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99537B - 一种高压超高压屏蔽电动调节阀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压超高压屏蔽电动调节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99537B
CN109899537B CN201910032933.1A CN201910032933A CN109899537B CN 109899537 B CN109899537 B CN 109899537B CN 201910032933 A CN201910032933 A CN 201910032933A CN 109899537 B CN109899537 B CN 10989953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olver
hole
motor
lead
rear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3293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899537A (zh
Inventor
王威强
王胜德
曲延鹏
瞿德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Shuangchao Biological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Shando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Shuangchao Biological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Shando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Shuangchao Biological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Shando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Shuangchao Biological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03293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899537B/zh
Publication of CN1098995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995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8995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9953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屏蔽电动调节阀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压超高压屏蔽电动调节阀。通过由阀体、减速器、阀芯组件、电机壳体、电机定子、电机引线组件、屏蔽套、电机转子、阀体侧轴承总成、后盖、后盖侧旋变器与轴承总成、旋变器、副屏蔽套、旋变器引线组件和压力平衡膜片构成。本发明既克服了现有屏蔽电动调节阀,随着调节介质压力升高而电机屏蔽套又称保护套加厚,导致电机效率降低的缺点,也克服了现有匹配构件“高压超高压介质环境屏蔽电机”密封不够可靠、定子中充装的惰性液体热胀冷缩易引发压力平衡膜片和屏蔽套破坏以及电机定子引线安装连接困难等缺点,使得高压超高压屏蔽电动调节阀密封可靠,屏蔽套不受惰性液体热胀冷缩影响,安装维修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高压超高压屏蔽电动调节阀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调节阀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压超高压屏蔽电动调节阀。
二、技术背景
电动调节阀是工业自动化过程控制中的重要执行单元,与传统的气动或液动调节阀相比,具有只在工作时耗能,无需复杂的气动或液动管路和相应的工作站,安装快捷方便,动作速度快的优点。电动调节阀的结构大同小异,主要由控制器、一般为电机的执行器、阀杆、阀芯组件等组成。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2008年12月31日授权的,授权公告号为CN100447460C,名称为“电动机操纵的阀”的发明专利,在电机的定子和转子之间设置了保护罩,将所调节介质密封在保护罩内,取消了动密封,可以做到无外漏,但是随着压力升高,保护罩为满足强度要求厚度会增加,这样会使电机效率迅速下降。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2011年11月30日授权的,授权公告号为CN101858455 B,名称为“一种电动调节阀”的发明专利,采用电机仓壳将电机、电机齿轮、传动齿轮、螺杆齿轮封闭起来,省却了动密封,但该专利技术将电机直接置于调节介质环境,从而不能适用于有腐蚀性的调节介质。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2010年6月16日授权的,授权公告号为CN101359849B,名称为“高压超高压介质环境屏蔽电机”的发明专利,使得屏蔽套不起承受压力的作用,只起到隔离介质的作用,为组合创新高压超高压屏蔽电动调节阀提供了有利条件;但该专利中的屏蔽套和压力平衡膜片采用O型圈密封,密封不够可靠;屏蔽套和压力平衡膜片结构上无法消除因惰性液体充装温度与工作温度差产生惰性液体体积胀缩,易使屏蔽套和压力平衡膜片因热应力而破坏;电机定子引线连接困难,不便于安装和维修等缺陷,因此制约了该技术在组合创新高压超高压屏蔽电动调节阀的实施。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当前具有屏蔽结构的电动调节阀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高压超高压屏蔽电动调节阀。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由阀体、减速器、阀芯组件、电机壳体、电机定子、3组电机引线组件、屏蔽套、电机转子、阀体端轴承总成、后盖、后盖端旋变器与轴承总成、旋变器、6组旋变器引线组件、副屏蔽套和压力平衡膜片构成。
阀体是由带凸台平盖、圆柱体及两者间过度锥体同轴构成的组合体;自凸台端面在阀体中心线同轴依次设置减速器安装孔、驱动套运动孔、阀芯运动腔、阀口以及阀入口;自圆柱体外圆柱面至阀芯运动腔近阀口处径向设置与阀芯运动腔相通的阀出口;减速器安装孔底部径向设置调节介质平衡槽;平盖凸台的圆柱面设置密封槽;平盖外圆至凸台间环面上均布安装在电机壳体上的螺栓孔。
减速器为通用的输入轴与输出轴同轴线的行星齿轮减速器或摆线针轮减速器,其输入轴为高速端,输出轴为低速端;减速器输入轴轴头有与电机转子轴输出端轴头平键或花键连接相匹配的连接孔,减速器输出轴轴头有与阀芯驱动套相连接的螺纹孔,减速器高速端端面有与阀体端轴承总成法兰盘端面定位销盲孔B1相匹配的定位销盲孔B2。
阀芯组件由阀芯、驱动套构成;阀芯是锥体、止转体及螺纹柱构成的组合体,阀芯锥体形状与阀口相匹配,止转体为圆柱体的柱面沿轴向切割平面形成止转平面构成,止转体横截面形状与阀体阀芯运动腔相匹配;驱动套为圆筒体,其一端沿轴线设置螺纹孔,与阀芯螺纹柱相匹配;另一端沿轴线设置与减速器输出轴轴头相匹配的沉孔,螺纹孔与沉孔之间设置通孔,通过螺钉将套装入减速器输出轴轴头的驱动套固定连接在减速器输出轴轴头上。
电机壳体,是在内腔设置安装电机定子、电机簧片固定圈、旋变器簧片固定圈、阀体端轴承总成、阀体平盖凸台、后盖端旋变器与轴承总成及后盖相匹配的台阶孔的腔体;在固定阀体端轴承总成的台阶上设置与阀体端轴承总成的定位销孔A匹配的定位销盲孔A1,台阶近内腔边缘设置安装屏蔽套的减薄环A;在固定后盖端旋变器与轴承总成的台阶上设置与后盖端旋变器与轴承总成的定位销孔C匹配的定位销盲孔C1;在电机壳体的两端分别设置与阀体平盖螺栓孔和后盖螺栓孔相匹配的螺纹孔;在电机壳体外圆柱面与后盖径向惰性液体平衡孔之一位置相对应的位置贯通设置惰性液体充装孔;在电机壳体的外圆柱面的中间位置设置环形凹槽,其上密封固定套装定子冷却套构成定子冷却室,定子冷却套为内直径与电机壳体外圆柱面直径相同的整体圆筒或者为外直径与电机壳体外圆柱面直径相同的双片半圆弧板;在安装电机簧片固定圈的对应位置的电机壳体壁上,设置3个安装电机引线组件的孔,在安装旋变器簧片固定圈的对应位置的电机壳体壁上,设置6个安装旋变器引线组件的孔,在定子冷却套与电机壳体之间固定安装电机引线开孔护套和旋变器引线开孔护套。
