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47383A - 显示控制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显示控制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947383A CN109947383A CN201910204893.4A CN201910204893A CN109947383A CN 109947383 A CN109947383 A CN 109947383A CN 201910204893 A CN201910204893 A CN 201910204893A CN 109947383 A CN109947383 A CN 10994738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gion
- display area
- area
- control
- displa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控制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该方法包括:在移动终端的可折叠屏的第一显示区域与第二显示区域相对折叠时,从第一显示区域以及第二显示区域中,确定其中一个朝向用户的显示区域作为亮屏区域,确定另一显示区域作为熄屏区域;控制亮屏区域处于显示状态,控制熄屏区域处于熄屏状态;当移动终端竖屏显示目标应用程序的界面时,基于亮屏区域以及连接第一显示区域与第二显示区域的可弯折区域的触摸状态,确定移动终端的握持状态;将界面的控件显示于亮屏区域中握持状态对应一侧的区域。本方法可以便于用户操作移动终端显示的界面内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移动终端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显示控制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移动终端,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等,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消费型电子产品之一。显示屏是移动终端上用于显示用户界面的部分,柔性显示屏可以实现成为折叠显示屏。在相关技术中,具有折叠显示屏的终端可以处于折叠状态或展开状态。当处于折叠状态时,折叠显示屏的两个显示区域为正对的状态,用户通常对其中一个显示区域进行操作,而被操作的显示区域仍然具有较大的尺寸,用户在操作显示屏中显示的内容时会存在不便。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显示控制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以便于用户操作移动终端显示的界面内容。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控制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可折叠屏,所述可折叠屏包括第一显示区域以及第二显示区域,所述第一显示区域以及所述第二显示区域可选择性的相对折叠或展开,所述方法包括:在所述第一显示区域与所述第二显示区域相对折叠时,从所述第一显示区域以及所述第二显示区域中,确定其中一个朝向用户的显示区域作为亮屏区域,确定另一显示区域作为熄屏区域;控制所述亮屏区域处于显示状态,控制所述熄屏区域处于熄屏状态;当所述移动终端竖屏显示目标应用程序的界面时,基于所述亮屏区域以及连接所述第一显示区域与所述第二显示区域的可弯折区域的触摸状态,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握持状态,所述握持状态包括左手握持状态以及右手握持状态;将所述界面的控件显示于所述亮屏区域中所述握持状态对应一侧的区域。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控制装置,应用于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可折叠屏,所述可折叠屏包括第一显示区域以及第二显示区域,所述第一显示区域以及所述第二显示区域可选择性的相对折叠或展开,所述装置包括:区域确定模块、状态控制模块、状态确定模块以及显示调整模块,其中,所述区域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显示区域与所述第二显示区域相对折叠时,从所述第一显示区域以及所述第二显示区域中,确定其中一个朝向用户的显示区域作为亮屏区域,确定另一显示区域作为熄屏区域;所述状态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亮屏区域处于显示状态,控制所述熄屏区域处于熄屏状态;所述状态确定模块用于当所述移动终端竖屏显示目标应用程序的界面时,基于所述亮屏区域以及连接所述第一显示区域与所述第二显示区域的可弯折区域的触摸状态,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握持状态,所述握持状态包括左手握持状态以及右手握持状态;所述显示调整模块用于将所述界面的控件显示于所述亮屏区域中所述握持状态对应一侧的区域。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器;可折叠屏,包括第一显示区域以及第二显示区域,所述第一显示区域以及所述第二显示区域可选择性的相对折叠或展开;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被配置为由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配置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显示控制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存储有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可被处理器调用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显示控制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方案,在移动终端的可折叠屏的第一显示区域与第二显示区域相对折叠时,从第一显示区域以及第二显示区域中,确定朝向用户的显示区域作为亮屏区域,确定另一显示区域作为熄屏区域,然后控制亮屏区域处于显示状态,并控制熄屏区域处于熄屏状态,当移动终端为竖屏显示目标应用程序的界面时,根据亮屏区域以及连接第一显示区域以及第二显示区域的可弯折区域的触摸状态,确定移动终端的握持状态,最后将界面的控件显示于亮屏区域中上述握持状态对应一侧的区域,从而使得目标应用程序的界面的控件处于握持状态对应一侧,便于用户操作移动终端显示的目标应用程序的界面中的控件,提升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移动终端处于折叠状态的一种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提供的移动终端处于部分展开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提供的移动终端处于折叠状态的另一种立体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显示控制方法流程图。
图5是本申请提供的移动终端处于握持状态的一种状态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提供的移动终端处于握持状态的另一种状态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提供的移动终端处于握持状态的又一种状态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提供的移动终端处于握持状态的再一种状态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提供的移动终端的一种显示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提供的移动终端的另一种显示示意图。
图1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显示控制方法流程图。
图12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又一个实施例的显示控制方法流程图。
图13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再一个实施例的显示控制方法流程图。
图14示出了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显示控制装置的框图。
图15示出了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显示控制装置中显示调整模块的框图。
图16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执行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控制方法的移动终端的框图。
