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36003B - 一种电缆组件、连接器组件及其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缆组件、连接器组件及其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36003B
CN109936003B CN201711365117.XA CN201711365117A CN109936003B CN 109936003 B CN109936003 B CN 109936003B CN 201711365117 A CN201711365117 A CN 201711365117A CN 109936003 B CN109936003 B CN 10993600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ulating sleeve
shell
connector
shielding layer
c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36511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936003A (zh
Inventor
王新
张志中
夏岩
刘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viation Optical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viation Optical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viation Optical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Aviation Optical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36511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936003B/zh
Publication of CN1099360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360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9360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360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缆组件、连接器组件及其连接器,连接器以其前端为插接端,包括壳体和安装在壳体后部的绝缘套,绝缘套的内孔用于供电缆穿过,所述壳体与绝缘套之间止转配合,壳体的内孔中绕轴线设有用于与电缆屏蔽层接触的屏蔽层接触部,绝缘套的前端面和/或外周面的至少前部形成用于将电缆屏蔽层压紧在所述屏蔽层接触部的压紧结构,仅仅通过屏蔽层接触部与压紧结构的相互挤压配合而将电缆屏蔽层固定,即可实现将电缆屏蔽层直接与壳体屏蔽导通,结构比较简单,而且该屏蔽方式所采用的零部件较少,保证屏蔽效果的同时,成本较低,且不需要较高的装配精度。

Description

一种电缆组件、连接器组件及其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缆组件、连接器组件及其连接器。
背景技术
电连接器是电路连接中应用极为广泛的器件,特别是随着模块化电路的发展,电连接器方便、快捷的优势得到了更加充分的体现,现有的连接器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有绝缘压板,绝缘压板后侧顶压有直套筒,直套筒的后侧连接有尾部附件,而尾部附件一般包括绝缘套、压线胶圈、紧锁螺母等部件,其中绝缘套的前端受紧锁螺母的顶推而与直套筒的后端接触,保证装配稳定性。
现有技术中电缆与连接器装配时,需要将电缆的屏蔽层与连接器的壳体导通,防止对电缆内部的控制信号产生干扰。一般是采用在直套筒和电缆之间加装屏蔽圈,如在授权公告号为CN104319556B的中国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壳体和尾部附件,同时还包括用于安装在壳体上的屏蔽圈,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将尾部附件和屏蔽圈套设在线缆上,线缆上与屏蔽圈对应位置处的线缆皮剥掉,通过尾部附件的安装向前顶推屏蔽圈,在电缆装配时通过屏蔽圈上的导电弹爪受压变形实现屏蔽圈与壳体之间的可靠接触最终保证屏蔽圈与壳体的屏蔽导通,而这种屏蔽导通方式在实际的装配过程中由于要加装屏蔽环,导致屏蔽结构的装配零部件较多,对装配精度要求较高、且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缆屏蔽导通时零部件少、装配方便、成本低的电缆组件;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该电缆组件的连接器;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该连接器的连接器组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连接器的技术方案是:
方案1:连接器,以其前端为插接端,包括壳体和安装在壳体后部的绝缘套,绝缘套的内孔用于供电缆穿过,所述壳体与绝缘套之间止转配合,壳体的内孔中绕轴线设有用于与电缆屏蔽层接触的屏蔽层接触部,绝缘套的前端面和/或外周面的至少前部形成用于将电缆屏蔽层压紧在所述屏蔽层接触部的压紧结构。
方案2:在方案1的基础上,所述屏蔽层接触部绕壳体内孔的轴线连续分布。
方案3:在方案1或2的基础上,所述壳体的内孔中设有面向后方的台阶面,所述屏蔽层接触部设在所述台阶面上,绝缘套的前端面构成所述压紧结构。
方案4:在方案3的基础上,所述台阶面上设有端齿,所述端齿构成所述屏蔽层接触部,绝缘套的前端面为与所述端齿匹配的齿形面。
方案5:在方案4的基础上,所述连接器还包括两端分别插设在绝缘套和壳体内的衬套,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用于压紧接触件的绝缘压板,所述衬套的外周面上设置有衬套端齿,所述衬套端齿与所述绝缘套的齿形面止转配合,并与绝缘套向前顶推配合而将连绝缘压板轴向固定。
方案6:在方案1或2的基础上,所述绝缘套的前部外径满足电缆屏蔽层能够外翻。
方案7:在方案6的基础上,绝缘套的外周面的前部构成所述压紧结构。
方案8:在方案1或2的基础上,所述连接器还包括两端分别插设在绝缘套和壳体内的衬套,所述衬套为沿垂直于衬套的轴向方向相对扣合的两部分形成,相对扣合的两部分的扣合面间设有卡接结构。
方案9:在方案8的基础上,所述衬套的后端设有环形槽,所述绝缘套的内壁上设有与环形槽适配卡接以防止衬套径向偏摆的环形内缘。
方案10:在方案9的基础上,所述衬套与绝缘套之间具有供电缆屏蔽层穿过并延伸至绝缘套和壳体之间的缝隙。
方案11:在方案1或2的基础上,所述连接器还包括设置在壳体后侧的锁紧螺母,所述锁紧螺母与所述壳体螺纹连接,所述锁紧螺母具有用于向前顶推绝缘套以实现绝缘套与壳体相互压紧的顶推部。
方案12:在方案11的基础上,所述绝缘套的后端具有沿其径向外翻的外翻沿,所述顶推部由设置在锁紧螺母的内壁上的与所述外翻沿顶推配合的顶推台阶面构成。
本发明连接器组件的技术方案是:
方案13:连接器组件,包括连接器和与连接器适配插接的适配连接器,连接器以其前端为插接端,包括壳体和安装在壳体后部的绝缘套,绝缘套的内孔用于供电缆穿过,所述壳体与绝缘套之间止转配合,壳体的内孔中绕轴线设有用于与电缆屏蔽层接触的屏蔽层接触部,绝缘套的前端面和/或外周面的至少前部形成用于将电缆屏蔽层压紧在所述屏蔽层接触部的压紧结构。
方案14:在方案13的基础上,所述屏蔽层接触部绕壳体内孔的轴线连续分布。
方案15:在方案13或14的基础上,所述壳体的内孔中设有面向后方的台阶面,所述屏蔽层接触部设在所述台阶面上,绝缘套的前端面构成所述压紧结构。
方案16:在方案15的基础上,所述台阶面上设有端齿,所述端齿构成所述屏蔽层接触部,绝缘套的前端面为与所述端齿匹配的齿形面。
方案17:在方案16的基础上,所述连接器还包括两端分别插设在绝缘套和壳体内的衬套,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用于压紧接触件的绝缘压板,所述衬套的外周面上设置有衬套端齿,所述衬套端齿与所述绝缘套的齿形面止转配合,并与绝缘套向前顶推配合而将连绝缘压板轴向固定。
方案18:在方案13或14的基础上,所述绝缘套的前部外径满足电缆屏蔽层能够外翻。
方案19:在方案18的基础上,绝缘套的外周面的前部构成所述压紧结构。
方案20:在方案13或14的基础上,所述连接器还包括两端分别插设在绝缘套和壳体内的衬套,所述衬套为沿垂直于衬套的轴向方向相对扣合的两部分形成,相对扣合的两部分的扣合面间设有卡接结构。
方案21:在方案20的基础上,所述衬套的后端设有环形槽,所述绝缘套的内壁上设有与环形槽适配卡接以防止衬套径向偏摆的环形内缘。
方案22:在方案21的基础上,所述衬套与绝缘套之间具有供电缆屏蔽层穿过并延伸至绝缘套和壳体之间的缝隙。
方案23:在方案13或14的基础上,所述连接器还包括设置在壳体后侧的锁紧螺母,所述锁紧螺母与所述壳体螺纹连接,所述锁紧螺母具有用于向前顶推绝缘套以实现绝缘套与壳体相互压紧的顶推部。
方案24:在方案23的基础上,所述绝缘套的后端具有沿其径向外翻的外翻沿,所述顶推部由设置在锁紧螺母的内壁上的与所述外翻沿顶推配合的顶推台阶面构成。
本发明电缆组件的技术方案是:
方案25:电缆组件,包括电缆和设置在电缆端部的连接器,电缆包括电缆屏蔽层,连接器以其前端为插接端,包括壳体和安装在壳体后部的绝缘套,电缆穿过所述绝缘套的内孔,所述壳体与绝缘套之间止转配合,壳体的内孔中绕轴线设有与电缆屏蔽层接触的屏蔽层接触部,绝缘套的前端面和/或外周面的至少前部形成用于将所述电缆屏蔽层压紧在所述屏蔽层接触部的压紧结构。
方案26:在方案25的基础上,所述屏蔽层接触部绕壳体内孔的轴线连续分布。
方案27:在方案25或26的基础上,所述壳体的内孔中设有面向后方的台阶面,所述屏蔽层接触部设在所述台阶面上,绝缘套的前端面构成所述压紧结构。
方案28:在方案27的基础上,所述台阶面上设有端齿,所述端齿构成所述屏蔽层接触部,绝缘套的前端面为与所述端齿匹配的齿形面。
