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93355A - 一种孕妇辅助翻身护理床 - Google Patents

一种孕妇辅助翻身护理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93355A
CN109893355A CN201910167884.2A CN201910167884A CN109893355A CN 109893355 A CN109893355 A CN 109893355A CN 201910167884 A CN201910167884 A CN 201910167884A CN 109893355 A CN109893355 A CN 1098933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ght sides
pregnant woman
reel
cabinet
ratch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6788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893355B (zh
Inventor
谢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ang Lian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1016788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893355B/zh
Publication of CN1098933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933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8933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9335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ccommodation For Nursing Or Treatment Tables (AREA)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护理床,尤其涉及一种孕妇辅助翻身护理床。本发明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辅助孕妇翻身,无需医护人员,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并且还能避免床垫移动的孕妇辅助翻身护理床。一种孕妇辅助翻身护理床,包括有床板、支腿、弧形杆、接触轮、摆动板、接触块、支架、箱体、摆动杆、第一弹簧、大齿轮、第一绕线轮等;床板底部左右两侧对称式的固接有支腿,床板中部开有起导向作用的开口,开口内设有可使孕妇翻身的摆动板。本发明通过拉动与孕妇翻身位置相反的第二拉环,即可使摆动板摆动带动孕妇倾斜进行翻身,更加方便,无需医护人员帮忙,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通过复位机构,则能在孕妇翻身后防止床垫偏移影响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孕妇辅助翻身护理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护理床,尤其涉及一种孕妇辅助翻身护理床。
背景技术
孕妇生完小孩后,身体非常的虚弱,需要躺在床上休息,但长时间一个姿势,身体容易麻木,血液不流畅,孕妇则需要定期进行翻身,通常孕妇翻身都是需要医护人员帮忙,由于孕妇翻身会大幅度的移动,容易导致床垫发生偏移影响使用,并且医护人员经常帮忙,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所以孕妇翻身时,需要另一个人帮忙将床垫固定,如此比较麻烦,人工成本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由于孕妇翻身会大幅度的移动,容易导致床垫发生偏移影响使用,并且医护人员经常帮忙,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的缺点,本发明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辅助孕妇翻身,无需医护人员,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并且还能避免床垫移动的孕妇辅助翻身护理床。
一种孕妇辅助翻身护理床,包括有床板、支腿、弧形杆、接触轮、摆动板、接触块、支架、箱体、摆动杆、第一弹簧、大齿轮、第一绕线轮、第一拉线、挡杆、固定杆、卡杆、第一弹片、导向轮、第二拉线、第一拉环、转轴、小齿轮、第一棘轮和驱动机构,床板底部左右两侧对称式的固接有支腿,床板中部开有起导向作用的开口,开口内设有可使孕妇翻身的摆动板,接触块安装于摆动板底部左右两侧,床板底部中间安装有弧形杆,弧形杆内侧面左右两侧都转动式的连接有具有支撑作用的接触轮,接触轮与接触块接触,床板顶部左右两侧对称式的固接有支架,箱体安装于左右两侧支架顶端之间,箱体底部左右两侧对称式的开有第一导线孔与第二导线孔,第一导线孔位于第二导线孔之间,摆动杆为两个,摆动杆分别铰接在箱体内顶部左右两侧,摆动杆后侧面上部转动式的连接有第一绕线轮,第一绕线轮上绕有第一拉线,第一拉线尾端穿过第一导线孔与摆动板顶部固定连接,大齿轮安装于第一绕线轮后侧面圆心位置,左侧摆动杆右侧上部与箱体内顶部左侧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右侧摆动杆左侧上部与箱体内顶部右侧之间也连接有第一弹簧,可对摆动杆限位的挡杆为两个,挡杆分别安装于箱体内后侧面上部左右两侧,箱体内后侧面上部左右两侧转动式的连接有转轴,转轴位于左右两侧大齿轮之间,转轴中部固接有小齿轮,小齿轮与大齿轮啮合,第一棘轮安装于小齿轮前侧面,转轴前部设有驱动机构,箱体内后侧面左右两侧上部都固接有固定杆,固定杆位于小齿轮上方,卡杆转动式的安装于固定杆前部,卡杆与第一棘轮啮合,卡杆外侧面中部与箱体内后侧面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片,导向轮为四个,四个导向轮分别安装于箱体内后侧面下部左右两侧,左右两侧摆动杆外侧面下部都连接有第二拉线,左侧第二拉线绕过下方两个导向轮再穿过右侧第二导线孔安装有第一拉环,右侧第二拉线绕过上方两个导向轮在穿过左侧第二导线孔也安装有第一拉环。
