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49822A - 信号处理方法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信号处理方法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49822A
CN109949822A CN201910254414.XA CN201910254414A CN109949822A CN 109949822 A CN109949822 A CN 109949822A CN 201910254414 A CN201910254414 A CN 201910254414A CN 109949822 A CN109949822 A CN 1099498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sound
electronic equipment
voice signal
u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5441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力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25441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949822A/zh
Publication of CN1099498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4982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信号处理方法和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通过与目标振动体接触的第一传感器获得第一声音信号,该第一声音信号为源振动体产生的声音经该目标振动体传导至该第一传感器的信号,该目标振动体与该源振动体属于使用者的不同部位;通过与空气接触的第二传感器获得第二声音信号,该第二声音信号能包括该源振动体产生的声音经空气传导至该第二传感器的信号;至少处理该第一声音信号和该第二声音信号,得到处理结果;如果该处理结果满足条件,执行触发指令。本申请的方案可以实现语音识别的多样性。

Description

信号处理方法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信号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信号处理方法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电子设备的智能化越来越高。用户可以利用电子设备实现语音通话以及语音控制等多种基于语音信号的操作。
其中,基于语音信号的相关操作都与电子设备对语音信号的识别有着密切的关系。然而,目前电子设备对于语音信号识别的方式较为单一,不能支持多样化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信号处理方法和电子设备,以支持多样化的语音信号识别。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信号处理方法,包括:
通过与目标振动体接触的第一传感器获得第一声音信号,所述第一声音信号为源振动体产生的声音经所述目标振动体传导至所述第一传感器的信号,所述目标振动体与所述源振动体属于使用者的不同部位;
通过与空气接触的第二传感器获得第二声音信号,所述第二声音信号能包括所述源振动体产生的声音经空气传导至所述第二传感器的信号;
至少处理所述第一声音信号和所述第二声音信号,得到处理结果;
如果所述处理结果满足条件,执行触发指令。
优选的,所述至少处理所述第一声音信号和所述第二声音信号,得到处理结果,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声音信号和所述第二声音信号之间的差异信号,所述差异信号用于表征所述第一声音信号对应的源振动体所属的使用者的声音传导特征;
所述如果所述处理结果满足条件,执行触发指令,包括:
如果所述差异信号与基准信号匹配,执行所述第二声音信号对应的指令。
优选的,所述基准信号存储于电子设备中,且所述基准信号为目标用户的第一基准声音信号与所述目标用户的第二基准声音信号之间的差异信号,其中,所述第一基准声音信号为所述目标用户发出的声音经所述目标用户的目标振动体传导至所述第一传感器的声音信号,所述第二基准声音信号为所述目标用户发出的声音经空气传导至所述第二传感器的声音信号。
优选的,所述如果所述处理结果满足条件,执行触发指令,包括:
如果所述处理结果表明所述第一声音信号满足条件,执行处理得到的所述第二声音信号对应的指令。
优选的,所述如果所述处理结果表明所述第一声音信号满足条件,执行处理得到的所述第二声音信号对应的指令,包括:
如果所述第一声音信号的强度达到强度阈值,执行处理得到的所述第二声音信号对应的指令。
优选的,所述至少处理所述第一声音信号和所述第二声音信号,得到处理结果,包括:
获得所述第一声音信号的声音效果特征,所述声音效果特征用于表征声音信号所表现出的特征模式;
获得所述第二声音信号的声音效果特征;
所述如果所述处理结果表明所述第一声音信号满足条件,执行处理得到的所述第二声音信号对应的指令,包括:
如果所述第一声音信号的声音效果特征与所述第二声音信号的声音效果特征匹配,执行所述第二声音信号对应的指令。
优选的,在所述至少处理所述第一声音信号和所述第二声音信号,得到处理结果之前,还包括:
获得所述电子设备的使用场景数据,所述使用场景数据用于表征所述电子设备的使用者对于所述电子设备的环境声音的需求状况;
所述至少处理所述第一声音信号和所述第二声音信号,得到处理结果,包括:
基于所述使用场景数据,判断电子设备是否处于符合降低所述电子设备的环境声音的使用场景;
在电子设备处于符合降低所述电子设备的环境声音的使用场景下,处理所述第一声音信号和第二声音信号,得到处理结果。
优选的,所述使用场景数据包括:所述电子设备的使用者的运动特征和所述电子设备的控制信号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所述执行触发指令,包括:
基于所述第二声音信号降低所述电子设备的使用者对所述电子设备周围的环境声音的感知程度;
或者,从所述第二声音信号中剔除与所述第一声音信号内容不同的信号;
或者,增强所述第二声音信号中与所述第一声音信号的内容匹配的信号。
又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信号处理装置,包括:
第一信号获得单元,用于通过与目标振动体接触的第一传感器获得第一声音信号,所述第一声音信号为源振动体产生的声音经所述目标振动体传导至所述第一传感器的信号,所述目标振动体与所述源振动体属于使用者的不同部位;
第二信号获得单元,用于通过与空气接触的第二传感器获得第二声音信号,所述第二声音信号能包括所述源振动体产生的声音经空气传导至所述第二传感器的信号;
信号处理单元,用于至少处理所述第一声音信号和所述第二声音信号,得到处理结果;
指令执行单元,用于如果所述处理结果满足条件,执行触发指令。
又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第一传感器,与使用者的目标振动体接触,用于获得第一声音信号;其中,所述第一声音信号为源振动体产生的声音经所述目标振动体传导至所述第一传感器的信号,所述目标振动体与所述源振动体属于使用者的不同部位;
第二传感器,与空气接触,用于获得第二声音信号,所述第二声音信号能包括所述源振动体产生的声音经空气传导至所述第二传感器的信号;
处理器,至少处理所述第一声音信号和所述第二声音信号,得到处理结果;其中,如果所述处理结果满足条件,执行触发指令。
优选的,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穿戴装置,用于保持所述电子设备和穿戴者头部的相对位置关系;
其中,所述第一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穿戴装置朝向穿戴者的内侧,所述内侧为所述穿戴装置接触所述穿戴者的一侧。