电机定子由定子铁心和绕组线圈构成,缠有绕组的电机定子形状为两端具有凸台的圆筒体,带绕组筒体内腔与屏蔽套外圆柱面相匹配,配合关系为间隙配合,带绕组筒体外圆与电机壳体内孔为过盈配合,朝向后盖一端凸台的外圆柱与电机簧片固定圈的内孔固定连接。
3组电机引线组件分别由电机簧片固定圈、簧片、固定螺钉、压线螺钉、电机引线、密封绝缘胶、绝缘套、触点构成;电机簧片固定圈是用绝缘材料制作的环形体,电机簧片固定圈厚度及内孔与电机定子朝向后盖一端凸台的长度及外圆相匹配,其外圆与电机壳体内腔相匹配;在电机簧片固定圈外圆设置与3组电机引线组件安装孔相对应的簧片固定槽,簧片固定槽底面上设置有螺钉孔和定子线圈引线通过孔;簧片为U字形,U字形簧片一端设置匹配固定螺钉的螺纹孔和定子线圈引线连接孔,定子线圈引线插入簧片固定槽底面上的定子线圈引线通过孔,和簧片上的定子线圈引线连接孔内,并固定在簧片上,用固定螺钉穿过电机簧片固定圈上设置的螺钉孔,旋进簧片的螺纹孔,将簧片固定在电机簧片固定圈上,定子线圈引线将定子线圈与簧片连通,U字形簧片另一端借助簧片的弹性在安装后紧密贴紧触点;绝缘套为绝缘材料做成的一端带有挡环的圆套,将圆套无挡环的一端从电机壳体内腔以过盈配合安装入电机引线组件安装孔内,触点的位置与绝缘套挡环相匹配,电机引线一端穿过电机引线组件安装孔及绝缘套后与触点固定连接,另一端为三相电源连接端;然后充装密封绝缘胶将3组电机引线固定在电机引线安装孔中心位置,也将与电机引线固定的触点固定在与绝缘套挡环相匹配的位置;待密封绝缘胶固化后,安装压线螺钉。
屏蔽套为套装在电机定子与电机转子之间的薄壁圆筒,其内腔直径与电机转子为间隙配合,其外径与电机定子内腔为间隙配合;其前后两端分别固定安装在阀体端轴承总成和后盖端旋变器与轴承总成上,与后盖端旋变器与轴承总成连接的一端带有温度补偿波纹。
电机转子由转子轴及缠绕在其中部的圆柱状绕组或安装在其中部的圆柱状鼠笼构成;与阀体端轴承总成匹配的转子轴为电机转子输出端,设置有与阀体端轴承总成的轴承内圈或者轴瓦相匹配的轴颈以及与减速器输入轴连接孔相匹配的带平键或花键轴头;与后盖端旋变器与轴承总成相匹配的转子轴端,设置有与后盖端旋变器与轴承总成的轴承内圈或者轴瓦相匹配的轴颈以及与旋变器转子轴孔平键或花键连接相匹配的轴头;电机转子中部外圆柱面与屏蔽套的腔体相匹配,配合关系为间隙配合。
阀体端轴承总成由带凸台的法兰盘、凸台轴心设置轴承孔形成的轴承体及安装在轴承孔内的轴承构成,轴承为滚动轴承或者滑动轴承,在法兰盘上设置与电机壳体固定阀体端轴承总成安装台阶上定位销盲孔A1相匹配的定位销孔A以及与减速器的定位销盲孔B2相匹配的定位销盲孔B1;在轴承体的端面轴承孔外缘沿轴线设置贯通的调节介质平衡孔,同时在法兰盘端面调节介质平衡孔的位置设置与减速器安装孔相通的调节介质平衡槽。
后盖为带凸台的平盖,在凸台端面的轴线位置设置与后盖端旋变器与轴承总成相配合的沉孔,沉孔心部位置设置凹槽为惰性液体平衡室,凸台的圆柱面设置密封槽;凸台端面边缘位置设置与后盖端旋变器与轴承总成的定位销孔C和电机壳体的定位销盲孔C1相匹配的定位销盲孔C2;凸台外圆柱面上设置径向惰性液体平衡孔和惰性液体平衡槽,其中之一与惰性液体充装孔位置相匹配;平盖环面上均布安装在电机壳体上的螺栓孔。
后盖端旋变器与轴承总成是由轴承、旋变器、副屏蔽套和承载体构成,其中承载体由构成后盖轴承体的小圆柱体、构成旋变器体的大圆柱体、过度锥体及带凸台的法兰盘同轴构成;轴承体的轴心位置设置轴承孔,在轴承孔内安装轴承,轴承为滚动轴承或者滑动轴承;旋变器体的轴心设置旋变器安装孔,在旋变器安装孔内安装旋变器,旋变器安装孔壁上设置与旋变器簧片固定圈位置相匹配的旋变器引线安装孔,旋变器体外圆与旋变器簧片固定圈内孔相匹配;带凸台法兰盘的凸台与后盖沉孔相匹配,法兰盘凸台轴心设置介质平衡室,法兰盘凸台的外边缘有安装压力平衡膜片的减薄环C,将压力平衡膜片固定安装于减薄环C;介质平衡室、旋变器安装孔和轴承孔同轴设置;后盖端旋变器与轴承总成的轴承体端部边缘有安装屏蔽套的减薄环B,将带温度补偿波纹一端的屏蔽套密封固定安装于减薄环B;介质平衡室与旋变器安装孔相交处有固定安装副屏蔽套圆环面的减薄环D,旋变器安装孔底部有固定安装副屏蔽套圆筒端的减薄环E,将副屏蔽套的圆环面及圆筒端分别固定安装于减薄环D和减薄环E;在法兰盘上分别设置定位销孔C和与后盖惰性液体平衡槽对应的惰性液体平衡槽,同时在旋变器体上设置一端与惰性液体平衡槽相连通、一端与电机定子内腔相连通的径向和轴向的惰性液体平衡孔,定位销孔C与相匹配的电机壳体的定位销盲孔C1和后盖的定位销盲孔C2对应匹配;在后盖轴承体端面轴承孔外侧沿轴线设置后盖介质平衡孔。
旋变器为通用的磁阻式旋转变压器,由带孔的无线圈圆柱状转子与带有励磁绕组和输出绕组的圆柱状定子构成;旋变器转子为带孔柱体,旋变器转子孔与后盖端电机转子的平键或花键连接的转子轴轴头相匹配,旋变器转子柱面与副屏蔽套内孔间隙配合;旋变器定子有三组绕组共6根旋变器引线,旋变器定子内孔与副屏蔽套外圆间隙配合,旋变器定子外圆与后盖端旋变器与轴承总成的旋变器安装孔过盈配合。
6组旋变器引线组件分别由旋变器簧片固定圈、簧片、固定螺钉、压线螺钉、旋变器引线、密封绝缘胶、绝缘套、触点构成;旋变器簧片固定圈是用绝缘材料制作的环形体,旋变器簧片固定圈厚度及内孔与后盖端旋变器与轴承总成旋变器体的长度及外圆相匹配,其外圆与电机壳体内腔相匹配;在旋变器簧片固定圈外圆设置与6组旋变器引线组件安装孔相对应的簧片固定槽,簧片固定槽底面上设置有螺钉孔和旋变器线圈引线通过孔;簧片为U字形,U字形簧片一端设置匹配固定螺钉的螺纹孔和旋变器线圈引线连接孔,用固定螺钉穿过旋变器簧片固定圈上设置的螺钉孔,旋进簧片的螺纹孔,将簧片固定在旋变器簧片固定圈上,旋变器线圈引线插入簧片固定槽底面上的旋变器线圈引线通过孔,和簧片上的旋变器线圈引线连接孔内,并固定在簧片上,旋变器线圈引线将旋变器线圈与簧片连通,U字形簧片另一端借助簧片的弹性在安装后紧密贴紧触点;绝缘套为绝缘材料做成的一端带有挡环的圆套,将圆套无挡环的一端从电机壳体内腔以过盈配合安装入旋变器引线组件安装孔内,触点的位置与绝缘套挡环相匹配,旋变器引线一端穿过旋变器引线组件安装孔及绝缘套后与触点固定连接,另一端为旋变器测控线连接端;然后充装密封绝缘胶将6组旋变器引线固定在旋变器引线安装孔中心位置,也将与旋变器引线固定的触点固定在与绝缘套挡环相匹配的位置;待密封绝缘胶固化后,安装压线螺钉。
压力平衡膜片是密封固定在后盖端旋变器与轴承总成介质平衡室上,与介质平衡室边缘环槽相匹配的带圆环波纹的圆形膜片。
副屏蔽套为套装在旋变器定子与旋变器转子之间一端带有圆环面的薄壁圆筒,其内腔直径与旋变器转子为间隙配合,其外径与旋变器定子内腔为间隙配合;其前后两端分别固定安装在后盖端旋变器与轴承总成的减薄环D和减薄环E上。
总安装过程:
首先,将内径与电机壳体外径相同的定子冷却套圆筒直接套装在电机壳体外圆柱上的环形凹槽上,或者将外径与电机壳体外径相同的定子冷却套双片半圆弧板包覆在电机壳体外圆柱上的环形凹槽上后固定连接成圆筒,再将定子冷却套密封圆筒固定安装在电机壳体外圆柱上的环形凹槽与电机壳体外圆柱面相交部位,构成定子冷却室;在定子冷却套上固定安装与定子冷却室相通的定子冷却液入口和定子冷却液出口,在定子冷却套与电机壳体间固定安装电机引线开孔护套和旋变器引线开孔护套。
然后,分别将3组电机引线组件的绝缘套从电机壳体内腔以过盈配合安装入电机引线组件安装孔内,将电机引线一端导线端部与触点安装固定,另一端穿过绝缘套内孔和电机壳体筒壁上的电机引线安装孔,移动触点至与绝缘套挡环相匹配的位置,然后充装密封绝缘胶,将电机引线固定在电机引线安装孔中心位置,并将与电机引线固定的触点固定在与绝缘套挡环相匹配的位置,待胶固化后,安装压线螺钉。
第三,分别将6组旋变器引线组件的绝缘套从电机壳体内腔以过盈配合安装入旋变器引线组件安装孔内,将旋变器引线一端导线端部与触点安装固定,另一端穿过绝缘套内孔和电机壳体筒壁上的旋变器引线安装孔,移动触点至与绝缘套挡环相匹配的位置,然后充装密封绝缘胶,将旋变器引线固定在旋变器引线安装孔中心位置,并将与旋变器引线固定的触点固定在与绝缘套挡环相匹配的位置,待胶固化后,安装压线螺钉。
第四,分别将3组定子线圈引线穿入匹配定子线圈的电机簧片固定圈上的定子线圈引线通过孔及簧片上的定子线圈引线连接孔,再将簧片通过固定螺钉安装在电机簧片固定圈上,并将电机簧片固定圈上的簧片沿周向对准安装在电机壳体上的电机引线组件触点,然后将电机簧片固定圈固定安装在电机定子朝向后盖端的凸台上,将定子线圈引线端部与簧片固定连接;将电机定子以过盈配合关系安装进电机壳体的内腔,电机簧片固定圈上的簧片借助簧片的弹性紧密贴紧触点。