图17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保存或者携带实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控制方法的程序代码的存储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类需求的提升,移动终端的屏幕越做越大,但手机屏幕变大意味着移动终端的尺寸也会变大,在方便用户操作的同时也降低了移动终端携带的便利性。因此,由柔性显示屏实现的折叠显示屏产生。其中,柔性屏以其独特的特性和巨大的潜力而备受关注,柔性屏相较于传统屏幕而言,具有柔韧性强和可弯曲的特点,能够减轻设备意外损伤的程度,耐用程度远高于其他屏幕,并且,柔性屏给用户提供了基于可弯折特性的新交互方式,可以满足用户对于移动终端的更多需求。由柔性屏实现的折叠显示屏可以进行折叠,从而使屏幕尺寸变小,进而方便用户携带。
发明人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发现,利用柔性显示屏实现的折叠显示屏的移动终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用户虽然可以将大尺寸屏幕的显示屏折叠为较小的显示屏,但是在折叠显示屏被折叠之后,仍然具有较大的尺寸,用户在操作显示屏中的显示内容时会存在不便。特别是用户在单手操作被折叠后的显示屏时,如果显示屏中显示的可触控的内容较多,则用户的手指可能触控不到某些控件内容。例如,游戏应用程序、聊天应用程序、通话应用程序等应用程序的界面中会存在较多的控件内容,这些控件内容通常分布不均,而用户在握持移动终端时,手指可能触控不到部分控件内容,从而无法操作这些空间内容,给用户带来不便。
针对上述问题,发明人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并提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控制方法、装置、移动终端以及存储介质,在可折叠屏的第一显示区域以及第二显示区域相对折叠时,确定其中一个朝向用户的显示区域处于显示状态,确定另一显示区域处于熄屏状态,当移动终端竖屏显示目标应用程序的界面时,基于亮屏区域以及连接两个显示区域的可弯折区域的触摸状态,最后将界面的控件显示于握持状态对应一侧的区域,从而便于用户操作移动终端显示的目标应用程序的界面的控件,提升用户体验。
请参阅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100,移动终端100可以,但不限于为手机、平板电脑、游戏机、智能穿戴设备、车载设备等电子装置。本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100以手机为例进行说明。
移动终端100包括可折叠壳体组件110、可折叠屏120以及电子组件(图中未示出),电子组件设置于可折叠壳体组件110内,可折叠屏120铺设于可折叠壳体组件110上。可折叠壳体组件110用于对可折叠屏120进行承载,同时对电子组件进行防护。电子组件可以,但不限于包括中央处理器、存储器、摄像头、受话器、指纹模组等,具体的电子组件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不作为限定。
可折叠壳体组件110包括第一壳体111、第二壳体112以及转轴机构113,第一壳体111和第二壳体112分别连接于转轴机构113的两侧。第二壳体112能够通过转轴机构113相对第一壳体111折叠或展开,使可折叠壳体组件110带动可折叠屏120折叠或展开,可折叠壳体组件110及可折叠屏120呈叠合状时,移动终端100的体积相对较小,便于收纳及携带。
第一壳体111包括第一中框1111以及第一盖体1112。第一中框1111的一侧连接于转轴机构113,其用于承载电子组件的部分结构。第一盖体1112盖设于第一中框1111。当第一壳体111与第二壳体112呈叠合状时,第一盖体1112与第二壳体112相叠置,也即,第一盖体1112贴合于第二壳体112。第二壳体112包括第二中框1121以及第二盖体1122。第二中框1121的一侧连接于转轴机构113,其用于承载电子组件的部分结构。第二盖体1122盖设于第二中框1121。当第一壳体111与第二壳体112呈叠合状时,第二盖体1122与第一盖体1112相叠置,也即,第二盖体1122贴合于第一盖体1112。
可折叠屏120依次铺设于第一壳体111、转轴机构113和第二壳体112上。在本实施方式中,可折叠屏120为柔性显示屏。可折叠屏120随第一壳体111与第二壳体112相互翻转呈弯折状或展开状。可折叠屏120电连接于电子组件,以使电子组件能够控制可折叠屏120运行。
请同时参阅图1及图2,本实施方式中,可折叠屏120包括连接于第一壳体111的第一显示部121、连接于第二壳体112的第二显示部122和连接于第一显示部121和第二显示部122的弯折显示部123。其中,第一显示部121对应第一显示区域124,第二显示部122对应第二显示区域125,弯折显示部123对应可弯折区域126。第一显示部121和第二显示部122分别随第一壳体111和第二壳体112相对地折叠或展开。弯折显示部123随第一显示部121与第二显示部122的折叠或展开而弯折或展平。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显示部121、第二显示部122以及弯折显示部123可以为一体结构,使可折叠屏120为整片式的柔性显示屏;或者,在其他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弯折显示部123为可弯折的柔性部分,而第一显示部121、第二显示部122可以为非柔性部分,第一显示部121、第二显示部122通过弯折显示部123相对地折叠或展开。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壳体111与第二壳体112呈叠合状时,第一显示部121与第二显示部122相背离,使移动终端100呈现为外折屏幕的结构,使用户在折叠的情况下同样能够观察可折叠屏120的显示内容,提高了移动终端100使用的便利性。在其他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壳体111与第二壳体112呈叠合状时,第一显示部121与第二显示部122相叠置,使移动终端100呈现为内折屏幕的结构,以使可折叠屏120免于刮花损坏。
应当理解的是,上述的第一显示部121、第二显示部122以及弯折显示部123的命名仅为便于描述而设置,并不作为可折叠屏120的结构限制,在实际的应用场景中,第一显示部121、第二显示部122以及弯折显示部123可以没有明显的界限,或者,可折叠屏120可以以其他的划分结构出现,例如,可折叠屏120包括第一显示部121以及连接于该第一显示部121的第二显示部122,该第一显示部121及该第二显示部122能够相对转动以折叠或展开。
在本申请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100中,其包括可相对折叠的第一壳体111、第二壳体112、第一壳体111对应的第一显示部121以及第二壳体112对应的第二显示部122,使移动终端100呈现为可以对折的对折式移动终端。可以理解的是,请参阅图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移动终端100还可以包括第三壳体114以及对应的第三显示部127,第三壳体114可转动地连接于第一壳体111与第二壳体112之间,第三显示部127铺设于第三壳体114,并连接于第一显示部121以及第二显示部122之间。此时,第一壳体111及第二壳体112均可以相对第三壳体114转动,第一显示部121及第二显示部122均可以相对第三显示部127折叠,使移动终端100呈现为可以进行二次折叠的三折式移动终端。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三显示部127的显示区域面积可以与第一显示部121的显示区域面积以及第二显示部122的显示区域面积大致相同,以使第一显示部121、第二显示部122以及第三显示部127可以折叠成三层结构。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三显示部127的显示区域面积可以等于或大于第一显示部121的显示面积与第二显示部122的显示区域面积之和,在折叠时,第一显示部121和第二显示部122可以同时折叠至与第三显示部127贴合。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的第三壳体114及其上的第三显示部127可以设置于其他的位置,例如,第三壳体114可以转动地连接于第一壳体111远离第二壳体112的一侧,或者第三壳体114可以转动地连接于第二壳体112离第一壳体111的一侧。同样可以理解的是,移动终端100还可以包括第四壳体(图中未示出)以及对应的第四显示部(图中未示出),或者,移动终端100还可以包括第五壳体(图中未示出)以及对应的第五显示部(图中未示出),使移动终端100呈现为多次折叠结构的移动终端,从而在保证移动终端100具有较大的显示面积的前提之下,具有较小的收纳体积,以利于移动终端100的收纳及携带。
在本实施方式中,移动终端100还包括角度检测模组130(请参阅图1),角度检测模组130用于检测第一壳体111以及第二壳体112之间所成的角度。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角度检测模组130可以为霍尔角度传感器,其可以连接于第一壳体111、第二壳体112或者转轴机构113的任意一个。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移动终端100还可以包括两个运动传感器140(请参阅图1),两个运动传感器140分别设置于第一壳体112以及第二壳体111,以分别用于检测第一壳体112以及第二壳体111的运动状态。运动传感器140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包括:速度传感器、重力传感器、惯性测量单元等传感器。
