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53018A - 一种治疗黄龙病结好果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黄龙病结好果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53018A
CN109953018A CN201711424270.5A CN201711424270A CN109953018A CN 109953018 A CN109953018 A CN 109953018A CN 201711424270 A CN201711424270 A CN 201711424270A CN 109953018 A CN109953018 A CN 1099530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ug
fruit
yellow twig
tree
tre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42427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宏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1142427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953018A/zh
Publication of CN1099530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5301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25/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s, or by their non-active ingredients or by their methods of application, e.g. seed treatment or sequential application; Substances for reducing the noxious effect of the active ingredients to organisms other than pests
    • A01N25/12Powders or granu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43/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01N43/9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two or more relevant hetero rings, condensed among themselves or with a common carbocyclic ring system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Dentistry (AREA)
  • Plant Path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Agronomy & Crop Science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果树疾病治疗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黄龙病结好果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本发明包括按重量百分比的80%~86%组分1和12%~25%组合2;组分1包括用于抗革兰氏阴性细菌的β‑内酰胺抗生素;组分2包括填充剂;本发明的治疗黄龙病结好果的药物通过β‑内酰胺抗生素穿透革兰氏阴性细菌,抑制其增殖,从而使黄龙病果树内韧皮部得到抑制和杀死,使果树的筛管细胞畅通,从而果树的养分和水分能正常供应至枝条上,结出好果;本发明的治疗黄龙病结好果的药物对黄龙病果树有很好的效果,可以有效地抑制和杀死革兰氏阴性细菌,从而使感染了黄龙病树得到治疗,使其结出好果,避免了挖除或砍除病树导致的重大经济损失。

Description

一种治疗黄龙病结好果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果树疾病治疗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黄龙病结好果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黄龙病又名黄梢病、黄枯病、青果病,是柑橘、脐橙生产的重要病害,为国际和国内检疫对象,我国的17个柑橘产区中有11个产区收到黄龙病的胁迫,且作为柑橘主要产区的江西、广东、广西、福建、云南、海南等地尤为严重。发病柑橘植株的典型症状是“黄梢”、叶片斑驳黄化、果实变小、形成无价值的“青果”或“红鼻子果”,发病后期根系坏死,树势衰退,导致落叶、落果、植株死亡等,当病害发生严重时,往往使大片橘园在几年内全部毁灭,对柑橘产业造成毁灭性打击。
