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37610A - 基站和终端设备 - Google Patents

基站和终端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37610A
CN109937610A CN201780070513.1A CN201780070513A CN109937610A CN 109937610 A CN109937610 A CN 109937610A CN 201780070513 A CN201780070513 A CN 201780070513A CN 109937610 A CN109937610 A CN 1099376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backhau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unit
releva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7051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937610B (zh
Inventor
高野裕昭
内山博允
草岛直纪
示沢寿之
松田大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99376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376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9376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376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04Large scale networks; Deep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042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 H04W84/047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using dedicated repeater st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24Cell structures
    • H04W16/26Cell enhancers or enhancement, e.g. for tunnels, building shadow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8/00User notification, e.g. alerting and paging, for incoming communication, change of service or the like
    • H04W68/02Arrangements for increasing efficiency of notification or paging channe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2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using measured or perceived qua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7Transitions between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stat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18Self-organising networks, e.g. ad-hoc networks or sensor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4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different network devices
    • H04W92/14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different network devices between access point controllers and backbone network de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24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 H04B7/26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at least one of which is mobile
    • H04B7/2603Arrangements for wireless physical layer control
    • H04B7/2606Arrangements for base station coverage control, e.g. by using relays in tu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4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different network devices
    • H04W92/12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different network devices between access points and access point controll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为了提供使得能够灵活地构建包含无线通信信道的回程的构成。[解决方案]基站设置有连接到回程的处理单元,所述回程包含与和控制平面相关的第一控制实体的第一逻辑接口以及与和用户平面相关的第二控制实体的第二逻辑接口,其中由所述第一逻辑接口形成的通信路径和由所述第二逻辑接口形成的通信路径都包括在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之间形成的无线通信信道。

Description

基站和终端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基站和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在蜂窝系统中,基站通过回程连接到核心网络,并基于利用核心网络的控制向从属终端设备提供无线服务。尽管回程通常在有线通信路径上形成,不过近年来研究了用无线通信路径替代通信路径的一部分。特别地,关于包含利用所谓的毫米波段(30~70GHz波段的高频波段)的无线通信路径的回程的研究已经取得进展。
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了在除蜂窝系统之外的无线系统中,通过在接入点之间发送信标来构建自主分布式网络的技术。
引文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 2007-129772A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在其中采用有线通信路径的环境中,固定地提供回程,并且不动态变更路由、运行方法等。然而,在回程被形成为包括无线通信路径的情况下,理想的是能够按照基站的移动、环境的变化等灵活地构建回程。
从而,本公开提供一种能够灵活地构建包含无线通信路径的回程的机制。
问题的解决方案
按照本公开,提供一种基站,包括:处理单元,所述处理单元连接到回程,所述回程包含与和控制平面相关的第一控制实体的第一逻辑接口以及与和用户平面相关的第二控制实体的第二逻辑接口。其中形成所述第一逻辑接口的通信路由和其中形成所述第二逻辑接口的通信路由都包括在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之间形成的无线通信路径。
此外,按照本公开,提供一种基站,包括处理单元,所述处理单元利用到其他基站的无线通信路径,连接到包含与和控制平面相关的控制实体的第一逻辑接口的回程,并把与所述回程相关的信息包含在系统信息中地通知所述信息。
此外,按照本公开,提供一种基站,包括:处理单元,所述处理单元进行用于利用到第一基站的无线通信路径连接到包含与控制实体的逻辑接口的回程的认证处理,所述第一基站连接到所述回程。
此外,按照本公开,提供一种基站,包括:处理单元,所述处理单元利用到第一基站的无线通信路径连接到包含与控制实体的逻辑接口的回程,所述第一基站连接到所述回程,所述处理单元利用到下游侧的一个或多个第二基站的无线通信路径中继所述第二基站与所述回程的连接,并利用到第三基站的无线通信路径向所述第三基站通知连接到所述回程的连接请求。
此外,按照本公开,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单元,所述处理单元对包含与和控制平面相关的控制实体的第一逻辑接口的回程,进行基于从利用到其他基站的无线通信路径而连接的基站通知的、包含在系统信息中的与所述回程相关的信息的处理。
发明的有益效果
如上所述,按照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能够灵活地构建包含无线通信路径的回程的机制。注意,上述效果未必是限制性的。连同上述效果一起或者代替上述效果,可以获得记载在本说明书中的任何效果,或者根据本说明书可把握的其他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图解说明按照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蜂窝系统的整体构成的示图。
图2是说明按照实施例的回程的示图。
图3是说明按照实施例的回程的示图。
图4是图解说明典型的S1设置过程的流程的例子的序列图。
图5是图解说明S1-MME接口的协议栈的示图。
图6是图解说明S1-U接口的协议栈的示图。
图7是图解说明按照本实施例的基站的构成的例子的方框图。
图8是图解说明按照本实施例的终端设备的构成的例子的方框图。
图9是说明按照第一实施例的技术特征的示图。
图10是说明按照本实施例的技术特征的示图。
图11是图解说明按照第二实施例的由基站进行的在S1-MME接口被断开时的处理的流程的例子的流程图。
图12是图解说明按照本实施例的由基站进行的在S1-MME接口被断开时的处理的流程的例子的流程图。
图13是图解说明按照本实施例的由基站进行的在S1-MME接口被断开时的处理的流程的例子的流程图。
图14是说明按照第三实施例的技术特征的示图。
图15是图解说明按照第四实施例的由基站进行的发送系统信息的处理的流程的例子的流程图。
图16是图解说明按照第五实施例的由基站进行的连接到回程的处理的流程的例子的流程图。
图17是图解说明按照本实施例的蜂窝系统中执行的连接到终端设备的处理的流程的例子的序列图。
图18是图解说明按照本实施例的蜂窝系统中的基站执行的连接到回程的处理的流程的例子的序列图。
图19是说明按照第六实施例的技术特征的示图。
图20是图解说明按照本实施例的蜂窝系统中的已连接到回程的基站执行的连接到新的回程的处理的流程的例子的序列图。
图21是图解说明按照本实施例的蜂窝系统中的已连接到回程的基站执行的连接到新的回程的处理的流程的例子的序列图。
图22是图解说明eNB的示意构成的第一例子的方框图。
图23是图解说明eNB的示意构成的第二例子的方框图。
图24是图解说明智能电话机的示意构成的例子的方框图。
图25是图解说明车载导航设备的示意构成的例子的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优选实施例。注意在本说明书和附图中,功能和结构实质相同的构成元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并且这些构成元件的重复说明被省略。
此外,在本说明书和附图中,存在通过向相同的附图标记结尾添加不同的字母来区分实质上具有相同功能的元件的情况。例如,必要时,区分实质上具有相同功能构成的多个元件,如基站100A、100B和100C。不过,在不必区分实质上具有相同功能构成的多个元件中的每个元件的情况下,只附加相同的附图标记。例如,在不必特别区分基站100A、100B和100C的情况下,基站100A、100B和100C被简单地称为“基站100”。
此外,将按照以下顺序进行说明。
1.引言
1.1.整体构成
1.2.关于S1设置
2.设备的构成例子
2.1.基站的构成例子
2.2.终端设备的构成
2.3.MEC服务器的构成例子
3.第一实施例
3.1.技术问题
3.2.技术特征
4.第二实施例
4.1.技术问题
4.2.技术特征
5.第三实施例
5.1.技术问题
5.2.技术特征
6.第四实施例
6.1.技术问题
6.2.技术特征
7.第五实施例
7.1.技术问题
7.2.技术特征
8.第六实施例
8.1.技术问题
8.2.技术特征
9.应用例
10.结论
<<1.引言>>
<1.1.整体构成>
首先将参考图1,说明按照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蜂窝系统1的整体构成。
图1是图解说明按照本实施例的蜂窝系统1的整体构成的示图。如图1中图解所示,蜂窝系统1包括多个基站100、多个终端设备200、核心网络(CN)20和因特网30。
基站100运行小区11,并向位于小区11中的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200提供无线服务。例如,基站100A运行小区11A,并向终端设备200A提供无线服务。类似地,基站100B运行小区11B,并向终端设备200B提供无线服务。例如,小区11是按照诸如LTE或新无线电(NR)之类的任意无线通信方式运行的。基站100连接到核心网络20。核心网络20通过网关设备(未图示)连接到因特网30。
基站100和核心网络20之间的网络也被称为回程链路或回程。另外,基站100和终端设备200之间的网络也被称为接入链路。通常,回程是在有线通信路径上形成的,而接入链路是在无线通信路径上形成的。例如,基站100B有线地连接到核心网络20。同时,在本实施例中,存在通过无线通信路径(即,无线中继)连接回程的情况。例如,基站100A利用到基站100B的无线通信路径连接到核心网络20。换句话说,基站100A利用到基站100B的无线通信路径连接到回程。下面,将主要公开与利用到其他基站的无线通信路径连接到回程的基站(比如基站100A)相关的技术。