方案29:在方案28的基础上,所述连接器还包括两端分别插设在绝缘套和壳体内的衬套,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用于压紧接触件的绝缘压板,所述衬套的外周面上设置有衬套端齿,所述衬套端齿与所述绝缘套的齿形面止转配合,并与绝缘套向前顶推配合而将连绝缘压板轴向固定。
方案30:在方案25或26的基础上,所述绝缘套的前部外径满足电缆屏蔽层能够外翻。
方案31:在方案30的基础上,绝缘套的外周面的前部构成所述压紧结构。
方案32:在方案25或26的基础上,所述连接器还包括两端分别插设在绝缘套和壳体内的衬套,所述衬套为沿垂直于衬套的轴向方向相对扣合的两部分形成,相对扣合的两部分的扣合面间设有卡接结构。
方案33:在方案32的基础上,所述衬套的后端设有环形槽,所述绝缘套的内壁上设有与环形槽适配卡接以防止衬套径向偏摆的环形内缘。
方案34:在方案33的基础上,所述衬套与绝缘套之间具有供电缆屏蔽层穿过并延伸至绝缘套和壳体之间的缝隙。
方案35:在方案25或26的基础上,所述连接器还包括设置在壳体后侧的锁紧螺母,所述锁紧螺母与所述壳体螺纹连接,所述锁紧螺母具有用于向前顶推绝缘套以实现绝缘套与壳体相互压紧的顶推部。
方案36:在方案35的基础上,所述绝缘套的后端具有沿其径向外翻的外翻沿,所述顶推部由设置在锁紧螺母的内壁上的与所述外翻沿顶推配合的顶推台阶面构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涉及的连接器,通过壳体的内孔中绕轴线设有用于与电缆屏蔽层接触的屏蔽层接触部,绝缘套的前端面和/或外周面的至少前部形成用于将电缆屏蔽层压紧在所述屏蔽层接触部的压紧结构,仅仅通过二者的相互挤压配合而将电缆屏蔽层固定,即可实现将电缆屏蔽层直接与壳体屏蔽导通,结构比较简单,而且该屏蔽方式所采用的零部件较少,保证屏蔽效果的同时,成本较低,且不需要较高的装配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连接器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去掉绝缘体和绝缘压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衬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的衬套打开状态示意图;
图5为图1中的连接器与电缆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的连接器的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2所示,该连接器包括壳体1,以连接器的前端为插接端,壳体1内从前到后依次装配有绝缘体2、绝缘压板3、衬套4、绝缘套5、密封胶圈6、尾部螺母7,其中绝缘体2安装于壳体1的最前端,且壳体1与绝缘体2之间设置有防止绝缘体2朝前脱离的挡止结构,绝缘压板3顶设于绝缘体2后侧,绝缘压板3与绝缘体2之间固定为一体,在绝缘压板3的周面上设置有压板台阶31,上述衬套4的前端伸入至绝缘压板3与壳体1之间的环形空间内,并顶压至压板台阶31上,从而将绝缘压板3固定在壳体1内,同时在衬套4的外周面上设有衬套台阶41,上述的绝缘套5的前端朝向伸入至衬套4与壳体1之间的环形空间中,并顶压在衬套台阶41上,从而将衬套4顶压固定在壳体1内,绝缘套5的后端连接有锁紧螺母7,具体的是在壳体1的后端外周面上设置有外螺纹,对应的锁紧螺母7旋拧在壳体1上,同时在锁紧螺母7与绝缘套5之间顶压设置有上述的密封胶圈6,在旋拧锁紧螺母7时,密封胶圈6受挤压发生弹性变形,从而与电缆9表面实现紧密接触而将电缆9密封,与此同时,锁紧螺母7的旋拧能够驱动绝缘套5向前与衬套4顶压配合,使衬套4紧密顶设在绝缘压板3上,从而实现绝缘压板3的固定,同时,锁紧螺母7也能够保证绝缘套5的前端顶压在壳体1上,具体的为在绝缘套的后端设置有沿其径向外翻的外翻沿,对应的在锁紧螺母7的内壁上设置有与外繁沿顶推配合的顶推台阶面,且在绝缘套的后端设置有沿绝缘套周向间隔布置的间隔布置的锁齿结构,该锁齿结构能够实现在尾部的锁紧螺母旋拧的过程中会向内挤压收紧,配合密封胶圈实现对电缆的紧固,从而实现防止电缆转动和实现电缆密封的功能。
在本实施中,壳体1为花键壳体,同时在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壳体台阶11,壳体台阶11的台阶面面向后侧,为了防止绝缘套5在壳体1内周向转动,在台阶面上设置有前端齿12,相应的绝缘套5的前端设置有与前端齿12匹配的后端齿52,其中,在本实施例中,端齿的意义主要是为了说明在壳体的台阶面的后端面和绝缘套的前端面形成有相互啮合的齿形面结构,其中前端齿和后端齿的齿顶朝向相对,在绝缘套与壳体相对插合的过程中,前端齿与后端齿相对对插,从而实现二者的止转配合;匹配的意义主要是为了说明二者在插合后沿其周向方向相对止转,不会发生相对偏移的情况。在实际的装配过程中,绝缘套5受力向前与壳体1之间相互挤压,从而实现前端齿12与后端齿52之间啮合,避免了绝缘套5相对于壳体1转动,上述的前端齿12构成了电缆屏蔽层接触部,上述的后端齿52的齿面形成了夹紧结构。同时,为了实现电缆9安装至壳体1内后能够实现电缆屏蔽层8与壳体1之间的屏蔽导通,在本实施例中,将电缆屏蔽层8夹设在后端齿52和前端齿12的啮合面间,通过两个啮合面之间的相互挤压,从而实现将电缆屏蔽层8稳定的夹紧固定在壳体1与绝缘套5之间,实现屏蔽。