的无线通讯接收模块,通过三极管放大和电磁继电器作用,电机启动,当救生车运动到第一轨道板端部时,触发限位开关,电路闭合,救生车停止运动。所述皮带通过所述第一轨道板和所述第二轨道板端部的带轮与设置在岸边上的电机连接,是为了使得救生车能够在第一轨道板和第二轨道板上往复运动。
为了避免电机受到水的影响,电机可以设置在一个支撑台上。
所述第一轨道板靠近所述第二轨道板的一端设置有开口槽板,第二轨道板靠近所述第一轨道板的一端设置有突出部,所述突出部设置在所述开口槽板内;
所述第一轨道板和所述第二轨道板连接的部位还设置有用于提高连接强度的紧固机构。
突出部设置在开口槽板内,有助于将第一轨道板和第二轨道板对接,设置有紧固机构,有助于将使得第二轨道板与第一轨道板紧密连接,防止第二轨道板从第一轨道板上脱落。
所述紧固机构包括水平放置且侧面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轨道板两侧的齿杆、通过支撑座设置在所述第一轨道板两侧的第三齿轮、设置在所述支撑座外侧且与所述第三齿轮同轴连接的弧形杆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座上端的楔形块;
所述第三齿轮位于所述齿杆下端且与所述齿杆活动啮合,穿过所述第三齿轮的转轴铰接设置在所述支撑座上;
所述弧形杆的内侧弧面沿圆弧径向固定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弧形杆的内侧弧面上,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齿轮同轴固定连接;
所述楔形块底部通过弹簧设置在固定块上端设置的开口槽内,所述楔形块的斜面与所述弧形杆一端设置的突出部活动接触。
当第二轨道板与第二轨道板对接时,第二轨道板带动齿杆运动,齿杆与第三齿轮啮合,并带动第三齿轮旋转,连接第三齿轮的转轴调动弧形杆旋转,当弧形杆运动到楔形块时,将楔形块向下压,楔形块进入固定块上端设置的开口槽内,弧形杆的一端部经过楔形块,随后楔形块在弹簧作用下弹起,并将弧形杆端部的突出部挡住,从而将第二轨道板固定住,当需要将第二轨道板拆卸时,按下楔形块,即可完成操作,安装拆卸方便容易。
所述支撑机构包括上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轨道板下端面的立杆、设置在所述立杆两侧的竖直齿杆以及分别与两个所述竖直齿杆内侧啮合连接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两个所述竖直齿杆穿过设置在所述立杆两侧的固定块,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相互啮合且铰接设置在所述立杆底部,两个所述竖直齿杆底端面固定设置有竖直放置的阵列立柱,所述阵列立柱下端设计成尖状;
所述支撑机构沿着所述第一轨道板长度方向阵列设置在所述第一轨道板的两侧。
阵列立柱下端设置成尖状,这样在将支撑机构固定设置在水底时,容易操作进行,第一轨道板的两侧均设置有支撑机构,有助于维持平衡。
所述救生车包括设置在所述开口槽内的车轮、通过车轮轴与所述车轮连接的平板、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一端且用于人力驱动所述车轮的齿轮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的座板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用于驱动所述座板上升运动的提升机构;
所述车轮轴通过铰接座与所述平板连接且位于所述平板的下端;
所述平板的前端的皮带通过设置在第一轨道板端部的第三带轮与设置在所述岸边上的电机连接,所述平板的后端的皮带穿过设置在第二轨道板端部的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与电机连接,所述第一带轮和所述第二带轮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轨道板一端的下部和上部。
设置有用于人力驱动的齿轮机构,是为防止电机临时坏掉,而不能及时的将救生车带到岸边;电机的作用是将救生车带到岸边,之后再将救生车带到第二轨道板位置。
所述齿轮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平板前端车轮轴上的第六锥齿轮、水平放置且与所述第六锥齿轮啮合连接的第五锥齿轮、竖直放置且与所述第五锥齿轮中心连接的立轴、设置在所述立轴顶端的第三锥齿轮、竖直放置且与所述第三锥齿轮啮合连接的第四锥齿轮,所述立轴铰接设置在所述平板上,连接两个所述第四锥齿轮中心的横轴铰接设置在所述平板上,所述横轴上还固定设置有转轮;
所述转轮后侧还设置所述座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座板下端的所述提升机构。