终端设备200基于基站100进行的控制,与基站100进行无线通信。例如,终端设备200向基站100发送上行链路信号,并且从基站100接收下行链路信号。
下面将参考图2和图3,更详细地说明回程。
图2是说明按照本实施例的回程的示图。如图2中图解所示,蜂窝系统1包括无线电接入网络(RAN)和CN(核心网络20)。RAN是由基站100和终端设备200形成的网络,并且基站100和终端设备200利用无线接口相互连接。在LTE中,该接口也被称为Uu接口。
同时,在基站100的上游侧(即,在核心网络20侧),一般利用有线接口连接各个实体。核心网络20包括诸如移动管理实体(MME)21、归属用户服务器(HSS)22、服务网关(S-GW)23和分组数据网络网关(P-GW)24。特别地,MME 21和HSS 22是与控制平面相关的控制实体。MME 21进行通信开始时的会话管理。HSS 22存储用户合同信息。另外,S-GW 23和P-GW 24是与用户平面相关的控制实体。S-GW 23充当终端设备200在基站100之间进行越区切换时的锚点。P-GW 24是因特网30和核心网络20之间的连接点。
连接基站100和核心网络20的回程包括基站100与MME 21之间的S1-MME接口,以及基站100与S-GW 23之间的S1-U接口。S1-MME接口是与和控制平面相关的控制实体(例如,MME 21)的接口(对应于第一逻辑接口),控制平面的信号被提供给S1-MME接口。S1-U接口是与和用户平面相关的控制实体(例如,S-GW 23)的接口(对应于第二逻辑接口),是被供给用户平面的信号的接口。于是,可以说回程包括作为控制平面的回程的S1-MME接口和作为用户平面的回程的S1-U接口。
近年来,研究了在无线通信路径上形成曾在有线通信路径上形成的该回程。特别地,与包含利用所谓的毫米波段的无线通信路径的回程相关的研究已取得进展。下面将参考图3说明其中一个例子。
图3是说明按照本实施例的回程的示图。如图3中图解所示,回程是通过基站100之间的无线通信路径形成的。这种情况下,基站100A到核心网络20的通信量通过基站100A和基站100B之间的无线通信路径以及基站100B和基站100C之间的无线通信路径,到达核心网络20。这种情况下,中继下游侧的基站100和回程之间的通信的各个基站100在利用通常的基于用户的无线接入接口(比如LTE或HSDPA)向终端设备200提供无线服务的同时,为下游侧的基站100进行中继。
这样的回程也被认为可以通过简单地用无线通信路径替换其中形成S1-MME接口和S1-U接口的通信路由的一部分来构成。这种情况下,不必变更以有线连接为前提的现有协议。不过,由于这样的回程是固定提供的,因此难以动态变更路由和/或运行状态。
从而,下面将公开能够灵活地构建包含无线通信路径的回程的机制。
<1.2.关于S1设置>
为了在核心网络20中注册基站100,使用S1设置过程。下面将参考图4,说明S1设置过程的流程的例子。
图4是图解说明典型的S1设置过程的流程的例子的序列图。如图4中图解所示,该序列涉及基站100和MME 21。首先,基站100向MME 21发送S1设置请求(步骤S102)。注意,基站100利用MME 21的已知默认IP地址,向MME 21发送S1设置请求。随后,在MME 21接受基站100的情况下,MME 21向基站100发送S1设置响应(步骤S104)。
即使在使用包含无线通信路径的回程时,也可想到执行上述S1设置过程。不过,S1设置过程基于在有线连接的基站100和MME 21之间执行的假设,在这两者之间连接不会丢失。同时,在包含无线通信路径的回程中,特别地,包含多级的无线中继(即,无线通信路径)的回程中,存在利用S1设置过程建立的连接丢失的可能性。即,存在在S1设置中发生连接失败的可能性。例如,如果假定把包含无线通信路径的回程应用于较小型的基站的情况,那么可以想到小型基站之间的无线通信路径被物体、行驶中的车辆等阻挡的情况。此外,如果包含无线通信路径的回程被广泛分布,那么用于回程的频带有限,并且这会导致干扰。
至于S1-MME接口和S1-U接口,可能会出现与上述连接失败的情况类似的情况。在S1设置完成之后,建立S1-MME接口。随后,在MME 21指定的P-GW 24和基站100之间建立S1-U接口。注意,S1设置中的连接失败基本上与S1-MME中的连接失败同义。这是因为用于S1设置的S1-AP协议是S1-MME接口中的协议。
这里将参考图5和图6,说明S1-MME接口和S1-U接口的协议栈。
图5是图解说明S1-MME接口的协议栈的示图。如图5中图解所示,S1-MME接口的协议栈包括L1、L2、因特网协议(IP)、流控制传输协议(SCTP)、S1-AP和非接入层(NAS)。L1和L2是提供无线接口的协议。IP是因特网协议。SCTP是实现重传的协议。S1-AP是用于基站100和MME 21之间的信号过程的协议。S1-AP是通过S1设置建立的。NAS是用于终端设备200和MME21之间的信号交换的协议。基于以上说明,可以把从L1到S1-AP的协议栈识别为用于运载NAS的回程。
图6是图解说明S1-U接口的协议栈的示图。如图6中图解所示,S1-U接口的协议栈包括L1、L2、IP、用户数据报协议(UDP)和通用分组无线电服务(GPRS)隧道协议(GTP)v1-U。UDP是不进行重传的协议。GTPv1-U是终端设备200和S-GW 23之间的隧道协议。注意,隧道协议是在协议上放置任意协议的协议。当终端设备200连接到网络时,为每个终端设备200建立GTPv1-U,并且用户数据在GTPv1-U上交换。基于以上说明,可以把从L1到UDP的协议栈视为用于运载GTPv1-U和其上的用户数据的回程。
<<2.各个设备的构成例子>>
<2.1.基站的构成例子>
图7是图解说明按照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基站100的构成的例子的方框图。参见图7,基站100包括天线单元110、无线通信单元120、网络通信单元130、存储单元140和处理单元150。
(1)天线单元110
天线单元110以无线电波的形式,把从无线通信单元120输出的信号发射到空间中。此外,天线单元110把空间中的无线电波转换成信号,并把所述信号输出给无线通信单元120。
(2)无线通信单元120
无线通信单元120发送和接收信号。例如,无线通信单元120向终端设备发送下行链路信号,并且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上行链路信号。
(3)网络通信单元130
网络通信单元130发送和接收信息。例如,网络通信单元130向其他节点发送信息,并且接收来自其他节点的信息。例如,所述其他节点包括其他基站和核心网络节点。
(4)存储单元140
存储单元140临时或永久存储用于基站100的操作的程序和各种数据。
(5)处理单元150
处理单元150提供基站100的各种功能。处理单元150包括回程控制单元151和通信控制单元153。回程控制单元151进行与回程相关的控制。例如,回程控制单元151向其他基站100或终端设备200通知与回程相关的信息,或者控制从其他基站100提供的或者向其他基站100提供的经由无线通信路径与回程的连接。通信控制单元153向连接到通信控制单元153本身的终端设备200提供无线服务。此外,处理单元150还可包括除上述组件以外的组件。换句话说,处理单元150还可进行除上述组件的操作以外的操作。
<2.2.终端设备的构成>
图8是图解说明按照实施例的终端设备200的构成的例子的方框图。参见图8,终端设备200包括天线单元210、无线通信单元220、存储单元230和处理单元240。
(1)天线单元210
天线单元210以无线电波的形式,把从无线通信单元220输出的信号发射到空间中。此外,天线单元210把空间中的无线电波转换成信号,并把所述信号输出给无线通信单元220。
(2)无线通信单元220
无线通信单元220发送和接收信号。例如,无线通信单元220接收来自基站的下行链路信号,并且向基站发送上行链路信号。
(3)存储单元230
存储单元230临时或永久存储用于终端设备200的操作的程序和各种数据。
(4)处理单元240
处理单元240提供终端设备200的各种功能。处理单元240包括获取单元241和通信控制单元243。获取单元241获取包含在从基站100作为通知提供的系统信息、RRC信令等中的与回程相关的信息。通信控制单元243基于与回程相关的信息进行处理。例如,通信控制单元243进行到其他频率资源的切换,或者到其他基站100的越区切换。此外,处理单元240还可以包括除上述组件以外的组件。换句话说,处理单元240还可进行除上述组件的操作之外的操作。
<<3.第一实施例>>
在本实施例中,将详细说明各个实施例共有的回程的构成。
<3.1.技术问题>
S1-MME接口还包括用于S1设置的协议。于是,如果与S1-MME接口相关的回程被形成为包含利用诸如毫米波段之类的高频(例如,70GHz~100GHz)的无线通信路径,那么认为当在MME中注册基站时可能会发生不利情况。如果基站和MME之间的连接变得不稳定,那么会发生基站未在MME中注册的状态,从而终端设备难以使用基站。这是因为在与MME的连接丢失的情况下,基站一般停止包括诸如用于同步的信号和指示基站的性能的系统信息之类的基本信号在内的所有信号的发送。考虑到回程是通过基站100之间的无线通信路径多级(多跳)地中继的事实,理想的是中继级数较少。
另外,如果多级的无线中继中的一些无线通信路径稳定,而其他无线通信路径不稳定,那么不稳定的无线通信路径成为瓶颈,结果,回程会变得不稳定。于是,理想的是最低程度地确保包含在其中形成回程的通信路由中的无线通信路径的质量。
从而,下面将在上面说明的中继级数和中继质量方面,说明用于改善包含无线通信路径的回程的稳定性的机制。
<3.2.技术特征>
-中继级数
下面将将参考图9和图10,说明用于实现适当的中继级数的技术特征。
图9是说明按照本实施例的技术特征的示图。如图9中图解所示,基站100A在包含无线通信路径的通信路由上形成S1-MME接口和S1-U接口中的每一个。例如,S1-MME接口是在经由基站100B的通信路由上形成的。另外,S1-U接口是在经由基站100B、100C和100D的通信路由上形成的。注意,S1-MME接口或S1-U接口的形成与连接到S1-MME接口或S1-U接口同义。
其中形成S1-MME接口的通信路径和其中形成S1-U接口的通信路径两者可包括相同的无线通信路径。在图9中图解所示的例子中,其中形成S1-MME接口的通信路径和其中形成S1-U接口的通信路径两者包括在基站100A和基站100B之间形成的无线通信路径。这样,S1-MME接口和S1-U接口可以在同一物理接口上共存。
同时,其中形成S1-MME接口的通信路径和其中形成S1-U接口的通信路径可包括彼此不同的无线通信路径。在图9中图解所示的例子中,和其中形成S1-MME接口的通信路径不同,其中形成S1-U接口的通信路径包括在基站100B和基站100C之间形成的无线通信路径,以及在基站100C和基站100D之间形成的无线通信路径。这样,S1-MME接口和S1-U接口可以在不同的物理接口上形成。
在其中形成S1-MME接口或者S1-U接口的无线通信路径上,从MME 21或S-GW 23的中继数较大的下游侧的基站100的信号被复用。在图9中图解所示的例子中,基站100A的信号、基站100B的信号和基站100C的信号在基站100C和基站100D之间形成的无线通信路径上被复用。换句话说,基站100C复用基站100C本身的信号、基站100B的信号和基站100A的信号,并发送或接收复用的信号。
其中形成S1-MME接口或者S1-U接口的通信路由上的基站100透明地传送从下游侧到上游侧的信号或者从上游侧到下游侧的信号。例如,基站100B透明地把从基站100A接收的给MME 21的信号传送给MME 21,并且透明地把从MME 21接收的给基站100A的信号传送给基站100A。
这样,包含无线通信路径的回程的特征使回程的灵活构建成为可能。例如,可以在多个接口之间使用公共的无线通信路径或者不同的无线通信路径,以及通过分组的复用和透明传送进行更高效的通信。
另外,基站100经由与S1-U接口的基站数相比较少数量的基站连接到S1-MME接口。例如,基站100A经由基站100B,即,经由与经由基站100B、100C和100D连接的S1-U接口的基站数相比较少数量的基站连接到S1-MME接口。这可意为基站100按照基站100建立连接所经由的基站的数量,选择基站100通过形成用于连接到S1-MME接口的无线通信路径而连接到的其他基站100。在这种控制下,基站100可通过较少级数的无线中继,优先级比与用户平面相关的S1-U接口高地连接到与控制平面相关的S1-MME接口。这样,由于S1-MME接口的稳定性得到改善,因此基站100可稳定地向终端设备200提供无线服务。经由其建立连接的基站100的数量的减少也可被描述成较低频率的频率资源的利用。关于这点,将参考图10给出说明。
图10是用于说明按照本实施例的技术特征的示图。如图10中图解所示,基站100利用与用于S1-U接口的无线通信路径的频率资源相比频率较低的频率资源(例如,分量载波),形成用于S1-MME接口的无线通信路径。由于可通信距离随着频率的降低而增大,因此能够利用低频率的频率资源实现中继级数的减少。通过利用低频率的频率资源,基站100可经由较少级数的无线中继连接到S1-MME接口。这样,由于S1-MME接口的稳定性得到改善,因此基站100可以稳定地向终端设备200提供无线服务。
为了利用较低频率的频率资源建立到S1-MME接口的连接,基站100利用较低频率的频率资源执行S1设置过程。随后,基站100经由作为S1设置请求的发送目的地的其他基站100连接到S1-MME接口。同时,基站100利用从连接到S-GW 23的其他基站100提供的频率资源之中的高频率的频率资源,连接到S1-U接口。注意,经由其他基站100与S1-MME接口的连接可意为与其他基站100已连接到的S1-MME接口的连接。这同样适用于S1-U接口。
另外,基站100可利用受降雨影响较小的频率的频率资源,形成用于S1-MME接口的无线通信路径。例如,基站100在避开降雨衰减较大的频率,比如70GHz波段或80GHz波段的同时,形成S1-MME接口。这样,由于S1-MME接口的稳定性得到改善,因此基站100可以稳定地向终端设备200提供无线服务。
-中继质量
下面,将说明用于确保通信路由中的中继质量的技术特征。
基站100与其他基站100交换与其中形成S1-MME接口或S1-U接口的通信路由相关的信息。交换的信息也被称为路由信息。例如,路由信息可包括与包含在其中形成回程的通信路由中的无线通信路径所请求的频带、目前实际使用的最小频带或最大频带有关的信息。另外,路由信息可以至少包括关于包含在其中形成回程的通信路由中的无线通信路径的延迟要求、信号噪声(SN)比要求或可靠性要求任意之一。对于与S1-MME接口相关的路由信息和与S1-U接口相关的路由信息,可以单独地管理路由信息。
利用在基站100之间交换的路由信息,基站100可在避免其他基站100可能成为不允许的瓶颈的同时连接到回程。另外,基站100可基于交换的路由信息,选择适合于与回程的连接的频率资源。
路由信息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地交换。例如,基站100可把路由信息包含在S1设置请求中。另外,不仅可以在建立无线通信路径时交换路由信息,而且可以在建立无线通信路径后交换路由信息。在后一情况下,基站100可以进行维护,以便通过变更用于回程的频率资源等,形成更理想的回程。