进一步说明,驱动机构包括有第三拉线、第二拉环、第二绕线轮、第一涡卷弹簧、扇形块、第二弹片、棘齿和第二棘轮,第二棘轮安装于第一棘轮内侧面,转轴前部安装有第二绕线轮,第二绕线轮上绕有第三拉线,第三拉线尾端穿过第三导线孔固接有第二拉环,第二绕线轮前侧面与转轴前端之间连接有第一涡卷弹簧,扇形块安装于转轴前部左右两侧,扇形块位于第二绕线轮后侧,扇形块侧面安装有第二弹片,棘齿安装于第二弹片外侧面,棘齿与第二棘轮啮合。
进一步说明,还包括有复位机构,复位机构包括有弹性绳、床垫、公魔术贴、母魔术贴、安装座和导轮,床板底部左右两侧对称式的开有凹槽,左侧凹槽右侧与右侧凹槽左侧都固接有安装座,导轮转动式的安装于安装座上,床板顶部左右两侧对称式的开有导孔,弹性绳为两个,弹性绳分别连接在左右两侧支腿前侧面下部,弹性绳尾端绕过导轮再穿过导孔安装有公魔术贴,床板顶部设有可使孕妇躺着舒服的床垫,床垫底部左右两侧对称式的固接有母魔术贴,母魔术贴与公魔术贴接触配合。
进一步说明,还包括有卷盘、第二涡卷弹簧和挡布,弧形杆前侧面左右两侧对称式的安装有卷盘,卷盘上绕有可防止床垫被夹住的挡布,左侧挡布尾端与摆动板底部左侧连接,右侧挡布尾端与摆动板底部右侧连接,卷盘后侧面与弧形杆前侧面之间设有第二涡卷弹簧。
进一步说明,还包括有导套、导杆、接触板和第二弹簧,弧形杆前侧面左右两侧对称式的安装有导套,导套位于左右两侧卷盘之间,导杆位于导套内,可对摆动板缓冲的接触板安装于导杆顶端,导杆上套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其中一端与导套顶部固定连接,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接触板底部固定连接。
首先孕妇躺在床板上休息,且孕妇与摆动板接触,孕妇长时间的躺着需要向左翻身时,孕妇即可拉动右侧驱动机构,右侧驱动机构带动右侧第一棘轮正转,卡杆在第一棘轮上滑动,右侧第一棘轮正转带动右侧小齿轮正转,右侧小齿轮正转带动右侧大齿轮反转,右侧大齿轮反转带动右侧第一绕线轮反转,右侧第一绕线轮反转将右侧第一拉线卷起,右侧第一拉线卷起带动摆动板右部向上摆动,摆动板右部向上摆动带动孕妇向左移动倾斜,当孕妇倾斜至合适的角度时,停止拉动右侧驱动机构,孕妇即可向左翻身,松开右侧驱动机构,驱动机构恢复至原位,孕妇再拉动左侧第一拉环向下移动,左侧第一拉环向下移动通过左侧第二拉线带动右侧摆动杆向右摆动与挡杆接触,第一弹簧拉伸,右侧摆动杆向右摆动带动右侧第一绕线轮向右摆动,进而带动右侧大齿轮向右摆动,大齿轮向右摆动不与小齿轮啮合,因摆动板的重量,摆动板右部向下摆动恢复至原位,即可松开左侧第一拉环,因第一弹簧的作用,右侧摆动杆向至摆动带动大齿轮向左摆动恢复至原位,同理,当孕妇需要向右进行翻身时,即可拉动左侧驱动机构,进而摆动板左部向上摆动带动孕妇向右倾斜,孕妇即可翻身,孕妇翻身后再拉动右侧第一拉环向下移动,进而使摆动板左部向下摆动恢复至原位。
当孕妇需要向左进行翻身时,孕妇即可拉动右侧第二拉环向下移动,右侧第二拉环向下移动通过右侧第三拉线带动右侧第二绕线轮正转,第一涡卷弹簧拉伸,右侧第二绕线轮正转带动右侧扇形块正转,右侧扇形块正转通过右侧第一弹片带动右侧棘齿正转,右侧棘齿正转带动右侧第二棘轮正转,右侧第二棘轮正转带动右侧第一棘轮正转,进而使摆动板右部向上摆动带动孕妇向左倾斜进行翻身。当孕妇翻身后,即可松开右侧第二拉环,因第一涡卷弹簧的作用,右侧第二绕线轮正转将右侧第三拉线卷起,右侧第三拉线卷起带动右侧第二拉环向上移动恢复至原位,同时,因第一弹片的作用,棘齿在第二棘轮上滑动,同理,当孕妇需要向右进行翻身时,拉动左侧第二拉环,即可使摆动板左部向上摆动带动孕妇向右倾斜进行翻身。
当孕妇躺在床板上时,孕妇与床垫接触,进而摆动板右部向上摆动时,摆动板还带动床垫右部向左移动,右侧弹性绳拉伸,当孕妇翻身后,摆动板右部向下摆动恢复至原位,因右侧弹性绳的作用,床垫右部向右移动恢复至原位,同理,当摆动板左部向上摆动时,摆动板带动床垫左部向右移动,左侧弹性绳拉伸,进而摆动板左部恢复至原位时,因左侧弹性绳的作用,床垫左部向左移动恢复至原位。如此,可使孕妇躺着更舒服,同时,还能避免床垫发生偏移影响使用。
当摆动板摆动带动孕妇倾斜进行翻身时,摆动板带动挡布向上移动,挡布向上移动带动卷盘向外转动,第二涡卷弹簧拉伸,当摆动板恢复至原位时,挡布被放松,因第二涡卷弹簧的作用,卷盘向内转动将挡布卷起恢复至原位。如此,可防止床垫卡入摆动板与开口内。
当摆动板向下摆动恢复至原位时,摆动板与接触板接触,因第二弹簧的作用,接触板对摆动板向下摆动的力进行缓冲。如此,可防止摆动板向下摆动力道过大导致破损。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通过拉动与孕妇翻身位置相反的第二拉环,即可使摆动板摆动带动孕妇倾斜进行翻身,更加方便,无需医护人员帮忙,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通过复位机构,则能在孕妇翻身后防止床垫偏移影响使用,通过挡布的作用,能避免床垫卡入摆动板与开口之间导致破损,通过接触板的作用,能对摆动板进行缓冲。