基于上述移动终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控制方法,通过在上述第一显示区域以及第二显示区域相对折叠时,控制其中一个显示区域进行亮屏,另一显示区域熄屏,并基于亮屏区域以及连接两个显示区域的可弯折区域的触摸状态,最后将界面的控件显示于握持状态对应一侧的区域,从而便于用户操作移动终端显示的目标应用程序的界面的控件,提升用户体验。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控制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请参阅图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控制方法,可应用于上述的移动终端,该显示控制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S110:在所述第一显示区域与所述第二显示区域相对折叠时,从所述第一显示区域以及所述第二显示区域中,确定其中一个朝向用户的显示区域作为亮屏区域,确定另一显示区域作为熄屏区域。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包括可以进行可折叠屏,可折叠的第一显示区域与第二显示区域可以相对折叠,在第一显示区域与第二显示区域相对折叠时,第一显示区域与第二显示区域相背离,此状态下,用户可以对第一显示区域或者第二显示区域进行操作,也可以对第一显示区域以及第二显示区域同时进行操作。当然,第一显示区域与第二显示区域也可以相对展开,从而第一显示区域可以与第二显示区域构成整个平面显示区域,呈现较大的显示面积。用户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将可折叠屏的第一显示区域与第二显示区域相对折叠,或者将可折叠屏的第一显示区域与第二显示区域相对展开。
进一步的,移动终端可以对可折叠屏的折叠状态进行检测,即检测第一显示区域与第二显示区域是否处于相对折叠的状态。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移动终端可以检测上述第一显示区域与第二显示区域之间所成的角度,以确定可折叠屏的第一显示区域与第二显示区域是否处于相对折叠的状态。
作为一种方式,移动终端可以利用上述角度检测模组检测第一显示区域与第二显示区域之间所成的角度。可以理解的,由于第一显示区域随第一壳体,第二显示区域随第二壳体相对地折叠或展开,从而可以利用上述用于检测第一壳体以及第二壳体之间所成角度的角度检测模组,检测第一显示区域以及第二显示区域之间所成的角度。
作为另一种方式,移动终端可以检测设置于上述可弯折区域的阻抗可变的材料的阻抗值,以确定第一显示区域与第二显示区域所成的角度,其中,上述材料所受压力不同时,由于压阻效应,该材料的阻值不同。可以理解的,上述设置于可弯折区域的阻抗可变的材料,在第一显示区域与第二显示区域之间所成的角度不同时,该材料所受压力不同,则该材料的阻抗值不同,因此,可以根据不同角度与不同阻抗值的对应关系,以及检测到的上述材料的阻抗值,确定出第一显示区域与第二显示区域之间所成的角度。
作为又一种方式,移动终端可以检测设置于第一显示区域的磁铁与设置于第二显示区域的磁铁之间的斥力,从而可以根据第一显示区域与第二显示区域之间的磁铁的斥力,确定出第一显示区域与第二显示区域之间所成的角度。可以理解的,设置于第一显示区域的磁铁与设置于第二显示区域的磁铁相距越近时,移动终端检测到的上述磁铁之间斥力越大,而上述磁铁相距越近,则表示第一显示区域与第二显示区域之间所成的角度越小,在第一显示区域与第二显示区域相对折叠时,上述磁铁相距最近,因此可以根据上述检测的斥力确定出第一显示区域与第二显示区域之间所成的角度。
当然,具体检测第一显示区域与第二显示区域之间所成角度的方式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不作为限定。
在检测得到第一显示区域与第二显示区域之间所成的角度之后,可以根据上述检测到的角度,确定第一显示区域与第二显示区域是否相对折叠。其中,可以在第一显示区域与第二显示区域之间所成的角度小于设定值时时,确定第一显示区域与第二显示区域相对折叠;可以在第一显示区域与第二显示区域之间所成的角度大于设定值时,确定第一显示区域与第二显示区域为相对展开的状态。上述设定值可以为第一显示区域与第二显示区域之间接近平行时的角度值,例如设定值可以为0,也可以为3,也可以为5等。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检测到第一显示区域与第二显示区域相对折叠时,此时通常用户仅使用第一显示区域以及第二显示区域中的其中一个显示区域进行使用,因此可以仅显示其中一个显示区域,以节省移动终端的功耗。其中,可以确定第一显示区域以及第二显示区域中其中一个朝向用户的显示区域作为亮屏区域,确定另一显示区域作为熄屏区域,以便后续将该朝向用户的显示区域进行亮屏,将另一显示区域进行熄屏。可以理解的,通常用户在使用移动终端时,会朝向移动终端被操作的显示区域,因此可以将朝向用户的显示区域作为亮屏区域,而由于第一显示区域与第二显示区域为相对折叠的状态,即另一显示区域未朝向用户,因此可以将另一显示区域作为熄屏区域。
作为一种方式,可以检测第一显示区域的触摸面积以及第二显示区域的触摸面积,然后比较第一显示区域的触摸面积与第二显示区域的触摸面积,如果第一显示区域的触摸面积大于第二显示区域的触摸面积,则确定第二显示区域为朝向用户的显示区域,如果第二显示区域的触摸面积大于第一显示区域的触摸面积,则可以确定第一显示区域为朝向用户的显示区域。可以理解的,用户在握持第一显示区域与第二显示区域相对折叠的移动终端时,通常未朝向用户的一侧的显示区域的触摸面积会大于朝向用户一侧的显示区域的触摸面积,因此可以基于第一显示区域的触摸面积与第二显示区域的触摸面积,确定出朝向用户的显示区域。同理,也可以检测第一显示区域的触摸点数量以及第二显示区域的触摸点数量,并在第一显示区域的触摸点数量大于第二显示区域的触摸点数量时,确定出第二显示区域为朝向用户的显示区域,在第二显示区域的触摸点数量大于第一显示区域的触摸点数量时,确定出第一显示区域为朝向用户的显示区域。
作为另一种方式,可以通过摄像头采集图像,以根据采集的图像,确定第一显示区域以及第二显示区域中朝向用户一侧的显示区域。摄像头处于第一显示区域以及第二显示区域中的其中一个显示区域时,可以利用该显示区域设置的摄像头采集图像,然后识别采集的图像,如果识别出该图像中存在用户人脸,则确定设有摄像头的显示区域为朝向用户的显示区域,如果未识别到人脸,则确定朝向用户的显示区域为未设有摄像头的显示倾物语。例如,第一显示区域设置有摄像头,如果采集到的图像中存在人脸,则确定第一显示区域为朝向用户的显示区域,如果采集到的图像中未存在人脸,则确定第二显示区域为朝向用户的显示区域。当第一显示区域以及第二显示区域均设有摄像头,则可以利用其中一个显示区域设置的摄像头采集图像,以确定朝向用户的显示区域。例如,利用第二显示区域设置的摄像头采集图像,如果采集到的图像中存在人脸,则确定第二显示区域为朝向用户的显示区域,如果采集到的图像中未存在人脸,则确定第一显示区域为朝向用户的显示区域。
当然,具体确定朝向用户的显示区域的方式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并不作为限定。
在从第一显示区域以及第二显示区域中,确定出朝向用户的显示区域之后,则可以确定该朝向用户的显示区域为亮屏区域,而第一显示区域以及第二显示区域中的另一显示区域则确定为熄屏区域。
步骤S120:控制所述亮屏区域处于显示状态,控制所述熄屏区域处于熄屏状态。
在确定出上述第一显示区域以及第二显示区域中的亮屏区域,以及熄屏区域之后,则可以分别对上述亮屏区域以及息屏区域进行控制,以控制上述亮屏区域处于显示状态,控制上述熄屏区域处于熄屏状态。
步骤S130:当所述移动终端为竖屏显示时,基于所述亮屏区域以及连接所述第一显示区域与所述第二显示区域的可弯折区域的触摸状态,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握持状态,所述握持状态包括左手握持状态以及右手握持状态。
在控制亮屏区域处于显示状态,对内容进行显示,控制熄屏区域息屏之后,可以确定用户对手机的握持状态,以便后续对控件进行调整,便于用户进行操作。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对移动终端的显示状态进行检测,以确定出移动终端是否为竖屏显示的状态。其中,竖屏显示是指移动终端的显示界面不旋转且为竖直方向的显示模式,移动终端在竖屏显示时,通常显示内容的长边与可折叠屏的显示区域的长边平行。可以理解的,移动终端为竖屏显示时,用户通常单手操作移动终端。