黄龙病的病原是寄生于韧皮部的革兰氏阴性细菌,能够在树皮组织、叶、花、根和果实中检测到,且其会通过嫁接和木虱取食柑橘嫩梢传播。
目前,针对这一病害的防治手段主要是有两方面:一方面是以预防为主,从苗木上把关,加强苗木繁育管理,及时排除病苗,选用无病苗木种植和接穗;采用化学、物理及生物的方法防治木虱,主要是使用杀虫剂、杀螨剂、冬季时进行清园、营造防风林,切断病原的传播途径,控制黄龙病的传播和蔓延;另一方面,对于轻微感染的病树和果园感染面积小时,及时剪除病枝、加强栽培管理,主要包括合理施肥灌溉,摘除夏梢,剪除徒长枝,适当疏果等手段;而对于成株期的重病树或者是果园感染面积较大,超过60%时,人们只能挖除或砍除病树;虽然以上几种防治手段一定程度上控制了黄龙病菌在柑橘上的繁殖,降低黄龙病对柑橘的危害,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柑橘体内的黄龙病菌。化学治疗被认为是一种防治柑橘黄龙病十分有效的手段,但由于病原体寄居在柑橘韧皮部内,特别是柑橘叶片表皮具有很厚的腊层,制约了透过叶片表皮将有效药物运输到韧皮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所述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黄龙病结好果的药物,其通过β-内酰胺抗生素穿透革兰氏阴性细菌,抑制其增殖,从而使黄龙病果树内韧皮部得到抑制和杀死,使果树的筛管细胞畅通,从而果树的养分和水分能正常供应至枝条上,结出好果;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治疗黄龙病结好果的药物的制备方法,还提供了一种治疗黄龙病结好果的药物的使用方法,通过吊针打针到果树的韧皮部的方式进行治疗。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治疗黄龙病结好果的药物,其中,包括按重量百分比的80%~86%组分1和12%~25%组合2;所述组分1包括用于抗革兰氏阴性细菌的β-内酰胺抗生素;所述组分2包括填充剂。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组分1还包括β-内酰胺酶抑制剂。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组分2还包括崩解剂和润滑剂。
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组分2还包括脂肪酸。
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组分2还包括二甲基硅油。
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β-内酰胺抗生素采用氨苄西林,所述β-内酰胺酶抑制剂采用舒巴坦,所述填充剂采用淀粉,所述崩解剂采用羧甲淀粉钠作,所述润滑剂采用硬脂酸镁,所述脂肪酸采用硬脂酸和棕榈酸。
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改进,在组分1内,舒巴坦与氨苄西林的重量比为1/3~2/3。
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药物包括按重量百分比的54%~57%氨苄西林、26%~29%舒巴坦、10.1%~18.4%淀粉、1.2%~4.5%羧甲淀粉钠、0.6%~1.9%硬脂酸镁、0.04%~0.08%硬脂酸、0.02%~0.04%棕榈酸和0.04%~0.08%二甲基硅油。
一种治疗黄龙病结好果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按重量百分比加入54%~57%氨苄西林、26%~29%舒巴坦、10.1%~18.4%淀粉、1.2%~4.5%羧甲淀粉钠、0.6%~1.9%硬脂酸镁、0.04%~0.08%硬脂酸、0.02%~0.04%棕榈酸和0.04%~0.08%二甲基硅油进行混合,组成混合物;
S2、将混合物进行粉碎,形成粉末;
S3、将粉末进行混合,形成混合粉末。
一种治疗黄龙病结好果的药物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01、按重量份加入1份药物和500份~1000份水,进行混合8分钟~16分钟,形成混合液;
S102、将混合液注入植物吊瓶内,将植物吊瓶的吊针插入树的韧皮部。
本发明的治疗黄龙病结好果的药物通过β-内酰胺抗生素穿透革兰氏阴性细菌,抑制其增殖,从而使黄龙病果树内韧皮部得到抑制和杀死,使果树的筛管细胞畅通,从而果树的养分和水分能正常供应至枝条上,结出好果;本发明的治疗黄龙病结好果的药物对黄龙病果树有效果,可以有效地抑制或杀死革兰氏阴性细菌,从而使黄龙病果树的黄龙病得到治疗,使其结出好果,避免了挖除或砍除病树导致的重大经济损失。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发明由下述的较佳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正常果树(未得黄龙病果树)的叶横切面的示意图;
图2为黄龙病果树的叶横切面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2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的治疗黄龙病结好果的药物的FTIR测试图;