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中各零部件的标记如下:1、床板,2、支腿,3、开口,4、弧形杆,5、接触轮,6、摆动板,7、接触块,8、支架,9、箱体,10、摆动杆,11、第一弹簧,12、大齿轮,13、第一绕线轮,14、第一导线孔,15、第一拉线,16、挡杆,17、固定杆,18、卡杆,19、第一弹片,20、导向轮,21、第二导线孔,22、第二拉线,23、第一拉环,24、转轴,25、小齿轮,26、第一棘轮,27、驱动机构,271、第三导线孔,272、第三拉线,273、第二拉环,274、第二绕线轮,275、第一涡卷弹簧,276、扇形块,277、第二弹片,278、棘齿,279、第二棘轮,28、复位机构,281、弹性绳,282、床垫,283、导孔,284、公魔术贴,285、母魔术贴,286、安装座,287、导轮,288、凹槽,29、卷盘,30、第二涡卷弹簧,31、挡布,32、导套,33、导杆,34、接触板,35、第二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要指出,在不同描述的实施方式中,相同部件设有相同的附图标记或者说相同的构件名称,其中,在整个说明书中包含的公开内容能够按意义转用到具有相同的附图标记或者说相同的构件名称的相同部件上。在说明书中所选择的位置说明、例如上、下、侧向等等也参考直接描述的以及示出的附图并且在位置改变时按意义转用到新的位置上。
实施例1
一种孕妇辅助翻身护理床,如图1-3所示,包括有床板1、支腿2、弧形杆4、接触轮5、摆动板6、接触块7、支架8、箱体9、摆动杆10、第一弹簧11、大齿轮12、第一绕线轮13、第一拉线15、挡杆16、固定杆17、卡杆18、第一弹片19、导向轮20、第二拉线22、第一拉环23、转轴24、小齿轮25、第一棘轮26和驱动机构27,床板1底部左右两侧对称式的固接有支腿2,床板1中部开有起导向作用的开口3,开口3内设有可使孕妇翻身的摆动板6,接触块7安装于摆动板6底部左右两侧,床板1底部中间安装有弧形杆4,弧形杆4内侧面左右两侧都转动式的连接有具有支撑作用的接触轮5,接触轮5与接触块7接触,床板1顶部左右两侧对称式的固接有支架8,箱体9安装于左右两侧支架8顶端之间,箱体9底部左右两侧对称式的开有第一导线孔14与第二导线孔21,第一导线孔14位于第二导线孔21之间,摆动杆10为两个,摆动杆10分别铰接在箱体9内顶部左右两侧,摆动杆10后侧面上部转动式的连接有第一绕线轮13,第一绕线轮13上绕有第一拉线15,第一拉线15尾端穿过第一导线孔14与摆动板6顶部固定连接,大齿轮12安装于第一绕线轮13后侧面圆心位置,左侧摆动杆10右侧上部与箱体9内顶部左侧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11,右侧摆动杆10左侧上部与箱体9内顶部右侧之间也连接有第一弹簧11,可对摆动杆10限位的挡杆16为两个,挡杆16分别安装于箱体9内后侧面上部左右两侧,箱体9内后侧面上部左右两侧转动式的连接有转轴24,转轴24位于左右两侧大齿轮12之间,转轴24中部固接有小齿轮25,小齿轮25与大齿轮12啮合,第一棘轮26安装于小齿轮25前侧面,转轴24前部设有驱动机构27,箱体9内后侧面左右两侧上部都固接有固定杆17,固定杆17位于小齿轮25上方,卡杆18转动式的安装于固定杆17前部,卡杆18与第一棘轮26啮合,卡杆18外侧面中部与箱体9内后侧面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片19,导向轮20为四个,四个导向轮20分别安装于箱体9内后侧面下部左右两侧,左右两侧摆动杆10外侧面下部都连接有第二拉线22,左侧第二拉线22绕过下方两个导向轮20再穿过右侧第二导线孔21安装有第一拉环23,右侧第二拉线22绕过上方两个导向轮20在穿过左侧第二导线孔21也安装有第一拉环23。
实施例2
一种孕妇辅助翻身护理床,如图1-3所示,包括有床板1、支腿2、弧形杆4、接触轮5、摆动板6、接触块7、支架8、箱体9、摆动杆10、第一弹簧11、大齿轮12、第一绕线轮13、第一拉线15、挡杆16、固定杆17、卡杆18、第一弹片19、导向轮20、第二拉线22、第一拉环23、转轴24、小齿轮25、第一棘轮26和驱动机构27,床板1底部左右两侧对称式的固接有支腿2,床板1中部开有起导向作用的开口3,开口3内设有可使孕妇翻身的摆动板6,接触块7安装于摆动板6底部左右两侧,床板1底部中间安装有弧形杆4,弧形杆4内侧面左右两侧都转动式的连接有具有支撑作用的接触轮5,接触轮5与接触块7接触,床板1顶部左右两侧对称式的固接有支架8,箱体9安装于左右两侧支架8顶端之间,箱体9底部左右两侧对称式的开有第一导线孔14与第二导线孔21,第一导线孔14位于第二导线孔21之间,摆动杆10为两个,摆动杆10分别铰接在箱体9内顶部左右两侧,摆动杆10后侧面上部转动式的连接有第一绕线轮13,第一绕线轮13上绕有第一拉线15,第一拉线15尾端穿过第一导线孔14与摆动板6顶部固定连接,大齿轮12安装于第一绕线轮13后侧面圆心位置,左侧摆动杆10右侧上部与箱体9内顶部左侧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11,右侧摆动杆10左侧上部与箱体9内顶部右侧之间也连接有第一弹簧11,可对摆动杆10限位的挡杆16为两个,挡杆16分别安装于箱体9内后侧面上部左右两侧,箱体9内后侧面上部左右两侧转动式的连接有转轴24,转轴24位于左右两侧大齿轮12之间,转轴24中部固接有小齿轮25,小齿轮25与大齿轮12啮合,第一棘轮26安装于小齿轮25前侧面,转轴24前部设有驱动机构27,箱体9内后侧面左右两侧上部都固接有固定杆17,固定杆17位于小齿轮25上方,卡杆18转动式的安装于固定杆17前部,卡杆18与第一棘轮26啮合,卡杆18外侧面中部与箱体9内后侧面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片19,导向轮20为四个,四个导向轮20分别安装于箱体9内后侧面下部左右两侧,左右两侧摆动杆10外侧面下部都连接有第二拉线22,左侧第二拉线22绕过下方两个导向轮20再穿过右侧第二导线孔21安装有第一拉环23,右侧第二拉线22绕过上方两个导向轮20在穿过左侧第二导线孔21也安装有第一拉环23。
驱动机构27包括有第三拉线272、第二拉环273、第二绕线轮274、第一涡卷弹簧275、扇形块276、第二弹片277、棘齿278和第二棘轮279,第二棘轮279安装于第一棘轮26内侧面,转轴24前部安装有第二绕线轮274,第二绕线轮274上绕有第三拉线272,第三拉线272尾端穿过第三导线孔271固接有第二拉环273,第二绕线轮274前侧面与转轴24前端之间连接有第一涡卷弹簧275,扇形块276安装于转轴24前部左右两侧,扇形块276位于第二绕线轮274后侧,扇形块276侧面安装有第二弹片277,棘齿278安装于第二弹片277外侧面,棘齿278与第二棘轮279啮合。
