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55420B - 模具分离装置及其分离方法 - Google Patents

模具分离装置及其分离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55420B
CN109955420B CN201711338300.0A CN201711338300A CN109955420B CN 109955420 B CN109955420 B CN 109955420B CN 201711338300 A CN201711338300 A CN 201711338300A CN 109955420 B CN109955420 B CN 10995542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ld
separating
glue
platform
sepa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33830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955420A (zh
Inventor
张瑞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max Technolog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max Technolog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max Technologies Ltd filed Critical Himax Technologies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33830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955420B/zh
Publication of CN1099554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554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9554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554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33/00Moulds or cores; Detail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9C33/20Opening, closing or clamping
    • B29C33/22Opening, closing or clamping by rectilinear move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3/00Compression moulding, i.e. applying external pressure to flow the moulding material;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3/02Compression moulding, i.e. applying external pressure to flow the moulding material; Apparatus therefor of articles of definite length, i.e. discrete articles
    • B29C43/04Compression moulding, i.e. applying external pressure to flow the moulding material; Apparatus therefor of articles of definite length, i.e. discrete articles using movable moulds
    • B29C43/06Compression moulding, i.e. applying external pressure to flow the moulding material; Apparatus therefor of articles of definite length, i.e. discrete articles using movable moulds continuously movable in one direction, e.g. mounted on chains, belts
    • B29C43/08Compression moulding, i.e. applying external pressure to flow the moulding material; Apparatus therefor of articles of definite length, i.e. discrete articles using movable moulds continuously movable in one direction, e.g. mounted on chains, belts with circular movement, e.g. mounted on rolls, turntab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3/00Compression moulding, i.e. applying external pressure to flow the moulding material;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3/32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Making Paper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模具分离装置及其分离方法,其中模具分离装置包括一承载机构、一刮胶机构以及两分离机构。