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01753B - 显示装置及触控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及触控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01753B
CN109901753B CN201910233142.5A CN201910233142A CN109901753B CN 109901753 B CN109901753 B CN 109901753B CN 201910233142 A CN201910233142 A CN 201910233142A CN 109901753 B CN109901753 B CN 10990175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area
determining
display panel
m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3314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901753A (zh
Inventor
李学斌
单奇
丁立薇
后红琪
赵永丰
李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ngu Gu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ngu Gu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ngu Gu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ngu Gu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23314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901753B/zh
Publication of CN1099017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017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9017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017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及触控控制方法,该显示装置包括:触控显示面板,用于确定触控信息;触控驱动模块,与触控显示面板信号连接,用于根据触控信息确定对应的触控模式;控制模块,与触控驱动模块信号连接,用于根据确定的触控模式确定触控显示面板的工作区域。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利用触控显示面板、触控驱动模块和控制模块实现了根据触控信息确定对应的触控模式,并根据确定的触控模式确定触控显示面板的工作区域的目的。与现有具备触控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能够基于实际的触控信息来确定触控显示面板的工作区域,进而能够避免显示装置的触控显示面板被误触的情况,充分提高了用户体验好感度。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及触控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及触控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以及用户要求的提高,具备大尺寸触控显示屏的显示装置日益受到广泛关注。但是,大尺寸触控显示屏影响了显示装置的便携性。基于此情况,具备折叠能力的触控显示屏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显示装置中。
然而,现有折叠触控显示屏,尤其是外折触控显示屏,极易被误触。比如,在用户手持具备外折触控显示屏的显示装置时,用户手部与触控显示屏大面积接触,进而极易出现大量误操作,极不方便,且影响用户体验好感度。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致力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及触控控制方法,以解决现有显示装置的触控显示屏极易被误触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触控显示面板,用于确定触控信息;触控驱动模块,与触控显示面板信号连接,用于根据触控信息确定对应的触控模式;控制模块,与触控驱动模块信号连接,用于根据确定的触控模式确定触控显示面板的工作区域。
可选地,触控驱动模块包括: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触控信息确定触控面积;第一判断单元,用于根据触控面积确定对应的触控模式。
可选地,触控驱动模块包括: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触控信息确定触控面积以及触控位置;第二判断单元,用于根据触控面积以及触控位置确定对应的触控模式。
可选地,触控驱动模块还包括:预设单元,用于确定触控显示面板的多种预设触控模式。
可选地,触控显示面板包括第一触控区域和第二触控区域,其中,第一触控区域和第二触控区域处于展开状态,触控显示面板的工作区域为第一触控区域和第二触控区域;或者第一触控区域和第二触控区域处于折叠状态,触控显示面板的工作区域为第一触控区域或第二触控区域。
第二方面,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控制方法,应用于包括触控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该触控控制方法包括:确定触控信息;根据触控信息确定对应的触控模式;根据确定的触控模式确定触控显示面板的工作区域。
可选地,根据所述触控信息确定对应的触控模式,包括:根据触控信息确定触控面积;根据触控面积确定对应的触控模式。
可选地,根据所述触控面积确定对应的触控模式,包括:将触控面积与第一预设阈值进行比较;当触控面积大于第一预设阈值时,确定触控模式为第一触控模式。
可选地,根据所述触控信息确定对应的触控模式,包括:根据触控信息确定触控面积以及触控位置;根据触控面积以及触控位置确定对应的触控模式。