实施例3
一种孕妇辅助翻身护理床,如图1-3所示,包括有床板1、支腿2、弧形杆4、接触轮5、摆动板6、接触块7、支架8、箱体9、摆动杆10、第一弹簧11、大齿轮12、第一绕线轮13、第一拉线15、挡杆16、固定杆17、卡杆18、第一弹片19、导向轮20、第二拉线22、第一拉环23、转轴24、小齿轮25、第一棘轮26和驱动机构27,床板1底部左右两侧对称式的固接有支腿2,床板1中部开有起导向作用的开口3,开口3内设有可使孕妇翻身的摆动板6,接触块7安装于摆动板6底部左右两侧,床板1底部中间安装有弧形杆4,弧形杆4内侧面左右两侧都转动式的连接有具有支撑作用的接触轮5,接触轮5与接触块7接触,床板1顶部左右两侧对称式的固接有支架8,箱体9安装于左右两侧支架8顶端之间,箱体9底部左右两侧对称式的开有第一导线孔14与第二导线孔21,第一导线孔14位于第二导线孔21之间,摆动杆10为两个,摆动杆10分别铰接在箱体9内顶部左右两侧,摆动杆10后侧面上部转动式的连接有第一绕线轮13,第一绕线轮13上绕有第一拉线15,第一拉线15尾端穿过第一导线孔14与摆动板6顶部固定连接,大齿轮12安装于第一绕线轮13后侧面圆心位置,左侧摆动杆10右侧上部与箱体9内顶部左侧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11,右侧摆动杆10左侧上部与箱体9内顶部右侧之间也连接有第一弹簧11,可对摆动杆10限位的挡杆16为两个,挡杆16分别安装于箱体9内后侧面上部左右两侧,箱体9内后侧面上部左右两侧转动式的连接有转轴24,转轴24位于左右两侧大齿轮12之间,转轴24中部固接有小齿轮25,小齿轮25与大齿轮12啮合,第一棘轮26安装于小齿轮25前侧面,转轴24前部设有驱动机构27,箱体9内后侧面左右两侧上部都固接有固定杆17,固定杆17位于小齿轮25上方,卡杆18转动式的安装于固定杆17前部,卡杆18与第一棘轮26啮合,卡杆18外侧面中部与箱体9内后侧面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片19,导向轮20为四个,四个导向轮20分别安装于箱体9内后侧面下部左右两侧,左右两侧摆动杆10外侧面下部都连接有第二拉线22,左侧第二拉线22绕过下方两个导向轮20再穿过右侧第二导线孔21安装有第一拉环23,右侧第二拉线22绕过上方两个导向轮20在穿过左侧第二导线孔21也安装有第一拉环23。
驱动机构27包括有第三拉线272、第二拉环273、第二绕线轮274、第一涡卷弹簧275、扇形块276、第二弹片277、棘齿278和第二棘轮279,第二棘轮279安装于第一棘轮26内侧面,转轴24前部安装有第二绕线轮274,第二绕线轮274上绕有第三拉线272,第三拉线272尾端穿过第三导线孔271固接有第二拉环273,第二绕线轮274前侧面与转轴24前端之间连接有第一涡卷弹簧275,扇形块276安装于转轴24前部左右两侧,扇形块276位于第二绕线轮274后侧,扇形块276侧面安装有第二弹片277,棘齿278安装于第二弹片277外侧面,棘齿278与第二棘轮279啮合。
还包括有复位机构28,复位机构28包括有弹性绳281、床垫282、公魔术贴284、母魔术贴285、安装座286和导轮287,床板1底部左右两侧对称式的开有凹槽288,左侧凹槽288右侧与右侧凹槽288左侧都固接有安装座286,导轮287转动式的安装于安装座286上,床板1顶部左右两侧对称式的开有导孔283,弹性绳281为两个,弹性绳281分别连接在左右两侧支腿2前侧面下部,弹性绳281尾端绕过导轮287再穿过导孔283安装有公魔术贴284,床板1顶部设有可使孕妇躺着舒服的床垫282,床垫282底部左右两侧对称式的固接有母魔术贴285,母魔术贴285与公魔术贴284接触配合。
实施例4
一种孕妇辅助翻身护理床,如图1-3所示,包括有床板1、支腿2、弧形杆4、接触轮5、摆动板6、接触块7、支架8、箱体9、摆动杆10、第一弹簧11、大齿轮12、第一绕线轮13、第一拉线15、挡杆16、固定杆17、卡杆18、第一弹片19、导向轮20、第二拉线22、第一拉环23、转轴24、小齿轮25、第一棘轮26和驱动机构27,床板1底部左右两侧对称式的固接有支腿2,床板1中部开有起导向作用的开口3,开口3内设有可使孕妇翻身的摆动板6,接触块7安装于摆动板6底部左右两侧,床板1底部中间安装有弧形杆4,弧形杆4内侧面左右两侧都转动式的连接有具有支撑作用的接触轮5,接触轮5与接触块7接触,床板1顶部左右两侧对称式的固接有支架8,箱体9安装于左右两侧支架8顶端之间,箱体9底部左右两侧对称式的开有第一导线孔14与第二导线孔21,第一导线孔14位于第二导线孔21之间,摆动杆10为两个,摆动杆10分别铰接在箱体9内顶部左右两侧,摆动杆10后侧面上部转动式的连接有第一绕线轮13,第一绕线轮13上绕有第一拉线15,第一拉线15尾端穿过第一导线孔14与摆动板6顶部固定连接,大齿轮12安装于第一绕线轮13后侧面圆心位置,左侧摆动杆10右侧上部与箱体9内顶部左侧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11,右侧摆动杆10左侧上部与箱体9内顶部右侧之间也连接有第一弹簧11,可对摆动杆10限位的挡杆16为两个,挡杆16分别安装于箱体9内后侧面上部左右两侧,箱体9内后侧面上部左右两侧转动式的连接有转轴24,转轴24位于左右两侧大齿轮12之间,转轴24中部固接有小齿轮25,小齿轮25与大齿轮12啮合,第一棘轮26安装于小齿轮25前侧面,转轴24前部设有驱动机构27,箱体9内后侧面左右两侧上部都固接有固定杆17,固定杆17位于小齿轮25上方,卡杆18转动式的安装于固定杆17前部,卡杆18与第一棘轮26啮合,卡杆18外侧面中部与箱体9内后侧面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片19,导向轮20为四个,四个导向轮20分别安装于箱体9内后侧面下部左右两侧,左右两侧摆动杆10外侧面下部都连接有第二拉线22,左侧第二拉线22绕过下方两个导向轮20再穿过右侧第二导线孔21安装有第一拉环23,右侧第二拉线22绕过上方两个导向轮20在穿过左侧第二导线孔21也安装有第一拉环23。