下面在表1-表3中举例说明了路由信息的例子。
[表1]
表1.路由信息的例子
项目
所需的频带 26GHz
路由中的最大频带 50GHz
路由中的最小频带 20GHz
表1中例示的上述例子举例说明尽管对于包含在通信路由中的所有无线通信路径要求等于或小于26GHz的分量载波的利用,不过实际上存在利用50GHz的分量载波的无线通信路径。
[表2]
表2.路由信息的例子
项目
S1-MME 所需的频带 26GHz
S1-MME 路由中的最大频带 50GHz
S1-MME 路由中的最小频带 20GHz
S1-U 所需的频带 100GHz
S1-U 路由中的最大频带 70GHz
S1-U 路由中的最小频带 30GHz
在表2中例示的上述例子中,和S1-MME接口相关的路由信息与和S1-U接口相关的路由信息分离。
[表3]
表3.路由信息的例子
在表3中例示的上述例子中,包含在通信路由中的所有无线通信路径中的SN要求以及实际的最大SN和最小SN包含在路由信息中。
假定以下各个实施例中的回程是包含上述无线通信路径的回程。
<<4.第二实施例>>
本实施例是即使包含在回程中的无线通信路径不稳定,连接到包含无线通信路径的回程的基站100也向从属终端设备200提供稳定的无线服务的模式。
<4.1.技术问题>
在与MME的连接未完成的情况下或者在与MME的连接已丢失的情况下,典型的基站停止包括诸如用于同步的信号和指示基站的能力的系统信息之类的基本信号在内的所有信号的发送。具体地,在S1-MME接口中,SCTP协议具有保持活动(Keep-Alive)功能,定期在基站和MME之间交换分组,并时常监视线路是否已被中断。在线路被中断从而不可能通过在S1设置中使用的通信路径进行通信的情况下,即使基站重传S1设置请求,在许多情况下基站也会失败。由于在此期间基站停止向终端设备的所有信号的发送,因此连接到基站的终端设备除了暂时放弃与基站的连接之外别无选择。
考虑到与有线连接的情况相比,S1-MME接口在包含更加不稳定的无线通信路径的通信路由上形成的情况,理想的是即使在无线通信路径不稳定的情况下也不停止向终端设备的无线服务。
<4.2.技术特征>
-下行链路通信的维持
在S1-MME接口被断开的情况下,基站100向终端设备200发送预定信号,直到预定时间(对应于第一预定时间)届满为止。例如,预定信号至少包括参考信号、同步信号或系统信息任意之一。注意,这里说明的参考信号可以是任意下行链路参考信号,比如小区特有参考信号(CRS)或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另外,同步信号可以是主同步信号(PSS)或辅同步信号(SSS),或者参考信号可以用作同步信号。另外,系统信息可以是主信息块(MIB)或者系统信息块(SIB)。即使在基站100和MME 21之间的连接已丢失的情况下,通过继续预定信号的发送,终端设备200也可以继续与基站设备100的连接并且接收提供的无线服务。
特别地,基站100利用到其他基站100的无线通信路径连接到回程,并且把与回程相关的信息包含在系统信息中地通知所述信息。与回程相关的信息可包括指示控制平面的状态的信息。例如,与回程相关的信息可包括指示S1-MME接口已被断开的信息。另外,指示S1-MME接口已被断开的信息可包括指示在上述预定时间届满之前连接正在恢复中的信息,或者可包括指示在所述预定时间届满之后恢复已失败的信息。另外,与回程相关的信息可包括指示用户平面的状态的信息。例如,与回程相关的信息可包括指示S1-U接口已被断开的信息。注意,这里说明的断开意为其中形成S1-MME接口或S1-U接口的通信路由上的任意无线通信路径已被断开。在下面的表4中,举例说明了包含在系统信息中地通知的回程的状态的例子。
[表4]
表4.回程的状态的例子
状态 S1-MME接口 S1-U接口
A 断开 断开
B 断开 良好
C 良好 断开
例如,在状态B的情况下,基站100向终端设备200通知包含状态是状态B的系统信息。在状态B下,S1-MME接口已被断开,而S1-U接口维持良好的连接。这种情况下,由于可以进行不需要S1-MME接口的通信的过程,因此基站100继续通信,只要不必进行控制系统的过程,比如初始附接、寻呼、或者对应于另外的QoS的承载的生成。这种情况下,基站100可利用S1-U接口进行通信,直到已建立的会话结束为止。基站100为其进行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调度,并且继续向终端设备200提供数据发送和接收服务。注意,初始附接是在供电已被停止的终端设备200被开启的情况下,在网络中注册终端设备200的过程。寻呼是对于终端设备200呼叫电话来电的过程。
注意,在S1-U接口已被断开的情况下,基站100停止下行链路数据发送。另外,如果S1-MME接口已被断开,那么即使在维持与S1-U接口的连接的情况下,基站100也可停止下行链路数据发送。
在预定时间届满之前S1-MME接口已被恢复的情况下,基站100返回通常状态,并且继续向终端设备200的无线服务。同时,在预定时间届满而S1-MME接口未被恢复的情况下,基站100停止向终端设备200的预定信号的发送。
在S1-MME接口被断开之后,直到S1-MME接口恢复或者预定时间届满为止,终端设备200的状态可以是RRC连接状态或者RRC空闲状态。
下面将参考图11,说明上述与下行链路通信的维持相关的处理的流程。
图11是图解说明按照本实施例的基站100进行的在S1-MME接口被断开时的处理的流程的例子的流程图。如图11中图解所示,如果检测到S1-MME接口的断开(步骤S202),那么基站100首先启动计时器T1(步骤S204)。随后,基站100把与回程相关的信息包含在系统信息中地提供给终端设备200(步骤S206)。之后,基站100停止用户数据的发送和接收(步骤S208),并继续发送同步信号(步骤S210)。在检测到S1-MME接口的恢复的情况下(步骤S212/是),基站100重新开始用户数据的发送和接收(步骤S214)。
同时,在未检测到S1-MME接口的恢复的情况下(步骤S212/否),基站100判定计时器T1是否届满(步骤S216)。在判定计时器T1未届满的情况下(步骤S216/否),处理返回步骤S206。
同时,在判定计时器T1届满的情况下(步骤S216/是),基站100停止所有下行链路信号的发送(步骤S218)。
-上行链路通信的维持
上面已经说明了下行链路。下面将说明上行链路。
在S1-MME接口已被断开的情况下,基站100累积来自终端设备200的上行链路数据,直到预定时间(对应于第二预定时间)届满为止,或者直到S1-MME接口恢复为止。具体地,基站100持续预定时间地继续接收基于对于终端设备200的UL调度的上行链路数据,和无UL调度的上行链路数据(即,无授权UL数据)。随后,基站100用作为L1/L2层的响应信号的响应于接收的上行链路数据的响应信号(ACK或NACK)向终端设备200进行答复,并把接收的信息累积在内部缓冲器中。
随后,基站100在预定时间届满而S1-MME接口未被恢复的情况下,删除累积的数据,而在预定时间届满之前S1-MME接口被恢复的情况下,传送累积的上行链路数据。这样,在S1-MME接口被断开之后,在预定时间届满之前S1-MME接口被恢复的情况下,终端设备200可在根本不知道回程的故障的情况下进行上行链路通信。
下面将参考图12,说明与上述上行链路通信的维持相关的处理的流程。
图12是图解说明按照本实施例的基站100进行的在S1-MME接口被断开时的处理的流程的例子的流程图。如图12中图解所示,如果检测到S1-MME接口的断开(步骤S302),那么基站100首先启动计时器T1(步骤S304)。随后,基站100把与回程相关的信息包含在系统信息中地提供给终端设备200(步骤S306)。之后,基站100停止用户数据的发送和接收(步骤S308),继续缓存上行链路用户数据的接收(步骤S309),并继续发送同步信号(步骤S310)。在检测到S1-MME接口的恢复的情况下(步骤S312/是),基站100随后重新开始用户数据的发送和接收(步骤S314),并把缓存的上行链路用户数据发送给核心网络20(步骤S315)。
同时,在未检测到S1-MME接口的恢复的情况下(步骤S312/否),基站100判定计时器T1是否已届满(步骤S316)。在判定计时器T1未届满的情况下(步骤S316/否),处理返回步骤S306。
同时,在判定计时器T1已经届满的情况下(步骤S316/是),基站100停止所有下行链路信号的发送(步骤S318)。
-MEC服务器的利用
典型的应用服务器放置在因特网30上。同时,存在为了减小延迟和降低核心网络20中的通信量等的目的,应用服务器被放置在更靠近终端设备200的位置的情况。这样的应用服务器也被称为移动边缘计算(MEC)服务器。MEC服务器一般放置在基站100处(放置在基站100内部,或者设置在基站100外部),并且向连接到基站100的终端设备200提供应用。
在S1-MME接口被断开的情况下,基站100继续利用可通信的应用服务器(即,MEC服务器)向终端设备200提供服务。在许多情况下,MEC服务器安装在基站100附近或者安装在基站100内部,从而即使与回程的连接丢失,MEC服务器也能够与基站100通信。于是,基站100可继续利用MEC服务器提供服务。
从而,基站100允许终端设备200继续使用MEC服务器,把来自MEC服务器的下行链路数据发送给终端设备200,并且把来自终端设备200的上行链路数据发送给MEC服务器。
不过,基站100停止关于利用MEC服务器的服务的提供,需要与MME 21的信令的过程。另外,在S1-MME接口被断开之后预定时间届满的情况下,基站100可停止MEC服务器的利用。
下面将参考图13,说明与上述MEC服务器的利用相关的处理的流程。
图13是图解说明按照本实施例的基站100进行的在S1-MME接口被断开时的处理的流程的例子的流程图。如图13中图解所示,如果检测到S1-MME接口的断开(步骤S402),那么基站100首先启动计时器T1(步骤S404)。随后,基站100把与回程相关的信息包含在系统信息中地提供给终端设备200(步骤S406)。之后,基站100停止用户数据的发送和接收(步骤S408),继续利用MEC服务器发送和接收MEC应用数据(步骤S409),并继续发送同步信号(步骤S410)。在检测到S1-MME接口的恢复的情况下(步骤S412/是),基站100随后重新开始发送和接收用户数据(步骤S414)。
同时,在未检测到S1-MME接口的恢复的情况下(步骤S412/否),基站100判定计时器T1是否已届满(步骤S416)。在判定计时器T1未届满的情况下(步骤S416/否),处理返回步骤S406。
同时,在判定计时器T1届满的情况下(步骤S416/是),基站100停止所有下行链路信号的发送(步骤S418)。
<<5.第三实施例>>
本实施例是基站100向周围通知与基站100本身连接到的回程相关的信息,以协助其他基站100或终端设备200的判定的模式。
<5.1.技术问题>
如上所述,回程可包括多级的无线中继。在中继的级数较大的情况下,延迟变大,而在中继的级数较小的情况下,延迟变小。存在其中理想的是取决于终端设备使用的应用,延迟更小的情况。
另外,基站100利用多个频率资源(例如,分量载波)向终端设备200提供无线服务。利用所述多个频率资源中的每一个提供的所有无线服务不一定是利用相同回程提供的。典型的终端设备200参考各个频率资源的通信质量,并且选择要使用的频率资源。在其中使用包含无线通信路径的回程的环境中,理想的是终端设备200能够基于与回程相关的信息选择要使用的频率资源。
<5.2.技术特征>
基站100把与回程相关的信息包含在系统信息中地通知所述信息。特别地,按照实施例的与回程相关的信息包括指示与基站100提供的频率资源对应的回程的延迟时间的信息。这里说明的延迟时间可以是S1-MME接口的延迟时间,或者可以是S1-U接口的延迟时间。已接收到指示延迟时间的信息的提供的终端设备200可以连接到具有容许的延迟时间的基站100或者对基站100执行越区切换。注意,指示延迟时间的信息可以是延迟时间的预测值。下面的表5中举例说明了包含在系统信息中的延迟时间的预测值的例子。
[表5]
表5.包含在系统信息中的延迟时间的预测值的例子
分量载波 延迟时间的预测值
A 100ms
B 500ms
C 80ms
D 2000ms
如上在表5中举例所示,可以针对每个频率资源提供指示延迟时间的信息。接收到这种信息的提供的终端设备200可选择具有容许的延迟时间的无线资源。
注意,作为通知提供给终端设备200的与回程相关的信息可包括指示要连接的其他基站100的信息。例如,所谓的白名单可包含在系统信息中。终端设备200可参考白名单连接到附近的适当的基站100。
这里,某个基站100的延迟时间是该基站100连接到的回程的通信路由上的各个无线中继的延迟时间的总和。关于这点,将参考图14给出说明。
图14是说明按照本实施例的技术特征的示图。如图14中图解所示,延迟时间按照通过其建立连接的基站100的数量增大。例如,假定在各个基站100A~100D之间进行无线通信需要20ms。这种情况下,由于基站100D在延迟时间为20ms的情况下连接到网络20,因此基站100D把指示延迟时间为20ms的信息包含在系统信息中地向终端设备200通知该信息。另外,由于基站100C在延迟时间为20ms的情况下连接到基站100D,因此基站100C把指示延迟时间为40ms的信息包含在系统信息中地向终端设备200通知该信息。另外,由于基站100B在延迟时间为20ms的情况下连接到基站100C,因此基站100B把指示延迟时间为60ms的信息包含在系统信息中地向终端设备200通知该信息。另外,由于基站100A在延迟时间为20ms的情况下连接到基站100B,因此基站100A把指示延迟时间为80ms的信息包含在系统信息中地向终端设备200通知该信息。
基站100可把指示与基站100本身提供的频率资源对应的回程的延迟时间的信息发送给其他基站100,以使其他基站100能够计算延迟时间。例如,上面在表5中举例说明的信息可被发送给更下游的其他基站100。基站100可基于从上游的基站100获取的指示延迟时间的信息,预测基本100本身的延迟时间。另外,已接收到指示延迟时间的信息的提供的各个基站100选择具有容许的延迟时间的其他基站100,从而可连接到回程。
<<6.第四实施例>>
本实施例是基站100向其他基站100通知指示是否提供与基站100本身连接到的回程的连接的信息的模式。
<6.1.技术问题>
按照本实施例的包含在回程中的无线通信路径可被动态变更(例如,增加或删除)。例如,新开启的基站100可被连接到附近的基站100,从而可以连接到回程。于是,理想的是基站100基于附近的基站100的信息选择要把S1设置请求发送给哪个附近的基站100。这里,S1设置请求是尝试连接到核心网络20的基站100首次向核心网络20发送的请求。
至于不包含无线通信路径的以有线连接为前提的回程的形成,存在基站100自动获取与附近的基站100的X2接口的过程。该过程被设计成以致基站100向MME 21询问关于附近的基站100的信息,并基于询问的结果向附近的基站100发送形成X2接口的请求。X2接口是基站100之间的接口,而不是用于在核心网络20和基站100之间建立连接的接口。于是,利用这样的过程以便获得用于选择S1设置请求的发送目的地的信息是不适当的。
如上所述,理想的是提供使基站100能够获得关于附近的基站100的信息,以便选择S1设置请求的发送目的地的机制。