通过以上方案可知,本申请在通过与目标振动体接触的第一传感器获取源振动体产生的声音经该目标振动体传导的第一声音信号的同时,还会通过与空气接触的第二传感器获得第二声音信号,并在对这两种传感器采集到的该第一声音信号和第二声音信号的处理结果满足条件的情况下,执行触发指令,从而提供了多样化的声音处理和应用方案。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号处理方法的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号处理方法的又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3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智能耳机的一种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3b为图3a所示的智能耳机佩戴在用户耳部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号处理方法的又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号处理方法的又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号处理装置的一种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组成架构示意图。
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部分,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的以外的顺序实施。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可以适用于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还可以手机、笔记本电脑等。在该种情况下,该电子设备中设置或者连接有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该第一传感器可以感应电子设备的使用者的源振动体产生的声音经过该使用者的目标振动体传导的声音信号;该第二传感器可以感应包含该使用者的源振动体产生的声音在内的各种声音经过空气传导的声音信号。
特别的,该电子设备可以是可穿戴式电子设备,如,可佩戴于用户耳部的智能耳机,或可佩戴于用户头部的头盔式电子设备,或可佩戴于用户眼部的智能眼镜。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其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号处理方法的一种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前面提到的电子设备,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
S101,通过与目标振动体接触的第一传感器获得第一声音信号。
其中,该第一声音信号为源振动体产生的声音经该目标振动体传导至该第一传感器的信号。
该目标振动体与该源振动体属于使用者的不同部位。其中,该源振动体为使用者中可发出声音的部位,而该目标振动体为使用者中能够作为声音传导介质的至少一个身体部位。如,源振动体产生的声音经过目标振动体作为骨传导介质传导给该第一传感器。例如,该源振动体可以为使用者的声带,而该目标振动体为可以使用者的脸颊、额头、颧骨、和/或颈部等等部位。
相应的,该第一传感器可以感应到源振动体产生的声音经过该目标振动体传导的声音波形,从而得到该第一声音信号。
可以理解的是,由源振动体产生的声音到达该第一传感器的传导途径可知,第一传感器采集到的第一声音信号只能来源于使用者,因此,通过第一传感器采集到的第一声音信号的信号信息可以辅助分别信号来源以及发送指令的信号内容等等。
S102,通过与空气接触的第二传感器获得第二声音信号。
其中,该第二声音信号能包括该源振动体产生的声音经空气传导至该第二传感器的信号。
可以理解的是,该第二传感器可以通过到通过空气作为介质传导到该第二传感器的第二声音信号,因此,在电子设备的外部环境存在声音信号的情况下,该第二声音信号可以包括电子设备周围的环境声音。
相应的,如果该使用者的源振动体产生声音,且该声音经过空气传导,则该源振动体产生的声音也会传导到该第二传感器,使得第二声音信号包括该源振动体产生的声音经空气传导到该第二传感器的声音信号。当然,如果源振动体未产生声音,则该第二声音信号则可能是内容为空的空信号,或者是,仅包括电子设备的外部环境中存在的声音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声音信号和第二声音信号仅仅是为了区分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所感应到的声音信号,对于接收到声音的先后顺序以及声音信号所包含的声音内容并不限定。
S103,至少处理该第一声音信号和该第二声音信号,得到处理结果。
其中,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对该第一声音信号和第二声音信号的处理也会有所不同。
如,对该第一声音信号和第二声音信号的处理可以包括:解析第一声音信号和第二声音信号,识别第一声音信号和第二声音信号的信号内容或者信号特征,分析第一声音信号和第二声音信号的差异等等处理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S104,如果该处理结果满足条件,执行触发指令。
该处理结果满足条件表明当前符合执行指令的条件,从而执行相应的触发指令。
其中,该触发指令可以是与第一声音信号和第二声音信号中的一个或者多个相关的指令。如,执行第一声音信号或者第二声音信号所指示的指令。又如,基于第一声音信号和第二声音信号启动特定功能等。
可见,通过以上方案可知,本申请在通过与目标振动体接触的第一传感器获取源振动体产生的声音经该目标振动体传导的第一声音信号的同时,还会通过与空气接触的第二传感器获得第二声音信号并在对这两种传感器采集到的该第一声音信号和第二声音信号的处理结果满足条件的情况下,执行触发指令,有利于从而提供了多样化的声音处理和应用方案。
下面结合本申请的不同应用场景,对本申请的信号处理方法进行介绍。
如图2,其示出了本申请一种信号处理方法又一种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
S201,通过与目标振动体接触的第一传感器获得第一声音信号。
其中,该第一声音信号为源振动体产生的声音经该目标振动体传导至该第一传感器的信号。
该目标振动体与该源振动体属于使用者的不同部位。
S202,通过与空气接触的第二传感器获得第二声音信号。
其中,该第二声音信号能包括该源振动体产生的声音经空气传导至该第二传感器的信号。
步骤S201和S202可以参见前面的相关介绍,在此不再赘述。
S203,确定该第一声音信号和该第二声音信号之间的差异信号。
其中,该差异信号用于表征该第一声音信号对应的源振动体所属的使用者的声音传导特征。
可以理解的是,不同用户的骨介质的声音传导性能会有所不同,其中,声音传导性能可以为声音在骨介质中传播的波形特征、频率、速度和/或损耗等等特性。通过不同用户的声音传导性能可以表征不同的用户。相应的,不同用户的声音经过空气传导也会存在一些特性。
而且,对于同一个用户而言,无论用户的源振动体发出的声音传导到该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之后,该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接收到的声音信号中的语义内容并不会有不同,而不同之处仅仅是两种声音传导路径所导致的声音表现形式的特征。
结合以上分析可知,对于同一个用户而言,在用户的源振动体发出的声音经过目标振动体传导至该第一传感器和经过空气传导到第二传感器之后,该第一传感器接收到的第一声音信号和第二传感器接收到的第二声音信号之间的差异部分是由用户独有的声音传导特征导致的。在此基础上,通过该第一声音信号和第二声音信号的差异部分可以用于判定该第二声音信号是否与第一声音信号属于同一发声源,即是否由同一用户的源振动体产生的。
S204,如果该差异信号与基准信号匹配,执行该第二声音信号对应的指令。
其中,该基准信号为可以表征目标用户自身的声音传导特征的信号。该目标用户可以为预先设定或者指定的用户。如,目标用户可以为设定的具有使用该电子设备的使用权限的用户。