驱动机构27包括有第三拉线272、第二拉环273、第二绕线轮274、第一涡卷弹簧275、扇形块276、第二弹片277、棘齿278和第二棘轮279,第二棘轮279安装于第一棘轮26内侧面,转轴24前部安装有第二绕线轮274,第二绕线轮274上绕有第三拉线272,第三拉线272尾端穿过第三导线孔271固接有第二拉环273,第二绕线轮274前侧面与转轴24前端之间连接有第一涡卷弹簧275,扇形块276安装于转轴24前部左右两侧,扇形块276位于第二绕线轮274后侧,扇形块276侧面安装有第二弹片277,棘齿278安装于第二弹片277外侧面,棘齿278与第二棘轮279啮合。
还包括有复位机构28,复位机构28包括有弹性绳281、床垫282、公魔术贴284、母魔术贴285、安装座286和导轮287,床板1底部左右两侧对称式的开有凹槽288,左侧凹槽288右侧与右侧凹槽288左侧都固接有安装座286,导轮287转动式的安装于安装座286上,床板1顶部左右两侧对称式的开有导孔283,弹性绳281为两个,弹性绳281分别连接在左右两侧支腿2前侧面下部,弹性绳281尾端绕过导轮287再穿过导孔283安装有公魔术贴284,床板1顶部设有可使孕妇躺着舒服的床垫282,床垫282底部左右两侧对称式的固接有母魔术贴285,母魔术贴285与公魔术贴284接触配合。
还包括有卷盘29、第二涡卷弹簧30和挡布31,弧形杆4前侧面左右两侧对称式的安装有卷盘29,卷盘29上绕有可防止床垫282被夹住的挡布31,左侧挡布31尾端与摆动板6底部左侧连接,右侧挡布31尾端与摆动板6底部右侧连接,卷盘29后侧面与弧形杆4前侧面之间设有第二涡卷弹簧30。
实施例5
一种孕妇辅助翻身护理床,如图1-3所示,包括有床板1、支腿2、弧形杆4、接触轮5、摆动板6、接触块7、支架8、箱体9、摆动杆10、第一弹簧11、大齿轮12、第一绕线轮13、第一拉线15、挡杆16、固定杆17、卡杆18、第一弹片19、导向轮20、第二拉线22、第一拉环23、转轴24、小齿轮25、第一棘轮26和驱动机构27,床板1底部左右两侧对称式的固接有支腿2,床板1中部开有起导向作用的开口3,开口3内设有可使孕妇翻身的摆动板6,接触块7安装于摆动板6底部左右两侧,床板1底部中间安装有弧形杆4,弧形杆4内侧面左右两侧都转动式的连接有具有支撑作用的接触轮5,接触轮5与接触块7接触,床板1顶部左右两侧对称式的固接有支架8,箱体9安装于左右两侧支架8顶端之间,箱体9底部左右两侧对称式的开有第一导线孔14与第二导线孔21,第一导线孔14位于第二导线孔21之间,摆动杆10为两个,摆动杆10分别铰接在箱体9内顶部左右两侧,摆动杆10后侧面上部转动式的连接有第一绕线轮13,第一绕线轮13上绕有第一拉线15,第一拉线15尾端穿过第一导线孔14与摆动板6顶部固定连接,大齿轮12安装于第一绕线轮13后侧面圆心位置,左侧摆动杆10右侧上部与箱体9内顶部左侧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11,右侧摆动杆10左侧上部与箱体9内顶部右侧之间也连接有第一弹簧11,可对摆动杆10限位的挡杆16为两个,挡杆16分别安装于箱体9内后侧面上部左右两侧,箱体9内后侧面上部左右两侧转动式的连接有转轴24,转轴24位于左右两侧大齿轮12之间,转轴24中部固接有小齿轮25,小齿轮25与大齿轮12啮合,第一棘轮26安装于小齿轮25前侧面,转轴24前部设有驱动机构27,箱体9内后侧面左右两侧上部都固接有固定杆17,固定杆17位于小齿轮25上方,卡杆18转动式的安装于固定杆17前部,卡杆18与第一棘轮26啮合,卡杆18外侧面中部与箱体9内后侧面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片19,导向轮20为四个,四个导向轮20分别安装于箱体9内后侧面下部左右两侧,左右两侧摆动杆10外侧面下部都连接有第二拉线22,左侧第二拉线22绕过下方两个导向轮20再穿过右侧第二导线孔21安装有第一拉环23,右侧第二拉线22绕过上方两个导向轮20在穿过左侧第二导线孔21也安装有第一拉环23。
驱动机构27包括有第三拉线272、第二拉环273、第二绕线轮274、第一涡卷弹簧275、扇形块276、第二弹片277、棘齿278和第二棘轮279,第二棘轮279安装于第一棘轮26内侧面,转轴24前部安装有第二绕线轮274,第二绕线轮274上绕有第三拉线272,第三拉线272尾端穿过第三导线孔271固接有第二拉环273,第二绕线轮274前侧面与转轴24前端之间连接有第一涡卷弹簧275,扇形块276安装于转轴24前部左右两侧,扇形块276位于第二绕线轮274后侧,扇形块276侧面安装有第二弹片277,棘齿278安装于第二弹片277外侧面,棘齿278与第二棘轮279啮合。
还包括有复位机构28,复位机构28包括有弹性绳281、床垫282、公魔术贴284、母魔术贴285、安装座286和导轮287,床板1底部左右两侧对称式的开有凹槽288,左侧凹槽288右侧与右侧凹槽288左侧都固接有安装座286,导轮287转动式的安装于安装座286上,床板1顶部左右两侧对称式的开有导孔283,弹性绳281为两个,弹性绳281分别连接在左右两侧支腿2前侧面下部,弹性绳281尾端绕过导轮287再穿过导孔283安装有公魔术贴284,床板1顶部设有可使孕妇躺着舒服的床垫282,床垫282底部左右两侧对称式的固接有母魔术贴285,母魔术贴285与公魔术贴284接触配合。
还包括有卷盘29、第二涡卷弹簧30和挡布31,弧形杆4前侧面左右两侧对称式的安装有卷盘29,卷盘29上绕有可防止床垫282被夹住的挡布31,左侧挡布31尾端与摆动板6底部左侧连接,右侧挡布31尾端与摆动板6底部右侧连接,卷盘29后侧面与弧形杆4前侧面之间设有第二涡卷弹簧30。
还包括有导套32、导杆33、接触板34和第二弹簧35,弧形杆4前侧面左右两侧对称式的安装有导套32,导套32位于左右两侧卷盘29之间,导杆33位于导套32内,可对摆动板6缓冲的接触板34安装于导杆33顶端,导杆33上套有第二弹簧35,第二弹簧35的其中一端与导套32顶部固定连接,第二弹簧35的另一端与接触板34底部固定连接。
