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47892B - 分析路径确定方法及系统、界面、日志树构建方法 - Google Patents

分析路径确定方法及系统、界面、日志树构建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47892B
CN109947892B CN201711259993.4A CN201711259993A CN109947892B CN 109947892 B CN109947892 B CN 109947892B CN 201711259993 A CN201711259993 A CN 201711259993A CN 109947892 B CN109947892 B CN 10994789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de
query
log tree
current
lo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25999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947892A (zh
Inventor
李绍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filed Critical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25999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947892B/zh
Publication of CN1099478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478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9478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4789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 Debugging And Monitor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分析路径确定方法及系统、界面、日志树构建方法;其中分析路径确定方法,包括:确定执行数据分析的起始节点;在所述起始节点至结束节点的查询过程中,确定以所述起始节点为根节点、查询节点为叶子节点且从根节点出发的同一分支中不存在重复叶子节点的日志树;基于所述日志树确定所述起始节点至所述结束节点的分析路径。本申请构建的日志树在同一分支中不存在重复的叶子节点,这样可以保证日志树中不包含冗余的查询节点,以便于后续基于日志树确定的分析路径中不存在冗余节点,从而获得删减冗余节点后的分析路径,以便后续基于分析路径便捷地确定数据分析过程。

Description

分析路径确定方法及系统、界面、日志树构建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分析路径确定方法及系统、界面、日志树构建方法。
背景技术
在数据分析及可视化的过程中,数据分析的一种操作为查询操作。目前,查询操作过程一般为“查询→绘制查询结果→查询……→绘制查询结果→所需查询结果”。
在数据分析结束后通常需要回溯其分析路径,目前在查询操作过程中,通常将用户选择的一串有序的查询节点作为分析路径。
但是,用户在数据分析过程中,由于不清楚所需查询结果的具体位置,所以在查询过程中不可避免会查询一些多余节点或无用节点。这导致最终得到的分析路径中存在一些冗余节点。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分析路径确定方法、装置及系统,可以在数据分析过程中确定出删减冗余节点后的分析路径,以便后续基于分析路径便捷地确定数据分析过程。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下述技术特征:
一种分析路径确定方法,包括:
确定执行数据分析的起始节点;
在所述起始节点至结束节点的查询过程中,确定以所述起始节点为根节点、查询节点为叶子节点且从根节点出发的同一分支中不存在重复叶子节点的日志树;
基于所述日志树,确定所述起始节点至所述结束节点的分析路径。
可选的,所述在所述起始节点至结束节点的查询过程中,确定以所述起始节点为根节点、查询节点为叶子节点且从根节点出发的同一分支中不存在重复叶子节点的日志树,包括:
以所述起始节点为查询节点,获得查询节点对应的查询结果,并确定以所述起始节点为根节点的日志树;
执行以上一查询节点的查询结果中一结果节点为当前查询节点,获得所述当前查询节点对应的查询结果,并仅在所述日志树中所述上一查询节点所在分支不包含所述当前查询节点的情况下,对所述日志树中所述上一查询节点添加所述当前查询节点的过程,直到确定所述当前查询节点的查询结果中包含所述结束节点。
可选的,所述仅在所述日志树中所述上一查询节点所在分支不包含所述当前查询节点的情况下,对所述日志树中所述上一查询节点添加所述当前查询节点,包括:
在所述日志树被触发查询的分支中、不包含所述当前查询节点的情况下,对所述日志树中所述上一查询节点添加所述当前查询节点,反之不添加所述当前查询节点;
若所述日志树未被触发查询的分支中也包含所述上一查询节点,在所述日志树的未被触发查询的分支中不包含所述当前查询节点的情况下,对所述日志树中所述上一查询节点添加所述当前查询节点,反之不添加所述当前查询节点。
可选的,还包括:
在所述日志树中所述上一查询节点所在分支包含所述当前查询节点的情况下,将所述日志树中与所述当前查询节点一致的节点,作为所述当前查询节点对应的节点。
可选的,所述获得所述当前查询节点对应的查询结果包括:
确定所述当前查询节点,以及,确定所述当前查询节点的查询维度;
发送所述当前查询节点和所述查询维度至服务器;
获得所述服务器在所述查询维度查找所述当前查询节点后反馈的查询结果。
可选的,所述确定当前查询节点的查询维度,包括:
显示多个查询维度;
在确定所述当前查询节点后,接收包含查询维度标识的选择指令;
将所述选择指令中查询维度标识对应的查询维度,确定为所述当前查询节点的查询维度。
可选的,在所述以上一查询节点的查询结果中一结果节点为当前查询节点之前,还包括:
显示所述上一查询节点的查询结果;
接收包含所述查询结果中一结果节点的标识的查询指令;
将所述查询指令中结果节点的标识对应的结果节点,确定为所述当前查询节点。
