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47849A - 基于视联网的数据库连接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基于视联网的数据库连接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47849A
CN109947849A CN201910120628.8A CN201910120628A CN109947849A CN 109947849 A CN109947849 A CN 109947849A CN 201910120628 A CN201910120628 A CN 201910120628A CN 109947849 A CN109947849 A CN 1099478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base
view
connection
view networking
networked ser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2062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947849B (zh
Inventor
杨传坤
付林
李明亮
沈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sionver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sionver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sionver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sionver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12062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947849B/zh
Publication of CN1099478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478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9478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478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公开公开了一种基于视联网的数据库连接方法、装置、服务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将数据库连接请求转换为视联网协议数据,并采用视联网协议发送给第一视联网服务器,第一视联网服务器将数据库连接请求转发给第一数据库;接收第一视联网服务器发送的连接响应,并将连接响应转发给第二数据库,以建立第一数据库与数据库之间的连接。本公开通过将数据库连接请求转换为视联网协议数据,并发送给第一视联网服务器,通过第一视联网服务器将数据库连接请求转发给第一数据库,接收第一视联网服务器发送的连接响应,并将连接响应转发给第二数据库,以建立第一数据库与数据库之间的连接,从而使得视联网服务器数据库之间可以互相建立连接,进行通信。

Description

基于视联网的数据库连接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信息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视联网的数据库连接方法、装置、服务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视联网是网络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是互联网的更高级形态,是一个实时网络,能够实现目前互联网无法实现的全网高清视频实时传输,将众多互联网应用推向高清视频化,高清面对面。最终将实现世界无距离,实现全球范围内人与人的距离只是一个屏幕的距离。
视联网服务器数据库之间需要互相建立连接,进行通信。而现有互联网服务器数据库之间的数据库通常是基于传输控制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TCP)连接传输,采用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mysql协议数据,该连接传输方式已不适用于现有的视联网。
发明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基于视联网的数据库连接方法、装置、服务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基于视联网的数据库连接方法,包括:
将数据库连接请求转换为视联网协议数据,并采用视联网协议发送给第一视联网服务器,以使所述第一视联网服务器将所述数据库连接请求转发给第一数据库;
接收所述第一视联网服务器采用所述视联网协议发送的连接响应,并将所述连接响应转发给第二数据库,以建立所述第一数据库与所述数据库之间的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接收所述第一视联网服务器采用所述视联网协议发送的连接响应,并将所述连接响应转发给第二数据库,以建立所述第一数据库与所述数据库之间的连接,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视联网服务器采用所述视联网协议发送的连接响应;
将所述连接响应转换为数据库协议数据,并采用数据库协议将所述数据库协议数据转发给第二数据库,以建立所述第一数据库与所述数据库之间的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数据库为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mysql。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基于视联网的数据库连接方法,包括:
接收第二视联网服务器采用视联网协议发送的数据库连接请求,所述数据库连接请求为转换后的视联网协议数据;
将所述视联网协议数据转发给第一数据库;
采用所述视联网协议向所述第二视联网服务器发送连接响应,以使所述第二视联网服务器将所述连接响应转发给第二数据库,以建立所述第一数据库与所述数据库之间的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将所述视联网协议数据转发给第一数据库,包括:
将所述视联网协议数据为所述数据库连接请求,并采用数据库协议将所述数据库连接请求转发给第一数据库。
进一步的,所述数据库为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mysql。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基于视联网的数据库连接装置,包括:
协议转换模块,用于将数据库连接请求转换为视联网协议数据,并采用视联网协议发送给第一视联网服务器,以使所述第一视联网服务器将所述数据库连接请求转发给第一数据库;
响应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视联网服务器采用所述视联网协议发送的连接响应,并将所述连接响应转发给第二数据库,以建立所述第一数据库与所述数据库之间的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响应接收模块具体用于:接收所述第一视联网服务器采用所述视联网协议发送的连接响应;将所述连接响应转换为数据库协议数据,并采用数据库协议将所述数据库协议数据转发给第二数据库,以建立所述第一数据库与所述数据库之间的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数据库为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mysql。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基于视联网的数据库连接装置,包括:
请求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二视联网服务器采用视联网协议发送的数据库连接请求,所述数据库连接请求为转换后的视联网协议数据;
数据转发模块,用于将所述视联网协议数据转发给第一数据库;
响应发送模块,用于采用所述视联网协议向所述第二视联网服务器发送连接响应,以使所述第二视联网服务器将所述连接响应转发给第二数据库,以建立所述第一数据库与所述数据库之间的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数据转发模块具体用于:将所述视联网协议数据为所述数据库连接请求,并采用数据库协议将所述数据库连接请求转发给第一数据库。
进一步的,所述数据库为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mysql。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五方面,提供一种服务器,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将数据库连接请求转换为视联网协议数据,并采用视联网协议发送给第一视联网服务器,以使所述第一视联网服务器将所述数据库连接请求转发给第一数据库;接收所述第一视联网服务器采用所述视联网协议发送的连接响应,并将所述连接响应转发给第二数据库,以建立所述第一数据库与所述数据库之间的连接。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六方面,提供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服务器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服务器能够执行一种消息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将数据库连接请求转换为视联网协议数据,并采用视联网协议发送给第一视联网服务器,以使所述第一视联网服务器将所述数据库连接请求转发给第一数据库;接收所述第一视联网服务器采用所述视联网协议发送的连接响应,并将所述连接响应转发给第二数据库,以建立所述第一数据库与所述数据库之间的连接。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七方面,提供一种服务器,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接收第二视联网服务器采用视联网协议发送的数据库连接请求,所述数据库连接请求为转换后的视联网协议数据;将所述视联网协议数据转发给第一数据库;采用所述视联网协议向所述第二视联网服务器发送连接响应,以使所述第二视联网服务器将所述连接响应转发给第二数据库,以建立所述第一数据库与所述数据库之间的连接。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八方面,提供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服务器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服务器能够执行一种消息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第二视联网服务器采用视联网协议发送的数据库连接请求,所述数据库连接请求为转换后的视联网协议数据;将所述视联网协议数据转发给第一数据库;采用所述视联网协议向所述第二视联网服务器发送连接响应,以使所述第二视联网服务器将所述连接响应转发给第二数据库,以建立所述第一数据库与所述数据库之间的连接。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公开通过将数据库连接请求转换为视联网协议数据,并发送给第一视联网服务器,通过第一视联网服务器将数据库连接请求转发给第一数据库,接收第一视联网服务器发送的连接响应,并将连接响应转发给第二数据库,以建立第一数据库与数据库之间的连接,从而使得视联网服务器数据库之间可以互相建立连接,进行通信。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基于视联网的数据库连接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基于视联网的数据库连接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基于视联网的数据库连接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基于视联网的数据库连接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五提供的一种基于视联网的数据库连接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六提供的一种服务器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实施例一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基于视联网的数据库连接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提供的基于视联网的数据库连接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基于视联网的数据库连接装置,该装置可以集成于服务器(例如视联网服务器)中,该基于视联网的数据库连接装置可以采用硬件或软件实现。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S11中,将数据库连接请求转换为视联网协议数据,并采用视联网协议发送给第一视联网服务器,以使所述第一视联网服务器将所述数据库连接请求转发给第一数据库。
其中,数据库可以为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mysql,相应的,数据库连接请求为mysql连接请求。