在移动终端为竖屏显示时,此时用户通常单手操作移动终端,如果显示区域较大,则可能导致用户不方便操作显示区域中界面的控件。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在移动终端为竖屏显示时,检测当前移动终端显示的界面是否为目标应用程序的界面。其中,目标应用程序可以为用户根据实际需求设定的需要进行控件调整的应用程序,也可以是界面中控件数量大于设定数量的应用程序,具体的应用程序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不作为限定。因此可以在确定出移动终端竖屏显示目标应用程序的界面时,确定用户对移动终端的握持状态,以便根据握持状态对显示内容进行调整。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根据上述第一显示区域以及第二显示区域中的亮屏区域,以及连接第一显示区域与第二显示区域的可弯折区域的触摸状态,确定移动终端处于左手握持状态或者右手握持状态。可以理解的,在亮屏区域不同时,移动终端的放置状态可以不同。另外,移动终端的放置姿态发生变化,例如,移动终端从摄像头位于上方的放置姿态,变为摄像头位于下方的放置姿态时,上述可弯折区域的位置则会发生变化。例如,在移动终端的摄像头位于上方的放置姿态下,移动终端在亮屏区域为第一显示区域时,连接第一显示区域与第二显示区域的可弯折区域处于左边,移动终端在亮屏区域为第二显示区域时,连接第一显示区域与第二显示区域的可弯折区域处于右边;而在移动终端的摄像头位于下方的放置姿态下,移动终端在亮屏区域为第一显示区域时,连接第一显示区域与第二显示区域的可弯折区域处于右边,移动终端在亮屏区域为第二显示区域时,连接第一显示区域与第二显示区域的可弯折区域处于左边。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以基于上述亮屏区域以及上述可弯折区域的触摸状态,确定移动终端的握持状态。可以理解的,可以基于上述放置姿态以及亮屏区域,确定上述可弯折区域处于左边或者处于右边。当可弯折区域处于左边时,如果检测到可弯折区域被触摸,则表示移动终端处于左手握持的状态,如果检测到可弯折区域未被触摸,则表示移动终端处于右手握持的状态。当可弯折区域处于右边时,如果检测到可弯折区域被触摸,则表示移动终端处于右手握持的状态,如果检测到可弯折区域未被触摸,则表示移动终端处于左手握持的状态。例如,请参见图5,在移动终端100的摄像头150位于上方的放置姿态下,移动终端100在亮屏区域为第一显示区域124时,连接第一显示区域124与第二显示区域(图中未示出)的可弯折区域126处于右边,此时如果检测到可弯折区域126未被触摸,则可以确认移动终端100处于左手握持的状态,请参见图6,如果检测到可弯折区域126被触摸,则可以确认移动终端100处于右手握持的状态;请参见图7,而在移动终端100的摄像头150位于下方的放置姿态下,移动终端100在亮屏区域为第一显示区域124时,连接第一显示区域124与第二显示区域(图中未示出)的可弯折区域126处于左边,此时如果检测到可弯折区域126被触摸,则可以确认移动终端100处于左手握持的状态,请参见图8,如果检测到可弯折区域126未被触摸,则可以确认移动终端100处于右手握持的状态。当然,具体确定移动终端的握持状态的方式,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不作为限定。
步骤S140:将所述界面的控件显示于所述亮屏区域中所述握持状态对应一侧的区域。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确定出移动终端在显示竖屏显示目标应用程序的界面时的握持状态之后,则可以根据移动终端的握持状态,对上述目标应用程序的界面中的控件进行位置调整。其中,移动终端可以确定上述目标应用程序的界面中需要进行位置调整的控件,需要进行位置调整的控件可以是上述目标应用程序的界面中的所有控件,也可以是所有控件中的部分控件,具体需要进行位置调整的控件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不作为限定。在确定出上述目标应用程序的界面中需要进行位置调整的控件之后,则可以将需要进行位置调整的控件显示于亮屏区域中握持状态一侧的区域。也就是说,在移动终端为左手握持状态时,则将上述需要进行位置调整的控件调整至亮屏区域中左侧的区域,在移动终端为右手握持状态时,则将上述需要进行位置调整的控件调整至亮屏区域中右侧的区域。例如,请同时参阅图9及图10,图9为目标应用程序的界面的控件400在亮屏区域中显示时的显示效果图,此时移动终端处于左手握持的状态。如图10所示,在将控件400显示于左侧区域之后,控件400的位置距离用户手指较近,便于用户触控到控件400。
移动终端在将需要进行位置调整的控件显示于亮屏区域中握持状态一侧的区域时,可以根据目标应用程序为系统应用或者非系统应用(例如第三方应用),对上述控件进行调整。当上述目标应用程序为系统应用时,则移动终端的系统可以通过系统权限将上述需要进行位置调整的控件显示于亮屏区域中握持状态一侧的区域。当上述目标应用程序为非系统应用时,则移动终端的系统可以通过请求上述目标应用程序调整控件位置,以实现将上述需要进行位置调整的控件显示于亮屏区域中握持状态一侧的区域。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控制方法,在可折叠屏的两个显示区域为相对折叠时,控制其中一个朝向用户的显示区域为亮屏区域,进行内容显示,控制另一显示区域为熄屏状态,节省移动终端的功耗。另外,在移动终端显示目标应用程序的界面时,确定移动终端处于左手握持状态或者右手握持状态,并根据握持状态,将上述目标应用程序的界面中的控件显示于握持状态对应一侧的区域,从而便于用户操作显示的目标应用程序的界面中的控件,提升用户体验。
请参阅图11,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控制方法,可应用于移动终端,该显示控制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S210:在所述第一显示区域与所述第二显示区域相对折叠时,从所述第一显示区域以及所述第二显示区域中,确定其中一个朝向用户的显示区域作为亮屏区域,确定另一显示区域作为熄屏区域。
步骤S220:控制所述亮屏区域处于显示状态,控制所述熄屏区域处于熄屏状态。
步骤S230:当所述移动终端竖屏显示目标应用程序的界面时,基于所述亮屏区域以及连接所述第一显示区域与所述第二显示区域的可弯折区域的触摸状态,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握持状态,所述握持状态包括左手握持状态以及右手握持状态。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步骤S210至步骤S230可以参阅上述实施例的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S240: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顶部区域被触摸的第一面积以及所述移动终端的底部区域被触摸的第二面积。
在确定出移动终端在显示竖屏显示目标应用程序的界面时的握持状态后,根据移动终端的握持状态,对上述目标应用程序的界面中的控件进行位置调整时,可以将上述界面中的控件调整亮屏区域中握持状态对应的区域中的部分区域。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将上述界面中的控件调整亮屏区域中握持状态对应的区域中的部分区域时,可以检测移动终端的顶部区域被触摸的第一面积,以及检测移动终端的底部区域被触摸的第二面积,以根据上述第一面积以及第二面积,确定亮屏区域中上述控件需要显示的位置。其中,移动终端的顶部区域可以为移动终端被握持时,移动终端的表面相对靠上的区域;移动终端的底部区域可以为移动终端被握持时,移动终端的表面相对靠下的区域。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移动终端可以对第一显示区域以及第二显示区域的顶部区域的被触摸的面积,以得到移动终端的顶部区域被触摸的第一面积。并且对第一显示区域以及第二显示区域的底部区域被触摸的面积进行检测,以得到移动终端的底部区域被触摸的第二面积。可以理解的,移动终端在被握持时,移动终端主要被用户触摸的区域为第一显示区域以及第二显示区域的表面,因此可以通过检测第一显示区域以及第二显示区域的底部区域被触摸的面积,并检测第一显示区域以及第二显示区域的底部区域被触摸的面积,从而得到移动终端的顶部区域被触摸的第一面积以及底部区域被触摸的第二面积。
步骤S250:基于所述第一面积以及所述第二面积,将所述界面的控件显示于所述亮屏区域中所述握持状态对应一侧的区域的顶部区域、底部区域或者中间区域。
在检测到移动终端的顶部区域被触摸的第一面积,以及移动终端的底部区域被触摸的第二面积之后,则可以将根据第一面积以及第二面积,将目标应用程序的界面中的控件显示于亮屏区域中握持状态对应一侧的区域的顶部区域、底部区域或者中间区域。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基于上述第一面积以及第二面积,将界面的控件显示于亮屏区域中握持状态对应一侧的区域的顶部区域、底部区域或者中间区域,可以包括:
在所述第一面积大于第二面积时,将所述控件显示于所述亮屏区域中所述握持状态对应一侧的区域的顶部区域;在所述第一面积小于第二面积时,将所述控件显示于所述亮屏区域中所述握持状态对应一侧的区域的底部区域;在所述第一面积等于第二面积时,将所述控件显示于所述亮屏区域中所述握持状态对应一侧的区域的中间区域。
可以理解的,在移动终端的顶部区域被触摸的第一面积大于底部区域被触摸的第二面积时,表示移动终端被触摸的区域集中在移动终端的顶部区域,即用户握持移动终端的手处于顶部区域的部分多余处于底部区域的部分,因此可以将需要调整位置的控件显示于亮屏区域中握持状态对应一侧的区域的顶部区域,使控件的显示位置与用户的手部所处位置对应,便于用户操作控件。而第一面积小于第二面积时,表示移动终端被触摸的区域集中在移动终端的底部区域,即用户握持移动终端的手处于底部区域的部分多余处于顶部区域的播放,因此可以将需要调整位置的控件显示于亮屏区域中握持状态对应一侧区域的底部区域。另外,第一面积与第二面积相同时,则表示用户的手主要处于移动终端的中间区域,因此可以将控件显示于亮屏区域中握持状态对应一侧的区域中的中间区域。从而,需要调整位置的控件的显示位置不仅与握持一侧的区域对应,还与用户的手部主要分布的区域对应,便于用户触控上述控件。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控制方法,在可折叠屏的两个显示区域为相对折叠时,控制其中一个朝向用户的显示区域为亮屏区域,进行内容显示,控制另一显示区域为熄屏状态,节省移动终端的功耗。另外,在移动终端显示目标应用程序的界面时,确定移动终端处于左手握持状态或者右手握持状态,然后比较移动终端的顶部区域被触摸的第一面积以及移动终端的底部区域被触摸的第二面积,并根据比较结果,将上述目标应用程序的界面中的控件显示于握持状态对应一侧的区域中的顶部区域、底部区域或者中间区域,使控件的位置不仅与握持一侧的区域对应,还与用户的手部主要分布的区域对应,从而便于用户操作显示的目标应用程序的界面中的控件,提升用户体验。