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绝缘套5与壳体1之间的止转配合形式也可以设置为在壳体1上设置向后延伸的止转块,对应的在绝缘套5上设置与止转块配合的止转槽,然后将电缆屏蔽层9固定在止转块与止转槽之间,保证二者相对止转的同时,实现电缆屏蔽层8的导通。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电缆9的环形屏蔽,将前端齿12和后端齿52均设置为沿壳体1的轴向环形均布,即上述后端齿52与前端齿12之间的啮合面有环形布置的若干个,然后将电缆屏蔽层8分成与啮合面匹配的若干个屏蔽线,各个屏蔽线均夹紧固定在对应的啮合面间,从而能够实现电缆9的环形屏蔽,提高电缆9的屏蔽效果。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可将对应的止转块和止转槽设有环向间隔布置的多个,将对应的屏蔽线依次夹紧在对应的止转块与止转槽之间,也可以实现电缆9的环形屏蔽。
对于衬套4来说,如图3所示,由于其顶压设置在绝缘套5与绝缘压板3之间,为了保证衬套4不会在壳体1内转动,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的内壁上设置有键13,对应的在衬套4的对应位置处设置有键槽43,在将衬套4安装在壳体1内时,壳体1上的键13插入至键槽43内,从而实现壳体1与衬套4之间的止转配合,当然,为了进一步的实现壳体1、绝缘套5和衬套4之间的止转,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绝缘套5的前端还顶压于衬套台阶41上,因此也可以在衬套台阶41的后端面上设置与后端齿52相互啮合的衬套端齿42,从而能够通过绝缘套5与壳体1的止转配合实现壳体1相对于衬套4的止转配合,也能够避让绝缘套5的后端齿的齿结构。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只采用键槽43与键13的配合实现止转或只采用衬套端齿42与后端齿52的啮合实现止转。
通过绝缘套5与衬套台阶41的顶压配合,从而将衬套4顶压在绝缘压板3上,在本实施例中,衬套4的后端伸入至绝缘套5内,为了实现电缆屏蔽层8的合理连接,如图5所示,电缆屏蔽层8从衬套4的后端进入绝缘套5与衬套4之间的缝隙中,并经由衬套台阶41向上安装至壳体1与绝缘套5之间,衬套端齿42与后端齿52之间的啮合也能构对电缆屏蔽层8提供一定的夹紧固定作用。在本实施例中,由于衬套4与绝缘套5之间通过端面挤压实现固定,即在实际装配过程中绝缘套5的内壁与衬套4的外周之间具有缝隙,为了避免衬套4在绝缘套5内的径向偏摆,在衬套4的后端外周上设置有环形沟槽44,环形沟槽44有多个,相应的在绝缘套5内壁上设有卡设在环形沟槽44内的环形凸起,同时上述的电缆屏蔽层8穿过环形沟槽44与环形凸起之间向前延伸,使电缆屏蔽层8进一步的固定,同时也避免衬套4的径向偏摆。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上为了能够实现衬套4的方便安装,将衬套4设置为沿垂直于衬套4轴线方向可相对扣合的两部分形成,并在扣合面上设有卡接结构,卡接结构包括分设在相对扣合的两部分的扣合面上的弹爪45和卡槽46,在实际的安装过程中,将绝缘体2和绝缘压板3固定在壳体1后,带有接触件的电缆9即安装入壳体1内,此时在电缆9上套设有绝缘套5、密封胶圈6和锁紧螺母7,在接触件固定后,通过将衬套4扣合在电缆9上即可进行衬套4向壳体1内的后续安装,结构比较简单,而且安装比较方便。
同时,在本实施例中,为了适配不同线径类型的电缆9,将密封胶圈6设置为内腔呈锥形的结构,这样能够在实际的装配过程中,针对线径较小的电缆9,仅仅需要密封胶圈6的较小内径的部分发生变形将电缆9密封,针对线径较大的电缆9,需要将密封胶圈6的内径较大的部分的发生受压变形而将电缆9密封,具有密封功能的同时也能提高产品的通用性。
本发明所涉及的连接器组件的实施例,连接器组件包括连接器和适配连接器,连接器的结构与上述的连接器的实施例中的连接器的结构一致,不再详细展开。
本发明所涉及的电缆组件的实施例,包括电缆和连接在电缆上的连接器,连接器接器的结构与上述的连接器的实施例中的连接器的结构一致,不再详细展开。

Claims (27)

1.连接器,以其前端为插接端,包括壳体和安装在壳体后部的绝缘套,绝缘套的内孔用于供电缆穿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与绝缘套之间止转配合,壳体的内孔中绕轴线设有用于与电缆屏蔽层接触的屏蔽层接触部,绝缘套的前端面和/或外周面的至少前部形成用于将电缆屏蔽层压紧在所述屏蔽层接触部的压紧结构,所述壳体的内孔中设有面向后方的台阶面,所述屏蔽层接触部设在所述台阶面上,绝缘套的前端面构成所述压紧结构,所述台阶面上设有端齿,所述端齿构成所述屏蔽层接触部,绝缘套的前端面为与所述端齿匹配的齿形面,所述连接器还包括两端分别插设在绝缘套和壳体内的衬套,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用于压紧接触件的绝缘压板,所述衬套的外周面上设置有衬套端齿,所述衬套端齿与所述绝缘套的齿形面止转配合,并与绝缘套向前顶推配合而将连绝缘压板轴向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层接触部绕壳体内孔的轴线连续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套的前部外径满足电缆屏蔽层能够外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绝缘套的外周面的前部构成所述压紧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为沿垂直于衬套的轴向方向相对扣合的两部分形成,相对扣合的两部分的扣合面间设有卡接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的后端设有环形槽,所述绝缘套的内壁上设有与环形槽适配卡接以防止衬套径向偏摆的环形内缘。