可选地,在根据所述触控信息确定对应的触控模式之前,还包括:确定触控显示面板的多种预设触控模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利用触控显示面板、触控驱动模块和控制模块实现了根据触控信息确定对应的触控模式,并根据确定的触控模式确定触控显示面板的工作区域的目的。与现有具备触控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能够基于实际的触控信息来确定触控显示面板的工作区域,进而能够避免显示装置的触控显示面板被误触的情况,充分提高了用户体验好感度。尤其是具备外折触控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在用户手持或身体其他部位接触显示装置的过程中,本发明实施例充分避免了触控显示面板被误触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触控驱动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所示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触控驱动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所示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触控驱动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所示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所示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根据触控信息确定对应的触控模式的流程示意图。
图7所示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根据触控面积确定对应的触控模式的流程示意图。
图8所示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根据触控信息确定对应的触控模式的流程示意图。
图9所示为本发明再一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0所示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所示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包括触控显示面板100、与触控显示面板100 信号连接的触控驱动模块200、以及与触控驱动模块200信号连接的控制模块300。其中,触控显示面板100用于确定触控信息;触控驱动模块200用于根据触控信息确定对应的触控模式;控制模块300用于根据确定的触控模式确定触控显示面板的工作区域。
需要说明的是,信号连接指的是能够实现数据传输和/或信号传输的连接,包括但不限于为无线连接、电连接等形式。
触控显示面板100所确定的触控信息,指的是在显示装置的实际使用过程中,用户对触控显示面板100的实际触控信息。应当理解,可以利用触控面积、触控位置甚至触控时间等参数来表征触控信息。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显示装置所包括的触控模式的数量以及各触控模式的具体表现形式可根据实际需求自行设定,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进行统一限定。比如,显示装置包括第一触控模式和第二触控模式,显示装置的触控显示面板被划分为第一触控区域和第二触控区域,并且,第一触控模式对应的工作区域为触控显示面板的第一触控区域,第二触控模式对应的工作区域为触控显示面板的第二触控区域。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利用触控显示面板、触控驱动模块和控制模块实现了根据触控信息确定对应的触控模式,并根据确定的触控模式确定触控显示面板的工作区域的目的。与现有具备触控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能够基于实际的触控信息来确定触控显示面板的工作区域,进而能够避免显示装置的触控显示面板被误触的情况,充分提高了用户体验好感度。尤其是具备外折触控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在用户手持或身体其他部位接触显示装置的过程中,本发明实施例充分避免了触控显示面板被误触的情况。
图2所示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触控驱动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发明图1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延伸出本发明实施例,下面着重叙述本发明实施例与图1所示实施例的不同之处,相同之处不再赘述。
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触控驱动模块200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210,用于根据触控信息确定触控面积;
第一判断单元220,用于根据触控面积确定对应的触控模式。
其中,触控面积指的是用户手持或身体其他部位接触显示装置时,在触控显示面板100上的触控面积。也就是说,根据触控显示面板100与触控驱动模块200之间的信号连接关系,触控驱动模块200中的第一确定单元210 利用触控显示面板100确定的触控信息来确定触控面积。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判断单元220中提及的根据触控面积确定对应的触控模式的过程中,不同的触控面积所对应的具体的触控模式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设定,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进行统一限定。比如,根据用户的实际使用习惯或者根据用户的实际使用喜好进行设定。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通过根据用户的触控面积来判断显示装置的触控模式,并根据确定的触控模式确定触控显示面板的工作区域的方式,进一步有效避免了显示装置的触控显示面板被误触的情况。也就是说,由于触控面积能够精准地反应出用户的触控意图,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及的根据触控面积确定触控显示面板的工作区域的方式,能够更加精准地确定触控显示面板的工作区域,进而进一步提高用户体验好感度。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显示装置的触控显示面板包括第一触控区域和第二触控区域,第一触控区域和第二触控区域能够呈现展开状态或折叠状态,并且第一触控区域被划分为第三触控区域和第四触控区域。此外,显示装置的触控模式包括第一触控模式、第二触控模式和第三触控模式。