承载机构适于承载一第一模具与接合于第一模具上的一第二模具。刮胶机构配置于承载机构的一边缘,且适于刮开由第一模具与第二模具接合时所产生的一溢胶。分离机构配置于承载机构的边缘,且位于刮胶机构的相对两侧旁。分离机构适于撑开第一模具与第二模具,以使第一模具与第二模具彼此分离。通过上述模具分离装置来分离第一模具与第二模具,可避免现有须将刀具插入至母模与子模之间造成损伤母模具及子模具以及后续涂胶不均匀的问题。

Description

模具分离装置及其分离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离装置及其分离方法,且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分离两模具的模具分离装置及其分离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来说,当母模具转压至子模具上之后,需要通过人工的方式以刀具让母模具与子模具分开,也就是进行人工分离程序。然而,由于刀具需要插入至母模具与子模具之间,因此除了有可能会损伤母模具及子模具之外,也容易在子模具的入刀处产生凹陷,进而导致后续涂胶时,定量的胶体因填入了子模具的凹陷处而导致胶量不足及涂胶不均匀的问题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模具分离装置,用以分离相连接的第一模具及第二模具。
本发明提供一种模具分离方法,采用上述的模具分离装置,可有效避免第一模具与第二模具在分离过程中受到损坏。
本发明的模具分离装置,其包括一承载机构、一刮胶机构以及两分离机构。承载机构适于承载一第一模具与接合于第一模具上的一第二模具。刮胶机构配置于承载机构的一边缘,且适于刮开由第一模具与第二模具接合时所产生的一溢胶。分离机构配置于承载机构的边缘,且位于刮胶机构的相对两侧旁。分离机构适于撑开第一模具与第二模具,以使第一模具与第二模具彼此分离。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模具分离装置还包括一工作平台,具有一平台表面、一容置凹槽以及一旋转台。容置凹槽的一底面与平台表面具有一高度差,而旋转台位于平台表面上。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承载机构组装于旋转台上,且通过旋转台旋转而使刮胶机构刮开由第一模具与第二模具接合时所产生的溢胶。刮胶机构位于容置凹槽内,且分离机构组装于平台表面上。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模具分离装置还包括一挡板,组装于平台表面上,且位于承载机构相对于边缘的一另一边缘上,用以抵接第一模具与第二模具的边缘。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模具分离装置还包括一真空启动键以及一真空关闭键,真空启动键设置于工作平台上,且位于平台表面。当启动真空启动键时,第一模具与承载机构之间产生一真空吸附力。真空关闭键设置于工作平台上,且位于平台表面。当启动真空关闭键时,第一模具与承载机构之间产生解除真空吸附力。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刮胶机构包括一刀具以及一调整座。调整座包括一距离控制件、一角度控制件以及一高度控制件。刀具设置于调整座上,且通过距离控制件调整刀具与溢胶的距离,通过角度控制件调整刀具的入刀角度,以及通过高度控制件调整刀具的入刀高度。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每一分离机构包括一第一分离部以及一第二分离部以及一撑开控制件。第一分离部与第二分离部设置于撑开控制件上,且第二分离部适于通过撑开控制件而相对于第一分离部移动一垂直距离。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每一分离机构的第一分离部抵接第一模具的一上表面,而第二分离部抵接第二模具的一下表面。当第二分离部相对于第一分离部持续移动垂直距离时,撑开第一模具与第二模具,以使第一模具与第二模具彼此分离。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模具的厚度小于第二模具的厚度。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二模具有一内缩部,朝向第一模具内缩,以与第一模具定义出一内缩空间。第一模具与第二模具接合时所产生的溢胶位于内缩空间中。