<6.2.技术特征>
基站100把与回程相关的信息包含在系统信息中地通知该信息。特别地,本实施例中的与回程相关的信息包括指示是否能够向其他基站100提供用于连接到回程的无线通信路径的信息,换句话说,指示是否能够向其他基站100提供到回程的连接的信息。例如,连接到回程的基站100把指示该基站100可接收S1设置请求的信息包含在系统信息中地发送该信息。未连接到回程的基站100可基于该信息有选择地向可接收S1设置请求的基站100发送S1设置请求,从而可连接到回程。
这里,连接到回程的基站100一般可向其他基站100提供与回程的连接。不过,该基站100是否能够实际提供所述连接取决于该基站100的能力(例如,机器资源或频率资源)或者负荷(例如,已向其他基站100提供与回程的连接)。于是,在基站100本身已连接到回程并且能力和负荷有余地的情况下,基站100把指示基站100可提供与回程的连接的信息包含在系统信息中地发送该信息。
将参考图15,说明与上面说明的系统信息的发送相关的处理的流程。
图15是图解说明按照本实施例的基站100进行的发送系统信息的处理的流程的例子的流程图。如图15中图解所示,基站100首先判定基站100是否连接到回程(步骤S502)。在判定基站100连接到回程的情况下(S502/是),基站100判定是否有余地提供与回程的连接(步骤S504)。在判定有余地提供与回程的连接的情况下(S504/是),基站100在系统信息中通知指示基站100可提供与回程的连接的信息(步骤S506)。同时,在判定没有余地提供与回程的连接的情况下(S504/否),基站100在系统信息中通知指示基站100不能提供与回程的连接的信息(步骤S508)。另外,在判定基站100未连接到回程的情况下(S502/否),基站100停止所有下行链路信号的发送(步骤S510)。
<<7.第五实施例>>
本实施例是对基站100施加对利用包含无线通信路径的回程的限制的模式。
<7.1.技术问题>
在以只包含有线连接地形成回程为前提的环境中,运营商管理基站100和核心网络20的控制实体,比如MME 21或S-GW 23之间的连接。即使存在基站100和控制实体通过微波的无线通信路径相互连接的情况,这样的连接也是由运营商管理的固定连接,从而该连接不是动态变化的。于是,即使不进行对基站100利用回程的认证,也不会出现安全问题。
至于包含无线通信路径的回程,存在如果出现利用作为共享电波资源并且已用于回程的频率资源的基站100,那么可能发生回程的资源的不必要利用的问题的担心。另外,由于包含在回程中的无线通信路径可在运营商的管理之外被动态变更,因此还应考虑到安全性。
于是,理想的是提供一种供基站100进行用于连接到包含无线通信路径的回程的认证(即,用于通过无线通信路径连接到核心网络20的认证)的机制。
在这种机制下,在能够利用包含无线通信路径的回程的情况下,基站100进行用于连接到核心网络20的认证。之后,终端设备200进行用于连接到网络的认证。下面的表6举例说明关于包含无线通信路径的回程要进行的认证处理的列表。
[表6]
表6.认证处理的列表
<7.2.技术特征>
例如,基站100在电源打开时、在移动时等,搜索连接到回程的附近的其他基站100,并尝试通过到其他基站100的无线通信路径建立与回程的连接。此时,基站100进行用于利用到连接到回程的其他基站100的无线通信路径连接到所述回程的认证处理。即,基站100进行用于连接到回程的认证处理。这样,只有被许可的基站100才可连接到回程,从而确保安全性。
可以想到认证处理的过程的各种方法。下面,在一个例子中,在假定未连接到回程的基站是基站100A(对应于第二基站),已连接到回程的基站是基站100B(对应于第一基站)的情况下,说明第一过程和第二过程。
-第一过程
首先,基站100A充当连接到基站100B并与基站100B进行无线通信的终端设备,并且进行认证处理。例如,基站100A包含用户识别模块(SIM)卡,并且利用SIM信息进行附接过程。这样,基站100A可经由基站100B与核心网络20进行认证,从而可作为终端设备连接到网络。
作为终端设备,连接到基站100B的基站100A向基站100B发送与回程的连接请求。响应于来自基站100A的与回程的连接请求,基站100B利用指示连接可行性的信息进行答复。具体地,基站100B向MME 21询问是否许可来自基站100A的与回程的连接请求。随后,基站100B按照询问的结果,利用指示连接可行性的信息进行答复。注意,可以利用RRC信令进行与回程的连接请求以及对该连接请求的答复。
将参考图16,说明与上面说明的系统信息的发送相关的处理的流程。
图16是图解说明按照本实施例的基站100进行的建立与回程的连接的处理流程的例子的流程图。如图16中图解所示,基站100A首先经由基站100B向MME 21发送附接请求,以作为终端设备建立与网络的连接(步骤S602)。随后,MME 21和HSS 22在假定基站100A是终端设备的情况下进行认证,并且在成功进行认证的情况下,MME 21和HSS 22经由基站100B向基站100A发送指示认证完成的附接接受(步骤S604)。通过上述过程,基站100A作为终端设备连接到核心网络20。
之后,基站100A作为基站连接到回程。首先,基站100A例如通过RRC信令向基站100B发送请求通过到基站100B的无线通信路径连接到回程的回程连接请求(步骤S606)。注意,回程连接请求包括基站100A的标识信息。随后,基站100B把基站100A的标识信息发送给MME 21(步骤S608)。之后,MME 21和HSS 22判定基站100A是否是可以利用回程的基站,并且在判定基站100A可以利用回程的情况下,向基站100B发送认证成功(步骤S610)。随后,基站100B判定是否向基站100A提供与回程的连接(步骤S612)。例如,在能力和负荷有余地的情况下,基站100B判定提供与回程的连接。在判定提供与回程的连接的情况下,基站100B例如通过RRC信令向基站100A发送指示连接的许可的回程连接许可(步骤S614)。注意,回程连接许可包括诸如指定用于提供与回程的连接的频率资源(例如,分量载波)的信息和用于连接到回程的许可代码之类的设定信息。之后,基站100A对于设定信息指示的频率资源发送S1设置请求(步骤S616)。随后,基站100B把接收的S1设置请求传递给MME21(步骤S618)。之后,MME 21把S1设置响应发送给基站100B(步骤S620)。随后,基站100B把接收的S1设置响应传递给基站100A(步骤S622)。
通过上述过程,基站100A可完成与回程的连接,从而可利用回程。
-第二过程
在第一过程中,基站100A最初是作为终端设备连接的。由于这种过程复杂,因此理想的是提供简化的过程。特别地,在基站100B拥有可用于提供与回程的连接的足够频率资源的情况下,理想的是省略基站100A最初作为终端设备被连接的过程。
从而,基站100B把指示频率资源的信息包含在系统信息中地向基站100A通知该信息,对于该频率资源,不需要用于无线连接到回程的认证处理。例如,基站100B把指定用于提供与回程的连接的频率资源(例如,分量载波)中的不需要认证处理的频率资源的信息包含在系统信息中地通知该信息。这样,基站100A对于从接收的系统信息获取的不需要认证处理的频率资源发送S1设置请求,从而可以连接到回程。
基站100A可利用设定的认证信息,获取指示不需要用于无线连接到回程的认证处理的频率资源的信息。换句话说,只有具有预定的认证信息(例如,加密密钥)的特定基站100A才能够获取指示不需要用于无线连接到回程的认证处理的频率资源的信息。这样,通过对指示不需要用于无线连接到回程的认证处理的频率资源的信息加密,可以抑制由认证的不必要性引起的限制的过度缓和。
当终端设备200建立与网络的连接时,终端设备200在进行随机接入之后进行认证过程,并建立承载。相反,基站100A利用由基站100B指定的频率资源,在随机接入之后直接执行S1设置过程。关于这点,将参考图17和图18给出说明。
图17是图解说明在按照本实施例的蜂窝系统1中执行的终端设备200的连接处理的流程的例子的序列图。如图17中图解所示,该序列涉及基站100、终端设备200、MME 21和HSS 22。首先,终端设备200进行与基站100的随机接入(步骤S702)。随后,终端设备200与MME 21和HSS 22进行认证(步骤S704),并且随后建立承载(步骤S706)。
图18是图解说明按照本实施例的蜂窝系统1中的基站100A执行的建立与回程的连接的处理流程的例子的序列图。如图18中图解所示,该序列涉及基站100A、基站100B、MME21和HSS 22。首先,指示可用于与回程的连接(即,不需要认证处理)的频率资源的信息包含在系统信息中地被发送给基站100A(步骤S802)。之后,基站100与基站100B进行随机接入(步骤S804)。随后,基站100A与MME 21和HSS 22进行S1设置过程(步骤S806)。此时,基站100A对于由接收的系统信息指定的并且可用于与回程的连接的频率资源,发送S1设置请求。
如上所述,在第二过程的情况下,在S1设置过程完成之后进行基站100A的认证。于是,在第二过程中,在利用回程之前不进行认证。不过,通过把频率资源限制为接受第二过程的特定频率资源,可以施加具体的限制。另外,在指示不需要用于无线连接到回程的认证处理的频率资源的信息被加密的情况下,可以施加进一步的限制。这样,在第二过程中也确保了安全性。
<<8.第六实施例>>
本实施例是适当地实现包含在回程中的无线通信路径的动态变更(例如,增加或删除),比如由已连接到回程的基站100进行的与新的回程的连接的模式。
<8.1.技术问题>
可以想到通过无线通信路径已连接到回程的基站100为了改善与回程的连接的质量(换句话说,可靠性),尝试通过除了到回程的现有路由之外或者代替到回程的现有路由的新的路由建立连接(即,与其他新的基站100的连接)的情况。此外,还可以想到尝试通过新的路由建立连接的基站100已向下游提供与回程的连接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在为了新的路由而被请求与回程的连接的一侧的基站100许可该请求并提供与回程的连接的情况下,可能会对该基站100施加非常大的负荷。
于是,理想的是能够预测在为了新的路由而被请求与回程的连接的一侧的基站100许可该请求并提供与回程的连接的情况下的负荷有多大。
<8.2.技术特征>
将在图19中图解所示的状况的前提下,说明本实施例的技术特征。
图19是说明按照本实施例的技术特征的示图。如图19中图解所示,基站100B(对应于第一基站)和基站100D(对应于第三基站)都连接到核心网络20,即,连接到回程。另外,基站100A利用到基站100B的无线通信路径连接到回程,并利用到下游侧的一个或多个基站100C(对应于第二基站)的无线通信路径,中继基站100C的与回程的连接。注意,尽管这里说明了基站100A已连接到基站100B的数量为1个的例子,不过可以提供多个基站100B。在这种状况下,基站100A向基站100D通知利用到基站100D的无线通信路径连接到回程的连接请求。注意,该连接请求可以利用例如RRC信令来发送。
连接请求可包含用于协助基站100D进行的关于连接可行性的判定的各种信息。下面,将说明其例子。
连接请求可包含与作为与回程的连接被提供给的目的地的基站100C相关的信息。例如,包含在连接请求中的与基站100C相关的信息可包含提供给基站100C的、并且与利用到基站100C的无线通信路径的与回程的连接相关的吞吐量。即,连接请求可包含指示提供给基站100C的回程的吞吐量的信息。另外,包含在连接请求中的与基站100C相关的信息可包括基站100C的数量。即,连接请求可包含指示基站100A把与回程的连接提供给的下游侧的基站C的数量的信息。基站100D可基于这样的信息判定连接可行性。
例如,连接请求可包含与作为提供与回程的连接的来源的基站100B相关的信息。例如,包含在连接请求中的与基站100B相关的信息可包含从基站100B提供的、并且与利用到基站100B的无线通信路径与回程的连接相关的吞吐量。即,连接请求可包含指示从基站100B提供的回程的吞吐量的信息。另外,包含在连接请求中的与基站100B相关的信息可包含基站100B的数量。即,连接请求可包含指示向基站100A提供与回程的连接的上游的基站B的数量的信息。基站100D可基于这样的信息判定连接可行性。
在下面的表7中,举例说明了包含在连接请求中的信息的例子。
[表7]
表7.包含在连接到回程的请求中的信息的例子
这里,索引1的信息是与作为被提供与回程的连接的上述目的地的基站100C相关的信息的例子,索引2的信息是与作为从其提供与回程的连接的上述来源的基站100B相关的信息的例子。
同时,基站100D基于包含在连接请求中、与基站100B相关的信息或者与基站100C相关的信息,判定是否许可从基站100A(对应于第四基站)接收的利用到基站100A的无线通信路径连接到回程的请求。例如,基站100D基于施加于基站100D本身的负荷是否容许、是否能够维持提供给基站100A和基站100C的回程的吞吐量等,判定连接可行性。随后,基站100D利用指示判定结果的信息向基站100A进行答复。
注意,在连接被许可的情况下,指示判定结果的信息可包含指示用于无线连接的频率资源(例如,分量载波)的信息。另外,指示判定结果的信息可包含指示与回程的连接的提供条件(例如,在基站100A的下游侧的10个基站100C中,只有3个可通过基站100D被连接的条件)的信息。另外,指示判定结果的信息可以利用例如RRC信令来发送。
在连接被许可的情况下,基站100A向MME 21发送S1设置请求。在基站100A通过多个路由连接到MME 21的情况下,基站100A可通过所述多个路由发送S1设置请求。
同时,基站100C可不发送S1设置请求。这是因为基站100C已经通过基站100A连接到回程。当然基站100C可以发送S1设置请求。
由于这样的机制,各个基站100可以防止过载,并且能够以适当的吞吐量连接到回程。
这里,基站100A可通过新的路由连接到回程,或者可断开现有的路由。于是,基站100A提供的回程的质量可能改善或者可能恶化。从而,基站100A向基站100C通知提供给基站100C、并且指示利用到基站100C的无线通信路径的与回程的连接的质量的信息(下面也称为提供质量信息)。即,基站100A向基站100C通知指示提供给基站100C的回程的质量的提供质量信息。例如,基站100A在识别出提供给基站100C的回程的质量的变化的时刻,通知提供质量信息。作为这样的时刻,例示了基站100A与回程的连接路由增加或者减少的时刻。
基站100C参考提供质量信息,认识到从基站100A提供的回程的质量已改善或者恶化。响应于所述认识,基站100C可以采取措施,比如增大/减小作为被提供与回程的连接的目的地的下游侧的其他基站100的数量,或者增强回程线路(与新的回程的连接等)。
注意,可以利用RRC信令或系统信息,通知提供质量信息。
提供质量信息可包括各种信息。下面将说明其例子。
提供质量信息可包含指示与利用到基站100C的无线通信路径的与回程的连接相关的吞吐量的信息。即,指示与回程的连接的质量的信息可包含指示提供给基站100C的回程的吞吐量的信息。
提供质量信息可包含指示与利用到基站100C的无线通信路径的与回程的连接相关的延迟时间的信息。即,指示与回程的连接的质量的信息可包含指示提供给基站100C的回程的延迟时间的信息。
在下面的表8中,举例说明了包含在提供质量信息中的信息的例子。
[表8]
表8.包含在提供质量信息中的信息的例子
索引 细节 数值的例子
1 延迟时间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2000ms,150ms
