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51565B - 供应链管理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介质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供应链管理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介质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51565B
CN109951565B CN201910258381.6A CN201910258381A CN109951565B CN 109951565 B CN109951565 B CN 109951565B CN 201910258381 A CN201910258381 A CN 201910258381A CN 109951565 B CN109951565 B CN 10995156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sent
file
message
supply ch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5838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951565A (zh
Inventor
吴经胜
邹应喜
司马超
司马虎
罗剑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Dichain Technology Co Ltd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Dichain Technology Co Ltd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Dichain Technology Co Ltd,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Dicha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25838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951565B/zh
Publication of CN1099515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515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9515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515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供应链管理系统的数据传输的方法、装置、介质和电子设备,涉及电子信息技术领域,应用于供应链管理系统的发送端,该方法包括:当待发送数据的数据类型为文件类型时,将待发送数据打包为第一文件,并将待发送数据的参数信息打包为第一报文,将第一文件发送至服务器,并将第一报文发送至接收端,以便接收端根据第一报文从服务器获取第一文件,并对第一文件进行解包,当待发送数据的数据类型为信息类型时,将待发送数据打包为第二报文,将第二报文发送至接收端,以便接收端对第二报文进行解包。能够根据数据类型,确定数据的传输方式,兼顾数据传输的实时要求和稳定要求。

Description

供应链管理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介质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电子信息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供应链管理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介质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领域开始借助电子信息技术实现线上的数据管理,例如供应链金融领域(保付代理、账款质押、票据贴现等),付款方签发应付账款的凭证,收款方签收应付账款的凭证,在付款方和收款方对应付账款进行签发或签收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应付账款的数据,这些数据中经常会包括指令信息(例如:签发指令、签收指令等)和占用较大空间的影像资料(例如:收据、合同、发票等凭证的扫描文件等)。对于指令信息来说,时效性要求高,而对于影像资料来说与业务关联性强,需要保证稳定传输,现有技术中,采用C/S(英文:Client/Server,中文:客户端/服务器)架构,很难满足指令信息的时效性,而B/S(英文:Browser/Server,中文:浏览器/服务器)架构的传输带宽有限,很难满足影像资料的稳定传输。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供应链管理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介质和电子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不能满足数据传输的时效性和稳定性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供应链管理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供应链管理系统的发送端,所述方法包括:
当待发送数据的数据类型为文件类型时,将所述待发送数据打包为第一文件,并将所述待发送数据的参数信息打包为第一报文,所述待发送数据的参数信息包括:所述待发送数据的文件类型、文件名称、文件数量和文件大小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待发送数据中包括:供应链数据;
将所述第一文件发送至服务器,并将所述第一报文发送至接收端,以便所述接收端根据所述第一报文从所述服务器获取所述第一文件,并对所述第一文件进行解包;
当所述待发送数据的数据类型为信息类型时,将所述待发送数据打包为第二报文;
将所述第二报文发送至所述接收端,以便所述接收端对所述第二报文进行解包。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接收端发送的检验结果,所述检验结果为所述接收端对所述待发送数据进行检验后,发送的所述待发送数据对应的检验结果。
可选地,所述将所述待发送数据打包为第一文件,并将所述待发送数据对应的参数信息打包为第一报文,包括:
根据所述发送端的第一私钥对所述待发送数据进行签名,以得到第一初始文件,并根据所述第一私钥对所述待发送数据对应的参数信息进行签名,以得到第一初始报文;
根据所述接收端的第二公钥对所述第一初始文件进行加密,以得到所述第一文件,并根据所述第二公钥对所述第一初始报文进行加密,以得到所述第一报文;
所述将所述待发送数据打包为第二报文,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私钥对所述待发送数据进行签名,以得到第二初始报文;
根据所述第二公钥对所述第二初始报文进行加密,以得到所述第二报文。
可选地,所述将所述待发送数据打包为第一文件,并将所述待发送数据对应的参数信息打包为第一报文,包括:
检验所述供应链数据是否合法,所述供应链数据包括:应付账款、款项状态、到账日期、金额明细、总金额中的至少一种;
当所述供应链数据合法时,将所述供应链数据打包为第一文件,并将所述供应链数据对应的参数信息打包为第一报文。
可选地,所述将所述第一文件发送至服务器,并将所述第一报文发送至接收端,包括:
将所述第一文件按照文件传输协议FTP或安全文件传输协议SFTP发送至所述服务器;
将所述第一报文按照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或超文本安全传输协议HTTPS发送至所述接收端。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供应链管理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供应链管理系统的接收端,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发送端发送的第一报文,所述第一报文为所述发送端在待发送数据的数据类型为文件类型时,将所述待发送数据的参数信息进行打包得到的报文,所述待发送数据中包括:供应链数据;
对所述第一报文进行解包,以得到所述待发送数据的参数信息,并根据所述待发送数据的参数信息从服务器获取第一文件,所述第一文件为所述发送端在待发送数据的数据类型为文件类型时,将所述待发送数据进行打包得到的文件;
对所述第一文件进行解包,以得到所述待发送数据;
接收所述发送端发送的第二报文,所述第二报文为所述发送端在待发送数据的数据类型为信息类型时,将所述待发送数据的参数信息进行打包得到的报文;
对所述第二报文进行解包,以得到所述待发送数据。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待发送数据进行检验,并将检验所述待发送数据对应的检验结果发送至所述发送端。
可选地,所述对所述第一报文进行解包,以得到所述待发送数据的参数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接收端的第二私钥对所述第一报文进行解密,以得到第一初始报文;