可选的,所述确定当前查询节点的查询结果中包含所述结束节点,包括:
显示所述当前查询节点的查询结果;
接收包含所述查询结果中一结果节点的标识的结束指令;
将所述结束指令中结果节点的标识对应的结果节点,确定为所述结束节点。
可选的,所述确定以所述起始节点为根节点的日志树,包括:
在日志森林查找以所述起始节点为根节点的日志树;
若在日志森林中查找到以所述起始节点为根节点的日志树,则将该日志树确定为以所述起始节点为根节点的日志树;
若在日志森林中未查找到以所述起始节点为根节点的日志树,则构建以所述起始节点为根节点的日志树。
可选的,所述基于所述日志树确定所述起始节点至所述结束节点的分析路径,包括:
在所述日志树中按层次遍历方式搜索所述结束节点的父节点并确定搜索路径;
对所述搜索路径中的所述父节点添加结束节点;
将添加所述结束节点的搜索路径,确定为所述起始节点至所述结束节点的分析路径。
可选的,还包括:
显示所述分析路径;
其中,所述分析路径还包括查询节点的查询维度。
可选的,所述方法应用于操作系统对应的进程,所述进程对用第一界面和第二界面;
则确定执行数据分析的起始节点包括:将所述第二界面中来自所述第一界面的节点,确定为数据分析的起始节点;
则所述显示所述分析路径包括:在所述第一界面显示所述分析路径。
可选的,还包括:
在获得查询节点的查询结果后,通过所述第二界面显示查询节点的查询结果。可选的,在所述起始节点为异常账号、结束节点为认证账号的情况下,所述分析路径为异常账号至认证账号之间查询异常主体的分析路径;
在所述起始节点为异常信息、结束节点为信息源的情况下,所述分析路径为异常信息至信息源之间查询异常信息来源的分析路径;
在所述起始节点为故障表象、结束节点为故障点的情况下,所述分析路径为故障表象至故障点之间查询故障点的分析路径。
一种界面,包括:
第一界面,用于显示起始节点,还用于在确定所述起始节点至结束节点的分析路径后显示所述分析路径;
第二界面,用于接收并显示来自所述第一界面的所述起始节点,并在所述起始节点至结束节点的查询过程中,显示查询节点的查询结果;
其中,所述起始节点至结束节点的分析路径基于日志树确定,所述日志树以所述起始节点为根节点、查询节点为叶子节点且从根节点出发的同一分支中不存在重复叶子节点。
可选的,所述第二界面,还用于显示多个查询维度,以便在多个查询维度中确定查询节点的查询维度,以供服务器在查询维度下搜索查询节点并反馈查询结果计算设备。
可选的,所述第二界面还用于显示所述日志树。
一种分析路径确定系统,包括:
终端,用于确定执行数据分析的起始节点,在起始节点至结束节点的查询过程中发送查询节点和查询维度至服务器,并获得服务器发送的查询结果;确定以所述起始节点为根节点、查询节点为叶子节点且从根节点出发的同一分支中不存在重复叶子节点的日志树;基于所述日志树确定所述起始节点至所述结束节点的分析路径;
服务器,用于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查询节点和查询维度,在所述查询维度下查找所述查询节点并确定查询结果,反馈所述查询结果至所述终端。
一种日志树构建方法,包括:
在以起始节点为当前查询节点执行查询操作后,确定以所述起始节点为根节点的日志树;
在以上一查询节点中一查询结果为当前查询节点继续执行查询操作后,仅在所述日志树中上一查询节点所在分支不包含所述当前查询节点的情况下,对所述日志树中所述上一查询节点添加所述当前查询节点,直到确定所述当前查询节点的查询结果包含结束节点。
可选的,所述仅在所述日志树中上一查询节点所在分支不包含所述当前查询节点的情况下,对所述日志树中所述上一查询节点添加所述当前查询节点,包括:
在所述日志树被触发查询的分支中、不包含所述当前查询节点的情况下,对所述日志树中所述上一查询节点添加所述当前查询节点,反之不添加所述当前查询节点;
若所述日志树未被触发查询的分支中也包含所述上一查询节点,在所述日志树的未被触发查询的分支中不包含所述当前查询节点的情况下,对所述日志树中所述上一查询节点添加所述当前查询节点,反之不添加所述当前查询节点。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包括:
获取输入数据;
获取日志树,其中,所述日志树的根节点为所述输入数据,所述日志树的叶子节点为目标数据,所述日志树的节点之间为关联数据;
提供日志树界面,其中,所述日志树界面中包括所述日志树。
可选的,所述日志树界面中还包括:选择控件,与所述日志树的节点对应,其中,所述选择控件用于接收用户输入,展开其对应的日志树的节点的信息。
可选的,获取日志树包括:基于预设的深度阈值,查询本级节点的关联数据,得到本级节点的下一级节点。
可选的,还包括:确定至少两个节点满足预设条件,选择路径较短的一个作为结果。
可选的,节点满足预设条件包括节点落入黑名单。
可选的,还包括:将结果数据区别显示在所述日志树界面中。
通过以上技术手段,可以实现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施例在起始节点至结束节点的查询过程中,在对查询节点查询后,对日志树添加查询节点作为叶子节点,因此日志树可以表示起始节点至结束节点的查询过程。
并且,本申请构建的日志树在同一分支中不存在重复的叶子节点,这样可以保证日志树中不包含冗余的查询节点,以便于后续基于日志树确定的分析路径中不存在冗余节点,从而获得删减冗余节点后的分析路径,以便后续基于分析路径便捷地确定数据分析过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分析路径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2a-2g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分析路径确定方法举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分析路径确定方法中分析路径示意图;
图4a-4b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界面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分析路径确定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术语解释:
UMID:唯一素材识别码(Unique Material Identifier)的简称,是一项SMPTE国际标准,目的为视频、音频等素材提供一个全球唯一16位进制的识别码。
日志树:多叉树的一种。本申请中用于表示以异常信息为根节点、以信息源为叶子节点,用于表示在异常信息至信息源查询过程中的查询路径。