2 提供给下游基站的回程线路的容量 2Gbyte/秒
这里,索引1的信息是指示回程的吞吐量的上述信息的例子,索引2的信息是指示回程的延迟时间的上述信息的例子。
同时,基站100C可把从基站100A提供的提供质量信息发送给连接到基站100C的终端设备200。例如,基站100C可把基站100A的提供质量信息包含在系统信息中地发送基站100A的提供质量信息。这样,终端设备200可尝试越区切换到例如具有良好的回程质量的其他基站100。
下面将参考图20和图21,说明如上所述的与已经通过无线通信路径连接到回程的基站100与新的回程的连接相关的处理的流程。
图20是图解说明按照本实施例的蜂窝系统1中的已连接到回程的基站100A执行的建立与新的回程的连接的处理流程的例子的序列图。如图20中图解所示,该序列涉及已连接到回程的基站100A、已连接到回程的基站100D、MME 21和HSS 22。首先,基站100A向基站100D发送S1设置请求(步骤S902),S1设置请求包含与作为与回程的连接被提供给的目的地的基站100C相关的信息,以及与作为从其提供与回程的连接的来源的基站100B相关的信息。随后,基站100D基于从基站100A接收的与基站100C相关的信息和与基站100B相关的信息,判定是否向基站100A提供与回程的连接(步骤S904)。在判定不提供与回程的连接的情况下(S904/NG),基站100D向基站100A答复以S1设置拒绝(步骤S906)。同时,在判定提供与回程的连接的情况下(S904/OK),基站100D向MME21和HSS 22发送S1设置请求(步骤S908),接收答复的S1设置响应(步骤S910),并把S1设置响应传递给基站100A(步骤S912)。
图21是图解说明按照本实施例的蜂窝系统1中的已连接到回程的基站100A执行的建立与新的回程的连接的处理流程的例子的序列图。如图21中图解所示,该序列涉及基站100A、基站100D、MME 21和HSS 22。首先,基站100A向基站100D发送S1设置请求(步骤S1002),S1设置请求包含与作为与回程的连接被提供给的目的地的基站100C相关的信息,以及与作为从其提供与回程的连接的来源的基站100B相关的信息。随后,基站100D基于从基站100A接收的与基站100C相关的信息和与基站100B相关的信息,判定是否向基站100A提供与回程的连接(步骤S1004)。随后,基站100D向MME 21和HSS 22发送S1设置请求(步骤S1006),接收答复的S1设置响应(步骤S1008),并把S1设置响应传递给基站100A(步骤S1010)。这里,基站100D把指示允许经由基站100D本身连接到回程的基站100A的下游侧的基站的数量的提供条件信息等包含在要传递给基站100A的S1设置响应中。
<<9.应用例>>
本公开的技术可适用于各种产品。基站100可被实现成任意类型的演进节点B(eNB),例如,宏eNB、小eNB等。小eNB可以是覆盖比宏小区小的小区的eNB,比如皮eNB、微eNB或者家庭(飞)eNB。或者,基站100可被实现成其他类型的基站,比如节点B或基站收发器(BTS)。基站100可包括控制无线通信的主体(也被称为基站设备),以及置于与所述主体不同的地方的一个或多个远程无线电头端(RRH)。另外,下面说明的各种终端也可通过临时或半永久地执行基站功能,起基站100的作用。
另外,例如,终端设备200可被实现成移动终端,比如智能电话机、平板个人计算机(PC)、笔记本PC、便携式游戏终端、便携式/适配器式移动路由器和数字相机,或者车载终端,比如车载导航设备。另外,终端设备200可被实现成进行机器间(M2M)通信的终端(也被称为机器类型通信(MTC)终端)。此外,终端设备200可以是安装在这样的终端中的无线通信模块(例如,用一个管芯构成的集成电路模块)。
<9.2.关于基站的应用例>
(第一应用例)
图22是图解说明本公开的技术可适用于的eNB的示意构成的第一例子的方框图。eNB 800包括一个或多个天线810以及基站设备820。各个天线810和基站设备820可通过RF电缆相互连接。
各个天线810包括单个或多个天线元件(比如包含在MIMO天线中的多个天线元件),供基站设备820用于发送和接收无线电信号。eNB 800可包括多个天线810,如图22中图解所示,例如,多个天线810可以与eNB 800使用的多个频带兼容。尽管图22图解说明其中eNB 800包括多个天线810的例子,不过eNB 800也可包括单个天线810。
基站设备820包括控制器821、存储器822、网络接口823和无线通信接口825。
控制器821可以是例如CPU或DSP,并且运行基站设备820的上层的各种功能。例如,控制器821根据无线通信接口825处理的信号中的数据生成数据分组,并通过网络接口823传递生成的分组。控制器821可对来自多个基带处理器的数据打包,从而生成打包分组,并传递生成的打包分组。控制器821可具有进行诸如无线电资源控制、无线电承载控制、移动管理、接入控制和调度之类的控制的逻辑功能。可与附近的eNB或核心网络节点协同地进行所述控制。存储器822包括RAM和ROM,并且存储由控制器821执行的程序以及各种控制数据(比如终端列表、发送功率数据和调度数据)。
网络接口823是连接基站设备820和核心网络824的通信接口。控制器821可通过网络接口823与核心网络节点或另外的eNB通信。这种情况下,eNB 800可通过逻辑接口(例如S1接口或X2接口),连接到核心网络节点或另外的eNB。网络接口823也可以是有线通信接口或者用于无线回程的无线通信接口。如果网络接口823是无线通信接口,那么网络接口823可以把比无线通信接口825使用的频带更高的频带用于无线通信。
无线通信接口825支持诸如长期演进(LTE)和LTE-Advanced之类的任意蜂窝通信方式,并且通过天线810提供与位于eNB 800的小区中的终端的无线电连接。无线通信接口825一般可包括例如基带(BB)处理器826和RF电路827。BB处理器826可进行例如编码/解码、调制/解调和复用/分用,并进行各层(比如L1、媒体接入控制(MAC)、无线电链路控制(RLC)和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的各种信号处理。BB处理器826可代替控制器821,具有部分或所有上述逻辑功能。BB处理器826可以是存储通信控制程序的存储器、或者包括配置成执行所述程序的处理器和相关电路的模块。更新所述程序可以允许变更BB处理器826的功能。所述模块可以是插入基站设备820的插槽中的卡或刀片。或者,所述模块也可以是安装在所述卡或刀片上的芯片。同时,RF电路827可包括例如混频器、滤波器和放大器,并且通过天线810发送和接收无线电信号。
无线通信接口825可包括多个BB处理器826,如图22中图解所示。例如,所述多个BB处理器826可以与eNB 800使用的多个频带兼容。无线通信接口825可包括多个RF电路827,如图22中图解所示。例如,所述多个RF电路827可以与多个天线元件兼容。尽管图22图解说明其中无线通信接口825包括多个BB处理器826和多个RF电路827的例子,不过无线通信接口825也可包括单个BB处理器826或单个RF电路827。
在图22中所示的eNB 800中,包含在参考图7说明的处理单元150中的一个或多个构成元件(回程控制单元151和/或通信控制单元153)可以由无线通信接口825实现。或者,这些构成元件中的至少一些可以由控制器821实现。例如,在eNB 800中可安装包含无线通信接口825的部分(例如,BB处理器826)或全部和/或控制器821的模块,所述一个或多个构成元件可以由所述模块实现。这种情况下,所述模块可存储使处理器起所述一个或多个构成元件作用的程序(即,使处理器执行所述一个或多个构成元件的操作的程序),并且可执行所述程序。再例如,在eNB 800中可安装使处理器起所述一个或多个构成元件作用的程序,并且无线通信接口825(例如,BB处理器826)和/或控制器821可执行所述程序。如上所述,可作为包括所述一个或多个构成元件的设备地提供eNB 800、基站设备820或所述模块,并且可以提供使处理器起所述一个或多个构成元件作用的程序。另外,可以提供记录所述程序的可读记录介质。
此外,在图22中图解所示的eNB 800中,上面参考图7说明的无线通信单元120可被安装在无线通信接口825(例如,RF电路827)中。此外,天线单元110可被安装在天线810中。此外,网络通信单元130可被安装在控制器821和/或网络接口823中。此外,存储单元140可被安装在存储器822中。
(第二应用例)
图23是图解说明本公开的技术可适用于的eNB的示意构成的第二例子的方框图。eNB 830包括一个或多个天线840、基站设备850和RRH860。各个天线840和RRH 860可通过RF电缆相互连接。基站设备850和RRH 860可以通过诸如光纤电缆之类的高速线路相互连接。
各个天线840包括单个或多个天线元件(比如包含在MIMO天线中的多个天线元件),供RRH 860用于发送和接收无线电信号。eNB 830可包括多个天线840,如图23中图解所示。例如,多个天线840可以与eNB830使用的多个频带兼容。尽管图23图解说明了其中eNB830包括多个天线840的例子,不过eNB 830也可包括单个天线840。
基站设备850包括控制器851、存储器852、网络接口853、无线通信接口855和连接接口857。控制器851、存储器852和网络接口853与参考图22说明的控制器821、存储器822和网络接口823相同。
无线通信接口855支持诸如LTE和LTE-Advanced之类的任意蜂窝通信方式,并且通过RRH 860和天线840提供与位于对应于RRH 860的扇区中的终端的无线连接。无线通信接口855一般可包括例如BB处理器856。除了BB处理器856经由连接接口857连接到RRH 860的RF电路864之外,BB处理器856和参考图22说明的BB处理器826类似。无线通信接口855可包括多个BB处理器856,如图23中图解所示。例如,所述多个BB处理器856可以与eNB 830使用的多个频带兼容。尽管图23图解说明其中无线通信接口855包括多个BB处理器856的例子,不过无线通信接口855也可包括单个BB处理器856。
连接接口857是用于连接基站设备850(无线通信接口855)和RRH860的接口。连接接口857也可以是用于连接基站设备850(无线通信接口855)和RRH 860的上述高速线路中的通信的通信模块。
RRH 860包括连接接口861和无线通信接口863。
连接接口861是连接RRH 860(无线通信接口863)和基站设备850的接口。连接接口861也可以是用于上述高速线路中的通信的通信模块。
无线通信接口863通过天线840发送和接收无线电信号。无线通信接口863一般可包括例如RF电路864。RF电路864可包括例如混频器、滤波器和放大器,并且通过天线840发送和接收无线电信号。无线通信接口863可包括多个RF电路864,如图23中图解所示。例如,所述多个RF电路864可以支持多个天线元件。尽管图23图解说明其中无线通信接口863包括多个RF电路864的例子,不过无线通信接口863也可包括单个RF电路864。
在图23中所示的eNB 830中,包含在参考图7说明的处理单元150中的一个或多个构成元件(回程控制单元151和/或通信控制单元153)可由无线通信接口855和/或无线通信接口863实现。或者,这些构成元件中的至少一些可由控制器851实现。例如,在eNB 830中可安装包含无线通信接口855的部分(例如,BB处理器856)或全部和/或控制器851的模块,所述一个或多个构成元件可由所述模块实现。这种情况下,所述模块可存储使处理器起所述一个或多个构成元件作用的程序(即,使处理器执行所述一个或多个构成元件的操作的程序),并且可执行所述程序。再例如,在eNB 830中可安装使处理器起所述一个或多个构成元件作用的程序,并且无线通信接口855(例如,BB处理器856)和/或控制器851可执行所述程序。如上所述,可作为包括所述一个或多个构成元件的设备地提供eNB 830、基站设备850或所述模块,并且可以提供使处理器起所述一个或多个构成元件作用的程序。另外,可以提供记录所述程序的可读记录介质。
此外,在图23中图解所示的eNB 830中,例如,参考图7说明的无线通信单元120可被安装在无线通信接口863(例如,RF电路864)中。此外,天线单元110可被安装在天线840上。此外,网络通信单元130可被安装在控制器851和/或网络接口853中。此外,存储单元140可被安装在存储器852中。
<9.2.关于终端设备的应用例>
(第一应用例)
图24是图解说明本公开的技术可适用于的智能电话机900的示意构成的例子的方框图。智能电话机900包括处理器901、存储器902、存储装置903、外部连接接口904、摄像头906、传感器907、麦克风908、输入设备909、显示设备910、扬声器911、无线通信接口912、一个或多个天线开关915、一个或多个天线916、总线917、电池918和辅助控制器919。
处理器901可以是例如CPU或片上系统(SoC),并且控制智能电话机900的应用层和其他层的功能。存储器902包括RAM和ROM,并且存储由处理器901执行的程序以及数据。存储器903可包括诸如半导体存储器和硬盘之类的存储介质。外部连接接口904是用于把外部设备,比如存储卡和通用串行总线(USB)设备连接到智能电话机900的接口。
摄像头906包括诸如电荷耦合器件(CCD)和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之类的图像传感器,并且生成拍摄的图像。传感器907可包括诸如测量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地磁传感器和加速度传感器之类的一组传感器。麦克风908把输入智能电话机900的声音转换成音频信号。输入设备909包括例如配置成检测对显示设备910的屏幕的触摸的触摸传感器、小键盘、键盘、按钮或开关,并且接收从用户输入的操作或信息。显示设备910包括诸如液晶显示器(LCD)和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器之类的屏幕,并且显示智能电话机900的输出图像。扬声器911把从智能电话机900输出的音频信号转换成声音。
无线通信接口912支持诸如LTE和LTE-Advanced之类的任意蜂窝通信方式,并进行无线通信。无线通信接口912一般可包括例如BB处理器913和RF电路914。BB处理器913可进行例如编码/解码、调制/解调和复用/分用,并进行用于无线通信的各种信号处理。同时,RF电路914可包括例如混频器、滤波器和放大器,并且通过天线916发送和接收无线电信号。无线通信接口912也可以是上面集成BB处理器913和RF电路914的单芯片模块。无线通信接口912可包括多个BB处理器913和多个RF电路914,如图24中图解所示。尽管图24图解说明其中无线通信接口912包括多个BB处理器913和多个RF电路914的例子,不过无线通信接口912也可包括单个BB处理器913或单个RF电路914。
此外,除了蜂窝通信方式之外,无线通信接口912还可支持其他种类的无线通信方式,比如短距离无线通信方式、近场通信方式和无线局域网(LAN)方式。这种情况下,无线通信接口912可包括用于每种无线通信方式的BB处理器913和RF电路914。