根据所述发送端的第一公钥对所述第一初始报文进行解签名,以得到所述待发送数据的参数信息;
所述对所述第一文件进行解包,以得到所述待发送数据,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私钥对所述第一文件进行解密,以得到第一初始文件;
根据所述第一公钥对所述第一初始文件进行解签名,以得到所述待发送数据;
所述对所述第二报文进行解包,以得到所述待发送数据,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私钥对所述第二报文进行解密,以得到第二初始报文;
根据所述第一公钥对所述第二初始报文进行解签名,以得到所述待发送数据。
可选地,所述对所述待发送数据进行检验,并将所述待发送数据对应的检验结果发送至所述发送端,包括:
检验所述供应链数据是否合法,所述供应链数据包括:应付账款、款项状态、到账日期、金额明细、总金额中的至少一种;
当所述供应链数据合法时,所述检验结果为检验成功,当所述供应链数据不合法时,所述检验结果为检验失败;
将所述检验结果发送至所述发送端。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供应链管理系统的数据传输装置,应用于供应链管理系统的发送端,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打包模块,用于当待发送数据的数据类型为文件类型时,将所述待发送数据打包为第一文件,并将所述待发送数据的参数信息打包为第一报文,所述待发送数据的参数信息包括:所述待发送数据的文件类型、文件名称、文件数量和文件大小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待发送数据中包括:供应链数据;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文件发送至服务器,并将所述第一报文发送至接收端,以便所述接收端根据所述第一报文从所述服务器获取所述第一文件,并对所述第一文件进行解包;
第二打包模块,用于当所述待发送数据的数据类型为信息类型时,将所述待发送数据打包为第二报文;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二报文发送至所述接收端,以便所述接收端对所述第二报文进行解包。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接收端发送的检验结果,所述检验结果为所述接收端对所述待发送数据进行检验后,发送的所述待发送数据对应的检验结果。
可选地,所述第一打包模块包括:
第一签名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发送端的第一私钥对所述待发送数据进行签名,以得到第一初始文件,并根据所述第一私钥对所述待发送数据对应的参数信息进行签名,以得到第一初始报文;
第一加密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接收端的第二公钥对所述第一初始文件进行加密,以得到所述第一文件,并根据所述第二公钥对所述第一初始报文进行加密,以得到所述第一报文;
所述第二打包模块包括:
第二签名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私钥对所述待发送数据进行签名,以得到第二初始报文;
第二加密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公钥对所述第二初始报文进行加密,以得到所述第二报文。
可选地,所述第一打包模块包括:
检验子模块,用于检验所述供应链数据是否合法,所述供应链数据包括:应付账款、款项状态、到账日期、金额明细、总金额中的至少一种;
打包子模块,用于当所述供应链数据合法时,将所述供应链数据打包为第一文件,并将所述供应链数据对应的参数信息打包为第一报文。
可选地,所述第一发送模块用于:
将所述第一文件按照文件传输协议FTP或安全文件传输协议SFTP发送至所述服务器;
将所述第一报文按照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或超文本安全传输协议HTTPS发送至所述接收端。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供应链管理系统的数据传输装置,应用于供应链管理系统的接收端,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发送端发送的第一报文,所述第一报文为所述发送端在待发送数据的数据类型为文件类型时,将所述待发送数据的参数信息进行打包得到的报文,所述待发送数据中包括:供应链数据;
第一解包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报文进行解包,以得到所述待发送数据的参数信息,并根据所述待发送数据的参数信息从服务器获取第一文件,所述第一文件为所述发送端在待发送数据的数据类型为文件类型时,将所述待发送数据进行打包得到的文件;
所述第一解包模块,还用于对所述第一文件进行解包,以得到所述待发送数据;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发送端发送的第二报文,所述第二报文为所述发送端在待发送数据的数据类型为信息类型时,将所述待发送数据的参数信息进行打包得到的报文;
第二解包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二报文进行解包,以得到所述待发送数据。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对所述待发送数据进行检验,并将检验所述待发送数据对应的检验结果发送至所述发送端。
可选地,所述第一解包模块包括:
第一解密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接收端的第二私钥对所述第一报文进行解密,以得到第一初始报文;
第一解签名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发送端的第一公钥对所述第一初始报文进行解签名,以得到所述待发送数据的参数信息;
所述第一解密子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私钥对所述第一文件进行解密,以得到第一初始文件;
所述第一解签名子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公钥对所述第一初始文件进行解签名,以得到所述待发送数据;
所述第二解包模块包括:
第二解密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私钥对所述第二报文进行解密,以得到第二初始报文;
第二解签名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公钥对所述第二初始报文进行解签名,以得到所述待发送数据。
可选地,所述发送模块包括:
检验子模块,检验所述供应链数据是否合法,所述供应链数据包括:应付账款、款项状态、到账日期、金额明细、总金额中的至少一种;
确定子模块,用于当所述供应链数据合法时,所述检验结果为检验成功,当所述供应链数据不合法时,所述检验结果为检验失败;
发送子模块,用于将所述检验结果发送至所述发送端。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五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第一方面提供的供应链管理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步骤。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六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存储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第一方面提供的供应链管理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步骤。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七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第二方面提供的供应链管理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步骤。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八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存储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第二方面提供的供应链管理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步骤。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公开应用于供应链管理系统,在待发送数据是文件类型时,发送端首先将待发送数据打包为第一文件,并将待发送数据的参数信息打包为第一报文,之后将第一文件发送至服务器,第一报文发送至接收端,接收端在接收到第一报文后,根据第一报文从服务器获取第一文件,并对第一文件进行解包。其中,待发送数据中包括供应链数据,待发送数据的参数信息包括:所述待发送数据的文件类型、文件名称、文件数量和文件大小中的至少一种。当待发送数据是信息类型时,发送端首先将待发送数据打包为第二报文,之后将第二报文发送至接收端,接收端在接收到第二报文后,对第二报文进行解包。能够根据数据类型,确定数据的传输方式,兼顾数据传输的实时要求和稳定要求。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供应链管理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供应链管理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3a是根据图2所示方法中步骤101的流程图;