请参阅图12,本申请又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控制方法,可应用于移动终端,该显示控制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S310:在所述第一显示区域与所述第二显示区域相对折叠时,从所述第一显示区域以及所述第二显示区域中,确定其中一个朝向用户的显示区域作为亮屏区域,确定另一显示区域作为熄屏区域。
步骤S320:控制所述亮屏区域处于显示状态,控制所述熄屏区域处于熄屏状态。
步骤S330:当所述移动终端竖屏显示目标应用程序的界面时,基于所述亮屏区域以及连接所述第一显示区域与所述第二显示区域的可弯折区域的触摸状态,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握持状态,所述握持状态包括左手握持状态以及右手握持状态。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步骤S310至步骤S330可以参阅上述实施例的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S340:根据所述界面的所有控件的使用频率,从所述所有控件中获取指定个数的第一控件,其中,所述第一控件的使用频率大于所述所有控件中除所述第一控件以外的其他控件的使用频率。
在确定出移动终端的握持状态后,将上述目标应用程序的界面的控件显示于亮屏区域中握持状态对应一侧的区域时,可以对需要进行位置调整的控件进行确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根据上述目标应用程序的界面中各个控件的使用频率,对需要调整位置的控件进行确定。其中,移动终端可以获取目标应用程序的界面的所有控件中每个控件的使用频率,然后按照各个控件的使用频率从高到低的顺序,对所有控件进行排序,再获取前指定个数的第一控件,从而获取的第一控件的使用频率大于上述所有控件中除第一控件以外的其他控件的使用频率。
步骤S350:将所述第一控件显示于所述亮屏区域中所述握持状态对应一侧的区域。
在获取到上述第一控件之后,则可以将第一控件显示于亮屏区域中上述握持状态对应一侧的区域。从而使目标应用程序的界面中使用频率较高的控件显示于握持状态一侧的区域,便于用户对常用的控件进行操作。
另外,移动终端在将上述第一控件显示于亮屏区域中握持状态对应一侧的区域时,也可以根据移动终端的顶部区域被触摸的第一面积以及移动终端的底部区域被触摸的第二面积,在第一面积大于第二面积时,将第一控件显示于亮屏区域中握持状态对应一侧的区域的顶部区域,在第二面积大于第一面积时,将第一控件显示于亮屏区域中握持状态对应一侧的区域的底部区域,在第一面积等于第二面积时,将第一控件显示于亮屏区域中握持状态对应一侧的区域的中间区域,从而使第一控件的显示位置与用户手部所处位置对应,便于用户操作第一控件。
步骤S360:当所述可弯折区域被触摸时,将所述其他控件调整至所述可弯折区域的顶部区域。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将第一控件显示于亮屏区域中握持状态对应一侧的区域之后,还可以将目标应用程序的界面的所有控件中除第一控件以外的其他控件显示于可弯折区域或者息屏区域。其中,移动终端可以根据可弯折区域是否处于被触摸的状态,确定是否将其他控件显示于可弯折区域。可以理解的,当可弯折区域被触摸时,表示用户手部握持可弯折区域所在一侧,此时可以将其他控件调整至可弯折区域的顶部区域,可以便于用户操作可弯折区域的顶部区域中的其他控件。
另外,在将其他控件调整至可弯折区域的顶部区域时,如果控件所占显示区域较大,则控件会超出可弯折区域。因此,在将其他控件调整至可弯折区域的顶部区域时,如果控件所占显示区域的大小超过指定大小,还可以将其他控件缩小指定比例,使其他控件所占显示区域变小,从而可以调整至可弯折区域。
步骤S370:当所述可弯折区域未被触摸时,将所述其他控件调整至所述熄屏区域的顶部区域。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如果确定出可弯折区域未被触摸时,表示用户手部未握持可弯折区域所在一侧,此时则可以将其他控件调整至息屏区域的顶部区域,从而便于用户操作亮屏区域的背面(即熄屏区域)中的其他控件。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控制方法,在可折叠屏的两个显示区域为相对折叠时,控制其中一个朝向用户的显示区域为亮屏区域,进行内容显示,控制另一显示区域为熄屏状态,节省移动终端的功耗。另外,在移动终端显示目标应用程序的界面时,确定移动终端处于左手握持状态或者右手握持状态,然后从界面的所有控件中确定第一控件,第一控件的使用频率高于其他控件的使用频率,再将第一控件调整至亮屏区域中握持状态对应一侧的区域,使控件的位置与握持一侧的区域对应。另外,还将其他控件调整至可弯折区域的顶部区域或者熄屏区域的顶部区域,从而便于用户操作显示的目标应用程序的界面中的所有控件,提升用户体验。
请参阅图13,本申请再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控制方法,可应用于移动终端,该显示控制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S410:在所述第一显示区域与所述第二显示区域相对折叠时,从所述第一显示区域以及所述第二显示区域中,确定其中一个朝向用户的显示区域作为亮屏区域,确定另一显示区域作为熄屏区域。
步骤S420:控制所述亮屏区域处于显示状态,控制所述熄屏区域处于熄屏状态。
步骤S430:当所述移动终端竖屏显示目标应用程序的界面时,基于所述亮屏区域以及连接所述第一显示区域与所述第二显示区域的可弯折区域的触摸状态,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握持状态,所述握持状态包括左手握持状态以及右手握持状态。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步骤S410至步骤S430可以参阅上述实施例的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S440:从所述界面的所有控件中,获取预先设定的需要进行位置调整的第二控件。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目标应用程序的界面中需要调整位置的控件,可以于移动终端预先设定。作为一种方式,需要调整位置的第二控件可以由目标应用程序的厂商进行设定。作为另一种方式,需要调整位置的第二控件可以由用户进行预先设定。移动终端在获取需要位置调整的控件时,可以检测控件的选取页面中用户对控件的选取操作,然后将选取操作对应的控件作为需要进行位置调整的第二控件,并将第二控件进行存储。移动终端在显示目标应用程序的界面的控件于亮屏区域中握持状态对应一侧的区域时,则可以读取上述第二控件,以将第二控件显示于亮屏区域中握持状态对应一侧的区域。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目标应用程序的界面中需要进行位置调整的第二控件,可以为目标应用程序的界面中常用和重要性较高的控件作为需要调整的第二控件。在一种应用场景中,目标应用程序的界面可以包括语音通话界面。在语音通话界面中,通常用户常使用的控件包括用于控制开始语音通话的控件、用于控制结束语音通话的控件、用于调用键盘的控件以及控制音量的控件,因此可以将上述用于控制开始语音通话的控件、用于控制结束语音通话的控件、用于调用键盘的控件以及控制音量的控件作为需要进行位置调整的第二控件。后续在将这些第二控件的位置进行调整后,用户在进行语音通话时,可以方便的操作上述第二控件,提升通话时的体验。当然,以上应用场景仅为举例,应用场景也还可以为其他,例如,当目标应用程序的界面为即时通讯应用的界面(例如微信聊天界面),则可以将用于发送文本信息的控件、用于发送表情的控件、用于发送语音的控件等常用控件作为第二控件。
步骤S450:将所述第二控件显示于所述亮屏区域中所述握持状态对应的指定区域,所述指定区域由用户对应所述左手握持状态以及所述右手握持状态设定。
在获取到目标应用程序的界面中需要进行位置调整的第二控件之后,则可以将第二控件显示于亮屏区域中握持状态对应的指定区域。其中,指定区域由用户预先对应左手握持状态以及右手握持状态设定。
可以理解的,指定区域为用户便于触控的区域,可以由用户预先对应左手握持状态以及右手握持状态设置对应的区域。具体的,在设置时,用户可以根据左手或者右手可触控的范围,在第一显示区域及第二显示区域上滑动确定一个区域,将该区域作为相应显示区域对应的握持状态的操作区域。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将上述第二控件显示于亮屏区域中握持状态对应一侧的区域时,也可以根据移动终端的顶部区域被触摸的第一面积以及移动终端的底部区域被触摸的第二面积,在第一面积大于第二面积时,将第二控件显示于亮屏区域中握持状态对应一侧的区域的顶部区域,在第二面积大于第一面积时,将第二控件显示于亮屏区域中握持状态对应一侧的区域的底部区域,在第一面积等于第二面积时,将第二控件显示于亮屏区域中握持状态对应一侧的区域的中间区域,从而使第二控件的显示位置与用户手部所处位置对应,便于用户操作第二控件。
另外,在将第二控件显示于亮屏区域中握持状态对应的指定区域后,也可以将目标应用程序的界面中除第二控件以外的其他控件调整至可弯折区域或者熄屏区域的顶部区域,便于用户操作其他控件。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控制方法,在可折叠屏的两个显示区域为相对折叠时,控制其中一个朝向用户的显示区域为亮屏区域,进行内容显示,控制另一显示区域为熄屏状态,节省移动终端的功耗。另外,在移动终端显示目标应用程序的界面时,确定移动终端处于左手握持状态或者右手握持状态,然后从界面的所有控件中获取需要进行位置调整的第二控件,再将第二控件显示于亮屏区域中握持状态对应的指定区域,从而便于用户操作显示的目标应用程序的界面中的第二控件,提升用户体验。