各个天线开关915在包含在无线通信接口912中的多个电路(比如用于不同无线通信方式的电路)之间,切换天线916的连接目的地。
各个天线916包括一个或多个天线元件(比如包含在MIMO天线中的多个天线元件),并且供无线通信接口912用于发送和接收无线电信号。智能电话机900可包括多个天线916,如图24中图解所示。尽管图24图解说明其中智能电话机900包括多个天线916的例子,不过智能电话机900也可包括单个天线916。
此外,智能电话机900可包括用于每种无线通信方式的天线916。这种情况下,可以从智能电话机900的构成中省略天线开关915。
总线917互连处理器901、存储器902、存储装置903、外部连接接口904、摄像头906、传感器907、麦克风908、输入设备909、显示设备910、扬声器911、无线通信接口912和辅助控制器919。电池918通过图中部分表示成虚线的馈电线,向图24中图解所示的智能电话机900的各个部件供电。辅助控制器919例如在睡眠模式下运行智能电话机900的最低必要功能。
在图24中图解所示的智能电话机900中,包含在参考图8说明的处理单元240中的一个或多个构成元件(获取单元241和/或通信控制单元243)可由无线通信接口912实现。或者,这些构成元件中的至少一些可由处理器901或辅助控制器919实现。例如,在智能电话机900中可安装包含无线通信接口912的部分(例如,BB处理器913)或全部、处理器901和/或辅助控制器919的模块,所述一个或多个构成元件可由所述模块实现。这种情况下,所述模块可存储使处理器起所述一个或多个构成元件作用的程序(即,使处理器执行所述一个或多个构成元件的操作的程序),并且可执行所述程序。再例如,在智能电话机900中可安装使处理器起所述一个或多个构成元件作用的程序,无线通信接口912(例如,BB处理器913)、处理器901和/或辅助控制器919可执行所述程序。如上所述,可作为包括所述一个或多个构成元件的设备地提供智能电话机900或所述模块,并且可以提供使处理器起所述一个或多个构成元件作用的程序。另外,可以提供记录所述程序的可读记录介质。
在图24中图解所示的智能电话机900中,例如,上面参考图8说明的无线通信单元220可被安装在无线通信接口912(例如,RF电路914)中。此外,天线单元210可被安装在天线916上。此外,存储单元230可被安装在存储器902中。
(第二应用例)
图25是图解说明本公开的技术可适用于的车载导航设备920的示意构成的例子的方框图。车载导航设备920包括处理器921、存储器922、全球定位系统(GPS)模块924、传感器925、数据接口926、内容播放器927、存储介质接口928、输入设备929、显示设备930、扬声器931、无线通信接口933、一个或多个天线开关936、一个或多个天线937和电池938。
处理器921可以是例如CPU或SoC,并且控制车载导航设备920的导航功能和其他功能。存储器922包括RAM和ROM,并且存储由处理器921执行的程序以及数据。
GPS模块924利用从GPS卫星接收的GPS信号来测量车载导航设备920的位置(比如纬度、经度和高度)。传感器925可包括诸如陀螺仪传感器、地磁传感器和气压传感器之类的一组传感器。数据接口926通过未图示的终端连接到例如车载网络941,并且获取车辆生成的数据,比如车速数据。
内容播放器927再现存储在插入存储介质接口928的存储介质(比如CD和DVD)中的内容。输入设备929包括例如配置成检测对显示设备930的屏幕的触摸的触摸传感器、按钮或开关,并且接收从用户输入的操作或信息。显示设备930包括诸如LCD或OLED显示器之类的屏幕,并且显示导航功能或者再现的内容的图像。扬声器931输出导航功能或再现的内容的声音。
无线通信接口933支持诸如LTE和LTE-Advanced之类的任意蜂窝通信方式,并且进行无线通信。无线通信接口933一般可包括例如BB处理器934和RF电路935。BB处理器934可进行例如编码/解码、调制/解调和复用/分用,并且进行用于无线通信的各种信号处理。同时,RF电路935可包括例如混频器、滤波器和放大器,并且通过天线937发送和接收无线电信号。无线通信接口933可以是上面集成BB处理器934和RF电路935的单芯片模块。无线通信接口933可包括多个BB处理器934和多个RF电路935,如图25中图解所示。尽管图25图解说明其中无线通信接口933包括多个BB处理器934和多个RF电路935的例子,不过无线通信接口933也可以包括单个BB处理器934或单个RF电路935。
此外,除了蜂窝通信方式之外,无线通信接口933还可支持其他种类的无线通信方式,比如短距离无线通信方式、近场通信方式和无线LAN方式。这种情况下,无线通信接口933可包括用于每种无线通信方式的BB处理器934和RF电路935。
各个天线开关936在包含在无线通信接口933中的多个电路(比如用于不同无线通信方式的电路)之间,切换天线937的连接目的地。
各个天线937包括一个或多个天线元件(比如包含在MIMO天线中的多个天线元件),并且供无线通信接口933用于发送和接收无线电信号。车载导航设备920可包括多个天线937,如图25中图解所示。尽管图25图解说明其中车载导航设备920包括多个天线937的例子,不过车载导航设备920也可包括单个天线937
此外,车载导航设备920可包括用于每种无线通信方式的天线937。这种情况下,可以从车载导航设备920的构成中省略天线开关936。
电池938通过图中部分表示成虚线的馈电线向图25中图解所示的车载导航设备920的各个部件供电。电池938累积从车辆供给的电力。
在图25中图解所示的车载导航设备920中,包含在参考图8说明的处理单元240中的一个或多个构成元件(获取单元241和/或通信控制单元243)可由无线通信接口933实现。或者,这些构成元件中的至少一些可由处理器921实现。例如,在车载导航设备920中可安装包含无线通信接口933的部分(例如,BB处理器934)或全部和/或处理器921的模块,所述一个或多个构成元件可由所述模块实现。这种情况下,所述模块可存储使处理器起所述一个或多个构成元件作用的程序(即,使处理器执行所述一个或多个构成元件的操作的程序),并且可执行所述程序。再例如,在车载导航设备920中可安装使处理器起所述一个或多个构成元件作用的程序,并且无线通信接口933(例如,BB处理器934)和/或处理器921可执行所述程序。如上所述,可作为包括所述一个或多个构成元件的设备地提供车载导航设备920或所述模块,并且可以提供使处理器起所述一个或多个构成元件作用的程序。另外,可以提供记录所述程序的可读记录介质。
此外,在图25中图解所示的车载导航设备920中,例如,参考图8说明的无线通信单元220可被安装在无线通信接口933(例如,RF电路935)中。此外,天线单元210可被安装在天线937上。此外,存储单元230可被安装在存储器922中。
本公开的技术也可被实现成包括车载导航设备920的一个或多个部件、车载网络941和车辆模块942的车载系统(或车辆)940。车辆模块942生成车辆数据,比如车速、发动机转速和故障信息,并把生成的数据输出给车载网络941。
<<10.结论>>
上面已经参考图1-图25详细说明了本公开的实施例。
例如,按照实施例的基站100连接到S1-MME接口和S1-U接口。其中形成S1-MME接口的通信路由和其中形成S1-U接口的通信路由都包括在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之间形成的无线通信路径。这样,可以在多个接口之间利用公共的无线通信路径,从而灵活地构建包含无线通信路径的回程。
另外,按照本实施例的基站100利用到其他基站100的无线通信路径连接到包含S1-MME接口的回程,并把与连接的回程相关的信息包含在系统信息中地通知该信息。这样,连接到基站100或者尝试连接到基站100的终端设备200或其他基站100可以适当地进行各种判定,比如关于与基站100的通信的连接的可行性或者切换的必要性。
另外,按照本实施例的基站100进行用于利用到连接到回程的其他基站100的无线通信路径建立与回程的连接的认证处理。这样,由于只有许可的基站100才能够连接到回程,因此可以抑制包含无线通信路径的回程的不必要消耗。
另外,按照本实施例的基站100利用到与回程连接的第一基站的无线通信路径连接到回程,利用到下游侧的一个或多个第二基站的无线通信路径中继第二基站和回程的连接,并利用到第三基站的无线通信路径,向第三基站通知连接到回程的连接请求。这样,第三基站可适当预测在连接请求被许可的情况下的负荷,并且可以避免归因于所述许可而施加相当大的负荷的状况。
另外,按照本实施例的终端设备200进行基于从利用到其他基站100的无线通信路径连接到包含S1-MME接口的回程的基站100通知的、包含在系统信息中的并且与所述回程相关的信息的处理。这样,终端设备200可按照基站100连接到的回程的质量等,进行诸如越区切换的尝试之类的适当处理。
上面已经参考附图,说明了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优选实施例,然而本公开不限于上述例子。在附加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得出各种变化和修改,并且应明白的是所述各种变化和修改将自然在本公开的技术范围之内。
例如,尽管已经利用LTE中的名称,比如MME或S1-MME接口,说明了上述实施例,不过按照实施例的技术可同样适用于NR。另外,尽管关于S1-MME接口和S1-U接口已经给出了上述说明,不过按照本实施例的技术可适用于其他接口。例如,基站100可把与X2接口相关的信息包含在系统信息中地通知该信息。
另外,可以适当地组合上述各个实施例。
注意,参考流程图和序列图记载在本说明书中的处理不必按照流程图中所示的顺序执行。一些处理步骤可以并行地进行。此外,可以采用一些另外的步骤,或者可以省略一些处理步骤。
此外,记载在本说明书中的效果仅仅是说明性或例证性的效果,而不是限制性的。即,连同上述效果一起或者代替上述效果,按照本公开的技术可以实现根据本说明书的记载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明显的其他效果。
另外,也可如下构成本技术。
(1)一种基站,包括:
处理单元,所述处理单元连接到回程,所述回程包含与和控制平面相关的第一控制实体的第一逻辑接口以及与和用户平面相关的第二控制实体的第二逻辑接口,
其中形成所述第一逻辑接口的通信路由和其中形成所述第二逻辑接口的通信路由都包括在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之间形成的无线通信路径。
(2)按照(1)所述的基站,其中形成所述第一逻辑接口的通信路由和其中形成所述第二逻辑接口的通信路由包括彼此不同的无线通信路径。
(3)按照(1)或(2)所述的基站,其中在其中形成所述第一逻辑接口或所述第二逻辑接口的无线通信路径上,来自所述第一控制实体或所述第二控制实体的中继数量较大的下游侧的基站的信号被复用。
(4)按照(1)-(3)任意之一所述的基站,其中在其中形成所述第一逻辑接口或所述第二逻辑接口的通信路由上的基站透明地传递从下游侧到上游侧的信号或者从上游侧到下游侧的信号。
(5)按照(1)-(4)任意之一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处理单元利用与用于所述第二逻辑接口的无线通信路径的频率资源相比较低频率的频率资源,形成用于所述第一逻辑接口的无线通信路径。
(6)按照(1)-(5)任意之一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处理单元连接到与所述第二逻辑接口相比经过较少数量的基站的所述第一逻辑接口。
(7)按照(1)-(6)任意之一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处理单元利用受降雨影响较小的频率的频率资源,形成用于所述第一逻辑接口的无线通信路径。
(8)按照(1)-(7)任意之一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处理单元与其他基站交换与其中形成所述第一逻辑接口或所述第二逻辑接口的通信路由相关的信息。
(9)按照(1)-(8)任意之一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处理单元至少把延迟要求、信号噪声(SN)比要求或可靠性要求任意之一包含在S1设置请求中。
(10)一种基站,包括:
处理单元,所述处理单元利用到其他基站的无线通信路径,连接到包含与和控制平面相关的控制实体的第一逻辑接口的回程,并把与所述回程相关的信息包含在系统信息中地通知所述信息。
(11)按照(10)所述的基站,其中在所述第一逻辑接口被断开的情况下,所述处理单元向终端设备发送预定信号,直到第一预定时间届满为止。
(12)按照(11)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预定信号至少包含参考信号、同步信号或系统信息任意之一。
(13)按照(11)或(12)所述的基站,其中在所述第一预定时间届满的情况下,所述处理单元停止向终端设备发送所述预定信号。
(14)按照(10)-(13)任意之一所述的基站,其中在所述第一逻辑接口被断开的情况下,所述处理单元累积来自终端设备的上行链路数据,直到第二预定时间届满为止或者直到所述第一逻辑接口恢复为止。
(15)按照(14)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处理单元在所述第二预定时间届满的情况下删除累积的上行链路数据,并且在所述第二预定时间届满之前所述第一逻辑接口恢复的情况下传递累积的上行链路数据。
(16)按照(10)-(15)任意之一所述的基站,其中在所述第一逻辑接口被断开的情况下,所述处理单元继续利用可通信的应用服务器向终端设备提供服务。
(17)按照(10)-(16)任意之一所述的基站,其中与所述回程相关的信息包括指示控制平面的状态的信息。
(18)按照(10)-(17)任意之一所述的基站,其中与所述回程相关的信息包括指示用户平面的状态的信息。
(19)按照(10)-(18)任意之一所述的基站,
其中所述回程包括与和用户平面相关的控制实体的第二逻辑接口,
与所述回程相关的信息包括指示与所述基站提供的频率资源对应的回程的延迟时间的信息。
(20)按照(10)-(19)任意之一所述的基站,其中与所述回程相关的信息包括指示要连接的其他基站的信息。
(21)按照(10)-(20)任意之一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处理单元把指示与所述基站提供的频率资源对应的回程的延迟时间的信息发送给其他基站。
(22)按照(10)-(21)任意之一所述的基站,其中与所述回程相关的信息包括指示与所述回程的利用无线通信路径的连接是否能够被提供给其他基站的信息。
(23)一种基站,包括:
处理单元,所述处理单元进行用于利用到第一基站的无线通信路径连接到包含与控制实体的逻辑接口的回程的认证处理,所述第一基站连接到所述回程。
(24)按照(23)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处理单元通过充当连接到所述第一基站并且进行无线通信的终端设备,进行认证处理。