图3b是根据图2所示方法中步骤103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供应链管理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供应链管理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供应链管理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7a是根据图6所示方法中步骤202的流程图;
图7b是根据图6所示方法中步骤203的流程图;
图7c是根据图6所示方法中步骤205的流程图;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供应链管理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供应链管理系统的数据传输装置的框图;
图10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供应链管理系统的数据传输装置的框图;
图11a是根据图10所示装置中第一打包模块的框图;
图11b是根据图10所示装置中第二打包模块的框图;
图1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供应链管理系统的数据传输装置的框图;
图1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供应链管理系统的数据传输装置的框图;
图1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供应链管理系统的数据传输装置的框图;
图15a是根据图14所示装置中第一解包模块的框图;
图15b是根据图14所示装置中第二解包模块的框图;
图1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供应链管理系统的数据传输装置的框图;
图1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介绍本公开提供的供应链管理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介质和电子设备之前,首先对本公开中各个实施例所涉及的应用场景进行介绍,该应用场景可以为供应链管理系统,例如包括发送端、接收端和服务器,其中,接收端和发送端都能够通过网络与服务器进行数据通信,服务器能够为接收端和发送端提供数据服务,例如发送端可以向服务器发送文件,接收端能够从服务器中获取文件。其中,服务器可以是本地服务器,也可以是云端服务器,接收端和发送端例如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电视、智能手表、PDA(英文: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中文:个人数字助理)、便携计算机等移动终端,也可以是台式计算机等固定终端。其中,服务器上可以布置有供应链管理系统,接收端和发送端既可以是付款方(即企业),也可以是收款方(即各级供应商),接收端和发送端可以预先在供应链管理系统上注册,并以账号绑定或验证码的形式登录供应链管理系统,接收端和发送端都可以发出指令信息(例如:签发指令、签收指令等)或上传凭证信息(例如:收据、合同、发票等凭证的扫描文件)。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供应链管理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应用于供应链管理系统的发送端,包括:
步骤101,当待发送数据的数据类型为文件类型时,将待发送数据打包为第一文件,并将待发送数据的参数信息打包为第一报文,待发送数据的参数信息包括:待发送数据的文件类型、文件名称、文件数量和文件大小中的至少一种,待发送数据中包括:供应链数据。
举例来说,在发送端有待发送数据需要发送至接收端时,首先确定待发送数据的数据类型,再根据数据类型来确定对待发送数据的处理方式。其中,待发送数据可以包括供应链数据,供应链数据可以包括能够描述一条供应链的参数,例如:可以包括应付账款、应付账款的付款方代码、收款方代码(付款方代码能够唯一标识一个付款方,收款方代码能够唯一标识一个收款方),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应付账款对应的款项状态、金额明细、总金额和各种日期信息(例如:立账日期、到账日期等)等参数。数据类型可以包括文件类型和信息类型,文件类型的待发送数据所占用的存储空间较大,例如可以是图像数据(例如:.jpg、.png、.gif等格式)、影像数据(例如:.avi、.mp4、.rmvb等格式)或者文本数据(例如:.doc、.txt、.xls、.pdf等格式)等,信息类型的待发送数据用于传输实时的信息,例如可以是指令信息(例如:签发指令、签收指令、转让指令、融资指令等)、或者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传输的即时消息(例如:聊天信息)等。
当待发送数据的数据类型为文件类型时,由于待发送数据所占用的存储空间较大,为了保证待发送数据的稳定传输,发送端先将待发送数据按照第一预设规则打包为第一文件,并提取待发送数据中包含的参数信息,再将待发送数据的参数信息按照第二预设规则打包为第一报文。第一预设规则可以是发送端与接收端预先约定好的,将待发送数据打包为预设的文件格式,例如可以将待发送数据进行压缩,以得到.zip格式的第一文件,还可以将待发送数据打包为.txt格式的第一文件。第二预设规则可以是发送端与接收端预先约定好的报文格式,例如可以将待发送数据的参数信息封装为固定长度、固定结构的报文,也可以将待发送数据的参数信息封装为具有一定格式的字符串,例如:json(英文:JavaScript Object Notation,中文:java脚本对象简谱)、xml(英文:Extensible MarkupLanguage,中文:可扩展标记语言)等数据格式。其中,待发送数据的参数信息可以包括:待发送数据的文件类型、文件名称、文件数量、文件大小、创建时间、修改时间、版本号、作者信息等参数中的至少一种。
步骤102,将第一文件发送至服务器,并将第一报文发送至接收端,以便接收端根据第一报文从服务器获取第一文件,并对第一文件进行解包。
示例的,发送端在得到第一文件和第一报文后,分别将第一文件发送至服务器,由服务器来保存第一文件,以保证第一文件的稳定传输,将第一报文发送至接收端,以使接收端能够获得第一文件对应的信息(即待发送数据的参数信息)。接收端在接收到第一报文后,首先对第一报文进行解析,以得到待发送数据的参数信息,再根据待发送数据的参数信息从服务器获取第一文件,最后对第一文件进行解包,以得到待发送数据。
步骤103,当待发送数据的数据类型为信息类型时,将待发送数据打包为第二报文。
步骤104,将第二报文发送至接收端,以便接收端对第二报文进行解包。
举例来说,当待发送数据的数据类型为信息类型时,由于待发送数据通常需要实时传输,并且占用的存储空间较小,因此可以将待发送数据按照第三预设规则打包为第二报文直接发送至接收端,以保证待发送数据的实时传输。第三预设规则可以是发送端与接收端预先约定好的报文格式,例如可以将待发送数据封装为固定长度、固定结构的报文,也可以将待发送数据封装为具有一定格式的字符串,其中,打包第二报文的第三预设规则与打包第一报文的第二预设规则可以是相同的规则,也可以是不同的规则。
综上所述,本公开应用于供应链管理系统,在待发送数据是文件类型时,发送端首先将待发送数据打包为第一文件,并将待发送数据的参数信息打包为第一报文,之后将第一文件发送至服务器,第一报文发送至接收端,接收端在接收到第一报文后,根据第一报文从服务器获取第一文件,并对第一文件进行解包。其中,待发送数据中包括供应链数据,待发送数据的参数信息包括:所述待发送数据的文件类型、文件名称、文件数量和文件大小中的至少一种。当待发送数据是信息类型时,发送端首先将待发送数据打包为第二报文,之后将第二报文发送至接收端,接收端在接收到第二报文后,对第二报文进行解包。能够根据数据类型,确定数据的传输方式,兼顾数据传输的实时要求和稳定要求。
为了进一步保证数据传输的实时要求和稳定要求,步骤102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1)将第一文件按照FTP(英文:File Transfer Protocol,中文:文件传输协议)或SFTP(英文:Secure File Transfer Protocol,中文:安全文件传输协议)发送至服务器。2)将第一报文按照HTTP(英文: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中文:超文本传输协议)或HTTPS(英文: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 Secure,中文:超文本安全传输协议)发送至接收端,还可以通过Web Service或者socket(中文:套接字)等技术来实现。同样的,步骤104中的第二报文也可以按照HTTP或HTTPS发送至接收端。