请参阅图14,其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控制装置900的结构框图,该显示控制装置900应用于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可折叠屏,所述可折叠屏包括第一显示区域以及第二显示区域,所述第一显示区域以及所述第二显示区域可选择性的相对折叠或展开。该显示控制装置900包括:区域确定模块910、状态控制模块920、状态确定模块930以及显示调整模块940。其中,所述区域确定模块910用于在所述第一显示区域与所述第二显示区域相对折叠时,从所述第一显示区域以及所述第二显示区域中,确定其中一个朝向用户的显示区域作为亮屏区域,确定另一显示区域作为熄屏区域;所述状态控制模块920用于控制所述亮屏区域处于显示状态,控制所述熄屏区域处于熄屏状态;所述状态确定模块930用于当所述移动终端竖屏显示目标应用程序的界面时,基于所述亮屏区域以及连接所述第一显示区域与所述第二显示区域的可弯折区域的触摸状态,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握持状态,所述握持状态包括左手握持状态以及右手握持状态;所述显示调整模块940用于将所述界面的控件显示于所述亮屏区域中所述握持状态对应一侧的区域。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请参见图15,显示调整模块940包括:面积确定单元941以及控件显示单元942。其中,面积确定单元941用于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顶部区域被触摸的第一面积以及所述移动终端的底部区域被触摸的第二面积;控件显示单元942用于基于所述第一面积以及所述第二面积,将所述界面的控件显示于所述亮屏区域中握持状态对应一侧的区域的顶部区域、底部区域或者中间区域。
进一步的,控件显示单元942可以具体用于:在所述第一面积大于第二面积时,将所述控件显示于所述亮屏区域中所述握持状态对应的区域的顶部区域;在所述第一面积小于第二面积时,将所述控件显示于所述亮屏区域中所述握持状态对应的区域的底部区域;在所述第一面积等于第二面积时,将所述控件显示于所述亮屏区域中所述握持状态对应的区域的中间区域。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显示调整模块940可以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界面的所有控件的使用频率,从所述所有控件中获取指定个数的第一控件,其中,所述第一控件的使用频率大于所述所有控件中除所述第一控件以外的其他控件的使用频率;将所述第一控件显示于所述亮屏区域中所述握持状态对应一侧的区域。
进一步的,上述显示调整模块940还可以用于:当所述可弯折区域被触摸时,将所述其他控件调整至所述可弯折区域的顶部区域;当所述可弯折区域未被触摸时,将所述其他控件调整至所述熄屏区域的顶部区域。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显示调整模块940也可以具体用于:从所述界面的所有控件中,获取预先设定的需要进行位置调整的第二控件;将所述第二控件显示于所述亮屏区域中所述握持状态对应的指定区域,所述指定区域由用户对应所述左手握持状态以及所述右手握持状态设定。
进一步的,所述界面包括语音通话界面,所述第二控件包括:所述语音通话界面中的用于控制开始语音通话的控件、用于控制结束语音通话的控件、用于调用键盘的控件以及用于控制音量的控件的至少一种。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装置和模块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模块相互之间的耦合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形式的耦合。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
综上所述,本申请提供的方案,在移动终端的可折叠屏的第一显示区域与第二显示区域相对折叠时,从第一显示区域以及第二显示区域中,确定朝向用户的显示区域作为亮屏区域,确定另一显示区域作为熄屏区域,然后控制亮屏区域处于显示状态,并控制熄屏区域处于熄屏状态,当移动终端为竖屏显示目标应用程序的界面时,根据亮屏区域以及连接第一显示区域以及第二显示区域的可弯折区域的触摸状态,确定移动终端的握持状态,最后将界面的控件显示于亮屏区域中上述握持状态对应一侧的区域,从而使得目标应用程序的界面的控件处于握持状态对应一侧,便于用户操作移动终端显示的目标应用程序的界面中的控件,提升用户体验。
请参考图16,其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框图。该移动终端100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等能够运行应用程序的移动终端。本申请中的移动终端10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如下部件:处理器160、存储器170、可折叠屏120以及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其中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可以被存储在存储器170中并被配置为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60执行,一个或多个程序配置用于执行如前述方法实施例所描述的方法。
处理器160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处理核。处理器160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移动终端100内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170内的指令、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170内的数据,执行移动终端100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可选地,处理器160可以采用数字信号处理(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可编程逻辑阵列(Programmable LogicArray,PLA)中的至少一种硬件形式来实现。处理器160可集成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图像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和调制解调器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其中,CPU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GPU用于负责显示内容的渲染和绘制;调制解调器用于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160中,单独通过一块通信芯片进行实现。
存储器170可以包括随机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也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存储器170可用于存储指令、程序、代码、代码集或指令集。存储器170可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用于实现操作系统的指令、用于实现至少一个功能的指令(比如触控功能、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用于实现下述各个方法实施例的指令等。存储数据区还可以存储移动终端100在使用中所创建的数据(比如电话本、音视频数据、聊天记录数据)等。
可折叠屏120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提供给用户的信息以及各种图形用户接口,这些图形用户接口可以由图形、文本、图标、数字、视频和其任意组合来构成,在一个实例中,触摸屏可设置于可折叠屏120上从而与可折叠屏120构成一个整体。另外,可折叠屏120可以包括第一显示区域以及第二显示区域,第一显示区域以及第二显示区域可选择性的相对折叠或展开。
请参考图17,其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结构框图。该计算机可读介质800中存储有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可被处理器调用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方法。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800可以是诸如闪存、E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硬盘或者ROM之类的电子存储器。可选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800包括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介质(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800具有执行上述方法中的任何方法步骤的程序代码810的存储空间。这些程序代码可以从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产品中读出或者写入到这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产品中。程序代码810可以例如以适当形式进行压缩。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驱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显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可折叠屏,所述可折叠屏包括第一显示区域以及第二显示区域,所述第一显示区域以及所述第二显示区域可选择性的相对折叠或展开,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第一显示区域与所述第二显示区域相对折叠时,从所述第一显示区域以及所述第二显示区域中,确定其中一个朝向用户的显示区域作为亮屏区域,确定另一显示区域作为熄屏区域;