其中,第一数据库为第一视联网服务器中的数据库。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为区分不同的执行主体,在这里将首次出现的视联网服务器命名为第一视联网服务器,后续出现的视联网服务器命名为第二视联网服务器,本实施例的执行主体为第二视联网服务器。
具体的,第二视联网服务器发起与第一视联网服务器的连接,此时第二视联网服务器将数据库连接请求转换为视联网协议数据,并采用视联网协议发送给第一视联网服务器,所述第一视联网服务器接收到数据库连接请求后转发给第一数据库。进一步的,第一视联网服务器接收到数据库连接请求后,将对应的视联网协议数据转换为所述数据库连接请求,并采用数据库协议将所述数据库连接请求转发给第一数据库。
在步骤S12中,接收所述第一视联网服务器采用所述视联网协议发送的连接响应,并将所述连接响应转发给第二数据库,以建立所述第一数据库与所述数据库之间的连接。
其中,第二数据库为第二视联网服务器中的数据库。
其中,连接响应为第一数据库收到数据库连接请求后产生的响应。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步骤S12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视联网服务器采用所述视联网协议发送的连接响应;
将所述连接响应转换为数据库协议数据,并采用数据库协议将所述数据库协议数据转发给第二数据库,以建立所述第一数据库与所述数据库之间的连接。
本实施例通过将数据库连接请求转换为视联网协议数据,并发送给第一视联网服务器,通过第一视联网服务器将数据库连接请求转发给第一数据库,接收第一视联网服务器发送的连接响应,并将连接响应转发给第二数据库,以建立第一数据库与数据库之间的连接,从而使得视联网服务器数据库之间可以互相建立连接,进行通信。
实施例二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基于视联网的数据库连接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提供的基于视联网的数据库连接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基于视联网的数据库连接装置,该装置可以集成于服务器(例如视联网服务器)中,该基于视联网的数据库连接装置可以采用硬件或软件实现。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S21中,接收第二视联网服务器采用视联网协议发送的数据库连接请求,所述数据库连接请求为转换后的视联网协议数据。
其中,数据库可以为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mysql,相应的,数据库连接请求为mysql连接请求。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为区分不同的执行主体,在这里将首次出现的视联网服务器命名为第一视联网服务器,后续出现的视联网服务器命名为第二视联网服务器,本实施例的执行主体为第一视联网服务器。
在步骤S22中,将所述视联网协议数据转发给第一数据库。
其中,第一数据库为第一视联网服务器中的数据库。
具体的,第二视联网服务器发起与第一视联网服务器的连接,此时第二视联网服务器将数据库连接请求转换为视联网协议数据,并采用视联网协议发送给第一视联网服务器,所述第一视联网服务器接收到数据库连接请求后转发给第一数据库。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步骤S22包括:
将所述视联网协议数据转换为所述数据库连接请求,并采用数据库协议将所述数据库连接请求转发给第一数据库。
在步骤S23中,采用所述视联网协议向所述第二视联网服务器发送连接响应,以使所述第二视联网服务器将所述连接响应转发给第二数据库,以建立所述第一数据库与所述数据库之间的连接。
其中,第二数据库为第二视联网服务器中的数据库。
具体的,第一视联网服务器采用所述视联网协议向所述第二视联网服务器发送连接响应,第二视联网服务器接收连接响应后,将所述连接响应转换为数据库协议数据,并采用数据库协议将所述数据库协议数据转发给第二数据库,以建立所述第一数据库与所述数据库之间的连接。
本实施例通过将数据库连接请求转换为视联网协议数据,并采用视联网协议发送给第一视联网服务器,以使所述第一视联网服务器将所述数据库连接请求转发给第一数据库,接收所述第一视联网服务器采用所述视联网协议发送的连接响应,并将所述连接响应转发给第二数据库,以建立所述第一数据库与所述数据库之间的连接,从而使得视联网服务器数据库之间可以互相建立连接,进行通信。
实施例三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基于视联网的数据库连接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为第一视联网服务器与第二视联网服务器的交互实施例。如图3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S31中,第二视联网服务器的第二数据库发起到第一视联网服务器的第一数据库的连接。
在步骤S32中,第二视联网服务器将mysql连接请求转换为视联网协议数据发给第一视联网服务器。
在步骤S33中,第一视联网服务器接收到mysql连接请求后,将视联网协议数据转换为mysql连接请求,转发给第一数据库。
在步骤S34中,第一视联网服务器接收到第一数据库对应的连接响应,将mysql协议数据转换为视联网协议数据发送给第二视联网服务器。
在步骤S35中,第二视联网服务器将视联网协议数据转为mysql协议数据发送给第二数据库。
至此第一视联网服务器和第二视联网服务器之间建立了一个mysql的连接,之后而这通过此连接传输mysql协议数据。
实施例四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基于视联网的数据库连接装置框图。该装置可以集成于服务器(例如视联网服务器)中,该基于视联网的数据库连接装置可以采用硬件或软件实现。参照图4,该装置包括协议转换模块41和响应接收模块42,其中,
协议转换模块41用于将数据库连接请求转换为视联网协议数据,并采用视联网协议发送给第一视联网服务器,以使所述第一视联网服务器将所述数据库连接请求转发给第一数据库;
响应接收模块42用于接收所述第一视联网服务器采用所述视联网协议发送的连接响应,并将所述连接响应转发给第二数据库,以建立所述第一数据库与所述数据库之间的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响应接收模块42具体用于:接收所述第一视联网服务器采用所述视联网协议发送的连接响应;将所述连接响应转换为数据库协议数据,并采用数据库协议将所述数据库协议数据转发给第二数据库,以建立所述第一数据库与所述数据库之间的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数据库为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mysql。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装置,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实施例五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五提供的一种基于视联网的数据库连接装置框图。该装置可以集成于服务器(例如视联网服务器)中,该基于视联网的数据库连接装置可以采用硬件或软件实现。参照图5,该装置包括请求接收模块51、数据转发模块52和响应发送模块53,其中,