其中,该基准信号可以预先确定并存储到该电子设备中。
如,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该基准信号可以为目标用户的第一基准声音信号与该目标用户的第二基准声音信号之间的差异信号。其中,该第一基准声音信号为该目标用户发出的声音经该目标用户的目标振动体传导至该第一传感器的声音信号;该第二基准声音信号为该目标用户发出的声音经空气传导至该第二传感器的声音信号。
可以理解的是,如果步骤S203中确定出的差异信号与基准信号匹配则说明:在第二传感器接收到经空气传导的第二声音信号的同时,该第一传感器也检测到使用者的声音经骨介质传导的第一声音信号;且,第二声音信号是电子设备中指定的目标用户输入的语音信号。由此可见,通过匹配该差异信号和基准信号可以用于分析该第二传感器采集到的第二声音信号的发生者是否为生物体以及确定生物体的身份。
相应的,由于差异信号与基准信号匹配可以说明第二声音信号是由电子设备的目标用户(如,具有使用权限的用户)发出的语音信号,在该种情况下,则可以确认该第二声音信号并不是电子设备的使用者之外的其他人发出的声音或者环境噪声。在该种情况下,响应该第二声音信号并执行相应的指令,则可以通过对两种声音信号的处理,实现降低误识别环境噪声或者非授权用户的声音而导致语音误识别或者语音误操作的情况。
可以理解的是,电子设备中可以存储一个或者多个目标用户的基准信号,在该种情况下,可以将该差异信号分别与各个基准信号匹配,如果该差异信号与任意一个基准信号匹配,则可以执行该第二声音信号对应的指令。
其中,执行该第二声音信号对应的指令可以是执行该第二声音信号所指示的指令。如,获取识别出的该第二声音信号中的关键词,匹配该关键词对应的指令,并执行匹配出的指令。当然,执行该第二声音信号对应的指令还可以有其他可能,如可以是传输该第二声音信号的信号内容,例如,语音通话中传输该第二声音信号,对于其他情况也同样适用于本实施例,在此不加限制。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的方案,下面结合一种实际应用场景进行介绍。
以电子设备为智能耳机为例,如图3a,其示出了一种智能耳机的结构示意图,该电子设备包括:本体装置301以及与本体装置连接的穿戴装置302,其中,该穿戴装置用于保持该本体装置与穿戴者耳部的相对位置关系。其中,在本体装置上具有用于输出音频信号的音频输出模组(图3a中未示出),且在本体装置上设置有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其中,在保持该本体装置与穿戴者耳部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情况下,该第一传感器与穿戴者中能够作为用于传导声音的骨介质的目标振动体接触。如图3a中,第一传感器在本体装置中的位置可以处于本体装置301的位置303处,在该种情况下,当用户佩戴该本体装置的情况下,该第一传感器可以与用户的面颊相接触。如图3a所示,其示出了用户佩戴该智能耳机的效果示意图。
当然,图3a中第一传感器在本体装置上的位置仅仅是一种示意,在实际应用中,该第一传感器在本体装置上的位置还有其他可能,只要能够保证在用户佩戴该智能耳机之后,第一传感器与用户中能够作为骨介质的身体部位接触即可。
以用户可以通过语音向智能耳机输入指令为例的场景进行说明。如,用户通过向智能耳机输入语音,以实现对智能耳机或者智能耳机连接的被控设备的控制,如,唤醒该智能耳机,以使得智能耳机从待机状态切换为工作状态;控制音乐播放或暂停,或者通过智能耳机向手机等被控设备发起语音呼叫或者接听等等。在该种情况下,智能耳机接收到用户输入的语音信号之后,便可以响应语音信号执行输入指令。
然而,如果佩戴该智能耳机的使用者的周围有其他人,那么在该使用者没有向智能耳机输入声音信号,且该使用者周围的其他人发出声音,智能耳机的第二传感器也会接收到第二声音信号,在该种情况下,就很容易出现语音指令的误识别。
但是,在申请实施例中,该智能耳机同时具有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如果该智能耳机的使用者没有发出声音,则该第一传感器检测到的第一声音信号为空,即使第二传感器感应到的第二声音信号虽然不为空,但是由于该第二声音信号与第一声音信号的差异信号与智能耳机中的预置的该使用者的基准信号不匹配,智能耳机不会响应该第二声音信号。
相应的,只有当第一传感器检测到第一声音信号,第二传感器检测到第二声音信号,且第一声音信号和第二声音信号的差异信号与预置的基准信号匹配,该智能耳机才会确定使用者输入了语音指令,从而执行该第二声音信号对应的指令。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举例是以智能耳机为例说明,对于电子设备为其他穿戴式电子设备其原理相似;而对于电子设备不属于穿戴式电子设备的情况,只要该电子设备连接有第一传感器并设置有第二传感器,且第一传感器能够接触使用者的目标振动体,其实现过程也相似。
对应本申请的又一种场景,可以参见图4,其示出了本申请一种信号处理方法的又一种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
S401,通过与目标振动体接触的第一传感器获得第一声音信号。
其中,该第一声音信号为源振动体产生的声音经该目标振动体传导至该第一传感器的信号。
该目标振动体与该源振动体属于使用者的不同部位。
S402,通过与空气接触的第二传感器获得第二声音信号。
其中,该第二声音信号能包括该源振动体产生的声音经空气传导至该第二传感器的信号。
S403,至少处理该第一声音信号和该第二声音信号,得到处理结果。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处理第一声音信号和第二声音信号可以是单独处理第一声音信号和第二声音信号,也可以是综合比对第一声音信号和第二声音信号。当然,也可以是在单独处理第一声音信号和第二声音信号之后再比对处理后的第一声音信号和第二声音信号。
在一种可能的情况中,处理该第一声音信号可以为:解析该第一声音信号,获取该第一声音信号的信号特征。其中,信号特征可以为第一声音信号为声音向外呈现的特征,该种信号特征与第一声音信号所携带的具体语音内容无关。
如,获得该第一声音信号的信号特征可以是获取该第一声音信号的信号强度。
又如,获得该第一声音信号的信号特征可以为获取该第一声音信号的声音效果特征。声音效果特征用于表征声音信号所表现出的特征模式。其中,该声音效果特征是声音信号中除了的声音内容之外且能够辨识该声音信号(或者说声音源发出的该声音信号)的特征信息。基于此可知,由声源发出的声音信号经不同介质传导,该声音信号的声音效果特征也会具有共性,从而依据声音效果特征可以辨识属于同一声源同一次发出的声音信号。如,该声音效果特征可以为声音的节奏、强度、音调和/或音质等等。
相应的,处理第二声音信号可以是如下任意一种或者多种:
解析该第二声音信号的信号内容;
获得该第二声音信号对应的指令;
获取该第二声音信号的声音效果特征。
可以理解的是,处理该第一声音信号和第二声音信号可以包括:比对第一声音信号的信号内容与第二声音信号的信号内容;比对第一声音信号的声音效果特征与第二声音信号的声音效果特征等等处理中的一种或者几种。
S404,如果该处理结果表明该第一声音信号满足条件,执行处理得到的该第二声音信号对应的指令。
其中,第一声音信号满足条件表征电子设备的使用者存在语音信号输入,在该种情况下,则可以执行该第二声音信号的指令。
如,在一种可能的情况下,该第一声音信号满足条件可以为:该第一声音信号的信号强度达到强度阈值。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第一声音信号的信号强度可以区分用户的实际发声与用户的某些动作所误触发的声音。例如,在用户的源振动体(如声带)未发出声音的情况下,由于用户的牙齿摩擦或者其他骨摩擦也可能会使得第一传感器检测到第一声音信号,但是该种情况下,第一声音信号的信号强度一般会比较低。由此可知,如果该第一声音信号的强度达到强度阈值,说明使用者的源振动体发出了声音。
相应的,由于第一声音信号的强度超过强度阈值说明电子设备的使用者发出来声音,因此,该第二声音信号也必然包括该源振动体的声音经过空气传导至第二传感器的信号。相应的,可以认定该第二声音信号包括电子设备的使用者输入的语音信号,从而判定该第二声音信号不是电子设备外部的干扰信号,因此,通过本实施例对于多种声音信号的识别与处理,可以有利于过滤电子设备接收到的外部干扰信号,进而可以应用于准确识别使用者输入的语音信号的应用场景,以降低语音信号误处理的情况。