控制所述亮屏区域处于显示状态,控制所述熄屏区域处于熄屏状态;
当所述移动终端竖屏显示目标应用程序的界面时,基于所述亮屏区域以及连接所述第一显示区域与所述第二显示区域的可弯折区域的触摸状态,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握持状态,所述握持状态包括左手握持状态以及右手握持状态;
将所述界面的控件显示于所述亮屏区域中所述握持状态对应一侧的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界面的控件显示于所述亮屏区域中所述握持状态对应一侧的区域,包括:
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顶部区域被触摸的第一面积以及所述移动终端的底部区域被触摸的第二面积;
基于所述第一面积以及所述第二面积,将所述界面的控件显示于所述亮屏区域中所述握持状态对应一侧的区域的顶部区域、底部区域或者中间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面积以及所述第二面积,将所述界面的控件显示于所述亮屏区域中所述握持状态对应一侧的区域的顶部区域、底部区域或者中间区域,包括:
在所述第一面积大于第二面积时,将所述控件显示于所述亮屏区域中所述握持状态对应一侧的区域的顶部区域;
在所述第一面积小于第二面积时,将所述控件显示于所述亮屏区域中所述握持状态对应一侧的区域的底部区域;
在所述第一面积等于第二面积时,将所述控件显示于所述亮屏区域中所述握持状态对应一侧的区域的中间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界面的控件显示于所述亮屏区域中所述握持状态对应一侧的区域,包括:
根据所述界面的所有控件的使用频率,从所述所有控件中获取指定个数的第一控件,其中,所述第一控件的使用频率大于所述所有控件中除所述第一控件以外的其他控件的使用频率;
将所述第一控件显示于所述亮屏区域中所述握持状态对应一侧的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所述界面的控件显示于所述亮屏区域中所述握持状态对应一侧的区域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可弯折区域被触摸时,将所述其他控件调整至所述可弯折区域的顶部区域;
当所述可弯折区域未被触摸时,将所述其他控件调整至所述熄屏区域的顶部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界面的控件显示于所述亮屏区域中所述握持状态对应一侧的区域,包括:
从所述界面的所有控件中,获取预先设定的需要进行位置调整的第二控件;
将所述第二控件显示于所述亮屏区域中所述握持状态对应的指定区域,所述指定区域由用户对应所述左手握持状态以及所述右手握持状态设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界面包括语音通话界面,所述第二控件包括:所述语音通话界面中的用于控制开始语音通话的控件、用于控制结束语音通话的控件、用于调用键盘的控件以及用于控制音量的控件的至少一种。
8.一种显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可折叠屏,所述可折叠包括第一显示区域以及第二显示区域,所述第一显示区域以及所述第二显示区域可选择性的相对折叠或展开,所述装置包括:区域确定模块、状态控制模块、状态确定模块以及显示调整模块,其中,
所述区域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显示区域与所述第二显示区域相对折叠时,从所述第一显示区域以及所述第二显示区域中,确定其中一个朝向用户的显示区域作为亮屏区域,确定另一显示区域作为熄屏区域;
所述状态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亮屏区域处于显示状态,控制所述熄屏区域处于熄屏状态;
所述状态确定模块用于当所述移动终端竖屏显示目标应用程序的界面时,基于所述亮屏区域以及连接所述第一显示区域与所述第二显示区域的可弯折区域的触摸状态,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握持状态,所述握持状态包括左手握持状态以及右手握持状态;
所述显示调整模块用于将所述界面的控件显示于所述亮屏区域中所述握持状态对应一侧的区域。
9.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器;
可折叠屏,包括第一显示区域以及第二显示区域,所述第一显示区域以及所述第二显示区域可选择性的相对折叠或展开;
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被配置为由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配置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存储有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可被处理器调用执行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204893.4A CN109947383B (zh) | 2019-03-18 | 2019-03-18 | 显示控制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204893.4A CN109947383B (zh) | 2019-03-18 | 2019-03-18 | 显示控制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947383A true CN109947383A (zh) | 2019-06-28 |
CN109947383B CN109947383B (zh) | 2021-05-11 |
Family
ID=670101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204893.4A Active CN109947383B (zh) | 2019-03-18 | 2019-03-18 | 显示控制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947383B (zh)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381201A (zh) * | 2019-07-09 | 2019-10-25 |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 屏幕管理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11124243A (zh) * | 2019-12-18 | 2020-05-08 | 华勤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响应方法及装置 |
CN112099689A (zh) * | 2020-09-14 | 2020-12-18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界面显示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12306357A (zh) * | 2019-08-02 | 2021-02-02 | 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折叠屏显示方法及装置 |
CN114661404A (zh) * | 2022-03-31 | 2022-06-24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调节控件的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
CN114721578A (zh) * | 2021-01-05 | 2022-07-08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输入控件显示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
WO2024012102A1 (zh) * | 2022-07-11 | 2024-01-18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界面的显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981596A (zh) * | 2012-12-21 | 2013-03-20 | 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终端和屏幕界面显示方法 |