第五,先将旋变器线圈引线穿过后盖端旋变器与轴承总成的旋变器线圈引线固定孔,再将旋变器定子过盈配合地装入后盖端旋变器与轴承总成的旋变器安装孔,向旋变器线圈引线固定孔充装密封绝缘胶,固化后旋变器线圈引线固定于旋变器线圈引线固定孔中心位置;将副屏蔽套的非圆环面端装入旋变器定子内孔,将副屏蔽套的圆环面端和非圆环面端分别固定安装于减薄环D和减薄环E上;将旋变器线圈引线穿入旋变器簧片固定圈上的旋变器线圈引线通过孔及簧片上的旋变器线圈引线连接孔,再将簧片通过固定螺钉安装在旋变器簧片固定圈上,将旋变器簧片固定圈固定安装在后盖端旋变器与轴承总成旋变器体的外圆上,将旋变器线圈引线端部固定安装于簧片上的旋变器线圈引线连接孔;将电机转子朝向后盖一端上设置的,与后盖端旋变器与轴承总成的滚动轴承内圈或者滑动轴承轴瓦相匹配的轴颈及旋变器转子相匹配的轴头,安装进后盖端旋变器与轴承总成的滚动轴承内圈或者滑动轴承轴瓦及旋变器转子内孔内,配合关系均为过盈配合,相匹配旋变器转子的电机转子轴头安装紧固螺钉;将屏蔽套带有温度补偿波纹的一端朝向后盖端旋变器与轴承总成方向套装进电机转子,将屏蔽套带有温度补偿波纹的一端,固定安装在后盖端旋变器与轴承总成的轴承体上的减薄环B上;将压力平衡膜片固定安装于后盖端旋变器与轴承总成法兰盘凸台的减薄环C上。
第六,将后盖端旋变器与轴承总成上的定位销孔C对准电机壳体上的定位销盲孔C1,旋变器簧片固定圈上的簧片同时沿周向也对准了安装在电机壳体上的旋变器引线组件触点;将连成一体的电机转子、屏蔽套、后盖端旋变器与轴承总成、旋变器、匹配旋变器线圈的簧片固定圈和压力平衡膜片自电机壳体后盖端一同装进电机定子内腔,贯穿定位销孔C和定位销盲孔C1插入定位销C进行定位,旋变器簧片固定圈上的簧片借助簧片的弹性紧密贴紧触点;将屏蔽套无温度补偿波纹一端固定安装在电机壳体中安装阀体端轴承总成的台阶孔的减薄环A上。
第七,将阀体端轴承总成的轴承的滚动轴承外圈或者滑动轴承轴瓦安装进机头端轴承总成的轴承体的轴承孔内,对齐阀体端轴承总成定位销孔A与电机壳体安装阀体端轴承总成台阶孔上的定位销盲孔A1,插入定位销A进行定位,阀体端轴承总成的轴承的滚动轴承内圈或者滑动轴承轴瓦安装进电机转子阀体端的轴颈,与此同时阀体端轴承总成安装进电机壳体中安装阀体端轴承总成的台阶孔内;将阀体端轴承总成上的定位销盲孔B1插入定位销B,将减速器的定位销盲孔B2套装入定位销B,将减速器输入轴轴头平键或花键连接孔与电机转子轴输出端的平键或花键轴头匹配相连;将阀芯组件的驱动套沉孔装入减速器输出轴轴头上并用螺钉安装固定;最后将阀芯螺纹柱旋入驱动套相匹配的螺纹腔内。
第八,将调节介质出口管和调节介质入口管连接于阀体上的阀出口和阀入口;然后将阀体凸台的圆柱面上的密封槽内安装密封圈,将阀体安装在电机壳体的阀体端端面,阀芯运动腔、驱动套运动孔以及减速器安装孔对中套装到阀芯、驱动套以及减速器上,用阀体螺栓套件将阀体固定在电机壳体上。
第九,将后盖的凸台上的密封槽内安装密封圈后,安装在电机壳体的后盖端端面,后盖的定位销盲孔对应安装到后盖端旋变器与轴承总成上相匹配的定位销上,此时后盖的惰性液体平衡槽与后盖端旋变器与轴承总成惰性液体平衡槽及惰性液体充装孔位置相对应,用后盖螺栓套件将后盖固定在电机壳体上。最后,从电机壳体上的惰性液体充装孔充装惰性液体,充满后上紧密封螺钉完成安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既克服了现有屏蔽电动调节阀随着调节介质压力升高而电机屏蔽套又称保护套加厚,导致电机效率降低的缺点,也克服了相配构件“高压超高压介质环境屏蔽电机”的屏蔽套和压力平衡膜片密封不可靠、屏蔽套和压力平衡膜片易因热应力而破坏、电机定子引线连接困难等缺点;并增加了控速和减速构件,使得高压超高压屏蔽调节阀密封可靠,屏蔽套不受惰性液体热胀冷缩影响,安装维修方便,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的剖视图;
图2为阀体结构示意图的剖视图;
图3为图1的A-A截面剖视图;
图4为阀体端轴承总成结构示意图的剖视图;
图5为后盖端旋变器与轴承总成结构示意图的剖视图;
图6为图1中I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图1中II的局部放大图;
图8为图1中III的局部放大图;
图9为图1中IV的局部放大图;
图10为图1中V的局部放大图;
图11为图1中VI的局部放大图;
图12为图1中VII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
1、屏蔽套 1-1、阀体端屏蔽套焊缝 1-2、后盖端屏蔽套焊缝 2、电机转子 3、电机定子 3-1、电机引线组件 3-1-1、压线螺钉 3-1-2、电机引线 3-1-3、密封绝缘胶 3-1-4、绝缘套 3-1-5、触点 3-1-6、簧片 3-1-7、固定螺钉 3-1-8、电机簧片固定圈 3-2、定子线圈3-3、定子线圈引线 4、电机壳体 4-1、定子冷却套 4-2、定子冷却液出口 4-3、定子冷却液入口 4-4、电机引线开孔护套 4-5、旋变器引线开孔护套 4-6、惰性液体充装孔 4-7、密封螺钉 4-8、减薄环A 4-9、定位销盲孔A1 4-10、定位销盲孔C1 5、阀体端轴承总成 5-1、轴承体 5-2、轴承 5-3、调节介质平衡孔 5-4、调节介质平衡槽 5-5、定位销孔A 5-6、定位销A5-7、定位销盲孔B1 6、阀体 6-1、阀入口 6-2、阀出口 6-3、密封圈 6-4、阀体螺栓套件 6-5、阀芯运动腔 6-6、驱动套运动孔 6-7、减速器安装孔 6-8、阀口 6-9、调节介质平衡槽 7、阀芯组件 7-1、阀芯 7-2、驱动套 7-3、螺钉 8、减速器 8-1、定位销B 8-2、减速器输出轴轴头 8-3、定位销盲孔B2 9、后盖 9-1、密封圈 9-2、后盖螺栓套件 9-3、惰性液体平衡室 9-4、径向惰性液体平衡孔 9-5、惰性液体平衡槽 9-6、定位销盲孔C2 10、压力平衡膜片 10-1、压力平衡膜片焊缝 11、后盖端旋变器与轴承总成 11-1、后盖轴承体 11-2、介质平衡室11-3、惰性液体平衡孔 11-4、后盖介质平衡孔 11-5、轴承 11-6、定位销孔C 11-7、定位销C11-8、旋变器线圈引线固定孔 11-9、惰性液体平衡槽 11-10、旋变器安装孔 11-11、惰性液体副平衡孔 11-12、减薄环B 11-13、减薄环C 11-14、减薄环D 11-15、减薄环E 12、旋变器12-1、旋变器引线组件 12-1-1、压线螺钉 12-1-2、旋变器引线 12-1-3、密封绝缘胶 12-1-4、绝缘套 12-1-5、触点 12-1-6、簧片 12-1-7、固定螺钉 12-1-8、旋变器簧片固定圈 12-2、旋变器定子 12-2-1、旋变器线圈引线 12-2-2、密封绝缘胶 12-3、旋变器转子 12-4、定位销盲孔B2 13、副屏蔽套 13-1、平衡膜片段副屏蔽套焊缝 13-2、轴承端副屏蔽套焊缝
五、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详细叙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由阀体6、减速器8、阀芯组件7、电机壳体4、电机定子3、电机引线组件3-1、屏蔽套1、电机转子2、阀体端轴承总成5、后盖9、后盖端旋变器与轴承总成11、旋变器12、旋变器引线组件12-1、副屏蔽套13和压力平衡膜片10构成。
如图2、图3所示,阀体6是由带凸台平盖、圆柱体及两者间过度锥体同轴构成的组合体,选用S30408不锈钢锻件;自凸台端面沿轴线,阀体上依次设置减速器安装孔6-7、驱动套运动孔6-6、阀芯运动腔6-5、阀口6-8以及阀入口6-1;自圆柱体外圆柱面至阀芯运动腔6-5近阀口6-8处径向设置阀芯运动腔6-5相通的阀出口6-2;减速器安装孔6-7底部径向设置4道调节介质平衡槽6-9;平盖凸台的圆柱面设置2道密封槽;平盖外圆至凸台间环面上均布安装在电机壳体4上的6个螺栓孔。
减速器8为通用的输入轴与输出轴同轴线的行星齿轮减速器或摆线针轮减速器,其输入轴为高速端,输出轴为低速端;减速器输入轴轴头有与电机转子轴输出端轴头平键或花键连接相匹配的连接孔,减速器输出轴轴头8-2有与阀芯驱动套7-2相连接的螺纹孔,减速器高速端端面有与阀体端轴承总成5法兰盘端面定位销盲孔B1 5-7相匹配的定位销盲孔B2 8-3;减速器8采用S30408不锈钢制作。
阀芯组件7由阀芯7-1、驱动套7-2构成;阀芯7-1是锥体、止转体及螺纹柱构成的组合体,选用S30408不锈钢锻件,阀芯7-1锥体形状与阀口6-8相匹配,止转体为圆柱体的柱面沿轴向切割平面形成止转平面构成,止转体横截面形状与阀体6阀芯运动腔6-5相匹配,如图3所示;驱动套7-2为圆筒体,材料为S30408不锈钢,其一端沿轴线设置螺纹孔,与阀芯7-1螺纹柱相匹配;另一端沿轴线设置与减速器输出轴轴头8-2相匹配的沉孔,螺纹孔与沉孔之间设置通孔,通过螺钉7-3将套装入减速器输出轴轴头8-2的驱动套7-2固定连接在减速器输出轴轴头8-2上,螺钉材料为S30408不锈钢。