又如,在又一种可能的情况中,该第一声音信号满足条件可以为:第一声音信号的声音效果特征与第二声音信号的声音效果特征匹配。
由前面的介绍可知,该声音效果特征是声音信号中除了的声音内容之外且能够辨识该声音信号的特征信息,因此,如果第一声音信号的声音效果特征与第二声音信号的声音效果特征匹配,则说明该第一声音信号和第二声音信号为同一发声源发出的同一声音信号。基于此,如果第一声音信号与第二声音信号的声音效果特征匹配,则可以认定该电子设备的使用者发出了声音,从而可以判断该第二声音信号是由电子设备的使用者发出的声音,在该种情况执行该第二声音信号对应的指令,可以减少电子设备识别该使用者之外的声音信号,从而可以应用于准确识别并响应电子设备的使用者的声音信号等场景中,以降低语音误识别以及指令执行错误的情况。
以上几种应用是以基于第一声音信号和第二声音信号的处理结果,来确定执行第二声音信号对应的指令为例进行的说明。在实际应用中,在处理第一声音信号和第二声音信号的同时,还需要考虑电子设备的使用场景数据,基于不同的使用场景数据对第一声音信号和第二声音信号处理,并执行不同的指令。
如,参见图5,其示出了本申请一种信号处理方法又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
S501,通过与目标振动体接触的第一传感器获得第一声音信号。
其中,该第一声音信号为源振动体产生的声音经该目标振动体传导至该第一传感器的信号。
该目标振动体与该源振动体属于使用者的不同部位。
S502,通过与空气接触的第二传感器获得第二声音信号。
其中,该第二声音信号能包括该源振动体产生的声音经空气传导至该第二传感器的信号。
S503,获得该电子设备的使用场景数据。
其中,该电子设备的使用场景数据可以反映出该电子设备的使用者使用该电子设备的应用场景。
在本实施例中,该使用场景数据可以用于表征该电子设备的使用者对于该电子设备的环境声音的需求状况。如,使用场景数据可以表征使用者希望可以感知到该电子设备所处环境的环境声音;或者,使用者不希望该使用者感知到该电子设备的环境声音;又或者,使用者不希望与该电子设备建立通信连接的对端电子设备的用户感知到该电子设备本地的环境声音等等。
由以上可知,该使用场景数据可以为能够反映出用户实际使用电子设备的具体应用模式的多种不同维度的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情况中,该使用场景数据可以电子设备的控制信号。该控制信号可以为电子设备内部产生的控制信号或者接收到的控制信号。可以理解的是,电子设备的控制信号可以反映出用户当前使用电子设备中的应用或者基于电子设备所执行的操作等等,这些均可以反映出用户对于该电子设备的使用场景。
举例来说,该控制信号可以反映出电子设备的使用者当前启动并运行的应用相关数据,例如,用户利用电子设备播放音乐或者接听电话等,则使用场景数据可以反映电子设备处于音乐播放状态或者电话接听状态。
在又一种可能的情况中,该使用场景数据可以为电子设备的使用者在使用电子设备的过程中,该使用者与电子设备的外部环境的交互数据。如,可以为电子设备的使用者的运动特征。例如,通过电子设备的图像采集单元或者运动感应单元等感应出使用者的运动数据,并获取运动特征。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获取电子设备的使用者的运动特征可以分析出用户目前使用该电子设备的使用场景,如,使用者的运动特征表征为用户具有抬头等特征,则说明用户当前存在与他人面对面交谈的场景。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是以使用场景数据的几种情况为例,在实际应用中,使用场景数据可以包括以上提到的一种或者多种。当然,该使用场景数据还可能会包括其他情况,在此不再赘述。
S504,基于该使用场景数据,判断电子设备是否处于符合降低该电子设备的环境声音的使用场景。
可以理解的是,使用场景数据可以反映出用户使用该电子设备的使用需求或者使用电子设备的过程中所处的环境场景,因此,该使用场景数据可以表征使用者对于电子设备的环境声音的需求状况,从而基于该使用场景数据可以确定该电子设备是否处于符合降低电子设备的环境声音的使用场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以设定符合降低电子设备的环境声音的使用场景所对应的使用场景数据的类型,如果该使用场景数据与符合降低环境声音的使用场景数据匹配,则确定当前符合降低电子设备的环境声音的使用场景。
例如,使用场景数据表征使用者处于接听电话的使用场景,则使用者既不希望电子设备的环境声音干扰到自己也不希望电话对端的用户感知到该环境声音。又如,使用场景数据表征使用者为佩戴电子设备与其他用户交谈的使用模式,则不需要降低电子设备的环境声音,否则很可能会导致用户无法清晰听到他人的讲话。
S505,在电子设备处于符合降低该电子设备的环境声音的使用场景下,处理该第一声音信号和第二声音信号,得到处理结果。
S506,在处理结果满足条件的情况下,执行触发指令。
在本实施例中,在需要降低电子设备的环境声音的使用场景下,处理该第一声音信号和第二声音信号可以是:解析并获得该第一声音信号和第二声音信号的信号内容;解析第一声音信号和第二声音信号中的一种或者两种的信号强度;或者解析第一声音信号和第二声音信号中的一种或者两种的声音效果特征。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电子设备是在符合降低该电子设备的环境声音的使用场景下处理该第一声音信号和第二声音信号,因此,执行触发指令可以是降低电子设备的使用者对电子设备周围的环境声音的感知程度;或者是,电子设备的使用者对应的通话对端的用户对该电子设备周围的环境声音的感知程度。
可见,在本实施例中,结合电子设备的使用场景,第一传感器采集到的第一声音信号和第二传感器采集到的第二声音信号,确定电子设备对于环境声音的需求情况,并在需要降低环境声音的情况下,可以基于第二声音信号和第二声音信号,有效降低电子设备的使用者或者与电子设备建立通信连接的对端用户对于该电子设备周围的环境声音的感知程度。
其中,考虑到降低环境声音的不同情况,该处理结果所需满足的条件也会有所不同。
在一种可能的情况中,该处理结果满足条件可以是解析出第一声音信号和第二声音信号均包括信号内容,即第一声音信号和第二声音信号均不属于空信号;或者是,该处理结果为前面实施例中提到的任意一种情况。在该种情况下,基于该处理结果则说明电子设备的使用者输入了语音信号,则结合使用场景数据符合降低环境声音的条件,则说明当前需要降低第一声音信号或者第二声音信号中噪声信号,以得到待传输或者待识别指令的语音信号。如,可以是从该第二声音信号中剔除与该第一声音信号内容不同的信号;或者是,增强该第二声音信号中与该第一声音信号的内容匹配的信号。
其中,由于第一声音信号是使用者的声音经过骨介质传导的声音,该第一声音信号中不包含电子设备的外部环境噪声,因此,第二声音信号中与第一声音信号不同的信号就属于电子设备周围的环境噪声,这样,从第二声音信号中剔除与第一声音信号内容不同的信号,则可以获取到声音质量较好、不包含外部环境噪声且属于该使用者发出的声音信号。
相应的,第二声音信号中与第一声音信号内容匹配的信号就属于电子设备的使用者发出的声音,为了降低电子设备外部的环境噪声干扰,可以增强该第二声音信号与第一声音信号的内容匹配的信号。
举例说明,假设使用场景数据表明电子设备的使用者处于电话接听状态,在该种情况下,电子设备的使用者需要与通话对端的用户进行语音交互。而为了避免该使用者周围的环境声音对该通话对端的用户造成影响,则在依据第一声音信号和第二声音信号确定出该电子设备的使用者发出声音的情况下(处理结果满足条件的一种情况),则电子设备可以从第二声音信号中剔除与第一声音信号不同的信号,然后将剔除后所得到的信号发送给通话对端的设备,以使得通话对端的用户感知到该使用者本地的环境噪声的感知程度较小。
在又一种可能的情况中,使用者可能希望降低该使用者对于电子设备周围的环境声音的感知程度,如,使用者在利用电子设备接听电话或者收听音乐等音频信号的过程中,使用者希望能够更为清晰的听到电子设备输出的声音信号。在该种情况中,该处理结果满足条件可以本实施例以及前面实施例提到的几种情况。该处理结果满足条件还可以是:处理结果表明第一声音信号为空信号,而第二声音信号不为空信号。可以理解的是,如果第一声音信号为空,而第二声音信号不为空信号,则说明第二声音信号为噪声信号,在该种情况下,为了能够清晰听到电子设备端输出的音频,则需要降低本地噪声。具体的,可以是基于该第二声音信号降低该电子设备的使用者对该电子设备周围的环境声音的感知程度。