其中,第一触控模式对应的触控面积为三手指触控面积,第一触控模式对应的工作区域为第一触控区域和第二触控区域,即,触控显示面板不存在被屏蔽的非工作区域;第二触控模式对应的触控面积为四手指触控面积,第二触控模式对应的工作区域为第二触控区域和第一触控区域中的第三触控区域或第四触控区域,即,触控显示面板的第一触控区域中的第三触控区域或第四触控区域为被屏蔽的非工作区域;第三触控模式对应的触控面积大于四手指触控面积,第三触控模式对应的工作区域为第一触控区域或第二触控区域,即,触控显示面板的第一触控区域或第二触控区域为被屏蔽的非工作区域。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中提及的三手指触控面积、四手指触控面积分别存在对应的预设触控面积范围。比如,三手指触控面积对应的预设触控面积范围为12至16平方厘米。此外,应当理解,触控面积亦可以利用触控像素的数量来表征,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再详细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通过将触控显示面板划分为多个触控区域,并且设定多个触控区域之间的不同组合分别作为不同触控模式的工作区域的方式,进一步丰富了显示装置的触控模式,从而进一步避免了显示装置的触控显示面板被误触的情况的发生。
图3所示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触控驱动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发明图1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延伸出本发明实施例,下面着重叙述本发明实施例与图1所示实施例的不同之处,相同之处不再赘述。
如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触控驱动模块200包括:
第二确定单元230,用于根据触控信息确定触控面积以及触控位置;
第二判断单元240,用于根据触控面积以及触控位置确定对应的触控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触控面积和触控位置的具体结合方式,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设定,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进行统一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通过根据用户的触控面积和触控位置来判断显示装置的触控模式,并根据确定的触控模式确定触控显示面板的工作区域的方式,进一步有效避免了显示装置的触控显示面板被误触的情况。由于触控面积能够精准地反应出用户的触控意图,而触控位置又能进一步精准反应出用户的显示倾向意图,也就是说,触控位置所在的触控区域倾向为被屏蔽的非工作区域,因此,与本发明图2所示实施例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提及的根据触控面积和触控位置确定触控显示面板的工作区域的方式,能够进一步根据用户的显示倾向意图精准地确定触控显示面板的工作区域,进而进一步提高用户体验好感度。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显示装置的触控显示面板包括第一触控区域和第二触控区域,第一触控区域和第二触控区域能够呈现展开状态或折叠状态,并且,显示装置的触控模式包括第一触控模式和第二触控模式。其中,第一触控模式对应的触控面积属于第一触控面积范围,第一触控模式对应的工作区域为触控显示面板的第一触控区域和第二触控区域,即,触控显示面板不存在被屏蔽的非工作区域;第二触控模式对应的触控面积属于第二触控面积范围,第二触控模式对应的工作区域为触控显示面板的第一触控区域或第二触控区域,即,触控显示面板的第一触控区域或第二触控区域为被屏蔽的非工作区域。
那么,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触控驱动模块200中的第二判断单元240来执行根据触控面积和触控位置确定对应的触控模式的步骤时,首先判断触控面积属于第一触控面积范围还是第二触控面积范围,当触控面积属于第一触控面积范围时,无需再判断触控位置,直接将第一触控区域和第二触控区域全部作为工作区域,即,触控显示面板不存在被屏蔽的非工作区域。当触控面积属于第二触控面积范围时,判断触控位置处于第一触控区域还是第二触控区域,当触控位置处于第一触控区域时,将第一触控区域屏蔽,并将第二触控区域作为工作区域;同理,当触控位置处于第二触控区域时,将第二触控区域屏蔽,并将第一触控区域作为工作区域;当触控位置即落入第一触控区域又落入第二触控区域时,分别判断落入第一触控区域和第二触控区域的触控面积的尺寸,并将包括较大尺寸的触控面积的触控区域作为被屏蔽的非工作区域。
图4所示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触控驱动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发明图2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延伸出本发明实施例,下面着重叙述本发明实施例与图2所示实施例的不同之处,相同之处不再赘述。
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触控驱动模块200还包括:
预设单元250,用于确定触控显示面板100的多种预设触控模式。
也就是说,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触控模式既可以是用户根据实际习惯自行预先设置的,也可以是显示装置根据不同用户的实际使用情况预先设定的,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进行统一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控制方法,通过预先确定多种预设触控模式,然后再根据用户的触控面积来确定显示装置的触控模式,并根据确定的触控模式确定触控显示面板的工作区域的方式,实现了根据用户实际习惯来确定触控显示面板的工作区域的目的,进而进一步提高了用户体验好感度。
图5所示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5 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确定触控信息。
步骤S20:根据触控信息确定对应的触控模式。
步骤S30:根据确定的触控模式确定触控显示面板的工作区域。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首先确定触控信息,然后根据触控信息确定对应的触控模式,并根据确定的触控模式确定触控显示面板的工作区域。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控制方法,通过根据触控信息确定对应的触控模式,并根据确定的触控模式确定触控显示面板的工作区域的方式,避免了显示装置的触控显示面板被误触的情况,进而充分提高了用户体验好感度。尤其是具备外折触控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在用户手持或身体其他部位接触显示装置的过程中,本发明实施例充分避免了触控显示面板被误触的情况。