请求接收模块51用于接收第二视联网服务器采用视联网协议发送的数据库连接请求,所述数据库连接请求为转换后的视联网协议数据;
数据转发模块52用于将所述视联网协议数据转发给第一数据库;
响应发送模块53用于采用所述视联网协议向所述第二视联网服务器发送连接响应,以使所述第二视联网服务器将所述连接响应转发给第二数据库,以建立所述第一数据库与所述数据库之间的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数据转发模块52具体用于:将所述视联网协议数据为所述数据库连接请求,并采用数据库协议将所述数据库连接请求转发给第一数据库。
进一步的,所述数据库为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mysql。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装置,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实施例六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服务器,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其中,处理器被配置为:
将数据库连接请求转换为视联网协议数据,并采用视联网协议发送给第一视联网服务器,以使所述第一视联网服务器将所述数据库连接请求转发给第一数据库;接收所述第一视联网服务器采用所述视联网协议发送的连接响应,并将所述连接响应转发给第二数据库,以建立所述第一数据库与所述数据库之间的连接。
其中,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于服务器的结构框图。例如,装置可以被提供为一服务器。参照图6,装置包括处理组件622,其进一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以及由存储器632所代表的存储器资源,用于存储可由处理组件622的执行的指令,例如应用程序。存储器632中存储的应用程序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每一个对应于一组指令的模块。此外,处理组件622被配置为执行指令,以执行上述方法。
装置还可以包括一个电源组件626被配置为执行装置的电源管理,一个有线或无线网络接口650被配置为将装置连接到网络,和一个输入输出(I/O)接口658。该装置可以操作基于存储在存储器632的操作系统,例如Windows ServerTM,Mac OS XTM,UnixTM,LinuxTM,FreeBSDTM或类似。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指令的存储器632,上述指令可由服务器的处理器622执行以完成上述方法。例如,所述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应用程序,例如包括指令的存储器632,上述指令可由服务器的处理器622执行以完成上述方法。
实施例七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服务器,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其中,处理器被配置为:
将数据库连接请求转换为视联网协议数据,并采用视联网协议发送给第一视联网服务器,以使所述第一视联网服务器将所述数据库连接请求转发给第一数据库;接收所述第一视联网服务器采用所述视联网协议发送的连接响应,并将所述连接响应转发给第二数据库,以建立所述第一数据库与所述数据库之间的连接。
具体参见图6所示的服务器结构,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指令的存储器632,上述指令可由服务器的处理器622执行以完成上述方法。例如,所述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应用程序,例如包括指令的存储器632,上述指令可由服务器的处理器622执行以完成上述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6)

1.一种基于视联网的数据库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数据库连接请求转换为视联网协议数据,并采用视联网协议发送给第一视联网服务器,以使所述第一视联网服务器将所述数据库连接请求转发给第一数据库;
接收所述第一视联网服务器采用所述视联网协议发送的连接响应,并将所述连接响应转发给第二数据库,以建立所述第一数据库与所述数据库之间的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视联网的数据库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所述第一视联网服务器采用所述视联网协议发送的连接响应,并将所述连接响应转发给第二数据库,以建立所述第一数据库与所述数据库之间的连接,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视联网服务器采用所述视联网协议发送的连接响应;
将所述连接响应转换为数据库协议数据,并采用数据库协议将所述数据库协议数据转发给第二数据库,以建立所述第一数据库与所述数据库之间的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视联网的数据库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库为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mysql。
4.一种基于视联网的数据库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第二视联网服务器采用视联网协议发送的数据库连接请求,所述数据库连接请求为转换后的视联网协议数据;
将所述视联网协议数据转发给第一数据库;
采用所述视联网协议向所述第二视联网服务器发送连接响应,以使所述第二视联网服务器将所述连接响应转发给第二数据库,以建立所述第一数据库与所述数据库之间的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视联网的数据库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视联网协议数据转发给第一数据库,包括:
将所述视联网协议数据转换为所述数据库连接请求,并采用数据库协议将所述数据库连接请求转发给第一数据库。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基于视联网的数据库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库为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mysql。