首先孕妇躺在床板1上休息,且孕妇与摆动板6接触,孕妇长时间的躺着需要向左翻身时,孕妇即可拉动右侧驱动机构27,右侧驱动机构27带动右侧第一棘轮26正转,卡杆18在第一棘轮26上滑动,右侧第一棘轮26正转带动右侧小齿轮25正转,右侧小齿轮25正转带动右侧大齿轮12反转,右侧大齿轮12反转带动右侧第一绕线轮13反转,右侧第一绕线轮13反转将右侧第一拉线15卷起,右侧第一拉线15卷起带动摆动板6右部向上摆动,摆动板6右部向上摆动带动孕妇向左移动倾斜,当孕妇倾斜至合适的角度时,停止拉动右侧驱动机构27,孕妇即可向左翻身,松开右侧驱动机构27,驱动机构27恢复至原位,孕妇再拉动左侧第一拉环23向下移动,左侧第一拉环23向下移动通过左侧第二拉线22带动右侧摆动杆10向右摆动与挡杆16接触,第一弹簧11拉伸,右侧摆动杆10向右摆动带动右侧第一绕线轮13向右摆动,进而带动右侧大齿轮12向右摆动,大齿轮12向右摆动不与小齿轮25啮合,因摆动板6的重量,摆动板6右部向下摆动恢复至原位,即可松开左侧第一拉环23,因第一弹簧11的作用,右侧摆动杆10向至摆动带动大齿轮12向左摆动恢复至原位,同理,当孕妇需要向右进行翻身时,即可拉动左侧驱动机构27,进而摆动板6左部向上摆动带动孕妇向右倾斜,孕妇即可翻身,孕妇翻身后再拉动右侧第一拉环23向下移动,进而使摆动板6左部向下摆动恢复至原位。
当孕妇需要向左进行翻身时,孕妇即可拉动右侧第二拉环273向下移动,右侧第二拉环273向下移动通过右侧第三拉线272带动右侧第二绕线轮274正转,第一涡卷弹簧275拉伸,右侧第二绕线轮274正转带动右侧扇形块276正转,右侧扇形块276正转通过右侧第一弹片19带动右侧棘齿278正转,右侧棘齿278正转带动右侧第二棘轮279正转,右侧第二棘轮279正转带动右侧第一棘轮26正转,进而使摆动板6右部向上摆动带动孕妇向左倾斜进行翻身。当孕妇翻身后,即可松开右侧第二拉环273,因第一涡卷弹簧275的作用,右侧第二绕线轮274正转将右侧第三拉线272卷起,右侧第三拉线272卷起带动右侧第二拉环273向上移动恢复至原位,同时,因第一弹片19的作用,棘齿278在第二棘轮279上滑动,同理,当孕妇需要向右进行翻身时,拉动左侧第二拉环273,即可使摆动板6左部向上摆动带动孕妇向右倾斜进行翻身。
当孕妇躺在床板1上时,孕妇与床垫282接触,进而摆动板6右部向上摆动时,摆动板6还带动床垫282右部向左移动,右侧弹性绳281拉伸,当孕妇翻身后,摆动板6右部向下摆动恢复至原位,因右侧弹性绳281的作用,床垫282右部向右移动恢复至原位,同理,当摆动板6左部向上摆动时,摆动板6带动床垫282左部向右移动,左侧弹性绳281拉伸,进而摆动板6左部恢复至原位时,因左侧弹性绳281的作用,床垫282左部向左移动恢复至原位。如此,可使孕妇躺着更舒服,同时,还能避免床垫282发生偏移影响使用。
当摆动板6摆动带动孕妇倾斜进行翻身时,摆动板6带动挡布31向上移动,挡布31向上移动带动卷盘29向外转动,第二涡卷弹簧30拉伸,当摆动板6恢复至原位时,挡布31被放松,因第二涡卷弹簧30的作用,卷盘29向内转动将挡布31卷起恢复至原位。如此,可防止床垫282卡入摆动板6与开口3内。
当摆动板6向下摆动恢复至原位时,摆动板6与接触板34接触,因第二弹簧35的作用,接触板34对摆动板6向下摆动的力进行缓冲。如此,可防止摆动板6向下摆动力道过大导致破损。
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孕妇辅助翻身护理床,包括有床板(1)、支腿(2)、弧形杆(4)、接触轮(5)、摆动板(6)和接触块(7),床板(1)底部左右两侧对称式的固接有支腿(2),床板(1)中部开有起导向作用的开口(3),开口(3)内设有可使孕妇翻身的摆动板(6),接触块(7)安装于摆动板(6)底部左右两侧,床板(1)底部中间安装有弧形杆(4),弧形杆(4)内侧面左右两侧都转动式的连接有具有支撑作用的接触轮(5),接触轮(5)与接触块(7)接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支架(8)、箱体(9)、摆动杆(10)、第一弹簧(11)、大齿轮(12)、第一绕线轮(13)、第一拉线(15)、挡杆(16)、固定杆(17)、卡杆(18)、第一弹片(19)、导向轮(20)、第二拉线(22)、第一拉环(23)、转轴(24)、小齿轮(25)、第一棘轮(26)和驱动机构(27),床板(1)顶部左右两侧对称式的固接有支架(8),箱体(9)安装于左右两侧支架(8)顶端之间,箱体(9)底部左右两侧对称式的开有第一导线孔(14)与第二导线孔(21),第一导线孔(14)位于第二导线孔(21)之间,摆动杆(10)为两个,摆动杆(10)分别铰接在箱体(9)内顶部左右两侧,摆动杆(10)后侧面上部转动式的连接有第一绕线轮(13),第一绕线轮(13)上绕有第一拉线(15),第一拉线(15)尾端穿过第一导线孔(14)与摆动板(6)顶部固定连接,大齿轮(12)安装于第一绕线轮(13)后侧面圆心位置,左侧摆动杆(10)右侧上部与箱体(9)内顶部左侧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11),右侧摆动杆(10)左侧上部与箱体(9)内顶部右侧之间也连接有第一弹簧(11),可对摆动杆(10)限位的挡杆(16)为两个,挡杆(16)分别安装于箱体(9)内后侧面上部左右两侧,箱体(9)内后侧面上部左右两侧转动式的连接有转轴(24),转轴(24)位于左右两侧大齿轮(12)之间,转轴(24)中部固接有小齿轮(25),小齿轮(25)与大齿轮(12)啮合,第一棘轮(26)安装于小齿轮(25)前侧面,转轴(24)前部设有驱动机构(27),箱体(9)内后侧面左右两侧上部都固接有固定杆(17),固定杆(17)位于小齿轮(25)上方,卡杆(18)转动式的安装于固定杆(17)前部,卡杆(18)与第一棘轮(26)啮合,卡杆(18)外侧面中部与箱体(9)内后侧面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片(19),导向轮(20)为四个,四个导向轮(20)分别安装于箱体(9)内后侧面下部左右两侧,左右两侧摆动杆(10)外侧面下部都连接有第二拉线(22),左侧第二拉线(22)绕过下方两个导向轮(20)再穿过右侧第二导线孔(21)安装有第一拉环(23