日志森林:由多棵日志树组成。
层次遍历:从根节点开始由上至下按层次遍历日志树的方式,其特点为:先被遍历的节点的孩子节点优先于后被遍历的孩子节点遍历。
本申请主要用于在异常信息追溯信息源过程中,确定异常信息至信息源的分析路径。
异常信息追溯信息源过程可以包括多种应用场景。例如,在通讯软件上一个账号发布异常言论,则可以通过该账号追溯到真实主体;又如,在复杂硬件电路出现故障后,则可以通过故障点追溯到故障原因;再如,在黑客攻击服务器后,通过服务器追溯黑客使用终端。当然,还可以包括更多的应用场景,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分析路径具有冗余节点的问题,本申请以异常信息为起始节点以信息源为结束节点,以用于在起始节点至结束节点的查询过程中,确定出删减冗余节点后的分析路径,以便后续可以基于分析路径便捷地确定数据分析过程。
在应用场景不同的情况下,本申请的执行系统略有不同。由于本申请需要执行查询操作,在待查询的数据库存储在计算设备自身的情况下,执行系统包括计算设备。例如,服务器上存储待查询的数据库,则本方案可以直接应用在服务器上。
在待查询的数据库存储在计算设备之外的存储设备上,则执行系统包括计算设备和存储设备。例如,在终端上执行查询过程,待查询的数据库存储在服务器上,则执行系统包括终端和服务器。
根据本申请提供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分析路径确定方法,应用于计算设备。参见图1,具体包括下述步骤:
步骤S100:计算设备接收待分析数据。
以数据分析为确定谣言消息的认证账号为例,一些应用在监控谣言过程中发现账号名称为“小明”发布谣言信息,则可以将账户“小明”发送至计算设备,以供计算设备接收账户“小明”,并将其作为待分析数据。
步骤S101:计算设备确定执行数据分析的起始节点,例如,以待分析数据作为起始节点。
在不同的应用实施例中,待分析数据有所不同。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待分析数据可以为账户名称,在一些实施例中待分析数据可以为代表终端的唯一识别码,在一些实施例中待分析数据可以为表示服务器的网络地址等等。为了便于统一描述,将待分析数据统称为起始节点。
在根据异常信息追溯信息源的过程中,计算设备接收包含异常信息所在节点的查询指令,并将异常信息所在节点确定为进行数据分析的起始节点。
以数据分析为确定谣言消息的认证账号为例,可以将谣言消息的发布账号作为起始节点,例如,账户名称为“小明”微博账号发布谣言消息,则可以将“小明”作为执行数据分析的起始节点。
步骤S102:计算设备在所述起始节点至结束节点的查询过程中,确定以所述起始节点为根节点、查询节点为叶子节点且从根节点出发的同一分支中不存在重复叶子节点的日志树。
根据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本步骤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21:计算设备以所述起始节点为查询节点,确定查询节点的查询维度。
例如,计算设备可以预先设置多个查询维度,以确定上述谣言消息的认证账号为例,查询维度可以包括:手机号码、UMID(唯一素材识别码)、关联WIFI、关联账户等查询维度。
以应用场景为确定硬件电路的故障原因为例,则多个查询维度可以包括:电路图、电流、功率等维度。即不同应用场景下的查询维度可以不同。
计算设备可以显示预先设置的多个查询维度,以供用户在多个查询维度中选择一个查询维度。计算设备接收包含查询维度标识的选择指令;将所述选择指令中查询维度标识对应的查询维度,确定为查询节点的查询维度。再例如,根据用户长期输入的统计数据,在各个查询维度中,选择一个高相关维度;再例如,计算设备随机从各个可选维度中,选择一个维度。
步骤S1022:计算设备获得并显示与查询维度和查询节点对应的查询结果。
根据当前的应用场景,若待查询的数据库存储在计算设备自身,则计算设备在自身数据库中,查询并获得与查询维度和查询节点对应的查询结果。
根据当前的应用场景,若待查询的数据库存储在存储设备上,则计算设备发送查询维度和查询节点至存储设备,以在存储设备上获得与查询维度和查询节点对应的查询结果。
例如,以计算设备为终端、存储设备为服务器为例,当查询维度对应的数据库在服务器时,则终端发送查询维度和查询节点至服务器,以便服务器在查询维度下确定查询节点对应的查询结果。
当查询维度对应的数据库在终端本地时,则终端在本地查找与查询维度和查询节点对应的查询结果。
计算设备获得与查询维度和查询节点对应的查询结果后,显示与查询维度和查询节点对应的查询结果。
延续上述举例,查询节点为“小明”,假设随机选择的查询维度为“手机号码”;则计算设备会发送查询维度“手机号码”和查询节点“小明”至服务器,以供服务器搜索查询节点“小明”对应的手机号码(假设为“137XXXX8931”),并反馈手机号码“137XXXX8931”至计算设备,以供计算设备显示手机号码“137XXXX8931”。
步骤S1023:计算设备确定以所述起始节点为根节点的日志树。
在计算设备对一个查询节点进行查询操作后,执行更新日志树的操作。由于本次查询操作是对起始节点执行的查询操作,因此首先确定以起始节点为根节点的日志树。
计算设备包括日志森林,日志森林包括很多日志树。每个日志树可以表示从根节点至结束节点的数据查询过程。
计算设备可以在日志森林查找以所述起始节点为根节点的日志树;若在日志森林中查找到以所述起始节点为根节点的日志树,则将该日志树确定为以所述起始节点为根节点的日志树;若在日志森林中未查找到以所述起始节点为根节点的日志树,则构建以所述起始节点为根节点的日志树。
参见图2a,延续上述举例,计算设备在日志森林中查询后未发现以“小明”为根节点的日志树,则构建一个以“小明”为根节点的日志树。此时仅有根节点。
本实施例中日志树中仅包括查询节点,而不包含查询节点的查询结果。这样可以保证日志树精简结构。
步骤S1024:计算设备在上一查询节点的查询结果确定当前查询节点,确定查询节点的查询维度。
参见步骤S1022计算设备会显示与查询维度和查询节点对应的查询结果,以供用户查看。
在一些应用场景下,用户可以人为判定查询结果中是否有结束节点,若有结束节点则停止查询过程。若无查询节点则继续查询过程。
计算设备在显示所述上一查询节点的查询结果后,接收包含所述查询结果中一结果节点的标识的查询指令;将所述查询指令中结果节点的标识对应的结果节点,确定为所述当前查询节点。