电机壳体4,选用20Mn锻件,是在内腔设置安装电机定子3、电机簧片固定圈3-1-8、旋变器簧片固定圈12-1-8、阀体端轴承总成5、阀体6平盖凸台、后盖端旋变器与轴承总成11及后盖9相匹配的台阶孔的腔体;在固定阀体端轴承总成5的台阶上设置与阀体端轴承总成5定位销孔A 5-5匹配的定位销盲孔A1 4-9,台阶近内腔边缘设置安装屏蔽套1的减薄环A4-8;在固定后盖端旋变器与轴承总成11的台阶上设置与后盖端旋变器与轴承总成11定位销孔C 11-6匹配的定位销盲孔C1 4-10;在电机壳体4的两端分别设置与阀体6平盖螺栓孔和后盖9螺栓孔相匹配的螺纹孔;在电机壳体4外圆柱面与后盖9径向惰性液体平衡孔9-4之一位置相对应的位置贯通设置惰性液体充装孔4-6;在电机壳体4的外圆柱面的中间位置设置环形凹槽,其上密封固定套装定子冷却套4-1构成定子冷却室,定子冷却套4-1为内直径与电机壳体4外圆柱面直径相同的整体圆筒或者为外直径与电机壳体4外圆柱面直径相同的双片半圆弧板;在安装电机簧片固定圈3-1-8的对应位置的电机壳体4壁上,设置3个安装电机引线组件3-1的孔,在安装旋变器簧片固定圈12-1-8的对应位置的电机壳体4壁上,设置6个安装旋变器引线组件12-1的孔,在定子冷却套4-1与电机壳体4之间固定安装电机引线开孔护套4-4和旋变器引线开孔护套4-5。
电机定子3由定子铁心和绕组线圈构成,定子铁心选用硅钢片叠合而成,绕组为紫铜漆包线缠绕而成,缠有绕组的电机定子3形状为两端具有凸台的圆筒体,带绕组筒体内腔与屏蔽套1外圆柱面相匹配,配合关系为间隙配合,带绕组筒体外圆与电机壳体4内孔为过盈配合;朝向后盖端凸台的外圆柱与电机簧片固定圈3-1-8的内孔通过粘接剂固定连接。
3组电机引线组件3-1分别由电机簧片固定圈3-1-8、簧片3-1-6、固定螺钉3-1-7、压线螺钉3-1-1、电机引线3-1-2、密封绝缘胶3-1-3、绝缘套3-1-4、触点3-1-5构成;电机簧片固定圈3-1-8是用酚醛树脂制作的环形体,电机簧片固定圈3-1-8厚度及内孔与电机定子3朝向后盖一端凸台的长度及外圆相匹配,其外圆与电机壳体4内腔相匹配;在电机簧片固定圈3-1-8外圆设置3个与电机壳体4上的3组电机引线组件安装孔相对应的长方体簧片固定槽,簧片固定槽底面上设置有螺钉孔和定子线圈引线通过孔;簧片3-1-6为U字形,采用磷青铜片制作,U字形簧片3-1-6的一端设置匹配固定螺钉3-1-7的螺纹孔和定子线圈引线3-3连接孔,3个定子线圈引线3-3分别顺序插入簧片固定槽底面上的定子线圈引线通过孔和簧片3-1-6上的定子线圈引线连接孔内,并将端部锡焊焊接固定在簧片3-1-6上,用固定螺钉3-1-7穿过簧片固定槽3-1-8底面上设置的螺钉孔,旋进簧片3-1-6的螺纹孔,将簧片3-1-6固定在电机簧片固定圈3-1-8上,定子线圈引线3-3将定子线圈3-2与簧片3-1-6连通,U字形簧片3-1-6的另一端借助簧片3-1-6的弹性在安装后紧密贴紧触点3-1-5,能够保证稳定的传导电流;绝缘套3-1-4为酚醛树脂做成的一端带有挡环的圆套,将圆套无挡环的一端从电机壳体4内腔以过盈配合安装入电机引线组件安装孔内,移动触点3-1-5的位置与绝缘套3-1-4挡环相匹配,电机引线3-1-2一端穿过电机引线组件安装孔及绝缘套3-1-4内孔与触点3-1-5锡焊焊接固定,另一端为三相电源连接端;然后充装密封绝缘胶3-1-3将电机引线3-1-2固定在电机引线安装孔中心位置,也将与电机引线3-1-2固定的触点3-1-5固定在与绝缘套3-1-4挡环相匹配的位置;密封绝缘胶3-1-3为环氧树脂胶,待绝缘胶3-1-3固化后,安装压线螺钉3-1-1;机引线组件3-1既能保证稳定的传输电流,又能保证与电机壳体4绝缘,防止短路。
屏蔽套1为套装在电机定子3与电机转子2之间的薄壁圆筒,选用厚度0.15或0.2mm的S31603不锈钢薄板制作,其内腔直径与电机转子2为间隙配合,其外径与电机定子3内腔为间隙配合,在保证安装和运动不受制约的情况下最大程度的保证磁力传动;其前后两端通过氩弧焊焊接分别固定安装在电机壳体4上阀体端轴承总成5安装孔的减薄环A 4-8上和后盖端旋变器与轴承总成11的减薄环B11-12上,完整的环形焊缝与屏蔽套1和压力平衡膜片10一同将电机转子2和电机定子3内腔隔离开,也将惰性液体和调节介质隔离开;与后盖端旋变器与轴承总成11连接的一端带有温度补偿段波纹,以抵消屏蔽套1因温度变化产生热胀冷缩而引起的温差应力。
电机转子2由转子轴及缠绕在其中部的柱状绕组或安装在其中部的柱状鼠笼构成,转子轴材料为S30408,与阀体端轴承总成5匹配的转子轴为电机转子输出端,设置有与阀体端轴承总成5的轴承5-2的轴承内圈或者轴瓦相匹配的轴颈以及与减速器8输入轴连接孔相匹配的带平键或花键轴头;与后盖端旋变器与轴承总成11相匹配的转子轴端,设置有与后盖端旋变器与轴承总成11的轴承11-5的轴承内圈或者轴瓦相匹配的轴颈以及与旋变器转子11-3轴孔平键或花键连接相匹配的轴头;电机转子2中部外圆柱面与屏蔽套1的腔体相匹配,配合关系为间隙配合。
阀体端轴承总成5由带凸台的法兰盘、凸台轴心设置轴承孔形成的轴承体5-1及安装在轴承孔内的轴承5-2构成,轴承5-2为滚动轴承或者滑动轴承,材料为耐腐蚀合金,轴承体5-1材料选用S30408不锈钢锻件;若轴承5-2选用滚动轴承,则滚动轴承外圈以过盈配合嵌入轴承孔内安装固定;若轴承5-2选用滑动轴承,则滑动轴承轴瓦以过盈配合嵌入轴承孔内安装固定;在法兰盘上设置与电机壳体4固定阀体端轴承总成5台阶上定位销盲孔A1 4-9相匹配的定位销孔A 5-5以及与减速器的定位销盲孔B2 8-3相匹配的定位销盲孔B1 5-7;在轴承体5-1的端面轴承孔外缘沿轴线设置贯通的4个调节介质平衡孔5-3,同时在法兰盘端面调节介质平衡孔5-3的位置设置与减速器安装孔6-7相通的4个调节介质平衡槽5-4。
后盖9为带凸台的平盖,选用20Mn锻件,在凸台端面的轴线位置设置与后盖端旋变器与轴承总成11相配合的沉孔,沉孔心部位置设置凹槽为惰性液体平衡室9-3,惰性液体平衡室9-3的大小应满足因惰性液体温度低于充装温度时而冷缩的收缩量,凸台的圆柱面设置2道密封槽;凸台端面边缘位置设置2个与后盖端旋变器与轴承总成11的定位销孔C 11-6和电机壳体4的定位销盲孔C1 4-10相匹配的定位销盲孔C2 9-6;凸台外圆柱面上设置4对径向惰性液体平衡孔9-4和惰性液体平衡槽9-5,径向惰性液体平衡孔9-4之一位置与电机壳体4惰性液体充装孔4-6位置相匹配;平盖环面上均布安装在电机壳体4上的6个螺栓孔。
后盖端旋变器与轴承总成11是由轴承11-5、旋变器12、副屏蔽套13和承载体构成,其中承载体由构成后盖轴承体11-1的小圆柱体、构成旋变器体的大圆柱体、过度锥体及带凸台的法兰盘同轴构成,后盖端旋变器与轴承总成11承载体材料选用S30408不锈钢锻件;后盖轴承体11-1的轴心位置设置轴承孔,在轴承孔内安装轴承11-5,轴承11-5为滚动轴承或者滑动轴承;旋变器体的轴心设置旋变器安装孔11-10,在旋变器安装孔11-10内安装旋变器12,旋变器安装孔11-10壁上设置与旋变器簧片固定圈12-1-8位置相匹配的旋变器引线安装孔11-8,旋变器体外圆与旋变器簧片固定圈12-1-8内孔相匹配;带凸台法兰盘的凸台与后盖沉孔相匹配,法兰盘凸台轴心设置介质平衡室11-2,法兰盘凸台的外边缘有安装压力平衡膜片10的减薄环C 11-13,将压力平衡膜片10通过氩弧焊焊接于减薄环C 11-13,焊缝同时具有固定和密封的功能;介质平衡室11-2、旋变器安装孔11-10和轴承孔同轴设置;后盖端旋变器与轴承总成11的后盖轴承体11-1端部边缘有安装屏蔽套1的减薄环B 11-12,将带温度补偿波纹一端的屏蔽套1通过氩弧焊焊接于减薄环B 11-12,焊缝同时具有固定和密封的功能,将电机转子2内腔内的调节介质与电机定子3内腔内的惰性液体隔离开;介质平衡室11-2与旋变器安装孔11-10相交处有固定安装副屏蔽套13圆环面的减薄环D11-14,旋变器安装孔11-10底部有固定安装副屏蔽套13圆筒端的减薄环E 11-15,将副屏蔽套13的圆环面及圆筒端分别通过氩弧焊焊接于减薄环D 11-14和减薄环E 11-15,焊缝同时具有固定和密封的功能;在法兰盘上分别设置定位销孔C 11-6和与后盖惰性液体平衡槽9-5对应的惰性液体平衡槽11-9,同时在旋变器体上设置一端与惰性液体平衡槽11-9相连通、一端与电机定子3内腔和旋变器安装孔11-10相连通的径向和轴向的惰性液体平衡孔11-11,定位销孔C 11-6与相匹配的电机壳体4的定位销盲孔C1 4-10和后盖的定位销盲孔C29-6对应匹配;在后盖轴承体11-1端面轴承孔外侧沿轴线设置4个后盖介质平衡孔11-4。