图6为本发明的治疗黄龙病结好果的药物的FTIR匹配图;
图7为本发明的治疗黄龙病结好果的药物的Py-GCMS测试图;
图8为本发明的治疗黄龙病结好果的药物的制备方法的流程框图;
图9为本发明的治疗黄龙病结好果的药物的使用方法的流程框图;
图10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二的叶片检测结果;
图1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二的叶片检测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和图3所示,正常果树的韧皮部的筛管细胞是畅通的;如图2和图4所示,黄龙病果树的韧皮部的筛管细胞塌陷被堵塞了,使果树的养分和水分无法使供应至树枝上,使果实成熟不了,使之着不了色,从而出现青头果或红鼻子果,其果实很酸,口感很差,没有商业价值。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使感染了黄龙病的果树的韧皮部筛管细胞内革兰氏阴性细菌被杀死或抑制,使韧皮部的筛管细胞畅通,从而使果树的养分和水分正常供应各个部位的树枝上,结出好果。
本发明中的一种治疗黄龙病结好果的药物,包括按重量百分比的80%~86%组分1和12%~25%组合2;该组分1包括用于抗革兰氏阴性细菌的β-内酰胺抗生素;该组分2包括填充剂。
在本发明中,通过β-内酰胺抗生素穿透革兰氏阴性细菌,抑制其繁殖,从而使黄龙病果树内韧皮部得到抑制和杀死,使果树的筛管细胞畅通,从而果树的养份和水份能正常供应至枝条上,结出好果。
在本发明中,组分1还包括β-内酰胺酶抑制剂。
在本发明中,组分2还包括崩解剂、润滑剂、脂肪酸和二甲基硅油。
在本发明中,β-内酰胺抗生素可以采用氨苄西林或阿莫西林或羧苄西林或酰脲类青霉素或亚胺培南等透过革兰氏阴性细菌的胞壁粘肽层从而抑制或杀死其抗生素。
在本发明中,β-内酰胺酶抑制剂可以采用棒酸或舒巴坦或他唑巴坦或克拉维酸或三唑巴坦等可与革兰氏阴性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发生不可逆的化学反应,使酶失去活性的药剂,从而使β-内酰胺抗生素不易被β-内酰胺酶分解。
在本发明中,填充剂采用淀粉,崩解剂采用羧甲淀粉钠作,润滑剂采用硬脂酸镁,脂肪酸采用硬脂酸和棕榈酸。
本发明提供一个实施例一:
在本实施例中,β-内酰胺抗生素采用氨苄西林,β-内酰胺酶抑制剂采用舒巴坦,填充剂采用淀粉,崩解剂采用羧甲淀粉钠作,润滑剂采用硬脂酸镁,脂肪酸采用硬脂酸和棕榈酸;舒巴坦与氨苄西林的重量比为1/3~2/3;如图5、图6和图7所示,该实施例一的药物包括按重量百分比的54%~57%氨苄西林、26%~29%舒巴坦、10.1%~18.4%淀粉、1.2%~4.5%羧甲淀粉钠、0.6%~1.9%硬脂酸镁、0.04%~0.08%硬脂酸、0.02%~0.04%棕榈酸和0.04%~0.08%二甲基硅油;氨苄西林可以阻止革兰氏阴性细菌的细胞壁合成,使革兰氏阴性细菌的细菌胞壁缺损,菌体膨胀裂解,故不仅能抑制其增殖,而且能直接杀灭细菌穿透革兰氏阴性细菌,但其易被革兰氏阴性细菌产生β-内酰胺酶分解,因而,结合舒巴坦进行作用,舒巴坦可与革兰氏阴性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发生不可逆的化学反应,使酶失去活性的药剂,从而使氨苄西林不易被β-内酰胺酶分解,同时使氨苄西林的药性增效几倍至几十倍;淀粉作为填充剂的作用为改善氨苄西林的药性使之进行中和;羧甲淀粉钠作为崩解剂,可使氨苄西林在黄龙病果树的韧皮部中迅速裂碎,从而使其迅速被溶解吸收,从而发挥药效;硬脂酸镁为润滑剂的作用为增加氨苄西林在黄龙病果树的韧皮部中的流动性,使之迅速在黄龙病果树的韧皮部中内扩散,从而快速进入循环系统,将药物传输至花、叶、枝等各个部分,全面扑杀病树各部分的病原体,使花叶的病树逐渐转绿至正常叶子;硬脂酸和棕榈酸是为防止硬脂酸镁被分离成硬脂酸离子和镁离子,如果产生镁离子,可使之再次转化为硬脂酸镁;二甲基硅油的作用为利用其疏水性防止氨苄西林的流动性过快使之药效不能完全发挥出来,还可以使氨苄西林进行流动扩散时消泡同时提高氨苄西林对韧皮部的渗透能力,提高其药效。
在该实施例一中,如图8所示,提供一种治疗黄龙病结好果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按重量百分比加入54%~57%氨苄西林、26%~29%舒巴坦、10.1%~18.4%淀粉、1.2%~4.5%羧甲淀粉钠、0.6%~1.9%硬脂酸镁、0.04%~0.08%硬脂酸、0.02%~0.04%棕榈酸和0.04%~0.08%二甲基硅油进行混合,组成混合物;
S2、将混合物进行粉碎,形成粉末;
S3、将粉末进行混合,形成混合粉末。
其中,在步骤S1内,在混合机中进行20分钟~40分钟的混合,使之形成混合物;在步骤S2内,将混合物放入气流粉碎机内粉碎30分钟~50分钟,使之形成粉末;在步骤S3内,再将粉末放入混合机中混合5分钟~10分钟,使之形成混合粉末。
在该实施例一中,如图9所示,提供一种治疗黄龙病结好果的药物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1、按重量份加入1份药物和500份~1000份水,进行混合8分钟~16分钟,形成混合液;
S102、将混合液注入植物吊瓶内,将植物吊瓶的吊针插入树的韧皮部。