延续上述举例,用户查看后“小明”在“手机号码”查询维度下的查询结果“137XXXX8931”后,发现根据“137XXXX8931”无法确定出认证账号,则将“137XXXX8931”作为当前查询节点,并假设当前查询节点的查询维度为“关联账户”,继续查询过程。
在一些应用场景下,计算设备可以自动确定查询结果中是否具有结束节点,若查询结果中有结束节点则停止查询操作,若查询结果中无结束节点则继续查询操作。
步骤S1025:计算设备获得并显示当前查询节点和查询维度对应的查询结果。本步骤与步骤S1022的执行过程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延续上述举例,在对当前查询节点“137XXXX8931”和查询维度“关联账户”查询,获得并显示查询结果“小红”。
步骤S1026:计算设备仅在所述日志树中所述上一查询节点所在分支不包含所述当前查询节点的情况下,对所述日志树中所述上一查询节点添加所述当前查询节点。
计算设备在对查询节点执行查询操作后,更新日志树。本申请的目的在于:确定删减冗余节点后的分析路径,由于后续会基于日志树来确定分析路径,所以日志树中不能包括冗余节点。
因此,在对日志树上添加当前查询节点之前,计算设备判断上一查询节点所在分支是否包含当前查询节点。
若上一查询节点所在分支包含当前查询节点,则不添加当前查询节点,并将日志树中与所述当前查询节点一致的节点,作为所述当前查询节点对应的节点。
若上一查询节点所在分支不包含当前查询节点,则计算设备对所述日志树中所述上一查询节点添加所述当前查询节点。
延续上述举例,计算设备判定日志树中上一查询节点“小明”所在分支不包含当前查询节点“137XXXX8931”,则对“小明”节点添加“137XXXX8931”节点。参见图2b为更新后的日志树。
重复执行步骤S1024-S1026的查询过程,直到当前查询节点的查询结果包含结束节点。下面介绍重复执行查询过程的详细内容。
将上一查询节点“137XXXX8931”的查询结果中“小红”作为当前查询节点并确定当前查询节点“小红”的查询维度;假设查询维度为“关联WIFI”。获得并显示当前查询节点“小红”在“关联WIFI”的查询结果“wifi1”和“wifi2”。
计算设备判定上一查询节点“137XXXX8931”所在分支不包含“小红”节点,则对日志树的上一查询节点“137XXXX8931”下添加“小红”节点。参见图2c为更新后的日志树。
用户在查看当前查询节点的当前查询节点“小红”在“关联WIFI”的查询结果“wifi1”和“wifi2”后,不确定该过程继续向下是否可以获得结束节点,所以可以更换查询方向。
即可以重新执行步骤S1021-S1026的过程,从其它查询维度继续查询操作。下面继续延续上述实施例进行举例说明:
计算设备以起始节点“小明”为查询节点,假设查询维度为“关联好友”;在计算设备发送查询维度“关联好友”和查询节点“小明”至服务器后,获得服务器反馈的查询结果。假设查询结果为“小红”、“小白”。
计算设备更新日志树过程中,发现已有以“小明”根节点的日志树,则不必再构建新的日志树,如图2d所示继续使用的“小明”为根节点的日志树。
计算设备将上一查询节点“小明”的查询结果中“小红”作为当前查询节点并确定当前查询节点“小红”的查询维度;假设查询维度为“关联WIFI”。在计算设备发送查询维度“关联WIFI”和查询节点“小红”至服务器后,获得服务器反馈的查询结果;假设查询结果为“wifi1”和“wifi2”。
执行更新日志树的过程:计算设备判定上一查询节点“小明”所在分支不包含“小红”节点,则对日志树的上一查询节点“小明”添加“小红”节点。参见图2e为更新后的日志树。
用户在查看当前查询节点“小红”的查询结果为“wifi1”和“wifi2”后,可以继续执行查询过程。即,重复执行步骤S1024-S1026的查询过程,下面介绍重复执行查询过程的详细内容。
将上一查询节点“小红”的查询结果中“wifi1”作为当前查询节点并确定当前查询节点“wifi1”的查询维度;假设查询维度为“关联账户”。在计算设备发送当前查询节点“wifi1”和查询维度“关联账户”至服务器后,获得服务器反馈的查询结果;假设查询结果为“小明”、“小白”和“小黑”。
计算设备获得并显示当前查询节点“wifi1”在查询维度“关联账户”下的查询结果与“小明”、“小白”和“小黑”。
执行步骤S1024也即更新日志树的过程:仅在所述日志树中所述上一查询节点所在分支不包含所述当前查询节点的情况下,对所述日志树中所述上一查询节点添加所述当前查询节点。
参见图2f,本步骤在实施时可以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方面:在所述日志树被触发查询的分支中、不包含所述当前查询节点的情况下,对所述日志树中所述上一查询节点添加所述当前查询节点,反之不添加所述当前查询节点。
通常情况下,会在日志树被触发查询的分支查看是否包含当前查询节点,也即在“小明”-“小红”这个分支,判断是否包含当前查询节点“wifi1”。通过判断发现“小明”-“小红”这个分支不包含“wifi1”,因此,对日志树中“小明”-“小红”这个分支中添加“wifi1”节点。
第二方面:若所述日志树未被触发查询的分支中也包含所述上一查询节点,在所述日志树的未被触发查询的分支中不包含所述当前查询节点的情况下,对所述日志树中所述上一查询节点添加所述当前查询节点,反之不添加所述当前查询节点。
在一些情况下日志树的其它分支中也包括“上一查询节点”,例如,在日志树的“小明”-“137XXXX8931”-“小红”这个分支也包括“小红”这个节点。
为了使得日志树更加全面,在日志树的其它分支也包含上一查询节点的情况下,在判定其它分支不包含当前查询节点的情况下,也为其它分支的上一查询节点添加当前查询节点。
即,在日志树发现“小明”-“137XXXX8931”-“小红”这个分支也包含上一查询节点“小红”的情况下,在判定这个分支不包含“wifi1”节点的情况下,为“小红”添加“wifi1”节点。这样可以使得日志树更加完整,以便使得最终得到的搜索结果更加准确。
本步骤的目的在于:保证日志树的同一分支中不存在重复的叶子节点,以便使得日志树中不包含冗余的查询节点,以便于后续基于日志树确定的分析路径中不存在冗余节点。
步骤S103:计算设备基于所述日志树确定所述起始节点至所述结束节点的分析路径。
计算设备可以获得并显示当前查询节点“wifi1”在查询维度“关联账户”下的查询结果与“小明”、“小白”和“小黑”。假设其中“小黑”为认证账号,用户可以人为确定“小黑”为结束节点。
或者,计算设备自动确定“小黑”为结束节点。例如,“小黑”落入黑名单榜单。计算设备可以显示所述当前查询节点的查询结果,接收包含所述查询结果中一结果节点的标识的结束指令,并将所述结束指令中结果节点的标识对应的结果节点,确定为所述结束节点。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本步骤的实现过程:
步骤S1031:计算设备在所述日志树中按层次遍历方式搜索所述结束节点的父节点并确定搜索路径。
参见图2f为用户搜索过程中构建的日志树。由于结束节点并未查询,所以在日志树中并没有结束节点,只有结束节点的父节点,所以确定结束节点的父节点。延续上述举例即确定结束节点“小黑”的父节点“wifi1”。
对日志树按层次遍历方式搜索结束节点,即从根节点开始按逐级向下搜索获得首个父节点。在按层次遍历方式搜索父节点“wifi1”,首先日志树的第三层搜索到“wifi1”节点,搜索路径为:“小明”-“小红”-“wifi1”。
虽然第四层也具有“wifi1”节点,其搜索路径为“小明”-“137XXXX8931”-“小红”-“wifi1”,与搜索路径“小明”-“小红”-“wifi1”相比,其中具有冗余节点“137XXXX8931”。
因此,按层次遍历日志树的方式,可以过滤掉日志树中的冗余节点,选择日志树中的最精简路径作为搜索路径,这样可以使得搜索路径中不具有冗余节点。
步骤S1032:计算设备对所述搜索路径中的所述父节点添加结束节点;
在确定搜索路径“小明”-“小红”-“wifi1”后,为父节点“wifi1”添加结束节点“小黑”。
步骤S1033:计算设备将添加所述结束节点的搜索路径,确定为所述起始节点至所述结束节点的分析路径。
计算设备将“小明”-“小红”-“wifi1”-“小黑”确定为起始节点“小明”至结束节点“小黑”之间的分析路径。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过程确定的分析路径为日志树中的最精简路径,即,针对用户已搜索过的查询节点中确定出一条不具有冗余节点的精简路径。但实际上可能不是“小明”至“小黑”之间的最短路径。
例如,在上述日志树的前提下,假设继续对“小明”进行查询操作,查询维度为“关联WIFI”,则计算设备可以得到查询结果“wifi1”;再对“wifi1”按“关联账户”查询,可以得到查询结果“小明”、“小白”和“小黑”。此情况下,也可以获得结束节点“小黑”。
参见图2g为再次查询后的日志树。基于图2g对应的日志树,确定起始节点“小明”至结束节点“小黑”之间的分析路径,获得“小明”-“wifi1”-“小黑”。相对于搜索路径“小明”-“小红”-“wifi1”-“小黑”而言,删除了“小红”这个冗余节点。
即,本实施例可以在用户搜索结束节点的过程中,针对用户已经搜索过的查询节点,可以在删减一些冗余节点得到最精简的分析路径。由于分析路径中过滤掉用户在查询过程中的一些冗余节点,所以通过分析路径可以便捷的查看分析过程。
步骤S104:计算设备显示分析路径。
计算设备可以显示分析路径,为了便于了解查询节点的查询维度,也可以在分析路径上添加查询维度,以便用户查看。参见图3,为计算设备显示的分析路径的示意图。
参见图4a-4b,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界面,包括:
第一界面,用于显示起始节点,还用于在确定所述起始节点至结束节点的分析路径后显示所述分析路径。
参见图4a第一界面中显示有节点“小明”,用户可以采用拖动操作或其他操作将“小明”节点移动至第二界面,以用于对节点“小明”进行数据分析。
参见图4b,在第二界面确定分析路径之后,在第一界面显示分析路径,以便于用户查看。
第二界面,用于接收并显示来自所述第一界面的所述起始节点,并在所述起始节点至结束节点的查询过程中,显示查询节点的查询结果。
所述第二界面,还用于显示多个查询维度,以便在多个查询维度中确定查询节点的查询维度,以供服务器在查询维度下搜索查询节点并反馈查询结果计算设备。
在第二界面针对查询节点选择查询维度,执行查询操作。参见图4a和图4b,在获得查询结果后,在第二界面显示查询结果。
其中,还用于显示所述日志树。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决定是否显示日志树。在显示日志树后可以方便用户理清分析思路,在选择查询节点时可以避免多次选择一些冗余节点。
关于确定起始节点至结束节点的分析路径的具体实现过程,可以参见图1所示的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参见图5,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分析路径确定系统,包括:
终端100,用于确定执行数据分析的起始节点,在起始节点至结束节点的查询过程中发送查询节点和查询维度至服务器,并获得服务器发送的查询结果;确定以所述起始节点为根节点、查询节点为叶子节点且从根节点出发的同一分支中不存在重复叶子节点的日志树;基于所述日志树确定所述起始节点至所述结束节点的分析路径;
服务器200,用于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查询节点和查询维度,在所述查询维度下查找所述查询节点并确定查询结果,反馈所述查询结果至所述终端。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日志树构建方法,包括:
在以起始节点为当前查询节点执行查询操作后,确定以所述起始节点为根节点的日志树;
在以上一查询节点中一查询结果为当前查询节点继续执行查询操作后,仅在所述日志树中上一查询节点所在分支不包含所述当前查询节点的情况下,对所述日志树中所述上一查询节点添加所述当前查询节点,直到确定所述当前查询节点的查询结果包含结束节点。
其中,所述在所述起始节点至结束节点的查询过程中,确定以所述起始节点为根节点、查询节点为叶子节点且从根节点出发的同一分支中不存在重复叶子节点的日志树,包括:
以所述起始节点为查询节点,获得查询节点对应的查询结果,并确定以所述起始节点为根节点的日志树;
执行以上一查询节点的查询结果中一结果节点为当前查询节点,获得所述当前查询节点对应的查询结果,并仅在所述日志树中所述上一查询节点所在分支不包含所述当前查询节点的情况下,对所述日志树中所述上一查询节点添加所述当前查询节点的过程,直到确定所述当前查询节点的查询结果中包含所述结束节点。
所述仅在所述日志树中所述上一查询节点所在分支不包含所述当前查询节点的情况下,对所述日志树中所述上一查询节点添加所述当前查询节点,包括:
在所述日志树被触发查询的分支中、不包含所述当前查询节点的情况下,对所述日志树中所述上一查询节点添加所述当前查询节点,反之不添加所述当前查询节点;
若所述日志树未被触发查询的分支中也包含所述上一查询节点,在所述日志树的未被触发查询的分支中不包含所述当前查询节点的情况下,对所述日志树中所述上一查询节点添加所述当前查询节点,反之不添加所述当前查询节点。
