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11750A - 一种自动烘干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烘干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11750A
CN109911750A CN201910239865.6A CN201910239865A CN109911750A CN 109911750 A CN109911750 A CN 109911750A CN 201910239865 A CN201910239865 A CN 201910239865A CN 109911750 A CN109911750 A CN 1099117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detection signal
heating
heating device
control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3986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911750B (zh
Inventor
董德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Mitsubishi Eleva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Mitsubishi Elev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Mitsubishi Elev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Mitsubishi Eleva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23986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911750B/zh
Publication of CN1099117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117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9117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117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自动烘干系统,适用于乘客自动承载设备中,乘客自动承载设备中具有多个梯级;包括:一检测装置,设置于多个梯级的表面,用于检测梯级的表面的湿度并持续产生检测信号;一控制装置,与检测装置连接,用于接收检测信号并判断梯级是否需要加热,若是,则形成一驱动信号;多个加热装置,分别与控制装置连接,多个加热装置分别设置于梯级下,加热装置用于接收驱动信号以对梯级进行加热。有益效果:提供一种适用于乘客自动承载设备的自动烘干系统及方法,当系统检测到梯级表面潮湿时,可以自动驱动加热装置使潮湿的梯级尽量恢复干燥状态,减少乘客的滑倒风险;并且本发明使用的装置简单,成本低廉,且节省能耗。

Description

一种自动烘干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乘客自动承载设备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乘客自动承载设备的自动烘干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全户外或半户外乘客自动承载设备在下雨天,或者当周围环境温度达到露点温度时,梯级表面会变得潮湿,摩擦系数减小,增加了乘客滑倒的风险。即使是室内乘客自动承载设备在室内的环境温度达到露点时,也会在梯级表面有水气,摩擦系数减小,增加了乘客滑倒的风险。
目前对于梯级表面有水导致乘客滑倒风险增加的情况,并没有产品有自动应对的方案。目前主流厂商仅针对冬季时,梯级表面可能结冰的情况,提供了额外的梯级加热装置。例如CN201180072939-用于乘客输送器部件的自动调节的加热电缆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梯级加热装置,但是自动控制程度也仅限于温度控制。并未考虑到实际梯级的湿滑状态。并且,梯级加热装置仅在冬季开启,导致其他季节该装置处于闲置状态,产生了设备的空闲浪费。
因此,现急需一种更为智能的自动烘干系统,在下雨天或环境温度达到露点时,自动对乘客自动承载设备的梯级进行加热,以降低乘客滑倒的风险。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自动烘干系统及方法。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包括一种自动烘干系统,适用于乘客自动承载设备中,乘客自动承载设备包括自动扶梯和/或自动人行道设备,乘客自动承载设备中具有多个梯级;包括:
一检测装置,设置于多个梯级的表面,用于检测梯级的表面的湿度并持续产生检测信号;
一控制装置,与检测装置连接,用于接收检测信号并判断梯级是否需要加热,若是,则形成一驱动信号;
多个加热装置,分别与控制装置连接,多个加热装置分别设置于梯级下,加热装置用于接收驱动信号以对梯级进行加热。
优选的,所述检测装置包括雨量传感器,所述雨量传感器用于检测雨量并实时产生用于指示实时雨量的所述检测信号;
所述控制装置接收所述检测信号,并在所述检测信号表示正在下雨时产生所述驱动信号以驱动多个所述加热装置对所述梯级进行加热。
优选的,所述控制装置进一步包括: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检测信号对所述实时雨量进行判断:
当所述实时雨量不大于一预设阈值时,所述第一判断单元输出一第一判断结果;
当所述实时雨量大于所述预设阈值时,所述第一判断单元输出一第二判断结果;
第一控制单元,连接所述第一判断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判断结果直接输出一第一控制信号,所述加热装置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开始实时工作,并在所述雨量传感器输出的所述检测信号表示停止下雨后持续工作一第一预设时段,以对所述梯级进行加热;
所述第一控制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判断结果,并在所述雨量传感器输出的所述检测信号表示停止下雨后向所述加热装置输出一第二控制信号,所述加热装置根据所述第二控制信号持续工作一第二预设时段,以对所述梯级进行加热;
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和所述第二控制信号均属于所述驱动信号;
所述预设阈值匹配于所述加热装置的最大加热能力。
优选的,所述检测装置包括露点传感器,所述检测装置包括露点传感器,所述露点传感器用于检测环境温度并持续产生所述检测信号;
所述控制装置接收所述检测信号,并在所述检测信号表示所述环境温度达到露点温度时产生所述驱动信号以驱动多个所述加热装置对所述梯级进行加热。
优选的,所述控制装置进一步包括:
第二判断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检测信号判断所述环境温度是否达到所述露点温度,并在所述环境温度不高于所述露点温度时输出一第三判断结果;
第二控制单元,连接所述第二判断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三判断结果直接输出一第三控制信号,所述加热装置根据所述第三控制信号开始实时工作,并在所述露点传感器输出的所述检测信号表示所述环境温度高于所述露点温度后持续工作一第三预设时段,以对所述梯级进行加热;
所述第三控制信号属于所述驱动信号。
优选的,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
功率检测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乘客自动承载设备的当前输入功率以及所述乘客自动承载设备的供电源提供的总功率,计算得到所述加热装置的总可用功率;
开关调整单元,连接所述功率检测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总可用功率选择启用相应数量的所述加热装置。
本发明包括一种乘客自动承载设备的自动烘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所述检测装置对梯级周围的环境温度或雨量进行实时检测并持续产生检测信号;
步骤S2,所述控制装置接收所述检测信号并判断所述梯级是否需要进行加热,并在判断所述梯级需要进行加热时产生驱动信号以驱动多个所述加热装置对所述梯级进行加热。
优选的,当所述检测装置为雨量传感器时,所述雨量传感器产生的所述检测信号用于表示实时雨量;
则所述步骤S2具体包括:
步骤S21a,所述控制装置接收所述检测信号并判断是否正在下雨;
若是,则转向步骤S22a;
若否,则返回所述步骤S21a;
步骤S22a,所述控制装置判断所述实时雨量是否大于一预设阈值;
若是,则转向所述步骤S24a;
若否,则转向步骤S23a;
步骤S23a,所述控制装置产生所述驱动信号以驱动多个所述加热装置实时工作,并且所述加热装置在所述雨量传感器输出的所述检测信号表示停止下雨后持续工作一第一预设时段,以对所述梯级进行加热;
步骤S24a,在所述雨量传感器输出的所述检测信号表示停止下雨后,所述控制装置输出一第二控制信号以驱动所述加热装置持续工作一第二预设时段,以对所述梯级进行加热;
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和所述第二控制信号均属于所述驱动信号;
所述预设阈值匹配于所述加热装置的最大加热能力。
优选的,当所述检测装置为露点传感器时,所述检测信号用于表示环境温度;
则所述步骤S2具体包括:
所述步骤S21b,所述控制装置接收所述检测信号并判断所述环境温度是否高于露点温度;
若是,则返回所述步骤S21b;
若否,则转向所述步骤S22b;
步骤S22b,所述控制装置产生所述驱动信号以驱动多个所述加热装置对所述梯级进行加热,并继续判断所述环境温度是否高于所述露点温度;
若是,则对所述梯级继续加热并在加热时间达到一第三预设时段后停止加热;
若否,则所述加热装置持续对所述梯级进行加热。
优选的,自动烘干方法还包括一控制所述加热装置的启用数量的过程,具体包括:
步骤A1,所述控制装置所述乘客自动承载设备的当前输入功率以及所述乘客自动承载设备的供电源提供的总功率,计算得到所述加热装置的总可用功率;
步骤A2,所述控制装置根据所述总可用功率选择启用相应数量的所述加热装置。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乘客自动承载设备梯级的自动烘干系统及方法,当系统检测到梯级表面潮湿时,可以自动驱动加热装置使潮湿的梯级尽量恢复干燥状态,减少乘客的滑倒风险;并且本发明使用的装置简单,成本低廉,且节省能耗。
附图说明