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与绝缘套之间具有供电缆屏蔽层穿过并延伸至绝缘套和壳体之间的缝隙。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还包括设置在壳体后侧的锁紧螺母,所述锁紧螺母与所述壳体螺纹连接,所述锁紧螺母具有用于向前顶推绝缘套以实现绝缘套与壳体相互压紧的顶推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套的后端具有沿其径向外翻的外翻沿,所述顶推部由设置在锁紧螺母的内壁上的与所述外翻沿顶推配合的顶推台阶面构成。
10.连接器组件,包括连接器和与连接器适配插接的适配连接器,连接器以其前端为插接端,包括壳体和安装在壳体后部的绝缘套,绝缘套的内孔用于供电缆穿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与绝缘套之间止转配合,壳体的内孔中绕轴线设有用于与电缆屏蔽层接触的屏蔽层接触部,绝缘套的前端面和/或外周面的至少前部形成用于将电缆屏蔽层压紧在所述屏蔽层接触部的压紧结构,所述壳体的内孔中设有面向后方的台阶面,所述屏蔽层接触部设在所述台阶面上,绝缘套的前端面构成所述压紧结构,所述台阶面上设有端齿,所述端齿构成所述屏蔽层接触部,绝缘套的前端面为与所述端齿匹配的齿形面,所述连接器还包括两端分别插设在绝缘套和壳体内的衬套,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用于压紧接触件的绝缘压板,所述衬套的外周面上设置有衬套端齿,所述衬套端齿与所述绝缘套的齿形面止转配合,并与绝缘套向前顶推配合而将连绝缘压板轴向固定。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层接触部绕壳体内孔的轴线连续分布。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套的前部外径满足电缆屏蔽层能够外翻。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绝缘套的外周面的前部构成所述压紧结构。
14.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为沿垂直于衬套的轴向方向相对扣合的两部分形成,相对扣合的两部分的扣合面间设有卡接结构。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的后端设有环形槽,所述绝缘套的内壁上设有与环形槽适配卡接以防止衬套径向偏摆的环形内缘。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与绝缘套之间具有供电缆屏蔽层穿过并延伸至绝缘套和壳体之间的缝隙。
17.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还包括设置在壳体后侧的锁紧螺母,所述锁紧螺母与所述壳体螺纹连接,所述锁紧螺母具有用于向前顶推绝缘套以实现绝缘套与壳体相互压紧的顶推部。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套的后端具有沿其径向外翻的外翻沿,所述顶推部由设置在锁紧螺母的内壁上的与所述外翻沿顶推配合的顶推台阶面构成。
19.电缆组件,包括电缆和设置在电缆端部的连接器,电缆包括电缆屏蔽层,连接器以其前端为插接端,包括壳体和安装在壳体后部的绝缘套,电缆穿过所述绝缘套的内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与绝缘套之间止转配合,壳体的内孔中绕轴线设有与电缆屏蔽层接触的屏蔽层接触部,绝缘套的前端面和/或外周面的至少前部形成用于将所述电缆屏蔽层压紧在所述屏蔽层接触部的压紧结构,所述壳体的内孔中设有面向后方的台阶面,所述屏蔽层接触部设在所述台阶面上,绝缘套的前端面构成所述压紧结构,所述台阶面上设有端齿,所述端齿构成所述屏蔽层接触部,绝缘套的前端面为与所述端齿匹配的齿形面,所述连接器还包括两端分别插设在绝缘套和壳体内的衬套,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用于压紧接触件的绝缘压板,所述衬套的外周面上设置有衬套端齿,所述衬套端齿与所述绝缘套的齿形面止转配合,并与绝缘套向前顶推配合而将连绝缘压板轴向固定。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电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层接触部绕壳体内孔的轴线连续分布。