所述提升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座板下端的滑槽板、设置在所述滑槽板内的竖直齿板以及驱动所述竖直齿板上升运动的驱动机构;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与所述竖直齿板啮合的第四齿轮、与所述第四齿轮同轴连接的第二锥齿轮、与所述第二锥齿轮啮合的第一锥齿轮、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同轴连接的棘轮以及驱动所述棘轮旋转的棘齿条组件;
所述棘齿条组件包括一端与所述棘轮顶端啮合的第二棘齿条、一端与所述棘轮侧面啮合的第一棘齿条以及与所述第一棘齿条和所述第二棘齿条另一端铰接连接的三角板,与所述棘轮啮合的所述第一棘齿条一端设计成钩状,所述第一棘齿条和所述第二棘齿条分别与所述三角板下端的角端部铰接连接,所述三角板上端的角端部固定连接摇杆,所述三角板中心通过铰接轴设置在所述平板上。
通过转动摇杆,使三角板绕轴旋转,进而带动第一棘齿条和第二棘齿条运动,第一棘齿条和第二棘齿条同时带动棘轮旋转,通过第四齿轮带哦东竖直齿板向上运动,设置提升机构的目的是,将座板提升,防止水面漫过人的头顶。
所述救生车后端的皮带通过活动块与所述平板连接,所述活动块设置在所述平板一端设置的通孔内,所述通孔的尺寸与所述活动块的截面尺寸一致。
当电机临时坏掉时,救生车又需要紧急的运动到岸边,这时可以将活动块直接从平板上的通孔取出来,活动块取出后,第二牵引绳脱离平板,此时救生车可以在人力驱动齿轮机构下前进。
本发明达成以下显著效果:
(1)、采用第一轨道板、第二轨道板以及救生车,使得游泳者在湖内或河内遇到不适感时,能够快速的通过救生车运动到岸边;
(2)、设置紧固机构,使得第二轨道板紧固在第一轨道板上时,节省了一部分支撑机构,节省了成本;
(3)、设置无线通讯模块,使得游泳者登上救生车上的座椅,对压电陶瓷片施加压力,即可完成对电机的启动,将救生车带到岸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河湖传输救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紧固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齿轮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轨道板和第二轨道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无线通讯模块发射回路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无线通讯模块接收回路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1、电机;2、支撑机构;2-1、阵列立柱;2-2、第一齿轮;2-3、第二齿轮;2-4、竖直齿杆;3、立杆;4、第一轨道板;4-1、开口槽板;5、紧固机构;5-1、齿杆;5-2、弧形杆;5-3、固定块;5-4、楔形块;5-5、支撑座;5-6、第三齿轮;6、第二轨道板;6-1、挡块;6-2、突出部;7、第一带轮;8、第二带轮;9、皮带;10、活动块;11、平板;12、座板;12-1、无线通讯发射模块;13、提升机构;13-1、竖直齿板;13-2、第四齿轮;13-3、摇杆;13-4、第一棘齿条;13-5、棘轮;13-6、第二棘齿条;13-7、第一锥齿轮;13-8、第二锥齿轮;14、齿轮机构;14-1、第三锥齿轮;14-2、第四锥齿轮;14-3、转轮;14-4、横轴;14-5、立轴;14-6、第五锥齿轮;14-7、第六锥齿轮;14-8、车轮轴;15、车轮;16、第三带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更加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参见图1,一种河湖传输救生装置,包括设置在近海海面以下的第一轨道板4和第二轨道板6,第一轨道板4的一端和第二轨道板6的一端连接,第一轨道板4的下端通过支撑机构2设置在近海水底,第一轨道板4上端设置有救生车,救生车下端通过车轮15设置在第一轨道板4两侧和第二轨道板6两侧开设的开口槽内,第一轨道板4和第二轨道板6同侧的开口槽对相互接;
第一轨道板4的另一端朝向岸边,第二轨道板6的另一端背向岸边,救生车的两端与断裂状态下的皮带9两端连接,皮带9通过第一轨道板4和第二轨道板6端部的带轮与设置在岸边上的电机1连接,岸边上还设置有红外线传感器,红外线传感器发射线朝向救生车,红外线传感器通过控制器与电机1连接。