参考所附附图,以更加充分的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然而,所附附图仅用于说明和阐述,并不构成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制。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自动烘干系统的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包含雨量传感器的自动烘干系统的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包含露点传感器的自动烘干系统的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自动烘干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雨量传感器作为检测装置的自动烘干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露点传感器作为检测装置的自动烘干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控制加热装置的启用数量过程的步骤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发明的限定。
本发明包括一种自动烘干系统,适用于乘客自动承载设备中,乘客自动承载设备包括自动扶梯和/或自动人行道设备,乘客自动承载设备中具有多个梯级;如图1所示,包括:
一检测装置1,设置于多个梯级的表面,用于检测梯级的表面的湿度并持续产生检测信号;
一控制装置2,与检测装置连接,用于接收检测信号并判断梯级是否需要加热,若是,则形成一驱动信号;
多个加热装置3,分别与控制装置连接,多个加热装置分别设置于梯级下,加热装置用于接收驱动信号以对梯级进行加热。
在一种较优的实施例中,当检测装置为雨量传感器时,雨量传感器用于检测雨量并实时产生用于指示实时雨量的检测信号;
控制装置接收检测信号,并在检测信号表示正在下雨时产生驱动信号以驱动多个加热装置对梯级进行加热。
进一步地,当检测装置为雨量传感器1a时,如图2所示,控制装置2进一步包括:
第一判断单元20a用于根据检测信号对实时雨量进行判断:
当实时雨量不大于一预设阈值时,第一判断单元输出一第一判断结果;
当实时雨量大于预设阈值时,第一判断单元输出一第二判断结果;
第一控制单元21a连接第一判断单元,第一控制单元用于根据第一判断结果直接输出一第一控制信号,加热装置根据第一控制信号开始实时工作,并在雨量传感器输出的检测信号表示停止下雨后持续工作一第一预设时段,以对梯级进行加热;
第一控制单元还用于根据第二判断结果,并在雨量传感器输出的检测信号表示停止下雨后向加热装置输出一第二控制信号,加热装置根据第二控制信号持续工作一第二预设时段,以对梯级进行加热;
第一控制信号和第二控制信号均属于驱动信号;
预设阈值匹配于加热装置的最大加热能力。
在一种较优的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检测装置为露点传感器,露点传感器用于检测环境的环境温度并产生用于表示是否达到露点的检测信号;
控制装置接收检测信号,并在检测信号表示环境温度达到露点时产生驱动信号以驱动多个加热装置对梯级进行加热;
当检测装置为露点传感器1b时,控制装置进一步包括:
第二判断单元20b,用于根据检测信号判断环境温度是否达到露点温度,并在环境温度不高于露点温度时输出一第三判断结果;
第二控制单元21b,连接第二判断单元,用于根据第三判断结果直接输出一第三控制信号,加热装置根据第三控制信号开始实时工作,并在露点传感器输出的检测信号表示环境温度高于露点温度后持续工作一第三预设时段,以对梯级进行加热;
第三控制信号属于驱动信号。
在一种较优的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控制装置2还包括:
功率检测单元22,用于根据乘客自动承载设备的当前输入功率以及乘客自动承载设备的供电源提供的总功率,计算得到加热装置的总可用功率;
开关调整单元23,连接功率检测单元22,用于根据总可用功率选择启用相应数量的加热装置。
本发明还包括一种自动烘干方法,如图4所示,适用于乘客自动承载设备,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检测装置对梯级周围的环境温度或雨量进行实时检测并持续产生检测信号;
步骤S2,控制装置接收检测信号并判断梯级是否需要进行加热,并在判断梯级需要进行加热时产生驱动信号以驱动多个加热装置对梯级进行加热。
在一种较优的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当检测装置为雨量传感器时,雨量传感器产生的检测信号用于表示实时雨量;
则步骤S2具体包括:
步骤S21a,控制装置接收检测信号并判断是否正在下雨;
若是,则转向步骤S22a;
若否,则返回步骤S21a;
步骤S22a,控制装置判断实时雨量是否大于一预设阈值;
若是,则转向步骤S24a;
若否,则转向步骤S23a;
步骤S23a,控制装置产生驱动信号以驱动多个加热装置实时工作,并且加热装置在雨量传感器输出的检测信号表示停止下雨后持续工作一第一预设时段,以对梯级进行加热;
步骤S24a,在雨量传感器输出的检测信号表示停止下雨后,控制装置输出一第二控制信号以驱动加热装置持续工作一第二预设时段,以对梯级进行加热;
第一控制信号和第二控制信号均属于驱动信号;
预设阈值匹配于加热装置的最大加热能力。
具体地,雨量传感器可以安装在乘客自动承载设备上,也可以安装在梯级可能被雨淋到的位置。加热装置安装于乘客自动承载设备的梯级下,根据梯级的尺寸确定加热装置所需的功率及数量。
具体地,当雨量传感器检测到下雨时,控制装置根据雨量的大小判断加热装置是否能够烘干梯级,进一步判断是否需要驱动加热装置:预先设置一雨量临界值,如果当前雨量未达到雨量临界值,说明雨量较小,则判断加热装置能够实时烘干梯级,控制装置产生驱动信号以驱动加热装置开始工作,同时,控制装置实时检测是否在下雨,直到控制装置检测到雨停止后,加热装置继续对梯级进行加热,直至加热时间达到第一预设时段加热装置停止工作,以确保梯级已经干燥。第一预设时段可以根据实际测试的烘干效果进行调整。
具体地,如果当前雨量未达到雨量临界值,说明当前雨量较大,则判断加热装置不能实时烘干梯级,控制装置继续实时接收雨量传感器的检测信号并判断是否在下雨,直到判断雨停之后,加热装置开始工作以对梯级进行加热,直至加热时间达到一第二预设时段时加热装置停止工作,以确保梯级已经干燥。第二预设时段可以根据实际测试的烘干效果进行调整。