需要说明的是,发送端可以通过预先预订的接口地址将第一报文或第二报文发送至接收端,其中,接口地址可以是网络中能够访问的任一地址,例如可以是URL(英文:Uniform Resource Locator,中文:统一资源定位符)地址,接口地址中还可以附带有系统级或业务级参数。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供应链管理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还包括:
步骤105,接收接收端发送的检验结果,其中检验结果为接收端对待发送数据进行检验后,发送的待发送数据对应的检验结果。
示例的,为了保证待发送数据传输的完整性,接收端在获取到待发送数据后,会对待发送数据进行检验,并将待发送数据对应的检验结果发送至发送端,发送端接收检验结果,以确定待发送数据的传输是否完成。其中,检验结果可以包括成功和失败两种状态,成功状态表示待发送数据的传输已完成,失败状态表示待发送数据的传输未完成。进一步的,检验结果还可以包括检验失败的具体原因,例如:信息不一致、信息不完整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数据传输的过程中,发送端可能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不断在发送待发送数据,因此在步骤105中接收检验结果,可以是在步骤102或步骤104之后,也可以是在步骤102或步骤104之前(即发送端接收的检验结果,是上一次发送的待发送数据对应的检验结果),还可以是在步骤102之后,步骤104之前(即同时存在第一报文和第二报文需要发送时,在发送端发送第一报文之后,接收端反馈第一报文对应的第一文件的检验结果,此时可能存在第二报文尚未发送)。因此图2中的执行顺序是对一种实现方式的举例,本公开对执行顺序不做限定。
图3a是根据图2所示方法中步骤101的流程图,如图3a所示,步骤101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1,根据发送端的第一私钥对待发送数据进行签名,以得到第一初始文件,并根据第一私钥对待发送数据对应的参数信息进行签名,以得到第一初始报文。
步骤1012,根据接收端的第二公钥对第一初始文件进行加密,以得到第一文件,并根据第二公钥对第一初始报文进行加密,以得到第一报文。
为了进一步保证待发送数据传输的安全性,以防止恶意第三方的篡改,在对待发送数据进行打包的过程中,可以采用不对称加密算法来对待发送数据、待发送数据对应的参数信息进行加密、加签名。加密算法可以是发送端和接收端预先约定的任一种加密算法,例如可以是:DES(英文:Data Encryption Standard,中文:数据加密标准)算法、AES(英文:Advanced Encryption Standard,中文:高级加密标准)算法、IDEA(英文:InternationalData Encryption Algorithm,中文:国际数据加密算法)、RSA(英文:Rivest ShamirAdleman)算法等,本公开对加密算法的类型不做限定。发送端本地存储有第一私钥和第一公钥,接收端本地存储有第二私钥和第二公钥,发送端和接收端可以预先交换各自的公钥,例如可以通过银行密钥交互接口交换第一公钥和第二公钥,经过公钥交换后,发送端本地存储有第一私钥、第一公钥和第二公钥,接收端本地存储有第二私钥、第二公钥和第一公钥。
当待发送数据的数据类型为文件类型时,发送端首先根据第一私钥对待发送数据和待发送数据对应的参数信息进行签名,以得到经过签名的第一初始文件和第一初始报文,再根据第二公钥对第一初始文件和第一初始报文进行加密,以得到经过加密的第一文件和第一报文。使得接收端在对第一报文和第一文件解包时,先利用第二私钥进行解密,再利用第一公钥进行解签名,以获得待发送数据。
图3b是根据图2所示方法中步骤103的流程图,如图3b所示,步骤103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31,根据第一私钥对待发送数据进行签名,以得到第二初始报文。
步骤1032,根据第二公钥对第二初始报文进行加密,以得到第二报文。
示例的,当待发送数据的数据类型为信息类型时,发送端首先根据第一私钥对待发送数据进行签名,以得到经过签名的第二初始报文,再根据第二公钥对第二初始报文进行加密,以得到经过加密的第二报文。使得接收端在对第二报文解包时,先利用第二私钥进行解密,再利用第一公钥进行解签名,以获得待发送数据。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供应链管理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步骤101包括:
步骤1013,检验供应链数据是否合法,供应链数据包括:应付账款、款项状态、到账日期、金额明细、总金额中的至少一种。
步骤1014,当供应链数据合法时,将供应链数据打包为第一文件,并将供应链数据对应的参数信息打包为第一报文。
举例来说,在发送待发送数据之前,发送端还可以对待发送数据的合法性进行检验,以保证数据传输的有效性。以待发送数据中供应链数据包括应付账款、应付账款对应的款项状态、金额明细、总金额和各种日期信息(例如:立账日期、到账日期等)为例,检验供应链数据是否合法的检验规则可以包括:金额明细的总和与总金额是否相等、款项状态为有效状态、立账日期与当前日期之间间隔大于等于7天等。在供应链数据通过检验规则,确定供应链数据为合法之后,再将供应链数据打包为第一文件,将供应链数据对应的参数信息打包为第一报文,从而避免了无效数据的传输,提高了数据传输的效率。
综上所述,本公开应用于供应链管理系统,在待发送数据是文件类型时,发送端首先将待发送数据打包为第一文件,并将待发送数据的参数信息打包为第一报文,之后将第一文件发送至服务器,第一报文发送至接收端,接收端在接收到第一报文后,根据第一报文从服务器获取第一文件,并对第一文件进行解包。其中,待发送数据中包括供应链数据,待发送数据的参数信息包括:所述待发送数据的文件类型、文件名称、文件数量和文件大小中的至少一种。当待发送数据是信息类型时,发送端首先将待发送数据打包为第二报文,之后将第二报文发送至接收端,接收端在接收到第二报文后,对第二报文进行解包。能够根据数据类型,确定数据的传输方式,兼顾数据传输的实时要求和稳定要求。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供应链管理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如图5所示,该方法应用于供应链管理系统的接收端,包括:
步骤201,接收发送端发送的第一报文,第一报文为发送端在待发送数据的数据类型为文件类型时,将待发送数据的参数信息进行打包得到的报文,待发送数据中包括:供应链数据。
步骤202,对第一报文进行解包,以得到待发送数据的参数信息,并根据待发送数据的参数信息从服务器获取第一文件,第一文件为发送端在待发送数据的数据类型为文件类型时,将待发送数据进行打包得到的文件。
步骤203,对第一文件进行解包,以得到待发送数据。
举例来说,接收端在接收到发送端发送的,在待发送数据的数据类型为文件类型时,将待发送数据的参数信息进行打包得到的第一报文时,首先按照与发送端预先约定好的第二预设规则对第一报文进行解包,以得到待发送数据的参数信息,再按照待发送数据的参数信息从服务器获取发送端发送的,将待发送数据打包得到的第一文件。例如,接收端可以根据待发送数据的参数信息中的文件名称从服务器中获取文件,并根据文件类型、文件数量、文件大小、创建时间、修改时间、版本号、作者信息等参数来检验从服务器中获取的文件是否为第一文件,从而保证待发送数据的可靠传输。当接收端在服务器中查找不到与待发送数据的参数信息匹配的文件时,或者从服务器中获取的文件的参数与待发送数据的参数信息不匹配时(例如:文件的大小与参数信息中的文件大小不相同,或文件的修改时间与参数信息中的修改时间不相同),可以向发送端反馈一个提示报文,用以提示“文件不存在或获取文件失败”。接收端获取到第一文件后,按照和发送端预先约定好的第一预设规则对第一文件进行解包,以得到待发送数据。
步骤204,接收发送端发送的第二报文,第二报文为发送端在待发送数据的数据类型为信息类型时,将待发送数据的参数信息进行打包得到的报文。
步骤205,对第二报文进行解包,以得到待发送数据。
同样的,接收端在接收到发送端发送的,在待发送数据的数据类型为信息类型时,将待发送数据进行打包得到的第二报文时,按照与发送端预先约定好的第三预设规则对第二报文进行解包,以得到待发送数据。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供应链管理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如图6所示,该方法还包括:
步骤206,对待发送数据进行检验,并将检验待发送数据对应的检验结果发送至发送端。
举例来说,为了保证数据传输的完整性,接收端在获取到待发送数据后,可以对待发送数据进行检验,并将对应的检验结果反馈给发送端,以告知发送端待发送数据的传输是否完成。检验结果可以包括成功和失败两种状态,成功状态表示待发送数据的传输已完成,失败状态表示待发送数据的传输未完成。进一步的,检验结果还可以包括检验失败的具体原因,例如:信息不一致、信息不完整等。
图7a是根据图6所示方法中步骤202的流程图,如图7a所示,步骤202可以包括:
步骤2021,根据接收端的第二私钥对第一报文进行解密,以得到第一初始报文。