救生车在第一轨道板4和第二轨道板6上滑动,人坐在救生车内,将深海处游泳的人带到边,避免了人在湖内或河内游泳时因为遇到意外事而不能及时返回到岸边;第一轨道板4和第二轨道板6同侧的开口槽对相互接,第二轨道板6下端不设置有支撑机构2,是防止水底突然出现陡坡,从而导致在较深的水底设置支撑机构2,提升成本;设置有无线通讯模块,当游泳者登上救生车后,防水袋内的压电陶瓷片感知到压力信号,通过接口传递到无线通讯发射模块,无线通讯发射模块发射信号,岸边的无线通讯接收模块,通过三极管放大和电磁继电器作用,电机启动,当救生车运动到第一轨道板端部时,触发限位开关,电路闭合,救生车停止运动。所述皮带9通过所述第一轨道板4和所述第二轨道板6端部的带轮与设置在所述岸边上的电机1连接,是为了使得救生车能够在第一轨道板4和第二轨道板6上往复运动。
为了避免电机受到水的影响,电机可以设置在一个支撑台上。
参见图6,第一轨道板4靠近第二轨道板6的一端设置有开口槽板4-1,第二轨道板6靠近第一轨道板4的一端设置有突出部6-2,突出部6-2设置在开口槽板4-1内,第二轨道板6远离所述第一轨道板4的一端中部设置有挡块6-1。
第一轨道板4和第二轨道板6连接的部位还设置有用于提高连接强度的紧固机构5。
突出部6-2设置在开口槽板4-1内,有助于将第一轨道板4和第二轨道板6对接,设置有紧固机构5,有助于将使得第二轨道板6与第一轨道板4紧密连接,防止第二轨道板6从第一轨道板4上脱落。设置挡块6-1的目的是,当救生车运动到第二轨道板6的端部时,将救生车挡住,避免其滚落。
参见图3,紧固机构5包括水平放置且侧面固定设置在第二轨道板6两侧的齿杆5-1、通过支撑座5-5设置在第一轨道板4两侧的第三齿轮5-6、设置在支撑座5-5外侧且与第三齿轮5-6同轴连接的弧形杆5-2以及设置在支撑座5-5上端的楔形块5-4;
第三齿轮5-6位于齿杆5-1下端且与齿杆5-1活动啮合,穿过第三齿轮5-6的转轴铰接设置在支撑座5-5上;
弧形杆5-2的内侧弧面沿圆弧径向固定设置有连接杆,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设置在弧形杆5-2的内侧弧面上,连接杆的另一端与第三齿轮5-6同轴固定连接;
楔形块5-4底部通过弹簧设置在固定块5-3上端设置的开口槽内,楔形块5-4的斜面与弧形杆5-2一端设置的突出部6-2活动接触。
当第二轨道板6与第二轨道板6对接时,第二轨道板6带动齿杆5-1运动,齿杆5-1与第三齿轮5-6啮合,并带动第三齿轮5-6旋转,连接第三齿轮5-6的转轴调动弧形杆5-2旋转,当弧形杆5-2运动到楔形块5-4时,将楔形块5-4向下压,楔形块5-4进入固定块5-3上端设置的开口槽内,弧形杆5-2的一端部经过楔形块5-4,随后楔形块5-4在弹簧作用下弹起,并将弧形杆5-2端部的突出部6-2挡住,从而将第二轨道板6固定住,当需要将第二轨道板6拆卸时,按下楔形块5-4,即可完成操作,安装拆卸方便容易。
参见图2,支撑机构2包括上端固定设置在第一轨道板4下端面的立杆3、设置在立杆3两侧的竖直齿杆5-12-4以及分别与两个竖直齿杆5-12-4内侧啮合连接的第一齿轮2-2和第二齿轮2-3,两个竖直齿杆5-12-4穿过设置在立杆3两侧的固定块5-3,第一齿轮2-2和第二齿轮2-3相互啮合且铰接设置在立杆3底部,两个竖直齿杆5-12-4底端面固定设置有竖直放置的阵列立柱2-1,阵列立柱2-1下端设计成尖状;
支撑机构2沿着第一轨道板4长度方向阵列设置在第一轨道板4的两侧。
阵列立柱2-1下端设置成尖状,这样在将支撑机构2固定设置在水底时,容易操作进行,第一轨道板4的两侧均设置有支撑机构2,有助于维持平衡。
救生车包括设置在开口槽内的车轮15、通过车轮轴14-8与车轮15连接的平板11、设置在支撑板一端且用于人力驱动车轮15的齿轮机构14、设置在支撑板上的座板12以及设置在支撑板上用于驱动座板12上升运动的提升机构13;
车轮轴14-8通过铰接座与平板11连接且位于平板11的下端;
平板11的前端的皮带9通过设置在第一轨道板4端部的第三带轮16与设置在岸边上的电机1连接,平板11的后端的皮带9穿过设置在第二轨道板6端部的第一带轮7和第二带轮8与电机1连接,第一带轮7和第二带轮8分别设置在第二轨道板6一端的下部和上部。
设置有用于人力驱动的齿轮机构14,是为防止电机1临时坏掉,而不能及时的将救生车带到岸边;电机1的作用是将救生车带到岸边,之后再将救生车带到第二轨道板6位置。
参见图5,齿轮机构14包括设置在平板11前端车轮轴14-8上的第六锥齿轮14-7、水平放置且与第六锥齿轮14-7啮合连接的第五锥齿轮14-6、竖直放置且与第五锥齿轮14-6中心连接的立轴14-5、设置在立轴14-5顶端的第三锥齿轮14-1、竖直放置且与第三锥齿轮14-1啮合连接的第四锥齿轮14-2,立轴14-5铰接设置在平板11上,连接两个第四锥齿轮14-2中心的横轴14-4铰接设置在平板11上,横轴14-4上还固定设置有转轮14-3;
转轮14-3后侧还设置座板12以及设置在座板12下端的提升机构13。
参见图4,提升机构13包括设置在座板12下端的滑槽板、设置在滑槽板内的竖直齿板13-1以及驱动竖直齿板13-1上升运动的驱动机构;