KR20140004863A (ko) * | 2012-07-03 | 2014-01-14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플랙시블 표시 패널을 가지는 단말에서 표시 방법 및 장치 |
CN103559041A (zh) * | 2013-11-18 | 2014-02-05 |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屏幕显示方法及终端 |
CN104731510A (zh) * | 2015-03-31 | 2015-06-24 |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 移动终端操作控件集中显示的方法和装置 |
CN106383642A (zh) * | 2016-09-09 | 2017-02-08 | 北京金山安全软件有限公司 | 一种媒体播放界面的控件的显示方法及相关装置 |
CN106484351A (zh) * | 2016-09-30 | 2017-03-08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
CN107870724A (zh) * | 2017-11-07 | 2018-04-03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显示屏展开方法、装置及终端 |
CN108536411A (zh) * | 2018-04-12 | 2018-09-14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终端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
-
2019
- 2019-03-18 CN CN201910204893.4A patent/CN109947383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20140004863A (ko) * | 2012-07-03 | 2014-01-14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플랙시블 표시 패널을 가지는 단말에서 표시 방법 및 장치 |
CN102981596A (zh) * | 2012-12-21 | 2013-03-20 | 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终端和屏幕界面显示方法 |
CN103559041A (zh) * | 2013-11-18 | 2014-02-05 |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屏幕显示方法及终端 |
CN104731510A (zh) * | 2015-03-31 | 2015-06-24 |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 移动终端操作控件集中显示的方法和装置 |
CN106383642A (zh) * | 2016-09-09 | 2017-02-08 | 北京金山安全软件有限公司 | 一种媒体播放界面的控件的显示方法及相关装置 |
CN106484351A (zh) * | 2016-09-30 | 2017-03-08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
CN107870724A (zh) * | 2017-11-07 | 2018-04-03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显示屏展开方法、装置及终端 |
CN108536411A (zh) * | 2018-04-12 | 2018-09-14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终端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381201A (zh) * | 2019-07-09 | 2019-10-25 |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 屏幕管理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12306357A (zh) * | 2019-08-02 | 2021-02-02 | 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折叠屏显示方法及装置 |
CN111124243A (zh) * | 2019-12-18 | 2020-05-08 | 华勤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响应方法及装置 |
CN112099689A (zh) * | 2020-09-14 | 2020-12-18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界面显示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14721578A (zh) * | 2021-01-05 | 2022-07-08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输入控件显示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
CN114661404A (zh) * | 2022-03-31 | 2022-06-24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调节控件的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
WO2024012102A1 (zh) * | 2022-07-11 | 2024-01-18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界面的显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947383B (zh) | 2021-05-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947383A (zh) | 显示控制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 |
CN110058828A (zh) | 应用程序显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TWI539363B (zh) | 行動裝置、按壓偵測方法與電腦可讀取記錄媒體 | |
CN102402328B (zh) | 信息处理装置以及控制方法 | |
JP5628621B2 (ja) | 表示制御プログラム、表示制御システム、表示制御装置、表示制御方法 | |
CN109947508A (zh) | 分屏显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 | |
WO2020156466A1 (zh) | 拍摄方法及终端设备 | |
CN110177174A (zh) | 显示处理方法、装置、移动终端以及存储介质 | |
WO2018153074A1 (zh) | 一种预览图像的显示方法及终端设备 | |
KR102015534B1 (ko) | 복수의 단말들간의 메시지 싱크 방법, 기계로 읽을 수 있는 저장 매체 및 서버 | |
CN110147192A (zh) | 界面操作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08777766B (zh) | 一种多人拍照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 |
CN109947320B (zh) | 图片显示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 |
CN103176744B (zh) | 一种显示设备及其信息处理方法 | |
CN108366163B (zh) | 相机应用的控制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 |
JP7245223B2 (ja) | ボタン設置方法、装置、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 |
CN107885277A (zh) | 一种调节显示屏角度的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 |
CN109979413A (zh) | 亮屏控制方法、亮屏控制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
CN108170350A (zh) | 实现数码变焦的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09683764A (zh) | 一种图标管理方法及终端 | |
CN108089794A (zh) | 终端装置 | |
CN110430450A (zh) | 一种视频定位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
CN111464746B (zh) | 拍照方法及电子设备 | |
CN106899765A (zh) | 移动终端双摄像头切换方法及装置 | |
CN104869317B (zh) | 智能设备拍摄方法及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