其中,在步骤S102内,针头对准树干,呈与树干30度角,常压情况下插入树干2厘米~6厘米深,能够避免药液进入树干过快引起细胞渗透压失衡,造成树干干枯枯萎;如果黄龙病果树得病比较少,只是枝条上得到了黄龙病,用针头插入枝条上;如果黄龙病果树的半个枝干上都得了黄龙病,就用针头插入得病枝干上;如果黄龙病果树的半颗树以上得了黄龙病,则用针头插入树干。
在步骤S101内,在一年的三月份和六月份分别对黄龙病果树进行打吊针,因为三月份和六月份根系最发达;治疗效果最好。混合液的PH值调和至6.5~6.8;对树龄为3年内的黄龙病果树,打混合液500毫升的混合液,对树龄为3年~6年的黄龙病果树,打混合液800毫升的混合液;对树龄为6年以上的黄龙病果树,打混合液1000毫升的混合液。
本发明提供一个实施例二:
该实施例二的药物包括按重量百分比的55%氨苄西林、27%舒巴坦、14.2%淀粉、2.6%羧甲淀粉钠、1.1%硬脂酸镁、0.04%硬脂酸、0.02%棕榈酸和0.04%二甲基硅油;在实施例二中,55%氨苄西林和27%舒巴坦的结合可使革兰氏阴性细菌被穿透杀死且不会使氨苄西林被β-内酰胺酶分解,使对革兰氏阴性细菌作用效果好,14.2%淀粉中和55%氨苄西林的药性比较好,1.1%硬脂酸镁、0.04%硬脂酸、0.02%棕榈酸结合,可以使硬脂酸镁促使氨苄西林迅速在黄龙病果树的韧皮部中内扩散,从而快速进入循环系统,将药物传输至花、叶、枝等各个部分,全面扑杀病树各部分的病原体,使花叶的病树逐渐转绿至正常叶子,同时0.04%硬脂酸和0.02%棕榈酸防止硬脂酸镁被分离,使硬脂酸镁发挥其作用,0.04%二甲基硅油平衡氨苄西林的流动性使之药效完全发挥出来,提高氨苄西林对韧皮部的渗透能力,提高其药效。
该实施例二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按重量百分比的55%氨苄西林、27%舒巴坦、14.2%淀粉、2.6%羧甲淀粉钠、1.1%硬脂酸镁、0.04%硬脂酸、0.02%棕榈酸和0.04%二甲基硅油放入在混合机中进行20分钟混合,组成混合物;
S2、将混合物放入气流粉碎机内粉碎30分钟进行粉碎,形成粉末;
S3、将粉末放入混合机中混合5分钟进行混合,形成混合粉末。
在广东省某地,2017年6月初进行桔子和脐橙的黄龙病树治疗,桔子和脐橙的黄龙病树各分别选取5株,共10株,采用该实施例二的药物的使用方法:
S101、按重量份加入1份药物和500份水,进行混合8分钟,形成混合液;将混合液的PH值调和至6.5;对树龄为3年内的黄龙病果树进行治疗;
S102、将混合液注入植物吊瓶内,用针头对准树干,呈与树干30度角,常压情况下插入树干2-4厘米深,将针头插入树的韧皮部。
经过5个月的吊瓶打针后,在2017年11月初对共10株黄龙病果树的叶子进行剪取,并进行检测,且摘下10株黄龙病果树的果实进行观察;
(1)5株桔子黄龙病树结果如下:
桔子黄龙病树 1# 2# 3# 4# 5#
叶子 青色 青色 青色 青色 青色
果实 黄色 黄色 黄色 黄色 黄色
(2)5株脐橙黄龙病树结果如下:
脐橙黄龙病树 1# 2# 3# 4# 5#
叶子 青色 青色 青色 青色 青色
果实 金橙色 金橙色 金橙色 金橙色 金橙色
在实施例二中,还将剪取的叶子样本送去第三方生物检测中心进行了生物微检测,如图10所示。
本发明提供一个实施例三:
该实施例三的药物包括按重量百分比的56%氨苄西林、28%舒巴坦、12.5%淀粉、1.8%羧甲淀粉钠、1.5%硬脂酸镁、0.08%硬脂酸、0.04%棕榈酸和0.08%二甲基硅油;在实施例三中,56%氨苄西林、28%舒巴坦的结合可使革兰氏阴性细菌被穿透杀死且不会使氨苄西林被β-内酰胺酶分解,使对革兰氏阴性细菌作用效果好,12.5%淀粉中和56%氨苄西林的药性比较好,羧甲淀粉钠使氨苄西林更容易被吸收入韧皮部;1.5%硬脂酸镁、0.08%硬脂酸、0.04%棕榈酸结合,可以使硬脂酸镁促使氨苄西林迅速在黄龙病果树的韧皮部中内扩散,从而快速进入循环系统,将药物传输至花、叶、枝等各个部分,全面扑杀病树各部分的病原体,使花叶的病树逐渐转绿至正常叶子,同时0.08%硬脂酸和0.04%棕榈酸防止硬脂酸镁被分离,使硬脂酸镁发挥其作用,0.08%二甲基硅油平衡氨苄西林的流动性使之药效完全发挥出来,提高氨苄西林对韧皮部的渗透能力,提高其药效。
该实施例三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按重量百分比的56%氨苄西林、28%舒巴坦、12.5%淀粉、1.8%羧甲淀粉钠、1.5%硬脂酸镁、0.08%硬脂酸、0.04%棕榈酸和0.08%二甲基硅油放入在混合机中进行20分钟混合,组成混合物;
S2、将混合物放入气流粉碎机内粉碎30分钟进行粉碎,形成粉末;
S3、将粉末放入混合机中混合5分钟进行混合,形成混合粉末。
在江西省某地,2017年3月中旬进行桔子和脐橙的黄龙病树治疗,桔子和脐橙的黄龙病树各分别选取5株,共10株,采用该实施例三的药物的使用方法:
S101、按重量份加入1份药物和500份水,进行混合8分钟,形成混合液;将混合液的PH值调和至6.5;对树龄为3年内的黄龙病果树进行治疗;
S102、将混合液注入植物吊瓶内,用针头对准树干,呈与树干30度角,常压情况下插入树干4厘米深,将针头插入树的韧皮部。
经过5个月的吊瓶打针后,在2017年11月中旬对共10株黄龙病果树的叶子进行剪取,并进行检测,且摘下10株黄龙病果树的果实进行观察;
(1)5株桔子黄龙病树结果如下:
桔子黄龙病树 1# 2# 3# 4# 5#
叶子 青色 青色 青色 青色 青色
果实 黄色 黄色 黄色 黄色 黄色
(2)5株脐橙黄龙病树结果如下:
脐橙黄龙病树 1# 2# 3# 4# 5#
叶子 青色 青色 青色 青色 青色