在所述日志树中所述上一查询节点所在分支包含所述当前查询节点的情况下,将所述日志树中与所述当前查询节点一致的节点,作为所述当前查询节点对应的节点。
关于日志树的构建过程已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进行详细介绍,在此不再赘述。
通过本实施例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施例保证日志树的同一分支中不存在重复的叶子节点,以便使得日志树中不包含冗余的查询节点,以便于后续基于日志树确定的分析路径中不存在冗余节点。
本实施例方法所述的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设备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移动计算设备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它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或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20)

1.一种分析路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执行数据分析的起始节点;
在所述起始节点至结束节点的查询过程中,确定以所述起始节点为根节点、查询节点为叶子节点且从根节点出发的同一分支中不存在重复叶子节点的日志树;
基于所述日志树,确定所述起始节点至所述结束节点的分析路径,
其中,所述在所述起始节点至结束节点的查询过程中,确定以所述起始节点为根节点、查询节点为叶子节点且从根节点出发的同一分支中不存在重复叶子节点的日志树,包括:
以所述起始节点为查询节点,获得查询节点对应的查询结果,并确定以所述起始节点为根节点的日志树;
执行以上一查询节点的查询结果中一结果节点为当前查询节点,获得所述当前查询节点对应的查询结果,并仅在所述日志树中所述上一查询节点所在分支不包含所述当前查询节点的情况下,对所述日志树中所述上一查询节点添加所述当前查询节点的过程,直到确定所述当前查询节点的查询结果中包含所述结束节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仅在所述日志树中所述上一查询节点所在分支不包含所述当前查询节点的情况下,对所述日志树中所述上一查询节点添加所述当前查询节点,包括:
在所述日志树被触发查询的分支中、不包含所述当前查询节点的情况下,对所述日志树中所述上一查询节点添加所述当前查询节点,反之不添加所述当前查询节点;
若所述日志树未被触发查询的分支中也包含所述上一查询节点,在所述日志树的未被触发查询的分支中不包含所述当前查询节点的情况下,对所述日志树中所述上一查询节点添加所述当前查询节点,反之不添加所述当前查询节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所述日志树中所述上一查询节点所在分支包含所述当前查询节点的情况下,将所述日志树中与所述当前查询节点一致的节点,作为所述当前查询节点对应的节点。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得所述当前查询节点对应的查询结果包括:
确定所述当前查询节点,以及,确定所述当前查询节点的查询维度;
发送所述当前查询节点和所述查询维度至服务器;
获得所述服务器在所述查询维度查找所述当前查询节点后反馈的查询结果。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当前查询节点的查询维度,包括:
显示多个查询维度;
在确定所述当前查询节点后,接收包含查询维度标识的选择指令;
将所述选择指令中查询维度标识对应的查询维度,确定为所述当前查询节点的查询维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以上一查询节点的查询结果中一结果节点为当前查询节点之前,还包括:
显示所述上一查询节点的查询结果;
接收包含所述查询结果中一结果节点的标识的查询指令;
将所述查询指令中结果节点的标识对应的结果节点,确定为所述当前查询节点。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当前查询节点的查询结果中包含所述结束节点,包括:
显示所述当前查询节点的查询结果;
接收包含所述查询结果中一结果节点的标识的结束指令;
将所述结束指令中结果节点的标识对应的结果节点,确定为所述结束节点。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以所述起始节点为根节点的日志树,包括:
在日志森林查找以所述起始节点为根节点的日志树;
若在日志森林中查找到以所述起始节点为根节点的日志树,则将该日志树确定为以所述起始节点为根节点的日志树;
若在日志森林中未查找到以所述起始节点为根节点的日志树,则构建以所述起始节点为根节点的日志树。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日志树确定所述起始节点至所述结束节点的分析路径,包括:
在所述日志树中按层次遍历方式搜索所述结束节点的父节点并确定搜索路径;
对所述搜索路径中的所述父节点添加结束节点;
将添加所述结束节点的搜索路径,确定为所述起始节点至所述结束节点的分析路径。
10.如权利要求1或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显示所述分析路径;
其中,所述分析路径还包括查询节点的查询维度。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起始节点为异常账号、结束节点为认证账号的情况下,所述分析路径为异常账号至认证账号之间查询异常主体的分析路径;
在所述起始节点为异常信息、结束节点为信息源的情况下,所述分析路径为异常信息至信息源之间查询异常信息来源的分析路径;
在所述起始节点为故障表象、结束节点为故障点的情况下,所述分析路径为故障表象至故障点之间查询故障点的分析路径。
12.一种分析路径确定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用于确定执行数据分析的起始节点,在起始节点至结束节点的查询过程中发送查询节点和查询维度至服务器,并获得服务器发送的查询结果;确定以所述起始节点为根节点、查询节点为叶子节点且从根节点出发的同一分支中不存在重复叶子节点的日志树;基于所述日志树确定所述起始节点至所述结束节点的分析路径;