其中,基于第二声音信号降低使用者对电子设备周围环境声音的感知程度的方式可以有多种。如,可以生成第二声音信号对应的反向音频信号并输出,由于第二声音信号与反向音频信号的波形相反,从而达到抵消噪声的目的。
举例说明:
在电子设备的使用者利用该电子设备播放音乐或者接听电话的过程中,如果该电子设备周围的环境噪声较大,则会使得用户无法听清音乐或者电话对端的用户发出的语音。因此,如果通过处理第一声音信号和第二声音信号发现该使用者未输入语音信号,则可以生成该第二声音信号的反向音频信号并播放,从而抵消电子设备周围的环境噪声,降低使用者对于环境噪声的感知程度。
对应本申请的一种信号处理方法,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信号处理装置。
如,参见图6,其示出了本申请一种信号处理装置的一种组成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装置可以包括:
第一信号获得单元601,用于通过与目标振动体接触的第一传感器获得第一声音信号,所述第一声音信号为源振动体产生的声音经所述目标振动体传导至所述第一传感器的信号,所述目标振动体与所述源振动体属于使用者的不同部位;
第二信号获得单元602,用于通过与空气接触的第二传感器获得第二声音信号,所述第二声音信号能包括所述源振动体产生的声音经空气传导至所述第二传感器的信号;
信号处理单元603,用于至少处理所述第一声音信号和所述第二声音信号,得到处理结果;
指令执行单元604,用于如果所述处理结果满足条件,执行触发指令。
在一种可能的情况中,所述信号处理单元具体用于,确定所述第一声音信号和所述第二声音信号之间的差异信号,所述差异信号用于表征所述第一声音信号对应的源振动体所属的使用者的声音传导特征;
相应的,所述指令执行单元具体用于,如果所述差异信号与基准信号匹配,执行所述第二声音信号对应的指令。
可选的,所述指令执行单元所依据的所述基准信号存储于电子设备中,且所述基准信号为目标用户的第一基准声音信号与所述目标用户的第二基准声音信号之间的差异信号,其中,所述第一基准声音信号为所述目标用户发出的声音经所述目标用户的目标振动体传导至所述第一传感器的声音信号,所述第二基准声音信号为所述目标用户发出的声音经空气传导至所述第二传感器的声音信号。
在又一种可能的情况中,该指令执行单元具体用于,如果所述处理结果表明所述第一声音信号满足条件,执行处理得到的所述第二声音信号对应的指令。
可选的,所述指令执行单元,包括:
第一指令执行子单元,用于如果所述第一声音信号的强度达到强度阈值,执行处理得到的所述第二声音信号对应的指令。
可选的,该信号处理单元可以包括:
第一特征获得子单元,用于获得所述第一声音信号的声音效果特征,所述声音效果特征用于表征声音信号所表现出的特征模式;
第二特征获得子单元,用于获得所述第二声音信号的声音效果特征;
所述指令执行单元,包括:
第二指令执行子单元,用于如果所述第一声音信号的声音效果特征与所述第二声音信号的声音效果特征匹配,执行所述第二声音信号对应的指令。
在又一种可能的情况中,该装置还包括:
场景获得单元,用于在所述信号处理单元至少处理所述第一声音信号和所述第二声音信号之前,获得所述电子设备的使用场景数据,所述使用场景数据用于表征所述电子设备的使用者对于所述电子设备的环境声音的需求状况;
所述信号处理单元,包括:
场景判断单元,用于基于所述使用场景数据,判断电子设备是否处于符合降低所述电子设备的环境声音的使用场景;
信号处理子单元,用于在电子设备处于符合降低所述电子设备的环境声音的使用场景下,处理所述第一声音信号和第二声音信号,得到处理结果。
可选的,所述场景获得单元获得的所述使用场景数据包括:所述电子设备的使用者的运动特征和所述电子设备的控制信号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所述指令执行单元在执行触发指令时,具体用于,基于所述第二声音信号降低所述电子设备的使用者对所述电子设备周围的环境声音的感知程度;或者,从所述第二声音信号中剔除与所述第一声音信号内容不同的信号;或者,增强所述第二声音信号中与所述第一声音信号的内容匹配的信号。
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如图7所示,其示出了本申请一种电子设备的一种组成结构示意图。
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第一传感器701、第二传感器702和处理器703。
第一传感器701,与使用者的目标振动体接触,用于获得第一声音信号;其中,所述第一声音信号为源振动体产生的声音经所述目标振动体传导至所述第一传感器的信号,所述目标振动体与所述源振动体属于使用者的不同部位;
第二传感器702,与空气接触,用于获得第二声音信号,所述第二声音信号能包括所述源振动体产生的声音经空气传导至所述第二传感器的信号;
处理器703,至少处理所述第一声音信号和所述第二声音信号,得到处理结果;其中,如果所述处理结果满足条件,执行触发指令。
其中,该处理器所执行的具体操作可以参见前面几个实施例的相关操作,在此不再赘述。
当然,该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处理器执行以上操作所需的程序。该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音频播放单元和/或通信单元等等,在此不加限制。
作为一种可选方式,该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穿戴装置,用于保持电子设备和穿戴者头部的相对位置关系。
相应的,该第一传感器设置于穿戴装置朝向穿戴者的内侧,该内侧为所述穿戴装置接触所述穿戴者的一侧。
在一种可能的情况中,该穿戴装置用于维持该电子设备与用户耳部的相对位置关系,如,该电子设备可以为可佩戴于用户耳部的智能耳机。在该种情况下,穿戴装置也可以有多种可能:如,该穿戴装置可以包括:第一本体,第二本体,以及,连接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的连接件。其中,该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分别用于与用户一侧耳部接触。该连接件用于将电子设备佩戴于用户头部。在该种情况中,该第一传感器可以设置于该电子设备中第一本体或第二本体上,且处于第一本体或者第二本体中接触用户耳部或者面颊的一侧上。
又如,该穿戴装置可以为符合人体耳部形状的佩戴端。例如,该佩戴端可以为符合人体耳郭内部形状的入耳式佩戴件,如图3中302所示;或者是,符合人体耳部外部形状的挂耳式挂件。在该种情况中,该第一传感器可以设置于电子设备中能够接触人体的脸颊或者颧骨等部位的位置处,且第一传感器需要处于该电子设备中接触人体的脸部或者颧骨等部位的一侧。
在又一种可能的情况中,该电子设备的穿戴装置可以为具有容纳空间的壳体,该容纳空间可以容纳用户的头部的至少部分部位。如,该容纳空间可以容纳用户的整个头部,或者是,容纳用户的眼睛及以上的头部区域,或者是,容纳用户的额头以上的头部区域等。其中,该容纳空间可以具有允许用户头部的至少部分部位容纳空间的开口。例如,该电子设备可以为可佩戴于用户头部的头盔式电子设备等。
在该种情况下,该第一传感器可以处于该容纳空间的内侧,且位于电子设备中能够接触用户的额头、颧骨、面颊和/或颈部等部位的位置处。
在又一种可能的情况中,该电子设备的佩戴装置可以用于保持电子设备与使用者的眼部的相对位置关系,例如,该电子设备可以为智能眼睛。相应的,该佩戴装置可以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中间支撑架。
其中,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用于保持电子设备与使用者的眼部的相对位置关系的稳定。如,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可以分别用于将电子设备架设于使用者的左耳部以及右耳部。
该中间支撑架用于连接以及固定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以维持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具有的整体结构与形状。其中,该中间支撑架还可以包括支撑件,该支撑件用于将电子设备与用户的鼻部的相对位置关系,以通过用户的鼻部支撑该电子设备。
在该种情况中,该第一传感器可以设置于第一支架或者第二支架上,并处于第一支架以及第二支架与用户的脸颊或者颧骨接触的位置处。当然,该第一传感器也可以设置于中间支撑件上,且处于中间支撑件接触用户鼻骨的位置处。