21.根据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电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套的前部外径满足电缆屏蔽层能够外翻。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电缆组件,其特征在于:绝缘套的外周面的前部构成所述压紧结构。
23.根据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电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为沿垂直于衬套的轴向方向相对扣合的两部分形成,相对扣合的两部分的扣合面间设有卡接结构。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电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的后端设有环形槽,所述绝缘套的内壁上设有与环形槽适配卡接以防止衬套径向偏摆的环形内缘。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电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与绝缘套之间具有供电缆屏蔽层穿过并延伸至绝缘套和壳体之间的缝隙。
26.根据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电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还包括设置在壳体后侧的锁紧螺母,所述锁紧螺母与所述壳体螺纹连接,所述锁紧螺母具有用于向前顶推绝缘套以实现绝缘套与壳体相互压紧的顶推部。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电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套的后端具有沿其径向外翻的外翻沿,所述顶推部由设置在锁紧螺母的内壁上的与所述外翻沿顶推配合的顶推台阶面构成。
CN201711365117.XA 2017-12-18 2017-12-18 一种电缆组件、连接器组件及其连接器 Active CN10993600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365117.XA CN109936003B (zh) 2017-12-18 2017-12-18 一种电缆组件、连接器组件及其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365117.XA CN109936003B (zh) 2017-12-18 2017-12-18 一种电缆组件、连接器组件及其连接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36003A CN109936003A (zh) 2019-06-25
CN109936003B true CN109936003B (zh) 2020-11-17

Family

ID=669825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365117.XA Active CN109936003B (zh) 2017-12-18 2017-12-18 一种电缆组件、连接器组件及其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93600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29048A (zh) * 2019-12-18 2020-04-17 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电缆的特殊屏蔽处理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682133U (zh) * 2010-02-11 2010-12-22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连接器插头及其电连接器插座
CN201853880U (zh) * 2010-08-10 2011-06-01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器附件
CN204538329U (zh) * 2015-02-13 2015-08-05 深圳巴斯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无插座接线连接装置
CN206041062U (zh) * 2016-06-24 2017-03-22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连接器壳体组件及使用该壳体组件的电连接器
CN206564377U (zh) * 2017-03-20 2017-10-17 四川永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m12连接器屏蔽及密封结构