服务器,用于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查询节点和查询维度,在所述查询维度下查找所述查询节点并确定查询结果,反馈所述查询结果至所述终端,
其中,确定以所述起始节点为根节点、查询节点为叶子节点且从根节点出发的同一分支中不存在重复叶子节点的日志树,包括:
以所述起始节点为查询节点,获得查询节点对应的查询结果,并确定以所述起始节点为根节点的日志树;
执行以上一查询节点的查询结果中一结果节点为当前查询节点,获得所述当前查询节点对应的查询结果,并仅在所述日志树中所述上一查询节点所在分支不包含所述当前查询节点的情况下,对所述日志树中所述上一查询节点添加所述当前查询节点的过程,直到确定所述当前查询节点的查询结果中包含所述结束节点。
13.一种日志树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以起始节点为当前查询节点执行查询操作后,确定以所述起始节点为根节点的日志树;
在以上一查询节点中一查询结果为当前查询节点继续执行查询操作后,仅在所述日志树中上一查询节点所在分支不包含所述当前查询节点的情况下,对所述日志树中所述上一查询节点添加所述当前查询节点,直到确定所述当前查询节点的查询结果包含结束节点。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仅在所述日志树中上一查询节点所在分支不包含所述当前查询节点的情况下,对所述日志树中所述上一查询节点添加所述当前查询节点,包括:
在所述日志树被触发查询的分支中、不包含所述当前查询节点的情况下,对所述日志树中所述上一查询节点添加所述当前查询节点,反之不添加所述当前查询节点;
若所述日志树未被触发查询的分支中也包含所述上一查询节点,在所述日志树的未被触发查询的分支中不包含所述当前查询节点的情况下,对所述日志树中所述上一查询节点添加所述当前查询节点,反之不添加所述当前查询节点。
15.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输入数据;
获取日志树,其中,所述日志树的根节点为所述输入数据,所述日志树的叶子节点为目标数据,所述日志树的节点之间为关联数据;
提供日志树界面,其中,所述日志树界面中包括所述日志树,
其中,获取日志树包括:
在以起始节点为当前查询节点执行查询操作后,确定以所述起始节点为根节点的日志树;
在以上一查询节点中一查询结果为当前查询节点继续执行查询操作后,仅在所述日志树中上一查询节点所在分支不包含所述当前查询节点的情况下,对所述日志树中所述上一查询节点添加所述当前查询节点,直到确定所述当前查询节点的查询结果包含结束节点。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日志树界面中还包括:选择控件,与所述日志树的节点对应,其中,所述选择控件用于接收用户输入,展开其对应的日志树的节点的信息。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日志树包括:基于预设的深度阈值,查询本级节点的关联数据,得到本级节点的下一级节点。
18.根据权利要求15或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确定至少两个节点满足预设条件,选择路径较短的一个作为结果。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节点满足预设条件包括节点落入黑名单。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结果数据区别显示在所述日志树界面中。
CN201711259993.4A 2017-12-04 2017-12-04 分析路径确定方法及系统、界面、日志树构建方法 Active CN10994789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59993.4A CN109947892B (zh) 2017-12-04 2017-12-04 分析路径确定方法及系统、界面、日志树构建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59993.4A CN109947892B (zh) 2017-12-04 2017-12-04 分析路径确定方法及系统、界面、日志树构建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47892A CN109947892A (zh) 2019-06-28
CN109947892B true CN109947892B (zh) 2023-01-06

Family

ID=670048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259993.4A Active CN109947892B (zh) 2017-12-04 2017-12-04 分析路径确定方法及系统、界面、日志树构建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94789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80356B (zh) * 2021-05-10 2024-04-16 广州零端科技有限公司 分支链式溯源的医疗检查数据记录方法、查询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92361A (zh) * 2002-10-25 2004-04-28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嵌入式数据库查询的处理方法
CN102122291A (zh) * 2011-01-18 2011-07-13 浙江大学 一种基于树形日志模式分析的博客好友推荐方法
CN102541875A (zh) * 2010-12-16 2012-07-04 北京大学 有向无环图的关系型节点数据的存取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126614A (zh) * 2016-06-21 2016-11-16 山东合天智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追溯两个企业多层级关联路径的方法及系统