在以上几种情况中,第二传感器可以在电子设备中的任意位置设置,具体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设置,只要能够保证该第二传感器可以感应到使用者的源振动体发出的声音经空气传导的信号即可。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是以穿戴装置的几种情况为例说明,在实际应用中,能够保证电子设备和穿戴者头部的相对位置关系的穿戴装置还可以有其他可能,在此不加限制。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信号处理方法,包括:
通过与目标振动体接触的第一传感器获得第一声音信号,所述第一声音信号为源振动体产生的声音经所述目标振动体传导至所述第一传感器的信号,所述目标振动体与所述源振动体属于使用者的不同部位;
通过与空气接触的第二传感器获得第二声音信号,所述第二声音信号能包括所述源振动体产生的声音经空气传导至所述第二传感器的信号;
至少处理所述第一声音信号和所述第二声音信号,得到处理结果;
如果所述处理结果满足条件,执行触发指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处理方法,所述至少处理所述第一声音信号和所述第二声音信号,得到处理结果,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声音信号和所述第二声音信号之间的差异信号,所述差异信号用于表征所述第一声音信号对应的源振动体所属的使用者的声音传导特征;
所述如果所述处理结果满足条件,执行触发指令,包括:
如果所述差异信号与基准信号匹配,执行所述第二声音信号对应的指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号处理方法,所述基准信号存储于电子设备中,且所述基准信号为目标用户的第一基准声音信号与所述目标用户的第二基准声音信号之间的差异信号,其中,所述第一基准声音信号为所述目标用户发出的声音经所述目标用户的目标振动体传导至所述第一传感器的声音信号,所述第二基准声音信号为所述目标用户发出的声音经空气传导至所述第二传感器的声音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处理方法,所述如果所述处理结果满足条件,执行触发指令,包括:
如果所述处理结果表明所述第一声音信号满足条件,执行处理得到的所述第二声音信号对应的指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信号处理方法,所述如果所述处理结果表明所述第一声音信号满足条件,执行处理得到的所述第二声音信号对应的指令,包括:
如果所述第一声音信号的强度达到强度阈值,执行处理得到的所述第二声音信号对应的指令。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信号处理方法,所述至少处理所述第一声音信号和所述第二声音信号,得到处理结果,包括:
获得所述第一声音信号的声音效果特征,所述声音效果特征用于表征声音信号所表现出的特征模式;
获得所述第二声音信号的声音效果特征;
所述如果所述处理结果表明所述第一声音信号满足条件,执行处理得到的所述第二声音信号对应的指令,包括:
如果所述第一声音信号的声音效果特征与所述第二声音信号的声音效果特征匹配,执行所述第二声音信号对应的指令。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处理方法,在所述至少处理所述第一声音信号和所述第二声音信号,得到处理结果之前,还包括:
获得所述电子设备的使用场景数据,所述使用场景数据用于表征所述电子设备的使用者对于所述电子设备的环境声音的需求状况;
所述至少处理所述第一声音信号和所述第二声音信号,得到处理结果,包括:
基于所述使用场景数据,判断电子设备是否处于符合降低所述电子设备的环境声音的使用场景;
在电子设备处于符合降低所述电子设备的环境声音的使用场景下,处理所述第一声音信号和第二声音信号,得到处理结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信号处理方法,所述使用场景数据包括:所述电子设备的使用者的运动特征和所述电子设备的控制信号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所述执行触发指令,包括:
基于所述第二声音信号降低所述电子设备的使用者对所述电子设备周围的环境声音的感知程度;
或者,从所述第二声音信号中剔除与所述第一声音信号内容不同的信号;
或者,增强所述第二声音信号中与所述第一声音信号的内容匹配的信号。
9.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第一传感器,与使用者的目标振动体接触,用于获得第一声音信号;其中,所述第一声音信号为源振动体产生的声音经所述目标振动体传导至所述第一传感器的信号,所述目标振动体与所述源振动体属于使用者的不同部位;
第二传感器,与空气接触,用于获得第二声音信号,所述第二声音信号能包括所述源振动体产生的声音经空气传导至所述第二传感器的信号;
处理器,至少处理所述第一声音信号和所述第二声音信号,得到处理结果;其中,如果所述处理结果满足条件,执行触发指令。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穿戴装置,用于保持所述电子设备和穿戴者头部的相对位置关系;
其中,所述第一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穿戴装置朝向穿戴者的内侧,所述内侧为所述穿戴装置接触所述穿戴者的一侧。
CN201910254414.XA 2019-03-31 2019-03-31 信号处理方法和电子设备 Pending CN10994982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54414.XA CN109949822A (zh) 2019-03-31 2019-03-31 信号处理方法和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54414.XA CN109949822A (zh) 2019-03-31 2019-03-31 信号处理方法和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49822A true CN109949822A (zh) 2019-06-28

Family

ID=670132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54414.XA Pending CN109949822A (zh) 2019-03-31 2019-03-31 信号处理方法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94982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30494A (zh) * 2019-08-30 2019-12-03 广州国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声纹检测装置及方法

Citations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72252A1 (en) * 2003-02-28 2004-09-02 Palo Alto Research Center Incorporated Methods, apparatus, and products for identifying a conversation
JP2006048091A (ja) * 2004-07-30 2006-02-16 Denso Corp 自動車設備遠隔制御システム
CN101042869A (zh) * 2006-03-24 2007-09-26 致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鼻骨传导活体声纹辨识装置
CN103038824A (zh) * 2010-05-27 2013-04-10 索尼移动通信公司 具有耐噪声音频传感器的免提单元