驱动机构包括与竖直齿板13-1啮合的第四齿轮13-2、与第四齿轮13-2同轴连接的第二锥齿轮13-8、与第二锥齿轮13-8啮合的第一锥齿轮13-7、与第一锥齿轮13-7同轴连接的棘轮13-5以及驱动棘轮13-5旋转的棘齿条组件;
棘齿条组件包括一端与棘轮13-5顶端啮合的第二棘齿条13-6、一端与棘轮13-5侧面啮合的第一棘齿条13-4以及与第一棘齿条13-4和第二棘齿条13-6另一端铰接连接的三角板,与棘轮13-5啮合的第一棘齿条13-4一端设计成钩状,第一棘齿条13-4和第二棘齿条13-6分别与三角板下端的角端部铰接连接,三角板上端的角端部固定连接摇杆13-3,三角板中心通过铰接轴设置在平板11上。
通过转动摇杆13-3,使三角板绕轴旋转,进而带动第一棘齿条13-4和第二棘齿条13-6运动,第一棘齿条13-4和第二棘齿条13-6同时带动棘轮13-5旋转,通过第四齿轮13-2带哦东竖直齿板13-1向上运动,设置提升机构13的目的是,将座板12提升,防止水面漫过人的头顶。
救生车后端的皮带9通过活动块10与平板11连接,活动块10设置在平板11一端设置的通孔内,通孔的尺寸与活动块10的截面尺寸一致。
当电机1临时坏掉时,救生车又需要紧急的运动到岸边,这时可以将活动块10直接从平板11上的通孔取出来,活动块10取出后,第二牵引绳脱离平板11,此时救生车可以在人力驱动齿轮机构14下前进。
本发明具体工作过程:
设置有救生车,救生车下端设置滚轮,滚轮设置在轨道结构上,救生车前端设置有驱动机构,可以人工驱动前方的转轮14-3,使得车前进,也可以在沙滩下设置电机1,皮带的两端分别与救生车的两端连接,皮带由电机1带动;设置有无线通讯模块,当游泳者登上救生车后,防水袋内的压电陶瓷片感知到压力信号,通过接口传递到无线通讯发射模块12-1,无线通讯发射模块12-1发射信号,岸边的无线通讯接收模块,通过三极管放大和电磁继电器作用,电机启动,当救生车运动到第一轨道板端部时,触发到限位开关中的连杆,电路闭合,救生车停止运动。所述皮带9通过所述第一轨道板4和所述第二轨道板6端部的带轮与设置在所述岸边上的电机1连接,是为了使得救生车能够在第一轨道板4和第二轨道板6上往复运动。限位开关和无线通讯模块均属于现有技术,在市场上即可买到,控制过程具体参照图7和图8。
设置第一轨道板4和第二轨道板6,第二轨道板6和第一轨道板4对接,设置第二轨道板6的目的是突然遇到坡度较大的水底,再设置立杆,并不划算,施工成本较高,因此第二轨道板6作为第一轨道板4的延伸段设置。
或者,如果没有无线传输模块的话,还可以采用如下方式:救生车设置有摆旗,摇动救生车上的摆旗,岸边的人看到救生车,启动岸边的电机,将游泳者救助到岸边。
为了更好的发挥该装置的功能,可以在湖内或河内增加装置设置的密度,并建议游客在该装置附近游玩,以确保在遇到危险时,能够及时登上救生车。
本发明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河湖传输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河面、湖面以下的第一轨道板和第二轨道板,所述第一轨道板的一端和所述第二轨道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轨道板的下端通过支撑机构设置在河面、湖面水底,所述第一轨道板上端设置有救生车,所述救生车下端通过车轮设置在所述第一轨道板两侧和所述第二轨道板两侧开设的开口槽内,所述第一轨道板和所述第二轨道板同侧的开口槽对相互接;
所述第一轨道板的另一端朝向岸边,所述第二轨道板的另一端背向所述岸边,所述救生车的两端与断裂状态下的皮带两端连接,所述皮带通过所述第一轨道板和所述第二轨道板端部的带轮与设置在所述岸边上的电机连接;
所述救生车上设置有无线通讯发射模块和压电陶瓷片,并内置在防水材料或防水袋中,所述压电陶瓷片输出对所述无线通讯模块发射模块输入,岸边所述第一轨道板端部设置有常闭电路,所述常闭电路包括无线通讯接收模块、三极管、电磁继电器、限位开关和所述电机;
所述第一轨道板靠近所述第二轨道板的一端设置有开口槽板,第二轨道板靠近所述第一轨道板的一端设置有突出部,所述突出部设置在所述开口槽板内;
所述第一轨道板和所述第二轨道板连接的部位还设置有用于提高连接强度的紧固机构;
所述紧固机构包括水平放置且侧面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轨道板两侧的齿杆、通过支撑座设置在所述第一轨道板两侧的第三齿轮、设置在所述支撑座外侧且与所述第三齿轮同轴连接的弧形杆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座上端的楔形块;
所述第三齿轮位于所述齿杆下端且与所述齿杆活动啮合,穿过所述第三齿轮的转轴铰接设置在所述支撑座上;
所述弧形杆的内侧弧面沿圆弧径向固定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弧形杆的内侧弧面上,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齿轮同轴固定连接;