步骤2022,根据发送端的第一公钥对第一初始报文进行解签名,以得到待发送数据的参数信息。
图7b是根据图6所示方法中步骤203的流程图,如图7b所示,步骤203可以包括:
步骤2031,根据第二私钥对第一文件进行解密,以得到第一初始文件。
步骤2032,根据第一公钥对第一初始文件进行解签名,以得到待发送数据。
图7c是根据图6所示方法中步骤205的流程图,如图7c所示,步骤205可以包括:
步骤2051,根据第二私钥对第二报文进行解密,以得到第二初始报文。
步骤2052,根据第一公钥对第二初始报文进行解签名,以得到待发送数据。
举例来说,为了进一步保证待发送数据传输的安全性,以防止恶意第三方的篡改,对应与发送端对待发送数据和待发送数据对应的参数信息进行的加签名和加密操作,接收端在接收到第一报文、第二报文或第一文件时,也会相应进行解密和解签名操作。发送端和接收端可以预先交换各自的公钥,经过公钥交换后,发送端本地存储有第一私钥、第一公钥和第二公钥,接收端本地存储有第二私钥、第二公钥和第一公钥。
对于第一报文或第一文件,可以先根据第二私钥进行解密,以得到第一初始报文或第一初始文件,再根据第一公钥对第一初始报文或第一初始文件进行解签名,以得到待发送数据的参数信息或待发送数据。同样的,对于第二报文,可以先根据第二私钥进行解密,以得到第二初始报文,再根据第一公钥对第二初始报文进行解签名,以得到待发送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在对第一报文、第二报文或第一文件进行解密、解签名的过程中,如果接收端出现解密或解签名失败的场景,表明对应的第一报文、第二报文或第一文件可能被篡改,或者第一报文、第二报文或第一文件可能损坏,此时,接收端可以给发送端反馈一个提示报文,用以提示“解密失败”或“解签名失败”,以告知发送端数据传输的状态。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供应链管理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如图8所示,步骤206包括:
步骤2061,检验供应链数据是否合法,供应链数据包括:应付账款、款项状态、到账日期、金额明细、总金额中的至少一种。
步骤2062,当供应链数据合法时,检验结果为检验成功,当供应链数据不合法时,检验结果为检验失败。
步骤2063,将检验结果发送至发送端。
为了保证数据传输的有效性,接收端在获取待发送数据之后,还可以检验待发送数据的合法性。以待发送数据中待供应链数据包括应付账款、款项状态、到账日期、金额明细、总金额为例,检验供应链数据是否合法的检验规则可以包括:金额明细的总和与总金额是否相等、款项状态为有效状态、立账日期与当前日期之间间隔大于等于7天等。当供应链数据通过检验规则时,确定供应链数据合法,检验结果为检验成功,当供应链数据未通过检验规则时,确定供应链数据不合法,检验结果为检验失败。最后接收端将检验结果发送至发送端,以告知发送端待发送数据的传输是否完成。其中,检验结果还可以包括检验失败的具体原因,例如:信息不一致、信息不完整等。
综上所述,本公开应用于供应链管理系统,接收端接收发送端在待发送数据是文件类型时,将待发送数据的参数信息进行打包得到的第一报文,再对第一报文进行解包,以得到待发送数据的参数信息,并根据待发送数据的参数信息从服务器获取发送端在待发送数据是文件类型时,将待发送数据打包得到的第一文件,最后对第一文件进行解包以得到待发送数据。其中,待发送数据中包括供应链数据。接收端还能够接收发送端在待发送数据是信息类型时,将待发送数据进行打包得到的第二报文,再对第二报文进行解包,以得到待发送数据。能够根据数据类型,确定数据的传输方式,兼顾数据传输的实时要求和稳定要求。
图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供应链管理系统的数据传输装置的框图,如图9所示,该装置300应用于供应链管理系统的发送端,包括:
第一打包模块301,用于当待发送数据的数据类型为文件类型时,将待发送数据打包为第一文件,并将待发送数据的参数信息打包为第一报文,待发送数据的参数信息包括:待发送数据的文件类型、文件名称、文件数量和文件大小中的至少一种,待发送数据中包括:供应链数据。
第一发送模块302,用于将第一文件发送至服务器,并将第一报文发送至接收端,以便接收端根据第一报文从服务器获取第一文件,并对第一文件进行解包。
第二打包模块303,用于当待发送数据的数据类型为信息类型时,将待发送数据打包为第二报文。
第二发送模块304,用于将第二报文发送至接收端,以便接收端对第二报文进行解包。
图10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供应链管理系统的数据传输装置的框图,如图10所示,该装置300还包括:
接收模块305,用于接收接收端发送的检验结果,检验结果为接收端对待发送数据进行检验后,发送的待发送数据对应的检验结果。
图11a是根据图10所示装置中第一打包模块的框图,如图11a所示,第一打包模块301可以包括:
第一签名子模块3011,用于根据发送端的第一私钥对待发送数据进行签名,以得到第一初始文件,并根据第一私钥对待发送数据对应的参数信息进行签名,以得到第一初始报文。
第一加密子模块3012,用于根据接收端的第二公钥对第一初始文件进行加密,以得到第一文件,并根据第二公钥对第一初始报文进行加密,以得到第一报文。
图11b是根据图10所示装置中第二打包模块的框图,如图11b所示,第二打包模块303可以包括:
第二签名子模块3031,用于根据第一私钥对待发送数据进行签名,以得到第二初始报文。
第二加密子模块3032,用于根据第二公钥对第二初始报文进行加密,以得到第二报文。
图1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供应链管理系统的数据传输装置的框图,如图12所示,第一打包模块301包括:
检验子模块3013,用于检验供应链数据是否合法,供应链数据包括:应付账款、款项状态、到账日期、金额明细、总金额中的至少一种。
打包子模块3014,用于当供应链数据合法时,将供应链数据打包为第一文件,并将供应链数据对应的参数信息打包为第一报文。
可选的,第一发送模块302可以用于实现以下步骤:
1)将第一文件按照文件传输协议FTP或安全文件传输协议SFTP发送至服务器。
2)将第一报文按照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或超文本安全传输协议HTTPS发送至接收端。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装置,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综上所述,本公开应用于供应链管理系统,在待发送数据是文件类型时,发送端首先将待发送数据打包为第一文件,并将待发送数据的参数信息打包为第一报文,之后将第一文件发送至服务器,第一报文发送至接收端,接收端在接收到第一报文后,根据第一报文从服务器获取第一文件,并对第一文件进行解包。其中,待发送数据中包括供应链数据,待发送数据的参数信息包括:所述待发送数据的文件类型、文件名称、文件数量和文件大小中的至少一种。当待发送数据是信息类型时,发送端首先将待发送数据打包为第二报文,之后将第二报文发送至接收端,接收端在接收到第二报文后,对第二报文进行解包。能够根据数据类型,确定数据的传输方式,兼顾数据传输的实时要求和稳定要求。
图1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供应链管理系统的数据传输装置的框图,如图13所示,该装置400应用于供应链管理系统的接收端,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401,用于接收发送端发送的第一报文,第一报文为发送端在待发送数据的数据类型为文件类型时,将待发送数据的参数信息进行打包得到的报文。
第一解包模块402,用于对第一报文进行解包,以得到待发送数据的参数信息,并根据待发送数据的参数信息从服务器获取第一文件,第一文件为发送端在待发送数据的数据类型为文件类型时,将待发送数据进行打包得到的文件,待发送数据中包括:供应链数据。
第一解包模块402,还用于对第一文件进行解包,以得到待发送数据。
第二接收模块403,用于接收发送端发送的第二报文,第二报文为发送端在待发送数据的数据类型为信息类型时,将待发送数据的参数信息进行打包得到的报文。
第二解包模块404,用于对第二报文进行解包,以得到待发送数据。
图1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供应链管理系统的数据传输装置的框图,如图14所示,该装置400还包括:
发送模块405,用于对待发送数据进行检验,并将检验待发送数据对应的检验结果发送至发送端。
图15a是根据图14所示装置中第一解包模块的框图,如图15a所示,第一解包模块402包括:
第一解密子模块4021,用于根据接收端的第二私钥对第一报文进行解密,以得到第一初始报文。
第一解签名子模块4022,用于根据发送端的第一公钥对第一初始报文进行解签名,以得到待发送数据的参数信息。
第一解密子模块4021,还用于根据第二私钥对第一文件进行解密,以得到第一初始文件。
第一解签名子模块4022,还用于根据第一公钥对第一初始文件进行解签名,以得到待发送数据。
图15b是根据图14所示装置中第二解包模块的框图,如图15b所示,第二解包模块404包括:
第二解密子模块4041,用于根据第二私钥对第二报文进行解密,以得到第二初始报文。
第二解签名子模块4042,用于根据第一公钥对第二初始报文进行解签名,以得到待发送数据。
图1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供应链管理系统的数据传输装置的框图,如图16所示,发送模块405包括:
检验子模块4051,检验供应链数据是否合法,供应链数据包括:应付账款、款项状态、到账日期、金额明细、总金额中的至少一种。
确定子模块4052,用于当供应链数据合法时,检验结果为检验成功,当供应链数据不合法时,检验结果为检验失败。
发送子模块4053,用于将检验结果发送至发送端。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装置,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综上所述,本公开应用于供应链管理系统,接收端接收发送端在待发送数据是文件类型时,将待发送数据的参数信息进行打包得到的第一报文,再对第一报文进行解包,以得到待发送数据的参数信息,并根据待发送数据的参数信息从服务器获取发送端在待发送数据是文件类型时,将待发送数据打包得到的第一文件,最后对第一文件进行解包以得到待发送数据。其中,待发送数据中包括供应链数据。接收端还能够接收发送端在待发送数据是信息类型时,将待发送数据进行打包得到的第二报文,再对第二报文进行解包,以得到待发送数据。能够根据数据类型,确定数据的传输方式,兼顾数据传输的实时要求和稳定要求。
图1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500的框图。如图17所示,该电子设备500可以包括:处理器501,存储器502。该电子设备500还可以包括多媒体组件503,输入/输出(I/O)接口504,以及通信组件505中的一者或多者。
其中,处理器501用于控制该电子设备500的整体操作,以完成上述的图1至图8所示的供应链管理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存储器502用于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在该电子设备500的操作,这些数据例如可以包括用于在该电子设备500上操作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以及应用程序相关的数据,例如联系人数据、收发的消息、图片、音频、视频等等。该存储器502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简称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简称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简称PROM),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多媒体组件503可以包括屏幕和音频组件。其中屏幕例如可以是触摸屏,音频组件用于输出和/或输入音频信号。例如,音频组件可以包括一个麦克风,麦克风用于接收外部音频信号。所接收的音频信号可以被进一步存储在存储器502或通过通信组件505发送。音频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扬声器,用于输出音频信号。I/O接口504为处理器501和其他接口模块之间提供接口,上述其他接口模块可以是键盘,鼠标,按钮等。这些按钮可以是虚拟按钮或者实体按钮。通信组件505用于该电子设备500与其他设备之间进行有线或无线通信。无线通信,例如Wi-Fi,蓝牙,近场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简称NFC),2G、3G或4G,或它们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因此相应的该通信组件505可以包括:Wi-Fi模块,蓝牙模块,NFC模块。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电子设备50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简称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Signal Processor,简称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Device,简称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简称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简称FPGA)、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上述的图1至图8所示的供应链管理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
在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程序指令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图1至图8所示的供应链管理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步骤。例如,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为上述包括程序指令的存储器502,上述程序指令可由电子设备500的处理器501执行以完成上述的图1至图8所示的供应链管理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本公开后,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同时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出的精确结构,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6)

1.一种供应链管理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供应链管理系统的发送端,所述方法包括:
当待发送数据的数据类型为文件类型时,将所述待发送数据打包为第一文件,并将所述待发送数据的参数信息打包为第一报文,所述待发送数据的参数信息包括:所述待发送数据的文件类型、文件名称、文件数量和文件大小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待发送数据中包括:供应链数据;
将所述第一文件发送至服务器,并将所述第一报文发送至接收端,以便所述接收端根据所述第一报文从所述服务器获取所述第一文件,并对所述第一文件进行解包;
当所述待发送数据的数据类型为信息类型时,将所述待发送数据打包为第二报文;
将所述第二报文发送至所述接收端,以便所述接收端对所述第二报文进行解包;
所述将所述待发送数据打包为第一文件,并将所述待发送数据对应的参数信息打包为第一报文,包括:
检验所述供应链数据是否合法,所述供应链数据包括:应付账款、款项状态、到账日期、金额明细、总金额中的至少一种;
当所述供应链数据合法时,将所述供应链数据打包为第一文件,并将所述供应链数据对应的参数信息打包为第一报文;
其中,若所述供应链数据中的所述金额明细的总和与所述总金额相等,且所述款项状态为有效状态,所述供应链数据为合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接收端发送的检验结果,所述检验结果为所述接收端对所述待发送数据进行检验后,发送的所述待发送数据对应的检验结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待发送数据打包为第一文件,并将所述待发送数据对应的参数信息打包为第一报文,包括:
根据所述发送端的第一私钥对所述待发送数据进行签名,以得到第一初始文件,并根据所述第一私钥对所述待发送数据对应的参数信息进行签名,以得到第一初始报文;
根据所述接收端的第二公钥对所述第一初始文件进行加密,以得到所述第一文件,并根据所述第二公钥对所述第一初始报文进行加密,以得到所述第一报文;
所述将所述待发送数据打包为第二报文,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私钥对所述待发送数据进行签名,以得到第二初始报文;
根据所述第二公钥对所述第二初始报文进行加密,以得到所述第二报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一文件发送至服务器,并将所述第一报文发送至接收端,包括:
将所述第一文件按照文件传输协议FTP或安全文件传输协议SFTP发送至所述服务器;
将所述第一报文按照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或超文本安全传输协议HTTPS发送至所述接收端。
5.一种供应链管理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供应链管理系统的接收端,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发送端发送的第一报文,所述第一报文为所述发送端在待发送数据的数据类型为文件类型时,将所述待发送数据的参数信息进行打包得到的报文,所述待发送数据中包括:供应链数据;
对所述第一报文进行解包,以得到所述待发送数据的参数信息,并根据所述待发送数据的参数信息从服务器获取第一文件,所述第一文件为所述发送端在待发送数据的数据类型为文件类型时,将所述待发送数据进行打包得到的文件;
对所述第一文件进行解包,以得到所述待发送数据;
接收所述发送端发送的第二报文,所述第二报文为所述发送端在待发送数据的数据类型为信息类型时,将所述待发送数据的参数信息进行打包得到的报文;