本发明的模具分离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提供一模具分离装置,模具分离装置包括一承载机构、一刮胶机构以及两分离机构。刮胶机构配置于承载机构的一边缘。分离机构配置于承载机构的边缘,且位于刮胶机构的相对两侧旁。放置一第一模具与接合于第一模具上的一第二模具于承载机构上。令刮胶机构刮开由第一模具与第二模具接合时所产生的一溢胶。于刮开溢胶之后,令分离机构撑开第一模具与第二模具,以使第一模具与第二模具彼此分离。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模具分离装置还包括一工作平台,具有一平台表面、一容置凹槽以及一旋转台。容置凹槽的一底面与平台表面具有一高度差,而旋转台位于平台表面上。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承载机构组装于旋转台上,而刮胶机构位于容置凹槽内,且分离机构组装于平台表面上。令刮胶机构刮开由第一模具与第二模具接合时所产生的溢胶的步骤包括:令刮胶机构靠近第一模具与第二模具接合时所产生的溢胶;以及旋转旋转台,使承载机构、第一模具以及第二模具通过旋转台旋转,而使刮胶机构刮开由第一模具与第二模具接合时所产生的溢胶。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模具分离装置还包括一挡板,放置第一模具与接合于第一模具上的第二模具于承载机构上之后,且令刮胶机构刮开由第一模具与第二模具接合时所产生的溢胶之前,还包括:组装挡板于平台表面上,其中挡板位于承载机构相对于边缘的一另一边缘上,用以抵接第一模具与第二模具的边缘。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模具分离装置还包括一真空启动键以及一真空关闭键。真空启动键以及真空关闭键设置于工作平台上且位于平台表面。放置第一模具与接合于第一模具上的第二模具于承载机构上之后,且于组装挡板于平台表面上之前,启动真空启动键,使第一模具与承载机构之间产生一真空吸附力;令分离机构撑开第一模具与第二模具之后,启动真空关闭键,使第一模具与承载机构之间产生解除真空吸附力。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刮胶机构包括一刀具以及一调整座。调整座包括一距离控制件、一角度控制件以及一高度控制件。刀具设置于调整座上,且通过距离控制件调整刀具与溢胶的距离,通过角度控制件调整刀具的入刀角度,以及通过高度控制件调整刀具的入刀高度。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每一分离机构包括一第一分离部、一第二分离部以及一撑开控制件。第一分离部与第二分离部设置于撑开控制件上,且第二分离部适于通过撑开控制件而相对于第一分离部移动一垂直距离。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令分离机构撑开第一模具与第二模具的步骤包括:令分离机构靠近承载机构;令每一分离机构的第一分离部抵接第一模具的一上表面;调整每一撑开控制件,使每一第二分离部相对于第一分离部移动一垂直距离,以抵接第二模具的一下表面;以及持续调整每一撑开控制件,使每一第二分离部相对于第一分离部持续垂直移动,而撑开第一模具与第二模具,以使第一模具与第二模具彼此分离。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模具的厚度小于第二模具的厚度。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二模具有一内缩部,朝向第一模具内缩,以与第一模具定义出一内缩空间。第一模具与第二模具接合时所产生的溢胶位于内缩空间中。
基于上述,本发明的模具分离装置包括刮胶机构以及分离机构,其中可先通过刮胶机构刮开由第一模具与第二模具接合时所产生的溢胶,之后再通过分离机构撑开第一模具与第二模具,以使第一模具与第二模具彼此分离。通过上述本发明的模具分离装置来分离第一模具与第二模具,可避免现有须将刀具插入至母模与子模之间造成损伤母模具及子模具以及后续涂胶不均匀的问题。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说明书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A绘示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种模具分离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1B绘示为图1A的模具分离装置的立体局部分解示意图。
图1C绘示为图1A的模具分离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2绘示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种模具分离方法的流程图。
图3A至图3E绘示为图2的模具分离方法的局部步骤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第一模具
12:上表面
20:第二模具
22:下表面
24:内缩部
30:溢胶
40:卡扣件
100:分离装置
110:承载机构
120:刮胶机构
122:刀具
124:调整座
125:距离控制件
127:角度控制件
129:高度控制件
130:分离机构
132:第一分离部
134:第二分离部
136:撑开控制件
140:工作平台
142:平台表面
144:容置凹槽
145:底面
146:旋转台
150:挡板
155:锁固件
160:真空启动键
170:真空关闭键
D:垂直距离
H:高度差
S:内缩空间
S1:边缘
S2:另一边缘
S10、S20、S30、S40:步骤
T1、T2:厚度
具体实施方式
图1A绘示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种模具分离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1B绘示为图1A的模具分离装置的立体局部分解示意图。图1C绘示为图1A的模具分离装置的俯视示意图。图2绘示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种模具分离方法的流程图。图3A至图3E绘示为图2的模具分离方法的局部步骤的剖面示意图。