果实 金橙色 金橙色 金橙色 金橙色 金橙色
在实施例三中,还将剪取的叶子样本送去第三方生物检测中心进行了生物微检测,如图11所示。
通过实施例二和实施例三,可以看出,不同产地的黄龙病树采用相同的药物和使用方法,均可以治疗好黄龙病并结出好的果。
本发明提供一个实施例四:
该实施例四的药物包括按重量百分比的54%氨苄西林、26%舒巴坦、16.8%淀粉、2.2%羧甲淀粉钠、0.8%硬脂酸镁、0.07%硬脂酸、0.06%棕榈酸和0.07%二甲基硅油;在实施例四中,54%氨苄西林和26%舒巴坦的结合可使革兰氏阴性细菌被穿透杀死且不会使氨苄西林被β-内酰胺酶分解,使对革兰氏阴性细菌作用效果好,16.8%淀粉中和54%氨苄西林的药性比较好,羧甲淀粉钠使氨苄西林更容易被吸收入韧皮部;0.8%硬脂酸镁、0.07%硬脂酸、0.06%棕榈酸结合,可以使硬脂酸镁促使氨苄西林迅速在黄龙病果树的韧皮部中内扩散,从而快速进入循环系统,将药物传输至花、叶、枝等各个部分,全面扑杀病树各部分的病原体,使花叶的病树逐渐转绿至正常叶子,同时0.07%硬脂酸和0.06%棕榈酸防止硬脂酸镁被分离,使硬脂酸镁发挥其作用,0.07%二甲基硅油平衡氨苄西林的流动性使之药效完全发挥出来,提高氨苄西林对韧皮部的渗透能力,提高其药效。
该实施例四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按重量百分比的54%氨苄西林、26%舒巴坦、16.8%淀粉、2.2%羧甲淀粉钠、0.8%硬脂酸镁、0.07%硬脂酸、0.06%棕榈酸和0.07%二甲基硅油放入在混合机中进行30分钟混合,组成混合物;
S2、将混合物放入气流粉碎机内粉碎40分钟进行粉碎,形成粉末;
S3、将粉末放入混合机中混合8分钟进行混合,形成混合粉末。
在江西省某地,2017年3月中旬进行脐橙的黄龙病树治疗,脐橙的黄龙病树选取10株,采用该实施例四的药物的使用方法:
S101、按重量份加入1份药物和800份水,进行混合10分钟,形成混合液;将混合液的PH值调和至6.5;对树龄为3年~6个的黄龙病果树进行治疗;
S102、将混合液注入植物吊瓶内,用针头对准树干,呈与树干30度角,常压情况下插入树干5厘米深,将针头插入树的韧皮部。
经过8个月的吊瓶打针后,在2017年11月摘下10株黄龙病果树的果实进行观察,全部为金橙色,且各个饱满,也未发现周边果树发生黄龙病的现象,说明未向周边进行黄龙病传染。
本发明提供一个实施例五:
该实施例五的药物包括按重量百分比的57%阿莫西林、26%舒巴坦、13%淀粉、3%羧甲淀粉钠、0.87%硬脂酸镁、0.05%硬脂酸、0.03%棕榈酸和0.05%二甲基硅油;在实施例五中,57%阿莫西林可使革兰氏阴性细菌被穿透杀死,再配合26%舒巴坦的可与革兰氏阴性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发生不可逆的化学反应,使酶失去活性的药效,可使阿莫西林的药效增加近30倍,不会使阿莫西林被β-内酰胺酶分解,使对革兰氏阴性细菌作用效果更好,13%淀粉中和57%阿莫西林的药性比较好,3%羧甲淀粉钠使阿莫西林更容易被吸收入韧皮部,0.87%硬脂酸镁、0.05%硬脂酸、0.03%棕榈酸结合,可以使硬脂酸镁促使阿莫西林迅速在黄龙病果树的韧皮部中内扩散,从而快速进入循环系统,将药物传输至花、叶、枝等各个部分,全面扑杀病树各部分的病原体,使花叶的病树逐渐转绿至正常叶子,同时0.05%硬脂酸、0.03%棕榈酸防止硬脂酸镁被分离,使硬脂酸镁发挥其作用,0.07%二甲基硅油平衡阿莫西林的流动性使之药效完全发挥出来,提高阿莫西林对韧皮部的渗透能力,提高其药效。
该实施例五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按重量百分比的57%阿莫西林、26%舒巴坦、13%淀粉、3%羧甲淀粉钠、0.87%硬脂酸镁、0.05%硬脂酸、0.03%棕榈酸和0.05%二甲基硅油放入在混合机中进行35分钟混合,组成混合物;
S2、将混合物放入气流粉碎机内粉碎45分钟进行粉碎,形成粉末;
S3、将粉末放入混合机中混合10分钟进行混合,形成混合粉末。
在广东省某地,2017年3月中旬进行柑橘的黄龙病树治疗,柑橘的黄龙病树选取10株,采用该实施例五的药物的使用方法:
S101、按重量份加入1份药物和800份水,进行混合10分钟,形成混合液;将混合液的PH值调和至6.5;对树龄为3年~6个的黄龙病果树进行治疗;
S102、将混合液注入植物吊瓶内,用针头对准树干,呈与树干30度角,常压情况下插入树干2厘米深,将针头插入树的韧皮部。
经过8个月的吊瓶打针后,在2017年11月摘下10株黄龙病果树的果实进行观察,全部为金黄色,且各个饱满,也未发现周边果树发生黄龙病的现象,说明未向周边进行黄龙病传染。
本发明提供一个实施例六:
该实施例六的药物包括按重量百分比的55%阿莫西林、27%克拉维酸、14.2%淀粉、2.6%羧甲淀粉钠、1.1%硬脂酸镁、0.04%硬脂酸、0.02%棕榈酸和0.04%二甲基硅油;在实施例六中,55%阿莫西林和27%克拉维酸的结合可使革兰氏阴性细菌被穿透杀死且不会使阿莫西林被β-内酰胺酶分解,使对革兰氏阴性细菌作用效果好,14.2%淀粉中和55%阿莫西林的药性比较好,1.1%硬脂酸镁、0.04%硬脂酸、0.02%棕榈酸结合,可以使硬脂酸镁促使阿莫西林迅速在黄龙病果树的韧皮部中内扩散,从而快速进入循环系统,将药物传输至花、叶、枝等各个部分,全面扑杀病树各部分的病原体,使花叶的病树逐渐转绿至正常叶子,同时0.04%硬脂酸和0.02%棕榈酸防止硬脂酸镁被分离,使硬脂酸镁发挥其作用,0.04%二甲基硅油平衡阿莫西林的流动性使之药效完全发挥出来,提高阿莫西林对韧皮部的渗透能力,提高其药效。