旋变器12为通用的磁阻式旋转变压器,由带孔的无线圈圆柱状转子与带有励磁绕组和输出绕组的圆柱状定子构成;旋变器转子为带孔柱体,旋变器转子孔与电机转子2后盖端的平键或花键连接的转子轴轴头相匹配,旋变器转子柱面与副屏蔽套13内孔间隙配合;旋变器定子有三组绕组共6根旋变器线圈引线12-2-1,旋变器定子内孔与副屏蔽套13外圆间隙配合,旋变器定子外圆与后盖端旋变器与轴承总成11的旋变器安装孔11-10过盈配合。
6组旋变器引线组件12-1分别由旋变器簧片固定圈12-1-8、簧片12-1-6、固定螺钉12-1-7、压线螺钉12-1-1、旋变器引线12-1-2、密封绝缘胶12-1-3、绝缘套12-1-4、触点12-1-5构成;旋变器簧片固定圈12-1-8是用酚醛树脂制作的环形体,旋变器簧片固定圈12-1-8厚度及内孔与后盖端旋变器与轴承总成11旋变器体的长度及外圆相匹配,其外圆与电机壳体4内腔相匹配;在旋变器簧片固定圈12-1-8外圆设置与6组旋变器引线组件12-1安装孔相对应的簧片固定槽,簧片固定槽底面上设置有螺钉孔和旋变器线圈引线通过孔;簧片12-1-6为U字形,U字形簧片12-1-6一端设置匹配固定螺钉12-1-7的螺纹孔和旋变器线圈引线12-2-1连接孔,用固定螺钉12-1-7穿过旋变器簧片固定圈12-1-8上设置的螺钉孔,旋进簧片12-1-6的螺纹孔,将簧片12-1-6固定在旋变器簧片固定圈12-1-8上,旋变器线圈引线12-2-1插入簧片固定槽底面上的旋变器线圈引线12-2-1通过孔,和簧片12-1-6上的旋变器线圈引线12-2-1连接孔内,并固定在簧片12-1-6上,旋变器线圈引线12-2-1将旋变器线圈与簧片12-1-6连通,U字形簧片12-1-6另一端借助簧片12-1-6的弹性在安装后紧密贴紧触点12-1-5,能够保证稳定的传导电流;绝缘套12-1-4为酚醛树脂做成的一端带有挡环的圆套,将圆套无挡环的一端从电机壳体4内腔以过盈配合安装入旋变器引线组件安装孔内,移动触点12-1-5的位置与绝缘套12-1-4挡环相匹配,旋变器引线12-1-2一端穿过旋变器引线组件安装孔及绝缘套12-1-4后与触点12-1-5固定连接,另一端为旋变器测控线连接端;然后充装密封绝缘胶12-1-3将6组旋变器引线12-1-2固定在旋变器引线安装孔中心位置,也将与旋变器引线12-1-2固定的触点12-1-5固定在与绝缘套12-1-4挡环相匹配的位置;密封绝缘胶12-1-3为环氧树脂胶,待绝缘胶12-1-3固化后,安装压线螺钉12-1-1;旋变器引线组件12-1既能保证稳定的传输电流,又能保证与电机壳体4绝缘,防止短路。
压力平衡膜片10是与介质平衡室11-2边缘减薄环C 11-13相匹配的带圆环波纹的圆形膜片,选用厚度0.15或0.2mm的S31603不锈钢薄片制作;压力平衡膜片10的边缘通过氩弧焊焊接于介质平衡室11-2边缘减薄环C 11-13上,焊缝同时具有固定和密封的功能,压力平衡膜片10及完整的环形焊缝与屏蔽套1一同将电机转子2和电机定子3内腔隔离开,也将惰性液体和调节介质隔离开;压力平衡膜片10上的圆圈波纹以其变形来平衡压力平衡膜片10两侧的惰性液体和调节介质的压力变化,同时压力平衡膜片10上的圆圈波纹的正反最大形变应满足惰性液体温度高于或低于其充装温度时而产生的热胀冷缩变形量。
副屏蔽套13为套装在旋变器定子12-2与旋变器转子12-3之间一端带有圆环面的薄壁圆筒,选用厚度0.15或0.2mm的S31603不锈钢薄片制作,其内腔直径与旋变器转子12-3为间隙配合,其外径与旋变器定子12-2内腔为间隙配合;其前后两端分别固定安装在后盖端旋变器与轴承总成的减薄环D 11-4和减薄环E 11-5上。
定子冷却套4-1为内直径与电机壳体4外圆柱面直径相同的整体圆筒或者为外直径与电机壳体4外圆柱面直径相同的双片半圆弧板,采用Q345R材料,安装时将整体圆筒直接套装在电机壳体外圆柱上的环形凹槽上,或者将双片半圆弧板包覆在电机壳体外圆柱上的环形凹槽上后焊接固定连接成圆筒,再将定子冷却套4-1密封圆筒焊接固定安装在电机壳体外圆柱上的环形凹槽与电机壳体外圆柱面相交部位,构成定子冷却室;另在定子冷却套4-1上中部对称焊接固定与定子冷却室相通的定子冷却液入口4-3和定子冷却液出口4-2,以及电机引线开孔护套4-4和旋变器引线开孔护套4-5。
总安装过程:
首先,将内径与电机壳体4外径相同的定子冷却套4-1整体圆筒直接套装在电机壳体4外圆柱上的环形凹槽上,或者将外径与电机壳体4外径相同的定子冷却套4-1双片半圆弧板包覆在电机壳体4外圆柱上的环形凹槽上后通过焊接连接成圆筒,再将定子冷却套4-1圆筒通过焊接连接在电机壳体4外圆柱上的环形凹槽与电机壳体4外圆柱面相交部位,构成定子冷却室,焊缝同时具有固定和密封的功能;在定子冷却套4-1上焊接安装与定子冷却室相通的定子冷却液入口4-3和定子冷却液出口4-2,以及电机引线开孔护套4-4和旋变器引线开孔护套4-5。
然后,分别将3组电机引线组件3-1的绝缘套3-1-4从电机壳体4内腔侧以过盈配合安装入电机引线组件安装孔,将电机引线3-1-2一端导线端部锡焊焊接在触点3-1-5上,另一端穿过绝缘套3-1-4内孔和电机壳体4筒壁上的电机引线安装孔,移动触点3-1-5到与绝缘套3-1-4挡环位置相匹配的位置,充装密封绝缘胶3-1-3,密封绝缘胶3-1-3选环氧树脂胶,将电机引线3-1-2固定在电机引线安装孔中心位置,将与电机引线3-1-2固定连接的触点3-1-5固定在与绝缘套3-1-4挡环相匹配的位置,从而将电机引线3-1-2与电机壳体4绝缘隔离开,待胶固化后,安装压线螺钉3-1-1。
第三,分别将6组旋变器引线组件12-1的绝缘套12-1-4从电机壳体4内腔侧以过盈配合安装入旋变器引线组件安装孔,将旋变器引线12-1-2一端导线端部锡焊焊接在触点12-1-5上,另一端穿过绝缘套12-1-4内孔和电机壳体4筒壁上的旋变器引线安装孔,移动触点12-1-5到与绝缘套12-1-4挡环位置相匹配的位置,充装密封绝缘胶12-1-3,密封绝缘胶12-1-3选环氧树脂胶,将旋变器引线12-1-2固定在旋变器引线安装孔中心位置,将与旋变器引线12-1-2固定连接的触点12-1-5固定在与绝缘套12-1-4挡环相匹配的位置,从而将旋变器引线12-1-2与电机壳体4绝缘隔离开,待胶固化后,安装压线螺钉12-1-1。
第四,分别将3组定子线圈引线3-3穿入电机簧片固定圈3-1-8上的定子线圈引线通过孔及簧片3-1-6上的定子线圈引线连接孔,再将簧片3-1-6通过固定螺钉3-1-7安装在电机簧片固定圈3-1-8上,并将电机簧片固定圈3-1-8上的簧片3-1-6沿轴向对准安装在电机壳体4上的电机引线组件3-1触点3-1-5,然后将电机簧片固定圈3-1-8通过粘接剂固定安装在电机定子3朝向后盖9端的凸台上,将定子线圈引线3-3端部与簧片3-1-6通过焊锡固定连接;电机定子3以过盈配合关系安装进电机壳体4的内腔,电机簧片固定圈3-1-8上的簧片3-1-6借助簧片3-1-6的弹性紧密贴紧触点3-1-5。
第五,先将旋变器线圈引线12-2-1穿过后盖端旋变器与轴承总成11的旋变器线圈引线固定孔11-8,再将旋变器定子12-2过盈配合地装入后盖端旋变器与轴承总成11的旋变器安装孔11-10,向旋变器线圈引线固定孔11-8充装密封绝缘胶12-2-2,固化后旋变器线圈引线12-2-1固定于旋变器线圈引线固定孔11-8中心位置;将副屏蔽套13的非圆环面端装入旋变器定子12-2内孔,将副屏蔽套13的圆环面端和非圆环面端分别固定安装于减薄环D11-14和减薄环E 11-15上;将旋变器线圈引线12-2-1穿入旋变器簧片固定圈12-1-8上的旋变器线圈引线通过孔及簧片12-1-6上的旋变器线圈引线连接孔,再将簧片12-1-6通过固定螺钉12-1-7安装在旋变器簧片固定圈12-1-8上,将旋变器簧片固定圈12-1-8固定安装在后盖端旋变器与轴承总成11旋变器体的外圆上,将旋变器线圈引线12-2-1端部固定安装于簧片6上的旋变器线圈引线连接孔;将电机转子2朝向后盖9一端上设置的,与后盖端旋变器与轴承总成11的滚动轴承内圈或者滑动轴承轴瓦相匹配的轴颈及旋变器转子12-3相匹配的轴头,安装进后盖端旋变器与轴承总成11的滚动轴承内圈或者滑动轴承轴瓦及旋变器转子12-3内孔内,配合关系均为过盈配合,相匹配旋变器转子12-3的电机转子2轴头安装紧固螺钉;将屏蔽套1带有温度补偿波纹的一端朝向后盖端旋变器与轴承总成11方向套装进电机转子2,将屏蔽套1带有温度补偿波纹的一端,固定安装在后盖端旋变器与轴承总成11的轴承体上的减薄环B 11-12上;将压力平衡膜片10固定安装于后盖端旋变器与轴承总成11法兰盘凸台的减薄环C 11-13上。
第六,将后盖端旋变器与轴承总成11上的定位销孔C 11-6对准电机壳体4上的定位销盲孔C1 4-10,旋变器簧片固定圈12-1-8上的簧片12-1-6同时沿周向也对准了安装在电机壳体4上的旋变器引线组件12-1触点12-1-5;将连成一体的电机转子2、屏蔽套1、后盖端旋变器与轴承总成11、旋变器12、匹配旋变器12线圈的旋变器簧片固定圈12-1-8和压力平衡膜片10自电机壳体4后盖端一同装进电机定子3内腔,贯穿定位销孔C 11-6和定位销盲孔C1 4-10插入定位销C 11-7进行定位,旋变器簧片固定圈12-1-8上的簧片12-1-6借助弹性紧密贴紧触点12-1-5;将屏蔽套1无温度补偿波纹一端通过氩弧焊固定安装在电机壳体4中安装阀体端轴承总成5的台阶孔的减薄环A 4-8上。