对所述第二报文进行解包,以得到所述待发送数据;
对所述待发送数据进行检验,并将检验所述待发送数据对应的检验结果发送至所述发送端;
所述对所述待发送数据进行检验,并将所述待发送数据对应的检验结果发送至所述发送端,包括:
检验所述供应链数据是否合法,所述供应链数据包括:应付账款、款项状态、到账日期、金额明细、总金额中的至少一种;
当所述供应链数据合法时,所述检验结果为检验成功,当所述供应链数据不合法时,所述检验结果为检验失败;
将所述检验结果发送至所述发送端;
其中,若所述供应链数据中的所述金额明细的总和与所述总金额相等,且所述款项状态为有效状态,所述供应链数据为合法。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第一报文进行解包,以得到所述待发送数据的参数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接收端的第二私钥对所述第一报文进行解密,以得到第一初始报文;
根据所述发送端的第一公钥对所述第一初始报文进行解签名,以得到所述待发送数据的参数信息;
所述对所述第一文件进行解包,以得到所述待发送数据,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私钥对所述第一文件进行解密,以得到第一初始文件;
根据所述第一公钥对所述第一初始文件进行解签名,以得到所述待发送数据;
所述对所述第二报文进行解包,以得到所述待发送数据,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私钥对所述第二报文进行解密,以得到第二初始报文;
根据所述第一公钥对所述第二初始报文进行解签名,以得到所述待发送数据。
7.一种供应链管理系统的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供应链管理系统的发送端,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打包模块,用于当待发送数据的数据类型为文件类型时,将所述待发送数据打包为第一文件,并将所述待发送数据的参数信息打包为第一报文,所述待发送数据的参数信息包括:所述待发送数据的文件类型、文件名称、文件数量和文件大小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待发送数据中包括:供应链数据;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文件发送至服务器,并将所述第一报文发送至接收端,以便所述接收端根据所述第一报文从所述服务器获取所述第一文件,并对所述第一文件进行解包;
第二打包模块,用于当所述待发送数据的数据类型为信息类型时,将所述待发送数据打包为第二报文;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二报文发送至所述接收端,以便所述接收端对所述第二报文进行解包;
所述第一打包模块包括:
检验子模块,用于检验所述供应链数据是否合法,所述供应链数据包括:应付账款、款项状态、到账日期、金额明细、总金额中的至少一种;
打包子模块,用于当所述供应链数据合法时,将所述供应链数据打包为第一文件,并将所述供应链数据对应的参数信息打包为第一报文;
其中,若所述供应链数据中的所述金额明细的总和与所述总金额相等,且所述款项状态为有效状态,所述供应链数据为合法。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接收端发送的检验结果,所述检验结果为所述接收端对所述待发送数据进行检验后,发送的所述待发送数据对应的检验结果。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打包模块包括:
第一签名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发送端的第一私钥对所述待发送数据进行签名,以得到第一初始文件,并根据所述第一私钥对所述待发送数据对应的参数信息进行签名,以得到第一初始报文;
第一加密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接收端的第二公钥对所述第一初始文件进行加密,以得到所述第一文件,并根据所述第二公钥对所述第一初始报文进行加密,以得到所述第一报文;
所述第二打包模块包括:
第二签名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私钥对所述待发送数据进行签名,以得到第二初始报文;
第二加密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公钥对所述第二初始报文进行加密,以得到所述第二报文。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送模块用于:
将所述第一文件按照文件传输协议FTP或安全文件传输协议SFTP发送至所述服务器;
将所述第一报文按照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或超文本安全传输协议HTTPS发送至所述接收端。
11.一种供应链管理系统的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供应链管理系统的接收端,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发送端发送的第一报文,所述第一报文为所述发送端在待发送数据的数据类型为文件类型时,将所述待发送数据的参数信息进行打包得到的报文,所述待发送数据中包括:供应链数据;
第一解包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报文进行解包,以得到所述待发送数据的参数信息,并根据所述待发送数据的参数信息从服务器获取第一文件,所述第一文件为所述发送端在待发送数据的数据类型为文件类型时,将所述待发送数据进行打包得到的文件;
所述第一解包模块,还用于对所述第一文件进行解包,以得到所述待发送数据;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发送端发送的第二报文,所述第二报文为所述发送端在待发送数据的数据类型为信息类型时,将所述待发送数据的参数信息进行打包得到的报文;
第二解包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二报文进行解包,以得到所述待发送数据;
发送模块,用于对所述待发送数据进行检验,并将检验所述待发送数据对应的检验结果发送至所述发送端;
所述发送模块包括:
检验子模块,检验所述供应链数据是否合法,所述供应链数据包括:应付账款、款项状态、到账日期、金额明细、总金额中的至少一种;
确定子模块,用于当所述供应链数据合法时,所述检验结果为检验成功,当所述供应链数据不合法时,所述检验结果为检验失败;
发送子模块,用于将所述检验结果发送至所述发送端;
其中,若所述供应链数据中的所述金额明细的总和与所述总金额相等,且所述款项状态为有效状态,所述供应链数据为合法。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解包模块包括:
第一解密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接收端的第二私钥对所述第一报文进行解密,以得到第一初始报文;
第一解签名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发送端的第一公钥对所述第一初始报文进行解签名,以得到所述待发送数据的参数信息;
所述第一解密子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私钥对所述第一文件进行解密,以得到第一初始文件;
所述第一解签名子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公钥对所述第一初始文件进行解签名,以得到所述待发送数据;
所述第二解包模块包括:
第二解密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私钥对所述第二报文进行解密,以得到第二初始报文;
第二解签名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公钥对所述第二初始报文进行解签名,以得到所述待发送数据。
1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4.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5或6所述方法的步骤。
16.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权利要求5或6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1910258381.6A 2019-04-01 2019-04-01 供应链管理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介质和电子设备 Active CN10995156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58381.6A CN109951565B (zh) 2019-04-01 2019-04-01 供应链管理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介质和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58381.6A CN109951565B (zh) 2019-04-01 2019-04-01 供应链管理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介质和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51565A CN109951565A (zh) 2019-06-28