请同时参考图1A、图1B以及图1C,在本实施例中,模具分离装置100包括一承载机构110、一刮胶机构120以及两分离机构130。承载机构110适于承载一第一模具10与接合于第一模具10上的一第二模具20。刮胶机构120配置于承载机构110的一边缘S1,且适于刮开由第一模具10与第二模具20接合时所产生的一溢胶30(请参考图3A与图3B)。分离机构130配置于承载机构110的边缘S1,且位于刮胶机构120的相对两侧旁。分离机构130适于撑开第一模具10与第二模具20,以使第一模具10与第二模具20彼此分离(请参考图3C、图3D以及图3E)。
详细来说,本实施例的模具分离装置100适用于分离第一模具10与第二模具20,其中第一模具10的材质例如是镍,可视为母模,而第二模具20的材质例如是石英,可视为子模。如图3A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模具10的厚度T1具体化小于第二模具20的厚度T2,其中第一模具10的厚度T1例如是3毫米(mm),而第二模具20的厚度T2例如是9毫米(mm),但并不以此为限。此处,第二模具20有一内缩部24,朝向第一模具10内缩,以与第一模具10定义出一内缩空间S,而第一模具10与第二模具20接合时所产生的溢胶30位于内缩空间S中。
请再参考图1A、图1B以及图1C,本实施例的模具分离装置100还包括一工作平台140,其中工作平台140具有一平台表面142、一容置凹槽144以及一旋转台146。容置凹槽144的一底面145与平台表面142具有一高度差H,而旋转台146位于平台表面142上。承载机构110组装于旋转台146上,而刮胶机构120位于容置凹槽144内,且分离机构130组装于平台表面142上。
如图1A与图1B所示,承载机构110是为了要承载彼此相粘在一起的第一模具10与第二模具20,其中承载机构110可通过卡扣件40将第一模具10固定于其上。此处,承载机构110例如是具有抽真空功能的承载机构,可进一步将第一模具10及其上的第二模具20定位于承载机构110上。此外,承载机构110因组装于工作平台140的旋转台146上,因此可通过旋转台146的旋转而连带使承载机构110及其所承载的第一模具10与第二模具20同步旋转。此处,使旋转台146旋转的方式例如是通过人工手动旋转或通过电脑程序自动控制的旋转台146旋转,皆属于本发明所欲保护的范围。
如图1C所示,本实施例的刮胶机构120包括一刀具122以及一调整座124。调整座124包括一距离控制件125、一角度控制件127以及一高度控制件129。刀具122设置于调整座124上,且可通过距离控制件125调整刀具122与溢胶30的距离,可通过角度控制件127调整刀具122的入刀角度,以及可通过高度控制件129调整刀具122的入刀高度。也就是说,使用者可利用距离控制件125、角度控制件127以及高度控制件129来调整刀具122的入刀深度及角度,以避免损伤第一模具10与第二模具20。
再者,请再参考图1B与图1C,本实施例的每一分离机构130包括一第一分离部132以及一第二分离部134以及一撑开控制件136。第一分离部132与第二分离部134设置于撑开控制件136上,且第二分离部134适于通过撑开控制件136而相对于第一分离部132移动一垂直距离D(请参考图3D)。较佳地,两分离机构130之间以70度夹角(以分离机构130的中心轴线来计算)的设置为最佳的施力范围,但并不以此为限。
此外,请再参考图1A、图1B以及图1C,本实施例的模具分离装置100还包括一挡板150,组装于工作平台140的平台表面142上,且位于承载机构110相对于边缘S1的一另一边缘S2上,用以抵接第一模具10与第二模具20的边缘,以保护第一模具10与第二模具20。此处,挡板150可通过两锁固件155而固定于平台表面142上,但并不以此方式为限。
另外,本实施例的模具分离装置100还包括一真空启动键160以及一真空关闭键170。真空启动键160以及真空关闭键170皆分别设置于工作平台140上,且位于平台表面142,其中真空启动键160以及真空关闭键170皆与承载机构110电性连接,藉此提供真空吸附力或解除真空吸附力。
请同时参考图1A与图2,本实施例的模具分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步骤S10,提供模具分离装置100,其中模具分离装置100包括承载机构110、刮胶机构120以及分离机构130。刮胶机构120配置于承载机构110的边缘S1,而分离机构130配置于承载机构110的边缘S1,且位于刮胶机构120的相对两侧旁。
接着,步骤S20,放置第一模具10与接合于第一模具10上的第二模具20于承载机构110上,可通过卡扣件40将第一模具10固定于承载机构110上。接着,启动真空启动键160,使第一模具10与承载机构110之间产生真空吸附力,以进一步的将第一模具10与第二模具20定位于承载机构110上。
接着,请再参考图1A与图1C,组装挡板150于工作平台140的平台表面142上,其中挡板150位于承载机构110相对于边缘S1的另一边缘S2上,用以抵接及保护第一模具10与第二模具20的边缘。此处,挡板150可通过例如是锁固件155来固定其位置,但并不以此为限。
接着,请参考图2、图3A与图3B,步骤S30,令刮胶机构120刮开由第一模具10与第二模具20接合时所产生的溢胶30。详细来说,首先,令刮胶机构120靠近第一模具10与第二模具20接合时所产生的溢胶30。接着,旋转工作平台140的旋转台146(请参考图1B),使承载机构110、第一模具10以及第二模具20通过旋转台146旋转,而使刮胶机构120刮开由第一模具10与第二模具20接合时所产生的溢胶30。也就是说,刮胶机构120是将环绕在第一模具10与第二模具20周围的溢胶30整圈刮开。