7.一种基于视联网的数据库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协议转换模块,用于将数据库连接请求转换为视联网协议数据,并采用视联网协议发送给第一视联网服务器,以使所述第一视联网服务器将所述数据库连接请求转发给第一数据库;
响应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视联网服务器采用所述视联网协议发送的连接响应,并将所述连接响应转发给第二数据库,以建立所述第一数据库与所述数据库之间的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视联网的数据库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接收模块具体用于:接收所述第一视联网服务器采用所述视联网协议发送的连接响应;将所述连接响应转换为数据库协议数据,并采用数据库协议将所述数据库协议数据转发给第二数据库,以建立所述第一数据库与所述数据库之间的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基于视联网的数据库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库为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mysql。
10.一种基于视联网的数据库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请求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二视联网服务器采用视联网协议发送的数据库连接请求,所述数据库连接请求为转换后的视联网协议数据;
数据转发模块,用于将所述视联网协议数据转发给第一数据库;
响应发送模块,用于采用所述视联网协议向所述第二视联网服务器发送连接响应,以使所述第二视联网服务器将所述连接响应转发给第二数据库,以建立所述第一数据库与所述数据库之间的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基于视联网的数据库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转发模块具体用于:将所述视联网协议数据为所述数据库连接请求,并采用数据库协议将所述数据库连接请求转发给第一数据库。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基于视联网的数据库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库为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mysql。
13.一种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将数据库连接请求转换为视联网协议数据,并采用视联网协议发送给第一视联网服务器,以使所述第一视联网服务器将所述数据库连接请求转发给第一数据库;接收所述第一视联网服务器采用所述视联网协议发送的连接响应,并将所述连接响应转发给第二数据库,以建立所述第一数据库与所述数据库之间的连接。
14.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服务器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服务器能够执行一种消息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将数据库连接请求转换为视联网协议数据,并采用视联网协议发送给第一视联网服务器,以使所述第一视联网服务器将所述数据库连接请求转发给第一数据库;接收所述第一视联网服务器采用所述视联网协议发送的连接响应,并将所述连接响应转发给第二数据库,以建立所述第一数据库与所述数据库之间的连接。
15.一种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接收第二视联网服务器采用视联网协议发送的数据库连接请求,所述数据库连接请求为转换后的视联网协议数据;将所述视联网协议数据转发给第一数据库;采用所述视联网协议向所述第二视联网服务器发送连接响应,以使所述第二视联网服务器将所述连接响应转发给第二数据库,以建立所述第一数据库与所述数据库之间的连接。
16.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服务器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服务器能够执行一种消息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第二视联网服务器采用视联网协议发送的数据库连接请求,所述数据库连接请求为转换后的视联网协议数据;将所述视联网协议数据转发给第一数据库;采用所述视联网协议向所述第二视联网服务器发送连接响应,以使所述第二视联网服务器将所述连接响应转发给第二数据库,以建立所述第一数据库与所述数据库之间的连接。
网协议发送的连接响应,并将所述连接响应转发给第二数据库,以建立所述第一数据库与所述数据库之间的连接。
CN201910120628.8A 2019-02-18 2019-02-18 基于视联网的数据库连接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994784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20628.8A CN109947849B (zh) 2019-02-18 2019-02-18 基于视联网的数据库连接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20628.8A CN109947849B (zh) 2019-02-18 2019-02-18 基于视联网的数据库连接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47849A true CN109947849A (zh) 2019-06-28
CN109947849B CN109947849B (zh) 2022-01-14

Family

ID=670068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20628.8A Active CN109947849B (zh) 2019-02-18 2019-02-18 基于视联网的数据库连接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947849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38298A (zh) * 2004-08-16 2006-02-22 通用电气公司 用于传送消息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1005505A (zh) * 2006-01-20 2007-07-25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用于与数据库客户端用户通信的系统和方法