该实施例六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按重量百分比的55%阿莫西林、27%克拉维酸、14.2%淀粉、2.6%羧甲淀粉钠、1.1%硬脂酸镁、0.04%硬脂酸、0.02%棕榈酸和0.04%二甲基硅油放入在混合机中进行20分钟混合,组成混合物;
S2、将混合物放入气流粉碎机内粉碎30分钟进行粉碎,形成粉末;
S3、将粉末放入混合机中混合5分钟进行混合,形成混合粉末。
在广东省某地,2017年3月中旬进行柑橘的黄龙病树治疗,柑橘的黄龙病树选取10株,采用该实施例六的药物的使用方法:
S101、按重量份加入1份药物和500份水,进行混合8分钟,形成混合液;将混合液的PH值调和至6.5;对树龄为3年内的黄龙病果树进行治疗;
S102、将混合液注入植物吊瓶内,用针头对准树干,呈与树干30度角,常压情况下插入树干2.5厘米深,将针头插入树的韧皮部。
经过8个月的吊瓶打针后,在2017年11月摘下10株黄龙病果树的果实进行观察,全部为金黄色,且各个饱满,也未发现周边果树发生黄龙病的现象,说明未向周边进行黄龙病传染,通过实施例五和六,可以看出实施例五和六的药物对患有黄龙病的柑橘有特效。
通过上述几个实施例的检测结果可看出,本发明的药物对黄龙病果树有效果,可以有效地抑制或杀死革兰氏阴性细菌,从而使黄龙病果树的黄龙病得到治疗,使其结出好果,避免了挖除或砍除病树导致的经济损失(树龄为3年内的果树属于生长期,一颗脐橙树可结果10公斤~30公斤果;树龄为3年~6年的果树属于成熟期,一颗脐橙树可结果30公斤~80公斤果;树龄为6年以上的果树属于巅峰期,一颗脐橙树可结果100公斤);如果因黄龙病砍除病树,重新栽种一颗果树,使之达到产量成熟丰产期或巅峰期,至少需要6年以上时间,其几年间重新种植一株的成本费和劳动费至少100元每株。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治疗黄龙病结好果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包括按重量百分比的80%~86%组分1和12%~25%组合2;
所述组分1包括用于抗革兰氏阴性细菌的β-内酰胺抗生素;
所述组分2包括填充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黄龙病结好果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分1还包括β-内酰胺酶抑制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治疗黄龙病结好果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分2还包括崩解剂和润滑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治疗黄龙病结好果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分2还包括脂肪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治疗黄龙病结好果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分2还包括二甲基硅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治疗黄龙病结好果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β-内酰胺抗生素采用氨苄西林,所述β-内酰胺酶抑制剂采用舒巴坦,所述填充剂采用淀粉,所述崩解剂采用羧甲淀粉钠作,所述润滑剂采用硬脂酸镁,所述脂肪酸采用硬脂酸和棕榈酸。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治疗黄龙病结好果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在组分1内,舒巴坦与氨苄西林的重量比为1/3~2/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治疗黄龙病结好果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包括按重量百分比的54%~57%氨苄西林、26%~29%舒巴坦、10.1%~18.4%淀粉、1.2%~4.5%羧甲淀粉钠、0.6%~1.9%硬脂酸镁、0.04%~0.08%硬脂酸、0.02%~0.04%棕榈酸和0.04%~0.08%二甲基硅油。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治疗黄龙病结好果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按重量百分比加入54%~57%氨苄西林、26%~29%舒巴坦、10.1%~18.4%淀粉、1.2%~4.5%羧甲淀粉钠、0.6%~1.9%硬脂酸镁、0.04%~0.08%硬脂酸、0.02%~0.04%棕榈酸和0.04%~0.08%二甲基硅油进行混合,组成混合物;
S2、将混合物进行粉碎,形成粉末;