图6所示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根据触控信息确定对应的触控模式的流程示意图。在本发明图5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延伸出本发明实施例,下面着重叙述本发明实施例与图5所示实施例的不同之处,相同之处不再赘述。
如图6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控制方法中,根据触控信息确定对应的触控模式(步骤S20),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1:根据触控信息确定触控面积。
步骤S22:根据触控面积确定对应的触控模式。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首先确定触控信息,然后根据触控信息确定触控面积,并根据确定的触控面积判断触控模式,最后根据确定的触控模式确定触控显示面板的工作区域。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控制方法,通过根据用户的触控面积来判断显示装置的触控模式,并根据确定的触控模式确定触控显示面板的工作区域的方式,进一步有效避免了显示装置的触控显示面板被误触的情况。也就是说,由于触控面积能够精准地反应出用户的触控意图,因此,本发明实施例能够更加精准地确定触控显示面板的工作区域,进而进一步提高用户体验好感度。
图7所示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根据触控面积确定对应的触控模式的流程示意图。在本发明图6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延伸出本发明实施例,下面着重叙述本发明实施例与图6所示实施例的不同之处,相同之处不再赘述。
如图7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控制方法中,根据触控面积确定对应的触控模式(步骤S22),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21:判断触控面积是否大于第一预设阈值。
其中,在步骤S221中,第一预设阈值的具体取值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设定,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进行统一限定。
步骤S222:确定触控模式为第一触控模式。
步骤S223:确定触控模式为第二触控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步骤S221中,当判断触控面积大于第一预设阈值时,执行步骤S222;当判断触控面积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阈值时,执行步骤 S223。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首先确定触控信息,根据触控信息确定触控面积,然后判断触控面积是否大于第一预设阈值,当判断触控面积大于第一预设阈值时,确定触控模式为第一触控模式,当判断触控面积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阈值时,确定触控模式为第二触控模式,最后根据确定的触控模式确定触控显示面板的工作区域。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控制方法,通过将确定的触控面积与第一预设阈值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判断触控模式的方式,实现了基于触控面积来确定对应的触控模式的目的,进而为有效避免触控显示面板被误触的情况提供了前提条件。
图8所示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根据触控信息确定对应的触控模式的流程示意图。在本发明图5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延伸出本发明实施例,下面着重叙述本发明实施例与图5所示实施例的不同之处,相同之处不再赘述。
如图8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控制方法中,根据触控信息确定对应的触控模式(步骤S20),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3:根据触控信息确定触控面积以及触控位置。
步骤S24:根据触控面积以及触控位置确定对应的触控模式。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首先确定触控信息,然后根据触控信息确定触控面积和触控位置,并根据确定的触控面积和触控位置判断触控模式,最后根据确定的触控模式确定触控显示面板的工作区域。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控制方法,通过根据用户的触控面积和触控位置来判断显示装置的触控模式,并根据确定的触控模式确定触控显示面板的工作区域的方式,进一步有效避免了显示装置的触控显示面板被误触的情况。由于触控面积能够精准地反应出用户的触控意图,而触控位置又能进一步精准反应出用户的显示倾向意图,也就是说,触控位置所在的触控区域倾向为被屏蔽的非工作区域,因此,本发明实施例能够进一步根据用户的显示倾向意图精准地确定触控显示面板的工作区域,进而进一步提高用户体验好感度。
图9所示为本发明再一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控制方法应用于包括外折触控显示屏的显示装置,并且该显示装置包括能够呈现折叠状态的第一触控区域和第二触控区域。此外,该显示装置的触控模式包括手持模式和正常模式,其中,手持模式对应的触控显示面板的工作区域为第一触控区域或第二触控区域,正常模式对应的触控显示面板的工作区域为第一触控区域和第二触控区域。
如图9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41:预设多种手持模式。
在步骤S41中,基于触控面积的尺寸来划分多种手持模式。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41中提及的多种手持模式,既可以是用户预先设定,亦可以是显示装置根据用户实际使用习惯预先设定,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进行统一限定。
步骤S42:用户手持显示装置时,判断触控模式。
应当理解,步骤S42中提及的判断触控模式,可以根据用户手持的触控面积来确定对应的触控模式。