第七,将阀体端轴承总成5的轴承5-2的滚动轴承外圈或者滑动轴承轴瓦安装进机头端轴承总成5的轴承体5-1的轴承孔内,对齐阀体端轴承总成5定位销孔A 5-5与电机壳体4安装阀体端轴承总成5台阶孔上的定位销盲孔A1 4-9,插入定位销A 5-6进行定位,阀体端轴承总成5的轴承5-2的滚动轴承内圈或者滑动轴承轴瓦安装进电机转子2阀体端的轴颈,与此同时阀体端轴承总成5安装进电机壳体4中安装阀体端轴承总成5的台阶孔内;将阀体端轴承总成5上的定位销盲孔B1 5-7插入定位销B 8-1,将减速器8的定位销盲孔B2 8-3套装入定位销B 8-1,并将减速器8输入轴轴头与电机转子2阀体端的轴头相连;将阀芯组件7的驱动套7-2沉孔装入减速器输出轴轴头8-2上并用螺钉7-3安装固定;最后将阀芯7-1螺纹柱旋入驱动套7-2相匹配的螺纹腔内。
第八,将调节介质出口管和调节介质入口管螺纹连接于阀体6上的阀出口6-2和阀入口6-1;然后将阀体6凸台的圆柱面上的密封槽内安装密封圈6-3,将阀体6安装在电机壳体4的阀体端端面,阀芯运动腔6-5、驱动套运动孔6-6以及减速器安装孔6-7对中套装到阀芯7-1、驱动套7-2以及减速器8上,用阀体螺栓套件6-4将阀体6固定在电机壳体4上,密封圈6-3为O形圈,阀体螺栓套件6-4材质为高强优质合金钢35CrMoA。
第九,将后盖9的凸台上的密封槽内安装密封圈9-1后,安装在电机壳体4的后盖端端面,后盖9的定位销盲孔C2 9-6对应安装到插在后盖端旋变器与轴承总成11的定位销孔C11-6中的定位销C 11-7上,此时后盖9的惰性液体平衡槽9-5与后盖端旋变器与轴承总成11的惰性液体平衡槽11-9及惰性液体充装孔4-6位置相对应,用后盖螺栓套件9-2将后盖9固定在电机壳体4上,密封圈9-1为O形圈,后盖螺栓套件9-2材质为高强优质合金钢35CrMoA。
最后,从后盖9上的惰性液体充装孔4-6充装惰性液体,充满后上紧密封螺钉4-7完成安装。
调节介质与惰性液体平衡运行过程:
当调节介质刚进入阀体6时或调节介质压力变化时,为了使压力平衡膜片10迅速动作,并且使阀体端轴承总成5中轴承5-2和后盖端旋变器与轴承总成11轴承11-5的两侧压力迅速平衡而不受冲击,在阀体端轴承总成5和后盖端旋变器与轴承总成11上设置有从阀入口6-1经电机转子2与屏蔽套1之间间隙到介质平衡室11-2的调节介质平衡孔5-3和后盖介质平衡孔11-4。
从阀入口6-1到介质平衡室11-2快速平衡通道,具体为:
阀入口6-1→阀芯运动腔6-5→驱动套运动孔6-6→调节介质平衡槽6-9→减速器安装孔6-7→调节介质平衡槽5-4→调节介质平衡孔5-3→电机转子2与屏蔽套1之间间隙→后盖介质平衡孔11-4→旋变器转子12-3与副屏蔽套13之间间隙→介质平衡室11-2。
为保持屏蔽套1和副屏蔽套13内外两侧压力平衡的迅速灵敏,在后盖9和后盖端旋变器与轴承总成11上设置有从定子惰性液体平衡室9-3到电机定子3与屏蔽套1之间间隙、旋变器定子12-2与副屏蔽套13之间间隙的径向惰性液体平衡孔9-4、惰性液体平衡槽9-5和惰性液体平衡孔11-3。
从惰性液体平衡室9-3到电机定子3与屏蔽套1之间间隙的快速平衡通道,具体为:
惰性液体平衡室9-3→径向惰性液体平衡孔9-4→惰性液体平衡槽9-5→惰性液体平衡孔11-3→电机定子3与屏蔽套1之间间隙和旋变器定子12-2与副屏蔽套13之间间隙。
运行步骤:
先将定子冷却套4-1的定子冷却液入口4-3和定子冷却液出口4-2与冷却液外循环管路接通,让冷却液循环流动;再将3组电机引线3-1-2与外部三相电源接通,将6组旋变器引线与外部测控电路连接;检查确保阀芯7-1锥体完全堵塞阀体6阀口6-8,即阀门处于关闭状态;打开调节介质进口管和调节介质出口管阀门,再启动屏蔽电动调节阀驱动阀芯7-1运动缓慢打开阀门,通过旋变器12的返馈信号监测阀门的开启程度,其阀芯7-1运动过程是通过电机转子2经减速器8变速后驱动驱动套7-2转动,与驱动套7-2螺旋传动的阀芯7-1,因止转体的限制无法一同进行转动,而只能沿阀体6阀芯运动腔6-5作直线运动,从而完成阀芯7-1的行程控制,即阀门启闭的控制,其监测过程是通过旋变器12将电机转子2的转动信号转换成电反馈信号以确定阀芯7-1的位置,从而掌握阀门的开启程度;当带压或不带压的调节介质由调节介质进口管进入阀入口6-1后,快速通过阀芯运动腔6-5、驱动套运动孔6-6、调节介质平衡槽6-9、减速器安装孔6-7、调节介质平衡槽5-4、调节介质平衡孔5-3进入电机转子2与屏蔽套1之间间隙,再快速通过后盖端旋变器与轴承总成11上设置的后盖介质平衡孔11-4及旋变器转子12-3与副屏蔽套13之间间隙进入介质平衡室11-2,可使阀体端轴承总成5和后盖端旋变器与轴承总成11的轴承两端迅速充满调节介质而不受冲击;随着调节介质的进入,在电机转子2与屏蔽套1之间间隙内调节介质压力逐渐上升到与间隙外的调节介质压力相等,不可压缩的惰性液体同时也在惰性液体平衡室9-3与电机定子3、屏蔽套1、电机壳体4、旋变器定子12-2和副屏蔽套13之间通过径向惰性液体平衡孔9-4、惰性液体平衡槽9-5及惰性液体平衡孔11-3快速自由流动,实时平衡屏蔽套1、副屏蔽套13和压力平衡膜片10两侧的压力,达到屏蔽套1、副屏蔽套13与压力平衡膜片10本身不受力的效果,从而不需要增加屏蔽套1及副屏蔽套13的厚度,提高了传动效率和使用寿命;阀体端轴承总成5和后盖端旋变器与轴承总成11为电机转子2和屏蔽套1以及旋变器转子12-3和副屏蔽套13提供稳定的支撑。

Claims (1)

1.一种高压超高压屏蔽电动调节阀,其特征为由阀体、减速器、阀芯组件、电机壳体、电机定子、3组电机引线组件、屏蔽套、电机转子、阀体端轴承总成、后盖、后盖端旋变器与轴承总成、旋变器、6组旋变器引线组件、副屏蔽套和压力平衡膜片构成;
阀体是由带凸台平盖、圆柱体及两者间过度锥体同轴构成的组合体;自凸台端面在阀体中心线同轴依次设置减速器安装孔、驱动套运动孔、阀芯运动腔、阀口以及阀入口;自圆柱体外圆柱面至阀芯运动腔近阀口处径向设置与阀芯运动腔相通的阀出口;减速器安装孔底部径向设置调节介质平衡槽;平盖凸台的圆柱面设置密封槽;平盖外圆至凸台间环面上均布安装在电机壳体上的螺栓孔;
减速器为通用的输入轴与输出轴同轴线的行星齿轮减速器或摆线针轮减速器,其输入轴为高速端,输出轴为低速端;减速器输入轴轴头有与电机转子轴输出端轴头平键或花键连接相匹配的连接孔,减速器输出轴轴头有与阀芯驱动套相连接的螺纹孔,减速器高速端端面有与阀体端轴承总成法兰盘端面定位销盲孔B1相匹配的定位销盲孔B2;
阀芯组件由阀芯、驱动套构成;阀芯是锥体、止转体及螺纹柱构成的组合体,阀芯锥体形状与阀口相匹配,止转体为圆柱体的柱面沿轴向切割平面形成止转平面构成,止转体横截面形状与阀体阀芯运动腔相匹配;驱动套为圆筒体,其一端沿轴线设置螺纹孔,与阀芯螺纹柱相匹配;另一端沿轴线设置与减速器输出轴轴头相匹配的沉孔,螺纹孔与沉孔之间设置通孔,通过螺钉将套装入减速器输出轴轴头的驱动套固定连接在减速器输出轴轴头上;
电机壳体,是在内腔设置安装电机定子、电机簧片固定圈、旋变器簧片固定圈、阀体端轴承总成、阀体平盖凸台、后盖端旋变器与轴承总成及后盖相匹配的台阶孔的腔体;在固定阀体端轴承总成的台阶上设置与阀体端轴承总成的定位销孔A匹配的定位销盲孔A1,台阶近内腔边缘设置安装屏蔽套的减薄环A;在固定后盖端旋变器与轴承总成的台阶上设置与后盖端旋变器与轴承总成的定位销孔C匹配的定位销盲孔C1;在电机壳体的两端分别设置与阀体平盖螺栓孔和后盖螺栓孔相匹配的螺纹孔;在电机壳体外圆柱面与后盖径向惰性液体平衡孔之一位置相对应的位置贯通设置惰性液体充装孔;在电机壳体的外圆柱面的中间位置设置环形凹槽,其上密封固定套装定子冷却套构成定子冷却室,定子冷却套为内直径与电机壳体外圆柱面直径相同的整体圆筒或者为外直径与电机壳体外圆柱面直径相同的双片半圆弧板;在安装电机簧片固定圈的对应位置的电机壳体壁上,设置3个安装电机引线组件的孔,在安装旋变器簧片固定圈的对应位置的电机壳体壁上,设置6个安装旋变器引线组件的孔,在定子冷却套与电机壳体之间固定安装电机引线开孔护套和旋变器引线开孔护套;
电机定子由定子铁心和绕组线圈构成,缠有绕组的电机定子形状为两端具有凸台的圆筒体,带绕组筒体内腔与屏蔽套外圆柱面相匹配,配合关系为间隙配合,带绕组筒体外圆与电机壳体内孔为过盈配合,朝向后盖一端凸台的外圆柱与电机簧片固定圈的内孔固定连接;