S3、将粉末进行混合,形成混合粉末。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治疗黄龙病结好果的药物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01、按重量份加入1份药物和500份~1000份水,进行混合8分钟~16分钟,形成混合液;
S102、将混合液注入植物吊瓶内,将植物吊瓶的吊针插入树的韧皮部。
CN201711424270.5A 2017-12-25 2017-12-25 一种治疗黄龙病结好果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Pending CN10995301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24270.5A CN109953018A (zh) 2017-12-25 2017-12-25 一种治疗黄龙病结好果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24270.5A CN109953018A (zh) 2017-12-25 2017-12-25 一种治疗黄龙病结好果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53018A true CN109953018A (zh) 2019-07-02

Family

ID=670213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424270.5A Pending CN109953018A (zh) 2017-12-25 2017-12-25 一种治疗黄龙病结好果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953018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154250A1 (en) * 2019-01-22 2020-07-30 Board of Regents of the Nevada System of Higher Education on behalf of Nevada State College The use of lipophilic beta-lactam antibiotics and carboxylate esters for the treatment of bacterial infections within citrus and other plant species
CN111919851A (zh) * 2020-09-14 2020-11-13 古田县翠屏湖苗圃水果基地 一种用于防治柑橘黄化病和黄龙病的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12450219A (zh) * 2020-12-09 2021-03-09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阿维巴坦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复配增效组合物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12386A (zh) * 2011-12-16 2012-06-27 南京农业大学 宠物用阿莫西林或阿莫西林与克拉维酸钾速溶咀嚼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91558A (zh) * 2014-04-02 2014-07-02 华中农业大学 柑桔接穗预处理促使复合感染病原脱除的技术
CN104430342A (zh) * 2014-12-12 2015-03-25 李小龙 一种治疗柑橘黄龙病的药物及其使用方法
CN105801246A (zh) * 2016-03-03 2016-07-27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一种防治黄龙病的杀菌剂复配物及制备方法
CN106070262A (zh) * 2016-06-23 2016-11-09 南京农业大学 一种用于黄龙病防控的药剂
CN107047210A (zh) * 2017-05-22 2017-08-18 高必红 一种砂糖桔黄龙病的防治方法
US20190029250A1 (en) * 2017-06-19 2019-01-31 Keith DeSanto Preventing and destroying Citrus Greening and Citrus Canker using Rhamnolipid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12386A (zh) * 2011-12-16 2012-06-27 南京农业大学 宠物用阿莫西林或阿莫西林与克拉维酸钾速溶咀嚼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91558A (zh) * 2014-04-02 2014-07-02 华中农业大学 柑桔接穗预处理促使复合感染病原脱除的技术
CN104430342A (zh) * 2014-12-12 2015-03-25 李小龙 一种治疗柑橘黄龙病的药物及其使用方法
CN105801246A (zh) * 2016-03-03 2016-07-27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一种防治黄龙病的杀菌剂复配物及制备方法