(25)按照(23)或(24)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处理单元响应于来自第二基站的与所述回程的连接请求,用指示连接是否能够被建立的信息进行答复。
(26)按照(25)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处理单元关于是否许可来自所述第二基站的与所述回程的连接请求,询问与控制平面相关的所述控制实体。
(27)按照(25)或(26)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处理单元把指示不需要认证处理的频率资源的信息包含在系统信息中地通知所述第二基站。
(28)按照(27)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处理单元利用设定的认证信息获取指示不需要认证处理的频率资源的信息。
(29)一种基站,包括:
处理单元,所述处理单元利用到第一基站的无线通信路径连接到包含与控制实体的逻辑接口的回程,所述第一基站连接到所述回程,所述处理单元利用到下游侧的一个或多个第二基站的无线通信路径中继所述第二基站与所述回程的连接,并利用到第三基站的无线通信路径向所述第三基站通知连接到所述回程的连接请求。
(30)按照(29)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连接请求包括与所述第二基站相关的信息。
(31)按照(30)所述的基站,其中与所述第二基站相关的信息包括提供给所述第二基站的、并且与利用到所述第二基站的无线通信路径与所述回程的连接相关的吞吐量。
(32)按照(30)或(31)所述的基站,其中与所述第二基站相关的信息包括所述第二基站的数量。
(33)按照(29)-(32)任意之一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连接请求包括与所述第一基站相关的信息。
(34)按照(33)所述的基站,其中与所述第一基站相关的信息包括从所述第一基站提供的、并且与利用到所述第一基站的无线通信路径与所述回程的连接相关的吞吐量。
(35)按照(33)或(34)所述的基站,其中与所述第一基站相关的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基站的数量。
(36)按照(29)-(35)任意之一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处理单元基于包含在连接请求中的与所述第一基站相关的信息或者与所述第二基站相关的信息,判定是否许可来自第四基站的利用到所述第四基站的无线通信路径连接到所述回程的连接请求。
(37)按照(29)-(36)任意之一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处理单元向所述第二基站通知提供给所述第二基站的并且指示利用到所述第二基站的无线通信路径与所述回程的连接的质量的信息。
(38)按照(37)所述的基站,其中指示质量的所述信息包括指示吞吐量的信息。
(39)按照(37)或(38)所述的基站,其中指示质量的信息包括指示延迟时间的信息。
(40)按照(37)-(39)任意之一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处理单元利用RRC信令或系统信息,通知与质量的变化相关的信息。
(41)一种终端设备,包括:
处理单元,所述处理单元对包含与和控制平面相关的控制实体的第一逻辑接口的回程,进行基于从利用到其他基站的无线通信路径而连接的基站通知的、包含在系统信息中的与所述回程相关的信息的处理。
附图标记列表
1 蜂窝系统
11 小区
20 核心网络
30 因特网
100 基站
110 天线单元
120 无线通信单元
130 网络通信单元
140 存储单元
150 处理单元
151 回程控制单元
153 通信控制单元
200 终端设备
210 天线单元
220 无线通信单元
230 存储单元
240 处理单元
241 获取单元
243 通信控制单元

Claims (41)

1.一种基站,包括:
处理单元,所述处理单元连接到回程,所述回程包含与和控制平面相关的第一控制实体的第一逻辑接口以及与和用户平面相关的第二控制实体的第二逻辑接口,
其中形成所述第一逻辑接口的通信路由和其中形成所述第二逻辑接口的通信路由都包括在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之间形成的无线通信路径。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其中形成所述第一逻辑接口的通信路由和其中形成所述第二逻辑接口的通信路由包括彼此不同的无线通信路径。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其中在其中形成所述第一逻辑接口或所述第二逻辑接口的无线通信路径上,来自所述第一控制实体或所述第二控制实体的中继数量较大的下游侧的基站的信号被复用。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其中在其中形成所述第一逻辑接口或所述第二逻辑接口的通信路由上的基站透明地传递从下游侧到上游侧的信号或者从上游侧到下游侧的信号。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处理单元利用与用于所述第二逻辑接口的无线通信路径的频率资源相比较低频率的频率资源,形成用于所述第一逻辑接口的无线通信路径。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处理单元连接到与所述第二逻辑接口相比经过较少数量的基站的所述第一逻辑接口。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处理单元利用受降雨影响较小的频率的频率资源,形成用于所述第一逻辑接口的无线通信路径。
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处理单元与其他基站交换与其中形成所述第一逻辑接口或所述第二逻辑接口的通信路由相关的信息。
9.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处理单元至少把延迟要求、信号噪声(SN)比要求或可靠性要求任意之一包含在S1设置请求中。
10.一种基站,包括:
处理单元,所述处理单元利用到其他基站的无线通信路径,连接到包含与和控制平面相关的控制实体的第一逻辑接口的回程,并把与所述回程相关的信息包含在系统信息中地通知所述信息。
11.按照权利要求10所述的基站,其中在所述第一逻辑接口被断开的情况下,所述处理单元向终端设备发送预定信号,直到第一预定时间届满为止。
12.按照权利要求11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预定信号至少包含参考信号、同步信号或系统信息任意之一。
13.按照权利要求11所述的基站,其中在所述第一预定时间届满的情况下,所述处理单元停止向终端设备发送所述预定信号。
14.按照权利要求10所述的基站,其中在所述第一逻辑接口被断开的情况下,所述处理单元累积来自终端设备的上行链路数据,直到第二预定时间届满为止或者直到所述第一逻辑接口恢复为止。
15.按照权利要求14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处理单元在所述第二预定时间届满的情况下删除累积的上行链路数据,并且在所述第二预定时间届满之前所述第一逻辑接口恢复的情况下传递累积的上行链路数据。
16.按照权利要求10所述的基站,其中在所述第一逻辑接口被断开的情况下,所述处理单元继续利用可通信的应用服务器向终端设备提供服务。
17.按照权利要求10所述的基站,其中与所述回程相关的信息包括指示控制平面的状态的信息。
18.按照权利要求10所述的基站,其中与所述回程相关的信息包括指示用户平面的状态的信息。
19.按照权利要求10所述的基站,
其中所述回程包括与和用户平面相关的控制实体的第二逻辑接口,
与所述回程相关的信息包括指示与所述基站提供的频率资源对应的回程的延迟时间的信息。
20.按照权利要求10所述的基站,其中与所述回程相关的信息包括指示要连接的其他基站的信息。
21.按照权利要求10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处理单元把指示与所述基站提供的频率资源对应的回程的延迟时间的信息发送给其他基站。
22.按照权利要求10所述的基站,其中与所述回程相关的信息包括指示与所述回程的利用无线通信路径的连接是否能够被提供给其他基站的信息。
23.一种基站,包括:
处理单元,所述处理单元进行用于利用到第一基站的无线通信路径连接到包含与控制实体的逻辑接口的回程的认证处理,所述第一基站连接到所述回程。
24.按照权利要求23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处理单元通过充当连接到所述第一基站并且进行无线通信的终端设备,进行认证处理。
25.按照权利要求23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处理单元响应于来自第二基站的与所述回程的连接请求,用指示连接是否能够被建立的信息进行答复。
26.按照权利要求25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处理单元关于是否许可来自所述第二基站的与所述回程的连接请求,询问与控制平面相关的所述控制实体。
27.按照权利要求25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处理单元把指示不需要认证处理的频率资源的信息包含在系统信息中地通知给所述第二基站。
28.按照权利要求27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处理单元利用设定的认证信息获取指示不需要认证处理的频率资源的信息。
29.一种基站,包括:
处理单元,所述处理单元利用到第一基站的无线通信路径连接到包含与控制实体的逻辑接口的回程,所述第一基站连接到所述回程,所述处理单元利用到下游侧的一个或多个第二基站的无线通信路径中继所述第二基站与所述回程的连接,并利用到第三基站的无线通信路径向所述第三基站通知连接到所述回程的连接请求。
30.按照权利要求29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连接请求包括与所述第二基站相关的信息。
31.按照权利要求30所述的基站,其中与所述第二基站相关的信息包括提供给所述第二基站的、并且与利用到所述第二基站的无线通信路径与所述回程的连接相关的吞吐量。
32.按照权利要求30所述的基站,其中与所述第二基站相关的信息包括所述第二基站的数量。
33.按照权利要求29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连接请求包括与所述第一基站相关的信息。
34.按照权利要求33所述的基站,其中与所述第一基站相关的信息包括从所述第一基站提供的、并且与利用到所述第一基站的无线通信路径与所述回程的连接相关的吞吐量。
35.按照权利要求33所述的基站,其中与所述第一基站相关的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基站的数量。
36.按照权利要求29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处理单元基于包含在连接请求中的与所述第一基站相关的信息或者与所述第二基站相关的信息,判定是否许可来自第四基站的利用到所述第四基站的无线通信路径连接到所述回程的连接请求。
37.按照权利要求29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处理单元向所述第二基站通知提供给所述第二基站的并且指示利用到所述第二基站的无线通信路径与所述回程的连接的质量的信息。
38.按照权利要求37所述的基站,其中指示质量的所述信息包括指示吞吐量的信息。
39.按照权利要求37所述的基站,其中指示质量的信息包括指示延迟时间的信息。
40.按照权利要求37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处理单元利用RRC信令或系统信息,通知与质量的变化相关的信息。
41.一种终端设备,包括:
处理单元,所述处理单元对包含与和控制平面相关的控制实体的第一逻辑接口的回程,进行基于从利用到其他基站的无线通信路径而连接的基站通知的、包含在系统信息中的与所述回程相关的信息的处理。
CN201780070513.1A 2016-11-22 2017-10-17 基站和终端设备 Active CN10993761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227052 2016-11-22
JP2016227052A JP6953706B2 (ja) 2016-11-22 2016-11-22 基地局
PCT/JP2017/037480 WO2018096839A1 (ja) 2016-11-22 2017-10-17 基地局及び端末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37610A true CN109937610A (zh) 2019-06-25
CN109937610B CN109937610B (zh) 2022-09-27

Family

ID=621950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70513.1A Active CN109937610B (zh) 2016-11-22 2017-10-17 基站和终端设备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1172539B2 (zh)
EP (1) EP3547794B1 (zh)
JP (1) JP6953706B2 (zh)
CN (1) CN109937610B (zh)
ES (1) ES2955837T3 (zh)
WO (1) WO2018096839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54062A (zh) * 2020-12-04 2021-04-13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时延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4270943A (zh) * 2019-08-20 2022-04-01 富士通株式会社 基站装置、中继装置以及通信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57609B (zh) * 2018-09-30 2021-04-2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EP3888310A1 (en) * 2018-11-30 2021-10-06 Sony Group Corporation Spectrum access restriction and re-routing of data