之后,请再参考图2,步骤S40,于刮开溢胶30之后,令分离机构130撑开第一模具10与第二模具20,以使第一模具10与第二模具20彼此分离。详细来说,请参考图3C,首先,令分离机构130靠近承载机构110上的第一模具10与第二模具20。接着,请参考图3D,令每一分离机构130的第一分离部132抵接第一模具10的一上表面12,接着,调整每一撑开控制件136,使每一第二分离部134相对于第一分离部132移动一垂直距离D,以抵接第二模具20的一下表面22。之后,请参考图3E,持续调整每一撑开控制件136,使每一第二分离部134相对于第一分离部132持续垂直移动,而撑开第一模具10与第二模具20,以使第一模具10与第二模具20彼此分离。
最后,令分离机构130撑开第一模具10与第二模具20之后,解扣锁固件155以移除挡板150,并启动真空关闭键170,使第一模具10与承载机构110之间产生解除真空吸附力。至此,以通过模具分离装置100将第一模具10与第二模具20分离。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模具分离装置包括刮胶机构以及分离机构,其中可先通过刮胶机构刮开由第一模具与第二模具接合时所产生的溢胶,之后再通过分离机构撑开第一模具与第二模具,以使第一模具与第二模具彼此分离。通过上述本发明的模具分离装置来分离第一模具与第二模具,可避免现有须将刀具插入至母模与子模之间造成损伤母模具及子模具以及后续涂胶不均匀的问题。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例公开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变动与润饰,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以所附的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16)

1.一种模具分离装置,包括:
一承载机构,适于承载一第一模具与接合于该第一模具上的一第二模具;
一刮胶机构,配置于该承载机构的一边缘,且适于刮开由该第一模具与该第二模具接合时所产生的一溢胶;
两分离机构,配置于该承载机构的该边缘,且位于该刮胶机构的相对两侧旁,其中所述两分离机构适于撑开该第一模具与该第二模具,以使该第一模具与该第二模具彼此分离;
一工作平台,具有一平台表面、一容置凹槽以及一旋转台,其中该容置凹槽的一底面与该平台表面具有一高度差,而该旋转台位于该平台表面上;以及
一挡板,组装于该平台表面上,且位于该承载机构相对于该边缘的一另一边缘上,用以抵接并保护该第一模具与该第二模具的边缘。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分离装置,其中该承载机构组装于该旋转台上,且通过该旋转台旋转而使该刮胶机构刮开由该第一模具与该第二模具接合时所产生的该溢胶,而该刮胶机构位于该容置凹槽内,且所述两分离机构组装于该平台表面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分离装置,还包括:
一真空启动键,设置于该工作平台上,且位于该平台表面,其中当启动该真空启动键时,该第一模具与该承载机构之间产生一真空吸附力;以及
一真空关闭键,设置于该工作平台上,且位于该平台表面,其中当启动该真空关闭键时,该第一模具与该承载机构之间产生解除该真空吸附力。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分离装置,其中该刮胶机构包括一刀具以及一调整座,该调整座包括一距离控制件、一角度控制件以及一高度控制件,该刀具设置于该调整座上,且通过该距离控制件调整该刀具与该溢胶的距离,通过该角度控制件调整该刀具的入刀角度,以及通过该高度控制件调整该刀具的入刀高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分离装置,其中各该分离机构包括一第一分离部以及一第二分离部以及一撑开控制件,该第一分离部与该第二分离部设置于该撑开控制件上,且该第二分离部适于通过该撑开控制件而相对于该第一分离部移动一垂直距离。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模具分离装置,其中各该分离机构的该第一分离部抵接该第一模具的一上表面,而该第二分离部抵接该第二模具的一下表面,当该第二分离部相对于该第一分离部持续移动该垂直距离时,撑开该第一模具与该第二模具,以使该第一模具与该第二模具彼此分离。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分离装置,其中该第一模具的厚度小于该第二模具的厚度。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分离装置,其中该第二模具有一内缩部,朝向该第一模具内缩,以与该第一模具定义出一内缩空间,而该第一模具与该第二模具接合时所产生的该溢胶位于该内缩空间中。
9.一种模具分离方法,包括:
提供一模具分离装置,该模具分离装置包括:
一承载机构;
一刮胶机构,配置于该承载机构的一边缘;以及
两分离机构,配置于该承载机构的该边缘,且位于该刮胶机构的相对两侧旁;
放置一第一模具与接合于该第一模具上的一第二模具于该承载机构上;
令该刮胶机构刮开由该第一模具与该第二模具接合时所产生的一溢胶;以及
于刮开该溢胶之后,令所述两分离机构撑开该第一模具与该第二模具,以使该第一模具与该第二模具彼此分离,
其中,该模具分离装置还包括一工作平台及一挡板,所述工作平台具有一平台表面、一容置凹槽以及一旋转台,其中该容置凹槽的一底面与该平台表面具有一高度差,而该旋转台位于该平台表面上,以及
其中,放置该第一模具与接合于该第一模具上的该第二模具于该承载机构上之后,且令该刮胶机构刮开由该第一模具与该第二模具接合时所产生的该溢胶之前,还包括:
组装该挡板于该平台表面上,其中该挡板位于该承载机构相对于该边缘的一另一边缘上,用以抵接并保护该第一模具与该第二模具的边缘。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模具分离方法,其中该承载机构组装于该旋转台上,而该刮胶机构位于该容置凹槽内,且所述两分离机构组装于该平台表面上,令该刮胶机构刮开由该第一模具与该第二模具接合时所产生的该溢胶的步骤包括:
令该刮胶机构靠近该第一模具与该第二模具接合时所产生的该溢胶;以及
旋转该旋转台,使该承载机构、该第一模具以及该第二模具通过该旋转台旋转,而使该刮胶机构刮开由该第一模具与该第二模具接合时所产生的该溢胶。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模具分离方法,其中该模具分离装置还包括一真空启动键以及一真空关闭键,该真空启动键以及该真空关闭键设置于该工作平台上且位于该平台表面,
放置该第一模具与接合于该第一模具上的该第二模具于该承载机构上之后,且于组装该挡板于该平台表面上之前,启动该真空启动键,使该第一模具与该承载机构之间产生一真空吸附力;以及
令所述两分离机构撑开该第一模具与该第二模具之后,启动该真空关闭键,使该第一模具与该承载机构之间产生解除该真空吸附力。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模具分离方法,其中该刮胶机构包括一刀具以及一调整座,该调整座包括一距离控制件、一角度控制件以及一高度控制件,该刀具设置于该调整座上,且通过该距离控制件调整该刀具与该溢胶的距离,通过该角度控制件调整该刀具的入刀角度,以及通过该高度控制件调整该刀具的入刀高度。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模具分离方法,其中各该分离机构包括一第一分离部、一第二分离部以及一撑开控制件,该第一分离部与该第二分离部设置于该撑开控制件上,且该第二分离部适于通过该撑开控制件而相对于该第一分离部移动一垂直距离。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模具分离方法,其中令所述两分离机构撑开该第一模具与该第二模具的步骤包括:
令所述两分离机构靠近该承载机构;
令各该分离机构的该第一分离部抵接该第一模具的一上表面;
调整各该撑开控制件,使各该第二分离部相对于该第一分离部移动一垂直距离,以抵接该第二模具的一下表面;以及
持续调整各该撑开控制件,使各该第二分离部相对于该第一分离部持续垂直移动,而撑开该第一模具与该第二模具,以使该第一模具与该第二模具彼此分离。
15.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模具分离方法,其中该第一模具的厚度小于该第二模具的厚度。
16.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模具分离方法,其中该第二模具有一内缩部,朝向该第一模具内缩,以与该第一模具定义出一内缩空间,而该第一模具与该第二模具接合时所产生的该溢胶位于该内缩空间中。
CN201711338300.0A 2017-12-14 2017-12-14 模具分离装置及其分离方法 Active CN10995542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338300.0A CN109955420B (zh) 2017-12-14 2017-12-14 模具分离装置及其分离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338300.0A CN109955420B (zh) 2017-12-14 2017-12-14 模具分离装置及其分离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55420A CN109955420A (zh) 2019-07-02
CN109955420B true CN109955420B (zh) 2021-05-18

Family

ID=670178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338300.0A Active CN109955420B (zh) 2017-12-14 2017-12-14 模具分离装置及其分离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95542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74718B (zh) * 2020-09-11 2023-05-30 东莞市尚弘博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双工位除胶机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09827A (en) * 1992-08-11 1998-01-20 E. Khashoggi Industries Methods for manufacturing articles having a starch-bound cellular matrix
US5935492A (en) * 1994-06-10 1999-08-10 Johnson & Johnson Vision Product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molding ophthalmic contact lenses
CN1266394A (zh) * 1998-05-04 2000-09-13 詹诺普蒂克股份公司 将已成形的基片与压印模具分开的设备与方法
CN1958269A (zh) * 2005-10-31 2007-05-09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一种脱模装置与方法