3组电机引线组件分别由电机簧片固定圈、簧片、固定螺钉、压线螺钉、电机引线、密封绝缘胶、绝缘套、触点构成;电机簧片固定圈是用绝缘材料制作的环形体,电机簧片固定圈厚度及内孔与电机定子朝向后盖一端凸台的长度及外圆相匹配,其外圆与电机壳体内腔相匹配;在电机簧片固定圈外圆设置与3组电机引线组件安装孔相对应的簧片固定槽,簧片固定槽底面上设置有螺钉孔和定子线圈引线通过孔;簧片为U字形,U字形簧片一端设置匹配固定螺钉的螺纹孔和定子线圈引线连接孔,定子线圈引线插入簧片固定槽底面上的定子线圈引线通过孔,和簧片上的定子线圈引线连接孔内,并固定在簧片上,用固定螺钉穿过电机簧片固定圈上设置的螺钉孔,旋进簧片的螺纹孔,将簧片固定在电机簧片固定圈上,定子线圈引线将定子线圈与簧片连通,U字形簧片另一端借助簧片的弹性在安装后紧密贴紧触点;绝缘套为绝缘材料做成的一端带有挡环的圆套,将圆套无挡环的一端从电机壳体内腔以过盈配合安装入电机引线组件安装孔内,触点的位置与绝缘套挡环相匹配,电机引线一端穿过电机引线组件安装孔及绝缘套后与触点固定连接,另一端为三相电源连接端;然后充装密封绝缘胶将3组电机引线固定在电机引线安装孔中心位置,也将与电机引线固定的触点固定在与绝缘套挡环相匹配的位置;待密封绝缘胶固化后,安装压线螺钉;
屏蔽套为套装在电机定子与电机转子之间的薄壁圆筒,其内腔直径与电机转子为间隙配合,其外径与电机定子内腔为间隙配合;其前后两端分别固定安装在阀体端轴承总成和后盖端旋变器与轴承总成上,与后盖端旋变器与轴承总成连接的一端带有温度补偿波纹;
电机转子由转子轴及缠绕在其中部的圆柱状绕组或安装在其中部的圆柱状鼠笼构成;与阀体端轴承总成匹配的转子轴为电机转子输出端,设置有与阀体端轴承总成的轴承的轴承内圈或者轴瓦相匹配的轴颈以及与减速器输入轴连接孔相匹配的带平键或花键轴头;与后盖端旋变器与轴承总成相匹配的转子轴端,设置有与后盖端旋变器与轴承总成的轴承的轴承内圈或者轴瓦相匹配的轴颈以及与旋变器转子轴孔平键或花键连接相匹配的轴头;电机转子中部外圆柱面与屏蔽套的腔体相匹配,配合关系为间隙配合;
阀体端轴承总成由带凸台的法兰盘、凸台轴心设置轴承孔形成的轴承体及安装在轴承孔内的轴承构成,轴承为滚动轴承或者滑动轴承,在法兰盘上设置与电机壳体固定阀体端轴承总成安装台阶上定位销盲孔A1相匹配的定位销孔A以及与减速器的定位销盲孔B2相匹配的定位销盲孔B1;在轴承体的端面轴承孔外缘沿轴线设置贯通的调节介质平衡孔,同时在法兰盘端面调节介质平衡孔的位置设置与减速器安装孔相通的调节介质平衡槽;
后盖为带凸台的平盖,在凸台端面的轴线位置设置与后盖端旋变器与轴承总成相配合的沉孔,沉孔心部位置设置凹槽为惰性液体平衡室,凸台的圆柱面设置密封槽;凸台端面边缘位置设置与后盖端旋变器与轴承总成的定位销孔C和电机壳体的定位销盲孔C1相匹配的定位销盲孔C2;凸台外圆柱面上设置径向惰性液体平衡孔和惰性液体平衡槽,其中之一与惰性液体充装孔位置相匹配;平盖环面上均布安装在电机壳体上的螺栓孔;
后盖端旋变器与轴承总成是由轴承、旋变器、副屏蔽套和承载体构成,其中承载体由构成后盖轴承体的小圆柱体、构成旋变器体的大圆柱体、过度锥体及带凸台的法兰盘同轴构成;轴承体的轴心位置设置轴承孔,在轴承孔内安装轴承,轴承为滚动轴承或者滑动轴承;旋变器体的轴心设置旋变器安装孔,在旋变器安装孔内安装旋变器,旋变器安装孔壁上设置与旋变器簧片固定圈位置相匹配的旋变器引线安装孔,旋变器体外圆与旋变器簧片固定圈内孔相匹配;带凸台法兰盘的凸台与后盖沉孔相匹配,法兰盘凸台轴心设置介质平衡室,法兰盘凸台的外边缘有安装压力平衡膜片的减薄环C,将压力平衡膜片固定安装于减薄环C;介质平衡室、旋变器安装孔和轴承孔同轴设置;后盖端旋变器与轴承总成的轴承体端部边缘有安装屏蔽套的减薄环B,将带温度补偿波纹一端的屏蔽套密封固定安装于减薄环B;介质平衡室与旋变器安装孔相交处有固定安装副屏蔽套圆环面的减薄环D,旋变器安装孔底部有固定安装副屏蔽套圆筒端的减薄环E,将副屏蔽套的圆环面及圆筒端分别固定安装于减薄环D和减薄环E;在法兰盘上分别设置定位销孔C和与后盖惰性液体平衡槽对应的惰性液体平衡槽,同时在旋变器体上设置一端与惰性液体平衡槽相连通、一端与电机定子内腔相连通的径向和轴向的惰性液体平衡孔,定位销孔C与相匹配的电机壳体的定位销盲孔C1和后盖的定位销盲孔C2对应匹配;在后盖轴承体端面轴承孔外侧沿轴线设置后盖介质平衡孔;
旋变器为通用的磁阻式旋转变压器,由带孔的无线圈圆柱状转子与带有励磁绕组和输出绕组的圆柱状定子构成;旋变器转子为带孔柱体,旋变器转子孔与后盖端电机转子的平键或花键连接的转子轴轴头相匹配,旋变器转子柱面与副屏蔽套内孔间隙配合;旋变器定子有三组绕组共6根旋变器引线,旋变器定子内孔与副屏蔽套外圆间隙配合,旋变器定子外圆与后盖端旋变器与轴承总成的旋变器安装孔过盈配合;
6组旋变器引线组件分别由旋变器簧片固定圈、簧片、固定螺钉、压线螺钉、旋变器引线、密封绝缘胶、绝缘套、触点构成;旋变器簧片固定圈是用绝缘材料制作的环形体,旋变器簧片固定圈厚度及内孔与后盖端旋变器与轴承总成旋变器体的长度及外圆相匹配,其外圆与电机壳体内腔相匹配;在旋变器簧片固定圈外圆设置与6组旋变器引线组件安装孔相对应的簧片固定槽,簧片固定槽底面上设置有螺钉孔和旋变器线圈引线通过孔;簧片为U字形,U字形簧片一端设置匹配固定螺钉的螺纹孔和旋变器线圈引线连接孔,用固定螺钉穿过旋变器簧片固定圈上设置的螺钉孔,旋进簧片的螺纹孔,将簧片固定在旋变器簧片固定圈上,旋变器线圈引线插入簧片固定槽底面上的旋变器线圈引线通过孔,和簧片上的旋变器线圈引线连接孔内,并固定在簧片上,旋变器线圈引线将旋变器线圈与簧片连通,U字形簧片另一端借助簧片的弹性在安装后紧密贴紧触点;绝缘套为绝缘材料做成的一端带有挡环的圆套,将圆套无挡环的一端从电机壳体内腔以过盈配合安装入旋变器引线组件安装孔内,触点的位置与绝缘套挡环相匹配,旋变器引线一端穿过旋变器引线组件安装孔及绝缘套后与触点固定连接,另一端为旋变器测控线连接端;然后充装密封绝缘胶将6组旋变器引线固定在旋变器引线安装孔中心位置,也将与旋变器引线固定的触点固定在与绝缘套挡环相匹配的位置;待密封绝缘胶固化后,安装压线螺钉;
压力平衡膜片是密封固定在后盖端旋变器与轴承总成介质平衡室上,与介质平衡室边缘环槽相匹配的带圆环波纹的圆形膜片;
副屏蔽套为套装在旋变器定子与旋变器转子之间一端带有圆环面的薄壁圆筒,其内腔直径与旋变器转子为间隙配合,其外径与旋变器定子内腔为间隙配合;其前后两端分别固定安装在后盖端旋变器与轴承总成的减薄环D和减薄环E上;
总安装过程:
首先,将内径与电机壳体外径相同的定子冷却套圆筒直接套装在电机壳体外圆柱上的环形凹槽上,或者将外径与电机壳体外径相同的定子冷却套双片半圆弧板包覆在电机壳体外圆柱上的环形凹槽上后固定连接成圆筒,再将定子冷却套密封圆筒固定安装在电机壳体外圆柱上的环形凹槽与电机壳体外圆柱面相交部位,构成定子冷却室;在定子冷却套上固定安装与定子冷却室相通的定子冷却液入口和定子冷却液出口,在定子冷却套与电机壳体间固定安装电机引线开孔护套和旋变器引线开孔护套;
然后,分别将3组电机引线组件的绝缘套从电机壳体内腔以过盈配合安装入电机引线组件安装孔内,将电机引线一端导线端部与触点安装固定,另一端穿过绝缘套内孔和电机壳体筒壁上的电机引线安装孔,移动触点至与绝缘套挡环相匹配的位置,然后充装密封绝缘胶,将电机引线固定在电机引线安装孔中心位置,并将与电机引线固定的触点固定在与绝缘套挡环相匹配的位置,待胶固化后,安装压线螺钉;
第三,分别将6组旋变器引线组件的绝缘套从电机壳体内腔以过盈配合安装入旋变器引线组件安装孔内,将旋变器引线一端导线端部与触点安装固定,另一端穿过绝缘套内孔和电机壳体筒壁上的旋变器引线安装孔,移动触点至与绝缘套挡环相匹配的位置,然后充装密封绝缘胶,将旋变器引线固定在旋变器引线安装孔中心位置,并将与旋变器引线固定的触点固定在与绝缘套挡环相匹配的位置,待胶固化后,安装压线螺钉;
第四,分别将3组定子线圈引线穿入匹配定子线圈的电机簧片固定圈上的定子线圈引线通过孔及簧片上的定子线圈引线连接孔,再将簧片通过固定螺钉安装在电机簧片固定圈上,并将电机簧片固定圈上的簧片沿周向对准安装在电机壳体上的电机引线组件触点,然后将电机簧片固定圈固定安装在电机定子朝向后盖端的凸台上,将定子线圈引线端部与簧片固定连接;将电机定子以过盈配合关系安装进电机壳体的内腔,电机簧片固定圈上的簧片借助簧片的弹性紧密贴紧触点;
第五,先将旋变器线圈引线穿过后盖端旋变器与轴承总成的旋变器线圈引线固定孔,再将旋变器定子过盈配合地装入后盖端旋变器与轴承总成的旋变器安装孔,向旋变器线圈引线固定孔充装密封绝缘胶,固化后旋变器线圈引线固定于旋变器线圈引线固定孔中心位置;将副屏蔽套的非圆环面端装入旋变器定子内孔,将副屏蔽套的圆环面端和非圆环面端分别固定安装于减薄环D和减薄环E上;将旋变器线圈引线穿入旋变器簧片固定圈上的旋变器线圈引线通过孔及簧片上的旋变器线圈引线连接孔,再将簧片通过固定螺钉安装在旋变器簧片固定圈上,将旋变器簧片固定圈固定安装在后盖端旋变器与轴承总成旋变器体的外圆上,将旋变器线圈引线端部固定安装于簧片上的旋变器线圈引线连接孔;将电机转子朝向后盖一端上设置的,与后盖端旋变器与轴承总成的滚动轴承内圈或者滑动轴承轴瓦相匹配的轴颈及旋变器转子相匹配的轴头,安装进后盖端旋变器与轴承总成的滚动轴承内圈或者滑动轴承轴瓦及旋变器转子内孔内,配合关系均为过盈配合,相匹配旋变器转子的电机转子轴头安装紧固螺钉;将屏蔽套带有温度补偿波纹的一端朝向后盖端旋变器与轴承总成方向套装进电机转子,将屏蔽套带有温度补偿波纹的一端,固定安装在后盖端旋变器与轴承总成的轴承体上的减薄环B上;将压力平衡膜片固定安装于后盖端旋变器与轴承总成法兰盘凸台的减薄环C上;