所述楔形块底部通过弹簧设置在固定块上端设置的开口槽内,所述楔形块的斜面与所述弧形杆一端设置的突出部活动接触;
所述支撑机构包括上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轨道板下端面的立杆、设置在所述立杆两侧的竖直齿杆以及分别与两个所述竖直齿杆内侧啮合连接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两个所述竖直齿杆穿过设置在所述立杆两侧的固定块,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相互啮合且铰接设置在所述立杆底部,两个所述竖直齿杆底端面固定设置有竖直放置的阵列立柱,所述阵列立柱下端设计成尖状;
所述支撑机构沿着所述第一轨道板长度方向阵列设置在所述第一轨道板的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湖传输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救生车包括设置在所述开口槽内的车轮、通过车轮轴与所述车轮连接的平板、设置在所述平板一端且用于人力驱动所述车轮的齿轮机构、设置在所述平板上的座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平板上用于驱动所述座板上升运动的提升机构;
所述车轮轴通过铰接座与所述平板连接且位于所述平板的下端;
所述平板的前端的皮带通过设置在第一轨道板端部的第三带轮与设置在所述岸边上的电机连接,所述平板的后端的皮带穿过设置在第二轨道板端部的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与电机连接,所述第一带轮和所述第二带轮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轨道板一端的下部和上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河湖传输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平板前端车轮轴上的第六锥齿轮、水平放置且与所述第六锥齿轮啮合连接的第五锥齿轮、竖直放置且与所述第五锥齿轮中心连接的立轴、设置在所述立轴顶端的第三锥齿轮、竖直放置且与所述第三锥齿轮啮合连接的第四锥齿轮,所述立轴铰接设置在所述平板上,连接两个所述第四锥齿轮中心的横轴铰接设置在所述平板上,所述横轴上还固定设置有转轮;
所述转轮后侧还设置所述座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座板下端的所述提升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河湖传输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座板下端的滑槽板、设置在所述滑槽板内的竖直齿板以及驱动所述竖直齿板上升运动的驱动机构;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与所述竖直齿板啮合的第四齿轮、与所述第四齿轮同轴连接的第二锥齿轮、与所述第二锥齿轮啮合的第一锥齿轮、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同轴连接的棘轮以及驱动所述棘轮旋转的棘齿条组件;
所述棘齿条组件包括一端与所述棘轮顶端啮合的第二棘齿条、一端与所述棘轮侧面啮合的第一棘齿条以及与所述第一棘齿条和所述第二棘齿条另一端铰接连接的三角板,与所述棘轮啮合的所述第一棘齿条一端设计成钩状,所述第一棘齿条和所述第二棘齿条分别与所述三角板下端的角端部铰接连接,所述三角板上端的角端部固定连接摇杆,所述三角板中心通过铰接轴设置在所述平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河湖传输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救生车后端的皮带通过活动块与所述平板连接,所述活动块设置在所述平板一端设置的通孔内,所述通孔的尺寸与所述活动块的截面尺寸一致。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612635.1A CN109956012B (zh) | 2018-12-27 | 2018-12-27 | 一种河湖传输救生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612635.1A CN109956012B (zh) | 2018-12-27 | 2018-12-27 | 一种河湖传输救生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956012A CN109956012A (zh) | 2019-07-02 |