CN106070262A (zh) * 2016-06-23 2016-11-09 南京农业大学 一种用于黄龙病防控的药剂
CN107047210A (zh) * 2017-05-22 2017-08-18 高必红 一种砂糖桔黄龙病的防治方法
US20190029250A1 (en) * 2017-06-19 2019-01-31 Keith DeSanto Preventing and destroying Citrus Greening and Citrus Canker using Rhamnolipid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关志宇: "《药物制剂辅料与包装材料》", 31 January 2017,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周自永等: "《新编常用药物手册》", 31 July 2002, 金盾出版社 *
朱金旺: "《药剂学》", 31 January 1966, 人民卫生出版社 *
陈仕钦等: "柑橘黄龙病防控药剂筛选试验初报", 《植物保护》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154250A1 (en) * 2019-01-22 2020-07-30 Board of Regents of the Nevada System of Higher Education on behalf of Nevada State College The use of lipophilic beta-lactam antibiotics and carboxylate esters for the treatment of bacterial infections within citrus and other plant species
CN111919851A (zh) * 2020-09-14 2020-11-13 古田县翠屏湖苗圃水果基地 一种用于防治柑橘黄化病和黄龙病的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11919851B (zh) * 2020-09-14 2022-05-03 古田县翠屏湖苗圃水果基地 一种用于防治柑橘黄化病和黄龙病的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12450219A (zh) * 2020-12-09 2021-03-09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阿维巴坦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复配增效组合物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12986B (zh) 富硒火龙果的种植方法
CN105248222A (zh) 一种龙眼的种植方法
CN103274828B (zh) 一种西瓜多元杀虫菌微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03930A (zh) 一种石榴高产的种植方法
CN109953018A (zh) 一种治疗黄龙病结好果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CN105875331A (zh) 一种砂糖橘与红薯套种的方法
CN104303907B (zh) 一种苏南丘陵地区果园生态除草方法
CN103283725A (zh) 含氨基寡糖素和井冈霉素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10089328A (zh) 根治柑橘黄龙病的方法
CN106258770A (zh) 一种火龙果种苗防病虫的处理方法
CN107810950A (zh) 一种八角炭疽病的防治方法
CN106417309A (zh) 一种桉树树桩灭活药剂及使用技术
CN113383674A (zh) 一种茯苓的种植方法
CN106234005A (zh) 一种天麻的种植方法
CN109247176A (zh) 一种果树弱寄生病害绿色防控方法
KR20170033470A (ko) 유황 함유량이 높은 부추 재배방법 및 유황 함유량이 높은 부추
CN106718608A (zh) 一种台湾柠檬的种植方法
CN106747964A (zh) 一种防根腐病的沃柑种植专用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6212154A (zh) 喀斯特石漠化山地澳洲坚果栽培方法
CN102336610A (zh) 促进植物伤口愈合的中药组合物
CN110934038A (zh) 一种猕猴桃病虫防治的方法
CN106818952A (zh) 一种防治土豆根腐病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44280A (zh) 一种可降解农药残留的生物制剂
CN104945088A (zh) 一种防治大豆根腐病生物药肥
CN107409908A (zh) 一种矮杨梅种植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