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96632B - 一种喀斯特山区退化湿地生态恢复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喀斯特山区退化湿地生态恢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96632B
CN109896632B CN201910238992.4A CN201910238992A CN109896632B CN 109896632 B CN109896632 B CN 109896632B CN 201910238992 A CN201910238992 A CN 201910238992A CN 109896632 B CN109896632 B CN 10989663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graded wetland
cofferdam
wetland
boundary
conca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3899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896632A (zh
Inventor
冯图
肖群英
李望军
梁琴
饶成杰
魏玲珑
张玉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izhou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Science
Original Assignee
Guizhou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Scienc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izhou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Science filed Critical Guizhou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Science
Priority to CN20191023899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896632B/zh
Publication of CN1098966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966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8966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966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1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 Y02A40/22Improving land use; Improving water use or availability; Controlling erosion

Landscapes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喀斯特山区退化湿地生态恢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待恢复的退化湿地的边界,在边界的最低处建立围堰并在围堰上设立闸门;2)测绘边界内待恢复的退化湿地的地形,并标注地形内凹地、丘陵或土丘的位置,由凹地最低点向围堰的闸门处开挖排水渠;3)查找退化湿地边界内落水洞、裂隙数量和位置,将退化湿地边界内的丘陵或土丘的土分别转运至对应最近的落水洞或裂隙区域内;4)通过闸门来控制退化湿地内凹地的水位,并有规划地在凹地内种植泥炭藓。本发明的喀斯特山区退化湿地生态恢复方法可以以最低的成本有效地恢复喀斯特山区退化湿地的生态。