在一种较优的实施例中,当时检测装置为露点传感器时,如图6所示,当检测装置为露点传感器时,检测信号用于表示环境温度;
则步骤S2具体包括:
步骤S21b,控制装置接收检测信号并判断环境温度是否高于露点温度;
若是,则返回步骤S21b;
若否,则转向步骤S22b;
步骤S22b,控制装置产生驱动信号以驱动多个加热装置对梯级进行加热,并继续判断环境温度是否高于露点温度;
若是,则对梯级继续加热并在加热时间达到一第三预设时段后停止加热;
若否,则加热装置持续对梯级进行加热。
具体地,露点传感器可以安装在乘客自动承载设备外表面上,也可以安装于乘客自动承载设备的桁架内部。加热装置安装于梯级下,根据梯级的尺寸确定加热装置所需的功率及数量。
具体地,露点温度由环境的温度和湿度综合决定,露点传感器通过实时检测周围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并判断环境温度是否达到露点温度,露点温度指空气在水蒸汽含量和气压都不改变的条件下,冷却到饱和时的温度。进一步地,当环境温度等于露点温度或低于露点温度时,则判断梯级表面产生结露,加热装置开始自动工作以使梯级表面尽快恢复干燥,与此同时,控制判断实时接收露点传感器的检测信号并判断环境温度是否高于露点温度,当露点传感器检测到环境温度高于露点温度时,则判断梯级表面不会继续产生结露,则加热装置继续工作第三预设时段后停止工作,以确保梯级表面已经恢复干燥。第三预设时段可以根据实际测试的烘干效果进行调整。
在一种较优的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自动烘干方法包括还包括一控制加热装置的启用数量的过程,具体包括:
步骤A1,控制装置乘客自动承载设备的当前输入功率以及乘客自动承载设备的供电源提供的总功率,计算得到加热装置的总可用功率;
步骤A2,控制装置根据总可用功率选择启用相应数量的加热装置。
具体地,控制装置每一次向加热装置发送驱动信号之前计算加热装置的总可用功率以确定加热装置的启用数量,然后,根据加热装置的启动数量以计算出对梯级加热的时间。
具体地,当控制装置根据露点传感器或雨量传感器反馈的检测信号判断出需要开启加热装置时,控制装置根据当前的乘客自动承载设备的功耗及用户提供的电源的额定功率计算出加热装置的总可用功率。控制装置根据加热装置的总可用功率,选择性地驱动部分加热装置,使得加热装置的输入功率加上乘客自动承载设备的输入功率,不会超过电源的额定功率。
具体地,启动全部加热装置后的输出总功率记为P0,所需烘干时间记为T0,总的输出热量记为J0。当仅启动了部分加热装置后的输出功率记为P1。自动烘干系统根据P0与P1的比例,适当延长加热装置的工作时间,并且考虑到加热装置的输出功率下降导致梯级的温度下降,导致蒸发速度下降,因此烘干时间按照比例设定后并且适当延长。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自动烘干方法,通过计算当前乘客自动承载设备的系统功耗及电源的额定功率,适当地开启部分的加热装置,防止整个系统的功耗因超过电源的额定功率而导致线路负荷过大。并且,根据开启的加热装置的数量,调整烘干时间。
在一种较优的实施例中,控制装置每一次向加热装置发送驱动信号之前计算每个梯级的累积受热时间,并将累积受热时间较短的梯级转动至加热装置,以使每个梯级均匀地受热。
具体地,当控制装置根据露点传感器或雨量传感器反馈的检测信号判断出需要开启加热装置时,系统根据当前梯级的运行状态,计算每个梯级的累积受热时间。当乘客自动承载设备处于停止待机时,在一部分靠近加热装置的梯级受到充分加热后,进行慢速运转,将远离加热装置的梯级转动至加热装置附近,以均衡每个梯级的累积受热时间。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乘客自动承载设备梯级的自动烘干系统及方法,当系统检测到梯级表面潮湿时,可以自动驱动加热装置使潮湿的梯级尽量恢复干燥状态,减少乘客的滑倒风险;并且本发明使用的装置简单,成本低廉,且节省能耗。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自动烘干系统,适用于乘客自动承载设备中,所述乘客自动承载设备包括自动扶梯和/或自动人行道设备,所述乘客自动承载设备中具有多个梯级;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检测装置,设置于多个梯级的表面,用于检测所述梯级的表面的湿度并持续产生检测信号;
一控制装置,与所述检测装置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检测信号并判断所述梯级是否需要加热,若是,则形成一驱动信号;
多个加热装置,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多个所述加热装置分别设置于所述梯级下,所述加热装置用于接收所述驱动信号以对所述梯级进行加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包括雨量传感器,所述雨量传感器用于检测雨量并实时产生用于指示实时雨量的所述检测信号;
所述控制装置接收所述检测信号,并在所述检测信号表示正在下雨时产生所述驱动信号以驱动多个所述加热装置对所述梯级进行加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进一步包括: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检测信号对所述实时雨量进行判断:
当所述实时雨量不大于一预设阈值时,所述第一判断单元输出一第一判断结果;
当所述实时雨量大于所述预设阈值时,所述第一判断单元输出一第二判断结果;
第一控制单元,连接所述第一判断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判断结果直接输出一第一控制信号,所述加热装置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开始实时工作,并在所述雨量传感器输出的所述检测信号表示停止下雨后持续工作一第一预设时段,以对所述梯级进行加热;