CN103229238A (zh) * 2010-11-24 2013-07-31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产生音频信号的系统和方法
CN104144377A (zh) * 2013-05-09 2014-11-12 Dsp集团有限公司 话音激活设备的低功率激活
US20150179189A1 (en) * 2013-12-24 2015-06-25 Saurabh Dadu Performing automated voice operations based on sensor data reflecting sound vibration conditions and motion conditions
CN105120389A (zh) * 2015-08-17 2015-12-02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根据场景进行降噪处理的方法及耳机
CN105814904A (zh) * 2014-11-07 2016-07-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媒体资源共享方法及设备
US20170116995A1 (en) * 2015-10-22 2017-04-27 Motorola Mobility Llc Acoustic and surface vibration authentication
CN106657554A (zh) * 2015-10-29 2017-05-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音频解锁方法及装置
CN106657618A (zh) * 2016-11-30 2017-05-10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和声音处理方法
CN106686494A (zh) * 2016-12-27 2017-05-17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穿戴设备的语音输入控制方法及可穿戴设备
CN106714023A (zh) * 2016-12-27 2017-05-24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骨传导耳机的语音唤醒方法、系统及骨传导耳机
US20170178668A1 (en) * 2015-12-22 2017-06-22 Intel Corporation Wearer voice activity detection
CN107395563A (zh) * 2017-06-15 2017-11-24 中科创达软件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多用户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07533839A (zh) * 2015-12-17 2018-01-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对周围环境音的处理方法及设备
CN107615775A (zh) * 2015-05-15 2018-01-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设置降噪耳机的方法、终端及降噪耳机
CN107680221A (zh) * 2017-09-30 2018-02-09 深圳前海弘稼科技有限公司 开门方法及装置、门禁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18045536A1 (zh) * 2016-09-08 2018-03-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声音信号处理的方法、终端和耳机
CN207518791U (zh) * 2017-10-27 2018-06-19 北京金锐德路科技有限公司 脖戴式语音交互耳机
CN108766468A (zh) * 2018-06-12 2018-11-06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语音检测方法、无线耳机、tws耳机及终端
CN109068221A (zh) * 2018-09-07 2018-12-21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蓝牙耳机的降噪方法
CN109120790A (zh) * 2018-08-30 2019-01-0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通话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穿戴式设备
US20190012447A1 (en) * 2017-07-07 2019-01-10 Cirrus Logic International Semiconductor Ltd. Methods, apparatus and systems for biometric processes
CN109346053A (zh) * 2018-09-27 2019-02-1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降噪装置、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CN109448715A (zh) * 2018-11-30 2019-03-08 广州七喜电脑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控制穿戴设备的方法及穿戴设备

Patent Citations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72252A1 (en) * 2003-02-28 2004-09-02 Palo Alto Research Center Incorporated Methods, apparatus, and products for identifying a conversation
JP2006048091A (ja) * 2004-07-30 2006-02-16 Denso Corp 自動車設備遠隔制御システム
CN101042869A (zh) * 2006-03-24 2007-09-26 致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鼻骨传导活体声纹辨识装置
CN103038824A (zh) * 2010-05-27 2013-04-10 索尼移动通信公司 具有耐噪声音频传感器的免提单元
CN103229238A (zh) * 2010-11-24 2013-07-31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产生音频信号的系统和方法
CN104144377A (zh) * 2013-05-09 2014-11-12 Dsp集团有限公司 话音激活设备的低功率激活
US20150179189A1 (en) * 2013-12-24 2015-06-25 Saurabh Dadu Performing automated voice operations based on sensor data reflecting sound vibration conditions and motion conditions
CN105814904A (zh) * 2014-11-07 2016-07-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媒体资源共享方法及设备
US20180077482A1 (en) * 2015-05-15 2018-03-15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Noise Reduction Headset Setting Method, Terminal, and Noise Reduction Headset
CN107615775A (zh) * 2015-05-15 2018-01-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设置降噪耳机的方法、终端及降噪耳机