CN106156238A (zh) * 2015-04-27 2016-11-23 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 本体信息查询方法及系统
CN106527912A (zh) * 2016-10-28 2017-03-22 山东大学 一种基于Voronoi树图的信息检索可视化系统及方法
CN107016071A (zh) * 2017-03-23 2017-08-04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一种利用简单路径特征优化树状结构数据的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721269B2 (en) * 2005-12-23 2010-05-18 Sas Institute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redundant subroutine calls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92361A (zh) * 2002-10-25 2004-04-28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嵌入式数据库查询的处理方法
CN102541875A (zh) * 2010-12-16 2012-07-04 北京大学 有向无环图的关系型节点数据的存取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122291A (zh) * 2011-01-18 2011-07-13 浙江大学 一种基于树形日志模式分析的博客好友推荐方法
CN106156238A (zh) * 2015-04-27 2016-11-23 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 本体信息查询方法及系统
CN106126614A (zh) * 2016-06-21 2016-11-16 山东合天智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追溯两个企业多层级关联路径的方法及系统
CN106527912A (zh) * 2016-10-28 2017-03-22 山东大学 一种基于Voronoi树图的信息检索可视化系统及方法
CN107016071A (zh) * 2017-03-23 2017-08-04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一种利用简单路径特征优化树状结构数据的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47892A (zh) 2019-06-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11249B (zh) 一种网络设备的命令行发送方法、装置和设备
US20170031948A1 (en) File synchronization method, server, and terminal
US9430755B2 (en) System and method to enable communication group identification
CN110515896B (zh) 模型资源管理方法、模型文件制作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1008521B (zh) 生成宽表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7872534B (zh) 信息推送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5515900A (zh) 一种获取终端在线状态的方法及装置
CN112311571B (zh) 网络拓扑生成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非暂态存储介质
US20160364480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a social service based on music information
CN111314063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大数据信息管理方法、系统及装置
US20190362016A1 (en) Frequent pattern analysis for distributed systems
US11366821B2 (en) Epsilon-closure for frequent pattern analysis
CN108154024B (zh) 一种数据检索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0807028A (zh) 用于管理存储系统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09947892B (zh) 分析路径确定方法及系统、界面、日志树构建方法
CN109033157B (zh) 一种基于自定义搜索条件树的复杂数据检索方法和系统
CN107239473A (zh) 一种展示图片选择方法及装置
CN113157904A (zh) 基于dfa算法的敏感词过滤方法及系统
WO2017117870A1 (zh) 陷阱指令Trap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7104889B (zh) 一种基于imap协议的草稿邮件同步方法、装置和终端
CN103475509A (zh) 确定并呈现网络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CN105653533A (zh) 一种更新分类关联词集合的方法和装置
CN109104499B (zh) 一种会话建立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8763498B (zh) 用户身份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3377682A (zh) 服务测试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