),右侧第二拉线(22)绕过上方两个导向轮(20)在穿过左侧第二导线孔(21)也安装有第一拉环(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孕妇辅助翻身护理床,其特征在于,驱动机构(27)包括有第三拉线(272)、第二拉环(273)、第二绕线轮(274)、第一涡卷弹簧(275)、扇形块(276)、第二弹片(277)、棘齿(278)和第二棘轮(279),第二棘轮(279)安装于第一棘轮(26)内侧面,转轴(24)前部安装有第二绕线轮(274),第二绕线轮(274)上绕有第三拉线(272),第三拉线(272)尾端穿过第三导线孔(271)固接有第二拉环(273),第二绕线轮(274)前侧面与转轴(24)前端之间连接有第一涡卷弹簧(275),扇形块(276)安装于转轴(24)前部左右两侧,扇形块(276)位于第二绕线轮(274)后侧,扇形块(276)侧面安装有第二弹片(277),棘齿(278)安装于第二弹片(277)外侧面,棘齿(278)与第二棘轮(279)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孕妇辅助翻身护理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复位机构(28),复位机构(28)包括有弹性绳(281)、床垫(282)、公魔术贴(284)、母魔术贴(285)、安装座(286)和导轮(287),床板(1)底部左右两侧对称式的开有凹槽(288),左侧凹槽(288)右侧与右侧凹槽(288)左侧都固接有安装座(286),导轮(287)转动式的安装于安装座(286)上,床板(1)顶部左右两侧对称式的开有导孔(283),弹性绳(281)为两个,弹性绳(281)分别连接在左右两侧支腿(2)前侧面下部,弹性绳(281)尾端绕过导轮(287)再穿过导孔(283)安装有公魔术贴(284),床板(1)顶部设有可使孕妇躺着舒服的床垫(282),床垫(282)底部左右两侧对称式的固接有母魔术贴(285),母魔术贴(285)与公魔术贴(284)接触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孕妇辅助翻身护理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卷盘(29)、第二涡卷弹簧(30)和挡布(31),弧形杆(4)前侧面左右两侧对称式的安装有卷盘(29),卷盘(29)上绕有可防止床垫(282)被夹住的挡布(31),左侧挡布(31)尾端与摆动板(6)底部左侧连接,右侧挡布(31)尾端与摆动板(6)底部右侧连接,卷盘(29)后侧面与弧形杆(4)前侧面之间设有第二涡卷弹簧(3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孕妇辅助翻身护理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导套(32)、导杆(33)、接触板(34)和第二弹簧(35),弧形杆(4)前侧面左右两侧对称式的安装有导套(32),导套(32)位于左右两侧卷盘(29)之间,导杆(33)位于导套(32)内,可对摆动板(6)缓冲的接触板(34)安装于导杆(33)顶端,导杆(33)上套有第二弹簧(35),第二弹簧(35)的其中一端与导套(32)顶部固定连接,第二弹簧(35)的另一端与接触板(34)底部固定连接。
CN201910167884.2A 2019-03-06 2019-03-06 一种孕妇辅助翻身护理床 Active CN10989335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67884.2A CN109893355B (zh) 2019-03-06 2019-03-06 一种孕妇辅助翻身护理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67884.2A CN109893355B (zh) 2019-03-06 2019-03-06 一种孕妇辅助翻身护理床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93355A true CN109893355A (zh) 2019-06-18
CN109893355B CN109893355B (zh) 2020-11-10

Family

ID=669464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67884.2A Active CN109893355B (zh) 2019-03-06 2019-03-06 一种孕妇辅助翻身护理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893355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33885A (zh) * 2021-05-13 2021-07-20 四川省肿瘤医院 一种卧床翻身装置
CN113907981A (zh) * 2021-10-26 2022-01-11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一种智能多功能孕妇转运装置
CN115245426A (zh) * 2022-01-08 2022-10-28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一种术后髋人字形石膏患者翻身床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46748A (en) * 1998-02-17 1999-09-07 Wang; Yi-Lung Multipurpose body-turn-over apparatus
CN201219954Y (zh) * 2008-05-21 2009-04-15 唐芳刚 心肌梗死病人用翻身床
CN201734858U (zh) * 2010-01-14 2011-02-09 张秀香 一种卧床病人护理用装置