所述第一控制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判断结果,并在所述雨量传感器输出的所述检测信号表示停止下雨后向所述加热装置输出一第二控制信号,所述加热装置根据所述第二控制信号持续工作一第二预设时段,以对所述梯级进行加热;
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和所述第二控制信号均属于所述驱动信号;
所述预设阈值匹配于所述加热装置的最大加热能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包括露点传感器,所述露点传感器用于检测环境温度并持续产生所述检测信号;
所述控制装置接收所述检测信号,并在所述检测信号表示所述环境温度达到露点温度时产生所述驱动信号以驱动多个所述加热装置对所述梯级进行加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进一步包括:
第二判断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检测信号判断所述环境温度是否达到所述露点温度,并在所述环境温度不高于所述露点温度时输出一第三判断结果;
第二控制单元,连接所述第二判断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三判断结果直接输出一第三控制信号,所述加热装置根据所述第三控制信号开始实时工作,并在所述露点传感器输出的所述检测信号表示所述环境温度高于所述露点温度后持续工作一第三预设时段,以对所述梯级进行加热;
所述第三控制信号属于所述驱动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
功率检测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乘客自动承载设备的当前输入功率以及所述乘客自动承载设备的供电源提供的总功率,计算得到所述加热装置的总可用功率;
开关调整单元,连接所述功率检测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总可用功率选择启用相应数量的所述加热装置。
7.一种乘客自动承载设备的自动烘干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自动烘干系统,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所述检测装置对梯级周围的环境温度或雨量进行实时检测并持续产生检测信号;
步骤S2,所述控制装置接收所述检测信号并判断所述梯级是否需要进行加热,并在判断所述梯级需要进行加热时产生驱动信号以驱动多个所述加热装置对所述梯级进行加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烘干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检测装置为雨量传感器时,所述雨量传感器产生的所述检测信号用于表示实时雨量;
则所述步骤S2具体包括:
步骤S21a,所述控制装置接收所述检测信号并判断是否正在下雨;
若是,则转向步骤S22a;
若否,则返回所述步骤S21a;
步骤S22a,所述控制装置判断所述实时雨量是否大于一预设阈值;
若是,则转向所述步骤S24a;
若否,则转向步骤S23a;
步骤S23a,所述控制装置产生所述驱动信号以驱动多个所述加热装置实时工作,并且所述加热装置在所述雨量传感器输出的所述检测信号表示停止下雨后持续工作一第一预设时段,以对所述梯级进行加热;
步骤S24a,在所述雨量传感器输出的所述检测信号表示停止下雨后,所述控制装置输出一第二控制信号以驱动所述加热装置持续工作一第二预设时段,以对所述梯级进行加热;
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和所述第二控制信号均属于所述驱动信号;
所述预设阈值匹配于所述加热装置的最大加热能力。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烘干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检测装置为露点传感器时,所述检测信号用于表示环境温度;
则所述步骤S2具体包括:
所述步骤S21b,所述控制装置接收所述检测信号并判断所述环境温度是否高于露点温度;
若是,则返回所述步骤S21b;
若否,则转向所述步骤S22b;
步骤S22b,所述控制装置产生所述驱动信号以驱动多个所述加热装置对所述梯级进行加热,并继续判断所述环境温度是否高于所述露点温度;
若是,则对所述梯级继续加热并在加热时间达到一第三预设时段后停止加热;
若否,则所述加热装置持续对所述梯级进行加热。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烘干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控制所述加热装置的启用数量的过程,具体包括:
步骤A1,所述控制装置所述乘客自动承载设备的当前输入功率以及所述乘客自动承载设备的供电源提供的总功率,计算得到所述加热装置的总可用功率;
步骤A2,所述控制装置根据所述总可用功率选择启用相应数量的所述加热装置。
11.一种乘客自动承载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自动烘干系统。