KR20210126570A (ko) * 2019-02-15 2021-10-20 소니그룹주식회사 정보 처리 장치, 이동체 장치, 정보 처리 방법 및 정보 처리 프로그램
JP7340941B2 (ja) 2019-03-26 2023-09-0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7311991B2 (ja) * 2019-03-26 2023-07-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通信装置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JP7285918B2 (ja) * 2019-03-29 2023-06-0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通信システム、通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7144599B2 (ja) * 2019-03-29 2022-09-29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通信システム、通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WO2020202385A1 (ja) * 2019-03-29 2020-10-0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基地局、通信システム、通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10749551B1 (en) * 2019-05-31 2020-08-18 Cox Communication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xtended spectrum amplifiers
WO2022091476A1 (ja) 2020-10-29 2022-05-05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ネットワーク制御装置、ネットワーク制御システム、ネットワーク制御方法、及び無線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構築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32123A (zh) * 2009-06-23 2010-12-29 财团法人资讯工业策进会 中继台及其后端连线方法
WO2011099509A1 (ja) * 2010-02-12 2011-08-1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移動体通信システム
CN103988546A (zh) * 2011-12-08 2014-08-13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高速双波段蜂窝通信
US20140328326A1 (en) * 2011-12-19 2014-11-06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Network node and method in a network node
CN102282806B (zh) * 2009-03-30 2014-12-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实现数据转发的方法、网络系统及设备
CN105075388A (zh) * 2013-03-29 2015-11-18 英特尔Ip公司 用于辅助双连通性的技术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582098B2 (ja) 2003-02-03 2010-11-17 ソニー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通信装置、通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8902805B2 (en) * 2008-10-24 2014-12-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Cell relay packet routing
TWI426807B (zh) 2009-06-23 2014-02-11 Inst Information Industry 基地台、中繼台及其後端控制通訊方法
KR101636582B1 (ko) * 2009-06-24 2016-07-0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rb 설정 방법 및 장치
WO2012105881A1 (en) * 2011-02-04 2012-08-09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supporting backhaul selection
US20120250601A1 (en) 2011-03-28 2012-10-04 Hyung-Nam Choi Communication terminal, method for exchanging data,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a communication connection
US9088922B2 (en) * 2011-10-10 2015-07-21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obile relay handover
EP2793500B1 (en) * 2011-11-25 2017-09-13 Kyocera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and relay station
US9161357B2 (en) * 2012-02-01 2015-10-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white space operation by a mobile entity
WO2016140403A1 (ko) * 2015-03-05 2016-09-09 엘지전자(주)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의 rrc 연결 방법 및 장치
US10148340B1 (en) * 2016-03-30 2018-12-04 Sprint Communications Company L.P. Multi-core communication system to serve wireless relays and user equipment
WO2017193056A1 (en) * 2016-05-05 2017-11-09 Ntt Docomo, Inc. Mechanism and procedure of base station selection based on uplink pilot and distributed user-proximity detection
JP6822479B2 (ja) * 2016-09-23 2021-01-27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通信プログラム、通信システム、IoTデバイス並びに基地局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82806B (zh) * 2009-03-30 2014-12-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实现数据转发的方法、网络系统及设备
CN101932123A (zh) * 2009-06-23 2010-12-29 财团法人资讯工业策进会 中继台及其后端连线方法
WO2011099509A1 (ja) * 2010-02-12 2011-08-1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移動体通信システム
CN103988546A (zh) * 2011-12-08 2014-08-13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高速双波段蜂窝通信
US20140328326A1 (en) * 2011-12-19 2014-11-06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Network node and method in a network node
CN105075388A (zh) * 2013-03-29 2015-11-18 英特尔Ip公司 用于辅助双连通性的技术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70943A (zh) * 2019-08-20 2022-04-01 富士通株式会社 基站装置、中继装置以及通信系统
CN112654062A (zh) * 2020-12-04 2021-04-13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时延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2654062B (zh) * 2020-12-04 2024-05-14 京信网络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时延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37610B (zh) 2022-09-27
JP6953706B2 (ja) 2021-10-27
WO2018096839A1 (ja) 2018-05-31
EP3547794B1 (en) 2023-08-16
JP2018085606A (ja) 2018-05-31
EP3547794A4 (en) 2019-12-04
US11172539B2 (en) 2021-11-09
EP3547794A1 (en) 2019-10-02
US20190349950A1 (en) 2019-11-14
ES2955837T3 (es) 2023-1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37610A (zh) 基站和终端设备
KR102475657B1 (ko) 무선 통신을 위한 전자 장치 및 무선 통신 방법
EP3678406B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11197180B2 (en) Terminal apparatus,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US10039009B2 (en) Communication control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program, and terminal apparatus
JP2021119719A (ja) 端末装置、無線通信装置、無線通信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2018533311A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電子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US11139887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adio link sharing
US20150358831A1 (en) Communication control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program, and terminal apparatus
CN104365140A (zh) 用于卸载回程业务的方法和设备
US20230180068A1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US20210289401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executed by electronic device
AU2017262128A1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JP6855838B2 (ja) 端末装置、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EP3550875B1 (en) Device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230164685A1 (en) Access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erminal Device
CN115884153A (zh) 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CN116803012A (zh) 一种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CN116709467A (zh) 一种接入通信网络的方法和装置
JP6494524B2 (ja) 通信制御方法、ゲートウェイ装置及びユーザ端末
KR20230049646A (ko) 중계 통신 방법 및 디바이스
WO2017094360A1 (ja) 装置、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7641422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16866940A (zh) 卫星通信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