在步骤S42中,当判断触控模式为正常模式时,执行步骤S43,当判断触控模式为手持模式时,执行步骤S44。
步骤S43:维持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控功能,即触控显示面板处于正常模式。
步骤S44:实现触控显示面板的折叠状态的触控功能,即触控显示面板处于手持模式。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首先在显示装置中预设多种手持模式,然后当用户手持显示装置时判断触控模式,当判断触控模式为正常模式时,维持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控功能,即触控显示面板处于正常模式,当判断触控模式为手持模式时,实现触控显示面板的折叠状态的触控功能,即触控显示面板处于手持模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控制方法,通过预设多种手持模式,当用户手持显示装置时,基于预设的手持模式和实际触控面积来判断触控模式的方式,有效避免了显示装置的触控显示面板被误触的情况,进而提高了用户体验好感度。
图10所示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10的电子设备用于执行图5至图9的实施例中描述的方法。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 510、存储器520和总线530。
处理器510,用于通过总线530调用存储器520中存储的代码,以确定触控信息;根据触控信息确定对应的触控模式;根据确定的触控模式确定触控显示面板的工作区域。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 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触控显示面板,用于确定触控信息;
触控驱动模块,与所述触控显示面板信号连接,用于根据所述触控信息确定对应的触控模式;
控制模块,与所述触控驱动模块信号连接,用于根据确定的所述触控模式确定所述触控显示面板的工作区域;
其中,所述触控驱动模块包括: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触控信息确定触控面积以及触控位置;
第二判断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触控面积以及所述触控位置确定对应的所述触控模式;
其中,所述触控显示面板包括外折触控显示面板,所述触控显示面板包括第一触控区域和第二触控区域,所述触控模式包括第二触控模式,所述第二触控模式对应的工作区域为所述第一触控区域或所述第二触控区域,
并且,在所述触控驱动模块确定的所述触控模式为所述第二触控模式时,所述控制模块具体用于:
当所述触控位置位于所述第一触控区域时,将所述第一触控区域屏蔽,并将所述第二触控区域作为所述工作区域;
当所述触控位置位于所述第二触控区域时,将所述第二触控区域屏蔽,并将所述第一触控区域作为所述工作区域;
当所述触控位置落入所述第一触控区域和所述第二触控区域时,分别判断所述触控位置落入所述第一触控区域和所述第二触控区域的触控面积的尺寸,并将包括较大尺寸的触控面积的触控区域作为所述触控显示面板的被屏蔽的非工作区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驱动模块还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触控信息确定触控面积;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触控面积确定对应的所述触控模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驱动模块还包括:
预设单元,用于确定所述触控显示面板的多种预设触控模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控区域和所述第二触控区域处于展开状态,所述触控显示面板的工作区域为所述第一触控区域和所述第二触控区域。
5.一种触控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包括触控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包括:
确定触控信息;
根据所述触控信息确定对应的触控模式;
根据确定的所述触控模式确定所述触控显示面板的工作区域;
所述根据所述触控信息确定对应的触控模式包括:
根据所述触控信息确定触控面积以及触控位置;
根据所述触控面积以及所述触控位置确定对应的所述触控模式;
其中,所述触控显示面板包括外折触控显示面板,所述触控显示面板包括第一触控区域和第二触控区域,所述触控模式包括第二触控模式,所述第二触控模式对应的工作区域为所述第一触控区域或所述第二触控区域,
并且,在所述触控模式为所述第二触控模式时,执行如下操作:
当所述触控位置位于所述第一触控区域时,将所述第一触控区域屏蔽,并将所述第二触控区域作为所述工作区域;
当所述触控位置位于所述第二触控区域时,将所述第二触控区域屏蔽,并将所述第一触控区域作为所述工作区域;
当所述触控位置落入所述第一触控区域和所述第二触控区域时,分别判断所述触控位置落入所述第一触控区域和所述第二触控区域的触控面积的尺寸,并将包括较大尺寸的触控面积的触控区域作为所述触控显示面板的被屏蔽的非工作区域。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控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触控信息确定对应的触控模式,还包括:
根据所述触控信息确定触控面积;
根据所述触控面积确定对应的所述触控模式。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触控面积确定对应的所述触控模式,包括:
将所述触控面积与第一预设阈值进行比较;
当所述触控面积大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触控模式为第一触控模式。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控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触控信息确定对应的触控模式之前,还包括:
确定所述触控显示面板的多种预设触控模式。
CN201910233142.5A 2019-03-26 2019-03-26 显示装置及触控控制方法 Active CN10990175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33142.5A CN109901753B (zh) 2019-03-26 2019-03-26 显示装置及触控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33142.5A CN109901753B (zh) 2019-03-26 2019-03-26 显示装置及触控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01753A CN109901753A (zh) 2019-06-18