CN201910239865.6A 2019-03-27 2019-03-27 一种自动烘干系统及方法 Active CN1099117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39865.6A CN109911750B (zh) 2019-03-27 2019-03-27 一种自动烘干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39865.6A CN109911750B (zh) 2019-03-27 2019-03-27 一种自动烘干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11750A true CN109911750A (zh) 2019-06-21
CN109911750B CN109911750B (zh) 2022-10-18

Family

ID=669670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39865.6A Active CN109911750B (zh) 2019-03-27 2019-03-27 一种自动烘干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911750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219926A (ja) * 2004-02-09 2005-08-1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マンコンベアの温度管理装置
CN102099669A (zh) * 2008-07-22 2011-06-15 爱斯佩克株式会社 可控制结露量的环境试验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03529695U (zh) * 2013-11-05 2014-04-09 常州敏杰电器有限公司 梳齿板加热器
CN207337239U (zh) * 2017-08-20 2018-05-08 山东富士制御电梯有限公司 一种室外扶梯梯级加热自动控制装置
CN109019282A (zh) * 2018-09-19 2018-12-18 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 一种监控设备及乘客运输设备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219926A (ja) * 2004-02-09 2005-08-1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マンコンベアの温度管理装置
CN102099669A (zh) * 2008-07-22 2011-06-15 爱斯佩克株式会社 可控制结露量的环境试验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03529695U (zh) * 2013-11-05 2014-04-09 常州敏杰电器有限公司 梳齿板加热器
CN207337239U (zh) * 2017-08-20 2018-05-08 山东富士制御电梯有限公司 一种室外扶梯梯级加热自动控制装置
CN109019282A (zh) * 2018-09-19 2018-12-18 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 一种监控设备及乘客运输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11750B (zh) 2022-10-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90312B (zh) 一种空调辅助器电加热运行方法
CN105674574B (zh) 空气能热水器及其控制装置和控制方法
CN100490658C (zh) 粮食储藏通风调质的方法
CN205825336U (zh) 一种智能体感空调
CN107806695A (zh) 一种空调冷却水系统的节能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4012345A (zh) 一种冬季日光温室除湿装置及其温室除湿的方法
CN106225153A (zh) 空调器的温湿度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6016879A (zh) 一种用于机组的化霜条件判断方法、装置及热水机组
CN106931693A (zh) 空气源热泵或风冷冷热水机组的化霜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
CN101787638A (zh) 干衣机的智能检测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CN104404872B (zh) 一种公路桥梁热力管道防冰系统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01832692A (zh) 玻璃除露装置及方法
CN110396810A (zh) 温湿度检测模块和烘干系统
CN207214240U (zh) 一种自供电式供热二次网平衡供热控制系统
CN105135838A (zh) 一种复合肥烘干系统
CN109911750A (zh) 一种自动烘干系统及方法
CN104697197A (zh) 太阳能热水器控制装置
CN102901289A (zh) 一种空气源热泵热水器的模糊电加热除霜装置
CN109026120A (zh) 一种沸腾冷凝式矿井热湿环境模拟实验平台
CN205580119U (zh) 多功能粉条风干晾晒房
CN202902540U (zh) 一种室内智能温控系统
CN107132411A (zh) Ptc加热器功率检测装置
CN208805741U (zh) 一种电气柜的除湿系统
CN202204222U (zh) 一种具有模糊电加热除霜功能的热泵热水器
CN105696650B (zh) 带热水供应的智能供水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