CN101587575A (zh) * 2009-06-25 2009-11-25 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门店业务管理系统
US20150381710A1 (en) * 2014-06-30 2015-12-31 Fortinet, Inc. Socket application program interface (api) for efficient data transactions
CN108881147A (zh) * 2017-12-29 2018-11-23 北京视联动力国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视联网的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8964962A (zh) * 2017-07-25 2018-12-07 北京视联动力国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视联网终端的方法和系统
CN108965367A (zh) * 2017-07-25 2018-12-07 北京视联动力国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视联网服务器的方法和系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38298A (zh) * 2004-08-16 2006-02-22 通用电气公司 用于传送消息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1005505A (zh) * 2006-01-20 2007-07-25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用于与数据库客户端用户通信的系统和方法
CN101587575A (zh) * 2009-06-25 2009-11-25 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门店业务管理系统
US20150381710A1 (en) * 2014-06-30 2015-12-31 Fortinet, Inc. Socket application program interface (api) for efficient data transactions
CN108964962A (zh) * 2017-07-25 2018-12-07 北京视联动力国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视联网终端的方法和系统
CN108965367A (zh) * 2017-07-25 2018-12-07 北京视联动力国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视联网服务器的方法和系统
CN108881147A (zh) * 2017-12-29 2018-11-23 北京视联动力国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视联网的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47849B (zh) 2022-01-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27936B (zh) 一种联盟网络中基于智能合约的工作流实现方法、设备及介质
US11683279B2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using conversational agent to collect information and trigger actions
CN105917626A (zh) 通过社交网络平台控制外围设备的方法和装置
JP2020009474A (ja) 人工ソーシャルネットワークを運用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US20180247228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Location-Based Cook-to-Neighbor Matching Platform
CN110493304A (zh) 边缘计算系统以及交易系统
US9087353B2 (en) Personalized demo environment based on software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CN110708358A (zh) 会话消息处理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3312590A (zh) 一种群组通信的方法、装置、接收端、发送端和设备
Vassilev et al. Two-factor authentication for voice assistance in digital banking using public cloud services
CN114650320B (zh) 任务调度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WO2018000266A1 (zh) 一种机器人交互内容的生成方法、系统及机器人
WO2018000258A1 (zh) 一种机器人交互内容的生成方法、系统及机器人
CN108712359A (zh) 一种虚拟现实社交方法及系统
CN106357654A (zh) 远程过程调用方法、装置及通信系统
CN109150981A (zh) 区块链网络组网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947849A (zh) 基于视联网的数据库连接方法及装置
US8935667B2 (en) Synchronization of prospect information between software providers and resale partners
CN109284935A (zh) 一种基于微协助上下级办公群的任务处理系统
EP4116844A1 (en) A system and a method for handling web pages in an extended reality system
CN109977167A (zh) 基于视联网的数据库备份方法及装置
Doxopoulos et al. Creating an extrovert robotic assistant via IoT networking devices
Tang et al. Theme-based mobile social network system
CN109246067A (zh) 一种连接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9379414A (zh) 一种企业关联的建立方法及服务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