CN203935354U (zh) * 2014-05-06 2014-11-12 张红燕 医院病房患者用床单
CN204734649U (zh) * 2015-06-17 2015-11-04 南京脑科医院 一种保护性约束防皱床单
CN206577061U (zh) * 2016-08-30 2017-10-24 重庆市肿瘤研究所 辅助翻身装置
CN108836665A (zh) * 2018-06-29 2018-11-20 王颖 一种产妇产后用病床
CN109017156A (zh) * 2018-09-15 2018-12-18 肇庆高新区进化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医疗床用脚轮支架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46748A (en) * 1998-02-17 1999-09-07 Wang; Yi-Lung Multipurpose body-turn-over apparatus
CN201219954Y (zh) * 2008-05-21 2009-04-15 唐芳刚 心肌梗死病人用翻身床
CN201734858U (zh) * 2010-01-14 2011-02-09 张秀香 一种卧床病人护理用装置
CN203935354U (zh) * 2014-05-06 2014-11-12 张红燕 医院病房患者用床单
CN204734649U (zh) * 2015-06-17 2015-11-04 南京脑科医院 一种保护性约束防皱床单
CN206577061U (zh) * 2016-08-30 2017-10-24 重庆市肿瘤研究所 辅助翻身装置
CN108836665A (zh) * 2018-06-29 2018-11-20 王颖 一种产妇产后用病床
CN109017156A (zh) * 2018-09-15 2018-12-18 肇庆高新区进化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医疗床用脚轮支架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33885A (zh) * 2021-05-13 2021-07-20 四川省肿瘤医院 一种卧床翻身装置
CN113133885B (zh) * 2021-05-13 2022-05-31 四川省肿瘤医院 一种卧床翻身装置
CN113907981A (zh) * 2021-10-26 2022-01-11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一种智能多功能孕妇转运装置
CN115245426A (zh) * 2022-01-08 2022-10-28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一种术后髋人字形石膏患者翻身床
CN115245426B (zh) * 2022-01-08 2023-07-14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一种术后髋人字形石膏患者翻身床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93355B (zh) 2020-11-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93355A (zh) 一种孕妇辅助翻身护理床
CN200994872Y (zh) 一种自助型电动多功能病床
WO2023005876A1 (zh) 一种连续旋转一体式腿托
CN104434075B (zh) 气囊袖带及自动血压测量装置
CN109568069A (zh) 一种产科临床辅助顺产装置
CN208974374U (zh) 病人自助躺坐一步折叠床
CN108433904A (zh) 病人自助躺坐一步折叠床
CN107456329A (zh) 一种翻身护理床的翻身机构及其翻身护理床
US3398411A (en) Bedsprings
CN108938223A (zh) 一种可折叠的医疗急救担架
CN209864378U (zh) 护理病床
CN108578100A (zh) 一种用于妇产科的护理床
CN213605433U (zh) 一种升降床结构
CN209019226U (zh) 一种病床背板辅助支撑装置
CN108420653A (zh) 隐藏式护栏床装置
CN209678915U (zh) 翻身床
CN209630084U (zh) 隐藏式护栏床装置
CN208065375U (zh) 一种改进型三段式床垫
CN109009758B (zh) 一种产妇斜躺器
CN207950052U (zh) 一种护理床侧床板转换为扶手的联动装置
CN106551762B (zh) 一种马桶上翻式护理床
CN101716112B (zh) 护理床护栏升降装置
CN208877071U (zh) 一种电动护理床
CN210582867U (zh) 移动病床的卷布机构及移动病床
CN212699387U (zh) 自动翻身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Wang Lian

Inventor after: Xie Min

Inventor before: Xie Mi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023

Address after: 256100 Yiyuan County People's Hospital, Shandong, Zibo

Applicant after: Wang Lian

Address before: 330096 High-tech Avenue 1807, Qingshan Lake District, Nanchang City, Jiangxi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Xie Mi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