第六,将后盖端旋变器与轴承总成上的定位销孔C对准电机壳体上的定位销盲孔C1,旋变器簧片固定圈上的簧片同时沿周向也对准了安装在电机壳体上的旋变器引线组件触点;将连成一体的电机转子、屏蔽套、后盖端旋变器与轴承总成、旋变器、匹配旋变器线圈的簧片固定圈和压力平衡膜片自电机壳体后盖端一同装进电机定子内腔,贯穿定位销孔C和定位销盲孔C1插入定位销C进行定位,旋变器簧片固定圈上的簧片借助簧片的弹性紧密贴紧触点;将屏蔽套无温度补偿波纹一端固定安装在电机壳体中安装阀体端轴承总成的台阶孔的减薄环A上;
第七,将阀体端轴承总成的轴承的滚动轴承外圈或者滑动轴承轴瓦安装进机头端轴承总成的轴承体的轴承孔内,对齐阀体端轴承总成定位销孔A与电机壳体安装阀体端轴承总成台阶孔上的定位销盲孔A1,插入定位销A进行定位,阀体端轴承总成的轴承的滚动轴承内圈或者滑动轴承轴瓦安装进电机转子阀体端的轴颈,与此同时阀体端轴承总成安装进电机壳体中安装阀体端轴承总成的台阶孔内;将阀体端轴承总成上的定位销盲孔B1插入定位销B,将减速器的定位销盲孔B2套装入定位销B,将减速器输入轴轴头平键或花键连接孔与电机转子轴输出端的平键或花键轴头匹配相连;将阀芯组件的驱动套沉孔装入减速器输出轴轴头上并用螺钉安装固定;最后将阀芯螺纹柱旋入驱动套相匹配的螺纹腔内;
第八,将调节介质出口管和调节介质入口管连接于阀体上的阀出口和阀入口;然后将阀体凸台的圆柱面上的密封槽内安装密封圈,将阀体安装在电机壳体的阀体端端面,阀芯运动腔、驱动套运动孔以及减速器安装孔对中套装到阀芯、驱动套以及减速器上,用阀体螺栓套件将阀体固定在电机壳体上;
第九,将后盖的凸台上的密封槽内安装密封圈后,安装在电机壳体的后盖端端面,后盖的定位销盲孔对应安装到后盖端旋变器与轴承总成上相匹配的定位销上,此时后盖的惰性液体平衡槽与后盖端旋变器与轴承总成惰性液体平衡槽及惰性液体充装孔位置相对应,用后盖螺栓套件将后盖固定在电机壳体上;最后,从电机壳体上的惰性液体充装孔充装惰性液体,充满后上紧密封螺钉完成安装。
CN201910032933.1A 2019-01-14 2019-01-14 一种高压超高压屏蔽电动调节阀 Active CN10989953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32933.1A CN109899537B (zh) 2019-01-14 2019-01-14 一种高压超高压屏蔽电动调节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32933.1A CN109899537B (zh) 2019-01-14 2019-01-14 一种高压超高压屏蔽电动调节阀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99537A CN109899537A (zh) 2019-06-18
CN109899537B true CN109899537B (zh) 2020-03-24

Family

ID=669438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32933.1A Active CN109899537B (zh) 2019-01-14 2019-01-14 一种高压超高压屏蔽电动调节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899537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731890A1 (de) * 1977-07-14 1979-01-18 Baelz Gmbh Helmut Stellantrieb fuer die axiale verstellung einer stellspindel eines ventiles o.dgl.
CN101359849A (zh) * 2008-09-16 2009-02-04 山东大学 高压超高压介质环境屏蔽电机
CN201547371U (zh) * 2009-12-09 2010-08-11 天津津伯仪表技术有限公司 直流开关型小推力电动执行机构
WO2009065202A3 (en) * 2007-11-23 2010-12-29 Coester Oskar H W Actuator with rotating control panel
CN102686923A (zh) * 2009-11-13 2012-09-19 费希尔控制国际公司 具有内载荷装置的电致动器
CN103090082A (zh) * 2012-12-31 2013-05-08 张家政 密封阀开关电机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731890A1 (de) * 1977-07-14 1979-01-18 Baelz Gmbh Helmut Stellantrieb fuer die axiale verstellung einer stellspindel eines ventiles o.dgl.
WO2009065202A3 (en) * 2007-11-23 2010-12-29 Coester Oskar H W Actuator with rotating control panel
CN101359849A (zh) * 2008-09-16 2009-02-04 山东大学 高压超高压介质环境屏蔽电机
CN102686923A (zh) * 2009-11-13 2012-09-19 费希尔控制国际公司 具有内载荷装置的电致动器
CN201547371U (zh) * 2009-12-09 2010-08-11 天津津伯仪表技术有限公司 直流开关型小推力电动执行机构
CN103090082A (zh) * 2012-12-31 2013-05-08 张家政 密封阀开关电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99537A (zh) 2019-06-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40981A (zh) 一种可拆装的磁悬浮储能飞轮转子
CN102788022B (zh) 一种高可靠性的微型机械泵
CN109899537B (zh) 一种高压超高压屏蔽电动调节阀
CN102629796B (zh) 管件内高压成型等壁厚螺杆马达的加工工艺
CN109899314B (zh) 一种高压超高压屏蔽压缩机
CN109737072B (zh) 一种高压或超高压屏蔽泵
CN208483168U (zh) 压铆装置
CN105598732A (zh) 一种电动直线进给单元及其装配方法
CN109701445B (zh) 一种高压或超高压屏蔽搅拌釜
CN218997315U (zh) 一种液压电气组合式旋转接头
CN208503243U (zh) 一种碳纤维复合传动轴
CN209830158U (zh) 一种数控电动螺旋压力机
CN201535715U (zh) 航空发动机轮盘定心衬套试验装置
CN204413721U (zh) 一种内置式机床主轴驱动装置
CN109513891A (zh) 一种用于小方坯连铸高拉速结晶器的剖分式水套
US11466610B2 (en) Rotor for an electric drive machine for driving a compressor, a turbine or a charger shaft of a turbocharger, and turbocharger comprising an electric drive machine and such a rotor
CN102913455A (zh) 耐腐蚀的管道泵
CN210518071U (zh) 一种具有高集成度自锁定永磁同步伺服电机
CN205342628U (zh) 一种电动直线进给单元
CN203390863U (zh) 一种手动式封闭衬套拆卸工具
CN101359849A (zh) 高压超高压介质环境屏蔽电机
CN208663095U (zh) 一种中空谐波四轴平台
CN219202887U (zh) 一种密封式双余度旋转变压器
CN107370337B (zh) 永磁联轴器的立式安装结构及方法和在线分离与复位方法
CN104551812A (zh) 一种内置式机床主轴驱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