CN105120389A (zh) * 2015-08-17 2015-12-02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根据场景进行降噪处理的方法及耳机
US20170116995A1 (en) * 2015-10-22 2017-04-27 Motorola Mobility Llc Acoustic and surface vibration authentication
CN106657554A (zh) * 2015-10-29 2017-05-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音频解锁方法及装置
CN107533839A (zh) * 2015-12-17 2018-01-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对周围环境音的处理方法及设备
US20170178668A1 (en) * 2015-12-22 2017-06-22 Intel Corporation Wearer voice activity detection
WO2018045536A1 (zh) * 2016-09-08 2018-03-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声音信号处理的方法、终端和耳机
CN106657618A (zh) * 2016-11-30 2017-05-10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和声音处理方法
CN106714023A (zh) * 2016-12-27 2017-05-24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骨传导耳机的语音唤醒方法、系统及骨传导耳机
CN106686494A (zh) * 2016-12-27 2017-05-17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穿戴设备的语音输入控制方法及可穿戴设备
CN107395563A (zh) * 2017-06-15 2017-11-24 中科创达软件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多用户管理方法及装置
US20190012447A1 (en) * 2017-07-07 2019-01-10 Cirrus Logic International Semiconductor Ltd. Methods, apparatus and systems for biometric processes
CN107680221A (zh) * 2017-09-30 2018-02-09 深圳前海弘稼科技有限公司 开门方法及装置、门禁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207518791U (zh) * 2017-10-27 2018-06-19 北京金锐德路科技有限公司 脖戴式语音交互耳机
CN108766468A (zh) * 2018-06-12 2018-11-06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语音检测方法、无线耳机、tws耳机及终端
CN109120790A (zh) * 2018-08-30 2019-01-0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通话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穿戴式设备
CN109068221A (zh) * 2018-09-07 2018-12-21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蓝牙耳机的降噪方法
CN109346053A (zh) * 2018-09-27 2019-02-1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降噪装置、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CN109448715A (zh) * 2018-11-30 2019-03-08 广州七喜电脑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控制穿戴设备的方法及穿戴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30494A (zh) * 2019-08-30 2019-12-03 广州国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声纹检测装置及方法
CN110530494B (zh) * 2019-08-30 2022-08-09 广州国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声纹检测装置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274527B2 (ja) ウェアラブルデバイスの状態に基づいたコンパニオン通信デバイスの動作の変更
US929934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btaining information from the web
CN109120790B (zh) 通话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穿戴式设备
CN110493678B (zh) 耳机的控制方法、装置、耳机和存储介质
CN111432303B (zh) 单耳耳机、智能电子设备、方法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08710615B (zh) 翻译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6686494A (zh) 一种可穿戴设备的语音输入控制方法及可穿戴设备
CN109040446B (zh) 通话处理方法及相关产品
WO2011149282A2 (ko) 골 전도 기반 이어폰, 헤드폰 및 이를 이용한 미디어 기기 조작 방법
CN112532266A (zh) 智能头盔及智能头盔的语音交互控制方法
US20120189129A1 (en) Apparatus for Aiding and Informing a User
US9368884B2 (en) Apparatus for electrically coupling contacts by magnetic forces
CN108683790B (zh) 语音处理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10187859A (zh) 一种去噪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5847566A (zh) 移动终端音频的音量调节方法及装置
CN113194383A (zh) 一种声音播放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3348673A (zh) 多扬声器和麦克风可穿戴设备中非回声双工会话的交替采样方法
CN107609371B (zh) 一种消息提示方法及音频播放设备
CN108810764A (zh) 发声控制方法、装置以及电子装置
CN105812585A (zh) 一种通话方式切换方法以及移动终端
CN109949822A (zh) 信号处理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2543247B (zh) 一种智能手环及其控制方法
CN108958631A (zh) 屏幕发声控制方法、装置以及电子装置
CN113129916B (zh) 一种音频采集方法、系统及相关装置
CN110087162A (zh) 一种骨传导降噪通信方法及通信耳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