KR20130015919A (ko) * 2011-08-05 2013-02-14 (주)지오메디칼 콘택트렌즈 몰드 분리장치
TW201423832A (zh) * 2012-09-19 2014-06-16 Tokyo Electron Ltd 剝離裝置、剝離系統及剝離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237515A (ja) * 2001-02-07 2002-08-23 Mitsubishi Gas Chem Co Inc 薄葉化半導体基板の剥離装置および剥離法
KR101590661B1 (ko) * 2010-09-13 2016-02-01 도쿄엘렉트론가부시키가이샤 액처리 장치, 액처리 방법 및 기억 매체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09827A (en) * 1992-08-11 1998-01-20 E. Khashoggi Industries Methods for manufacturing articles having a starch-bound cellular matrix
US5935492A (en) * 1994-06-10 1999-08-10 Johnson & Johnson Vision Product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molding ophthalmic contact lenses
CN1266394A (zh) * 1998-05-04 2000-09-13 詹诺普蒂克股份公司 将已成形的基片与压印模具分开的设备与方法
CN1958269A (zh) * 2005-10-31 2007-05-09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一种脱模装置与方法
KR20130015919A (ko) * 2011-08-05 2013-02-14 (주)지오메디칼 콘택트렌즈 몰드 분리장치
TW201423832A (zh) * 2012-09-19 2014-06-16 Tokyo Electron Ltd 剝離裝置、剝離系統及剝離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55420A (zh) 2019-07-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55420B (zh) 模具分离装置及其分离方法
TWI586292B (zh) 用於固持鞋部的裝置及方法以及用於固持鞋的鞋底夾層的夾具
TW201524734A (zh) 自動化橡膠成形和脫模
JP2014502550A (ja) 取替および調整を便利に行うことが可能な製靴用型
FR2997329A1 (fr) Procede de fabrication de lentilles optiques et ensemble pour la fabrication de telles lentilles
KR20120083299A (ko) 제조 중의 안과용 렌즈의 탈형
KR20180103123A (ko) 초기화가 용이한 향상된 스테레오리소그래피 기계
US11691772B2 (en) Paper container top flange
US11413792B2 (en) Mold separation method
TWI672211B (zh) 模具分離裝置及其分離方法
RU2424465C2 (ru) Способ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я универсальной промежуточной опоры
JPWO2020183621A1 (ja) 接着剤塗布装置及び接着剤塗布方法
KR100743675B1 (ko) 입체적 형상을 갖는 필름형 성형물의 트리밍장치
US4946637A (en) Molding method
FR3033509B1 (fr) Procede de deliantage utilisant un gabarit de positionnement
CN204278382U (zh) 一种鞋底注塑装置
EP3763511A1 (fr) Dispositif d'application de couches de pâte pour une machine de fabrication de pièces céramiques par stéréolithographie
FR3065659B1 (fr) Appareil de reglage et procede de reglage de la position d’un porte-poincon sur un outil d’emboutissage.
JP3204401U (ja) シール装置
EP3380307B1 (en) A modelling head for a three-dimensional printing machine and printing machine
KR20210130967A (ko) 꺾임형 벨크로 테이프 제조 장치
TW201724331A (zh) 晶片分離裝置與晶片分離方法
JP2022505370A (ja) グレージング及びインサートのオーバーモールドのための装置及び方法、並びにその装置及び方法で使用されるインサート
JP2022051793A (ja) 化粧料容器の製造装置
JP7082398B2 (ja) 化粧料容器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の製造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