CN109951565B true CN109951565B (zh) 2019-12-10

Family

ID=670124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58381.6A Active CN109951565B (zh) 2019-04-01 2019-04-01 供应链管理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介质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95156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30466B (zh) * 2021-08-11 2023-09-26 深圳市欧瑞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83628A (zh) * 2007-07-20 2007-12-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动态转发媒体源的方法
CN101136777A (zh) * 2007-10-18 2008-03-05 网经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网络管理系统中双加密通道协作的安全管理方法
WO2013016442A1 (en) * 2011-07-25 2013-01-3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anaging handoff triggering between unicast and multicast services
CN104158630A (zh) * 2014-08-27 2014-11-19 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工程学院 通用装备保障信息的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05611503A (zh) * 2015-12-30 2016-05-25 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网络环境下的信息通信方法及系统
CN106533967A (zh) * 2016-12-08 2017-03-22 北京中安智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自定义负载均衡策略的数据传输方法
CN108259229A (zh) * 2017-12-25 2018-07-06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管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31281B (zh) * 2017-06-26 2019-11-0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及其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83628A (zh) * 2007-07-20 2007-12-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动态转发媒体源的方法
CN101136777A (zh) * 2007-10-18 2008-03-05 网经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网络管理系统中双加密通道协作的安全管理方法
WO2013016442A1 (en) * 2011-07-25 2013-01-3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anaging handoff triggering between unicast and multicast services
CN104158630A (zh) * 2014-08-27 2014-11-19 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工程学院 通用装备保障信息的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05611503A (zh) * 2015-12-30 2016-05-25 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网络环境下的信息通信方法及系统
CN106533967A (zh) * 2016-12-08 2017-03-22 北京中安智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自定义负载均衡策略的数据传输方法
CN108259229A (zh) * 2017-12-25 2018-07-06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管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51565A (zh) 2019-06-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93007B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信息验证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200372503A1 (en) Transaction messaging
CN102801710B (zh) 一种网络交易方法和系统
US20130041830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provision payment services
US8949935B2 (en) Secure account creation
CN104767613A (zh) 签名验证方法、装置及系统
US20200403796A1 (en) Platform and method of certification of an electronic contract for electronic identification and trust services (eidas)
CN103617531A (zh) 基于可信二维码的安全支付方法和装置
CN106603636B (zh) 一种差错交易的标准化方法及装置
CN111314172B (zh) 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322416B (zh) 一种安全认证实现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149354A (zh) 一种基于https协议的加密认证方法和装置
CN103281187A (zh) 安全认证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12202794A (zh) 交易数据的保护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CN115760082A (zh) 数字化支付处理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介质
CN108900472B (zh) 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9951565B (zh) 供应链管理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4499893B (zh) 基于区块链的投标文件加密存证方法和系统
CN114186994A (zh) 一种数字货币钱包应用的使用方法、终端及系统
CN112767142A (zh) 针对交易文件的处理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和介质
Mohamed et al. Protecting wireless data transmission in mobile application systems using digital watermarking technique
CN104486302A (zh) 一种移动交易安全认证方法
CN114826616B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KR102063574B1 (ko) 클라우드 기반 문서발송 방법, 장치, 및 이에 대한 컴퓨터프로그램
KR101511451B1 (ko) 키보드 입력 정보 암호화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