CN109956012B true CN109956012B (zh) | 2021-03-23 |
Family
ID=670234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1612635.1A Active CN109956012B (zh) | 2018-12-27 | 2018-12-27 | 一种河湖传输救生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956012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304216B (zh) * | 2019-07-30 | 2021-04-13 | 烟台职业学院 | 一种用于海泳人员的救生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SU765114A1 (ru) * | 1977-04-01 | 1980-09-23 | За витель |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 спасени людей на воде |
US8636554B1 (en) * | 2010-06-15 | 2014-01-28 | John Patrick Connolly | Ice recovery device |
CN102653311A (zh) * | 2011-03-03 | 2012-09-05 | 曾宪佐 | 一种水上、冰上救生装置 |
US8801327B2 (en) * | 2011-08-04 | 2014-08-12 | Halo Maritime Defense Systems, Inc. | Marine ropeway |
CN102398668B (zh) * | 2011-09-05 | 2014-01-29 | 浙江工业大学 | 溺水救援设备 |
CN102530204B (zh) * | 2012-02-22 | 2016-05-25 | 田庄 | 冰窟落水救生装置 |
CN203767050U (zh) * | 2014-03-12 | 2014-08-13 | 安怀杰 | 船舷拖拽滑道 |
-
2018
- 2018-12-27 CN CN201811612635.1A patent/CN109956012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956012A (zh) | 2019-07-0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956012B (zh) | 一种河湖传输救生装置 | |
CN104443094A (zh) | 一种三足爬楼装置及其实现方法 | |
CN209757474U (zh) | 海上救援救生舱 | |
CN107859257B (zh) | 一种救生护栏 | |
CN111055979A (zh) | 一种基于机械视觉游泳池救生装置 | |
CN101559278A (zh) | 组合游泳器 | |
US9334021B1 (en) | Pontoon boat having extendable underwater platform | |
CN110844024A (zh) | 一种水面救援起重机 | |
CN111003115A (zh) | 一种抗船体上下波动的阻尼 | |
CN105904999A (zh) | 人类生命安全座椅 | |
CN210852431U (zh) | 一种回船索道用升降式托轮支撑架 | |
CN110304216B (zh) | 一种用于海泳人员的救生装置 | |
CN202553722U (zh) | 水上娱乐浴缸 | |
CN210284548U (zh) | 一种水上救援机器人 | |
CN204110339U (zh) | 一种水底作业整体式沉船打捞工具 | |
CN111634390A (zh) | 一种远程操控落水救助器 | |
CN205345290U (zh) | 一种水上救生装置 | |
CN112896458B (zh) | 一种海上钻井平台用自救装置 | |
CN218389352U (zh) | 一种带有休闲平台的深水养殖网箱 | |
CN219230413U (zh) | 一种带有自驱动功能的水域救援担架 | |
CN112402927A (zh) | 一种辅助儿童游泳防止溺水装置 | |
CN201441786U (zh) | 组合游泳器 | |
CN215098174U (zh) | 一种无人救生船 | |
CN109305311A (zh) | 一种轮船上使用的救生椅 | |
CN221181629U (zh) | 人力节能旋转垂直飞升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