CN107431288A (zh) * 2015-02-27 2017-12-01 莱尼电气系统有限公司 Hv线缆套件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682133U (zh) * 2010-02-11 2010-12-22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连接器插头及其电连接器插座
CN201853880U (zh) * 2010-08-10 2011-06-01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器附件
CN204538329U (zh) * 2015-02-13 2015-08-05 深圳巴斯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无插座接线连接装置
CN107431288A (zh) * 2015-02-27 2017-12-01 莱尼电气系统有限公司 Hv线缆套件
CN206041062U (zh) * 2016-06-24 2017-03-22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连接器壳体组件及使用该壳体组件的电连接器
CN206564377U (zh) * 2017-03-20 2017-10-17 四川永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m12连接器屏蔽及密封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36003A (zh) 2019-06-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777660B2 (en) Electric connector with a cable clamping portion
EP2190069B1 (en) Connector with retaining ring for coaxial cable and associated methods
US7806725B1 (en) Tool-free coaxial connector
US3963320A (en) Cable connector for solid-insulation coaxial cables
TWI412190B (zh) 硬線同軸線纜連接器及耦合及去除該連接器至設備端埠之方法
CN100499288C (zh) 无需准备的同轴电缆连接器
US7632143B1 (en) Connector with positive stop and compressible ring for coaxial cable and associated methods
CN101048918B (zh) 同轴电缆的电缆插头和这样的电缆插头的组装方法
US10396511B2 (en) Corrugated cable co-axial connector
US20130023151A1 (en) Coaxial cable connector with conductive seal
US10651574B2 (en) Coaxial cable connectors having port grounding
US10910751B2 (en) Coaxial cable connectors having port grounding
US20190252836A1 (en) Coaxial cable connectors having port grounding
KR20210105832A (ko) 접촉 디바이스, 접촉 시스템, 및 이러한 접촉 시스템을 조립하기 위한 방법
CN107482360A (zh) 连接器
CN109936003B (zh) 一种电缆组件、连接器组件及其连接器
AU2018232932A1 (en) Quickly-demountable highly-reliable radio frequency coaxial connector
US8753137B2 (en) Coaxial cable connector with multi-contact to ensure establishment of ground loop
CN109149280B (zh) 一种电缆组件、连接器组件及其连接器附件
CN110571576B (zh) 一种连接器及其插芯组件
US10601174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a locking device to stabilize the electrical connection
CN217642060U (zh) 端子组件、线缆组件、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
EP3785328A1 (en) Coaxial cable connectors having port grounding
CN217086924U (zh) 导电端子、端子组件、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
US6355888B2 (en) Device for fixing electrical lin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