Description

一种喀斯特山区退化湿地生态恢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喀斯特山区退化湿地生态恢复方法。
背景技术
湿地恢复又称湿地修复,是指通过生态技术或生态工程对退化或消失的湿地进行修复或重建,再现干扰前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相关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征,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我国亚高山湿地发育典型、类型多样、功能强大,具有无可替代的环境、生态及社会功能,是高原区域维护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生态系统,是维持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地区,是影响及响应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之一。但是,近年来由于受到自然因素及人为活动的干扰,高原湿地退化严重,高原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中国西南亚热带喀斯特主要分布于广西、贵州、云南省、四川、重庆、湖南、湖北七省区,西南喀斯特地区是我国碳酸盐岩分布最集中的地区,由于地层岩性较纯,加之经受过多期构造破坏作用,在炎热多雨的气候条件下,岩溶异常发育,地表峰丛、峰林、洼地、谷地处处可见,地下溶洞、裂隙相互交错,形成地表地下双层岩溶空间结构。由于上述喀斯特地区的地质特点,使得喀斯特山区的湿地环境十分脆弱,水土流失严重,湿地退化严重。
目前,常见的高原湿地的修复方法是在湿地处设置挡水坝,通过挡水坝来提升水位,这虽然保持了湿地的水位,但是对于湿地植被的恢复效果并不明显,其主要原因是水位的快速升高并不利于水生植被恢复,也无法提高湿地的保水能力,另外现有的挡水坝皆由钢筋混凝土材料制成,不但造价高昂而且也破坏了湿地的环境。
另外,特别针对喀斯特山区的湿地恢复技术的研究鲜有报道。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喀斯特山区退化湿地生态恢复方法,该方法可以以最低的成本有效地恢复喀斯特山区退化湿地的生态。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一种喀斯特山区退化湿地生态恢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确定待恢复的退化湿地的边界,在边界的最低处建立围堰并在围堰上设立闸门;2)测绘边界内待恢复的退化湿地的地形,并标注地形内凹地、丘陵或土丘的位置,由凹地最低点向围堰的闸门处开挖排水渠;3)查找退化湿地边界内落水洞、裂隙数量和位置,将退化湿地边界内的丘陵或土丘的土分别转运至对应最近的落水洞或裂隙区域内;4)通过闸门来控制退化湿地内凹地的水位,并有规划地在凹地内种植泥炭藓,所述泥炭藓主要采用以下方法种植:将粗叶泥炭藓鲜品植株体整条或切碎成0.5cm—5cm长的碎段,作为种苗,将种苗撒播在凹地内水池的边缘,当泥炭藓生长到顶部高度超出水面15-20厘米时,通过闸门蓄水,升高水位,使泥炭藓的顶部高度距离水面高度不超过3cm-10cm,凹地内水位上升后,在水池新的边缘以上述方式种植新的泥炭藓。进一步,所述围堰的断面呈梯形,所述围堰采用以下方法筑造:在地面竖立木桩,在木桩处用砂砾石经碾压压实形成梯形的坝心,再用可降解的编织袋装土石在坝心两侧砌码形成围堰;在围堰处预留缺口,在缺口两侧用混凝土加固,缺口处设置闸门。
进一步,步骤4中在凹地水池内部种植沉水植物和漂浮植物用于覆盖水池。
进一步,在退化湿地内的丘陵或土丘位置处种植水杉或水松。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一种喀斯特山区退化湿地生态恢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待恢复的退化湿地的边界,在边界的最低处建立围堰并在围堰上设立闸门;2)测绘边界内待恢复的退化湿地的地形,并标注地形内凹地、丘陵或土丘的位置,由凹地最低点向围堰的闸门处开挖排水渠;3)查找退化湿地边界内落水洞、裂隙数量和位置,将退化湿地边界内的丘陵或土丘的土分别转运至对应最近的落水洞或裂隙区域内;4)通过闸门来控制退化湿地内凹地的水位,并有规划地在凹地内种植泥炭藓。本发明的喀斯特山区退化湿地生态恢复方法有效地解决了喀斯特山区因落水洞和裂隙多导致的水土保持难度大、湿地生态退化的技术问题,并以最低的成本有效地恢复喀斯特山区退化湿地的生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喀斯特山区退化湿地生态恢复方法中显示围堰、排水渠、凹地三者之间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喀斯特山区退化湿地生态恢复方法中闸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喀斯特山区退化湿地生态恢复方法中围堰断面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3所示,本发明的一种喀斯特山区退化湿地生态恢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确定待恢复的退化湿地的边界,在边界的最低处建立围堰1并在围堰上设立闸门2;2)测绘边界内待恢复的退化湿地的地形,并标注地形内凹地3、丘陵4的位置,由凹地最低点向围堰的闸门处开挖排水渠5,通过排水渠连通闸门和凹地最低点的目的是,可以通过设置闸门挡水板的高度来控制湿地水位;3)查找退化湿地边界内落水洞、裂隙数量和位置,将退化湿地边界内的丘陵或土丘的土分别转运至对应最近的落水洞或裂隙区域内,上述方法的目的是防止湿地内的水不通过闸门流失;4)通过闸门来控制退化湿地内凹地的水位,在凹地水池内部种植沉水植物和漂浮植物用于覆盖水池减少水分蒸发速度,在退化湿地内的丘陵或土丘位置处种植水杉或水松以进一步提高遮光效果,达到进一步降低蒸发速度的目的,同时有规划地在凹地内种植泥炭藓,所述泥炭藓主要采用以下方法种植:将粗叶泥炭藓鲜品植株体整条或切碎成0.5cm—5cm长的碎段,作为种苗,将种苗撒播在凹地内水池的边缘,当泥炭藓生长到顶部高度超出水面15-20厘米时,通过闸门蓄水,升高水位,使泥炭藓的顶部高度距离水面高度不超过3cm-10cm,凹地内水位上升后,在水池新的边缘以上述方式种植新的泥炭藓。本发明通过阶段性的提高水位促进了泥炭藓的快速生长,使得湿地生态得以快速恢复。
作为上述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围堰1的断面呈梯形,所述围堰采用以下方法筑造:在地面竖立木桩11,在木桩处用砂砾石12经碾压压实形成梯形的坝心,再用可降解的编织袋13装土石在坝心两侧砌码形成围堰;在围堰处预留缺口,在缺口两侧用混凝土加固,缺口处设置闸门2,优选的,所述闸门包括多块并列设置的挡水板21和两根竖向设置的立柱22,所述挡水板上设置有竖向设置的通孔,所述两根立柱可同时插入到所述通孔中,所述挡水板的上下高度为10CM,每相邻两块挡水板之间密封连接,所述闸门还包括横跨缺口固定设置的横梁23、竖向设置在横梁中部的螺杆24、设置在螺杆底端的压板25,所述螺杆与横梁之间螺纹配合,所述螺杆与压板之间转动配合。根据湿地内泥炭藓的长势,大约每3-4个月左右增加一块挡水板,旋转螺杆通过压板压紧挡水板进行挡水,对围堰的结构改进可以降低围堰的建造成本,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污染。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发明未详细描述的技术、形状、构造部分均为公知技术。

Claims (4)