CN109901753B true CN109901753B (zh) 2022-07-05

Family

ID=669534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33142.5A Active CN109901753B (zh) 2019-03-26 2019-03-26 显示装置及触控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901753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86391A (zh) * 2016-03-24 2016-07-2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方法及装置、触控显示设备
CN106775084A (zh) * 2016-12-16 2017-05-3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屏的防误触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9298809A (zh) * 2018-07-24 2019-02-01 深圳市创易联合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动作识别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86391A (zh) * 2016-03-24 2016-07-2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方法及装置、触控显示设备
CN106775084A (zh) * 2016-12-16 2017-05-3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屏的防误触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9298809A (zh) * 2018-07-24 2019-02-01 深圳市创易联合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动作识别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01753A (zh) 2019-06-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514667B1 (en) Method and terminal for preventing false touch
EP3336677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touch screen of terminal, and terminal
US11592924B2 (en) Touch oper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terminal device
JP5407731B2 (ja) 電子機器、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WO2018196699A1 (zh) 一种指纹识别区域的显示方法和移动终端
EP2741189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zooming of display object
US20130019199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xecuting shortcut function in a portable terminal
US10599329B2 (en) Terminal device and locking or unlocking method for terminal device
US9823773B2 (en) Handheld device and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input area position adjustment on handheld device
AU2015401339B2 (en) Operation method applied to terminal device, and terminal device
CN106161763B (zh) 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5867766A (zh) 一种音量的调节方法和终端
CN105867825A (zh) 一种触控设备防止误操作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6775378B (zh) 一种确定输入法候选词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WO2015032245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managing progress indicator display
CN106911854B (zh)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提醒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9901753B (zh) 显示装置及触控控制方法
CN109144386B (zh) 触摸屏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移动终端及终端配件
US10996794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edge of touch screen
US20170277340A1 (en) Terminal control method and terminal
CN115357172A (zh) 内容显示方法及装置
CN108196785B (zh) 输入法键盘的显示方法、装置、移动终端以及存储装置
KR20120135977A (ko) 터치 스크린을 구비한 이동통신 단말기에서 문자 입력 장치 및 방법
CN112596598B (zh) 显示控制方法、显示控制装置和电子设备
EP3270277A1 (en) Method for displaying application storage space and terminal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