1.一种喀斯特山区退化湿地生态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确定待恢复的退化湿地的边界,在边界的最低处建立围堰并在围堰上设立闸门;
2)测绘边界内待恢复的退化湿地的地形,并标注地形内凹地、丘陵或土丘的位置,由凹地最低点向围堰的闸门处开挖排水渠;
3)查找退化湿地边界内落水洞、裂隙数量和位置,将退化湿地边界内的丘陵或土丘的土分别转运至对应最近的落水洞或裂隙区域内;
4)通过闸门来控制退化湿地内凹地的水位,并有规划地在凹地内种植泥炭藓,所述泥炭藓主要采用以下方法种植:将粗叶泥炭藓鲜品植株体整条或切碎成0.5cm—5cm长的碎段,作为种苗,将种苗撒播在凹地内水池的边缘,当泥炭藓生长到顶部高度超出水面15-20厘米时,通过闸门蓄水,升高水位,使泥炭藓的顶部高度距离水面高度不超过3cm-10cm,凹地内水位上升后,在水池新的边缘以上述方式种植新的泥炭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喀斯特山区退化湿地生态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围堰的断面呈梯形,所述围堰采用以下方法筑造:在地面竖立木桩,在木桩处用砂砾石经碾压压实形成梯形的坝心,再用可降解的编织袋装土石在坝心两侧砌码形成围堰;在围堰处预留缺口,在缺口两侧用混凝土加固,缺口处设置闸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喀斯特山区退化湿地生态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在凹地水池内部种植沉水植物和漂浮植物用于覆盖水池。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喀斯特山区退化湿地生态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退化湿地内的丘陵或土丘位置处种植水杉或水松。
CN201910238992.4A 2019-03-27 2019-03-27 一种喀斯特山区退化湿地生态恢复方法 Active CN1098966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38992.4A CN109896632B (zh) 2019-03-27 2019-03-27 一种喀斯特山区退化湿地生态恢复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38992.4A CN109896632B (zh) 2019-03-27 2019-03-27 一种喀斯特山区退化湿地生态恢复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96632A CN109896632A (zh) 2019-06-18
CN109896632B true CN109896632B (zh) 2022-01-21

Family

ID=669530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38992.4A Active CN109896632B (zh) 2019-03-27 2019-03-27 一种喀斯特山区退化湿地生态恢复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89663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21925B (zh) * 2021-09-18 2023-11-24 北京师范大学 一种基于水生土三要素的湿地动态边界确定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62947A (zh) * 2009-07-23 2011-02-02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一种迹地型退化湿地恢复方法
CN103314763A (zh) * 2013-07-09 2013-09-25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一种退化高原湖泊湿地微改造植被恢复方法
CN106192873A (zh) * 2016-07-21 2016-12-07 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 海岛湿地生态保水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62947A (zh) * 2009-07-23 2011-02-02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一种迹地型退化湿地恢复方法
CN103314763A (zh) * 2013-07-09 2013-09-25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一种退化高原湖泊湿地微改造植被恢复方法
CN106192873A (zh) * 2016-07-21 2016-12-07 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 海岛湿地生态保水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96632A (zh) 2019-06-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90931B (zh) 一种水库消落带陡坡地区受损生态系统修复方法
CN101580305B (zh) 一种用于改善水库消落区生态环境的湿地治理方法
CN110984066B (zh) 一种人工潮沟滩涂生态自修复系统及建设方法
CN114223344B (zh) 一种高原高寒矿区的冻土层修复方法
CN205012180U (zh) 生态型反包式土工格栅加筋尾矿砂路基
CN106368227A (zh) 一种稀土迹地边坡生态防水力侵蚀系统及方法
CN108316243A (zh) 山区生态河道技术
CN108166520B (zh) 电力输电线路工程建设水土保持方法
CN101507405B (zh) 一种干旱荒漠区人工恢复柽柳自维持能力的方法
CN105248007A (zh) 黄河泥沙复垦采煤沉陷地交替多层多次充填土壤重构方法
CN108411856B (zh) 一种河道弃渣岸坡生态修复结构及方法
CN111201853A (zh) 一种基于多孔纤维棉的植物种植方法
CN110915348A (zh) 一种石漠化山地生态修复方法
CN109896632B (zh) 一种喀斯特山区退化湿地生态恢复方法
CN103650694B (zh) 一种侵蚀沟复垦方法
CN111877256A (zh) 一种采煤沉陷区生态屏障的构筑方法
Frumkin Interaction between karst, water and agriculture over the climatic gradient of Israel
CN112359775A (zh) 一种消减波浪和减少沙滩泥化的生态带构建方法
CN206245319U (zh) 一种防稀土迹地边坡水力侵蚀系统
CN110512562A (zh) 一种河道生态修复构建方法
CN114215003B (zh) 一种入海口地区景观地形营造时水土涵养生态系统的施工方法
CN206245320U (zh) 一种稀土迹地边坡生态防护系统
CN201962646U (zh) 一种生态砂土堤防结构
CN105544464B (zh) 一种山区中小河流清滩料筑堤施工方法
CN218842992U (zh) 一种用于渠道的生态护坡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